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分输血应用论文

成分输血应用论文

成分输血应用论文
成分输血应用论文

淤血的不良反应,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有利于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阎逸生.肝素钙新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操作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7):328.

[2]江花,董小芳,李蔚等.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两种进针法对皮下瘀斑的比较[J].江西医药,2007,42(11):1081-1082.[3]赵慧,杨静.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08,16(7):240-241.[4]李成剑,许辉,高玉湘,等.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2(6):32-33.[5]张竹青,贾晓燕.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J].护理研究,2009,23(12):3322-3323.

[6]雷渊秀,蔡雪美.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J].当代护士,2005,12:77-78.

[7]杨静,关艳霞,范文静.按压对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8):52-53.

甲状腺术后并发窒息的预防措施

罗锦*

关键词:甲状腺;术后;防止措施

中图分类号:R73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7-0032-01

近年来,甲状腺手术增多主要以良性和恶性甲状腺瘤为主,也有部份甲亢患者。手术后常有并发症发生,较为严重的是窒息发生,往往会危及病人生命,应充分重视,高度防范。

1甲状腺术后发生窒息原因分析

1.1总体原因是甲状腺及其周围组织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并与呼吸、吞咽、发音器官比邻。因此甲状腺切除术后可因出血、血肿、神经损伤、局部组织麻痹或水肿等并发症导致窒息死亡。

1.2出血:①出血是甲状腺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因甲状腺周围血管丰富,手术分离中易损伤发生出血。②出血常于术后24—48小时发生,尤其是术后6小时内,其原因多为甲状腺中含有较丰富的纤溶蛋白酶原组织激活物,手术创伤和刺激会促使组织激活物释放,使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而致伤口出血或渗血。③手术中止血不完善或结扎不牢,线头滑脱,也可发生出血。④手术前准备不充分,碘剂量用药不足时间不够或自身组织吸收功能不良,使腺体组织硬度不够会导致出血。⑤手术后引流不通畅、积血、积液压迫气管导致窒息。

1.3气管软化与塌陷:巨大腺体压迫或颈部软组织肿胀压迫致窒息。颈丛麻醉时发生气管塌陷,当拔管时发生窒息。

1.4喉头水肿:常见甲亢患者,因手术时间过长,需气管插管,由于操作不顺,反复刺激喉头发生刺激性水肿导致呼吸窒息。

1.5甲状旁腺损伤:手术中刺激或损伤甲状旁腺,引起甲状旁腺出血,导致水肿甲状旁腺功能降低,甚至损伤误切造成低血钙发生,术后进食不当,又抑制钙的吸收。低血钙使神经肌肉兴奋升高,产生抽搐致窒息。

1.6喉反神经损伤:支配声带的喉反神经在手术中受损,使声带内收而致窒息,如喉上神经内侧支配喉黏膜,损伤时致发生误咽易发生窒息。

1.7误吸:术前未禁食或禁食时间过短,手术中呕吐反吸入导致。患者片面理解禁食,只禁止三餐,未避免水果、零食的摄入而致胃不排空、呕吐而致。手术中如损伤喉上神经内侧支引起误吸。1.8痰阻塞:肺部感染造成痰多,因惧痛或乏力痰不易咳出或因支气管痉挛均可发生窒息。

2窒息的防止措施

2.1术前应为患者作好思想减压及手术中、后的指导,包括防止受凉,学会咳嗽排痰,强调服药的重要,碘剂要按时、按量、准确服用。甲亢患者要防止因情绪原故而诱发出血,并在术前作好应急措施,特别是出血、窒息抢救措施的准备,护理防范预案制定均会减少因窒息造成的死亡。

2.2严格把握禁食要求,指导病人正确掌握禁食方法。

2.3术中严密观察病人,插管应迅速准确防止动作粗暴,反复刺激,避免喉头水肿发生。吸痰动作应轻并防止呕吐及反吸。

2.4准确记录病人手术中出血及呕吐反射情况,以供术后护理参考。

3术后护理

3.1术后严密观察记录病情,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及抢救用品。

3.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同时重点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引流管通畅,防止管子受压、扭曲、折叠,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流速及引流量。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堵塞,并详细记录。

3.3鼓励患者有效咳痰,排出呼吸道痰液及分泌物,亦可作超声雾化吸入湿化气管有效排出痰液。

3.4发现切口血肿压迫呼吸道时,应立即拆除局部缝线清除血块及积血,防止窒息发生。

3.5观察患者吞咽情况,如有咳呛应延长进食时间,并以流汁从健侧缓缓吞入。

3.6与患者对语,如有声调低频者,可能有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而致环甲肌麻痹所致,若有失声或声音嘶哑,应考虑喉上神经内侧支损伤,立即报告医生作紧急处理,并作好抢救准备工作。如上O2吸痰,气管切开术前准备等。

3.7注意观察低钙反应,应抽血钙监测并观察临床表现,如压迫上臂神经有无手指抽搐。用手指轻弹患者面部是否出现局部肌肉抽搐,如有以上症状应考虑低钙发生,应纠正低血钙。术后出现痉挛者,应考虑有甲状旁腺受损或误切,应作及时处理。

总之,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窒息的因素较多,应作好预防措施,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后果。

*贵州省大方县中医院手术室(551600)2012年1月8日收稿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041000)2012年1月12日收稿成分输血的应用探讨

任丽英*

关键词:成分输血;应用

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7-0032-0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推动现代输血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而且使传统输血的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临床输血从输全血发展到成分输血,替补输血发展到治疗性输血,人的血源性制品发展到生物技术制品,异体输血发展到自体输血。成分输血(blood components transfusion)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全血分离并制备成纯度高、容量小的血液成分,根据病情的需要输给患者。[1]而成分输血较全血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克服了过去输血副作用大、浪费多等缺点,提高了输血水平,是现代输血学的一个新突破。我科

23内蒙古中医药

输血适应症禁忌症

成分输血适应症 1、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适用于慢性贫血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2、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病、异型血液输注后所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更适合于心、肝、肾疾病患者。 3、低温保存红细胞:适用于稀有血型及自身血储存。 4、辐射红细胞:可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宿主病,适用于严重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血的患者。 5、粒细胞:适用于粒细胞缺乏伴有败血症或威胁生命的感染患者。 6、血小板输注:适用于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功能障碍所所致的出血患者。 7、血浆: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严重肝脏疾病;大量输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烧伤;抗凝血酶III缺乏;血栓性血小板紫癜。 8、冷沉淀:适用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 血友病A,血管性假血友病);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含量降低(严重创伤、烧伤、手术、感染、DIC、肿瘤)。 成分输血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一、红细胞 1、悬浮红细胞(红细胞悬液)这就是一种从全血中尽量移出血浆后的高浓度缩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的高达0、90。由于原抗凝保存液被大部分移出,所含葡萄糖量很少,不能保存,加之红细胞很稠密,输注速度慢,故必须加入适量添加剂才能克服这些缺点。添加剂的配方有多种,都就是特别者剂的红细胞保存液。它不仅能使红细胞很好地保存,

而且红细胞被添加剂稀释了,输注更流畅。这就是目前红细胞成分应用的最佳选择。 适应症:悬浮红细胞适用于临床各科的输血、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外伤或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心,肾,肝功能不全需要输血者、儿童的慢性贫血特别适合本制品。 注意事项:输注前需要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须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慢的现象。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少量生理盐水通过 Y型管(双头输液器)移入血袋内以稀释并混匀; 不应与其它药物混合输用。 2、浓缩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红细胞浓缩液) 适应症:与悬浮红细胞相同。 注意事项:输注前要混匀,禁止向袋内加任何药物,也不允许用葡萄糖液,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稀释本样品,以免红细胞发生变性,凝集或溶血。 3、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性质每单位总量约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80ML。生理盐水50ML。血浆与白模层大部分被去除,采用倒置离心法能去除白细胞约70%~80%。这种制品HLA抗原作用较弱,故输血不良反应少。 适应症·: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患者、·准备作器官移植的患者、·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重型地中海贫血等患者,可以第一次输血

对临床输血的认识与体会

对临床输血的认识与体会 提及“输血”一词,大部分人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或许,曾经,你为了帮助他人,替他人输过血;抑或,在你危难之际,别人为你输血。总而言之,无论对象是谁,输血在临床上可谓是时时上演着。重要的是,在学习有关于临床输血的知识之后,每个人一定会有不同的认识与体会。 世界卫生组织就输血方面,提出了三个主要原则:血里缺什么成分补什么成分;能不输尽量不输;能少输绝不多输。这意味着对血液使用的慎重。自从1900年发现ABO血型,1916年创立血液抗凝保存液以来,输血成为现代医学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外伤、分娩、各种手术、大面积烧伤、器官移植的准备等各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30年来,由于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使得输血医学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但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在许多情况下,输血并不一定是最恰当、最经济、最安全的治疗措施,在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要尽量减少不恰当的输血次数。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输血的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输血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已进入成分输血时代。成分输血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克服了过去输血副作用大、浪费多等缺点,提高了输血水平,是现代输血学的一个新突破。 现如今,国家提倡人们输成分血,而非输全血。因为输血以安全有效为最基本的要求,传统的输血方法是不论患者需要何种血液成分都输注全血。 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我明白了输全血事实上存在许多弊端和安全隐患。一、输全血会使使循环负荷加重。在1u全血中血浆所占的容量大,按有效成分治疗量折合成全血后输入全血量多,对老年人和儿童患者输入大量全血会引起循环超负荷使病情加重,如引起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二、易引起输血反应。由于全血中含有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成分使全血含免疫原增多,会有各种抗原进入受血者体内,增加了输血同种免疫机会,如引起发热反应、急性溶血反应等;三、不能做到一血多用,浪费血液资源。全血的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的,而全血中其他成分如血小板、凝血因子和颗粒白细胞则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其活性逐渐降低甚至全部丧失。如Ⅷ因子在4℃保存24h活性即损失一半,血小板在24h后活性全部丧失;四、会增大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病毒在全血各成分中含量不同,如有的病毒在血浆中含量较多,如患者只需红细胞时如输注全血则增加了感染病毒的机会,如感染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五、增加经济负担。如50ml的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至少需要400ml左右的全血制备;六、稳定性差。保存1周后的全血具有功能的成分仅有红细胞和血浆蛋白,其他成分如血小板等功能则全部丧失。 由此可见,成分输血更具有优越性。成分输血是通过科学方法把血液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针对患者病情需要而有选择性地输注。首先,成分输血纯度高,疗效好。血液中的有关成分通过提纯得到高浓度、高效价的成分血使其比全血疗效更高。另外成分血比全血中含钾、乳酸氨和枸橼酸盐都低,更适合心功能障碍的病人。其次,可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当病毒污染血液时,病毒是不均匀分布在各种血液成分中,有的成分如白细胞和血浆中病毒分布较多,危险性相对其他有效成分就大。而有的成分如红细胞中病毒分布相对较少,因此危险性也就相对较小。当病人只需某种血液成分时,特别是只需某种病毒危险性相对较小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时,就应该只给病人输注这种成分,如输全血则会增加病人感染病毒的危险,而这完全可以通过成分输血来避免。实际上,临床大部分输血病人都仅需输红细胞。另外,通过成分输血将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分,为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创造了条件。

输血的适应症

静脉输血的适应症 (一)急性出血 急性出血为输血的主要适应症,特别是严重创伤和手术时出血。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10%(500m1)时,临床上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可以不输血。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20%(500~800m1)时,应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同时参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一般首选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不输全血或血浆。当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20%(1000m1)时,应及时输注适量全血。 (二)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常因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或清蛋白合成不足引起。手术前如有贫血或低清蛋白血症,应予纠正。贫血而血容量正常的患者,原则上应输注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者可补充血浆或清蛋白液。 (三)重症感染 全身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补体,以增加抗感染能力。 (四)凝血功能障碍 根据引起病人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发疾病,输注相关的血液成分加以矫正,如血友病病人应输注凝血因子或抗血友病因子,凝血因子Ⅰ缺乏症病人应补充凝血因子Ⅰ或冷沉淀制剂,也可用新鲜全血或血浆替代。 静脉输血的禁忌症 1静脉输血的禁忌症包括:急性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栓塞、恶性高血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功能极度衰竭及对输血有变态反应者。 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 1)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全血的外观,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合格;还要认真核对患者、交叉配合报告单和待输血液之间是否无误,包括患者和献血者的姓名、性别、ABO和Rho(D)血型、交叉配合试验和抗球蛋白试验的结果、血袋号码、血类和血量等,并且应该有两人核对,准确无误方可输血。(2)输血时应到患者床前核对病案号、患者姓名、血型等,确定受血者本人后,用装有滤器的标准输血器(滤网孔径约为170微米,总有效过滤面积为24—34厘米2,可以滤除血液和血液成分制品中可能存在的聚集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纤维蛋白)进行输血。(3)血液临输注前再从冷藏箱内取出,在室温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输用前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4)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汪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5)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输血初期10—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毫升血液时,必须由医护入员密切注视有无不良反应。如果发生不良反应,须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负责医师及时诊治,同时通知输血科或血库做必要的原因调查。通常,输血不

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8-05-23T15:34:26.2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5期作者:管永哲 [导读] 研究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管永哲 伊春市中心血站 15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5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输注血液不同将其分为输注洗涤红细胞组(A组)和输注红细胞悬液组(B组),每组25例。研究50例患者交叉配血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血象变化及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主侧无凝集42例,主侧++~++++凝集8例,次侧++~++++凝集50例;两组患者输血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均高明显高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Hb、RBC、Hc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输血后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4.0%,B组患者输血后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成分输血;应用;护理对策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component transfusion in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7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on the basis of infusion of blood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infusion of washed red blood cell group (group A)and infusion of 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 group(B group),25 cases each group. The results of cross matching of blood in 50 patients were studied,and the changes of blood image before and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blood transfusion re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side agglutination in 42 cases,the main side + + ~ + + + + + + agglutination in 8 cases,secondary side ~ + + + + agglutination in 50 cases;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ansfusion hemoglobin(Hb),red blood cell(RBC),hematocrit(Hct)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ransfus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Hb,RBC,Hct group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compared(P>0.05). The incidence of transfusion reaction in group A was 4% after transfusion. The incidence of transfusion reaction in group B was 8% after transfus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onent transfusion in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is good.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component transfusion;application;nursing countermeasures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属于一种溶血性贫血和难治性贫血疾病,在临床极为常见。本研究探讨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1],就诊时均有一定程度的头晕、乏力等症状。依据输注血液不同将其分为输注洗涤红细胞组(A组)和输注红细胞悬液组(B组),每组25例。A组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42.3±10.4)岁;原发15例,继发10例,其中继发淋巴瘤1例,继发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4例,继发性感染2例。B组中男8例,女17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45.1±10.2)岁;原发13例,继发12例,其中继发淋巴瘤2例,继发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继发性感染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室检查 ①外周血象检查:50例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分别为(1.80~2.57)×1012/L、(4.40~13.02)×109/L、(110~298)×109/L、0.80%~5.60%。在白细胞方面,3例患者白细胞增多;在Hb方面,32例患者为38~50 g/L,17例患者为51~60 g/L,1例患者>62 g/L。②骨髓细胞学检查:接受骨髓检查的患者共32例,其中呈红系增生或显著增生髓象的30例,和溶血性贫血诊断相符。③Coombs试验:从西班牙Diagnostic Grifols 公司购买微柱凝胶卡,运用戴安娜卡式凝胶法对患者的抗人球蛋白进行检测。50例患者中,40例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达到了80%的阳性率。22例患者合并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阳性,18例患者直抗阳性、间抗阴性,10例患者直抗、间抗均阴性。1例患者经自身红细胞抗体血型抗原特异性鉴定检出抗K、Jka抗原。④交叉配血方法:进行交叉配血时运用戴安娜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和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运用EDTA-K2对所有配血样本抗凝。严格依据厂商推荐标准执行加样、离心时间和速度,然后进行判定,阴性:微柱底部沉积有红细胞;阳性:凝胶上方或中间滞留有红细胞[2]。 1.2.2 输血治疗 ①成分输血:给予A组患者输注159 U的洗涤红细胞,A、B、O、AB型分别为47、44、52、16 U;给予B组患者输注271U的红细胞悬液,A、B、O、AB型分别为98、66、83、24 U。②血浆置换:A组患者中DAT阳性且抗核抗体在1∶160及以上的8例,给予其输注洗涤红细胞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通过专用密闭式管道,运用CS-3000连续式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手术之前让患者服用5 mg的地塞米松,以对过敏进行有效的预防;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10 ml 10%的葡萄糖酸钙,以对枸橼酸钠中毒进行有效的预防。在对血浆进行置换时,20~30 ml/(kg·次),每2天1次,3~4次为1个疗程。然后对患者应用小剂量的泼尼松,以对患者的平稳病情进行有效的维持。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输血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输血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静脉输血的适应症(一)急性出血急性出血为输血的主要适应症,特别是严重创伤和手术时出血。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10%(500m1)时,临床上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可以不输血。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20%(500~800m1)时,应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同时参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一般首选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不输全血或血浆。当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20%(1000m1)时,应及时输注适量全血。 (二)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手术前如有贫血或低清蛋白血症,应予纠正。贫血而血容量正常的患者,原则上应输注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者可补充血浆或清蛋白液。(三)重症感染全身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补体,以增加抗感染能力。(四)凝血功能障碍根据引起病人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发疾病,输注相关的血液成分加以矫正,如血友病病人应输注凝血因子或抗血友病因子,凝血因子Ⅰ缺乏症病人应补充凝血因子Ⅰ或冷沉淀制剂,也可用新鲜全血或血浆替代。静脉输血的禁忌症静脉输血的禁忌症包括:急性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栓塞、恶性高血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功

能极度衰竭及对输血有变态反应者。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1)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全血的外观,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合格;还要认真核对患者、交叉配合报告单和待输血液之间是否无误,包括患者和献血者的姓名、性别、ABO和Rho(D)血型、交叉配合试验和抗球蛋白试验的结果、血袋号码、血类和血量等,并且应该有两人核对,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应到患者床前核对病案号、患者姓名、血型等,确定受血者本人后,用装有滤器的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3)血液临输注前再从冷藏箱内取出,在室温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输用前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汪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输血初期10—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毫升血液时,必须由医护入员密切注视有无不良反应。如果发生不良反应,须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负责医师及时诊治,同时通知输血科或血库做必要的原因调查。通常,输血不必加温血液。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摘要】为指导合理用血,大力推广成分输血,对我院2004—2007年成分血使用率及成分输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成分血使用率分别为94. 11%、94. 56%、92。39%和99%。冷沉淀使用不理想。成分输血不但能减少不良反应,而且能节约有限的血资源,所以合理应用成分血十分必要。 【关键词】成分输血;成分血使用率;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输血已由输注全血发展到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已成分输血现代化的标志,其输血率的高低,不仅反映出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医院医疗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1]。本文总结2004-2007年我院临床用血情况,为进一步推广成分输血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 1 资料来源 主要来源于我区中心血站发往我院输血科的原始记录。 1. 2 血液成分

所有成分血及全血均由中心血站按标准提供,用血量以单位(U)计算,全血200mL为1U,成分血以200mL全血分离制备后成为1U,1U冷沉淀为200ml血浆制备。我区成分血主要包括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单采血小板、浓缩血小板、冰冻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新鲜液体血浆、普通冰冻血浆、冷沉淀等。 1. 3 成分血使用率 按卫生部规定的公式计算:成分输血率(%)=成分血数(U)/{全血数(U)+成分血数(U)}×100%。 2 结果 成分输血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全血使用率明显下降(表1)。表1 年度各种血液成分应用情况(略) 3 讨论 3. 1 所谓成分输血就是把人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纯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既能提高疗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又能节约用血,使一人献血,多人受益,体现出成分输血的优越性和独特性。2004年至2007年我院临床用血总量逐步增加(与临床床位增加有关),但全血输注比例逐年

输血适应症禁忌症

成分输血适应症 1.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适用于慢性贫血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2.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病、异型血液输注后所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更适合于心、肝、肾疾病患者。 3.低温保存红细胞:适用于稀有血型及自身血储存。 4.辐射红细胞:可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宿主病,适用于严重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血的患者。 5.粒细胞:适用于粒细胞缺乏伴有败血症或威胁生命的感染患者。 6.血小板输注:适用于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功能障碍所所致的出血患者。 7.血浆: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严重肝脏疾病;大量输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烧伤;抗凝血酶III缺乏;血栓性血小板紫癜。 8.冷沉淀:适用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A,血管性假血友病);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含量降低(严重创伤、烧伤、手术、感染、DIC、肿瘤)。 成分输血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一、红细胞 1、悬浮红细胞(红细胞悬液)这是一种从全血中尽量移出血浆后的高浓度缩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的高达0.90。由于原抗凝保存液被大部分移出,所含葡萄糖量很少,不能保存,加之红细胞很稠密,输注速度慢,故必须加入适量添加剂才能克服这些缺点。添加剂的配方有多

种,都是特别者剂的红细胞保存液。它不仅能使红细胞很好地保存,而且红细胞被添加剂稀释了,输注更流畅。这是目前红细胞成分应用的最佳选择。 适应症:悬浮红细胞适用于临床各科的输血、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外伤或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心,肾,肝功能不全需要输血者、儿童的慢性贫血特别适合本制品。 注意事项:输注前需要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须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慢的现象。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少量生理盐水通过Y型管(双头输液器)移入血袋内以稀释并混匀;不应与其它药物混合输用。 2、浓缩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红细胞浓缩液) 适应症:与悬浮红细胞相同。 注意事项:输注前要混匀,禁止向袋内加任何药物,也不允许用葡萄糖液,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稀释本样品,以免红细胞发生变性,凝集或溶血。 3、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性质每单位总量约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80ML。生理盐水50ML。血浆和白模层大部分被去除,采用倒置离心法能去除白细胞约70%~80%。这种制品HLA抗原作用较弱,故输血不良反应少。 适应症·: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患者、·准备作器官移植的患者、·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

成分输血应用论文

淤血的不良反应,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有利于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阎逸生.肝素钙新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操作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7):328. [2]江花,董小芳,李蔚等.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两种进针法对皮下瘀斑的比较[J].江西医药,2007,42(11):1081-1082.[3]赵慧,杨静.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08,16(7):240-241.[4]李成剑,许辉,高玉湘,等.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2(6):32-33.[5]张竹青,贾晓燕.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J].护理研究,2009,23(12):3322-3323. [6]雷渊秀,蔡雪美.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J].当代护士,2005,12:77-78. [7]杨静,关艳霞,范文静.按压对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8):52-53. 甲状腺术后并发窒息的预防措施 罗锦* 关键词:甲状腺;术后;防止措施 中图分类号:R73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7-0032-01 近年来,甲状腺手术增多主要以良性和恶性甲状腺瘤为主,也有部份甲亢患者。手术后常有并发症发生,较为严重的是窒息发生,往往会危及病人生命,应充分重视,高度防范。 1甲状腺术后发生窒息原因分析 1.1总体原因是甲状腺及其周围组织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并与呼吸、吞咽、发音器官比邻。因此甲状腺切除术后可因出血、血肿、神经损伤、局部组织麻痹或水肿等并发症导致窒息死亡。 1.2出血:①出血是甲状腺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因甲状腺周围血管丰富,手术分离中易损伤发生出血。②出血常于术后24—48小时发生,尤其是术后6小时内,其原因多为甲状腺中含有较丰富的纤溶蛋白酶原组织激活物,手术创伤和刺激会促使组织激活物释放,使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而致伤口出血或渗血。③手术中止血不完善或结扎不牢,线头滑脱,也可发生出血。④手术前准备不充分,碘剂量用药不足时间不够或自身组织吸收功能不良,使腺体组织硬度不够会导致出血。⑤手术后引流不通畅、积血、积液压迫气管导致窒息。 1.3气管软化与塌陷:巨大腺体压迫或颈部软组织肿胀压迫致窒息。颈丛麻醉时发生气管塌陷,当拔管时发生窒息。 1.4喉头水肿:常见甲亢患者,因手术时间过长,需气管插管,由于操作不顺,反复刺激喉头发生刺激性水肿导致呼吸窒息。 1.5甲状旁腺损伤:手术中刺激或损伤甲状旁腺,引起甲状旁腺出血,导致水肿甲状旁腺功能降低,甚至损伤误切造成低血钙发生,术后进食不当,又抑制钙的吸收。低血钙使神经肌肉兴奋升高,产生抽搐致窒息。 1.6喉反神经损伤:支配声带的喉反神经在手术中受损,使声带内收而致窒息,如喉上神经内侧支配喉黏膜,损伤时致发生误咽易发生窒息。 1.7误吸:术前未禁食或禁食时间过短,手术中呕吐反吸入导致。患者片面理解禁食,只禁止三餐,未避免水果、零食的摄入而致胃不排空、呕吐而致。手术中如损伤喉上神经内侧支引起误吸。1.8痰阻塞:肺部感染造成痰多,因惧痛或乏力痰不易咳出或因支气管痉挛均可发生窒息。 2窒息的防止措施 2.1术前应为患者作好思想减压及手术中、后的指导,包括防止受凉,学会咳嗽排痰,强调服药的重要,碘剂要按时、按量、准确服用。甲亢患者要防止因情绪原故而诱发出血,并在术前作好应急措施,特别是出血、窒息抢救措施的准备,护理防范预案制定均会减少因窒息造成的死亡。 2.2严格把握禁食要求,指导病人正确掌握禁食方法。 2.3术中严密观察病人,插管应迅速准确防止动作粗暴,反复刺激,避免喉头水肿发生。吸痰动作应轻并防止呕吐及反吸。 2.4准确记录病人手术中出血及呕吐反射情况,以供术后护理参考。 3术后护理 3.1术后严密观察记录病情,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及抢救用品。 3.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同时重点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引流管通畅,防止管子受压、扭曲、折叠,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流速及引流量。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堵塞,并详细记录。 3.3鼓励患者有效咳痰,排出呼吸道痰液及分泌物,亦可作超声雾化吸入湿化气管有效排出痰液。 3.4发现切口血肿压迫呼吸道时,应立即拆除局部缝线清除血块及积血,防止窒息发生。 3.5观察患者吞咽情况,如有咳呛应延长进食时间,并以流汁从健侧缓缓吞入。 3.6与患者对语,如有声调低频者,可能有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而致环甲肌麻痹所致,若有失声或声音嘶哑,应考虑喉上神经内侧支损伤,立即报告医生作紧急处理,并作好抢救准备工作。如上O2吸痰,气管切开术前准备等。 3.7注意观察低钙反应,应抽血钙监测并观察临床表现,如压迫上臂神经有无手指抽搐。用手指轻弹患者面部是否出现局部肌肉抽搐,如有以上症状应考虑低钙发生,应纠正低血钙。术后出现痉挛者,应考虑有甲状旁腺受损或误切,应作及时处理。 总之,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窒息的因素较多,应作好预防措施,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后果。 *贵州省大方县中医院手术室(551600)2012年1月8日收稿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041000)2012年1月12日收稿成分输血的应用探讨 任丽英* 关键词:成分输血;应用 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7-0032-0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推动现代输血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而且使传统输血的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临床输血从输全血发展到成分输血,替补输血发展到治疗性输血,人的血源性制品发展到生物技术制品,异体输血发展到自体输血。成分输血(blood components transfusion)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全血分离并制备成纯度高、容量小的血液成分,根据病情的需要输给患者。[1]而成分输血较全血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克服了过去输血副作用大、浪费多等缺点,提高了输血水平,是现代输血学的一个新突破。我科 23内蒙古中医药

输血适应症

主要血液成分输血适应指征 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是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危和身体健康的一件大事。全国人大常委会1997年12月29日颁布,1998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按血液成份针对医疗实际需要输血,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1999年1月卫生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六条规定制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第十条要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由卫生部门另行制定”。第十一条要求“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治疗时,经治医师应当根据医院规定履行申报手续,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后报输血科(血库);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由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处(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2000年卫生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其中附件要求的输血适应症如下: 1、红细胞:“手术及创伤输血”——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血;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内科慢性贫血输血”——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时,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20%时可考虑输注。 2、血小板:“手术及创伤输注”——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内科输注”——血小板计数>50×109/L 一般不需输注;血小板10~50×109/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 3、新鲜冰冻血浆:PT或APTT大于正常1.5倍时。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般需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4、新鲜液体血浆(极少用):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特别是Ⅷ因子)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 5、普通冰冻血浆: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 6、冷沉淀: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vW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Ⅷ缺乏症患者。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 7、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主要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0.5×109/L、并发细菌感染且抗菌素治疗难以控制者,充分权衡利弊后输注。 8、全血(很少用):用于外科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或内科患者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压积<22%时)。 希望临床医师和输血工作者严格掌握输血适应指征(适应症),按规范并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决定输注所需血液成分,使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症合格率达到90%以上,尤其做好疗效评价并及时纪录入病历,真正做到科学、有效用血。 贵州省人民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 贵州省人民医院输血科 2007.4.14 附临床输血相关法规知识

Modern2000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在供血库管理的应用体会

Modern2000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在供血库管理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11-11-25T10:30:09.4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0期供稿作者:李光闫超李娜[导读] 硬件;计算机2台,要求P4 800Hz以上,256Mb内存以上,40GB硬盘以上 李光闫超李娜(河南省淇县人民医院供血库 456750)【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0271-02 【摘要】为了加强县供血库的输血管理,落实全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实现安全科学有效输血,更规范更高效地对县供血库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操作,我们供血库引进了modern2000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V5.0软件,并应用在供血库的血液管理当中,实现了供血库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加强了患者输血安全的保障。【关键词】moderb2000管理系统县供血库输血效率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CT、MR、心电监护等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近年来,临床输血在医学领域的地位日益重要,迫切要求临床输血也实现信息化管理,输血安全关键在于加强输血管理[1],特别是我们县级供血库,不仅担负着全县各医疗单位临床输血需要和输血安全保障工作,还需要与市血站实现血液信息快速的互换共享。为此,我们县供血库自2005年引进了由唐山现代工程技术公司提供的Modern2000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V5.0,并与市血站实现了计算机联网,使我们县供血库与市血站可以准确及时地利用互联网进行血液信息的传递,使供血库的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确保了临床输血的安全可靠。其应用体会如下: 1 供血库计算机管理所需平台 1.1硬件;计算机2台,要求P4 800Hz以上,256Mb内存以上,40GB硬盘以上。打印机2台,条形扫描仪2台,Internet连接,要求ADSL。 1.2软件; WindowXP操作系统。安装Modern2000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V5.0。 2 Modern2000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 2.1血液信息接收入库;供血库通过互联网向市血站预约订血计划,然后接收血站对订单的确认结果,在血站将血液发给供血库的同时,将血液数据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到供血库的输血管理系统,然后供血库将血液制品自动化接收或条形码扫描后,核对入数据库。 2.2临床患者信息录入;除了急诊病人以外,临床一般提前24小时将患者的输血申请单以及输血标本送到供血库,供血库在收到申请标本后,核对并提前录入患者的姓名、性别、血型、住院号、医院名称、科别、床号、诊断、申请用血的类型、血量等资料。提前录入患者资料,有助于临床用血时能够及时发血,打印单据,节约了宝贵的诊疗时间。对于县级供血库,该系统还可设置不同的医院名称,方便了向全县各医疗单位提供供血服务。 2.3发血信息数据处理;输入患者住院号后即可调出患者的资料信息,用条码扫描仪读取所发血袋上的条形码,发出经交叉配合试验后与患者相合的血液,打印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并自动生成患者的用血信息。条码扫描仪的使用使血液信息的录入准确便捷,避免了出现错发、笔误等现象,保障了临床输血安全。 2.4血液信息的查询功能;入库全血/成分血信息:可查询任一时间段内全血/成分血的入库总量、规格、袋数,便于与市血站核对。 库存全血/成分血信息:可查询当前供血库冰箱内全血/成分血的规格、血量、袋数,以便安排制定用血计划。出库全血/成分血信息:可查询任一时间段发出全血/成分血的总量,也可查询任一时间内各用血单位、科室的用血情况和任一病人的用血情况,方便县供血库分析各用血单位、科室及患者的用血特点,为临床县乡各用血单位提供用血指导。 废血与退血信息:可查询任一时间段废血、退血的数量及报废原因、退血原因,便于合理安排用血计划,避免浪费宝贵的血液资源。 2.5血液管理信息的统计打印功能 该系统具有强大的统计功能,可以实时统计出供血库每日每月的出入库量及各县乡用血单位、科室的用血量,成分输血的比例,使之一目了然快捷准确,大大降低了手工统计的繁琐程度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系统可就查询统计的信息情况进行实时打印,节省了人工制表填表的时间,避免了人工操作容易产生的错误,使各类报表统一规范、清晰明了。 2.6系统安全备份功能 该系统对各级操作人员设置了一定的工作权限,主要参数的修改必须由超级用户才能进行,提高了系统安全性。系统还具有数据备份功能,保证了数据的连贯、完整、准确、安全,防止了数据的丢失。 3 讨论 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和应用,感到Modern2000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对于县级供血库的血液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它资料齐全,数据准确,查询方便,统计快捷,操作简单,管理规范,打印清晰,大大提高了我们供血库的工作效率,简化了供血库工作人员的操作,避免了许多人为差错的产生,减少了责任事故的发生,有效的保障了临床输血安全,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参考文献 [1]徐健,输血科计算机管理,中国医院管理杂志,1998.11.

临床输血适应症

临床输血适应症 血液科输血: (1)再生障碍性贫血: Hb>60g/L不需要输血; Hb<60g/L并伴有严重代偿不全症状或在安静时也有贫血症状时可考虑输血; 血小板减少有内脏出血、颅内出血倾向或出血指征时,应考虑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或进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2)地中海贫血: 轻、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无症状时不必输血; 中间型α或β地中海贫血患者在伴有感染、妊娠而贫血显著加重时才考虑输血;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有规律的进行输血治疗,维持Hb在60g/L~70g/L的安全水平。 (3)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 贫血症状严重,Hb<40g/L,或住院后仍有显著血红蛋白尿者,或溶血且病情危急者可一次输注2单位红细胞,症状未缓解,可考虑第二次输血。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AIHA患者出现如下症状: Hb< 40g/L或Hct<0.13,在安静状态下有明显贫血症状; 虽Hb>40g/L,但因急性起病并进展较快,伴有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 出现嗜睡、反应迟钝及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 因溶血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等症状, 可选择输洗涤红细胞。输血时要少量多次输注或配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5)白血病:一般情况下, Hb< 60g/L伴明显贫血症状者或Hb>70g/L需强烈化疗者,可根据需要输注红细胞; 血小板计数<20×109/L,或化疗时血小板计数<40×109/L,可考虑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0.5×109/L并发严重的细菌感染(也适用于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无效时,立刻输注浓缩粒细胞。 (6)血友病:主要根据患者自发性出血、关节积血、外伤性出血或手术前后预防出血症状进行预防性输血。 甲型血友病出现轻度出血时,给予因子Ⅷ浓缩剂,剂量10~15IU/kg,维持3天; 中度出血时,给予因子Ⅷ浓缩剂,剂量20~30 IU/kg,维持3天; 重度出血或大手术时,给予因子Ⅷ浓缩剂,剂量40~50 IU/kg,维持4~14

输血适应症

输血适应症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指导临床各科室科学、合理用血,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医生在输血中的责职: 1、严格掌握输血指征,能不输者坚决不输;能少输者坚决不多输,能输成分血者不输全血。 2、熟悉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症、剂量和用法; 3、决定输血冶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以及做输血前检查的必要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 4、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一日送交输血科备血。 5、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反应,严重者要立即停止输血,迅速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均应填写输血反应回馈单交输血科,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经过均应在病历中作详细记录。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要及时向输血科及医务科报告。 6、输血治疗后,临床医师要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价,还应防治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二、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 1、原则上血红蛋白>100g/L时不予以输血;血红蛋白<80g/L时应考虑输血;血红蛋白在80—100g/L之间时,应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并在病历中做好分析评估记录。 2、手术患者术前应根据术中估计出血量决定申请备血,失血量小于总量10%(500ml),机体代偿,原则上不输血;失血量10~20%(500~1000ml),HCT无明显变化,输注晶体、胶体、代血浆。失血量20~30%(1000~1500ml),血压波动,HCT下降,加用浓缩红细胞(CRBC),失血量小于30%以下原则上不输全血。失血量大于30%,可输全血、CRBC及其它种类液体。晶体、胶体应维持适当比例。 3、积极实行成分输血,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成分的补充,避免可能由此引起的不良输血反应。手术中适当采用控制性低血压等措施,减少出血。 三、各临床科室输血原则 (一)、外科输血 1、输血原则:严重的创伤或外科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都可能导致患者低血容量休克。早期的有效扩容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1).紧急复苏:晶体液20~30ml/kg或胶体液10~20ml/kg加温后5分钟内快速输注,根据输液效果决定进一步如何输血。 (2).先晶后胶:晶体液用量至少为失血量的3~4倍,失血量>30%血容量时可以考虑胶体液,晶:胶比通常为3:1。 (3).红细胞输注:扩容恢复心输出量和组织血流灌注后,如果患者较年轻、心肺功能良好,未必都要输血,有明显贫血症状时可通过输注红细胞纠正组织缺氧。 2、血液品种的选择: (1).悬浮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①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血。 ②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