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阑尾炎手术要多少钱

阑尾炎手术要多少钱

阑尾炎手术要多少钱
阑尾炎手术要多少钱

阑尾炎手术要多少钱

阑尾炎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虽然阑尾炎对身体的伤害并不大,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发生感染的话,对身体有大危害。那么你知道阑尾炎手术要多少钱吗?接下来,跟你分享阑尾炎手术的相关知识点。

医生1:

这种情况一般考虑目前需要一万元左右的,各医院的收费情况不一样的,建议去当地医院咨询

医生2:

这种情况不好确定的,与你的医疗保险的种类、医院的级别等因素有关的,建议咨询手术的医生

医生3:

不同的医院费用是不同的。国家一般标准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约3500元左右。不同地区或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会相应的价格高些。

医生4:

只要是阑尾炎手术收费都是一样的。只有地区不同的价格差异。我医院一台阑尾手术,包括用药总费用一般是2500至3000元,如果有农村合作医疗的话,报销后。既要几百块就行了。具体情况请咨询当地医院对你解决问题才有价值。

急性阑尾炎可以不做手术1、急性阑尾炎不做手术的情况

当急性阑尾炎处在早期单纯性炎症阶段时可用抗生素抗感染治

疗。一旦炎症吸收消退,阑尾能恢复正常。当急性阑尾炎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但因病人周身情况或客观条件不允许,也可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延缓手术。若急性阑尾炎已合并局限性腹膜炎,形成炎性肿块,也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使炎性肿块吸收,再考虑择期阑尾切除。

2、急性阑尾炎建议做手术

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采用非手术疗法,多数病人可治愈,但遗有慢性炎症或管腔狭小者易于复发,所以急性阑尾炎一旦诊断明确,仍应急诊手术将病变的阑尾切除。妊娠期因盆腔充血,阑尾炎症发展更快,所以也应及时手术。诊断不明者,若病人有局部腹膜炎表现或全身感染证明显,也应开腹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术中若发现阑尾无急性炎症表现,则应探查有无其他急性病变。病人就诊时若阑尾炎已形成周围脓肿,应先行非手术治疗,脓肿吸收后,过3个月或半年再切除阑尾。

3、急性阑尾炎术后的注意事项

阑尾炎是一个小手术,一个月的休息就能基本恢复了。一个月后做运动比较安全。如果伤口没有愈合,就再延长一点。注意补充维生素A、B、C和锌、铁等营养素,多吃蛋白质食品,它们对伤口愈合都很重要。太油腻的东西和甜东西是没必要的,所以那些垃圾食品和零食都不要吃。

阑尾炎手术后护理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麻醉,选择适当卧位,如腰椎麻醉病人应去枕平卧6~12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漏而引起头痛。连续硬膜外麻醉病人可低枕平卧。

2、观察生命体征,每一小时测量血压、脉搏一次,连续测量三次,至平稳。如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则考虑有出血,应及时观察伤口,采取必要措施。

3、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后12小时,或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如置有引流管,待血压平稳后应改为半卧或低姿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液流入腹腔。

4、饮食:手术当天禁食,术后第一天流质,第二天进软食,在正常情况下,第3~4天可进普食。

5、术后3~5天禁用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增加肠蠕动,而使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缝合伤口裂开,如术后便秘可口服轻泻剂。

6、术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7、老年病人术后注意保暖,经常拍背帮助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

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约有70%的阑尾炎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反跳痛,肌紧张,腰大肌试验阳性,结肠闭孔肌试验阳性,一般说来容易诊断与治疗。但还有30%的阑尾炎症状、体征不明显,难以诊断。另有10万分之一的人,内脏异位,阑尾在左下腹。为了确诊阑尾炎,除了详细询问病史以及反复检查和比较右下腹的压痛情况外,一些基本检查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如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尿镜检查、大便常规、X线胸腹透视、B超检查,必要时直肠指检,腹腔穿刺、妇检等也有确认价值。 阑尾炎分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病因:细菌感染及阑尾扭曲、异物梗阻。病理变化:阑尾充血、水肿、化脓、坏疽、阑尾粪石、阑尾蛔虫等。 急性阑尾炎发展迅速,上腹或脐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畏寒,数小时至一天后转移至右下腹痛,如不及时手术,很快发展到腹膜炎。慢性阑尾炎,由于阑尾炎症较轻,经抗炎、输液、中药保守治疗后好转,但易复发,反复多次,甚至形成阑尾脓肿(巨大阑尾脓肿,可行小切口引流术)。异位阑尾,往往在术中发现,同时都有相应部位痛,阑尾有长到10多厘米,短至1.2厘米,根部固定回盲部,体尾部游走不定,有的长到回盲部浆肌层内,有的长到后腹膜,深至肾周旁,还有上至肝脏内,(分离阑尾,大网膜填塞,细针粗线缝合),另有一部分下至盆腔,给手术造成一定难度。 尽管如此,往往在临床工作中,还存在误诊,所以鉴别诊断很重要。 1 外科鉴别 1.1 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鉴别:溃疡穿孔的特点是:有溃疡病史及饱餐史、疼痛突然、腹膜炎发展迅速,板状腹明显,腹穿有胃内容物,X线透视有隔下游离气体。 1.2 胆囊穿孔:有胆道疼痛和进油腻食物史,右上腹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胛,发烧、继后剧痛、腹膜炎发展,患者多数有皮肤、巩膜黄染、白细胞及中性细胞增高,B超检查,腹穿有胆汁确认。 1.3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此病有暴饮、暴食史,上腹或左上腹剧痛可放射到左肩部,腹膜炎不明显,很快出现休克,血、尿淀粉酶升高。 1.4 与右侧输尿管结石鉴别:特别是运动后疼痛突然发作,可放射到会阴部大腿内侧,无腹膜炎、排尿困难,尿镜检可查见结晶,B超检查能确诊。

急性阑尾炎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急性阑尾炎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 急性阑尾炎 【概述】 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表现多种多样。急性阑尾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阑尾腔梗阻和细菌侵入阑尾壁。 【临床表现】 1.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腹痛开始的部位多在上腹痛、剑突下或脐周围,约经6~8小时,下移,最后固定于右下腹部。腹痛固定后。这种腹痛部位的变化,临床上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2.胃肠道的反应恶心、呕吐最为常见,早期的呕吐多为反射性,晚期的呕吐则与腹膜炎有关。 3.全身反应部分患者自觉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或头痛、头晕。病程中觉发烧,体温多在37.5~38℃之间,化脓性和穿孔性阑尾炎时,体温较高,可达39℃左右,极少数患者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升到40℃以上。 4.腹膜刺激征 (1)包括右下腹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压痛是最常见的最重要的体征。 (2)腹部包块: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组织及肠管的炎症时,大网膜、小肠及其系膜与阑尾炎可相互粘连形成团块;阑尾穿孔所形成的局限性脓肿,均可在右下腹触到包块。 5.间接体征 (1)罗氏征(Rovsing征又称间接压痛) (2)腰大肌征 (3)闭孔肌征 6.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总数大多在1万~2万之间,中性约为80%~85%。 7.尿常规化验多数患者正常,但当发炎的阑尾直接刺激到输尿管和膀胱时,尿中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8.X线检查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时,为除外溃疡穿孔、急性绞窄性肠梗阻,立位腹部平片是必要的。 9.腹部B超检查病程较长者应行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是否有炎性包块及脓肿存在。 【诊断要点】 1.转移性右下腹痛转移性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特点。 2.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区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外刺激征。 3.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可轻度或中度增加,大便和尿常规可基本正常。 4.影像学检查立位腹部平片观察膈下有无游离气体等其他外科急腹症的存在。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有无炎性包块,对判断病程和决定手术有一定帮助。 5.青年女性和有停经史的已婚妇女,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怀疑时,应请妇科会诊以便排除宫外孕和卵巢滤泡破裂等疾病。

急性阑尾炎教案

全科医师规范化师资(骨干)培训 教案 姓名 单位 课程名称 授课章节名称

教案首页

课后作业复习思考题: 1.阑尾的解剖生理特点? 2.急性阑尾炎治疗原则及手术关键? 3.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教 学 后 记 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 开场白: 本节课要讲的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病人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有时诊断相当困难,处理不当时可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因此如何提高疗效,减少误诊,仍然值得重视。 据估计,每一千个居民中每年将有一人会发生急性阑尾炎。综合医院统计,急性阑尾炎的住院病人约占同期腹部外科住院总数的0.1-15%,仍是外科急腹症的首位。急性阑尾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从出生的新生儿到80-90 岁的高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为多见,尤其是20 至30 岁年龄组为高峰,约占总数的40%。性别方面,一般男性发病较女性为高,男:女=2~3:1。有统计表明,在青春期以前两性发病率相等,成年后男性发病率有所下降。阑尾炎发病与职业、地区和季节无关。 “中国外科之父”2分钟 由阑尾炎概况引出学习阑尾炎的重要性,同时由裘法祖院士的传奇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

1933年春天,裘法祖的母亲因为突然腹内剧痛,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正读医学预科的他查阅西医书籍发现,母亲竟是死于阑尾炎。在国外,这种病只需要做个十几分钟的手术就能解决问题。这更让他坚定了学医的信念,课余时间全都在图书馆里度过,并因此获得了“图书馆长”的绰号。 是1940年,他在施瓦本医院担任外科医师,在做第三个阑尾切除手术时,发生了一件影响裘法祖一生的事。病人是一位中年妇女,术后第五天病人突然死去。尽管尸体解剖没有发现手术方面有问题,但导师说:“裘,这是一位4个小孩子的妈妈。”这句话让裘法祖记了一辈子。 绝大多数的外科疾病,都有其解剖生理学基础的,阑尾炎也不例外,首先从阑尾的解剖入手,来认识一下阑尾这个脏器。 右下腹麦氏点:5分钟 图片形式加深学生对阑尾解剖认识 通过图表直观显示阑尾位置及体表定位

阑尾炎病程及手术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201404-10 08:40 患者:***,男/女,**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天入院。 该患于**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部疼痛,伴恶心,疼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部,自觉疼痛较前加重,伴有发热,为求彻底治疗前来我院门诊就诊,经门诊检查后,以“急腹症”收入我病区住院治疗。入院症见:右下腹部疼痛,固定不移,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伴发热,恶心,纳差,睡眠尚可,二便尚可。 既往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T :37℃P :66次/分R:20次/分Bp :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表情痛苦,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神志清醒,呼吸平稳,语言流利,语声无力。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腔未见异常分泌物。齿列整齐,扁桃体未见肿大,咽无充血。颈软,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均等,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8次/分,律齐,心音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舒张期、收缩期杂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脾及胆囊未触及,Murphy征阴性,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轻度腹肌紧张,无板状腹,肠鸣音亢进;沿双侧输尿管走行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呈生理弯曲,四肢活动度正常。神

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质淡红,舌体适中,舌苔黄腻,脉弦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9/L,中性粒细胞%。 初步诊断:急性阑尾炎 鉴别诊断: 1、消化道穿孔:病人多既往有胃病史,发病突然,可有转移性右下腹痛,腹透见膈下游离气体,腹痛剧烈,腹部压痛范围不局限,腹肌紧张明显。该病人无上述症状,可排除此病。 2、胆囊炎:与高位阑尾炎相鉴别。胆囊炎病人有右上腹痛、压痛,肝区叩击痛,墨菲征(+)。胆囊彩超见胆囊炎性改变,伴或不伴有胆结石。该病人无上述症状,可排除此病。 3、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有慢性腹泻史,有腹痛,但不剧烈,腹泻多为晨起时发生,为黏液便,便后腹痛缓解,结肠镜检对诊断有帮助。 4、与右侧输尿管结石鉴别:右输尿管结石呈突然发生的右下腹阵发性剧烈绞痛,疼痛向会阴部、外生殖器放散,右下腹无明显压痛,或沿右输尿管走形方向压痛(+)。可伴有血尿,尿频,尿急。也可伴有恶、呕吐。泌尿系超声、X线、CT等理化检查可找到尿路结石依据。尿常规可伴有炎症,血常规一般无明显改变。与阑尾炎可鉴别 诊疗计划: 1.立即完善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 2.择日行阑尾切除术。 3.术前术后抗炎、补液、支持对症治疗、

阑尾炎治疗方法

阑尾炎治疗方法 慢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 一、慢性阑尾炎的治疗: 1.手术治疗 (1)慢性阑尾炎确诊后,原则上应手术治疗,切除病理性阑尾, 特别是有急性发作史的病人,更应及时手术。对诊断可疑的病人或 有严重并存病的高龄病人,应暂行非手术治疗,在门诊追踪观察。 (3)手术后应对每一个病人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以了解切除阑 尾后的实际效果。预后慢性阑尾炎的患者早期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 2.非手术治疗 慢性阑尾炎一旦确诊,仍以手术切除阑尾为其治疗方法。 如术前症状仍然存在,必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腹痛的病因。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行阑尾切除术。早期手术系指 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此时手术 操作较简易,术后并发症少。如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再手术,操作困 难且术后并发症会显著增加。 一、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 不同临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法选择亦不相同。术前即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行阑尾切除术,切口一期缝合。有条件的单位,也可采用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 行阑尾切除术。腹腔如有脓液,应仔细清除,用湿纱布蘸净脓汁后关腹。注意保护切口,一期缝合。必要时可切口置乳胶片引流。 3、穿孔性阑尾炎 宜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利于术中探查和确诊,切除阑尾,清除腹腔脓液或冲洗腹腔,根据情况放置腹腔引流。切口注意保护,冲洗切口,一期缝合。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有感染时及时引流。 4、阑尾周围脓肿 二、急性阑尾炎非手术治疗 当急性阑尾炎处在早期单纯性炎症阶段时,一旦炎症吸收消退,阑尾能恢复正常,也不再反复,因此阑尾不必切除,可采用非手术 治疗,促使阑尾炎症及早消失。当急性阑尾炎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但因病人周身情况或客观条件不允许,也可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延缓手术。若急性阑尾炎已合并局限性腹膜炎,形成炎性肿块,也 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使炎性肿块吸收,再考虑择期阑尾切除。如炎 性肿块转成脓肿,则应先行切开引流,以后再进行择期阑尾切除术。当急性阑尾炎诊断尚未肯定,需等待观察时,也可一边采用非手术 治疗,一边观察其病情改变。 温馨提示:急性阑尾炎的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及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阶段,病人不接受手术治疗或客观条件不允许,或 伴存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有手术禁忌证者。 分类:阑尾炎的分类有很多种,依据病程长短分,分类包括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多为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也可能开始就呈慢性经过。临床上右下腹疼痛,症状不明显,常反复发作。 急性阑尾炎发病的症状:

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毕业论文 学校:安徽中医学院 年级专业:护理学 姓名:沈静

论文题目:阑尾炎的治疗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之一。 方法:通过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表现采取治疗方法。注意手术应注意的问题,及其术后护理。合理治疗,疗效满意。

目录 一资料与方法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辅助检查 4 临床鉴别 5 并发症 二讨论 1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2手术方法选择及注意事项3治疗: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三结果

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老年人及儿童,阑尾是盲肠的延续肠系膜短于阑尾,又是一个盲端。一条动脉两条静脉导致供血不足。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经B超、血常规、CT、X线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年龄12~48岁,平均28.岁。 1、病因 急性阑尾炎 (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造成阑尾管腔阻塞的常见原因有:①淋巴组织明显增生,最常见,约占60%,多见于青年人;②粪石,约占35%;③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较少见;④阑尾的解剖结构异常,如管腔细长,开口狭小,系膜短致阑尾卷曲。 (2)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后,内容物排出受阻,腔内致病菌繁殖并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上皮的完整性受损,细菌侵入壁内并沿粘膜下层扩散,引起和加重感染。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格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3)其他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直接蔓延至阑尾。饮食因素,如经常进食高脂肪、高糖和缺乏纤维的食物者可因肠蠕动减弱、菌群改变、粪便粘稠而易形成粪石。 慢性阑尾炎大多数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部分开始即呈慢性过程。部分可因阑尾腔内粪石、虫卵等异物,或阑尾扭曲、粘连。淋巴滤泡过度增生等导致阑尾管腔变窄而发生慢性炎症变化

阑尾炎病程及手术记录

阑尾炎病程及手术记录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首次病程记录201404-10 08:40 患者:***,男/女,**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天入院。 该患于**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部疼痛,伴恶心,疼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部,自觉疼痛较前加重,伴有发热,为求彻底治疗前来我院门诊就诊,经门诊检查后,以“急腹症”收入我病区住院治疗。入院症见:右下腹部疼痛,固定不移,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伴发热,恶心,纳差,睡眠尚可,二便尚可。 既往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T :37℃ P :66次/分 R:20次/分 Bp :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表情痛苦,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神志清醒,呼吸平稳,语言流利,语声无力。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腔未见异常分泌物。齿列整齐,扁桃体未见肿大,咽无充血。颈软,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均等,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8次/分,律齐,心音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舒张期、收缩期杂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脾及胆囊未触及,Murphy征阴性,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轻度腹肌紧张,无板状腹,肠鸣音亢进;沿双侧输尿管走行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呈生理弯曲,

四肢活动度正常。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质淡红,舌体适中,舌苔黄腻,脉弦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9/L,中性粒细胞%。 初步诊断:急性阑尾炎 鉴别诊断: 1、消化道穿孔:病人多既往有胃病史,发病突然,可有转移性右下腹痛,腹透见膈下游离气体,腹痛剧烈,腹部压痛范围不局限,腹肌紧张明显。该病人无上述症状,可排除此病。 2、胆囊炎:与高位阑尾炎相鉴别。胆囊炎病人有右上腹痛、压痛,肝区叩击痛,墨菲征(+)。胆囊彩超见胆囊炎性改变,伴或不伴有胆结石。该病人无上述症状,可排除此病。 3、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有慢性腹泻史,有腹痛,但不剧烈,腹泻多为晨起时发生,为黏液便,便后腹痛缓解,结肠镜检对诊断有帮助。 4、与右侧输尿管结石鉴别:右输尿管结石呈突然发生的右下腹阵发性剧烈绞痛,疼痛向会阴部、外生殖器放散,右下腹无明显压痛,或沿右输尿管走形方向压痛(+)。可伴有血尿,尿频,尿急。也可伴有恶、呕吐。泌尿系超声、X线、CT等理化检查可找到尿路结石依据。尿常规可伴有炎症,血常规一般无明显改变。与阑尾炎可鉴别 诊疗计划: 1.立即完善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 2.择日行阑尾切除术。 3.术前术后抗炎、补液、支持对症治疗、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转移性右下腹痛:转移性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特点,因内脏转位盲肠和阑尾位于左下腹时,出现转移性左下腹痛,也应考虑到左侧阑尾炎的可能。关于初发疼痛的部位和转移过程所需时间,因人而异。但要注意约1/3的病人开始就是右下腹痛,特别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因此无转移性右下腹痛,不能完全除外急性阑尾炎的存在,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 2.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区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外刺激征:特别是急性阑尾炎早期,自觉腹痛尚未固定时,右下腹就有压痛存在。而阑尾穿孔合并弥蔓性腹膜炎时,尽管腹部压痛范围广泛,但仍以右下腹最为明显。有时为了掌握压痛的确实部位,应该仔细的多次和有对比的对全腹部进行检查。急性阑尾炎的压痛始终在右下腹部,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3.必要的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可轻度或中度增加,大便和尿常规可基本正常。胸部透视可排除右侧胸腔疾病减少对阑尾炎的误诊,立位腹部平片观察膈下有无游离气体等其它外科急腹症的存在。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有无炎性包块,对判断病程和决定手术有一定帮助。 4.青年女性和有停经史的已婚妇女,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怀疑时,应请妇科会诊以便排除宫外孕和卵巢滤泡破裂等疾病。(二)鉴别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误诊率仍然相当高,国内统计为4-5%,国外报导高达30%。需要与阑尾炎鉴别的疾病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下列十几种疾病。 1.需要与内科急腹症鉴别的疾病(1)右下肺炎和胸膜炎:右下肺和胸腔的炎性病变,可反射性引起右下腹痛,有进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但肺炎及胸膜炎常常有咳嗽,咳痰及胸痛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而且胸部体征如呼吸音改变及湿罗音等也常存在。腹部体征不明显,右下腹压痛多不存在。胸部X线,可明确诊断。(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常继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由于小肠系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回肠未端尤为明显,临床上可表现为右下腹痛及压痛,类似急性阑尾炎。但本病伴有高烧,腹痛压痛较为广泛,有时尚可触到肿大的淋巴结。(3)局限性回肠炎:病变主要发生在回肠末端,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20-30岁的青年人较多见。本病急性期时,病变处的肠管充血,水肿并有渗出,刺激右下腹壁层腹膜,出现腹痛及压痛,类似急性阑尾炎。位置局限于回肠,无转移性腹痛的特点,腹部体征也较广泛,有时可触到肿大之肠管。另外,病人可伴有腹泻,大便检查有明显的异常成分。 2.需要与妇产科急腹症鉴别的疾病:(1)右侧输卵管妊娠:右侧宫外孕破裂后,腹腔内出血刺激右下腹壁层腹膜,可出现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但宫外孕常有停经及早孕史,而且发病前可有阴道出血。病人继腹痛后有会阴和肛门部肿胀感,同时有内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现象。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内有血液,子宫稍大伴触痛,右侧附件肿大和后穹窿穿刺有血等阳性体征。(2)卵巢囊肿扭转:右侧卵巢肿蒂扭转后,囊肿循环障碍、坏死、血性渗出,引起右腹部的炎症,与阑尾炎临床相似。但本病常有盆腔包块史,且发病突然,为阵发性绞痛,可伴轻度休克症状。妇科检查时能触到囊性包块,并有触痛,腹部B超证实右下腹有囊性包块存在。(3)卵巢滤泡破裂:多发生于未婚前青年,常在月经后两周发病,因腹腔内出血,引起右下腹痛。本病右下腹局部体征较轻,诊断性腹腔刺可抽出血性渗出。(4)急性附件炎:右侧输卵管急性炎症可引起急性阑尾炎相似的症状和体征。但输卵管炎多发生于已婚妇女,有白带过多史,发病多在月经来潮之前。虽有右下腹痛,但无典型的转移性,而且腹部压痛部位较低,几乎靠近耻骨处。妇科检查可见阴道有脓性分泌物,子宫两侧触痛明显,右侧附件有触痛性肿物。 3.需要与外科急腹症鉴别的疾病:(1)溃疡病急性穿孔:溃疡病发生穿孔后,部分胃内容物沿右结肠旁沟流住入右髂窝,引起右下腹急性炎症,可误为急生阑尾炎。但本病多有慢性溃疡病史,发病前多有暴饮暴食的诱因,发病突然且腹痛剧烈。查体时见腹壁呈木板状,腹膜刺激征以剑突下最明显。腹部透视膈下可见游离气体,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抽出上消化道液体。(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胆囊炎有时需和高位阑尾炎鉴别,前者常有胆绞痛发作史,伴右肩和背部放散痛;而后者为转移性腹痛的特点。检查时急性胆囊炎可出现莫菲氏征阳性,甚至可触到肿大的胆囊,急诊腹部B超检查可显示肿囊大和结石声影。

急性阑尾炎诊疗指南

急性阑尾炎诊疗指南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开始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早期阶段为一种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脐周疼痛范围较弥散,常不能确切定位。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层腹膜时,因后者受体神经支配,痛觉敏感、定位确切,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据统计70%~80%的患者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少数病人的病情发展快,疼痛可一开始即局限于右下腹。因此,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 一、症状 1.腹痛 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有时阑尾坏疽穿孔,神经末梢失去感受和传导功能,或因腔内压力骤减,腹痛反而有所缓解,但这种疼痛缓解的现象是暂时的,且其他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并未改善,甚至有所加剧。为此,须综合临床现象加以分析才不会被假象误导 2.胃肠道症状 单纯性阑尾炎的胃肠道症状并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恶心、呕吐。盆腔位阑尾炎或阑尾坏疽穿孔可因直肠周围炎而排便次数增多。并发腹膜炎、肠麻痹则出现腹胀和持续性呕吐 二、体征: 1.发热 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伴有寒战和黄疸,则提示可能并发化脓性门静脉炎 2.压痛和反跳痛 腹部压痛是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现。阑尾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McBurney)点,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阑尾的这一体表解剖标志并非固定不变,它也可位于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右1/3交界处的Lanz 点。随阑尾解剖位置的变异,压痛点可相应改变,但关键是右下腹有一固定的压痛点。压痛程度和范围往往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反跳痛也称Blumberg征。在肥胖或盲肠后位阑尾炎的病人,压痛可能较轻,但有明显的反跳痛。 3.腹肌紧张 阑尾化脓即有此体征,坏疽穿孔并发腹膜炎时腹肌紧张尤为显著。但老年或肥胖病人腹肌较弱,须同时检查对侧腹肌,进行对比,才能判断有无腹肌紧张。 三、检查 1.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多形核细胞数也有增高(约80%)。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多形核细胞比数明显增高,具有同样重要意义。当病情正在发展,症状恶化,已经增多的白细胞数突然降低,往往是脓毒血症的表现,属于危象,应予重视。

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总结

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总结 急性阑尾炎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如果能做到及时就医及确诊,早期手术治疗,均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实际工作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病人错过了就诊的最佳时机,给本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带来了很大麻烦。因此,强调手术技巧能避免术中副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表现: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且病史在3天以内,因病情加重,炎症已累及下腹部或全腹部,最长时间达一月以上(术后证实)。 术前诊断:所有患者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或因病情较复杂再另作诊断为急性腹膜炎。 手术方法:以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或麦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根据腹腔内炎症累及范围及手术操作难易程度等放置腹腔引流管。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一般均采用麦氏切口。术中先寻找到盲肠,沿三条结肠带的会聚点寻找到阑尾。以常规顺行法或逆行法切除阑尾,再浆肌层荷包包埋阑尾残端后结束手术。 急性化脓性或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因腹腔内有积脓或炎性包块形成,腹腔内污染较重,给操作带来很大困难。宜选择右下腹探查切口。打开腹腔后先吸除腹腔内积脓。如有炎性

包块则以食指沿右侧腹膜缘轻柔钝性分离,避免手法粗暴,向内侧和下方缓慢推进,有脓汁流出时要及时吸除,边操作边充分显露术野。一般炎性包块与周围组织尚有模糊的界限,尤其早期炎症均能钝性分开。如果粘连之网膜组织水肿明显,表面覆盖脓苔或局部已发黑,可切除部分病理网膜。渐可显露明显水肿之盲肠、小肠及后腹膜等。循三条结肠带寻找阑尾根部。阑尾往往已肿胀、质脆、发黑或已穿孔、断裂,失去正常形态。而且阑尾及其系膜均肿胀增粗,难以辨别。但系膜表面通常隆凹不平,呈黄白色,水肿更明显,呈片块状;病理阑尾表面较光滑,呈索条形,灰白色。紧贴阑尾壁擢孔并横断系膜,见系膜增厚断面无腔隙,呈实性。以顺行法或逆行法循头部或根部逐段切断系膜并以7#丝线牢固结扎或缝扎。轻轻牵拉阑尾,以免拉断(如为逆行法则可先切断阑尾,结扎残端)。若阑尾已经断裂,断面可见阑尾腔,切除远端,紧贴阑尾壁游离近端至根部,有时阑尾壁已脆弱,坏死碎裂,但仍可分离出较清晰之阑尾粘膜层,也可沿其壁电刀纵形切开至粘膜层,轻轻游离至根部,再以7#丝线轻柔结扎,切除病变之阑尾粘膜层。以电凝止血阑尾壁残余组织后,再予浆肌层间断缝合包埋根部残端即可。此组型阑尾根部盲肠壁明显水肿,可适当放宽荷包缝合距离且缝合略深,轻轻收紧荷包线结即可包埋阑尾残端。若包埋不完全或不能荷包时则可间断“8”字浆肌层加强包埋,切忌缝

阑尾炎

第六章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 大纲要求 (1)阑尾的解剖与生理 (2)病因 (3)病理类型 (4)临床表现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并发症 (7)治疗与手术并发症 (8)特殊类型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 (一)阑尾的解剖和生理 1.解剖(重点关注与外科密切相关的) 1)盲管,长5~10cm,直径0.5~0.7cm,起自盲肠根部,为三条结肠带的汇合点,内腔开口于回盲瓣远侧2~3cm处。 2)体表投影: 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处,称麦氏(McBurney)点。是阑尾手术切口的标志点。 位置变异很大,最常见(2/3)盲肠内侧。

阑尾尖端指向:①回肠前位;②回肠后位;③盲肠外侧位;④盲肠后位;⑤盲肠下位;⑥盆位。 3)阑尾神经:来自交感神经丛,与脊髓第10胸节相接。 当急性阑尾炎发作时——脐周牵涉痛,属内脏性疼痛(迟钝、模糊、定位不明确); 当炎症累及腹膜时——躯体感觉性痛(敏感、定位准确)。 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4)阑尾动脉: 无侧支的终末动脉,血运障碍时易发生阑尾坏死。 5)阑尾静脉: 最终汇入门静脉,当阑尾炎细菌栓子脱落时,引起门静脉炎和细菌性肝脓肿。 6)其他:阑尾系膜呈三角形,与回肠系膜相连,因其较短,常使阑尾远端弯曲而成半月形。 2.阑尾的生理 阑尾黏膜能分泌黏液;深部的嗜银细胞是产生阑尾类癌的组织学基础。

阑尾壁内有丰富淋巴组织。 (二)病因和病理类型 1.病因 (1)阑尾管腔阻塞: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异物、肿瘤等。 (2)细菌入侵:G-杆菌及厌氧菌。 (3)胃肠道疾病影响。 2.病理类型 病理改变——小结TANG 临床进展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各层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表面小溃疡和 出血点 阑尾管腔阻塞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脓性渗出物附着炎症加重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紫黑色或黑色 加剧可发生穿孔,引起急性腹 膜炎

急性阑尾炎(诊断和治疗)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外科急症,发病率为4-6%,80%以上患者5-35岁,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病人恢复较快,反之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造成死亡。急性阑尾炎病因不太清楚,根据病理变化过程,可分为:单纯性、化脓性和坏疽性三型。 诊断 诊断急性阑尾炎最重要的方法是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的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或右下腹疼痛,右下腹压痛是最重要和持续的体征,白细胞计数升高也同样重要,通常在11-13×109/L,伴核左移,尽管在老年病人中,白细胞计数偶可正常,但核左移可提示存在感染。尿检查也很重要,发现红细胞或白细胞,提示其他原因引起右下腹疼痛,如尿结石、尿路感染。 一、症状 1.腹痛:约70-80% 的患者早期有全腹、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这种转移性腹痛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少数病人开始即为右下腹痛。疼痛为持续性钝痛,逐渐加重,亦可间有绞痛,活动或咳嗽时可使疼痛加重。 2.恶心、呕吐:多数有恶心,少数有呕吐,但次数不多。 3.全身症状:单纯性阑尾炎无发热或仅有轻度发热,体温在38℃以下,而化脓性阑尾炎或坏疽性者,则体温可有明显升高,且常有乏力、口渴、出汗等。 二、体征 1.压痛:炎症未超出阑尾本身以前,患者均有右下腹固定压痛点,常见为麦氏(McBurney)点,即脐至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2.腹肌紧张:检查者的手应温暖并轻柔地进行触诊,先从左腹开始,逐渐转到右下腹,进行比较,明显的腹肌紧张说明炎症已累及腹膜。 3.反跳痛(Blumberg征):用手缓慢深压病变部位,然后突然放开引起该部位剧烈疼痛,称为反跳痛。 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称为腹膜刺激征,根据腹膜炎症的轻重,可出现局部或全腹的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并可由此来鉴别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类型。 4.协助诊断的几种类型: (1)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征):用手压迫左下腹降结肠并逐渐向近侧移动,使气体充向盲肠和阑尾,如阑尾有炎症时,可引起右下腹疼痛。 (2)腰大肌试验:左侧卧,使右下肢向后伸,如引起右下腹疼痛则为阳性,多出现在阑尾位置较深进。 (3)闭孔内肌试验:仰卧,右腿屈曲并内旋髋关节时,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说明阑尾位置较低,靠近闭孔内肌。 (4)直肠指诊:为一不可省略的检查方法,当阑尾位置较低达盆腔时,早期即可在直肠前壁右侧有压痛,晚期当有炎性肿块或盆腔积脓时,常可触及具有压痛的肿块。 三、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可升高,中性多核白细胞亦有不同程度的增多,但在早期病倒,

急性阑尾炎诊疗规范

急性阑尾炎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痛或右下腹痛,逐渐加重;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加剧。 2.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等,小儿症状出现较早且程度重。 3.全身症状:乏力、头痛、畏寒、发热、脉率加快,并发门静脉炎者可出现高热、黄疸。 4.可有类似腹痛史。 5.女性病人疑有妇科情况者应请妇产科医师会诊。 【体格检查】 1.全身情况; 2.局部检查: (1)麦氏点或右下腹固定性压痛,可有反跳痛,不同程度的腹肌紧张,肠鸣音可减弱或消失。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试验可能阳性。病变早期呼吸疼痛征、提跟震动试验、皮肤敏感试验对诊断有帮助。 (2)直肠指诊:直肠右前方触痛,可触及痛性肿块。 (3)必要时腹腔穿刺有助于鉴别诊断。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尿常规。 2.必要时B超检查了解右下腹包块的性质,胆囊、肾、输尿管有无结石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转移性右下腹痛和右下腹定位压痛的特点,一般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2.右侧输尿管结石。 3.妇产科疾病:宫外孕破裂,卵巢滤泡、黄体滤泡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急性输卵管炎等。 4.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5.其它:右侧肺炎、急性胃肠炎、胆道系统炎症,回盲部肿瘤、结核、美克耳憩室炎、肠套叠等。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急性阑尾炎病程超过72小时,已形成阑尾炎性包块; 2)少数由于心血管疾病不宜手术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3)非手术治疗主要内容是休息和抗感染,观察12~24小时病情有发展趋势者考虑手术。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 2)阑尾炎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 3)复发性阑尾炎;

阑尾炎试题(含答案)

第三十九章阑尾炎 一、填空题 1.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急性阑尾炎的病因为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 4.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行________。 5.阑尾的体表投影约在________,称为________。 二、判断改错题 1.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往往先有上呼吸感染史,但与阑尾炎一样,均有右下腹固定压痛。 2.妊娠期阑尾炎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三、选择题 [A型题] 1.急性阑尾炎腹痛发生的特点是________。 A.左下腹痛转移到右下腹痛B.左上腹痛后右下腹痛C.腹痛一开始即出现在右下腹部D.先上腹痛,后右下腹痛 E.没有明确的特点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主要的病理改变是指________。 A.炎症限于阑尾粘膜下层B.炎症限于阑尾粘膜层C.炎症限于浆膜层D.腹腔内有脓性液体

E.阑尾明显肿胀,浆膜高度充血,周围炎性渗出物聚集 3.急性阑尾炎穿孔局限性腹膜炎的手术治疗,哪项不妥 ________。 A.注意保护切口,防止切口感染B.阑尾残端妥善处理 C.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D.腹腔放置引流 E.缝合切口前用盐水洗手 4.急性阑尾炎直肠指检时,发现直肠右前方有触痛,其临床意义是________。 A.急性化脓性阑尾炎B.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C.盲肠后位阑尾炎D.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E.阑尾位置指向盆腔 5.单纯性阑尾炎腹痛的性质是________。 A.阵发性剧痛或胀痛B.轻度隐痛 C.钝痛或剧痛D.持续性的重度跳痛 E.较轻的持续性胀痛 6.急性阑尾炎上腹部及脐周疼痛是由于________。 A.胃肠道痉挛B.腹膜炎症刺激 C.内脏功能紊乱D.合并急性胃肠炎 E.内脏神经反射 7.急性阑尾炎的诸多症状中主要的是________。 A.恶心呕吐B.低热C.转移性右下腹痛D.便秘E.食欲减退

急性阑尾炎诊疗指南

急性阑尾炎诊疗指南 【慨念】 急性阑尾炎是阑尾的急性感染性炎症,是最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异物、食物残渣等阻塞阑尾管腔是其常见的病因,此外,细菌入侵也是其病因之一,根据临床过程和病理解剖学变化,急性阑尾炎可分为四种病理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 【病史采集】 1、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或右下腹疼痛,逐渐加重;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 2、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等。 3、全身症状:乏力、头痛、畏寒、发热、脉率加快,并发门静脉炎者可出现高热、黄疸。 4、可有类似腹痛。 5、女性病人疑有妇科情况者应请妇产科医生会诊。【体格检查】 1、全身情况。 2、局部检查: (1)麦氏点或右下腹固定压痛,可有反跳痛,不同

程度的腹肌紧张,肠鸣音可减弱或消失。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腰大肌试验可能阳性。病变早期呼吸疼痛征、提跟震动试验、皮肤敏感试验对诊断有帮助。 (2)直肠指诊:直肠右前方有触痛,可触及痛性肿块。 (3)必要时腹腔穿刺有助于鉴别诊断。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尿常规。 2、必要时B超检查了解右下腹包块的性质、胆囊、肾、 输尿管有无结石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和右下腹定位压痛的特点,一般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2、右输尿管结石。 3、妇产科疾病:宫外孕,卵巢滤泡、黄体滤泡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急性输卵管炎等。 4、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5、其它:右肺肺炎,急性胃肠炎,胆道系统炎症,回盲部肿瘤、结核,美克耳憩室炎,肠套叠等。 【治疗原则】

阑尾炎不做手术的后果

阑尾炎不做手术的后果 阑尾炎是一种现代人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果你出现了阑尾炎的话,你最好是认真治疗,最好的方法是采取手术的方式切除阑尾,这样的话就可以永绝后患,可以让你再也不会发生阑尾疼痛的情况。但是有的人不希望做手术,而是采取保守治疗。那么阑尾炎不做手术的后果是怎样的呢? 1、急性阑尾炎不做手术的情况 当急性阑尾炎处在早期单纯性炎症阶段时,可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一旦炎症吸收消退,阑尾能恢复正常。当急性阑尾炎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但因病人周身情况或客观条件不允许,也可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延缓手术。若急性阑尾炎已合并局限性腹膜炎,形成炎性肿块,也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使炎性肿块吸收,再考虑择期阑尾切除。 2、急性阑尾炎建议做手术 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采用非手术疗法,多数病人可治愈,但遗有慢性炎症或管腔狭小者易于复发,所以急性阑尾炎一旦诊断明确,仍应急诊手术将病变的阑尾切除.妊娠期因盆腔充血,阑尾炎症发展更快,所以也应及时手术.诊断不明者,若病人有局部腹膜炎表现或全身感染证明显,也应开腹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术中若发现阑尾无急性炎症表现,则应探查有无其他急性病变.病人就诊时若阑尾炎已形成周围脓肿,应先行非手术治疗,脓肿吸收后,过3个月或半年再切除阑尾。 3、急性阑尾炎术后的注意事项 阑尾炎是一个小手术,一个月的休息就能基本恢复了。一个月后做运动比较安全。如果伤口没有愈合,就再延长一点。注意补充维生素A、B、C和锌、铁等营养素,多吃蛋白质食品,它们对伤口愈合都很重要。太油腻的东西和甜东西是没必要的,所以那些垃圾食品和零食都不要吃。 本文详细介绍了阑尾炎不做手术的后果,也介绍了急性阑尾炎最好是采取手术的方式来治疗,同时还介绍了急性阑尾炎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你出现了阑尾炎,特别是急性阑尾炎的话,你最好是采取手术的方式来治疗才好哦。

急性阑尾炎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急性阑尾炎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急性阑尾炎 【概述】 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 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表现多种 多样。急性阑尾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阑尾腔梗阻和细菌侵入阑尾壁。 【临床表现】 1?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腹痛开始的部位多在上腹痛、剑突下或脐周 围,约经6?8小时,下移,最后固定于右下腹部。腹痛固定后。这种腹痛部位的变化,临床上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2. 胃肠道的反应恶心、呕吐最为常见,早期的呕吐多为反射性,晚期的呕吐则与腹膜炎有关。 3 ?全身反应部分患者自觉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或头痛、头晕。病程中觉发烧,体温多在37. 5?38C之间,化脓性和穿孔性阑尾炎时,体温较高,可达39C 左右,极少数患者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升到40C以上。 4 ?腹膜刺激征 (1) 包括右下腹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压痛是最常见的最重要的体征。 (2) 腹部包块: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组织及肠管的炎症时,大网膜、小肠及其系膜与阑尾炎可相互粘连形成团块;阑尾穿孔所形成的局限性脓肿,均可在右下腹触到包块。 5 .间接体征 (1) 罗氏征(Rovsing征又称间接压痛) (2) 腰大肌征 (3) 闭孔肌征 6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总数大多在 1万?2万之间,中性约为80%?85%。 7 .尿常规化验多数患者正常,但当发炎的阑尾直接刺激到输尿管和膀胱 时,尿中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8. X线检查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时,为除外溃疡穿孔、急性绞窄性肠梗阻,立位腹部平片是必要的。 9 .腹部B超检查病程较长者应行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是否有炎性包块及脓肿存在。 【诊断要点】 1 .转移性右下腹痛转移性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特点。 2 .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区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外刺激征。 3 .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可轻度或中度增加,大便和尿常 规可基本正常。 4 .影像学检查立位腹部平片观察膈下有无游离气体等其他外科急腹症的存在。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有无炎性包块,对判断病程和决定手术有一定帮助。 5.青年女性和有停经史的已婚妇女,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怀疑时,应请妇科

急性阑尾炎诊疗指南

急性阑尾炎诊疗指南 典型得急性阑尾炎开始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早期阶段为一种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与脐周疼痛范围较弥散,常不能确切定位。当炎症波及浆膜层与壁层腹膜时,因后者受体神经支配,痛觉敏感、定位确切,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据统计70%~80%得患者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少数病人得病情发展快,疼痛可一开始即局限于右下腹。因此,无典型得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 一、症状 1、腹痛 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与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得征象。有时阑尾坏疽穿孔,神经末梢失去感受与传导功能,或因腔内压力骤减,腹痛反而有所缓解,但这种疼痛缓解得现象就是暂时得,且其她伴随得症状与体征并未改善,甚至有所加剧。为此,须综合临床现象加以分析才不会被假象误导 2、胃肠道症状 单纯性阑尾炎得胃肠道症状并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恶心、呕吐。盆腔位阑尾炎或阑尾坏疽穿孔可因直肠周围炎而排便次数增多。并发腹膜炎、肠麻痹则出现腹胀与持续性呕吐 二、体征: 1、发热 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伴有寒战与黄疸,则提示可能并发化脓性门静脉炎2、压痛与反跳痛 腹部压痛就是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得表现。阑尾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McBu rney)点,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得中、外1/3交界处。阑尾得这一体表解剖标志并非固定不变,它也可位于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右1/3交界处得Lanz点。随阑尾解剖位置得变异,压痛点可相应改变,但关键就是右下腹有一固定得压痛点。压痛程度与范围往往与炎症得严重程度相关。反跳痛也称Blumberg征。在肥胖或盲肠后位阑尾炎得病人,压痛可能较轻,但有明显得反跳痛。 3、腹肌紧张 阑尾化脓即有此体征,坏疽穿孔并发腹膜炎时腹肌紧张尤为显著。但老年或肥胖病人腹肌较弱,须同时检查对侧腹肌,进行对比,才能判断有无腹肌紧张。 三、检查 1、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得90%,就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得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得同时,中性多形核细胞数也有增高(约80%)。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多形核细胞比数明显增高,具有同样重要意义。当病情正在发展,症状恶化,已经增多得白细胞数突然降低,往往就是脓毒血症得表现,属于危象,应予重视。 2、、尿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得尿液检查并无特殊,但为排除类似阑尾炎症状得泌尿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