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介绍芭蕾舞

介绍芭蕾舞

介绍芭蕾舞
介绍芭蕾舞

介绍芭蕾舞

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

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

整的动作和体系。这五个基本脚位一直沿用至今。

芭蕾舞早在五百年前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贵族们在宫廷内观

赏一种叫做“芭莉”或“芭莱蒂”的华美舞蹈,即是后来芭蕾舞的雏型。

这种舞蹈传人法国,成为芭蕾舞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法由国王带

头跳舞,并创办不第一所舞蹈学院——皇家芭蕾舞学院,确立了芭蕾

舞蹈动作的基本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芭蕾舞逐渐从宫廷娱乐性舞蹈变成有情节的芭

蕾舞步入剧场,演出了带有社会生活内容的舞剧。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思潮亦对芭蕾艺术产生深刻影响。芭蕾舞从

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反映民间神话传说、仙女花神、精

灵鬼怪等故事成了芭蕾创作的主要题材。女演员成为主角,服装改成

了短裙,脚尖舞成为芭蕾的基本要素。这种足尖站立的技艺,把舞蹈

者的身体向上提升,适合表现轻盈的体态以及表达追求与渴望的情绪。

芭蕾舞是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女演员舞蹈

时常用脚趾尖点地。意指:

① 一种舞台舞蹈形式,即欧洲古典舞蹈,通称芭蕾舞。这是在欧

洲各地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持续加工、丰富、发展而形

成的,具有严格规范和结构形式的欧洲传统舞蹈艺术。19世纪以后,

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脚尖舞鞋用脚趾尖端跳舞,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脚尖舞。

② 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

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

艺术,称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剧)。20世纪出现了现代舞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蹈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称现代芭蕾。逐渐地,芭蕾一词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各种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剧作品,即使在舞蹈风格、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不同于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

③ 在现代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故事内容,也没有情节,编导使用欧洲古典舞蹈或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这些也称为芭蕾。

芭蕾舞基本功

地面训练 1绷脚背练习 足尖美丽的秘密在于脚背——脚踝到脚趾间的脚面。绷起足尖时,脚背会突起成一个拱形的弧,美丽的芭蕾脚背会有一个令人惊艳的拱弧 曲脚坐在地板上,双腿置于身前,膝盖绷直。(如果你的小腿肌肉太紧,身体可以稍稍向后倾斜,用肘部支撑你的后背。)弯脚,往身体方向拉伸脚趾。脚尖绷直向上,脚跟离地也没有关系。 曲踝向下曲脚踝,脚跟紧贴地面,脚尖绷直向前,(很多舞蹈老师管这种姿势叫“阿拉丁脚”,因为这时的脚很像阿拉丁神灯。)尽可能得弯曲踝关节,双脚向前绷直。 绷脚尖脚趾向下绷直,成为双脚弯曲弧的一个延伸。尽量地向外伸展,线条尽可能地拉长。保持这样的姿势几秒钟。如果感觉脚抽筋,可以放松一下。 2外开练习 芭蕾是最富有挑战性的一种舞蹈。它对柔韧性、力量、平衡性和外开都有很高要求。外开是最基本的芭蕾技巧,很多舞步以此为基础。 曲腿双腿弯曲端坐地板上,前脚掌相对,脚跟分开轻轻抬起。如果有需要,可用双手撑地,保持背部直立,头抬起。 抬腿右腿绷直、抬起、向外翻转。 腿移向身侧右腿抬起向身侧移动,腿始终处于绷直状态。 伸缩脚趾在上一步骤的基础上交替着绷直和收缩脚趾,背部挺直。交换腿练习。 握住双脚以手握住双脚,双膝向地板方向振压,背部挺直,这样的练习可增强臀部柔韧性。 3增强腿部肌肉练习 跳得高不高,主要由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和力量来决定,也就是说腿部肌肉力量是弹跳的关键。每个优秀的芭蕾舞者都毫无例外拥有修长健美的双腿。芭蕾舞课上,你可借助把杆练习腿部肌肉力量。课外没有把杆的情况下同样可以练习 (一)曲膝面朝上躺在地板上,手臂张开置于两侧,手心向上。右腿抬起,右膝弯曲,脚尖绷直。

(二)膝盖绷直右腿朝天花板方向慢慢伸展。以腹部肌肉支持腰部。臀部保持挺直不动。试着绷直膝盖,腿与地板呈90度。 (三)弯曲和翻转右脚尽力弯曲。右腿从大腿根部向外翻转。如果想增加难度和强度,腿可朝地板方向落下,再抬起。 以上步骤可换腿反复练习。 4 背肌训练 背部肌肉在芭蕾中非常重要,舞者需要借助背肌力量保持身体平衡,让自己的舞蹈流畅而富有节奏,同时很多芭蕾技巧需要通过背部的力量实现, 抬腿练习面朝下趴伏于地板,前臂支撑头部;颈部和肩膀放松;身体呈直线,两腿绷直;慢慢地向上抬起左腿,膝盖和脚尖始终呈绷直状态;抬高左腿的同时,右腿尽力向外伸展,仿佛要脱离髋关节一般;左腿慢慢还原;再以右脚交替重复以上步骤。如此重复练习。 曲背练习面朝下,手臂顶住前额,上背尽力向后弯曲,下背不动;上背慢慢还原。如此重复练习。 起背肌练习第三步练习结合了前两步的动作:面朝下,同时抬双腿、弯曲上背;向上、向前伸展手臂;双腿和上背慢慢还原。如此重复练习。 劈叉练习 劈叉为柔韧性训练的高级阶段,分为横劈叉和竖劈叉两种。柔韧性对于舞蹈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很多舞步没有极好的柔韧性几乎没法儿完成。劈叉练习可极大地改善舞者下身的柔韧性,最大限度地增强身体的延展能力。劈叉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易伤身体;练习时一定要放松肢体,只有放松了肢体才可以将韧带拉开。开始时可做些简易轻柔的拉伸练习,不让身体感到疼痛为限。练习时如有把杆,可借助把杆练习拉伸。 (一)竖劈叉 竖劈叉指的是腿前后分开成一字形,双手撑地,上身正直,而后努力使身体向下振压,至两腿前后分开至一条线坐于地下为合格。经常做这一练习可以显著改善腿部柔韧性。 跪姿弓步拉伸练习竖劈叉可以先从跪姿弓步拉伸练习开始。一条腿跪在地板上,前腿膝盖不要越过脚趾,胯部摆正,后腿膝盖平放在地板上,肩膀摆正,以手撑地保持平衡,身体轻轻向前倾,有细微的拉伸感。保持这个姿势20到30秒。

介绍芭蕾舞的由来

介绍芭蕾舞的由来 芭蕾舞历史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人们开始重视人体本 身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的经济、科学和文化的迅猛发展。 而在文艺复兴的摇篮“意大利”,王公贵族竞相把艺术做为炫耀自己 的权势与扩大政治影响的工具和手段,他们不惜巨资相互攀比,相互 竞争,所以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芭蕾就是在这样 的一个历史背景下,在古朴的民间舞的基础上,从一种游戏性质的舞 蹈开始在意大利宫廷中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确定风格、舞步与技巧的艺 术形式。那时的芭蕾作为一种简单的娱乐形式由王公贵族在各种宫廷 庆祝活动和宴会上亲自表演,所以也叫“席间芭蕾”。1489年,米兰 公爵的婚礼上演出的《宴会芭蕾》就是他的代表。与此同时宫廷里出 现了一种新的职业——舞蹈大师。 15世纪末法兰西国王理查八世率军来到意大利时惊喜地发现了这 种优美、豪华的“席间芭蕾”,于是法国人将芭蕾艺术连同意大利的 艺术家一起“引进”到了法国,1581年法国王后路易丝的妹妹的婚庆 上演出的《皇后喜剧芭蕾》是历第一部大型芭蕾舞剧。此剧由意大利 音乐家和舞蹈教师贝尔焦约索(15??——1587)后改名“博洛耶”编导的。芭蕾舞在17世纪成为了法国宫廷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路易 十三、路易十四都酷爱芭蕾,并亲自参加演出,特别是“太阳国王” 路易十四对芭蕾的喜爱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水准。他先后在26部大型 芭蕾中担任主角,并组织了三位艺术大师——吕利、莫里哀和博尚专 门负责芭蕾艺术的创作和演出并形成了新的芭蕾形式“幕间芭蕾”。1661年他下旨创办了芭蕾史的第一所舞蹈学府————皇家舞蹈学院,开始对舞蹈训练实行规范化的研究整理工作。芭蕾舞的脚的5位及其 手位都是那时确定下来的并一直沿用至今。17世纪后半叶芭蕾艺术走 出宫廷,登上了舞台,开始成为剧场艺术。于是首批专业芭蕾舞演员 也应运而生了。但那时的女主角都是由男演员扮演的,直到1681年在 巴黎歌剧院上演吕利的《爱情的胜利》中,芭蕾舞女演员才首次登台

芭蕾舞12个实用基本动作教学

芭蕾舞12个实用基本动作教学 1.battement tendu jete`(小踢腿) battement tendu jete的训练目地与意义:此动作主要训练脚部通过向外踢出的力量与能力,通过这种擦地快速踢起的训练提高腿部的能力与腿部的灵活性,为大幅度的踢腿动作以及大跳的脚步抛出打好基础。 battement tendu jete的要求:用脚带动腿向空中踢起,要敏捷、有力而迅速地踢出与收回脚,胯部稳定,脚抛出与收回前不能忽略擦地的全过程。 2.battement tendu(擦地) battement tendu的训练目的与意义:是芭蕾基训中所有动作训练的基础与延伸,正确地学习与掌握它的规范性做法,可以为其他动作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battement tendu主要训练脚趾、脚掌、脚弓、脚腕、跟腱等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等的柔韧性、灵活性和能力,同时锻炼人体的垂直站立、稳定性、后背的控制能等,使腿部的肌肉群得到延伸与外开的锻炼。 battement tendu的要求:动作过程中人体垂直站立,身体的重量平均分配在双脚上,当动力脚向外擦出时,身体的中心微微移至主力腿。动力腿伸直,保持外开的形态,脚掌紧贴地面向外擦出,脚跟先离开

地面,然后脚弓、脚掌一次离开地面,最后脚尖点地,脚尖向外擦出的距离是在两跨保持稳定、水平、不移动位置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远点。动力脚向主力腿收回的路线与过程按照出时各部位的运动顺序依次反过来进行,脚收回至动作开始之前的位置。 向前做时:脚跟先行,将脚尖留住,保持脚与腿部的外开形态,擦出至正前方的最远点,这时动力脚尖与主力脚跟最外侧呈垂直线;收回时脚尖先行,脚跟留住,将脚收回至动作前的位置。 向旁做时:脚跟向前顶,保持脚与腿部的外开,擦出至正旁的最远点,这时动力脚和主力脚在平行的“一字”线上;再按原路线将脚收回至动作前的位置。 向后做时:脚尖先行,将脚跟留住,保持脚与腿部的外开,擦出至正后方的最远点,这时动力脚尖与主力脚跟最外侧成垂直线;收回时脚跟先行,脚尖留住,将脚收回至动作之前的位置。 3.battement fondu(单腿蹲) battement fondu的训练目的与意义:主要训练双脚的柔韧性、外开与互相间的协调配合能力,锻炼主力腿承受身体重量与重心稳定的能力,增强腰、背肌的能力,为以后大幅度的动作和跳跃落地时膝关节缓冲的能力打下基础。

芭蕾考级内容简介

芭蕾舞考级内容简介 芭蕾,作为一门世界的艺术,三百多年来久盛不衰。它起源于欧洲的宫廷舞蹈,后来用这种舞蹈表达一个故事,便是现代的芭蕾舞剧。芭蕾自50年代正式被引进中国以来,已经历了四十余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的芭蕾在世界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令世人刮目相看。应该说中国已逐步地形成了具有其自己特色的芭蕾教学体系,并被世界所承认。芭蕾的“中国学派”正在形成。 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国芭蕾舞的普及教育随着整个社会对美育教育的重视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芭蕾舞普及教育的质量,使之走向规范化,在文化部的支持下编写了这套分级考试教程。逐步开展考级活动,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芭蕾舞的普及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利于继续发展和完善我们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教学体系,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考级活动能对孩子们的学习进行一次考核,激发广展青少年对芭蕾舞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孩子来学习芭蕾舞。 这一套考极教程共分八级(目前出到7级)。每一级都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训练时间的增长而编写的,对于教材的规范化和系统性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学生在每考一级之前,一般需经过一年不间断的(每周1-2次)练习;教师需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才能较准确的达到考试课要求的水平。一、二级课程的对象是学龄前或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他们进行芭蕾舞的启蒙教育和基础训练。三、四级的课程与

中专芭蕾专业一年级的程度相呼应,我们希望通过这几级课程的训练,为那些具备从事舞蹈专业基本条件而又喜爱舞蹈、立志从事专业工作的孩子们打下一个基础。五至八级的教材是为那些虽没有进入专业舞蹈学校学习但又十分喜爱芭蕾舞的爱好者而设计和安排的。我们也希望他们中的某些人通过这一途径也有机会实现他们的愿望,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我们也希望能有千千万万个芭蕾业余爱好者,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而作出努力。 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分级考试,第一级(考级年龄6至8周岁) 一、行进步和行礼。 二、地面练习。 1.勾、绷脚的练习。 2.腿的外开练习。 3.压腿。 4.吸伸腿的练习。 5.踢腿。 6.腰背肌的练习。 三、跑跳步。1.单一练习。2.组合。 四、扶把练习。 1.脚的练习。 2.DEMI-PLIE。 3.BATTEMENT TENDU一位向旁做。 4.BATTEMENT TENDU一位向前做。 5.BATTEMENT TENDU JETE 分解做。6.RELEVE 五、中间练习。1.PORT DE BRAS一。2.PORT DE BRAS。3.GALOP。 六、跳跃。1.TEMPS SAUTE。2.PAS ECHAPPE 七、舞蹈组合。1.我爱娃娃。2.小鸟飞了。3.小士兵。 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分级考试,第二级(考级年龄8至10周岁) 一、半脚尖的行进步

芭蕾舞基础:芭蕾舞来源详解

芭蕾舞基础:芭蕾舞来源详解 芭蕾舞是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女演员舞蹈时常用脚趾尖点地。意指:①一种舞台舞蹈形式,即欧洲古典舞蹈,通称芭蕾舞。这是在欧洲各地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持续加工、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严格规范和结构形式的欧洲传统舞蹈艺术。 19 世纪以后,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脚尖舞鞋用脚趾尖端跳舞,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脚尖舞。②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艺术,称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剧) 20 世纪出现了现代舞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蹈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称现代芭蕾。逐渐地,芭蕾一词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各种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剧作品,即使在舞蹈风格、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不同于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③在现代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故事内容,也没有情节,编导使用欧洲古典舞蹈或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这些也称为芭蕾。 ballet 一词,源于古拉丁语ballo 。最初,这个词只表示跳舞,或当众表演舞蹈,并不具有剧场演出的含义。芭蕾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大的宴饮娱乐活动,17 世纪形成于法国宫廷,这种宫廷芭蕾实际上是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下,具有松散结构的舞蹈、歌唱、音乐、朗诵和戏剧的综合表演,由专业的舞蹈教师设计,国王和贵族担任演员,女角也由男子扮演,表演场地在皇宫大厅中央,观众则围绕在大厅周围观看; 演员戴皮制面具标志不同角色,故又称假面芭蕾。 1661年,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建立皇家舞蹈学院。17世纪70 年代芭蕾演出开始使用黎塞留主教宫廷剧场。演出场地和观众观看角度的改变,引起了舞蹈技术和审美观点的变化,演员站立的姿势越来越外开,由此正式确定了脚的 5 个基本位置,这 5 个外开的位置成为发展芭蕾舞技术的基础。专业芭蕾演员应运而生,并逐步取代了贵族业

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内容

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内容 地面素质训练(压腿、踢腿、下腰等等)、把上练习(把杆练习)、把下练习(也叫“脱把训练”或“地面练习”) 地面素质训练 地面素质训练包括坐在地上做勾脚背、盘脚压胯、仰卧吸腿、侧卧旁吸腿、俯卧后吸腿、腰部训练、仰卧前大踢腿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打开肩部和胯部关节韧带,加强腰的柔韧性,增强腿部和后背肌群的弹性和力量(解析:压腿、踢腿、下腰主要是“开软度”的项目,是学员软度练习的必要手段。 把上练习 把上练习(也叫“扶把训练”或“把杆练习”)是指训练的时候扶着固定的物体进行的训练。包括擦地练习、蹲步练习及压腿练习等等。 把上练习是塑造姿态美的主要手段,对发展下肢及躯干的力量、柔韧、灵巧、协调,增强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提高平衡能力都非常有效,同时使起到身体的姿态规范化的作用。包括基本手位和基本站位及半蹲、全蹲(比如“双手扶把蹲”、“单手扶把蹲”)及擦地(比如“双手扶把擦地”、“单手扶把擦地)”及小踢腿(比如“双手扶把小踢腿”、“单手扶把小踢腿”)和划圈等动作。

把下练习 把下练习(也叫“脱把练习”或“地面训练”)难度较大,动作分为手位与脚位的训练,如手臂波浪形的舞动、脚做划圆等动作,还有步伐和足尖的训练。其中,步伐训练包括轻柔步训练、跳跃步训练、碎步训练等等。与前面的训练相比,增加的练习有跳跃练习。小跳还可以分为一位小跳、二位小跳、五位小跳。中跳是随后的训练,主要以原地跳为主,分为一位中跳、二位中跳、单起双落方法和双起单落方法。最后就是大跳了。 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大踢腿的注意事项 起腿要轻 腿将要踢起时,要迅速地将身体重心移到另一腿上,使将要踢起的腿部肌肉放松,这样才会起腿轻,踢腿快如风。为防止摔倒,也可背靠墙或肋木练习。 踢时要快 腿由下至上,应快速向面部摆动,这里有一个加速的过程。踢时髋部要后坐,腿上摆有寸劲。刚刚练习踢腿时,必须始终保持动作的规范性,宁可踢得刚过胸,也不把支撑腿的腿跟抬起或膝部弯曲,或是弯腰凸背用头去迎碰脚尖,这些均说明腿的柔韧性训练不到位,韧带还没有拉开。只要坚持压踢结合,常练不辍,定会达到脚碰前额的。

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考级介绍

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考级介绍《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考级教程(1-8级)》,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等特点。2002年被文化部批准为在全国推广的芭蕾舞考级适用教材。它是在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专业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广大舞蹈爱好者的实际需求,特别为青少年编写的,课程内容包含芭蕾舞基训、性格舞和舞蹈片段等。根据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经过规定时数完成教学任务后,经任课教师推荐,可以参加北京舞蹈学院举办的等级考试,合格者将获得该等级的证书。 宗旨和目标: 一、二级课程的对象是学龄前或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他们进行芭蕾舞的启蒙教育和基础训练。 三、四级的课程与中专芭蕾专业一年级的程度相呼应,通过这几级课程的训练,为那些具备从事舞蹈专业基本条件而又喜爱舞蹈、立志从事专业工作的孩子们打下一个基础。 五至八级的教材是为那些虽没有进入专业舞蹈学校学习但又十分喜爱芭蕾舞的爱好者而设计和安排的。 希望他们中的某些人通过这一途径也有机会实现他们的愿望,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我们也希望能有千千万万个芭蕾业余爱好者,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而作出努力。 培训内容: 分为三大项:技术、音乐和表演。 技术方面:如正确保持重心、保持正确的外开、全身的协调、腿在地面和空

中的伸展、清晰的脚下动作、落地控制、空间把握、展示身体线条的能力、旋转的综合协调控制等。 音乐方面:节奏准确、表现出轻重缓急、表现音乐的风格和情绪等。 表演方面:面部、身体和动作的表现力,对舞蹈的理解和表达,舞蹈中与观众交流的能力等。 初级者重训练芭蕾基本功,即脚位、手位、方位和将来组合中所要用到的舞蹈动作元素,训练学生逐步熟悉芭蕾术语和芭蕾技术特点,培养学生对简单组合的协调性、准确性、控制能力和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和表现,并且学会在舞蹈中表现自己的自信心和沟通表现能力。动作编排及音乐根据学生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中级开始训练比较复杂的组合,要求学生准确理解舞蹈语汇并进行表达,学生要对不同风格的舞蹈组合、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展示,提高空间感和表演能力。有点基础的成人可从这里开始。 高级要求学生全面综合地理解和表现所学的芭蕾技术和技巧,舞蹈组合变得长而复杂,除了要自信地表现舞蹈内容、动作的流畅和连贯性、空间的把握等以外,还要表现出音乐要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当然,允许不同的人对风格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可以进行不同的解释(指用舞蹈来解释,动作不变的情况下,作不同的细节处理,这和老师风格也有关系)。高级的另一个目的是拉近学生在业余舞蹈学习和专业舞蹈演出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意识到在剧院里如何去欣赏芭蕾,并在平时训练中也想象是在舞台上表演一样。 考试: 每年定期举办考级活动。考级将在北京以及选定的大、中城市举行,学生可

芭蕾舞入门基本功训练教学

芭蕾舞入门基本功训练教学 芭蕾形体训练的具体内容,包括地面形体训练、扶把形体训练、离把形体训练、跳跃练习和芭蕾舞步练习五大部分和芭蕾组合训练,注重了教材纵向的系统性、横向的相互协调性以及适宜的动作速度、组合的难易程度。 1.芭蕾是规范的艺术 世界上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自己的规律。比如,你要简单地了解什么叫角球、越位、点球等才能大致看明白现代足球的比赛。看多了,爱看了,就会逐渐从外行变为内行,甚至变成一个真正的球迷了。 要学会欣赏芭蕾艺术,同样也要多少了解一些芭蕾基本知识,多看几场演出,或多听一些录音,多看一些录像,那样你也可能会成为芭蕾舞迷。那么芭蕾到底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这里我们可以把它们简单地归纳为开、绷、直、立、轻、准、稳、美八个字,这八个字可以说是每个芭蕾演员的基本功,是必须掌握的技巧,也是我们欣赏芭蕾外在和内涵美时必须明白和了解的要领。 开。是指腿的外开性,也就是要把腿从大腿根处向外转开到最大限度。这既是芭蕾的基本美学特征,也是人们从人体构造出发逐步研究出来的科学成果。人的腿向外转开后可以大大增加它的空间活动范围,能做出在正常情况下根本做不出来的许多动作。在正常情况下腿只能抬到90°,芭蕾中有五个脚的基本位置,它们都是以上开为前提的。因

此许多芭蕾演员“染上”了一种职业病,走路有点像卓别林,脚向外撇,呈大八字。 绷。是指要绷脚,最好使脚面能凸出来,以增加脚形的美和脚的表现力。同时绷脚的练习能增加脚腕关节的力量和灵活性。比如在跳跃动作中两只脚在离开地面时都要绷得非常直,非常尖,使整条腿的线条显得非常漂亮,非常流畅。这与体操和跳水运动员的脚的要求是一样的. 直。是指主立的腿(支撑腿)和伸出的腿(动力腿)的膝盖要伸直。换句话说是把两条腿的肌肉拉长到最大的限度。以芭蕾最常见的舞姿——第一阿拉贝斯克为例右腿支撑腿)要尽量向外转开,膝盖伸直,左腿抬到后面90°,也要尽量向外转开,膝盖伸直,如图3。伸直膝盖主要是为了使芭蕾中的许多舞姿达到舒展、长线条、完美的视觉造型。这里所说的伸直,还可参阅第二、三、四阿拉贝斯克舞姿的插图, 立。是指身体要直立、挺拔,并把身体重心准确地放在两条腿或一条腿的重心上。要求演员收腹、展胸,绝对不能撅臀部或驼背。演员身体形态或身体重心的不正确都会影响各种舞蹈动作和技巧的准确完成。 轻。是指跳舞要轻盈、自如。比如在做跳跃动作时,推地和落地最好

初学芭蕾舞的基本动作

初学芭蕾舞的基本动作 1、battement tendu擦地 battement tendu的训练目的与意义:是芭蕾基训中所有动作训练的基础与延伸,正 确地学习与掌握它的规范性做法,可以为其他动作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battement tendu主要训练脚趾、脚掌、脚弓、脚腕、跟腱等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等的柔韧性、 灵活性和能力,同时锻炼人体的垂直站立、稳定性、后背的控制能等,使腿部的肌肉群得 到延伸与外开的锻炼。 battement tendu的要求:动作过程中人体垂直站立,身体的重量平均分配在双脚上,当动力脚向外擦出时,身体的中心微微移至主力腿。动力腿伸直,保持外开的形态,脚掌 紧贴地面向外擦出,脚跟先离开地面,然后脚弓、脚掌一次离开地面,最后脚尖点地,脚 尖向外擦出的距离是在两跨保持稳定、水平、不移动位置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远点。动 力脚向主力腿收回的路线与过程按照出时各部位的运动顺序依次反过来进行,脚收回至动 作开始之前的位置。 向前做时:脚跟先行,将脚尖留住,保持脚与腿部的外开形态,擦出至正前方的最远点,这时动力脚尖与主力脚跟最外侧呈垂直线;收回时脚尖先行,脚跟留住,将脚收回至 动作前的位置。 向旁做时:脚跟向前顶,保持脚与腿部的外开,擦出至正旁的最远点,这时动力脚和 主力脚在平行的“一字”线上;再按原路线将脚收回至动作前的位置。 向后做时:脚尖先行,将脚跟留住,保持脚与腿部的外开,擦出至正后方的最远点, 这时动力脚尖与主力脚跟最外侧成垂直线;收回时脚跟先行,脚尖留住,将脚收回至动作 之前的位置。 2、battement tendu jete`小踢腿 battement tendu jete的训练目地与意义:此动作主要训练脚部通过向外踢出的力量与能力,通过这种擦地快速踢起的训练提高腿部的能力与腿部的灵活性,为大幅度的踢腿 动作以及大跳的脚步抛出打好基础。 battement tendu jete的要求:用脚带动腿向空中踢起,要敏捷、有力而迅速地踢出与收回脚,胯部稳定,脚抛出与收回前不能忽略擦地的全过程。 3、battement fondu单腿蹲 battement fondu的训练目的与意义:主要训练双脚的柔韧性、外开与互相间的协调 配合能力,锻炼主力腿承受身体重量与重心稳定的能力,增强腰、背肌的能力,为以后大 幅度的动作和跳跃落地时膝关节缓冲的能力打下基础。

芭蕾舞十二个基本动作

芭蕾舞十二个基本动作 1.battement tendu(擦地) battement tendu的训练目的与意义:是芭蕾基训中所有动作训练的基础与延伸,正确地学习与掌握它的规范性做法,可以为其他动作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battement tendu主要训练脚趾、脚掌、脚弓、脚腕、跟腱等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等的柔韧性、灵活性和能力,同时锻炼人体的垂直站立、稳定性、后背的控制能等,使腿部的肌肉群得到延伸与外开的锻炼。 battement tendu的要求:动作过程中人体垂直站立,身体的重量平均分配在双脚上,当动力脚向外擦出时,身体的中心微微移至主力腿。动力腿伸直,保持外开的形态,脚掌紧贴地面向外擦出,脚跟先离开地面,然后脚弓、脚掌一次离开地面,最后脚尖点地,脚尖向外擦出的距离是在两跨保持稳定、水平、不移动位置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远点。动力脚向主力腿收回的路线与过程按照出时各部位的运动顺序依次反过来进行,脚收回至动作开始之前的位置。 向前做时:脚跟先行,将脚尖留住,保持脚与腿部的外开形态,擦出

至正前方的最远点,这时动力脚尖与主力脚跟最外侧呈垂直线;收回时脚尖先行,脚跟留住,将脚收回至动作前的位置。 向旁做时:脚跟向前顶,保持脚与腿部的外开,擦出至正旁的最远点,这时动力脚和主力脚在平行的“一字”线上;再按原路线将脚收回至动作前的位置。 向后做时:脚尖先行,将脚跟留住,保持脚与腿部的外开,擦出至正后方的最远点,这时动力脚尖与主力脚跟最外侧成垂直线;收回时脚跟先行,脚尖留住,将脚收回至动作之前的位置。 2.battement tendu jete`(小踢腿) battement tendu jete的训练目地与意义:此动作主要训练脚部通过向外踢出的力量与能力,通过这种擦地快速踢起的训练提高腿部的能力与腿部的灵活性,为大幅度的踢腿动作以及大跳的脚步抛出打好基础。 battement tendu jete的要求:用脚带动腿向空中踢起,要敏捷、有力而迅速地踢出与收回脚,胯部稳定,脚抛出与收回前不能忽略擦地的全过程。 3.battement fondu(单腿蹲)

少儿舞蹈考级介绍及对应教程推荐

少儿舞蹈考级介绍及对应教程推荐 少儿舞蹈考级介绍及对应教程推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考级国家文化部批准的全国社会艺术考级 中心监制的性考级机构。能够展开全国性跨省考级机构。 中国舞协凝聚了中国舞蹈界秀的编导、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和理 论家,教材编写的质量和水准具有坚实保障,具有优势 “小荷风采”已成为代表少儿舞蹈创作与表演水准、社会影响力 的品牌性全国大赛。全国少儿舞蹈考级已于2005年正式纳入比赛,具 有品牌优势。 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分级考试 初级着重训练芭蕾基本功,即脚位、手位、方位和将来组合中所 要用到的舞蹈动作元素,训练学生逐步熟悉芭蕾术语和芭蕾技术特点,培养学生对简单组合的协调性、准确性、控制水平和对不同音乐风格 的理解和表现,并且学会在舞蹈中表现自己的自信心和沟通表现水平。 中级开始训练比较复杂的组合,要求学生准确理解舞蹈语汇并实 行表达,学生要对不同风格的舞蹈组合、不同风格的音乐实行展示, 提升空间感和表演水平。 高级要求学生全面综合地理解和表现所学的芭蕾技术和技巧,舞 蹈组合变得长而复杂,除了要自信地表现舞蹈内容、动作的流畅和连 贯性、空间的把握等以外,还要表现出音乐要表达的情感和情绪。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 1—3级:课程为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学习年龄为4—6岁。以载 歌载舞的形式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水平,舞蹈的模仿力、想象力及表 现力。使孩子对舞蹈有初步的理解,热爱舞蹈课。

4—6级:课程为儿童舞蹈初级教育,学习年龄为7—9岁。这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学生初步接触到中国古典舞、民间舞,是一个引导学生进入舞蹈之门的必经之路。 7—10级:课程为少年舞蹈中级教育,学习年龄为10—15岁。通过前面几个级别的训练,学生打下了一定的舞蹈基本水平,初步掌握中国舞的风格和韵律感,提升舞蹈的表现力。 11—13级:课程为少年舞蹈高级教育,在前面级别的铺垫后进入了舞蹈的半专业型课程

芭蕾舞初学者有哪些基本功

芭蕾舞初学者有哪些基本功 芭蕾舞适合多大年龄学 芭蕾,神秘而高雅。足尖技巧和脚尖技巧的使用,是芭蕾区别于其它舞蹈的显着特征。专业芭蕾舞培训师建议,学习芭蕾要从娃娃抓起,四岁是学芭蕾的最好时机。四岁学芭蕾刚刚好,因为这个年龄是启蒙阶段,孩子学东西比较快,记忆力强,对舞蹈的节奏感把握也比较好。 芭蕾是一切舞蹈的基础,是“万舞之源”,语言丰富,表现力极强,是一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内涵和高雅艺术品质凝聚一身的优质课程,对形体的塑造性很强,而且学了芭蕾以后再去学其他舞蹈就游刃有余了。 每一个立着足尖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小天鹅”,都是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浮”锤炼而来的,开始从双手扶把,双脚脚尖在二位上立半脚尖,然后慢慢从半脚尖落到全脚。 有专家表示,孩子最好从十岁以后上足尖,但在合适的训练方法下,孩子上足尖的年龄是可以提前的。注意,要在孩子有足够的力量与能力的时候才上足尖。 芭蕾舞适合多大年龄学

学习芭蕾舞最重要的就是基本功要扎实,只要自己的基本功比较扎实,以后学习一些芭蕾舞技巧的话,就会比较得心应手,学习的也比较快。那么芭蕾舞初学者要练习哪些基本功?一起来看看。 芭蕾舞初学者要练习哪些基本功 1、下蹲抬腿 腿打开,脚尖向前,右手放在扶手上或椅子背上,左手轻轻展开,肘部和手腕弯曲。膝盖弯曲成下蹲姿势,大腿与地面水平,膝盖与脚趾成一线。用臀部和大腿的力量把脚跟向地面踩,抬起身。 2、摆腿 脚跟并拢,胯部放松展开,脚尖向前,躯干上提,右手放在扶手上或椅子背上,左手轻轻展开,肘部和手腕弯曲。用臀部力量把左腿往后甩,上体前倾直到上体与腿成一条线。头与脊椎成一线。 3、腿后撤 右手放在扶手上或椅子背上,左手轻轻展开,左腿后撤,脚尖沾地。用臀部力量慢慢把左腿往后抬,摆出舞姿。收腹,左膝弯曲,胯部不动,左脚放在右腿后。保持臀部绷紧,之后按顺序恢原姿势。 通过芭蕾基础训练,还能磨炼孩子们坚强的意志,提高她们的思想境界,增强“自强、自立、自律”的能力。学习芭蕾舞的好处,一起来

浅谈芭蕾舞基础教学的技巧和方法

浅谈芭蕾基础教学的技巧和方法 ——中专芭蕾基本功训练课教学实践有感 钱莉娜 芭蕾基本功教学是培养和造就艺术表演人才的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训练课程,必须在芭蕾舞的审美下,遵循芭蕾舞教学的规律,完成教学大纲赋予的教学任务。芭蕾基本功训练课训练的目的在于运用芭蕾这种国际公认的科学训练方法规范学生的身体形态,解决学生的肢体柔韧性和协调性问题,使他们对芭蕾基本功训练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并熟练掌握在舞蹈当中如何控制身体的技巧,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释放他们的舞蹈潜能,激发他们个人的舞蹈感觉和舞蹈表现力,使之成为塑造性很强的演员。 中专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一台机器的零部件进行打磨”。中专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按教学大纲,把各种动作按时教给学生,中专毕业要完成全部教学大纲,也就相当于“打磨”完成,它的“组装”工作——艺术修养全面到位,则要由大学来完成。 中专的芭蕾基本功训练课设置的学习内容包括:地面练习、柔韧性练习、把杆练习、中间练习、跳跃练习(小跳、中跳、大跳)以及足尖练习等,为了训练演员所需的各种能力,在完整的一堂课中,都应该从扶把训练开始,逐渐移到中间,然后是Adagio,Allegro以及种种复杂技巧的训练。学生们将通过这些科学的联系,逐渐从认识自己的肢体到熟练掌握如何运用自己的肢体。 古丽娅老师是我校特聘的外籍教师,她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借鉴俄罗斯芭蕾教学体系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授课模式。通过在中专芭蕾基本功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结合与古丽娅老师的交流学习,我对芭蕾基本功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训练目的是教学的灵魂,基本动作和组合结构分别是血肉和骨髓。因此,作为任课教师应该明确“训练组合”是芭蕾舞基本功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依据系统教材、进行有计划的教学有赖于训练组合,而训练组合又能大幅度地提高教学的质量。芭蕾舞基本功的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我们要从单一的动作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几个简单动作组合的训练,再进一步,则要用各种连接动作把一些漂亮的舞姿、有一定难度的技巧串联起来,形成一段段小的舞蹈组合。在芭蕾基本功的训练中,每一个组合都要分步骤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在有效的时间里练到位。组合的训练要目的明确,以把杆的训练组合为例,在把杆上反复出现的动作元素就应该是为中间的组合做铺垫的,或是训练学生所欠缺的能力,它们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是如何进一步协调舞蹈训练与音乐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在舞蹈中的音乐感。这也是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触较深的一点。教师在授课时应特别注重如何处理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次要动作和主要动作的音乐。舞蹈教师要对音乐的节奏有深入理解,其中包括如何发现节奏、认识节奏、提炼节奏、把握节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节奏是贯穿于音乐中的基本元素和骨架,而旋律则是音乐的灵魂,舞蹈的各种肢体动作之所以能展现出他们特有的韵律与

琦琦芭蕾考级教材第一级

尊敬的老师们: 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关注的事情,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 “Zziz琦琦芭蕾考级”文字教材将通过下载的方式传递给老师们,节省纸张就是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保护环境,就是造福子孙万代!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师舞堂对您的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Ziziz琦琦芭蕾考级教材第一级(适用年龄5—7岁) 1、芭蕾给我开开门 2、勾绷脚练习 3、洗袜子 4、谁咬了我 5、脚的练习 6、小闺蜜 7、方位练习 8、你是我的小舞伴 9、我最棒 10、睁开明亮的大眼睛 一、芭蕾给我开开门 4/4 (准备音乐) (1) 1-8 小八字脚,小七位手,面向1点; (2) 1-4 二位手,头眼随手; 5-8 七位手,手心向上,面向1点; (3) 1-4 小七位手; (1) 1-4 右脚迈步,左脚后点地,左手敲门四次,头眼随手; 5-8 左脚收回小八字,小七位手; (2)重复(1)的反面动作; (3) 1-2 右脚旁迈步,左脚半脚掌点地; 3-4 左脚后点地; 5-6 行礼; 7-8 左脚收回小八字; (4)重复(3)的反面动作; (5) 1-4 二位手,头眼随手; 5-7 七位手,手心向上,面向1点; 8 小七位手。 二、勾绷脚练习 2/4 (准备音乐)

(1)绷脚伸坐,小七位手点地。 (1) 1-2“咯咯鸡”造型重拍向下做两次煽动双肘,身体同时往前压腿; 3-4 小七位手点地,身体回正; 5 勾脚; 6 绷脚; 7-8 重复(1)5-6; (2)重复(1); (3) 1 右手三点方向折臂手背向上,同时转头看手; 2 手回小七位点地,头回正前; 3-4 左手七点方向重复; 5 双手同时折臂收回胸前,手指向前,手背向上; 6 身体像前压腿,手不动,下巴向前; 7-8 身体回正,手同时回到小七位点地; (4)重复(1); (5)重复(2); (6)重复(3); (7) 1-8“咯咯鸡”造型煽动双肘8次,同时慢慢往前压腿; (8) 1-2 双手同时折臂收回胸前,手指向前,手背向上,身体坐直,双手交替向前,同时双腿绷脚抖动; 3 身体前倾结束。 三、洗袜子 2/4 (准备音乐) (1)、(2)对脚盘坐,手抓脚心,头看一点; (1) 1-2 压胯,头贴脚; 3-4 起身坐直; 5-6 双手同时抬起与鼻子平行,手向下扇两次; 7-8 双手抓脚; (2)重复(1); (3) 1-4 绷脚伸坐,小七位手点地; (4) 1-2向前压腿,双手摸脚尖; 3-4 起身坐直,小七位手点地; 5-8 重复1-2; (5)重复(4); (6) 1-4 对脚盘坐,手抓脚心; (7)即兴洗袜子动作; (8) 1-6 即兴洗袜子动作 7-8 对脚盘做,手抓脚心; (9)重复(1); (10)重复(2); (11)1 结束造型。

形体芭蕾舞蹈腿部训练的基本动作:擦地

形体芭蕾舞蹈腿部训练的基本动作:擦地 擦地:擦地是腿部训练的基本动作,主要训练脚背、脚腕的力量,增强肌肉的弹性和水平。 做法 1、向前擦地:动力腿整个平脚擦出,起步时是全脚着地向前抹,一定是外开的(两脚成100度)。先擦脚后跟向前顶起来,一节一节 地向前顶,力量一直到脚尖。脚背推起,脚尖在地下点地。(半脚状态)一直向前顶,把脚背顶起来,从大腿根转开,脚背朝外。从正面看,点地的脚尖和后面的脚后跟是对齐的。收回来时相反先把脚尖压 下去。先收脚背。抹回来,脚后跟一节一节地落下来。最后一小段是 全脚踩住地面抹回来,不要让脚后跟还悬在空中。 2、向后擦地:向后一定是外开的(两脚成100度),脚尖先擦出去。脚后跟向前顶,一节一节向前顶。脚后跟一直向前顶,尖点地, 从大腿根外转开,脚背朝外。脚后跟还要往向顶,腿绷直,脚尖跟主 力腿(前脚)的后跟是对着的。把脚尖放下来,先收脚背。随着往回收,脚后跟慢慢落下来,最后一段是全脚着地抹回来。 3、向旁擦地:跟前擦的要领相同。向旁中趾方向擦。一节一节力 量一直到脚尖。勾脚、绷脚,脚像翅膀一样柔软。 擦地练习 一位擦地 8拍一次:1-4拍擦出,5-8拍擦回。或1-2拍擦出,3-4拍停 (绷脚),5-8拍擦回,7-8拍停 4拍一次:1-2拍擦出,3-4拍擦回 2拍一次:第一拍擦出,第2拍擦回 五位擦地

8拍一次:1-2拍擦出,3-4拍停(绷脚)5-8拍擦回五位7-8拍停 4拍一次:1-2拍擦出,3-4拍擦回 前、旁、后擦 8拍一次:1-2拍擦4拍一次:1-2拍擦出,3-4拍擦回 4拍一次:1-2拍擦出,3-4拍擦回 动作提示 擦地是整个腿部训练中的基础动作,主要训练脚背、脚腕和整个腿部的力量,增强肌肉水平,并使她们外开。 不论沿着哪一方向做擦地,膝关节都必须伸直,都要经过全脚,脚掌,脚趾,最后脚尖点地。 做五位擦地,动力脚在前为前五位,动力脚在后为后五位。向后擦地时,上体略前倾,胯部要固定住,不能被牵动

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考级介绍

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考级介绍 《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考级教程(1-8级)》,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等特点。2002年被文化部批准为在全国推广的芭蕾舞考级适用教材。它是在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专业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广大舞蹈爱好者的实际需求,特别为青少年编写的,课程内容包含芭蕾舞基训、性格舞和舞蹈片段等。根据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经过规定时数完成教学任务后,经任课教师推荐,可以参加北京舞蹈学院举办的等级考试,合格者将获得该等级的证书。 宗旨和目标: 一、二级课程的对象是学龄前或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他们进行芭蕾舞的启蒙教育和基础训练。 三、四级的课程与中专芭蕾专业一年级的程度相呼应,通过这几级课程的训练,为那些具备从事舞蹈专业基本条件而又喜爱舞蹈、立志从事专业工作的孩子们打下一个基础。 五至八级的教材是为那些虽没有进入专业舞蹈学校学习但又十分喜爱芭蕾舞的爱好者而设计和安排的。 希望他们中的某些人通过这一途径也有机会实现他们的愿望,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我们也希望能有千千万万个芭蕾业余爱好者,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而作出努力。 培训内容: 分为三大项:技术、音乐和表演。 技术方面:如正确保持重心、保持正确的外开、全身的协调、腿在地面和空中的伸展、清晰的脚下动作、落地控制、空间把握、展示身体线条的能力、旋转的综合协调控制等。 音乐方面:节奏准确、表现出轻重缓急、表现音乐的风格和情绪等。 表演方面:面部、身体和动作的表现力,对舞蹈的理解和表达,舞蹈中与观众交流的能力等。初级者重训练芭蕾基本功,即脚位、手位、方位和将来组合中所要用到的舞蹈动作元素,训练学生逐步熟悉芭蕾术语和芭蕾技术特点,培养学生对简单组合的协调性、准确性、控制能力和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和表现,并且学会在舞蹈中表现自己的自信心和沟通表现能力。动作编排及音乐根据学生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中级开始训练比较复杂的组合,要求学生准确理解舞蹈语汇并进行表达,学生要对不同风格的舞蹈组合、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展示,提高空间感和表演能力。有点基础的成人可从这里开始。 高级要求学生全面综合地理解和表现所学的芭蕾技术和技巧,舞蹈组合变得长而复杂,除了要自信地表现舞蹈内容、动作的流畅和连贯性、空间的把握等以外,还要表现出音乐要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当然,允许不同的人对风格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可以进行不同的解释(指用舞蹈来解释,动作不变的情况下,作不同的细节处理,这和老师风格也有关系)。高级的另一个目的是拉近学生在业余舞蹈学习和专业舞蹈演出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意识到在剧院里如何去欣赏芭蕾,并在平时训练中也想象是在舞台上表演一样。 考试: 每年定期举办考级活动。考级将在北京以及选定的大、中城市举行,学生可以就近参加

芭蕾舞基本功及练习方法

芭蕾舞基本功及练习方法 芭蕾舞基本功有哪些 1、芭蕾舞基本功有哪些 1.1、下蹲抬腿 锻炼部位:腿部肌腱,四头肌,臀部肌肉得到锻炼。 1.2、摆腿 阿拉贝斯克舞姿(芭蕾舞的基本舞姿之一,单腿直立,一臂前伸,另一腿向后抬起,另一臂舒展扬起,使指尖到足尖形成尽可能长的直线)锻炼部位:腿部肌腱,四头肌,内收肌。 1.3、腿后撤 锻炼部位:腿部肌腱,四头肌,内收肌。 1.4、下蹲 锻炼部位:臀部肌肉。 芭蕾舞基本功有哪些 2、芭蕾舞的七个手位 2.1、一位手 手自然下垂,胳膊肘和手腕处稍圆一些。手臂与手成椭圆形,放在身体

的前面,手的中指相对,并留有一拳的距离。 2.2、二位手 手保持椭圆型,抬到横隔膜的高度。(上半身的中部,腰以上,胸以下的位置)但在动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胳膊肘和手指这两个支撑点的稳定。 2.3、三位手 在二位的基础继续上抬,放在额头的前上方,不要过分的向后摆,三位手就象是把头放在椭圆形的框子里。 2.3、四位手 左手不动,右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四位。它已是舞姿了。 2.5、五位手 左手不动,右手保持弯度成椭圆形。从手指尖开始慢慢向旁打开。在过程中胳膊肘和手指两个支撑点要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手要放在身体的前面一点,不要过分向后打开,起到一个延续双肩线条的作用。 2.6、六位手 右手不动,左手从三位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六位,形成舞姿。

2.7、七位手 右手不动,左手打开到旁边,双手相同地放在身体的两边。 3、芭蕾舞起源于哪个国家 芭蕾最初是欧洲的一种群众自娱或广场表演的舞蹈,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解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舞。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芭蕾发源于意大利、17世纪在法国宫庭形成。法国宫廷芭蕾是在统一的主题下,把歌唱、舞蹈、音乐、朗诵和戏剧情节融为一体。 芭蕾舞基本功有哪些 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十二个手位,是芭蕾动作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这五个基本脚位一直沿用至今。无论在练功教室还是在舞台,舞蹈者穿的都是专美设计的服装练功服。虽然某些服装可能会随时尚变换样式,但对舞蹈者来说,练功服绝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们中每一件都有其切实的作用。紧身衣和紧身裤袜是舞蹈者最基本的练习服。 跳芭蕾舞的好处有哪些 1、增强音乐节奏感 舞蹈课程是按照不同程度及年龄分班,其舞步组配以该课程的音乐编

芭蕾舞考级介绍

芭蕾考级简介 认证机构: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考级中心英国皇家芭蕾舞蹈学院芭蕾舞考级创建于1993年12月。1994年初,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考级委员会成立。目前芭蕾舞考级中心承办单位在全国有90个,分布于全国17个省(59个市)及3个直辖市。 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国芭蕾舞的普及教育随着整个社会对美育教育的重视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芭蕾舞普及教育的质量,使之走向规范化,在文化部的支持下编写了这套分级考试教程。逐步开展考级活动,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芭蕾舞的普及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利于继续发展和完善我们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教学体系,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考级活动能对孩子们的学习进行一次考核,激发广展青少年对芭蕾舞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孩子来学习芭蕾舞。这一套考极教程共分八级。每一级都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训练时间的增长而编写的,对于教材的规范化和系统性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学生在每考一级之前,一般需经过一年不间断的(每周1-2次)练习。(不可跨级)。一、二级课程的对象是学龄前或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他们进行芭蕾舞的启蒙教育和基础训练。三、四级的课程与中专芭蕾专业一年级的程度相呼应,通过这几级课程的训练,为那些具备从事舞蹈专业基本条件而又喜爱舞蹈、立志从事专业工作的孩子们打下一个基础。五至八级的教材是为那些虽没有进入专业舞蹈学校学习但又十分喜爱芭蕾舞的爱好者而设计和安排的。希望他们中的某些人通过这一途径也有机会实现他们的愿望,

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我们也希望能有千千万万个芭蕾业余爱好者,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而作出努力。芭蕾舞考级的创建为芭蕾舞教育在中国的普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填补了芭蕾舞业余教学的空白。这是芭蕾舞教育事业的一个创举,也是从事芭蕾舞的老前辈们为中国芭蕾舞事业校外教育做出的又一贡献。大纲设置:每一级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把杆训练部分和中间训练部分。中间动作又分为CLASSICAL(古典舞)、FREE MOVEMENT(自由动作,实际上是比较简单的现代舞训练)和CHARACTER(性格舞,主要是俄罗斯舞、波兰舞和匈牙利舞)。每一级的教学重点不同,但从下往上是循序渐进、承前启后,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初级着重训练芭蕾基本功,即脚位、手位、方位和将来组合中所要用到的舞蹈动作元素,训练学生逐步熟悉芭蕾术语和芭蕾技术特点,培养学生对简单组合的协调性、准确性、控制能力和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和表现,并且学会在舞蹈中表现自己的自信心和沟通表现能力。动作编排及音乐根据小孩子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中级开始训练比较复杂的组合,要求学生准确理解舞蹈语汇并进行表达,学生要对不同风格的舞蹈组合、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展示,提高空间感和表演能力。有点基础的成人可从这里开始。高级要求学生全面综合地理解和表现所学的芭蕾技术和技巧,舞蹈组合变得长而复杂,除了要自信地表现舞蹈内容、动作的流畅和连贯性、空间的把握等以外,还要表现出音乐要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当然,允许不同的人对风格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可以进行不同的解释(指用舞蹈来解释,动作不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