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一场中胜美败的战争

朝鲜战争本来就是一场中胜美败的战争。但不知为何,事隔50年后的今天,竟还有人硬说中美打了平手!真是莫名其妙,令人惊讶。根据中国公布的档案资料,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36.6万人。其中阵亡11.4万,饿死病死等人数约3万,阵亡加其它原因死亡共14万多人,受伤22万人,损失飞机约230架;军费开支65亿元人民币约合当时20多亿美元;不算北朝鲜歼敌数,中国志愿军单独歼灭联合国军70万多人,其中美军30多万人(含毙、伤、俘数目);不算苏联空军击落美机数,中国志援军共击落美机1200多架,其中,中国空军击落的美机为330架,地面防空部队击落900多架;美国共消耗军费830亿美元,虽比中国20多亿美元耗费多40倍,但最后却不得不接受中国开出的停战条件。这说明什么?说明美国人棍棒硬是硬,年产钢8300万吨虽是中国的近140倍,但“铁多气少”,内在功力还是不及共产党军队深嘛!

与朝鲜战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蒋介石中国虽然得了约10亿美元的美国援助和3亿美元的苏联援助,且1942年能产钢90万吨,比后来毛泽东接手的1950年时中国60万吨钢产量还高出50%!1942年日本钢产量约700万吨,只是同期中国的8倍,但中国军民的伤亡却高达3500万人,财产损失6000亿美元(现价计算)。可见,中方伤亡巨大虽与中国军经落后有很大关系,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蒋介石政权腐败无能,战法消极呆板。除了八路军新四军外,几百万国民党军几乎处处被动挨打。如果由超一流的军事大师毛泽东来统领整个中国进行抗日,中国是不可能伤亡损失这么大的,也不会发生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丑闻。可见老蒋,以及前朝西太后李鸿章等决策者,领导水平同老毛相比,国军、清军的素质和解放军相比,实在差得太远。

有人根据交战双方在三八线一带停火说中美是打成平手,我要大声说“NO”!

所谓“打平手”最多只能针对朝韩双方,而不能针对中美而言。因为对南北朝鲜双方

来说,他们之间的交手是始于三八线终于三八线,从起点回到起点。而中美则不同,交手开始于鸭渌江,终止于三八线,不是中胜美败又是什么?中国出兵前,北朝鲜已被美军攻占;中国出兵后,北朝鲜地盘被中国志愿军收复。故从中美两国交手的角度来说,当属中胜美败无疑!所谓打平手真不知从何谈起?

若考虑美国综合国力是中国30-50倍的悬殊对比情况,并结合中美军队的表现来看,更可看出美国是失败者。因为美军自1950年底在鸭渌江中朝边境附近被中国军队击败,哭爹喊娘,一泻千里(其中竟发生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翻车丧命之奇闻),退到三八线后的三年里,多次反扑都失败了,跟二战后期美军在太平洋的节节胜利反攻截然不同。中国达到了出兵朝鲜的战略意图和目的(不让美军压在中朝边境威胁中国东北重工业),而美国却没有达到目的,不是中胜美败又是什么?如果中美两军交手是始于三八线终于三八线,或者始于鸭渌江终于鸭渌江,说打平手或许还勉强说得

通。但交手却是起于鸭渌江终于三八线。故平手之说完全不能成立。

这里,问题的关键要看中美交手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而不是看朝韩双方交手的起点终点在哪里。因为在三年战争里,从实力和作用上说中美是真正的主力,而朝韩双方并不是真正的主力而是配角。人们如果不以此作为客观的标准,就会争不休,道不明。

说到中胜美败的论据时,笔者认为有一个情况是需要平手论者必须注意的:朝战从开始、中间一直到最后,每次提出停战谈判要求的都是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最早是1951年6月30日李奇微致函中朝联军司令部提出谈判建议,以后继任者克拉克又多次提出。美国人素以傲慢闻名,自建国以后,历与英、墨、西、匈、德、意、日诸国交战,从来没有中途向对手主动求和停战的纪录!既然美国肯屈尊首先向它的对手求和,只能说明对手很厉害。如果再结合当时美国正处于有史以来最鼎盛的时期(其GDP竟占到了世界的一半,而现在仅占世界的20%多一点),而对手中国则是“一穷二白”的这一

状况来看,更可折射出毛泽东中国的能耐不同凡响!

不但从谁先提出谈判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美国是失败者,而且从谈判要价到最终签订停战协议的全过程也可以看出美国是个失败者。因为双方最初进行谈判时,美国以它有海空优势为由,要中朝方面多划出1.2万平方公里的地盘给美韩方面作为“补偿”,中朝当然不同意。美方谈判代表便不顾外交礼貌,拍着桌子大喊:“那就让大炮、飞机、机关枪去辩论吧”!于是双方在战场上再打几个月,结果美军白白损兵折将也没捞到便宜;接着美方又要求重开谈判。但第二轮谈判是美方违反日内瓦公约,不愿全部交换战俘,结果谈不成又打,又让中国军队又向前多推进一点。

到了1953年春季,中国军队的技战术水平已有了极大提高,在前线有能力短时内发射几十万发炮弹且命中精度很高,美国人知道打赢中国已毫无希望,但出于世界头号强国的自尊心,痛快认输又实在不甘。故谈判欲进又止,出现谈谈打打,打打谈谈的局

面。1953年7月份,士气高昂、根本不想停战的中国将领率部发起猛烈的攻势,10多天工夫就歼灭了美韩联军7.8万人,向前推进15公里,占地180平方公里,并打算再接再励拿下铁原三角地区和汉城。美国一看势头不妙,美国一改过去患得患失的态度,马上按中国开出的条件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连一天都不敢再耽搁了,因为代价实在太大了。当时战争每多拖延一天,韩国的地盘平均就多缩小10多平方公里,每多拖延一天,联合国军就要多损失几千名官兵!

停战协议一生效,朝战杰出统帅彭德怀立即视察前线,并对身边的46军军长萧全夫(即后来的沈阳军区副司令员、著名珍宝岛反击战的中方总指挥官)说了一番实事求是的话:“美国此时签停战协定还算明智,不然,它要被赶下临津江喂王八了。”说实话,时间到了1953年7月时,中国军队正处于猛烈攻势、节节胜利的势头,停火确实便宜美韩方面了。

情况就是这样。所以五十多年来,多数美国人都认为,至少私下认为是美国输了。

美国好来坞素爱拍摄战争大片,比如《野战排》、《大兵瑞恩》什么的,都是一个劲吹地说嘘美国兵如何英勇了得,打得越南佬、小日本、德意人等如何的狼狈不堪,却唯独不敢拍朝鲜战争题材片,为什么?不就是讳疾忌医嘛!美国在海陆空军装备火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打不赢朝鲜战争,甚至打不赢一场战役,如1952年10月至11月的上甘岭战役。有啥好拍好炫耀的?

在此次战役中,美国为首的联军出动坦克近200辆,大炮320门,飞机几百架,争夺一次只能同时摆下两个多连兵力的小山头。美方原计划花费5天时间,付出200人伤亡代价拿下中国人扼守的上甘岭山头。结果呢,打了整整43天!先后投入6万5千联军官兵,反复争夺,阵地几十次易手!在倾泻近200万枚炮弹和炸弹(密度恐为世界战争史之最),付出伤亡2万6千人的惨重代价之后,依然拿不下这个小小的三八线附近的上甘岭,你说丢不丢丑嘛?如何能向美国人民交代?要知道,在二战时的太平洋冲绳战役中,美军付出类似的代价,却能够全

部歼灭精锐的10万日本皇军(牛岛中将指挥的日本第32军)。上甘岭中国军队不过伤亡1万多人!到底是日军战斗力强还是解放军的战斗力强,美国人心里比我们的某些“评论家”要清楚得多。

朝战结束后,美国军界,包括李奇微(朝战美军总司令)、范佛里特(美第八集军司令,上甘岭战役美军总指挥)、李奇微的继任者克拉克,还有那位因瞧不起中国人而倒大霉的麦克阿瑟(被杜鲁门总统撤职),写回忆录或写总结时,都普遍认为中国解放军战斗力优于德军、日军,是1776年美国建国以来所遇到过的最强对手。美军与英军、墨西哥军、西班牙军、德军、奥匈军、意军、日军、中国解放军等对手先后较量过,它痛苦的对比感受和深刻认识应该是真实可信的。这也是后来越南战争里美国地面部队始终不敢越过中国警告的越南17纬度线的根本原因!

可见,朝鲜战争中胜美败毫无疑问。所谓中美打平手的论调是非常错误的,早该寿终正寝了!

美国西点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美国西点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我曾经几次造访过闻名世界的美国西点军校。因为对外界开放参观游览,任何人都可以在开放日去那里游玩。不需要任何特别的许可和安排。西点之成为美国东部屈指可数的旅游胜地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曾为美国培育了众多青史留名的军事将才的第一军校。也还因为此处山清水秀、风景幽美。颇似中国的长江小三峡。是一处绝佳的踏青野餐场所。举家出游也好,款待远客也罢,这儿都是上选之地。其中有一次的经历格外的难忘。

在西点校门外的游客接待中心,有一个简介军校今昔的展览。担任讲解的主要是中心的工作人员,偶尔也会有军校的师生前来做义工服务客串讲解的。那天为我们做讲解的,恰恰正是一位现职的军校教员F。这次巧遇给我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心中疑问的好机会,使我大为兴奋。在讲解之后,我便拖着他问问题。开始明显是出

于职业习惯和礼貌,后来则越谈兴致越浓。F相当痛快地回答了我的问题。我提的问题主要是围绕着1950年代那场朝鲜战争(也称韩战)的。

问:美国人为何不愿提朝鲜战争?与闹的纷纷扬扬的越南战争相比,真好象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其中有什麽特别的原因吗?

答:对我们美国军人来说,这两场战争的意义和意味都是完全不同的。越南战争是政治上的失败,并不是军事上的失败。美国军队是在被束缚手脚的情况下打仗。由于惧怕中国参战,不准许美军越过17度线对北越的目标和基地进行有效的军事攻击。终于打成了一场烂仗。最终只能撤出了事。而朝鲜战争则是完完全全的军事失败。一个世界公认最强大的国家的陆海空三军联合立体作战,却没能打过一个贫穷国家装备原始的陆军。尤其,是在对我们有利的大兵团野外攻防战而不是游击战的状况下失利,而且输的很惨。这是我们美国军队和美国国家永远的耻辱和疮疤。不

堪回首,不谈也罢。是不难理解的。

问:你为何要直言是失败呢?很多说法都是“始于三八线,终于三八线”,算是个平局嘛。

答:那是自欺欺人。美国军方从没说过是平局这样的话。南北韩之战的情况可以不谈。

我们着重看的是中美两军交手的这一部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美八军的一支先头分队已经抵达鸭绿江边。中美两军的战斗接触是在中朝边境地区展开的,单从地理上讲,始于鸭绿江而终于三八线,胜负之势是不言自明的。没有必要歪曲和掩盖。

问:美军失利的原因究竟是什麽?是指挥失误?还是部队战斗力有问题?

答:两个原因都有。先说部队战斗力。参加韩战的美军部队均非等闲之旅。美八军、陆战一师、骑一师都是美军中响当当的王牌军、常胜军。官兵又刚打过二次大战,富有实战经验。装备有世界最新型的坦克、火炮和各种轻重武器。并且拥有绝

对的制空、制海权。除了第一次战役有措手不及的原因外,实在没有什麽其它的借口可找。美军在韩战中一再失利,不但在战役初期遭受突袭时失利,在中后期的两军对垒攻防中也胜少败多。就只能得出一个令人很不舒服的结论:装备占优的美军在战场上的作战表现不如中国军队。

问:战争后期,尤其是第四、五次战役呈现了互有进退的拉锯,或说是趋于平衡的状态。是两军战斗力各有消长的原因吗?

答:与部队战斗力没有直接关系。更多地反映的是部队的后勤能力问题。李奇微将军接任总司令后,改以攻势防御。使得战役的被动态势有所好转。中国军队越过三八线后,拉长的运输线和恶劣的交通条件,加上美国空军的“扼杀战”狂轰烂炸。是延缓中国军队攻势,从而稳定态势的关键。在中国军队备足粮弹发起攻击时,美军挡不住他们的前进。只是在对方粮弹耗尽时,美军才有机会向前做有限的突进。换句话讲,假如中国军队并不是只有仅能

维持一线部队作战一周(即李奇微将军所说的星期攻势)的粮弹,而是有足够一月之用的后勤供应。战争应该早就结束了。

问:再谈谈战役指挥上的得失好吗?

答:这涉及我们的老校友老前辈麦克阿瑟将军。麦将军戎马一生,战功无数。是西点军校最杰出的校友之一。也堪称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之一。可惜一世英名毁于韩战。单从战役指挥的角度看,麦将军犯下了轻敌冒进的兵家大忌。有一点我要说明,当时对中国军队的无知和轻视是美军上下的通病,并非一人之过。中国军队在二战中的拙劣表现给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比如:五十万中国军队不加抵抗,就让两万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河北、山西一线的三十万中国军队被区区三千日军象赶鸭子一样赶的到处逃跑。在美军官兵的心目之中,中国军队是“鸭子”。是不堪一击的弱旅。否则,麦将军也不至于说那样狂妄自大的话。

问:此国军非彼国军也。三年内战中,毛泽东挥师横扫敌军八百万。你们难道一

点都没注意和研究?

答:问的极是。当时美国沉湎于二战胜利后的喜悦。而且有对中国军队的先入之见而完全没有意识到,蒋介石统领下的一群“鸭子”,在毛泽东的统帅之下竞成了一群狮子。对中国军队在韩战中表现出来的战胜困难的勇气、视死如归的气概和精明有效的战术,我是非常钦佩的。作为一个军人,我自然是希望己方能获得胜利。但是作为一个客观论证的学者,我以为无论从战役指挥和战场表现来评判,中国军队获胜都是合理的。我不认为美军败于有毛泽东这样卓越的统帅和彭德怀这样杰出的司令官的中国军队是什麽丢脸的事。

问:韩战对于以后美军以至美国的对华方针究竟有何影响和启示?

答:美国人从韩战的失利得知,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中国军队也不再是过去的中国军队了。我们必须以极其审慎的态度来重新研究中国,重视中国。尤其是毛泽东的中国。绝不能再犯轻敌冒进的错误。在金门炮战,以及越南战争中,美国

都表现出了这种审慎。这就是接受了韩战教训的直接结果。以我个人的愿望,中美之间不要再打仗。否则将会是两败俱伤,后果不堪设想。假如有一天不得不打的话,我只能祈望那时的中国军队不再有太多的毛泽东色彩。

问:此话怎讲?

答:美军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因为在这方面他们永远赶不上我们。怕的是中国军队的毛泽东化,或按中国术语叫革命化。中国军队离毛泽东越远,美军的胜算也就越大。

毛泽东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善于以弱击强,以弱胜强的军事天才,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及实战应用非常的精妙独特。至今还没有好的应对破解办法。虽然我们是在把他当做对手来研究。但是我对中国的毛泽东始终怀有最深的敬意。西点军校崇敬的两个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兵家泰斗,一个就是毛泽东。还有一个是孙武子。

同一孙子兵法,马谡的用法就是教条主义,孔明就不是;庞涓、孙膑同师鬼谷子,可是一个是教条主义,一个不是教条主义;王明和毛泽东读的同是马克思、列宁的经典著作,一个是教条主义,一个不是。所以,教条不教条,重点不在先生,而在学生;重点不在学,而在用。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

《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四五九页

毛泽东代表的是一个强大的中国,她的名字叫“新中国”。这个“新”,不是自1949年以来的新,而是自1949年以来到某一时间段结束的“新”——这个强大的中国,与毛泽东的生命联系在一起,我们也把她称为——毛泽东的中国。

毛泽东的中国,是前所未有的强大,是史无前例的强大,也是后尚无来

者的强大。其强大,不在于百年积弱反差的强大,而在于“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的强大:

向南划一条线——北纬17度,“美军不得越过”,美军就不能越过;向南划一条线——北纬38度,“联合国军不得越过”,不听就抽你丫的,让全世界都知道什么叫新中国的强大、毛泽东的伟大。

苏联要打波兰,毛泽东的中国就告诉他,“你这是侵略”;苏联要放弃匈牙利,毛泽东的中国就告诉他,“你这是投降”;苏联先把导弹从古巴运进去又运出来,毛泽东的中国告诉他,“你这是先冒险后投降”。苏联说,“珍宝岛是我的。”毛泽东的中国告诉他,“打吧。打赢了,就是你的。”

埃及要收回苏伊士运河,来问毛泽东的中国。毛泽东的中国说,你们出人,我们出钱,支持你们行使国家主权的行为。

美国英国军队入侵黎巴嫩和约旦后,准备入侵伊拉克并扬言入侵中国。毛泽东的中国说,为了打击国民党军队和牵制美国在中东的军事行为,我们炮打金门、马祖——打不死你,我累死你。

美国侵略刚果,毛泽东的中国反对,支持刚果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美国侵略越南、老挝、柬埔寨,毛泽东的中国反对,支持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美国杀了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毛泽东的中国反对,支持美国黑人争取解放的斗争……

毛泽东的中国,强大的不仅是拳头,而且是志气。

美国的第七舰队封锁了台湾海峡,阻挡了中国人民统一祖国的道路,尽管暂时无法越过这种阻碍,但是毛泽东的中国说,“我们一定要解放台

湾省,一定要把五星红旗插到台湾省,一定要把美国侵略者从台湾省赶出去。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决心同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把美帝国主义从亚洲赶出去,从它侵占的一切地方赶出去!”

美国把中国封锁了几十年,后来有加上苏联,毛泽东的中国凭借自己的双手,粉碎了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侵略和颠覆;一不用内债,二不用外债,研制了“两弹一星”;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恢复了在联合国长期被非法剥夺的席位;同近百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有经济贸易关系和文化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一百五十多个;并得到各国人民广泛的同情和支持。

毛泽东的中国,强大的不仅是志气,还有智慧。

美国用封锁做武器,毛泽东的中国就把英国人占领的香港作为了打破封锁的缺口,一个中国人的“卡萨布兰卡”。

一句“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更胜过千军万马。

毛泽东的中国没有海空优势,却这样告戒美国:“战争打起来,就没有界限。美国有些军事家想依靠海空优势轰炸中国,而不打地面战争。这是一厢情愿。战争既然以空战或海战开始,那么,战争如何继续进行,就由不得美国一方作主了。你能从空中来,难道我们不能从陆上去吗?因此,我们说,战争一旦打起来,就再没有什么界限”

…… ……

回忆,回忆,这一切只剩下回忆——只有在对毛泽东的回忆中,我才能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

毛泽东的远去,不仅是毛泽东的中国的远去,也是中国强大的远去。于是乎在怀想毛泽东的中国的同时,惟有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可遣幽思: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007年5月14日星期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