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园共育的方法

家园共育的方法

家园共育的方法
家园共育的方法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

一、与家长进行沟通的重要性

1.有利于家园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

“家园共育”的本质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幼儿。只有老师和家长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老师对幼儿实施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同样家长也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帮助。

由于各方面不同的因素导致家长在对待幼儿的教育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各不相同,从而其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方法也就自然不同,甚至有些极端。有些家长主张采取粗暴的打骂,有些家长则主张哄骗。此时,幼儿老师有责任通过不懈的沟通工作转变家长的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家长观念转变了,那么家长的家教水平也提高了,自然而然地也会自觉配合幼儿老师的工作。

2.有利于老师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绝不能以为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在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还应认识到老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向家长学习的好机会。这样不但帮助老师拓宽思路,而且也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合作,密切家园关系。

二、与家长沟通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形式

1.利用家长送孩子的时机,在走廊或活动室沟通。这类沟通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且不需要回避他人。如,告诉家长孩子在某类活动中表现突出,孩子的头发和指甲该剪了,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不爱喝白开水等等。这类沟通能有效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为进一步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2.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机,在幼儿园走廊一角或某个地方沟通。这类沟通一般需要回避他人,家长一般不大愿意让别人知道,幼儿也不愿意老师向家长“告状”,所以老师应单独与家长沟通,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告诉家长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损坏了教玩具,午睡时经常尿床等等。

3.利用多种形式来与家长沟通,如:上门家访、家园联系手册、电话、班级主页、QQ 等等形式。

三、针对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沟通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我把家长分成几类,对不同的类型的家长采取了不同的沟通方式。

1、故意刁难型

这类家长大多经济条件比较好,有知识,有个性,对待这样的家长要热情、真诚、主动,你越不理我,我越要接近你,我班阿正小朋友的妈妈每次接孩子时很少进班,每次都在门口招呼一声就走,如果进来了,肯定是有问题,有一次送孩子时阿正的妈妈说:“老师,你们是不是用凉水给孩子吃药,阿正回到家说老师用凉水给我们吃药,药到水里化不开。我请她同我一起来到饮水间让她看看保温桶的水,我对她说:“我们每天都打新的开水。”他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噢,那他可能有点不爱吃这药吧,又在说谎骗人了!”自此家长渐渐地和老师的话多了,不再给老师挑毛病了,多了一些肯定和配合。

2、过分呵护型

东东的妈妈生怕孩子在幼儿园里饿着、渴着,所以每天接孩子时总带着吃的和饮料,导致孩子不好好吃饭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与她妈妈交流,同时把幼儿园每天的食谱指给她看,再找杂志和有关资料,让她明白营养过剩和不良饮食习惯的害处,渐渐地家长们明白了科学膳食的道理。同时通过我们的沟通,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教育上,幼儿园和家庭达到了与家长沟通的目的,但最重要的是用老师的真心、幼教经验、科学育儿的知识去换取家长的

信任,这样家长工作中的难题就迎刃而解,家长工作就不难做了。

3.对孩子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老师应多向他们解释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其明白过高过急地要求孩子只会适得其反,使幼儿丧失信心.如,不少家长问"孩子念儿歌时总是手舞足蹈怎么办."我们便对他们说:"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需要用动作来帮助自己理解儿歌的内容."同时告诉家长,这还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式,平时给孩子讲故事也可采用这个方法来帮助孩子记忆。

4.对孩子期望较低,任其发展的家长。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老师应客观的评价孩子,既有横向比较,又有纵向比较,使家长全面的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从而对孩子提出合适的要求。除常规沟通外,老师还可邀请家长参与开放日活动,让家长直观的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教育态度,改变原有教育观念。

5.对孩子莫不关心,寄希望于老师的家长。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应向他们宣传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使家长明白言传身教对孩子具有重要影响,从而主动承担教育责任。一方面给他们提建议,告诉他们除了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外,不能忽视孩子的精神营养。另一方面,争取与家长建立友谊,真诚的请他们支持幼儿园教育,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四、因事而异的沟通策略

1.以交流孩子情况为主的沟通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沟通,老师最好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其次,要借助具体事件反映孩子的表现。这样会让家长更容易理解孩子的状况,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注。笼统地“很好,很聪明”,会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在应付自己,认为孩子是被忽视的。在反映孩子在园的一些缺点时,老师更要注意措辞,避免用一些过激的词语伤害到家长的自尊,所以,老师要多使用就事论事的评价方式以及发展性的评价。

2.以反映孩子问题为主的沟通策略。

老师切忌用“告状”口吻,要注意维护家长的自尊,不当着其他家长和孩子的面反映孩子缺点,同时遵循“一表扬二建议三希望”的原则。比如“这个孩子在幼儿园里很喜欢参与各种活动,这是值得表扬的,如果多学习一些与人合作的方法,就更好了。相信我们好好帮助他,他会变得合作能力更强,更加优秀”。

例如我班有一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平时家长什么事都喜欢包办代替,一天家长来接孩子,我对他说:“你的孩子受宠爱太多,生活处理能力稍差一点,但人很聪明,我们试着让他学穿衣,还蛮像样的,你们回去,也让他多练习……。”家长听了很高兴地接受了,回到家按照我的要求,试着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见,有时讲话注意一些艺术,既有利于给家长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环境,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3.以布置配合工作为主的沟通策略。

老师要明确交待任务,语言要言简意赅,任务要具体,因为:第一,家长对于幼儿园的工作不十分了解,第二,每次老师与家长见面的时间有限。同时,要尽量让家长理解工作的目的,使家长心里清楚,以便更好地做好配合工作。

4.孩子在幼儿园出现事故时的沟通策略。

幼儿在幼儿园可能会出现各种状况,最严重的就是事故。这种情况下,老师除了判断准确、送医及时、处理规范外,还要安抚好家长。首先,老师要勇于承认工作中的过失或者诚心向家长表示歉意,赢得家长的理解。其次,老师要详细向家长反映事故情况,让家长清晰事实真相,可以降低家长因迷惑而带来的焦虑、担忧和不安全感。最后,和家长一起协商做好孩

子恢复工作,包括以后对孩子伤口的观察、孩子活动时的特殊照顾等等,以此获得家长的谅解。

5.家长因误解情绪过激时的沟通策略。

在幼儿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让家长产生误解,使得家长情绪过激。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一定要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急于辩解,耐心等家长说完,然后再一一向家长解释,尽量避免与家长抬杠。老师不分场合与家长争执,只会让家长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或者对自己有偏见,或者认为老师是不负责任的,这样更不易于沟通。老师要从家长疼爱孩子的角度理解家长的心理,并从关爱孩子的角度谈论问题,更易于家长接受。老师可以通过说“你说得很有道理。不过……”“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你看这样如何”等这样先认可再建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蛮横不讲理的家长,老师要不卑不亢,理性地将事情解释清楚。

五、与家长沟通中的语言艺术

1.面向全体家长推荐用语

(1)您的孩子最近表现很好,如果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下,孩子的进步会更大。(2)您有什么事情需要老师做吗?

(3)您有特别需要我们帮助的事情吗?

(4)这孩子太可爱了,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他,继续加油。

(5)谢谢您的理解,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6)您的孩子最近经常迟到,我担心他会错过许多好的活动,我们一起来帮他好吗?(7)您的孩子最近没有来园,老师和小朋友都很想他,真希望早点见到他。

(8)请相信孩子的能力,他会做好的。

(9)幼儿园的食谱是营养配餐,为了他的身体健康,我们一起来帮他改掉挑食的习惯,让他吃饱吃好。

(10)近期我们要举行XX活动,相信有您的参与支持,会使活动更精彩。

(11)幼儿园网站内容丰富多彩,欢迎您经常浏览,及时沟通。

(12)我们向您推荐好的育儿知识读物,您一定有收获的,孩子也会受益。

2.面向个体家长推荐用语

(1)请家长不要着急,孩子偶尔犯错是难免的,我们一起来慢慢引导他。

(2)谢谢您的提醒!我查查看,了解清楚了再给您答复好吧。

(3)您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坐下来谈谈,都是为了孩子好。

(4)孩子之间的问题可以让他们自己来解决,放心吧,他们会成为好朋友的。(5)很抱歉,孩子受伤了,老师也很心疼,以后我会更关注他。

(6)这件事是XX负责,我可以帮您联系一下。

(7)我们非常欣赏您这样直言不讳的家长,您的建议我们会考虑的。

(8)您有这样的心情我很理解,等我们冷静下来再谈好吗?

六、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例:当家长不满时

当家长发现孩子被同伴打出鼻血后十分气愤,要求老师给一个说法。这位老师首先承认自己工作失误并表示深深的歉意,接着全面介绍孩子的情况,使家长感到他的孩子是受老师和小朋友关爱的,发生这次事件纯属偶然。然后,这位老师保证今后将尽力避免发生类似事情,还表示接受建议,希望家长今后对自己的工作多提意见。这位父亲面对态度诚恳的老师,很快化解了心中的怨气,谅解了老师。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老师能认真分析家长的意见,理解家长的正当发泄,接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就会转变家长的态度,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对待家长的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

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错了,如果确实是自己不对,要诚恳地向家长道歉。

要始终尊重家长。如果家长的嗓门越大,自己讲话的声调就要越轻,速度要越慢。

向家长询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如:“这是如何发生的?”“如果您是我,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尽量不要反问,否则会让家长反感。如:“为什么别的家长没意见?”“为什么你要我这样做?”

让家长将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发泄出来,如果家长的言辞带有侮辱性,则暂时找个借口回避,以后再谈。

一些老师听到家长的指责和抱怨,往往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这样只会激化矛盾。所以,老师应把“不可能”“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等辩解词换成“别着急,我查查看”“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满意的答复”,等等。

不能因为家长的过激情绪而影响对他孩子的看法,应更加关爱他的孩子,这样做的效果远远胜于表白。

例:当沟通无效时

遇到这种情况,老师首先要冷静分析沟通失败的原因,然后尝试采用迂回的沟通策略。一位老师经过长期观察,发现班里一位孩子可能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症。在和家长沟通希望其引起注意的过程中,家长却认为孩子没有问题也不可能有问题,甚至认为老师对孩子有偏见。对此,这位老师既没有生硬地和家长继续交谈,也没有因为家长的不理解而放弃教育责任,而是改变了沟通策略。老师首先把有关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文章送给家长阅读,然后主动安排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经过多次观察,家长渐渐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幼儿相比,确实存在差异,便主动找老师沟通。在老师的建议下,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使孩子得到了及时矫治。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论多难沟通的家长,只要辅以灵活巧妙的方式,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确实是为孩子着想的,就能使沟通获得成功。

绕开态度强硬、性格固执的家长,主动和孩子家庭中较开明的家长进行沟通。

在各种建议都无效时,可以说“您想怎么办”或“您有什么要求”等,让家长直接面对问题。

总之,跟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老师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对症下药,因人而异,那么磨擦就会少一点儿,关系就会比较融洽些,家长工作会更有成效一些。

小班家园共育、育儿知识:家教常识

小班家园共育、育儿知识:家教常识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洗盥,自己洗脸、洗脚和洗小手帕等。孩子自理能力差,主要原因有: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嫌孩子自己吃饭太慢或弄脏衣服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 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那么怎样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 1、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特点,逐步提出要求,从易到难,

从简到繁。 2-3岁的孩子可训练自我服务的各项本领,如吃饭、洗手、刷牙、包括自己上厕所 2、为孩子生活自理创设必要的、合理的条件。 如:最好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橱里,便于孩子取放;洗脸盆要小而轻便,洗脸巾要短且薄等。 3、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 如:教孩子擦脸顺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脸部、鼻子万婴育儿跟踪、前额,然后擦耳朵、耳背,最后擦颈部等。 4、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从而养成自觉爱劳动的习惯。成人对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园家园共育小知识

幼儿园家园共育小知识 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我们平时非常注意幼儿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绝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2、不带与幼儿园活动无关的物品 家长在送幼儿来园时,要对幼儿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严禁幼儿携带有尖、带刺不利于幼儿安全的物品来园。 3、带药品时要注意 幼儿遇有生病或不适,家长需要为幼儿带药来园时,请家长务必将药品交到保健老师手中,不可让幼儿自己放在口袋中,以免幼儿勿食或因瓶装药品在玩时碰碎扎伤幼儿皮肤。同时,家长要填好服药单,服药单上一定要标明: 1.幼儿姓名; 2.服药日期; 3.服药时间; 4.服药剂量。 以及其他要说明的重要内容,以便老师按时按量按家长要求为幼儿服药。 4、送接幼儿的要求 疫情后,幼儿园实行家长不进园,错峰错时接幼儿离园的规定。各班级幼儿根据规定的入园时间,在家长的带领下,间隔1米在大门口依次排队进行体温检测,无异常后进行消毒方可刷卡入园。入园后,由保健医进行晨检。 5、不为幼儿佩带饰物 有些家长通常喜欢为幼儿脖子上佩带一些项链。幼儿对此没有任何安全意识,可能会出现幼儿在午睡翻身时稍有不慎这些饰物就勒住脖子,引起呼吸困难等情况。部分幼儿还会出于好奇会将一些饰品塞进鼻孔、耳朵,或放在嘴里含着不慎会吞咽,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 6、防烫伤 要教育幼儿喝牛奶、吃饭时不可猛然入口,如果身边有大人,就请大人帮忙用手触摸餐具试温,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7、防丢失 要教育孩子在外一定跟紧爸爸妈妈,不能被外界的新鲜事物吸引后远离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在外不慎丢失了,一定让孩子有自我保护意识,主动寻找警察叔叔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帮助。如在商场丢失,可让孩子寻找商场保卫人员的帮助。(ps: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记住家里所有人的电话!)

家园共育育儿知识

育儿知识 给家长的好知识——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洗盥,自己洗脸、洗脚和洗小手帕等。孩子自理能力差,主要原因有: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嫌孩子自己吃饭太慢或弄脏衣服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那么怎样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 1.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特点,逐步提出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2.为孩子生活自理创设必要的、合理的条件。 如:最好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橱里,

便于孩子取放;洗脸盆要小而轻便,洗脸巾要短且薄等。 3.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 如:教孩子擦脸顺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脸部、鼻子万婴育儿跟踪、前额,然后擦耳朵、耳背,最后擦颈部等。 4.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从而养成自觉爱劳动的习惯。成人对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

中班幼儿家园共育知识

中班幼儿家园共育知识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幼儿园家园共育小知识,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中班幼儿家园共育知识,供大家阅览! 幼儿园家园共育小知识防拐骗: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不跟陌生人走;遇险时,会用电话呼救;知道报警电话110。 防触电:教育幼儿不接触电插头、插座等,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知道高压电的标志,并远离它们。 防火、防烫伤:不在火源附近玩耍;不玩火柴、打火机和蜡烛;知道衣服着火时迅速浇水并快速脱衣服;烫伤后迅速用凉水冲或浸泡患处;知道119火警电话。 防异物吸入:不将别针、硬币、小玻璃球、钮扣、黄豆等放入口、鼻、耳中;不将气球的碎片放入口中倒吸气 睡眠:睡前要洗脸、洗脚、漱口;不能含着东西睡觉,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 进餐: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以免烫嘴。 行走:行走时手不插在衣兜里;会扶着栏杆上下楼梯;学会靠右行走,不猛跑;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注意来往车辆;认识红、绿灯等交通

安全标志。 药物:学会辨认药物和一些容易与饮料混淆的有害物品,不乱吃药;知道120急救电话,认识防毒标志。 开、关门:不在门边玩;不把手放在门缝,知道“安全门”的作用。 幼儿家园共育知识: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学习做人:在幼儿园里孩子们要学会了礼貌、学会自控、学会分享等等。进了幼儿园,孩子知道向老师问好,课堂上知道听老师的口令,知道老师上课的时候,不能随便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不能随意打断老师说话。 学习交往: 其实,许多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社交经验,幼儿园又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教他们怎样保持友谊,教他们在没有教师和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怎样独立解决小伙伴之间的冲突。孩子学会怎样参与别人的活动,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他可以上前招呼,你在干什么呀?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默默看别人玩,或者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样的社交对于孩子长大之后融入集体大有帮助呢。 学习生活: 在家里,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宝贝略微吃力地干一件事,比如:扣纽扣、梳头发、拿玩具,总是会忍不住上去帮一把。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会引导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里穿好衣服,要求他们在多少时间内到教室外边排队。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了自己穿鞋,知道上了洗手间之后要洗手。这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了孩子相当的自信,也

最新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

家庭是孩子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我园本着“提高家长工作实效性,达到家园教育的“和谐、统一”的原则,开展了一些活动,教师与家长共同分担教育责任。 针对这些,我园把家长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教师指导家长服务工作能力。 通过对一些指导性的学习及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使教师们认清当前形势,理清思路,履行职责,从而引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知识,共同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孩子的智力,使孩子全面发展。 二、做好常规工作。 1、充分利用班级家园联系栏。 为了使家长了解幼儿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及需家长配合的事项,共同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我园坚持及时更新班级家园栏内容,每周公布教学活动计划,科学知识,个案观察记录,做到及时和家长沟通,让家长能更加主动、更加直接了解孩子的情况,我们都及时在家园栏上公布,与家长互通信息。 2、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我们充分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双方共同商讨教育方法,交流育儿知识,让家长与老师互相了解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继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家园沟通工作。 每学期开学初,每个班级都认真登记孩子家长电话,身体不舒服时会在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情况。每个班都有QQ群或博客,一方面宣传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理念,另一方面,也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同时,家长之间的育儿经验、育儿困惑,都可以通过QQ群进行交流、探讨,这样,无形之中就提升了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家长工作的效率,使家园联系更加快捷、密切。 4、上门家访。 教师每学年对每位幼儿家访一次,教师走进家庭了解幼儿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情况。在家访工作中,教师不仅要了解每一位幼儿的家庭情况,更要全面、深

幼儿园的管理家园共育——做好科学育儿的知识

幼儿园的管理家园共育——做好科学育儿的知识 一、有效途径 1.利用家长学校:由老师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或由园长 或专家等给家长授课,可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家长的实际情况举办不同层次的小型讲座,分别授课,并将讲课与讨论相结合。 2.采用"家长教育家长"的方法:由幼儿园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请在该方面教育有方的家长摆观点,谈经验作骨干发言,进行传经,让家长相互交谈,相互启发,取得共识。 3.进行家访,与家长互相交流幼儿在园和家中的情况。 4.充分发挥家园联系栏的作用,向家长宣传有关教育方面的内 容信息和教育方法。 5.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更方便,互动性的家园沟通桥梁 6.我国幼儿园门户网的电子幼儿成长档案,可以让老师和家长 同时互评幼儿的表现,并可将幼儿的相片,视频,成长故事记录。并可下载到本地电脑使用,是一种永久保存,并可更新的家园共育新桥梁。 二、互联网在家园共育中的形式 在互联网兴起后,网络应用进入了各个行业。部分先进的幼儿园也以先进的网络形式进行家园互动,深受老师家长欢迎。目前幼儿园利用网络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点: 1、幼儿园与家庭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相互联系。优点是充分保证

了隐私性,缺点是缺少一对多的互动,以及交流的不方便性 2、幼儿园班级以传统的BBS或Blog的形式在网上发布内容, 家长进行观看浏览。优点是家长真正的参与进来,可以互相交流, 通过图文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状况,缺点是操作不便捷,对于家园 交流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3、很多幼教方面的网站专为幼儿园设计的网络虚拟幼儿园。幼儿园通过该站可轻松搭建平台,家长和老师能进行各种图文交流, 满足各种需求。是幼教领域的一种趋势。 4、幼儿园可以通过校讯通服务,利用互联网给家长发送即时短 信息,令家长和幼儿园联系更加紧密,也很方便! 三、家长为什么会宠坏孩子 首先应该说明的是,容易受宠的往往都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 对于多数人来说,第一个孩子是世界是最好玩的玩物。但喜爱不是唯一的因素。父母除了容易把自己的希望和担心转嫁于这个 孩子身上以外,还有其他的操心事,比如,要为一个无能为力的小 生命地幸福和安全负起全部的责任。但是这种责任感是陌生的。婴 儿的哭声就像一种强烈的呼吁,使你不得不做点什么,然而你仍然 会不明白该怎么做好。有养育孩子的经验后,那么养育第二个孩子,就比较有把握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如,你知道为了 孩子,有些事情必须拒绝他,而且,当你确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家园联系幼儿园安全小常识

幼儿园安全小常识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很多时候不知道危险。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做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1、教育幼儿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 2、教育幼儿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3、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 4、到公共场所参加游览,外出散步或户外活动时,教育幼儿要远离变压器、建筑工地等危险的地方,听老师(或者大人)的话,不得随便离开集体,有事应告诉老师。 5、教育幼儿在运动或游戏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 6、向幼儿讲解和宣传安全常识,让幼儿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 7、引导幼儿了解消防栓、灭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知道各种报警电话,懂得如何报警。 8、下午放学后,教育幼儿要拉着大人走,不能自己到处跑,不能停留在幼儿园玩耍,以防意外。 9、教育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园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会表达清楚,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10、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生人的话,未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告诉孩子,只有家长、医生、护士才能触摸他(她)的身体,如果陌生人要这么做,一定要尽快逃开。 11、教育幼儿在家不自己动手反锁门,不玩煤气、炉火、火机、开水壶、饮水机、药品等危险物品。 12、教育幼儿没成人带领下不能自己过马路,过马路时,应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边走。 13、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不随意开门,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可说:“我父母不在家,请你以后再来”,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 14、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时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该放入口内,以防意外。

家园共育小知识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孩子从妈妈体内呱呱落地就成为了社会的一份子。家庭给了他最初的生活环境,随着年龄的变化,每一位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会有一些行为的表现。这些行为习惯对他们的一生都会有影响,家园共育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尤为重要。 什么是习惯呢?就是人们在不断地重复中逐渐巩固下来的、在一定情境中会下意识地出现的某种行为。行为习惯包括人在学习、生活、道德实践中无意识地自然出现的行为方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园里我们会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常规教育,比如说礼仪教育、劳动、生活习惯、爱惜物品、自理能力等。但是仅靠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孩子在幼儿园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孩子比较任性、依赖性强。对于这部分幼儿更需要我们家庭与幼儿园的同步协作,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我们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家园同步培养幼儿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规律的,有明确的作息时间,可是回到家庭中后父母的生活不规律导致幼儿的常规行为在家庭中弱化。建议家长在家中也给孩子一个明确的作息时间表,和幼儿园同步,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回到家中知道那个时间干什么,那些事情多长时间进行,有了时间的约束.家园共育才能是幼儿更加健康的成长。 二、榜样力量影响幼儿 生活在社会中孩子每天都在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超强的模仿能力给了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小朋友的行为习惯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

家园共育的意义

家园共育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家庭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更是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知识和乐趣,还给人们的交流和联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能否直接将网络作为教师与家长有效融合、密切联系的快捷通道,使双方进行思想融合,达成共同意见,形成观念认同的连心桥呢? 于是“许多网络平台下的幼儿园家长工作模式的构想和实践”就应运而生了。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家长工作呢? 1、在彼此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寻找多种沟通信息,共同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完成教养幼儿的任务。 2、探索最佳的幼儿教育时机与家长沟通、及时交换意见、鞭策教师、家长有心去发现去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解决孩子们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孩子健康的发展。 3、利用网络开展家长工作,挖掘教师与家长联系的快捷通道,使双方思想融合,达成共识,形成观念认同的连心桥。 4、利用网络进行家长工作促进老师和家长进行深入、全面的交流,而且可以错时补充,实现家园沟通、优化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达成“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网络平台家园沟通家长资源 幼儿园和家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家园这两个同时发生作用的教育因素中幼儿园起着主导作用。虽然家长因各自身份、素质不同,言行举止也各不相同,但他(她)们和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方向:爱孩子。目前,我们每个家庭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都在寻求如何把子女培养成才的途径。而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专业机构,有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能

幼儿园家园共育发言稿 家园共育发言稿 精品

幼儿园家园共育发言稿家园共育发言稿 幼儿园教育专家福禄贝尔也曾说过家长是孩子的 第一任老师.可见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有多大,想要培养孩子完善的品格,家长就一定要走到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的用心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只有更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孩子,也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但是在如今的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这样的问题:比如有些家长对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就觉得他终于清闲了,出了什么事情就是老师的责任了,跟自己没有关系了.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不闻不问,甚至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孩子需要什么;还有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存在着重知识技能(也就是说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与智力发展),而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良好的性格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有很多幼儿在幼儿园已经养成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回到家里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度保护,样样事情包办代替等等,个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 使孩子又不愿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有些孩子还将家里的一些坏习惯带进幼儿园,这样对孩子能力的发展十分不利.有上述现象的孩子家长实在要反省一下了,这难道不是家长的责任吗?有的家长就要问了,到底该怎么做才是对幼儿负责呢?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作为家长应如何配合幼儿园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呢? 第一,家长要不断学习育儿知识,掌握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 建议家长朋友们在工作之余牺牲一点娱乐时间,一是学学一些幼教文章,了解一些新的幼教理念,了解现在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怎样做才和老师配合好,共同教育好孩子.二是通过阅读刊物或上的家教文章等方式,来学习一些家教知识,提高自身的育儿素质. 第二,家长要通过孩子的表征和讲述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家长要不断询问并倾听孩子讲述他一天在幼儿园里看见、听见和所做的事情,欣赏孩子在幼儿园学的歌曲、故事、舞蹈以及手工、图画作品等. 孩子在描述和表征时,可能不是那么完整,但家长一定要耐着性子倾听并鼓

幼儿园家园共育知识

春季幼儿生活保健小常识 在春季,让孩子健康成长,比什么都重要,以下八点生活保健小常识,妈妈们赶紧学起来吧! 1、保护皮肤。 春季气候多变,儿童皮肤中的水分散失较多,皮脂腺分泌较少,皮肤容易出现干裂发痒,要让儿童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 2、坚持户外活动。 有些父母怕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孩子出屋,如儿童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易患病。所以,应该坚持让幼儿做户外活动,天气冷可选择太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提高幼儿的体质。同时不坐凉地,春季地面温度相对很低,儿童坐在上面,体内的热量就会大量散失,容易感冒、腹泻。 3、合理饮食。 春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合理的饮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母乳不仅是孩子体格和智力发育的最佳食品,含有对呼吸道黏膜有保护作用的几种免疫球蛋白,可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除了母乳喂养外,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及时添加辅食,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蛋鱼及肉类,均衡营养,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适量补充水分,防止呼吸道干燥,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4、注意节制饮食。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现在有些父母总担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饱,总想让孩子多吃一点儿。孩子吃多了,几天下来就容易形成食积便秘。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即大肠有病会影响到肺的功能。研究表明,大肠的粪食燥结,能够引起巨噬细胞死亡率增高,肺组织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反复的肺及呼吸道感染。 5、多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助幼儿对钙、磷的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阳光也能提高红细胞的含氧量和增强皮肤的调温作用,以及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技能和幼儿的体质。 6、定时通风换气,注意室温。 春季对人体的适宜温度是20摄氏度,如高于23摄氏度时,人会感到头晕、疲倦。另外,如果室内外温差大,则容易感冒。在春季,也要定时开窗换气,加大室内湿度。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在暖气片上放上湿毛巾,或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清水。 7、减少病源感染机会。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聚会场所、大商场等。注意督促好幼儿的手不要乱碰脏东西,及要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8、注意保暖。 春季湿气重,气温变化大,儿童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急性肾炎,因此春季也要给儿童保暖,避免着凉。特别是在儿童玩耍出汗以后,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家园共育大班育儿知识

家园共育大班育儿知识 幼儿园是孩子的乐园,为了让孩子在这个乐园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家长们应该和孩子多沟通,帮孩子解决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问题,给 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1:培养孩子的心胸 6岁左右的孩子,正是贪玩好斗的时候。一群小朋友一起玩,难 免有磕磕碰碰,打闹吵架,家长们应该教导孩子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不能因为一些小事就和小伙伴们计较,或者在幼儿园里哭哭啼 啼的,即使发生过一些不愉快也不能记仇!应该友好的和其他小朋友 们相处,玩具和零食要大方的和小朋友分享,这样才能被越来越多 的人喜欢,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哦! 2:培养孩子安全意识 孩子的健康安全,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因此家长们要让孩子记住在幼儿园的时候不要推挤踩踏,在有水坑的地方要注意防滑,注 意桌脚等尖锐的东西,地上的东西不能捡起来吃,也不能吃陌生人 的东西,如果陌生人问家里的情况时不告诉他,更不能跟他走哦!从 小给孩子灌输这些安全常识是因为现在的坏人无孔不入,从小让孩 子懂得自我保护! 独立性强的孩子在生活中会比其他孩子更具有优势,因为他们懂得把握机会而不是一味的依赖别人,想要更好的提高孩子的自主能力,具体还是融合于生活,从点滴间延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如何行之有效的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第一、家长首先要反思要自己的行为以及教育方式是否恰当 家长就是孩子学习的模板,如果家长个人行为处事比较拖沓,那么就不能够很好的引导孩子学习,家长要做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第二、减少孩子的抵触情绪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于父母的抵触心理可能比较强,因为他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故而想要摆脱父母的约束自己生活,针对于孩 子的这个心理,家长要合理把握,能够允许孩子的自我意识,但是 也要不忘多跟孩子进行交流,出发点并不是一味的说教,也可以向 朋友一般的谈心,等孩子们减少了对父母的抵触心理后,他们便能 够更好地接受父母在生活中,学习上给予的指导。 第三、加强孩子责任感的意识 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也是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对于孩子来说,自己应该有 学习的责任感,因为在他们小的时候就是以学习为主的,这个学习 包括系统知识和对生活的感悟等。 第四、鼓励孩子独立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孩子自主思考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形式,且效果斐然,因为孩子能够自主思考的话,他们会获 得更多的知识和体会,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性也获得了提高。 第五、为孩子安排合理的学习计划 结合实际为孩子安排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当然这个计划的制定也需要孩子的参与,交予父母参谋,如果孩子能够坚持按着计划实施,并且能够养成自主好习惯,那么孩子就已经有了很不错的提高。 总结:孩子自主性的培养也是家庭教育重要的分支,而现在有了更多的父母开始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对于提高下一代素质有着很好 的帮助。 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电视剧中,中国父母对孩子们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受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期望的影响,很多家长都会 给孩子设想一套套压力繁重的教育方法,殊不知在不经意间却打破 了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引起了许多问题,其中孩子交际能力的缺 失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

家园共育共同做好大班幼儿

家园共育共同做好大班幼儿“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教育,光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实行家园联系,采取家园共育的措施。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经常性的双向沟通,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了。《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1、情感衔接——家园合作激发孩子对校园的向往之情孩子在进入小学前,既有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为马上成为小学生而感到兴奋,同时也担心上了小学后老师要求严、受拘束、有作业任务而产生恐惧畏难心理,家长和老师都要注意保护和放大儿童前一种心理,让孩子在兴奋与期待中开始小学生活。 此时,老师应指导家长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家长一起带着孩子去挑选孩子自己喜欢的书包及文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宝贝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指导家长千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整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2、作息衔接——家园协调适当改变孩子的作息制度幼儿园和小学在作息时间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早上入园的时间是很宽松的,一般在7:30—8:30之间;但到了小学,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到校;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大班一次活动是在25—30分钟左右,而到了小学每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在幼儿园一般都能保证充足的午睡时间,而到了小学可能就没有午睡时间或只有短暂的午休。上面种种差异就必然形成许多不适应,我们认为幼儿园应与家庭相互沟通,在作息时间上做出适当的调整。 (1)规定幼儿来园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则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我园就对孩子来园时间作了调整,请家长配合务必让孩子8:00前来园。在孩子来园时间的同时,教师引导他们对照活动室内钟表的时间,在“来园时钟”记录单上做好记录;评选出“遵守时间的小明星”通过活动的开展,孩子们逐渐形成了时间观念。 (2)逐步减少睡眠时间,适应小学生活针对很多一年级老师反映部分孩子一到下午精神就难以集中的现象,适当减少了孩子午睡时间,有2小时调整为1.5小时以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利用减下来的时间组织一些安静的区域活动,如:棋类游戏、智力拼图、搭积木、画画、做手工等一些操作性的游戏,让孩子能集中注意力,认真的进行各类活动。 3、“意识”衔接——家园互动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幼儿心理学表明4—5岁的幼儿已经具备完成指定任务的能力,因此,在幼儿入园初期我们就有意识的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及规则意识,幼儿可采取自选的方式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动,做活动的主人,了解活动与规则的关系。 我们还通过值日生安排小任务并设置情景的方法,让幼儿完成各类任务,让幼儿掌握完成任务的基本方法,记清小任务的要求,引导幼儿变被动完成为主动完成。同时还根据主题内容设计一些亲子小任务,让幼儿养成按时完成小任务的好习惯。刚升入大班的孩子没有任务意识,时间观念也是迷糊的。孩子常会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忘记了,还说:“是爸爸忘给我做了。”现在,大班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还懂得了与同伴比较完成任务的情况好坏。另外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们积极利用环境以及各

浅谈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浅谈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确实有些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父母,父母们为了工作、生活,顾了自己,又顾不了孩子;有的认为孩子年龄小,来幼儿园只是为了玩,为了让父母安心工作,还有的认为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就是老师的事情…… 家园共育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家和园的共同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博学多才和将来的人生道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园共育这条路是必须走下去的。 父母与老师应是合作伙伴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父母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施教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父母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当然,幼儿园教师受过专业训练,并经常能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研究新的教育方法,而父母从总体上说,在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因此,幼儿园有责任向父母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但父母从孩子出生后,就看着他的成长,对孩子的了解比教师要深刻得多,并且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又是许多教师所欠缺的。 因此,父母和教师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只有建立了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家园双方才能互相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共育局面——这是实现家园共育的基本前提。 请在乎家园共育的必要性

过去,父母为了工作、生活,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手丢给老师,就一切不理了。但现在,随着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作用认识的提高,家园共育的思想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付诸实践。研究表明:在幼儿时期,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比老师还要重要,没有父母的模范和引导,老师教得再好,也是没用的。所以,家园共育理应成为推动幼儿素质教育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 家园共育要掌握必要的方法 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组织父母参与幼儿园教育,是家园共育的重要方式。要注意的是,不能让父母做旁观者,而是重在参与,发挥父母这一重要教育资源的作用。 父母参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请各行各业、有才能和特长的父母,到园来当“老师”——担任警察、医生、厨师等工作的幼儿的爸爸妈妈,均可请进课堂给孩子讲述、表演。或者请父母们到班上与孩子们共同制作食品、手工,一起开展游戏、娱乐及体育竞赛活动等等。 了解幼儿园的教学 为了让父母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班上的教学网络内容,教师可将班上的教学内容、周计划贴在“父母园地”中,向父母通报,提示父母观看,并可给我们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或召开父母会、家访、电话访及时与父母沟通,通过沟通双方取得共识,共同设计教育对策,相互配合教育。 进行经常性沟通

幼儿园大班家园共育育儿知识

[育儿知识]大班家园共育育儿知识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培养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家园共育育儿知识,期望对你培养你的宝宝成长有所帮助。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6岁的孩子各种行为尚未定型,加强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行为习惯包括许多内容,诸如:礼仪教育、劳动、生活习惯、爱惜物品、自理能力等。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两个重要场所。但是仅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中也应该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合作,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 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坚持不懈的培养才能形成,在家里家长要督促幼儿严格执行已经在幼儿园内逐渐形成的行为规范,多鼓励和赞美孩子已有的进步,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孩子在家长能够独立进餐、不挑食、爱护玩具、帮爸爸妈妈的忙等,及时填写在《家园联系手册中》,把这些信息反馈给老师,老师在班集体上进行表扬,采用正面教育,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愿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取得人生成功的奠基石!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孩子的成功开启大门! 这里供给大家一些用来能增强幼儿抵抗能力的催进健康方法: 一、盐的妙用 家长可认为幼儿用盐刷牙家长也能够用盐水为幼儿漱口,以保持口腔 清洁也能够在清晨让幼儿喝点盐水对肠胃有清洁和清热除毒的功效。 二、姜水的妙用 姜水可以浸脚,也能够用毛巾以姜水趁热为幼儿擦擦心口和违部这样 做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当能力。

春天,宝宝易患各种呼吸道传染和传染病,易缺乏维他命C、B2等营养素如下几种菜蔬具有清热利咽、散淤消肿、利肠通便的作用,春天里多给宝宝吃一些,可增强身体防病抗病的能力: 1.油菜。油菜,特别是早春的油菜,性平、温文,其中富含胡萝卜素、维他命C、B2、钙、铁等营养素,具有清热除毒之功效,可防治春天里易发生的吵嘴炎、口腔溃疡及牙龈出血等疾病而且,油菜清香味美,做出来的菜宝宝也喜欢吃。 2.荠菜。荠菜,特别是野生的荠菜,性平甘淡,具有独特的清香味,其中含有较多氨基酸、脂肪、胡萝卜素、多种矿事物等营养素,维他命C含量超过柑桔春天多给宝宝做些荠菜粥喝,或用荠菜炒鸡蛋、烩豆腐干,或做荠菜春卷、馄饨、肉丝汤等,可防治麻疹、流脑等春季传染病及呼吸道传染。 3.菠菜。春天的菠菜嫩而鲜,性凉滑肠,含有氨基酸、脂肪、钙、铁、维他命C、B1、B2及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素宝宝常吃菠菜,不仅可防治贫血、唇炎、舌炎、口腔溃疡、便秘,还可掩护肉皮儿和眼睛的健康提醒一点,新鲜菠菜洗净后,最好先在开水中焯一下,捞出后再做菜,另外,宝宝拉稀时不宜吃菠菜。 4.芹菜。鲜嫩的芹菜,既可炒食,又可做馅、煮粥,还可凉拌,具有清热止咳、利肠通便之功效春天里常吃芹菜,可增强宝宝骨骼的发育,预防小儿脆骨病、便秘;把芹菜捣烂,加茶油调敷在耳下腺处,可治疗春季易发的风行性耳下腺炎。 发烧是小孩经常会出现的症状。6岁半孩子发烧吃什么呢?此时应供给宝宝充足的水分,补充大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供给适量的热能和蛋白质,而且要以流质和半流质饮食为主,少吃,多餐。下面提供一些适合发烧宝宝的食物供

家园联系栏每周计划表【家园联系栏育儿知识】

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更早的学会数学,通俗的讲就是识数。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要做的是用最大的热情和最小的压力,把数学的基本概念介绍给孩子。以下是整理的家园联系栏育儿知识的相关资料,各位家长们抓紧看看吧。 家园联系栏育儿知识一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更早的学会数学,通俗的讲就是识数。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要做的是用最大的热情和最小的压力,把数学的基本概念介绍给孩子。以下总结了几点需要家长们注意的 一、积极一些 可能有的家长上学时候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但是不要受到自己想法的困扰,还是要让孩子体验到数学的奇妙世界。而且,家长需要明白在您上学的时候,数学是一门必修的学科,而且做题的时候不能有任何的错误。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举个例子,如今数学老师们教学的重点,已经开始数学概念和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了,让孩子们明白数学是一项很有用的学科,因为它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很有意思 二、天天都要用数学

家长要让孩子看到在每天的生活中是数学技能是多么重要,你又是怎么来使用的。 比如,你去商场买东西,量房子的尺寸;或者当你在厨房做饭用量杯的时候,你都让孩子亲手来做,让他们在实际中运用数学。同时,还可以告诉孩子那些他们崇拜的医生啊、建筑师啊、宇航员啊,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离不开数学的,数学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三、扩展数学的领域 家长要告诉孩子数学概念不仅仅只有数字,它还包括 ●识别形状,比如问孩子这幅画中的桌子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辨模式,比如现在,我们画一个红色的圆圈,然后再画一个蓝色的圆圈,然后又画一个红色的圆圈,然后,应该画什么颜色的圆圈了呢? ●做出对比,比如这种衣服比那个衣服大还是小呢? 越早发展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将来,孩子在理解几何概念的时候会更容易,一些更加复杂的数字定义也不会难到孩子。

小班家园共育

如何看待幼儿入园焦虑 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自己的亲人分离形成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分离焦虑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研究表明:幼儿对其亲人的依恋程度越高,因分离而产生的焦虑程度也就越严重。当孩子出现“分离性焦虑”时,家长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正面引导,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入园关。 一、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入园焦虑同样会在家长身上发生。家长们往往表现为心神不宁:送孩子入园后恋恋不舍,总希望再抱一下、再望一眼;长时间在教室门口、窗口甚至幼儿园门外观看孩子,不愿离去;每天来园、离园时,长时间与教师交谈,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有时为了让孩子在情感上得以安慰,就过分迁就或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等等。殊不知,父母的这种难舍难分、焦虑的神态、情绪正通过微妙的亲子互动传递给了孩子。我们曾遇到这样一个例子:孩子入园那天,全家先后有七人来探望孩子。看到家人,孩子高兴,可家人一走孩子便大哭不止,家长反复来看望,孩子就反复哭闹,哭闹后又呕吐。后来,老师几次三番做家长的工作:可说服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却不放心,忍不住要来看孩子。这样,反反复复多次后,家长每次送孩子,未到幼儿园门口,孩子就死死缠住家长。孩子上幼儿园也就成了“三天捕鱼,两天晒网”。结果,孩子的“入园分离性焦虑”持续了整整一个学期,后来还时有发生。因此,当孩子产生分离性焦虑时,家长一定要理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自己的积极情感来感染孩子。同时,一定要

坚持天天送孩子,停停送送反而增加了孩子重新适应的焦虑。 二、注意审度自己的言行 有人说,孩子诞生在父母的言行之中,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少数家长管不了孩子,就用幼儿园和老师来吓唬孩子:“再不好好吃,把你送给幼儿园的老师,让老师整整你”;“再哭,明天把你扔在幼儿园,不去接你”。家长这样做,只能让孩子觉得幼儿园和老师很可怕,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孩子的思想负担,使他们对幼儿园产生恐惧。有时,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哭闹,对孩子说:“宝宝不哭,中午妈妈接你回家吃饭。”孩子信以为真,好不容易熬到吃饭的时候,却不见妈妈的踪影,于是,只能用哭闹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因此,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注重正面疏导和积极鼓励,尽可能帮助孩子达到最佳心理状态。让孩子感到:我已经长大了,所以我要上幼儿园;幼儿园里可以学到好多本领,和很多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是开心的事;我学会自己洗脸、洗手、吃饭、穿衣了,我很能干;爸爸妈妈很爱我,老师也像妈妈一样喜欢我。孩子有了自信心、自豪感,就很少会发生入园分离性焦虑了。 三、鼓励幼儿参与适应性活动 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环境变化很大,入园前,整天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在一起,到了幼儿园,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为了减小这种变化的坡度,孩子入园后,家长要帮助孩子进行一些适应性的活动。可以带孩子去邻居家,让孩子和大哥哥大姐姐一起玩;还可以把孩子送到亲戚家,让他在外面小住几天,培养他单独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家园共育宣传栏

家庭科学育儿知识 每次孩子玩完玩具,满地狼藉,好不容易大人玩具收好了,孩子又把玩具摊了出来,大人忙得满头是汗,家里还是一团糟。此时,年长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会视而不见,放任孩子的所作所为,而年轻的爸爸妈妈则会对孩子大声呵斥,要求孩子的一言一行必须听大人的。于是,家庭中爆发了争吵大风暴…… 浅析家庭教育中这两种行为的利弊: ◎放任自由型: 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尊重孩子,认为孩子还小,乱丢乱放是正常的。等孩子大了,自然会改正。但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或习惯不也加以引导或指出,会造成孩子的不良习惯的养成。另外,孩子对危险缺乏预见性,很容易触发一些危险的因素,会存在安全隐患! ◎严厉呵斥性: 虽然孩子被动接受了大人的建议,但由于孩子长期处于不平等、弱势的条件下,长此以往,会形成孩子懦弱、胆小的性格,会使孩子今后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此变成一个缺乏创造力的人。 当这两种不一样的育儿观念碰撞在一起,往往会产生家庭在育儿问题的大风暴。 产生大风暴的原因: ◎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的差异 祖辈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孩子年龄小,样样事情大人帮着做,认为孩子总有

一天会学会的。这样做会造成孩子依赖性过重,养成了饭来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 爸爸妈妈辈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样样事情都让孩子自己做。孩子不会做或者不愿意做,爸爸妈妈会逼着孩子做,甚至打骂孩子。这样不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的做法会不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养成。 ◎关注孩子的成长方面不一样 祖辈们家长往往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忽视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爸爸妈妈辈的家长对孩子的智力培养关注过度,忽视孩子生活习惯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由于关注的点不一样,所以容易在教育上产生分歧。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尝试建立型家庭教育方式 当在育儿观念发生诉讼分歧时,作为小辈要尊重长辈的管教方式。不妨给长辈家长订阅一些育儿杂志,请长辈家长观看一些有较新观念的育儿节目,这能及时更新长辈的育儿观念和教育方式。长辈家长也应理解小辈的育儿新观念,避免在孩子面前上演“家庭大风暴”,以免让孩子有机可乘。不妨找一个合理的场所,避开孩子,共同探讨各自的教育方法,寻求双赢的局面。 ◎建立学习型家庭,给孩子一个充分信任的空间 遇到孩子有不良行为规出现时,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习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孩子,了解孩子这样做的原因,耐心帮助孩子,不要太严厉。试着走进孩子的心世界,尊重孩子,让孩子共同制定行为规,让孩子逐渐了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逐渐成为一个自律的人,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育儿技巧 不论祖父辈还是年轻一辈,不妨在业余时间多参加一些育儿培训讲座。对于有困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