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必修1教学设计1:3.1 铁的多样性

高中化学必修1教学设计1:3.1 铁的多样性

高中化学必修1教学设计1:3.1 铁的多样性
高中化学必修1教学设计1:3.1 铁的多样性

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第1节铁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铁的多样性》的内容。在第二章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分析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探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通过分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所承担的角色,已建立起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了解了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本节课主要是运用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通过铁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让学生建构起分类观和转化观等化学基本方法。了解铁的化合物知识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氧化还原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建构起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核心思想。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1.能依据物质类别、物质所含核心元素的化合价列举、描述、辨识含铁元素典型物质重要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掌握选用不同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实现铁与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3.掌握检验Fe2+、Fe3+的方法。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1.通过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掌握从物质类别、物质所含核心元素的化合价这两个基本角度去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的方法

2.通过铁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的学习,让学生建构起分类观和转化观等化学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1.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进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通过预测与假设、方案设计、实验记录、分析归纳。

2.通过对铁及其化合物性质转化关系、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的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1.使学生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证实,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他们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2.通过对铁及其化合物性质转化关系、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的探究,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具体应用。

教学重点

1.金属铁、及其化合物的的性质

2.铁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的方法。

3.掌握检验Fe2+、Fe3+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从物质类别、物质所含核心元素的化合价这两个基本角度去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

2.铁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

【引课】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初中我们已经知道铁元素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动植物体中,那么它在地壳中含量排在?而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铁这种元素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是无所不用,无所不在,同学们能不能举例说说你们在生知道的含铁的物质。

【展示投影】自然界中的铁单质,含铁元素的矿物,生活中的铁,实验室里的含铁试剂。【过渡】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含铁物质,单质铁主要是蕴含在陨铁中,而其他矿物质主要成分则是铁的化合物。今天老师展现矿物质有新疆陨铁、黄铁矿硫化亚铁、我们刚刚提到用作于红色颜料的磁铁矿三氧化二铁以及十分特别的带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铁,那么如何用化学分子式来推测出铁元素在他们中所显现的价态呢?黄铁矿的铁元素是几价的?赤铁矿呢?【小结】

亚铁盐:组成中含有Fe 2+的盐,如FeSO 4、FeCl 2、Fe(NO 3) 2等

铁盐:组成中含有Fe3+ 的盐,如Fe 2(SO 4) 3、FeCl 3、Fe(NO 3) 3等。

【板书】一、亚铁盐和铁盐

【活动?探究】

亚铁盐和铁盐的性质

实验目的

以硫酸亚铁、氯化铁为例,通过实验探究亚铁盐和铁盐的性质。

实验用品

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课文及练习,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投入,体验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设问: 1.BaCl2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而NaCl溶液却不能,试分析原因。 2.在实验“2”的滤液中存在大量的Cl-和Cu2+,能否用实验证明请简单设计。 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 反应本质:Ba2++SO2-4==BaSO4↓ CuCl2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 反应本质:Ag++Cl-==AgCl↓ AgNO3与NaCl反应动画。请点击画面 2、离子反应方程式: --上述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写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如单质、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氧化物等。 ③“删”,删去两边没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请点击观看 应该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a、强酸:HCl、H2SO4、HNO3等;b、强碱:KOH、NaOH、Ba(OH)2.Ca(OH)2是微溶物,一般在反应物中存在于溶液中,写成离子形式,而为生成物时一般是沉淀,写沉化学式。 c、可溶性盐:请学生课后复习溶解性表。 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难溶的物质:Cu(OH)2、BaSO4、AgCl等 b、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 c、气体:H2S、CO2、SO2等 d、单质:H2、Na、I2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②向氨水中通入氯化氢 ③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硫酸 ④铁屑放入硫酸铜溶液

高中化学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规划 1.地位和功能 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学科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科学的话,那么,本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重要内容,“启后”意味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内容结构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对于多达千万种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人们要想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必须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这既反映了化学科学的发展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是本章的一条基本线索。考虑到学生在进入高中化学学习时,一般都需要复习初中的知识,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物质间的化学反应等。因此,把化学反应与物质分类编排在高中化学的第二章,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学习,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既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又有利于学生运用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进行化学学习,立意更高。 从化学物质的分类来看,纯净物的分类在初中已初步介绍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溶液和浊液这两种混合物虽然初中也涉及过,但是,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因此,分散系和液态分散系的分类、胶体及其主要性质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胶体的性质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只是从胶体与溶液区分的角度,涉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从化学反应的分类来看,本章涉及化学反应分类的三个标准:(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按此标准划分,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这四种反应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2)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3)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后两种分类初中没有涉及过,因而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将大量涉及,因此,这两种反应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教学重点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安排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2课时 第二节离子反应 2课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2课时

lp2017高中化学必修一碳的方程式书写练习

高一化学方程式练习一 2017-12- 判断能否反应,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少量的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2. 过量的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3. 将CO2逐渐通入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化学方程式) 类似:将CO2逐渐通入Ca(OH)2溶液至过量(现象、化学方程式) 4. 将盐酸逐滴滴入Na2CO3溶液中至过量(现象、离子方程式)。 5. 将Na2CO3溶液逐滴滴入盐酸中至过量(现象、离子方程式)。 6.过量的盐酸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7.少量的盐酸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8. 溶洞的形成原理(化学方程式) 9. 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10.CaCl2溶液与NaHCO3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11. 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与CO2的反应 12. 高炉炼铁的原料、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13. 要除去CO2中的CO(化学方程式) 14. 要除去CO中的CO2(化学方程式) 15.水煤气的制备(化学方程式) NaHCO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16. 3 NaHCO溶液与盐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17. 3 18.除去Na2CO3溶液中的少量NaHCO3所用的试剂、(离子方程式) NaHCO所用的试剂、(离子方程式)19. 除去Na2CO3粉末中少量的 3

20. 除去3NaHCO 溶液中少量32CO Na 所用的试剂、(离子方程式) 21. 除去CO 2中的HCl 所用的试剂、(化学方程式) 22.除去Cl 2中的HCl 所用的试剂、尾气处理的试剂、(离子方程式) 23.实验室制备CO 2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24.实验室制备Cl 2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25.实验室制备H 2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26.实验室制备O 2的反应原理(固体和液体制备)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27. 少量NaHCO 3溶液与Ca(OH)2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28. 少量Ca(OH)2溶液与NaHCO 3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29. Ca(OH)2溶液与Ca(HCO 3)2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思考:与量有关吗? 30. 3NaHCO 溶液与NaOH 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思考:与量有关吗? 31.将CO 2通入到饱和Na 2CO 3溶液中的现象、离子方程式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6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案 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年级高中化学必修一 授课对象授课教师刘时间2016年月日 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加深对基本的理解和对化学反应规律的认识 学习重点难点钠的物理性质和钠的氧化、铁的化学性质、Fe与水反应原理、铝和强碱的反应 教学过程 S (归纳)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 sodium)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是热和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2、钠与氧气的反应: (1) 缓慢氧化:4 Na+O2==2Na2O [探究实验3-2]钠在空气中加热(2) 2Na +O2 △ Na2O2 [科学探究]铝的性质探究 3、其它常见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2Mg+O2点燃2MgO 4 Al+3O2点燃 2 Al2O3 3Fe + 2O2点燃Fe3O4 规律小结:一般金属+O2金属氧化物3Fe + 2O2点燃Fe3O4 金属+Cl2最高价金属氯化物2Fe +3Cl2点燃2FeCl3 金属+S 低价金属硫化物Fe +S 点燃FeS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观察实验3-3]钠与水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2 Na +2H2O ==2NaOH +H2↑ 2 Na +2H2O ==2NaOH +H2↑ 离子方程式:2Na +2H2O==2Na++2OH―+H2↑ 2、金属铁与水的反应:3Fe +4H2O (g) △ Fe3O4 +4H2 失2 e- 得2e-

3Fe + 2O2点燃Fe3O4 [讲]除了能被氧气氧化外,金属还能被氯气、硫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所氧化,生成相应的氯化物或硫化物。 [概念]规律小结: 一般金属+O2金属氧化物 金属+Cl2最高价金属氯化物 金属+S 低价金属硫化物 例如:3Fe + 2O2点燃 Fe3O4 2Fe +3Cl2点燃2FeCl3 Fe +S 点燃FeS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金属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的反应情况。同时我们利用铝在空气中的化学特性,可以把铝制成日常用的铝制品。 钠与水反应 实验步骤: 1、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置于滤纸上,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绿豆大的一粒,其余放回原瓶。 2、在小烧杯中加一小半水,并将切下的钠粒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3、反应结束后向烧杯中滴入1-2滴酚酞试剂,观察溶液的变化。 [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解释 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成银白色小球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且反应放热 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响声生成气体推动小球游动反应剧烈且放热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有碱性物质生成[概念]1、钠与水的反应 2 Na +2H2O ==2NaOH +H2↑[问]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反应

高中化学_全册精品教案_新人教版必修1

化学必修1全册精品教案全集 教案编号:1 课题:初中知识复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学习的基本操作 2、复习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能 【道德情感目标】建立从实验学化学的观点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难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器材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归纳整理]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填上分离的物质及应用举例及二、离子的检验。并交流答案。 [板书] 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 [投影] [讲述] 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各物质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将其彼此分开的 过程,分开后各物质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物质的过程。 [ 思考]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提问]过滤、蒸馏注意事项 [投影] [讲述] 1、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如图:

①“一贴”:折叠后的滤纸放入漏斗后,用食指按住,加入少量蒸馏水润湿,使之紧贴在漏斗内壁,赶走纸和壁之间的气泡。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略低约 1cm),以防止未过滤的液体外溢。 ③“三接触”:漏斗颈末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相接触;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使玻璃棒一端与滤纸三折部分轻轻接触;承接液体的烧杯嘴和玻璃棒接触,使欲过滤的液体在玻棒的引流下流向漏斗。过滤后如果溶液仍然浑浊,应重新过滤一遍。如果滤液对滤纸有腐蚀作用,一般可用石棉或玻璃丝代替滤纸。如果过滤是为了得到洁净的沉淀物,则需对沉淀物进行洗涤,方法是:向过滤器里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水面浸没沉淀物,待水滤去后,再加水洗涤,连续洗几次,直至沉淀物洗净为止。[板书] 1、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 [投影] [讲述并板书]2、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如图: 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②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0.5cm处;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⑤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质;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思考与讨论]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提问]蒸馏与蒸发的区别: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浓缩后的浓溶液或蒸干后的固体物质)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讲述]蒸发操作应注意的事项: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溶液溅出;如果蒸干,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至干。 [投影] [讲述并板书]3、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 ②随即振荡,使溶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环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 ④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6)分液的操作方法: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五 铁及其化合物

专题五铁及其化合物 1、铁元素的存在形态: 游离态:陨铁 化合态:铁元素主要以+2价和+3价的化合态存在。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为4.65%,处于第四位,仅次于氧、硅和铝。 2、按不同标准给铁及其化合物分类 (1)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给上述物质分类。 单质:铁;氧化物:FeO、Fe2O3、Fe3O4;碱:Fe(OH)2、Fe(OH)3;盐:FeCl2、FeCl3、FeSO4、Fe2(SO4)3(2)按铁元素的化合价给上述物质分类。 0价:Fe;+2价:FeO、FeCl2、FeSO4、Fe(OH)2;+3价:Fe2O3、FeCl3、Fe2(SO4)3、Fe(OH)3 3 4.铁的氢氧化物——4Fe(OH)2和4Fe(OH)3性质的比较 (1)氢氧化亚铁: 制备:FeCl2+2NaOH=Fe(OH)2↓+2NaCl 物理性质:白色难溶的弱碱 化学性质:①与强酸反应 ②还原性:易被氧化剂所氧化。如:4Fe(OH)2+O2+2H2O=4Fe(OH)3 思考:实验室在制备Fe(OH)2时,为防止被氧化,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因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极易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更要注意隔绝空气。其方法是:①亚铁盐需新制(用足量铁与稀硫酸反应或还原氯化铁溶液);②将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煮沸以赶尽溶于其中的空气(O2);③使用长滴管吸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将滴管伸至氯化亚铁溶液的液面以下,慢慢挤压乳胶头使氢氧化钠与氯化亚铁接触。 (2)氢氧化铁: 制备:FeCl3+3NaOH=Fe(OH)3↓+3NaCl 物理性质:红褐色难溶固体 化学性质:与强酸反应。Fe(OH)3+3H2SO4=Fe2(SO4)3+3H2O 5、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预测:铁元素显0价时,只有还原性;显+3价时,只有氧化性;显+2价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高中化学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 微粒与物质的量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⑥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I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 要点一:单质铁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1、铁单质的物理性质 铁具有金属的通性,具有被吸引的特性,一般铁粉为黑色,铁块为银白色。 2、化学性质 3、注意事项

(1)铁与弱氧化剂(如S、I2、H+、Fe3+、Cu2+)等反应所得产物为Fe2+,铁元素的价态为+2价。 (2)铁与强氧化剂(如Cl2、Br2、浓H2SO4、硝酸等)反应所得产物为Fe3+,铁元素的价态为+3价。 ①在氯气中燃烧,只生成氯化铁;与稀硝酸反应时则先产生+3价铁,若铁过量时则+3价铁再变为+2价铁;②铁在常温下遇到冷的浓硫酸、浓硝酸时发生钝化,属于化学反应。 (3)铁在纯氧中燃烧以及在高温下与H2O(g)反应得到的产物为Fe3O4,铁元素的价态为+2、+3价。 (4)铁不能与冷、热水反应,但能与水蒸气反应,与水蒸汽反应的产物也是Fe3O4。典型例题 1、某稀溶液中含有4mol KNO3和2.5mol H2SO4,向其中加入1.5mol Fe,充分反应(已知NO3﹣被还原为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NO的体积为28 L B.所得溶液中c(Fe2+):c(Fe3+)=1:1 C.所得溶液中c(NO3﹣)=2.75 mol/L D.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4 解:溶液中氢离子总物质的量为:n(H+)=2.5mol×2=5mol,n(NO3﹣)=4mol,铁粉的物质的量为1.5mol,

由3Fe+2NO3﹣+8H+=3Fe2++2NO↑+4H2O, 3 2 8 1.5mol 1mol 4mol, 则1.5molFe完全反应时,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均过量, 则发生Fe+NO3﹣+4H+=Fe3++NO↑+2H2O, 若1.5molFe完全反应时,氢离子不足,则两个反应均发生, Fe+NO3﹣+4H+=Fe3++NO↑+2H2O x 4x x x 3Fe+2NO3﹣+8H+=3Fe2++2NO↑+4H2O y y y y 则:x+y=1.5、4x+y=5, 解得:x=0.75mol,y=0.75mol 生成NO的体积为(0.75mol+0.75mol×)×22.4L/mol=28L, A.根据分析可知,反应后生成标况下28LNO,不是标况下,NO气体不一定为28L,故A错误; B.反应后生成铁离子为0.75mol,亚铁离子为0.75mol,c(Fe2+):c(Fe3+)=n(Fe

2018-2019学年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1碳的多样性 同步测试

2018-2019学年鲁教版必修一化学 3.1碳的多样性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微粒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H和D B. O2和O3 C. U和U D. H2O和D2O 2.一定量碳酸氢钠与过氧化钠的混合物在密闭体系中充分加热后,排出气体,固体残留物不可能是 A. NaOH和Na2CO3 B. Na2O2、 NaOH和Na2CO3 C. NaOH D. Na2CO3 3.Na2O2、Cl2和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2O2、Cl2、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 标准状况下,1 mol Na2O2和22.4LC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 A C. 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更快 D. 在Na2O2中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目相等 4.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侯氏制碱、肥皂的制取工艺过程中均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 可用蘸浓氨水的棉棒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 石油分馏、煤的气化、海水晒盐、碱去油污、花生中提取花生油等过程都是物理变化 D. 利用钠的性质制造的高压钠灯,可发出射程远、透雾能力强的黄光 5.以下是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示意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气体是NH3, B气体是CO2 B. 把纯碱及第Ⅲ步所得晶体与某些固体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混合可制泡腾片 C. 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D. 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6.与氨碱法比较,下列关于联合制碱法优点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B. 降低了生产成本 C. 减少了环境污染 D. 减轻了对设备的腐蚀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B. H2与T2互为同位素 C. 甲醇与乙二醇互为同系物 D. 乙酸乙酯与丁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8.明代名臣于谦作诗“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诗中所写“乌金”是() A. 焦炭 B. 煤炭 C. 磁铁矿 D. 软锰矿

高中化学有趣的化学专题化学碳70所具有的超导性.pdf

“五跪像”是指惨害岳飞的秦桧、王氏、万俟[Mò qí xiè]、张俊、王俊。 五跪像(岳飞庙前) 流芳百世 遗臭万年 南宋与金对峙图 宋、金和议与对峙 1141年底 南宋与金 订立绍兴和议 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达成和议或订立和约 2.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3.使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4.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 和议或和约达成的积极意义 1.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 辽、北宋、西夏 的建立 辽、西夏与 北宋的战与和 南宋和金 的对峙 1.契丹国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 2.契丹国的发展 3.北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 4.北宋建立后基本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5.西夏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 1.北宋伐辽 2.澶渊之盟及其影响 3.西夏和议及其影响 1.女真族的发展 2.金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 3.辽与北宋的灭亡 4.南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 5.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6.宋金和议及其影响 课堂小结 学 习 与 探 究 1.北宋的都城是( )。 A.东京 B.临安 C.南京 D.燕京 2.南宋的抗金将领中,最杰出的是( )。 A.文天祥 B.岳飞 C.郑成功 D.杨业 3.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给各方带来怎样的影响? A 答:①战的影响:破坏了双方正常的经济,文化交往, 不利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②和议影响: A.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 B.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C.使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D.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 学习测评 B 杨家将的故事 杨忠武祠(杨令公祠) 山西省代县境内鹿蹄涧村 右为杨家将史卷部分 左为范仲淹题的赞(现存杨忠武祠) 史海拾贝 中华第一关——雁门关 《穆桂英挂帅》剧照 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光、四郎延辉、五郎延德、六郎延昭、七郎延嗣、八郎延顺。 杨延平(杨大郎)、杨延广(杨二郎)、杨延庆(杨三郎)、杨延郎(杨四郎)、杨延德(杨五郎)、杨延昭(杨六郎)、杨延嗣(杨七郎)。 大郎杨渊平、二郎杨延定、三郎杨延辉、四郎杨延朗、五郎杨延德、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 这分别是评书、电视剧、小说中七郎八虎的名字。 结 束 * 《说岳全传》全称《新增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是一部以岳飞抗金故事为题材、带有某种历史演义色彩的英雄传奇小说。 * 契丹银币:银币,契丹大字吉语钱。钱文有8个契丹大字,汉译为“天朝万顺”或“天朝通宝”;有银、铜二品。银品直径3.9厘米,重21克。 * “幽”是今北京,“云”是今大同,幽云十六州大抵包括今北京和河北,山西北部一带,天津这里自古以来是中原王朝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主要屏障。这十六州分别是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河北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 唐朝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这是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 * * 宋高宗赵构:南宋开国皇帝,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 辽、北宋、西夏的建立 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 南宋和金的对峙 课堂小结 第 6 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10世纪~12世纪,我国先后出现了北宋与辽、西夏政权的并立和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在这段历史中,各民族都产生了一些英雄人物。你知道两部小说描写的家喻户晓的英雄是谁吗?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在真实历史上的事迹是什么?本课将会告诉你。 《说岳全传》书影 导入2 《杨家将》书影辽.北宋.西夏.金.南宋政权表 政权 民族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辽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辽.北宋.西夏.金.南宋政权表 政权 民族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契丹国 契丹 916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北宋 汉 960 赵匡胤 东京 西夏 党项 1038 元昊 兴庆 金 女真 1115 阿骨打 会宁 南宋 汉 1127 赵构 临安 唐朝灭亡以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 在南方和今山西地区则先后建立过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我国又一次陷入分裂割据局面。这以后,中原地区虽然统一,但边疆地区却先后兴起一些强大的民族政权。 10~12世纪,我国先后出现了北宋同辽、西夏政权的并立和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本课即将学习这段历史。 五代十国形势图 导入1 辽、北宋、西夏的建立 辽墓碑上的契丹人像 契丹归猎图 契丹族是鲜卑的一支 属东胡族系 辽的建立 “白马青牛”传说 昔相传有男子乘白马浮土河而下,复有一妇人乘小车驾灰色之牛浮潢河而下,遇于木叶山,顾河流之水,与为夫妇,此其始祖也。是生八子,各居分地,号曰八部落。 耶律阿保机塑像 契丹银币 916年 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 建立契丹国 定都上京 措 施 A.以汉人为谋士 B.学习汉族政治制度,设置州县 辽太宗耶律德光 幽云十六州 幽州(今北京市) 蓟州(今河北蓟县) 瀛州(今河北河间) 莫州(今河北任丘北) 涿州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教案设计

物质的量一、教材简析与教材处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选自必修1专题一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物质的量》。他是高中阶段重要理论部分的内容之一,将贯穿今后学习理量之一,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是mol气体摩尔体积、在化学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物质的量的概念,可以导出摩尔质量、的全过程,物质的量浓度等许多在化学中有重要应用的基本概念。因此,物质的量被广泛的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这些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和实验技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B、通过联系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能力与方法目标(2通过体验“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该你那的形成过程,学会运用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 、通过学习概念的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A 、养成自然学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B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集合粒子、A在“物质的量”教学中,隐含着这种思想:粒子粒子,即把单个粒子的称量转化为粒子集合的称量,从而间接地求出单个粒子的质量。以“称量一粒米”为背景,建立微观与宏观的联系,设制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 具体思路: 如何称量一粒米的质量学生提出可能的答案归纳处理粒子计算方法 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联系其他物理量掌握微粒数的计算 提出摩尔质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与质量的换算 B、物质的量对学生来说是个全然陌生的概念,以旧的物理量引入,进入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命题网络。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旧的知识体系中形成新的概念。培养学生学习概念的能 力。. 引 入物质的量的概回忆原有的物理 掌握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强调概念的内涵 掌握物质的量与质量的换算引入摩尔质量的概念 三、主要教学程序设计)物质的量的引入(1情景1

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

专题铁及其化合物 一、铁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在自然界的存在 铁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形式存在,如磁铁矿(主要成分为)、赤铁矿(主要成分为)。铁在自然界中也可以以单质形态存在,如来自太空的。 二、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铁是色金属。铁有延展性和导热性,铁能导电,但导电性不如铜和铝。铁能被磁体吸引。 2.铁的化学性质 铁元素性质活泼,有较强的还原性,主要化合价为+2价和+3价。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描述反应现象) ①与O2反应: ②与Cl2反应: ③与S反应: (2)与酸反应 ①非氧化性酸(如稀硫酸、盐酸) 现象:反应离子方程式: ②氧化性酸: 常温下,铁遇浓硫酸、浓硝酸会属于变化。(还有什么物质类似?) (a)与过量稀HNO3反应 (b)过量的Fe与稀HNO3反应 (3)与盐溶液反应(写离子方程式) ①与CuSO4反应: ②与FeCl3反应: (3)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 微点拨:FeO、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Fe3O4不属于碱性氧化物。2.铁的氢氧化物 (1)实验探究铁的氢氧化物的生成与转化

【思考】教科书中的方法制备Fe(OH)2时,为得到较为纯净的Fe(OH)2,可采取哪些措施? ①Fe2+溶液必须是新制的并放入铁粉,防止Fe2+被氧化成Fe3+;②除去溶液中溶解的O2,方法是加热煮沸NaOH溶液;③滴管末端插入试管内的液面以下;④必要时可在液面上加植物油或苯进行液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离子(化学)方程式 试管中有色 沉淀出现 试管中有色 沉淀出现, (2) Fe(OH)2、Fe(OH)3的比较 Fe(OH)2Fe(OH)3 颜色和溶解性 稳定性 与盐酸反应 与硝酸反应 制备 转化化学方程式 Fe2+、Fe3+的性质及检验 铁盐亚铁盐溶液颜色 滴加NaOH溶液 现象:现象: 滴加KSCN溶液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必记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都包括哪些内容?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有哪些?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哪些? 1.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装置如右图。 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二低, 滤纸要低于漏斗边沿,液面要低于滤纸边沿。三靠,玻璃棒紧 靠三层滤纸处,滤纸紧靠漏斗内壁,漏斗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 2.蒸发——适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实验仪器: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装置如右图。 注意事项: (1)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液体温度 局部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加热到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3)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取下,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或遇水引起蒸发皿破裂。如果确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垫上石棉网上。 3.蒸馏——利用互溶的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加热使其某一组分变成蒸汽,经过冷凝后再变成液体,从而跟其他组分分开,目的是将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除去。 实验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 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铝铁铜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铝 教学目标 1.认识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通过比较归纳,使学生了解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和特性,从而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氢氧化亚铁的制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铝与NaOH 溶液的反应,氢氧化亚铁的制法 难点:铝与NaOH 溶液的反应 一、金属与合金 常温下,除汞外是液体外,其余的均为固体。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不透明,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均为电和热的良导体。 五.合金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①合金的性质不是各成分金属性质的总和 ②合金的熔点、密度一般比各成分的金属低. ③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的金属大. ④合金的化学性质也和各成分金属不同.最早的合金是青铜,最常见、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钢. 2.特点 二、铝 (1)铝在常温下能很快被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因而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 (2)跟酸的反应 非氧化性酸: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强氧化性酸:常温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在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3)跟碱的反应 铝能和强碱溶液反应。该反应可理解为铝先和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再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2Al + 6H 2O = 2Al(OH)3 + 3H 2↑ Al(OH)3 + NaOH = NaAlO 2 + 2H 2O 简写为:2Al + 2H 2O + 2NaOH = 2NaAlO 2 + 3H 2↑ (4)与氧化物的反应: 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Al 2O 3 + 2Fe 2Al + Cr 2O 3 ==== Al 2O 3 + 2Cr 特点: 放出大量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本质:铝从金属氧化物中夺取氧,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应用: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 、Cr 、Mn 等)。 (5)制法 1)铝土矿制备铝的步骤和原理: 步骤:铝土矿 溶解 过滤 酸化 过滤 (NaAlO 2) (Al(OH)3 ) 灼烧 电解 铝 高温 高温 过量NaOH 溶液 过量的CO 2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学科教师辅导学案 教学内容 T ----- 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直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各类反应各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要求:均生成CO2 ①; ②; ③; ④o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

1 .化学反应与元索化合价的变化 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元素得到电子,化合价;失去电子,化合价0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笠壬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数。 2. 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学反应。 ①氧化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②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问题导思】 1、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能单独存在吗? 2、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总数有什么关系? 3.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吗?试举例说明。 5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

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3.掌握物质过滤、蒸发操作的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除杂质方案。 情感目标: 1.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2.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过滤、蒸发操作的掌握及应用。 实验准备:(4人一组)烧杯(15)、玻璃棒(15)、过滤装置(15)、蒸发装置(15)、试管4×15、稀硝酸、氯化钡。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将P2及P3化学家做实验及实验室投影到教室前面,引导学生从思想意识中进入化学世界。

[讲述]故事:1774年,拉瓦锡在发现氧的著名实验中,经过科学分析得出了反应事物本质的结论:空气是有两种气体组成的。拉瓦锡通过严谨的化学实验拭净了蒙在氮元素上的尘土,人们终于科学的认识了空气的基本组成。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实验所必须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板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问题]回顾初中我们所学习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固体、液体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以及基本仪器的使用。 [问题]一般情况下,怎样取用固体、液体? [学生回答] 固体盖住试管低、液体1~2ml。 [讲解]为了完成更多的实验,我们还需进一步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板书]一、化学实验安全 [投影]以下图片,请同学们想一下在哪些地方见过?你知道什么意义吗?

高中必修一化学镁铝铁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镁铝铁知识归纳【知识网络】 一、镁及其化合物 相关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3Mg+N2Mg3N2 Mg+Cl2MgCl2 Mg+2H+=Mg2++H2↑ Mg+2H2O Mg(OH)2+H2↑ 2Mg+CO22MgO+C MgO+H2O=Mg(OH)2 MgO+2HCl=MgCl2+H2O MgCl2(熔融) Mg+Cl2↑

Mg2++CO32-=MgCO3↓ MgCO3+2H+=Mg2++CO2↑+H2O MgCO3+CO2+H2O=Mg(HCO3)2 MgCO3+H2O Mg(OH)2+CO2↑ Mg(OH)2MgO+H2O Mg3N2+6H2O=3Mg(OH)2↓+2NH3↑二、铝及其化合物 相关化学方程式 4Al+3O2=2Al2O3 3S+2Al Al2S3 2Al+3Cl22AlCl3 2Al+6HCl=2AlCl3+3H2↑ 2Al+6H2O 2Al(OH)3+3H2↑

2Al+Fe2O3Al2O3+2Fe 2Al+2NaOH+2H2O=2NaAlO2+3H2↑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2H2O Al3++3H2O=Al(OH)3+3H+ Al3++3NH3·H2O=Al(OH)3↓+3NH4+ Al3++3OH-=Al(OH)3↓ Al3++4OH-=AlO2-+2H2O Al2S3+6H2O=2Al(OH)3↓+3H2S↑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2H2O AlO2-+CO2+2H2O=Al(OH)3↓+HCO3-AlO2-+H++H2O=Al(OH)3↓ AlO2-+4H+=Al3++2H2O 3AlO2-+Al3++6H2O=4Al(OH)3↓三、铁及其化合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