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男女最佳婚姻年龄差几岁最般配

男女最佳婚姻年龄差几岁最般配

男女最佳婚姻年龄差几岁最般配
男女最佳婚姻年龄差几岁最般配

男女最佳婚姻年龄差几岁最般配

近日,欧洲科学家们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年龄是影响婚姻稳定的一个关键砝码。英国巴斯大学伊曼纽尔弗拉尼耶博士对1534对情侣进行了一项追踪调查,结果显示,能强有力维系婚姻的最佳情侣模式是男女双方均受过高等教育且无离异史,同时男方比女方年长5岁以上。研究者称,妻子比丈夫小5岁以上是最不容易产生矛盾的年龄组合,他们的离婚率为其他婚姻的1/6。

另外,一项维也纳大学的研究发现,若丈夫比妻子大4—6岁,生育的子女最多;而丈夫比妻子大15岁,虽然生育子女数量不多,但婚姻生活最美满。

对此,苏州荣格心理咨询机构高级督导、国内知名婚恋治疗专家王国荣表示赞同。王国荣说,这类婚姻的三大幸福点,成了家庭稳固的支柱。第一个幸福点,满足女性“三位一体”的愿望。通常,女性梦想的白马王子兼具爸爸的成熟、兄长的呵护和朋友的活力。而丈夫年龄大,心理更成熟,感情给予更自如。第二个幸福点,年长的丈夫通常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减少了因经济而发生纠纷的几率。第三个幸福点,家庭竞争少。丈夫年长,女性自然会生发出依靠感和服从感,减少夫妻间权利的竞争,摩擦随之减少。

如果说到这类婚姻的劣势,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希付认为,一般而言,男性的平均寿命本来就比女性短,如果丈夫再比妻子大很多,那么有可能最终会是丈夫撒手人寰,妻子独守孤单。

女大男小也幸福

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而在我国古代,也经常有大媳妇小丈夫的现象。现如今,姐弟恋依然是婚恋地图上一道少不了的风景线。

王国荣说,其实一些姐弟恋的家庭也很幸福,有的男性虽然年龄小,但心理年龄很成熟,而其妻子虽然年龄大些,但心理年龄却还像个妙龄少女。这样的家庭,从心理上来说,就跟男大女小的家庭模式类似。

另外一些姐弟恋家庭,则是丈夫都具有类似的气质特征,即男性不太独立,想继续寻找被母亲呵护的感觉。对于这样的家庭,往往会存在一些弊端。首先,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女性衰老得更快,而男性还在旺盛之年,容易使家庭不稳固。其次,年龄具有社会意义,在约定俗成的社会评价中,姐弟恋容易让人不解和非议,或者贬损男性“不男人”,或者说女性“老牛吃嫩草”等等,这些外部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家庭的围墙造成冲击。

性格越像越恩爱

“以上三种婚姻模式都有优有劣,年龄的确在婚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真正决定婚姻稳定与否的并非年龄。”王国荣说。首先,英文中的“LOVE”是由一句拉丁文压缩而来,这句拉丁文是“爱是对他人生命持久的关注”。王国荣指出,这就道出了夫妻之爱的真谛,那就是只爱伴侣本身,而不是关注外在的条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高不是问题,年龄不是问题,长相不是问题”。外在条件要求越少,爱情越稳固。

其次,研究显示,性格越相近爱情越稳固。王国荣说,人们经常所说的夫妻之间互补是指,自己想拥有但没有,而配偶却具备,这是一种欣赏,而并非性格南辕北辙。

最后,要具有同一性。一是,结婚后,就要有与对方融为一体的观念;二是,受教育程度和人生价值观要相当。这些才是决定婚姻稳定与否的内在因素。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从以上可见,女子三七21岁,男子三八24岁,发育成熟,天癸(内分泌)旺盛充实,是年轻而最具活力时期,此时是最好的生育期,男女相差3岁,为最佳婚配年龄之开始。至女子七七49岁天癸竭,男子八八64岁天癸尽,男女此时丧失生育能力时,这段生育期时间女子为28年,男子为40年,相差12年,按最好的匹配比例应是12÷2=6,即男子三八24岁十6岁等于30岁。亦就是女子21岁,男子30岁,更是最佳婚配年龄,婚配年龄差为9岁。

《论语》有男人“三十而立”之说,指男人此时应立身处世,故此时是成家立业的最佳时期。当女子49岁时,男方则58岁,+6亦刚好八八64岁,距天癸尽亦为6岁。

因此,男女婚配的最佳年龄差3~9岁之间,而且越接近9就越能配合和谐,故婚姻也就越美满幸福。如今,男性比女性大4—8岁似乎能让不少人心平气和地接受,只是年龄差距超过10岁以上,仍会遭到非议。但在国内外许多学者看来,这类婚姻非常幸福,也较为稳固。

女孩儿24岁至25岁嫁给一个32岁至35岁的男人是较为合适

调查研究表明:在现代,在我国的大中城市里面,女孩儿24岁至25岁嫁给一个32岁至35岁的男人是较为合适的。换一种说法,女孩儿最好25岁以前结婚,嫁给一个比你大5至14岁的男人是合适的。如果女孩儿25岁(最晚26岁)还不尽快把自己嫁出去,那以后就较难嫁得理想了。但是男孩子没事,俗话说,“男人40一枝花呢”,“女人40岁豆腐渣”了。现在大城市里男孩儿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到30岁以后结婚了。为什么这么说,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听我进一步谈谈: 理由一:从男女的容貌、体态变化来看,女孩儿一般是过了25岁,一天比一天衰,而且速度很快,到30岁就显得有点老了。女人就像月亮,25岁达到满月。为什么女孩儿老得快,除了基因作用,还因为女人每个月都会来一次例假,成年累月的丧失身体的本元。男孩儿不一样,男孩儿比女孩儿从小就生长发育得慢,大约到30岁才开始衰,而且速度比女孩儿慢得多。一个50多岁的大姐说过,她20岁时与一个比她大16岁的男人相恋,后来父母说年龄差距大没成,但是30年后,她说那男人比她看起来还显得年轻。俗话说“女人经活不经老,男人经老不经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男女生理上的不同。 我们说,男孩儿要比女孩儿至少大5岁以上,就是这个道理了,最大差14岁是一个心理可接受范围,但是最佳差距是9岁左右,理由我下面接着说说。 理由二:从遗传学、从生育后代来看,后代是否健

康主要取决于母亲,因为婴儿要在母体里成长,后代是否聪明主要取决于父亲,这是遗传。年轻的母亲能够保证后代健康,而只有年长的父亲后代聪明的几率才较大。还是男女生理不同的原因,女人的智商发育到18岁基本就不再成长了,所以很多年龄很大的女人,看起来还很天真就是这个道理。男人不同,男人发育比女人晚,但是男人的智商发展是不断成长的,有点像无止境的,年龄越大越显得聪明,我们说的聪明可不是记性好,而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现代的科学研究认为,后代的智商主要由父亲来遗传。 举几个例子: 居里夫人:父母年龄相差11岁,波兰最出色的女性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父母年龄相差11岁,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他的相对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石。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理由三:老夫少妻组合更有利于男人成就事业,有利于后代健康,像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等等许多有成就的人夫妻年龄差距都是很大的。孙中山与宋庆龄、刘少奇与王光美、鲁迅与许广平、徐悲鸿与廖静文,都相差20多岁。阿拉法特与苏哈年龄差距34岁,张学良与赵一荻年龄差距12岁,乔冠华与章含之年龄差距22岁,陈云比夫人大14岁,直到陈云逝世为止,他和夫人一生共同生活了57年。

对结婚的看法

篇一:我对婚姻的看法 婚姻之我见 有人说:女人最美的时候是穿上洁白的婚纱走入婚姻的殿堂,因为那时的她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有人说:男人最惨的时候就是走入婚姻的殿堂,因为那时的他走入婚姻也意味着同时进入了坟墓。这代表着两种对婚姻截然相反的看法和态度:女人渴望婚姻、男人恐惧婚姻,其实婚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入了婚姻却对婚姻的本质一无所知。婚姻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生阶段,人类历史为什么得以延续到至今,那是因为婚姻的存在。 一方面是异常火爆的相亲节目以及数目庞大的观众群体,一方面是大量的剩男怨女在那儿唉声叹气、抱怨人生的无奈;一方面是同居现象的普及程度低龄化,一方面是离婚率的高攀;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正常的现象,表面上说是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随着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入,或者简单地说是供需矛盾上客观反映,可仔细层次分析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婚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是一个充满个体差异的话题。婚姻对一个人来说,简单地说有三个必经阶段:婚姻前(花前月下)、婚姻中(谈婚论嫁)、婚姻后(经营婚姻),但也有个体差异,比如中国古代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则省略了前面两个阶段、直接步入了经营婚姻的阶段,但实质上是他们大多数人同样经历三个阶段,结婚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前置条件而已。 一、婚姻与恋爱的区别与联系 1、婚姻观与恋爱观的区别与联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俗话说“饱暖思淫欲”,男女同居也成为一种越来越普及的社会现象、大家早已习以为常,这在改革之前是难以想象的,那时候的人恪守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同时法律也对通奸有明文规定,这说明现在的恋爱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准确地说来同居也是婚姻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双方已经走入了事实婚姻,换言之就是已经结婚。那两方为什么不履行结婚的手续呢?可以从两方面分析:表面上说或许双方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理由、借口,也就是所谓的结婚的障碍,实际上是双方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履行各自承担的义务。 那么婚姻观与恋爱观究竟有什么不同和联系呢?顾名思义婚姻和恋爱代表 着两种典型的社会关系。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什么样的婚姻观及恋爱观,决定了这个人的婚姻及恋爱的成功与失败,树立了正确的婚姻观及恋爱观,对每个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婚姻观及恋爱观是对婚姻、恋爱的认识和看法,它们来源于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恋爱观是婚姻观的基础,婚姻观则是恋爱观的延续。报纸、网络、电视上经常报道婚外恋、小三、包二奶等,实际上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扭曲,他们的婚姻观及恋爱观当然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异化。 2、婚姻与恋爱的不对等性: 俗话说: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是结婚,的确一个人结婚以后会改变很多,变得收敛、成熟、稳重,会变

男女相差多大才合适

男女相差多大才合适?(最全面的回答) 男女相差多大才合适?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常理。找个什么样的伴侣,是每个未婚者首先考虑的问题。男女婚配要考虑很多因素,其中年龄差距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一些未婚朋友在择偶时就遇到了这个很现实的问题,自己喜欢的人年龄较大或偏小,遭到家人的反对,也有一些社会舆论的压力,但自己又不愿意放弃,没法做出抉择,因此陷入苦恼之中,不知如何解脱。 这种情况在婚配中非常多见。那男女婚配年龄到底相差多大为宜呢?命理上是如何理解的? 首先,婚姻从根本上来看是一种缘分,而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茫茫人海中的两个人,之所以能相识相爱,产生爱情的火花,用轮回的观点看,肯定是前世修来的缘分,今生才能相遇相爱。用现代的观点看,肯定都有相互欣赏、相互吸引、同频共振的信息。有的是“气味”相投,有的是优势互补等等。男女在一开始产生好感的时候,都是你情我愿,没有附加任何条件的,所以那时的感觉是准确而纯真的,是以后相恋或结婚的良好基础。 其次,从中国实践了三千年的命理学说上来看,男女婚配并无年龄上的限制。中国的干支纪年,一般都把12年当作一个时间的小轮回,所以在12岁以内的都算是同龄人,在这个范畴内极易产生感情,中国的绝大多数夫妻都在这个年龄范畴以内,这是第一婚配区域。如果相差12岁以上24岁以下,虽然是两个小轮回,但也在容易产生情感的范畴以内,这种夫妻也不少见,这是第二婚配区域。如果相差24岁以上,那就属于两辈人了,产生感情的机率就比较低了,如果有,也是忘年交、老少恋,或是有些客观因素而导致的,这是第三婚配区域。 这三个大的婚配区域,各有自己的婚配特点。即便是相差12岁以内的第一区域,也不是所有的年龄都是合适的婚配,也有婚姻不幸的事实。经过相关统计,离婚率最高的恰恰就发生在12岁以内这个区域。而另外两个高年龄段婚配区域的离婚率反而很低。从现实来看,低年龄差距者年轻气盛,各不相让,互不服气,互不理解,是导致婚姻不幸的首要因素;再者,因为年轻心性不定,往往发生移情别恋、为所欲为、婚外恋情等情况,也是导致婚因不幸的一个因素;还有,因为他(她)们有年轻的资本,以为爱可以重来,所以不珍惜两人的缘分和既定的婚姻,最终也导致了离婚悲剧的发生;再就是双方经济基础不稳定,工作生活压力太大,导致心理变态或情绪失控,夫妻经常为生活琐事争吵不休,最终伤了感情,从而分道扬镳。 相比而言,年龄差距大的夫妻,由于大的一方成熟稳重,心理素质与经济基础都相对较好,而且不易为外情所动,懂得珍惜疼爱,关怀备至,包容忍让,小的一方极受宠爱,生活忧虑较少,容易享受婚姻的幸福,这种幸福感也会感染大的一方,从而感同身受,共享欢乐,所以他们往往生活的很幸福,婚姻不幸率很低。 从传统观念上来看,在中国古代并不十分在乎夫妻的年龄差距。那时主要看是否“门当户对”,所谓的“门当户对”一般是指物质基础而言。我们都知道,旧社会有很多夫妻年龄差距都是比较大的,一般是男大女小,男女在第二个婚配区域的为多数。这是因为受传统观念与命理的影响。现代社会之所以婚龄差距缩小了,

关于现代人婚姻观念的调查报告

关于现代人婚姻观念的调查报告 调查者及分工:设计调查表: 问卷调查: 写调查报告: 班级:21班 一.调查的计划 现代人的婚姻情况是对于现代年轻人是否成熟的面对社会,对家庭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作为年轻的即将到结婚的年龄,对家庭问题的处理,受现在家庭婚姻剧的热播,几代人思想观念的改变,其中的问题都在现代人的婚姻中有所体现,主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变得不同。我们组针对现代各年龄阶段的人群进行了随机访问,了解目前他们对婚姻的观念。此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4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0份。 二.数据分析(在附录中已附上调查问卷及调查原始数据) 在此次调查中被调查的一百个人中有50 名男性和50 名女性,其中有37%的未婚男性,33% 的未婚女性,13%的已婚男性,17%的已婚女性。总体上在调查者中有18%处于适合结婚的年龄阶段,因为现代人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结婚年龄也比以前相对的推迟。现代人的婚姻稳定也一定程度上与其经济收入有很大的关系,现代人对婚姻质量的要求比前辈更高,除了物质方面的追求,精神层面也不能缺少,所以有59%的人认为在婚姻中双方的精神支持和经济基础,一样都不能少。受国际化的影响,中国社会逐渐的开放开明,相亲类的节目也非常的丰富,有10%的人就通过相亲来成就了自己的婚姻,但71%的人都支持自由恋爱,通过旁人介绍或其他一些方式找到自己的命中注定的人也有18%。介于现在这种社会,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只要真心的为对方付出,全心全意的为生活奋斗,肯定会很幸福的,所以48%的人认为结婚对象的门当户对不重要,但是中国社会的传统性让46%的人认为这方面还是很重要的。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所以对家长的意见还是会听从的,并且现代人婚姻的经济基础总要从长辈那里获得,在选择结婚的对象上,49%的人都会考虑一下父母的意见,这是两人结婚的基本礼仪,都要见家长后才会举行婚礼,有46%的人会较少考虑,而完全不听从的只有1%。通过调查,在周围因家庭状况不理想而找不到结婚对象的人占66%,这也说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64%的人认为恋爱基础对婚姻来说很重要,就像一位调查者所说,我们也看重婚姻,但是不会固守一份没有感情的婚姻,人生并不漫长,要对自己的幸福负责。剩余的23%的人认为不重要,还有23%的人认为这个要因人而定。对于现在很普遍的试婚,也就是婚前同居,有17%的人支持,有46%的人不支持,还有37%的人认为无所谓。如今,许多结婚只因为金钱,缺少的那份真挚,所以支持婚前财产公证的有38%,认为没必要的有26%,还有36%的人觉得无所谓,由于新婚姻法的出台,这个问题更加的的到大家讨论。作为80后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中,有着一些方面的不成熟,但是对待婚姻观念,91%的人都认为是人生的大事,应该非常慎重的决定。而裸婚更是有47%的人不赞同,认为社会的现实性让年轻人对自己的婚姻更应有责任感。对于闪婚的看法65%的人也不赞同,26%的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只有20岁到25岁的9%的年轻人表示赞同。在作为第三者插足的问题上,现代人的观念也是保守的,70%的人都持谴责的态度,17%额人表示同情和惋惜,而13%的人认为做第三者没关系,只要能成功就行了。新的时代,女性也不是一直在家相夫教子了,49%的人认为家

婚姻与性男女间年龄的最佳绝配

婚姻与性男女间年龄的最佳绝配 性在两性婚姻中的位置极其重要,婚姻中性爱的和谐美满,是巩固夫妻间情感、稳定婚姻关系的最根本的纽带。要保持性在婚姻中的青年、中年、老年阶段都拥有激情,男女年龄的差距问题是婚前必须要考虑和重视的。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在青年时的激情与冲动,让绝大多数人忽略了男女年龄差异在婚姻中的重要性,以至到了中老年时才发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要知道,人到五十岁以后,人生还有一半的旅程,个中风景依然美丽,旅程中带来的享受依旧是那样令人着迷。因此,美好人生,美满婚姻,应该从青年做起,尤其是婚姻,这是我们一生值都得依恋的幸福港湾!你不可不重视,你也必须对婚姻有个最彻底的认识。 在婚姻中,男女的性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在青年时代甚至中年时代是最易被人们忽视的,而其中最根本的是年龄的差异对性的影响。那么,从性的角度看,在婚姻中男女年龄的差别究竟多少才是最佳绝配呢? 婚姻中想要拥有一生的激情,享受夫妻间长久的美满性爱,男女间年龄搭配的最佳差距是10—15岁,也就是说,男人应该比女人大10—15岁! 从性的角度解析男人:男人在世间属于攻击型和征服型的动物,从生物学和性文化学中就决定了男人在性和社会方面的主导地位。在两性之间,男人做爱是否有激情对女人的影响很大。从性生理角度看,

男人到九十岁,甚至一百岁都能拥有性交能力,也能从性爱活动中享受到快乐,而这种快乐的程度依然是较强烈的;从性心理的角度讲,男人对比自己年轻得多的女人总是保持着做爱的激情,且越做越爱,越爱越做,是一种良性循环。 因此,男人对年轻女人的性爱活动总是积极、主动、充满激情的,男人的这种激情让性爱充满生机。如果男人对性对象失去性趣,做爱的激情消失或大大降低,这对婚姻是致命的,婚姻的幸福也是不完美的。看看我们身边的婚姻,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多少男人在六十岁之后饱受性饥渴的煎熬!我想这决不是男人后半生所希望的生活方式,做妻子的也不忍心看着与之相爱相伴一生的丈夫不能享受性福和快乐,这对女人来说也是一种折磨。如果男人比女人大10—15岁,这种情况就会大有改观。 从性的角度解析女人:女人在世间属于享受型和奉献型的动物,从生物学和性文化学中就决定了女人在性和社会方面的从属地位。女人的肌体是否年轻对两性婚姻中的性生活影响很大,对男人性能力的发挥和影响也很大。从性生理角度讲,女人五十岁之后的性交能力开始下降,享受性爱快乐的程度也在下降,到六十岁以后就很少有性交活动,七十岁以后性交活动几乎停止。由此可见,女人在进入中老年后,其性生理能力远不如男人强;从性心理角度看,女人随着中老年的到来,做爱的渴望逐渐下降,性交带来的快感也在减弱,再加上绝经后阴道分泌物的减少,干涩的做爱,越做越不想做,越不做就越不能做,是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女人后半生与相近年龄男人的性爱是

男女最大相差几岁结婚较合适

男女最大相差几岁结婚较合适(3) ----------如何选择适龄配偶 说起多大结婚最好?与多大的人结婚最好?这些问题是没有准确答案的,至少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活地域的不同,这个答案是会变化的。比如说,在古代,那时候人口少,统治者为了增加人口,增强国力,鼓励提倡早生早育,那时候女孩子16岁就结婚生子了,甚至更早,过了20岁未婚的就算老姑娘了,人们常说“十八的姑娘一朵花”。那时候男孩子也大约十七八岁就结婚了。但是,现在不同了,社会发展了,人口也太多了,实行计划生育还来不及,更别提早生早育了。现在总的来说,越是大中城市结婚越晚,男的到36、37岁很正常,女的也有很多过了30岁未婚的。而且,越是发达国家结婚越晚,英美平均比我国晚多了,而且越来越多人选择不结婚。越是落后地区或国家,比如农村,结婚相对较早,据我们所知,大多农村男孩子18岁就结婚了,而且他们喜欢找个20岁的女孩儿结婚,能帮着干农活。可见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对结婚年龄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考虑到这篇文章的读者大多都是城市人,我们今天就讨论一下:在当代我国城市里的年轻人多大年龄结婚合适?选择多大年龄的伴侣最好?说到这个问题,可能传统的看法是男女25岁、26岁,男比女大个2岁、3岁最好。其实,传统看法未必正确,也未必符合现代生活状况,就好比以前上千年的时间里,所有人都认为大地是平的,是在一个乌龟背上驮着。一件事对不对,要经过仔细推敲和实践才能知道。调查研究表明:在现代,在我国的大中城市里面,女孩儿24岁至25岁嫁给一个33岁至36岁的男人是较为合适的。换一种说法,女孩儿最好25岁左右岁结婚,嫁给一个

中国配偶年龄差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研究发现,夫妻双方的年龄差距与双方的经济资本关联不大,而与文化资本有关,这也提示了与文化资本相关的认知模式的特征。同时,年龄差距对婚后男方的主观满意度以及对家庭的期待并无太大影响。但是在目前中国,对年龄差距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种刻板印象。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年龄差这种现象的某些机制和特点,为进一步从社会学意义上研究家庭与婚姻提供帮助。 关键词:夫妇年龄差;收入;教育程度;主观满意度 一、引言 婚姻是形成家庭的基础。社会学的婚姻研究主要着眼于婚姻形成背后的社会因素,及其与更广泛地社会结构的联系,韦伯就曾说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可以从“和谁吃饭,同谁睡觉”中粗略看出。夫妇年龄差即夫妻双方的年龄差值,是婚姻的重要特征之一。特定时期和地区的夫妇年龄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与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紧密相联。 另一方面,年龄差的变化特点决定了婚姻市场上潜在婚配对象的规模、结构和受挤压人群,进而影响到婚姻家庭的其他方面。此外,年龄也是婚配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人口要素,适婚男女首先会以自己的年龄为参照来要求对方的年龄,因此夫妇年龄差也是对特定社会背景下择偶规范的一种反映。最后,年龄差距因素或将与夫妇的家庭生活、个人特质等因素发生互动,造成一系列影响,或被其他因素所解释。这种机制的重点并不完全在于婚姻的缔结,而是在既成的家庭之中。 二、样本筛选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2012年的一个全国性调查――“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调查”,该调查采用全国地区抽样方式,共计5745个样本。基于本文的研究取向,需要对样本进行筛选。 对样本筛选主要考虑下面几个条件: (一)婚姻状况 该问卷中包含“您目前的婚姻状况是:1.未婚 2.同居 3.初婚有配偶 4.再婚有配偶 5.分居未离婚 6.离婚 7.丧偶”这个问题,首先排除1与2。由于该问卷中选择离婚和丧偶将不再询问配偶的情况,因此排除6、7。最终只选择保留“初婚有配偶”的样本,理由有二:第一,初婚对于年龄差的考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变量,出于控制变量的考虑,这里排除再婚;第二,分居与同居情况在剩下的样本中所占比例太小,不具有统计价值,同时出于控制变量的考虑予以排除。 (二)年龄差 根据本文的视角,年龄差距被当做是一个既成的婚姻事实,因此有必要排除年龄差距过小的样本。根据年龄差的频次分布,这里选择3岁作为边界,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足够的样本数,另一方面3年是人生阶段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周期,比如教育。年龄差距相差三岁或三岁以上,意味着夫妻双方很有可能是在考虑过年龄差距再缔结婚姻的,可以增强该变量的意义,在进行相关分析时也将得到更显著的结果。 另外,对于年龄差,本文采用将被访者的年龄减去配偶年龄加上绝对值的做法,因而显示出的仅仅是年龄的差距而无法说明方向,即是老夫少妻还是老妻少夫。这样做是因为,在筛选了样本中的性别之后发现,原本几乎呈正态分布的年龄差变成了右偏的分布,再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受访者的性别因素对年龄差有着显著影响: 我们可以推测,很多男性并不愿意向别人透露自己比妻子年纪小。在筛选后的800多个样本中,仅有84个是妻子年龄大于丈夫的情况,因此这里将这些情况排除,仅仅包含丈夫比妻子年长的情况。 (三)性别 囿于问卷的结构,受访者配偶的信息与受访者是不对称的。为了统计的方便与样本的一

夫妻年龄相差多少比较好

夫妻年龄差变大南京“老夫少妻”增多2011-11-22 05:49:26 共0条跟帖我要报料 龙虎网讯记者近日从我市主城区婚姻登记处获悉,近年来,“老夫少妻”正逐渐增多。记者通过主城区各婚姻登记处提供的数据,对今年登记结婚的1000对新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年龄相差6—10岁占18.1%,相差10岁以上的占4.6%,年龄相差最大的达36岁。而上世纪90年代初,我市曾有一项统计显示,年龄相差6—10岁占7.9%,年龄相差10岁以上的仅为0.47%。 4.6%的新婚夫妻年龄相差超10岁 昨天,记者在鼓楼区婚姻登记处,遇到一对前来登记结婚的夫妻,男方叶先生44岁,南京某跨国公司工程师,女方沈小姐28岁,是名刚回国的“海归”。沈小姐说,“去年冬天,是我人生中最失落的一段日子,在国内的前男友结婚,毕业论文屡屡无法通过,这时,我遇到了他,他为我指点迷津,让我重新找回自信。”沈小姐的父母起初反对这段婚姻。但经过半年的努力,二老还是同意了。 像叶先生和沈小姐这样的夫妻在婚姻登记处并不少见。记者对今年结婚的1000对夫妻年龄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年龄相差5岁之内的共有769对,相差6—10岁的有185对,相差10岁以上的有46对,占4.6%。 鼓楼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介绍,“年龄差”拉大不难理解,现在初婚年龄变大,30 岁的初婚男性想找20多岁的女性,四五十岁的再婚男性还是想找20多岁的女性。据他们观察,年龄相差很大的夫妇,大多是男方有较厚实的经济实力,也可能有渊博的学识等等。 “老少配”夫妻幸福与否因人而异 “老夫少妻”的日子过得怎样?日前,记者采访了两对老夫少妻。 今年31岁的小颜不顾亲朋的反对,嫁给了49岁的老汪。面对亲友的疑问,她说:“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我自己过得好就行了。” 小颜在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史。老汪自己开公司,离婚3年,儿子在国外念书。他和小颜是在一家健身会所相识,一见如故。小颜和老汪相爱后,小颜父亲很反对。“我一路扫除了这些障碍。”小颜说,婚后的生活波澜不惊,这正是她想要的。老汪的社会经验和阅历都比她丰富,教会她很多东西。 另一对夫妻,就没有小颜夫妇过得这么顺心。51岁的陈先生结婚两年,就和小他17岁的妻子小元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危机。陈先生曾有过一次婚姻,跟前妻常常为孩子的事联系。每次一联系,小元必定与他大吵。有一次,小元坐着一年轻男子的车回家。陈先生质问这男人是谁,小元说:“你可以跟前妻联系,我为什么不能坐其他男人的车?”陈先生觉得现在的小元经常无理取闹,甚至还乱打电话到他公司。这样的婚姻实在不是他想要的。 鼓楼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说,“忘年恋”夫妻来离婚的也不少,因为他们一般有一方或双方是再婚,年龄相差大,想法不一样,婚姻中存在更多的矛盾。不过,“老少配”夫妻能否幸福,因人而异。

论当代婚姻观及发展趋势

从社会学第十三章家庭制度第三节婚姻 论当代婚姻观及发展趋势 继《奋斗》、《蜗居》之后,《裸婚时代》再掀争议狂潮,引发了无数人对婚姻的讨论,对裸婚的思考。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快节奏化的今天,人们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婚姻观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多元化,经济多元化,观念多元化,世界的发展越来越来开放,也越来越充满人性化,个性化。 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再也不是今天的女性。也许她们依旧可以是伟大的母亲,善解人意的妻子,但却不再是只能依靠男人唯唯诺诺的小女人。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对独立和成功的追求造就了今天越来越多的女强人,她们甚至超越了男人获得了成功,她们不再需要依靠男人来养活。也正是这越来越独立的女性发展趋势导致了今天越来越多的“黄金剩女”、“单身贵族”。于是,婚姻成为了她们事业成功外的最大难题。 第一篇剩女时代 随着湖南电视台《我们约会吧》、江苏电视台《非诚勿扰》的热播,"剩女"一词引来人们的热议,教育部更将其作为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龄女青年逐年增多?她们的心态和生存状态如何?如何让好女不剩?这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问题。经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及分析整理,我得出了如下结论:

一组来自扬州的数据显示扬州女性适婚年龄在1999年是26周岁,而在2009年却是28周岁。也就是说,10年间扬州女性的适婚年龄提高了2岁,10年间大龄初婚多了150%。在扬州婚姻登记处的抽样调查中,以2009年9月份300对初婚女性作为抽样对象,初婚年龄在28周岁以上的有25对;而1999年,同样条件的初婚女性只有10对。 为什么会出现十年后的“晚婚”现象呢? 从提供的数据和资料来看,2009年的25对大龄初婚女性,学历大多在本科以上,其中硕士学历占相当比例;从她们的工作性质看,以机关事业单位为主。与此不同的是,1999年的大龄初婚女性,学历分布较广,有高中的,也有大专、中职;而她们的工作单位也五花八门,有工厂的,有居委会的,还有来自农村的。随着经济知识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学历的的深造,以高学历谋取高工作。而资料显示,大部分“剩女”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高学历知识女性,大专及本科以上比比皆是,硕士及博士也是屡见不鲜。而这些女性在受教育期间因学业压力重,读书期间侧重学业,与异性接触的机会少。而又因为受教育程度较高,她们对异性伴侣的学历程度要求也较高,基本上不接受异性伴侣的学历比自己低,而男性由于思想观念原因,大部分男性不希望伴侣的学历比自己高,结果便造成找男友比找工作难的局面,沦为了“剩女”。由于“剩女”自身收入不低,经济独立,不再要求男主外,女主内的经济依赖,应此对异性伴侣的收入门槛提高,而收入金字塔必然是收入越高的人越少,造成“剩女”可选异性

我国婚姻法关于婚龄的规定,不是必婚年龄,也不是最佳婚龄

法定婚龄的确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因素,即人的身体发育和智力成熟情况,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因素,即政治、经济及人口发展情况,因此,各国关于法定婚龄的规定有所不同:丹麦、波兰、美国一些州规定为男二十一岁,女十八岁;瑞士、越南规定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德国、俄罗斯、新加坡规定男女均为十八岁;日本、罗马尼亚、巴基斯坦规定为男十八岁,女十六岁;菲律宾规定为男十六岁,女十四岁。我国封建时代有早婚的习俗,唐朝男十五、女十三岁婚嫁;宋明清时期男十六、女十四可以嫁娶;我国台湾“民法典”规定:“男未满十八岁,女未满十六岁者,不得结婚。”我国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接受能力相适应。1980年修改婚姻法时,一方面考虑适当提高法定婚龄有利于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工作和学习,以及计划生育工作;同时也注意到法定婚龄过高,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也脱离群众、脱离农村实际。因此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这次修订婚姻法,有的同志建议将男女的结婚年龄统一为一个标准,或均为二十二周岁,或均为二十周岁。也有的同志建议降低法定婚龄。考虑到1980年确定的婚龄执行情况基本是可行的,因此没有作出修改。 我国婚姻法关于婚龄的规定,不是必婚年龄,也不是最佳婚龄,而是结婚的最低年龄,是划分违法婚姻与合法婚姻的年龄界限,只有达到了法定婚龄才能结婚,否则就是违法。法定婚龄不妨碍男女在自愿基础上,根据本人情况推迟结婚时间,为贯彻我国计划生育国策,婚姻法也鼓励晚婚晚育。一些单位以享受优惠政策的婚龄代替法定婚龄,不达到这一结婚年龄,不批准男女双方结婚,这样做是不妥的。法律是倡导晚婚,而不是强制晚婚,不是说结婚越晚越好。为保障在婚龄问题上严格执法,《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因受单位或他人干涉不能获得所需证明时,婚姻登记机关查明确实符合婚姻法和本办法规定的,也应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

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 首先必须强调一点的是,我没有过爱情,没经历过婚姻,现在要谈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实在是有点勉强。因为在我们这个年龄段,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毕竟是粗浅的,没有过经历,就不会有深刻,没有过过程,就不会有深入。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大多是从小说,影视作品中而来,是通过对别人的感情经历,从别人的爱情故事或婚姻家庭中以此来充实自己对这些方面的认识。所以,我们组不敢大谈阔论的去做一些形形色色的东西,只想通过文字这种最直接最浅显的方式,通过穿插一些或悲或喜的爱情故事,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思想。 首先先讲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崔莺莺与张生之间的爱情故事: 崔莺莺,是封建社会的相国小姐,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封建家庭的教养,无法完全窒息她内心的青春情感,她不由自主的对张生一见倾心,她对张生的爱恋,一开始却是胆怯和动摇不定的,一方面她具有少女的情感和欲求:另一方面,她作为一个相国小姐又是在那样的母亲的管教下成长起来的,同时又接受过较多的封建道德教育,这就构成了她思想和行动上的矛盾。她回答张生的那首诗“兰闺久寂寞,无事

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表达了她不甘寂寞的苦闷心情,同时也流露了她对异性的渴望。在“听琴”的时候,她被张生琴中热切的呼唤深深地感动着,以致于泪水涟涟,但是她又没有勇气与张生见面。此时在她的心中,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对张生的爱恋激烈地冲突着,最后爱情终于战胜了礼教。因此当她接到张生的情诗时,终于大着胆子写了一首题为《明月三五夜》的回诗,约定张生于十五日晚上相会。这首诗很出名,甚至后来成为初恋双方互相吐露心声的代表作,诗的内容是这样的: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大概说的意思是:锁于深闺的我站在西厢之下,默默地等待着月儿升空。这时,风儿轻轻地将门吹开,只见映于墙壁上的花影在来回摇动着。这难道是我那昼夜思念的情郎在向我招手吗?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崔莺莺已经陷入情网之中不能自拔了,正在饱尝着相思的痛苦。同时这短短二十个字,标志着崔莺莺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叛逆的道路。故事的后来两个人约定终生,但是因为张生要进京赶考,只好与崔莺莺忍痛分手,约定考取功名后再回来成亲,此时的崔莺莺内心深处却又备受煎熬,她一方面担心张生考取了功名之后会变心,另就高门,自己被抛弃,更担心的是张生考试落第,他们的婚事终成泡影。所以,在张生不在的日子里她每时每刻都承受着精神上的重压。故事的结果是在爱情的考验下,他们俩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成就了一段幸福美好的婚姻。 通过崔莺莺与张生之间的爱情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或多

三代人婚姻观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 ———三代人婚姻观调查

一.调查背景 婚姻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都是一件必须要面对的人生大事,可以说婚姻是两个人之间最美好的誓言。然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令人羡慕的美满婚姻呢?结婚和离婚的故事不断在我们身边上演,似乎我们已经看多了夫妻之间的离离合合,这些对社会造成了一些影响,尤其是对年轻人。那么,现在的中国人对婚姻到底是什么态度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三代人的婚姻观进行了调查。 二. 调查目的 现代人的婚姻状况是对于现代年轻人是否成熟的面对社会,对家庭责任的一种体现。通过对18-38,39-59以及60岁以上三代人的调查,体现出三代人的婚姻观差异,从中得出较为良好的婚姻观,更好的帮助现代年轻人树立一个正确的婚姻观。 三.调查方案 1. 调查对象:兰州市18岁以上的成年人 2. 调查方法:此次调查采用问卷式调查,在兰州市各地随机发放,进行问卷调查。 3. 调查时间:2014年4月25日——2014年5月27日 4. 调查地点:兰州市各地,主要包括东方红广场、兰州市客运中心、五泉山公园、汽车东站、小西湖公园、太平洋电影城、国芳百盛等地。 5. 调查人员:第十一组全体成员 6. 调查费用:调查问卷共计500份,共50元

此次社会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5份。调查人群共分为三个阶层,分别为18岁—38岁、39岁—59岁以及60岁以上(包括60岁)三阶段人群,即我们平时所讲的三代人。其人数分别为197人、159人、129人,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0.62%、32.78%、26.60%。此次485名被调查者中有男性242名,女性243人,各占总人数的50%。 四.数据分析 调查问卷的数据经总结后形成下表: 现对每组数据做具体分析: 1.对恰当结婚年龄的调查结果做条形图如下:

男女结婚岁数相差几岁合适

男女结婚岁数相差几岁合适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常理。找个什么样的伴侣,是每个未婚者首先考虑的问题。男女婚配要考虑很多因素,其中年龄差距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一些未婚朋友在择偶时就遇到了这个很现实的问题,自己喜欢的人年龄较大或偏小,遭到家人的反对,也有一些社会舆论的压力,但自己又不愿意放弃,没法做出抉择,因此陷入苦恼之中,不知如何解脱。 这种情况在婚配中非常多见。那男女婚配年龄到底相差多大为宜呢?命理上是如何理解的? 首先,婚姻从根本上来看是一种缘分,而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茫茫人海中的两个人,之所以能相识相爱,产生爱情的火花,用轮回的观点看,肯定是前世修来的缘分,今生才能相遇相爱。用现代的观点看,肯定都有相互欣赏、相互吸引、同频共振的信息。有的是“气味”相投,有的是优势互补等等。男女在一开始产生好感的时候,都是你情我愿,没有附加任何条件的,所以那时的感觉是准确而纯真的,是以后相恋或结婚的良好基础。 其次,从命理上来看,男女婚配并无年龄上的限制。中国的干支纪年,一般都把12年当作一个时间的小轮回,所以在12岁以内的都算是

同龄人,在这个范畴内极易产生感情,中国的绝大多数夫妻都在这个年龄范畴以内,这是第一婚配区域。如果相差12岁以上24岁以下,虽然是两个小轮回,但也在容易产生情感的范畴以内,这种夫妻也不少见,这是第二婚配区域。如果相差24岁以上,那就属于两辈人了,产生感情的机率就比较低了,如果有,也是忘年交、老少恋,或是有些客观因素而导致的,这是第三婚配区域。 这三个大的婚配区域,各有自己的婚配特点。即便是相差12岁以内的第一区域,也不是所有的年龄都是合适的婚配,也有婚姻不幸的事实。经过相关统计,离婚率最高的恰恰就发生在12岁以内这个区域。而另外两个高年龄段婚配区域的离婚率反而很低。从现实来看,低年龄差距者年轻气盛,各不相让,互不服气,互不理解,是导致婚姻不幸的首要因素;再者,因为年轻心性不定,往往发生移情别恋、为所欲为、婚外恋情等情况,也是导致婚因不幸的一个因素;还有,因为他(她)们有年轻的资本,以为爱可以重来,所以不珍惜两人的缘分和既定的婚姻,最终也导致了离婚悲剧的发生;再就是双方经济基础不稳定,工作生活压力太大,导致心理变态或情绪失控,夫妻经常为生活琐事争吵不休,最终伤了感情,从而分道扬镳。 相比而言,年龄差距大的夫妻,由于大的一方成熟稳重,心理素质与经济基础都相对较好,而且不易为外情所动,懂得珍惜疼爱,关怀备至,包容忍让,小的一方极受宠爱,生活忧虑较少,容易享受婚姻的幸

我对婚姻的看法

婚姻之我见 有人说:女人最美的时候是穿上洁白的婚纱走入婚姻的殿堂,因为那时的她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有人说:男人最惨的时候就是走入婚姻的殿堂,因为那时的他走入婚姻也意味着同时进入了坟墓。这代表着两种对婚姻截然相反的看法和态度:女人渴望婚姻、男人恐惧婚姻,其实婚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入了婚姻却对婚姻的本质一无所知。婚姻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生阶段,人类历史为什么得以延续到至今,那是因为婚姻的存在。 一方面是异常火爆的相亲节目以及数目庞大的观众群体,一方面是大量的剩男怨女在那儿唉声叹气、抱怨人生的无奈;一方面是同居现象的普及程度低龄化,一方面是离婚率的高攀;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正常的现象,表面上说是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随着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入,或者简单地说是供需矛盾上客观反映,可仔细层次分析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婚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是一个充满个体差异的话题。婚姻对一个人来说,简单地说有三个必经阶段:婚姻前(花前月下)、婚姻中(谈婚论嫁)、婚姻后(经营婚姻),但也有个体差异,比如中国古代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则省略了前面两个阶段、直接步入了经营婚姻的阶段,但实质上是他们大多数人同样经历三个阶段,结婚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前置条件而已。 一、婚姻与恋爱的区别与联系 1、婚姻观与恋爱观的区别与联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俗话说“饱暖思淫欲”,男女同居也成为一种越来越普及的社会现象、大家早已习以为常,这在改革之前是难以想象的,那时候的人恪守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同时法律也对通奸有明文规定,这说明现在的恋爱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准确地说来同居也是婚姻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双方已经走入了事实婚姻,换言之就是已经结婚。那两方为什么不履行结婚的手续呢?可以从两方面分析:表面上说或许双方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理由、借口,也就是所谓的结婚的障碍,实际上是双方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履行各自承担的义务。 那么婚姻观与恋爱观究竟有什么不同和联系呢?顾名思义婚姻和恋爱代表

我国婚姻质量研究成果和启示

婚姻质量:我国学者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钟欣诗 (广东培正学院人文基础部,广东广州510830) 摘要: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婚姻质量的研究进行回顾,归纳了婚姻质量的定义、婚姻质量的测量、婚姻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特定群体的婚姻质量研究等等。总结了研究得到的对婚姻质量的影响因素,和从我国学者研究成果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婚姻质量研究成果启示 一、婚姻质量的定义 关于婚姻质量这一词,最早是1929年美国社会学者Hamilton提出“婚姻调适”这一词,后来Klein在1973年提议采用“婚姻质量”取代“婚姻调适”这一概念。中国学者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涉及这个问题的研究。 国外和国内分别对婚姻质量有不同的定义。 国外对婚姻质量的研究主要分为个人感觉(individual feelings)学派和婚姻调适学派两种。第一种,个人感觉学派认为,婚姻质量是一个主观概念,它主要表示已婚者对自己婚姻的感性认知和体会,指当事人对配偶及婚姻关系的态度和看法。而第二种,调适学派则强调婚姻质量的客观性,认为它是夫妻之间关系的结构特征或这种特征的具体存在和统计表现。[1] 国内学术界关于婚姻质量的定义上持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把婚姻质量视为一个总括性的指标;另一种则是把它看成是一个混合性的概念。持混合性看法

的学者认为,婚姻质量犹如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它涵盖了婚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夫妻的感情生活、物质生活、余暇生活、性生活及其双方的凝聚力等方面。从概括性角度进行研究的学者则是把婚姻质量这个气球放完气,仅剩下一个空壳,认为对婚姻关系的描述和对婚姻关系的评估不能混为一谈,婚姻质量的定义主要侧重于已婚夫妇对自己婚姻关系的总体性的、综合性的评价。[2] 二、婚姻质量的测量 中国学者在研究婚姻质量这样课题时,很多都运用外国现成的量表,部分学者会自编量表或改编量表来做研究。 贾黎斋在婚姻态度量表(MAS)的编制及其与婚姻质量关系的研究中,自编了婚姻态度量表(MAS),信度与效度检验中,使用14个项目的初步量表对全国1450名已婚者(成对夫妻)进行测评,总量表内部一致性检验,其系数为0. 860( p< 0. 001),婚姻准备态度因子系数为0.859(p < 0.001),家庭关系态度因子系数为0.773(p< 0.001),婚姻控制态度因子系数为0.690(p< 0.001)。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婚姻态度量表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3] 其问题如表1所示:

永远不要因为年龄大了,就随便结婚

永远不要因为年龄大了,就随便结婚 偶然间看到一篇帖子: 一个姑娘今年二十八岁,被家人催婚催的都不行了,甚至已经到了再不带个男朋友回去,那么就不要回去了,父母就不认她了的地步。 恰巧姑娘又十分有孝心,面对此情此景,同时看着身边的人陆陆续续都结婚了,她也有些慌了,开始担心真的年纪再大一点,就更不好找对象了,于是就在网络上直接开始征婚。 她说自己也不挑了,只要谁愿意娶她,她看得顺眼,然后就愿意跟他结婚。似乎在姑娘看来,只要结婚了,问题就解决了,自己不会继续剩下,家人也可以安心了。 看到姑娘的征婚帖,突然就觉得,似乎每一个到了一定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人,或轻或重,都会被逼婚,都会觉得年龄是问题,然后都会产生一种想要赶紧找个人结婚的念头。 只不过,你可以有着干脆将就的情绪,但是千万不要真的就迫于年龄,随便找个人结婚。 永远不要因为年龄大了,就随便结婚 你将就婚姻,婚姻也会将就你。 将就是一种什么感觉? 就像是你明明想要的是那件一千块的大衣,最后却只买了一件三百块,也不是那么喜欢的,到了最后,你虽然看似拥有了一件,但你心心念念,却始终也都只会

是那件你真正想要的。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你以为你可以将就,可是将就的结果,你终究只会觉得很不是滋味。在你只是将就拥有一样东西的时候,你都会是那么不开心,更何况是你将就一段婚姻。 当你到了一定的年龄,因为一直都没有遇到合适的人,然后随便找个人结婚,那个人若是人品不错,对你也还可以,那么你心里还会稍微觉得有点安慰,只是有点遗憾,有点心酸。 但是如果你对他并没有什么感情,他对你也没有,那么你们即使在一起生活,更多的时候也只会像陌生人一样,谁也不愿关心谁,谁也不愿迁就谁,日子只会索然无味,甚至无以为继。 到了最后,很有可能,你们的匆匆结婚,只会换来匆匆离婚。 永远不要因为年龄大了,就随便结婚 年龄大了,同样有机会遇见爱。 总有人在说,随着年龄变大,尤其是过了三十岁以后,就不怎么有机会遇见不错的人了。 可其实,一个人能不能遇见喜欢的人,能不能过得幸福,这并不在乎年纪,而在乎机遇。 认识两姐妹,姐姐在大学毕业后,早早就结了婚生了孩子,刚开始两人还挺甜蜜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却渐渐发现老公好吃懒做,不求上进,两人渐行渐远,最后以离婚收场。 而她的妹妹一直专心于事业,偶尔也会尝试着去恋爱,却一直都没有能定下来,后来直到三十一岁那年,她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两人条件相当,在一起很开心,

【男女最佳结婚年龄差】男女差多少结婚最合适

【男女最佳结婚年龄差】男女差多少结婚最合适 *导读:你知道男女最佳结婚年龄差是多少吗?你知道男女结婚须知有哪些吗?男女为什么走入婚姻的殿堂,今天就让小编来告诉你男女最佳结婚年龄差是几岁。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常理。找个什么样的伴侣,是每个未婚者首先考虑的问题。男女婚配要考虑很多因素,其中年龄差距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一些未婚朋友在择偶时就遇到了这个很现实的问题,自己喜欢的人年龄较大或偏小,遭到家人的反对,也有一些社会舆论的压力,但自己又不愿意放弃,没法做出抉择,因此陷入苦恼之中,不知如何解脱。 其实,一般来讲,男孩子应该比女孩子大2岁到6岁左右,但这是一直以来的看法。现在很多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一般女孩子结婚的年龄在22~25岁合适,因为26~28岁是女孩子最适合生育的年龄。男人一般适合结婚的年龄有两个时间段:

第一个时间段是20~25岁,而且以25岁左右最好。这个时间段结婚的话,那么男孩子比女孩子大2岁到6岁是很正常的,而这个年龄段的男人结婚一般是考虑先结婚,后创事业。但是当事业成功以后,如果稍有不注意,大概在35~40岁之间出现很高的离婚率。 第二个时间段是35~40岁,而且以35岁左右最好。这个时间段结婚的话,那么男孩子比女孩子大10岁到16岁是很正常的,而这个年龄段的男人结婚一般是考虑先创业,后结婚。这种老夫少妻的婚姻,一般稳定性会大一点。因为男人有事业有能力给妻子幸福的生活,而且自己也开始步入中年,性情已经很稳定。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