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人》人物分析

《北京人》人物分析

《北京人》人物分析
《北京人》人物分析

《北京人》人物分析

剧本《北京人》为曹禺先生于1940年创作的三幕悲喜剧。表现的是旧北平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的没落,用含蓄委婉的笔触,将一个大家庭走向衰落的最后一个月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作者通过对曾家的没落过程的节选式典型的叙述,从民族根基上对封建文化进行形象的批判,更深一层的对中华民族大灾难的历史文化根源进行深刻的反思,希望以此唤起人们的反抗斗争意识,救民族于危难。

故事始终在北平一个行将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曾家旧宅里进行,全剧从初秋明朗的上午开始展开情节,结束于暮秋黎明前的黑暗,第一、二幕发生在同一天,第三幕距第二幕有一个多月。人物涉及曾家老小三代人及房客和家佣。作者曹禺在编写剧本时,希望表现出的是一种“古老的感觉”,希望有点“味道”,将“现实主义的东西”表现的“不那么现实”(引自田本相《曹禺评传》)。曾家曾是一个煊赫的家庭,而到本剧开场它已经破落了。中秋节的正午,当曾家正忙着过节的时候,要债的人堵在了家门口。曾老太爷还想挽回家庭的颓势,让大少爷曾文清当天离开家到外面找事情做。多年前,曾文清被家庭逼迫娶了自己不喜欢的思懿为妻,而无力追求彼此有爱慕之情的表妹愫方,却让她在伺候老太爷的岁月中蹉跎了青春。为了让老太爷曾皓早日抱重孙,曾文清的儿子曾霆15岁就被迫娶了比自己大一岁的瑞贞做妻,小夫妻俩在棺材一般的家庭里过着死一般的生活。曾家的女儿曾文彩嫁给了一个留洋归来的江泰,他做了几次官都不得意,作后不体面地下了台,寄居在丈人家里。中秋节的晚上,曾皓无意之中撞见曾文清不但没走还在抽鸦片,气得中风。怕家里死了人房子不好卖的思懿强行将曾皓拽出家门,送了医院。中秋节一个多月后,正是曾皓的生日。曾文清已经出走,愫方对他寄予了自己全部的希望,她坚信曾文清能成“一个人”,为此她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然而,长期的优裕生活已经使曾文请成了成了一只飞不起来的鸽子,他在外面混了一个多月后,又回到了棺材一样的家里。愫方在对曾文清的极度失望中跟着瑞贞和袁任敢父女离开了曾家。曾文清自杀身亡。

剧中人物分析:

曾思懿:曾家长媳,三十八九岁。她是全剧的中心人物,是本剧人物关系的交叉点。她是曾家第一代人曾皓的儿媳妇,是曾家第二代长子曾文清的妻子,是愫方的夙敌,是曾家第三代人曾霆的母亲、瑞贞的婆婆,是曾家事实上的管家婆,她掌握着曾家的生活主脉,处理着家里的大事小事。她的所作所为在剧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她是剧中最不受人喜欢的“反面角色”,是一个完全的旧式女人,吸收了所有封建礼教中的糟粕。她阴毒狡黠;从她嫉妒愫方的巧手而欲将其斫下,从她不顾老太爷死活强行将其抬出家门,从她平日里言语之间放出的“冷箭”等方面都反映出来。她虚伪多疑;最典型的是她明明心里巴不得公公曾皓赶紧死掉,表面上却嘘寒问暖、频献殷勤,装出一副极其孝顺的嘴脸。她功于心计;时刻都在算计着怎么把老太爷手里的钱弄到自己腰包里,算计着怎么才能天衣无缝、两全其美的除掉眼中钉愫方和江泰。张扬跋扈、爱贪小便宜。同时她又是曾家最具行动力和理财能力的人,在经济上的轻重缓急判断能力是最为清醒的,是个精明能干的女人。但她同时也有着女人普遍的依赖性,缺少独立的人格意识,即使是如此孱弱无能的曾文清在她心目中也是她一辈子的靠山,并拼了命的要抓住这个“靠山”。没有与她精干的性格那样

的独立意识。她出身于大户人家,恪守着她所谓的大家闺秀的规矩。

思懿对文清: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她处处欺压着文清,限制他的生活,节制他的欲望。做得过分到她让文清在她面前已经丧失了封建式家庭“男尊女卑”的意识,完全听命或屈从于她。但她对文清的依赖之情胜过对他的爱恋之情,想方设法的要除掉愫方、一次又一次的破坏他们的传情,都是怕失去她的“靠山”---文清。文清的出走和铩羽而归,对思懿而言是与愫方截然不同的感受,她对于曾文清的无力“成人”是很欣喜的,因为她永远也不会失去他了。

思懿对愫方:去之而后快的眼中钉。思懿将她婚姻的不幸完全归结于愫方的存在,于是她处处与愫方为难,将愫方与文清的联系毫不留情的驳回。从用语言刺激愫方嫁给袁任敢到安排愫方做文清的填房,她一心都是想除掉这个眼中钉或至少将她束缚于自己的掌控之下,起码名分上能满足她的自尊心。但她却从来不从自己的角度去反思,愫方之所以能赢得文清的心是因为她的修养、她的内在,因为她作为一个女人所能给予男人的安慰和自信,而这些都思懿所不具备的!

思懿对曾皓:全无亲情的金钱联系。思懿与曾皓之间的关系一直维系在“钱”上,她对曾皓假惺惺的献殷勤是因为想要曾皓的钱,她对曾皓恶狠狠的行径也是因为迟迟不能得到曾皓的钱。为了钱,思懿全然泯灭了她和曾皓之间的亲情,将病重的曾皓强行送入医院,不顾老人不愿去医院的心结,甚至以造成老人肉体的伤害来达到送走他的目的。为的也不过是“钱”---不让他死在家里,不然房子卖不掉。从她对曾皓的态度中充分暴露出她阴毒、虚伪的一面。

思懿对江泰:水火不相容的仇敌。思懿将江泰视为她拢钱路上的绊脚石。直率的江泰总是在她千方百计弄钱的计划上与她作对,要么就干脆明着要老太爷的存款,明显的对思懿造成了威胁。思懿一心希望将江泰赶出家门,处处与他为难,不给他修“快要倒了的院墙”,就是想要他识趣的走掉。而对于江泰直率的戳穿她的阴谋,她又气又恨,除了嘴上还击心里嫉恨,也无可奈何了。

思懿对曾霆:不得其法的爱护。思懿对亲生的儿子爱护有加。可是她是以一种封建传统的观念来“爱”他,与当时的时宜不合,与曾霆的心理不合。安排他迎娶瑞贞是为了他能早日“制造”出曾皓的重孙、文清和她的孙子,提高曾霆的地位,但是这桩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反而加剧了曾霆的痛苦,让他陷入无力摆脱的境地,剥夺了他的青春和幸福。

思懿对瑞贞:肆无忌惮的出气筒。对于瑞贞,思懿的蛮横阴毒是最没有任何掩饰的。她想什么时候骂她就什么时候骂,骂得没有任何顾虑,骂得毫不留情。她同时将瑞贞作为表达她嫉妒的工具--她当着愫方骂瑞贞时多数是在骂愫方。也正是因为瑞贞和愫方走得很近,才使思懿对她如此厌恶。

曾文清:曾家长子,三十六岁。一个“生命的空壳”。深受封建文化戕害的典型形象。被严格按照读书人的模式培养了出来,其目标是为考中科举考取功名。在社会上流行着“实业救国”的年代,他的家庭培养方式远离了现实,具体的生活技能他一样也没学会,反而是经过艰苦的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离了别人照顾就完全活不下去的“废人”!长期的封建传统教育熏陶,使他亲近于一些所谓的高雅的爱好,但是却是些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噱头,只是他把自己的生命体面的消耗在了这些没有任何实际功用的无聊行为中。这种长期处于闭关状态的生活,使他精神颓靡,变得懒散,没有力气去争取自己的权利,没有勇气去反抗去爱;却只能使些不痛不氧的小资手

段---诸如写些干巴巴的小诗---来表达他的爱,处于失语状态。全然没有了原始的生命冲动,没有了在家庭以外的广阔天地翱翔的能力和勇气,是“一只不会飞的鸽子”。但他宽容、善良,同情弱势力,尤其体现在他对不幸的曾霆小夫妻的维护上,体现在他对袁圆与他格格不入却仍能宽容相待、关爱有加上。是一个“有其不多,无其不少”的人物。灌注着作者对他这样不能像一个正常人那样正常的生存的可悲遭遇的同情。

文清与思懿:又惧怕又厌恶的妥协着。文清对思懿没有爱情,是包办婚姻的结合。他在思懿面前完全无力反抗,任凭思懿使着性子折磨他、挖苦他、刺激他,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他们的婚姻,没有反抗,有的只是一句又一句的“这是何苦呢”,只是一次又一次无奈的转身走开。他只能在心底挣扎,他厌恶着这种生活,厌恶着思懿的嚣张态度,但他连自己的生活都无力经营,又哪由勇气和能力去反抗已经为他搭建好的生活呢,哪怕这是让他多么的难受,他也只能依赖着思懿的跋扈精干来弥补他的无能,维持一个家。

文清对愫方:又爱恋又难以得到的矛盾着。文清对愫方的爱是众人皆知的,愫方与他有相同的爱好,有共同语言,是愫方让他发现了世上原来还有叫“爱情”的东西。但一切都只停留在几句短得不能再短的寒暄上,停留在几张写着晦涩难懂的小诗的纸片上,没有轰轰烈烈的表白,没有推翻或远离现状的抗争。他在愫方面前完全没有男人应有的气度和魄力,出走了还要靠愫方艰辛存下的钱来过活,当着愫方的面任由思懿对她进行侮辱让他把信退还,刚开口说要带愫方出走又马上反悔之。以至最后的狼狈归来给愫方以极大的打击。他这种废人完全没有能力去经营和维护他对愫方的爱。

文清对曾皓:明里遵从暗地违背着。文清对曾皓严格遵守着封建礼教的父子之间的礼术,毕恭毕敬,听从着父亲的一切安排,不管他是否有理,是否利于自己,从小时候听从父亲学习那些只有对科举有用的学识,到听从父命娶了与之没有爱情的思懿,只要是父亲的意思,哪怕牺牲自己的前途牺牲自己的幸福,他都默默的遵从着。他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被着父亲暗地里的小动作:父命要他戒烟,他却躲在曾皓轻易进不了的房间偷偷的吸;父命他离家谋生,他却靠着众人的隐瞒在家留了下来。而他所做的这些暗地反抗正是曾皓一次又一次的发病的导火索。

文清对曾霆:感同身受的爱护着。曾文清在曾霆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痛苦和不幸,看到霆儿和瑞贞之间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仿佛看到他和思懿之间名存实亡的婚姻状况。看到霆儿和袁圆之间的朦胧仿佛看到他和愫方之间的纠缠。所以他对霆儿充满了同情和爱怜,尽力地帮着霆儿说话,仔细的呵护着霆儿所喜爱的--比如袁圆,他希望他的悲剧不要在曾霆身上重演。虽然他所做的仍然无力,但这对于他这样一个自身都无力顾及的“空壳”而言已经很多了。

文清对瑞贞和袁圆:这两个他儿子身边的女人,一个被迫下嫁,一个被其儿子所爱,虽然背景、关系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和他儿子曾霆的幸福有关,所以文清对她俩都很关心爱护。尽管瑞贞不是曾霆所爱的,但她是包办婚姻的牺牲者,是曾霆的发妻,是曾家传宗接代的希望,曾霆的幸福有一部分在她身上,所以曾文清对瑞贞既有同情又很爱护,处处护着她。尽管袁圆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以及思想意识与曾家人有很大的不相容,但她是曾霆的爱恋对象,为着儿子的幸福,为着自己的悲剧不再重演,文清对袁圆宽容又爱护。这也体现出文清的宅心人厚。

文清对陈奶妈:他一直都很依赖于陈奶妈,是她一手将其拉扯大,到他十六岁的时候都还是陈奶妈帮他穿衣。所以文清对陈奶妈很恭敬,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和敬意。这也体现出文清重感情、心地善良、温厚可亲的一面。

愫方:曾家姨侄女,30岁上下。具有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哀静而坚韧,温厚而慧德,能吃苦,能耐劳。是曾家里唯一一个“利他主义者”,她的所有行为都是在为别人着想---一夜没睡为曾皓捶脚,早上又下厨房帮曾家做中秋节的饭菜,为瑞贞和她的孩子张罗不已,为文清的字画照顾有加。她在曾家扮演的是一个不挣工钱的保姆(对他们全家)兼看护妇(对曾皓)兼精神支柱(对文清)兼心灵慰藉者(对瑞贞)的角色。尽管他有着牺牲精神,不记前嫌以德报怨,但都用在了不值得用的人身上,为那些不值得牺牲的人(文清)、肆意让她牺牲的人(曾皓)和痛恨她牺牲的人(思懿),却牺牲掉了自己从少女到老姑娘的美好岁月。她由于不会识人---看不出曾文清是只根本没有飞翔能力的鸟,居然相信他会成为“一个人”而忍受着思懿对她的仇恨、忍受着不能相爱的悲痛,长达十几年。由于她不敢说“不”---对曾皓的肆意剥掠她不敢说“不”,对曾家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在袁任敢的事情上从不同的角度挤兑她,她不敢说“不”……她这种不敢说“不”的态度,给了曾家老小欺负她的充分自信,让她承受着更大的更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欺压。她放弃了自己在曾家作为一个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的地位后,她所遭受的屈辱也就理所当然了。愫方背负了中国传统女性的诸多负面色彩,她最后的出走是对这种负面形象的推翻和抗争。

愫方与文清:完全看错的情人。愫方由于生活中接触到的男人很有限,所以她对与他年龄相仿兴趣相同的文清产生了好感,并愿意为他奉献一切,包括自己的终生幸福和人格尊严(忍受着来自思懿的侮辱和挤兑)。但在决定出走之前她都没看清文清的实质---不过是个生命的空壳没有任何行动能力。她为文清牺牲了太多而得到的太少---甚至几乎没有任何的回报除了几张干瘪的小纸条。她太相信文清对她所谓的爱了,以至于当思懿又怀上了文清的孩子的时候她都没有勇气去争什么了---羞辱到极至。所以她最后的出走是对她一直以来错误的爱着的这个人的无声的反抗。

愫方与曾皓:付出一切的看护对象。愫方在曾家付出最多的就是曾家的这两个男人,除了文清就是曾皓了。她对曾皓言听计从,从来没有任何的反抗,哪怕曾皓是那样肆无忌惮地在压榨她的青春她的幸福,她都全然没有任何要摆脱他的意思。反而在曾皓恶意的言语攻势下妥协了下来,表示出自己愿意侍奉他一辈子的决心---正好中了老狐狸的招。但她就是这么的心甘情愿,似乎自己的幸福和未来已经完全不重要了,只要曾皓和文清能过得好,她的生活也就美满了。这种不平等的人格意识是愫方悲惨命运的根源。

愫方对思懿:忍气吞声的感情对手。愫方和思懿的性格是两个极端---前者怯懦忍让,后者张扬霸道。思懿正是仗着愫方在性格上的劣势,频频向愫方发起责难。而面对思懿的无理取闹,愫方却一次又一次的以无声的承受来回应,没有过激的斗争,没有正当的回击,这都不是她能做的;她所能做的只有忍气吞声,忍受着人格的侮辱,忍受着心灵的煎熬。而这种忍让的态度其实也体现出愫方是个识大体有修养的女子,她知道自己在曾家的身份,清楚思懿与文清以及自己与文清的关系,从这层意义上说来她适度的忍让是合理的。

愫方对瑞贞:悉心关照的慰藉者。愫方是瑞贞在曾家唯一能说知心话的人。她关心瑞贞胜过关心她自己。这是出于她善良的心地,出于她对瑞贞少年出嫁却无

爱可言的同情。她在瑞贞身上看到了同是感情被害者---文清的不幸,于是更加剧了她对瑞贞的同情和关爱;她也在瑞贞身上看到了作为女人的幸福---可以为家庭增添子嗣。于是她悉心的关照着瑞贞,并忙不迭的为瑞贞的孩子张罗开来。这是她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多愁善感的女人---所具有的本性,她将自己的希望和幸福转嫁了一部分在瑞贞身上。而她也是瑞贞苦闷时的倾诉对象和开导者。

曾皓:曾家老太爷,六十三岁。曾家最年长的人物,是曾家衰落的起始者。他是中国最末一代从科举中得到了好处的男人。所以他对封建的传统教育和礼教膜拜不已。不但自己严格饯行着封建文化的那一套,而且还将其强加于家人,强加于子孙,使得他们也成为封建势力下的亡魂。“自私”是曾皓最大的性格特征。他所做的每件事上都透露他自私的性格:为了自己死后能睡一口安心的棺材---这也是封建礼教的毒害---他不顾家里经济的衰落,不顾上门要债的人对家人造成的威胁,执意要保住他那漆了15年的棺材,还预备在如此赤字的情况下将棺材再漆上四五年。一切为了自己的后事着想,全然不管家人的死活。又是封建礼教的影响---人丁兴旺、多子多福---为了早日“四世同堂”,他不顾孙子曾霆的幸福,不顾他的青春年少,不顾家庭的窘落环境,不顾对方姑娘的感受,强行包办了曾霆和瑞贞的婚姻,彻底的牺牲了两个年轻生命应有的美好年少。在他那种因为年长而摆出的尊严下面,是两个无辜生灵的痛苦挣扎。最能体现他自私的是他对愫方的剥夺。愫方是曾皓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拐杖,他为了自己生活的方便,为了过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以一种仿佛非常关心愫方的姿态、通过一系列刺激恶毒的语言将愫方的心攻下,从来不为愫方设身处地的考虑她将来的生活。他知道愫方心地善良,愿意自我牺牲,于是更加变本加厉的利用愫方的这种牺牲为自己的养老准备。他虚伪、好做表面文章,明明手里没钱却还要装出一副金钱满贯的样子,封建的礼数一点也不怠慢的饯行之。明明不想愫方嫁人,却装出一副通情达理的样子,装作很开明、为愫方着想。虽然满腹迂文,却没有真正的营生本领;抵触外来势力,抵触封建势力以外的新生势力,于是他对袁家父女始终没好感。

曾皓对愫方:无耻自私的剥削。如前所述,曾皓将自己整个人都放在了愫方身上,极其的依赖愫方。并且他想方设法的要将这种依赖进行到他死。在他心里愫方是他活着唯一能尽心照顾他的人,自私的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开愫方,哪怕牺牲掉愫方的终生幸福。在他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于是他用极度无耻的手段刺激愫方,痛击她的伤处,让愫方无力反击--也基于她本身的怯懦,达到他独罢愫方的目的。

曾皓对思懿:恨惧相夹的斗争。他对张扬跋扈的思懿又恨又怕,他俩的关系一直围绕在“钱”的问题上展开。因为钱,他厌恶思懿对他存款的虎视耽耽;因为钱,他惧怕思懿得知他没有钱而完全唾弃他,丧失他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他们之间围绕“钱”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斗争,却没有直接的交锋,而以封建人特有的“含蓄”方式,明里暗里的进行着。

曾皓对文清:恨其不争的不满。他在文清身上寄予了厚望,希望文清能像祖上那样通过考取科举来赢得功名。然而,长期的优裕生活和没有实际的营生本领,文清难以实现曾皓的期望。不但如此,文清屡戒不止的吸毒,让他更是恼火。文清的每一次不争都把曾皓气得半死,他对他彻底的绝望了。以至最后文清的自杀,文彩以“闹耗子”搪塞之,是以暂时安慰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很敏感的曾皓。

曾皓对江泰:无可奈何的厌恶。对于江泰的直率,虚伪自私的曾皓实在拿他没有办法。江泰无数次的向他要钱,无数次的揭穿他的虚伪嘴脸,都让曾皓气得不行。他对江泰的厌恶之请由此愈发厉害,江泰的蛮横直率与思懿的张扬跋扈之于曾皓都是难以忍受的致命伤痛。然而这样的江泰却在老太爷的宝贝棺材不保之际头脑发热的挺身而出,欲解救他于为难,这让曾皓感动不已,但是最后江泰一如既往的给了他一记狠狠的打击,让他的棺材梦最终完全破灭。

曾皓对棺材:与命相连的宝贝。曾皓挺着行将枯萎的身子一直顽强的活着,棺材占了很大的“功劳”,若不是这漆了15年的棺材给了他无尽的希望和安慰,他早没什么追求了牵挂了。虽然作者没写棺材被抬走后曾皓的生活,但通过前面的叙述和铺垫,观者大概都能想到要么曾老太爷就此随着棺材死去,要么就是生不如死的活着。他对棺材的依赖和重视也是他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的表现和结果。

江泰:曾家女婿,三十七八岁。留洋归来的老学生。他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他的直率。在曾家上下都戴着面具虚伪的活着的时候,江泰的直率显得如此的可贵。但对于习惯了虚伪的曾家人而言,他的直率却是个极大的威胁,是被他们所不能容忍的。因为江泰总在他们虚伪的交头接耳时,直截了当的戳穿他们的内心的真实想法,将他们的丑恶嘴脸无遗的暴露了出来。所以,对于虚伪的曾家人而言,他们是惧怕、厌恶江泰这个直率的人的。但对于像袁任敢这样有新思想新行动的学者而言,江泰的直率却是和他若合一契的。但江泰的直率却被他爆劣的脾气修饰得让人更加难以接受。他常常酗酒,醉后便肆意的发酒疯,这也助长了他的直率,大吐真言。但这样的肆无忌惮却是和他的学识不成正比的。这得归过于他早年的不得志,留洋归来之后没有施展学识的地方,做官丢官,做生意亏空。这使得他牢骚满腹,浮躁气盛。他还有一个不好的脾气就是喜欢空想,抱负大、行动小,抱着自己的半壶学识吹嘘不已。他很讲究吃,对吃也颇有一番研究。只是这努力的尽头没使对地方,所以造成他到最后想要发挥一贯的“抱不平”精神为曾家解围、证明自己的价值的时候,却力不从心,无处求援,最后只得堕落成偷拿东西被遣送回家的罪犯。江泰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与封建制度的封闭、落后有关,让他难以施展拳脚;但更多的是他自己的不争气,放着大好的前途不去经营,成天酗酒发疯,嘴上强迫曾皓借钱做生意,却一半是醉话一半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没有丝毫真要行动的趋势,“自弃者,天弃之”!

江泰对曾皓:直截了当的戳穿其伪善的面孔。江泰的直率对曾家人的威胁最大的当属对曾皓的。因为曾皓的虚伪性极其严重和突出,所以只要江泰在场他都会对其予以揭露。尤其是在劝愫方与袁任敢结婚的那场,三个主要的劝说者,除了江泰其他两个都心怀鬼胎,尤其是他那句“这药您还没煎够”的反问,既突出他对曾皓的抵触和揭露,又提醒着任劳任怨的可怜的愫方,---别把自己青春浪费在服侍老头子上了。所以,江泰对曾皓的虚伪是个最大的威胁。

江泰对文清:有声废物与无声废物。江泰很清楚,自己和文清一样都是没用的“废物”,两人都是有着满肚的学识,却都是派不上用场的假幌子,他是学得没对道,学了些派不上用场的知识;文清是压根就没有任何谋生的技能和意识。他俩都是活在世上浪费空气浪费水的废人。但江泰能看透这些,能对文清的无能作出批判。可惜他就只能停留在这一层面上了,若能把自己也反思检讨一番,他可能境遇好些。瑞贞:曾家长孙媳,十八岁。青春年少的她过早的成为了封建势力的牺牲品--失去了同龄人追求快乐、幸福的权利----为了能尽早的传宗接代,为了能满足封建

礼教思想的“多子多孙多福气”的信条,十六岁的她就被家庭强迫着推进了洞房。更可悲的是,和她同床的竟是一个彼此之间没有任何感情的同龄人。寄人篱下,她忍受着来自婆家的欺压、剥夺。她性格坚强,在思懿时常发作的发难、责骂面前,她以沉默相对,心里面暗暗地寻找着解脱的道路。她爱看书,从书中的到了革命的启发和指引;通过书,她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从他们那里她得到了勇气和帮助。这为瑞贞最后毅然坚决的出走创造了条件。瑞贞是曾家人中最有觉悟,最具反抗精神的成员。她不但自己解救自己,还努力说服、帮助与自己最交心的愫方,不住的劝导她,让不会识人的愫方看清她周围那帮伪善无能的人的面孔,以至最后带着愫方逃离了曾家。她是剧中新势力的一个代表,是从封建束缚中挣脱出来的自救者的形象。

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资料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30年在周口店遗址还发现距今约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化石和 文化遗物。但随之而来的连年战乱,遗失了自1927年以来发现的全 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化石标本,迄今下落不明,这一事件成为20 世纪考古史上的世界之谜。新中国成立后,恢复了对周口店遗址的 发掘研究,获取了大量的宝贵资料,迄今为止,考古学家们已经发 掘出代表40多个尸体的头盖骨、下颌骨、牙齿等化石和丰富的石器、骨器、角器与用火遗迹。 北京人洞穴堆积层厚40多米,根据对北京人骨骼化石、石器、 用火遗迹等方面的研究,考古学家们认为北京人大约生活在距今70 万年到20万年。北京人的脑量平均达到1088毫升,头部特征较原始,但已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男性身高约156厘米,女 性身高约144厘米,食物主要来源于狩猎和采集。北京人已经懂得 用火和吃熟食,用火主要取于自然,知道保护火种,火的使用完备 了人的特征。北京人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 基础。 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利实证,是中国科学家为世界考古史做出的伟大贡献。北京人及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解 决了19世纪爪哇人发现以来的关于"直立人"是猿还是人的争论。事 实证明,"直立人"是人类历史的最早期,处于从猿到人进化过程最 重要的环节,他们是"南猿"的后代,后来"智人"的祖先。北京人具有"直立人"的典型形态标准,而北京人对火的使用,更加完备了其 作为人的特征。山顶洞人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发现,更充分表明了北 京人的发展和延续。北京人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 奠定了基础,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宝库。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48公里处,遗址的科学考察工作 仍然在进行中。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中国猿人属北京人的遗迹,他们大约生活在中更新世时代,同时发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0年到11000年的新人类的遗迹。周口店遗址不仅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概况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的龙骨山。这里地处山区和平原交接处,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后被称“周口店第一地点”。 周口店遗址区是中国华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即“北京人”遗址。1918年被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并进行试掘。1927年加拿大学者步达生对周口店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并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1929年12月2日16时,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掘出土了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学术界。 周口店遗址历经80余年时断时续的发掘,科考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第一地点现已发掘了40余米,但还不到洞内堆积的一半。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

的猿人化石、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种类数量之多以及用火遗迹之丰富,都是同时代其它遗址所无法相比的。 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遗址中发现有5个灰烬层、3处灰堆遗存以及大量的烧骨,灰烬层最厚处可达6米。这些遗迹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会保存火种。 遗址中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原料均来自于遗址附近,石制品多为小型器,器型种类繁多,早期石器较粗大,砍砸器居重要地位。中期石器形制变小,尖刃器发展迅速。晚期石器更趋小型化,石锥是这一时期特有的石器。 根据出土物可以证明,北京猿人在大约距今70~20万年的时期内居住于周口店地区,过着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生活。其早期为距今70~40万年,中期为距今40~30万年,晚期为距今30~20万年。北京人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周口店遗址地质时代从早上新世至晚更新世,年代范围从五百万年前到距今一万多年前为止。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生活着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距今20万年至10万年的第四地点早期智人、距今3.85万年至4.2万年前的田园洞人、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这些古人类、古文化和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被统称为“周口店遗址”。 令人极为痛心的是,所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现的化石都于1941年太平洋战争中失踪,至今不知去向,成为不解之谜。 ◎文化遗产

EP07.周口店北京人遗址_解说词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世界文化遗产1987.12 也许现在看来这只是中国北方一个普通的山地。可是谁能想象。它有过怎样一段漫长的过去和巨大的秘密。它就是举世闻名的古人类和古动物遗址群——周口店。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它是世界上发现材料最丰富最系统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的人类遗址。周口店这二十七个遗址,其地点的地质年代横跨了几百万年。比如第一地点,纵向来看,不同年代的地质堆积也非常完备。这个堆积层共有四十多米高,出土过几万件的化石。它由各种遗物足迹石块积淀起来,计有十三层,每层所代表的地质年代完全不同,其间相隔了几万年乃至几十万年时间,层与层之间上下距离却不足两米,然而往往两米之间的勘探就耗去了中外考古工作者数十年的光阴。这个堆积层正是我们得以参观周口店几十万年人类进化和九十多年考古历史的双面镜。 走过荒凉的岩石和沙地,猿人们执着地寻找着适宜生存的家园。凭着对生存的巨大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他们终于找到湿润温和的树林,住进了山洞。猿人的夙敌剑齿虎也悄悄出没于早晨的森林。 一次异常的打击侵袭了周口店,山崩地颤大火蔓延,猿人们对眼前的景像不知所措。火在他们看来似乎是某种不可靠近的怪物,不知道哪里来的香味吸引着他们,犹豫着将一块熟肉放入嘴里,那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味。就这样他们记住了熟肉的味道。为了吃到熟食,他们需要一种神奇的物质火。 又是十万年过去了。剑齿虎依然在猿人的周围徘徊,仍然将他们视为果腹的美食。然而这时火出现了。有趣的是除了猿人之外所有的

动物都怕火。就这样,火成了猿人洞的保护神。 在火的帮助下,人类快速地完成着进化的过程。物竞天择是生物界永远的最强音。 1918年3月,华北平原仍然寒气逼人。顺河而下平原骤然消失,再向西行便进入太行山的余脉了。 远望的人就是瑞典人安特生。当他看到这座石灰岩质的山不由暗暗心惊。作为当时北洋政府特聘的地质学家,安特生已经在中国度过了四年的时光。一个偶然的机会,安特生的一位老朋友带来了一些来自北平郊区的骨骼化石。安特生立刻意识到,这些哺乳动物化石非同一般。人类也是哺乳动物的一种。对哺乳动物的研究就是探索我们人类的由来。所以,历来学者们对哺乳动物的研究总是充满热情。这批化石的出土地正是周口店。于是,安特生开始了对周口店的持续关注。1918年初春的周口店之行是人们对周口店探索发现之旅的起点。此后,安特生安排奥地利学者师丹斯基在鸡骨山考察发掘。 转眼三年过去了,期间他们在堆积物中常发现一些脉石英碎片,它们有着锋利的刃口,显示出人工打击的痕迹,就此安特生大胆地推测,我有一种预感,人类祖先的遗骸就躺在这里。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去找到它。 1926年夏天师丹斯基从挖掘出来的化石中左下前臼齿,他鉴定可能属于猿人。这一发现吸引了不少学者和国际基金会。 1927年在加拿大学者步达生的努力下,以美属协和医学院为依托,筹建了关于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机构,同时与中国地质调查所正式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发掘周口店。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正式参与周口店的考古挖掘工作。广泛的国际合作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试图在周口店一带找到人类祖先的遗迹。令中外学者大为兴奋的是,该地区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里面成堆的化石块多的超乎人们的想像。

北京人的遗址相关信息介绍.doc

北京人的遗址相关信息介绍 北京人的遗址 周口店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北部,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1921 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三枚人类牙齿化石,1929年,又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遂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 北京人是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中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猛兽出没。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难的斗争。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北京人的生活样貌 北京人是用天然火,所谓的天然火不是人工取的火,而是打雷正好击中干燥的木头,点燃了火,又或者是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晚上轮流看火,他们是用灰来保存火种的。 当时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这里常有动物出没,如梅花鹿,野马等,也有丰美的水草。{科学家主要根据出土的动物和植物化石来研究当时的坏境}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他们结成

周口店遗址参观的思考

有关周口店遗址参观的若干思考 10月18日,XX班全体同学在班导师XX的带领下,来到北京周口店遗址以及琉璃河遗址进行了考古学导论的教学参观活动。 经过一路的颠簸,我们先来到了距北京约50多公里的周口店遗址,并不算繁华的大门周围只有一个伫立着的猿人大铜像,让我们瞬间感受到一种略显苍凉却又厚重的历史感。整个遗址分遗址区和博物馆两部分,常年向观众开放。我们先随讲解员来到了博物馆,我们仿佛走进了古人类的世界,在这里看到分别在很多不同地点发现的猿人下颌骨碎片,牙齿碎片,头骨及动物的头骨,脚骨,脊椎骨等。不知为何平常在电视里经常看到的化石现在看来更具有亲切感,更令人称奇的是猿人制作的各类工具。 博物馆的七个展厅,藏有大量珍贵的文化遗物、动物化石、石器,它以图文并茂的展示形式向我们诠释了周口店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这些都是考苦学家们辛勤研究成果和保护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重要意义的体现。 根据对北京猿人骨骼化石、石器、用火遗迹等方面的研究,考古学家们认为北京猿人大约生活在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北京猿人头部特征较原始,但已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北京猿人已经懂得用火和吃熟食,知道保护火种,火的使北京猿人向人类的进化迈开了重要的一步。 接着我们参观了遗址区,遗址区有著名的猿人洞、山顶洞等多个化石地点。首先,“周口店第一地点”,这里俗称“猿人洞”,如果没有标识我们还以为这只是一座宏伟的山石。它是1921年安特生、格兰阶和斯丹斯基共同发现的。从1921年发现和发掘起,考古学家已下挖了40多米。到目前为止,共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尤其是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发现的三枚人类牙齿化石,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为研究人类早期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参考。 接下来,周围的几个地点,它们是1929年被发现,在这里考古专家出土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发现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 然后我们来到了距今约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化石遗址地点。该洞穴1930年被发现,发掘出包括3个头骨在内的代表至少8个个体的人化石材料,还有大量动物化石。值得一提的是,洞穴被分为上室和下窨,因为认为下窨为墓地而又发现完整动物化石,所以推测其可能为一天然陷阱,不过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此山顶洞人遗址其实是动物的洞穴,动物把人作为猎物拖回来,但是在人骨化石周围还发现有赤铁矿粉末,是山顶洞人对死者进行埋葬的证据。 北京猿人遗址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从大约5、60万年起,北京猿人在这里断断续续生活到20万年前,因为某些自然原因,它们的遗骨、遗物、遗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沙子,在洞内一层一层填充起来,形成厚厚的堆积层。在博物馆里我们看到的北京猿人遗址洞穴堆积图给了我们更直观的想象,考古学家与地质学家按照性质非猿人遗址的土层分为13层(1985年已经由北京人遗址综合研究在13个基本层上又向下划分到17层),其中8-9层发现了约一半以上的北京猿人化石,在3层与11层也有发掘。 中国已经发现的猿人遗址,当然不止一处,古人类的踪迹其实各处皆有。周口店具有代表性,因为它遗址土层中的沉积物,至少在今天为止已被探测到的,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基础知识小语段阅读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基础知识小语段阅读 本文是关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基础知识小语段阅读,感谢您的阅读!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_①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__②。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追溯(shuò)“为”字的笔顺是:丶ノフ丶 B.追溯(sù)“为”字的笔顺是:丶フノ丶 C.追溯(sù)“为”字的笔顺是:丶ノフ丶 D.追溯(shuò)“为”字的笔顺是:丶フノ丶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B.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C.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D.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答案: (1)C【解析】“溯”读音为“sù”;C项中“为”字的笔顺正确。 (2)A【解析】文段中第①空应填“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等人造的艺术品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巧妙绝伦”指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无与伦比。其修饰的对象不能是具体的事物。第②空中“周口店遗址”应为一个整体,遗址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场景,如将“考古遗址”作为整体,遗址就成了考古之后遗留的场景,明显不符合题中的语段。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高中英语 Unit 5 Meeting your ancestors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8(1)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周口店位于北京西南50公里、房山城西5公里,地处山区和平原的衔接地带。周口店遗址在周口店镇以西的龙骨山上,遗址面积2平方公里。周口店遗址是我国出土古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古动物化石的考古遗址,内涵极为丰富,出土了大量的古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哺乳动物化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掘,先后发现埋藏着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的地点7处,即第1、第3、第4、第13、第15、第22地点和山顶洞人遗址。地质时代从上早新世至晚更新世,年代范围从五百万年前到距今一万多年前为止。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使周口店成为世界闻名的早期人类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生活着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距今10万年左右的新洞人、距今2.7万年前的山顶洞人。 1961年3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1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签发证书,把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与我国的长城、北京故宫、秦陵、敦煌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21年开始发掘,1929年12月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即猿人洞,挖掘出北京人第一具头盖骨充分证实了周口店确曾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从而确立了周口店在古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史人类研究上的地位。 到目前为止,共发现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六个,头骨破片12件,下额骨15件,牙齿157个,股骨断片7件,胫骨1件,肱骨3件,锁骨1件,月骨1件。全部骨骼分属40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根据这些骨骼化石可以了解到北京人在体态上的一个突出现象是肢骨比头骨进步,肢骨很像现代人,头骨则保留着很多原始性,如额骨低平,明显后倾;眉脊骨粗壮而且向前突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下颌骨前部向后方倾斜。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小,它的脑容量平均只有1059毫升,而现代人的脑容量则有1400毫升。根据推算,北京人男性身高约为1.56米,女性身高1.44米。“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特征,他们是从古猿类进化到现代人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北京人”的生命是相当短的,据古人类专家估计,68.2%的人死在14岁之前,超过50岁的人仅占4.5%。北京人遗址还出土了97种哺乳动物化石和上万件石器。“灰烬层”的发现,说明“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火。 山顶洞人是1930年被发现的。在1933年、1934年进行了系统发掘。出土的有3具古人类的头盖骨,还有盆骨和股骨等等。与古人类同时出土的还有:25件石器,磨光了的鹿角、140多件装饰品,如骨针,穿孔的贝壳、动物牙齿、河卵石;还有石珠和骨雕制品;以及33种哺乳动物的化石。在古人类学分期中,山顶洞人属晚期智人阶段,在体质特征上基

北京市周口店遗址保护管理办法

北京市周口店遗址保护管理办法.txt 北京市周口店遗址保护管理办法 2009年06月05日 15时50分 32 主题分类: 教科文体 “遗址保护” 北京市周口店遗址保护管理办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12号 《周口店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3月31日市人民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 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市长郭金龙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北京市周口店遗址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周口店遗址的保护和管理,根据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市 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周口店遗址(以下简称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线按照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以下简 称保护规划)的规定确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限标志,由房山区人民政府设立。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拆除、损毁界限标志。 第三条市文物行政部门主管遗址的文物保护工作,监督实施本办法。房山区人民政府全 面负责遗址的保护、建设、管理和科普教育等工作。房山区文物行政部门在市文物行政部门 的指导和区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日常管理监督工作。

市和房山区发展改革、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工商、公安、旅游、园林绿化、水务等行政部门和周口店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村的村民委员会应当依法配合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做好遗址保护管理工作,对村民开展宣传教育,并召集村民会议引导村民将本办法的相关内容依法纳入村民公约。 第四条遗址保护的日常管理经费列入房山区人民政府财政预算,涉及重大投入的项目所需经费,由市和房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保障。 第五条保护规划确定的任务应当纳入市和房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房山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划,逐步落实。 第六条房山区人民政府设立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以下简称遗址管理处)是遗址的使用管理单位。遗址管理处履行下列保护管理职责: (一)保护遗址安全和环境风貌完好,做好防火、防盗、防汛、防风化、防御雷电灾害等工作; (二)对化石地点本体进行日常监测、维护,建立保护记录档案; (三)展示遗址和藏品,开展科普教育; (四)对遗址进行巡视检查,发现破坏遗址及其环境风貌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并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五)采取在化石地点设立保护标志、说明牌和防护设施等保护措施,防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化石及其他文化遗存损毁和丢失。 第七条遗址保护管理应当遵循原址保护、科学规划、依法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八条遗址出土和埋藏的古人类化石、古人类活动遗存、地质沉积、古动物化石和古环境信息载体等依法属于国家所有,受法律保护。 与遗址发现、发掘和保护有关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应当保留,并按照规定核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或者历史建筑,予以保护。 第九条遗址保护范围根据遗址地点的文物价值、性质、保存现状等,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 第十条在一般保护区内不得进行与考古发掘无关的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需要确需进行必要的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应当经依法审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