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练习题三套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练习题三套1

一、填一填。

1、一个骰子掷出“1”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2”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

2、数据58,57,42,45,50,54的平均数是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

3、已知数据1,2,x,5的平均数为2.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

4、扔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若扔100次,大约有__________次正面朝上。

5、小明在一道判断题的()内打"∨",他做对这道题的可能性是。

6、桌子上有4张*牌,分别是2、3、4、5,背面都朝上,摆出的三位数是2的倍数的可能性是,摆出的三位数是3的倍数的可能性是。摆出的三位数是5的倍数的可能性是。

7、学校举行蓝球比赛,裁判员抛硬币来决定谁开球,出现正面的可能性与出现反现的可能是,都是。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

1、一个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和小于90度,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D、无法确定

2、从1-9共9个数字中任取一个数字,则取出的数字为偶数的可能性为()。

A、0

B、1

C、5/9

D、4/9

3、某人射击一次,击中0-10环的结果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击中8环的可能性是()。

A、1/12

B、1/ 11

C、1/10

D、1/9

4、从写有1-6的6张卡片中任抽一张,抽到是2的可能性是()。

A、1/2

B、1/4

C、1/5

D、1/6

5、3,5,5,8,8,9,12,1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8

B、9

C、5

D、12

三、解决问题我最棒。

1、甲、乙两人玩抽牌(9张牌上分别标的.2,3,4,5,6,7,8,9,10)游戏。约定任抽1张,抽出的数小于5,则甲胜,若抽出的数大于5,则乙胜。

(1)这样约定公平吗?为什么?

(2)假如让你选择,你愿是甲,还是乙?

(3)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吗?

2、某商品举行促销活动,前100名的购买者可以抽奖,一等奖20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50个。

(1)这次抽奖活动,中奖的可能性是()

(2)第一个人抽奖中一等奖可能性是(),中二等奖的可能性是(),中三等奖的可能性是()。

(3)抽奖到一半,已经有8人中一等奖,15人中二等奖,24人中三等奖。这里李明第51个抽奖,中一等奖的可能性是(),中二等奖的可能性是(),中三等奖的可能性是()。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练习题三套2

一、从标有A、B、C、D、E、F的6张英语卡片中任意抽出一张。

1、抽到H的可能性是()。

2、抽到C的可能性是()。

3、任意摸出一张,有()种可能。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是()。

4、抽到A的可能性大,还是抽不到A的可能性大?()

二、从卡片2、3、4、5、6中任意抽取一张。

1、是数字2的可能性是多少?

2、数字是双数的可能性是多少?

3、数字是单数的的可能性是多少?

三、小红和小明要去科技馆参观,但只有一张门票,要决定谁去,他俩决定采用掷硬币的方法。

小明说:正面朝上我去,反面朝上,你去。

1、你觉得他们的办法公平吗?

2、小红去的可能性是多少?

3、如果掷100次硬币一定会出现50次正面吗?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练习题三套3

一、填一填。

1、掷骰子,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如果掷120次,大约有()次点数为1的面朝上。

2、盒子里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8个球,其中3个是红色,5个是*。从中任意摸一次,摸红球的可能性是(),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3、一组数据8,12,6,24,13的中位数是(),如果再增加一个数据2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二、判断。

1、在装有3个红球和8个蓝球的盒子里,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0 。()

2、比较两个小组的语文成绩时,应该用中位数。()

3、用转盘来决定游戏的规则是公平的。()

三、解决问题。

1、小明有一串钥匙12把,其中只有一把钥匙能打开房门。任选一把能打开房门的可能性是多少?

2、两名同学玩乒乓球,用下面哪种方法决定谁先发球是公平的?

①抛硬币,正面朝上甲先发球,反面朝上乙先发球。

②在装有2个红球、3个黄球的袋子里摸球,摸到红球甲先发球,摸到黄球乙先发球。

③掷骰子,点数大于3甲先发球,小于3乙先发球。

公平的方法是:()

小学五年级数学带小数点计算题

①5.25×1.8 ②12.6÷2.8 ③17.48÷7.6 ④70.3-17.48 ⑤3.24×1.02 ⑥0.35÷1.4 ⑦1.28×0.45 ⑧1.45+18.5 ⑨26÷1.6 ⑩1.365÷0.35 ①7.6÷0.32 ②1.56÷0.13 ③36.8+1.56 ④108÷2.7 ⑤20.5×5.8

⑥5.8÷0.25 ⑦62.5×4.08 ⑧104.78÷26 ⑨79.5÷0.3 ⑩3.85÷2.5 ①6.48÷1.2 ②16.06÷5.5 ③4.5×1.8 ④6÷1.5 ⑤15.2÷0.37 ⑥62÷0.6 ⑦0.25÷1.8 ⑧124÷53(保2位) ⑨74÷0.014 ⑩58.5÷0.39

①0.246÷1.2 ②192÷1.2 ③394.8÷0.28 ④0.315÷0.18 ⑤21.05÷4.5 ⑥0.66÷0.3 ⑦0.9÷0.045 ⑧162÷8.1 ⑨52.5÷0.75 ⑩50.4÷0.014 ①27.3÷0.12 ②18÷0.54 ③9.6×40 ④17×10.2 ⑤25×0.18

⑥10.2×17 ⑦9.6÷40 ⑧6.42÷24 ⑨3.91÷0.17 ⑩0.492÷12 ①1.38×20 ②5.46÷1.5 ③5.06÷23 ④2.05÷0.82 ⑤3.95+33.6 ⑥22.78÷3.4 ⑦9.07+2.278 ⑧1.08×0.8 ⑨44.28÷4.1 ⑩71÷2.5

①7.28+13.2 ②32÷2.5 ③0.75×180 ④18÷0.15 ⑤0.23×4.5 ⑥2.07÷0.23 ⑦10.8÷45 ⑧19.76÷0.52 ⑨8.84÷0.17 ⑩21÷0.14 ①48÷0.6 ②0.96÷0.03 ③25.8÷6 ④22.8÷3 ⑤19.76÷5.2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1.4找规律填数(含答案)沪教版

1.4找规律填数 例1 a.1, 2, 3, 4, 5, ( ), 7, 8 b.2, 4, 6, 8, 10, ( ), 14, 16 c.1, 3, 6, 10, 15, ( ), 28, 36 巩固1 a.2, 5, 8, 11, 14, ( ), 20, 23 b.1, 1, 3, 7, ( ), 21, 31, 43 加强1 a. 64, 48, 40, 36, 34, ( ) b. 1, 2, 4, 8, 16, ( ), 64, 128 例题2 1,2,4,8,16,(),64,128 巩固2 1,2,6,24,120,(),5040,40320 加强2 1,4,10,22,(),94,190 例题3 1,1,2,3,5,8,(),21,34 巩固3 1,3,4,7,11,18,(),47,76

加强3 1,1,3,7,(),41,99 例题4 4,7,9,11,14,15,19,() 巩固4 15,20,12,25,9,30,(),35,3,() 加强4 1,1,4,3,7,9,(),(),13,81 例5 在下列各图中填出所缺的数 (1) (2)

巩固5 习题A: 观察下面各列数的变化规律,然后进行填空; 1、4,7,9,11,14,15,19,() 2、3,8,15,24,35,() 3、64,48,40,36,34,() 4、8,15,10,13,12,11,(),() 5、25,15,21,20,17,25,(),()

习题B: 1、11,12,15,(),27,36 2、3,8,15,24,35,() 3、15,3,13,3,11,3,(),() 4、24,12,36,18,54,(),()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练习题及答案 ⒈ 据216×32=6912,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⒉ 口算。 0.8×7= 1.5×7= 1.32×8=0.7×8=10.3×2=5×0.6= ⒊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72×80.312×1 1.08×25.92×15 7.83×1.2×2.11.82×0.4. 1×0.45 21.6×32=2160×32=0.216×32=.16×32=16×320= 、十个边长为1.5分米的正方形铁圈,需要多少米的铁丝? 5、“a×30的积一定大于30”这句话对吗?请举例说明。 6、水果店运来了3筐苹果,每筐30.5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如果每千克苹果售价2.6元,这些苹果一共可收入多少元? ⒈ 个1.6相加,用加法表示算式是,用乘法表示版式是,结果是。⒉ 0.486×7的积末尾有位小数。 ★⒉ 按一定的规律填数 3.125、_______、12.5、________、________、100。

★★⒊ 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在积里标上小数点。 小数乘、除法练习——小数乘法 一、用竖式计算。 2.52× 3.41.08×0.12×0.44 0.042×0.5 0.76×0.3 0.25×0.046 三、学校平均每天用电17.3度,5月份一共要用电多少度?如果每度电0.5元,这个月要交电费多少元? 四、无锡灵山大佛高88米,是四川乐山大佛的1.15倍还多0.6米,四川乐山大佛的高度是多少米? 五、水果店每一天卖出苹果32.5千克,每二天卖出的是第一天的0.9倍。⒈ 第二天卖出苹果多少千克?⒉ 哪天卖得多?多多少千克? ⒈ 15名同学要过河,每位同学要过渡费0.6元,10元钱够不够? ★里填上“>”或“<”。 0.73×× ★★⒊ AB两数的和是12.1,如果A数缩小10倍,就与B数相等,B数是多少? ⒈ 根据108×145=15660,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积。 10.8×1.45= 1.08×1450=0.108×14.5=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 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规律: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c=a+ 减法:减法性质:a-b-c=a-a-=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c=a×乘法分配律:×c=a×c+b×c【×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五年级数学:找规律(五上)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找规律(五上)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60页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感规律

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个“猜一猜“的游戏,看谁能一猜就中! 1、(课件显示)猜一猜,猜一猜()里什么图形?(生猜圆形)下一个?学生跟说…… …… 师:咦,同学们猜得真准,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呢? 2、猜一猜是什么颜色的磁铁? 老师手里有绿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的磁铁,请你猜一猜我第一次拿出来的是什么颜色的磁铁?师出示第一次是红色的,猜第二个是什么颜色?第三个呢?…… 怎么一开始你们猜不准,现在都猜对了呢?说说理由。 小结揭题: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原来啊图形的排列,磁铁的排列都有着一定的规律。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火眼金睛“一起出发去找规律吧。[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课件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你还发现了什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整理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整理 1、计算 (1)小数乘法 会计算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求积的近似值:算出精确值后再根据要求保留相应位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32+4.9-0.9 4.8-4.8×0.5 (1.25-0.125)×8 7.09×10.8-0.8×7.09 4.8×100.1 56.5×99+56.5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它们的乘积倍。 小数乘法中的比大小 当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当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练习 2.14×8()2.14 0.84×0.27()0.84 0.35×14()0.35×8() 1.06× 2.5()1.06 2.56×8.32()8.32 1.8×23()23 2.7×0.43()2.7 3.6×0.15()3.6 (2)小数除法 会计算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法则: 利用商不变性质,将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根据除数是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除到哪位商哪位,被除数的小数点和商的小数点对齐。 求商的近似值:根据要求除到所需保留位数的后一位即可。

趣味数学五年级上册

趣味数学 开发者:数学组

《趣味数学》课程说明 《趣味数学》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故名“趣味数学”。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 孩子除了在数学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外,更多的时间则是在一日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孩子生活“数学化”,就是要让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开拓数学学习的空间、时间及学习内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 和逻辑为特点。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 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趣味数学》将寓教 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 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 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 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 知识。 数学源自生活,也必将为生活服务。让孩子将所学数学知

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这是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趣味 数学》依托于儿童最熟悉与最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实现数学 知识生活化、情景化,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将 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渗透到每一节节程之中,让孩子在解决 实际问题过程中认知数学符号,掌握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思维,明白数理意义,亲近数学学科。 《趣味数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系列数学故事、益智问题和数学游戏。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本册教材设置集系统化、趣味化、生活化于一体,让学生 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构建数学概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 思维能力。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趣味性。书中的 许多内容都用卡通的形式出现,很快使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心 情进入书中的情境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数学问题 的渴望。兴趣是入门的钥匙,用生动有趣的卡通故事把学生 带进数学王国,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二是益智性。教材选 择了大量有助于学生数学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些题目的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洞察力、分析能力、图形识别能力、想像力、形象思维能力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获得思维的训练。 数学是一个神秘的王国,在这里充满乐趣、智慧的挑战。希望这套教材为更多的学生走进数学王国,进而喜欢数学,用自己的智慧探索数学奥秘打开一扇大门。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句容市郭庄中心小学张闰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59页例一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教材分析】: 本课研究的是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要求学生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周期现象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周期规律的本质就是一组元素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依次不断”是一组接着一组,一个元素接着一个元素,不间断,“重复出现”实际上是第一周期平移运动的结果,相当于电子文档中的复制粘贴,因此从第二周期开始每一个周期在重复第一周期的“故事”,所以,在周期规律探寻中,引领学生发现每一个周期中元素的个数相同,各元素的排列次序也相同,据此,可以根据已有的有限元素所呈现规律,预测无限的趋势。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有限想象无限。学生首先要通过观察发现现象中的规律,初步认识周期现象,然后对现象的后续发展作出判断。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符号列举、计算法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找规律),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问题。 【教学难点】:

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设计意图】: 学生探索规律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体现在又知道了什么规律,而是体现在面对新的现象或者问题时,能主动应用相关的策略,有效地发现给定现象中隐藏的规律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本课创设的锡惠公园场景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盆花、彩灯、彩旗中的排列规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在具体情境中逐步优化解题策略。【设计理念】: 根据本课的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经历分析、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比较与练习的过程。这样,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1.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画面。(出示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起、潮落、春、夏、秋、冬的图片,边演示边配以图片解说) 2.师:欣赏完这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想和大家说说吗(指名学生回答)3.揭示课题。 师:是的,像自然界中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中走进课堂,在优美的旋律中直观感受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起潮落、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这些自然界中的周期现象,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感受自然美中,引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师:国庆期间,人们把街头布置得格外漂亮,老师从中挑选了一些有特点的布置,请看图。

小学四,五年级奥数找规律讲解与答案

第1讲找规律(一) 一、知识要点 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 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 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 【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13。 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 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6,10,14,(),22,26 (2)3,6,9,12,(),18,21 (3)33,28,23,(),13,(),3 (4)55,49,43,(),31,(),19 (5)3,6,12,(),48,(),192 (6)2,6,18,(),162,() (7)128,64,32,(),8,(),2 (8)19,3,17,3,15,3,(),(),11,3.. 【例题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4,7,(),16,22 【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前4个数每相邻的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由此可以推算7比括号里的数少4,括号里应填:7+4=11。经验证,所填的数是正确的。 应填的数为:7+4=11或16-5=11。 练习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0,11,13,16,20,(),31 (2)1,4,9,16,25,(),49,64 (3)3,2,5,2,7,2,(),(),11,2 (4)53,44,36,29,(),18,(),11,9,8 (5)81,64,49,36,(),16,(),4,1,0 (6)28,1,26,1,24,1,(),(),20,1

五年级找规律

五年级找规律 作者:杨怡|来源: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 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一、引发规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纸盒,这个纸盒里面有一些彩球。(先拉出第一个)是红色,然后拉出绿色,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颜色…… 提问:第五个是什么颜色?刚才在猜球的颜色的时候,大家不能一下子猜对,为什么这一次都能猜对是红色呢?它们是按照怎样一组一组排列的? 小结:看来纸盒中的球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按照这种排列的规律我们就能马上说出下一个球的颜色。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出示例1情境图)从这幅图中,你能找到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吗?学生回答,教师相应板书: 盆花:每组2盆:蓝、红 彩灯:每组3盏:红、紫、绿 彩旗:每组4面:红、红、黄、黄 三、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课件演示)照这样摆下去,第15盆是什么颜色?你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注意每一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学生采取的不同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交流验证方法。(巡视)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画图的策略:

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点位置变化教案 冀教版

小数点位置变化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课前准备 价值5分钱的扣子一枚。 教学方案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纽扣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谁能给大家说说,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纽扣? 学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材料来说,比如:金属纽扣、塑料纽扣等等;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外形来说,如:两眼的纽扣、四眼的纽扣等等。 师:看来同学们对纽扣的了解还真不少。老师这里也有一枚纽扣,(出示课前准备的纽扣)猜一猜这枚纽扣大概多少钱呢? 学生猜测纽扣的价钱。 如果学生猜到了纽扣的价钱,就直接提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老师就告诉学生这枚纽扣的价钱是5分一枚。 二、解决问题 师:1枚纽扣5分钱,10枚多少钱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师:谁能把你的计算方法和结果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说算法,教师作必要的提问。如: 生1:1枚纽扣5分钱,10枚就是50分,也就是5角。 师:5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是多少? 生1:0.5元。 生2:1枚纽扣5分钱,10枚是5角,也就是0.5元。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 5×10=50(分) 50分=5角=0.5元 …… 对于学生的说法,只要合理都要予以肯定。 师:一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是0.5元,你们能把5分写成以“元”做单位的数,并写出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写算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写出的算式是什么? 生:我是这样想的,5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是0.05元,求10枚纽扣多少钱,列式是0.05×10,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列出算式是0.05×10=0.5(元) 教师板书: 0.05×10=0.5(元) 师: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0.5元,100枚纽扣多少钱呢?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并列算式。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算的,结果是多少?

五年级上数学简便计算规律及练习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便计算专项练习 简便计算例题: 乘法结合律: 规律:在连乘算式中如果发现有因数25就找因数4,有因数125就找因数8,因为25×4=100,125×8=1000。 0.25×4.78×4 1.25×24 5.75×3.27÷5.75 =0.25×4×478 =1.25×8×3 (24=8×3)=5.75÷5.75×3.27 =1×4.78 =10×3 =1×3.27 =4.78 =30 =3.27 乘法分配律: 规律1:在乘法算式中如果有因数接近整百数,就先按整百数先乘再,然后再加上或减去相应的数乘以另一个因数的积。如: 0.65×201(201=(200+1)) 3.8×99 (99=100-1) =0.65×(200+1)=3.8×(100-1) =0.65×200+0.65×1 =3.8×100-3.8×1 =130+0.65 =380-3.8 =130.65 =376.2 规律2:在几个乘法算式相加、减的题中,如果发现几个乘法算式中有共同的因数,可以先把这个共同因数乘以另外几个因数相加、减的得数。如: 3.64×0.43+0.43×5.36+0.43 43×3.5-6×3.5 =0.43×(3.64+5.36+1)(0.43=0.43×1)=3.5×(12.57+3.43-6) =0.43×10 =3.5×10 =4.3 =35 除法性质应用: 42.35÷2.5÷4 5.6÷3.5 =42.35÷(2.5×4)=5.6÷(7×0.5) =42.35÷10 =5.6÷7÷0.5 =4.325 =0.8 ÷0.5=1.6 请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0.25×0.28 0.125×3.2×2.5 35×40.2 0.25×4÷0.25×4 3.5×9.9 3.5×99+3.5 3.5×101-3.5 3.5×9.9+3.5×0.1 3.5×2.7+35×0.73 3.5×2.7-3.5×0.7 (32+5.6)÷0.8 3.5÷0.6-0.5÷0.6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专项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专项练习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仔细读题,认真填空。(30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素数。 16=()+()=()+() 36=()+()=()+()=()+()=()+() 2.按规律填数。 2、3、5、7、11、13、17、()、23…… 1、4、9、16、25、()、49…… 1、2、6、24、()、720…… 3.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63个图形。 (1)△○□△○□……………………()…… (2)○○○□○○○□………………()…… (3)△△△○○△△△○○…………()…… (4)○○△□○○△□………………()…… (5)△△□○○△△□○○…………()…… 4.按照规律填空。 (1)○□□○□□…………………… 前30个图形中,有()个○,有()个□。 (2)△△○○○△△○○○………… 前28个图形中,有()个○,有()个△。 (3)□□○○△△□□○○△△…… 前73个图形中,有()个○,有()个△,有()个□。 (4)△□○□□△□○□□………… 前54个图形中,有()个○,有()个△,有()个□。 二、细心读题,精确计算。(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20分) 450÷9= 6.5-5.6= 7.51+1.49= 4.6+3= 1.8+0.9=12×60= 2-0.01= 1.08-0.08= 0.28+0.2= 9.65-5=240÷60= 8.5-2.9= 3+0.5= 7.4+1.6= 4.1+4.14=125×8= 0.9+1= 4.2-3.2= 8.6+0.14= 4.7+0.03= 2. 简便计算。(10分) 5.17-1.8-3.2 13.7+0.18+0.82+4.3

五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1练习题

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练习题1 一、小数乘法 1、列竖式计算。 27×0.43(计算并验算)0.86×1.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2×1.4(精确到十分位)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7.06×2.4-5.7 2.33×0.5×40.65×105 3.76×0.25+25.8 4.8×0.25 1.2×2.5+0.8×2.5 二、小数除法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68.8÷4=(2)85.44÷16=(3)67.5÷15= (4)289.9÷18=(5)101.7÷9=(6)243.2÷64= (7)16.8÷28=(8)15.6÷24=(9)0.138÷15=

(10)1.35÷27=(11)0.416÷32=(12)3.64÷52= (13)91.2÷3.8=(14)0.756÷0.18=(15)51.3÷0.27= (16)26÷0.13=(17)210÷1.4=(18)2.688÷0.56= (19)10.625÷25=(20)126÷45=(21)10÷25= (22)2.7÷7.5=(23)15÷0.06=(24)25.6÷0.032= 2、下面各题,商保留一位小数。 (25)14.36÷2.7≈(26)8.33÷6.2≈(27)1.7÷0.03≈ 3、下面各题,商保留二位小数。 (28)32÷42≈(29)1.25÷1.2≈ (30)2.41÷0.7≈ 命题人:王童童 审核人:

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练习题2 一、填空题。 1、根据46×5=690,1575÷15=10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4.6×15=0.46×0.15=1 5.75÷0.15=15.75÷1.5= 2、0.8+0.8+0.8+0.8用乘法算式表示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3、在下面各题的()里填上“>”、“<”或“= ”。 7.5×0.8()7.5 7.5÷7.5()1 7.5÷0.8()7.5 7.5÷1.8()7.5 4、3.7÷3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5、李师傅4小时做2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 )个零件,平均做一个零需要( )小时。 6、3.47÷0.62,商是5.5 时,余数是( )。 7、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1.5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 )。 8、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比原数少2.52,这个小数是()。 9、不计算,在下面各式的□里填上">"、"<"或"=". 34×0.98□34 0.6×1.01□0.6 0.02×1□0.02 789×1.001□789 3.5×5.3□5.3×3.5 4.8×0.999□4.8×1.01 二、选择题。 1、如果两个数相乘的积小于被乘数,那么乘数()。 (1)大于1 (2)小于1 (3)等于1 2、30分=( )时 (1)0.3 (2)3 (3)0.5 3、2.5÷0.01与 2.5×100 的结果比较( )。 (1)商较大(2)积较大(3)相等 4、24.6× 4.6+246× 0.44+24.6用简便方法计算应该是()。 (1)24.6×(4.6+0.44+1)(2)24.6×(4.6+4.4+1) (3)24.6×(4.6+4.4) 5、一个小数扩大3倍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 7.2,原来的小数是()。 (1)21.6 (2)3.6 (3)2.4 三、计算。 1、用竖式计算。 (1)5.08×0.65(2)9.62÷0.158(3)14.2÷11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五年级数学试题-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人教版] 最新

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 姓名: 一、填空题 1.下图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请按这一规律在“?”处画出适当的图形. 2.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处画出相符的图形. 3.在图中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个图形( ). 4.下图看似复杂,实际上只要你找到合适的方法,你就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解答出来,试试看,好吗? 5.请找一找图形的变化规律,在空格处画出恰当的图形. 6. . 7.找一下规律,从. 8.按照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空白处应是什么样的图形. ? ?

那么 应变为 10.下面一组图形的阴影变化是有规律的, 请根据这个规律把第四幅图的阴影部分画出来. 二、解答题 11.图中,哪个图形与众不同 ? (1) (2) (3) (4) (5) 12.有一个立方体, 每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 2、3、4、5、6、,有 3个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个立方体的每一个数字的对面各是什么数字? 13.下面是由几何图形组成的帆船图形,请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标序号处画出符合规律的小帆船. ? 1 2 6 1 3 4 ① ③

———————————————答案—————————————————————— 1. 这一组图形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旗子的方向,二是旗子上星星的颗数. 首先我们看一下旗子的方向.第1面旗子向右,第2面向上,第4面向下,可以发现,旗子的方向是按逆时针旋转的,并依次旋转? 90,所以第3面旗子应是第2面逆时针旋转? 90得来的,旗子应向下倒立. 其次我们看旗上星星的颗数.第1面是5颗,第2面是4颗,第4面是2颗,可见颗数是依次减少1颗,所以第3面旗上应是3颗星星.所以“?”处的图形应为: 2. 这组图形的变化只在于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位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阴影部分是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得到的.所以“?”处的图形应为: 3. 选(4).因为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依次逆时针旋转? 90. 4. 在这组图形中,不变的有以下几点:大小正方形不变,两条对角线不变.所以“?”处也应有大小两个正方形和两条对角线.发生变化的有:一、阴影部分和黑色部分的位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部分都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得到的,所以“?”处的阴影部分应是小正方形的右边,黑色部分应在大正方形的下部.二、小竖线的位置.小竖线是从图形中心到相应的边所作的一条垂线.它的变化规律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这样,整个图形我们就分析完了,下面看一看你画出的图形和书上的一样吗?如果一样,就做对了. 5. 因为要填的是第1幅图,我们可以从后往前看.首先三角形的个数是发生变化的,依次是7、5、3.可以发现是从后向前依次减少2个的.所以第1幅图中应有1个三角形.其次三角形的方向也是有变化的,从后面观察,三角形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认识小数、小数加减法、找规律)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认识小数、小数加减法、找规律) 班级()姓名()得分()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14分) 1.在下面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0.4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09里面有()个百分之一; 1里面有()个十分之一,有()个百分之一. 2.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小数. ①一枝铅笔长20厘米,是()米. ②一根红头绳长55厘米,是()米. ③一条皮带长12分米,是()米. ④每千克巧克力是30元8角,是()元. 3.一个数,十位和十分位上都是6,千分位上是4,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精确到百分位是(). 4.若干个△和○,按△○○△△○○△△○○△…的规律排列,那么第35个图形是(); 在这35个图形中,○有()个. 5.□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4.□06≈5,□里可以填() 4.□06≈4,□里可以填()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十个百分之一等于一个十分之一. ··················································() 2.一个小数的位数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 ·········································()3.0.32是把整数“1”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32份. ························() 4.5.14+6.3+4.86=6.3+(5.14+4.86)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 5.1.5和1.50的大小相等,表示的意义不同. ·······································()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我爱数学我爱数学……其中第34个字是(). A、我 B、爱 C、数 D、学 2.大于0.1而小于0.3的一位小数有(). A、0个 B、1个 C、9个 D、无数个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整理

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学知识点: 1、计算 (1)小数乘法 会计算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求积的近似值:算出精确值后再根据要求保留相应位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32+4.9-0.9 4.8-4.8×0.5 (1.25-0.125)×8 7.09×10.8-0.8×7.09 4.8×100.1 56.5×99+56.5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它们的乘积倍。 小数乘法中的比大小 当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练习 2.14×8()2.14 0.84×0.27()0.84 0.35×14()0.35×8() 1.06× 2.5()1.06 2.56×8.32()8.32 1.8×23()23 2.7×0.43()2.7 3.6×0.15()3.6 (2)小数除法 会计算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法则: 利用商不变性质,将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根据除数是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除到哪位商哪位,被除数的小数点和商的小数点对齐。 求商的近似值:根据要求除到所需保留位数的后一位即可。 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小数除法的简算,能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 循环小数: ①能正确的识别循环小数、有限小数 ②能根据余数的特点正确的找到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③能够进行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的比大小。会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④循环小数相关概念 有限小数: 小数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小数 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小数位数是无限的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练习题(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练习题五年级数学教案 1、元旦要到了,教室里要按红、黄、蓝、绿的规律挂彩灯,一共要挂三十四盏灯。四种颜色的彩灯各需多少盏? 2、今天是星期四,妈妈过49天要去喝喜酒,你知道那天是星期几,妈妈周 六、周日休息,到那天,她要请假吗? 3、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子共90个。如果按3个红珠,2个白珠,1个黑珠的顺序进行排列。黑色的珠子共有几个?第68个珠子是什么颜色? 4、____年2月1日是星期日,____年的2月1日是星期几?____年2月1日呢? 5、6个小朋友围成一圈在做游戏。从小刚开始,按顺时针的方向,每人依次说出1个字,共同念儿歌《大老虎》: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只小松鼠;松鼠有几只?一二三四五。谁说到最后一个字“五”,就要被淘汰。然后剩下的人再按照这个规则进行,直到剩下最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胜利者。谁将会第一个被淘汰?最后的胜利者会是谁? 6、上体育课,男生排成一排,按照一至二报数。这排男生共有25人,第10位同学报(),最后一位同学报()。其中共有()名同学报“一”,共有()名同学报“二”。 7、____年3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3月份上了()天课,休息了()天。 8、每两朵红花之间有3多黄花,那么从左往右数第41朵花是()花,其中红花有()朵,黄花有()朵。

9、河堤的一边栽了45棵树。这些树按1棵柳树、3棵桃树的规律栽种。河堤的一边共栽了()棵柳树,()棵桃树。 10、3×3=9,3×3×3=27,27的个位数字是7, 3×3×3×3=81,81的个位数字是1, 3×3×3×3的个位数字是();把12个3连乘,那么这个积的个位数字是();把21个3连乘,那么这个积的个位数字是();把2007个3连乘,那么这个积的个位数字是()。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练习题相关文章: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第二课时评课稿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说课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案上&amp;quot;小数除以整数 &amp;quot;那三天第六课时数的改写(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乘除法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除法练习卷 一.计算题。(36分) _______ 1 ?直接写得数对又快:(6分) 0.16 X 5 = 7.8 + 2 = 9.6 -0.6 = 1.2 X 0.1 = 0.7 - 0.01 = 2.5 X 0.4 = 10 —3.97= 1.25 X 80 = 6.6 - 0.66 = 4 -0.8 = 5.37 X 0+4.63 = = 0.4 2 2 ?列竖式计算: ( 12分) 6.05 X 3.2 27 -25 9 -0.24 1.55 -3.9 (用乘法验算) (保留两位小数) 3 ?能简算的就简算。(18分) 2.37 X 6.3+2.37 X 3.7 2.5 X 1.25 X 0.32 2.4 )X 3 0.98 - 0.7 = ( )- 7 )-15 1.2 - 0.25= ( ) - 1 2. 4米6厘米=( )米 3.5 平方米=( )平方分米 0 . 75公顷=( )平方米 3 千克80克=( )千克 3.8 X 1.01 5.95 -(1.24+0.46) X 5 0.648 -[(0.5+0.4 )X 0.6] 二.填空题。(26分) 1. 0.24 X 300=( 2.3 - 0.15 =(

3. 6.9548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十分位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4.在()里填上“=、 > 或“V”。 5.24 X 0.99 ( )5.24 10.65 -0.92 ( ) 10.65 1 . 98 - 1.34 ( )1 4.39 X 10 ( ) 4.39 - 0.1 5.根据114X 56=6384,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11.4 X 5.6=() 1.14 X 0.56=() 63.84 - 0.56=() 6.384 - 5.6=() &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8公顷,平均每小时耕地()公顷,耕地1公 顷需要()小时。 7、黄酒厂有73千克的黄酒,准备将它们装成0.4千克的小袋出售,这批黄酒最多可以装()袋,这时还剩下()千克。 8. 下面是某班级购书的发票,请你把空格填满: (大写数字为: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三.选择题。(5 分) 1 .和6.98 X 7.12最接近的算式是() ①6 X 7 ②7 X 7 ③7X 8 2. 与0.3 X 1.21的积相等的式子是( )。 ①3X 1.21 ②12.1 X 0.003 ③0.03 X 0.121 3. 下列小数是循环小数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