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建设——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建设——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黄晓明Huang Xiaoming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摘要:《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是道路交通类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本文结合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介绍了课程特色、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内容和成绩,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路基路面工程;国家精品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National key course construction in Southeast University for the course of pavement engineering

Huang Xiaoming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6

ABSTRACT:Pavement Engineering Course is a key lesson for highway engineering stud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contents and its progress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National key course construction. It is helpful for other key cours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pavement engineering, National key course, theory education, practical education.

1、背景

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交通土建工程专业(后改称为土木工程,现改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主干课程,经过几代专家学者几十年呕心沥血的努力,已经成为本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

课程建设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原中央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的路工组,当时国内道路界两位知名教授方福森教授、方左英教授均在东南大学任教,分别讲授路面工程和路基工程。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道路工程专业作为东南大学土木类的重点专业,成立了道路工程教研组,使道路工程教学进入全面系统发展的阶段。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课程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加强,邓学钧教授、陈荣生教授等一批学者作为梯队成员加入到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的教学队伍中,并分别讲座本课程。1977年恢复大学招生后,东南大学受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由方福森教授主编完成《路面工程》(统编教材),由方左英教授主编出版了《路基工程》统编教材,成为全国道路工程专业《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的通用统编教材。1996年《路面工程》获得交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994年10月,根据高等学校路桥及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教学大纲编写修订及审订会议的要求,将《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两本教材合成《路基路面工程》一本教材,通过全国主要院校编写大纲的竞争性评审,最后确定由邓学钧教授主编,张登良教授主审。通过编写组的努力,该教材于2000年2月出版,并 作者简介:黄晓明(1963-),江苏人,教授,主要从事道路工程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路基路面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于2005年5月再次经修订,出版了第二版。教材至今已印刷25次,总发行量达20余万册,成为全国本专业课程的核心教材。2006年本教材列入国家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本教材再由邓学钧教授编著,并由张登良教授与许志鸿教授主审,经修订,于2008年4月出版第三版。

2、课程特色

2.1 传承与创新融合一体

课程在50多年的教学与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传承与创新,使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队伍等方面等到全面的更新。

(1)教材与教辅资料的传承与创新。以方福森教授、方左英教授分别讲授的路面工程和路基工程为基础,通过不断完善。先后出版了《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之后通过竞争性大纲评审,邓学钧教授负责编写了《路基路面工程》第一版、第二版和第三版,教材建设在传承中得到不断的更新。同时将最新的规范、著作作为参考书,补充教学内容,黄晓明教学负责编写了东南大学版《路基路面工程》,并进行了网络课程建设。使教材体系更加完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多样。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传承与创新。结合本课程理论性、工程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特点,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网络化教学、课堂教学、视频录像等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到传承与创新。东南大学网络课程中心将所有本科生课程集中进行网络展示,形成了固话的网络课程建设要求。同时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建设了“路基路面工程网络课程”,内容包括实践教学、教学视频、屏幕录像视频等,使教学手段十分齐全,学生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间进行预习、复习等。

图1 东南大学网络课程中心图2 《路基路面工程》国家精品课程网站

(3)教师队伍的传承与创新。教师队伍通过传帮带,优良的师德师范得到了传承。通过高水平科研与实体工程的锻炼,培养了具有一流工程素质的教师队伍。

2.2 基础理论与最新成果有机结合

重视经典理论教学,同时将新成果、新规范、新材料和新结构引入课堂,不断充实教学内容。路基路面工程主要包括现场调查与实习、课程设计、室内及室外实验、暑期的社会实践等。

(1)现场调查与实习

课程作为工程应用很强的课程,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内容结合课程进展情况,以实习为主要形式,主要包括:路基实习,水泥路面实习,沥青路面实习和交通调查等。到工程进行的现场,如宁常高速、沪宁高速的施工现场,听取工程人员的实地讲解,了解应用于工程实践的机械,如推土机、混合料拌合楼、压路机等,也看到了很多路面的病害,使学生对工程实践有了直观的感性的认识。

(2)课程设计

利用课程编写的路面设计和路基设计软件,同时给定相应的设计参数(路基参数和路面结构参数)、交通参数,进行一般路基设计,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水泥路面结构设计。最后给出工程设计单位具体的设计范本,进行对比分析,点评设计方案及改进设计建议。

(3)室内及室外实验

主要有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试样的成型、配合比设计,路面的弯沉、承载板、压实度、渗水系数、抗滑系数等实验,这些都是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实验,是公路检测与管理的必备知识。

(4)暑期的社会实践

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暑期希望深入到道路建设的生产第一线中去。老师结合实际,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联系外面的施工单位,推荐学生生产实践,使学生在身体力行中学到了课堂中没有或认识模糊的知识。

3、课程建设

3.1 课程特点

(1)路基路面工程课程包含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两方面内容

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讲授有关路基的知识,如一般路基设计、特殊或不良地质地段路基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基防护及支挡工程设计以及路基施工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讲授路面交通荷载换算、路基和路面结构设计参数、各类基层、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结构设计及施工方面等。

(2)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理论性和工程性相互交叉

路基设计涉及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理论、支挡结构稳定性理论等,路面设计涉及层状体系理论和弹性地基上的小挠度薄板理论等。讲课过程中要求既要将基础理论讲清楚,又不能太枯燥。同时课程学习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了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路基和路面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知识。仅就路基和路面工程设计和施工部颁规范就达10多种。

(3)路基路面工程课程与先修课程联系紧密且知识综合性强

路基工程的设计必须要与路线设计、工程地质、土质土力学和水力学等先修知识联系紧密,路面工程的学习与先修的道路建筑材料、弹性力学知识紧密相关,因此,路基路面课程具有相当的综合性。

(4)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知识的更新速度快

近10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猛,路面工程技术随之变化巨大,在实践的基础上,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使路面工程的整个知识体系为之大变。路面基层、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规范也已修订多次。为使学生适应我国公路建设的实际需要,应按最新规范来组织教学。

3.2 课程设置的目标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置的目标为:在掌握土木工程材料、材料力学、土力学等力学课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教学掌握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路面结构材料与结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路基路面工程相关的交通和环境特性以及材料与结构设计参数,重点为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施工养护和管理。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

3.3 实施程序

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的特点是先进性、互动性、整体性、开放性和示范性。结合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实施程序主要包括:一流教学课件的制作、一流互动教学视屏的制作、教学研究和开放示范。

(1)一流教学课件的制作

精品课程建设初期首先通过调研,结合国家最新研究成果、最新设计与施工规范、最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制作了全新的课程教学ppt。内容包括:

①概述-包括路基路面工程的发展概况,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结构组成与功能特点,路面的等级与分类。

②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和设计要求-包括路基土的分类,公路自然区划,路基的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土基的力学强度特性及承载力和路基的变形,破坏及防治措施。

③一般路基设计及特殊要求路基设计-包括路基宽度、高度及边坡的设计,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浸水路基设计、软土地基路基设计。

④路基附属设施及防护与加固设计-包括路基附属设施及路基及路堑的防护与加固技术。

⑤路基挡土墙设计及排水设计-包括各种类型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挡土墙设计原则与要求,挡土墙设计方法及道路工程排水设计。

⑥交通荷载和环境因素-包括交通荷载类型、交通荷载统计与分析,环境因素(含水、高温、低温)等的分析,土基特性的分析等。

⑦碎石路面、块料路面及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包括碎石和块料路面的强度形成机理,材料与施工要求,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的材料设计、施工要求。

⑧沥青路面设计-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性,材料要求,结构设计基本理论及方法,施工技术要点。

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性,材料要求,结构设计基本理论及方法,施工技术要点,特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构造要求。

⑩路基路面工程总复习-包括路基工程总复习、路面工程总复习、路基路面工程实习讲座。

网络教学课件齐全,完整,同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使之能够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

图3 路基路面工程教学课件

(https://www.doczj.com/doc/9d19135094.html,/jpkc/2008jpkc/2008ljlmgc/ljlmkcwz/page5.html)(2)一流互动教学视频的制作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组始终将一流互动教学视频的制作作为重点工作。同时结合研讨性教学的实施,不断更新教学视频。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课程教学视频,视频包括精品课程申报互动教学视频(共3段)、精品课程建设互动教学视频(共58段)、实验教学视频(共18段)。

为了将视频课程建设得更加完整,课程组在授课过程中,还进行了屏幕录像课件的制作,通过屏幕录像课件的播放,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听到课程的讲解。同时结合讲课

实时视频,学生可以了解讲课当时的互动、探讨现场的实况,使得业余时间进行课程学习会更加精彩。

(3)教学研究和开放示范

由于课程教学永无止境,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完整、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学生学习更加有乐趣。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小组进行不断的教学研究,包括研讨性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实例。通过实践,形成研讨性教学的基本更新目标、方法和途径,为下一轮教学更新提供了基础。

结合精品课程开放示范的建设要求,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在2009年11月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采用“专家演讲+资深老教授点评+自由提问”的形式,围绕《路基路面工程》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的中心议题,由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长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的知名专家学者奉献了9场精彩教研报告,我国道路工程界的资深老教授邓学钧、陈荣生为与会代表作了深刻点评。本次会议对于深化我校《路基路面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加强国家精品课程的示范和开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研讨与交流开创了新的模式。

图4 路基路面工程教学视频 图5 全国教学研讨会 (https://www.doczj.com/doc/9d19135094.html,/jpkc/2008jpkc/2008ljlmgc/ljlmkcwz/page5_10.html )

通过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共享与开放,实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3.4 成效与基本经验

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是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内容的建设。

教师梯队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要重视课程教学各环节的师资力量配置。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重视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更加有效的课程教学锻炼。

一流教学内容和一流教学方法是在施教过程中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师资形态、风格、气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以及任课教师所营造的使学生感受到的课堂教学氛围等因素所构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和关系到精品课程的效果,良好教学环境的营造,在精品课程实施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何明确和提倡对精

品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是反映了能否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能否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精品课程教学。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教材的建设与精品课程相呼应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网络课程的建设十分必要必要。为了坚强精品课程建设,《路基路面工程》精品课程设立了可以下载的电子教材、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因此为了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建议精品课程应建立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并列入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可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和充分条件。

3.5 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建议

《路基路面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经过1年多时间的努力,已经在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网络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通过调查,目前100%的上课学生已经学会充分利用精品课程资源,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问题:

(1)实践教学优质教学资源建设

在丰富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进行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十分重要,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丰富和完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

(2)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建设精品课程本身应该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以实践所取得的理论来推动其前进,因此必须结合精品课程的建设、精品课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在强调各校的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完善,为促进精品课程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结论和建议

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经过近2年的努力,已经完成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网络课程等内容的建设,主要有以下经验:

(1)重视教学团带的建设和带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氛围;

(2)重视课程教材建设和电子教材,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

(3)重视教学课件的建设和共享。本课程已经建设了完整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同时通过全国教学研讨会,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建议在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探讨与更新,不断融合各校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方福森《路面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设社 1990.12

[2]方左英《路基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7.12

[3]邓学钧陈荣生编著《刚性路面设计》(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

[4]黄卫钱振东编著《高等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0.7)

[5]黄卫钱振东编著《高等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1.9

[6]黄晓明、赵永利,高英等《土木工程材料》,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2

[7]黄晓明、赵永利,高英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2

[8]邓学钧、黄晓明编著,《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

[9]黄卫编著《高速公路路面管理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

[10]黄晓明朱湘李昶编著《路基路面工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0

《路基路面工程》课件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路基路面工程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1. 简介 路基和路面工程是交通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保证道路安全、舒适和耐久性的关键。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对路基路面工程的研究和教育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本课件将介绍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关于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道路基础和路面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理解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常用的路基路面工程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熟悉道路维护和养护的重要性,并学会相应的操作技能;

•分析和评估不同类型路基路面的质量和性能,并提出改进措施。 3. 课程内容 本课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3.1 路基工程 •路基工程的定义和作用; •路基施工的基本原理; •重要的路基材料和承载能力分析; •路基设计和施工的关键要点。 3.2 路面工程 •路面工程的概念和分类; •不同类型路面结构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路面材料的选择和性质分析; •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3.3 道路维护与养护 •道路维护的意义和目标; •常见道路病害的识别和评估; •道路养护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长期养护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4.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和实验室实践等。学生将通过这些教学方法进行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5. 评价方式 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考试、作业和实验报告等。通过这些评价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6. 参考资料 本课程的参考资料包括教材、学术期刊和相关标准等。学 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参考资料进一步加深对路基路面工程的理解和应用。 结论 经过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的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的学习,学生 将掌握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将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路基路面工程专业人才。

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教科书第03章路基设计.doc资料

第三章路基设计 学习目的:本章主要介绍路基的构成及横断面设计方法,在路基边坡高度较大或存在软弱岩层等情况下可能存在稳定性问题,因此要分析其稳定性,在软土地基上修筑的路基变形量 较大,需进行变形分析和监测。水对路基的耐久性影响非常显著,本章还介绍了路基 排水设计的一般方法以及在特殊地区修筑路基的一般原则。通过学习,可以掌握一般 路基的设计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路基基本概念及主要病害的讲解,要求掌握路基的基本构造要求和路基产生病害的基本原因。详细讲解路基设计三要素的基本内涵。详细讲解路基稳定性分析的几种 方法,直线滑动面、折线形滑动面的不平衡推力法和传递系数法、圆弧滑动面的瑞典 法和简化的Bishop法。了解熟悉软土地基稳定性分析、浸水路基稳定性分析及路基抗 震稳定性分析的特点;明确路基排水设计方法、特殊路基设计、路基填料的选择与压 实、路基变形分析等内容。 第一节路基概念及构造 一、路基基本概念 公路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并将其扩散至地基,是公路的承重主体。高于原地面高程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Embankment),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Cutting)。需要指出的是,原地面高程指的是清除天然地面表土、整平并碾压后的高程。 路基承受行车荷载作用,主要是在应力作用区,其深度一般在路基顶面以下0.8m范围以内,即路面结构的路床部分,其强度与稳定性要求,应根据路基路面综合设计的原则确定。坚固的路基,不仅是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重要保证,而且能为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创造有利条件,所以路基路面的综合设计至为重要。 为了确保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使路基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不致产生过量的变形,在路基的整体结构中还必须包括各项附属设施,其中有路基排水,路基防护与加固,以及与路基工程直接相关的设施,如弃土堆、取土坑、护坡道、碎落台、堆料坪及错车道等。 由于路基高程与原地面高程有差异,且各路段岩土性质的变化,各处附属设施的布置不尽相同,因此各路段的路基横断面形状差别很大。路基横断面形式的选定和各项附属设施的设计,同是路基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般路基通常指在良好的地质与水文等条件下,填方高度和挖方深度不大的路基。特殊路基则指位于特殊土(岩)地段、不良地质地段或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通常认为一般路基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情况,直接选用典型断面图或设计规定,不必进行个别论证和验算。对于超过规范规定的高填、深挖路基,以及地质和水文等条件特殊的路基,为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需要进行个别设计和验算。 二、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通常根据公路路线设计确定的路基高程与天然地面高程是不同的,路基设计高程低于天然地面高程时,需进行挖掘;路基设计高程高于天然地面高程时,需进行填筑。由于填挖情况的不同。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形式,可归纳为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三种类型。路堤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路堑全部在天然地面开挖而成,此两者是路基的基本类型。 当天然地面横坡大,且路基较宽,需要一侧开挖而另一侧填筑时,为填挖结合路基,也称为半填半挖路基,在丘陵或山区公路上,填挖结合是路基横断面的主要形式。 1 路堤 图3-2所示为路堤的几种常见横断面形式。按路堤的填土高度不同,一般路堤中有可以划分出矮路堤和高路堤。填土高度小于1.5m者,属于矮路堤;填土高度大于18m(土质)或20m(石

路基施工实习报告

路基施工实习报告 篇一:路基路面实习报告 XX年交通系《路基路面工程》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XX 年 6月29日 1 / 11 《路基路面工程》实习报告 一、引言 为了更好的理解《路基路面工程》所学的知识,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同时灵活运用所学的《路基路面工程》、《结构设计原理》以及专业课知识,检验我们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为大四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依据,更好的打下坚实的基础,走入工作岗位,能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我对每次的实习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 二、实习的目的 《路基路面工程》的实习目的在于使平时从课堂教学中得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的验证,将课本上对各种路基路面材料、结构及施工工艺的初步认识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融

会贯通,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课程内容的消化理解,并通过对路基路面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质量控制等问题的实地认识和分析,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路基路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工程实际相联系,了解、熟悉路基路面的主要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手段,促进学生对路基路面施工现场的感性认识,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三、实习地点 河北工业大学中心广场、唐津高速 四、实习内容 1、河北工业大学中心广场 今天老师以校园新修道路为主讲述了关于道路的路基路面的基本结构。我们这次主要路面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让我们认识了一些基本的路面材料和路面设施。 (1)路面摊铺机摊铺二灰碎石基层 2 / 11 基层分为三层,分层摊铺并分层压实。由于技术的要求,现在压实机所能压实的厚度在15-20厘米之间,所以每层最

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路面设计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课程名称:路面工程 设计题目:路面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 专业:铁道工程 年级:2007 姓名:XX 学号:XXXXXXXX 指导教师:XXX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铁道工程姓名XX 学号XXXXXXXX 开题日期:2010年5月17日完成日期:年月日题目路面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⑴掌握沥青路面和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厚度设计过程以及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⑵熟悉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和《公路水泥 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⑶学会使用路面厚度计算软件。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⑴根据所给的资料,对沥青路面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各拟定2种结构组合; ⑵进行路面结构厚度计算,并对沥青路面所采用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⑶要求设计计算过程详细、条理清晰、符合要求; ⑷设计应参考相关规范进行。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目录 第1章任务书和指导书 (2) 设计任务书 (2) 第2章沥青路面设计 (2) 第3章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9) 第4章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1) 参考文献 (18)

第1章 任务书和指导书 设计任务书 拟在四川松潘县至若尔盖修建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所在地区自然区划属VII 5区。已知资料如下: 预计竣工后第一年双向平均日交通量如表1。经过调查,预期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为r (见表1和表2)。沥青路面设计中,车道系数η选用。 路基土质为粉质土,在春季不利季节调查得知地下水位离地面1.0m ,路基填土高度0.8m 。 任务: ⑴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沥青路面(半刚性路面与柔性路面各一种)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普通混凝土路面与复合式路面各一种)。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至少手算一种,对2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均要电算。 ⑵对沥青路面所采用面层材料进行1种(如上面层、中面层或下面层)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采用材料筛分通过率见表3。 采用电子表excel 进行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绘制相应的图形,将计算表格和所绘制图形(见图1,excel 绘制)粘贴到设计中。 车型 前轴重 (kN ) 前轴数 前轴 轮组 数 后轴重 (kN ) 后轴数 后轴 轮组数 后轴 轴距 交通量 (辆/ 日) 黄河QD352 1 单 1 双 - Q 1 交通SH-141 1 单 2× 2 双 >3m Q 2 东风EQ144 1 单 2× 2 双 <3m Q 3 罗曼SQ9251 1 单 3× 3 双 >3m Q 4 学号末尾2位数k Q 1 Q 2 Q 3 Q 4 r (%) 00-33 540-k 440-k 380-k 80-k + 33-66 590-k 380-k 400-k 90+k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计算 学号末尾两位数为19,算的1Q =521辆/日,2Q =421辆/日,3Q =361辆/日,4Q =61辆/日,γ=% 以弯沉进行厚度设计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35.421⎪ ⎫ ⎛=∑P n C C N i i K

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建设——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黄晓明Huang Xiaoming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摘要:《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是道路交通类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本文结合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介绍了课程特色、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内容和成绩,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路基路面工程;国家精品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National key course construction in Southeast University for the course of pavement engineering Huang Xiaoming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6 ABSTRACT:Pavement Engineering Course is a key lesson for highway engineering stud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contents and its progress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National key course construction. It is helpful for other key cours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pavement engineering, National key course, theory education, practical education. 1、背景 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交通土建工程专业(后改称为土木工程,现改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主干课程,经过几代专家学者几十年呕心沥血的努力,已经成为本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 课程建设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原中央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的路工组,当时国内道路界两位知名教授方福森教授、方左英教授均在东南大学任教,分别讲授路面工程和路基工程。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道路工程专业作为东南大学土木类的重点专业,成立了道路工程教研组,使道路工程教学进入全面系统发展的阶段。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课程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加强,邓学钧教授、陈荣生教授等一批学者作为梯队成员加入到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的教学队伍中,并分别讲座本课程。1977年恢复大学招生后,东南大学受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由方福森教授主编完成《路面工程》(统编教材),由方左英教授主编出版了《路基工程》统编教材,成为全国道路工程专业《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的通用统编教材。1996年《路面工程》获得交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994年10月,根据高等学校路桥及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教学大纲编写修订及审订会议的要求,将《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两本教材合成《路基路面工程》一本教材,通过全国主要院校编写大纲的竞争性评审,最后确定由邓学钧教授主编,张登良教授主审。通过编写组的努力,该教材于2000年2月出版,并 作者简介:黄晓明(1963-),江苏人,教授,主要从事道路工程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路基路面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东南大学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道桥渡

东南大学2014级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0724W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四年制定日期:2014年5月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道路与桥梁工程领域内具有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良好的动手能力,并了解国内外最新专业理论与技术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能在相应的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科研与教学等工作。 二. 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还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法律法规、经济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在交通、城建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科研与教学等多方面的工作。 三.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力学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进行资料查询、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交通 机械、电工、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3、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口头及书面交流能力,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4、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知识,具有道路与桥梁工程领域内重要测试与试验仪器的使用、 材料与结构试验、力学分析与计算、工程制图、报告撰写等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的最新专业理论与技术发展方向。 四.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测绘工程 五.主要课程 1、通识教育基础课马列课、德育课及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体育、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大学物理、物理实验、计算机科学基础、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等 2、大类学科基础课画法几何与CAD制图、交通运输导论、工程力学基础、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工程测量、水力学、土力学、结构力学(I)、交通工程基础 3、专业主干课 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结构力学(II)、弹性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桥梁工程 六. 主要实践环节 道路方向专业认识实习、地质工程实习、工程测量实习、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桥梁工程实习、路基路面工程实习、交通工程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桥梁方向专业认识实习、地质工程实习、工程测量实习、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桥梁工程实习、交通工程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七.双语教学课程 道路方向土木工程材料、路基路面工程、机场规划与设计 桥梁方向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 八. 全英文教学课程 道路方向土木工程材料、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 桥梁方向桥梁概论

(建筑工程考试)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精编

(建筑工程考试)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考试复习题 及参考答案

壹、名词解释 6.标准轴载: 路面设计以汽车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用BZZ-100表示,需要将混合交通的各种轴载和通行次数按照等效损坏的原则换算为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 7.第二破裂面: 往往会遇到墙背俯斜很缓,即墙背倾角α很大的情况,如折线形挡土墙的上墙墙背,衡重式挡土墙上墙的假象墙背。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棱体且不沿墙背或假想墙背滑动,而是沿着土体的另壹破裂面滑动,这壹破裂面称为第二破裂面。而远离墙的破裂面称为第壹破裂面。 9.分离式加铺层: 于旧混凝土面层和加铺层之间设置由沥青混凝土、沥青砂或油毡等材料的隔离层,这样的加铺层称为分离式加铺层。 10.设计弯沉: 路面设计弯沉是根据设计年限内设计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的,相当于路面竣工后第壹年的不利季节,路面于标准轴载100KN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二、简答题 什么是挡土墙?怎样对挡土墙进行分类? :挡土墙是支撑路堤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结构物。 根据挡土墙设置位置不同,能够把挡土墙分为路堑挡土墙、路堤挡土墙、路肩挡土墙、山坡挡土墙。 根据挡土墙的结构不同,能够把挡土墙分为重力式、加筋土式、悬臂式、扶壁式、锚杆

式、锚定板式、柱板式等多种结构形式的挡土墙。 根据墙体材料不同能够把挡土墙分为石砌挡土墙、砖砌挡土墙、水泥混凝土挡土墙、木质地土墙。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有哪些结构类型?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结构类型有:①分离式加铺层;②结合式加铺层;③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④将旧混凝土板破碎成小于4cm的小块,用作新建路面的底基层或垫层,且按新建路面设计。 .垫层有哪几种类型?各起什么作用? :垫层按其所起的作用分为排水垫层、隔离垫层、防冻胀垫层等。 ①排水垫层:排除渗入基层和垫层的水分,防止路基过湿而影响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壹般采用砂砾碎石等松散颗粒材料。 ②隔离垫层:隔断地下水向路面结构层内移动。壹般采用粗粒料或土工合成材料。 ③防冻胀垫层:于季节性冰冻地区,需要考虑防冻胀最小厚度要求。 三、论述题 挡土墙倾覆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强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性? :对于墙趾的稳定力矩和倾覆力矩之比<[K0],挡土墙就不稳定;如果<0,挡土墙就会倾覆。 增强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的措施主要有: ①拓宽墙趾 于墙趾处拓宽基础以增加稳定力臂,但于地面横坡较陡处,会因此引起墙高增加。 ②改变墙面及墙背坡度

东南大学土木学院

东南大学土木学院 东南大学土木学院是东南大学的一个重要学院,也是中 国乃至全球土木工程领域的顶尖学府之一。自建校以来,土木学院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土木工程人才,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东南大学的一个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学院拥有强大 的师资力量和学术资源。在土木工程领域,该学院拥有多名知名专家和学者,他们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学院设有各个研究领域的科研团队,包括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等,这些科研团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项目,为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科研,东南大学土木学院还注重学术教育和人才培养。学院设有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环境工程等本科专业,同时还开设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学院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培养和发展机会。此外,学院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外优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学生交流和学术合作,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和水平。 东南大学土木学院注重社会服务和实践创新。学院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术竞赛和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总之,东南大学土木学院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和影响力。学院在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为推动中国土木工程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卓越学术声誉的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土木工程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东南大学就业好的专业排名]东南大学就业好的专业

[东南大学就业好的专业排名]东南大学 就业好的专业 东南大学就业好的专业 建筑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风景园林设计、文物建筑保护、建筑技术设计、科学研究、管理及建筑教育等方面工作。 土木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过去曾经将一切非军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项目,归类入本类,但随着工程科学日益广阔,不少原来属于土木工程范围的内容都已经独立成科。 就业方向:建筑工程方向的毕业生在建筑材料、工程和大地测量、房屋建筑学、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构造与设计。涉及的领域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设计、施工组织及管理、建筑工程甲方管理、监及房地产管理等。

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以及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信息产业等国民经济部门及国防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以及制造等方面工作的信息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工业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侧重微电子领域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工艺、制作及应用,与同类专业相比具有覆盖面宽、面向企业应用等特点。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电子领域宽厚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能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及相应新产品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城乡规划专业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计算书-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计 算 书 __张三 XX:李四 __王五

一、原始资料 某高速公路地处公路自然区划Ⅱ区,土基干湿类型为中湿。由交通调查某公路竣工初年的交通组成如下表,预测交通增长率为8%。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1、轴载分析 根据设计规范,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年限取为15年,按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道系数是0.40-0.50,取0.45。 将交通组成数据输入东南大学HPDS2011软件,获得累计当量轴次及交通等级: 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为321万次,属中等交通等级。 当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为277万次,属轻交通等级。 一个车道上大客车以及中型以上各种货车的日平均车数为418辆,属轻交通等级。 依据我国沥青路面交通等级划分规定,该高速公路为中等交通等级。 2、初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根据本地区的路用材料,结合已有工程经验与典型结构,拟定了两个结构组合方案。根据结构层的最小施工厚度、材料、水文、交通量一集施工机具的功能等因素,初步确定路面结构组合与各层厚度如下:

方案一:柔性基层沥青路面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6cm)+密级配沥青碎石ATB-30(14cm)+贯入式沥青碎石(厚度待定)+级配碎石(20cm),以贯入式沥青碎石为设计层。 方案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8cm)+水泥稳定碎石(厚度待定)+水泥石灰砂砾土(20cm),以水泥稳定碎石为设计层。 3、各层材料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确定 高等级公路规范规定材料设计参数需试验确定,本课程设计由于条件限制,材料设计参数直接取用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建议数值,得到各层材料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资料汇总 4、土基回弹模量确定 区,查《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表》得土该路段处于Ⅱ 2 基回弹模量为29MPa,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规定,土基回弹模量应大于30MPa,取31MPa。 5、路面结构层厚度确定确定 (1)方案一的结构厚度确定 ,设计弯沉值为1mm)。利用东南大学HPDS2011软件计算出满足设计弯沉指标要求的结构层厚度为cm,同时满足层底拉应力要求。设计厚度取贯入式沥青碎石层为8cm。各结构层验算结果见下表。

东南大学级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doc

东南大学2016级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 工学专业代码: 081001 授予学位:工学 学制: 4 制定日期:2016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获得注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具备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和工程管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科学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一)知识要求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哲学、科学、艺术间的相互关系,在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21世纪发展趋势,对文学、艺术、伦理、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的若干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掌握一门外国语。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和本专业所必须的工程数学,掌握普通物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化学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掌握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 3.学科和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流体力学(主要为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条件,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画法几何基本原理。掌握工程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掌握一般基础的设计原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项目管理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4.专业知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