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图形的相似知识点总结及测验

(完整版)图形的相似知识点总结及测验

(完整版)图形的相似知识点总结及测验
(完整版)图形的相似知识点总结及测验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知识点一:比例线段有关概念及性质

(1)有关概念

1、两条线段的比: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量得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AB:CD =m :n

例:已知线段AB=2.5m,线段CD=400cm ,求线段AB 与CD 的比。

2.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d c b a =(或a :b=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意: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单位不统一应先化成同一单位,还要注意顺序。)

例:b,a,d,c 是成比例线段,其中a=2cm,b=3cm,c=6cm,求线段d 的长度。

(2)比例性质

1.基本性质:

bc ad d

c b a =?= (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积) 2.反比性质: c

d a b d c b a =?= (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3.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a b c d a c d c b d b a d b c a ?=???=?=???=??,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同时交换内外项

4.等比性质:(分子分母分别相加,比值不变.)

如果)0(≠++++====n f d b n

m f e d c b a ΛΛ,那么b a n f d b m e c a =++++++++ΛΛ. 注意:(1)此性质的证明运用了“设k 法” ,这种方法是有关比例计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

(2)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是否为零.

(3)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成立.

例:已知的值求f

d b

e c a

f d b f e d c b a ++++≠++===),0(54 5.合比性质:

d d c b b a d c b a ±=±?=(分子加(减)分母,分母不变)

. 知识点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用符号语言表示:

∵AD//BE//CF,

∴AB

BC

=DE

EF

,BC

AC

=EF

DF

,AB

AC

=DE

DF

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它两边相

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几何语言:由DE∥BC可得:

AC

AE

AB

AD

EA

EC

AD

BD

EC

AE

DB

AD

=

=

=或

或.此推论较原定理应用更加广泛,条件是平行.

例: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F//BC,AG

GC

=2

3

,则DF

DC

=_______。

知识点三:相似形多边形

1.定义:各角分别相等、各边成比列的两个多边形叫

做相似多边形。

2.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多边形是相似形,那

么这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3.判定: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列,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注意:判断两个多边形相似时,一要看各个角是否对应相等,二要看各条边是否对应成比列,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4.任意两个等边三角形相似,任意两个正方形相似,任意两个正n边形相似。例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个矩形一定相似。

B.两个平行四边形一定相似。

C.两个正方形一定相似。

D.两个菱形一定相似。

例2:小明将一张报纸对折,发现对折后的半张报纸与整张报纸相似,你能算出

(1)是“A”字型

(2)是“8”字型

经常考,关键在于找

报纸的长与宽的比吗?

知识点四:黄金分割

(1) 定义:在线段AB 上,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如果AC BC AB AC =,即AC 2=AB×BC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618.02

15≈-=AB AC 所以:AB AC 215-=≈0.618AB 。AB BC 2

53-= 例:已知线段AB=10cm,点C 是AB 的 黄

金分割点,且AC >BC ,求AC 和BC 的

长。

(2)黄金分割的几何作图:已知:线段AB.求作:点C 使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作法:①过点B 作BD ⊥AB ,使BD =1

2AB ; ②连结AD ,在DA 上截取DE=DB ;

③在AB 上截取AC=AE ,则点C 就是所求作的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黄金分割的比值为: .

(3)黄金矩形:在矩形中,如果宽与长的比是黄金比,那么这个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4)黄金三角形: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叫做黄金三角形,因为该三角形的底边比上腰长等于√5?12

例:如图,△ABC 中,∠A =36°,AB =AC ,BD 是角平分线.

(1)求证:AD 2=CD ·AC ;

(2)若AC =a ,求AD .

知识点五:相似三角形

1、 相似三角形

(1)定义: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

相似。

几种特殊三角形的相似关系: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相似比为1)。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2)性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3)相似比: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 如△ABC 与△DEF 相似,记作△ABC ∽△DEF 。相似比为k 。

(4)判定:①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相

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此定理用的最多)

几何语言:在△ABC 和△DEF 中

如果

判定定理2: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几何语言:(如上图)在△ABC 和△DEF F 中

如果

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几何语言:(如上图)在△ABC 和△DEF 中

如果AB DE =AC DF =

BC EF ,那么△ABC ∽△DEF 例1:如图,(1)若

AB

AE ________,则△ABC ∽△AEF ;(2)若∠E =________,则△ABC ∽△AEF 。

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 ○

1.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

2.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直角三角形相似。

3.补充:直角三角形中的相似问题:

斜边的高分直角三角形所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直角三角形相似.

射影定理:

CD 2=AD ·BD ,

AC 2=AD ·AB ,

BC2=BD·BA

(在直角三角形的计算和证明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D,

(1)求证:AC2=AD·AB;BC2=BD·BA;

(2)求证:CD2=AD·AD;

(3)求证:AC·BC=AB·CD.

4.相似图形中常见的基本图

形:

5.相

似三

角形

的性

①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角平分线、对应中线、周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对应边的比).

③相似三角形对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等于面积比的算术平方根

⑤任意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都等于相似比,面积比都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例1:已知△ABC∽△DEF,BD和EG是它们的对应中线,AC

DF =3

5

,EG=10cm,求BD的长。

例2: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16:25,那么这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是_______。

例3: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和AC上的点,DE//BC,AD=3BD,S⊿ABC=48

求S⊿ADE

相似的应用:位似

(1)定义: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

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

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

位似比。

需注意:①位似是一种具有位置关系的相似,所以两个图形

是位似图形,必定是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

②两个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只有一个。

③两个位似图形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两侧,也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一侧。

④位似比就是相似比。

(2)性质:①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相似比)。

②位似图形上任意位似对应点和位似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③位似图形上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④位似图形是特殊的相似图形,所以它具有相似图形的一切性质。

画位似图形的一般步骤:

(1)确定位似中心(位似中心可能在图形内部也可能在图形外部

也可能在图形 上)

(2)确定原图形的关键点(通常是多边形的顶点)

(3)确定位似比

(4)根据位似比,找出新图形的关键点,最后将各点顺次连接。 坐标变换与图形的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将一个多边形每个顶点的横、纵坐标都乘以同一个数k (k ≠0),所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位似,位似中心是坐标原点,他们的相似比为∣k ∣。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1)位似多边形一定是相似多边形。

(2)相似多边形一定是位似多边形

(3)两个位似多边形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为2︰3,则两个多边形的面积之比为4︰9。

(4)两个位似多边形的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

例2:若△ABC 与△DEF 关于点O 位似,其位似比是1:2,AO=5,则对应点A 、D之间的距离是 。

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6,3)、B(6,0)两点,以坐标原点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3,把线段AB 缩短后得到线段A 1B 1,则A 1B 1,的长度等于 。

历年中考试题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1,已知AD 与BC 相交于点O,AB//CD,如果∠B=40°,∠D=30°,则∠AOC 的大小为( )

A.60°

B.70°

C.80°

D.120°

2、如图,

已知D 、E 分别是的AB 、 AC 边上的点,且 那么等于( )

ABC ?,DE BC //1ADE DBCE S S :=:8,V 四边形:AE AC C D O A D E

第5题 B C

D E

A A .1 : 9

B .1 : 3

C .1 : 8

D .1 :

3、如图,是由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点是位似中心,分别

是的中点,则与的面积比是( ) A . B . C . D .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上图,直角梯形ABCD 中,∠BCD =90°,AD ∥BC ,BC =CD ,E 为梯形内一点,且∠BEC =90°,将△BEC 绕C 点旋转90°使BC 与DC 重合,得到△DCF ,连EF 交CD 于M .已知BC =5,CF =3,则DM:MC 的值为 ( )

A.5:3

B.3:5

C.4:3

D.3:4

5、如图,在中,、分别是、边的中点,若,则等于( )

A .5

B .4

C .3

D .2

6、已知,相似比为3,且的周长为18,则的周长为( )

A .2

B .3

C .6

D .54 7、如图,Rt △ABC 中,AB ⊥AC ,AB =3,AC =4,P 是BC 边上一点,作P

E ⊥AB 于E,PD ⊥AC 于 D ,设BP =x ,则PD+PE =( ) A. B. C. D. 8、 如图,在Rt △ABC 内有边长分别为的三个正方形,则满足的关系式是( )

A 、

B 、

C 、

D 、 9、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被一平行于BC 的矩形所截,AB 被截成三等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 ( )

A. B. C. D. 10、下列四个三角形,与左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

DEF △ABC △O D E F ,,OA

OB OC ,,DEF △ABC △1:61:51:41:2ABC ?D E AB AC 6BC =DE ABC DEF △∽△ABC △DEF △35x +45x -7221212525x x -,,a b c ,,a b c b a c =+b ac =222b a c =+22b a c ==91923194(第10题) A . B . C . D .

A

B

C D E P

E H

F

G C B

A

第9题

二、填空题

1、如图,两点分别在的边上,与不平行,当满足 条件(写出一个即可)时,.

2、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那么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的

比是 . 3、如图,在Rt △ABC 中,∠C 为直角,CD ⊥AB 于点D, BC=3,AB=5,写出其中的一对相似三角形是 和 ;

并写出它的面积比 . 4、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S 1:S 2与它们对应高之比h 1:h 2之间的关系为 . 5、如图4,已知AB ⊥BD ,ED ⊥BD ,C 是线段BD 的中点,且AC ⊥CE ,ED=1,BD=4,那么AB=

9、如图,要测量A 、B 两点间距离,在O 点打桩,取OA 的中点 C ,OB 的中点D ,测得CD =30米,则AB =______米.

11、在同一时刻,身高1.6米的小强在阳光下的影长为0.8米,一棵大树的影长为4.8米,则树的高度为__ ____米.

三、解答题

1、如图,在△ABC 中,BC>AC , 点D 在BC 上,且DC =AC,∠ACB 的平分线CF 交AD 于F ,

点E 是AB 的中点,连结EF.

(1)求证:EF ∥BC.

(2)若四边形BDFE 的面积为6,求△ABD 的面积.

2、如图,四边形ABCD 、DEFG 都是正方形,连接AE 、CG,AE

与CG 相交于点M ,CG 与AD 相交于点N .

求证:(1);

(2)

3、如图,四边形和四边形都是平行

四边形,点为的中点,分别交于点.

(1)请写出图中各对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1除外); (2)求. 4、如图,□ABCD 中,E 是CD 的延长线上一点,BE 与D E ,ABC △AB AC ,DE BC

ADE ACB △∽△1:3CG AE =.MN CN DN AN ?=?ABCD ACED R DE BR AC CD

,P Q ,::BP PQ QR D

C B

A

第3题图

A E

C D A B C D

E

P O R

E

AD 交于点F ,。 ⑴求证:△ABF ∽△CEB;

⑵若△DEF 的面积为2,求□ABCD 的面积。

5、如图所示,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的动点, EF ⊥DE 交BC 于点F .

(1)求证: ADE ∽BEF ;

(2)设正方形的边长为4, AE =,BF =.当取什么值时, 有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CD

DE 2

1=??x y x 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