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教版-语文-高一-3.11 拣麦穗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粤教版-语文-高一-3.11 拣麦穗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11拣麦穗

我的第一本书

张洁

我本以为,这一辈子再无出路了。永远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被世人歧视,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为贫困所苦,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聪明才智,因为连发现它、测试它、实现它的机会都没有。

在成千上万受苦受难的知识分子当中,在无法超越外界或自身的障碍而为数不多的、摆脱了虚伪的婚姻关系的妇女当中,我的遭遇,本属平常而又平常。我本应接受这个现实,在给我限定的社会地位上,了此一生。

偏偏我生来不甘屈服,何况我自觉比那些伪善的、不容我也有常人应有的一席之地的“正人君子”光明得多,也比那些靠裙带关系混饭吃的人高明得多。

我始终在为从各种力量的压抑下挣扎出来而苦斗不已。但是,在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面前,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如果不是后来开放,使中国在政治形势上得到一个全面的突破和进展,无论是我,或是别的什么人,怎样拼搏也是无用的。这给了所有的人一个机会。

那时我已年近四十,心力、体力都不允许我再做片刻的迟疑,但是除了痛苦的人生经验,我几乎是赤手空拳。

大学毕业后二十几年单调的、不让人有独立思考的、等因奉此的小公务员生活,可以把任何人的想象力磨得溜光。唯有那怎样也不肯死去的对文学的爱好,给我一线希望。但是爱好并不等于“能够”。

“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以为他们是最不幸的,白白耽误了十年青春。然而我们这一代人,被耽误的,何止是十年?

在文学这一块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土地上,我开始了为时过晚的耕耘。

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我写得很苦,前前后后修改了五遍。投稿《人民文学》杂志,又被退了稿。我又将退稿投向《北京文学》,却得到意外的关注,一字未动地发了头条。引起了社会的注意,并且在1978年获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我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我只有一间房子,晚上为了不影响母亲、女儿的休息,我在厨房的切菜板上写。在洗衣服时,或是上班的路上进行构思,就这样

慢慢地集成了我的第一本书。

当我第一次把稿费交给母亲的时候,我对她说:“妈,我们终于有钱了,您可以不必再去卖冰棍、卖牛奶了。”母亲哭了。

我要说明的是,我从不歧视卖冰棍、卖牛奶的工作。相反,我认为凭自己的劳动挣饭吃,比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或剥削生活光彩得多。

我自己因为入不敷出,白天忙完办公室里的工作,晚上还要给工厂缝手套,给工程师抄讲义,以补偿工资收入之不足。母亲正是因为年迈,才从小学教师的位子上退休下来,但是为了帮我支撑这个家,不得不替奶厂卖牛奶,替冷饮厂卖冰棍。她一生坎坷,自幼丧母,倍受后母的虐待。结婚不久,又被我父亲遗弃,一个人拉扯着我,吃糠咽菜,千辛万苦才把我抚养大,又供我读了大学。我本应侍奉母亲安度晚年,且不说享什么清福,但是我却没有这个能力,使她在将近七十岁的高龄,还要在风吹、日晒、雨打之下辛苦地劳作。

当我摩挲着我第一本装帧粗糙、纸张低劣的书的时候,我又悟到,我的痛苦,其实就是我的财富。

我永远不会忘记生活在我周围的普通人。当我写作的时候,我心里想着的不仅仅是中国的老百姓,也想着整个人类。我爱人类,关心着他们的命运和前途,我将尽终生的力量为人类而写作,因为我是从普通人当中走出来的。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麝.香慑.服校舍.涉.世未深十恶不赦.

B.信笺.兼.容悭.吝间.不容发三缄.其口

C.抗.洪伉.俪坑.骗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D.瞳.孔彤.云侗.族初日曈.曈悲恸.欲绝

解析:A.全读shè。B.ji n/ji n/qi n/ji n/ji n;C.kàng/kàng/kēng/háng/hàng;

D.tóng/tóng/dòng/tóng/tòng。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田埂破窑戏谑稀稀拉拉

B.想象慈详山坳前仰后合

C.扯布积攒蝴蝶月残星疏

D.害臊饴糖蹒跚歪歪趔趔

解析:B.慈详—慈祥。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但她们还是顺顺溜溜

....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情怀了。

B.我大言不惭

....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C.二姨贼头贼脑

....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呀?”

D.有谁见过哪个人会死皮赖脸

....地寻找一个丢失的梦呢?

解析:A.顺顺溜溜:顺当。C.贼头贼脑: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D.死皮赖脸:形容厚着脸皮,纠缠不休。三项皆与文意不符。

答案:B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王大夫的“王氏医学理论”和实践,正逐步被有识之士所________。

(2)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________经费近百万元。

(3)这种企业与文化联姻的________在京郊是第一家。

A.重视结余形式B.器重节余形势

C.器重结余形势 D.重视节余形式

解析:(1)重视;认为人的德才优良或事物的作用重要而认真对待。器重:(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看重。

(2)结余:结算后余下(的钱)。节余:因节约而剩下(的钱或东西)。

(3)形势:事物发展的状况;形式:事物的形状、结构等。根据各句句意,应选D。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以1994年创办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为代表,广播电视的舆论监督不仅成为我国扩大民主的一个标志,而且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的一大突破。

B.大力推广普通话,数十年来已经取得很大成就,虽然还不到人人会讲的程度,但利用各种方言腔调的普通话来交流一般没有太大的障碍。

C.“生存美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实践美学一枝独秀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并存、相互促进,为美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创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D.生活方式,是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展现,包含人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闲暇生活、社会交往等内容。从生活方式上,大体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

解析:A.递进不当,应改为“不仅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的一大突破,而且成为我国扩大民主的一个标志”。C.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促进”后加“的局面”之类的词语。D.并列不当,“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闲暇生活、社会交往”并列不当。

答案: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6~7题。

当我刚刚能够歪歪趔趔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姐姐们的身后拣麦穗了。

对我来说,那篮子未免太大,老是磕碰着我的腿或是地面,时不时就让我跌上一跤。我也少有拣满一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好不容易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跳出来,重新回到地里。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稀稀拉拉盛着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后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

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呀?”

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说:“我要嫁给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嘎嘎叫着的鸭子。笑啥嘛!我生气了。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吗?

6.文章题目为《拣麦穗》,课文主要写的是拣麦穗吗?为什么以“拣麦穗”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是。以“拣麦穗”为题,①以拣麦穗的事情来引出卖灶糖的老汉。②“拣麦穗”象征着一种对过往青春的情怀。

7.当二姨问起“你要嫁谁”时,“我”说“那个卖灶糖的老汉”,结合课文思考,为什么“我”会这么惦记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课文中“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着我——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提示了“我”会惦记着老汉的原因。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1题。

何容何许人也

老舍

粗枝大叶的我可以把与我年纪相仿的好友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因经济的压迫或别种原因,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力。第二类差不多都是悲剧里的角色。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这些人们带着满肚子的委屈,而且还得到处扬着头微笑,好像天下与自己都很太平似的。何容兄是这样朋友中的一位代表。

他没有一点“新”气,更提不到“洋”气。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像个羊,同时能使他硬如铁。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地敷衍一下也不肯。在他柔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他能昼夜地去给守着,而面上老是微笑,希望他的笑能减少友人一点痛苦;及至友人们都睡了,他才独对着垂死的小儿落泪。反之,对于他以为不是东西的人,他全任感情行事,不管人家多么难堪。

怎样能被他“承认”呢?第一个条件是光明磊落。所谓光明磊落就是一个人能把旧礼教中那些舍己从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动上。而且用得自然单纯,不为着什么利益与必期的效果。光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地求爱,使他穷,使他的生活没有规律,使他不能多写文章——非到极满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结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风趣。作什么他都出全力,为的是对得起人,而成绩未必好。可是他愿费力不讨好,不肯希望“歪打正着”。他不常喝酒,一喝起来他可就认了真,喝酒就是喝酒;醉?活该!在他思索的时候,他是心细如发。他以为不必思索的事,根本不去思索,譬如喝酒,喝就是了,管它什么。他的心思忽细忽粗,正如

其为人忽柔忽硬。他并不是疯子,但是这种矛盾的现象,使他“阔”不起来。对于自己物质的享受,他什么都能将就;对于择业择友,一点也不将就。他用消极的安贫去平衡他所不屑的积极发展。无求于人,他可以冷眼静观宇宙了,所以他幽默。他知道自己矛盾,也看出世事矛盾,他的风凉话是含着这双重的苦味。

是的,他不像别的朋友们那样有种种无法解决的,眼看着越缠越紧而翻不起身的事。以他来比较他们,似乎他还该算个幸运的。可是我拿他作这群朋友的代表。正因为他没有显然的困难,他的悲哀才是大家所必不能避免的,不管你如何设法摆脱。他的默默悲哀是时代与个人都微笑不语,看到底谁能再敷衍下去。①他要想敷衍呢,他便须和一切妥协:旧东西中的好的坏的,新东西中的好的坏的,一齐等着他给喊好;自要他肯给它们喊好,他就颇有希望成为有出路的人。他不能这么办。同时他也知道毁坏了自己并不是怎样了不得的事,他不因不妥协而变成永不洗脸的名士。怎办呢?他只交下几个好朋友,大家到一块儿,有的说便说,没的说彼此就愣着也好。他也教书,也编书,月间进上几十块钱就可以过去。他不讲穿,不讲究食住,外表上是平静沉默,心里大概老有些人家看不见的风浪。真喝醉了的时候也会放声地哭,也许是哭自己,也许是哭别人。

②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所以不吹腾自己的好处。不过,他不想改他的毛病,因为改了毛病好像就失去些硬劲儿似的。努力自励的人,假若没有脑子,往往比懒一些的人更容易自误误人。何容兄不肯拿自己当个猴子耍给人家看。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

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8.“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点题;引领全文。

9.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交往:柔顺像个羊,同时硬如铁。生活:不常喝酒,一喝起来就认真。心理:心思忽细忽粗。外表平静沉默,内心矛盾痛苦。

10.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请分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这句话,并说明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何容都坦然地展示个性。性格特点:坚持自我,不妥协、不改变。

11.“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说明朋友是何容精神和情感的寄托。表露出作者对何容理解、认可之意。②暗示了何容对时世的失望。③表明作者也是像何容这样的人。

四、语言运用

12.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安徽省艺术节是全省综合性文化艺术,是展示文化强省、检阅创作成果的艺术盛会。

②中国李白诗歌节是马鞍山市多年来精心打造的文化名片,已成为展示该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③当安徽艺术节第一次走出省城,就遇到了李白,恋上了诗歌,这种相遇演绎出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精彩。④开幕式晚会《江南江北我的家》,由序幕“致皖江”、第一篇章“淮河情”、第二篇章“黄山风”、第三篇章“皖江潮”、尾声“崛起的江淮”五大板块为主构成。⑤诗仙李白“穿越”时空来到现场,与一名当代艺术青年以诗歌的方式进行超时空的对话。⑥艺术节与诗歌节,双节联动,使诗歌与艺术两翼齐飞,交融互渗,彼此辉映。

答案:①搭配不当,“文化艺术”应改为“文化艺术活动”。

①“展示”的宾语不完整,应在“文化强省”前加“建设”。

③“遇到”没有主语,应删除“当”。

④句式杂糅,“由……构成”和“以……为主”两种结构混用,应删除“为主”。

⑥语序不当,应该为“彼此辉映,交融互渗”。

13.下面这个长句表意不清,请把它改写成语意清晰的短句。(可增减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人类的历史已不再是乱七八糟的一堆统统应当被这时已经成熟了的哲学理性的法庭所唾弃并最好尽快被人遗忘的毫无意义的暴力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人类的历史不再是乱七八糟一堆毫无意义的暴力行为,这些暴力行为应当统统被这时已经成熟了的哲学理性的法庭所唾弃。

?名言警句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里,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马雅可夫斯基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

——邓肯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列夫·托尔斯泰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契诃夫

?大家文章

愿人间有几许真诚

——张洁的《拣麦穗》赏析

吴周文

《拣麦穗》写了一个老小无猜、生死相依的“忘年交”。两个平凡、普通的人,创造了一个普通、平凡的故事。在北方一片贫瘠而又愚昧的乡村,卖灶糖的老汉又老又穷,整月整年走庄串户,四处浪迹,灶糖担子就是他的家,自然一辈子也未娶上媳妇。跟在大姑娘们后面拣麦穗的小姑娘大雁,偶然讲出一句“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的傻话,她心里便生长着、寻觅着一个美丽而又虚幻的梦,执拗地要老汉不要死,等着她长大后她当他的媳妇。因为她是一个馋嘴的孩子,每当老汉来到她家所在的村里,她就能够白吃到甜蜜蜜的灶糖。“吃”的本性使她天天巴望着老汉的到来,也是巴望着老汉对她的温热的疼爱。大雁的那句幼无心计、发自童真之心的傻话,却使老汉越发感到孑然一身的寂寞和孤独,尽管五六岁的女孩还未懂得当媳妇的含义,然而傻话本身在老汉看来,却充满了对他的同情和理解。于是他越发疼爱这个幼稚无知的孩子,并启发她认识她所说的傻话。她还是不能认识、理解的时候,老汉为了不伤她的心,便答应她“别死”“等着我”的要求。小人儿的童心就这么融化着一颗枯寂、僵硬的心。他仿佛疼爱自己的孩子似的,总是给她带来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给她带来梦的美丽和发自内心的爱。等到大雁真的长成大姑娘的时候,自然早已认识幼时的愚事傻话,然而她依然在村口望着、等着老汉腰背佝偻、步履蹒跚的身影,那憨厚、善良的老汉,那对她付出很多很多的爱之安琪儿,却带着她那可笑的许诺默默地离开了人间。

我们读这篇散文,不禁感到心颤而久久失去平静。它之所以这么动人心弦,是因为它像一曲悠远的轻音乐、一首令人低徊的抒情诗;是因为作者赋予了这个故事以悲剧神韵。不仅故事本身具有悲剧性质,而且作者善于在散文中创造悲剧气氛。开头部分的几节,不是直接切入故事,而是浓墨重彩地勾画故事发生的人文环境和色彩暗淡凝重的背景,叙说在贫穷、落后的生活中,姑娘们在拣麦穗的风俗画中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的婚姻幻想,以及这种茫然

追求不可避免的、“全部变了味儿”的悲剧命运。这样为整个故事创造了浓烈的悲剧情调。结尾部分,反复渲染大雁姑娘在老汉死后对失落之梦的追觅,尤其在煞尾时叙说那只烟荷包“它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的细节,而使故事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留下了不尽的悲剧意味。

这篇散文所描述的美丽、辛酸的故事,是建筑在作者人性反思的基础之上的。而故事内涵又侧重于抒写美的人性与人情。为了强调那穷乡僻壤所固有的、本色化的人性与人情,并强调其至美,作品在艺术上对“丑”予以渲染、反衬,两个人物形象都描画为“美丑联体”的意象,外表都具有“丑”的特征。小时候的大雁,又馋又傻,因为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甚至还傻乎乎地为自己选定的男人,缝了一个猪肚子似的烟荷包。卖灶糖的老汉“像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闪着“长长的白发”。可是,写“丑”是为了突现“美”,是为了突现“丑”小丫和“丑”老头畸形的躯体里,深藏着金子般的心,即至美的人性。“丑”和“美”在他们身上奇妙联体、相反相成地交织着、联结着。在张洁的笔下,大雁和老汉“丑”,是一种歪曲、一种艺术的夸张,是将其“丑”转化为“美”,通过形“丑”与神“美”的错倒、反差,达到人性“美”的讴歌。因此,作者在如诗如画的人性风俗描写中,故意抹上“丑”的、不相和谐的几笔,目的是通过缺陷的美,以期在艺术表现上充分肯定老汉、大雁美好善良人性的存在与完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