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凝血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正常值

凝血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正常值

凝血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正常值
凝血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正常值

凝血像(APTT、PT等)检测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肝功|化验|正常值

如何看化验单(血常规篇)

如何看化验单(血常规篇) 在医院看病后,手拿着一叠检验单,看看那密密麻麻的数字、符号,这些东西说明什么?我究竟得了什么病?找医生问吧,病人这么多,医生哪有空�一解释;看书吧。如此深奥的医科书,怎么也看不懂。怎么办?现在好了,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就临床中一些常见的检 验项目向您逐一介绍,让您心中有 数。 临床检验中.最常见的检查莫过于 血、尿、大便三大常规检验.这些 检验费用低廉,速度快,可以了解 到疾病的许多情况。因此,深受广 大医务人员的喜爱,被昵称为“三大常规”。 本期就从血液检验开始谈起。 血液检验以前是指血常规检查,是手工操作、显微镜下计数的,它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等,共有10来个项目。做一个病人的血常规检验最熟练、最快速也要10来分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仪器自动化.目前大部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目前称血液学分析)。每次检查只需用0.1毫升(约两大滴血)的抗凝血,只要用30秒或1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检测并打印出20多项结果。不过,这些结果大多是用英文的缩写名称报告的,而其中的一部分结果只有检验医学的专业书籍才有介绍,所以患者很难理解其中的意义。 血液检验就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这三个系统与血浆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参与机体的代谢及每一项功能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血液中的任何有形成分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反之,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可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因而血液学分析及其结果对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血常规各项指标所代表的含义

血常规各项指标所代表的含义 白细胞计数 (WBC) 4.0~11.0 ×109/L 临床意义 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注意事项 淋巴细胞百 分率 (LYMPH%) 20~40 % 临床意义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单核细胞百 分率 (MONO%) 3.0~8.0 % 临床意义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注意事项 中性粒细胞 百分率 (NEUT%) 50~70 % 临床意义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注意事项 嗜酸性细胞 百分率 (EO%) 1.0~5.0 % 临床意义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烧伤、大手术后,患大叶性肺炎、伤寒、猩红热等疾病严重 注意事项 嗜碱性细胞 百分率 (BASO%) 0.0~2.0 %

临床意义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注意事项 淋巴细胞绝 对值 (LYMPH) 1.0~3.5 ×109/L 临床意义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注意事项 单核细胞绝 对值(MONO) 0.0~0.8 ×109/L 临床意义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中性细胞绝 对值(NEUT) 2.0~7.5 ×109/L 临床意义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注意事项 嗜酸性细胞 绝对值(EO) 0.0~0.7 ×109/L 临床意义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注意事项 嗜碱性细胞 绝对值 (BASO) 0.0~0.1 ×109/L 临床意义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注意事项 红细胞计数 (RBC) 3.5~5.6 ×1012/L 临床意义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贫血,出血 注意事项 血红蛋白110~160 g/L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全网发布:2013-12-04 17:28 发表者:张涛23219人已访问 一、谷丙转氨酶(ALT): 最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之一,参考值为小于40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意义: 在急性乙肝及慢性乙肝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 但ALT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 另外需要注意,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二、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0~37μ/L,当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三、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与值为30-90u/L。 临床意义:ALP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ALP明显升高。 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ALP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四、谷氨酰转移酶(GGT): 健康人血清中G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 临床意义: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乙肝时,GGT呈中等度升高;慢性乙肝、肝硬化的非活动期,酶活性正常,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洁动或病情恶化; 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300~1000U/L),ALT 和AST仅轻度增高,甚至正常。酗酒者当其戒酒后GGT可随之下降。其他如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升高。 五、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

入职血常规检查的指标

入职血常规检查的指标 入职血常规检查一共有19项指标。 这19项指标主要包括了白细胞数目WBC、淋巴细胞数目Lymph、中间红细胞数目Mid#、粒细胞数目Gran#、淋巴细胞百分比Lymh%、中间细胞百分比Mid%、粒细胞百分比Gran%、红细胞数目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 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小板数目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 血小板压积等。 1、查餐后血糖 在一般的体检项目中,多要求空腹测血糖,一些人以为空腹血糖正常就万事大吉了。 实际上,即使空腹血糖正常,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虽然尚未达到糖尿病诊 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低减,大血管病变,此时警钟已响起。由于许多糖尿病前期无 明显症状,等到发现自己有糖尿病明显症状时,实际上已经患上糖尿病了。 2、冠状动脉造影 心脏病人存在显形、隐形。目前采用的常规体检,对心脏一般靠心电图来检测。体检 中相当一部分人会被查出心律失常、心肌劳累等问题。但对于隐形冠心病、早期心肌梗塞 等早期心血管的毛病很难被发现。冠状动脉造影能够测出心脏病的前期心血管是否狭窄, 准确诊断冠心病。 血常规检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空腹。因为人在吃东西后会使血液中物质含量有所变化,所以在饱腹抽血后很难 得到稳定的化验值。体检者在头天晚上进食后到次日上午,空腹时间要求超过10小时, 这时人体血液内各种化学物质就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放松。如果人太过紧张,就会导致血管收缩,造成抽血困难,所以在体检抽血时 要让心情放松。 3、为了避免针口出血,在抽血后需用医用棉签进行按压,时间为三到五分钟,千万 不要用手揉,否则会造成皮下血肿。如果在按压后有出血症状,需延长按压时间。 入职体检套餐:项目包括一般检查A、内科、男外科/女外科、血常规、尿常规、肝功二项、肾功一项、胸部正位、心电图。 职场白领:在健康筛查的基础上针对血脂、肝功能、肿瘤标记物等检查项目进行了细化,特别关注高血脂、心脑血管病、肝病等慢性病及常见肿瘤的筛查。 以下体检项目都是入职体检常见的体检项目,不能通过都是不合格的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N 0.3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B 0.00 ~0.01 (0~1%) 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 单核细胞M 0.03 ~0.08 (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 ×10的6次方/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如何看健康体检各项指标

如何看各项指标 总胆固醇(Tch、CHOL):如增高表示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胆总管阻塞、糖尿病、粘液性水肿等。减低则甲亢、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甘油三酯(TG、TRIC):如增高表示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脂蛋白酶缺陷、脂肪肝等。减低则甲亢、肝功能严重衰竭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如减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增高时对身体有益。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如增高表示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减低时对身体有益。 甲胎蛋白(AFP):增高:肝癌、肝硬化、恶性畸胎瘤、肝母细胞瘤、卵黄囊肿瘤、急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如增高表示肝胆疾病、心血管疾病、服用损肝药物、饮酒过量等。 乙肝“二对半”:HBsAg和HBsAd(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HBeAg和HBeAd (乙肝e抗原和抗体);HBcHb(乙肝核心抗体)。正常均阴性。 肝炎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一览表 化验项目缩写符号法定单位 总胆红素定量 TBiL 1.7-17.1μmol/L 直接胆红素 DBiL 0-6μmol/L 谷丙转氨酶 ALT 5-40u/L 谷草转氨酶 AST 5-40u/L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5-54u/L 乳酸脱氢酶 LDH 109-300u/L(速率法) 碱性磷酸酶 AKP 35-125u/L(速率法) 胆碱性酯酶 CHE 4.2-9.8ku/L(速率法) 血清总蛋白 TP 60-80g/L

白蛋白 A 35-55g/L 球蛋白 G 20-30g/L 胆固醇 CHO 3.1-5.7mmol/L 甘油三酯 TG 0.23-1.24mmol/L 凝血酶原时间 PT 11-14秒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80-100% 肌酐 Cr 44-133μmol/L 尿素氮 BUN 1.79-7.14mmol/L 血糖 GLU 3.89-6.11mmol/L 甲胎蛋白AFP 50μg/L 免疫球蛋白G IgG 12.87±1.35g/L 免疫球蛋白A IgA 2.35±0.34g/L 免疫球蛋白M IgM 1.08±0.24g/L 补体3 C3 1.14±0.27g/L 补体4 C4 553±109mg/L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0.56-0.76%CD4 0.38-0.52% CD8 0.22-0.32% 常见尿液生化指标意义 1、尿颜色:淡黄色 深茶色尿见于胆红素尿; 红色尿见于血尿;

怎样看肝功化验单

怎样看肝功化验单 肝功检查,就是通过抽血化验来了解肝脏功能是否正常,通常医院所做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Sil)等。 1、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 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主要分布肝细胞内,为肝细胞受损的最敏感指标之一,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轻一中度增高见于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血吸虫病、心脏疾病、胆囊疾病、使用某些药物后、化学药品中毒等,显著增高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中毒性肝炎等。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主要分布组织细胞内,心肌细胞内最多,其次为肝细胞中。AST增高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外伤、肝炎、肝癌、激烈运动、使用某些药物后等。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即AST/ALT?1,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注意ALT与AST的比值变化:ALT/AST?1常提示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肝坏死、心肌梗死;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轻型常表现为ALT/AST>1;慢性肝炎的后期、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严重,AS-I'升高明显,AST/ALT?1,甚至?2。 2、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 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一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SIB)、尿胆原(UBG)、血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GGT)及碱性磷酸酶(ALP)等。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可以出现上述指标升高。溶血性黄疸时,可以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 总胆红素(T-Bil):升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溶血性黄疸。如果同时测定DBil,可以鉴别诊断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 γ-谷氨酰转肽酶(GGT,γ—GT):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病人中.该酶多数呈中度或高度增加、可大于正常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但肝癌GGT的测定结果与其他肝胆疾病,尤其与黄疽病例重叠甚多,故单项测定GGT对肝癌并无诊断价值,但若同时测定甲胎蛋白、ALP,则诊断价值较大(甲胎蛋白阴性,而ALP、GGT

-血常规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血常规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主要反映有无感染,当然作用很多,这是主要作用. 红细胞系列的主要反映有无贫血. 血小板系列的主要反映有无血小板减少或者增多. 以上是常用的作用.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我的孩子有一回发烧,也是的,退烧药才吃下去,不一会就退下去了,过了几个小时又烧起来,如此反复。送去医院看了,验了个血,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烧,病毒性感染的一个特征就是反复发烧。 医生并没有开退热针,也没吊瓶,只是开了3针抗病毒针,打了3天果然就没再高起来过。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 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 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 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肺炎 牙床发红、唾液多——口腔炎 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脑膜炎 呕吐、抽筋、意识不清——肺炎、急性脑病 尿的次数多、血尿——尿道感染 发烧的同时,抽风——热性抽筋

教你明白看懂肝功能检测化验单

教你明白看懂肝功能检测化验单 来源: zfgfz 作者:陈医生 临床上肝功能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蛋白代谢检查、糖代谢检查、脂类检查、胆红素代谢检查、血清酶学检查等。 一、如何看血清酶学化验单 常见以下几种酶:谷丙转氨酶(英文简写为ALT或GPT)、谷草转氨酶(AST 或GOT)、碱性磷酸酶(英文简写为ALP)、γ-氨酰转肽酶(英文简写为γ-GT)、胆碱酯酶(英文简写为CHE)。它们的正常值一般在化验单上标示出来,如果采取的化验方法不同,各种酶的值也就不同。通常的参考值是: ALT<40U;AST<40U;ALP:30-133U;CHE:3278-13200U;γ-GT<40U 大多数脂肪肝病人的AST、ALT正常或仅有轻度升高。如果这两个值远远高出正常值,则应该怀疑病毒性肝炎或其它急性肝炎。ALT和AST存在于正常肝细胞中,当肝细胞损伤时即逸出细胞外进入血液中。因此血液中的ALT和AST 升高间接反应肝脏受损的程度。 二、如何看胆红素代谢化验单 常用的胆红素代谢化验项目有: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三项。这些指标的正常数值为:血清总胆红素: 1.7l-17.1μmol/L;间接胆红素:0~6.81~mol/L;直接胆红寨:1.7-10.2μmol/L。 血清总胆红素的临床意义:①判断有无黄疸或黄疸的程度:TBil 17~ 34μmol/L为隐性黄疸,34~170pμmol/L为轻度黄疸,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大于340μmol/L为高度黄疸;②判断黄疸的类型:TBii在340~510μmol/L 者多为阻塞性(完全梗阻)黄疸,不完全性梗阻多为170~265μmol/L,肝细胞性黄疸多为170~200μmol/L,溶血性黄疸很少超过85μmol/L;③结合血清胆红素分类判定黄疸类型:TBil和直接胆红素增高为溶血性黄疸。TBil和间接胆红素增高为阻塞性黄疸,TBil、间接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增高均为肝细胞性黄疸。 三、如何看血浆蛋白化验单 肝脏是机体蛋白代谢的主要器官。如白蛋白、脂蛋白、凝血因子和纤溶因子以及各种转运蛋白等均系肝细胞合成,当肝功能受损时这些蛋白质便减少;γ-球蛋白虽不是肝细胞合成,但肝脏功能受损时,如有炎症时,γ-球蛋白可增多。测定血清蛋白水平,可了解肝脏对蛋白质的代谢功能。 脂肪肝最常见的异常变化是血浆蛋白总量改变和白、球蛋白比值倒置,有些病人的α1,α2,β-球蛋白增加。脂肪肝治愈后,血浆蛋白恢复缓慢,常要经过3-6个月之后才恢复正常。肝功能化验单上蛋白检查主要有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入职查血常规检查的具体流程

入职查血常规检查的具体流程 1、咨询并选项(个人在接诊台、集体在信息部,可电话预约); 2、缴费; 3、接诊台领取体检通知单或体检表; 4、餐前检查(抽血、腹部彩超、人体彩超); 5、就餐; 6、各科检查; 7、彩超(子宫、附件、前列腺); 8、核对体检项目; 9、将体检通知单或体检表交回接诊台;10、体检结果一般三天后可领取。 我们从出生到如今经历过无数的检查,或冗余或简单,从上学时每年的体检再到入职时的常规体检,无不是为了保证我们自身的健康,以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正常状态。而入职查血常规又是入职体检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入职查血常规检查的具体流程。 入职查血常规检查的具体流程 血常规是血液中血浆、血细胞组成和比例等数据。检查有无可以发现贫血、炎症、止血异常、血液病和肝、脾的病变及临时性感染等。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血小板数目、血红蛋白、中间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粒细胞数目、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淋巴细胞百分比、粒细胞百分比、中间细胞百分比共18项检查结果。 入职血常规检查一共有19项指标。这19项指标主要包括了白细胞数目(WBC)、淋巴细胞数目(Lymph)、中间红细胞数目(Mid#)、粒细胞数目(Gran#)、淋巴细胞百分比(Lymh%)、中间细胞百分比(Mid%)、粒细胞百分比(Gran%)、红细胞数目(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小板数目(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等。 一、查餐后血糖 在一般的体检项目中,多要求空腹测血糖,一些人以为空腹血糖正常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即使空腹血糖正常,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虽然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低减,大血管病变,此时警钟已响起。由于许多糖尿病前期无明显症状,等到发现自己有糖尿病明显症状时,实际上已经患上糖尿病了。 二、冠状动脉造影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最新资料推荐------------------------------------------------------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一、谷丙转氨酶(ALT): 最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之一,参考值为小于 40 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意义: 在急性乙肝及慢性乙肝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 但 ALT 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 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 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 60 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 80 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 另外需要注意, ALT 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 ALT 并不升高。 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二、谷草转氨酶(AST):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 0~37 /L,当 ALT 明显升高,谷草(AST) /谷丙(ALT) 比值1 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 1 / 6

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三、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参与值为 30-90u/L。 临床意义: ALP 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 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 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 ALP 明显升高。 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 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 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 ALP 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四、谷氨酰转移酶(GGT): 健康人血清中 GGT 水平甚低(小于 40 单位)临床意义: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 GGT 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乙肝时, GGT 呈中等度升高;慢性乙肝、肝硬化的非活

肝功各项指标解读

肝功检查项目 1、肝细胞损伤检查:包括血清酶类及血清铁等,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等。 2、肝脏排泄功能检查:检测肝脏对某些内源性(胆红素、胆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药物等)高摄取物排泄清除能力。 3、肝脏贮备功能检查:血浆的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 4、肝脏间质变化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已基本取代了絮浊反应,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 肝功能检查最新项目 近期有关部门新增五项肝功能检查最新项目,具体如下: 1、甘胆酸(CG):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时,血液中CG含量就明显增高,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LT等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 2、铁蛋白(SF):在肝内合成并储存,肝细胞炎症反应可使SF合成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可使SF释入血中,SF上升程度与肝细胞受损轻重呈平行关系,但在严重低蛋白血症、缺铁性贫血可明显降低。 3、前白蛋白(PA):对早期发现重症肝炎及慢性肝损害有一定意义。病愈重值愈低。 4、转铁蛋白(TF):是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转铁。急性肝炎时TF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则可低。其他多种感染时TF 降低,而缺铁性贫血和妊娠末期TF升高。 5、胆汁酸(TBA):是肝排泄的主要有机阴离子,其代谢情况主要受肝脏控制,当肝功能损害时,其升高往往比胆红素早而明显。因此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害。 肝功怎么检查 肝功能指标临床检测正常值: 谷丙转氨酶(ALT)0~40 谷草转氨酶(AST)0~37 谷草/谷丙(AST/ALT)0.80~1.5 谷氨酰转移酶(GGT)7~32 碱性磷酸酶(ALP)53~128 总胆红素(TBILI)5.1~19.0 直接胆红素(DBILI)0.0~5.1 间接胆红素(IBILI)5.0~12.0 总蛋白(TP)60~80 白蛋白(ALB)35~55 球蛋白(GLB)15.0~35.0 白球比(ALB/GLB)1.20~2.00 葡萄糖(GLU)3.89~6.11 尿素氮(BUN)1.7~8.3 肌酐(CRE)53~108 乳酸脱氢酶(LDH-L)109~245 肌酸激酶(CK)24.0~195.0 总胆固醇(CHOL)3.35~6.45 甘油三酯(TRIG)0.48~1.17 尿酸(UA)202~416 肝功检查结果分析 1、谷草转氨酶结果的分析:谷草转氨酶(AST)增高>60u/L;心肌梗死急性期、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活动期、肝癌、心肌炎、肾炎、肌炎。 2、ALT/AST比值结果分析:AST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由于大约80%的AST存在于线粒体内,所以对肝细胞损伤的敏感度不如ALT,升高的幅度也不如ALT大,但如果AST大幅度升高意味着肝细胞损伤比较严重。因此,在临床上往往把ALT/AST 的比值作为一个诊断指标和病情监测指标来看。 3、γ谷氨酶转肽酶(GGT)的结果分析:GGT主要是来自肝胆系统,因此,它主要是肝胆疾病的监测项目。 (1)肝脏炎症:GGT轻度和中度增高。 (2)肝胆其他疾病:肝癌、肝阻塞性黄胆、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胆囊息肉、胆结石、胰腺炎、胰头癌、胆道癌等、GGT明显升高。 (3)长期或大量的饮酒,也会导致该酶的升高。 (4)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纳、安替比林者,口服避孕药等也会使GGT升高。 4、胆红素的结果分析:胆红素是血液中衰老红细胞分解和破坏的产物。它分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三种。 (1)肝细胞受到损伤时如肝炎时,直接和间接胆红素会明显升高。 (2)胆道疾病,尤其是胆囊结石、胆道息肉、胆囊炎等、血中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 (3)溶血性疾病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来源增加,肝脏处理不及,造成间接胆红素明显增加。 5、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结果分析:血液中蛋白的含量可以反映肝脏功能,如果蛋白质降低就表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害,是病情比较严重的表现,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一些非肝脏疾病也可以使血液中蛋白质发生变化,所以分析结果时要注意一些生理性的影响因素。

3分钟看懂肝功能指标

3分钟看懂肝功能指标!(转自丁香园) 一、反映肝细胞直接损害的指标 最为常见的是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其中ALT、AST 提示肝细胞损伤坏死,而ALP、γ-GT则与胆汁淤积有关。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是所有肝脏疾患的典型表现,包括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药物中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ALT、AST 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但需要注意以下特殊情况: 1. ALT、AST水平与肝细胞损伤坏死之间的相关性不是最强,不能因为ALT、AST仅超过正常值上限1-2倍就不引起重视,临床上许多终末期肝病患者,由于有功能的肝细胞的大量丧失,其ALT、AST可在正常值范围内。 2. ALT、AST在肝脏中含量最多,除此之外尚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肾脏、脑、胰等脏器中,因此在心肌和骨骼肌等脏器损害时,ALT、AST也可异常升高,在剧烈运动、长途旅行时可出现一过性的AST(偶有ALT)水平升高。 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反映胆汁淤积,在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大多正常或轻度升高。若ALP、γ-GT 异常升高、同时伴有ALT、AST异常升高,需考虑存在肝细胞损伤坏死伴肝内胆汁淤积;若ALP、γ-GT异常升高,但ALT、AST 升

高不明显,需警惕存在肝内肝外胆道阻塞,这时需要腹部B 超、CT 排除肿瘤、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肝肉芽肿、肝脓肿等疾病可能。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表现为ALP、γ-GT 显著升高,而ALT、AST 轻度异常。 ALP 主要存在于肝、骨骼肌,在儿童期及青春期由于骨骼发育,ALP 可达正常成人数倍;在某些骨骼疾病时ALP 可异常升高;妊娠后期胎盘型ALP 进入血液循环后可异常升高。但上述情况下γ-GT 、ALT、AST 大多在正常范围。有部分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ALT、AST、ALP 逐渐趋于正常,但γ-GT 持续增高,则提示发展为慢性肝炎可能。 二、胆红素与胆汁酸代谢 胆红素主要是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肝脏负责将其从血液中摄取并分泌至毛细胆管,经肠道细菌作用,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少部分经肾脏排出。当血液中总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时,就会出现尿黄、皮肤黄染,临床上称之为“黄疸”。 临床上除了肝脏疾病引起黄疸外,还需要考虑以下情况: 1. 溶血、红细胞生成不良等血液系统疾病,肝功能表现为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而直接胆红素正常或轻度升高,ALT、AST基本正常。 2. Gilbert综合征(轻度慢性高胆红素血症),遗传性疾病,人群发病率3% -7%,一般在20 - 30 岁后被发现,总胆红素位于30 - 50 umol/L 左右,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直接

肝功能化验单对照表怎么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肝功能化验单对照表怎么看 导语:很多人在得上乙肝之后,定期会到医院做肝功能的检查,在检查之后通常会有一个肝功能化验单对照表,其中的项目有许多,比如胆红素、血清蛋白 很多人在得上乙肝之后,定期会到医院做肝功能的检查,在检查之后通常会有一个肝功能化验单对照表,其中的项目有许多,比如胆红素、血清蛋白、转氨酶等,通过看肝功能化验单对照表,可以知道自己的肝脏健康程度,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下肝功能化验单对照表怎么看。 第一、血清转氨酶等检查,以血清酶类检测为主: 1、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为0-40u/l,可作为肝脏受损的标志,上升幅度与肝功能受损成正比; 2、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为0-40u/l,它上升往往反映肝脏细胞坏死; 3、谷氨酰转肽酶(ggt),正常值为0-40u/l; 4、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值为30-90u/l,上升可提示胆汁淤积引发的肝炎、肝硬化、肝癌;甲胎蛋白(afp),正常值为20-30ng/l,上升可提示重型肝炎或肝癌的可能。 第二、血清胆红素检查,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正常值范围分别为1.7-17.1、1.7-7和1.7-13.7,通过对人体血清胆红素的检查可以诊断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第三、血清蛋白的检测,白蛋白(alb)正常范围值为35-55g/l,球蛋白(glo)正常值范围为20-30g/l,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正常范围为 1.5-2.5/1,白球比值异常可反映肝炎的可能。 肝功能化验单对照表怎么看?在上文为您介绍了肝功能化验单对照表的内容,您可以通过上面的介绍与自己检查出来的肝功能化验单比

体检血常规各项指标

血常规化验单

2.三分群血常规,就是说五种白细胞被分成了大中小三群: LY% 淋巴群 MO% 中间群 GR% 粒细胞群(中性粒细胞、嗜 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 细胞) 3.中文名称、英文缩写 (仪器不同,某些缩写也不同,仅供参考)中间细胞绝对值MO#,MONO#,W—MCC 粒细胞绝对值GR#,GRAN#,W—LCC 淋巴细胞绝对值LY#,LYM#,W--SCC, 淋巴细胞百分比LY%,LYM%,W--SCR%

中间细胞百分比MO%,MONO%,W--MCR% 粒细胞百分比GR%,GRAN%,W--LCR%. 血液化验问答总汇 1.问:血常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答:血常规检查是医院中最常见的一项化验,用于对病人身体状况的一般了解和对疾病的初步判断和对治疗疗效的观察。血常规一般应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但由于现代实验室中做血常规检查常使用多参数血细胞计数,一次测定可以得到多达十几项参数,所测定的项目除上述四个参数外还包括血小板和血小板参数、红细胞各项指数、白细胞分类结果等许多参数,甚至还有三个细胞分布直方图。所以血常规的概念可以扩大为含有多项红细胞参数,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等多达十余项指标的一组实验内容,较为常见的是含有16~18项参数的血常规化验结果。血常规具体各项目的名称、参考值、临床意义参考书中各项目的详细介绍。2.问:什么是血象 答:这是一个习惯的称呼,某些临床医生和病人习惯将血常规检查称为“血象”,在某些书中甚至专业书中也有类似的写法。如医生说:“先去查个血象”,实际上这时候要病人做个血常规检查,这个血象检查指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就是人们所说的血色素)和白细胞分类等一些最常见的检验项目。 3.问:为什么要常做血常规检验 答:在医院看病时,医生往往要求病人首先做个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验虽不是什么特异性的实验,但由于血液不断的在全身循环,流经身体的各个重要器官,渗透到各组织中,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维护人体各处机能活动和内外环境的平衡,人体各部位稍有异常改变,都会由血液携带其各种信息传达出来,故检查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量和质的变

血常规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血常规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WBC) 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多:初生儿、运动、疼痛、情绪变化、应激、妊娠、分娩 一、病理增高见于: 1、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和非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局部炎症,以及一些细胞感染。 2、组织损伤:手术后,急性心肌梗塞等。 3、恶性肿瘤及白白病:急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尤以慢性白血病增高最多。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如肝癌、胃癌等。 4、其它: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尿毒症、酸中毒、某些药物中毒、烧伤等。 二、减少见于: 1、某些感染:细菌感染(如伤感、副伤寒);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麻疹)。 2、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 3、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如肝硬班替氏综合症。 4、理化因素:放射性物质、X线、某些抗癌药、解热镇痛药等,可造成白细胞减少。少于0.5×10^9/L提示患者受感染的危险极大,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并仔细监测。少于3×10^9/L可认为白细胞减少,应了解白细胞分类,并作进一步检查;多于12×10^9/L可视为增多,白细胞分类对确定增多原因有一定价值,应寻找感染的来源。30×10^9/L或更多者有白血病可能,应作白细胞分类及骨髓检查。 参考值:成人:4~10 ×10^9/L 婴儿(两周岁内):11~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一、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 1、增高见于: 1)急性感染和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脓肿等。 2)组织损伤:大手术后、心肌梗塞、肺梗塞等。 3)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4)各种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等。 2、减少见于: 1)某些传染病:流感、伤寒、付伤寒、麻疹。 2)某些血液病: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 3)化疗或放疗后,抗癌药物,X线及镭照射。 4)其它: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度恶病质。 嗜酸粒细胞: 1、增多见于: 1)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常见肝功能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见肝功能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肝脏号称人体的“化工厂”,担负着代谢、解毒和合成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肝病,都会导致患者的肝功能发生异常改变。而这些异常均可通过检测患者的肝功能体现出来。因此,肝功能的检测结果对肝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不同的检查项目有着不同的意义,那么肝功能化验单上的各项指标都具有什么临床意义呢? 1.血清转氨酶 血清转氨酶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肝细胞内,常见的有丙氨酸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等。血清转氨酶在人体肝细胞内的浓度比在血液中的浓度高出1000~5000倍。如果患者的肝细胞因炎症而出现损伤时,其细胞内的这些酶就会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所以,血清转氨酶是反映患者肝细胞损害的最灵敏指标。但当患者出现肝细胞的大面积坏死(如患有暴发性肝炎),由于其肝内的转氨酶已基本消耗殆尽,所以其血清转氨酶反而不会有明显的升高。 2.胆红素 正常情况下,胆红素需要通过人体的肝脏加工处理,然后经胆道排出体外。经肝脏处理后的胆红素叫直接胆红素,未经肝脏处理的胆红素叫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叫总胆红素。当发生肝细胞病变时患者可出现总胆红素升高的现象,且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胆红素升高表明患者肝脏的解毒能力下降。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所以肝病早期患者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常常并不升高。 3.白蛋白和球蛋白 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当患者的肝细胞合成功能受损时其水平可能会下降。但白蛋白的半衰期较长,约为15~20天,所以急性期肝病患者的白蛋白水平常表现为正常。肝硬化患者常会出现白蛋白水平下降、球蛋白水平上升的情况。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正常比例在1.5~2.5之间,若两者的比例小于1,在医学上则称之为“白/球比”倒置。这种情况是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之一。 4.总胆固醇和胆碱酯酶 肝细胞参与胆固醇和胆碱酯酶的合成代谢,这两项指标可以反映患者肝脏的储备功能、疾病的恢复能力。如果肝病患者的胆固醇和胆碱酯酶水平持续大幅度地下降则表明其病情正在恶化。 5.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 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的水平是反映其胆汁淤积程度的重要指标。当患者发生肝内外胆道梗阻时(如患有肿瘤或结石等),会出现胆汁排泄不畅,这时其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的水平可同时明显升高,且常伴有直接胆红素水平的上升。虽然儿童和青少年因骨骼发育的缘故也会出现碱性磷酸酶升高的情况,但那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能将其误认为是肝功能异常导致的。 6.甲胎蛋白 严格地说,甲胎蛋白并不属于肝功能的检测项目,但有时医生也会让肝病患者做此项检查。医生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甲胎蛋白的轻度升高多提示患者的肝脏有炎症活动或者其肝细胞的再生能力比较活跃,这种情况对重型肝炎患者具有特别的意义,表明其病情有望缓解;二是甲胎蛋白长期显著地升高常提示患者有可能患有肝癌。一般认为,当患者的甲胎蛋白超过500钠克/升的时间持续4周以上,或达到200~500钠克/升的时间持续5周以上时,应高度警惕其有患肝癌的可能。应该注意的是,孕妇有时也可出现甲胎蛋白升高的情况,但它是由于其体内的胚胎发育所致,不要把它和肝病混为一谈。 总之,在临床上反映肝功能的指标还有很多,这里介绍的只是常用的几项,其正常值也会因各医院所使用的仪器、试剂以及检查方法的不同而出现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评价患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