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科物表消毒登记本

检验科物表消毒登记本

检验科物表消毒登记本
检验科物表消毒登记本

户县医院

物体表面消毒记录本 检验科

注: ?使用方法:含氯消毒剂遇光、热、有机物等易分解,影响杀菌效果,顾应现配现用。

?“ ?”消毒液原液的浓度为 ???,配制时按 ?计算。

?适用于传染病或特殊感染对象的消毒。

?依据 ???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配制方法:

?公式:( )所需原液数量

原液浓度)

预配制数量(

预配制浓度ml

?

公式( )加水量 预配制数量 所需原液数量

举例:配制 ????●,含有效氯 ?????●?浓度为 ?????的“ ?”消毒液,计算如下:

( )所需“ ?”消毒液原液量

%

4ml

1600

%

05

.0? ???●( )加水量 ?????●????●??????●

医院环境空气物表消毒制度

环境空气物表消毒制度 一、空气消毒: 1.通风:每天定时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消毒:①紫外线消毒。每日定时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每次~1h。 ②空气动态消毒。采用循环风紫外线或静电吸附定时进行空气动态消毒。 二、地面消毒: 1.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或含清洁剂水拖地每天2次。 2.有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或特殊感染患者时改为第一遍用250~5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第二遍用清水拖地,每天2~3次。 3.使用后地巾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4. 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纸巾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三、物品表面消毒: 1.配备足够数量的物体表面擦拭小毛巾和小桶,保证一床一区域一用一消毒,并处于消毒备用状态(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 每天定时分区域进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纸巾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3. 病人出院、转科或转院需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并登记备查。 四、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其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 五、注意事项 1.诊室空气提倡通风换气。 2.采用紫外线消毒要注意环境评估及使用注意事项: ①室内保持清洁干燥,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②用于空气消毒时,紫外线灯管距地面2M;用于物体表面消毒时,灯管距物体表面不超过1M。 消毒时间从灯亮5min后开始计时,消毒时间为。 ③紫外线灯累计使用时间不应超过1000h,使用中强度不低于70μW/c㎡,新灯强度不低于90μW/c㎡。 ④消毒完毕,打开窗通风换气,方可入室。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⑤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酒精棉球擦拭1次,如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3.诊室地面不提倡常规使用化学性的消毒液拖地,遇有污染或传染病流行时,用有效氯,500mg/L~1000mg/L消毒液拖地,停留10-30min后用清水擦拭、清洁。 清洁消毒流程及保洁员要求

卫生室消毒记录表

卫生室消毒记录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XX卫生室 物表等清洁、消毒记 录 2017年度 环境物体表面及部分诊疗用品清洁与消毒 清洁、消毒方法 1、地面: 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如旧报纸、旧棉布、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采用湿式清,然后地面消毒用 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2、物表:(是指室内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等的表面) 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用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当物体表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 30min。

3、仪器设备表面:使用干燥的清洁布巾或对仪器无损害的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4、其它:室内的治疗车、病历夹、听诊器等、电话、计算机键盘等使用清洁布巾(或75%的酒精、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5. 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40min 清洁用品的消毒 1、手工清洗与消毒: 擦拭布先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擦拭地巾(或拖把)的清洗与消毒:先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注意事项 布巾、地巾必须分区使用: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本卫生室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为84消毒液)

卫生室消毒记录表

卫生室消毒记录表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XX卫生室 物表等清洁、消毒记录 2017年度 环境物体表面及部分诊疗用品清洁与消毒 清洁、消毒方法 1、地面: 1.1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如旧报纸、旧棉布、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采用湿式清,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2、物表:(是指室内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等的表面) 1.1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用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物体表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3、仪器设备表面:使用干燥的清洁布巾或对仪器无损害的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4、其它:室内的治疗车、病历夹、听诊器等、电话、计算机键盘等使用清洁布巾(或75%的酒精、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5.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40min 清洁用品的消毒 1、手工清洗与消毒: 擦拭布先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擦拭地巾(或拖把)的清洗与消毒:先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 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注意事项 布巾、地巾必须分区使用: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本 毒液)

口腔科环境物表仪器设备空气清洁消毒登记表

精品文档 科室口腔科 物表地面、空气清洁消毒登记本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填表说明: 每日工作:

1.诊断室、候诊室、处置室的物体表面、台面及地面,每日湿式清洁2次,消毒一次。消毒方法:含氯消毒液500mg/L、75%酒精、消毒湿巾湿拖或擦拭消毒,遇污染时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以上进行消毒。 2、各种运行中的仪器设备(如:牙科综合治疗椅、洁牙机等)每人使用后湿式清洁,消毒一次。消毒方法:含氯消毒液500mg/L、75%酒精、消毒湿巾擦拭消毒,遇污染时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以上进行消毒。 3、使用中的血压计、听诊器、血糖仪等使用后湿试清洁,消毒一次。消毒方法:含氯消毒液500mg/L、75%酒精、消毒湿巾擦拭或浸泡30分钟消毒,遇污染时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以上进行消毒。 4、痰盂每日上午、下午诊疗结束后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以上浸泡30分钟备用。 5、浸泡消毒物品:正畸塑料开口器、塑料托盘、面罩、护目镜等。浸泡方法: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30分钟,用清水清洗干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净后晾干备用。消毒液每日监测浓度,每周更换一次,遇污染时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以上进行浸泡消毒。 备注: 1.已执行在选项中打“√”,未执行打“X”。质控人员每日进行督查并签名。

2.空气消毒机过滤网每年更换一次,空气消毒机每年检修一次,由院感科负责,资料数据由院感科保存。 口腔科物表地面、空气清洁消毒登记表年月 每日工作浸泡消毒监测 质控人员人消毒包接无菌包三氧机空气消毒空气消毒机签名收签名个数个数日期签名8:00-10:00 消设仪湿式清洁器备毒物表、地15:00-17:00 季度清洗过消毒液浓度监更液消毒滤网换)面消毒mg/L测(上午下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医院消毒记录表

医院消毒记录表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XX医院 物表等清洁、消毒记 录

科 2015年度 环境物体表面及部分诊疗用品清洁与消毒 清洁、消毒方法 1、地面: 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如旧报纸、旧棉布、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采用湿式清,然后地面消毒用 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2、物表:(是指室内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等的表面) 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用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当物体表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 30min。 3、仪器设备表面:使用干燥的清洁布巾或对仪器无损害的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4、其它:室内的治疗车、病历夹、听诊器等、电话、计算机键盘等使用清洁布巾(或75%的酒精、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清洁用品的消毒 1、手工清洗与消毒: 擦拭布先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擦拭地巾(或拖把)的清洗与消毒:先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自动清洗与消毒 使用后的布巾、地巾等物品放入清洗机内,按照清洗器产品使用说明进行清洗与消毒,一般程序包括水洗、洗涤剂洗、清洗、消毒、烘干,取出备用。

医院环境表面消毒及消毒方法

医院环境表面消毒及消毒方法发 一.本制度适合用于医院各类环境的室内物体表面的消毒二.地面消毒 1.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1~2 次 2.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化验室的地面每日用500mg/L含 氯消毒剂拖地两次 3.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倒在污染 地面30分钟 4.对烈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地面(如霍乱、炭疽)用含有效氯 2000mg/L的消毒剂作用30分钟 三.墙面消毒 1.一般情况下不需常规消毒,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可用化学消 毒剂喷雾或擦洗,一般高度为2、0~2、5 2.当受到细菌繁殖体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消毒剂 溶液喷雾或擦洗 3.当受到肝炎病毒、芽孢污染者用含有效氯 2000mg/L~3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雾或擦洗 四.物体表面消毒 1.病房内桌子、床头柜、椅子等 ①一般情况下用湿式擦拭,每日2次 ②当物体表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应用有效含氯

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擦拭,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时,距离污染表面不能1m ③当受到特殊病原菌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的 消毒剂作用30~60分钟 2.病例夹、门把手、电脑键盘、洗手池等物体表面一般每天用 洁净水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洁,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处理方法如同地面处理方法 3.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化验室的各种物表及台面每日用 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五.化验室污染区的消毒 1.桌椅:每天开始工作前用湿布擦拭1次,地面用湿拖布擦一 次,禁止干抹干擦,抹布与拖布各室专用,不能混用。下班前 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抹擦,地面用 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剂拖擦 2015/10/30

地面、物表消毒记录表

卫生室 物表等清洁、消毒记录 年度

环境物体表面及部分诊疗用品清洁与消毒 清洁、消毒方法 1、地面: 1.1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如旧报纸、旧棉布、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采用湿式清,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2、物表:(是指室内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等的表面) 1.1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用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物体表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3、仪器设备表面:使用干燥的清洁布巾或对仪器无损害的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4、其它:室内的治疗车、病历夹、听诊器等、电话、计算机键盘等使用清洁布巾(或75%的酒精、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清洁用品的消毒 1、手工清洗与消毒: 擦拭布先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擦拭地巾(或拖把)的清洗与消毒:先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自动清洗与消毒 使用后的布巾、地巾等物品放入清洗机内,按照清洗器产品使用说明进行清洗与消毒,一般程序包括水洗、洗涤剂洗、清洗、消毒、烘干,取出备用。 3、注意事项 布巾、地巾必须分区使用: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实施与考核 科室部门执行者做完清洁、消毒后在相应时间表格内打勾并签名,检查者(科室或部门必须有专人负责督导此项工作)不定时检查并签名。院感办不定期抽查并考核。

地面、物表消毒记录表

卫生室 物表等清洁、消毒记录

年度 环境物体表面及部分诊疗用品清洁与消毒 清洁、消毒方法 1、地面: 1.1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如旧报纸、旧棉布、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采用湿式清,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2、物表:(是指室内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等的表面) 1.1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用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物体表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3、仪器设备表面:使用干燥的清洁布巾或对仪器无损害的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4、其它:室内的治疗车、病历夹、听诊器等、电话、计算机键盘等使用清洁布巾(或75%的酒精、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清洁用品的消毒 1、手工清洗与消毒: 擦拭布先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擦拭地巾(或拖把)的清洗与消毒:先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自动清洗与消毒 使用后的布巾、地巾等物品放入清洗机内,按照清洗器产品使用说明进行清洗与消毒,一般程序包括水洗、洗涤剂洗、清洗、消毒、烘干,取出备用。 3、注意事项 布巾、地巾必须分区使用: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icu环境物表消毒方法与要求

最新ICU环境物表消毒方法与要求 清洁消毒方法与要求 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方法如下: a)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随时清洁并消毒; b)医疗区域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达到中水平消毒; c)计算机键盘宜使用键盘保护膜覆盖,表面每天清洁消毒1~2次; d)一般性诊疗器械(如听诊器、叩诊锤、手电筒、软尺等)宜专床专用; e)一般性诊疗器械(如听诊器、叩诊锤、手电筒、软尺等)如交叉使用应一用一消毒;f)普通患者持续使用的医疗设备(如监护仪、输液泵、氧气流量表等)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 g)普通患者交叉使用的医疗设备(如超声诊断仪、除颤仪、心电图机等)表面,直接接触患者的部分应每位患者使用后立即清洁消毒,不直接接触患者的部分应每周清洁消毒1~2次; h)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设备应专人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地面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 安装空气净化系统的ICU,空气净化系统出、回风口应每周清洁消毒1~2次。 呼吸机及附属物品的消毒如下: a)呼吸机外壳及面板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 b)呼吸机外部管路及配件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长期使用者应每周更换; c)呼吸机内部管路的消毒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 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要求 床栏、床旁桌、床头柜等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达到中水平消毒。 床单、被罩、枕套、床间隔帘应保持清洁,定期更换,如有血液、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随时更换。

枕芯、被褥等使用时应保持清洁,防止体液浸湿污染,定期更换,如有血液、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随时更换。 便器的清洗与消毒要求 便盆及尿壶应专人专用,每天清洗、消毒。 腹泻患者的便盆应一用一消毒。 有条件的医院宜使用专用便盆清洗消毒剂处理,一用一消毒。 空气消毒方法与要求 ICU空气应达到GB 15982的要求。 空气消毒可采用以下方法之一,并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 a)医疗区域定时开窗通风。 b)安装具备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c)空气洁净技术:应做好空气洁净设备的维护与监测,保持洁净设备的有效性。 d)空气消毒器:应符合《消毒管理办法》要求。使用者应按照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并定期维护,保证空气消毒器的消毒效果。 e)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应遵循WS/T 367 的规定。 f)能够使空气达到卫生标准值要求的合法有效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

卫生室消毒记录表

精心整理 XX卫生室 物表等清洁、消毒记录 2017年度 环境物体表面及部分诊疗用品清洁与消毒 清洁、消毒方法 1、地面: 1.1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如旧报纸、旧棉布、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采用湿式清,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 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2、物表:(是指室内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等的表面) 1.1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用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物体表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3、仪器设备表面:使用干燥的清洁布巾或对仪器无损害的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4、其它:室内的治疗车、病历夹、听诊器等、电话、计算机键盘等使用清洁布巾(或75%的酒精、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5.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40min 清洁用品的消毒 1、手工清洗与消毒: 擦拭布先清洗干净,在250mg/L 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 ,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擦拭地巾(或拖把)的清洗与消毒:先清洗干净,在500mg/L 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 ,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注意事项 布巾、地巾必须分区使用: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本 卫生室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为84消毒 液) 月 地面 物表 仪器表面 其它,空气 执行者 检查者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附消毒记录表)

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 为了防止疫情输入校园从而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确保新学期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平稳运行,需要做好校园重点场所防控工作。清扫和消毒所有场所,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调整清洁和消毒频率,按照不同场所的特点开展预防性消毒,对门房、教室、办公室、运动场所、实验室、食堂、宿舍、公共浴室、卫生间、生活垃圾箱、教职工宿舍等重点区域加强防控监管。 一、门房 1、门房每天两次预防性消毒。 时间上午7:00下午2:00; 2、每次消毒必须有负责人登记签字; 3、门房保持开窗通风,室内保持清洁; 4、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门岗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日两次。 二、教室、办公室 成立学校疫情防控教学区工作小组,落实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监管到位。确保所有进入人员均经过体温检测和登记;确保区域环境清洁通风,进行教室、厕所等环境消毒;

保障开水供应,确保洗手设施充足。 1. 返校前 (1)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教学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连续2天—班主任负责(拍照反馈); (2)教室、厕所每日早、中、晚打开门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30分钟,连续2天—班主任负责(拍照反馈)。 2. 返校后 (3)预防性消毒工作 加强通风:保持教室、厕所等部位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天气适宜时,可全天候开窗通风; 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教学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日两次; 负责人:班主任安排一位老师负责消毒;各班由班主任负责,早、中、晚各一次,每次消毒必须有记录。 三、活动场所 1. 保持室内运动空气流通和清洁消毒 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天气适宜时,室内运动场所全天候开窗通风; 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运动场所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返校前连续消毒2天,返校后每日消毒两

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 洁消毒制度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 s e 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为贯彻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现制定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如下: 一、空气: 1、开窗通风:目的是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 2、紫外线消毒:各治疗操作及特殊科室需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照射时间每日1次,时间为1小时,有记录。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 二、墙面与门窗: 1、每月定期清水擦拭,保持无尘与清洁。 2、门把手每日清水擦拭。 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 三、地面: 1、所有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1-2遍,每个拖布清洁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2、不同区域分开使用拖布,每次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洗净悬挂晾干。

3.每日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从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依次为办公室、值班室、病房或诊室、走廊、厕所,最后是洗手间即污染区。 4、如地面被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拖把分色规定: 清洁区(白色标记)值班室、办公室、治疗室 半清洁区(蓝色标记)走廊诊室、检查室、换药室污染区病房(绿色标记)病房污染区洗手间(红色标记) 处置室病人体液(黄色标记) 三、医疗及生活用品 (一)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如监护仪、心电图机、听诊器、血压计及电脑、电话等: 1、每日用清水擦拭1次。 2、频繁接触的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电话按键、鼠标等,每周用75%酒精擦拭1遍。 1 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二)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等物体表面: 1、每日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2次,上、下午各一次。

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 为贯彻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现制定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如下: 一、空气: 1、开窗通风:目的是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 2、紫外线消毒:各治疗操作及特殊科室需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照射时间每日1次,时间为1小时,有记录。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 二、墙面与门窗: 1、每月定期清水擦拭,保持无尘与清洁。 2、门把手每日清水擦拭。 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 三、地面: 1、所有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1-2遍,每个拖布清洁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2、不同区域分开使用拖布,每次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洗净悬挂晾干。 3.每日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从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依次为办公室、值班室、病房或诊室、走廊、厕所,最后是洗手间即污染区。 4、如地面被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拖把分色规定: 清洁区(白色标记)值班室、办公室、治疗室 半清洁区(蓝色标记)走廊诊室、检查室、换药室污染区病房(绿色标记)病房 污染区洗手间(红色标记) 处置室病人体液(黄色标记) 三、医疗及生活用品 (一)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如监护仪、心电图机、听诊器、血压计及电脑、电话等: 1、每日用清水擦拭1次。 2、频繁接触的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电话按键、鼠标等,每周用75%酒精擦拭1遍。 1

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二)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等物体表面: 1、每日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2次,上、下午各一次。 2、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三)病历夹、病历车 1、每周用清水擦拭1遍。 2、病历夹不应带入病房放在病床上。 (四)体温表、测温仪 1、体温表:流动水清洗擦干;含氯消毒剂500mg/L盖盒浸泡30分钟;冷开水冲净擦干后使用。 2、测温仪:每日用后用清水擦拭1遍,每周用75%酒精擦拭消毒1次。 (五)床单元(床、床头柜、桌、椅、凳) 1、每床一巾,每日用清水擦拭1遍。 2、擦拭布巾用后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3、病人出院后,对床单元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终末消毒。 (六)推车、轮椅等运输工具 1、每日清水擦拭。 2、必要时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四、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其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检验科等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物体表面和地面消毒分别采用500mg/L和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五、清洁用品的消毒 1、擦拭布巾: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拖地地巾: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3、注意事项: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 名训堂综合门诊部 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消毒记录表

XX医院 物表等清洁、消毒记录 科 2015年度

环境物体表面及部分诊疗用品清洁与消毒 清洁、消毒方法 1、地面: 1。1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如旧报纸、旧棉布、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采用湿式清,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2、物表:(是指室内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等的表面) 1。1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用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物体表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3、仪器设备表面:使用干燥的清洁布巾或对仪器无损害的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4、其它:室内的治疗车、病历夹、听诊器等、电话、计算机键盘等使用清洁布巾(或75%的酒精、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清洁用品的消毒 1、手工清洗与消毒: 擦拭布先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擦拭地巾(或拖把)的清洗与消毒:先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自动清洗与消毒 使用后的布巾、地巾等物品放入清洗机内,按照清洗器产品使用说明进行清洗与消毒,一般程序包括水洗、洗涤剂洗、清洗、消毒、烘干,取出备用. 3、注意事项 布巾、地巾必须分区使用: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实施与考核 科室部门执行者做完清洁、消毒后在相应时间表格内打勾并签名,检查者(科室或部门必须有专人负责督导此项工作)不定时检查并签名。院感办不定期抽查并考核.

幼儿园消毒记录表及制度-2020新

幼儿园消毒记录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 ————老师

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 1、全体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掌握相关的卫生消毒知识。 2、全体教师要加强对儿童日常活动的健康观察,认真做好晨、午间检查工作,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处理 3、所有工作人员应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理发,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工作服要勤洗换,定期消毒。 4、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十分钟,室内外环境卫生、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周用0.2%过氧乙酸溶液(按20—30毫升/m3药量,并关闭门窗三十分钟)或用0.5%含氯消毒溶液做地面和物体表面喷雾消毒一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一次。 5、物体表面消毒(桌椅,床头,把手,墙壁,木塑玩具等)每日用清水擦抹一次,每周用0.3—0.5%含氯消毒剂或0.2过氧乙酸0.1%碘伏擦抹或喷雾消毒一次,铁制、皮毛、绒布玩教具,每周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夏季可暴晒。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一次。 6、儿童被褥套每月拆洗一次,每周晾晒一次,衣物、床单、枕巾随脏随换,每周换洗一次。如发生肝炎、传染性皮肤病、蛔、蛲虫等要进行煮沸或高压消毒处理。 7、厕所地面用0.3—0.5%含氯消毒剂每周喷雾消毒一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日早晚各一次。 8、每人一套专用毛巾,口杯,餐具,每天洗净、消毒一次。(毛巾使用84消毒液消毒,口杯、餐具使用消毒柜消毒) 9、幼儿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水洗手,每周剪指甲一次。 备注: 消毒常规:开窗通风,正确使用消毒剂,各种用具消毒及时、方法正确,强化餐、饮具消毒工作,指导幼儿正确洗手,做好详细记录。 处所和用品:室内室外、活动区、厕所、铁制、木制、绒毛、塑料玩具、桌椅、床柜、床上用品、衣物、餐饮用具、洗簌用具等。 消毒方法:紫外照射、曝晒、通风、药物喷洒或擦抹、药物擦抹或浸泡、拆洗换洗、高温蒸煮,消毒柜消毒、肥皂流水洗手等。

物表等清洁消毒记录

四棉医院 物表等清洁、消毒记录 检验科

2017年度 环境物体表面及部分诊疗用品清洁与消毒 清洁、消毒方法 1、地面: 1.1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 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如旧报纸、旧棉布、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采用湿式清,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2、物表:(是指室内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等的表面)1.1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用用400mg/L-700mg/L 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物体表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3、仪器设备表面:使用干燥的清洁布巾或对仪器无损害的专用消毒

湿巾擦拭。 4、其它:室内的治疗车、病历夹、听诊器等、电话、计算机键盘等使用清洁布巾(或75%的酒精、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清洁用品的消毒 1、手工清洗与消毒: 冲净,30min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250mg/L在擦拭布先清洗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擦拭地巾(或拖把)的清洗与消毒:先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自动清洗与消毒 使用后的布巾、地巾等物品放入清洗机内,按照清洗器产品使用说明进行清洗与消毒,一般程序包括水洗、洗涤剂洗、清洗、消毒、烘干,取出备用。 3、注意事项 布巾、地巾必须分区使用: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实施与考核 科室执行者做完清洁、消毒后在相应时间表格内打勾并签名,检查者(科室必须有专人负责督导此项工作)不定时检查并签名。院感办不定期抽查并考核。

学校食堂卫生检查表

史召乡中心校食堂安全卫生检查记录单位:检查时间: 检查项目具体检查内容检查情况 卫生管理是否执行校长(园长)陪餐制度,并建有台账。有健全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从业人员是否有健康证,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在定期消毒,有无消毒记录。 有无详细的原材料采购验收记录,并建有台帐。 是否坚持食品试尝和48小时留样制度(留样食品不少于200克),有无资料记载。 原料及食品存放原料采购是否按规定索证。是否有货人出售手续。 食品(原料)是否离地离墙、是否分类堆放、有无明显标志、是否生熟混放。是否用洁净纱布覆盖。 原料及食品防潮、防鼠、防尘措施是否落实。 加工肉类(包括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是否与蔬菜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所购买的肉食产品是否经过正规检疫。食用油保管器具是否安全卫生。 主食(米、面等)有无霉烂变质现象。蔬菜是否新鲜。有无变质食品和隔夜食品。 自备水源是否清洁卫生。 环境卫生室内物品摆放是否整洁。生产场所是否有不卫生处; 墙角、墙面有无蜘蛛网;是否有纱窗、沙门。“三防”设施、措施如何。 食(用)具是否清洁,是否消毒,消毒后的食(用)具无保洁措施是否完善。 环境是否清洁;垃圾是否清理;下水道是否通畅,地面有无积水和污水。 加工食品用的机械、容器、工具、炊具及场所有无不清洁干净处。 个人卫生从业人员是否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否严格遵守各项卫生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卫生操作。 从业人员是否是长指甲、涂甲油、戴戒指上岗。 是否穿工作服和戴工作帽、口罩上岗。个人卫生情况是否良好。 参检人员(签名):校长(园长)签名:

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 检查情况 备注 1、餐厅地板是否干净

学校消毒记录表 (1)

学校消毒记录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 ————老师

学校卫生消毒制度 1、全体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掌握相关的卫生消毒知识。 2、全体教师要加强对儿童日常活动的健康观察,认真做好晨、午间检查工作,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处理 3、所有工作人员应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理发,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工作服要勤洗换,定期消毒。 4、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十分钟,室内外环境卫生、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周用0.2%过氧乙酸溶液(按20—30毫升/m3药量,并关闭门窗三十分钟)或用0.5%含氯消毒溶液做地面和物体表面喷雾消毒一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一次。 5、物体表面消毒(桌,床头,把手,墙壁,木塑玩具等)每日用清水擦抹一次,每周用0.3—0.5%含氯消毒剂或0.2过氧乙酸0.1%碘伏擦抹或喷雾消毒一次,铁制、皮毛、绒布玩教具,每周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夏季可暴晒。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一次。 6、儿童被褥套每月拆洗一次,每周晾晒一次,衣物、床单、枕巾随脏随换,每周换洗一次。如发生肝炎、传染性皮肤病、蛔、蛲虫等要进行煮沸或高压消毒处理。 7、厕所地面用0.3—0.5%含氯消毒剂每周喷雾消毒一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日早晚各一次。 8、每人一套专用毛巾,口杯,餐具,每天洗净、消毒一次。(毛巾使用84消毒液消毒,口杯、餐具使用消毒柜消毒) 9、学生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水洗手,每周剪指甲一次。 备注: 消毒常规:开窗通风,正确使用消毒剂,各种用具消毒及时、方法正确,强化餐、饮具消毒工作,指导学生正确洗手,做好详细记录。 处所和用品:室内室外、活动区、厕所、铁制、木制、绒毛、塑料玩具、桌椅、床柜、床上用品、衣物、餐饮用具、洗簌用具等。 消毒方法:紫外照射、曝晒、通风、药物喷洒或擦抹、药物擦抹或浸泡、拆洗换洗、高温蒸煮,消毒柜消毒、肥皂流水洗手等。

医院消毒记录表

XX医院 物表等清洁、消毒记录科 2015年度 环境物体表面及部分诊疗用品清洁与消毒 清洁、消毒方法 1、地面: 1.1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如旧报纸、旧棉布、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采用湿式清,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2、物表:(是指室内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等的表面) 1.1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用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物体表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3、仪器设备表面:使用干燥的清洁布巾或对仪器无损害的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4、其它:室内的治疗车、病历夹、听诊器等、电话、计算机键盘等使用清洁布巾(或75%的酒精、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清洁用品的消毒 1、手工清洗与消毒: 擦拭布先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擦拭地巾(或拖把)的清洗与消毒:先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自动清洗与消毒 使用后的布巾、地巾等物品放入清洗机内,按照清洗器产品使用说明进行清洗与消毒,一般程序包括水洗、洗涤剂洗、清洗、消毒、烘干,取出备用。 3、注意事项 布巾、地巾必须分区使用: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实施与考核 科室部门执行者做完清洁、消毒后在相应时间表格内打勾并签名,检查者(科室或部门必须有专人负责督导此项工作)不定时检查并签名。院感办不定期抽查并考核。

教室消毒记录表(4)

教室消毒记录表 班级:班主任签字: 消毒方式:1、84消毒液1:50 2、84消毒液1:100 3、84消毒液1:200 4、紫外线灯 5、开窗通风 6、其他 消毒范围: 应包括楼道、教室、厕所等学生出现频繁地方。 注意事项:教室消毒后30分钟用清水擦拭、适量通风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学校要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二、班主任和教师发现疫情应该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学校发现疫情要在1 小时内上报学校疫情管理小组,2小时内,学校疫情管理小组应该立即报告金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金寨县教育局。 学校要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学校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学校由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为报告人)。 1、法定传染病 (1)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2、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4、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1、组织领导:分管副校长为组织领导,校医务室和班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2、工作任务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

.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 品名清洁、消毒(灭菌)方法备注 、环境清洁;1、紫外线照射,每日两次,每次至少1分钟。空

气30 2、高静电、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操作说明书进行2 、按每立方米紫外线灯瓦数≥ 1.5W 安装,灯管每周95% 酒精消毒。 擦拭一次; 3、空气消毒机按说明书清洁; 常规清水湿式清扫;污染时500-1000mg/L台面地面、消毒液现配现用含氯消毒 液擦拖。等 实行“二道法”消毒,第一步:使用后冲洗,放入康威达消毒片应该溶解摇匀,监体温计 分钟,清水冲洗;第二20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 5 测浓度,每天更换。 30含氯消毒液浸泡步:20000mg/L 分钟,冷开水洗净,干燥备用。 碘伏、酒精每周更换两次,送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 瓶、罐 每 4 小时更换一次,用后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物钳无菌持 及桶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氧气湿化 吸机瓶、呼

管道、雾化吸入器 .

1、普通病人及一般传染病病人体液排入医院污水处理 2、特殊传染病人的处理排泄体液、 ①伤寒病人使用系统消毒。有物10000 mg/L 2、特殊传染病人体液、。排泄物须按规定须用消毒液混2h 效氯,搅匀作用 有②结核病人使用合消毒,再排入下水道。mg/L5000 。效氯消毒2-4h 有③炭疽病人使用mg/L5000 效氯消毒6h 。粪便浓度加倍。 氢氧化钠④朊病毒使用1mol/L 1h 。溶液,搅匀作用 1、普通病人用后清水冲洗,1000 mg/L 含氯消毒液引流便器、浸泡30 分钟,清洗后干燥备用。瓶 2、传染病人用后以1000 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有效氯消分钟,清水冲洗后再次浸泡于1000 mg/L 毒液浸泡30 分钟,洗净干燥备用。 听诊器保持清洁,每日清水擦拭,如有污染立即用、血传染病人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 含氯消毒液消毒。500-1000mg/L 专物专用压计 含氯消毒冰袋用后清洗,如有污染立即用500-1000mg/L 液消毒。 30 500mg/L 分钟后洗净晾干。含氯消毒液浸泡办公用房分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