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思维导图修订版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思维导图修订版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思维导图修订版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思维导图修订版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思

维导图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在所有的利益冲突中,所有者和经营者、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又至关重要。

两大理念①时间价值②风险价值一块基石——成本习性

【快速记忆】

方差开平方,即为标准差。

【总结】

(二)风险衡量资产的风险是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其大小可用资产收益率的离散程度来衡量。离散程度是指资产收益率的各种可能结果与预期收益率的偏差。衡量风险的指标主要有收益率的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等。

方差方差和标准离差作为绝对数,只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决策方案风险程度的比较。

标准差

标准离差率对于期望值不同的决策方案,评价和比较其各自的风险程度只能借助于标准离差率这一相对数值

【方案决策】

1.单一方案

在预期收益满意的前提下,考虑风险

标准离差率<设定的可接受的最高值,可行

2.多方案

【决策规则】风险最小,收益最高

如果不存在风险最小,收益最高的方案,则需要进行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并且还要视决策者的风险态度而定。

【总结】

一、业务预算的编制

(一)销售预算

本期收入×本期收入本期收现比率1、2季度收入为100和200当季销售当季收现60%下季收现40%∑(以前某期收入×以前某期收入本期收现比率)

三、财务预算的编制

(一)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是以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为依据编制的,专门反映预算期内预计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以及为满足理想现金余额而进行筹资或归还借款等

的预算。现金预算由可供使用现金、现金支出、现金余缺、现金筹措与运用四部分构成。可供使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可供使用现金-现金支出=现金余缺现金余缺+现金筹措-现金运用=期末现金余额

现金预算的结构

项目 1 2 3 期初现金余额加:现金收入可供使用现金

减:现金支出直接材料……购买设备支出合计

现金余缺

向银行借款还银行借款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

期末现金余额

【总结】

【总结】(1)在生产领域的相关预算中,综合性最强的是单位生产成本预

算(以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为基础)。(2)财务预算相对于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而言,综合性最强。(3)在财务预算中,综合性最强的是预计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来讲,在全面预算体系中,预计资产负债表综合性也是最强的。

【思考】

筹资的目的就是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吗

【思维导图】

第二节债务筹资

决定租金的因素

2.租金的支付方式

租金通常采用分次支付的方式,具体类型有:

(1)按支付间隔期的长短,可以分为年付、半年付、季付和月付等方式。

(2)按在期初和期末支付,可以分为先付租金和后付租金两种。

(3)按每次支付额,可以分为等额支付和不等额支付两种。

【提示】实务中,承租企业与租赁公司商定的租金支付方式,大多为后付

等额年金。

3.租金的计算

租金的计算大多采用等额年金法。等额年金法下,通常要根据利率和租赁手续费率确定一个租费率,作为折现率。

【提示】折现率=利率+租赁手续费率

股权筹资形成企业的股权资金,是企业最基本的筹资方式。

第二节资金需要量预测

二)资金需求量预测的形式

1.根据资金占用总额与产销量的关系来预测——以回归直线法为例

设产销量为自变量x,资金占用量为因变量y,它们之间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y=a+bx

式中:a为不变资金;b为单位产销量所需变动资金。

2.采用逐项分析法预测(以高低法为例说明)

【原理】

根据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原理,将高点和低点的数据代入直线方程y=a +bx就可以求出a和b。把高点和低点代入直线方程得:

解方程得:

【提示】在题目给定的资料中,高点(销售收入最大)的资金占用量不一定最大;低点(销售收入最小)的资金占用量不一定最小。

最高收入期资金占用量-最低收入期资金占用量

最高销售收入-最低销售收入

【应用】——先分项后汇总

(1)分项目确定每一项目的a、b。

某项目单位变动资金(b)

某项目不变资金总额(a)

=最高收入期资金占用量-b×最高销售收入

或=最低收入期资金占用量-b×最低销售收入

(2)汇总各个项目的a、b,得到总资金的a、b。

a和b用如下公式得到:

a=(a1+a2+…+a m)-(a m+1+…+a n)

b=(b1+b2+…+b m)-(b m+1+…+b n)

式中,a1,a2…a m分别代表各项资产项目不变资金,a m+1…a n分别代表各项敏感负债项目的不变资金。b1,b2…b m分别代表各项资产项目单位变动资金,b m +1…b n

分别代表各项敏感负债项目的单位变动资金。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

个别资本成本是指单一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 1.资本成本率计算的两种基本模式

一般模式不考虑时间价值的模式

【提示】该模式应用于债务资本成本的计算(融资租赁成本计算除外)。

折现模式考虑时间价值的模式筹资净额现值-未来资本清偿额现金流量现值=0资本成本率=所采用的折现率【提示】(1)能使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相等的折现率,即为资本成本。(2)该模式为通用模式。

2.个别资本成本计算(1)银行借款资本成本

一般模式

折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2)公司债券资本成本

般模式

【注】分子计算年利息要根据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分母筹资总额是根据债券发行价格计算的。

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

(3)融资租赁资本成本融资租赁各期的租金中,包含有本金每期的偿还和各期的手续费用(即租赁公司各期的利润),其资本成本的计算只能采用折现模式【例5-8】租赁设备原值60万元,租期6年,租赁期满预计残值5万元,归租赁公司。每年租金131283元,要求计算融资租赁资本成本率。

『正确答案』

现金流入现值=租赁设备原值=600000元现金流出现值=各期租金现值+残值现值

=131283×(P/A,Kb,6)+50000×(P/F,Kb,6)600000=131283×(P/A,Kb,6)+50000×(P/F,Kb,6)得:融资租赁资本成本Kb=10%【总结】融资租赁资本成本的计算(不考虑所得税)(1)残值归出租人设备价值=年租金×年金现值系数+残值现值(2)残值归承租人设备价值=年租金×年金现值系数【提示】当租金在年末支付时,年金现值系数为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当租金在年初支付时,年金现值系数为即付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i)】。

二、杠杆效应

一)经营杠杆效应

【补充知识】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P-Vc

边际贡献总额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P-Vc)×Q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价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息税前利润=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EBIT=(P-Vc)×Q-F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F/(P-Vc)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F/边际贡献率

1.总杠杆

总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经营成本和固定资本成本的存在,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

2.总杠杆系数

(1)定义公式

【提示】总杠杆系数与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关系

DTL=DOL×DFL

(2)简化公式

【总结】

(三)资本结构优化(假设不考虑优先股)

资本结构优化,就是权衡负债的低成本和高风险的关系,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

1.每股收益分析法

计算方案之间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并据此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一种方法。

所谓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不同筹资方式下每股收益都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或业务量水平【求解方法】写出两种筹资方式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令其相等,解出息税前利润。这个息税前利润就是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决策原则】(1)对负债筹资方式和权益筹资方式比较:如果预期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则运用负债筹资方式;如果预期的息税前利润小于每股

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则运用权益筹资方式。

第四节证券投资管理

三、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流动资产融资策略

【提示】资金来源的有效期与资产的有效期的匹配,只是一种战略性的观念匹配,而不要求实际金额完全匹配。实际上,企业也做不到完全匹配。其原因是:(1)企业不可能为每一项资产按其有效期配置单独的资金来源,只能

分为短期来源和长期来源两大类来统筹安排筹资。(2)企业必须有所有者权益筹资,它是无限期的资本来源,而资产总是有期限的,不可能完全的匹配。(3)资产的实际有效期是不确定的,而还款期是确定的,必然会出现不匹配。

策略类型基本内容

主要特

保守融

资策略

在保守融资策略中,长期融资支持非流动资产、永久

性流动资产和某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公司通常以长

期融资来源来为波动性流动资产的平均水平融资。短

期来源<波动性流动资产长期来源>永久性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风险与收益较低

策略类型基本内容

主要特

激进融资策略

在激

进融资策略中,公司以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为所有的

固定资产融资,仅对一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使用长期

融资方式融资。短期融资方式支持剩下的永久性流动

资产和所有的临时性流动资产。短期资金>波动性流

动资产长期资金<永久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提

示】这种策略比其他战略使用更多的短期融资。

风险和

收益较

1.机会成本。

2.交易成本

3.最佳持有量及其相关公式

机会成本、交易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图示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机会成本与交易成本相等时,相关总成本最低,此时的持有量即为最佳持有量。由此可以得出:

两条控制线和一条回归线的确定

(1)最低控制线L的确定

最低控制线L取决于模型之外的因素,其数额是由现金管理部经理

在综合考虑短缺现金的风险程度、企业借款能力、企业日常周转所

需资金、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

(2)回归线的确定

式中:b——证券转换为现金或现金转换为证券的成本;

δ——delta,企业每日现金流变动的标准差;

i——以日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机会成本。

【注】R的影响因素:同向:L,b,δ;反向:i

(3)最高控制线的确定

H=3R-2L【注意】该公式可以变形为:H-R=2(R-L)

(1)符合随机思想,适用于所有企业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的测

算。(2)建立在企业的现金未来需求总量和收支不可预测的前提

下,因此,计算出来的现金持有量比较保守。

四、现金收支日常管理(一)现金周转期

念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其中:

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每天的销货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期=平均应

收账款/每天的销货收入应付账款周转期=平均应付账款/每天的

购货成本

减少现金周转期的措施:(1)减少存货周转期(加快制造与销售产成品)(2)减少应收账款周转期(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3)延

长应付账款周转期(减缓支付应付账款)

增加的税前损益>0,可行。

1.计算增加的收益

增加的收益=增加的销售收入-增加的变动成本

=增加的边际贡献

=增加的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

=增加的销售额×(1-变动成本率)

【注意】以上公式假定信用政策改变后,销售量的增加没有突破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如果突破了相关范围,则固定成本也将发生变化,此时,计算收益的增加时还需要减去固定成本增加额。

2.计算实施新信用政策后成本费用的增加:

第一: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1)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①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②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新信用政策占有资金的应计利息-原信用政策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2)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

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存货增加量×单位变动成本×资本成本

(3)应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增加成本的抵减项)

应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增加×资本成本

比如原来在信用政策之下应付账款的余额10万,信用政策改变后应付账款的余额变成了15万,应付账款增加5万,假设资本成本是10%,带来利息节约5000元。意味着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改变以后应付账款带来的利息增加-5000元。

第二: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的增加

收账费用一般会直接给出,只需计算增加额即可;

坏账损失一般可以根据坏账损失率计算,然后计算增加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