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空气象预警预报系统设计与实现

航空气象预警预报系统设计与实现

航空气象预警预报系统设计与实现
航空气象预警预报系统设计与实现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9, 9(7), 1328-1333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9e12296488.html,/journal/csa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e12296488.html,/10.12677/csa.2019.97149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eronautical

Meteorology Warning and Forecasting

System

Shouxin Liu

Qingdao Air Traffic Management Station, CAAC,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Jul. 1st, 2019; accepted: Jul. 15th, 2019; published: Jul. 22nd, 2019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ifferent ways to send warning and forecasting messages through short message service, wechat and website in Qingdao Air Traffic Management Station.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eronautical meteorology warning and forecasting system is effective for warning information exchange. It increas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service quality of Civil aviation me-teorology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Keywords

Civil Aviation Meteorology, Warning and Forecasting System, Wechat

航空气象预警预报系统设计与实现

刘寿鑫

中国民用航空青岛空中交通管理站,山东青岛

收稿日期:2019年7月1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15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22日

摘要

本文阐述了青岛空管站如何通过短信、微信、网站等多元化方式向不同层面的用户发送航空气象预警预报信息。设计并实现了航空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实现了航空气象预警预报信息自动发送,对气象信息的交互进行了有效的补充。通过该系统将的应用提高了预警预报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高了空管气象业务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刘寿鑫

关键词

民航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微信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9e12296488.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地增长,我国的民航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天气对于航班正常率的影响越来越大。“以信息为中心的运行”是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特征[1],民航空管气象部门会依靠先进的设备,不断发布气象变化趋势预报,以便航班运行和调度。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的有效传递成为提高管制服务水平、保障航班正常率的关键。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青岛空管站设计并实现了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向各用户有效传递气象预警预报信息。

2. 气象预警预报信息交互现状

目前部分省市气象局已经实现将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监控信息、预报分析资料、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产品等通过简历完善预报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管理模块,使系统能与现有业务平台高度融合,实现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全自动化,提高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达到预报预警发布统一高效的目的[2]。当前民航空管气象系统内部使用“区域预警与机场警报”软件通过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对机场气象预警预报信息进行交互。多数空管分局站通过电话方式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无有效的工具手段分别向重点人员、公众和分局站内部的管制用户以及航空公司等用户分别发送信息。本系统在青岛空管站的应用填补了航空气象领域预警预报信息发布系统的空白。

3. 系统概述

本系统基于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数据,结合山东省气象局、青岛市气象局部分资料,融合了葵花8卫星、风云卫星数据以及全国雷达拼图资料等,实现了将航空气象观测资料、机场天气监控信息、机场预报分析资料、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产品等通过航空气象信息网、微信公众平台、短信等方式向空中交通管制部门、航空公司、机场、旅客等用户实时发布。青岛空管站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包含信息发布、信息存储、信息显示等功能模块。其中信息发布通过航空气象信息网发布,信息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信息显示是用户通过短信、微信、航空气象信息网方式获取。系统框架示意图如图1。

4. 系统功能

4.1.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会对航空产生影响的气象信息。其中机场低空风切变主要由大气运动本身的变化和地理、环境因素所造成的。青岛空管站基于激光雷达、风廓线雷达以及气象自动站数据,结合本身地理环境因素对风切变进行探测和预警预报。此外,雷暴和积雨云等强对流天气雷暴和大风天气也对航空有重要的影响。快速准确的航空预警预报在大面积航班延误的处理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刘寿鑫

Figure 1.System architecture diagram

图1. 系统框架示意图

预报员使用航空气象信息网发布平台将预警信息发送。信息类别包括七日天气、风切变警报、台风消息、灾害性天气分级预警、机场警报、台风预警、自定义发送等,可选择内容时效、发布时间、发布内容。其中部分内容可选择是否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发送。一般默认将信息发送至航空气象网站,同时通过微信发送给绑定用户,其中短信方式发送是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组别向相应人员发送。航空气象信息网发布平台如图2所示。

Figure 2.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of aeronautical meteorology

图2. 航空气象信息网发布平台

4.2. 信息存储

通过发布平台发布的预警信息存储与数据库中。本系统使用的数据库为SqlServer 2008R2版本,数据库位于本地信息化系统中。

4.3. 信息显示

4.3.1. 短信

短信方式发送包括两种实现方式。一种为短信猫的方式,一种为网络短信的方式。

网络短信的优势为发送速度快、费用低,缺点是必须依赖互联网。短信猫是基于硬件和软件,需要逐个用户发送,不可并发,因此发送速度慢,同时存在信息不能发送给全部用户的隐患。但是在重大任务保障期间,经常需要中断互联网,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短信猫方式。因此目前系统主要使用网络短

刘寿鑫

信方式发送,短信猫作为特殊时期的备用方案。短信方式主要面向的用户为需要重点提醒的人员,如空管分局站领导、部门领导、当日值班领导、当日值班人员、监管局、安管部等。在通过短信发送时可以将人员进行分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组别人员。

4.3.2. 微信

微信是公众用户最有效快捷获取信息的方式。该系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发微信气象预警预报发送软件向关注用户发送预警预报信息。气象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在发送时存在不定时发送的情况,同时数量不定,每日可能发送多条信息,并且需要主动提醒用户。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的订阅号和服务号类型,其中订阅号用户在收到消息时会收纳在微信的订阅号列表中,不能以对话消息的方式声音提醒用户,容易漏掉信息,并且订阅号存在消息数据限制的问题。结合上述需求本系统选择微信服务号的模板消息功能实现信息发送。

本系统首先注册微信服务号“航景在线”并进行认证,用户关注该公众号后点击“微天气”菜单进行预警绑定,之后便可接收青岛空管站发送的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微信接收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如图3所示。

Figure 3.The message of aeronautical meteorology from wechat

图3. 微信接收气象预警预报信息

系统在后台运行守护程序,当预报员通过发布平台发布信息后守护程序从数据库中提取告警信息发送给相关用户。同时也可使用守护程序的手动模式向用户发送信息。微信后台守护程序如图4所示。

Figure 4.The daemon of wechat

图4. 微信后台守护程序

刘寿鑫

微信平台在发布超过一定字数的信息时,模板消息会出现显示不完整的问题。针对此类情况,系统通过两种方式解决。方式一:模板消息添加详细信息页面。即通过点击详情进入网页的方式查看具体信息。方式二:多条发送。将一条信息分成多条发送给用户。主要针对部分分局站无自己的门户网站,无法部署详情页面的情况。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的微信发布软件在发布信息时与其他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微信发送信息无需费用;任何公众用户都可以自主关注,方便快捷,对于不再需要接收信息的用户也可自主取消;

航空公司机组用户登机前可收到最新信息,便于查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为用户提供信息可提高空管系统在公众的影响力。

4.3.3. 网站

航空气象信息网采用标准的数据库查询语言(SQL),具有良好的开放性,通过GIS技术的应用,基于B/S架构设计,利用CHROME、IE等浏览器实现对平台的访问操作[3]。航空气象信息网主要面向管制内网用户和部分驻场航空公司用户,用户可查阅详细的天气情况和各类天气预警信息。航空气象信息网内容包括气象报告查询、重要天气通告、气象自动观测系统、飞行气象文件、气象雷达、卫星云图、天气图、数值预报、航空器想资料等。其中天气预警包括风切变警报、台风消息、灾害性天气分级预警、机场警报、台风预警等内容。航空气象信息网气象信息显示如图5所示。

Figure 5.The presentation of aeronautical meteorology information

图5. 航空气象信息网气象信息显示

5. 创新点

本系统使用微信公众号发布预警预报信息,而微信公众号的群发消息功能具有条数限制,服务号1个月(按自然月)内仅可发送4条群发消息。航空气象预警预报信息每日条数不确定,使用微信群发功能无法满足预警预报信息向所有用户的实时传递。本系统调用微信模板消息功能使用多线程方式,逐个向用户实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使所有用户实时获取预警预报信息。

本系统基于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数据,结合山东省气象局、青岛市气象局部分资料,融合了葵花8卫星、风云卫星数据以及全国雷达拼图资料等,实现了将航空气象观测资料、机场天气监控信息、机场预报分析资料、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产品等通过航空气象信息网、微信公众平台、短信等方式向空中交通管制部门、航空公司、机场、旅客等用户实时发布。本系统在青岛空管站的应用填补了航空气象领域预警预报信息发布系统的空白。

刘寿鑫6. 总结

航空气象在民航业空管系统的发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必须建设与民航强国相匹配的气象预警预报系统。青岛空管站实行依靠数据、依靠工具的精细化管理[4],其自主研发的气象预警预报系统自2015年运行至今,系统运行稳定,使用用户超过三百人,累计发送信息六千多条。系统通过短信、微信、网站等多元方式将气象预警预报信息传递给不同层次用户。系统各功能模块既可作为整体组合使用,同时也可独立部署运行到空管分局站,应用范围广,部署方便快捷,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系统的使用有效体现了“强安全、强效率、强智慧、强协同”的“四强空管”的发展理念,为实现新时代民航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国民航航空系统组块升级(ASBU)发展与实施策略[R]. 北京: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 2015:

23-24.

[2]冯冲. 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统一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郑州大学, 2018.

[3]覃鸿, 黄菊梅, 黄海波, 程明明. 岳阳城市防汛气象预报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C].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S2科学家论坛: 城市气候变化特征、原因和影响. 北京: 中国气象学会, 2018: 45-50.

[4]中国民航空管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Z]. 北京: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 2017: 29.

1.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doczj.com/doc/9e12296488.html,/,点击页面中“外文资源总库CNKI SCHOLAR”,跳转至:https://www.doczj.com/doc/9e12296488.html,/new,

搜索框内直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或点击“高级检索”,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1-8801,即可查询。

2. 通过知网首页https://www.doczj.com/doc/9e12296488.html,/顶部“旧版入口”进入知网旧版:https://www.doczj.com/doc/9e12296488.html,/old/,左侧选择“国际文献总库”

进入,搜索框直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doczj.com/doc/9e12296488.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csa@https://www.doczj.com/doc/9e12296488.html,

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

钟山区钟山一矿 关于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严防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的方案 编制: 矿长: 日期:2012.1.10

关于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严防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的方案 为建立更加有效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和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全面提高事故灾难的防范和处置能力,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建立如下方案: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严防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贵州是全国灾害性天气事故多发地区,多次发生因灾害性天气引发的重大事故灾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教训十分深刻,去冬今春旱灾严重,大旱必大涝。今年我区汛情严峻,防范事故灾难的任务紧迫,责任重大。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是有效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关键,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做好整个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研究,密切合作,积极推进,切实加强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做到信息共享、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科学处置。 二、建立完善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协调联动机制 地测组要密切监视天气、雨情和汛情发展变化,加密监测次数,及时分析会商;调度室要及时联系气象、水利、国土资源部门,收集气象信息。特别要加强局部性、突发性灾害的监测预报,准确分析影响时间、程度和范围,及时预测发展趋势,并将预报结果及时

通报调度室、安全科,调度室、安全科按照矿关于落实安全生产责 任的规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各单位可能受到灾害性天气伤害的 人群都要立即做好预防工作。 三、认真做好防范事故灾难的预警预防工作 1、各级区、队要加强对防范事故灾难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相关部门的防范事故灾难责任制,建立起本区、队无缝隙、全覆盖的 预报预警预防责任体系、响应机制和工作措施。当前,要把防范强 降雨引发事故灾难作为工作重点,抓紧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和防范措施。 2、调度室在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后,要立即报告矿有关领导,要迅速采取防汛避险措施,根据灾害性天气预警等级,随 时启动应急预案。同时,要组织力量加强对堡坎、煤坪、矸石坡、 陡坡处安全检查,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明确“防、抢、撤”的范围、地点和方式。 3、在大雨暴雨期间一律不得进行井下作业,必须停产撤人。 钟山区钟山一矿 2012年1月10日

天气预报预警信号意思

天气预报预警信号意思

————————————————————————————————作者:————————————————————————————————日期:

台风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白色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含义: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台风蓝色预警信 号 含义:24小 时内可能受热带 气旋影响,平均 风力可达6级以 上,或阵风7级 以上;或者已经 受热带气旋影 响,平均风力为 6-7级,或阵风 7-8级并可能 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 号 含义:24小 时内可能受热带 气旋影响,平均 风力可达8级以 上,或阵风9级 以上;或者已经 受热带气旋影 响,平均风力为 8-9级,或阵风 9-10级并可能 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 信号 含义:12小 时内可能受热带 气旋影响,平均 风力可达10级 以上,或阵风11 级以上;或者已 经受热带气旋影 响,平均风力为 10-11级,或阵 风11-12级并 可能持续。 台风红色预警信 号 含义:12小 时内可能或者已 经受台风影响, 平均风力可达12 级以上,或者已 达12级以上并 可能持续。 暴雨 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黄色橙色红色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本地将可能有暴雨发生,或者强降水将可能持续。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在过去的3小时,本 地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 雨势可能持续。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在过去的3小时,本 地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且 降雨可能持续。 高温 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黄色橙色红色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天气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达到35℃或已达到35℃以上。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天气炎热。一般指 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 37℃以上。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天气酷热。一般指24 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39℃ 以上。 寒冷 寒冷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黄色橙色红色 寒冷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预计因北方冷空气侵袭,当地气温在24小时内急剧下降10℃以上,或日平均气温维持在12℃以下。寒冷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预计因北方冷空气 侵袭,当地最低气温将降到 5℃以下。 寒冷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预计因北方冷空气侵 袭,当地最低气温将降到0℃以 下。 冰雹 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橙色红色 冰雹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冰雹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2小时内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的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气象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短信自动发送系统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短信自动发送系统 本系统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并且不影响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搭建起了基于GIS 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短信系统。采取机器自动分析发送,有效地解决了暴雨等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漏发误发的问题,同时由于集成了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短信发送的针对性,同时提高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短信的时效性。 1、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系统是在充分利用现有移动代理服务器以及气象资料观测网络的前提下进行的二次开发。硬件主要由气象信息服务器、信息处理服务器以及移动代理服务器3 部分组成(图1 )。 其中气象信息服务器用于实时收集和储存气象信息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用于储存地理信息资料和用户,同时对气象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气象预警短信;移动代理服务器用于发送手机短信,通过开放接口与信息处理服务器对接。 2 . 1 移动代理服务器

移动代理服务器(MAS )是针对集团客户设计开发的产品,其将软硬件一体化封装,只需要有稳定的电源及网络便能正常工作,在同一网络中其他PC 机可通过浏览器访问MAS 。由于其接口开放,其他程序可方便地通过MAS 进行短信发送等操作。 2 . 2 信息处理服务器 系统运行在信息处理服务器上,主要由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生成子系统以及短信发送子系统组成。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生成子系统负责监控实时气象实况资料以及雷达外推等预报资料,根据设定的闽值并生成带有地理信息的预警信息。短信发送子系统负责将带有地理信息的预警信息与用户资料数据库联合分析,生成手机短信,通过开放接口提交到移动代理服务器,最终发送到用户手上。 3 系统实现原理 气象观测网络上建有气象信息服务器,气象观测资料存储在Microsoft SQL Serve :数据库内。移动代理服务器内部使用MySQL 数据库,支持通过数据库接口或API 接口等方式提交短信发送请求,本系统直接使用数据库接口。为了方便后期维护和二次开发,系统采用C #作为开发语言。由于Microsoft . NET Framework 本身已经集成了Microsoft SQL Serve :操作类,因此只需把MySQL 的动态链接库包含在内即能正常运行(图2 )。

预警预报系统

气象预警预报系统,保云南“四季如春” 孟荣,罗显刚,黄友昕,崔艺 云南,素以其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这里有世界最著名的喀斯特景观之一——石林,也有最壮丽的地质奇观——三江并流,玉龙雪山、腾冲火山群等众多自然景观与地理风貌也是举世闻名。这些景观的形成与云南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和地形地貌分不开,同时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和气象条件也使云南成为我国地质灾害高发和受威胁严重的省份,建设一个相应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平台迫在眉睫。 由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和云南省气象局联合,在MapGIS K9 互联网GIS平台基础上,最终搭建成了一套省级、地州级可共用的,时效高、预警预报信息内容较为全面及准确可靠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涵盖云南省地质灾害数据的组织管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结果展示、预警结果人工干预修改、预警结果数据分析、预警结果发布等功能。提高了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水平和精度,为相关政府部门决策和灾害地区群众的减灾措施提供及时、科学、有效的信息指导。 系统功能——多种管理与预警分析 系统包括五大功能模块:预警分析子系统、雨量管理子系统、灾害管理子系统、地图管理子系统和系统设置子系统(图1)。 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 雨量管理灾害管理地图管理系统设置预警分析 地质灾害数据上传地 质 灾 害 数 据 查 询 统 计 地 质 灾 害 文 件 上 传 地 质 灾 害 文 件 检 索 下 载 降雨量数据导入降 雨 量 数 据 查 询 降 雨 等 值 线 分 析 预警参数设置 预 警 分 析 预 警 结 果 分 析 预 警 产 品 发 布 预 警 值 班 管 理 用 户 及 权 限 管 理 系 统 参 数 管 理 系 统 日 志 管 理 图 层 管 理 图 层 元 数 据 管 理 图1 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功能模块图 雨量管理子系统 (1)降雨量数据导入 提供多种导入的方式供用户自由选择;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并提供数据预览让用户人 工干预。 (2)降雨量数据查询 针对降雨量数据结构的特征和预警相关需求进行查询和统计,查询统计结果能以Excel 表格形式输出,部分可以统计图的形式展示。 (3)降雨等值线分析 分为参数调整和等值线分析2步,选定某一时段和设置了相应的等值线参数后,可分别生成单日和累计降雨量等值线图,等值线图可与行政区划图进行叠加显示,并能输出成图片。 预警分析子系统 (1)预警参数设置 分为预警影响因子设置、降雨临界值设置和预警等级划分设置,对预警分析过程中涉

预警预报-预报预警规范类题库

、填空 1.降水量指某一时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降雨)或固态(降雪)(经溶化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2.降雨分为(微量降雨(零星小雨))、(小雨)、(中雨)、(大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共7 个等级。 3.降雪分为(微量降雪(零星小雪))、(小雪)、(中雪)、(大雪)、(大暴雪)、(特大暴雪)共7 个等级。 4.按照24 小时降雪量等级划分,小雪()毫米;大雪 ()毫米。(1-5 题出自《降水量等级GB/T28592-2012 》)5.冷空气是指使所经地点(气温下降)的空气。 6.24 小时内降温幅度是某日(06 时以后24 小时内的最低气温)与(某日日最低气温)之差。 7.冷空气划分的原则采用受冷空气影响地区在一定时段内(日最低气温下降幅度)和(日最低气温值)两个指标来具体划分冷空气等级。 8.冷空气分五个等级(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 9.弱冷空气是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h)内降温幅度 小于(6C)的冷空气。 10.寒潮是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h 内降温幅度大于或

等于(8C),或48h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C),或72h 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C),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 降到(4C)或以下。(6-10题出自《冷空气等级 GB/T20484-2006 》) 11. 根据《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 12. 热带风暴的简写为(TS);STY为(强台风)的简写;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13 级()m/s。 13. 热带气旋等级的划分以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为标准。(11-13 题出自《热带气旋等级》GB/T 19201-2006 ) 14. 沙尘天气的等级主要依据沙尘天气当时的地面能见 到划分,依次划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五类。 15. 浮尘天气过程是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相邻(5 个或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浮尘的沙尘天气。(14-15 题出自《沙尘暴天气等级》GBT 20480-2006) 16. 雾的预报等级依据当时的(能见度),划分为(轻雾)、(大雾)、(浓雾)、(强浓雾)、(特强浓雾)。 17. 在雾的预报等级中,能见度(1 000m V<10 000m)为轻雾、能见度(500m^ V<1 000m)为大雾、能见度(200m 三

网格化的电网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功能设计与实例研究

网格化的电网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功能设计与实例研究 摘要:随着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供电质量可靠性指标的要求日益提高供电 可靠性,保证主网安全运行是电网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灾 害对电力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由于架空输电线路范围广,变电站设备多次暴露 在自然环境中。一旦暴雨、雷电、冰雪等气象灾害来临,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将 面临巨大考验。线路跳闸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电力系统供电安全生产。 关键词:网格化;电网气象;监测预警;实例 引言 电网气象监测预警的实质是分析气象信息与电网故障的相关性研究是分析不 同数据或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找出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或非 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关系强度。如完全相关和不完全相关, 最后可以建立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关系转换模型。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在对网格气象数据和网格设备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网格气象监测预警系统以电网气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各种气象要素 对电网设备的影响,如受大风影响的架空线路、受强降雨影响的车站和房间分析,结合以往电网事故造成的气象条件数据,包括什么样的气象条件造成事故的因素、发生的事故种类、事故的影响等信息,决定未来气象条件下是否存在电网故障的 风险,从而达到电网气象监测和预警的目的。 1电网气象监测预警系统构建方案 (1)系统建设目标 1.获取各种形式的气象源数据,如自动气象站、雷达估测降水量、基于网格 的精确预报等,实现对灾害性天气的精确监测和预报。 2.建立基于gis系统的网格气象平台,显示气象数据、地理数据和网格设备数据,直观显示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范围,准确定位灾害性天气影响的网格设备。 3.加强气象资料在每年汛期电网日常工作中的应用,通过系统分析汛期可能 受暴雨天气影响的重点防洪设备,使运行维护人员在重点检查、勘察、抢修中更 有针对性,故障排除和补救。 (2)系统建设原则 系统的规划和建设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用性建设,坚 持实践第一,具有可扩展性和前瞻性;二是采用气象部门和电力部门的标准和规范,紧密衔接基础业务;三是先进性与适用性的统一;四是加强服务建设,保证 应用效果,加强电网指挥决策服务支持能力。 基于地理关系模型:系统基于完整、系统、准确的地理关系模型,以地理信 息数据为底层基础数据,将各类气象探测数据、预报数据、行政区域、电网基础 设施基础数据附加到地理属性上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地理 信息载体复杂的空间气象信息、属性数据和业务信息通过地图系统以地理的形式 直接显示出来。面向对象和所见即所得的设计和操作方法:系统以面向对象的方 式提供各种操作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操作方法”和“所见即所得的操作接口”。 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和可视化技术的特点,以图形和动画的方式面对用户,信 息的表达更加直观高效,摆脱了用户不得不面对的大量枯燥的表格和文本信息, 从中可以进行数据挖掘,实现可视化、直观的显示。 围绕决策服务,不断完善各种气象探测基础设施,不断强化探测时空密度,

气象预警预报模拟试卷答案__赵世发

2014年气象预警预报 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20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短历时强降水定义为1小时降水量(≥20毫米)的降水;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是未来3小时降雨量(≥100毫米)。 2.T-lnP图上气块温度升降的曲线叫(状态曲线),而大气实际温度分布曲线叫(层结曲线)。 3. 影响台风移动的因子有(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总压力、(内力)、扰动加速度等。 4. 零度层亮带是(层状云降水)回波的一个重要形态特征。 5. 在亚洲地区,阻塞高压经常出现在(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地区。 6.气旋在越过山脉时强度常常发生变化,在迎风侧(减弱),而在背风侧(增强)。 7. 从流场上看江淮切变线可分为(冷锋式)切变线、(暖锋式)切变线和(准静止锋式)切变线三种。 8.一般情况下,与地面冷锋相配合的高空槽越深、槽后的冷平流越(强),就越有利于冷锋后出现大风;大风区出现在冷平流(最强区域)所对应的位置。 9. (焚风)是当暖空气越过高山,变成下沉气流,在背风面上局地容易吹起的一种干燥的热风。 10. 对暴雨形成有利的条件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充分的水汽供应和(较长的持续时间)。 11、气象部门规定: 24h降雪量达( 10mm )及其以上为暴雪。 12. 在形成华北暴雨的环流系统中,(日本海高压)是一关键系统。 13. 和飑现象相联系的一类中系统叫飑中系统,它包括(雷暴高压)、飑线、(飑线前低压)、尾流低压等中系统。 14. 当45-55dBZ的回波强度达到( -20 )度层的高度时,最有可能产生冰雹。 15.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的应用主要在于对灾害性天气,特别是与风害和(冰雹)相伴随的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还可以进行较大范围(降水)的定量估测,获取降水和降水云体的(风场)结构。速度图上0等风速线呈反“S”型,表示实际

道路交通气象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一、系统功能概述和用途 《道路交通气象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是针对交通管理行业部门的应用需求,结合现代尖端计算机应用技术手段而研制成功的高性能的自动化监测设备,可自动实时监测大雾、低能见度、路面结冰、路面高温、大风、强降雨、降雪、冰雹等多种异常道路交通状况,可通过多种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及时向指挥中心报警,同时系统还可以将现场实时视频图像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指挥中心,使得交通管理部门可以直观地观察现场实际状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辅助决策依据。 二、技术水平 本系统采用的设备和技术原理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水平。 三、产品性能 1、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监测系统、处理系统和应用系统三个系统组成。 ①监测系统:由高速公路沿线的各个交通气象监测站组成,主要作用是对各种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获取系统的原始数据; ②处理系统:由数据处理中心和交通气象管理部门的数据处理中心组成,主要作用是收集处理交通气象监测站的数据,管理各个应用子系统,是系统的处理核心; ③应用系统:由灾害天气应急处理部门、Internet浏览、用户短信、报警、 大屏显示组成,主要作用是提供给各级用户良好接口。

2、交通气象监测站模块组成 中央处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 传感器部分 电源管理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网络通信模块 雷电防护模块 3、交通气象站基本结构 本系统采用美国HAZE系列胶体电池,性能稳定可靠,充放电转换效率高。电池在太阳能方面的应用经常受到不良天气状况的影响,因而系统对电池的充电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基于此原因,充电电压的设定应该最充分考虑到可利用的充电时间长短等条件,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尽可能采用大电流充电, 对确保电池充足电是非常有帮助的。充电电流的设置范围变化较大, 可以是从0.01至5 I10, 但是, 充电电压必须严格限制在 2.3-2.4VPC每单格的范围。每天的放电容量在0.2C100以下的, 充电电压的设置为: 2.30-2.35VPC每单格。每天的放电容量在0.2C100以上的, 充电电压的设置为: 2.35-2.40VPC每单格。 (以上是基于环境温度为20oC的条件下的设置, 如果月平均温度在10oC以下, 则充电电压的设置应按温度每降低1oC,电压提高0.03V进行设置)。 12、防雷部分 防雷器件在气象观测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要求设备遭受雷击的情况下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并带有自恢复的特性。针对直击雷,一般采用施工安装避雷针的方式对设备进行保护;而感应雷则需要在各个接口进行防雷保护。因此,针对感应雷,设备包含完善的防雷措施,保护设备免受损害。

大气污染监测预报预警工作方案

大气污染监测预报预警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以X为重点的东部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意见〉的通知》(X政〔X〕65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X省大气污染监测预报预警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X〕131号)要求,及时向政府和公众提供大气污染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做好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准备工作,为公众出行提供健康指引,特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X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州环境保护部门和气象部门在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监测与气象观测站网和设施设施的基础上,加强科研、监测和数据信息共享合作。联合开展主要城镇空气质量预报,分析研判重污染天气过程,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为地方政府启动应急预案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在条件具备时采取必要气象干预措施。 二、职责分工 州环境保护和气象部门联合组织开展X主要城镇环境空气质量 预报、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其中,环境保护部门负责主要城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及预报;气象部门负责气象要素监测,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两部门负责人联合会商签发严重污染天气Ⅱ级(橙色)、严重污染天气Ⅲ级(黄色)、重度污染天气IV级(蓝色)预警信息;县级环境

保护部门负责将环境保护和气象部门主要负责人联合签发后的极严 重污染天气I级(红色)预警信息报送当地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后,及时公开发布极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 州环境监测站和州气象台为开展我州空气质量预报和重污染天 气预警服务的州级技术保障单位。州环境监测站和州气象台为我州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和重污染天气预警服务的州级技术保障单位。 三、合作机制 (一)技术合作。 州环境监测站和州气象台联合探索研究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 技术,提高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和重污染天气预警水平。组织有关业务单位及专家,加强对州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度。 (二)信息共享。 加快建设我州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平台,共享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和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结果。环境保护部门与气象部门共享与空气质量相关的环境监测数据,包括实时及历史的六项污染物浓度值等。气象部门与环境保护部门共享与空气污染相关的气象观测及预报数据,包括实时及历史的气象观测要素资料(温度、压强、风向、风速、相对湿度、降水量等)。实时数据仅限于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且遵守双方制定的保密协议要求。 (三)联合会商

预警预报_预报预警规范类题库(答案)

预报预警规范类题库 一、填空 1.降水量指某一时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降雨)或固态(降雪)(经溶化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2.降雨分为(微量降雨(零星小雨))、(小雨)、(中雨)、(大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共7个等级。 3.降雪分为(微量降雪(零星小雪))、(小雪)、(中雪)、(大雪)、(大暴雪)、(特大暴雪)共7个等级。 4.按照24小时降雪量等级划分,小雪(0.1-2.4)毫米;大雪(5.0-9.9)毫米。(1-5题出自《降水量等级 GB/T28592-2012》) 5.冷空气是指使所经地点(气温下降)的空气。 6.24小时内降温幅度是某日(06时以后24小时内的最低气温)与(某日日最低气温)之差。 7.冷空气划分的原则采用受冷空气影响地区在一定时段内(日最低气温下降幅度)和(日最低气温值)两个指标来具体划分冷空气等级。 8.冷空气分五个等级(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 9.弱冷空气是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h)内降温幅度

小于(6℃)的冷空气。 10.寒潮是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h内降温幅度大于或 等于(8℃),或48h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h 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 降到(4℃)或以下。(6-10题出自《冷空气等级 GB/T20484-2006》) 11.根据《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 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 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 12.热带风暴的简写为(TS);STY为(强台风)的简写; 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13级(32.7-41.4)m/s。 13.热带气旋等级的划分以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 风速)为标准。(11-13题出自《热带气旋等级》 GB/T 19201-2006) 14.沙尘天气的等级主要依据沙尘天气当时的地面能见 到划分,依次划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 尘暴)和(特强沙尘暴)五类。 15.浮尘天气过程是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相邻(5个或 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浮尘的沙 (14-15题出自《沙尘暴天气等级》 GBT 20480-2006)尘天气。 16.雾的预报等级依据当时的(能见度),划分为(轻雾)、 (大雾)、(浓雾)、(强浓雾)、(特强浓雾)。

气象预警多媒体信息发布及显示系统解决方案

气象预警多媒体信息发布及显示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1.项目建设背景 (4) 2.项目建设目标 (4) 2.1安装场合 (6) 2.2项目建设目标 (6) 2.3系统功能分析 (6) 3.气象预警多媒体信息发布及显示系统设计方案 (8) 3.1系统简介 (8) 3.2系统设计原则 (9) 3.3系统架构 (11) 3.4系统网络传输设计 (12) 4.4.1基于局域网(LAN/WLAN)和专线(DDN/VPN)的网络平台 (12) 4.4.2基于3G/GPRS无线网络的监控 (14) 3.5系统安全性设计 (15) 4.5.2发布播放终端安全设计 (18) 4.6系统扩展性设计 (19) 5气象预警多媒体信息发布及显示联动系统管理软件 (21) 5.1软件架构 (21) 5.2素材管理 (22) 5.3节目单管理 (23) 5.4计划任务管理 (24) 5.5播放器管理 (25) 5.6群组管理 (26)

5.7用户及权限管理 (27) 5.8统计分析 (28) 5.9系统优势及特点 (28) 6气象预警多媒体终端 (29) 6.1 独立式播放器 (29) 6.2 一体式播放器 (31) 7系统配置清单 (33)

1.项目建设背景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系列自然灾害和重大危机,“9·11”事件、非典、禽流感、印度洋地震海啸,以及近几年以来国内各地发生的雪灾、地震,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必须加强重大危机的应急处置和应急联动能力能力。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严重;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安全生产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社会问题突现,这些问题需要重视,可以说,我国目前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等文件,参考了在其他行业所实施的数字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了应急联动系统的需求,设计了用于气象行业的气象预警多媒体信息发布与显示联动系统,定义了系统业务流程、构架以及功能,是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符合国情的、高效实用的建设方案。 针对突发气象灾害的及时响应及应急联动处置,气象预警多媒体信息发布及显示联动系统以无线网络(WiFi/GPRS/3G/4G)为传输载体,提供在突发灾害气象应急状态下多媒体(视频、图片、文字、语音)信息发布及应急联动功能。在日常应用中,可以与气象预告系统数据对接,实时播放气象预告、卫星云图,或者应急处置、公益宣传等多媒体信息。 气象预警多媒体信息发布及显示联动系统充分考虑了应急的特点、目前网络的现状、在采用无线网络作为载体和利用先进技术解决集成问题的同时,所选用的方案及设备均是经过实际验证的符合国家应用标准的产品,满足应急技术保障的连续性和不间断性要求,是一个实用可靠的解决方案。 对客户而言,将提供“交钥匙”一站式集成模式、富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规避大型复杂项目的集成风险及实施风险,帮助客户提高效率,使客户更好地专注于核心业务。 2.项目建设目标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策略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策略 摘要:新时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保证工作效率,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工作途径,从而才能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水平。本文基于笔者工作实践,有效对其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策略科学的研究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对策是十分必要的,其能够促进农业发展,也保证了人们安全。从实际分析可以得出,随着科技不断创新,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工作开展过程中,更要结合先进技术,不断提高预报预警应急工作能力。 1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分析 农业作为支柱性基础产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有效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发展的威胁,我国有关部门联合政府、有关机构制定并不断完善建立气象灾害预报系统,通过科学有效的预警方式,为广大农户提供科学的参考信息,为采取防御措施预留了时间。在此过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科学技术与预测系统相结合,通过建立网络连接的方式,准确分析气象状况与信息,第一时间提供气象预警,进而降低天气原因对农户产生的经济影响。除此之外,预警系统与专业指导人员相结合,辅助农户有效开展天气灾害预防工作,将气象灾害的威胁降到最低。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对天气数据的实时分析,对未来天气状况的变化进行有效的、准确的预测,为农户及其他使用者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技术性指导等。 2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质量的途径 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气象灾害预警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极为重要,虽然我国已建立了相关部门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实际操作仍难以满足设计目标,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差距。分析原因主要包括:技术因素限制、资源因素限制、经济成本因素等。在对实际进行调查后,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发挥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在实际应用中可发挥效能。2.1重视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指标。有序开展、落实气象灾害预警的各个环节,重视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指标。

高速公路气象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高速公路气象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一、项目总体概述及系统构架 1.应用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非常迅速,自1988年建成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以来,到200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接近4.5万公里,继续保持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我国将用30年时间建设“七射九纵十八横”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8.5万公里,形成“首都连接省会、省会彼此相通、连接主要地市、覆盖重要县市”的高速公路网络,连通全国所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包括铁路枢纽67个、水路枢纽50个和公路枢纽140多个,将覆盖10多亿人口,直接服务区域的GDP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高速公路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但天气条件的变化,特别是极端恶劣天气条件,给高速公路的车辆行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不仅严重影响交通运输,而且还造成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所以道路天气条件监测是高速公路科学运营的一个重要依据,雨、雪、雾、积雪、结冰等情况对高速公路的运营都有直接的影响。气象条件对交通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改变路面的物理性质、观察视线、车辆自身安全等方面。主要灾害及影响有: A、雾雾主要通过降低能见度而引发交通事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引起的恶性交通事故的天气现象中,雾的影响最大。大雾特别是<50米的超低能见度的灾害性浓雾是引起重大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往往引起数辆甚至数十辆汽车的连续追尾。大雾常常造成重大车辆损失和人员伤亡,导致高速公路限速或关闭,延误行车时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B、降雨降雨也是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最常见的气象要素,它使路面附着系数降低,导致汽车制动距离增加,易发生车辆侧滑和控制失灵从而危及行车安全。同时降雨使能见度降低,司机视线模糊不清,导致驾驶失误。此外,降雨过后,路面如有积水或干湿不一,路面摩擦系数不均,车辆制动性变差,从而引起交通事故。在山区,暴雨还常常引发山洪、山体塌方或泥石流,从而导致车辆被冲,桥梁垮塌,道路被毁;在平原和盆地,暴雨常常引发洪涝,导致道路被淹,交通受阻。 C、冰雪冰雪与降雨一样,漫天飞舞的大雪使能见度降低,而且一旦路面积雪被压或是白天在阳光照射下融化,夜面路面降温结冰,造成里面路面摩擦系数显著降低,严重影响车辆的操作和制动性能,使控制失灵,车辆发生空转、打滑或侧滑,从而危及行车安全。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

上海正伟气象预警信息发布 及显示系统 技术方案 上海正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二、建设目标与需求分析 (5) 2.1规模分析 (6) 2.2建设目标 (6) 2.3功能分析 (6) 2.4传输分析 (7) 2.5扩容分析 (8) 三、设计原则 (8) 3.1设计标准 (8) 3.2设计原则 (8) 四、象预警信息发布与显示系统设计 (10) 4.1系统简介 (10) 4.2系统结构 (11) 4.3基本功能 (12) 4.4显示内容和表现形式 (13) 4.5管理平台功能 (15) 4.6数字媒体播放终端运行功能 (15) 4.7安全性设计 (16) 4.8扩展性设计说明 (16) 五、系统建设及设备配置清单 (17) 六、气象信息发布及显示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18) 6.1媒体素材资源管理及节目制作 (18) 6.2传输管理 (20) 6.3播出管理 (21) 6.4播放控制 (23) 6.5媒体播放器管理 (24) 6.6日志管理 (24) 6.7用户管理 (25) 6.8系统特点及优势 (25)

上海正伟气象预警信息发布 及显示系统技术方案 上海正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授权网络免费发布 https://www.doczj.com/doc/9e12296488.html, 一、项目背景 21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危机,“9·11”事件、非典、禽流感、印度洋地震海啸,乃至2008年突如其来的中国雪灾和地震,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必须加强重大危机应对能力。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严重;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安全生产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社会问题突现,这些问题需要重视,可以说,我国目前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上海正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等文件,参考了在其他行业所实施的信息发布系统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借合了应急联动系统的需求,设计了无锡市气象预警应急平台系统,定义了系统业务流程、构架以及功能,是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符合国情的、高效实用的建设方案。 针对突发气象灾害的及时应急,上海正伟为无锡市度身定制了以无线网络为载体,提供在突发灾害气象应急状态下的文字信息的传送。在平时,为抢险救灾、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奥运等大型运动会提供辅助信息发布手段,传送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 上海正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充分考虑了应急的特点、目前网络的现状、在采用无线网络作为载体和利用先进技术解决集成问题的同时,选用的都是经过实际验证的符合国家应用标准的产品,满足应急技术保障的连续性和不间断性要求,是一个实用可靠的解决方案。 对客户而言,上海正伟将提供“交钥匙”一站式集成模式、富有竞争力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讲解学习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 防机制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呼图壁县红三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为有效预防因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特制定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建立预防因暴雨洪水引发矿井事故灾难的机制和制度 1、公司要建立健全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的组织机构和机制。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雨季“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电)领导小组。编制雨季“三防”工作计划,明确“三防”任务和责任,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和检查相关工作落实情况。加强雨季期间调度和值班工作。做到领导到位,隐患治理计划到位,信息接收与值班工作到位。 2、公司要主动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掌握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暴雨洪水灾害信息,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掌握汛情水情,及时主动采区措施。并与周边相邻矿井沟通信息,当矿井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进行预警。 3、建立雨季巡视制度。公司在雨季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本井田范围及可能波及的周边煤矿、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以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的水库、沟渠、河流、涵闸、提防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特别是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报警后,要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视。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 4、建立重大水害隐患及时撤人制度。公司要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的制度,明确启

动的标准、撤人的指挥部门和人员以及撤人的程序等,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撤人,只有在确认隐患已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没有全部落实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的治理计划和防范措施、存在重大隐患的,雨季必须采取停工撤人的措施,不得进行井下生产作业。 5、建立水害隐患排查治理检查制度。公司在雨季前要全面进行雨季“三防”检查,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落实责任,限定在汛期前完成整改。 二、加强预防暴雨洪水引发矿井事故灾难的基础工作 1、公司必须查清矿井及附近地面水系的汇水和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力工程情况。熟悉当地水库、沟渠、河道及河道中障碍物等情况。掌握当地历年极端天气降雨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存在隐患的应当采取积极的防范和整改措施。 2、公司在雨季来临之前,要组织力量对井下水仓、水沟及地面水沟彻底清挖疏通一遍,保证有足够的蓄水能力和水路的畅通。对井口、工业广场的排水系统要清挖修整,有效防止地表洪水倒灌矿井。 3、公司要定期对井上下供电设备、矿井排水设备、防雷电装置进行维护检修。雨季到来之前,要组织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确保雨季时各种排水设施正常运转并发挥作用。

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系统的解决方案

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系统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全球变暖现象日趋严重,各种突发性、灾害性、极端性天气频繁的发生,每年台风、暴雨洪涝、寒冷、高温、强对流、雷电等气象灾害,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加快突发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的迫切需要。基于以上情况,有必要建设信息化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系统》,充分依托现有气象业务系统和气象预报信息发布系统,在全市主要办公场所内以电子显示屏的方式建设气象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形成权威、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解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 我们的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能有效的利用信息中心数据信息,实现一个多元化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以下6个主要功能: (1)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 (2)公共气象信息实时发布服务; (3)面向多行业信息发布; (4)公共服务信息发布; (5)城市旅游信息发布; (6)视频宣传信息发布; 我们的系统有完美呈现能力,3D、动态飞入等上百种动态特效,实现版面转场及素材动态特效,可看到丰富的画面特效变化,摒弃了“呆板”、“粗糙”的播放画面呈现。在美化特效的同时,更能主动的引起观众的的这无疑是大大提高的此突发平台的应用及运营价值。

而且,本系统平台提供了完备的多用户信息发布能力,即,气象局中心、以及经过中心授权的其他单位,可向指定屏幕发布公共告示信息。这样的独特系统能力,给本系统带来的是: (1)实现了中心管理、多点发布的应用体系,整体提高了平台的运营能力; (2)除了发布气象信息,还可以发布其他服务信息,大大提高了系统投资价值; (3)利用此能力,可以轻易实现目前中山市公共显示屏的平台纳入,而且不影响其他所属显示屏的日常使用。 另外,作为一个公共发布平台,本系统从高信息安全性层面出发,为系统设计了全面了信息安全保证机制,保障系统长期安全运营。 核心功能 (1)气象信息发布——中心气象信息采集,并发送至部署在前端的设备,进行实时天气信息、突发气象预警信息显示; (2)多级信息发布——本系统平台,除了具有完备的气象信息发布能力之外,还可以从中心发布即时文本信息(紧急措施通告,宣传信息,重大事件等),并可授权其他单位用户可通过本系统发布信息在指定屏幕。无疑大大增强了项目投资价值; (3)公共信息发布——如日期、时钟、节气等公共服务信息显示; (4)其他:实现对前端播放画面的监控,实现与第三方系统的连接,如短信系统等。

气象预警预报模拟试题答案--赵世发

2014 年气象预警预报 模拟试题 姓名:理论知识和业务规范试卷(100 分) 、填空题(20 题,每空0.5 分,共20 分) 1. 短历时强降水定义为1小时降水量(≥20 毫米)的降水;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是未来 3 小时降雨量(≥100 毫米)。 2.T-lnP 图上气块温度升降的曲线叫(状态曲线),而大气实际温度分布曲线叫(层结曲线)。 3. 影响台风移动的因子有(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 总压力、(内力)、扰动加速度等。 4. 零度层亮带是(层状云降水)回波的一个重要形态特征。 5. 在亚洲地区,阻塞高压经常出现在(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地区。 6. 气旋在越过山脉时强度常常发生变化,在迎风侧(减弱),而在背风侧(增强)。 7. 从流场上看江淮切变线可分为(冷锋式)切变线、(暖锋式)切变线和(准静止锋式)切变线三种。 8. 一般情况下,与地面冷锋相配合的高空槽越深、槽后的冷平流越(强),就越有利于冷锋后出现大风;大风区出现在冷平流(最强区域)所对应的位置。 9. (焚风)是当暖空气越过高山,变成下沉气流,在背风面上局地容易吹起的一 种干燥的热风。 10. 对暴雨形成有利的条件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充分的水汽供应和(较长的持续时间)。 11、气象部门规定:24h 降雪量达(10mm )及其以上为暴雪。 12. 在形成华北暴雨的环流系统中,(日本海高压)是一关键系统。 13. 和飑现象相联系的一类中系统叫飑中系统,它包括(雷暴高压)、飑线、(飑线前低压)、尾流低压等中系统。 14. 当45-55dBZ 的回波强度达到(-20 )度层的高度时,最有可能产生冰雹。 15.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的应用主要在于对灾害性天气,特别是与风害和(冰雹)相伴随的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还可以进行较大范围(降水)的定量估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