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状动脉造影指南

冠状动脉造影指南

冠状动脉造影指南
冠状动脉造影指南

冠状动脉造影指南

盖鲁粤

解放军总医院

冠脉造影是目前能在活体显示其解剖结构的唯一的方法。1958年Sones首先开展经肱动脉切开行冠脉造影。经皮穿刺动脉的方法是1953年Seldinger所介绍,1962年Rickets和Abrams第一次应用,1967年Amplatz和Judkings加以改进。目前,冠脉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基于其造影,冠脉造影还被广泛应用于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评价和估计,基于冠脉造影的冠脉血流储备测定还可以提供功能指标。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随着技术和经验而扩大。对于冠脉的适应证,Sones有句名言,只要操作医生称职合格,设备完善,对患者的危险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凡是需要显示冠脉才能解决的临床问题都有冠脉造影的指征。但应用最多的适应证是对已高度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作进一步的检查,如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估计要做再血管化治疗的心绞痛患者;患者的心绞痛也许不重,但其他检查提示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不稳定型心绞痛,如新发生的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等。另外一组患者冠心病的诊断不明确,需要做冠脉造影予以澄清,如不典型的胸痛,无创检查的结果模棱两可;难以解释的心衰或室性心律失常;拟进行其他较大手术而又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包括心电图异常(Q波,ST-T改变),不典型心绞痛,年龄>65岁的患者;拟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如年龄>50岁应常规行冠脉造影。他们的适应证可能会有一些争论。

1987

非侵入性检查发现高危冠心病的根据,如左主干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左

室功能受损2患者的职业对其他人的安全有影响,如飞行员、汽车司机、消防队员、警察、运动员等3可疑冠心病患者复苏成功后

药物、PTCA、溶栓或搭桥手术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2不稳定型心绞痛3

变异型心绞痛3心绞痛合并下列情况者:a非侵入性检查发现高危冠心病的根据b同时有心肌梗死、高血压的历史和心电图ST-T改变c不能耐受药物治疗d基于职业和生活习惯的考虑e反复不明原因的肺水肿5有心绞痛或非侵入性检查发现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在施行血管手术前6心肺复苏成功,但没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心电图和核素负荷试验提示高危冠脉病变2怀疑冠脉痉挛3伴有左心功能不

全的症状或征象

休息或轻微活动后出现心绞痛2左心功能不全,特别是伴有反复心

肌缺血或明显的室性心律失常3非侵入性检查发现心肌缺血证据4非Q波心肌梗死

欲施行瓣膜手术,胸部不适,心电图提示冠心病2>35岁的男性患者,绝经后的女

性患者欲施行瓣膜手术

有冠心病症状或征象的患者2怀疑冠脉畸形3>40岁的男性患者,绝经后的

女性患者欲施行根治手术

主动脉病2无明显原因的、收缩功能正常的左心衰竭3>35岁的男子或绝经后的女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伴心绞痛,药物治疗无效欲施行手术

冠状动脉造影的禁忌症包括:

①碘过敏或造影剂过敏;

②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

③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快速房颤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④未纠正的低钾血症、洋地黄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⑤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

⑥出血性疾病如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⑦病人身体状况不能接受和耐受该项检查者;

⑧发热及重度感染性疾病;⑨其它原因。

冠状动脉和左室造影的入路

经股动脉法

以下所要介绍的冠脉造影方法都要穿刺股动脉,股动脉也是冠脉介入治疗最常选用的入路,大多数心脏介入治疗的设备和器械也都是为股动脉入路而设计的。之所以选用股动脉是因为股

动脉的内径大,血液循环不容易受损

,只需按压一段时间便可。股动脉的自身修复也很快,反复穿刺也不致造成很大问题,甚至可以12小时内再次置入动脉鞘管。动脉鞘管也可留置2~3日而不会损伤血管。

大多数初学者学习心导管技术是从股动脉穿刺开始,但这并不意味股动脉穿刺很简单。可以设想,如果因穿刺造成股动脉夹层、腹膜后血肿、腹股沟血肿,无论其后的介入治疗计划得如何好,也不得不终止。特别是如果在术中要用溶栓药,术后要加强抗凝,有一个腹股沟血肿是很使人头痛的。

在介绍股动脉的穿刺方法前先复习一下腹股沟区的解剖,股动脉和股静脉穿行于腹股沟韧带之下,股骨头和耻骨上支之上。股神经在最外侧,股动脉居中,股静脉在最内侧。

腹股沟韧带以上是腹腔,因此穿刺点应在腹股沟韧带下2-3cm,过高可能造成腹膜后血肿。为避免腹膜后血肿,初学者一般在较低点穿刺,以为穿刺点越低越安全,但实际上是穿刺过低,导

丝可能于股动脉在股骨头的弯曲处受阻,

经验是在穿刺前先摸准韧带的位置,并肯定在穿刺点下有较硬的“骨性平台”,以便拔管后压迫止血。

股动脉穿刺的方法和步骤。①局部麻醉:这一步骤常被忽视,有的术者为追求速度甚至未等麻醉生效便开始穿刺,给患者造成痛苦。作者认为满意的麻醉是很重要的,如果患者因疼痛不能很好地配合反而会耽误时间。常用1%(5ml:50mg)或2%(5ml:100mg)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先注射皮丘,然后在穿刺针要经过的路径麻醉,估计到达股动脉的深度后在股动脉的上下、左右浸润麻醉。在注射麻药前要回吸,以免麻药直接注入血管内。一般要注射麻药10ml(100mg)左右。送入导丝和动脉鞘者有时也会感到头晕,这是利多卡因的作用,多能很快消失。②股动脉穿刺:

过去比较常用的是前后壁穿刺的方法。术者用左手示指和中指触摸股动脉的搏动最强点,穿刺时针头与动脉呈

45,退出针芯,缓慢退穿刺针,见到鲜红血液喷出,说明针已在股动脉内,可送进J型导丝,推送导丝不能有任何阻力。如阻力发生在股动脉内应退出导丝,此时不再有血液回流,说明穿刺针已在股动脉外,如过深可稍退,过浅应稍进,直到有喷射状血液流出。如阻力发生在髂动脉内,问题多为髂动脉扭曲或狭窄所致。如果用的是可移动轴心导丝,可抽出一些轴心,使远端柔软部分延长,然后再试推送。如果还不成功,可送入动脉鞘,然后从鞘中送入Terumo导丝,此导丝既软又滑,对血管损伤很小,多数应成功。③送入动脉鞘:作者常将导丝送至腹主动脉,确认导丝在血管内才送入动脉鞘,送动脉鞘时应缓慢而有力,边送边转动动脉鞘,进入股动脉常有落空感。

经肱动脉法

Judkings1974年曾武断地说,自称能熟练掌握Judkings和Sones两种造影方法的人其实两种都不会,他的意思是只能熟练掌握一种方法。但现在的情况与1974年已大不相同。对于一个病人很多的导管室,掌握两种技术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如果只会一种方法倒是很不利的。以下情况用经肱动脉法较为有利。①腹主动脉以下的血管病变(髂、股动脉),如高度狭窄或闭塞、血管扭曲、夹层等,使经股动脉法操作困难或根本不可能;②在门诊做冠脉造影或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当日出院而无需卧床;③服用华法林的患者,用经肱动脉法可明显减少出血并发症。

肱动脉切开和缝合

患者平卧于手术台,手术台的右侧有一长板,可以搁放右手,使右上肢保持伸直的位置。消毒铺巾后,用2%的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皮下麻醉注射点应在肱动脉最明显处,肘窝皱褶之上。麻醉还应深达肱动脉鞘的侧方,以减少操作时牵拉肱动脉的疼痛。横行切开皮肤2-4cm,切口大小取决于患者胳膊大小和肱动脉深度。用小拉钩拉开皮肤,弯止血钳钝性分离,注意不要撕破静脉,肘静脉分出后可用30丝线吊起,以备后用。肱动脉鞘要完全打开,彻底分离动脉周围筋膜,不要图省事而在动脉表面留有很多组织,使以后的缝合困难。分离好动脉后用一条缝线穿过动脉,以便其后牵拉动脉,两条橡皮筋穿过动脉,只要向上提拉便可止血。为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在切开肱动脉前向动脉的远端注射肝素盐水。动脉切开方法没有特别的要求,随术者习惯而定,既可以用弯眼科剪分开,也可以用尖刀切开。动脉切开的主要危险是损伤正中神经,正中神经位于肱动脉的内后方。

完成冠脉造影将导管撤出后,肱动脉的远端和近端应有喷射状血流从切口流出。如动脉远端血流缓慢或根本没有血流,可将一条探针插到动脉的远端,通常血流可以恢复。如果血流仍不能恢复,术者或可以关闭切口,然后严密观察脉搏和肢体的循环,也可以用Fogarty 导管试取血栓。通常用荷包法缝合动脉切口,这种方法可能会产生轻度的动脉狭窄,但95%的患者可维持正常脉搏。如果动脉较小,可用横向缝合。

肱动脉切开的步骤

A切开部位在肱动脉最明显处,肘窝皱褶之上B止血钳钝性分离肱动脉C橡筋带绕过肱动脉以便止血和牵拉肱动脉D肝素溶液肱动脉内注射E眼科剪分开肱动脉F送入导管G橡筋带缠绕肱动脉近端和导管以便止血

肱动脉切开的荷包缝合

用50Tevdek缝线做荷包缝合,注意侧方的进针要尽量靠近动脉切口的边缘,以避免动脉狭窄肱动脉切开的横向缝合

A将动脉夹置于切口的近端和远端,在3和9点处各做一固定缝线B牵拉固定线动脉切口呈横向C做3个间断缝合D无狭窄可见

经皮穿刺肱动脉

过去经肱动脉行冠脉造影一定要切开肱动脉。如上所述,切开肱动脉不仅费时而且不易操作,并发症也较多。随着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器械日益小型化,最近经皮穿刺也开始用于肱动脉甚至桡动脉,这对没有经过肱动脉切开专门训练,但精于经皮穿刺的医师却是很大的便利。经皮穿刺肱动脉比较容易,选用的穿刺针、导丝和动脉鞘与穿刺股动脉大致相同,只是动脉鞘为5或6F。选择肱动脉搏动最明显的地方作穿刺点,常规用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切开皮肤。与穿刺股动脉不同,由于肱动脉较细,所以穿刺的角度要小一些,以35°-40°为宜。穿刺针进入肱动脉后送入导丝,作者比较愿意用150cm的长导丝,将导丝一直送到升主动脉,然后再将导管沿导丝送到升主动脉,这样不易损伤血管。老年人的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可能比较迂曲,一般导丝很难通过,此时可用Terumo导丝,此导丝的特点是很滑,通过弯曲的性能好,不容易损伤血管。先将Terumo导丝送到升主动脉,然后顺导丝送入导管。

上述冠脉造影法都可从肱动脉做,如多功能管方法,Amplatz方法,甚至Judkings方法。

冠状动脉和左室造影的操作技术

通常需要三条导管才能完成冠脉造影和左室造影,左右Judkings导管和猪尾导管,过去常用7F 和8F导管,但现在多用6F甚至5F导管,导管细了股动脉的并发症也就少了许多,患者也可以早一些出院。造影的顺序取决于术者的习惯,也取决于病变。原则是先获取最重要的资料,然后再做不甚重要的操作。如患者有严重的心绞痛,临床考虑为左主干病变,或患者有明显的心力衰竭,左室造影有可能诱发心力衰竭,都应先做冠脉造影,否则左室造影后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绞痛或心力衰竭,使操作不能继续进行下去。一般来说应先做左冠脉造影,再做右冠脉造影。如果术者考虑右冠脉是主要病变,也可先做右冠脉造影。

Judkings法

Judkings法是最常用、最容易掌握的经股动脉途径造影方法。Judkings曾说,左Judkings导管可以自己找到左冠脉开口。这一点也不夸张,左Judkings的特殊塑形有两个弧度,第1个弧度使导管尖端指向左冠脉开口,第2个弧度靠在主动脉壁上,提供较强的支持力。

左冠脉造影

1选择合适的冠脉造影导管

2穿刺股动脉

3插入动脉鞘

作者喜欢在穿刺股动脉成功后插入150cm或者175cm的0.035inch或者0.038inchJ型导丝,在X线透视下看到导丝进入腹主动脉后再送入动脉鞘,这样可以确保导管走行在真腔内,避免导管所致的动脉夹层。注入肝素3000U。

4将导丝送至主动脉弓

助手固定导丝,术者推送导管至主动脉弓,撤出导丝,吸出3-4ml可能含血栓的血液弃之,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接上三通(manfold)。

5记录动脉血压

6将注射器充满造影剂,再用造影剂冲洗一下导管,同时也是看一下导管的位置。

7推送导管进入冠脉口

不同的术者愿意选择不同的投照角度进入左冠脉口,经典的角度是45° LAO,但作者更愿意采用AP位。在AP位上,只要导管第二弧度的长度合适,左冠脉的开口无异常,缓慢推送时导管便可自动跳入左冠脉口,无需更多的操作。在AP位的另一好处是观察Judkings导管进入升

主动脉后的形态,对选择左

Judkings导管很有好处。除非术者已知主动脉的大小,一般先用第2个弧度为4cm的左Judkings 导管,简称为JL4。如果左Judkings导管进入升主动脉后管尖掉入冠状窦,一般说明太大,应选小一号的导管JL3.5。如果管尖朝向上,并有折回的倾向,说明太小,应选大一号的导管,JL5或JL6。

也有的术者不交换导管,而是在45° LAO插入导丝,用导丝拉直导管,将导丝一直送到冠状窦,然后再沿导丝把导管送到接近左冠状窦的地方,抽出导丝导管便会自动跳进左冠脉口。术者还可以根据Judkings导管进入升主动脉后的位置和形态,决定是否需要旋转导管以及旋转的方向。有时Judkings导管进入升主动脉后并不是直接进入左冠脉口,这时需要对导管进行操作。Judkings导管进入升主动脉后导管尖可落在右冠状窦内,右冠状窦位于左冠状窦的前方,顺钟向转动导管可把导管尖转向后进入左冠状窦。Judkings导管进入升主动脉后导管尖还可落在无冠状窦内,无冠状窦位于左冠状窦的后方,逆钟向转动导管可把导管尖转向前进入左冠状窦。作者常在AP位判断导管尖落在哪一个冠状窦内。

左Judkings导管的选择

A J udkings导管的第2个弧度太长,导管尖总是掉入冠状窦

B Judkings导管的第2个弧度太短,导管尖向上翘图

左Judkings导管的操作手法

A Judkings导管尖直接进入左冠状动脉口B导管尖进入右冠状窦,应顺钟向转动导管C导管尖落在无冠状窦内,应逆钟向转动导管有时左冠脉口较高,推送左Judkings导管只能将导管送入冠状窦而不进入左冠脉口。在这种情况下,可在45° LAO把导管退到主动脉弓,然后再次送入导管,多数应该成功。

注射少量造影剂看导管尖是否与冠脉近端同轴

在AP

很多初学者不注意这一点,只要导管进入左主干就开始注射造影剂,多数情况下没有问题,但一旦造成左主干夹层就很严重了。行冠脉造影注射造影剂的技术

造影剂的量没有硬性规定,以清楚显示冠脉树而又不产生并发症为原则,一般左冠脉造影需要6-8ml,右冠脉3-5ml。如果右冠脉较小切不可注射过多的造影剂,注射过多过快容易造成心室颤动。

右冠脉造影

完成左冠脉造影后需要更换右冠脉造影导管。作者建议更换任何导管都要先插入导丝,然后退出导管,将导丝留在腹主动脉内。这样做的目的是在退出导管时,一是可以避免动脉夹层,二是可以确保再送入导管的通路。与左冠脉造影不同,右Judkings导管进入右冠脉口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操作技术,对初学者是比较难的,初学者往往花费数小时寻找右冠脉。如掌握以下要点,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技术。第一要注意升主动脉是否弯曲,如果升主动脉弯曲不明显,可按正常步骤操作,先将导管送抵冠状窦水平,然后退出数厘米,并开始顺钟向旋转导管,边转边缓

慢退导管,大多数情况下导管应自动“跳入”右冠脉口

初学者容易将升主动脉的

中段当作主动脉的根部,花费很多时间在该处寻找。此时应

有的术者在升主动脉中段开始旋转导管,但作者习惯先将导管插到冠状窦水平,这不单是操作习惯的不同,而且通过观察导管的走行方向,使术者知道升主动脉是否弯曲和主动脉根部的位置。大多数情况下,右冠脉口应在冠状窦水平之上数厘米。第二要注意髂动脉是否弯曲,高度弯曲的髂动脉可能限制导管的旋转,旋转力不能传到远端,结果是导管在腹主动脉已打了圈,在升主动脉的导管却没有多少转动。认识不到这一点是危险的,术者可能会拼命旋转导管,企图使升主动脉内的导管进入右冠脉,而此时腹主动脉内的导管已经打了死结。如果体外旋转导管而升主动脉内的导管不是1:1的转动,应怀疑导管在腹主动脉内是否打了圈。另外,在旋转导管使主动脉压力的波幅突然减小也应怀疑这个问题(导管在腹主动脉内是否打了圈)。解决的方法是朝圈的反方向转动导管,使之顺开。但有时结已打得很死,转动导管的方法已不能奏效,只能用力将已打结的导管拉直,拉入动脉鞘内,再连动脉鞘一起拉出。第三要注意右冠脉异位,如果很长时间找不到右冠脉应考虑是否有冠脉异位。最常见的右冠脉异位是右冠脉发自左冠

状窦,

明显的升主动脉弯曲使RCA的开口朝下

应用Multipurpose导管进入开口垂直的RCA,导管嵌顿是右冠脉造影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于

,因此时注射造影剂有可能诱发心室颤动,还有可能造成右冠脉夹层。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稍退出导管或顺钟向旋转导管可能解决导管嵌顿的问题。有时退出导管也解决不了嵌顿的问题,或者一退导管,导管就“弹”出冠脉口,反复操作不仅延长手术时间,还可能因导管反复进入右冠

左心室造影

在大多数情况下术者一般先做左心室造影,这没有更多的道理而是术者的习惯。左心室造影的步骤同前述的左冠脉造影,作者习惯选择20°RAO推送导管进入左心室。在20°RAO,将

导管推送抵达冠状窦,继续推送使猪尾导管的圈弯向上

很难进入左心室,朝向前则比较容易进入左心室。当术者将导管的圈弯好并且通过顺钟向旋转导管,将圈转向前后便可以缓慢后撤导管

。在大多数情况下,

,可重新调整导管的位置,使之脱离左心室壁,位于左心室的中部。频发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一般不会变成心室颤动,药物(如

利多卡因)也没有预防效果,

在某些情况下,猪尾导管很难进入左心室,常见于主动脉瓣狭窄、任何一段的主动脉迂曲使导管失去推力、升主动脉延长迂曲等。对于第一种情况,可插入直导丝,伸出3-5cm,在20°RAO 位调整猪尾导管的位置(一般是试探性的进退导管)使直导丝尖端指向主动脉瓣口,然后快速进退直导丝探主动脉瓣,待导丝进入左心室后固定导丝并推送导管进入左心室,抽出导丝,吸出血液,肝素盐水冲洗。对第二,三种情况,可试用J形导丝以增强导管的推送力,还可将J形导丝伸出3-5cm,持续推送顶住冠状窦使之形成一个弯,然后缓慢后退,导丝有可能自动落入左心室,导丝进入后导管就可跟着进入左心室。

造影剂的量取决于左心室的大小和有无反流。在大多数情况下,造影剂的总量为39ml,速度每秒13ml。如果左心室扩大或有反流可适当增加造影剂的总量和速度。

Amplatz法

应该说Judkings方法可以顺利完成大部分冠脉造影,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需用Amplatz方法,

这些特殊情况主要是冠脉的异位和主动脉高度扩张

Judkings导管由于其特殊的形状而跳得很厉害,只能达到两个位置,不是右冠状窦就是左冠状窦。如右冠脉起源于左冠状窦,用右Judkings导管找右冠脉是很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用Amplatz导管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为其方向性较佳,可以旋转到360°的任何一点。主动脉扩张后冠脉的位置也会发生异常,用Judkings导管找左右冠脉可能发生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可改用Amplatz导管。Amplatz 导管的形状很象鱼钩,导管尖朝上,“鱼钩”的大小不同,有左AmplatzⅠⅡⅢ三种,主要根据主动脉的内径大小不同来选择。主动脉越大,“鱼钩”应越大。一般可以通过目测估计“鱼钩”的大小,但有时只有在导管进入主动脉后才知道导管的型号不对,Amplatz导管在主动脉内的形状可以提示术者应用多大的导管。

操作方法:在导丝的引导下Amplatz导管送到升主动脉,推送导管使之“坐”在Valsalva窦内,继续推送导管尖便指向左冠脉口,然后略向上一提,导管尖便进入冠脉口。在操作Amplatz导管时需注意以下一些问题。与Judkings导管不同,推送Amplatz导管时导管尖朝上并倾向于脱离冠脉口;后撤导管时导管尖朝下,倾向于深入冠脉口。因此欲进入冠脉应后撤导管,欲退出冠脉应推送导管。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Amplatz导管的运动与Judkings导管一致,即推送导管前进,后退导管退出。在这种情况下如还用常规方法进退Amplatz导管则适得其反,术者推送导管想把导管退出,但导管却进一步深入冠脉内造成夹层等严重并发症。正确的做法是先轻柔地进退导管,观察导管的运动方向,然后再决定是应该进还是应该退。

Amplatz导管的选择

A导管太大,导管尖无法弯向冠脉开口B导管太小,导管尖总是进入左室图

用Amplatz导管行冠脉造影的操作方法

A先将导管送入升主动脉,保持导管尖朝下,形状象“鸭嘴”样,继续推送导管使其进入左冠状窦,管尖朝上B继续推送导管,使导管尖顺主动脉壁上“爬”,直至导管尖进入冠脉开口C轻轻拉一下导管,导管尖便深入冠脉口.右冠脉的操作方法与左冠脉基本相似,根据主动脉的大小选择ARⅠⅡ或ALⅠ。主动脉较小时应选用ARⅠ,主动脉较大时应选用ALⅠ。当导管抵达冠状窦后顺钟向转动导管,在45°LAO将导管尖转到主动脉的前方,然后再略进退导管便可将导管送入右冠脉。

Amplatz方法的优越性是对导管的方向控制较好,特别适用于异位的冠脉,和过度朝上或朝下的冠脉开口。缺点是导管的尖端偏长,容易深入到冠脉内,有造成夹层的可能。

Sones法

输送Sones导管特别要注意老年或高血压患者的右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可能很弯曲,此时不能强迫导管前进,否则会损伤血管。最安全的办法是在导丝的引导下前进。有时常规导丝也嫌太硬,不能顺应动脉的弯曲,Terumo导丝应是很明智的选择。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初学者都要注意自己把持导管的方法和姿势。一般来说,术者应左手推送导管,右手旋转导管,切记不可随心所欲,以后养成不良习惯,再想改就困难图:推送导管至左冠状窦,继续推送并逆钟向旋转使导管尖抵近左冠脉开口,再推送并顺钟向旋转使导管尖进入左主干。导管和导丝送到升主动脉后撤出导丝,注射器吸出2-3ml血液,目的是吸出可能存在的小凝血块,然后再用干净的生理盐水冲洗,不要急着找冠脉,养成上述好习惯有助于预防血栓并发症。

Sones法可能是所有冠脉造影方法中最需要操作经验的方法,因为Sones导管本身没有预先做好的弯曲,而要术者自己通过旋转和进退导管来弯成需要的弯曲。当把导管送到升主动脉的左冠状窦后,顺钟向旋转导管可使导管尖转向右冠状窦,逆钟向旋转导管可使导管转向无冠状窦。但在体外旋转导管的度数并不代表导管在体内也旋转同样的度数,这主要是导管本身的惰性和肱动脉对导管的限制所致。术者可以快速进退导管数厘米,这样有助于导管的旋转。但正是由于导管的惰性,即便术者停止转动导管,导管还会继续旋转。有一些初学的医师不认识导管的上述特性,不理解为什么导管已到了位置还会跑掉,结果在操纵导管上白花了许多时

冠脉造影Sones法

A推送导管至右冠状窦,继续推送并顺钟向旋转,回拉导管使导管尖进入RCA BC如果导管尖进入左冠状窦或无冠状窦,顺钟向旋转使导管转向前,稍进退导管使之进入RCA D如果导管进入左室,顺钟向旋转导管尖使之朝向前,回拉导管至主动脉瓣上,推送导管并顺钟向旋转使导管尖朝向RCA,再回拉导管进入RCA Sones法可以用一根导管完成左室造影和冠脉造影。进入左室的方法与其他方法大同小异。作者的经验是在浅RAO将导管送至升主动脉,顶住主动脉窦后继续推送,使导管在升主动脉内形成一个圈,然后向后撤导管,如果没有主动脉狭窄,导管很容易弹进左室。但要注意圈的方向,如果在RAO下圈朝向前,导管比较容易进入左室,如果朝向后则很难进入左室。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医师不喜欢Sones导管做左室造影,因为Sones导管只有一个端孔,容易造成心肌内注射,而且在进入左心室时有误入冠脉的可能。更多的医师喜欢用猪尾导管,只要有导丝引导,猪尾导管在肱动脉内行走不成问题,很容易进入左心室。在介绍Sones法冠脉造影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冠脉的走行。在横断面,右冠状窦朝前,右冠脉先朝前行走,然后突然折向右。这个解剖特点对冠脉造影和PTCA都很重要。在造影时如果导管进入过深可顶住右冠脉的弯曲处,可造成压力下降(damping),甚至可以造成冠脉夹

层。如果弯曲的角度过小,球囊特别是支架通过可能很困难。

左冠脉从左冠状窦发出,起始段基本与躯体的额状面向平行,然后折向前。

Sones法左冠脉造影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浅LAO位推送导管,抵达冠状窦后继续推送,使导管尖在升主动脉内弯向上,朝左,再稍微推送和转动,导管便进入冠脉内。

右冠脉造影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在浅LAO位推送导管,当导管抵达冠状窦继续推送使导管尖弯向上,顺钟向转动导管将导管尖转向左,再稍进退导管便可进入右冠脉。

静脉旁路造影和乳内动脉造影

冠脉旁路手术的远期效果明显优于经皮冠脉成形术,

路手术的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术后移植的血管的寿命(通常维持的时间)。但是,移植血管可以在术后任何时间内发生闭塞,而且通常是在手术后的早期。大多数的闭塞发生在手术后不久,大约7%-15%的移植血管在术后2-4周闭塞,这一阶段闭塞的主要原因是血栓形成,多与技术原因有关,也有的闭塞是因为血管太小。手术后一年累计的闭塞率为10%-25%,后期的闭塞主要是由于移植血管内膜纤维增生所致。以后每过5-7年又有10%的移植血管发生狭窄或闭塞,这一阶段狭窄或闭塞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静脉旁路造影

静脉旁路造影最常用的导管是右Judkings导管

,可以顺便先做静脉旁路造影,因为如果退出导管,做完右冠脉造影后再做静脉旁路造影就不一定能找到静脉旁路的开口,或者找起来很困难,不如找到什么做什么。

首先复习一下静脉旁路在升主动脉上的开口。右冠脉静脉旁路开口在前,位置最低。左前降支和回旋支静脉旁路开口于升主动脉的侧壁,左前降支静脉旁路的开口最低,回旋支静脉旁路

最高

内乳动脉造影

越来越多的心脏科大夫喜欢用内乳动脉作为冠脉旁路手术的移植血管,主要是因为内乳动脉维持通畅的时间较长,基本是维持终身,而静脉旁路的最长寿命仅8年。在欧美国家,择期冠脉旁路手术不应用内乳动脉者已极少见,因此在欧美国家,做静脉旁路造影和乳内动脉造影是相当多的。

冠脉造影中最难做的是旁路造影,而旁路造影中左或右乳内动脉造影又是最难做的。左乳内动脉造影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将导管送入左锁骨下动脉,第二步是将导管插入左乳内动脉。

右Judkings导管是最常用的导管,做完右冠脉造影后可直接用右Judkings导管行乳内动脉造影。第一步可取浅RAO位,将右Judkings导管置于主动脉弓处,其尖端指向下,然后逆钟向旋转,导管应该“弹”入左锁骨下动脉;第二步,如果没有阻力可在浅LAO位继续推送导管超过左乳内动脉的开口,顺钟向旋转导管使其尖端指向下,再将导管往回撤,在回撤的途中导管尖端便可落入左乳内动脉的开口。乳内动脉造影的步骤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至少有50%的患者进入左锁骨下动脉和进入左乳内动脉均不容易。其实进入左锁骨下动脉并不难,难的是推送导管超过左乳内动脉开口,在推送过程中导管常被卡在左锁骨下动脉的分支,用力推送有损伤左锁骨下动脉之虞。此时可插入Terumo导丝,将Terumo导丝一直送到腋动脉,然后顺导丝送入导管,抽出导丝,用肝素盐水冲洗,将注射器充满造影剂,边退边注射造影剂,一旦发现左乳内动脉的开口便注射造影剂。注射造影剂时要迅速移动床,紧跟左乳内动脉直到左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的吻合口,特别要注意吻合口,因为狭窄常发生在吻合口处。往左乳内动脉注射造影剂可引起胸部剧烈疼痛,这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疼痛常在10余秒钟内消失。如果用右J udkings导管找不到左乳内动脉可更换左乳内动脉导管,此导管的尖端呈90°角,正好钩住左乳内动脉。

乳内动脉,即胸廓内动脉,搭桥最常用的血管。乳内动脉interal thoracic artery发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的下壁,沿胸骨侧缘外侧1-2厘米处下行,居于上6肋软骨和肋间内肌的深面,胸横肌和胸内筋膜的浅面。至第6肋间隙处分为腹壁上动脉和肌膈动脉两终支。前者下行进入腹直肌鞘;后者在第7-9肋软骨后方斜向外下方,分支至心包下部和膈。在第一肋附近,从胸廓内动脉发出心包膈动脉,与膈神经伴行经肺根前方,在心包与纵隔胸膜之间下行至膈,沿途发出分支至心包和胸膜。胸廓内动脉在下行经过上6位肋间隙处发出肋间前支和穿支,前者向外侧走行并与肋间动脉终末支及其侧副支末端相吻合;后者分布于胸前壁浅结构。胸廓内动脉有两条静脉与之伴行,分支亦有同名静脉伴行。

胸廓内动脉发出心包膈动脉供血器官有:心包、纵隔胸膜、前纵隔内部分脏器如胸腺;胸廓内动脉在下行经过上6位肋间隙处发出肋间前支和穿支,供血器官有胸前壁包括胸骨、乳房;胸廓内动脉发出腹壁上动脉供血器官有上腹壁;胸廓内动脉发出肌膈动脉供血器官有心包下部和膈肌。胸廓内动脉还可发出迷走支气管动脉及交通支向支气管供血;在特殊情况下胸廓内动脉的终末支如腹壁上动脉和肌膈动脉通过分支向肝脏供血。

(动脉的血官因随心脏搏动,所以叫动脉;静脉不随心脏搏动,所以叫静脉。基本简介正常动脉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动脉在行径中不断分支,愈分愈细,小动脉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平滑肌较发达,弹力纤维较多,管腔断面呈圆形,具有舒缩性和一定的弹性,可随心脏的收缩、血压的高低而明显的搏动。动脉管壁的功能是,心室射血时,管壁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回缩,促使血液继续向前流动)

冠脉造影的分析和诊断

冠脉的解剖和命名

冠脉分成左右冠脉两大系统,大致可以说左冠脉支配左室前侧壁,右冠脉支配左室的下后壁。左冠脉进一步可以分成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这两个大血管还分出一些小血管。右冠脉的大分支不多,但在远端分出后降支。

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对角支(D)主要的穿隔支(SP)回旋支(LCX)钝缘支(OM)回旋支的后降支(PD)右冠脉(RCA)右冠脉后降支(PD)

投照角度的选择和不同投照角度的冠脉解剖影像

冠脉就象是一棵大树,有许多弯曲的分枝,行走方向各异

影,是个二维图像,离三维血管的解剖形态还有相当的距离。比如血管走向与X射线平行,图像上只是显示一个圆点,只有血管走向与X线呈90°角,才能显出血管的长度。还有,粥样硬化斑块有向心性的,也有偏心性的,偏心性狭窄在正位可能是明显狭窄,而在侧位狭窄可能很轻,甚至看不出来。这就需要通过各个不同角度的投照尤其是应用相互呈90°的投照,使医师能把多个二维的图像构想成三维的解剖概念。

左主干

左冠脉起源于左Valsalva窦,左主干向左并略向前下走行,故显示左主干的最好角度应是正后前位再加一些向脚的角度(5°-10°),但左主干的长度和走行有较大的变异,如左主干与脊柱重叠应向左或右旋转一点管球,也就是很浅的左前斜位或右前斜位(5°-10°)。

左前降支

左前降支行走在室间沟内,长短、

,其硬死面积

和症状有很大区别

前降支系统的常用投照角度有45°LAO,用于显示中、远1/3段,但此角度左主干和前降支

《《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读后感

读《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有感 读完李占全医师主编的《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一书,感谢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向读者介绍有关冠脉造影的各种知识和基本操作,让我有一种身临现场观看的错觉,很冲动想继续深入了解冠状动脉造影的知识。因此,在深入学习之前,我自己做一个书本知识小结,理顺从书本学到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地基础。 书本内容全面、系统,包含知识非常丰富。我用冠心病的诊断流程和造影过程这个思路,做一个初步系统总结。 冠心病诊断大概流程 一:定义及分类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根据病情是否稳定分为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和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P)。前者特指冠心病中急性发病的类型,包括急性ST段抬高MI (STEMI)、非ST抬高AMI(NSTEMI)和不稳定心绞痛(UAP)。 1.1稳定型心绞痛 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1.2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不伴有心电图ST段抬高的急性缺血性胸痛。根据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是否升高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1.3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供血区域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致心肌坏死。 二、诊断 2、目前诊断方式有:病史及体格检查、基本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核素心室造影、负荷试验、CT及MRI、有创性检查(冠脉造影及超声检查)。

2.1 询问病史 了解持续时间:长短不等。心绞痛一般呈阵发性,持续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也不会转瞬即逝或持续数小时;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与劳累或情绪激动有关,如快步走、爬楼时诱发,休息可缓解,多发生于劳累当时而不是之后。含服硝酸甘油可在2-5分钟内缓解。 2.2 体格检查 稳定心绞痛常无明显异常,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焦虑、出汗,有时可闻及第四心音、第三心音或奔马律、心尖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逆分裂,偶可闻及双肺底啰音。 2.3 心电图检查 所有胸痛患者均应行静息18导心电图检查。胸痛发作时争取行18导ECG 检查,缓解后立即复查。 2.4 冠状动脉造影 为诊断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适应证: (1)严重稳定性心绞痛,特别是药物治疗不能很好缓解症状者; (2)无创方法评价为高危的患者,不论心绞痛严重程度如何; (3)心脏停搏存活者; (4)患者有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5)血管重建的患者有早期中等或严重的心绞痛复发; (6)伴有慢性心力衰竭或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减低的心绞痛患者; (7)无创评价属中-高危的心绞痛患者需考虑大的非心脏手术时,尤其是血管手术时(如主动脉瘤修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股动脉搭桥等)。 三、冠心病鉴别诊断 3.1 心包炎 心包炎是指心包因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而发生急性炎性反应和渗液,以及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慢性病变。有性质尖锐而持久的心前区疼痛。但心包炎的疼痛常与发热同时出现呼吸和咳嗽时加重;听诊心率增快,早期有心包摩擦音;电图有ST段弓背向下抬高;无异常Q波;超声心动图检查见液性暗区可确定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冠状动脉的正常解剖 冠状动脉走行在心脏表面,环绕心脏分布,立体形态类似树状,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分支,但个体差异大,行走方向各异。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 以诊断为主要目的: ⒈不明原因的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 ⒉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

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 ⒊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 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⒌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术前,年龄>50岁,其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 ⒍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防队员等. 以治疗为主要目的: 临床冠心病诊断明确,行冠状动脉造影可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⒈稳定型心绞痛或陈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学习、工作及生活。 ⒉不稳定型心绞痛,首先采取内科积极强化治疗,一旦病情稳定,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一般需紧急造影。对于高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心电图的ST段改变及梗死后心绞痛,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 3.无症状性冠心病,其中对运动试验阳性、伴有明显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 4.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或高度怀疑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存在不稳定斑块。 5.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左主干病变或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可能性较大的均属高危人群,应早期进行血管病变干预治疗,需要评价冠状动脉。

冠脉造影报告模板

冠脉造影报告模板 篇一:冠状动脉造影报告模板 陕西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心内科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报告单 姓名:陈宗发性别:男年龄:50岁病案号:54669 科别:内一民族:汉职业:工人籍贯:广东 体重:69公斤检查日期:XX-8-24 报告日期:XX-8-24 术者:刘表兰;助手:李玲 临床诊断:冠心病 患者因“冠心病”今日于心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仰卧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巾。 麻醉方法:局麻 插管方式及途径:桡动脉,右侧; 导管:5F TIG; 造影剂:碘氟醇55ml; 操作时间:10分钟; 穿刺部位处理:即刻拔管;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LM: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LAD:近段可见支架影,支架内未见明显内皮增生,发出对角支后可见肌 桥; D1: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LCX: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OM1-4: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RCA: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RV: 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AM: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PD: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PL: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术后病变解释:LAD靶病变部位支架内残余狭窄0%;LAD、LCX、RCA TIMI 血流2级; 术后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单支病变(累及LAD)

报告医生:刘表兰 报告日期:医生签名: 篇二:冠脉造影术及支架模板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记录 于10AM在DSA室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下seldinger’s技术穿刺右桡动脉,分别放置、JR4造影导管到位后推注造影剂,多体位投照显示:左主干正常,前降支近段节段性狭窄,第一、二对角支近端局限性狭窄,回旋支发育细小,内膜不光滑,远端前向血流TIMI-3级。可见前降支向右冠状动脉发出的侧枝循环。右冠状动脉内膜不光滑,近段始次全闭塞,远端前向血流TIMI-1级。将病情告知患者家属及本人,说明支架置入的必要性,其表示理解并签字同意后,送6FJR4指引导管到右冠状动脉开口,送×导丝经近段次全闭塞病变至右冠状动脉远端,沿导丝以×20mmVOYAGER球囊扩张近段病变3次(8-10atm,5sec),重复造影见右冠近端近段残余狭窄约80%,后侧枝近段局限性狭窄约80%。中、远段内膜不光滑,可见多处轻度狭窄。沿导丝于后侧枝近段病变处以×20mmVOYAGER球囊扩张2次(8-10atm,5sec),于近段病变处置入×36mmPartner 药物涂层支架一枚,精确定位后以14atm释放成功。重复造

冠脉造影手术记录

1、准备手术台,铺一次性中单,扶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建立静脉通道。 2、连接多导生理仪心电监护,暴露患者左上肢前臂,触摸桡动脉搏动,行Allen实验提示阴性。 3、洗手后,常规消毒,铺巾。 4、穿手术衣,准备手术器械(注射器两支、穿刺针、桡动脉鞘管、导引钢丝),穿刺针及桡动脉鞘管冲洗准备完好。准备穿刺; 5、触诊桡动脉搏动,确定其位置和走向在右手腕上方约3厘米处注射少许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使用桡动脉穿刺针以30度在手腕上方约3厘米处向桡动脉进针。一手三指触诊桡动脉搏动,寻找搏动最强处,另一手持穿刺针穿透桡动脉,拔出针芯,缓慢回撤穿刺针,直到针尖进入桡动脉,此时有鲜血喷出,说明位置适当。将导引钢丝的柔软端送入血管内,10至15厘米,紧握导引钢丝拔出穿刺针,在穿刺处划小切口,通过导引钢丝送入桡动脉专用鞘管组件,注意要在钢丝冒出鞘管头端后,才能内送鞘管组件,然后拔出导引钢丝和扩张管。最后抽吸鞘管,轻柔冲洗,将肝素钠4000单位注入鞘管,并注入两毫升硝酸甘油。 6、取出造影导管及导丝,稍稍冲洗导丝,将导丝放在导管里,将导丝与导管头端平齐送入动脉鞘中,在出鞘管近心端出口之前,固定导管向前送导丝约5厘米,之后在透视下经桡动脉一起前送导管和导丝,直到导丝头端进主动脉弓近心端约4至5厘米时,握住导引钢丝,继续前送导管使其头端抵达左或者右冠状窦,在导丝固定,,继续向前推送导管到达一定位置。取出导引钢丝。前送导管直至导管弯曲抵在无冠状动脉开口的主动脉后窦缘,其头段指向左冠状动脉开口,轻轻前送和回撤导管直到管尖进入左冠动脉开口。 用造影剂注射器堵住导管,注射少量进血管,透视看位置是否准确,确定后,行左冠脉造影,以多体位(左前斜、右前斜、头位、足位)观察血管,每次注射前,都需检查导管头端压力。造影过程中需随时观察心电图和心率和血压变化。做右冠脉时,先将导管尖指向左冠脉开口,轻轻回撤出左冠脉口,后

如何正确阅读冠状动脉造影

如何正确阅读冠状动脉造影

[CIT2011]如何正确阅读冠状动脉造影 作者:国际循环日期:3/28/2011 2:00:23 PM 宋现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能够从一张冠状动脉造影光盘结果中充分了解该患者的冠脉信息是一个冠状动 脉介入医师的基本功之一。阅读冠脉造影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判断有无病变、病变特点;二是根据造影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策略。因此,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不仅有助于病变特点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为治疗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1.在阅读一张冠脉造影光盘之前,要尽可能了解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临床症状是否属于典型劳累心绞痛,发病时间长短、症状加重的时间、心肌梗死的时间(可大体推算CTO病变闭塞时间);有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等;心电图表现(尤其是发作当时,可推测罪犯病变);生化结果(肝肾功能等);X线胸片(有无心脏扩大、肺淤血);超声心动图(心脏大小、EF值、升主动脉宽度等);冠脉CTA(冠脉起源有无异常、钙化等);负荷ECT/运动平板试验(心肌缺血部位)等。 2.对于原位冠状动脉病变的分析。打开一张冠脉造影光盘后,对于左右冠状动脉,均要从近端(开口)开始观察,依次观察中段、远端血管有无病变;避免只关注最重的狭窄而遗漏其他重要病变(比如左主干开口病变)。重点强调以下几点:(1)必须熟悉不同造影体位下重点观察的血管部位(表1):熟练掌握每个造影体位下不同冠脉血管的走行(图1~3)。 表1不同血管部位常用观察体位

RCA LM LCX LAD 近段RCA:LAO30+CAU30 RAO20+CAU20 LAO90+CAU20 开口: LAO30+CRA20 AP+CRA20 近段LCX: RAO30+CAU30 LAO30+CAU30 近段LAD: LAO20+CRA20 RAO30+CAU30 LAO50+CAU30 中段RCA:LAO30 RAO20 LAO90 体部: AP RAO20 钝缘支: RAO20+CAU20 LAO50+CAU30 中段LAD: LAO50+CRA30 RAO60+CRA20 LAO90 LAO50+CAU30 远端RCA(后三叉)LAD30+CRA30 LAO90 远端(前三叉) LAO40+CAU30 AP+CAU30 远段LCX RAO30+CAU30 LAO30+CRA30 远段LAD RAO20+CAU20 LAO40 LAO20+CRA20 RCA:右冠LM:左主干LCX: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AD:左前降支 左主干可分为左回旋支和左前降支。 图1. RAO+CRA体位,初学者往往把对角支误认为LAD,而没有意识到LAD

冠状动脉造影术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术常规 1.造影前常规静注地赛米松5mg,有过敏史者可给地赛米松10mg。 精神高度紧张和焦虑者给予安定,必要时给予吗啡或杜冷丁。 2.导管室护士连接心电、无创和有创血压监测,建立静脉通路。 3.监测血压、心率、心率等生命体征和病人意识。 4.穿刺股动脉后静注肝素1000u-2000u抗凝,桡动脉径路者常规予以 肝素5000u抗凝。8h以内已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者可适当减少普通肝素用量。 5.由术者和或助手控制和调整DSA导管床和球管的位置,避免碰撞 和损坏球管。 6.术中注意随时监测荧光屏影响,压力,心电图和病人主诉,确保 手术安全。应将病人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使心率控制在≤80次/min。 7.普通病情病人的冠脉造影常规由1-2位医生上台施术。危重、疑 难病人除2位施术医生外(必要时3位),需有1-2位台下医生负责监护及抢救。 8.军队在职师以上或退休军职干部、高危冠脉造影及复杂病变病人 应由高年资主治(任)医师以上人员或科主任制定人员完成手术。 9.动脉穿刺成功后送导丝,导丝送入不顺利时调整穿刺针深浅或重 新穿刺,避免损伤血管壁。 10.在X线持续监视下推进导管。 11.造影导管送入长主动脉根部后接好三联三通,下确回吸血液,保

证通道无气泡。 12.导管进入冠脉造影后及造影过程中随时监测冠脉内压力及心电, 防止发生并发症。 13.术中警惕导管及动脉鞘管内形成血栓,定期从侧管回抽血液并注 入肝素盐水,以保证其通畅。 14.冠脉造影中如发现左主干存在超过80%狭窄性病变时,应及时上 报上级医生及时行PCI或CABG。 15.推注造影剂要柔性加压,每次造影剂推注量要适中,不要长时间 持续推送造影剂,避免冠脉缺血时间过长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16.术中监测造影剂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则停止手术,立即进行对症 抗过敏,必要时呼吸道插管。

冠状动脉造影术宣教内容[精.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冠状动脉造影术宣教内容 床号:姓名:住院号: 术前宣教 1.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送导管前端置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通过造影 准确的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狭窄程度和远端的冠状动脉血流通畅情况, 并测定左室功能。 2.训练患者有效的咳嗽、吸气、呼气和屏气动作,造影完毕嘱患者用力咳 嗽,从而促使冠脉内的造影剂尽快排空,恢复心肌供血,以避免因缺氧导致房 (室)颤发生。 3.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保证充足睡眠,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4.介入治疗前1-2天进食易消化少渣食物,以防止术后便结而用力排便导 致穿刺处出血。术前禁食禁水4-6小时,以防术中呕吐。 5.穿刺部位备皮,如双侧腹股沟、会阴部,病情允许者可淋浴,更换病 服。 6.训练在床上排便,以适应卧床需要及肢体制动。 7.遵医嘱做碘过敏试验、出凝血时间,停用某些可延长出血时间或显影效

果的药物。 8.术前排空膀胱。 术后宣教 1.安静休息,伸直术侧肢体并避免活动,沙袋压迫穿刺部位4-6小时以上,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绝对卧床12-24小时。 2.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如无恶心、呕吐即可进食。 3.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①穿刺部位血肿或活动性出血致伤口敷料浸湿; ②穿刺侧远端肢体感觉异常; ③出现头昏、心悸及其他不适。 家属签字:护士签字:日期: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如何正确阅读冠状动脉造影

[CIT2011]如何正确阅读冠状动脉造影 作者:国际循环日期:3/28/2011 2:00:23 PM 宋现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科 能够从一冠状动脉造影光盘结果中充分了解该患者的冠脉信息是一个冠状动脉介入医师的基本功之一。阅读冠脉造影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判断有无病变、病变特点;二是根据造影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策略。因此,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不仅有助于病变特点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为治疗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1.在阅读一冠脉造影光盘之前,要尽可能了解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临床症状是否属于典型劳累心绞痛,发病时间长短、症状加重的时间、心肌梗死的时间(可大体推算CTO病变闭塞时间);有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等;心电图表现(尤其是发作当时,可推测罪犯病变);生化结果(肝肾功能等);X线胸片(有无心脏扩大、肺淤血);超声心动图(心脏大小、EF值、升主动脉宽度等);冠脉CTA (冠脉起源有无异常、钙化等);负荷ECT/运动平板试验(心肌缺血部位)等。 2.对于原位冠状动脉病变的分析。打开一冠脉造影光盘后,对于左右冠状动脉,均要从近端(开口)开始观察,依次观察中段、远端血管有无病变;避免只关注最重的狭窄而遗漏其他重要病变(比如左主干开口病变)。重点强调以下几点:(1)必须熟悉不同造影体位下重点观察的血管部位(表1):熟练掌握每个造影体

近段 RCA: LAO30+CAU30 RAO20+CAU20 LAO90+CAU20 开口: LAO30+CRA20 AP+CRA20 近段LCX: RAO30+CAU30 LAO30+CAU30 近段LAD: LAO20+CRA20 RAO30+CAU30 LAO50+CAU30 中段RCA:LAO30 RAO20 LAO90 体部: AP RAO20 钝缘支: RAO20+CAU20 LAO50+CAU30 中段LAD: LAO50+CRA30 RAO60+CRA20 LAO90 LAO50+CAU30 远端RCA(后三叉)LAD30+CRA30 LAO90 远端(前三叉) LAO40+CAU30 AP+CAU30 远段LCX RAO30+CAU30 LAO30+CRA30 远段LAD RAO20+CAU20 LAO40 LAO20+CRA20 RCA:右冠 LM:左主干 LCX: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LAD:左前降支 左主干可分为左回旋支和左前降支。 图1. RAO+CRA体位,初学者往往把对角支误认为LAD,而没有意识到LAD闭塞。

【报告】冠脉造影报告模板

【关键字】报告 冠脉造影报告模板 篇一:冠状动脉造影报告模板 陕西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心内科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报告单 姓名:陈宗发性别:男年龄:50岁病案号:54669 科别:内一民族:汉职业:工人籍贯:广东 体重:69公斤检查日期:XX-8-24 报告日期:XX-8-24 术者:刘表兰;助手:李玲临床诊断:冠心病 患者因“冠心病”今日于心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仰卧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巾。 麻醉方法:局麻 插管方式及途径:桡动脉,右侧; 导管:5F TIG; 造影剂:碘氟醇55ml; 操作时间:10分钟; 穿刺部位处理:即刻拔管;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LM: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LAD:近段看来支架影,支架内未见明显内皮增生,发出对角支后看来肌 桥; D1: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LCX: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OM1-4: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RCA: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RV: 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AM: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PD: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PL: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 术后病变解释:LAD靶病变部位支架内残余狭窄0%;LAD、LCX、RCA TIMI 血流2级; 术后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单支病变(累及LAD) 报告医生:刘表兰 报告日期:医生签名: 篇二:冠脉造影术及支架模板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记录 于10AM在DSA室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下

seldinger’s技术穿刺右桡动脉,分别放置、JR4造影导管到位后推注造影剂,多体位投照显示:左主干正常,前降支近段节段性狭窄,第一、二对角支近端局限性狭窄,回旋支发育细小,内膜不光滑,远端前向血流TIMI-3级。看来前降支向右冠状动脉发出的侧枝循环。右冠状动脉内膜不光滑,近段始次全闭塞,远端前向血流TIMI-1级。将病情告知患者家属及本人,说明支架置入的必要性,其表示理解并签字同意后,送6FJR4指引导管到右冠状动脉开口,送×导丝经近段次全闭塞病变至右冠状动脉远端,沿导丝以×20mmVOYAGER球囊扩张近段病变3次(8-10atm,5sec),重复造影见右冠近端近段残余狭窄约80%,后侧枝近段局限性狭窄约80%。中、远段内膜不光滑,看来多处轻度狭窄。沿导丝于后侧枝近段病变处以×20mmVOYAGER球囊扩张2次(8-10atm,5sec),于近段病变处置入×36mmPartner药物涂层支架一枚,精确定位后以14atm释放成功。重复造影见残余狭窄约20%,再以18atm支架球囊支架内扩张1次,重复造影无明显残余狭窄,远端前向血流TIMI-3级。术中顺利,穿刺部位保留鞘管返回病房。术后给予青霉素预防感染等治疗,嘱患者右下肢制动,平卧24小时,多饮水,以利造影剂的排出,密切观察病情。 拔管记录 于3PM床旁拔除动脉鞘管,穿刺部位压迫止血30分钟后加压包扎,嘱患者伸直右下肢平卧24小时,沙袋压迫6小时。注意足背动脉搏动及穿刺部位渗血情况。 11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记录 于12N在DSA室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下seldinger’s技术穿刺右桡动脉,分别放置、JR4造影导管到位后推注造影剂,多体位投照显示:左主干正常。左前降支内膜光滑,无狭窄,远端前向血流TIMI-3级。回旋支内膜光滑,无狭窄病变,远端前向血流TIMI-3级。右冠状动脉粗大,内膜不光滑,中段看来局限性狭窄病变,狭窄程度约20%;远端前向血流TIMI-3级。术中顺利,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后返回病房。 拟于明日上午在DSA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必要时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 术,已将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意外情况及危险性告知患者及家属,特别是过敏反应、出血、栓塞、术中血管内皮撕裂、夹层形成,术后支架再狭窄等情况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患者及家属均表示知情理解,并同意手术,以签字为证。积极术前准备。 篇三:冠脉造影报告单 冠脉造影报告单(1) 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病案号: 导管号: 冠脉造影报告单(2)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156例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表现对比分析

156例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表现对比分析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造影分析,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2月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56例,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正常84例,冠脉狭窄72例,且能够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出明确诊断并了解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结论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证据,冠状动脉造影不仅能够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出明确诊断及了解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而且为今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选择和预后提供了可靠依据。 标签: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对比 Sones和Judkins在20世纪50~60年代间开展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开创了冠心病诊断的新纪元,CAG目前仍是诊断冠心病的最可靠标准之一。而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正在日益增加,已成为继心血管、肿瘤疾病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日益增多。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2月15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并且行CAG术的患者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11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检查心电图有ST-T改变、疑诊或确诊为冠心病的156例糖尿病患者行CAG术,其中男118例,女38例;年龄44~77岁,平均(57.6±8.6)岁。病例选择均符合1999年WHO专家委员会糖尿病诊断标准[1]、ACG/AHA冠脉造影Ⅰ级标准[2]。 1.2心电图异常评价标准 静息状态下常规导联心电图出现下斜型压低>0.05 mV、抬高>0.3 mV,ST 水平延长;成组导联T波平坦、低平、倒置。 1.3冠状动脉造影及结果评价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一冠脉造影﹙CAG﹚简介 1 1929年,Werner Forssmann完成首例心导管术 2 1959年美国儿科医师Sones为一个有主动脉病变得患者做心脏造影得时候,利用特制得头端呈弧形得造影导管,误经肱动脉逆行送入主动脉根部,并将导管远端分别置于左、右冠状动脉口,将约30ml得造影剂直接注入左、右冠状动脉内而使其清晰显影,令人惊讶得就是,患者并没有像预期得那样发生室颤,因为在这之前医疗界普遍认为向冠状动脉里注射造影剂就是非常危险得(会引起室颤),从而开创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3 1964年,Sones完成了第一例经肱动脉切开得冠状动脉造影术、 41967年,Judkins采用穿刺股动脉得方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使这一技术进一步完善并得以广泛推广应用、 二什么就是冠脉造影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得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或上肢挠动脉,沿降主动脉或上肢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得主干及其分支得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得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介入、手术或内科治疗),还可用来判断疗效。这就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得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就是诊断冠心病得“金标准”、 IVUS、OCT、FFR等逐步在临床应用,发现部分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显示正常得血管段存在内膜增厚或斑块,但由于IVUS等检查费用较为昂贵,操作较为复杂,现在并不就是常规检查手段。 三曹妃甸区医院如何开展起得CAG 1 呼吁 2 与北京安贞医院合作 四冠状动脉得正常解剖

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及术后护理经验及体会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准确的方法。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还可以评价冠状动脉及左心室的功能情况。冠状造影术(常简称冠脉造影或冠造)就是采用介入的方法,应用在x线显影的造影剂,对冠状动脉进行检查的方法。在治疗措施上可以确定是选择药物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还可以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和评估。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十分重要,是确保造影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护理,减少术后合并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43~71岁。其中各型冠心病38例,胸痛待查3例。发生皮下血肿3例,余38例无并发症发生。 方法:穿刺部位与操作:穿刺部位首选右股动脉,2例右股动脉穿刺困难改为左股动脉。在严格无菌操作和局麻下,采用seldinger[1]法进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分别以左右冠脉导管及猪尾型右心造影导管,完成左、右冠脉及左心室造影。 护理 术前护理:为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术前应向患者介绍冠状动脉造影的目的和操作的大致过程,使患者和家属减少顾虑。详细询问既往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发作的诱因、程度及可能有效的纠治措施;详细体检了解患者的心功能级别、了解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询问过敏史、手术史,尤其是穿刺部位手术史。对可能影响造影安全及顺利进行的因素及时与主管医生取得联系进行纠正,并准备相应的预防性措施,做到心中有数。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做碘过敏试验,向被检查者介绍造影时所需的体位,训练其深呼吸、咳嗽、憋气和卧位排便动作,记录身高、体重,计算用药量;术前4~6小时禁食水,排空大小便。必要时术前口服镇静剂。 术中配合要点:①各种导管均用肝素盐水冲洗后备用,备齐用物,连接好电极、导线,调整好监护系统的参数,各种导管摆放有序,方便术中及时递送。②连接心电监护、压力检测并校对零点,建立静脉通道,并连接三通,各种急救设备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以便在需要时能立即投入使用。③术中及时供给造影剂。每次造影后,嘱患者连续用力咳嗽,以加快冠脉循环,促使造影剂排空。术中作持续的心电图、冠脉内压力监测,连续观察各个生理参数,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精神状态等变化发现异常情况,随时向操作者报告。把术中几种常用的抢救药配对浓度、剂量抽到注射器内必要时备用。 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局部压迫止血的护理[2]:①拔除动脉鞘管的时间选择普通的冠状动脉造影,在术中一般只应用1500~2500u肝素,完成左、右冠脉造影及左室造影后,即可拔除动脉鞘管;如果行支架置入术的手术后4~6小时拔除动脉鞘管(监测凝血时间在正常值的2倍以内)。②压迫止血:压迫动脉时,除保证穿刺局部无出血外,也不能在皮下出现血肿。但同时又不可压迫过度,使术侧肢体皮肤出现明显苍白。一般以能触及足背动脉搏动,又无局部出血,无血肿为度。压迫动脉时间一般15~30分钟,对于高血压、肥胖、老年、动脉硬化、抗凝、凝血差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时间。③加压包扎:压迫止血,确认无出血后,用弹力绷带或宽胶布加压包扎,包扎时,松紧度要适中,力度以能触及足背动脉搏动、不影响静脉回流为准,其上用沙袋压迫4~6小时,患肢制动24小时,并注意按摩,防止静脉血栓发生。 监护室内观察:①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图的变化:多数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无生命体征的明显变化,但个别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造影后可因病情变化而发生心律失常、休克

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主要分为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一冠脉造影﹙CAG﹚简介 1 1929年,Werner Forssmann完成首例心导管术 2 1959年美国儿科医师Sones为一个有主动脉病变的患者做心脏造影的时候,利用特制的头端呈弧形的造影导管,误经肱动脉逆行送入主动脉根部,并将导管远端分别置于左、右冠状动脉口,将约30ml的造影剂直接注入左、右冠状动脉内而使其清晰显影,令人惊讶的是,患者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发生室颤,因为在这之前医疗界普遍认为向冠状动脉里注射造影剂是非常危险的(会引起室颤),从而开创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3 1964年,Sones完成了第一例经肱动脉切开的冠状动脉造影术。 4 1967年,Judkins采用穿刺股动脉的方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使这一技术进一步完善并得以广泛推广应用。二什么是冠脉造影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或上肢挠动脉,沿降主动脉或上肢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介入、手术或内科治疗),还可用来判断疗效。这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IVUS、OCT、FFR等逐步在临床应用,发现部分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显示正常的血管段存在内膜增厚或斑块,但由于IVUS

等检查费用较为昂贵,操作较为复杂,现在并不是常规检查手段。 三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 以诊断为主要目的: 1不明原因的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 2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 3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 4 PCI或CABG后复发心绞痛。 5心脏手术前,年龄>50岁,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 6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防队员等或医疗保险需要。 以治疗为主要目的: 1稳定型心绞痛或OMI,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学习、工作及生活。 2不稳定型心绞痛,首先采取内科积极强化治疗,一旦病情稳定,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一般需紧急造影。对于高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心电图的ST段改变及梗死后心绞痛,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 3发作12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发病在12小时以上仍有持续性胸痛,拟行急诊PCI手术;如无条件开展PCI术,对于AMI后溶栓有禁忌的患者,应尽量转入有条件的医院。AMI后静脉溶栓未再通的患者,应适时

2013中国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市场发展现状及行业投资前景深度研究报告

2013-2018 年中国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市场发展现 状及行业投资前景深度研究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章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业发展概述第一节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的相关知识 一、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的定义 二、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的特点第二节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业发展 成熟度 一、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二、行业中外市场成熟度对比 三、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第三节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市 场特征分析 一、市场规模 二、产业关联度 三、影响需求的关键因素 四、国内和国际市场 五、主要竞争因素 六、生命周期 第二章全球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2008-2012 年世界冠状动脉造影导管产业发展综述 一、世界冠状动脉造影导管产业特点分析 二、世界冠状动脉造影导管主要厂家分析 三、世界冠状动脉造影导管产业市场分析 第二节2007-2012 年世界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业发展分析 一、2007-2012 年世界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业发展分析 二、2012 年世界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业发展分析第三节全球冠状 动脉造影导管市场分析 一、2011-2012 年全球冠状动脉造影导管需求分析 二、2011-2012 年欧美冠状动脉造影导管需求分析 三、2011-2012 年中外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市场对比 第三章我国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中国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业发展状况 一、2011-2012 年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二、2011-2012 年中国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业发展动态 三、2011-2012 年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业经营业绩分析 四、2011-2012 年我国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业发展热点第二节 中国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市场供需状况 一、2011-2012 年中国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业供给能力

冠状动脉造影小结

1.医学影像学观片习惯(观片者左手侧为患者右侧,右手侧为患者左侧,也就是说影像报 告里的左侧是说的患者的左侧-即观片者面对图像时观片者的右手侧,右侧是患者的右侧,比如右侧股骨骨折在X线片上标的是右,而右号是在观片者左手侧放置)来观察CAG 影像。 2.体位识别:记住体位设计以病人为中心,所谓左右头足是说的平板探测器在病人身体的 左侧、右侧、头侧还是足侧,一般应用的是组合体位。平板探测器在病人的右前方就是右前斜位,在病人身体右前偏头侧时就是右前人斜位+头位,也就是右肩位也叫右前头。 平板探测器是什么呢?长什么样呢?在病人刚上床躺在床上时病人的上边那个C臂头就是平板探测器,它是探测由球管发出经过人体后的X射线并指X线所携带的患者脏器信息转化为我的可以看一的影像图像。 3.血管识别:右冠状动脉易识别,不用多说。左冠状动脉主要识别前降支和回旋支即可, 方法一:以回旋支为首要识别支,记住一句话,回旋右前右,回族左前左,即回旋支在右前斜位时在右侧,同样在左前斜位上在左侧(右前斜位时回旋支在右侧,左前斜位时回旋支在左侧),一定用影像观片习惯,面对图像观片者左手侧为右,右手侧为左。方法二:回旋就在脊柱旁(因左前斜位时心脏相对脊柱是右移的,右前斜位时心脏相对脊柱是左移的,具体道理参看影像投照技术)。方法三:前降右前右,前降左前左(即右前斜位时前降支在图像右侧(即观片者右手侧),左前斜位时前降支在图像左侧,这种方法对临床医师来说比较适用,对长时间阅读影像片的的影像医生来说有不习惯的感觉。化繁为简,离脊柱中心近的是回旋支,远的是前降支。识别清了前降支和回旋支,那么主要看那些分支血管呢?记住:前降间前对,回旋回旋钝。 4.影像报告书写描述部分:第一步是看图像是否合格,第二步是定位,定位就是确定病变 的部位,对于定位再言就是识别左冠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那个部位有病变,在此时为了报告易让其它医生读懂,定位要有个顺序,如先写前降支后写回旋支,在写前降支时要附加主干及其分支血管的病变情况,还要注意是由内到外由近及外的写,这样显的更为规范。 5.影像报告书写描述部分:第三步是定量,就是逐一描述狭窄范围和程度,这里到了诊断 的核心依据部分。一般包括狭窄多少?范围是多少?有无钙化等。 6.在实际中血管不会像书写的那么好识别,其中存在变异或在某血管狭窄闭塞时引起其实 血管功能增强,管径增粗,还有桥血管形成。要强化基础理论,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归纳以加强识别能力。---转自新黎明医学网。 ---------------------新手体会,希望前辈指正,不吝赐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