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

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

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
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

目录

第1 章引言 (3)

1.1 研究背景 (3)

1.2 研究意义 (4)

第2 章绿色供应链概述 (5)

2.1 绿色供应链的定义及其特征 (5)

2.2 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比较 (6)

第3 章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 (9)

3.1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界定 (9)

3.2 我国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10)

第4 章我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特征及问题 (12)

4.1 我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12)

4.2 我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12)

4.3 我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13)

第5 章阻碍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制造企业中发展的因素 (15)

5.1 企业内部存在制约因素 (15)

5.2 企业外部存在制约因素 (15)

摘要

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传统产业在给人类带来文明和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等,这些问题正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绿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对我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展开研究的。

首先,介绍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绿色供应链的特征,并将绿色供应链与传统的供应链作了比较。

其次,指出了我国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环节,包括: 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及回收处理等。

再次,从整体角度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设计和实施方案,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构造其评价模型,并作出评价,同时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最后,通过对山东省曲阜市天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度的评价,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优势,建立了Fuzzy-AHP模型,通过对具体企业绿色度的评价,检验了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效果。通过具体实例将模型进行了验证,使模型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

第 1 章引言

1.1 研究背景

目前,企业正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首先,来自公众的压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申明他们的消费行为受企业环境声誉的影响,更多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友好的商品支付超额的价值。其次,来自于环境法规的压力,为了迎合人们对环境(包括污染控制和资源保护)的日益关注,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在我国,目前的环保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通过,1988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防治法》(1995年公布,1996年实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通过)。再次,来自于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和国际竞争的压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后到现在,商品和技术的流动不断跨越国界,昔日的各种关税壁垒作为自由贸易的障碍正在逐步取消,但目前发达国家利用经济上和技术上的优势,建立了一种技术性的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不平等的贸易关系,给我国的许多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农产品和轻工产品受损尤为严重。

新的环境时代对制造和生产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即如何使工业生产和环境能够共同协调发展。目前,公众已不仅要求企业对产生的废物进行处理,更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环境的废物,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要求企业进行绿色管理,生产绿色产品。所有这一切给企业带来威胁和挑战,但也带来机遇和发展,企业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将会面临被社会和公众抛弃的危险,但在事情的另一个方面,企业如果能够处理与环境相关的问题,通过内部运作流程的大胆革新,则可以化威胁为机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顾客满意度,最终形成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绿色供应链管理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新的解决方案。

1.2 研究意义

我国已是WTO成员国, 传统的关税将被取消。因此,我国的产品正面临着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严峻挑战。供应链管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巨大的经济效益,融入了一个环境维度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将不仅给企业带来比以往更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将给社会带来无价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制造企业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获得如下利益:

(1)因为企业的所有行为都是建立在所有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对话基础上的, 是系统最优的。因此,每个企业的环境管理难度和所承担的环境风险都降低了。

(2)供应链上游所取得的生产绿色化方面的成就可以在供应链后续过程中得到放大。因此, 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不仅自身更容易达到环保标准,而且还可以促进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环保达标。

(3)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和绿色产品的品牌形象,从而扩大了产品的市场。

(4)绿色供应链管理所采用的全新的生态设计,使企业减少使用能源和原材料, 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环境治理的费用, 如排污费、废弃物处理成本等。

(5)降低了最终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从而最终消费者只需付出更低廉的价格就能得到更安全、更环保的产品。所以绿色供应链管理在资源日益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对提高我国产品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 2 章绿色供应链概述

2.1 绿色供应链的定义及其特征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了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进行了一项“环境负责制造”研究,该项目组于1996年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Walton等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将供应商加入到企业的环境战略中,其核心思想是将集成管理的思想应用到绿色供应链的领域中。M. H. Nagel认为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涉及到产品的使用、组成以及生产的全过程;在原有供应链思想的基础上强调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要求在供应链内达成一种长期稳定的战略关系,同时强调技术支持在绿色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这两点是M. H. Nagel认为绿色供应链区别于传统供应链的主要特征。Sean Gilber认为绿色供应链是采购决策过程中考虑环境标准/关心因素,同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绿色供应链包括环境、战略和库存等三个方面。Zsidisin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为了环境友好地设计、采购、生产、分销、使用及再使用等而在供应链内采取的管理策略、行动及所形成合作关系等。绿色供应链的运营活动不仅包括制造活动或者产品转化活动,也包括环境设计、供应商运作流程的改善及评价系统。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绿色供应链(Green Supply Chain, GSC)界定为:绿色供应链是以资源最优配置、增进福利、实现与环境相容为运营目标,以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为决策原则,从资源开发到产品消费过程中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销售、使用到报废处理、回收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是由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零售商、消费者、环境、规制及文化等要素组成的系统,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等运动的集成。从绿色供应链的定义来看,其具有不同于传统供应链的内涵,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1)从系统的构成来看,其成员较传统供应链要广。绿色供应链不仅包括传统供应链内的成员,而且还包括环境系统、政府与国际组织的规制以及供应链运营时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价值观等因素,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可以将绿色供应链划分为生产系统、消费系统、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四个子系统;而传统的供应链更多的是强调生产系统。

(2)绿色供应链运营的目标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增进福利以及实现与环境相容。三者相互协调、相互关联。如果资源得不到最优配置则供应链内的供应商、制造商与销售商等生产系统的成员其利益得不到保障,其要素的收益必然低于选择传统供应链内业务的回报率,因而没有动机从事与“与环境相容”的活动;福利的增进是保证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基本要素,如果不能实现在消费过程中与消费后其福利能得到增进,则供应链所提供的产品没有办法实现其价值,链的活动出现断链的现象;“与环境相容”是任何活动得以持续的基础。

(3)绿色供应链的运营是建立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及知识流运动的基础之上。与传统供应链不同的是:知识流成为绿色供应链的重要组成,其根本原因在于要实现供应链内成员的活动与环境友好的目标,没有相应的技术与知识作为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相对于传统供应链,绿色供应链更加强调供应链内的知识活动。知识流在绿色供应链中具体的表现为:对环保技术的共同研发、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环保技术)在供应链成员内的转移与共享、供应商与销售商等供应链内成员早期介入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流程的重组等。

2.2 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比较

传统供应链的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支撑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经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它对整个供应链网络进行整体规划,使得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整体达到最优,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传统的供应链起始于原材料供应商, 终止于用户, 是“从摇篮到坟墓”。传统供应链对于产品退出使用期以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基本不予考虑.传统供应链可大致用图2-2表示。

绿色供应链是把“绿色”(即环境意识) 的理念融入整个供应链。在绿色供应链中,流动的物流不仅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和产成品,更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品、废料和在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损坏件及被用户淘汰的产品。这些报废产品或零部件经回收处理后可再次利用。因此,绿色供应链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重复循环,是“从摇篮到再现”产品均须回收处理。由于在绿色供应链中报废产品或其零部件经回收处理后可以再使用,或可作为原材料重复利用,因而绿色供应链管理并没有终止点, 是“从摇篮到再现”。

从上面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传统供应链是由物料获取并加工成中间件或成品,再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的一些企业和部门构成的网络,它包括从订单的发送和获取、原材料的获得、产品制造到产品分配发放给用户的整个过程。它应用系统工程统筹规划企业的各种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工程流,克服各种损益,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以求整体活动的最优化。绿色供应链把“绿色”或“环境意识”的理念融入整个供应链。它以达到绿色制造为目的,充分利用其有绿色优势的外部企业资源,并与具有绿色竞争力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使各企业分别集中精力去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绿色制造核心能力和业务,求得整个供应链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负作用)最小。

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Por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Qunatity)、正确的质量(RightQu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Place)—即“6R”,并使总成本最小。因此再上升到绿色供应链管理时,它涵括了一个公司各种环境管理的努力一直到与供应链上各企业等在环境问题方面的合作。它在供应链管理的“6R”基础上再增加一个R,即正确的环境(RightEnvironmental)。这就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尽最大努力,通过实施各种环境项目和技术,减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改进环境绩效。

可见,绿色供应链比传统供应链要复杂,传统供应链起始于原材料供应商,终止于用户,是“从摇篮到坟墓”,对产品退出使用期以后的问题基本不作考虑。而绿色供应链中流动的物流不仅是普通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和终产品,还包括在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废料和在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损坏及被用户淘汰的产品的回收处理过程。所以,绿色供应链没有终止点,是“从摇篮到再现”。

第 3 章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

3.1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界定

供应链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产生的,所谓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至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的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供应链管理则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对传统的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间及企业之间的职能进行系统的、战略性的协调,以提高供应链及每个企业的长期绩效。近年来学术界在供应链的战略设计、具体规划和运作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如沃尔玛、宝洁等也在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研究人员逐渐发现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的获取到产品的制造、运输、使用过程都会产生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在供应链管理研究中,最早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只是作为物流管理研究的一个方面提出的,大规模、有意识地研究绿色物流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则是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于1996年首次提出的,它旨在综合考虑制造业供应链中的环境影响和资源优化利用。总的来说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融合环境保护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包括产品的原材料获取、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产品的销售与运输、产品的使用以及产品再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通过绿色技术与供应链管理的手段,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内环境负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和供应链系统整体效益最优的目标。

绿色供应链把“绿色”或“环境意识”的理念融入整个供应链,它以达到绿色制造为目的,充分利用具有绿色优势的外部企业资源,并与具有绿色竞争力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使各企业分别集中精力去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绿色制造核心能力和业务,求得整个供应链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最小。绿色供应链是供应链在绿色制造中的应用,但它比供应链复杂得多,供应链起始于原材料供应商,终止

于用户,是“从摇篮到坟墓”,对产品退出使用期以后的问题基本不作考虑。绿色供应链中流动的物流不仅是普通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和终产品,更是一种“绿色”的物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废料和在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损坏件及被用户淘汰的产品均须回收处理。绿色供应链没有终止点,是“从摇篮到再现”。如经处理后可继续使用的产品可重新销售,拆卸后可重新使用的零部件可回到制造厂,可重新回炉的报废零部件可作为原材料使用。绿色供应链信息流中,大量流动的是有关绿色制造的“绿色”信息。

3.2 我国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制造业是将原材料(包括各种可用资源和能源)通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工业产品或生活消费品的产业。制造业在创造了大量人类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废弃物(包括物料废弃物、能源废弃物、产品终结后的废弃物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制造业是造成目前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以2003年为例,制造业能源消耗量9316387万吨,占能源消耗总量54.5%;废气排放量为151137亿立方米,占总废气排放总量的63.7%;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563182万吨,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79.0%;固体废物产生量42550万吨,占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39.2%。我国近年主要工业污染数据见表2-1。

表2-1 中国县及县以上工业企业“三废”排放情况

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

矛盾日益突出,从图2-4所示数据可以看出,环境污染在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造成了十分巨大的损失。

从图2-4数据可以看出,由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呈现波动态势,而由治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失却直线上升。我国以工业为代表的经济活动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与环境严重不相容。绿色供应链的应用能够在有效降低整个供应链资源消耗的同时,对环境影响的副作用最小,是解决制造业与环境之间冲突的有效方式,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制造业中的体现。为了使我国的现代制造企业能够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实施绿色供应链已刻不容缓。

图2-4 中国近年环境污染损失

第 4 章我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特征及问题

4.1 我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全过程的环境管理技术,从产品链的角度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与再循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弥补了末端控制的环境管理模式的不足。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全过程控制环境管理模式在制造业产品链上的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具有“事前反应、价值增值”的特征,其三维运营目标是将环境管理战融入公司整体战略的具体体现,三维运营目标不再是为了规避环境规制所产生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借助于资源的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产品的再设计与流程的重组获得价值增值。绿色供应链运营的基础是“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通过跨组织主体的合作充分实现资源、能量、价值的循环与平衡,绿色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企业整体流程上的各个活动与环节,从采购、设计、制造到销售均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手段,绿色供应链的运营是各职能活动的集成,其环境管理活动是跨职能的功能团队来承担。绿色供应链的运营涉及到供应链成员间的各行为主体,成员之间的合作与跨组织的联盟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与前提。绿色供应链管理强调与相关行为主体的合作,要在企业内部的流程上各活动中采取有效的环境预防与控制手段。要实现这一点要求企业与其他主体如供应商、分销商与产品的使用者均能保持有效的协调。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各种环境管理技术的集成,这些环境管理技术包括绿色采购、生态设计、绿色制造、排放物的末端控制、绿色营销、再制造等。

4.2 我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解通常需要建立在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之上。早在2001年我国入世之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为了了解全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整体水平,对我国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相关情况做了问卷调查。2004年2月中国物

流与采购联合会对我国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情况又做了问卷调查。而我国现有的情况表明,我国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如我国企业界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我国制造企业关于供应链管理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普及率较低、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

由此可见,一方面,我国制造企业对于供应链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且,尽管又经过了两年发展和实践,但上述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对供应链理论的认知、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正是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基础和重要策略,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的发展也受到了以上列出的三方面问题的制约。下面简要介绍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制造企业的发展情况。

与“供应链管理”相比,我国制造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更为陌生,因此,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企业绿色管理意识相对淡薄,供应链上各种物流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以包装物回收率为例,我国就存在很大差距:纸包装回收率,美国为47.8%,日本为37.1%,我国为20.4%。玻璃包装回收率,西欧国家平均为30.5%,日本为49%,我国为20%。对塑料包装,西方国家主要采用回收利用、焚烧和深埋处理三种方式,达到100%的回收率。其中,西欧国家平均回收利用率为15%,焚烧率30%,深埋率55%;日本回收利用率5%,焚烧率70%,深埋率25%;美国回收利用率为10%,焚烧率5%,深埋率85%;我国对于塑料包装的回收率仅为10%(因为统计原因,该值可能偏小)。

同时,在相应的科学研究方面:由于在我国,供应链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相对于供应链管理的更高要求-绿色供应链管理,其理论研究也为数不多,尤其是制造企业在实施绿色管理方面较国外先进企业有明显不足。

4.3 我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对于绿色供应链投入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资产成本、信息成本以及物流成本,并且在绿色供应链中,各个成员企业还必须考虑供应链的社会成本,即供应链由于环境保护、产品维修以及产品的回收所带来的成本。这些成本的投入是否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是很多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2)企业领导人心态方面的问题对于物流、供应链、绿色供应链等概念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在我国兴起,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领导人对绿色供应链的理解也就仅限于概念上,至于本企业是否要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以及如何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还是没底。甚至还有的企业领导人觉得绿色供应链管理属于极其高深的管理理论,只有大企业才有理解实施的必要,一般的中小企业是没必要也没有实力了解实施。这些无形之中也阻碍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3)企业环境管理协调方面的问题绿色供应链管理突出强调供应链的环境属性,如何确保供应链系统的环境属性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一方面,供应链的每个角色内部必须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确保产品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得到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要对整个供应链的环境管理进行协调,在供应链系统环境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使供应链的物流向着环境影响最小、资源消耗最少的方向流动。这两方面并不总是可以兼顾的,它们之间也有个协调的问题。

(4)企业间信息不对称方面的问题由于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引入了环境管理,所以绿色供应链企业之间对信息集成与共享要求更进一步提高。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依然存在,因此如何使供应链上的各企业以有效的方式共享环境信息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5)企业物流管理方面的问题在绿色供应链中,由于逆向物流的引入,物流形成了闭环,用户使用过的产品经过逆向物流再次进入了供应链系统。由于逆向物流存在受发生时间、地点和数量难以事先确定,而且因为其发生的地点分散、无序,所以不能集中一次向上游转移的特点,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协调管理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另一个问题。

第 5 章阻碍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制造企业中发展的因素

绿色供应链管理之所以在我国制造企业中发展缓慢,其制约因素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方面。

5.1 企业内部存在制约因素

(1)成本和收益的困扰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能投入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资产成本、信息成本以及物流成本,并且供应链上其他成员企业也必须为实现绿色供应链付出一定成本。这些成本的投入是否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是很多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2)供应链其他成员企业关系的持与环境管理的冲突与一般供应链管理相比,由于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引入了环境管理,所以绿色供应链企业之间对信息集成与共享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如原材料产地、供应商信息、产品成份等重要商业信息都将为供应链上成员企业所共享,因此,企业必须考虑到道德风险和企业安全。如何使供应链上的各企业以有效的方式共享环境信息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再加上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和理论的不熟悉,多数企业在确立企业战略之初就排除了绿色管理这一指导思想。

5.2 企业外部存在制约因素

(1)供应链实施绿色管理思想没有得到普及从政府部门方面看,大多数政府部门仍然关注供应链末端环境治理工作,不能积极引导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从企业经营者方面看,由于缺乏相关法规和跟踪监督管理,企业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成本远小于实施绿色管理引起的管理成本,因此阻碍了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从消费者方面看,消费者片面追求产品是否绿色、是否安全,而对于企业供应链的物流环节是否绿色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不能给予企业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改变自身供应链上存在的环境问题。

(2)我国企业在物流方面法律制度不完善企业物流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形

成巨大的社会成本,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能够将这些成本内部化,从而推动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如美国佛罗里达州政府推行的《废弃物处理预收费法》规定,只要达到一定的包装物回收利用水平,包装容器生产厂商即可申请免除废弃物税收,从而鼓励企业对包装物回收利用。相比之下,目前我国情况并不理想:很多重要的法律、法规在我国仍然缺失,相当一部分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如沱江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数以亿计,对肇事企业的罚款只有100万元,刑法规定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全国因污染环境被追究刑事责任者却寥寥无几,从而带来的后果是“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3)我国暂时没有形成成熟的物流标准目前我国各地区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标准,缺乏统一标准,有些方面虽然有国家标准,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而没有得以普及应用。而我国对于物流活动环保方面的标准就更为缺乏,致使我国企业至今没能形成绿色管理的观念。我国自1998年导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认证制度后,只有近百家企业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而对于该系列标准的实施,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也存在较大的距离。

认知程度低、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低是制约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三个因素;除此之外,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中还存在着制约绿色供应链管理发展的诸多问题。

第 6 章结论

面对我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的种种不足,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制造企业要建设绿色企业文化,企业应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环境优先意识,通过广泛的宣传、培训,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环境标准,塑造企业的绿色形象,建设绿色企业文化。

(2)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企业在考虑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应仔细分析自身及行业的特点,对本行业或相关行业的领先企业进行学习调研,也可聘请有经验的咨询机构或管理专家组成规划小组,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规划和目标,分步实施,由“单点”到“小链”,由“小链”到“长链”,循序渐进地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

(3)构建绿色供应链企业战略联盟,绿色供应链企业战略联盟是在行业内或行业间建立的一种实施“绿色”管理的企业联盟,它不仅是一种信息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集合体,而且也是一种标准和意识同步的标准集合体。

(4)开展绿色公关活动,企业有必要加大绿色公关活动的力度,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提高公众对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提供绿色消费的观念和方式,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产品宣传和推介;开展各类公益活动, 向广大消费者宣传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将其眼界从自身扩展到自然生态环境及整个社会范围,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明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意义,使绿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通过绿色产品的消费,拉动绿色供应链的实施。

【开题报告】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

开题报告 物流管理 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对于绿色供应链的研究起步较早。1996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MRC) 进行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 ”研究,首次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旨在综合环境影响和资源优化利用来考虑制造业供应链发展问题,并将绿色供应链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至此,绿色供应链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在发达国家兴起。 关于绿色供应链的内涵:Jeremy于2000年提出绿色供应链是从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对产品从原材料的采购、生产、消费、回收直到再利用的整个供应链进行生态设计,通过供应链中各个企业内部部门和各个企业的紧密合作,使整条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达到系统环境最优。Zsidisin在2001年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为了环境友好而进行设计、采购、生产、分销、使用及再使用等而在供应链内采取的管理策略、行动所形成的合作关系。 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决策研究:Joseph Sarkis在2003年指出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决策中将环境因素融入其中,一获取竞争优势,并在考虑诸多环境要素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产品生命周期、供应链绩效指标、环境友好实实践、绿色化的备选方案等决策要素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决策框架。 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及运作模型研究Geoffrey在2002年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通过对不同类型绿色供应链通过对不同类型绿色供应链结构模型的分析,将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分为三类:遵循战略、过程战略及市场战略。Guide,V.Daniel R.Jr等人在2000年研究了基于再制造的供应链管理问题,强调通过对资源的再利用来实现制造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同时降低整个工业所产生的废弃物。 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研究:Kristie Mclntyre在1998年提出如果没有在供应链绩效中考虑环境要素,各企业的经营风险会越来越大,通过研究了绿色采购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通过绿色供应链在提高企业环境绩效的同时也能提高公司的商业绩效。2008年,Yu-Shu Peng基于

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

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 绿色供应链是在供应链思想基础上综合考虑环境的影响,其目的是使产品从原料获取、加工、包装、存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从而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那么,下面是为大家分享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绿色供应链是在供应链思想基础上综合考虑环境的影响,其目的是使产品从原料获取、加工、包装、存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从而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绿色供应链管理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是在整个供应链上综合考虑企业效益与资源效率的现代化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保证企业经营和自然环境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 绿色供应链管理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通过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等管理手段,生产出绿色产品,使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使企业供应链在运作环节中对资源利用率最大,自然环境负面影响最小。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从产品设计到最终回收的全过程。主要内容: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供应过程、绿色生产、绿色销售、包装、运输和使用和产品废弃阶段的处理。

二、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领导人思想认识与观念模糊。在物流、供应链、绿色供应链等观念上,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方面,领导和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供应链的思想还没确立,政策决策部门难以制定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整体发展策略;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企业内部绿色供应链的发展规划,但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缺乏发展的前瞻性,对于如何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还是没底。 企业对于绿色供应链投入的成本不高。企业对于绿色供应链投入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资产成本、信息成本以及物流成本,并且在绿色供应链中,各个成员企业还必须考虑供应链的社会成本。但是,目前绿色供应过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均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水平落后,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不高,不能优化调度和有效配置各项资源,对新技术的应用也不够充分。绿色供应链管理对各环节综合水平不高,这是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企业物流管理方面的问题。在绿色供应链中,由于逆向物流的引入,物流形成了闭环,用户使用过的产品经过逆向物流再次进入了供应链系统。由于逆向物流的发生时间、地点和数量难以事先确定,而且其发生的地点分散、无序,所以不能集中一次向上游移动的特点。因此对于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协调管理是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亟待 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绿色供应链管理问题及措施

绿色供应链管理问题及措施 绿色供应链管理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是在整个供应链上综合考虑企业效益与资源效率的现代化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保证企业经营和自然环境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那么,下面是为大家的绿色供应链管理问题及措施,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绿色供应链是在供应链思想基础上综合考虑环境的影响,其目的是使产品从原料获取、加工、包装、存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从而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绿色供应链管理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是在整个供应链上综合考虑企业效益与资源效率的现代化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保证企业经营和自然环境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 绿色供应链管理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通过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等管理手段,生产出绿色产品,使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使企业供应链在运作环节中对资源利用率最大,自然环境负面影响最小。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从产品设计到最终回收的全过程。主要内容: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供应过程、绿色生产、绿色销售、包装、运输和使用和产品废弃阶段的处理。 二、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领导人思想认识与观念模糊。在物流、供应链、绿色供应链等观念上,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方面,领导和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供应链的思想还没确立,政策决策部门难以制定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整体发展策略;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企业内部绿色供应链的发展规划,但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缺乏发展的前瞻性,对于如何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还是没底。 企业对于绿色供应链投入的成本不高。企业对于绿色供应链投入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资产成本、信息成本以及物流成本,并且在绿色供应链中,各个成员企业还必须考虑供应链的社会成本。但是,目前绿色供应过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均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水平落后,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不高,不能优化调度和有效配置各项资源,对新技术的应用也不够充分。绿色供应链管理对各环节综合水平不高,这是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企业物流管理方面的问题。在绿色供应链中,由于逆向物流的引入,物流形成了闭环,用户使用过的产品经过逆向物流再次进入了供应链系统。由于逆向物流的发生时间、地点和数量难以事先确定,而且其发生的地点分散、无序,所以不能集中一次向上游移动的特点。因此对于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协调管理是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亟待 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1.确立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加强企业内部的绿色管理。首先,企业要着眼于长远利益,以企业绿色供应链构建为出发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调查报告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报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二○○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前言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洪流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平等参与国际化合作和专业化分工;另一方面,旨在推进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WTO 多边协定机制,也将使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国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优势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实问题。 后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品质和扩大销售方面的竞争已经相当成熟,在生产领域进一步挖掘“利润生长点”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将眼光转向以服务为核心的竞争。而在服务领域,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服务尤其令人关注,因为高效供应链和合理物流可以使整个生产和流通结构得到改善和协调,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有力支持,并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 在我国,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曾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经济领域盛行“重生产、轻流通”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理论界接触“物流”概念,物流管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难以付诸实施,尤其是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为明显。而在今天的消费市场中,顾客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每个企业都能对这些变化做出及时快速的反应,这已成为现代企业在市场立足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全球化、合作伙伴关系、信息技术进步以及管理思想的创新,使得竞争的方式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市场竞争由原来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增强成本控制、高效利用资源、改善服务和增加收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大大节约时间和财力,更大程度上满足顾客的需要。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世界上许多跨国公司,如IBM、戴尔(Dell)、沃尔玛、丰田、尼桑和耐克等公司,都在通过科学的供应链管理来获得在国际市场领先的竞争优势。 为促进我国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与国际接轨,帮助企业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2004年2月初,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问卷调查。调查企业500家,收回95份,有效问卷88份,并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得出此报告。 本报告对我国供应链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其中简要回顾了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发展概况,重点对我国当前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和供应链绩效做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我国供应链管理发展的方向。 目录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及其特点

摘要:我们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发展物流企业,绿色供应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它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利用和最小程度的消耗及环境影响”为宗旨的绿色设计,使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 物流企业要把环境责任纳入自己的战略管理中,积极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全球经济一体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趋势意味着以后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的竞争。绿色供应链管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代表了未来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21世纪英国论文格式的物流活动必须从系统构筑的角度,站在物流与环境共生的立场上来不断推进物流管理的全方位发展,最终在整个经济社会建立起包括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在内的绿色供应链循环物流系统。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及其特点在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的基础上。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对下一代的影响,为了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就是今天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不至于影响未来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境及资源条件。所以,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把围绕着核心企业的整条“链”看作一个集成组织,并引入全新的设计思想,对产品从原材料的选择、采购、供应、生产、销售、消费,直到废弃后回收利用的一系列增值活动过程,进行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利用和最小程度的消耗及环境影响”为宗旨的绿色设计,把“链”上的各个组织都看作合作伙伴,对整条“链”上涉及的组织和活动进行集成管理,使整条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绿色供应链管理源于这样一种观点,即物流企业应该从总成本的角度,考虑企业的经营效果和环境效果,而不是片面地追求诸如采购、生产和分销等功能的优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活动的协调,实现最佳业务绩效,除了实现经济利益目标外,还强调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它有如下特点: 1、可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在流通领域中,众多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冗长复杂的流通渠道使消费者的反馈速度慢而凌乱,甚至失真,使供应无法协调,物流企业无暇顾及环境问题。绿色供应链管理把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对之进行协调与优化,既顾及经济利益,又考虑环境效应,使各环节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流通渠道达到最短,从而可以使消费者需求信息沿供应链逆向准确而迅速的反馈到生产厂商。生产厂商据此做出快速反应并保证供应。 2、促使物流企业采用现代化手段。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是其成功的关键。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等处理的自动化,使订货、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在绿色供应链整体中,信息的流量大大增加,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不是逐级传递,而是网络式传递的,要求链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必须畅通无阻,这就促使物流企业要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生产与流通规模越大,越要考虑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的问题,则越需要物流技术、信息技术及管理手段现代化。 3、可以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的消耗。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各环节都达到优化,采用先进的设备使产品和信息在网链间迅速流动,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利用和最小程度的消耗及环境影响,减少库存和资金占用,大大缩短流通路线,从而有效的减少流通费用。

绿色供应链模板

引言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中国企业现代化进程,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虽然一些核心企业对于环境管理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内部标准,但从整个供应链视角来看,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并不遵循同样的标准,经济的发展已经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而是不同链条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实现整个渠道商业流程优化的一个平台被更多的现代企业所利用和推崇这就令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处理环境管理、资源效率等问题时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有效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一些学者提出了以绿色制造和环境管理为主题的企业绿色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企业绿色物流供应链管理是现代社会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平衡有机地统一起来。 目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方式已由原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涟之间的竞争。供应链合作要求参与企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在企业间开展合作。而绿色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企业快速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并提升市场的竞争力。 1 基本理论回顾 从中可以看到,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机构模式。它不仅是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它也是一条增值链。因为物料在供应链上进行了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了其价值,从而给这条链上的相关企业带来了收益.这一点很关键。它是维系这条供应链赖以存在的基础.如果没有创造额外的价值,即增值,相关企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条链能继续转动吗? 1.1 供应链的概念 所谓供应链,其实就是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同一企业可能构成这个网络的不同组成节点,但更多的情况下是由不同的企业构成这个网络中的不同节点。比如,在某个供应链中,同一企业可能既在制造商、仓库节点,又在配送中心节点等占有位置。在分工愈细,专业要求愈高的供应链中,不同节点基本上由不同的企业组成。在供应链各成员单位间流动的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和产成品等就构成了供应

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着眼于我国绿色供应链的发展现状,从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实意义,进而提出改革措施,希望对我国以后绿色供应链的发展在理论上起到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对策分析 1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本文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生态设计,通过链中各企业及其各企业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使整条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以较高的资源效率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它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终端用户以及回收处理商,其目的是尽量使得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危害最小,同时使对资源的利用率最高,进而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实意义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既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又有利于我国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规避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1)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我国改善环境和高效配置资源的重要途径。我国这种高能耗、高物耗以及对环境高污染的高增长与持续发展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必须采用新的方法来改变这种现状,从长远来看,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从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及回收处理五个方面全盘考虑各个物流环节的环保问题,既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污染又有利于提高我国资源的高效配置,是我国保持生态平衡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要求。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环境贸易壁垒,从其本来意义上说,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免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我国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首先,

国内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国内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国内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改进的对策,对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企业;绿色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柔性制造与即时物流成为企业间竞争的筹码。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多种多样,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在供应链管理中考虑环境因素,强调供应链上战略伙伴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从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产品制造与销售以及资金回收全过程考虑环境影响,通过信息和资源共享实现经济利益及环保效益的双赢。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发展新的战略模式,是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供应链管理思想从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引入“绿色”或“环保”理念,对产品从原材料购买、生产与消费,直到废料回收再利用的整个过程进行生态设计,通过供应链中各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整个链条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求得资源消耗对环境的负作用最小,从而达到系统环境最优化的目标。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绿色设计、绿色选材、绿色供应、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等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二、国内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陈旧的环境观念束缚了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萌芽。由于从众心理,大多数企业经常忽视生产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认为企业经济效益好就是对社会做出的最好的贡献,实施环境管理只会增加企业相关方面的成本,浪费企业资金和社会资源。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整个供应链上各环节齐心协力,才能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但是,陈旧的环境观念禁锢了企业管理当局的头脑,思想上把环境治理作为一项经济负担,行动上就不能主动实施生产过程的绿色管理。 2.不完善的环保制度限制了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倡导。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较轻且缺乏有效监督,如现有排污费的收取标准远低于污染的综合治理费,本意是扶持企业发展,表象上却产生了重生产轻污染的后果。企业是经济实体,会算“经济帐”,只要通过成本比较,往往会直接选择交纳排污费而不考虑治理其污染。尤其是某些地方政府没有绿色生产观念,往往为了获取政绩实施短视化行为,认为地方经济发展必须依靠企业,而企业发展必须牺牲环境,只有先让企业发展了,才有能力治理环境,更谈不上对企业的监管。这种不完善的环保制度和政策让企业有利可图,有空可钻,供应链上各成员都在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个体目标必与绿色供应链整体目标冲突,环境相容的原则在各成员之间得不到遵循,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也自然得不到倡导。绿色供应链的“绿色”目标覆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而不是某一

绿色供应链管理

绿色供应链管理 中文摘要:传统掠夺式的经济发展观,单纯从经济和技术角度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忽视了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相容性,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恶性发展的严重后果。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环境整体效益最优化,从而促进企业和所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LveDuoShi from purely economic and technical Angle one-sided emphasis on economic growth, and ignore the human development and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 to the human society caused serious consequences of malignant development.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an realize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environment, so as to promote enterprise and optimization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upply chain.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阶段性特征实施途径 进入21世纪,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绿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绿色战略趋势,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绿色产业不断出现。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研究资源利用、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由此产生。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是1996年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首次提出的,旨在综合环境影响和资源优化利用来考虑制造业供应链的发展。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原材料,包括产品采购,产品设计,制造,销售和运输,产品使用和回收产品的整个过程中,通过绿色技术和供应链管理工具,以达到产品的生命周期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能源效率最高的整体系统的效率和供应链优化的目标。 一、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 企业完整地参与了整个绿色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绿色供应、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和绿色回收等。 (1)绿色供应。 在环境方面,企业和供应商需要进行有效沟通,共同设计并完成企业的环保目标和准则,在双方互相督促下,最终实现绿色环保目标。绿色供应为供应商实现了即时供应,并在生产产品时确保资源的低成本和高质量。 (2)绿色设计。 作为绿色供应链的基础和前提,绿色设计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完整地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从低碳的角度实施可回收的设计,以达到根本防止污染的目的。完全分析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基础上,优化设计环节,使产品具有可重复使用的功能。绿色设计的宗旨是摒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环境模式,实施“源头治理”的低碳环保方案。 (3)绿色生产。 作为绿色供应链的关键,绿色生产以节能和减污为目标,通过管理和技术等手段,来降低或消除生产对环境的破坏,最终实现最大限度地防治污染和提高效益的目的。 (4)绿色营销。 作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支持,绿色营销通过展示企业绿色文化,对顾客传输绿色消费观念,引导绿色消费潮流,并树立起绿色的企业形象。 (5)绿色物流。 作为绿色营销的支撑,绿色物流包括绿色包装和绿色运输,在运输、包装等过程中,

绿色供应链管理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论 绿色供应链概念的提起,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 年,它又称环境供应链(ESC)或环境意识供应链(ECSC),是由密歇根州立大学设立的制造研究协会在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的研究中第一次涉及。它以绿色制造理论以及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的领域包括供应链的所有节点,目的是为了让产品从获取到满足用户需求到报废处理的全部过程中,让资源使用效率最高,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是能够兼顾资源效率和环境影响的一种现代管理模式。 绿色供应链的内容涉及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其主要内容有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销售、绿色消费、绿色回收以及绿色物流。 其一,绿色采购是指根据绿色制造的要求,一方面生产企业应选择能够提供对环境友好的原材料的供应商,来提供环保的材料作为原料,另一方面企业在采购行为中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尽量降低原材料的使用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采购过程的绿色化。 其二,绿色制造包含绿色设计和绿色生产。绿色设计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又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生命周期设计。是在产品全部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包括节能性、可拆卸性、寿命长、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和可重复利用性等。绿色生产要求比常规生产方法能显著节约能源和资源,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对人体伤害和环境污染,例如:减少辐射、噪音、有害气体及液体等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其三,绿色销售是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充分满足消费需求、争取适度利润和发展水平的同时,能够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遵循在商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的资源节约的原则。 其四,绿色消费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避免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其五,绿色回收就是考虑产品、零部件及包装等的回收处理成本与回收价值,对各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出最佳回收处理方案。 其六,绿色物流是指在整个物流活动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 1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报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二○○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前言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洪流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平等参与国际化合作和专业化分工;另一方面,旨在推进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WTO多边协定机制,也将使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国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优势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实问题。 后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品质和扩大销售方面的竞争已经相当成熟,在生产领域进一步挖掘”利润生长点”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将眼光转向以服务为核心的竞争。而在服务领域,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服务特别令人关注,因为高效供应链和合理物流能够使整个生产和流通结构得到改进和协调,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有力支持,并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 在中国,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曾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经济领域盛行”重生产、轻流通”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理论界接触”物流”概念,物流管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难以付诸实施,特别是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为明显。而在今天的消费市场中,顾客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每个企业都能对这些变化做出及时快 速的反应,这已成为现代企业在市场立足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全球 2

化、合作伙伴关系、信息技术进步以及管理思想的创新,使得竞争的方式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市场竞争由原来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增强成本控制、高效利用资源、改进服务和增加收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够大大节约时间和财力,更大程度上满足顾客的需要。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世界上许多跨国公司,如IBM、戴尔(Dell)、沃尔玛、丰田、尼桑和耐克等公司,都在经过科学的供应链管理来获得在国际市场领先的竞争优势。 为促进中国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与国际接轨,帮助企业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2月初,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问卷调查。调查企业500家,收回95份,有效问卷88份,并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得出此报告。 本报告对中国供应链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其中简要回顾了供应链管理在中国发展概况,重点对中国当前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和供应链绩效做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中国供应链管理发展的方向。 目录 3

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评价规范-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〇一九年六月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物料清单要求》国家标准制定任务由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列入2018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184331-T-469。标准由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2、标准研制的目的和意义 近几年我国发布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企业绿色采购指南(试行)》等文件,对绿色制造及绿色供应链提出了明确要求。绿色供应链是绿色制造工程的重要内容,绿色供应链管理是解决制造企业及其供应商、相关组织资源、环境、健康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绿色供应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主体多,范围广,政策性强,目前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准缺口非常大。为了给制造企业、相关组织(如认证/评价机构、协会等)及管理部门提供统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标准依据,绿色制造标委会在GB/T 33635-2017《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导则》的框架下,针对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和管理需要,同时提出以下五项绿色供应链管理国家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物料清单要求(20184331-T-469) ——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采购控制(20180846-T-469) ——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回收利用要求 ——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20180847-T-469) ——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规范(20184330-T-469) 标准研究的目的,首先服务于制造企业,引导和规范制造企业系统地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核心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及绿色采购的实施,带动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协同绿色发展;其次,通过标准的发布实施,可以规范企业绿色信息管理和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相关组 织和机构可以进行绿色认证/评价工作,为企业、社会团体或消费者提供可信的绿色采购或绿 色消费产品(或企业)信息,有利于政府及相关机构进行有效的市场监督,建立公开、透 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机制,推进中国制造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对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评价要求是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持续改进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重要输入和依据。本标准制定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有关评价要求,目的是指导和规范制造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的绿色属性识别、评价、确定等工作,为企业持续提升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提供依据。 3、编制过程 2018年8月在北京召开标准研究项目启动会,来自相关高校、研究机构、认证机构、制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 08094107 周玉翠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正威胁着我国的出口产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制约其发展的原因及建议,揭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的实际意义。 【关键字】绿色供应链发展现状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也正日益关注对环境问题的研究。环境与资源问题是社会问题, 不是一个企业能够独立承担并完成的, 需要上游和下游企业的共同配合,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加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而绿色供应链管理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发展的现状 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解通常需要建立在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之上。早在2001年我国人世之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为了了解全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整体水平,对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相关情况做了问卷调查。2004年2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我国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情况又做了问卷调查。而我国现有的情况表明,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如我国企业界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我国企业关于供应链管理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普及率较低、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 由此可见,一方面,我国企业对于供应链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且,尽管又经过了两年发展和实践,但上述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对供应链理论的认知、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正是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基础和重要策略,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的发展也受到了以上列出的三方面问题的制约。下面简要介绍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发展情况。 与“供应链管理”相比,我国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更为陌生,因此,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绿色管理意识相对淡薄,供应链上各种物流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以包装物同收率为例,我国就存在很大差距:纸包装回收率,美国为47.8%,日本为37.1%,我国为20.4%。玻璃包装回收率,西欧国家平均为30.5%,日本为49%,我国为20%。对甥料包装,西方国家主要采用回收利用、焚烧和深埋处理三种方式,达到100%的回收率。其中,西欧国家平均同收利用率为15%,焚烧率30%,深埋率55%;日本同收利用率5%,焚烧率70%,深埋率25%;美国回收利用率为10%,焚烧率5%,深埋率85%;我国对于塑料包装的回收率仅为lO%(因为统计原因,该值可能偏小)。 同时,在相应的科学研究方面:由于在我周,供应链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相对于供应链管理的更高要求——绿色供应链管理,其理论研究也为数不多,尤其是企业在实施绿色管理方面较国外先进企业有明显不足。 三、制约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发展的原因

绿色供应链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716579666.html, 绿色供应链管理 作者:龚明正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6年第24期 摘要:所谓绿色供应链就是将环境保护融入到供应链管理中来,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相结合。本文从环保角度出发,讨论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必然性以及为什么发展绿色供应链。通过探讨绿色供应链所包含的主要内容,研究绿色供应链的内涵,深入了解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可持续;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终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潮流。 一、供应链的概念 对于供应链一词译自英语supply chain,被人们所接受的概念之一: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相对的,所谓绿色供应链就是将对环境的关注融入到供应链中。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供应链的提出背景 1.经济全球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无疑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于利益的追求达到了空前高度。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多数企业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便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供应链理论体系亟待完善。 2.环境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使得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就需要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医药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型及运作研究(1)

医药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型及运作研究 钮立红 (南京市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01) 摘要:在阐述医药行业供应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绿色供应链的必要性,构建了医药行业绿色供应链模型,并在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 模型基础上提出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模型,将其划分为绿色供应链的采购环节、绿色供应链的制造环节、绿色供应链的支付环节和绿色供应链的回收环节分别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基于Internet/In2 tranet医药行业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来有效支持医药绿色供应链的运作。 关键词:医药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SCOR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5;F272;TP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16(2010)13-0004-04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1世纪最重要的使命之一。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一种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原材料的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及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制药企业是能源与资源消耗大户,也是环境污染大户,医药企业应转变过去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运营模式,利用先进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技术,将可持续发展观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理念中,力求节能降耗,生产出环境友好的医药产品,使制药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达到平衡。 1 医药行业供应链现状 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根据我国医药行业现状,可以将其分为医药制造行业和医药流通行业。参照相关文献对医药供应链定义如下:医药供应链是在为患者提供医药产品或医疗服务的共同目标下,由对整体药品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有关键影响的若干药品原材料供应商、制药厂商、医药物流公司、医药商业公司、医院和药店、患者等组成,并在政府相关部门监控之下的动态增值网链结构模式[1]。其结构如图1所示。 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药品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制药企业规 图1 医药供应链现状 模普遍偏小,基础薄弱,设备陈旧,普遍采用传统工艺,开展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能力差。(2)信息化程度低。当前药品供应链内节点之间除了简单的订货和收款等业务联系外,彼此之间的沟通相当有限,整个系统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3)一些地方政府环保意识淡薄。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忽视了对一些污染项目的管理,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随着国家一系列防止环境污染法律法规的出台、医药行业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外竞争环境的要求,对医药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势在必行。 2 医药行业绿色供应链模型 结合医药行业供应链特点以及绿色供应链管理宗旨,构建医药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型,如图2所示。 3 医药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流程分析 SCOR模型用层次化、模块化的标准流程来定 收稿日期:2010-04-19 作者简介:钮立红(1966-),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市中医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

绿色供应链管理文献综述

论绿色供应链管理 摘要:目前绿色供应链的研究刚刚开始, 尚未形成理论体系。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绿色供应链体系的研究对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产品设计、原材料生产、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运输和使用、回收与再利用等方面对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 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研究条件、框架体系和评价方法, 目的是增强对绿色供应链的感性认识和供应链管理对环境保护的重 要性。 关键词:绿色设计; 绿色制造; 绿色供应链; 并行工程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研究现状与战略意义 人类物质文明发展中对资源使用量的急剧扩张, 已经造成了对环境和资源 的破坏及绿色平衡的失调。因此,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大多数国家先后相应地调整了自己的发展战略, 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绿色战略趋势, 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绿色产业不断出现。由于一个产品从原材料开采到最终消费, 其间经历了很多生产和流通过程, 因而, 绿色战略就不仅是某个工艺、某个产品、某个企业所能解决的问题, 它涉及到整个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各项活动,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这个时候便应运而生。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仅仅是基于供应链上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管理, 虽然它也涉及原材料、能源的节约, 但这只是考虑到企业的成本和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善, 并没有充分考虑过在制造和流通过程中所选择的方 案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所产生的影响, 并没有考虑到使用产品的废弃物和排放 物如何处理、回收与再利用, 等等, 因此,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 在供应链中考虑环境因素的研究最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即被提出, 但当时 只是作为物流管理研究的一个次要方面。大规模、有意识的研究绿色化物流是在20 世纪90年代初。 1994 年, 韦伯研究了一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建议通过环境准则来选择合 适的原材料, 同时注重再生利用, 并提出了绿色采购的概念。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40万美元的资助下, 进行了“环境负责制造(ERM) ”研究, 将绿色供应链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并于1996 年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在我国, 近年来在绿色制造及相关问题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C IM S 主题均支持了一定数量 的绿色制造方面的研究课题, 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绿色供应链作为绿色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一些大学也做了一些研究工作, 但目前的研究还仅仅集中在概念和理论上。 由此可见, 国际上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还较分散, 没有形成系统的理 论,实践先驱也还局限在上述一些国际知名大公司。因此, 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

浅析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浅析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刘新华09094121) 摘要: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从系统的观点与集成的思想出发解决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管理模式。通过对我国目前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途径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发展策略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成为国际制造业中心。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制造业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壮大必然要求供应链管理的迅速发展。 面对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2009年12月7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童话王国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揭幕,大会被认为是“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提出了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绿色物流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利益的具体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会遇到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我国制造业要想在国际市场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就要树立绿色企业形象。 2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涉及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等。 ⑴绿色采购。绿色采购就是指尽量采购对环境和生态无危害或危害小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对其源头控制,在采购时就考虑材料是否为环境友好型材料(一般包括材料能否再循环、再利用,以及通过粉碎、无害焚烧和降解等措施清除废物等)。绿色采购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优秀供货商的选择。 ⑵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指在构思阶段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提倡无废物、可回收设计技术,将3R(Reduce,Reuse,Recycling)原则引入到产品研发阶段,论证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使得产品对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最小。 ⑶绿色生产。绿色生产又称清洁生产,它要求企业以清洁生产技术为基础,通过不断地改善管理和改进工艺,替代有毒材料等方法来加强内部管理,从源头上削减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⑷绿色营销。它是指供应链各企业在市场调查、产品研制、产品定价、促销活动等整个营销过程中,都以维持生态平衡、重视环保的绿色理论为指导,使企业的发展与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相一致。绿色营销是以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核心的市场营销方式,是传统营销的延伸,更加重视全球的环境保护问题。 ⑸绿色物流。绿色物流是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友好型的物流系统,通过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物料和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和废气的产生,以及有可能产生的物料和产品的泄露,这些都会影响环境。 ⑹绿色回收。绿色回收是物流活动从用户返回到制造商或者供货商的过程。它是指产品报废后,对产品和零部件进行回收处理,使产品或零部件得到循环使用或再生利用,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绿色回收,能够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自然规律的污染。 3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人类物质文明发展中对资源使用量的急剧扩张, 已经造成了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及绿色平衡的失调。因此,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大多数国家先后相应地调整了自己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