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2dl01认识区域(第一课时)

g2dl01认识区域(第一课时)

g2dl01认识区域(第一课时)
g2dl01认识区域(第一课时)

课题认识区域(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的分析,得出区域划分的不同类型,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区域的划分及区域之间的差异的学习,形成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因地制宜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的观念。

※【问题导学】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区域是指是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划分出来的。

2.特点:区域具有一定的、、、,有明确的,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指标:可采用指标,也可采用指标来划分;可按自然要素特征划分,也可按划分。

4.划分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二).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是指那些要素具有的区域,如方言区、水田农业区、高原区。

2.功能区:指那些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等。

※【交流展示】

1.所有的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边界?

2.如何全面认识一个区域?

※【互动探究】

1.如何区分均质区与功能区?

4.为什么说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都存在差异性?

※【案例剖析】

例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①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其原因是。

②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其原因是

③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其原因是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楼的差异,分析导致差异的自然原因。

①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建筑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其原因是。

②建同等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其原因是。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事物不是区域的是 ( )

A.山东省

B.东部季风区

C.汉族

D.珠江三角洲地区

2.甘肃省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其划分标准是()

A.降水量多少

B.蒸发量多少

C.气温高低

D.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3.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4. 区域划分的基础 ( )

A.区域差异

B.区域面积

C.区域竞争力

D.区域内的人地关系

5. 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 )

A.方言区

B.旱作农业区

C.城市经济区

D.东亚文化区

6.下列区域属于均质区域的是 ( )

A.城市经济区

B.浦东新区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水田农业区

7. 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不正确是 ( )

A.东部经济地带占据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全部

B.内蒙古位于中部地带

C.北京是东部地带唯一不沿海的省级行政区

D.重庆直辖市位于西部经济地带(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8.区域只能按一种指标进行划分。 ( )

9。区域之间的界线都是明确的。 ( )

(三).综合题

10.下图是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读

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甘肃省位于我国

部,西南以山脉为界与青海省

相邻,著名的河西走廊

呈走向,

河流经本省省会市。

(2)甘肃省气候地区差

异,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为

气候,最南端为气候,大部分

地区在温度带上属于带。河西走

廊在干湿区上属于和

地区

地理11《认识区域》教案鲁教版

第一节认识区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的分析,得出区域划分的不同类型,提高读图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区域的划分及区域之间的差异的学习,形成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因地制宜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的观念。 【教学重点】: 1、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的概念 2.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提出问题“什么是区域”,可以结合初中所学的世界和中国地理,列举出一些区域类型。 (新授) 一:知识结构 二:基础知识点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指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 (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3、划分指标 单一指标自然要素 综合指标人文要素 4、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 2、功能区 3、区域的尺度与区域的特点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3、开放性 重点解释: 1、所有的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边界? 不一定。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干湿区)。 2、如何全面认识一个区域? 我国东部季风区是不是一个区域? 从类型、区位特征、共性、区间差异和边界形状五个方面分析判断。 东部季风区符合上述要求,是一个区域。 3、如何区分均质区与功能区? 提示:均质区和功能区的区别在于,均质区内部某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其划分的依据就是某一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如干湿区中的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00毫米以上;而功能区内部则是在某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它是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如城市经济区就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包括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4、为什么说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都存在差异性? 提示: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不仅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就是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区域进一步划分的基础,应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就越小。我们所说的区域内具有相对一致性,并不是说内部就没有差异,只不过是求大同存小异罢了。 5、为什么说区域既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反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提示:区域内的地理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整体。其地形、气候、土壤、生物等具有相似性,反映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各区域所处位置不同,水热条件、土壤类型、生物种类等也存在着地域差异。 6、认识区域特征有什么实践意义? (1)整体性对于利用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差异性有利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开放性有利于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例题解析: 【例1】城市功能区是指( C ) 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B.城市内有交通线路分隔的地区 C.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地区D.城市人口统计区 【例2】有关自然区域内部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B ) ①东北地区因降水少.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 ②华北暖温带区因≥100C积温超过了3 2000C,全区均可发展一年两熟的农业 ③秦岭一淮河以南的华中区和华南区因夏季雨热同期,降水较多,可发展水田农业 ④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因距海较近,降水相对较多.故可适当发展旱作农业 ⑤青藏高寒区只能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发展农业,高山带则因气候恶劣不可发展任何形式的农业 A.①④B.③④C.②⑤D.①③ 【例3】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1.1 认识区域 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重点: 1.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的概念 2.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 教学方法:讲授法新-课-标-第- 一-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提出问题“什么是区域”,可以结合初中所学的世界和中国地理,列举出一些区域类型。 (新授)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指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划分指标 举例 举例按指标性质 分类 单一指标自然要素 综合指标人文要素 3.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 (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注意:所有的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边界? 不一定。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干湿区)。 4.划分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 1.区域有多种类型,一般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 (1)均质区:指那些某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划分的依据可以是某一自然要素也可以是人文要素,如干湿区中的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00毫米以上; (2)功能区:某些功能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它是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如城市经济区就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包括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注意:凡是以区域物质内容为指标的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于均质区范畴;凡是以区域内在联系为依据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功能区范畴。

第一单元第一节认识区域导案

第一节认识区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举例说明区域的含义、特点,能够叙述出区域的类型及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的分析,得出区域划分的不同类型,提高读图分析的能力,通过对“海南岛的交通和旅游图”的分析、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区域的划分及区域之间的差异的学习,形成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因地制宜对本区域进行开发利用的观念。 【教具使用】多媒体与教学案。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比较分析,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什么是区域”,可以结合初中所学的世界和中国地理,列举出一些区域类型。 一:知识结构 二:基础知识点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指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 (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3、划分指标

单一指标自然要素 综合指标人文要素 4、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 2、功能区 3、区域的尺度与区域的特点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3、开放性 重点解释: 1、所有的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边界? - 不一定。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干湿区). 2、如何全面认识一个区域? 我国东部季风区是不是一个区域? 从类型、区位特征、共性、区间差异和边界形状五个方面分析判断。 东部季风区符合上述要求,是一个区域。 3、如何区分均质区与功能区? 提示:均质区和功能区的区别在于,均质区内部某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其划分的依据就是某一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如干湿区中的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00毫米以上;而功能区内部则是在某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它是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如城市经济区就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包括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4、为什么说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都存在差异性? 提示: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不仅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就是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区域进一步划分的基础,应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就越小。我们所说的区域内具有相对一致性,并不是说内部就没有差异,只不过是求大同存小异罢了。 5、为什么说区域既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反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提示:区域内的地理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整体。其地形、气候、土壤、生物等具有相似性,反映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各区域所处位置不同,水热条件、土壤类型、生物种类等也存在着地域差异。 6、认识区域特征有什么实践意义? (1)整体性对于利用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差异性有利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开放性有利于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六章_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检测题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班级姓名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单元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关于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B.外围是山地和丘陵 C.中间是广阔的平原 D.内部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现在已被玉米所取代)。”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回答2~4题。 2.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土地资源优势②森林资源优势③矿产资源优势 A.①② B. C.③④ D.②④ 3.东北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有() ①煤②铁③石油 A. B. C. D.①②④ 4.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显著特征是( ①耕地面积广大②宜农荒地多③土壤肥沃④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A. B. C. D.①②③④ 5.东北三省东面和北面的邻国分别是( A.朝鲜、俄罗斯 B. C.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D.哈萨克斯坦、印度 6.东北地区的地形以为主。( A.山地和平原 B.高原和平原 C.高原和山地 D.山地和盆地 7.未发源于长白山的河流是() A.嫩江 B.松花江 C.图们江 D.鸭绿江 8.东北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线是( A.黑龙江 B.松花江 C.图们江 D.黄河 9.东北三省没有跨越的温度带是( A.寒温带 B.中温带 C.暖温带 D.亚热带 10.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以朱开山一家为典型代表的山东人到东北谋 生创业的艰苦历程。电视剧中,大量山东人奔赴东北去开荒谋生,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北() A.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B.森林资源丰富 C.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D.交通便利 11.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是( A.东北平原 B. C.珠江三角洲 D.成都平原 12.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 A.大豆、甜菜、春小麦、玉米 B.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练习:第一单元第一节 认识区域

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认识区域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我国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四类主体功能区是按( )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2.下列关于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类主体功能区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B.四类主体功能区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四类主体功能区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 D.四类主体功能区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界线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为( ) A.地理差异是区域划分的基础,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不同 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 4.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①行政区②文化区③温度带④干湿区

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和青岛市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⑥ D.③④⑤ 5.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 ①温度带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④文化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根据下列几个区域,回答下面两题。 ①我国北方方言区②暖温带③上海自由贸易区 ④西部经济地带⑤四川盆地 6.上述区域按照自然要素指标来划分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②⑤ 7.上述区域中尺度最小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1 图2

1、1认识区域

东平明湖中学高二地理学案班级姓名座号 课题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编号:1 课型新授课主备:梁静审核:张传华使用时间:2012-9教师寄语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教材、结合实例、与相似概念的比较等方法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从多种划分角度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以青藏高原为例,分析说明区域的整体性,举例说明区域的差异性和开放性。 重难点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从多种划分角度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课前预习 [纲要预览] 课堂生成 [学习资源]课本、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我国内外流区分布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等。 [探究活动1] (1)了解区域实例。读课本“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和“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两图,讨论下列问题: 甘肃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我国地理分区中占有重要地位。①从图中读出甘肃省所跨的干湿区,回忆划分各干湿区的依据;②你知道甘肃省所跨的温度带吗?温度带是根据什么划分的?③甘肃省兼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④另外甘肃省还跨三大自然区,我国三大自然区又是怎样划分的? (2)归纳区域含义。区域是指,是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划分出来的;区域具有一定的、、,有明确的,其内部某些特征,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尝试区域划分。补全下列区域分类体系中的分类指标。思考划分区域的目的是什么? (4)跨出理解误区。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区域划分只能按照一项自然因素或一项人文因素来进行吗? ②任何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吗? 认 识 区区域的类型 区域的特征 性 性 性 概念: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与其他区域相区别。 区域的含义 划分划分标准类别体系 划分区域的目的: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发利用。按区域内各组成部分特性上相关性的不同分区和 -----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 区 青藏高寒区 按划分 按划 分我国地势三级 阶梯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按划分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按划分 东亚文化区 中东和北非文化 区 欧美文化区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一、地理位置 1.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 2.面积:土地面积78.8万千米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3.绝对位置 (1)大体位于120°E~135E、40°N~53N (2)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主要位于中温带 4.相对位置 (1)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2)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 相望 5.地理位置的影响及其重要性 二、地形特征 1.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2.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1)外围是黑龙江、鸟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 (2)中间是山地和丘陵 (3)内部是广阔的平原 气候特征 1.属温带季风气候 (1)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2)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3)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我国降雪较多的地区 2.气温、降水的空间分布 (1)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2)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四、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一一以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为例 三、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不均匀 (1)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2)山区人口偏少,属于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 2.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 (1)主要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哲族等;满族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2)主要少数民族分布:满族分布广泛;蒙古族分布在西部;回族主要分布在中部;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长白山两侧;鄂温克族分布在西北端;鄂伦春族分布北部山区;赫哲族分布在三江平原 四、城市分布 1.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最新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习题讲课教案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一、填空题 1、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和。 2、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和、来描述。 3、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半球和半球。亚洲占据了的大部分,北东南三面分别环绕、、。 4、亚洲北部约达北纬,南部达南纬,经度位置约在东经至西经之间,范围很大。 5、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和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5、亚洲包括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面积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6、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因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跨纬度,东西距离 的大洲。 7、读课本P4页图6.5亚洲地理分区,完成: ⑴、亚洲共分为、、、、、六个地区。是根据划分的。 ⑵、中国位于这五个区域中的地区,这一地区中还有、、、- 四个国家。 8、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顺序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9、印度位于,阿富汗位于,哈萨克斯坦位于, 10、亚欧分界:山,河、海,山, 海,海峡。 11、亚非分界: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海峡。 12、中国位于区,这一地区还有国家。 二、选择题 1、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②跨纬度最广的大洲。③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④地跨寒、温、热三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下列海峡和运河,不是亚洲和其他大洲的分界线的是() A.白令海峡 B. 土耳其海峡 C. 苏伊士运河 D. 马六甲海峡 3、下列国家不与我国接壤的是() A. 越南 B. 老挝 C. 缅甸 D. 泰国 4、亚洲东部的大洋是() A. 印度洋 B. 北冰洋 C. 太平洋 D. 大西洋 5、关于亚洲位置的正确说法是() A.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 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C.全部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D. 小部分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7、按照亚洲的地理分区,日本和中国都属于() A.东南亚地区 B. 东亚地区 C.中亚地区 D. 南亚地区 8、亚库特人身着皮毛服装,住冰屋,以雪橇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 A.宗教传统 B. 寒冷的气候 C. 高温的气候 D.追逐时尚 9、位于东南亚的国家是() ①泰国②日本③伊朗④印度⑤越南 A.①② B.③④ C. ①⑤ D. ④⑤ 10、下列事物中不是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是() A. 乌拉尔山 B. 里海 C. 尼罗河 D. 土耳其海峡 11、北美洲东西濒临的两个大洋分别是() A.大西洋、太平洋B.印度洋、北冰洋C.印度洋、太平洋D. 大西洋、北冰洋 12、下列关于亚洲和北美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北冰洋 B、从东西半球来看,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C、亚洲的陆地面积要大于北美洲的陆地面积 D、都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

(怀化专版)2017中考地理命题研究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第6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精讲精练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怀化课标解读 ,怀化知识梳理 地理位置与 自然环境范围与位置范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总面积:78.8万平方千米位置:中国东北部绝对位置(经纬度) 相对位置:邻国、邻省、临海等 地形特征地形:以平原、丘陵、山地为主 半环状三带外围:流域低地 中间:山地丘陵 内部:广阔平原 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气温: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降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人口与城市人口总人口 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密集 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山区人口偏少 我国少数民族主 要分布区之一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 满族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城市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

城市分布: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主要城市沈阳: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春: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我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哈尔滨: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重要的铁路枢纽 大连: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造船、石化、服装、旅游、水产等 交通铁路运输为主 产业分布农产品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等 粮食作物:玉米、水稻、春小麦、大豆 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经济作物的分布 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①水源充足;②黑土地土壤肥沃;③气候温和湿润; ④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集中连片 农产品商品率高 重工业基地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发展条件:①煤、铁、石油矿产丰富;②交通便利主要的工业部门:钢铁、机械、汽车、石化、造船等 辽中南工业基地有利条件①丰富的资源;②较好的工业基础;③便利的交通; ④优越的地理位置 不利条件:水源不足 主要的工业城市及工业部门 困难与振兴发展过程中的困难:资源枯竭、矿区沉陷、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 振兴措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 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怀化考点突破 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

第23讲 认识省级区域

温馨提示: 此部分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23讲 认识省级区域 一、中国最宽的海峡——台湾海峡 在中国台湾省与福建省之间,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宽阔水道,连通南海和东海。它就是中国最大的海峡,因它濒临中国第一大岛台湾,人们称它为台湾海峡。 台湾海峡北界福建的平潭岛到台湾最北端的富贵角,相距约255公里;南界福建的东山岛到台湾最南端的鹅銮鼻,最宽处约260公里,最窄处(海坛到新竹)约130公里,平均宽约200公里。海峡大部分水深小于60公尺,东南部水深140~150公尺,平均深度约80公尺。澎湖群岛位于海峡中部,由64个岛屿组成。夏季整个海峡为东北向流动的南海水流,冬季海峡西部和中部为南下的东海沿岸流,东部为沿台湾西海岸北上的黑潮。寒暖洋流交汇,渔产丰富。该海峡为东海与南海间航运要冲,亦为欧亚等国际航线之必经之道,战略地位重要。 台湾海峡具有重要的国际航运价值,东北亚各国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各国间的海上往来,绝大多数从这儿经过。但台湾海峡属中国管辖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从这儿经过的外国船舰,必须实行无害通过,不能影响中国的和平与安全,不得损害中国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秩序。 台湾海峡资源丰富。这里暖寒水流交汇,水交换畅通,鱼虾种类多,是中国重要渔场之一。主要渔产有:鲯鱼、鲨鱼、鱿鱼、鲷鱼、鲔鱼、鲻鱼、虱目鱼等,其中鲯、鲔和鲨为这里三大渔产。鲔鱼,每条平均50多公斤,味道极好,又可生食。海峡两岸人工养殖牡蛎与虱目鱼很多。相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曾倡导人们饲养虱目鱼。这种鱼体长可达l米多,肉白色,味鲜美。现在的养殖面积约上百万亩。另外,两岸还养殖了各种贝藻类,其中连江县晓沃是著名的花蛤之乡。这里的石花菜、紫菜、龙须菜等也很多,尤以澎湖列岛的石花菜最为有名,紫菜以海谭岛的最好。 海峡底部富集油气资源,估计约有2万平方公里的地方是很有希望的远景区。还有钛铁、磁铁、金红石、独居石和锆石等矿,品位高,储

初中地理 第一节认识区域

第一节认识区域 第一课时 【能力训练】 1.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A.甘肃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藏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珠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是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2~3题。 2.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黄淮海平原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D.渭河平原 3.该地的气候类型及耕作土壤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黄土 B.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 C.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 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 4.有关东北农业基地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抓好种植业就行 B.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C.农业区搞加工业、经济效益较差 D.加强大豆榨油、甜菜制糖等食品工业5.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是 A.季风活动使光、热、水相当丰富,配合较好,没有农业气象灾害! B.生物品种丰富多份,生长快,更新能力强 C.土地类型多样,但水土流失严重 D.红壤广布,有机质丰富,为高产土壤之一6.下列关于山西能源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西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基地和最大的火电基地 B.目前,山西所产原煤大多就地转化为火电输出 C.制约山西火电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D.目前,山西煤炭主要输往东南沿海、华北和西北地区 7.下列关于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各个区域之间的已有基础与发展水平相似 B.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黄淮海平原应着重改良红壤等酸性土壤 D.西南地区需要大力加强交通运输建设8.浦东新区 A.没有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相对突出 C.第三产业相对突出 D.今后应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9.对海南特色经济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有A.位置偏、交通不便 B.热量丰富而光照不足 C.台风活动和低温天气 D.鱼类品种多、生长快、汛期长 10.青藏铁路将经过三江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11.有关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①城市在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 起基础作用②城市是有等级差别的,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相同的③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是一定地区范围的科技、教育、文化活动的中心④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金融等都比较发达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2.影响城市地域形态的因素主要包括 ①区域内的地理环境因素②地形、地貌条件 ③政治、经济、文化因素④国标地位和军事 因素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3.影响城市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政治B.气候 C.交通D.地形 14.城市是区域的生产中心,主要集中了区域的

四川省射洪县高二地理《11认识区域》学案

【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点:区域的含义、中国省级行政区划 【重点与难点】 ◆区域的含义 ◆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位置的记忆 【考点梳理与拓展】 1、区域的含义: (1)概念:。(2)区域特征:区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界线,具有明确的 __________,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2、区域划分:划分指标有______指标或______指标;自然要素特征指标或______要素指标。区域划分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______,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特征含义实践意义 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________、 ________,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资源利用要综合考虑,正确处理资源 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差异性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 域内部也有差异 必须遵循________的原则,扬长避短, 促进区域发展。 开放性区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 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必须加强区域______,实现________, 协调发展。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图1中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经典例题2】 读图2,回答1—2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 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图1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教学设计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意图 本节教材选择以北京为例,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地理位置范围的认识,同时简要评价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二是能够利用资料说明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而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在这来两方面都具有非常突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二、本节知识体系及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发展建设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的成就。 2.学会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特点,并尝试多角度的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对城市职能的认识;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一、学情分析 针对八年级学生而言,虽然已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但在利用表面信息挖掘更深的隐性知识方面,还缺乏一定的方法,特别是在利用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评价、总结等方面,显得尤为薄弱。 全面地概括能力、准确的表达能力、较强的分析能力是能力培养的重点,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手段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 二、教法提示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地理新课标的要求,不以单纯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强调地理学习思路和方法的建立,重在培养学生形成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通过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北京及其2008年奥运会等信息;引导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帮助学生养成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良好认知习惯,培养处理各种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2008年奥运会作为本科授课主线,从身边的热点入手,即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形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又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基于以上分析,并针对本节地理教学特点,确定教学方法如下: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认识区域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具有一定的界线、地域范围、形状和面积,有明确的区域特征。 3.划分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 判断 1.甘肃省的干湿区域是按照降水量多少划分的。( × ) 2.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界线是明确的。( × ) 3.区域空间尺度越小,表达的区域特征越详细。( √ ) 二、区域的类型 判断 1.干湿区域是根据单一指标划分的。( √ ) 2.文化区的划分指标是文字。( × ) 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气候等自然要素特征。( √ )

4.凡是有山川河流阻隔的区域,都会形成方言。( × )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区域内部各部分、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一致性。 2.差异性: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3.开放性: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联系,使区域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判断 1.青藏高原海拔高,导致太阳辐射强,是区域整体性的表现。( √ ) 2.区域内部是不存在差异性的。( × ) 3.区域存在开放性特征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 √ ) 探究点一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下图为“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和“甘肃省干湿区划分图”。 1.说出甘肃省年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规律? 答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分析导致甘肃省年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的原因。 答案甘肃省东南部位于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年降水量较多;而西北部位于非季风

高二地理 1.1 认识区域学案

高二地理 1.1 认识区域学案 1、1 认识区域学案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学习重、难点: 1、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的概念 2、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3、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学习过程: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指人们在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划分出来的。 2、划分指标按指标数量分类举例按指标性质分类举例单一指标自然要素综合指标人文要素 3、特点(1)有一定的、、、(2)有明确的(3)内部特征注意:所有的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边界? 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 4、划分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 1、区域有多种类型,一般分为和。(1)均质区:

指那些具有或的区域。划分的依据可以是某一自然要素也可以是人文要素,如干湿区中的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00毫米以上;(2)功能区: 某些功能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它是由与组成的。如城市经济区就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包括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注意:凡是以区域物质内容为指标的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于均质区范畴;凡是以区域内在联系为依据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功能区范畴。 2、按空间尺度大小划分的区域类型(1)空间上看,区域有大小之分(2)大尺度的区域可以包含若干个较小尺度的区域(3)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区域空间的尺度越小,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越。 学习札记 (三)区域的特征及实践意义 1、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区域内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统一整体。举例: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2)差异性: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上分布的差异性是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一致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注意:为什么说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都存在差异性?提示: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不仅各个区域之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知识点(新版)湘教版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东北地区 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4.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可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可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山区人口较少。(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5.城市分布:(1)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线沿线地区(铁路运输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 (2)哈尔滨:职能: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铁路枢纽。工业部门: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3)长春:职能: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工业部门:汽车制造、铁路车辆制造。 (4)沈阳:职能: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业部门:以机电、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 (5)大连:职能: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工业部门:造船、机车制造、石油化学、服装等工业发达。 6.农产品生产基地 (1)农业发展条件: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 (2)主要农作物:①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其中玉米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小麦在东北平原广泛分布。②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甜菜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3)农业地位: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7.重工业基地 (1)发展条件: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黑龙江省--鸡西、鹤岗煤矿,大庆油田。辽宁省—抚顺煤矿,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 (2)工业特征和工业部门: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汽车、石油化学工业等。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 (3)工业布局:哈尔滨是中国重要的动力机械基地。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中心,形成了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生产基地。以长春、大连为中心,形成了运输机械制造基地。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 (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不

地理:11《认识区域》学案

地理:1.1 《认识区域》学案(鲁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掌握区域的含义与划分方法。了解区域的类型及其空间尺度的划分。 掌握区域的特征,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课堂互动】 知识点一、区域的含义 自主学习 1.区域: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按一定的_______划分出来的。 2.区域具有一定的_______、形状、范围和______,有明确的________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具有相对的______性,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图表导读 读图1—1—2,分析甘肃省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并解释原因。 读图1—1—3,甘肃省划分为哪几个干湿区?划分的指标是什么? 合作探究 区域有哪些划分的方法? 知识点二、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是指那些要素具有______性或______性的区域。 2.功能区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______的区域。 图表导读 读图1—1—4,本图把我国作为一个空间单元,我国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合作探究

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知识点三、区域的特征 自主学习 1.整体性: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______________,构成一个统一的_________ 。 2.差异性: 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_______,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_______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_____性。 3.开放性: 区域作为地球表层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_____要素之间,以及______要素和________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图表导读 读图1—1—6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的两大显著特征是什么? 2.说明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的具体表现。 读图1—1—7,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两种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4.据图说明区域的开放性特征。 5.你能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吗? 合作探究 1.区域内部的地理特征是完全一致的吗? 2.认识区域的特征对人类有何意义?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学案鲁教版必修

第一节 认识区域 [学习目标] 1.结合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干湿区的划分图,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2.知道区域的分类,并能举例说明不同的区域类型。3.结合海南岛的案例和材料,分析说明区域的基本特征。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 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 (1)指标????? 单一指标或综合指标自然要素特征或人文要素特征 (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思考 1.区域之间的界线都是明确的吗?试举例说明。 答案 不是。区域之间的界线往往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但其位置不都是明确的。诸如国家、行政区等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十分明确的,但诸如气候区、植被区等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的特点。 二、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 (1)概念:是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2)类型:包括自然区域和人文区域。 2.功能区 (1)概念: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2)组成:功能区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 3.区域的空间尺度 (1)空间尺度:区域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包括大尺度的区域、中等尺度的区域和小尺度的区域。 (2)特点: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

述得就越具体,越详细。 三、区域的特征 特征含义 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一致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 开放性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思考 2.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是否表明区域内部就不存在差异? 答案不是。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但并不是说内部特征完全一致,即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中也存在旱地。这说明区域内部特征只是求大同存小异。一般而言,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越小。 探究点一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和“甘肃省干湿区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