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届总复习教学案(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2015届总复习教学案(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2015届总复习教学案(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2015届总复习教学案(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2015届总复习教学案

第一部分物质构成的奥秘

主题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2015.4.8

【考点精解】

1.认识物质的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相互转化。物质的三态转化是组成物质的微粒的聚集状态的变化,即微粒间距离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并能用生活实际事例或实验加以证明。

2.了解物质的基本分类。物质可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简单混合而成的物质。

(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按性质可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同一种元素可能组成几种单质,如氧气(O2)和臭氧(O3),金刚石和石墨、C60、C70,红磷和白磷等。(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般按是否含有碳元素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5)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要了解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两个概念的异同)。按组成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教学重点】

1. 理解物质的三态转化是组成物质的微粒的聚集状态的变化,即微粒间距离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并能用生活实际事例或实验加以证明。

2.了解物质的简单分类。

3.认识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并能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证明。理解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原理。

【教学难点】对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原理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下列物质中,哪些属于纯净物?哪些属于混合物?(填序号)

1.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

2.食醋;

3.牛奶;

4.氯化钠;

5.冰水;

6.干冰;

7.石灰水;

8.葡萄糖注射液;

9.液氧;10.蛋白质;11.加碘盐;12.纯碱。

纯净物:;混合物:。

二、考点突破

【练习】1.(2013,苏州)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空气

B.液态氮

C.干冰

D.高锰酸钾

2.(2014天津)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

B.水泥砂浆

C.干冰

D.汽水

氧化物:由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元素的化合物。

【例题】(2008·烟台)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

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

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类别的

是()

A.①单质、②化合物 B.②碱、⑤氧化物

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 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解析】由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可知纯净物包含单质、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是并列关系,化合物包含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包含氧化物、碱,因此,①是单质,②是化合物,③、④是氧化物、碱中的一种,⑤是含氧化合物。

【练习】

1.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氮气、氧气、空气

B.石墨、熟石灰、生石灰

C.水银、水、糖水

D.冰、干冰、冰醋酸

2.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SO2

C.KCl

D.NaOH

3.有机物与无机物

(1)有机化合物:含有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无机化合物:不含的化合物,叫做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2)有机物都含有元素,多数含有元素,其次还可能含有氧、氮、氯、硫、磷等元素。

(3)有些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的金属化合物等,因

它们的和与无机物相似,仍属于无机化合物。

(4)有机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达到的有机化合物。如聚乙烯就是有机高分子

化合物。很多有机材料一般都是有机高分子。

(5)书写有机物的化学式,元素符号一般是按C、H、O、N、Cl、S、P的顺序排列。

【练习】

1.(2012,四川)“塑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属2B类致癌物,曾被添加到食品中,造成了“塑化剂”风暴。已知“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4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塑化剂”属于有机物

B.该“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7:2

C.该“塑化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

D.该“塑化剂”中含24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

2.(2011,连云港)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甲醛:HCHO

B.葡萄糖:C 6H 12O 6

C.醋酸:CH 3COOH

D.碳酸:H 2CO 3

【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H 2SO 4、Na 2CO 3、NaCl 、CuO B. H 2O 、Ca(OH)2、HCl 、Na 2SO 4 C. H 2SO 4、NaOH 、Na 2CO 3、Fe 2O 3 D. NaOH 、H 2CO 3、 NaCl 、CO 2 A.非金属 B.酸式盐 C.酸 D.碱

三、知识整合

【拔高练习】

1.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自拟两个分类标准,将氢气,氧气,水,二氧化碳四种物质中的三种包括在标准内,而另一种不在标准内

物 质 纯净物

金属氧化物:Fe 2O 3、CuO 、MgO 、Al 2O 3 非金属氧化物:CO 2、SO 2、P 2O 5、H 2O

酸: H 2SO 4、H 2CO 4、HNO 3 、HCl

碱:NaOH 、Ca(OH)2、Cu(OH)2、Fe(OH)3

盐:NaCl 、 CaCO 3、CuSO 4、NH 4NO 3、Na 2CO 3 单质 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H 2、O 2、N 2、Cl 2、O 3、C 、Si 、S 、P 、C 60(足球烯) 无机化合物 : CH 4、CH 3OH 、C 2H 5OH 、(C 6H 10O 5)n 氧化物

稀有气体:He 、Ne 、Ar

分类 存在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只是微粒的间隔发生改变,没有 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金属单质:K 、Ca 、Na 、Mg 、Al 、Zn 、Fe 、Cu

标准一,包括的物质;

标准二,包括的物质。

2.只用Fe、Na、O、Cl、H五种元素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填空:

(1)各写出一个化学式:

①单质:②氧化物:③酸:

④碱:⑤盐:

(2)各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3.(2013.黄冈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春色满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组成CO、C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课堂小结】略。

【布置作业】复习指南:P2—3本专题习题。

主题二微粒构成物质2015.4.10

【考点精解】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1)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由水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

(2)有些物质由原子构成,如:铁由铁原子构成,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3)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如:氢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硫酸铵由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等等。

3.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见?复习指南?第3—4页。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复习重点】

1.物质的微粒性;

2.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复习难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复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梳理

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地。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在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间的距离,所以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物质不易被压缩。

3.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和 。如金刚石由 (填分子、原子、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由 构成的,水是由 构成的。

4.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见?复习指南?第3—4页。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电子的质量很小(一般计算时忽略不计)。

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3)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质子数和中子数)

(4)相对原子质量(近似整数值)≈质子数+中子数

(5)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决定着该原子在化学反应时是否得失电子,也就是决定了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元素的化学性质.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如Mg 、He 最外层电子数都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 二、中考动向

1.微粒的性质(小,动,空)

【例1】被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重新鼓起,这是因为球内气体受热后( ) A .分子的质量增加 B .分子的个数增多 C .分子的间隔增大 D .分子的种类增加 2. 微观示意图

【例2】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共涉及到三种物质

B .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 .该反应前后所有物质都是化合物 3.物质的构成

【例3】水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与水相关的问题: (1)蒸馏水不属于 (填序号)。 A .纯净物

B .混合物

C .氧化物

D .单质

E .化合物

(2)构成水的微粒是 。如图是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水分解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3)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若要对自然界

中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A .吸附

B .沉降

C .过滤

D .蒸馏

(4)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检验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检验的方法和步骤、现象和结论)。

4.微粒符号的书写

【例4】根据从元素周期表截取的两种元素信息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图中两种元素可组成一种物质,该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其化学式是,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填“分子”“原子”

或“离子”)。

(3)图中两种元素还可组成另一种物质,其水溶液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试剂,该溶液的名称是,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图中两种元素的原子还可形成一种阴离子,该离子符号是,含有该离子的溶液可用检验,相应现象是。三、课堂练习(根据完成情况,作适当讲评)

1.(2014山西)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2.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①原子、②化学性、③电子总、④微粒的电性、⑤相对原子质、⑥中子数、⑦质子、⑧物理性质中的()

A.①⑤⑥⑦B.①④⑤⑥C.②⑤⑥⑦D.①⑥⑦⑧

3.打火机中的液体燃料气化,该变化过程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数目增多

C.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4.如图是一个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④是水分子的模型图

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图①中氮、氢两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该反应一共涉及了四种物质

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6.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

D.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7.(2014上海)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C、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8.(2014巴中)对下列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易失电子B.

易形成阴离子

C.

阳离子

D.

化学性质稳定

9.(2014苏州)溶液的微粒构成决定其性质,溶液的宏观组成是其成分计算的依据.

(1)氯化钠晶体是由、Cl﹣(填微粒符号)构成的.氯化钠溶于水,溶液导电能力显著增强,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而蔗糖溶于水,溶液很难导电,是因为的缘故.(2)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5%的氯化钠溶液g.

10.(2014南充)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表示:

(1)氮原子;(2)2个二氧化硫分子(3)3个铝离子.

11.(2014重庆)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2) 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序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④⑤

四、【布置作业】?复习指南?第5—6页本专题练习。

五、【安全警示】雨天路滑,周末在家校往返途中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初三化学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卷(A)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卷(A)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0重庆卷】2020年6月,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NO2 B.CO C.粉尘 D H2O 2、【2020贵州遵义】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 A.加肥皂水 B.静置沉淀 C.加入明矾 D.加热煮沸 3、【2020云南】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下列不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密度比空气略大B.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不易溶于水D.能供给呼吸 5、【2020湖南长沙】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6、【2020青海】下列对河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过滤 C.加入活性炭 D.静置沉淀 7、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 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8、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依据的CO2性质是() A.密度B.颜色C.气味D.熔点 9、【2020江苏扬州】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O2是无色气体 B.相同条件下,O2的密度大于CO2的

《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3

《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为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碳及其某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初中化学已有涉及,本节继续较深入的介绍碳的多样性及碳转化的多样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并了解碳的重要化合物Na2CO3与NaHCO3。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有关碳单质和一些碳的重要化合物(如CO、CO2、CaCO3)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已有所学习。因此,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能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设计思想 设置情景、探究实验,运用媒体展示,交流研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营造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这样,即可利用“似曾相识”的正面效应——学习基础,又可消除“似曾相识”的负面影响——“冷饭热炒”。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性体的概念。 2.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主要性质。 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阅读〕课本P59一、二段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有关视频资料 〔提问〕通过阅读和视频资料,联系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 1.例举已学过的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含碳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根据物质的分类),分别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 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3.石墨、金刚石结构的异同,碳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 4.碳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 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班级__________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碳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装置及原理 【预习导学】 一、非金属单质——碳 1、同素异形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碳的同素异形体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的化学性质 (1)与O2反应 O2充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2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CuO)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非金属氧化物(如H2O、CO2、SiO2等)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强氧化剂(如浓硝酸、浓硫酸等)反应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熔点高,有滑腻感,用于制润滑剂;质软,在纸上划过留痕迹,用于制铅笔芯 B.金刚石有良好的导电性,耐高温,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刻画玻璃的工具 C.“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的道理,其中CO2的缓释,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业的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 二、碳的氧化物 1.CO _______色、_______味的气体,_______毒,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 作为_______的主要成分,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2.CO2(酸性氧化物)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水溶性________,密度比空气________,固体时俗称________。 (2)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不助燃。 ②氧化性:(与C、Mg等反应) 方程式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CO2 + Ca(OH)2—②CO2 + CaCO3 + H2O— ③CO2 + NH3 + NaCl(饱和) + H2O —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Na2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CO2通入NaOH与Ca(OH)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的先后顺序?

教师说课理论

说课的类型 说课的类型很多,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 按学科分:语文说课、数学说课、音体美说课等;按用途分:示范说课、教研说课、考核说课等;但我们从整体来分,说课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实践型说课,一类是理论型说课。实践型说课就是指针对某一具体课题的说课。而理论型说课是指针对某一理论观点的说课。说课的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说课的关键。不同的说课类型说课的内容自然也不同。这也是我们这几年主要研究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实践,实践型说课主要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说教材主要是说说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这些可以简单地说,目的是让听的人了解你要说的课的内容。 2、说教法就是说说你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准备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这应该是总体上的思路。 3、说过程这是说课的重点。就是说说你准备怎样安排教学的过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一般来说,应该把自己教学中的几个重点环节说清楚。如课题教学、常规训练、重点训练、课堂练习、作业安排、板书设计等。在几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自己教学设计的依据说清楚。这也是说课与教案交流的区别所在。理论型说课与实践型说课有一定的区别,实践型说课侧重说教学的过程和依据,而理论型说课则侧重说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理论型说课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说观点理论型说课是针对某一理论观点的说课,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立场鲜明。 2、说实例理论观点是要用实际的事例来证实的。说课中要引用恰当的、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是说课的重点。 3、说作用说课不是纯粹的理论交流,它注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我们要在说课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该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说清楚。 说课的技巧 技巧综述 说课,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向同行阐述自己对某一教学内容的理解、施教方案的设计以及施教效果的预测与反思等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这种教学研究方式,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深入钻研课程标准与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以及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如何有效开展教学研究、让说课活动上档次,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是新时期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笔者开展了题为“对说课的审视与反思”的网络教研活动,就说课所包含的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讨。我们认为,必须深入研究、全面分析,说课才能说出品位、道出精彩。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得恰当与否,直接反映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并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制订。对教材理解越深刻,说课内容将越充实、全面,反之就只能是蜻蜓点水、触及皮毛。且看一例: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是《化学1(必修)》(鲁科版)第三章《硫的转化》第二课时的内容。教材是在介绍《碳的多样性》、《氮的循环》之后引入该节内容的。因此,学生对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已有一定基础,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活动。 上述分析显然不够厚实。“教材的地位”,不仅仅是指该内容在教材中的“地理位置”(处于哪一章哪一节),更包含这节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意义以及该内容的认知价值、迁移价值和情意价值。因此,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把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分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测试卷:身边的化学物质测试卷(A)(含解析)

身边的化学物质测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学习化学可以防止走人生活和学习的误区。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银不是银,而是金属汞 B.于冰不是冰,而是固体二氧化碳 C.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D.苛性钠不是钠,而是一种常见的盐 2.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 A.八宝粥 B.珍珠奶茶 C.矿泉水 D.蒸馏水 3.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C.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 D.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酸碱指示剂 4.下列物质中可作为复合肥料的是 ( ) A.K2SO4 B.NH4HCO3 C.NH4 H2PO4 D.CO(NH2)2 5.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乇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我国的人均水量居世界第一 C.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7.下列生活经验和知识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铝合金比铁制品耐腐蚀的原理是:铁的化学性质比铝活泼 B.用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渍的原理是:油渍易溶于汽油 C.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是:胃酸会和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 D.食醋除水垢原理是:食醋中的醋酸和水垢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 8.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FeCl3、NaOH、NaCl B.Na2SO4、HCl、BaCl2 C.CuSO4、KCl、HCl D.Na2CO3、NaCl、Na2SO4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学案第二课时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学案(第二课时) 【基础知识巩固】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金刚石硬,石墨质软D.它们里面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E.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石墨F.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G.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H.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下列俗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 A.苏打、小苏打B.胆矾、绿矾C.火碱、烧碱D.纯碱、烧碱 3、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最常用的方法是( ) A.通过澄清的石灰水B.通过灼热的碳层 C.通过水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4、区别固体Na2CO3和NaHCO3,最好的方法是( ) A.加热B.两者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溶于水,比较其溶解性D.两者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石灰水 【学习目标】 1、了解Na2CO3和NaHCO3的相关性质。 2、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在生产中的循环。 3、通过探究活动完成对Na2CO3和NaHCO3的鉴别。 【课内探究】 1、通过阅读P64和P65页相关内容,请整理Na2CO3和NaHCO3的所有性质和化学方程式 2、请试着把1题中的化学方程式改成离子方程式 3、阅读P65页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画出碳循环的网络图 4、阅读P68内容,请写出所有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并找出还原剂。

【重点知识整理】 【巩固练习】 1、以下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碳酸盐的是( ) ①纯碱②蛋白质③大理石④方解石⑤胡萝卜素⑥菱铁矿⑦淀粉 A.只有①③④⑥B.只有①②③④⑥⑦ C.只有①③④⑤D.只有②③④⑤⑥ 2、当下列物质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是( ) 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贝壳④锅垢⑤白云石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④⑤C.只有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 A.氯化钙溶液B.石灰水C.饱和碳酸钠溶液D.次氯酸钙溶液4、下列关于碳酸氢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B.其分子式为NaHCO3·10H2O,在空气里易风化 C.可以跟氢氧化钠起反应,生成正盐 D.与碳酸钠相比,若质量相同,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碳酸氢钠得到的CO2多 5、要除去硫酸钠里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应加入的物质是( ) A.氯化钡溶液B.稀硫酸C.石灰水D.氢氧化钠 6、关于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 B.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2CO3要大 C.热稳定性比Na2CO3小 D.NaHCO3只能和酸作用不能和碱作用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Na与H2O反应:Na+2H2O====Na++2OH-+H2↑ B.Na2O与盐酸反应:O2-+2H+====H2O C.NaH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CO32-+2H+====CO2↑+H2O D.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HCO3-+OH-==== CO32-+H2O 8、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HCO3-+H+====H2O+CO2↑的是 ( ) A.NaHCO3+HCl溶液B.Na2CO3+HCl溶液 C.NaHCO3+Ca(OH)2(少量)溶液D.NaHCO3+NaOH溶液 9、向碳酸钠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二氧化碳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可能是() 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 C.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D.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 10、可以说明溶液中大量存在CO32-的理由是() A.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说课技巧

上课听课等教研活动都要受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说课则不同,它可以完全不受这些方面的限制,人多可以,人少也可以。时间也可长可短,非常灵活。 说课的内容是说课的关键。不同的说课类型说课的内容自然也不同。这也是我们这几年主要研究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实践,实践型说课主要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说教材主要是说说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这些可以简单地说,目的是让听的人了解你要说的课的内容。 2、说教法就是说说你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准备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这应该是总体上的思路。 3、说过程这是说课的重点。就是说说你准备怎样安排教学的过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一般来说,应该把自己教学中的几个重点环节说清楚。如课题教学、常规训练、重点训练、课堂练习、作业安排、板书设计等。在几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自己教学设计的依据说清楚。这也是说课与教案交流的区别所在。理论型说课与实践型说课有一定的区别,实践型说课侧重说教学的过程和依据,而理论型说课则侧重说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理论型说课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说观点理论型说课是针对某一理论观点的说课,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立场鲜明。 2、说实例理论观点是要用实际的事例来证实的。说课中要引用恰当的、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是说课的重点。 3、说作用说课不是纯粹的理论交流,它注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我们要在说课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该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说清楚。 技巧综述 说课,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向同行阐述自己对某一教学内容的理解、施教方案的设计以及施教效果的预测与反思等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这种教学研究方式,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深入钻研课程标准与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以及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如何有效开展教学研究、让说课活动上档次,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是新时期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笔者开展了题为“对说课的审视与反思”的网络教研活动,就说课所包含的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讨。我们认为,必须深入研究、全面分析,说课才能说出品位、道出精彩。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测试题

笔试部分 一、填空 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 4、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丁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情感·态度·价值观中要求: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选择 1、“我们周围的空气”的一级主题是( B ) A、科学探究 B、身边的化学物质 C、物质的化学变化 D、物质构成的奥秘 2、“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的一级主题是(D) A、科学探究 B、化学与社会发展 C、物质的化学变化 D、物质构成的奥秘 3、“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属于认识性学习目标中的(A ) A、知道 B、了解 C、理解 D、认识 4、“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属于认识性学习目标中的(A) A、能 B、了解 C、解释 D、懂得 5、属于“物质的化学变化”的二级主题的是(B) A、化学物质与健康 B、质量守恒定律 C、完成学生的基本实验 D、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6、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不包括(D ) A、激发学习化学的好奇心 B、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 C、体验科学探究的的过程 D、制造化学物质 三、简答题 1、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一级主题是什么 答: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2、化学与社会发展的二级主题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其余四个二级主题) 答: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山东省滕州一中高一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

一、考纲要求 1、了解碳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 了解CO、CO2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碳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 “两先两后一小结”模式自学为主,讲练结合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 引入课题 展示考纲 预习检测 概括整合 重点点拨 本节课我们来复习“碳的多样性”请先阅读考 纲要求。(同时板书课题)在山东高考中的位置。 (约1分钟)。 发放“预习检测”题签,教师全场巡视,注意学 生答题情况。(约4分钟) 1---4题,周帅写答案 5题郝德浩写答案 视解答情况稍作点评 分析“预习检测”五个题,分别对应的知识点 同时板书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1.一氧化碳 2、二氧化碳 3、Na2CO3和Na HCO3 三、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根据导学案知识点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基础知识部分的错误,磷的同素异形体要写红磷 和白磷【例1】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发现和 证实了碳的另一类单质,它们是由一系列偶数个 碳原子组成的分子,其中C60(足球烯,分子中 含有30个双键)最具代表性。下图所示为n个 C60连接而成的物质X。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难溶于水 B.一定条件下X可与H2发生 加成反应C.X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D.X的摩尔质量为720n 找做错的学生回答 知识点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1.一氧化碳带过,不必多说 阅读考纲 专心做题 然后更正 有了框架, 繁而不乱 对照导学案查找自 己的问题 对照导学案查找自 己的问题

重点点拨 规律总结典例剖析重点点拨举一反三 2、二氧化碳重点处理与碱反应:如NaOH与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少量) (CO2过量) ①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与Na2SiO3溶液 化学反程式为: 以上三个由一同学写出。 借助数学方法,表示 【例2】用1 L 1.0 mol·L-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 比约是( ) A.1∶3 B.2∶1 C.2∶3 D.3∶2 3、Na2CO3和NaHCO3投影学生的导学案,看典型 错误。 可以说明溶液中大量存在CO32-的理由() A、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C、加入MgCl2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 沉淀溶解,且产生可是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无色 无味的气体 D、加入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盐 酸,反应现象如C所述 CO32-的检验方法 集思广益,一题多 解 做题,体会CO32- 的检验 查找自己的不足 当堂练习检测复习 效果 总结反思,形成体 系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学案8鲁科版必修Word版

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的多样性 课前学案 知识回顾: 一、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几个概念 1、风化:风化是指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 风化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例如,日常生活中碱块(Na2CO3·10H2O)变成碱面(Na2CO3),就是风化现象。(自然岩石的风化是指岩石与空气、水、二氧化碳等物质长期作用,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的作用。) 2、潮解:有些晶体能自发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它们的固体表面逐渐形成饱和溶液, 这种现象叫做潮解。无水氯化钙、氯化镁和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很容易潮解。 易潮解的物质常用作干燥剂。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新课预习: 一、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1、【阅读】P65-67 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思考】 (1)CO2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中的含碳物质是从哪里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大气中没有CO2会怎么样?CO2过量又会怎么样?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项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火箭发动机里使用的液态氧的作用是 A.火箭燃料 B.火箭助燃剂 C.供宇航员呼吸 D.汽化吸热 2.加入足量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A.草莓酱 B.蔗糖 C.牛奶 D.食用油 3.下列物质不属于 ...碳单质的是 A.石墨 B.金刚石 C.C60 D.二氧化碳 4.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5.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B.CO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支持燃烧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石墨可做电极 6.南昌市地铁轨道1号线建成将极大改善市区交通状况。地铁轨道通常是由锰钢制成的,锰钢属于 A.金属材料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物 7.以下实验的注意事项不合理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见到导管口冒出的气泡连续均匀才能开始收集 B.做电解水实验时,一定不能用NaCl来增强导电性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停止加热 D.氧气验满时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才能准确验证 8.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1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9.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用稀盐酸就可以鉴别Fe、C、CuO三种黑色粉末 B.只用酚酞就可以鉴别NaOH、NaCl、Na2SO4、稀盐酸四种溶液 C.只用水(可以使用温度计)就可以鉴别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 D.不需要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Na2CO3、HNO3、NaNO3、CaCl2四种溶液 10.有关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B.循环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在不断变化,但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D.该循环过程中水分子的大小和排列方式都发生了改变 11.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A.铜和铁 B.铁和银 C.银 D.铜和银 12.下图“→”表示一种金属能把另一种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甲、丙、乙 13.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2

《碳的多样性》教案1

碳的多样性》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各种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 三、重点、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四、课时安排: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联想.质疑神奇的溶洞、美丽的珊瑚,它们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海底储量巨大的可燃冰,这些物质都含碳元素,大家还能列举出其它含碳物质吗? 【指导阅读】阅读第一部分: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展示模型】展示、石墨、金刚石的球棍模型 设问】通过初中的学习和刚才的阅读,你已获得了有关碳单质的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该部分内容由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已经了解的知识和可能提出的问题归纳如下: 、三者的结构特点(简单介绍碳原子的排列情况); 、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在这里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把碳原子比喻为建筑用的砖,把金刚石、石墨、比喻成用砖盖成的建筑物,用相同的砖但不同的方式盖成的建筑物,其外型不同,牢固程度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碳的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相同。因为由同种元素组成。)、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介绍史实:年英国化学家钱南为了测出金刚石的成分,做了一个非常昂贵的实验。他将金刚石放在密闭的、充满氧气的箱子里进行燃烧(箱子是纯金制的),结果却令人非常意外—箱子里的气体成分竟然是二氧化碳。) <思考>:为了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钱南测出生成气体的成分是后,还需测定其他数据吗? 、了解、碳纳米管的相关知识。建议课前布置任务,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老师做好表现性评价记录。 【过渡】尽管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但它在自然界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例如:

碳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王艳丽

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与碳的多样性紧密相关。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归纳 金刚石、石墨、C 、碳纳米管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体现碳单质的多样性;通过60 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认识碳酸盐与碳酸氢盐这些含碳化合物的 性质及转化关系,体现碳的化合物的多样性;通过介绍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碳 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认识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 之间的转化,体现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知识更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使学生获取知识,在关注获 取知识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容易实现三维目标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预习各种碳单质,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 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而导致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 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碳的各种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通过对比,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通过预习,能够初步了解碳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碳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3、灵活的运用对比、分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完成预习案的过程中,体会团队合作的好处,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2、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三、重点、难点 1、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CO、CO2的性质 3、Na2CO3、NaHCO3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预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并查阅资料,完成预习案。 (二)教师准备 1、将学生每六人编为一小组,每三组编为一大组。 2、编制导学案,帮助学生完成预习案。 3、准备实验用品(直尺、金刚石、石墨、C60模型、足球、等质量的碳酸钠 和碳酸氢钠固体、两支10mL的量筒、稀盐酸、两瓶收集好的二氧化碳、镁条、酒精灯、试管等)。

高中化学_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过程【课堂引入】视频播放播放视频一 【教师】视频中提到的钻石我们都很熟悉,就是有世界上最硬物质美称的金刚石,它的组成原子是碳,也是我们这节课的研究对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2到63页完成导学案上的3个问题。 1.什么是同素异形体?列举你知道的同素异形体。CO和CO2是否是同素异形体? 2.碳的同素异形体有哪些?比较它们的物理性质; 3.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把答案写在导学案上。学生展示答案。 【教师】归纳总结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的性质。C60的发现使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阅读课本63页的化学前沿,了解这段故事。 【学生】认真阅读 【教师】展示最近三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他们的研究领域,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家们坚持不懈努力研究的精神,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努力。【过渡】碳的同素异形体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你能列举出哪些来? 【学生】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的应用,解释石墨炸弹。图片展示 根据刚才所学完成导学案的归纳总结一和练习一 【练习一】 1.经分析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不可能是混合物 B.不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一种单质 D.一定是纯净物 2、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不是化学变化 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相同 C、是氧化还原反应 D、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完成归纳总结一交流练习一的答案:B D 【总结】同素异形体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过渡】我们周边有很多碳的化合物。阅读课本完成自主学习二 1、阅读课本64页找出我们身边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2、阅读课本66页了解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转化(从CO2的产生和分解角度思考) 【学生】阅读课本,找出问题答案。学生起来交流答案。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幻灯片展示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图。 【过渡】这是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的转化过程。实际上在生产和生活当中也存在着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生产生活中涉及碳三角转化的过程:木炭燃烧和高炉炼铁 【教师】冬天烧炭的取暖炉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思考相关方程式,把答案写在导学案上。学生到黑板展示答案。【追问】放在炭火炉上的水壶中的水沸腾而溢出时火焰不但没灭反而更旺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这个反应学生从来没有接触,所以给学生仔细讲解。 高温 C+H2O=CO+H2 (制取水煤气) 冬季农村生炉子老人说在室内放一盆水便可以防止煤烟中毒,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学生】不正确。煤气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中毒,而一氧化碳不溶于水。防止煤气中毒的方法应该是经常开窗通风。 【教师】在木炭燃烧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理解高炉炼铁的原理。图片展示高炉炼铁: 完成幻灯片上的问题。 【学生】黑板展示 【过渡】低碳生活,有没有听说过?这个碳指的是?二氧化碳,为什么要低碳生活?因为如果二氧化碳排放过多的话就会引起温室效应。那么温室效应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呢? 播放视频2

中考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考点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A.一种化合物B.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D.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2、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可乐饮料B.加碘食盐 C.蒸馏水 D.玻璃钢 3、以下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硫酸钾(K2SO4) B.尿素[CO(NH2)2] C.磷酸二氢铵(NH4H2PO4) D.磷酸钙[Ca3(PO4)2] 4、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由物质分类知识可知,属于同—类物质的一组是() A.红磷、医用酒精、甲烷B.加碘盐、纯碱、石灰水C.食醋、氧气、酱油D.海水、糖水、雨水 5、小军用右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了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甲乙、丙、丁…… A 常见的干燥剂石灰石、浓硫酸、生石灰 B 常见的合金不锈钢、焊锡、生铁 C 常见营养素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D 常见的盐食盐、纯碱、高锰酸钾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撤盐,可以加加速冰雪融化 B、硝酸铵溶于水制成的冰袋可用于给发烧病人降温 C、碳酸钙可作补钙剂 D、厨房洗涤剂有溶解油污的作用 7、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Cl、NH4Cl、Na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 8、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 ②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 ③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 ④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9、下列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是() ①Cu、Zn、FeSO4溶液②Cu、Fe、ZnSO4溶液③Zn、FeSO4溶液、CuSO4溶液④Fe、CuSO4溶液、ZnSO4溶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0、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2020-2021年高中化学 3.1《碳的多样性()》教案 鲁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3.1《碳的多样性(2)》教案 鲁科版必修1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碳的多样性紧密相关。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归纳金刚石、石墨、C 60、碳纳米管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体现碳单质的多样性;通过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认识碳酸盐与碳酸氢盐这些含碳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体现碳的化合物的多样性;通过介绍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认识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体现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知识更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使学生获取知识,在关注获取知识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容易实现三维目标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实用文档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学案4鲁科版必修Word版

碳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知道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及其之间物理性质的差异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3、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广泛存在形式。 导学过程: 碳是自然界中的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其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态和态形式存在。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同素异形体: 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氧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1、金刚石: 的晶体,正八面结构,是最的天然物质,可用于装饰品,切割玻璃、大理石等。 2、石墨: 色、质,导电性,常用作: 3、C60足球烯 足球烯是:色固体 思考: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性质差别如此之大?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由碳元素与、、、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中碳主要以氧化物、碳酸盐等形式存在。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天然气:大理石: 方解石:白云石: 菱锌矿:菱镁矿: 菱铁矿:苏打: 小苏打:

课堂达标: 1、最近,科学家研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C60中含离子键 D.C60的式量是720 2、以下气体因与人体的血红蛋白作用而引起中毒的是() A.Cl2 B.SO2 C.H2S D.CO 3、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事实是() A.都具有较高的熔点 B.都难溶于一般的溶剂 C.在O2里充分燃烧都只生成CO2 D.在一定条件下,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4、由CO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分析测知含氧质量分数为70%,则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为() A.1∶3 B.7∶33 C.33∶7 D.3∶1 5、将CO2通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与其反应的是() ①Na2CO3②Na2SiO3③NaAlO2④C6H5ONa⑤Ca(ClO)2⑥CaCl2⑦CaCO3 A.①③④⑤⑥ B.①和⑥ C.只有① D.只有⑥ 5、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分是CO、H2,还含有CO2和水蒸气。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中含有CO和H2。 (1)上图所示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 混合气→( )( )接( )( )接( )( )接( )( )接( )( )。 (2)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其理由是。 习题参考答案: 1、BD 2、D 3、CD 4、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