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60

至诚学院

《年产0.83万吨果葡糖浆工厂设

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前言

果葡糖浆简称FGS(Fructose and Glucose Syrup),是一种新发展的淀粉糖品,因为糖分组成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故称为果葡糖浆,工业上生产这种糖浆是用淀粉,经糖化生成葡萄糖,再经葡萄糖异构酶作用于葡萄糖溶液,使一部分葡萄糖发生异构化反应转变成果糖所以叫“异构”糖浆,也有的将42%和55%的糖浆叫做高果糖浆。果葡糖浆的甜度与蔗糖相等,适于各种食品中应用的甜味剂,与甘蔗糖和甜菜糖比较,果葡糖浆具有很多优点,果萄糖浆具有溶解度高,发酵速度快,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渗透压大、吸潮性和保湿性强等特点。果葡糖浆生产可用任何种淀粉为原料,在任何地区几乎都有适当的原料生产淀粉,因此生产不受地区限制,淀粉来源充足,不受季节限制。果葡糖浆的成本决定于建厂的具体条件,其成本低于蔗糖和甜菜糖,所以自从世界上工业化以来,不仅缺糖的国家大力发展这种糖浆,解决吃糖的问题,产糖的国家也大力发展。工业上还生产90%的高果糖浆,其甜度比蔗糖大,主要用于低能量食品,可降低33—50%的能量,此外它还能保持焙烤食品中的水分,控制冷冻食品的硬度与冰品和果糖的质构等。高果葡糖浆在过去10多年得到发展,成为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主要甜味剂之一,由于其价格低,质量好,稳定性高,并且其在许多应用上作用方式类似于蔗糖。因此,用它来代替蔗糖。目前,采用高级分馏、精制技术及新酶体系,能使果糖含量达到98%,甚至更高,微量的风味影响物质(如乙醛)将随着更高效的精制技术降低至更低,结晶果糖是高果糖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果糖是人类最早认识的自然界中最甜的一种糖,在蜂蜜中含量最为丰富,它的甜度约为蔗糖的1.2- 1.8倍。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大力发展果葡糖浆和结晶果糖的生产。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有日本、美国、法国和德国。我国目前已经工业化生产,但生产能力和产量均较小,有较广阔的发展市场。生产技术:工业上生产果葡糖浆采用淀粉糖化液为原料,经过双酶液化,糖化,变成葡萄溶液,经脱色、树脂处理制成糖化液。采用固相异构酶进行异构化反应,得到果糖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再经脱色,树脂处理,蒸发浓缩,得到42%的果葡糖浆。再经进一步处理可以制成55%的高果葡糖

果葡糖浆应用广泛,不但在食品工业、保健食品上广为应用,医药工业、家庭调味品、日用化工等方面都有应用。在所有应用中,食品工业是主要应用领域。在应用品种比例结构上,美国是这样: 74.5%用于饮料;9.3%用于面包;4.2%用于罐头;8.2%用于奶制品;0.5%用于糖果;3.3%用于其他食品。在国内目前的市场当中,正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使用果糖产品。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内主要的果葡糖浆消耗领域为饮料行业(包括果汁行业和茶饮料)、乳制品行业、罐头工业、糕点行业。随着果葡糖浆需求不断增加,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应用

领域更加广泛。作为食品饮料基料的新型食糖果葡糖浆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重视;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工厂工艺设计的能力,扎实掌握基础理论、工程技能及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

除了要求掌握具有计算、绘图、表达等基本功和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外,还应对工厂设计的工作程序、范围、设计方法、内容等等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通过自己设计整个工艺流程及规划工厂,来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不仅可以锻炼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提高独立思考与学习的能力,也促进了同学们的合作能力;也使同学们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进步一提高了。进而对工厂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毕业设计的浓缩版,它要求我们应用大学所学,发挥创新能动性,设计比较有水准,和有创见的合理的工厂生产方法、布局等

二、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题目:为“年产0.83万吨果葡糖浆的工厂设计”

要求:查阅文献,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生产果葡萄糖浆。要阐明选择工艺的理由,并进行工艺路线设计,求出相关的物料平衡、热量衡算、设备管道的选型及画出工厂设计,工艺流程、管道设备布置相关图纸。

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总论

1、厂址选择

工厂的厂址位置必须符合国家工业布局,城市或地区的规划要求,尽可能选择成熟开发的工业区入驻,宜选在原料、公用工程供应和产品销售便利的地区,靠近水量充足的水质良好的水源地,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靠近热电供应地,节约用地,注意环保,避离低于洪水位等不能确保不受水淹的地段,有可靠的污水处理设施。

(1)场地条件:场地的有效面积必须使工厂企业在满足生产工艺过程中货物运输和安全卫生要求的条件下,能够经济合理地布置场内外一切工程设施,根据现代化食品工厂从原料到精制、包装是一条流水作业线的特点,厂址选在城镇郊区比较好。车间占地面积避开平面利用率低的三角、边角地带,以边长比1:1.5的矩形场地比较经济合理。

(2)地形:一般厂址宜选择地形较简单,平坦而又开阔的且便于地面水能够自然排出的地带,自然坡度最好为5/1000以下,不易受洪水或内涝威胁,地质条件应符合建筑工程要求,一般地面耐力不低于120~150kn/m2,地下水位最高在车间地面标高-2.5m以下。还应避开易形成窝风的地带和大挖大填地带。

(3)水文:要有充足的水源,并且其水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一般要求厂址的相对标高在最高洪水水位的0.5m以上

(4)环境:周围应清洁卫生,厂区应在居民的下风侧,河流的上流,远离有毒的工厂和有机废料、化学废料堆放处及疾病传染中心地点。

(5)运输:工厂大规模使用果葡糖浆必须采用储罐储存、槽车运送、管道输送糖浆。因为管道输送不但使生产环境更卫生,而且更符合人们的卫生要求,并能起到简化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搅拌和降低成本的作用。食品工厂的运输量一般较大,因此厂址附近要具有可靠的运输系统。新建企业必须与城市规划相符。

(6)能源:能源供应方便是选择厂址的重要原则之一,应对厂址的能源供应情况进行了解,以确定配电室、锅炉房等配套设施的具体方案。

(7)给排水:食品工厂用水量较大,对水质也有较高要求,因此,厂址必须具有有效是供水水源或系统。必须建立有效的废水、污水、雨水排放、处理系统。

2、车间平面布置

根据工厂建筑群的组成内容及使用功能要求,结合厂址条件及有关技术要求,协调研究建、构筑物及各项设施之间的相互空间和平面关系,正确处理建筑物、交通运输、管路管线、绿化区域等布置问题,充分利用地形,节约场地,使所建工厂形成布局合理、协调一致、生产井然有序,并与四周建筑群相互协调的有机群体。

该项目平面设计主要依据以下的原则:

(1)布置紧凑合理,因地制宜,节约用地,节省投资和留有发展的余地。

(2)符合生产流程的要求。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生产作业线段。

(3)应该将主要生产车间,大型生产车间布置在中心

(4)将人流、物流分开,管道运输分开,保证物流通畅,避免交叉污染(5)遵从城市规划,国家有关的规划和规定。

满足食品工厂卫生及HACCP和GMP规范的要求。本设计作为一家食品公司的一个车间,只对果葡糖浆项目所在的生产车间布局进行设计,其余的功能性建筑物的设计本设计不涉及。

3、生产建筑布局

根据生产果葡萄浆工业化的实际生产情况以及文献所查的要求,联系实际建设设备要求如下:一般由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车间,仓库和堆场部分,三废治理部分,厂前区行政福利部分等组成。

生产部分包括:生产车间:液化间、糖化间、过滤间、产品检测化验间,包装车间等。

辅助动力部分包括:水处理车间、空压机房、锅炉房、配电室、机修车间等

由该公司统一提供。

原辅料仓库:存放果葡糖浆生产所用的辅料及包装材料。

成品仓库:存放果葡糖浆成品。

行政部分:全厂性行政,后勤,生产指挥服务中心。

生活部分包括:车间办公室、会议室、更衣室、休息室、浴室及厕所等。

废水废物处理部分:工业生产后的污水处理。

4、生产方案

(1)设计规模:糖化车间年产0.83万吨过葡糖浆,日产量27.67t

(2)设计方案及安全、经济、技术概况:本车间生产过果葡糖浆,糖化使用全酶法,相对于其他酸解法安全系数更高而且更经济,对环境污染微乎其微。主要采用的技术有:调浆技术(将玉米淀粉加水调成淀粉乳)、液化技术及糖化技术(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的过程)、脱色、过滤、离子交换、浓缩等精制技术。由于所需年产量不高,所需设备以及人力资源而定耗费就相对较低,故综合产量考虑,整个厂房的生产是比较经济的。在厂房的每个车间都设有灭火栓,尤其是存放玉米淀粉的原料库,更是不允许有易燃物出现,此外还安装了报警器,一旦事故发生,全厂可以及时拯救及撤离。对于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如过滤、浓缩车间,进入车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保证食品安全。

根据“满足劳动力平衡;满足产品产量的要求;原料综合利用的要求;设备生产能力要平衡;水、电、汽负荷要平衡”的要求,本设计的产品方案和技术指标具体如下:

1、.生产方法:二次喷射糖化法、双酶糖化法、固定化异构酶酶法,真空冷却法。

2.、生厂日程: 每年生产300天,日生产27.67t,每天早、中、晚三班,每班生产9.22t,工人每次轮班8个小时。大约需要10技术人员,30个工人左右。

3、原料规格:工业玉米淀粉,水分14 %,淀粉(干基)85.4%,蛋白质(干基)0.4%,脂肪(干基)0.1%,灰分(干基)0.1 %。

4、产品规格:F-42型果葡糖浆,果糖42%,葡萄糖53%,低聚糖5%,固形物(干基) 70—75%。

5、添加剂:硫酸盐灰分(干基) 17±01%,DE 5.2±0.1,pH 5.2±01,色泽0.03±0.0,略清晰,色泽稳定性0.046±0.0,清晰略黄。

6、酶的指标:耐高温的α-淀粉酶的活力20000u/g原料,用量8u/g

糖化酶的活力50000u/g原料,用量200u/g,异构酶活力标准>360igiu/g

(3)原料及成品质量标准与要求

表1 工业玉米淀粉质量指标

表3 果葡糖浆的产品标准(GB/T 20882-2007)

5、F-42型果葡糖浆工艺流程

Cacl2

恒压p=0.5Mpa 阴·阳离子

交换树脂

P=6000mmHg

(真空)

pH=3.3-4.5

75%干物质浓度)

(2)工艺条件

液化工艺各项指标测定

①斐林试剂法测定液化后的还原糖

②用阿贝折光仪测固形物的含量,斐林试剂法测还原糖算DE值

③721分光光度计640nm状态下测定透光率。

④.5%的碘液、70%酒精及75%的酒精测定糊精含量

⑤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仪分析糖组分

⑥黏度仪液化后糊精的粘度,粘度是糊精的重要指标

本次项目工艺设计所具有的特点:

1、采取特殊的二次喷射液化系统,高温下α-淀粉酶液化更加彻底、蛋白絮凝效果好,不产生不溶性淀粉酶颗粒,不发生老化现象,提高糖收率,糖化液的过滤

性能好,安全性好。

2、采用低压蒸汽喷射液化,采用HYW型喷射器,对蒸汽压要求低0.4Mpa,该型号的喷射器无振动、无噪音,改善了操作环境,同时加热均与,节省了蒸汽。

3、通过设计流程的改善进步一步可共线生产葡萄糖浆、低聚果糖浆等多种产品。充分利用了设备与原材料。

6、生产操作流程

(1)调浆

工业玉米淀粉加水(1:2)调成浓度至30%~32%的淀粉浆,用5%的Na2CO3将玉米淀粉浆pH调至α-淀粉酶作用最适酸碱值pH4.0~4.5。调节最适作用温度至60-62℃。

(2)液化

特点:

①高温喷射,低温维持,高温喷射可以使淀粉颗粒较好地膨化,糊化,但维持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酶易失活。低温维持可以选择酶的最大活力与酶活时间较长的温度,(9 5~ 97℃)这样可以节约用酶,提高糖液质量。

②带搅拌层流液化;带搅拌的层流罐内有挡板和搅拌叶,挡板能保证料液先进先出;搅拌能充分打散料液,避免结团、结块,促进酶与淀粉颗粒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局部液化过头。

液化是将淀粉糊化,水解成较小的分子,其作是降低加热糊化后的淀粉糊的粘稠度。耐高温的α-淀粉酶的用量是由所用酶制剂酶的活力单位确定的,每克绝对干淀粉用量为8单位,采用二次加酶喷射法:入口的pH6.0温度50℃,一次用酶量0.03%~0.05%(固形物)粉浆溅人喷射器瞬时升温至110℃,管道液化反应10~15min ,料液输送至液化维持管管,温度降为102℃。然后料液在闪蒸分离器的作用下,温度降到95℃。再经过真空冷却系统将料液冷却到60℃。

(3)糖化

将液化液温度降至60℃~62℃,用稀盐酸或稀硫酸调节pH至4.6左右, ,加入糖化酶200u/g ,间隙搅拌,至DE值达到95%,糖化完成。升温至100℃~150℃进行灭酶。

(4)脱色

经糖化后的糖由于色素、蛋白质和无机杂质的存在,致使糖液带色和浑浊,而这些混杂物各有不同的等电点,可通过调节pH的方法使部分杂质沉淀, 能被色素物质加入的糖用活性所吸收,再经过滤能使糖液变清澈,糖用活性碳的用量,按干物质计,为1%~1.5%,用5% 的Na2CO3溶液调节pH至4.7~5.0,加热至80℃~90℃,保温脱色30分钟,而后用框板压滤机过滤,用稀HCl或稀H2SO4调节pH至4.0~4.2。

(5)离子交换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激活酶的活力和除去色素、蛋白质以及无机盐等,按不同操作过程随时须加碳酸盐、氯化物、硫酸或盐酸,以供给无机盐和调节pH,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糖液中金属阳离子和氯根、硫酸根等阴离子的含量。这不仅会降低异构酶的活力也会影响成品的色泽与品质。离子交换按阳→阴→阳→阴进行,交换时,阳树脂(732)pH由2上升到4为交换终点;阴树脂(701)pH由7降到4为交换终点。交换时糖液由上向下流经离子交换树脂柱,糖液流速每小时约为3~4离子交换树脂体积,温度控制在40℃~50℃之间。离子交换树脂柱用后,阳树脂(732)可用5%HCl,阴树脂(701)可用4%NaOH处理,使树脂再生后,可继续使用。

(6)浓缩

经脱色和离子交换后的糖液为30%的较纯净的葡萄糖液,浓缩至78%即为葡萄糖浆。如浓缩至45%,经异构酶的异构化作用,再经脱色和离子交换,将所得45%左右浓度的果葡糖浆进行第二次浓缩至71%~72%即为果葡糖浆。加热浓缩时的蒸汽压力为2kg/m2,浓缩锅内的真空度控制为泵柱高600mm,真空浓缩锅内的浓缩温度为60℃~65℃。

(7)固定连续异构化

采用丹麦固定化异构酶(Sweetzyme T)它能催化D-葡萄糖和D-果糖间的异构化反应,将其加入浓度为35%~45%的糖液中,在异构酶的作用下,使葡萄糖液中的部分葡萄糖转变为果糖。异构前为了使糖液中影响异构酶活力的钙离子浓度下降至1ppm以下,须加硫酸镁,使糖液中的镁离子浓度达50ppm~100ppm,调节入口pH至7.5~7.8,升温至55℃~60℃,糖液引入异构柱进行连续异构化。糖液引入异构柱的流量,按异构后糖液中果糖的含量若低于42%,则须减小流量,如异构酶低于原活力的10%,则需要重新换酶。

(8)二次脱色、二次离子交换、再浓缩

异构化反应后,所得糖液含有色物质,并在贮存期间能产生颜色及灰分等杂质,所以,需二次脱色。将糖液送入脱色桶,加入定量新鲜活性炭,操作与第一次脱色相同。

二次树脂交换:经二次脱色的糖液需再进行一次树脂交换,方法同前。最后流出的糖液pH值较高,可用盐酸调节pH值至4.0~4.5。

精制的糖液经真空蒸发罐浓缩到需要的浓度,即得果葡糖浆。由于葡萄糖易于结晶,为了防止糖浆在贮存期间出现结晶析出,不能让糖液蒸发到过高浓度,一般要求在 70%~75%(干物质浓度)之间。其中果糖含量42%,葡萄糖53%。

7、工艺计算

一、1000kg淀粉生产果葡糖浆的物料衡算

1000kg淀粉,实际淀粉含量86%,即实际淀粉1000×86%=860kg (1)调浆不损失1:2配比

(2)液化损失1% 860×(1-1%)=851.4kg

(3)糖化损失1% (C6H12O6)n + nH2O nC6H12O6

162 18 180

增加851.4/(162/180)=946kg

损失1% 946×1%=9.46kg

净增加946-9.46=936.54kg

(4)脱色损失0.5% 936.54×(1-0.5%)=931.86kg

(5)过滤损失1% 931.86×(1-1%)=922.54kg

(6)离子交换损失0.5% 922.54×(1-0.5%)=917.93kg

(7)浓缩不损失

(8)异构化损失1% 917.93×(1-1%)=908.75kg

(9)脱色损失0.5% 908.5×(1-0.5%)=904.21kg

(10)过滤损失1% 904.21×(1-1%)=895.17kg

(11)离子交换损失0.5% 895.17×(1-0.5%)=890.69kg (12)果葡糖浆含71%的果葡糖其中又含92%干物质

总果葡糖浆的量890.69/0.71/0.92=1363.58kg

二、蒸煮醪量的计算

水加入量 860×2=1720kg

(1)调浆不损失粉浆量为2580kg

干物质量w

0=86%的原来淀粉的比热容为:C

=4.18×(1-0.7 w

)=1.6636 kJ/(kg.k)

粉浆干物质含量 w

1

=86/(3×600)=28.67%

蒸煮醪比热容为 C

1=w

1

C

+(1-w

1

=28.67%×1.6636+(1-28.67%)×4.18

=3.46 kJ/(kg.k)

①a-淀粉酶用量应用酶活力20000u/g的a-高温淀粉酶使淀粉液化,a-高温淀粉酶用量8mg原料计算用酶量为:

(860×8×1000)/20000=344g=0.344kg

②糖化酶用量用酶活50000u/g使用量200u/g原料,则糖化酶用量为:

(851.4×200×1000)/50000=3405.6g=3.41kg

③CaCl

2

用量 Ca2+用于促进a-淀粉酶;a-淀粉酶的分子量为50000

(0.344×111)/50000=7.64×10(-4)kg

④异构酶用量,每kg国定化酶异构20t果葡糖浆

917.93/(20×1000)=0.46g

蒸煮醪总质量为 m

0=m

粉浆

+m

a-淀粉酶

+m

CaCl2

=(1000+2000)×0.86+7.64×10(-4)+0.344

=2580.34kg

①经喷射液化器加热后蒸煮醪量为:

2580.34+[2580.34×3.46×(105-103)]/(2478.9-105×4.18)=2792.91kg 式中2580.34—生产过程中各原辅料总重量(kg)

2478.9—喷射液化器加热蒸汽(0.5MPa)的焓(kJ/kg)

②经液化维持罐出来的蒸汽醪量为:

2792.91-[2792.91×3.46×(105-102)]/2253=2780.04kg

式中 2253—102℃(经液化维持管后的温度)下饱和蒸汽的汽化潜热(kJ/K)③经汽液分离器后的蒸煮醪量为:

2780.04-[2780.04×3.46×(102-95)]/2271=2750.39kg

式中 2271—95℃(汽液分离后的温度)下饱和蒸汽的汽化潜热(kJ/K)

④经真空冷却器后最终蒸煮醪液量为:

2750.39-[2750.39×3.46×(95-63)]/2351=2620.86kg

式中 2355.1—60℃(真空冷却后的温度)下的饱和蒸汽的汽化潜热(kg/K) (1)液化后质量损失1% 2620.86×0.99=2594.6514kg

(2)糖化质量损失1% (2594.6514+3.41)×0.99=2572.081kg (3)脱色质量损失0.5% 2572.081×0.995=2559.220kg

(4)过滤质量损失1% 2559.220×0.99=2529.933kg

(5)离子交换质量损失0.5% 2529.933×0.995=2517.283kg

(6)浓缩质量(至50%) 917.93×2=1835.860kg

(7)异构化质量损失1% (1835.860+0.046)×0.99=1817.501kg (8)脱色质量损失0.5% 1817.501×0.995=1808.460kg

(9)过滤质量损失1% 1808.460×0.99=1790.330kg

(10)离子交换质量损失0.5% 1790.330×0.995=1781.318kg

(11)浓缩质量(至71%) 890.69/0.71=1254.49kg

(12)果葡糖浆量 1254.49/0.92=1363.58kg

三、F-42型玉米果葡糖浆生产的热量衡算

根据生产实践,淀粉原料连续蒸煮的粉料加水比为1:2,粉浆量为:52.347t,液化耗热量Q

Q = Q

1 + Q

2

+ Q

3

(1)液化罐内淀粉醪由初温t

0加热至105℃耗热Q

1

Q 1 = G

C

1

(105 - t

淀粉醪的初温设为原料的初温为18℃,而热水为50℃,则

t 0= (G

C

1

× 18 + G

Cw ×50 )/ G

1

C

1

=(17.449×1.6636×18+34.898×4.18×50)/(52.347×3.46)

=43.15℃

即 Q

1 = G

1

C

1

(105 - t

)= 52.347×1000×3.46×(105-43.15)

=1.12×107KJ

(2) 蒸汽带走的热量Q

2

液化时间为60min,蒸发量为每小时5%,则蒸发水分量为:

M

v1 = G

1

×5%×60/60 = 52.3475×1000×5%=2617.34 kg

故 Q

2 = m

v1

I =2617.34x 2668.8 = 6.985×106kJ

I —为95℃下汽化潜热(kJ/kg)。

(3)热损失Q

3

淀粉醪升温的液化过称的热损失约为前二次耗热的15%,即

Q 3= 0.15(Q

1

+ Q

2

)=0.15×(1.12×107+0.6985×107)=2.727×106kJ

Q = Q

1 + Q

2

+ Q

3

=4.5455×107kJ

表5 年产83000 t玉米淀粉原料果葡糖浆厂物料衡算表

四、主要设备计算

(1)液化喷射器

液化淀粉干物质的量为:17.449×86%=15.006t

每天工作8h,则每小时处理量为:15.006/8=1.875 t/h

根据液化喷射器的规格型号选择型号为HYB-4,规格为2 t/h(干物质计),6m3/h (液体计)

(2)糖化罐

V=Vaτ/φ

式中 V为总的设备容积;Va为每小时糖化醪的体积流量;τ为操作周期48h ;

=52.187t Va=52.187*1000/24=2174.458kg/h

V

每天

Va=2174.458/(1.4×1000)=1.553 m3/h

φ=0.8,则 V=1.553×42/0.8=81.53m3

选择 V=50 m3Φ=0.8

设备的数量 n=81.53/50=1.63个故取2个。

∴选择2个V=50 m3Φ=0.8的钢制机械糖化罐。

其中H/D=4:3,则V

=0.785D2H+0.15D3=0.785 D2×1.4D+0.15D3=50

得,D=3.5m H=4.7m

(3)液化罐

根据物料衡算,V

每天

=52.645t Va=52.645*1000/8=6580.625kg/h

蒸煮醪的体积流量为: 6580.625/(1.4×1000)=4.70m3/h

式中1.4为淀粉浆的密度,kg/l。

V

有效

=Vτ其中V=4.7 m3/h τ=6h

则 V

有效

=4.7×6=28.20m3

根据 n = V

有效

/ΦV

式中 n为设备的数量; V

有效

为设备有效总容积;V为单台设备容积;Φ为填充系数。

选择V=21m3Φ=0.8 代入上式得n=28.2/(0.8×21)=1.678 取n=2

∴选择2个V=21m3Φ=0.8的钢制机械液化罐。

其H=1.5D,则V

=0.785D2H+0.15D3=0.785 D2×1.5D+0.15D3=21

得,D=2.51m H=3.77m

(4)泵

糖化车间糖化醪流量为1.553m3/h。查阅相关数据,应选择流量为3.75m3/h、扬程为5.4m、气蚀余量为2m的IS50-32-125单级单吸离心泵。安装高度公式:

Hg

允许=(Po-Pv)/ρg-∑h

f

-△h

式中Po为液面处的压力,101.3Kpa;Pv为63℃下淀粉浆的饱和蒸汽压,

50Kpa;∑h

f

忽略不计;△h为2。

代入得出Hg

允许

=(101.3-50×1000/(1.4×1000×9.81)-2=1.74m

故实际安装高度:Hg=Hg

允许

-1=0.74m

(5)糖化车间管道设计

根据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可得知工艺过程所需的各类流体介质的流量,根据流体的管内流量、流速与管径之间的关系可计算出管道内径:

d = 18.8(Q/w)1/2

式中 d —管道内径 mm

Q —流体流量 m3/h

w —流体流速 m/s

①淀粉浆段管道

V=52.347*1000/8=6543.375kg

已知Q=6543.375/(1.4×1000)=4.674m3/h 查得w=0.8m/s

数值带入(1)式得,d=18.8×(4.674/0.8)1/2=45.44 mm

∴选择规格为Φ50×2.5的热轧无缝钢管。

②液化段管道

V=52.645*1000/8=6580.625kg/h

已知Q=6580.625/(1.4×1000)=4.70m3/h 查得w=0.7m/s

数值带入(1)式得,d=18.8×(4.70/0.7)1/2=48.71 mm

∴选择规格为Φ50×2.5的热轧无缝钢管。

③糖化段管道

V=52.187*1000/24=2174.458kg/h

已知Q=2174.458/(1.4×1000)=1.553m3/h 查得w=0.6m/s

数值带入(1)式得,d=18.8×(1.553/0.6)1/2=30.24mm

∴选择规格为Φ32×2的热轧无缝钢管。

④自来水管道

V=34.8985*1000/24=1454.08 kg/h

已知Q=1.454m3/h 查得w=3.5m/s

数值带入(1)式得,d=18.8×(1.454/3.5)1/2=12.12 mm

∴选择规格为Φ14×1的冷拔无缝钢管。

⑤蒸汽管道

已知Q=[2580.34×3.46×(105-50)]÷[2748.9-105×4.18]×3.89/1000=0.83m3/h 查得w=20m/s

数值带入(1)式得,d=18.8×(0.509/20)1/2=3.83mm

∴选择规格为Φ6×1的冷拔无缝钢管。

(6)糖化罐功率计算

①搅拌功率

P=3.5d5n3ρα/102

式中 d----搅拌器的直径,d=D/3

n----搅拌器轴转速,n=1.5r/min

ρ----溶液重度ρ=1100kgd·m/s,合112.1N/ m3

α----搅拌器档数,α=2

102---转换系数,由0kgd.m/s→Km

糖化罐D=3.5 m,则d=D/3=5.35/3=1.78 m

P= 3.5 ×1.785×1.53×112.1×2/102=463.956 kw

②电机功率

Pg=K·P/η

式中 K----附加消耗功率系数,取1.5

η----传动效率,取η=0.9

P----轴功率(kW)

Pg=K·P/η=1.5×463.956/0.9=773.261 kw

表6 设备选型

8、环境效益

(1)废气

本生产线由于采用原公司锅炉供汽,没有新的废气产生。本生产线废渣共有两种:①纤维及蛋白渣,这部分废渣在过滤后可挤干用做饲料卖掉约有30—60吨/年。②活性炭废渣,这部分废渣在过滤后也可压干,可送回工厂再生或作固体垃圾扔掉。约有50-90吨/年。

(2)废水

废水也有两类:①离子交换用废水这部分废水因只有酸碱参与,可以靠自身的酸碱平衡中和或进行微调(在调节池中调整PH值,使之达到7.0左右)即

可放掉,亦可用做热交换水。②冲洗板框及地面用水这部分水中因含有较高的糖份必须经过污水处理才可放掉。

9、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由于对工厂没有实质性的考察,有些现实因素未能考虑到位,因此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详尽每个基本要点,只能停留在基本表层上的创见。根据老师的推荐,找到了一些专业网站及相关文献,能很好地解决疑惑,并得到实质性的帮助。然后通过设计过程及时解惑,了解较深层次的设计知识,因而在设计水平和理论知识上得到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实际专业见解有限,望老师审核过后能指出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安排在开学初,为期一个月,虽然刚开始大家都不知如何着手,但好在导师朱秋享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在设计选题、设计方案的确定、说明书的撰写等方面的详细讲解。我们摸着了一点思路,并积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算有点设计框架,但是真正着手还是很难。第二次上课完后,我们班级成员间互相讨论,又有所收获。随着课设的进行,疑惑和解惑交替进行,我们真正知道在做什么,该怎么做。这一次次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的互相帮助下一次次地被攻克,我们的见解也进一步加深。通过这一次的课程设计,不仅加强了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加深了同学间的合作与友谊,也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同时也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虽然本次设计做得比较粗糙,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我学到很多东西,也提高了自己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明白了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并且明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企业真正需要的不是你的文凭而是你的实力。因此,毕业前的我们更应加强自身建设,争取做一名优秀人才。参考文献

[1]高孔荣主编,《发酵设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年

[2]张力田编著,《淀粉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年

[3]吴思方主编,《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年[4]谭蔚主编,《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

[5]杨婀娜编著,《淀粉糖浆生产技术》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6]扈文盛编,《食品常用数据手册》,中国食品出版社,1987年

[7]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编,《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8]陈树功编著,《现代制糖工业技术(第一分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年

[9]王宜庆编著,《玉米淀粉和高果糖浆》,中国食品出版社,1987年

PROE课程设计说明书

PROE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目充电器底座 指导老师

PRO/E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PRO/E课设要求 1、PRO/E软件对零件进行三维造型; 2、PRO/E软件对零件进行分模; 1)创建模具型腔; 2)设置收缩率; 3)设计分型面; 4)用分型面分割工件得到体积块; 5)通过抽取将体积块转化为模具元件; 6)设计浇注系统; 7)铸模; 8)定义模具开模; 3、用EMX对以上的模具进行模架设计; 1)装配型芯、型腔; 2)定义模具组件; 3)侧向抽芯设计 4)设计流道; 5)设计顶针; 6)设计冷却系统; 7)装配模架; 二、PRO/E课设目的 1、熟练掌握PRO/E软件的3D造型; 2、熟练掌握其对零件的模具设计; 3、了解并掌握对模具进行模架设计; 三、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1、三维造型 在PRO/E软件中用“零件”模块进行三维造型设计。在“拉伸”“草绘”之前对充电器底座进行测量,量取底座尺寸后,进行草绘拉伸。

拉伸完成后用“壳”工具,内部系列结构用“拉伸”工具,进行加减材料拉伸,可逐步完成至下图结构。 新建基准平面进行镜像。将拉伸好的凸台凹面分别镜像至右侧。 凸台内侧的阶梯通孔同旋转去材料的方法得到。下图为草绘图与拉伸后的孔。

局部有筋板处先做一个拉伸,再用阵列的方法得到。 此零件造型较难一处,为散热挡灰板的造型,因为其结构呈Z形,做正反面拉伸除料,再按方向进行阵列。 拉伸一次除材料,进行第一次阵列除材料。 拉伸一次除材料,进行第二次阵列除材料。

反面,拉伸一次除材料,进行三次阵列除材料。完成散热挡灰板的造型。因为其特殊的Z 形结构,在设置分型面时候也要注意,后面再做简述。 之后对零件进行倒圆角,设置收缩率,完成零件的三维造型设计。 2、分型面的设计 取最大截面处做分型面,外轮廓表面较易补孔。故复制外轮廓面补空填充,与最大截面处合并的方法设计主分型面。卡勾处设计卡勾分型面,细小孔洞处做一个嵌件分型面。 主分型面用“种子面法”选取,选取外表面的任意一个面为种子面,按住“shift”键选取边界面,松开“shift”,进行复制粘贴。

大学生选课系统软件需求规格使用说明

b.运行环境:WINDOWS2003/WINDOWS XP/ WINDOWS 7 c.处理器:Intel PentiumIII 及以上 d.内存要求:521M及以上 e.硬盘空间:40G及以上 f.网络协议;TCP/IP

3功能性需求分类 3.1 数据流图 顶层数据流图: 第一层数据流图:

第二层数据流图:

3.2 状态转换图

3.3 具体功能 3.3.1学生功能 3.3.1,1 密码修改 学生利用自己的学号注册成功之后,登录之后可到个人信息界面进行密码修改。 3.3.1.2 填写、修改个人信息 学生登录之后,选择个人信息,进入到个人信息管理界面,可进行个人信息的填写和修改,保存即可生效。 3.3.1.3 自主选课 学生登录之后,选择开始选课功能,跳转到自主选课界面,结合选课课表,进行选课,如果上课人数已满,系统会做出相应的提示如果课程可选,选课成功后,课程会自动添加到本页面上方必修课表中。如果学生在选课周期内,对自己已选课程不满意,可从新登陆本系统,进入自主选课界面,删除当前选择的课程,并重新选课;若超出选课周期,则选课结束,选课结果不能进行更改。 3.3.1.4 查询已选课程 学生登录本系统,进入到自主选课界面,则可以查看必修和选修的全部课程信息。

3.3.2.1密码修改 教师用自己的教工号注册成功后,登录本系统,进入个人信息管理界面,可修改自己的密码。 3.3.2.2 填写、修改个人信息 教师登录本系统,进入个人信息管理界面,即可对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填写个修改,保存后即可生效。 3.3.2.3 课程信息发布 在学生选课开始之前,教师需提前将自己本学期所授课程的详细信息上传本系统,最终由管理员进行统一排课,生成选课课表,供学生选课使用。课程发布信息包括:课程名,学时,学分,任课教师。教师登录本系统后,进入课程信息发布界面,将课程信息发布上传给管理员。如若课程信息发布错误,任课教师可在课程信息发布界面进行修改和删除。 3.3.2.4 查询 本功能指教师查询自己所受课程的选课情况,教师登陆本系统,进入选课情况查询界面,输入对应的课程号,即可显示该门课程的选课情况,选课情况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班级,院系。教师可在本界面上对查询结构进行打印,以方便授课。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陈启帆 学号:23 专业:环境工程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2016年07月 - 1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学生姓名:陈启帆 导师: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所在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日期:2016年07月 学校名称: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2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目录 1. 课程设计题目 (4)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4) 3. 设计任务 (5) 4. 原始资料 (5) 5. 基本要求 (8) 6. 设计成果 (8) 7. 设计步骤 (8) 8. 设计用水量计算 (9) 9. 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 (11) 10.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11) 11. 设计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4) 12. 参考资料 (16) - 3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1. 课程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为以后毕业设计及从事给水管网的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1)了解管网定线原则; (2)掌握经济管径选择要求; (3)掌握给水系统压力关系确定方法; (4)掌握管网水力计算。 - 4 -

proe课程设计千斤顶的设计说明

《Pro/E》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 :*** 学号:*** 指导老师:*** 学院能源工程学院 2011年04月30日

《Pro/E》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名称 Pro/E应用实训 二、课程设计目的 1、了解Pro/E4.0软件基本功能特点; 2、了解三维CAD基本技巧和方法及典型操作流程; 3、熟练掌握基本3D绘图方法和简单零件的设计方法; 4、掌握零件装配方法和了解机构仿真步骤和方法; 5、掌握工程图的创建技巧。 三、课程设计容及要求 1、自行设计一个组合件,它包括的零件数大于等于4个(这里所指的零件不包括诸如 长方体、圆柱、圆锥之类的简单零件,组合件中的相同零件只算1个),在创建这些零件时需要用到的特征包括基本特征(拉伸、旋转、扫描、混合、扫描混合、螺旋扫描特征)中的两种,工程特征(孔、壳、肋、拔模、倒圆角、倒角特征)中的两种和阵列特征。 2、零件结构设计; 3、组合件中零件间约束类型和“连接条件”分析及确定,组合件创建,要求创建的组 合件中至少有两个可动连接; 4、至少2个零件的工程图创建,要求这2个零件为你设计的所以零件中较复杂的两个; 5、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零件的设计 一、底座设计 (1) 二.螺套的设计 (2) 三、螺旋杆的设计 (3) 四、绞杠的设计 (5) 五、顶垫的设计 (6) 第二章、组装零件 一.底座的组装 (9) 二、螺套的组装 (10) 三、螺旋杆的组装 (10) 四、绞杠的组装 (11) 五、顶垫的组装 (11) 六、千斤顶装备图 (12) 第三章、小结 (18)

第一章 一.底座的设计。 千斤顶的底座的设计用到的命令主要有草绘,旋转,倒角。 1.草绘 点旋转进入草绘界面,画出如图(一)所示的图形。 (图一) 2. 进行旋转 选取画好的草绘进行旋转,旋转角度360。如图(二)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 书

环境工程设计 大作业 题目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姓名姜晨旭 学号 指导教师王庆宏 成绩 二○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设计概要 (2) 1.1设计题目 (2) 1.2设计内容 (2) 1.3设计资料 (3) 1.4设计参考资料 (3) (二)排水系统 (3) 2.1排水体制 (3) 2.2排水体制的选择 (4) (三)管网设计 (5) 3.1管道定线 (5) 3.1.1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5) (4)规划时要考虑到使渠道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5) 3.1.2排水管网定线考虑因素 (5) 3.1.3污水主干管定线 (6) 3.1.4污水干管定线 (6) 3.2水量计算 (7) 3.3水力学计算 (9) 3.3.1水力学计算要求 (9) 3.3.2水力学计算过程 (11) (四)图形绘制 (13) (五)管材设计 (14)

(一)设计概要 1.1设计题目 1.2设计内容 (1)绘制CAD图并计算小区面积、布设管道、测量出地面标高;(2)完成流量计算并列出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 (3)完成水力计算,经过查阅水力计算图,完成污水干管水力计算表; (4)绘制主干管的纵剖图并进行标注。

1.3设计资料 (1)人口密度为400cap/ha; (2)生活污水定额140L/cap·d; (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是8.24L/s和6.84L/s,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 工厂排水口地面标高为43.5m,管底埋深不小于2m,土壤冰冻深度为0.8m; (4)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m。 1.4设计参考资料 1.《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环境工程设计》赵立军陈进富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二)排水系统 2.1排水体制 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能 够采用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也能够采用各自独立的分 质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 种。其中合流制又分为直排式合流制与截流式合流制两种。 前者是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进排入水体;后者 则是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交接处设置溢流井,超出处理能

学生选课系统软件需求说明书

学生选课系统软件需求说明书 作者: 完成日期: 签收人: 签收日期: 修改情况记录: 目录 1引言................................................................................................................................................ .. 1 1.1 编写目的. .................................................................................................................................. 1 1.2 范围. (1) 1.3 定义. (1)

1.4 参考资料. (1) 2项目概述 (2) 2.1 项目来源及背景. ...................................................................................................................... 2 2.2 用户特点. . (2) 2.3 项目目标. (2) 3应用环境 (3) 3.1 系统运行的网络环境. (3) 3.2系统运行的硬件环境. (3) 3.3系统运行的软件环境. (4) 4功能需求规格 (4) 4.1角色定义. (4) 4.2系统主用例图. (5) 4.3登录模块. ................................................................................................................................... 6 4.4管理员模块.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李悦 学号:20070130211 专业班级:给排水工程二班

目录 Ⅰ.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3) 一、设计项目 (3) 二、设计任务 (3) 三、设计资料 (3) Ⅱ.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5) 一、输配水系统布置 (5) 二、设计用水量及调节构筑物相关计算 (5) 1 设计用水量计算 (5) 2 设计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确定 (7) 3 清水池、水塔调节容积的计算 (7) 三、经济管径确定 (11) 1 沿线流量及节点流量 (11) 2 初始分配流量 (13) 3 管径的确定 (13) 四、管网水力计算 (15) 1 初步分配流量 (15) 2 管网平差 (15)

3 控制点与各节点水压的确定 (15) 4 泵扬程与水塔高度的计算 (17) 五、泵的选择 (19) 1 最高时工况初选泵 (19) 2 最大转输工况校核 (19) 3 消防工况校核 (21) 4 泵的调度 (24) 六、成果图绘制··················································- 参考文献 (25)

Ⅰ.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设计项目 某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二、 设计任务 根据所给资料,应完成下列任务: 1、进行输配水系统布置,包括确定输水管、干管网、调节水池(如果设置的话)的位置和管网主要附件布置; 2 、求管网、输水管、二级泵站的设计用水量与调节水池的容积; 3、计算确定输水管和管网各管段管径; 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5、确定二级泵站的设计扬程,如果有水塔,确定水塔的设计高度; 6、确定二级泵站内水泵的型号与台数(包括备用泵),并说明泵站在各种用水情况下的调度情况; 7、画出管网内4~6个节点详图。 三、 设计资料 1、某市规划平面图一张。 2、某市规划资料。 某市位于湖南的东部,濒临湘江。近期规划年限为6年,人口数为12万,城区大部分房屋建筑控制在6层。全市内只有两家用水量较大的工业企业,其用水量及其他情况详见表1。 表1 工业企业近期规划资料

proe课程设计说明书(订书机)

综合实验报告 (计算机类) 题目:小型订书机三维数字化造型设计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级、专业: 2008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 2011 年 7 月 4 日完成时间: 2011 年 7 月 15 日

目录 引言............................................................................................................................................................... - 3 - 1 实验目的....................................................................................................................................................... - 4 - 2 实验准备....................................................................................................................................................... - 4 - 2.1操作平台 ...................................................................................................................... - 4 - 2.2实体选取 ...................................................................................................................... - 4 - 3 实验过程....................................................................................................................................................... - 5 - 3.1创建滑槽 ...................................................................................................................... - 5 - 3.2 创建滑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创建底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创建底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创建弹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创建上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初步组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创建弹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 弹片尺寸修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0 最后组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结............................................................................................................................................................. - 18 - 5致谢.......................................................................................................................................................... - 18 - 6参考文献...................................................................................................................................................... - 18 -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环境工程设计 大作业 题目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姓名姜晨旭 学号2014010650 指导教师王庆宏 成绩 二○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设计概要 (2) 1.1设计题目 (2) 1.2设计内容 (2) 1.3设计资料 (2) 1.4设计参考资料 (3) (二)排水系统 (3) 2.1排水体制 (3) 2.2排水体制的选择 (4) (三)管网设计 (4) 3.1管道定线 (4) 3.1.1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4) (4)规划时要考虑到使渠道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4) 3.1.2排水管网定线考虑因素 (4) 3.1.3污水主干管定线 (5) 3.1.4污水干管定线 (5) 3.2水量计算 (6) 3.3水力学计算 (8) 3.3.1水力学计算要求 (8) 3.3.2水力学计算过程 (9) (四)图形绘制 (10) (五)管材设计 (11)

(一)设计概要 1.1设计题目 1.2设计内容 (1)绘制CAD图并计算小区面积、布设管道、测量出地面标高; (2)完成流量计算并列出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 (3)完成水力计算,通过查阅水力计算图,完成污水干管水力计算表; (4)绘制主干管的纵剖图并进行标注。 1.3设计资料 (1)人口密度为400cap/ha; (2)生活污水定额140L/cap·d; (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是8.24L/s和6.84L/s,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 工厂排水口地面标高为43.5m,管底埋深不小于2m,土壤冰冻深度为0.8m; (4)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m。

1.4设计参考资料 1.《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环境工程设计》赵立军陈进富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 (二)排水系统 2.1排水体制 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可以采用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也可以采用各自独立的分质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其中合流制又分为直排式合流制与截流式合流制两种。前者是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进排入水体;后者则是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交接处设置溢流井,超出处理能力的混合污水通过溢流井后直接排入水体,在截流主干管(渠)的末端修建污水处理厂。而分流制又分为完全分流制与不完全分流制两种。前者包括独立的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后者只有污水排水系统,未建立雨水排水系统。 合流制与分流制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学生选课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程序系统的结构 (2) 3程序1 (标识符)设计说明 (3) 3.1程序描述 (12) 3.2功能 (12) 3.3性能 (12) 3.4输人项 (113) 3.5输出项 (113) 3.6 算法 (113) 3.7流程逻辑 (113) 3.8 接口 (113) 3.9存储分配 (13) 3.10注释设计 (13) 3.11限制条件 (13) 3.12测试计划 (13) 3.13尚未解决的问题 (114) 4程序2 (标识符)设计说明 (114)

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为了更好的描述软件结构以及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撰写详细设计说明书。 1.2背景 a?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大连交通大学学生选课系统; b ?本系统主要为方便广大学选课,避免选课高峰期选不上等问题; c.本系统的受益人为:老师、学生和系统管理人员。 1.3定义 详见概要设计说明书。 1.4参考资料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五版 【2】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 月第四版2程序系统的结构 该详细设计只针对学生信息管理中的信息查询和信息维护两个子功能作说明, 其程序流程图如下:

图4-2学生信息管理模块程序流程图 结束 图4-1学生信息查询模块程序流程图 Y

3程序1 (标识符)设计说明 #in clude #in clude int N1,N2,kk1,kk2,kk3; struct couse * headl; struct stude nt * head2; struct couse//课程信息结构体 { int nu ml; char name1[20]; int score; int n elepeo;//课程已选人数 int Melepeo;//课程人数上限 struct couse * n ext; }; struct stude nt//学生信息结构体 { int nu m2; char name2[20]; int nelenum[50];〃已选课程编号 int nelen;〃已选课程数量 struct stude nt * n ext; }; void Ms() { for(kk1=0;kk1<1100;kk1++) for(kk2=0;kk2<1200;kk2++) for(kk3=0;kk3<1200;kk3++); } void keyboardc()〃录入课程子函数(从键盘录入) { struct couse *p1,*p2; 2= 0; p1=p2=(struct couse*)malloc(sizeof(struct couse)); printf("课程编号\t课程名称\t学分\t课程人数上限\n"); scan f("%d%s%d%d",&p1-> num1,p1-> name1, &p1->score,&p1->Melepeo); p1- >n elepeo=0; head 仁NULL; while(p1-> nu m1!=0) { 2= N1+1; if(N1==1)head 1= p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篇设计原始资料与任务 第一部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给水部分) 1、名称 某市城北区给水管道的设计。 2、设计任务 根据该市设计资料和平面图进行给水管网工程设计,包括:1、给水管道系 统设计;2、调节构筑物设计。 3、基础资料 (1)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某市近期规划人口为12万,其中城北区近期规划人口8万人,用水普及率 预计100%,综合用水量标准采用300L/cap·d,城区大部分建筑在6层,屋内有 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区内有工业企业甲。 (2)城市用水情况:城市生活用水量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间0~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10~11 11~12 用水量 1.10 0.70 0.90 1.10 1.30 3.91 6.61 5.84 7.04 6.69 7.17 7.31 时间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 23~24 用水量 6.62 5.23 3.59 4.76 4.24 5.99 6.97 5.66 3.05 2.01 1.42 0.79 (3)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甲企业用水量(含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为3000立方米/日, 均匀使用,工业用水要求水压不小于24米,水质同生活饮用水:工厂房屋最大 体积为5000立方米(厂房),房屋耐火等级为三,生产品危险等级为乙。 (4)其他 平面图见附图(按照A4版幅打印,比例尺为1:20000)。

4、设计内容 (1)进行给水管网的布线,确定给水系统布置形式、给水管网布置形式、调节构筑物位置; (2)选择管材; (3)计算最高日用水量,二泵站、管网、输水管设计流量; (4)确定水塔的容积、设置高度: (5)计算管网各管道的管径; (6)计算管网各节点的水压标高、自由水头; (7)确定二泵站流量及扬程; (8)进行校核。 5、设计步骤 (1)给水系统布置 确定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如统一给水、分系统给水,地表水给水、地下水给水,说明原因; 确定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如有水塔给水管网、无水塔给水管网,枝状给水管网、环状给水管网,说明原因; 确定调节构筑物位置; 确定一泵房、二泵房供水方式,如一级供水、二级供水,说明原因。 (2)给水管网布线 包括干管及干管之间的联络管; 根据平面布置图确定管线布置方向; 按照布管原则进行:干管的延伸和二泵房输水到水塔、大用水户的水流方向一致,以水流方向为基准平行布置干管,以最短的距离到达用水户;干管间距500-800米,联络管间距800-1000米;枝状和环状相结合;单管和双管相结合; 绘制给水管网定线草图(管线、节点、管长)。 (3)设计用水量 计算城市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计算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情况;

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 第一篇给水管网设计 1. 概述 (2) 1.1 给水现状 (2) 1.2 规划用水单位 (2) 1.3 水源选择 (2) 1.4 水压要求 (2) 2. 设计用水量计算………………………………………………………….. 3 3. 管网设计 (4) 3.1 管网定线 (4) 3.2 比流量,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以及流量出分配 (4) 3.3 管网平差计算 (8) 4 泵站流量扬程计算 (9) 5. 管网设计校核 (9) 5.1 消防工况校核 (9) 5.2 事故工矿校核 (11) 第二篇污水管网设计 1. 概述 (12) 2. 管道定线及设计管段、面积划分 (12) 3. 设计流量、比流量计算 (13) 4. 污水管段设计流量计算表 (14) 5. 污水干管水力和埋设深度计算 (14) 第三篇雨水管网设计 1. 概述 (16) 2. 雨水量计算 (16) 2.1 暴雨强度公式 (16) 2.2 综合径流系数 (16) 3. 雨水管网定线 (16) 4. 划分设计管段 (17)

5. 汇水面积划分 (17) 6. 管段设计流量及管道水力计 算 (18) 7. 各设计管段上、下端的管底标高和埋设深度计 算 (19) 第一篇给水管网设计 1. 概述 1.1 给水现状 目前镇区没有统一给水,居民用水多采用自发组织引山泉水及地下水,其水量不能满足镇区用水量的要求,此外,镇区给水管网不成系统,管径和管材都不能满足要求。 1.2 规划用水单位 镇区规划以居住生活用地为主,用水量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公建用水量及市政用水量。规划可根据远期镇区的发展状况、人民生活水平、工业的性质及水资源的情况,同时参考国家有关规及相似城镇的用水标准,

网上选课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范文

网上选课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1.导言 1.1目的 目的旨在推动软件的规范化,使设计人员遵循统一的概要设计书写规范,节省制作文档的时间,降低系统实现的风险,做到系统设计资料的规范性和全面性,以利于系统的实现、测试、维护、版本升级等。 1.2范围 软件设计总体结构设计、全局数据库和数据结构设计、外部接口设计、主要部件功能分配设计、部件之间的接口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1.3命名规则 变量对象命名规则:申明全局变量、局部变量对象的命名规则。 数据库对象命名规则:申明数据库表名、字段名、索引名、视图名等对象的命名规则。 1.4术语定义 表1-1 术语定义或解释表

1.5参考资料 [1]用户需求报告 [2]软件开发合同 [3]数据库设计规范 [4]命名规范 1.6相关文档 [1]《详细设计说明书》 [2]源程序清单 [3]测试计划及报告 [4]《用户使用手册》

1.7版本更新记录 表1-2 版本更新记录 2.总体设计 2.1总体结构设计 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1 总体结构示意图 2.2运行环境设计 该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 硬件平台: 最低配置:奔腾4处理器、512内存、60G硬盘。 建议配置:奔腾双核T4400 2.2GHZ及其以上 2G内存、320G硬盘 外设的要求:键盘、鼠标、显示器。 软件平台: A:windows 98 以上的操作系统 B:Myeclipse 和 pl/sql C:Microsoft office 网络平台: 通信协议、通信带宽。 2.3子系统清单 表2-1 子系统清单

2.4功能模块清单 表2-2 功能模块清单 3.模块功能分配 3.1专用模块功能分配 3-1 专用功能模块分配 表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谭水成宋丰明张奎刘萍完成时间:2013年12月13日 河南城建学院 2013年12月27日

指导老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字答辩委员会评语

主任委员签字设计成绩 年月日

前言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了城镇生活、生产、市政和消防提供用水和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雨水排除的系统,可分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给水管网系统一般是有输水管、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及水量调节设施等构成,根据类型分为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和不同输水方式的给水管网系统。给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管网定线、流量的设计计算、清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平差和消防校核。排水管网系统分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分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分为直排式、截流式、完全式,分流制分为完全式、不完全式、半完全式,排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排水体制选择、设计流量计算和设计水力计算。 做为工程类专业学生,实践学习和设计是我们自身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最好环节。学生通过设计,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能使我们具有掌握查阅规范、标准设计图集,产品目录的方法,提高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说明的水平,作好一个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熟练城镇给水排水工程系统的详细计算和培养一定的理论

分析和设计的能力。提高方案的比较、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诸方面的综合分析和论证能力。 Foreword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design of urban life, production, municipal and fire water supply and sewage, industrial sewage,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一.原始资料 设计任务为陕西中部A县给水系统。 1、设计年限与规模: 设计年限为2020年,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城区人口生活与工业生产用水,包括: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市政及消防用水,不考虑农业用水。 2、水文情况: 本县地势较平缓,附近有地表水源,考虑城区发展及供水安全可靠,采用环状网的布置形式,管线遍布整个供水区,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与水压。 3、气象情况: 该地区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见远期规划图中的风向玫瑰图,冬季冰冻深度0、5米。 4、用水情况: 城区2011年现状人口13、5万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5‰,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城区最高建筑物为六层(要求管网干管上最不利点最小服务水头为28、00米)。消防时最低水压不小于10、00米。要求供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无论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无特殊要求。采用统一给水系统。用水普及率为100 % 。

综合生活用水逐时变化表 二.设计内容 1、给水量定额确定 (1)参照附表1(a)选用的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40L/cap、d (2)工企业内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根据车间性质决定,一般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 (3)浇洒街道用水量定额选用2、5L/m2、d。浇洒绿地用水量定额为2 L/m2、d。 (4)参照附表3该城市同一时间内可能发生火灾2次,一次用水量为45L/S。 2、设计用水量计算 (1)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包括综合用水、工业用水、浇洒道路与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与管网漏失水量。 (一)城市综合用水量计算:

设计年限内人口为14、12万人,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240L/cap d 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1 : Q1=qNf Q1―—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m3/d; q――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 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 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 所以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为: Q1=qNf=0、24*141200*100%=33888m3/d=392、22L/s (二)工业用水量计算 工业生产用水 2000+1000+600=3600m3/d=41、7L/s。 工业生活用水 (600*25+1500*35)+1500*25+1500*25=142、5m3/d=1、65L/s。 工业淋浴用水 600*60*3+450*40*3+400*40*2=194m3/d=2、25L/s。 工业用水量 Q2=3600+142、5+194=3940m3/d=45、6L/s。 (三)浇洒道路与绿化用水计算 道路面积按街区面积的15%算,绿地面积按街区总面积的5%算,街区总面积为48000002m。浇洒道路用水量按每平方米路面每天2、5L计

学生选课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学生选课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一、编写目的 该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根据需求说明书与概要设计说明书提出该系统的详细设计,即系统的详细架 构,主要包括系统的模块划分、程序系统的结构、各个 模块的流程以及各层次中每个程序的设计考虑。 二、背景 软件系统名称:学生选课系统 软件实现计算机:LENOVO 三、管理员模块程序设计说明 ①人员管理:管理员在登录之后可以对系统内的人员(包括 学生、教师等)进行管理,包括对人员的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②课程管理:管理员在后台添加、编辑课程的基本信息(包 括授课教师、开课时间设定),同时可以编辑系统开放选课的时间,在适当时间开启和关闭选课系统。 ③系统信息管理:管理员可对系统的基本信息进行编辑,对 系统公告进行更改或者系统标题、系统相关链接等。 ④系统权限管理:对不同的用户要分配不同的权限,管理员 可设定不同人员对不同模块的访问权限,允许或者拒绝不同用户对模块的增删查改操作。 四、教师模块程序设计说明 (1)基本信息管理:此模块主要实现两个分支功能: ①个人信息修改和密码修改。在教师用户登录状态下,实现这些功能,通过对自己的注册信息的修改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能将注册信息及时反映个人状态,另外,密码修改则是很多网站都应具备的基本功能,能有效保护用户身份和网络安全。 ②其它基功能如学生查询,教师查询和留言查询,这三个功能都是在教师在线状态下实现的。学生查询对于教师来说非常实用,如果教师想要某个学生的基本信息,只要登录查询就可以找到目标学生,此模块目的在于让老师更方便的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备不时之需,用以师生交流上非常方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前言 水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科学用水和排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中,随着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程式化进程,给水排水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和工农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基础保障。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的总称。它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城市化聚集居住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面临全球水资源极其缺乏的今天,给排水管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城市给排水系统在新的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看似平凡的规划设计却有着不平凡的现实意义,在满足规范和其它技术要求的条件下,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设计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课程设计是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对前期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课程设计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为玉树囊谦县香达镇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整个设计包括三大部分:给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设计。给水管网的设计主要包括管网的定线、流量的设计计算、清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平差和消防校核。排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定线、设计流量计算和设计水力计算。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4) 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6) 2.1给水管网的设计说明 (6) 2.1.1 给水系统的类型 (6) 2.1.2 给水管网布置的影响因素 (6) 2.1.3 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7) 2.1.4 配水管网布置 (7) 2.2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8) 2.2.1 设计用水量的组成 (8) 2.2.2 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8) 2.2.3 管网水力计算 (12) 2.3二级泵站的设计 (20) 2.3.1 水泵选型的原则 (20) 2.3.2 二级泵站流量计算 (20) 2.3.3二级泵站扬程的确定 (20) 2.3.4 水泵校核 (21) 第三章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23) 3.1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23) 3.2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23) 3.3污水管网的布置 (23) 3.4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24) 3.4.1 污水管道的定线 (24) 3.4.2 控制点的确定 (24) 3.4.3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参数 (24) 3.4.4 污水管道上的主要构筑物 (25) 3.5污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26) 3.5.1 污水流量的计算 (26) 3.5.2 集中流量计算 (27) 3.5.3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 (27) 3.5.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29) 3.6管道平面图及剖面图的绘制 (30)

学生选课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学生选课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姓名:任力健 学号:1134110152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 - 3 - 1.1 需求分析 . (2) 1.1.1.1 系统管理员需求分析........................... - 4 - 1.1.1.2教师需求分析.................................. - 5 - 1.1.1.3 学生需求分析................................. - 5 - 1.2 任务概述............................................. - 6 - 1.2.1 目标........................................... - 6 - 1.2.2 运行环境....................................... - 6 - 1.3 数据流图............................................. - 7 - 1.4 数据字典............................................. - 7 - 1.5系统完整性、安全性................................... - 9 - 1.5.1 对服务的要求................................... - 9 - 1.5.2 对性能的规定................................... - 9 - 第二章概念结构设计....................... - 11 - 2.2 学生选课系统概念结构设计............................ - 11 - 2.2.1 系统实体E-R图................................ - 13 - 2.2.2学生选课系统的分E-R图......................... - 15 - 2.2.3学生选课系统E-R图............................. - 18 - 第三章逻辑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逻辑结构设计........................................ - 19 - 3.2 学生选课系统的逻辑结构设计.......................... - 19 - 第四章物理设计........................... - 20 - 4.1 关系中的关系模式.................................... - 21 - 4.2 基本表设计.......................................... - 2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