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辐射计量学考试重点

辐射计量学考试重点

辐射计量学考试重点
辐射计量学考试重点

辐射剂量学

1.半衰期及放射性活度

半衰期 (T 1/2)定义:一定量的某种放射性原子核衰变至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放射性活度 定义:处于某一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记作A , 2.比释动能

T 时间内,不带电的电离辐射在 r 点处的单位质量物质中释出的所有次级带电粒子初始动能之和的平均值。或者,入射的光子束或中子束在单位质量物质中转移的平均辐射能量。比释动能分为:碰撞比释动能(Kc)和辐射比释动能(Kr) /(碰撞)(辐射)c r K d tr dm K K ε==+ 3.辐射权重因子

对辐射权重因子及组织权重因子的理解:辐射权重因子W R (辐射权重因子同辐射种类和

能量有关,但与器官或组织无关)。(1)第R 种辐射诱发生物效应的能力(2)对器官剂量D T,R 进行修正的一个因子(3)当量剂量:H T =ΣD R,T ×W R ;组织权重因子W T (与射到身体的辐射类型和能量无关):全身各器官均匀受到相同当量剂量时,个人蒙受的健康危害中T 器官所占的份额。

4.常见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大小

内照射和外照射下,α、β、γ射线的危险程度排序: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γ辐射和X 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在γ、x 射线照射下,吸收剂量和当量剂量在数值上相等。 5.常见的辐射屏蔽

6.电离辐射分类:带电粒子辐射和不带电粒子辐射(详见第二章ppt)

⑴带电粒子进入物质后,主要受到物质中原子核和电子的电磁作用,致使运动着的带电粒子改变方向、减少能量。若无能量形式的改变,则称:弹性散射或弹性碰撞否则表现为电离、激发、轫致辐射

高能电子:主要通过轫致辐射损失能量。

电子:运动速度超过同一物质中的光速时部分能量变成可见光,契伦科夫辐射。

高能重粒子:主要通过核反应。

⑵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γ和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7.能量损失与碰撞材料之间的关系(详见第二章ppt)

碰撞阻止本领:碰撞过程中带电粒子能量损失,主要过程是电离和激发

辐射阻止本领:带电粒子在轫致辐射过程中损失的能量

8.工作人员体内居留情况和类型

表示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停留情况的因子,分为全居留、部分居留、偶然居留三种情况。

9.人工辐射来源

医疗照射、核动力生产、核爆炸

10.内辐射防护基本措施

基本原则:(1)围封,即把放射性物质限制在一定空间不让其外泄。

(2)保持清洁和对被污染的空气、水和物体表面采取措施。

(3)制定适宜的管理规定和操作程序,并要求工作人员格遵守,尽量减少人员吸入或摄入放射性物质。

(4)采用合适的个人防护器具,要求工作人员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讲究个人卫生。妥善

储放放射性物品

一般措施:八个字:包容、隔离、净化、稀释

(1)包容:对源的操作→指在操作过程中,将放射性物质密闭起来。

对操作人员→用工作服、鞋、帽、口罩、围裙、气衣等将操作人员围封起来,以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

(2)隔离:也叫分隔,根据放射性核素的大小,操作量多少和操作方式等,将工作场所进行分级、分区管理。

(3)净化:采用吸附、过滤、除尘、凝聚沉淀、离子交换、蒸发、储存衰变、去污等方法,尽量降低空气、水中放射性物质浓度,降低物体表面放射性污染。

(4)稀释:在合理控制下利用干净的空气或水使空气或水中的放射性浓度降低到控制水平以上。

11.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分级及分区

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的大小分为甲、乙、丙三级

对于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国际上分为四个区:

(1)白色区:办公、休息、非或低放实验室场地(<3/10 剂量限值)

(2)绿色区:屏蔽室或密封容器操作区,中、高活度实验室(<剂量限值)

(3)橙色区:可在其中打开屏蔽室或密封容器进行维修,装卸和去污的场所(可能超过剂量限值)

(4)红色区:屏蔽室、装源的密封闭容器、辐射室等(不接近、加以控制)。

我国的三个分区:(1)直接操作放射源物质的区域

(2)进行废物处理和检修区域

(3)工作人员经常逗留的操作区

12.放射性活度的计算:

根据指数衰变规律可得放射性活度等于衰变常数乘以衰变核的数目。放射性活度亦遵从指数衰变规律。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贝可勒尔(Bq),常用单位是居里(Ci)

A=dN/dt=λN N = N0e-λt

13.半衰期与衰变常数的关系:T1/2=In2/λ

14.给出不同类型的辐射的辐射方式

15.单能单向不带电粒子能量注量与比释动能的关系

在体积元dadl中:

dεtr = ψ(μtr )E dadl

dm = ρ dadl

K = ψ (μtr / ρ ) E = Φ (E ?μ tr / ρ)E

(E ?μ tr / ρ)E:比释动能因子,比释动能K通过比释动能因子k与不带电粒子注量或其谱分布联系起来。

16.对照射量的理解(不同射线及介质;公式;与比释动能的关系)

定义:X、γ射线,在空气中,单位体积元内产生的全部电子均被阻留在空气中时,形成的总电荷除以该体积元空气质量。

公式:

dQ:光子在质量为dm的空气中释放的全部电子(包括负电子和正电子)完全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所产生的一种符号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dm:体积元内空气的质量。单位:C·kg-1

1R=2.58×10-4 C·kg-1

针对射线:X、γ射线

介质:空气

照射量与比释动能关系:

空气比释动能是照射量的能量当量,照射量是空气比释动能的电离当量

17.了解吸收计量、比释动能、照射量之间的关系

18.腔室理论中薄壁厚壁腔室的吸收剂量与介质的吸收剂量Dm的关系式

在腔室理论中,薄壁和厚壁情况下,腔室吸收剂量Dg 与介质的吸收剂量Dm 有的关系(作业有):若充气腔室在电离辐射条件下单位质量空腔气体中的电离电荷为Jg,则:

19.互易定理

互易定理的理解:若含有同种放射性核素的两个源,其总放射性活度相同,则其中一个源在另一个源内产生的平均剂量率彼此相同,而和源的几何大小、形状及源的相互距离无关,这就是互易原理的基本概念。

由剂量互易原理得出:(1)在放射性物质均匀分布的无限大体积源内,每点的吸收剂量率,等于单位时间内在单位质量的物质中放出的辐射能量;(2)任意形状的体积源在某点的吸收剂量率,等于将该体积内的放射性活度集中在此点,它在该体积源中产生的平均吸收剂量率。

20.弗里克剂量计中各种辐射化学产额满足的关系

弗里克剂量计中的化学产额定义:电离辐射授与某一物质的平均能量为

1J 时,产生、破坏或变化了的某一特定实体X 的物质的平均量,用G(x)表示,

mol.J-1或mol.kg.Gy-1,其中三价铁离子与氢氧根的产额关系:

21.可以作为绝对剂量计的剂量计

空腔电离室(空腔的有效体积或气体质量可以可靠确定)、量热计(热损可以忽略的,直接按吸收剂量定义设计的)、弗里克化学剂量计(阻值等效性好)

22.随机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的理解

随机性效应:效应发生的几率与剂量大小有关,效应后果的严重程度与所收受剂量没有关系,防护水平下,把随机性效应发生的几率与剂量的关系简化地假设为“线性”、“无阈”;

确定性效应:有“阈值的效应,受到的剂量大于阈值,该效应就发生。(1)确定性效应严重程度与所收的剂量大小有关,D 越高,后果越严重;(2)效应剂量阈值是相当大的,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可能达到这种水平,只有在大的放射性事故下才可能发生。换而言之:确定性效应专指有照射剂量的起点阈值而导致发生的效应,故只有大剂量照射才会发生这类有害组织反应;随机性效应被公认没有发生效应的剂量起点阈值

23.待积有效剂量的计算

⑴待积剂量当量:个人在单次摄入放射性物质后,于某一指定组织内接受的当量剂量率在摄入后50a内的时间积分。

⑵待积有效剂量:将摄入放射性物质产生的待积器官或组织剂量当量乘以相应的组织权重因子WT,然后对全身求和,即是待积有效剂量。

24.了解我国辐射防护的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25.世界范围内人受到的天然辐照平均剂量

世界范围内,天然辐射的平均年有效剂量:2.4msv

26.辐射防护的目的

(1)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2)减少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27. ICRP分组类型

ICRP根据测定的肺实质区(P区)慢组分(即E、G和H库室)的半廊清期将放射性物质划分成D、W和Y之类。D:Tc≤10d;W:10< Tc≤100d;Y:Tc>100d

ICRP对这三类物质指定了在呼吸系统各库室中的半廊清期Tc和库室分数F

28.辐射损伤的随机性效应的特点:“线性”、“无阈”

29.国家规定的职业照射剂量

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

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

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

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

d)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

30.对于宽束射线中积累因子的定义

⑴一般,积累因子是指在所考察点上真正测量的某一辐射量的大小同用窄束减弱规律算得同一辐射量大小的比值。对不同的辐射量,相应有不同的积累因子。

⑵取决于:源的形状(准直条件),光子能量,屏蔽材料的原子序数,屏蔽层厚度,屏蔽层几何条件对于给定辐射源和屏蔽介质,积累因子只与光子能量和介质厚度(平均自由程数μ

d )有关。

31.双重屏蔽情况下积累因子的表示方式

(1)双层介质的原子序数相差不大

(2)两种原子序数相差很大*(低Z 在前,高Z 在后)

32.β射线的防护

常用防护β射线屏蔽材料及其组合顺序:铝、混凝土、纸、塑料、有机玻璃,石墨、铅、铜等

(1)经验公式(或查图)计算最大射程(2)β射线的屏蔽要分两层:先轻Z ,后重Z (3)屏蔽材料的厚度一般应等于β射线在物质中的最大射程。 33.剂量计的指标

a.绝对剂量计和相对剂量计。

b.能量响应和LET 响应。

c.重复性、均匀性和准确度。

d.灵敏度(探测限和测定限)

e.量程和线性。

f.耐热性。

g.抗干扰能力。 34.B-G 腔成立的条件

a.腔室的线度比撞击腔室的带电粒子的射程小得多,以致腔室的存在不会干扰带电粒子辐射场。

b.腔室内的吸收剂量完全是由穿过腔室的带电粒子产生的。 35.外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基本原则:尽量减少或避免射线从外部对人体的辐射,使之所受照射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

基本方法:(1)减少接触辐射源的时间---时间防护 (2)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距离防护

(3)设置屏蔽---屏蔽防护

36.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具体阐述)

(1)辐射实践的正当化:只有当辐射实践所带来的利益大于为其所付出的代价时,才能认为该项辐射实践是正当的。

(2)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的因素之后,应当将一切辐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也叫做ALARA 原则(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3)限制个人当量剂量:对于给定的某项辐射实践,不论代价与利益的分析结果如何,必须用当量剂量限制对个人所受到照射加以限制。 37.库室模型以及动力学方程组

[][]??

?++=)(,)(,max b a b r b a a r t d d E B d d E B B μμ[]高)(,d E B B r t μ=

38.点源照射率的计算

照射量率:单位:C·kg-1s-1或Rs-1

定义:单位时间内照射量的改变量

单能点源的照射率:

39.核事故的分类

按照事故影响范围大小:局部性、场所性、地区性

按事故的性质:一般(1)超剂量事故(2)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较大(3)表面污染事故

重大(4)丢失放射源事故(5)临界事故

40.腔室理论中吸收剂量的计算:(参照ppt第四章)

⑴空腔中平均吸收剂量:

⑵空腔电离室壁中的吸收剂量:

式中

①大腔室:B -G腔室和壁厚大于次级电子最大射程的厚壁腔室

当室壁w与腔室气体的原子组成相同或等效时

②中等腔室:腔室线度与次级带电粒子射程可相比拟的腔室

③对于由B-G腔室和室壁w构成的中等腔室

④对于绝对空腔电离室

刻度因子:

M为对离子复合和漏电等因素修正后的电离室的指示值

⑶空腔外介质中的吸收剂量

r m,g--为电离室空腔气体的平均吸收剂量到介质中吸收剂量的转换因子

P u--空腔电离室置换部分介质的干扰修正因子(辐射场干扰和测量点位移修正) 转换因子r m,g

干扰修正因子P u:P u=P W×P d

41.利用辐射权重因子计算当量剂量,有效剂量

42.照射量和比释动能,吸收剂量之间的计算

在介质m某点处满足带电粒子平衡条件(CPE)

43.减弱厚度,半减弱厚度,1/10减弱厚度对防护厚度的计算

Δ1/2定义: 将入射X 或γ光子数(注量率或照射量率等) 减弱到一半所需的屏蔽层厚度。令K=2n,得n=logK/log2,则屏蔽层厚度为:R=nΔ1/2,K 为减弱倍数,n 为为

减弱厚度的数目。

Δ1/10的定义: 将入射X 或γ光子数(注量率或照射量率等)减到十分之一所需

的屏蔽层厚度。两者之间的联系:

Δ1/2=0.301Δ1/10Δ1/10=3.32Δ1/2

刘晨宇

2016.06

计量地理学复习重点

计量地理学 大题:最短路径、最优区位、洛伦茨曲线、回归分析、聚类分析、马尔可夫题型:填空名词简答综合。大家加油!最后一科考试了干巴爹! 第一章 1、计量地理学P1:就是将数学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地理学得一门新兴学科,它就是随着生产发展得需要与科学技术得进步而产生与发展起来得,反映了地理学朝着定量化方向发展得新趋势。 2、计量地理学得三大学派:P3 (1)艾奥瓦得经济派:此学派受经济学影响较深,着重探讨经济区位现象健互相内在联系及其组合类型; (2)威斯康星得统计派:该学派以发展与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为其主要特征; (3)普林斯顿得社会物理学派:把物理学原理应用于社会现象得研究,发展了理论地理学中得引力模型、位势模型、空间相互作用模式。 3、“新三论”P7:突变论、耗散结构、协同学 “老三论”P7: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第二章 1、空间数据P16:对于空间数据得表达,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得拓扑关系。 2、地理数据得基本特征:P19 (1)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数量化、形式化、逻辑化就是数学得基本特征;地理数据得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就是对地理问题进行数学描述与定量化研究得前提,就是一切数学方法在地理学中应用得先决条件; (2)不确定性:①地理系统得复杂性决定了地理数据得不确定性;②各种原因所导致得数据误差;

(3)多种时空尺度:由于地理学得研究对象具有多种时空尺度,所以描述地理对象得地理数据也具有多种时空尺度得性质; (4)多维性:对于一个地理对象,它得具体意义往往需要从空间、属性、实间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描述。 3、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研究目得,按照一定得分组标志将地理数据分成若干组。 步骤:P24 ①求极差R(全距):R=X max -X min (一组数据得最大值与最小值) ②确定组数n:组数得多少就是根据样本容量得多少确定得,一般说,样本容量大,组数可多一些,反之就少。可用Sturges 公式计算:n=1+3、32lgN ③计算组距h:即一组两头分界点距离h=R/N ④计算组限Yi:即各组分界点得数值。第一组下限y=X min -?h;第一组上限= 下限+组距 ⑤计算组中值:m=(上限+下限)/2 集中化指数就是一个描述地理数据分布得集中化程度得指数。 R M R A I --= A ——实际数据得累计百分比总与; R ——均匀分布时得累计百分比总与; M ——集中分布时得累计百分比总与。 集中化指数在[0,1]区间上取值。 4、简述描述地理数据一般水平得指标P25 ①平均值:指所有数据得与与样本总量得商,并分为分组得平均数与未分组得平均数。

计量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地理问题研究的核心环节是() A 地理数据采集 B 地理数据教学方法 C 地理数据描述 D 地理数据的处理 答案:D 参考课本P26页 2.在单峰负偏态的分布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 算数平均数> 众数>中位数 D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答案:B 参考课本P33页 3.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 A 人口数量 B 村庄河流的分布 C 国内生产总值 D 土地面积答案:B 参考课本P20页 4.偏相关系数的性质有①偏相关系数分布的范围在-1到1之间;②__________;③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必小于或最多等于由同一系列资料所求得的复相关系数。 A.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 B.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 C.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 D.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答案:A 参考课本P57页 5. 时间序列的组合成分包括长期趋势(T )、__________循环变动(C )和不规则变动(I )。A季节变动 B.灰色模型 C马尔科夫 D.乘法模型答案:A 参考课本 P72-P73页 6. 主成分分析是在()的基础上进行的。 A.回归分析 B.时间序列分析 C.相关分析 D.系统聚类分析答案:C 参考课本P95页 7.在地理学中,主要对于“状态”的预测方法是()A.主成分分析法 B.马尔可夫预测法 C.灰色模型分析法 D.趋势面分析发答案:B 参考课本P108页 8.建立在变异函数理论及结构分析基础之上的空间插值法是() A.RBF神经网络方法 B.克里格插值法 C.反距离权重倒数插值法 D.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答案:B 参考课本P141页 9. 下面哪一个不是AHP决策的基本步骤() A.明确问题 B.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C.分层计算特征值 D.层次总排序答案:C 参考课本227—230页 10. 下列属于图G=(V,E)所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的是() A.边集 B. 子图 C. 关联边 D. 基础图答案:A 参考课本P57页 11.下列不属于一个网络图的基础指标的是() A.连线数目 B.结点数目 C.网络中亚图数目 D.回路数答案:D 参考课本P281页 12.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 A 人口数量 B 村庄河流的分布 C 国内生产总值 D 土地面积答案:B 参考课本P20页 二、填空题 1.锡尔系数,就说明分配差异越大;反之,锡尔系数,说明收入分配越均衡。 答案:越大、越小参考课本P43页 2.地理数据的统计处理内容包括哪两个方面:。 答案:一是进行统计整理;二是计算有关统计指标和参数。参考课本P27页 3. 标准正态分布的峰度系数;,表示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程度高于正态分布;表示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程度低于正态分布 答案:g1>0、g1<0,参考课本P33页 4. 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常常用地理数据分布的_________与______来描述。

介入放射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介入放射学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介入放射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 1、应用下列哪种栓塞材料后,侧支循环难以建立?() A、不锈钢圈 B、明胶海绵 C、微球 D、血凝块 E、球囊 2、中效栓塞剂的栓塞时间通常为() A、48小时以内 B、48小时~1个月 C、1个月以上 D、2个月以上 E、3个月以上 3、PTA的全称是() A、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B、腔内支架术 C、经皮引流术 D、血管内化疗术 E、经导管血管内灌注化疗术 4、无水乙醇特点是() A、价格昂贵 B、不溶于水 C、有抗原性 D、固体 E、破坏血管内皮细胞、持久栓塞 5、介入放射学依据其诊治途径一般分为() A、肿瘤性和非肿瘤性 B、血管性和非血管性 C、诊断性和治疗性 D、神经 性 E、非神经性 6、不属于介入导向设备的是() A、胃镜 B、超声 C、透视 D、CT E、心电图 7、介入治疗中,血管内给予尿激酶的意义是() A、扩血管 B、抗肿瘤 C、缩血管,止血 D、溶 栓 E、降低血液粘度 8、属于血管介入的是() A、PTCD术 B、脾动脉栓塞术 C、经皮腰穿刺术 D、经皮腰间盘切吸术 E、冠脉搭桥术

9、脑膜瘤术前栓塞最常用的栓塞物质为( ) A、明胶海绵颗粒 B、碘油 C、微粒 D、无水酒精 E、自身血凝块 10、下列“灌注加压素治疗动脉出血”技术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A、超选择插管,微导管给药 B、灌注时间可维持24~48小时 C、对结肠出血,比栓塞法更安全 D、对骨盆外伤性出血疗效好 E、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好 11、动脉内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假性动脉瘤 B、暂时性动脉痉挛 C、插管器械折断 D、血管断裂 E、皮下血肿 12、属中期栓塞物的是( ) A、自体血块 B、明胶海绵 C、可脱球囊 D、螺圈 E、聚乙烯醇 13、不属于血管介入的是( ) A、血管内灌注药物治疗 B、血管腔内成形术 C、血管内导管栓塞术 D、血管内血栓抽取术 E、血管造影术 14、动脉DSA血管穿刺最常用的部位是( ) A、左腹股沟区股动脉 B、右腹股沟区股动脉 C、左肱动脉 D、右肱动脉 E、颈动脉 15、下腔静脉滤器通常置于( ) A、右肾上腺水平 B、双肾静脉下方1~2cm C、左肾下极水平 D、髂嵴水平 E、左肾上腺水平 16、颈内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诊断( ) A、小脑病变 B、颈髓病变 C、大脑半球和鞍区病变 D、脑干病 变 E、四脑室病变 17、穿刺插管,局部出现血肿,最恰当的治疗措施为( ) A、静脉内注射右旋糖酐 B、静脉内注射盐酸罂粟碱

《计量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含课后题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参考重点: 计量经济学的一般建模过程 第一章课后题(1.4.5) 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 答: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是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 计量经济学方法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4.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答: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如下:(1)设定理论模型,包括选择模型所包含的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拟定模型中待估参数的数值范围;(2)收集样本数据,要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致性;(3)估计模型参数;(4)检验模型,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模型预测检验。 5.模型的检验包括几个方面?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模型的检验主要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的预测检验。在经济意义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是否符合经济意义,检验求得的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与大小是否与根据人们的经验和经济理论所拟订的期望值相符合;在统计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值的可靠性,即检验模型的统计学性质;在计量经济学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性质,包括随机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等;模型的预测检验主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稳定性以及对样本容量变化时的灵敏度,以确定所建立的模型是否可以用于样本观测值以外的范围。 第二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考重点: 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概念、联系以及区别? 2.总体随机项与样本随机项的区别与联系?

计量地理学考试复习

计量地理学复习内容 第一章绪论 1.地理学与数学的关系 在古代地理学中,运用数学方法仅仅是为了描述地理事件、地理事实和记载地理知识;在近代地理学中运用数学方法又只是局限于地理现象的解释性描述。而在现代地理学中运用数学方法,则是为了更进一步深入地进行定量化研究,以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及运动规律,从而为地理系统的预测及优化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2.向区域范式提出最尖锐、最直接批评的是德籍旅美学家舍弗尔,他于1953 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地理学中的例外论”的文章,抨击了哈特向的地域独特主义观点,即“例外主义”的观点。 3.舍弗尔等人对区域学派的批评与否定,拉开了现代地理学发展史上的计量运 动的帷幕。 第二章地理数据及其采集与预处理 1.地理数据划分为两大基本类型: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2.属性数据又分为:①数量标志数据;②品质标志数据 3.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标与参数 (一)描述地理数据集中程度的指标 (1)平均值;(2)中位数;(3)众数:众数就是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二)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1)极差;(2)离差;(3)离差平方和;(4)方差与标准差;(5)变异系数;(三)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特征的参数 (1)偏度系数;(2)峰度系数; 4.洛伦兹曲线P31 5.集中化指数P32 I越大,就说明数据分布的集中化程度越高;反之,I越小,就说明数据分布的集中化程度越低(越均衡)。这个指数I,就被称为集中化指数。 6.基尼系数:就是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纵、横坐标均以累计百分比表示, 从而做出洛伦兹曲线,然后再计算得出的集中化指数。 7.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G小于0.2,表示收入分配高度均衡;G介于0.2—0.3 之间,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均衡;G介于0.3—0.4之间,表示收入分配相对合理;G介于0.4—0.5之间,表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分配差距悬殊。 第三章地理模型与地理建模概述(无考试内容)

关于计量地理学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1、近代主要由美国地理学家发起的计量运动中,主要形成了三种学派,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 A 依阿华的经济派 B 威斯康星的统计派 C 普林斯顿的社会物理派 D 由赫特纳首倡的区域学派 答案:D 参照教材第一章第3页 2、计量地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 B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 C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 D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答案:A 参照教材第一章第5—6页 3、空间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和()。 A. 区域联系 B. 地理范围 C. 地理属性 D. 空间联系 答案:D 参照教材第二章第19页 4、下列地理数据哪一组分别属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A. 某种土壤或植被的分布区土地面积 B. 居住区各种地理区域的界线 C. 海拔高度土壤侵蚀强度 D. 森林覆盖率黄石市行政区 答案:A 参照教材第二章第20页 5、当相关系数rxy>0时,表示两要素之间存在()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都可能 答案:A 参考教材第47页关于相关系数的内容 6、下列两组数据(1,2,3,4,5,6,7,8);(10,12,18,20 ,16,14,15,17) 运用相关系数计算公式,计算两组数据相关系数为( ) A B C D 答案:B 参考教材第47页关于相关系数的内容 7、下列哪一种距离不能用于聚类分析的距离的计算。() A.绝对值距离 B.明科夫斯基距离 C.欧几里德距离 D.最短距离答案:D 参照教材第三章第84页 8、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常用的聚类要素的数据处理方法。() A.总和标准化 B.标准差标准化 C.极小值标准化 D.极差的标准化 答案:C 参照教材第三章第83页 9、Geary系数与Moran指数存在()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随机关系 D.没有关系 答案:B 参照教材第四章第121页 10、下列哪一类模型不属于不属于地统计学三大模型() A.有台基值模型 B.无台基值模型 C.抛物线模型 D.孔穴效应模型 答案:C 参照教材第四章第138页 二填空题 1、空间相互作用分析,主要是定量地分析各种“地理流”在不同区域之间流动的________。 答案:方向和强度参照教材第一章第4节第13页 2、相互关系分析这类研究主要是对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答案:地理要素、地理事物参照教材第一章第4节第12页3、根据测度标准,可以将数量标志数据划分为_____和比例尺度数据。 答案:间隔尺度数据参照教材第20页 4、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数量化、形式化、逻辑化__、__、 。 答案:不确定性、多种时空尺度、多维性参照课本24页 5、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常常用地理数据分布的和 来描述。 答案:集中化程度;均衡度参照教材第35页第一段 6、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测定,主要是通过 来完成的。 答案:对相关系数的计算和检验参照教材第47页第三段 7、___是事物之间差异性的度量,差异性越大,则相似性越

介入放射学考试题4答案

介入试题 科室______ 姓名______分数______ 一、多选题: 1.关于介入放射学下列叙述正确得就是:a,c,d a就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 b无须通过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得引导而进行 c通过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她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 d通过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对疾病进行诊断 e就是一种无创得治疗方法 2.下列哪些影像诊断设备可作为介入放射学得导引设备:a,b,c,d,e a X线透视 b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超声检查 d CT e MR 3.下列关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描述错误得就是:a,e a提高了空间分辨率 b消除了肌肉骨骼等造成得重叠伪影 c可进行多种后处理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d图象数字化便于储存与传输 e难以达到实时显影 4.下列关于介入器材描述错误得就是:a,b,e a穿刺针以“G”作为单位,其前号码越大针越粗 b导管管径得规格用英寸来表示 c导丝得作用就是对导管起引导与支持作用 d导管鞘得作用就是为了避免由于导管反复出入组织或管壁对局部造成得损伤,另外还可减少由于血管迂曲等造成得导管操作困难 e金属支架只可用于血管系统不可用于非血管系统 5.下列关于碘对比剂描述正确得就是:b,c,d a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也可使用碘对比剂 b对比剂肾病就是指排除其她原因得情况下,血管内途径应用对比剂后3 d内肾功能与应用对比剂前相比明显降低 c对比剂肾病判断标准为血清肌酐升高≥44 μmol/L(5 g/L)或超过基础值25% d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高龄(年龄〉70岁)为发生对比剂肾病得高危因素 e使用离子型对比剂比非离子型对比剂导致对比剂肾病发生得危险度小 6.下列关于介入栓塞物质描述正确得就是:a,d,e a自家血凝块属于短期栓塞剂,栓塞时间可维持24~48小时

计量经济学试题

06A卷 一、判断说明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实际中,一元回归没什么用,因为因变量 的行为不可能仅由一个解释变量来解释。(×) 4.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原因,被解 释变量是结果。(×) 7. 给定显著性水平 及自由度,若计算得到 的t 值超过t的临界值,我们将拒绝零假设。 (√) 8.为了避免陷入虚拟变量陷阱,如果一个定性 变量有 m类,则要引入m个虚拟变量。(×)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计量经济学:融合数学、统计学及经济理论,结合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理论和实务。 2.最小二乘法:使全部观测值的残差平方和为最小的方法就是最小二乘法。 3.虚拟变量:在经济生活研究中,有一些暂时起作用的因素。如战争、天灾、人祸等,这些因素在经济中不经常发生,但又带有相同特性,经济学家把这些不经常发生的、又起暂时影响作用的称为虚拟变量。 4.滞后变量:用来作为解释变量的内生变量的前期值称为滞后内生变量,简称为滞后变量。 5.自回归模型:包含有被解释变量滞后值的模型,称为自回归模型。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应用最小二乘法应满足的古典假定有哪些?(1)随机项的均值为零; (2)随机项无序列相关和等方差性; (3)解释变量是非随机的,如果是随机的则与随机项不相关; (4)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2.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步骤一般是什么? (1)建立模型; (2)估计参数; (3)验证理论; (4)使用模型。 3.你能分别举出三个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混合数据、虚拟变量数据的实际例子吗? (1)时间序列数据如: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各年商品的零售总额、各年的年均人口增长 数、年出口额、年进口额等等; (2)截面数据如:西南财大2002年各位教师年收入、2002年各省总产值、2002年5月成都市 各区罪案发生率等等; (3)混合数据如:1990年~2000年各省的人均收入、消费支出、教育投入等等; (4)虚拟变量数据如:婚否,身高是否大于170厘米,受教育年数是否达到10年等等。 4.随机扰动项μ的一些特性有哪些? (1)众多因素对被解释变量Y的影响代表的综合体; (2)对Y的影响方向应该是各异的,有正有负;(3)由于是次要因素的代表,对Y的总平均影响可能为零; (4)对Y的影响是非趋势性的,是随机扰动的。 四、分析、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 根据下面Eviews回归结果回答问题。Dependent Variable: DEBT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5/31/06 Time: 08:35 Sample: 1980 1995 Included observations: 16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 r t-Statist ic Prob . C() INCOME() COST() R-squared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Durbin-Wats on stat Prob(F-statisti c) INCOME——个人收入,单位亿美元; COST——抵押贷款费用,单位%。 1. 完成Eviews回归结果中空白处内容。 2. 说明总体回归模型和样本回归模型的区别。

计量地理学期末复习

计量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计量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计量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第三节计量地理学评价及其应用 第二章地理数据的来源及其预处理第一节地理数据的类型划分 第二节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地理数据的来源说明 第三章地理数据处理 第一节地理数据的统计处理 第二节地理数据的分布测量 第四章相关分析方法 第一节相关分析的计算问题 第二节相关分析方法的应用 第五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回归分析与回归函数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估计 ●拟合优度的度量 ●方程显著性的假设检验 ●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 ●回归模型预测 ●实际应用 第六章趋势面分析方法 趋势面分析的一般原理 趋势面模型的适度检验 趋势面分析应用实例第七章系统聚类分析模型 第一节聚类要素的数据处理 第二节距离的计算 第三节直接聚类法 第四节最短距离聚类法 第五节最远距离聚类法 第八章马尔可夫预测方法 第一节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节马尔可夫预测方法 第三节应用案例 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 第一节时间序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第二节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趋势拟合方法 第四节季节变动预测 第十章AHP决策分析方法 第一节基本原理 第二节分析过程 第三节计算方法 第四节方法评价 第五节应用案例 第十一章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主成分分析的软件实现 主成分分析方法应用实例 题型与分数: ?一、名词解释题:(共10题,每题2分)?二、简答题:(共7题,每题5分) ?三、计算题:(共3题,每题5分) ?四、分析题:(共1题,每题10分) ?五、应用题:(共2题,每题10分)

?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标志,是对地理问题进行定量化描述和研究的基础,是一切数学方法在地理学中应用的先决条件。 观测数据 观测数据是指通过观测仪器获取的数据,包括台站观测数据、定点观测数据、遥感观测数据等。 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是指利用实验仪器设备分析样品或模拟环境动力得到的数据,主要包括样品分析数据和模拟实验数据。 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是指通过全面统计或随机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主要包括统计年鉴数据、抽样调查数据、测量统计数据等。 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及空间联系。 属性数据 属性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地理过程的有关属性特征,包括数量标志数据与品质标志数据两种。 地理计算 地理计算(Geocomputation)的实质是借助于现代化的计算理论、计算方法和计算技术,通过对“整体”和“大容量”的地理数据进行处理,揭示复杂地理系统的运行机制,探索和寻求新的地理系统理论。 平均数 平均数是集中趋势指标中最重要的一种指标,代表研究对象的一般水平。一般地,平均数包括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两种类型,能反映出同质总体和样本数值的平均水平和一个数列的数值的“集中趋势”。 平均发展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的求解公式: X0为基期(或基年)数据 n为间隔年数(不包括基年)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或人口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平均递增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的求解公式: X0为基期(或基年)数据 n为间隔年数(不包括基年)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中位数 中位数也称中央值,是地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居中间的那个数值。 众数 众数是一个地理观测(或调查)系列中出现频数(次数)最多的数。它也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极差 极差是指所有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计算公式为: } { min } { max i i i i x x R- = n n g x x x = 1 r x=-

(精选)介入考试题

2015年介入放射学基础考试试卷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DSA的中文全称是?() A:数字减影成像B:数字血管成像 C:数字造影血管减影D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2、下列哪项不是介入的导向设备?() A:CT B:MR C:DSA D :ECG 3、下列哪项不是介入放射学的常用器材?() A:穿刺针B:导丝C:导管D:留置针 4、动脉穿刺最常见的部位是?() A:桡动脉B:腋动脉C:股动脉D:腋动脉 5、经皮穿刺引流管侧孔应该置于引流区什么位置?()A:最高处B:中间处C:最低处D:无要求 6、下列哪项不是常见固体栓塞材料?() A:明胶海绵B:PVA颗粒C:无水酒精D:可脱性球囊7、经导管动脉灌注改变影响药物哪一点来提高药效?()A:药物浓度B:药物特性C:药物敏感性D:作用时间8、经导管动脉灌注术的适应症哪项除外?() A:血管畸形B:止血C:治疗肿瘤D:溶栓 9、支架最好选择是两端能覆盖正常血管多长?() A:1mm B:3mm C:5mm D:10mm

10、支架术后一般几小时拔出动脉鞘?() A:1 B:3 C:5 D:6 11、理想的消融对象,单发病灶小于多少?() A: 1cm B:3cm C:5cm D:8cm 12、氩氦刀冷冻消融原则上冷冻范围应超出病灶边缘多少?() A: 0.5cm B:1.0cm C:1.5cm D:2.0cm 13、125I(碘)释放的射线能使肿瘤细胞哪部分破坏?从而杀伤肿瘤细胞。()A:RAN链B:DNR链C:线粒体D:细胞膜 14、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对预防什么病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A:脑栓塞B:脾栓塞C:肺栓塞D:冠脉栓塞 15、下腔静脉滤器应释放在什么静脉开口水平以下?() A:脾静脉B:肝静脉C:肾静脉D:门静脉 16、急性脑梗死,颈内动脉系统发病在多长时间以内动脉溶栓效果好?()A:3小时B:4.5小时C:8小时D:12小时 17、肝癌最常用的的栓塞剂是什么?() A:PVA颗粒B:碘油C:明胶海绵D:弹簧圈 18、当冠脉局部狭窄程度为多少时?可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A:30% B:50% C:70% D:100% 19、肝囊肿穿刺引流术常在什么设备指导下定位穿刺() A: CT B:DSA C:超声D:MR 20、脾脏内科切除是指() A:开腹手术切除脾脏B:脾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介入放射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介入放射学试题及答案 一、多选题: 1.关于介入放射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d a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 b无须通过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而进行 c通过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 d通过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对疾病进行诊断e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法 2.下列哪些影像诊断设备可作为介入放射学的导引设备: a,b,c,d,e a X线透视 b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超声检查 d CT e MR 3.下列关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描述错误的是:a,e a提高了空间分辨率 b消除了肌肉骨骼等造成的重叠伪影 c可进行多种后处理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d图象数字化便于储存和传输 e难以达到实时显影 4.下列关于介入器材描述错误的是:a,b,e

a穿刺针以“G”作为单位,其前号码越大针越粗 b导管管径的规格用英寸来表示 c导丝的作用是对导管起引导和支持作用 d导管鞘的作用是为了避免由于导管反复出入组织或管壁对局部造成的损伤,另外还可减少由于血管迂曲等造成的导管操作困难 e金属支架只可用于血管系统不可用于非血管系统 5.下列关于碘对比剂描述正确的是:b,c,d a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也可使用碘对比剂 b对比剂肾病是指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血管内途径应用对比剂后3 d内肾功能与应用对比剂前相比明显降低 c对比剂肾病判断标准为血清肌酐升高≥44 μmol/L(5 g/L)或超过基础值25% d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高龄(年龄>70岁)为发生对比剂肾病的高危因素 e使用离子型对比剂比非离子型对比剂导致对比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度小 6.下列关于介入栓塞物质描述正确的是:a,d,e a自家血凝块属于短期栓塞剂,栓塞时间可维持24~48小时 b碘油和明胶海绵属于永久栓塞剂 c长期栓塞剂栓塞时间可维持数周或数月 d无水乙醇属于永久栓塞剂 e螺圈属于永久栓塞剂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与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 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C.政策变量 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 B.内生变量 C.前定变量 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修匀数据 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D.变量间不确定性的依存关系

计量地理学题库

计量地理学题库 一、选择题 1.地理问题研究的核心环节是() A 地理数据采集 B 地理数据教学方法 C 地理数据描述 D 地理数据的处理 答案:D 参考课本P26页 2.在单峰负偏态的分布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 算数平均数> 众数>中位数 D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答案:B 参考课本P33页 3.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 A 人口数量 B 村庄河流的分布 C 国内生产总值 D 土地面积

答案:B 参考课本P20页 4.偏相关系数的性质有①偏相关系数分布的范围在-1到1之间;②__________;③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必小于或最多等于由同一系列资料所求得的复相关系数。 A.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 B.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 C.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 D.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 答案:A 参考课本P57页 5. 时间序列的组合成分包括长期趋势(T )、__________循环变动(C )和不规则变动(I )。 A季节变动 B.灰色模型C马尔科夫 D.乘法模型答案:A 参考课本P72-P73页 6. 主成分分析是在()的基础上进行的。 A.回归分析 B.时间序列分析 C.相关分析 D.系统聚类分析 答案:C 参考课本P95页 7.在地理学中,主要对于“状态”的预测方法是()

A.主成分分析法 B.马尔可夫预测法 C.灰色模型分析法 D.趋势面分析发 答案:B 参考课本P108页 8.建立在变异函数理论及结构分析基础之上的空间插值法是()A.RBF神经网络方法B.克里格插值法 C.反距离权重倒数插值法D.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答案:B 参考课本P141页 9. 下面哪一个不是AHP决策的基本步骤() A.明确问题B.建立层次结构模型C.分层计算特征值D.层次总排序 答案:C 参考课本227—230页 10. 下列属于图G=(V,E)所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的是()A.边集 B. 子图 C. 关联边 D. 基础图 答案:A 参考课本P57页 11.下列不属于一个网络图的基础指标的是() A.连线数目B.结点数目C.网络中亚图数目D.回路数

2006级影像本科介入放射学考试题(A)1

泸州医学院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影像系2006级《介入放射学》试卷一 试卷代码: A 卷(A或B)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年Santos等完成第一例经皮血管穿刺主动脉造影。 A.1925 B.1928 C.1931 D.1940 2. Seldinger技术是1953年___国Sven—Lvar Seldinger医生创立的。 A 德国 B 英国 C 丹麦 D 瑞典 3.介入放射学依据其诊治途径一般分为: A 肿瘤性和非肿瘤性 B 血管性和非血管性 C 诊断性和治疗性 D 神经性和非神经性 4.动脉瘤常用的栓塞剂: A PVA B 明胶海绵 C 弹簧钢圈 D 脱落球囊 5.肝穿刺活检术的最主要并发症是: A 出血 B 胆汁渗漏 C 肝动静脉瘘 D 迷走神经反射 6.__是目前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首选监视方法 A 间接X线透视 B DSA C CT D 超声 7. 动脉内灌注溶栓时,术中监测凝血机制,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至正常的___倍以上时,应停止溶栓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8.肿瘤栓塞治疗最常用的栓塞剂是: A 明胶海绵 B PVA C 碘化油 D 弹簧钢圈 9.实体肿瘤经皮穿刺固化消融术最常用的药物是 A 碘化油 B 无水乙醇 C 丝裂霉素 D 卡铂 10.TA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otization) 的全称: A 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B 腔内支架术 C 经皮引流术 D 经导管血管内栓塞术 11.恶性肿瘤IAI治疗后再次化疗灌注的时间间隔以___周为宜 A 1-2 B 4-6 C 3-4 D 6-8 12. 目前临床最理想的血管扩张剂:

计量经济学试题有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___数量关系_______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____经济学______、__统计学________、__数学________三者的结合。 2.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___理论_______关系,用___定型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的_ 定量___关系,用___随机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3.经济数学模型是用____数学方法______描述经济活动。 4.计量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侧重面不同,可以分为___理论_______计量经济学和_____应用_____计量经济学。 5.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____单方程______和_____联立方程_____两大类。 6.建模过程中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作,即______选择变量 ____、____________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________、_________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数值范围___________。 7.确定理论模型中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指确定___解释变量_______。 8.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几类变量有____外生经济______变量、_______外生条件___变量、______外生政策____变量和_____滞后被解释_____变量。 9.选择模型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___经济行为理论_______。 10.研究经济问题时,一般要处理三种类型的数据:_____时间序列_____数据、_____截面数据_____数据和______虚变量____数据。 11.样本,数据的质量包括四个方面_____完整性__________、____准确性_____、___可比性____、________一致性__。 12.模型参数的估计包括______对模型进行识别____、______估计方法的选择____和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13.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预测前必须通过的检验分别是___经济意义_______检验、______统计____检验、______计量经济学___检验和_____预测_____检验。 14.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随机误差项的_____序列相关_____检验、______异方差性___检验、解释变量的______多重共线性____检验。 15.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____结构分析______、______经济预测____、_____政策评价_____、_____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_____。 16.结构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____弹性分析、_____、_____乘数分析_____ _和_____比较静力分析_____。 二、单选题: 1.计量经济学是一门(B)学科。 A.数学 B.经济 C.统计 D.测量 2.狭义计量经济模型是指(C)。 A.投入产出模型 B.数学规划模型 C.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 D.模糊数学模型 3.计量经济模型分为单方程模型和(C)。 A.随机方程模型 B.行为方程模型 C.联立方程模型 D.非随机方程模型 4.经济计量分析的工作程序(B) A.设定模型,检验模型,估计模型,改进模型 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估计模型,应用模型,检验模型,改进模型 D.搜集资料,设定模型,估计参数,应用模型

介入放射学考试题4答案

介入试题 科室______ 姓名______ 分数______ 一、多选题: 1.关于介入放射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d a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 b无须通过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而进行 c通过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 d通过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对疾病进行诊断 e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法 2.下列哪些影像诊断设备可作为介入放射学的导引设备:a,b,c,d,e a X线透视 b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超声检查 d CT e MR 3.下列关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描述错误的是:a,e a提高了空间分辨率 b消除了肌肉骨骼等造成的重叠伪影 c可进行多种后处理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d图象数字化便于储存和传输 e难以达到实时显影 4.下列关于介入器材描述错误的是:a,b,e

a穿刺针以“G”作为单位,其前号码越大针越粗 b导管管径的规格用英寸来表示 c导丝的作用是对导管起引导和支持作用 d导管鞘的作用是为了避免由于导管反复出入组织或管壁对局部造成的损伤,另外还可减少由于血管迂曲等造成的导管操作困难 e金属支架只可用于血管系统不可用于非血管系统 5.下列关于碘对比剂描述正确的是:b,c,d a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也可使用碘对比剂 b对比剂肾病是指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血管内途径应用对比剂后3 d内肾功能与应用对比剂前相比明显降低 c对比剂肾病判断标准为血清肌酐升高≥44 μmol/L(5 g/L)或超过基础值25% d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高龄(年龄>70岁)为发生对比剂肾病的高危因素 e使用离子型对比剂比非离子型对比剂导致对比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度小 6.下列关于介入栓塞物质描述正确的是:a,d,e a自家血凝块属于短期栓塞剂,栓塞时间可维持24~48小时 b碘油和明胶海绵属于永久栓塞剂 c长期栓塞剂栓塞时间可维持数周或数月 d无水乙醇属于永久栓塞剂 e螺圈属于永久栓塞剂 7.下列属于血管内介入放射学诊疗技术的有:a,b,c a经导管药物灌注治疗 b经导管栓塞术

计量经济学试卷汇总

卷(一) 选择题(单选题1-10每题1分,多选题11-15每题2分,共20分) 1、在多元线性回归中,判定系数 R2随着解释变量数目的增加而B A.减少B.增加 C.不变D.变化不定 2、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 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C A.异方差性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D.拟合优度低 3、经济计量模型是指D A.投入产出模型 B.数学规划模 C.模糊数学模型 D.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 4、当质的因素引进经济计量模型时,需要使用D A.外生变量 B.前定变量 C.内生变量 D.虚拟变量 5、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D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C.政策变量 D.滞后变量 6、根据样本资料已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 Y 对人均收入 X 的回归模型 Ln Y=5+0.75LnX,这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 1%,人均消费支出将预期增加B A.0.2%B.0.75% C.5%D.7.5% 7、对样本相关系数 r,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D A.越接近于 1,Y 与 X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高 B.越接近于 0,Y 与 X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弱

? ? C .-1≤r≤1 D .若 r=0,则 X 与 Y 独立 8、当 DW>4-d L ,则认为随机误差项 εi A .不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B .无一阶序列相关 C .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D .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9、如果回归模型包含二个质的因素,且每个因素有两种特征,则回归模型中需要引入 A .一个虚拟变量 B .两个虚拟变量 C .三个虚拟变量 D .四个虚拟变量 10、线性回归模型 中,检验 H 0: βi =0(i=1,2,…,k)时,所用的统计量 t = βi var(β i ) 服从 A.t(n-k+1) B.t(n-k-2) C .t(n-k-1) D.t(n-k+2) 11、对于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各回归系数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具有的优良特性有 ABC 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一致性 D .确定性 E .线性特性 12、经济计量模型主要应用于 ABCD A .经济预测 B .经济结构分析 C .评价经济政策 D .政策模拟 13、常用的检验异方差性的方法有 ABC A .戈里瑟检验 B .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 C .怀特检验 D .DW 检验 E .方差膨胀因子检测 14、对分布滞后模型直接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时,会遇到的困难有 BCE A .不能有效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 B .难以客观确定滞后期的长度 C .滞后期长而样本小时缺乏足够自由度 D .滞后的解释变量存在序列相关问题 E .解释变量间 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