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后练习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后练习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后练习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后练习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央视精神品牌节目《感动中国》已走过了十多个年头,让观众心灵震撼的100多位人物的事迹,传递着巨大的道德正能量。此项活动开展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②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③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④传递正能量,保证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一“中国梦”()

①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②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民族力量③作为一种物质力量,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产生巨大作用④能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激励我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②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③推动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全面来临的时代,“红色经典”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化改编。由于原作者的革命精神和理想主义的价值观被颠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为一种当下流行的价值参照系渗透进来,从而使“红色经典”改编出现了许多问题。这启示我们()

A.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流价值取向

B.“红色经典”原作者的价值观面临被颠覆的危险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坚持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5.有人认为:“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是当今时代的特征。用一种思想观念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实在没有必要,也是不现实的。”这种观点()

A.没看到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的客观事实

B.承认了社会主义文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

C.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D.没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保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6.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平等、自主、自由参与等特点,在思维、情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样性。因此,政府在发展网络文化时要()

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②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③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④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②④

7.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 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必须()

①发挥教育对文化传承的决定作用②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③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④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

A.①②B.②③

8.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主体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性质

C.公民的德性和品格D.人民群众

9.一边是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一边是“最美妈妈”徒手接住坠楼女童;一边是“小悦悦事件”中18位路人的冷漠,一边是雷锋传人郭明义发动百万微博粉丝爱心接力救产妇的温暖……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不同的道德观交织碰撞。材料表明,我国要()

①尊重文化差异,理解文化个性②倡导主旋律,抵制腐朽文化③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④加强道德建设,提高社会公德水平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10.漫画《素质》启示我们()

素质

A.有无素质有时很难判断

B.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

C.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广泛性要求

D.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1.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是()

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2.在扬州某大学,每到周末就有一群大学生背起麻袋,走进宿舍楼,挨个敲门收取旧报纸、饮料瓶,他们把收取的旧报纸、饮料瓶变卖后的钱寄给拉萨的小朋友作爱心助学款。为此,某报社拟写一篇新闻报道,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你认为最贴切的标题是()

A.勤劳自强,持之以恒B.先人后己,弘扬正气

C.助人为乐,扶贫济困D.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二、非选择题

13. 经过群众推荐、资格审核、评委投票、社会公示,天津市文明委审定等评选程序,2013年5月下旬,栗岩奇等23人荣获第三届天津市道德模范称号,王平等27人荣获第三届天津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评选结果公布后,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广泛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深入持久地运用榜样的力量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形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加快实现天津定位继续奋斗、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1)假如你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一员,你会如何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开展向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学习活动的意义。

14. 看漫画《信任危机》。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信任危机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该现象给我们什么启示?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增强社会诚信意识。

参考答案:

1. 【解析】《感动中国》节目通过先进人物事迹传递巨大的道德正能量,体现了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这样也有利于激励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①③正确。②不是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说法错误。

【答案】 C

2. 【解析】中国梦是一种精神力量,③错误,①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 C

3. 【解析】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③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④错误。①②正确,应选A。

【答案】 A

4. 【解析】“启示”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A错误;B是对作者的评判,不符合题意;C没有反映题意主旨。

【答案】 D

5. 【解析】错选A是因为没认识到这种观点其实看到了当前多种文化并存的客观事实;错选B、C是因为没认识到这种观点其实否定了社会主义文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的必要性,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意

识形态领域占据指导地位的必要性。

【答案】 D

6. 【解析】题目中主体是“政府”,③④都是从公民个人的角度回答的,显然与题意不符,排除;文化多样性,需要加以引领,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①②是正确做法,选A。

【答案】 A

7. 【解析】提倡节俭、反对浪费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要求,

②入选;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遏制浪费,③正确;①夸大了教育的作用,错在“决定”上;浪费属于落后文化,④不准确。

【答案】 B

8. 【解析】“中国梦”的实现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D当选。

【答案】 D

9. 【解析】材料表明现在中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③④当选;①②中“文化差异”“腐朽文化”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 D

10. 【解析】漫画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不能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现象,说明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D正确。

【答案】 D

11. 【解析】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②③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①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答案】 B

12. 【解析】C既反映了材料内容又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团结互助为荣”的内容,故正确。D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C有相似之处,但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太贴切;A、B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13. 【解析】第(1)问,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个方面组织答案。第(2)问,首先应明确先进典型、

道德模范具有先进性、模范性,在他们身上体现着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然后从确立正确的“三观”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思考答案。

【答案】(1)①讲明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②讲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③讲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④讲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⑤讲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2)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开展向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学习活动,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②开展向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学习活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4. 【解析】本题属于漫画类探究题,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漫画,联系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揭示漫画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漫画警示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加强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第(2)问,要围绕增强以社会诚信意识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回答。

【答案】(1)漫画反映了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的表现是诚信缺失。漫画警示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加强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①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②加强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③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升公民道德素养。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达标测试 一、基础考查 1.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曳兵(yè) 数罟(cùgǔ) 洿池(wū) B. 鸡豚(tún) 狗彘(zhì) 庠序(yǎng) C. 孝悌(tì) 饿莩(piáo) 供养(gōng) D. 衣帛(yī) 王天下(wàng) 不可胜用(shēng) 2.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内凶.(有战乱) B. 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 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 弃甲曳(拖着)兵而走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两项 A. 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B. 直.不百步耳:只有,不过 C. 王无罪.岁:罪过 D. 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E.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出发 F. 非我也,岁.也:年成 4.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 A. 是.亦走也无乃尔是.过与 B.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谷不胜.食也 C. 弃甲曳兵.而走齐兵.乃出. D.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虎求百兽而食.之 5.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 例句: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A. 七十者衣.帛食肉。 B. 填然鼓.之。 C. 王无罪.岁。 D.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6.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请以战喻 B. 寡人之于国也 C. 王无罪岁 D.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7.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 不可,直不百步耳。

. C.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8.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 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D. 谨庠序之教 9.选出与“谷不可胜食也”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项。 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10.下列句中加粗的“于”作“比”讲的一项是 A. 寡人之于国也 B. 移其粟于河内 C.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 例句:树之以.桑 A. 王好战,请以.战喻 B. 以.五十步笑百步 C. 斧金以.时入山林 D. 申之以.孝悌之义 12.选出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A. 未之有也。 B.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C. 是社稷之臣也。 D. 是亦走也。 13.选出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A. 无乃尔是过与。 B. 又何求焉。 C. 夫晋,何厌之有。 D. 昔者先王以东蒙主。 14.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B.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选出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 河内凶,“河内”指黄河以北。 B. 谨庠序之教,“庠”、“序”都指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C. 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指尊敬父母,“悌”指敬爱兄长。 D.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指国家,“家”指家庭。 16.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

统计学第七章、第八章课后题答案

统计学复习笔记 第七章参数估计 一、思考题 1.解释估计量和估计值 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称为估计量。估计量也是随机变量。如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2.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 (1)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方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3)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总体的参数。 3.怎样理解置信区间 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置信区间的论述是由区间和置信度两部分组成。有些新闻媒体报道一些调查结果只给出百分比和误差(即置信区间),并不说明置信度,也不给出被调查的人数,这是不负责的表现。因为降低置信度可以使置信区间变窄(显得“精确”),有误导读者之嫌。在公布调查结果时给出被调查人数是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则可以由此推算出置信度(由后面给出的公式),反之亦然。 4.解释95%的置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 置信区间95%仅仅描述用来构造该区间上下界的统计量(是随机的)覆盖总体参数的概率。也就是说,无穷次重复抽样所得到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参数。 不要认为由某一样本数据得到总体参数的某一个95%置信区间,就以为该区间以的概率覆盖总体参数。 5.简述样本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估计误差的关系。 1.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n 为 (z 2 )2 2其中: E z n n E22 其中: E z 2 n 2. 样本量n 与置信水平1- α、总体方差、估计误差E之间的关系为与置信水平 成正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水平越大,所

国家安全教育课 教案

七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第七周第2 课时编号:13

相关资料: 据央视网消息,根据我国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今年的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所以设立这一教育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全社会民众的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2014年11月1日,我国还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这部法律对于开展反间谍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黄宇,生于1974年7月28日,四川省自贡市人,计算机专业,曾在某涉密科研单位工作。 向境外间谍机关提供15万余份资料,其中绝密级国家秘密90项,机密级国家秘密292项,秘密级国家秘密1674项,对我国党、政、军、金融等多个部门的密码通信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黄宇,看上去貌不惊人,原本是某涉密科研机构的一名普通职员。然而他却从28岁开始,向外国间谍机构出卖情报,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涉密之深令人震惊。 黄宇从一个普通小职员,变身成为大间谍,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1997年7月,23岁的黄宇毕业后进入一家涉密科研所工作,于2004年离职。善交际、贪玩、爱慕虚荣、不守规矩,是很多同事对黄宇的印象。由于他的能力平平,加上工作态度不端正,因此5年中他换了三个部门,但业绩始终靠后。按照单位末位淘汰制的规定,黄宇将被解职。他所在的单位承担了我国相关密码的研发工作,具有高度保密性。黄宇对自己被解职心怀不满,竟然将国家机密出卖给境外间谍机关。 以手中私自留存的保密资料为筹码,黄宇与某境外间谍机关搭上了关系,2002年的一天,黄宇在网上向该间谍机构发了一段留言。很快,黄宇便收到了对方的答复:收到你给我们的留言,请于2002年6月某日到东南亚某国酒店大堂,到时候就会有人与你前来街头。黄宇如约而至,他将3份保存在优盘的有关军用保密机的电子文档拷贝给了对方。双方确定,第二天原地再见。再次见面时,对方表示黄宇提供的资料非常有价值,希望进一步合作,每月工资5000美元,还当场支付了1万美元奖金。 在金钱的诱惑下,黄宇成了一名为境外间谍机关效力的间谍。他还表示,愿意为对方至少工作五年。此后,黄宇对外谎称自己在一家深圳公司驻四川办事处工作,每年还要常到国外开会,以此掩护自己的间谍身份。就在第一次出卖情报三个月之后,黄宇又和境外间谍机关商定好,在香港进行第二次会面。 这一次,黄宇带去了更多更新的涉密资料,也换来了更多的金钱。 2003年1月,黄宇和对方在东南亚某国第三次见面。对方一共来了5个人,可见对黄宇的重视。他们对黄宇进行了全方位的间谍培训。在后来的几年里,黄宇以每年至少出国两次的频率,陆续将窃取的机密出卖给了境外间谍机关。 通过出卖情报,黄宇获得了大笔间谍经费。因为怕暴露巨额外汇的来源,因此每一次他都会找做地下换汇生意的刘某,把外汇兑换成人民币,总共大概七十多万美元。钱越来越多,黄宇也开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为了笼络关系,掩盖自己的间谍行为,他还利用外国间谍机构提供的经费邀请过去的同事、亲友免费到东南亚、港澳等地旅游、赌博。不过,每一次出游黄宇都会神神秘秘地单独行动一两天。原来,他是用旅游做幌子,而真正目的是和境外间谍机关会面。 黄宇知道自己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向境外间谍机关提供秘密情报,但是离职时的存货已经基本没有了。他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秘源。过去的老同事闻某,成了他的目标。

鸿门宴基础知识练习答案

鸿门宴》基础知识答案 〖文学常识〗 1、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三千年的历史。它的体例包括本纪(记载历代统治者的政绩)、世家(是各国诸侯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列传(是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书(记载各国的典章制度)、表(则是各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五个部分,共130篇,52 万字,作者自陈写作《史记》的目的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倾注毕生心力完成的历史巨著《史记》, 又名《太史公书》。《史记》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将浓烈的爱憎情感融于平实朴素的叙述描写之中,作者善于把主要事件和细节描写有机结合起来,文笔生动,感情浓烈,人物性格 鲜明,形象真切可感。《史记》一书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与北宋朝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合称为“史学双璧” 。 文言基础整理〗 、通假字 1 、皆为龙虎,成五采.[通“彩”,彩色 ]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通“俱”,全部 ] 3、张良出,要.项伯。[通“邀”,约请 ] [通“拒”,把守;通“纳” ,接纳 ] 4、距.关,毋内.诸侯。 项王乎?[通“挡,抵挡 ] 5、料大王士卒足以当. 6、沛公奉.卮酒为寿[通“捧”,捧着 ] 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违反 ] 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早点 ] [通“隙”,隔阂、嫌怨 ] 9、令将军与臣有郤.。 10、因击沛公于坐.。[ 通“座”,座位 ] 11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通“否”,不然的话 ] 二、古今异义 1 、沛公居山.东.时[ 古:指崤山函谷关以东地区;今:指山东省]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结为儿女亲家;今: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躬行仁义方可“王天下”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曳.兵/拖拽.数.罟/蹴.踏洿.池/纨绔. B.鱼鳖./弊.端效.仿/发酵.空旷./粗犷. C.河豚./馄饨.狗彘./雉.鸡庠.序/搔痒. D.孝悌./兄弟.饿莩./俘.虏皎.洁/打搅.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穿 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 D.斯.天下之民至焉斯:这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黎民 ..不饥不寒 B.养生 ..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C.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 D.然而 ..不王者,未之有也 4.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或百步而.后止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④河东凶亦然. A.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也相同。 B.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不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然”相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然”也不相同。 5.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二、一法一练——翻译句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

第八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word版本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第一,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关于“产品”的理论和关于“要素”的理论。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第二,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这是因为,首先,产品理论在讨论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这两点都与要素理论有关。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延伸和发展。 第三,在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试述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解答:第一,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 第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而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 3.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有何关系? 解答:从表面上看,完全竞争企业(实际上也包括其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似乎有两个不同的决策要做:第一,购买多少要素?这是所谓的“要素需求”问题——使用多少要素才能够使利润达到最大?第二,生产多少产量?这是所谓的“产品供给”问题——生产多少产量才能够使利润达到最大? 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一回事。这是因为在企业的要素需求和产品供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要减少对要素的需求,则产品供给常常就不得不减少;反之,如要增加对产品的供给,则要素的需求常常又不得不增加。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的生产函数:Q=Q(L)。这里,L为企业使用的要素数量(如劳动),Q为使用要素L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它们通过生产函数而“一一对应”。正是通过生产函数,企业关于使用要素的决策和关于生产产量的决策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旦企业决定了购买多少要素,它也就同时决定了应当生产多少产量;同样,一旦企业决定了生产多少产量,它也就同时决定了应当购买多少要素。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讨论企业的生产决策:或者,先求出利润最大化的要素需求量,然后再根据生产函数,由要素的需求量求出相应的产品供给量;或者,先求出利润最大化的产品供给量,然后再根据生产函数,由产品的供给量求出相应的要素需求量。 4.试述完全竞争厂商及市场在存在和不存在行业调整情况下的要素需求曲线。 解答:第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将增加。 第二,如果不考虑某厂商所在行业中其他厂商的调整,则该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恰好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 第三,如果考虑该厂商所在行业中其他厂商的调整,则该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将不再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这是因为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化,如果整个行业所有厂商都调整自己的要素使用量从而都改变自己的产量的话,则产品的市场价格即会发生变化。产品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使每一个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发生变化。于是,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将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在这种情况下,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叫做“行业调整曲线”。行业调整曲线仍然向右下方倾斜,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一些。 第四,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等于所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行业调整曲线)的水平相加。

部编八下道德与法治4.1公民的基本义务导学案(无答案)

公民的基本义务 【学习目标】 1.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义务;了解国家利益的内容、国家安全的内容有哪些;提高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自觉性,自觉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2.明确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对税收的认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学习重点: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学习难点: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服兵役。 一、自主学习 1.遵守宪法法律 (1)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和法律 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2)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的社会氛围。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 到。 2.维护国家利益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和,维 护民族之间、团结、互助、的关系。 3.依法服兵役 (1)、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2)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相结合、民兵与相 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 例, ,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4.依法纳税 (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合作学习

鸿门宴习题及答案

《鸿门宴》课时练习 【识记与理解】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鲰(zōu)生美姬(jī)飨(xiǎng)士卒要(yāo)项伯 B、玉玦(qué)瞋(chēng)目目眦(cī)尽裂孰与君少长(cháng) D、樊哙(kuài)姓靳(jìn)置车骑(jì)奉卮(zhī)酒为寿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叔父)沛公起如厕(去,往)窃为大王不取也(私下里) B、乃令张良留谢(感谢)其意常在沛公(神情,神态)大王来何操(品德,品行) C、若属皆且为所虏(辈,群)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亡去不义(逃跑) D、度我至军中(估计)不胜杯杓(能承担,能承受)孰与君少长(和……相比,哪一个……) 3、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D、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勿内诸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令将军与臣有郤 D、杀人如不能举 5、下列句子与“为击破沛公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得复见将军于此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竖子不足与谋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沛公军霸上(2)范增数目项王(3)籍吏民,封府库(4)刑人如恐不胜(5)素善留侯张良(6)项伯杀人,臣活之 (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8)沛公欲王关中 (9)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0)吾得兄事之 A、(1) (2)(3) (4) (8)/ (6) (7) (9)/ (5) /(10) B、(1) (2)(3) (4) / (6) (7) (9)/ (5) /(8) (10) C、(1) (2)(3) (4) / (6) (7) (8) (9)/ (5) (10) D、(1) (2)(3) (4) /(5) / (6) (7) (9) (8) /(10) 7、下列句子中与“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中的“因”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C、为山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樊哙覆其盾于地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客何为者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或师焉,或不焉 D、寿毕,请以剑舞籍何以至此 【阅读与鉴赏】 ◆课内阅读 (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寡人之于国也》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 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1)以民为本,统治者要养民、教民。 (2)反对暴政,提倡仁政:①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农业、林业、渔业。②注重文化、道德教育。 (3)反对兼并战争,提倡以仁政来统治天下。 2、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 答:本文紧紧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边一线索展开论述。 3、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本文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的表现。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 答:孟子用这个比喻主要是为了说明梁惠王虽然自以为对国家尽了心,实际上他跟其他的国君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喜好战争,因而百姓也不会增多。 历年考题及解析 1、(2007.10,多选21)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有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E.《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答案为ABD。 [解析]《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善用比喻。如“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秋水》中,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以例举典型的历史事实阐明观点。《论毅力中,层递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说理的逻辑力量也使道理显得深入浅出。《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演说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方法,主题突出,针对性强。 2、(2008.4,词语解释26)邻国之民不加少 答案:加:更。 3、(2007.10,词语解释27)黎民不饥不寒 答案:黎民:老百姓。 4.(2007.4,词语解释2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答案:涂:通“途”,道路。 5、(2008.4,简析36)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氏至焉。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两句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案:贫富悬殊,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 B.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答案:对比法,类比法。 C.这段话的中心旨意是什么?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八章

微观第八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引致需求 联合需求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要素成本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买方垄断 卖方垄断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D ) A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才能 B. 农民拥有的土地 C .用于生产的机器厂房 D. 在柜台上销售的服装 2、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 A.要素的边际成本递减 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C.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D.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 3、在产品X 市场和要素K 、L 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D ) A .X X X P MC MC =,且上升 B .L K L K MP MP P P = C .1L K L K X MP MP P P MC == D .11L K L K X X MP MP P P MC P === 4、对于一个垄断企业(其所处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投入品M 的价格为20元,边际产量为5,产品价格是4元,则这个企业的产量( ) A.未达到利润最大化,应减少产量 B.未达到利润最大化,应扩大产量 C.生产出利润最大化,但是成本未达到最小化 D.在成本最小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产量 5、市场中单个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同全体厂商对该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A.两者是重合在一起的 B.前者较后者平坦 C.前者较后者陡峭 D.无法确定 6、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产品价格上升时,将引起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从而导致劳动的需求曲线( ) A.降低,右移 B.增加,左移 C.增加,右移 D.降低,左移

《鸿门宴》习题及答案

《鸿门宴》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姓名: 资料:【原文】【翻译】【主题思想】【习题】 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 【原文】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

第八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八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全年需用A材料2400吨,每次订货成本为400元,每吨材料年储备成本12元,则每年最佳订货次数为( B ) A.12 B.6 C.3 D.4 2.企业采用什么程度的现金折扣,要与( C )结合起来考虑。 A.信用标准B.信用折扣 C.信用期间D.现金折扣政策 3.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是( C ) A.收账费用B.坏账损失 C.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D.对客户信用进行调查的费用4.企业为了使其持有的交易性现金余额降到最低,可采取( A )A.力争现金流量同步B.使用现金浮游量 C.加速收款D.推迟应付款的支付 5.下列订货成本中属于变动性成本的是( C )。 A.采购人员计时工资B.采购部门管理费用 C.订货业务费D.存货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 6.在确定应收账款信用期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的计算公式有:( D )。 A.应收账款应计利息=应收账救占用资金×销售成本率 B.收益的增加=销售量增加×边际贡献率 C.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边际贡献率 D.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 7.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 C )。 A.交易性、预防性、收益性需要B.交易性、投机性、收益性需要C.交易性、预防性、投机性需要D.预防性、收益性、投机性需要8.企业6月10日赊购商品时双方约定“2/10,N/20”。在6月15日有能力付款,但直到6月20 日才支付这笔款项。其目的是运用现金日常管理策略中的( D )。 A.力争现金流量同步B.使用现金浮游量 C.加速收款D.推迟应付款的支付 9.下列各项中,与再订货点无关的因素是( A )。 A.经济订货量B.日耗用量 C.交货日数D.保险储备量 10.现金管理的目标是( A )。 A.权衡流动性和收益性B.权衡流动性和风险性 C.权衡收益性和风险性D.权衡收益性、流动性、风险性11.已知某种存货的全年需要量为36000个单位,该种存货的再订货点为1000个单位,则其交货间隔时间应为( B )。 A.36天B.10天C.18天D.12天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流动资产特点的是( D )。 A.形态的变动性B.数量的波动性 C.流动性D.投资的集中性和收回的分散性

政府;国家行政机关导学案

2-3-1 政府:国家行政机关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我国政府的性质,政府的职能。 能力目标: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评价我国政府部门的作为;分析我们公民与人民政府的关系。 【重点】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及其表现 【难点】我国政府的职能 【基础自测】 一、我国政府的性质是怎样的?我国政府担负着哪些职能? 1. 政府的性质: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_____________,是国家行政机关。 2. 政府的主要职能: (1)政治职能:保障_______________和维护国家________________的职能。 举例:打击恐怖主义势力、毒品犯罪等;治理和打击商业贿赂,惩治腐败。 (2)经济职能: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职能。 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负有特别重要的职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举例: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实施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3)文化职能: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职能。 想一想:国家为什么要实施这一职能?怎样实施这一职能? 内容:一方面,政府宣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导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侵蚀,在全体人们中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政府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各项事业。 举例: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举办2008年奥运会。(4)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3. 政府职能是有限的,政府履行基本职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正在建设_________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便民利民的政府 1. 政府的作用 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鸿门宴》基本知识理解练习答案解析

《鸿门宴》基础知识答案 〖文学常识〗 1、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三千年的历史。它的体例包括本纪(记载历代统治者的政绩)、世家(是各国诸侯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列传(是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书(记载各国的典章制度)、表(则是各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五个部分,共130篇,52万字,作者自陈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倾注毕生心力完成的历史巨著《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史记》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将浓烈的爱憎情感融于平实朴素的叙述描写之中,作者善于把主要事件和细节描写有机结合起来,文笔生动,感情浓烈,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真切可感。《史记》一书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与北宋朝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合称为“史学双璧”。 〖文言基础整理〗 一、通假字 1、皆为龙虎,成五采.[通“彩”,彩色]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通“俱”,全部] 3、张良出,要.项伯。[通“邀”,约请] 4、距.关,毋内.诸侯。[通“拒”,把守;通“纳”,接纳] 5、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通“挡,抵挡] 6、沛公奉.卮酒为寿[通“捧”,捧着]

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背”,违反] 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通“早”,早点] 9、令将军与臣有郤.。 [通“隙”,隔阂、嫌怨] 10、因击沛公于坐. 。 [通“座”,座位] 1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通“否”,不然的话] 二、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 时 [古:指崤山函谷关以东地区;今:指山东省]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结为儿女亲家;今: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非常] 4、所以.. 遣将守关者 [古:……的原因;今:因果连词] 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南,黄河以北;今:河南省,河北省] 三、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 [驻扎,名作动] 2、沛公欲王.关中 [称王,名作动] 3、不可不语. [告诉,名作动] 4、籍.吏民,封府库 [编造名册或登记户籍,名作动] 5、吾得兄事.之 [侍奉,名作动] 6、范增数目.项王 [使眼色,名作动] 7、若入前.为寿 [上前,名作动] 8、刑. 人如恐不胜 [处罚,名作动] 9、道.芷阳间行 [取道,名作动] [从小路,名作状] 10、项伯乃夜. 驰之沛公军 [在夜里,名作状]

《大学语文》专升本《寡人之于国也》习题(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寡人之于国也》的体例是() A.记叙文 B.议论文 C.说理散文 D.诗歌 2.《孟子》的作者为() A.孟子 B.孟子与其学生 C.司马迁 D.刘向 3.《寡人之于国也》课文选自() A.《战国策·齐策》 B.《论语·季氏》 C.《庄子·秋水》 D.《孟子·梁惠王上》 4.《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为() A.治国之礼,为政以德 B.以民为本,实行王道 C.以法治国,奖励耕战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的“凶”字的含义是() A.凶恶 B.战乱 C.恶狠 D.灾荒 6.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良好社会风尚的主 要措施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7.孟子的政治思想是( ) A.王道 B.霸道 C.大同 D.小康 8.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9.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实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 )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0.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示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表现方法是( ) A.铺垫 B.对比 C.反衬 D.象征 11.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的论题是( ) A. 民何以才能够加多 B.小恩小惠不是王道

第八章二重积分习题答案

第八章二重积分习题答案 练习题8.1 1.设D :0y ≤,0x a ≤≤,由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 计算d D x y 解:d D x y =200 d π θ?? =2220 01()2d a r π θ=--?? 332012236 a d a ππ θ==? 2. 设二重积分的积分区域为2214x y ≤+≤,则2dxdy =?? 解:2dxdy = ??22 1 26d rdr π θπ=? ? 练习题8.2 1.2d D x σ??其中D 是两个圆,y x 122=+与,y x 422=+围成的环型区域. 解:2d D x σ??=22 222301001515 cos [cos2]84 d r dr d d πππθθθθθπ= +=???? 2计算二重积分σd y x D )3 41(-- ??,其中D 是由直线2,,2=-=x x ;1,1=-=y y 围成的矩形。 解:σd y x D )341(--??= 221211212(1)[(1)]4346x y x y dx dy y dx ------=--??? =2 22 (1)84x dx --=? 3. 应用二重积分,求在xy 平面上由曲线224x x y x y -==与所围成的区域D 的面积. 解: 2 2 2 42 20 2320(42) 28 (2)|33 x x x D A dxdy dx dy x x x x -===-=- =????? 4. 求旋转抛物面224z x y =--与xy 平面所围成的立体体积

解: 22 222 2 (4)(4)48D V x y d d r rdr d ππ σθθπ=--=-==????? 习 题 八 一.判断题 1.d D σ??等于平面区域D 的面积.(√) 2.二重积分 100f(x,y)d y dy x ??交换积分次序后为1 1 f(x,y)d x dx x ? ? (×) 二.填空题 1.二重积分的积分区域为2214x y ≤+≤,则4dxdy = ?? 12π12π. 2.二重积分d d D xy x y ??的值为 112 ,其中2:0D y x ≤≤,01x ≤≤. 112 3.二重积分 10 (,)y dy f x y dx ?? 交换积分次序后为 11 (,)x dx f x y dy ?? . 11 (,)x dx f x y dy ?? 4.设区域D 为1x ≤,1y ≤,则??(sin x x -)d d x y =0 .0 5. 交换积分次序 1 d (,)y f x y dx ? = 2 1 1 (,)(,)x dx f x y dy f x y dy +?? . 2 1 1 (,)(,)x dx f x y dy f x y dy +?? 6.设D 是由221x y +≤所确定的区域。则22 1D dxdy x y ++?? =_ln 2πln 2π 三. 选择题 1.设1ln D I =??(x y +)d d x y ,2D I =??(x y +)2d d x y ,3D I =??(x y +)d d x y ,其中D 是由直线0x =,0y =,12 x y +=,1x y +=所围成的区域,则1I ,2I ,3I 的大小顺序为( B ). A 321I I I << B 123I I I << C 132I I I << D 312I I I <<

鸿门宴-文言知识练习及答案

鸿门宴文言基础知识 一、一词多义 1、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沛公起如厕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 2、意: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3、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杀人如不能举 4、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哙拜谢 乃令张良留谢 ) 5、军 ①沛公军霸上 ②从此道至吾军 ③为击破沛公军 6、言 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7、幸 ①妇女无所幸 ②故幸来告良 8、去 ①亡去不义 ②相去四十里 9、当 ①当是时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10、故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 ②故遣将守关者 11、坐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 ②因击沛公于坐 12、从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3、胜 ①刑人如恐不胜 ②沛公不胜杯杓 14、击 ①为击破沛公车 ②因击沛公于坐 15、内 距关,毋内诸侯 16、为 ①客何为者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③我为鱼肉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④为击破沛公军 ⑤吾属今为之虏矣 ⑥何辞为 ⑦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⑧军中无以为乐 ⑨且为之奈何 17、因: ①因言曰:…… ②不如因善遇之 ③因击沛公于坐 ④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18、以 ①具告以事 ②籍何以至此 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④还军霸上,以待项王 19、且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且为之奈何 20、于 ①长于臣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③樊哙覆其盾于地 21、然 ①然不自意 ②不然 ③项王默然不应 22、之 ①珍宝尽有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③为之奈何 ④吾得兄事之 ⑤与之同命 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3、善 ①素善留侯张良 ②不如因善遇之 三、古今异义: 1.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 今义 2.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 今义 3.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