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3课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课时练习题中华书局版

2018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3课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课时练习题中华书局版

2018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3课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课时练习题中华书局版
2018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3课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课时练习题中华书局版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一、选择题:

1、苏联解体的标志是(

A.《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

B.苏联“八一九”事件

C.赫鲁晓夫改革

D.

2、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

B.

C.

D.

3、1990年苏联政局动荡的直接表现是(

①苏共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②国民经济大滑坡③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裂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4、苏联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

B.

C.

D.

5、苏联解体表明(

A.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

B.

C.“苏联模式”的失败

D.列

二、填空题:

_________年苏联发生了“八一九”事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总统叶利钦实际掌握了国家大权。12月,俄罗斯11个原加盟共和国宣告建立_________,苏联解体。

三、简答题:

1、有人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

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

参考答案

一、1-5、ADDBC

二、1991 独立国家联合体

三、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当前世界上还有中国、越南、朝鲜等国在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中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显示了社会主义新的活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是苏联

模式的失败,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方式的失败。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出现不同的结果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13课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麻栗坡县天保口岸学校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导学案 年级九班级姓名科目历史制作人审批 13课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一、课前预习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P73页“思考与讨论”和试完成课后“参与园地”练习。 二、学习目标(1—2分钟) 1、了解和掌握东欧剧变的原因和过程,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及后果,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和经过等内容。 2、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启示的讨论,培养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能力。 3、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个复杂曲折的过程。 重点:苏联解体的原因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10分钟) 1、认真看书,注意结合目标圈划、标注知识要点。 2、依据导学案再次读书,独立完成导学案。 1、苏联建立的时间: 2、列宁为恢复国家经济而采取了政策,多种经济并存,取得良好效果。 3、斯大林建立体制,使苏联成为工业大国,但也有很多弊端。 4、经过改革,改革,均未触及苏联模式的根本。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20分钟) (一)东欧剧变: 1、什么叫东欧剧变?其实质是什么制度转变为什么制度? 东欧剧变,又称苏东剧变、东欧大革命、东欧民主化。西方社会也称为1989年革命。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由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2、东欧剧变后,政治版图有哪些重大变化?(P72页) 3、结合71页阅读广场,你觉得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P72页)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解体: 1、从经济上、政治上、外交上列举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并(结合73页小字部分)思考会带来什么后果?: 2、列举苏联解体的步骤: ①加盟共和国的独立;②新联盟条约的签订;③“八·一九”事件。 五、当堂练习(13—14分钟)

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2、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挫折是暂时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经验,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实力敌视、遏制乃至颠覆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因素使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3、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 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

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7)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 苏联的解体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首先,苏联的解体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北约东扩,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其次,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分裂。 其三,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 最后,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严重打击,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的困难。

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摘要: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20世纪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它的发生对于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毫无疑问将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我觉得对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应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来看待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吸取其中的教训,并将之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已经十多年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真正总结好苏联垮台的教训,对于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改革;经济建设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剧变,1990年初发生的苏东巨变对社会主义世界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和冲击,它使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曾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或者效仿。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它的弊端日趋严重,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讲的:“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社会昌盛,人民自由。用意识形态的方式搞经济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但是我们将近70年都在一条死胡同里发展,这条道路偏离了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竞争、联系制约、借鉴扬弃的关系,格外错综复杂。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红旗落地的历史悲剧。而在世界的东方,社会主义中国“风景这边独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进。 在这个时候,对于我们来说,系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学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象和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和新挑战,认清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是十分必要的。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发生是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总的合力的结果。既有深刻而复杂的国际背景,又有苏联、东欧国家内部深层次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又有80年代现实存在的多种原因,既有政治的原因,又有经济的原因。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建设长期搞不上去,社会主义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趋缓慢,甚至停滞倒退,动摇了社会主义的基础和政权根基;执政党政治上集权过度,民主不足,个人专断,官员腐败,日益脱离群众,失去民心;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直接葬送了社会主义的全部成果;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

2018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最新整理)

2018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 1 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 3500 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 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 525 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 2 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 2400 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 18 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 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分析

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看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摘要 本文针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进行了具体而深刻的客观分析,针对这一系列事件从历史背景以及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了当时历史背景的具体实践,总结分析其根本原因和实质,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总结了新的方法途径。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今天同样也需要历史经验和自身的探索,中国的发展必须结合实际,根据自身特点,借鉴历史教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认识到当今世界的大背景,经济大环境,国际间的大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否则则会出现如同苏联、东欧那样的悲剧。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充满活力。 关键词:苏联东欧马克思社会主义

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出现 东欧剧变[1],又称苏东剧变、东欧大革命、东欧民主化。西方社会也称为1989年革命。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3天便宣告失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苏联境内的活动。在1991年年底,他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苏联正式解体。(按照法律的规定,苏联解体[2]的正式时间应该是26日,这一天召开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宣布苏联解体。) 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 苏东剧变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剧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缓和、裁军、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对苏联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的严峻挑战。但是,苏联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使它不能够有效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并使其尽快地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越来越固定化,其对于先进生产力的容纳限度越来越小,而束缚生产力的作用却越来越大。苏联仍然固守冷战思维,强调通过不断增加投人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发展战略上,仍然实施一种赶超战略,强调在经济速度和经济规模上超过西方国家,没有注意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带动国民经济从投人驱动型增长转变为技术或者是知识密集型的增长,使经济资源的效率低下。这种增长方式严重地束缚了苏联经济的活力,使苏联同西方国家的竞争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因此,促使苏东剧变有多种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但主要的还是苏东自身的原因。 首先,经济方面:传统体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苏东执政党长期以来在“左”倾教条主义僵化理论的指导下,追求公有制的“纯洁性”,提倡“一大二公”;固守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否认商品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货币对立。它一方面造成了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乃至整个经济模式的扭曲,另一方面也造成苏东经济改革和调整的重大思想障碍。传统体制对政治与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这种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生产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而对于体制效率来说,这些恰恰是最宝贵的因素。否则,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缺乏生气,经济发展就缺乏活力和动力。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潜力,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表现在政治体制上使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没有保障,民主制度不健全、受破坏,缺少有力的必要的监督机制,由此发展为个人。少数人的独断专行;经济体制上不能够真正地提高经济效益。始终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的水平,必然不断扩大和西方国家的差距;不能够正确及时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完美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东欧剧变、苏联的解体。 (2)分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进程和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全面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有关资料,感知东欧剧变的过程和概况,从而理解东欧剧变的实质,正确认识东欧剧变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2)吸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重点:苏联解体 5、难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多少年?是如何从国际舞台上消失的?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的?对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呢? 新课学习: 一、东欧剧变 1、自主学习 (1)观察《1991年,阿尔巴尼亚的地拉那食品短缺,连日常食用的面包都成了紧俏商品》,阅读教材相关的文字,说出你获得的历史信息。 (2)讲述信息: 东欧剧变的时间,哪些国家出现了剧变,剧变的表现是什么? 东欧剧变是指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8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名称也改变了的一系列事件。 2、合作探究: (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东欧各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社会主义制度。 (2)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 东欧剧变的内因: ①历史原因。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推行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经济原因。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20世纪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但这些改革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以致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③政治原因。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 东欧剧变的外因: ①苏联因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

(完整版)2018年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

2018年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 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 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鼎盛: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2)主要内容 (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创立。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经中亚传入中国,后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单元总结

第1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同步练习及答案

历史:第1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同步训练(岳麓版九年级下)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它的成员国有() A.3个 B.10个 C.11个 D.12个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独联体”及相关的历史知识。“独联体”的成立过程是:1991年12月7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在明斯克会晤,叶利钦提出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构想,得到另两位领导人的赞同。12月8日,在布列斯特郊区别洛韦日森林的一个别墅里,三国领导人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最初有11个成员国组成,1994年3月格鲁吉亚正式加入,独联体成员国达到了12个。 答案:D 2.东欧剧变开始的时间应该是() A.1953年 B.1985年 C.1989年 D.1991年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主要历史时间的记忆和理解。1953年是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时间。1985年是上一节课中匈牙利卡达尔改革的时间,而1991年是苏联解体的时间。东欧开始剧变是在1989年下半年开始的,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国家名称也开始改变。 答案:C 3.填空: (1)面临国内经济、政治危机的东欧各国,又受到_________改革和西方“_________”的严重影响。从_________年下半年开始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_________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名称也改变了。 (2)_________年苏联发生了“八一九”事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总统_________实际掌握了国家大权。12月,俄罗斯11个原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共同发表了《_________》,_________宣告解体。 思路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东欧剧变的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西方的“和平演变”,开始剧变的时间“1989年”,以及社会制度的改变。 (2)本题主要考查苏联解体的具体时间。“八一九”事件后,掌握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关键人物是叶利钦,宣告苏联解体的重要宣言是《阿拉木图宣言》。

2018-2019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1—3课 (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同时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5.《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小国寡民。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4.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原因:进行一系列改革。 内容为:扩大公民权力——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①政治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②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③文化上:文化昌盛。 6.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训练男人为军人,训练妇女为合格母亲。 7.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帝国,出兵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8.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公元前8世纪建立罗马城——公元前509年建立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7年屋大维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四世纪末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灭亡(欧洲奴隶社会结束) 2.主要战争及人物: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汉尼拔 3.主要法律:《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基督教的兴起:1世纪,基督教出现在阿勒斯坦地区。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3.8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规定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建主服兵役。11世纪,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4.改革后果: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便是形容西欧森严的等级制度。 5.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鼓励基督教发展,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教区人“什税一”给教会。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6.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西欧庄园 1.形成:9世纪开始流行,11世纪时,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性质: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领主与佃户的关系: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经验和教训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解体已近十五年了,但是关于“苏联解体经验教训”这个问题的讨论仍不失现实意义,特别是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只有找到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才能真正汲取其教训。 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纷纷易手。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下野。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东欧国家的剧变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一,历史原因。二战后,东欧八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在经济上,苏联的经济体制成为可奉行的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二,改革失败。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最终脱离了群众,这是东欧各国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第三,关于外部原因。首先是苏联方面的因素。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苏联对东欧的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戈尔巴乔夫为了缓和同美国与西欧的关系,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取了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苏联和西方的因素,是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 1991年8月14日,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这一条约的签订,不仅意味着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的开始。苏联的解体,既有其长期的历史原因,也有其复杂的现实原因。第一,关于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存在的不适应商品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积重难返的突击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不健全;民族政策中的错误;对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政策。第二,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是造成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纠正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其宗旨应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戈尔巴乔夫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乱和苏联的最终解体,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第三,关于外部原因。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和平演变”战略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掉以轻心的。其二,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所凭借的,归根结底是其所拥有的经济实力。 只有从苏联解体中汲取教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有借鉴意义,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此,我认为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我们的启示 数学科学学院应用数学专业杨龙20104207045 引言: 东欧剧变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波兰。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纷纷易手。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下野。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东欧剧变之后,又一个超级大国倒下了。1991年12月25日圣诞节夜,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职。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严重挫折,东欧与苏联到底怎么会落到亡党亡国的命运?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苏共的失败?苏共的失败对我们有什么有意义的启示? 原因: 东欧剧变的原因总结 (一)东欧剧变的内因。 1.历史原因 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一直以老子党自居。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政外交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各国惟一可奉行的社会主义模式。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成了美苏冷战的牺牲品。 2.经济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但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以致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3.政治原因 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各国党和政府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获取相当数量的群众的支持并最终以大选的形式获取政权。 (二)东欧剧变的外因: 1.苏联因素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据估计,从1972年到1981年,苏联对东欧的贸易补贴总额为1019亿美元。为了甩掉东欧这个经济包袱,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

部编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1至21课知识点归纳

2018秋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1至21课知识点归纳 第1—3课 1.四大文明古国比较简表 3.种姓制度建立者:雅利安人 4.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同时宣扬“忍耐顺从”。

5.《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小国寡民。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4.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原因:进行一系列改革。 内容为:扩大公民权力——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①政治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②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③文化上:文化昌盛。 6.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训练男人为军人,训练妇女为合格母亲。 7.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帝国,出兵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8.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公元前8世纪建立罗马城——公元前509年建立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7年屋大维罗马帝国——2世纪罗

第1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同步训练 预习类训练: 1.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它的成员国有() A.3个 B.10个 C.11个 D.12个 2.东欧剧变开始的时间应该是() A.1953年 B.1985年 C.1989年 D.1991年 3.填空: (1)面临国内经济、政治危机的东欧各国,又受到_________改革和西方“_________”的严重影响。从_________年下半年开始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_________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名称也改变了。 (2)_________年苏联发生了“八一九”事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总统_________实际掌握了国家大权。12月,俄罗斯11个原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共同发表了《_________》,_________宣告解体。 强化类训练: 1.被美国总统里根称为“巨大的非军事力量”的“和平演变”手段是() A.经济封锁 B.科技竞争 C.大众传播 D.文化渗透 2.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欧各国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③世界大国之间的军事竞争 ④西方“和平演变”的严重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苏共的最后一位中央书记是() A.列宁 B.斯大林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4.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A.1989年 B.1990年 C.1991年 D.1992年 巩固类练习:

1.苏联解体的标志是() A.《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 B.苏联“八一九”事件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各国放弃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党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3.1990年苏联政局动荡的直接表现是() ①苏共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②国民经济大滑坡③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裂严重 ④苏共党内斗争日趋尖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苏联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背离倾向 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5.苏联解体表明() A.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 B.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C. “苏联模式”的失败 D.列宁主义的失败 6.(1)图52中的人物是谁? 图52 (2)他在什么事件以后掌握了国家大权? (3)他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教案 中华书局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教案中 华书局版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 看书做下题 1.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年代后期,又把改革重点转到方面,此后,苏联的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转变为,国家权力分散。 2. 年8月19日,由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失败,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领导人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年底苏联解体。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 4. 世纪________年代,东欧各国的经济每况愈下,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同时,(国别)也放松了对它们的控制。 5.从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一年之内,执政年的各国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执政党的改变,也之发生了变化。 6.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五,一分为二,和合并实现了统一。 达标测试 1.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欧各国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③世界大国之间的军事竞争 ①②③ B. C.②③④ D. 2.被美国总统里根称为“巨大的非军事力量”的“和平演变”手段是() A.经济封锁 B. C.大众传播 D.文化渗透 3.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 B. C. 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4. 1990年苏联政局动荡的直接表现是( ①苏共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②国民经济大滑坡③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裂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5.苏联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 B. C. D. 6.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A.1989年 B.1990 C.1991年 D.1992年

2018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

2018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3)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苏联和匈牙利的改革以及苏联解体等史实,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要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东欧剧变的实质、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新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音像资料:有关苏联的解体的片断。 (为什么会解体?给我们留下哪些思考?)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人物介绍:赫鲁晓夫 小组活动: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经济、政治方面) 线索梳理: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什么做法? 畅所欲言:你如何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 (强调赫鲁晓夫将苏联出现的问题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成效不大。) 2. 东欧改革——匈牙利的改革 联系旧知:东欧各国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明确东欧各国之所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有重大关系,所以最初各国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随着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显露,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并未得到提高,有的国家如:波兰、匈牙利甚至还有所下降,各国先后进行了改革。) 线索梳理:匈牙利事件的大致经过。 历史小沙龙:匈牙利改革的原因、措施、结果。 3. 中国改革(学生自学) (二)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的历史背景 首先肯定东欧国家4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接着指出它们在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种种问题。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摘要:二十世纪世界历史的一个重大事件就是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我们,是否应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后的发展作出回应,准确分析其原因,总结经验,从失败中探索前进的道路,最重要的是这件事背后告诉我们的真理——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苏东剧变是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苏联及东欧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在这一事件中,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德国也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从表面上看这一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迅猛、剧烈,像一场大地震,出乎人们的预料之外,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人们一般把这一事件称为“苏东剧变”。 这一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心中产生了各种疑惑,为什么曾经的“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竟在短短的十多年间陨落,是不是体制出现了问题,而我们作为曾经一度效仿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国又该何去何从?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苏东剧变绝不是由社会主义制度引起的,更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命运.原因有很多,但可以从内外两种因素来分析:其中最主要的外部原因在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长期对苏联东欧实施和平演变、和平瓦解的战略和策略起了作用,导致苏联解体的外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敌视社会主义苏联。一方面,西方国家实行“战略遏制”的同时,孜孜不倦地奉行着“积极接触政策”,通过经济贸易,文化、科技交流,人员往来等各种渠道对苏联进行和平演变。同时又通过大众传媒将西方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冲破了苏联官方的各种思想防线,并逐步渗透到苏联社会尤其是青年一代,从而为苏联发生剧变奠定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在政治上,美国和西方国家大力宣传自由、民主、人权观念,或明或暗地支持苏共的政治反对派,对苏联领导人的某些“不民主”做法指手画脚,为反对派撑腰打气。另一个重要的外部原因是东欧国家先于苏联而发生剧变,对苏联政治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也极大地鼓舞了正在与苏联展开决战的激进民主派和民族分离主义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摘要: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 是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本文认真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并总结其历史教训。 关键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启示 东欧剧变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 [1]。东欧剧变的发生和实质:1989~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一年多里,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6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性质。紧随其后,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在南斯拉夫,先是南共联盟不复存在,原南斯拉夫联邦内的各邦都发生了剧变,其后在经历近一年之久的内战后,于1992年4月最终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共和国。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在经济上,否定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开始实行混合所有制或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 是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认真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 总结其历史教训, 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 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 试图通过加强苏联人的纪律来克服经济停滞问题, 在发现加强纪律不足以解决问题后, 他又提出改革。由于苏联统治阶层内部已经存在着一个特权官僚集团, 戈尔巴乔夫不能顺利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因为那些官僚不听从他的指挥。为了打击官僚主义者, 他推出了“公开化”战略, 使苏联进入公开讨论问题和民主化过程, 让人民发泄对苏联制度的不满情绪, 因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