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剪贴画教案

幼儿园剪贴画教案

幼儿园剪贴画教案

【篇一:剪贴画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漂亮的剪贴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漂亮的剪贴画”,探索“任意形状的裁剪”、“复制”和“粘贴”等工具的使用。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增进师生情感,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

1、使用“任意形状的裁剪”、“复制“粘贴”工具。

2、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预设: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用“画图”程序制作漂亮的剪贴画。

二、探究新知

1、提出疑问。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说说做剪贴画需要准备什么样的材料?生:??

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师:我们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做出精美剪贴画?

生:??

师小结:准备的材料有彩色的各种纸、笔、剪刀、粘水、橡皮等;制作过程是先画,再剪,然后粘

师:提醒:制作前要设计好剪贴画的内容

2、课件展示学习任务

师请学生小组讨论以老师提供的主题设计作品内容,并将自己的设计内容写在本子上。

生讨论并记录,教师适时点拨

3、准备材料

请学生尝试根据剪贴画的内容在“画图”中画出彩纸

提醒学生准备剪贴画需要的纸包括裁剪的纸和用来粘剪贴画的纸。学生试操作:在画布一边画出自己需要的彩纸。

4、裁剪图形

1)教师示范用“任意裁剪工具”剪出大树的树干,让学生从感观上感知“任意裁剪工具”的功能。

提醒学生使用“任意裁剪工具”的要领:要连续画出裁剪的图形,

2)找学生尝试为教师的大树剪出树叶,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这个工具的功能,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进师

生之间的情感,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学生尝试制作剪贴画,教师走近学生,主动和学生交流,并给予适时的点拨、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4)初次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发现别人作品中的优点,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5)学生南完善自己的作品

6)再展示学生的作品,并给予评价

三、交流

谈谈你的收获?

板书:

漂亮的剪贴画

设计

准备彩纸

剪、贴图形

任意裁剪工具

复制粘贴

《漂亮的剪贴画》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6课制作漂亮的剪贴画,本课

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材料进行再组合、再创造。

在每项活动中,教材都一步步引导学生主动尝试、积极操作,使学

生在活动中、在创作中熟练使用计算机画图软件。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积极实践,勤于动脑思考,勇于自己解决

问题。

二、教学策略

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我采用活动

激趣、实践贯穿、同伴互助、教师指导的教学方法,让他们真切、

快乐的在活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漂亮的剪贴画”,探索“任意形状的裁剪”、“复制”和“粘贴”等工具的使用。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增进师生情感,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使用“任意形状的裁剪”、“复制“粘贴”工具。

2、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五、教学过程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三年级学

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将“漂亮的剪贴画”教学设计流程如下:

一、直接导入:

二、探究新知

1、提出疑问。

a 请大家思考一下,说说做剪贴画需要准备什么样的材料?生回答,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b 我们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做出精美剪贴画?

生回答

师小结:准备的材料有彩色的各种纸、笔、剪刀、粘水、橡皮等;

制作过程是先画,再剪,然后粘

师:提醒:制作前要设计好剪贴画的内容

2、课件展示学习任务

师请学生小组讨论以老师提供的主题设计作品内容,并将自己的设

计内容写在本子上。

生讨论并记录,教师适时点拨

3、准备材料

请学生尝试根据剪贴画的内容在“画图”中画出彩纸

提醒学生准备剪贴画需要的纸包括裁剪的纸和用来粘剪贴画的纸。

学生试操作:在画布一边画出自己需要的彩纸。

4、裁剪图形

1)教师示范用“任意裁剪工具”剪出大树的树干,让学生从感观上感

知“任意裁剪工具”的功能。

提醒学生使用“任意裁剪工具”的要领:要连续画出裁剪的图形,

2)找学生尝试为教师的大树剪出树叶,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这个工具的功能,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进师生之间的

【篇二:13 难忘幼儿园-教学设计】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1

2

3

4

5

【篇三: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优质课)】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蜗牛去哪儿了(优质课)

活动背景

外出活动时,晨晨找到了一个小蜗牛。过了一会儿,小蜗牛从壳里探出头,在晨晨手里慢吞吞地爬。几名小朋友围在晨晨身边,饶有兴趣地观察着。老师看到孩子们对小蜗牛这么有兴趣,就将它装进瓶子放在了班上的自然角里,由此,班上就开展了主题活动一一蜗牛。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观察了蜗牛的外貌特征,了解了蜗牛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性。可是,有一天,由于瓶子没有盖严,小蜗牛不见了,孩子们在活动室里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晨晨很伤心,有的孩子还互相埋怨。为了安慰孩子,调整孩子的情绪,教师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设计了绘画表述活动《小蜗牛去哪儿了》。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通过语言、绘画或粘贴的形式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生命,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蜗牛的外貌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2.背景图:大树和草,毛毛虫和菜地,花园和蝴蝶,小河和青蛙。 3.环境布置:蜗牛图片、蜗牛生活背景、幼儿观察记录。

4.材料:半成品剪贴画、八开白纸、油画棒、胶棒、手工布等。 5.电教器材:视频仪、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听一听

(1)教师交代故事名称——小青蛙旅行记。

(2)放录音——自编童话故事《小青蛙旅行记》(附后),边讲边通过视频仪出示背景图。

2说一说

(l)教师引出主题:故事里的小青蛙去旅行,可高兴了。咱班自然角的小蜗牛丢了,小朋友都很着急。其实小蜗牛也去旅行了,旅行是一件多快乐的事啊。你们想一想,小蜗牛可能到哪里去旅行呢?它会碰见谁,看到什么,遇到什么事呢?

(2)围绕这几个问题,让幼儿找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讨论。教师走到幼儿中间,倾听他们的想法。

(3)全班幼儿一起交流。

3.画一画

(1)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介绍提供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需要的材料。

(2)幼儿绘画、粘贴。教师细心观察,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和指导。

对不敢大胆绘画的幼儿,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口吻说:“小蜗牛去哪儿了?它找妈妈去了。”这样,幼儿重复地画出同样的蜗牛,就有成功感了。教师还可以说:“小蜗牛找花姐姐去了,花姐姐什么样呢?”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考虑,画出花姐姐。

对不会画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挑选适当的半成品材料,粘贴蜗牛及背景。

对不喜欢换色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欣赏环境创设中的作品或其他幼儿的作品,让孩子感知色彩的美。

4讲一讲。

(1)教师引导画完的幼儿讲画。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把小蜗牛去旅行的经历讲给老师、小朋友或其他人听。

(2)教师协助

幼儿将作品粘在展示板上;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活动延伸

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录音后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听。

教师协助幼儿将绘画作品装订成书,放在图书区,供大家阅读和讲述。

附:小青蛙旅行记

在井里住着一只小青蛙。周围的人每天用绳子拴着桶从井里往上打水。小青蛙看到水桶上来下去的,真想到井外边儿去看一看。

有一天,小青蛙跳进打水的桶里,和水桶一起上去了。它趁人不注意,迅速地跳到了旁边的草丛里。它看见小草一棵接着一棵,绿绿的,旁边还有一棵大树!再抬头往上看,呀,大阳真刺眼!小青蛙想,这儿可真大呀,可比在井里好多了!它蹲在那里看了一会儿,心想,既然我已经跑出来了,那我就跑得再远一点吧,看一看别的地方是什么样。于是,它又用力向前跳去。

小青蛙来到一个菜园子旁边,停下来喘着气。“世界多大啊!我得好好看看,不能守在一个地方。”它自言自语地跳进了菜园子,“好绿的菜啊!真漂亮!”这时,菜叶子上的一条毛毛虫说:“小青蛙别走了,你就留在这里和我做伴吧。”小青蛙没有听毛毛虫的话,继续向前跳着。

它来到了一个花园里,这儿开着各种颜色的花儿,有红色的、黄色的、粉色的……好看极了。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小青蛙以为它是一朵会移动的花儿,对着蝴蝶说:“好漂亮的花呀,还会飞呢!”天渐渐地黑了。小青蛙看见了无数的星星,一闪一闪的,还看见弯弯的月亮挂在天空。小青蛙继续向前跳着,希望看到更多更新鲜的东西。

“呱、呱”,一种好熟悉的声音。小青蛙顺着声音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个池塘边,看到几只青蛙在荷叶上唱歌。它们邀请小青蛙参加它们的音乐会,小青蛙高兴地跳到了一个荷叶上,和大家一起“呱、呱、呱”地唱了起来。这一天可真让小青蛙长了见识。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老师和花朵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画老师爱老师。

2.学习巩固人物画,在上一次画人物的基础上,丰富绘画内容,增添色彩。

3.学会使用多种颜色。

准备:

教师范例、绘画工具。

活动与指导:

1.教师用有趣的形式引导幼儿为教师画像的积极性,并提出画像的要求。

2.教师出示人物半身像用暖色调的笔分别画出花卉。(花卉的形式

在幼儿原有画花卉基础上增加一二种新形式)。

3.具体指导幼儿掌握人物五官的画法,请幼儿分析教师的五官特点,并加以描述。

建议:

组织幼儿对教师形象进行评析,教师在幼儿画像时能稳定的让幼儿

观察一段时间,然后再画,要与前边教学中画妈妈有所进步。

耳朵上的绿星星(中班语言)

高桥镇中心幼儿园余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爱护花草树木,发展幼儿的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倾听故事的习惯,知道小松鼠耳朵上的秘密。

3、学说短句:“别摘我,别摘我,我会痛的啊”。

活动准备:

1、课件《耳朵上的绿星星》、录音机、故事录音带。

2、教具:小松鼠指偶,小草、玫瑰花、萤火虫、星星、小松鼠头饰

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松鼠指偶,导入课题,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好!(引导幼儿主动和小松鼠打招呼。)

师:小松鼠,你怎么了,好象不高兴啊?

师:瞧,我们可爱的小松鼠想了什么办法打扮自己呢?

二、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第一遍。

提问: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2、小松鼠那天晚上漂亮吗?是谁打扮了它?

3、耳朵上的绿星星是谁啊?

师:小松鼠,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动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播放课件,提问。

1、小松鼠想上台表演节目,它想了什么办法打扮自己?

2、它有没有用这些办法打扮自己呢,为什么没有呢?

3、小草、玫瑰花对小松鼠怎么说?

4、事情被谁看到了?

5、小松鼠晚上路过花园,它有没有去拔草、摘花呢?

6、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7、晚上,小松鼠去参加音乐会,拉开幕布,台下的观众为什么觉得小松鼠很漂亮?

8、萤火虫为什么要帮助小松鼠啊?

四、师幼讨论: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怎么做?

师小结:也许草和玫瑰花能够打扮小松鼠,但是花园里如果没有了它们,就变得不漂亮了,萤火虫没有了玩的地方,而且小草和玫瑰花也会疼。因为小松鼠爱护花草树木,萤火虫为了感谢它所以用自己打扮小松鼠。我们班的小朋友也象小松鼠那样,真能干!

五、幼儿分组表演《耳朵上的绿星星》。

1、全班幼儿分成四组,带上头饰,一组一组为幼儿表演。

2、教师小结幼儿表演的情况,表扬幼儿,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六、结束活动,教师颁发奖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