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各城市地铁标识汇总

中国各城市地铁标识汇总

中国各城市地铁标识汇总
中国各城市地铁标识汇总

中国各城市地铁标识汇总

中国现在已经有地铁和正在修建地铁的城市越来越多了,而各地地铁的标识也各有特点。从网上搜集一些资料,汇总如下:

中国地铁的“老大”城市,无疑应该是北京。

北京地铁标识如下:

北京地铁标志的外形采取圆形,以字母“G”构成,示意地下的洞子,中间是字母“D”,D的内心有时字母“B”三个字母构成“北京高速电车”的缩写。该标志是1984年4月由地铁总公司张利德同志设计的。

除了上述标志外,北京地铁的一些线路由京港地铁公司运营,标识如下:图形中的“M”,是英文中“Metro"的缩写,三条主线代表着三大集团(BII-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BCG-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MTR-香港地铁有限公司)齐心协力,共同缔造和谐、顺畅的交通

网络。两边留白表示公司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寓意着公司业务不仅仅限于地铁4号线,也会有4号线的延长线及未来的其他线路。标志在图形结构上采用地铁4号线的走向(横折线)作为基本元素,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整个标志简洁、明快、动感,体现了公司提供给公众快捷、正点、现代的产品特性。

天津地铁:

天津地铁标识外形简单易记,美观大方,同时具有深刻的信息属性。红色的圆形外型象征地铁隧道特别是盾构形成的圆形洞体,把地铁隧道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整体图形以“TIANJIN”的“T”为核心元素,白色部分构成“T”形,与顶部红色部分交相辉映,整体图形外观似一“天”字,三重定义充分体现出天津地铁的特点。整个标识规整端庄,圆中有方,体现出强烈的现代工业感。

天津地铁也还有另外一个标识,9号线使用,是津滨轻轨的标识:

上海地铁:

上海地铁标志含义由英文字母S和M组成,其中S代表上海(即SHANGHAI),M表示地铁,而圆弧状形似地铁的圆形区门隧道;M又像在隧道内相向行驶的两辆地铁列车。图案抽象洗练,寓意深远。

广州地铁:

广州地铁标志第一反映广州市市徽“山羊”的图形,是一个抽象的“山羊”,具有明显的羊城地域特征;第二体现了现代化的轨道行业的属性;第三比较简单明了,因为广州地铁总公司原有的标志太复杂了,基于这一点的考虑,总公司决定启用“羊角”标志作为企业标志。

主要含义有以下几种:1、Yangcheng的“Y”缩写、广州市市徽“山羊”;2、胜利的手势、欣欣向荣;3、无限延伸的两条铁轨,四通八达。

南京地铁:

外形是梅花造型,梅花是南京市的市花,象征南京。

中间有一个M造型,取地铁英文Metro的首字母,象征地铁。深圳地铁:

深圳地铁有3个标识:

第一个绿色的是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logo

第二个深圳市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的logo

第三个是香港地铁集团公司的logo。

1,2,5号线是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运营,3号线是深圳市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运营,4号线是港铁公司负责运营。

现在深圳市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合并了,但是运营公司还是在各自总公司下,运营没有合并,所以logo也没有变。至于4号线港铁运营的在北京上海广州都是用港铁自己的logo.

武汉地铁:

武汉地铁LOGO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国际化的地铁标识字母M(地铁英文Metro之意),下半部分是象征地域

特色WuHan首字母缩写“WH”的变形。其中,“H”被拆分成

三个等体积色块,象征“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武汉地域特征,也预示着武汉地铁未来将贯穿东西、纵行南北、连通三镇。

重庆地铁:

CRT是Chongqing Rail Transit(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的

缩写。标志整体象一列车.

大连地铁:

圆圈代表着地铁隧道洞体,字母D既是大连的大字拼音字头,也形象地体现出地铁列车的形状;字母D上Z形曲线,是连字拼音字头的异形,同时又象征着地铁的轨道。

成都地铁:

成都地铁LOGO是从急驰的列车、飞扬的蜀锦、连绵的蜀山、柔美的水花、弯曲的隧道等六个画面中演变出来的,标志从

设计到定案耗时六个月,寓意为:“巴山蜀水织锦绣,地铁生活扑面来。”标志上的间隙好似弯曲的铁轨,形似飞扬的蜀锦,正形似绵延的蜀山,负形似柔美的水花。

西安地铁

“城墙章”最抢眼的是它的中国红底色。中国元素中不可缺少的红色,既是中国传统偏爱,又是老百姓中意的喜庆色。在交通标识中,红色又是警示色,非常突出,引人注目,能够起到突出的作用。“城墙章”采用城墙作为基本形状,红白搭配,色彩对比明显,色差突出。白色代表着地铁作为公共设施,是纯洁、环保、无污染的。连贯起来的城墙与地铁隧道口相扣,上方下圆,相得益彰。外面采用城墙垛口的形状,内侧的椭圆既代表着城门,也代表着地铁隧道。隧道连贯起来的两段城墙垛口的造型组成“M”形,即地铁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线条流畅,也意味着地铁运行的畅通。

沈阳地铁:

沈阳地铁标识LOGO设计采用中国的“中”字及英文沈阳地铁的开头字母S以及M进行变形LOGO设计,其中M的变形是国内铁路地铁交通系统普遍使用的半圆弧线加竖线的形式,由两个倒扣的M变形,形成一个沈阳的开头字母S形,代表中国沈阳地铁,S代表了沈阳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外圈的圆形好比是环城交通体系,中间的横线是金廊,而LOGO

设计中间的从其下面一穿而过的竖线就好比是沈阳地铁交

通工程,连接构成了沈阳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两个倒扣的M形状互为倒影,代表与陆上交通系统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其中横线和竖线交叉而出,象征“四通八达”的地铁交通体系,红色既体现了中国特性,也代表了沈阳地铁人和沈阳人民的火红热情及期待,整个LOGO设计简洁明了,稳固平衡性良好,外形呈现出车头及车轮形状,寓意现代化立体交通推动沈阳经济不断向前,LOGO设计整体设计出了沈阳地铁的独特性、科技性,整体图形感觉大气、端庄,具有大城市交通体系的完整性,色彩明亮清新,让人对地铁这一新型的城市交通体系充满期待。

杭州地铁:

标志以地铁隧道为主体造型元素,同时以“hzm”三个字母相

融合,代表杭州地铁,视觉主体以m为中心,与国际惯用元素相一致,充分体现了地铁的名称和行业特征,还体现了国际大都市的风范。左上和右下的尖头,暗喻地铁的双向运营模式,同时给人以顺时针旋转的运动感,充分体现了杭州地铁“安全、快捷、顺畅、方便、舒适”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

杭州地铁的奋发向上、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

苏州地铁:

“S”形创意构思的内涵:“S”是“苏州”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也是“地铁”英文Subway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通过抽象、变形,“S”演化为一条河流。苏州是一座闻名中外的水乡,河流成为水乡文化底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色彩的运用上,由蓝色渐变为灰色,自然的引入第三级含义——地铁的两条“平行线”由远及近,视觉上恰是由一点开始的,灰黑色的的色彩运用寓意钢轨。

“人”字形符号构思的灵感来源于最富特色的苏州民居的黛顶以及横跨苏州河上的林林总总的石桥,同时体现了苏州地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对称设计的“人”字形模块宛若苏州河上的一片瓦、一座桥、桥上的一个“人”与水中的另一半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灰黑色的色彩运用进一步强化了江南水乡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

哈尔滨地铁:

长春地铁:

长春轨道交通标志采用“长春”二字的拼音字头“CC”,变形为奔驰中的轻轨车型,形象飘逸,动感飞扬。圆环代表城市,该标志可以任何色彩为背景。

长沙地铁:

长沙地铁标志由长沙拼音首字母“C”、“S”构成,具有高度的识别性,区别于其他轨道交通LOGO,同时CS构成了一副快车追逐太阳的蓝图,体现了长沙轨道交通带给市民便捷、快速的生活,诠释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快车冲出圆圈,打破常规,表现了长沙轨道交通开放、与世界接轨的城市精神,更展现了长沙轨道交通奋力进取、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S”下方的开口笑,更体现了乘客的满意是长沙轨道交通一直的追求。红色是长沙历史文化的载体,有积极向上、好客热情之意,在传统文化中还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展现了长沙轨道交通乘客至上、安全第一的服务宗旨;蓝色代表科技、时尚,沉稳大气,给人安全感,体现长沙轨道交通安全快速的特点。

佛山地铁:

佛山地铁标志创意源于列车和英文字母“F”两项视觉元素,这辆红色的飞速列车,既直观展现了佛山铁路投资建设集团的产业特性,也喻示着轨道交通建设承载佛山人的梦想,一路驰骋发展。而标识图形是“Foshan(佛山)”、“Fortune(财富)”的首个字母“F”的艺术变形,且与“Victory(胜利)”的首个字母“V”形暗合,既表明佛山地铁的地域特征,也象征佛山铁投集团不断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相关利益各方的合作共赢。

福州地铁:

福州地铁标志以榕树为设计基本元素,通过对榕树的图形化,并在细节上做了恰如其分的艺术处理,使之在受众人眼中呈现的第一视觉印象就是代表榕城的“榕树”。同时,加入了“三山一水”概念,使标志更加集中地体现了福州的地域特色。标志的色彩以代表榕树的“榕城绿”为标准色,体现了地铁绿色

环保、快速便捷的视觉感受。标志还将地铁元素有机地融入“榕树”中,使其主体“树干”部位呈现出透视的地铁轨道图形,在视觉上表现出快速向前,准确到达的图形感受,同时将两

条轨道的头部做了连接,使其整体呈现出地铁英文首写字母“M”的造型。标志的外围似环绕的地铁线路,象征着地铁的

畅通快捷。

广佛地铁:

广佛线,是一个连接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至佛山市的地铁系统,也是中国首条跨越两个城市之间的地铁,纳为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它是佛山首条地铁线路,广佛同城化的标志之一,佛山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地级市。

贵阳地铁:

贵阳轨道交通标志以贵阳的“贵”字大写字母“G”字为主体,绿色代表贵阳避暑之都,森林城市,同时组合成为“U、R、T”

。URT是城市轨道交通的意思。

合肥地铁:

昆明地铁:

昆明轨道交通标志取自照明的字母“K”,也形似轨道英文“Rail”的首字母“R”。运用了嫩绿色和蓝色两种颜色,蓝色隐喻“滇池”,展现列车车头向前飞驰的感觉。

南昌地铁:

南昌地铁标志以地铁英文的第一个字母“M”及“候鸟”为主形,以

“拓荒牛”、“孺子牛”、“列车”、“浪花”、“山峰”为辅助形,运用高度提炼的中国吉祥图腾纹样元素,造型简洁、流畅、灵动、大气,富有生命的张力,较好地体现轨道交通的顺畅感、时尚感、现代感。

南宁地铁:

南宁轨道交通标志极富南宁本土地域特色,主体结构取自南

宁市市花——朱槿花。向上绽放的花型寓意轨道交通将助力南宁城市经济蓬勃发展;朱槿花的下半部分由南宁两个字母“N”构成,寓意南宁;交汇的线条既如树叶上的脉络,又如轨道,预示生态宜居的南宁未来发达的轨道交通网络。标志以蓝色基调蕴含安全与科技元素,同时与泛北部湾、南宁水城建设理念一脉相承。标志整体视觉简洁生动,充满激情,容易辨识。

宁波地铁:

宁波轨道交通标志用一个动感的“甬”字,直观的表明宁波轨道交通的地域性特点,区别于国内外其他任何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标识。标志将轨道、列车头和“甬”字有机的融入标志中,凸显出轨道交通的特点;各轨道相互交错,无限联通,寓意宁波的轨道交通四通八达、快速高效;也寓意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宁波会越来越精彩,活力无限。色彩选用强烈的“海洋蓝”,进一步表达出宁波海港城市的特点。整个标志醒目、动感、时尚和现代,易记易传播。

青岛地铁:

青岛地铁标志以大写字母“Q”为主要元素,整体外形呈圆形,标志内部呈现出地铁隧道入口与下方波浪的结合,既展现出青岛这个海滨城市独有的特性,又体现出青岛地铁交通的核心概念。标志的内部展现的是一幅海岛相映的美景蓝图,圆形犹如一轮升起的明月,将海月相映的美好意境转化为青岛地铁发展的美好远景,绿色的应用寓意着地铁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石家庄地铁:

标志形似石家庄的“石”字,表现了地铁的地域特性;标志中的M图形则指代了英文Metro(地铁)。同时,标志图形利用透视感形成了不断向前延伸的地铁隧道形象,表现了地铁高速的特征。并且,标志仿佛一幅城市的版图,层层相叠的结构象征着石家庄生生不息的发展与变迁。另外,标志方正稳健的轮廓与线条具有传统中国印章的风骨,体现了城市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和积淀,以及当代石家庄人对于城市未来的自信和承诺。

无锡地铁:

无锡地铁标志以“无锡”的起首字母“W”构成图形,似飞驰的轨道列车。

郑州地铁:

郑州地铁标志以“中国”、“中州”、”中原“的”中“字为主体形象,喻示郑州从古至今都是华夏的”天之中“、”地之中“。以装饰的艺术手法将“中”字进行变形,使其在形态上颇似四通八达、

往复运行的轨道。“中”标志左右两侧蕴含着以现代艺术手法

表现的殷商青铜器饕餮纹元素,既有现代轨道交通行业特性,又包含了中国之“中”的中原、中原之“中”的郑州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并且以金黄色为母亲河黄河的代表色,也寓意黄河文明,寓意着辉煌、预示着收获。标志的对称形态寓意企业经营发展的稳健,象征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

香港,台湾地区地铁:

香港地铁的标志由著名设计师李永铨设计,标志的含义为:

1、表示香港本岛与九龙半岛之间有地铁贯通;

2、表示轨道交通的两个车站与一个区间;

3、字型类似中国“寿”字的古体,喻平安吉祥之意。

台北地铁:

台北捷运(台北地铁)标志,也是台北市捷运局局徽。台北捷运的企业识别标志为其变体。

桃园地铁:

桃园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简称桃园捷运)是台湾桃园县的大众捷运系统,主要提供桃园市、中坜市、平镇市、八德市等桃园县内都市化程度较高之区域,以及桃园国际机场的联外交通。

高雄地铁:

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简称高雄捷运、高捷,是台湾第二座启用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高雄市市区为中心,同时向高雄市的郊区提供服务,而计划中的延伸路线亦涵盖屏东县部分地区,本系统于1980年代开始规划,目前共有两条路线营运中:红线与橘线。其规划为高运量系统,1998年行政院决定以民间兴建营运后转移模式办理,1999年经甄选由高雄捷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兴建初期路网,并于2008年3月9日开始营运、通车。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 本报告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网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 调查时间:自2013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 三、调查结果 (一)中国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者的视野。 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 1965年北京地铁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 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目前北京在建地铁有4、5、10、奥运支线、机场特铁,2008年长度达200公里。2007年12月24日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13号线缩短高峰运行间隔的第一天,地铁全网客运量突破300万,达到3018347人次,全线开行列车2306列,其中加开临客82列。至此,北京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日客流超过300万人次的地铁系统。 198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天津规划地铁系统总长度227公里,预计到2010年将累计实现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30公里。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截至2008年底,运营线路总长236公里,车站总计162座。覆盖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

浅谈中国城市地铁的发展前景

我国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日渐明显化。然而,城市化的发展绝不可以被交通压力所约束。因而与我们传统的地上交通相对应的地下交通就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新渠道。这就是目前的大、中城市正在极力发展的地铁交通。目前,中国的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有了地铁,许多城市的地铁也在紧锣密鼓地修建之中。因为地铁的舒适、快捷和便利,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地铁也就成为了许多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也出现了不同的地铁文化。 所谓“十九世纪修大桥,二十世纪建高楼,二十一世纪开发地下交通资源。”这句话充分的显示出地下交通在新世纪发展中的前景与潜力。地铁与公交车、电车相比的优势显而易见:地铁单向运量每小时4万——6万人次,公交车、电车单向运量每小时1万人次。从运输方式来看,地铁运输更具多方面的优点:舒适、准时、快捷、占地少,环保、节能、安全,而且不占用地面、街道等。毫无疑问,地铁交通是绿色工程,而且符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我国的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说,“中国确实需要开发以地铁为特色的交通资源,它的发展将不但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地下资源开发的必然,更是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 现在让我们详细了解下地铁的优缺点:

节省土地:由于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于地底,可以节省地面空间,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 减少噪减少干扰: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 节约能源:在全球暖化问题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由于地铁行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使民众乐于搭乘,也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 缺点建造成本高:由于要钻挖地底,地下建造成本比建于地面高昂。 建设周期长:同样由于要挖地道,铺设铁轨,设备等等,以及各种调试工作。地铁从开始动工到投入运营需要很长的时间。音:铁路建于地底,可以减少地面的噪音。减少干扰: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 节约能源:在全球暖化问题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由于地铁行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使民众乐于搭乘,也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 缺点:建造成本高:由于要钻挖地底,地下建造成本比建于地面高昂。 我们需要认识到地铁建设依然是十分昂贵的投资项目,例如北京地铁的每公里造价超过五亿元。地铁项目应成分考虑融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 告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篇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当前,中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中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一般见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一般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中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中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中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本报告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调查时间:自XX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 三、调查结果 (一)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 19 ,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它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者的视

安全标志检查表

检 查 表 批准 日期 文件号 安全标志标识 审核 日期 版本号 A/1 编制 日期 页 数 第 1 页 共 1 页 检查责任人 /安全员 检查周期 随时检查/半年汇总 记录保管期限 一年 记录保管部门 引用法规和标准:《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检查人: 检查日期: 确认: (直接上司 ) No 检 查 内 容 检查结果(符合OK ,不符合NG , 不适用NA ) 上半年 下半年 1. 标志牌是否设在与安全有关的醒目地方,是否使大家看见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它所表示的内容。 OK NG NA OK NG NA 2. 环境信息标志是否设在有关场所的入口处和醒目处; OK NG NA OK NG NA 3. 局部信息标志是否设在所涉及的相应危险地点或设备(部件)附近的醒目处。 OK NG NA OK NG NA 4. 标志牌是否未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免这些物体位置移动后,看不见安全标志。标志牌前是否未放置妨碍认读的障碍物。 OK NG NA OK NG NA 5. 标志牌的平面与视线夹角是否接近90°角,观察者位于最大观察距离时,最小夹角是否不低于75°。 OK NG NA OK NG NA 6. 标志牌是否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 OK NG NA OK NG NA 7. 多个标志牌在一起设置时,是否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地排列。 OK NG NA OK NG NA 8. 安全标志牌如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是否及时修整或更换。 OK NG NA OK NG NA 安全检查表不符合项整改汇总表 NO. 检查时间\检查问题 整改措施\完成时间\整改责任人 整改落实(安监部填写) 1 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铁道运营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随着城乡居民不断增加,百姓出行需求更加强烈,预计2018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达40亿人,旅客周转量将达到16000亿人,货物发送量将达42900亿吨,现在人首选 铁道轨道供电专业培养目标:预计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电化率为60%,规划建设新线4.1万公里。铁路的大发展需要更多的青年学子投入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 培养目标:铁道信号的首要作用是保证列车运行正安全:铁路信号装备是组织指挥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传递行车信息,改善行车人员劳动条件的关键设备, 铁道线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我国铁路系统经过今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吃加速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提升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2013年11月15日 一、调查背景

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 本报告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网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 调查时间:自2013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 三、调查结果 (一)中国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者的视野。 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 1965年北京地铁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 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目前北京在建地铁有4、5、10、奥运支线、机场特铁,2008年长度达200公里。2007年12月24日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13号线缩短高峰运行间隔的第一天,地铁全网客运量突破300万,达到3018347人次,全线开行列车2306列,其中加开临客82列。至此,北京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日客流超过300万人次的地铁系统。 1970年天津地铁 198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天津规划地铁系统总长度227公里,预计到2010年将累计实现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30公里。 1990年上海地铁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截至2008年底,运营线路总长236公里,车站总计162座。覆盖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

浅谈我国地铁的发展历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e11129648.html, 浅谈我国地铁的发展历程 作者:刘亚明 来源:《江苏商报·建筑界》2013年第22期 摘要随着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症结。而地下铁道恰 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又因其环保、高效的特点,地下铁道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接受。中国的地下铁道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这将为城市化进程给予强大动力。地铁是解决大中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根本途径,对于21世纪实现城市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下铁道城市化环保高效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22-0017—1 1.地下铁道的历史 1863年1月13日,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在伦敦建成并通车,它的成功运行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公共交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此,城市交通进入轨道交通时代。不过,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可以分为一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欧美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速度很快,有13个城市相继建成了地铁。而在当时,旧式的有轨电车仍是主要的公共交通设施。不过,相比于地铁,其运行速度低、噪音大、正点率低等缺点已经显露出来。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停滞萎缩期。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了城市轨道交通停滞不前。而汽车凭借它便捷灵活的特点,被人们接受,因此汽车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而在这一时期,世界上只有5个城市发展了城市地铁。而有轨电车则渐渐被淘汰。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由于之前的汽车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交通逐渐拥挤,严重时会导致交通瘫痪。再加上空气污染,噪音大等缺点,使得人们重新认识到轨道交通的重要性。轨道交通也从欧美国家扩展到亚非拉的日本、中国、韩国、伊朗等国家。这一时期有17个城市新建了地铁。 第四阶段(20世纪至今)这个阶段,城市地铁不仅仅是一种交通运输手段,更是一个城 市形象的体现,而且对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某种积极的作用。不同国家的地下铁道建设更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如:莫斯科地铁,被称为欧洲的“地下宫殿”,天然的石料配以欧洲

地铁运营模式和中国大陆的城市地铁发展

地铁运营模式和中国大陆的城市地铁发展 一、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城市化提高推动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成为集聚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主要节点。城市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逐步暴露出一些经济社会问题,有些问题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变得十分严重: 一是城市机动车数量增加迅猛。私人汽车1985 年全国才28.5 万辆,至2002年为969 万辆。从2003 年起,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加速增长,2007 年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达2876 万辆,民用汽车保有量达4358 万辆。而其中大多数的车都在城市里行驶。按照国际大都市汽车保有量饱和标准300-400 万辆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已经逼近饱和状态。 二是交通拥堵。由于机动车拥有量迅速增加、公共交通发展滞后、道路总面积、道路布局、交通配套设施、交通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使得沿海大城市中交通拥堵的现象日益明显,许多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心城区在高峰期间的行车速度甚至低于10 公里/小时。交通拥堵导致效率下降,运营成本增大,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规划者和交通专家提出各种理论,其中唯一可行的思想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使得公共交通替代私人轿车,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并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实现减量少、再循环、再利用。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一个组成成分,以其独有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得到大力的投资开发。与其它城市交通方式相比,轨道交通有如下技术经济特点:快速、准时、安全、少污染、运量大、占地少、费用低等。 (1)快速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车辆有较高的运行速度,有较高的启动、制动加速度,列车停站时间短,上下车和换乘方便。

国内地铁发展史

国内地铁发展史 1965年北京地铁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 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北京地铁目前日客运量150万人次左右。目前北京在建地铁有4、5、10、奥运支线、机场特铁,2008年长度达200公里。北京是我国地铁规划运营线路最长的城市,到2020年,北京地铁将达到850公里。2007年12月24日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13号线缩短高峰运行间隔的第一天,地铁全网客运量突破300万,达到3018347人次,全线开行列车2306列,其中加开临客82列。至此,北京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日客流超过300万人次的地铁系统。 1970年天津地铁 198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天津规划地铁系统总长度227公里,预计到2010年将累计实现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30公里。 1990年上海地铁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截至2008年底,运营线路总长236公里,车站总计162座。覆盖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11亿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436.2万人次(2008年12月31日),最高换乘客流达116.7万人次。 以上海地铁1号线附近的和欣国际花园为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4万平方米,12-18层时尚电梯景观小高层,从2006年1月的6937元/平方米一路增至去年6月的12252元/平方米,累计增长幅度达到76.66%。 1993年广州地铁 广州地铁一号线于1993年12月28日正式动工,1997年6月28日起开始试运营。广州是我国第4座建有地铁系统的城市。 1999年深圳地铁 始建于1999年,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现已投入运行的有罗宝线和龙华线,全长21.866公里,并设有19个车站。 2000年南京地铁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前景

进入21世纪以来,轨道交通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挤、保护环境等方面均显示出积极促进作用,已日益成为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战略举措。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需求剧增,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有10个城市拥有共29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其中北京、上海各8条、广州4条、天津2条、大连、长春、南京、重庆、武汉、深圳各1条),运营里程达到771公里,年客运总量达22.1亿人次。2008年,中国在世界地铁排行榜(按地铁运营里程排名)中位列第三位,仅在美国和日本之后。并且上海、北京进入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前十位,分别以237公里和200公里列在第七位和第十位。截止到2009年5月底,上海市轨道交通线路日均客运量为341万人次,承担了24%的公共交通客流量。而据北京交通委透露,目前北京市轨道运营线路日均运营380万人次,承担了19.24%的公共交通客运量。 自2008年下半年爆发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以来,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开始筹建轨道交通,在中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一股“地铁热”。截至目前,约有27个城市正在筹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其中22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获得国务院批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广州等15个城市共有约50条,1154公里轨道交通线路在建。至2015年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等22个城市将建设79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2,259.84公里,总投资8,820.03亿元。 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面临巨大的挑战 事实上,这并非第一次在全国出现地铁热。为防止全国地铁建设“一哄而上”的局面,历史上国务院曾两次叫停地铁立项。 而促成此次地铁项目大量获批的机遇显然与金融危机不无关系。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从短期看能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保证中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 然而轨道交通由于自身特点,使得其建设和运营的难度大于其它公共交通项目。再加上中国轨道交通起步晚,经验不足。因此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资金不足 众所周知,被称为“天价工程”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通常建设一公里的地铁线路隧道方式需要投资近5-6亿元人民币,高架方式需要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主要采用政府主导的负债融资方式,建设资金来源于财政投资和国内外贷款。 在实际运作中,这种轨道交通负债融资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因后续资金缺乏而中途下马的地方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不乏案例——上世纪90年代中期立项的青岛地铁、重庆一号地铁因缺乏资金,使工程半途而废。 缺乏好的盈利模式 发展轨道交通不仅仅在轨道建设上是一个“无底洞”,其盈利模式更是世界性难题,往往会给当地财政造成巨大负担。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已运营的轨道交通在2008年收入35个亿。但是需要返还的利息就高达28亿,收入仅够支付利息。银行贷款的本金如何归还,还是个未知数。目前上海地铁没有一条地铁线真正实现盈利。而北京地铁自2007年10月7日票价下调为全线统一票价2元后,平均每人次亏损额约1.25元,其亏损完全由政府埋单。 客运量比例不高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城市大多有比较成熟与完整的轨道交通系统,并且其轨道交通所承担的客运量占城市公交运量的比重达50%以上,有的高达80%。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机遇

Special report / 特别报道 23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机遇 文/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常务副会长 周晓勤 中国第一条地铁1965年开工建设,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是经历了长达35年的年均仅建成4公里的起步阶段;近十五年来,建设速度提升。到2017年底,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5033公里,客运量185亿人次,在建线路6200多公里,成为世界城轨交通大国。其中拥有地铁运营线路的城市31个,运营总里程3883公里,城市之多和线路之长都已位居世界首位。2017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完成建设投资4762亿元,在建线路长度6246公里,在建项目可研批复投资额累计38756亿元。截至2017年末,共有62个城市的城轨交通线网规划获批(含地方政府批复的18个城市),规划线路总长7321公里。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大形势下,中国城轨交通的发展呈现出世界范围罕有的速度和规模,这为更多国际厂商参与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规模扩大化(以每5年一个建设规划周期为例)。一是2016-2020年建设城轨交通的城市不断增加。中国201个大城市中,有100个左右城市提出了城轨交通发展规划,2017年已有56个城市开工建设城轨交通,到2020年底在建城市可能达到七八十个,运营城市超过60个,比2010-2015翻一番。其次是新建里程翻番,2016-2020预计新建里程4000多公里左右,比前面五年增加一倍。再是完成投资翻番,2016-2020完成投资预计有望达到2万亿左右,比前面五年翻一番。 结构网络化。中国各地规划显示,2020年末拥有100 公里以上运营线路的城市将有30多个,其中拥有多条线路200公里以上成网的城市将达到20多个,京沪两市将成为千公里级的“巨网”城市,还有一批城市将达到400公里以上的世界级地铁“大网”城市。此外还将出现一批集城轨交通、城际铁路于一体的区域轨道交通网络。 系统智能化。互联网创新成果,全自动运行技术和互联互通技术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正在推动城轨交通智能化发展。通过数字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可实现数字化工程建设、调度指挥动态化和智能化;形成设备实时感知、在线监测、故障预警、在线维护保障的设备维保新模式。 行业标准化。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目前正在进行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标准体系初显雏形。未来,城轨交通的发展将对标准化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单位参与其中,发展壮大团体标准,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强劲发展和升级优化,给世界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推动作用,也为众多国际厂商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举办系列活动目的在于促进中外城市轨道交通的交流,促进中国乃至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们期待更多的国际厂商、机构参与到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与中国企业携手合作,共创同享城市轨道交通的繁荣市场!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06-27T09:57:33.19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作者:刘境雨[导读] 摘要: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城市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由此而带来的是市民对交通运行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门槛不再仅仅是人口规模的高度化,而中国的可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的范围也越来远大。 (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株洲 412007) 摘要: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城市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由此而带来的是市民对交通运行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门槛不再仅仅是人口规模的高度化,而中国的可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的范围也越来远大。目前来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如果按当前的发展速度,至2020年在中国城市交通线路可达到2000-2500公里。发展高端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对于缓解当前紧张的城市交通状况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引言 轨道交通通常是指车辆在特定的轨道上运行的一类交通运输系统或者交通工具,是各种交通方式如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的总称。其中比较典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是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组成的交通运输系统[1-2]。 通常把像地铁、磁浮列车、索道、有轨电车等以各种形式的导轨为导向的城市公交客运系统称为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更狭义的来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运量适中、使用电力来牵引、采用钢轨的轨道交通。其特点是电牵引、可成列、自导向、大运量[3]。 二、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现状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建造地铁的国家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线路总长度超过了7000公里。自伦敦市内地铁线工9条,总长度为480公里。东京的地铁线路达到2000公里,100亿次以上的年运量使得地铁在其国内交通轨道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巴黎,其地铁数目为13条,长为408公里,占据了70%的城市运输。纽约的地铁长达443公里。在莫斯科长达243公里的遍布整个城市的地铁网络里,它的每日运送量可高达800多万人次,处于全球的最高位。 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趋势是城市化,虽然目前很多的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实现小汽车的家庭化,但是其交通管理的模式仍是公交优先。如前所述,在东京和伦敦,轨道交通承担的客运量为86%和71%,是主要的交通运行方式。 交通轨道在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其有轨电车及轻轨等占68%,地铁占32%,达其运营的总里程达14.261km。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轨道交通方式,如地铁、单轨交通、自导向胶轮运输等。 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热潮以来,到目前为止,已获得由国务院审批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计划的城市已有31个,在“十二五”的内容里面,城市交通规划和构建作为重中之重,此外,在城市轨道交通合理设计的的前提下,进一步建设网络化的城市轨道交通。 从第一条城轨交通线北京地铁1号线开通以来,地铁在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里程中占的比例约为82%,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中都是以地铁为主的,以有轨电车为代表的多种地面轨道交通模式大力发展。从2011年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增的营业里程可达到6560公里,截止到2020年,其可达到7395公里。也就是说,在2010到2015年,中国每年平均开通的地铁线路为250公里。以目前的规划来看,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内,城市轨道交通将会一直处在高速发展的状态。 三、城市轨道交通存在问题及对策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存在部分安全问题,如列车开行的密度相对来说比较大,这会增大列车相撞的事故的概率;其地理位置以及封闭性的特性会使得安全的相关问题增多;客流量大,形成安全隐患。因此,为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防范措施,如:加强对相关安全教育的宣传;建立比较完善的安全交通体系;建立较强的,功能完善的轨道交通安全监督系统;对于列车的信号系统采用更为先进的控制方法;对于职工的安全意识,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要进一步培养。 四、交通轨道系统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再结合国内外相关技术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形式也日益呈现出各自特色,也能自己制造相关设备,这就为多方位、多方案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可能。观察城市运行现况,在未来的交通系统设计时候必须注意下面几个方面:对于其他城市交通与城市轨道系统的关系要合理设置;要根据不同地段的特点合理的设置相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关设备的国产化是进一步发展城市轨道系统的保证。 现在中国轨道交通车辆发展前景:从技术跟随走向技术引领;城市轨道交通从单一到多元。高铁技术的去“万国化”,采用正向设计方法,并且在2015年底已经完成了自主开发时速的350km/h的中国标准,形成了中国自主品牌。通过结合“走出去”战略方针,通过高铁连接欧洲和新加坡,适时构造新的丝绸之路。 虽然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目前还是比较单一,地铁还是占主导地位,中国的市郊铁路也是刚刚起步,目前仍然处于探索性建设时期,但是可以预测在今后将会迎来蓬勃发展时期,同时目前许多城市也有着多重目的的需求。中国的轨道交通的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长度、速度和数量都是世界上领先的。 在城市交通控制体系中,其系统控制总体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解决交通拥挤,优化线路方面有着较大的益处,其发展市场是广阔的。因此,从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来看,在发达城市的总体规划的时候,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考虑的范围,有步骤,有计划的实现;并与其它交通系统相结合,共同发展,使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合理,更好的为城市服务。 参考文献: [1]施毓凤,杨最,孙力彤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2);26 [2]慕威.城市轨道交通导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彭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前景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有10个城市拥有共29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其中北京、上海各8条、广州4条、天津2条、大连、长春、南京、重庆、武汉、深圳各1条),运营里程达到771公里,年客运总量达亿人次。2008年,中国在世界地铁排行榜(按地铁运营里程排名)中位列第三位,仅在美国和日本之后。并且上海、北京进入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前十位,分别以237公里和200公里列在第七位和第十位。截止到2009年5月底,上海市轨道交通线路日均客运量为341万人次,承担了24%的公共交通客流量。而据北京交通委透露,目前北京市轨道运营线路日均运营380万人次,承担了%的公共交通客运量。 自2008年下半年爆发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以来,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开始筹建轨道交通,在中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一股“地铁热”。截至目前,约有27个城市正在筹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其中22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获得国务院批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广州等15个城市共有约50条,1154公里轨道交通线路在建。至2015年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等22个城市将建设79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2,公里,总投资8,亿元。 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面临巨大的挑战 事实上,这并非第一次在全国出现地铁热。为防止全国地铁建设“一哄而上”的局面,历史上国务院曾两次叫停地铁立项。 而促成此次地铁项目大量获批的机遇显然与金融危机不无关系。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从短期看能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保证中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 然而轨道交通由于自身特点,使得其建设和运营的难度大于其它公共交通项目。再加上中国轨道交通起步晚,经验不足。因此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资金不足 众所周知,被称为“天价工程”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通常建设一公里的地铁线路隧道方式需要投资近5-6亿元人民币,高架方式需要投资约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主要采用政府主导的负债融资方式,建设资金来源于财政投资和国内外贷款。 在实际运作中,这种轨道交通负债融资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因后续资金缺乏而中途下马的地方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不乏案例——上世纪90年代中期立项的青岛地铁、重庆一号地铁因缺乏资金,使工程半途而废。

中国地铁发展史

中国地铁的起源 1953年北京市委首次提出要修建地下铁道,得到中共中央的认可并做出战略决策。在原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经过科学严密的勘察设计和论证,确定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的规划方案和施工方法。由于当时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地铁工程被迫暂时搁置。重新上马后的北京地铁一期工程从修建到1965年开通试运行,第一代地铁的建设者和运营管理工作者,克服了今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产和运营当中的难题,奠定了中国地铁事业发展的基业。 中国近30年城市地铁发展分布图 中国地铁建设时间表 1)1965年07月:北京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DK1型地铁电动客车)1967年DK1型由长春轨道客车生产,共1组/2辆。核定载客448人。每个车厢共 4对车门,为内藏门,列车两端拥有紧急出口。

2)1970年06月:天津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DK8型地铁电动客车)1982年DK8型由长春轨道客车生产,共52辆,客室两侧有风动拉门3对,由电磁阀控制的活塞式风动门机构通过钢丝绳开闭。空气制动装置是地铁车辆专用的数字式电控制动机,作用快、空走时间短、操纵方便灵活。

3)1975年11月:香港石峡尾—观塘线开工兴建(M-train) Modernization Train是香港地铁历史上车龄最高的一代列车,原为英国都城嘉慕建造,车厢使用“滑动式车门”,最高时速90km/h,营运最高时速80km/h。 4)1990年01月:上海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老老八(01A01)型车)01A01型车由制造商西门子-安达(Adtranz-Siemens)生产,上海地铁第一代车型,距今已有约27年的历史。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剖析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2013年11月15日 一、调查背景 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 本报告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网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 调查时间:自2013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 三、调查结果 (一)中国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者的视野。 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

浅析中国城市地铁的发展前景

浅析中国城市地铁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日渐明显化。然而,城市化的发展绝不可以被交通压力所约束。因而与我们传统的地上交通相对应的地下交通就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新渠道。这就是目前的大、中城市正在极力发展的地铁交通。 所谓“十九世纪修大桥,二十世纪建高楼,二十一世纪开发地下交通资源。”这句话充分的显示出地下交通在新世纪发展中的前景与潜力。地铁与公交车、电车相比的优势显而易见:地铁单向运量每小时4万——6万人次,公交车、电车单向运量每小时1万人次。从运输方式来看,地铁运输更具多方面的优点:舒适、准时、快捷、占地少,环保、节能、安全,而且不占用地面、街道等。毫无疑问,地铁交通是绿色工程,而且符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我国的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说,“中国确实需要开发以地铁为特色的交通资源,它的发展将不但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地下资源开发的必然,更是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 地铁的发展主要依赖与地下工程隧道开挖等的相关技术的进步,了解相关的主要技术进步与革新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近现代的地下工程中的技术革新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应该是新奥法和盾构机的发明与改进。 1.新奥法

新奥法(NATM)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它是当代隧道施工设计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新奥法的理论认为在隧道施工中,围岩不仅是荷载,其本身也是承载的结构,通过支护可以改善围岩的受力,因此,围岩与支护就形成了受力的统一体。它的意义在于大大降低了忖砌结构的厚度,大大减少了支护的费用。新奥法的施工思路是在监控量测的基础上,及时更改喷射混凝土的厚度,锚杆、刚支护和钢丝网的参数以及二次忖砌等支护的措施,来保持开挖洞室的稳定,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当地面交通和环境不允许时,世界上各国常采用这种施工方法。 2.盾构法 用盾构法修建隧道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最早进行研究的是法国工程师布鲁内尔,在1818年开始研究盾构法施工,并于1825年在伦敦泰晤士河下,用一个矩形盾构建造世界上第一条水底隧道(宽11.4米、高6.8米)。在修建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两次被河水淹没,直至1835年,使用了改良后的盾构,才于1843年完工。1847年在英国伦敦地下铁道城南线施工中,英国人.格雷特黑德第一次在粘土层和含水砂层中采用气压盾构法施工,并第一次在衬砌背后压浆来填补盾尾和衬砌之间的空隙,创造了比较完整的气压盾构法施工工艺,为现代化盾构法施工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盾构法施工的发展。如今,在修建较长的隧道时,往往要订做相应的能够自动化施工的盾构机,依据对隧道的几何形状的要求,盾构机可以制作成所需的形状与规格来满足要求。现在的

特殊药品安全管理检查表 2

检查日期:检查人:科室: 检查项目检查要点和分值检查方法监管评价改进措施 严格执行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1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 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 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制 度和程序。 2、有制度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 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 域、识别标志和贮存方法的相关规定。 3、相关员工知晓管理要求,并遵循。 4、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 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 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标 识和贮存方法相关规定,符合率≥95% 1、查阅资料。建立制度执行 情况。 2、现场提问考核药剂人员2 名。 3、毒麻药品存放区域是否合 理,符合率是否符合标准。 1、相应的制度及程序较完善。 2、相关人员对管理制度及程序知 晓率较差。 3、毒麻药品放置及储存符合率不 合标准。 1、药剂科加强制度及工作程序的培训,是 药师及相关人员对相应的在管理制度及程 序能够熟知。 2、加强毒麻药品的管理,使毒麻药品放置 及储存符合率达到相应的标准。 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品如在病区储存,则必须做到专柜加锁,有高危药品的 1、有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特殊 药品的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方法的 规定。 2.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 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有明晰的 “警示标识”,符合率≥90% 。 2、相关员工知晓管理要求、具备识别 技能。 1、有无相应特殊药品储存方 法的规定 2、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 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的 存放有明晰的“警示标识”,是 否达到符合率 3、是否对特殊药品做到专柜 加锁,有高危药品的标识,做到 1、有相应特殊药品储存方法 的规定。 2、对相应易混淆的药品尚未 有明确的“警示标识”,符合率不 合要求。 3、是否对特殊药品做到专柜 加锁,有高危药品的标识,做到全 院统一“警示标识”,未达到相应 1、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 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制定明晰的“警 示标识”,并一定要达到符合率≥90% 2、对特殊药品做到专柜加锁,有高危药品 的标识,做到全院统一“警示标识”,一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