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的心得体会

宏观经济学的心得体会

宏观经济学的心得体会
宏观经济学的心得体会

宏观经济学的心得体会

从这一学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的基本内容是人力、物力、财力的平衡,包括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劳动力资源和需要的平衡等。

另外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还包括充分就业,资源优化配置,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公平。

充分就业。所谓充分就业并不是指每个人都有工作,而是指每一个有工作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有工作。从更广泛的范围讲,充分就业又指现实的、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不存在闲置无用的资源。

资源优化配置。它指的是通过对整个社会的财力、物力、人力等经济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从财政角度讲,资源优化配置主要是指财力资源流向和流量的优化,即通过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实施资金分配,调节各种经济资源的投向,使之在各部门、各地区之间合理配置,以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物价稳定。它指的是物价总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排斥个别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也并非是物价总水平的固定不变。只要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在社会可接受范围内,即可视为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它指的是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避免经济停滞或下降。

国际收支平衡。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它国之间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收支平衡,具体体现为一个适当的国际储备水平与一个相对稳定的外汇汇率,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收入公平。"公平"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在现阶段,就大多数人来说,对"公平"所能达成的共识仅仅在于:收入与义务应成正比例变动,收入多者承担较多社会义务,收入少者承担较少的社会义务。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一、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有两种政策工具,即自动稳定器和自定措施。自动稳定器不需要政府采取什么决策,它在具体情形下会自动生效,从而减少总产出水平的波动。与之相反,自定措施必须被精心地引入每个需要使用它们的情形中。

二、货币政策

1中央银行

2货币政策的机制

3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4法定准备金

5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

6货币政策的目标

7货币与物价水平

8货币政策的具体应用

9 IS、LM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10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11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12资本市场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1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

2注意事项

3宏观政策的效果依赖

4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区间

5政策组合的效应

四、政府干预的有限性

1政府的干预是有缺陷的

2政府政策效应的滞后性

3政策效应的不平衡性

4政策效力的递减

5政策本身的问题

6政府干预具有自我膨胀性

7政府干预必须适度

8政府干预过度的后果

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一)保持政治稳定

首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并且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经济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证生态平衡、收入平衡,要大力打击贪污腐败,解决贫富差距等。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政府应该适时地进行改革,不求突进,但也不能延缓,尤其是体制改革,上到政治体制,下到社会中的一些传统体制,一切不合时的制度都要变更。

(二)解决三农问题

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

硬件方面,我们要大力促进成城乡发展。为广大农村地带更换新的基础设施,如公路、电话、住房等。发展尽础设施既可以为广大农民同胞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也可以方便经济发展。

软件方面,我们应该构建新农村,在广大的农村,还有很多封建残余思想,我们不仅要为农村提供现代化的设施,还要为广大的农民提供先进的知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获得知识才能发展,我们要在农村破除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推进新文化的发展,充实农民的内心世界,在农村提供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教育。

(三)积极扩大就业

大学生就业问题

从宏观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扩大,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使就业环境差异扩大化,大学生择业的空间也就受到了相应的限制,结果必然导致就业的不均衡。

对策措施

1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2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3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4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5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

6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7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农民工就业问题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最大就业群体。2008年10月以来,由于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新增岗位相对减少,使得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此外,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在经济放缓的条件下,由于缺乏技能,难以满足企业岗位要求。

稳健的货币政策重在审慎、灵活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旨在通过机智、灵活的政策组合达到多赢的调控目标;通过营造良好货币环境,减少市场投机炒作行为,合理控制通胀预期,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首先,存款准备金率(和差别准备金率)仍是重要工具。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放贷进行动态调整。

其次,加息势在必行。一方面因为“负利率”依然存在且呈扩大趋势;另一方面,加息可以有效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缓解资本流入压力。由于一季度物价上涨压力较大,预计央行将再度加息。

第三,人民币继续缓慢小幅升值。美元、欧元的相对变动,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升值压力都会影响人民币的走势。同时,中国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决定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而各国的利率差异则不会成为人民币汇率的主导因素。预计2011年人民币汇率将进一步升值。

第四,社会融资规模总量控制将加强。2011年货币政策调控范围将会扩大至基础货币及之外的股市、债市等其他融资领域。为此,央行新推出“社会融资增速指标”,侧重描述社会融资规模,与M2共同构成货币政策制定的参考指标体系,这是关注2011年货币政策变化新的视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