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

(完整版)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

(完整版)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
(完整版)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

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

读完《孟子?告子上》,仿佛听完一场激烈的辩论。这是一场两个人关于人性的辩论,告子的观点是“人性本无分善恶”,而孟子的观点是“人性本善”。

一开场,告子便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人性就像柳条一样,把柳条做

成杯盘,它就是杯盘;把柳条编成箩筐,那它就是箩筐。人性也一样,本来无

所谓善恶,后天环境引导的不同,才造成的善恶的不同。孟子反驳说:“你说

把柳条做成什么它就是什么,那么你能不改变柳条的性状把它变成杯盘或箩筐吗?把它做成别的样子,它本来的性状就没有了,它也就不是柳条了。照你这

样说人的天性被引导成了善和恶,不就破坏了人的天性了吗?”

于是告子又换了一种说法来陈述自己的观点。他又说:“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就往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就往西流。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善,就像水流本来不分向东向西一样。”孟子马上又反驳他说:“水流确实是

本来不分向东向西的,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吗?不管你再哪边开个口子,水总

是往下流的。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是必然的,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至于偶尔会出现人性不善的现象,也是形势逼迫所致,就像拿个桶往上泼水,

水也会往上流,但这是形势索迫,而非水的天性可以往上流。”

告子被反驳的不知该说什么好,于是他说,咱们现在先不讨论这个问题,

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天性,我认为天生的就是天性。孟子说你这样说,天生的

就叫天性,那么白的就叫做白是吗?告子说是,于是孟子举例说,白雪的白,

白羽毛的白,白玉的白,都是同一个白是吗?告子仍硬着头皮说是。孟子继续

举例说,那狗的天性、牛的天性和人的天性一样都是一种天性吗?

告子抛出了最后一个观点“我认为食欲、性欲,是人的天性。仁是生自内

心的,不是外因引起的;义是外因引起的,不是生自内心的。”请问孟子先生

对这个观点是否认同?孟子当然还是不认同,“你凭什么说仁是生自内心而义

是外因引起的呢,把证据拿来!”告子既然敢这么说当然是有准备的,“比

如说有个人比我年长,我便尊敬他,但不是预先就有‘尊敬他’的念头在我心

里的;再比如有个人皮肤比我白,我便认为他白,是由于他的白显露在外,并

不是我觉得他白他才白的,所以说义是外因引起的。我爱我弟弟,是因为我心

里先知道他是我弟弟我才爱他的,如果他是秦国人的弟弟,我就不爱他,这是

由我决定爱谁的,所以说仁是生自内心的。”对于这个观点孟子是这样反驳的:“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

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对于这一段我却不是很明白,孟

子说白马的白和人的白不同,不尊敬老马和不尊敬人中的长者不同,而不管是

秦国人烧的肉还是自己烧的肉都一样爱吃,我觉得这个观点跟告子的观点实际

上是一致的,为什么孟子把这个作为反驳告子的论点呢?

怪不得世人都说孟子好辩,这样看来孟子不但好辩,而且能辩,轻而易举

就把告子的观点给驳倒,而且是不管告子说什么立刻便将其反驳掉,甚至不管

自己是否认同,都先驳了再说。其实,到底人性是如孟子的看法天生善良,或

者如告子的看法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这是一个很难说得清的问题。即便是哲

学思想进步发展到今天,对于这个古老的话题,每个人也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所以,孟子的看法也只能代表一家之言。

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的人性论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1) (一)时代的要求 (1) (二)继承与创新 (2) 二、孟子人性论的内容 (2) (一)何为人性 (2) (二)人性的本质 (2) 三、孟子人性论的意义 (2) (一)对当时的意义 (2) (二)对当代的意义 (3) 参考文献……………………………………………………………………………… 4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各派思想纷纷出现,儒家思想也在那个时候诞生了,孟子作为儒家大师之一,他的思想的产生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在孔子基础上的发展,更是自身对儒家思想的一次创新,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初步完成了对儒家思想的构建,而且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找到了理论依据,即人性本善,并且在善的基础上使“仁”的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不仅促进了当时儒家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孟子;人性;善;和谐社会 Abstract: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 of ancient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 political ideas, Confucianism also at that time was born, mencius as one of the Confucian master, his thought is not only the request of the ages, but also in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Confucius is an innovation of Confucianism itself,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not only did he initially completed the building of Confucian school, and find the core of the Confucian "benevolence" as theoretical basis, namely human goodness, and on the basis of good make "benevolence" to further expand the thought of,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China also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s:Mencius; Human nature; Good; A harmonious society 浅谈孟子人性伦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一)时代的要求 孟子生活在东周战国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纷乱复杂,政治上无非是各个诸侯国之间你打我拒,目的就是为了扩大疆土、富国强兵、称雄天 下,然而伴随它产生的各派的思想对于诸侯就复杂的多了,究竟那个可以令他们实现目标,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这样描写孟子与孟子所处的时代的,“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时之时,秦用商君,富国疆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 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 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 伦”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人性之修心之法

孟子人性之修心之法 孟子虽然认为“人性本善”,人人都具有仁、义、礼、智这四类善心,但是这仅仅只是“善端”,这也就意味着人仅仅只是拥有向善的先天可能性,而并非一定能够成为拥有仁、义、礼、智这样的高尚道德的人。因此,需要修心。 标签:孟子;修心;人性 孟子认为每个人天生就有善心,那么恶又是从何而来呢?对此,孟子认为一个人本身的原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恶性的滋长,善性的失去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人自身,人不能向善是因为人“不能尽其才者也”,也就是因为人摒弃了自己与生俱来的“善端”。由此,孟子是非常反对自暴自弃的,他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孟子最重视的是仁和义,他认为仁是人类最安稳的住宅,义是人类最正确的道路。仁义本来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是有的人却放弃了仁义,这些人是自己残害了自己,自己放弃了自己,这是非常可悲的。人与禽兽的差别又是非常小的,这一点点的区别就是人性固有的善端,如果人不能保有这个善端,自暴自弃,那么就会陷于恶中,与禽兽无异。 除了人自暴自弃,自己放弃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点点”善端,外界的环境对善性的成就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对于外界环境对现实中的人向善的影响,孟子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孟子还以水的特性为比喻,进一步说明环境对人性向善的影响。水的本性应该是顺势向下流,但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也可能违背本性向上流。以此类推,人也是一样的,人的恶性恶行同样不是因为人的本性中有恶的因素,而是不善的外部环境造成的。 一、先立乎其大 “修心”的第一步在于明确“大体”和“小体”。孟子认为,人除了是“性”的存在外,还是“命”的存在,他将仁义礼智之性称为“大体”,声色耳目之性称为“小体”。孟子在“大体”和“小体”之间,更为重视“大体”,主张以“大体”来决定“小体”,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先立乎其大”。对此,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人只要在心中确立并坚信仁义规律,就可以不为自然欲望所动,坚守善性,并顺应善性而为,从而达到仁义。 对于“大体”和“小体”的重要性,孟子以人的身体的各个部位的不同地位作出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认为教育首先是要通过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要求人们存心养性,“求其放心”,把失去的善找回来并扩充之。其次,孟子还十分重视教师对人性追求善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教人以善,谓之忠”、“夫子教人以正”(《孟子·离娄下》)由此,孟子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荀子由于主张人性恶,故他注重化性为伪,通过教育使人为善。“伪”是人为、加工的意思,在这里主要就是指教育,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会使人变善,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性善恶转化中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基于此,他强调“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使自己在优良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使自己符合圣王之道,以达到善的目的。另外,荀子还提供了积习致善的方法。通过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达到“涂之人可以禹”的境地。 当然,除此之外,二人的人性论在一些细节上亦有相似之处,比如孟子的“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与荀子“顺是”的类似,孟子寡欲思想同荀子节欲思想的相似等。 第二种观点 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实践的不同。(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张逆着人性去修善。” (3)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

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的人性論 摘要:人性问题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论的热点之一,孟子在激烈的争论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人性本善”,从而为他所倡导的仁政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这也是他对人类的自信,是其乐观性格的表现。本文从人性平等、人性有别于物性、善性可变、顺其性而长其义、从人性到仁政五个方面探讨了孟子的人性论,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其性善论思想。 一、人性平等———善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的本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人都有不忍加恶于人之心,当人们看到小孩掉到井里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产生救的想法,在孟子看来没有同情心的人就不能算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之心的人也不能算是人。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发端,辞让之心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发端。人生来就有这四种道德发端,就好比人生来就有四肢一般。在此,孟子认为人皆有四心,将四心作为为人的标准,有四心就能做到仁、义、礼、智,也就能为善了,于是善是人与生俱来的。在《告子上》中孟子有这样一段话“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

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认为从人的天生本质来看,是可以为善的,这也就是他所谓的人性善良。至于有些人做不善的事情,并不是他们天生本性如此,四心人人都有,有了四心也就可以做到仁、义、礼、智这些善的道德标准了。所以说仁、义、礼、智并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人本身就有的,不过不曾思考它罢了。孟子把人这种与生俱来的善性称为“良知”、“良能”。 二、人性有别于物性 告子曰:“生之谓性”、又说“食色,性也”。(《告子上》)告子是以人的生理本能和欲望为性,他将人的自然本能、自然属性定义为人性,认为人性与物性是一致的,抹煞了人性与物性的本质区别,忽视了人的理性对感性情欲的制约。孟子则对其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驳。 孟子认为物虽有性,但人之性与善俱生绝不同与物之性,就如白羽、白雪、白玉三者同为白色,但三者的性质不一样,白羽之白之性轻,白雪之白其性易消,白玉之白其性则坚,而人之性,犬之性、牛之性都各不相同。由此可见,告子“生之谓性”的观点,是从人的生理本能着眼的,超出了人的“类”本质,把人和动物的界限给模糊起来了,孟子则是从人的“类”本质来考察人性的,是把人和动物相对待来论证人性问题的“。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告子上》)在此,孟子明确的用“类”区分了人与物。事实上孟子也正是以“类”的观念来区分性的,人不同于物,人有理性有伦理道德,所以人能为善而不单纯的满足生理需求,并且在孟子这里所谈的人性也正是指认主观精神方面的道德理性情感。这样孟子

孟子的人性论

目 录 摘 要.............................................................................................1 Abstract (1)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1 (一)时代的要求 (1) (二)继承与创新 (2) 二、孟子人性论的内容 (2) (一)何为人性 (2) (二)人性的本质 (2) 三、孟子人性论的意义 (2) (一)对当时的意义 (2) (二)对当代的意义………………………………………………………………3 参考文献……………………………………………………………………………… 4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各派思想纷纷出现,儒家思想也在那个时候诞生了,孟子作为儒家大师之一,他的思想的产生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在孔子基础上的发展,更是自身对儒家思想的一次创新,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初步完成了对儒家思想的构建,而且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找到了理论依据,即人性本善,并且在善的基础上使“仁”的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不仅促进了当时儒家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孟子;人性;善;和谐社会 Abstract: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 of ancient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 political ideas, Confucianism also at that time was born, mencius as one of the Confucian master, his thought is not only the request of the ages, but also in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Confucius is an innovation of Confucianism itself,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not only did he initially completed the building of Confucian school, and find the core of the Confucian "benevolence" as theoretical basis, namely human goodness, and on the basis of good make "benevolence" to further expand the thought of,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China also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s:Mencius; Human nature; Good; A harmonious society 浅谈孟子人性伦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一)时代的要求 孟子生活在东周战国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纷乱复杂,政治上无非是各个诸侯国之间你打我拒,目的就是为了扩大疆土、富国强兵、称雄天下,然而伴随它产生的各派的思想对于诸侯就复杂的多了,究竟那个可以令他们实现目标,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这样描写孟子与孟子所处的时代的,“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时之时,秦用商君,富国疆兵; 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和。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1]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其一,孟子不被当时的诸侯王所任用,商君是法家的代表,吴起也有一半的思想是发家的,孙子是兵家的代表,可见在当时儒家思想并不占主导地位,各个诸侯所施行的政策也与孟子所学不同,各地杀伐不断,人民生活困苦,由此孟子在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其二,孟子治国之志无法实现,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在书中阐述了他的思想要领,修齐治平之道皆在其中。 (二)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孟子荀子人性观初探(修订版)[1]1

孟子荀子人性观初探 孟子、荀子都是,先秦时期的儒学大师,但他们却提出了相差甚远的人性观,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他们的观点对后世都产省了深远的一影响,那他们的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那些差异呢? 荀子生活于战国末期,各国间相互征伐,并且愈演愈烈,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荀子认为人争斗的原因是是因为人的“性恶”,因此才“争夺而辞让亡焉”【2】,“残贼生而忠信亡焉”【3】,“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4】这便要求礼义的约束和刑法的约制,还有强有力的君主的领导来达到天下大治。 第二,孟子和荀子所说的“性”是有差异的。孟子认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就是人与禽兽的区别所在,人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各种伦理活动,各种整治措施得以实行的前提,只有人性为善,仁义、道德之类才有必然性的保障。因此,孟子多讲的善更多的之人的思想方面,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而荀子所讲的性是天生之自然,更多指人得自然属性。荀子所讲的性是指人的各种欲望,“性者,天之就也;情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5】“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6】性是先天自然的,它不是后天人为的结果。“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生之所以精合感应谓之性”性与后天社会生活无关,它不需要经过学习、造作,它是一种未经加工的质朴的素材性的存在:“性者,本始材朴也。”【7】 第三,孟子的人性观是“性善说”,荀子的人性观是“性恶说”。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观,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形成的,“口之于味也, 第四,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但都强调这是可以改变的,都重视后天的修养对人的重要作用。孟子虽主张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这些本性容易受到后天社会的影响而成为坏人,所以加强人的修养对人的成长十分重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他认为,“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19】世界上之所以有君子,是因为后天的修养改变了他们的本性,使他们由“性恶”变成了“性善”,他说: “为之,人也;不为之,禽兽也”【20】就是说如果加强修养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不加强修养就会与禽兽无异。 第五,孟子和荀子在不同的人性观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不同的政治主张,。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仁政”说,荀子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提出“隆法重礼”的主张。 孟子认为对统治者来说,正因为人人皆有“恻隐之心”,只要他们将自己的恻隐之心“扩而充之”,即推行到实际的统治中,与人民同其忧乐,,办每一件事都想这人民的疾苦,“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天下可运于掌”【21】(《孟子·公孙丑上》)统治也就变的举重若轻了,统治者若能真行仁政将无敌于天下,“行仁政而王,莫能御之也”【22】(《孟子·公孙丑上》)。正是由于人性善良,特别是那些统治者的善性,仁政的实现才有了一定的可能性。对庶民来说,虽然孟子所处的时代世道衰微,仁义礼智四德沦丧,但这只是暂时的,由于人的本性善良。通过教化,善性完全是可以回归的,有了庶民和统治者两方面的善性,社会的彻底净化,自然也就能够完成了。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而荀子所指的恶是各种自然欲求,他认为如果人这种自然欲求自然发展,就会发生争乱,因此必须要用人为的礼义来矫正,然后才能天下太平,他要被统治者认识自己的天性恶的,一切要求都不应该有,必须服从各种礼义,这样才能“合于文理,而归于治”。【23】(《荀子·性恶》)荀子还认为人性是恶的,还必须由君上来制服臣下,否则天下都要纵欲了,纵欲的结果必然是“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24】(《荀子·富国》)所以必须制定出高下贵贱,由一个至尊的王权来统治天下,这样便可天下太平。“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25】(《荀子·王制》)”人性是恶的,有了礼义的束缚,君王的管制,还必须有刑法的震慑,“治之经。刑与礼”【26】(《荀子·成相》)“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厉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险而百姓不一。”【27】(《荀子·富国》) 最后,无论是孟子的人性观还是荀子的人性观,都是消极与积极两方面的结合体。他们的“人性说”表面上是说的人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共同的人性,其实是统治阶级的人性。孟子所讲的人性只不过是把封建地主阶级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加以抽象化,硬说是全人类的人性,孟子的人性观是为了论证仁政的可行性,以便人们心悦诚服的推行仁政,拥护仁政,性善论是为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统治阶级政权服务的,它有一定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它作为统治阶级的理论工具,起到了美化封建统治,麻痹人民意志的消极作用。但孟子的学说仍有其积极的一面,孟子试图从理论上阐述人性与兽性的区别,指明人兽共有的自然属性不能称为人性的道理,并指出应以仁义礼智等异于禽兽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人类的本性,这种观点对人类认识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此外,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仁政说注意关注人民疾苦,爱惜社会生产力,劝戒地主阶级加强道德修养,对后世也很有影响,应予充分肯定。 荀子所讲的“涂之人可以为禹”【28】(《荀子·性恶》)是从人的可能性来讲的,至于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那倒不一定。小人可以成为君子,但荀子说,小人不肯去做,同样君子也可以成为小人,但荀子说,君子是绝对不会去这样做的,可见在荀子的心目中人性是有明确阶级界限的。他离开了人的社会关系去抽象的理解人性,不懂得人性就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 摘要: 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 正文: 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善按照后来的儒家所说,指至善,即绝对的价值,不是一般的、经验意义的善,故不与经验意义的恶相对。所谓性善论是说人的价值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个主张并非讲人性的发生历程而是讲本质历程。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所谓的善心,这种善心是人生来就有的。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新,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即是善心.孟子将这种“不忍人之心”概括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同作为道德之理的仁、义、礼、智一一对应,对于

关于孟子人性思想的文献综述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课程 关于孟子“人性”思想的文献综述 专业:2015级公共管理 姓名:马天阔 学号: 120150248

摘要 孟子关于人性的思想的论述是建立在孔子“仁”的道德伦理架构下从人之本性出发提出的。孟子从个体生命体验和形式逻辑层面反复证明的一个观点为人性向善,人之本性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所代表的“仁”“义”“礼”“智”。人性之善是与善恶相对之善,善不是绝对之善。近些年来,学术界关于孟子“人性论”思想的讨论也是此起彼伏。学者们大多就孟子提出人性思想的来源、人性思想的内容以及孟子人性思想的意义做了论述。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研究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献进行回顾与归纳,并最终给出总结和作者自身的看法,希望能对今后研究孟子人性思想有所启发。 [关键词]孟子人性思想性善论

一、引言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对儒家思想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他以继承、发挥孔子的思想为己任,既为孔子提出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提供了“人性”的支撑,又将“仁”引入到政治领域,提出了著名的“仁政”学说。孟子提出,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这四种“心”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天然本性,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物类的根本标志。这也成为其“性善论”的一个重要依据。孟子的人性思想对于我们民族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国学者对孟子思想特别是人性思想的研究也从未停止过。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其人性论思想的来源、人性思想的内容以及孟子人性思想的意义几大模块。本文就将从这几个模块对学术界现有观点进行一个回顾与归纳。 二、文献内容回顾 2.1 孟子人性思想的来源 要讨论孟子为什么要提出人性思想,我们必须设身处地的去看看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孟子之所以提出“性善说”,一方面与历史趋势紧密联系:孟子处于战国中期,当时各国先后建立了以封建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各路诸侯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相互间不断征伐,孟子认为百姓正在遭受巨大的苦难,人民希冀获得和平生活。在此背景下他构思以人性善为基础,构建统治阶级施仁政、行王道的理想社会形势。1另一方面还与当时的礼乐文化不可分离: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从西周开始萌芽”礼乐文化取代了祭祀文化。与这一革命性的社会人文思潮出现相呼应,对人与人性之思考逐渐取代对神与神性之关注。如果说《尚书·商书·西伯勘黎》中的“不虞天性”尚是对神性之描述,那么《诗经》出现对人之欲求与人之本质的思考当是合乎逻辑之演进:“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2人之懿德,源自于天,孟子曾引这一首诗论证其人性思想。由此可见,“孟子的性善论,曾受到这类言论的启发”。3 对于孟子提出人性论思想的缘由,学术界普遍观点认为孟子是在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理论下继往开来所论述的。这部分学者认为孟子曾明确表示:“乃 1陈明.浅析孟子“人性”思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 2曾振宇.“遇人便道性善”:孟子“性善说”献疑[J].文史哲,2014,(03). 3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186.

“人性善”的发明——孟子的心灵哲学

“人性善”的发明——孟子的心灵哲学王阳明后学中有一个罗近溪,叹羡孟子发现了人性中的“善” 。他这样说,自然有他的含义,不过,性善论的发明和发现,确实是孟子的伟大之处,此人性就是人的最本己的存在。对于人,孟子曾作过这样的探讨,口能食,目能视,耳能听,身体对外物能有所感觉,这是人所共同的。进一步说,口能食,且能辨别味道的好坏,于是人们都期望于美食,目能视,且能辨别色之美丑,于是人们也期望于美色;耳能听,且能辨别声音的美恶,于是人们也期望于悦音;身能够感受,且能辨别舒适与否,于是人们也期望于身体的安逸。这也是人们所共通的。孟子承认这些是人性中的本来就有的,“形色”也是天性嘛。不过这些并非人类最本己的存在,耳目之欲,最终诱发人们对外物的欲求,当耳目逐物为物所“引”时,人的本己存在已经丧失了。所以孟子把耳目口体之欲称为“小体” ,就是人之一身中小的部分。那么,“大体”何在?“大体”则在于心灵。故此,我们把孟子的哲学称为心灵哲学。 关于心灵,孟子强调其两个层面,一为情感的,即“四端”之心;一为知性的,即“思” 之心。正是通过这两个层面,孟子发现了人的最本己存在即人性之善。 所谓“四端”,是指儒家所信奉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准则内在于心灵的四种表现,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 ,其中,“恻隐之心” ,即仁之端,又称为“不忍人之心” ,是最核心的部分。我们知道,“仁”是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哲学的重要内容,在孔子那里,“仁” 的最原初的含义是父母亲情之爱,孟子则把这种亲情之爱进一步普泛化。如他在提到“恻隐之心” 时所举的例子,当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在井边玩耍而将要掉入井里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去救他,此念之萌动就是恻隐之心的发动,并非出于某种功利的考虑。孟子此例中所说的是小孩子,我想这一点并非偶然的,其实,“恻隐之心”就是人们的生命情感,我们对于生命的情感最能够集中体现在小孩子身上。还有一个例子,即孟子因齐宣王不忍闻被杀之牛之哀鸣而指示其“仁” 心,说的也是生命情感的问题。这正是孟子继对“仁” 的亲情之爱的特性规定(如孔子)与自然情感的特性规定(如子思)后,所发明的“仁”的生命情感的特性,这一点特别为后来的宋明理学所强调。当然,孟子是在接受亲情之爱的基 础上进一步发挥“仁”的生命情感的特性的,这充分说明了“仁”对于人的普泛意义,所谓“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这种情感是完全内在于人的心灵的,故此,“仁,人心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孟子说人性是善的,所以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孟子?告子》)“情”就是指“情感” (有人以此处“情”是“情实”之情,即“真实情况” ,也不错。其实,“情”所内涵的“真实”的意义,恰恰在语言学的意义上说明了“情”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意义与地位),“善”是事实如此。 “善”虽为事实,但它作为普遍性原则在此并未得到保证。还是齐宣王看杀牛的例子,他不忍闻其哀鸣、见其颤栗,故令人放过此牛,而用一头羊来代替。其实,杀牛杀羊何异?孟子有一个解释,齐宣王看到了牛但没有看到羊。因牛之凄惨而生恻隐之心,正说明此“本心”、此“善”的事实上的普遍性。未见羊而以为杀羊无妨,正是此心的放失,就是说没有能够自觉地推广、扩充此心、此善,这也是一般人的事实情况,孟子谓之“放心” 。如孔子,有仁又有知,如子思,有诚又有明,如《大学》,有“止于至善”又有“知止” 、有“明德” 又有“明明德” ,孟子也强调知性的自觉,并有其独特的概念即“思” 。此“思”也是普遍地内在于人的,“心之官则思” (《孟子?告子》),是说其内在性;“此天之所与我者” (同上),是说其普遍性。此思完全是反观内省式的,是本心的自思、自觉,所以说“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同上)。由自思、自觉乃至自得,完全是道德主体自身的事情,故在此意义上,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当然,这一点并非每个道德实践主体都能够完全自觉、自明的, 故前代圣人所先知先觉的就成为可以宝贵的经验。当然先圣先贤们所知所觉也不在我们的所知所觉之外,只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地修养实践。如上所述由情感所涵容的善、由知性所包容的思,都是我们能知能觉的内在依据,此外尚有进一步的修养工夫,比较具有典型特征的就是“养浩然之气” 、“存夜气”。此修养论看似神秘,其实所谓养气,无非使道德行为完全成为本己的东西。由情感而至知性的自觉,由此有意识的自觉又完全贯彻于人的意志、感性的层面,如此,道德之自觉完全如水之行、火之燃,是人性自然而然的流露、衍生。“浩然之气”不仅仅是可以贯穿于道德主体自身的东西,同时也充塞于天地万物之间,这就涉及到孟子的天人之学。 1

孟子与荀子思想异同

同:儒家根本思想“仁义礼” 一、天论方面 (一)、孟子:具有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色彩;“天”是义理之天 ①孟子继承了孔子将人的道德与“天”联系起来,唤起人们内在自觉性的方面。将“天”的概念更具动态性与权威性,并增加形而上学色彩。 ②孟子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一个人通过发展他的禀性就可以知“天”,而且同“天”。“天”实际上起着一种象征性作用,它作为义理基础的权威代表,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二)、荀子:批评准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倾向,具有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天”是自然之天 ①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是自然宇宙中的天,是一种自然现象)②荀子曰:制天命而用之。(人和天地万物是同等重要的存在,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创造自己的文化。) 总结: 孟子:义理之天;准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倾向;“天人相应”;天约束人的行为,具有权威性。 荀子:自然之天;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天人相分”;天与人同等重要,人可以利用天。 二、人性论方面 同:两人的直接判断一致:现实的人有作恶的倾向,但通过主观的内外努力可最大限度地增加为善的可能。

(一)、孟子:人性向善,不受外界影响自然扩充。人性中本有善端,扩充之可为圣人孟子是由论点出发,找论据。孔子提出行忠恕之道,孟子承接孔子提出人性善,回答了为什么要行忠恕之道的问题。 (二)、荀子:人性中本无善端,且有恶端。通过教化,可以使人化性起伪,积善成善。 判断善恶的根本在于人如何通过自身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使自己得到实现———“善”就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而“恶”就是个人利益的实现妨碍或损害了他人利益的实现,使人与人的关系处在一种失当的状态。 三、道德哲学 (一)、孟子:反功利。不是不要个人功利,而是说道德不能出于功利目的。 (二)、荀子:功利主义。“制天命而用之”;利欲是道德礼仪产生的基础“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四、政治思想 同:循环论的历史观。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荀子“千岁必反,古之常也” 君的职责与君民关系:爱民、亲民、立君为民 君主施政的具体方法:正己修身,选贤举能 (一)、孟子:“仁政” (二)、荀子:隆礼重法 五、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是根据他的性恶论,注重环境的陶冶和重视个人本身日积月累的努力,使主观的努力和客观环境的影响相配合,这有唯物的倾向。在道德教育方面,他偏重通过外面的规范礼,来进行教育,这反映封建制等级性的要求,也反映地主阶级培养顺民的要求。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在孟子与荀子学说中,人性论都是他们各自思想体系的基础,同样是人性论,荀子与孟子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当我们仔细研读他们关于人性问题的表述,发现虽然结论不同,但在逻辑上并不相背,而且在理论使命上也是大致相同的,仿佛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如同从手心与手背两个方面来看同一只手一样。 孟子与荀子人学体系的基本结构相似。他们学说的核心都致力于人学的体系化,而天人关系问题都是其全部学说的立论基础。仅从各自的人学基本概念上看也有相似之处,他们各自都将人分解为心与性,并从性、心、天的角度来建构人学价值理论。 孟子与荀子都承认人的自然本性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欲望是不可去除的,因而都具有自然主义倾向。 孟子与荀子都主张对人性进行改造,体现在他们学说中的基本儒学价值观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尽管如此,孟子与荀子关于人性论的学说显然是不同的,这尤其可以从他们关于人性论的主张推展开来的社会政治理论中能够地看出各自的差异。

一是人性论的概念内涵不一致。荀子学说中所谓的性,指的是人的自然本性,而孟子所论的性,虽然也包涵口、目、耳、鼻之欲的自然本性,但他在自己的学说中却又明确要将这些自然本性排除出人性之外;相反,荀子竭力排除在性之外的,如仁、义、礼、智等称作伪的后天教化方面的内容却是孟子人性论的核心内涵。“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荀子·性恶》)孟子说:“人们之所以能学习,是因为他们的本性是善的。”我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是还没有能够了解人的本性,而且也没有弄明白人的先天本性和后天人为之间的区别的一种说法。孟子在《尽心下》这一篇目中提出了人性的基本内涵,从中也能看出他与荀子在人性概念内涵方面的根本区别:“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口对于美味,眼睛对于美色,耳朵对于好听的声音,鼻子对于芬芳的气味,四肢对于安逸的感觉,这些爱好都是天性,但能否享受到,其中有命的作用,所以君子不把它们看成是天性所致。仁对于父子关系,义对于君臣关系,礼对于宾主关系,智慧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都是极重要的,能否实现这些,其中有命的作用,但也有天性的作用,所以君子不把它们看成命的范畴。 二是关于善恶产生的根源不同。在孟子学说中,尽心、知性、知天——即心、性、天的三位一体是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人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