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与能源读书笔记

化学与能源读书笔记

化学与能源读书笔记
化学与能源读书笔记

化学与能源读书笔记

【篇一:化学读书笔记】

初中化学读书笔记

暑假里,我读了《中学教材全解九年级化学上》,该丛书是在总主

编薛金星的引领下,由一百余名专门从事中国教育科研工作的金星

教育科学专家联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学教材全解九年级化学上》,是根据各版本最新教材编写的讲

解类自学辅导用书。它以“逐字逐句,逐句逐段,逐节逐课,全析全

解教材”为编写原则。

该书包含五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四单元,燃

烧与燃料;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知道化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理解物

质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联系。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

方法,难点是准确掌握有关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实验基本操作

的训练。

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水”。重点是水的净化,水的电解实验,难点

是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及联系,溶液的组成、特征和溶液中溶质质量

分数的计算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空气”,重点是探究空气的成分,单质和化合

物的区别,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表示的意义。难点是化学式的计算,

氧气的性质和制法。

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燃烧与燃料”,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和应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难点是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及规律。

第五单元的的主要内容“酸和碱”,介绍了几种重要的酸和碱的特征

和共性。重点是酸和碱的性质及中和反应,难点是根据化学方程式

的有关计算。

同学们进入九年级,就意味着中考已经临近。该书设计了九年级学

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习九年级化学,以赢得中考的胜利。《中学教材全解九年级化学上》提出要学好九年级化学,应该重视

一下环节:

1.课前预习,课后巩固。通过预习,能明确每节课的目标要

求,找出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上课的时候便可有针对性,带着问题听课,能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后的适度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加深理解,拓展知识,提高能力。

2.仔细观察,多思善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对于化学实验可不能只看热闹。一定要仔细观察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现象,并多想几个为什么,做到知其然也有知其所以然。 3.抓住特点,把握规律。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网络,规

律和特点。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要进行知识的整理,构建一个知识网络体系。学的多了,应该打破章节界限,按物质的构成,身边的化学物质、科学探究、化学计算,将知识点分类整理,通过比较,找出规律,以便日后复习能随

时提取有用的信息。

4.及时反思,提高能力。要提高化学成绩,必须提高解题能

力。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对于那些好题、新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寻找多种解题方法,要从正反两面去总结经验,做到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提高解题能力。

最后《中学教材全解九年级上》,总结了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富于创造性的中心学科,化学在能源、材料、医药、信息、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以及工农业生场中发挥这重要的作用。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篇二:新能源读书笔记】

新能源开发利用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尤其是在国际化的经济舞台上,能源是一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经济稳步快速发展,能源耗费晕现空前增长态势,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已开采殆尽,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目前,世界大部分罔家能源供应不足,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根据国际能源局(iea)在2005年“哈特(han)世界炼油和燃料会议”上的预测,2030年,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将增长60%。随着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供应的日趋紧张, 以及由化石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环境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 人类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能源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在全球金融危机还远未结束的背景下, 以及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全球各国共识的形势下, 开发利用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环境友好、渗透性高的新能

源既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振低迷经济之路, 也是提升经济发展

质量、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之需的最优选择。

一、新能源概述

新能源一般是指除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以外、直接或间

接地来自太阳或地球内部所产生热能的各种能源形式。相对传统能

源而言, 新能源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 尚未大规模作为能源开发利用, 有的甚至还处于初期研发阶段; 第二, 资源赋存条件和物化特征与

常规能源有明显区别; 第三, 开发利用技术复杂, 成本较高; 第四, 清洁环保, 可实现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零排放或低排放; 第五, 资源量大、分

布广泛,且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点。按照上述特征, 可以把新能源范围确定为以下9个品种: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其中, 生物质能分为传

统生物质能和现代生物质能, 传统生物质能属于非商品能源, 利用方

式主要为柴草、秸秆等免费生物质的直接燃烧, 用于烹饪和供热; 现

代生物质能包括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燃料等, 是生物质原料加工

转换产品。新能源中的生物质能仅指现代生物质能。传统生物质能

与水电可合称为传统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

热能、海洋能则合称为新型可再生能源, 是新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具有突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地域分布均衡、资源蕴藏量大开发潜力无限相较于传统的石化

能源,新能源的分布比较均衡,且含量巨大。以太阳能为例,太阳

所辐射的能量经过八分钟到达地球之后仍存有原始能量的约20万亿

分之一,我们可将地球上石油、天然气、铀矿以及煤的储量折合为

太阳到达地球的能量进行对比分析,石油等效为三天,天然气为一天,铀矿大约为一个星期,煤大约为一个月。由此可见,太阳能作

为新能源的成员之一,其开发潜力是无限的。(2)清洁、环保、可再生传统能源如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在利用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温室

气体和有害物质,给环境造成伤害,而绝大部分新能源在生产和使

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和排放有害物质,属于环境友好型能源。此外,

其中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可重复使用,不受能

源短缺的影响,尤其适用于传统能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德国等

发达国家。

二、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

自 20 世纪后期以来, 新能源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 部分新能源率先进入产业化阶段。美国、日本、欧洲非常重视新能

源技术的研发, 水平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也领先

于世界。近年来, 我国明显加大了新能源技术研发力度, 在太阳能热

水器、户用沼气等个别领域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2001 年11 月, 《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dm)正式启动, 该机制为发展中国家开发和引进新能源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提供

了绝佳机会, 我国成为清洁发展机制的最大受益国之一。按照技术水

平成熟度和技术转化情况, 新能源的发展可分为研发、示范、推广和

产业化4个阶段。核电、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等技术已经成熟, 进入

产业化成熟阶段; 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地热发电、

生物燃料等技术基本成熟, 已经进入产业化初期或中期阶段; 地源热泵、大中型沼气池需要靠规模化来降低成本, 处于推广阶段;太阳能热发电、潮汐发电、氢能的制备和储存、燃料电池在技术上已经成功,

但需要做进一步的提升,目前还处于示范阶段; 纤维素乙醇、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开采、受控核聚变等技术尚未成熟, 还处于研发阶段。

三、当代新能源技术

1、核能

核能有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核裂变能是指重元素(如铀、钍)的原子核发生分裂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通常叫原子能。核聚变能

是指轻元素(如氘、氚)的原子核发生聚合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

核能产生的大量热能可以发电,也可以供热。核能的最大优点是无

大气污染,集中生产量大,可以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料。

(1)核裂变技术,核电站同常规火电站的区别是核反应堆代替锅炉,核反应堆按引起裂变的中子不同分为热中子反应堆和快中子反应堆。由于热中子堆比较容易控制,所以采用较多。热中子堆按慢化剂、

冷却剂和核燃料的不同,有轻水堆(用轻水作慢化剂和冷却剂,浓

缩铀为燃料,包括压水堆和沸水堆)、重水堆(重水慢化和冷却,

天然铀为燃料)、石墨气冷堆(石墨慢化,二氧化碳或氦冷却,浓

缩铀为燃料)、石墨水冷堆(石墨慢化,轻水冷却,浓缩轴为燃料),这些堆型各有优点,目前一般采用轻水堆较多。快中子反应

堆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天然铀资源,热中子堆只能利用天然铀中2%

的左右的铀,而快中子增值堆可以利用60%以上,这种堆型还在进

行商业规模示范试验。

(2)核聚变技术,这是在极高温度下把两个以上轻原子核聚合,故

叫热核反应。由于聚变核燃料氘在海水中储量丰富,几乎人类可用

之不尽。所以世界各国极为重视。可以说,世界人类永恒发展的能源保证是核聚变能。

2、太阳能

(1)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比较成熟,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锅炉烧蒸汽发电、太阳能制冷、太阳能聚焦高温加工、太阳灶等,在工业和民用中应用较多。

(2)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通过太阳能光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直流电),主要是光电池制造技术,太阳能电池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硫化镉和砷化锌电池许多种。这种发电技术利用最方便,但大功率发电成本太高。

(3)光化学转换技术,利用太阳能光化学电池把水电解分离产生氢气,氢气是很干净的燃料。

3、生物质能

这是利用动植物有机废弃物(如木材、柴草、粪便等)的技术。(1)热化学转换技术,把木材等废料通过气化炉加热转换成煤气,或者通过干馏将生物质变成煤气、焦油和木炭。

(2)生物化学转换技术,主要把粪便等生物质通过沼气池厌气发酵生成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技术在我国农村得到较好应用,工业沼气技术也开始应用。

(3)生物质压块成型技术,把烘干粉碎的生物质挤压成型,变成高密度的固体燃料。

4、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风能是一种机械能,风力发电是常用技术,目前世界上最大风力发电机为3200千瓦,风机直径97.5,安装在美国夏威夷。我国风力发电装机总共20万千瓦,最大风力发电机为120千瓦。

地热能技术。地热能有蒸汽和热水两种。地热蒸汽有较高压力和温度,可直接通过蒸汽轮机发电;地热热水最好是梯级利用,先将高温地热水用于高温用途,再将用过的中温地热水用于中温用途,然后再将用过的低热水再利用,最后用于养鱼、游泳池等。

潮汐能技术。潮汐发电技术是低水头水力发电技术,容量小,造价高。我国海岸线长达14000公里,有丰富潮汐能。据估算,全国可开发利用潮汐发电装机容量为2800万文摘:化学与能源读书笔记)瓦时。

5、海洋能

(1)海洋能在海洋总水体中的蕴藏量巨大,而单位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所拥有的能量较小。这就是说,要想得到大能量,就得从

大量的海水中获得。

(2)海洋能具有可再生性。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

有引力,只要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共存,这种能源就会再生,

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海洋能有较稳定与不稳定能源之分。较稳定的为温度差能、盐

度差能和海流能。不稳定能源分为变化有规律与变化无规律两种。

属于不稳定但变化有规律的有潮汐能与潮流能。人们根据潮汐潮流

变化规律,编制出各地逐日逐时的潮汐与潮流预报,预测未来各个

时间的潮汐大小与潮流强弱。潮汐电站与潮流电站可根据预报表安

排发电运行。既不稳定又无规律的是波浪能。

(4)海洋能属于清洁能源,也就是海洋能一旦开发后,其本身对环

境污染影响很小。

四、中国创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1)传统能源开发利用模式的负环境效应

在我国,煤炭燃烧产生的废气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全国烟

尘排放量的70%,so2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的67%,co2的70%来自煤炭使用过程。这是由中国能源的国庆决定的,中国已经

基本形成“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煤炭在能

源资源储量个消费中占据了重要地位。2007年,中国co2排放量占

全球总排放量的13.5%,居世界第二位。

(2)中国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经验教训

世界各国能源效率都经历从高增长向低增长的转变过程。中国自20

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目前正处于重化工业加速

发展时期,到2020年,中国将一直处于这个特殊的发展阶段,进入

低速增长阶段。国际经验表明,世界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加大了

能源的消耗,能源与环境危机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鉴于20世

纪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发生的一系列重化工严重污染环境事件,使低

碳经济,新能源,低碳技术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同义语”。虽然中国的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却

处于世界较低水平。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煤炭在能源资源储

量和产量中的比重,决定了其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能源供给

的主要地位,然而,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约束也决定了中国煤炭产

量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告诉高速增长,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经成为

中国的基本国策和社会共识。

(3)中国创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利用以煤炭为主,煤炭资源日趋枯竭,经济发

展过度依赖化石能源必然影响能源安全。煤炭开发利用带来了环境

压力,以煤为主的传统能源利用模式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在中

国工业化进程中,能源始终是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节能

减排逐渐成为宏观调控中能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概念。改革开放30多

年以来,随着能源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能源工业进一步对外开放

和国家对能源投入的增加,能源对经济社会发挥发展的制约得到很

大缓解。然而,21世纪以来,能源供求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工业化

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引致高能耗行业的过快发展,能源消耗呈现

高增长态势,在加速消耗常规化石能源储量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产

生严重破坏。面对这种形势,中国应着眼于能源发展战略与生态文

明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五、中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我国新能源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面临

着不少问题。主要问题有:

(1)政策问题。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导向对新能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新能源的相关政策体系还不完整,新能源发

展的政策缺乏配套性、衔接性,特别是缺乏细则。此外,各地政府

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不能很好地贯彻中央的政策,形成促进新能

源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2)技术问题。虽然我国拥有巨大的生产新能源的自然优势,但在技术领域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在新能源几大关键技

术和设备领域,我国都严重依赖国外,风机92%依靠进口;光伏发

电所需的硅材料和设备90%依靠进口。当前流行的先进的兆瓦级风

电机组、生物质直燃发电的锅炉、太阳能光电所需要多晶硅原料等,高技术含量、高

附价值的设备和材料也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关键技术的缺乏极大地

阻碍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竞争力的形成。

(3)人才问题。按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人才队伍培养和聚集至少需要20~30年的时间。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在发展新能

源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才队伍基础,但许多技术人员来自于新

能源相近领域的专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技术学习和培养。很

多大型企业主要利用自身相关技术和工业基础,通过联合设计或引

入战略合作方式培养新能源开发和制造技术队伍,因而造成整个产

业的高端技术研发、技术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大量缺乏。

(4)市场开发和发育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新能源产品的

相关标准,但从整体上来说,缺乏系统的技术规范,尤其是缺乏产

品质量国家标准、认证标准以及相应的法规和质量监督体系,影响

了市场的扩大。同时我国新能源市场规模不大,与其成本过高不无

关系。

(5)思想认识问题。一些部门的领导和地方干部对发展新能源的战

略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公众还没有自觉使用新能源的意识。

六、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措施

发展清洁新能源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我国能源

安全和环境压力具有积极意义。尽管我国新能源技术开发和利用居

发中国家前列,但远不能满足国内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此,一

方面,要加大新能源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另一方面,要改进新能

源技术的研究开发规划与组织实施管理,提高研究开发的效率。

(1)加强长期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应用开发与技术储备相结合。

目前,大部分新能源还属于补充能源,尚不能大规模替代传统能源,发展新能源技术是_项长期任务。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要与国家的

能源战略紧密结合,做好长期规划。一方面,对一些相对成熟、已

经进入产业化的技术,重点进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的研究

开发;另一方面,对一些新兴技术进行探索性研究,增加技术储备。(2)根据国内资源特点,突出重点,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

我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多元化,重点放

在有大规模产业化前景的技术上。由丁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投入火,周期长。为提高效率,要采取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战略。一方面,国外基本成熟的技术,可以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

根据我国的资源特点进行再改进,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另一方面,

具有我国特色的可再生资源技术要坚持自主开发。

(3)建立研究开发和示范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促进研究开发与产业

化结合。由于目前大部分新能源技术尚未成熟,成本高于传统能源,其利用和产业化有一定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加上新能源的利用

具有环境保护等社会效益,因此,发展新能源技术不能仅靠市场机制,政府应在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的各个环节发挥

作用。借鉴日本的经验,要打破部门界限,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研究

开发、示范和推广体系;制定新能源技术的技术路线图,加强研究

开发、示范和推广各环节的衔接,增加新技术的工程化试验和示范

项目投入;以企业为新能源技术集成平台,以示范项目为纽带,促

进产学研结合。

【篇三:中学化学和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读书笔记】“中学化学和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读书笔记

136042周德功

一、现代化学发展特点及现状

20 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作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之一的

化学也经历了使人眼花缭乱的100 年,基于化学过程的物质生产更

是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 从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

的方方面面。今天的高度物质文明离不开化学的发展, 化学创造了我

们美好的生活。

21 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特点是各学科纵横交叉解决实际问题,即化学学科的自身继续发展和相关学科融合发展相结合;化学学科内部的

传统分支继续发展和整体发展相结合;研究化学科学基本问题与解

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然而,令人遗憾乃至不可思议的是,现今化学

学科发展却面临学科声誉不佳、吸引力不强、后继相对乏人的窘境。人们总是将化学与化学灾难、环境污染、恐怖威胁等负面的东西或

事件联系在一起,化学被冷落了,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而归根到底,化学工作者不会也不去宣传自己的学科、不注意培养学科工作继承者绝对是最主要的原因。

中学课程内容之间,既存在互不联系、彼此脱节的现象,也存在相

互重复的现象。此外,课程内容相对陈旧,与现代化学脱节。真正

反映现代化学内容的半导体化学、新能源化学、分子材料、分子电

子学、软物质等没有得到应有的介绍。以这样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

容很难吸引优秀中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献身化学。当今的化学教育

与教学已经严重滞后于化学学科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

化学学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无不与化学教育有关。

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职业决定了我们对学科不仅仅承担着培养学

科后来者的责任,也承担着让社会各群体客观了解化学、认识化学、支持化学的责任。而通过面向不同学生群体开展的化学教育无疑是

我们宣传化学,让大众了解化学的主要渠道,因此,根据化学学科

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化学学科的发展现实,集广思益,做好中学化学

和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顶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二、现代化学发展趋势

传统的化学是研究分子的科学,它着重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

能和变化规律。随着社会的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传统的化学研究范

围并不能满足当代科

学家进一步了解事物、服务现代社会的要求,由此应运而生,推进

了研究原子、分子片、分子、超分子、生物大分子到分子的各种不

同尺度和不同复杂程度的聚集态的合成反应、分离和分析、结构形态、物理性能和生物活性及其规律和应用的现代科学。

(1)环境相容性化学-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绿色合成技术方法和过程、可再生资源

的利用和转化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以及矿物质资源高效利用

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

(2)新材料化学科学

新材料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复合型材料、新型能源材料、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有机物体系膜分离及膜材料的研究和生物

材料化学。

(3)化学中的生命科学

包括生物超分子功能的研究、模拟生物体系的自由基化学和物理有

机化学研究和无机化合物药用的研究三个方面。

(4)化学工程技术

从液滴-反应器的尺度范围内对化学转化影响下的某些重要的物理

现象进行研究就形成了化学工程。具有经济、环境优化性的化学过

程集成智能方法,对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飞秒激光控制化学反应、微系统(mems)的新型活性加工技术及微流量系统的研究。

(5)农业化学科学

粮食问题的解决,除了不断发展其他领域的农业(如海洋蓝色农业、微生物白色农业等)之外,化肥工业是支撑农业发展不可动摇的基石。其重要研究内容包括固氮工程、光合作用、长效缓释化肥等;

当然,它还对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物质、昆虫激素及生长调节物质、昆虫信息素、生物活性发展的分离和鉴定等进行了重点领域的研究。(6)催化化学

研究各种形式的催化过程,如化学催化、生物催化、择形催化、电

催化、光催化等在绿色合成中的作用,以消除有害物质为目的的新

的能源环保为特征。

(7)计算机化学科学

一方面电子信息产业需要大量的化工原料,另一方面,随着分子生

物学的不断兴起和发展,人们发现在生物大分子之间遵循化学和生

理规律发生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形成具有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传输

和处理、甚至逻辑运算功能的“生物电路”,从而诞生了生物计算。

计算机化学科学的另一领域是发展理论化学计算及微观过程模型的

软件。

三、现代化学科学发展趋势对中学化学教育发展的指导

(一)基于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中学化学教学内容选取原则

1. 指导生活原则

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出发,选择趣味度高的问题作为化学学习的切

入点,联系有关化学知识进行讨论学习,教学内容生活气息浓厚,

有一定的生活实用性。

2. 渗透观念、运用化学知识原则

紧密结合所讨论的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学习或应用相关的化学知识,科学性、知识性较强。

3. 价值观情感态度教育原则

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讨论与化学相关的生活问题,重视化学基本观

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教学内容富有思想性。

4. 与时俱进原则

在化学科学知识内容选取上,需将基础性与现代性有机结合起来。

科学理论革命的发生往往会导致一些传统知识变得过时或陈旧,这

就要求我们不断对科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更新。尽管对中学生的化学

科学教育在内容上应当注重基础性,但是注意基础科学知识与现代

科学理论的衔接,让基础教育的内容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也是提高

化学科学教育水平的需要。

(二)中学化学课程中所涉及的科学观念及其培养途径

科学思想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理论的变革往往会导致

一些传统科学观念变得过时或陈旧。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思想上,

要用新的科学观念来统筹和整合科学课程内容,要让学生接受最新

的科学观念,并在此背景下认识自然现象。这样才能有效地、全面

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包括化学学科在内的各门具体学科的科学概念、科学理论等知识;

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带来的新观念和新思想是中学化学

课程中(1)物质是不

断运动变化的(2)物质的性质是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3)物质

不可能无缘无故消失,只可能有规律地转化(4)环境问题较多是由

人类不正确使用科技成果造成的,各门科学可以继续为解决环境问

题贡献力量(5)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需要借

助科学知识、遵循科学规律(6)自然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资源,也

是人类的朋友(7)科学研究有方法可循,但是方法不是万能的等科

学观念的来源。

科学观念的形成,是在对具体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与实

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内化、升华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其主要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以顺应当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要求:

1. 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

2. 重视知识发生和获得的过程

3. 以适当方式促进学生感悟

4. 深挖课程中蕴含的科学观念,形成观念体系。

(三)中学化学科学发现能力的培养

现代化学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中学生学习化学时的科学发现能力的

培养,时刻保持对化学前沿知识的敏锐度,不断通过自我发现、自

我突破来顺应现代化学发展的要求,促进新型现代化学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中学化学教学的教育重点。

1. 教师在课堂上适时适度渗透现代化学发展的最新趋势和观点,积

极引导学生从自然界发现新的事实,通过新的观察工具与实验手段

发现新的自然客体或自然现象;

2. 教师进行积极充电,参阅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启发性的研究观点,在平时的课堂科学研究中适当介绍提出新

的概念、原理、假设、定律,逐渐在中学生脑海中建立新的理论体

系印象,为他们今后进行进一步化学科学学习奠定基础。

(四)中学化学教学中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渗透

当我们走进化学领域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也要用心的体会前人所曾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从前人的智慧中

汲取灵感,为现代化学的飞速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第一、找准结合点,突出教育性。中学化学教材中设计了诸多课外

探究活动,

其中有些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

其中的关联,在组织课堂内外探究活动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

将化学科学教育性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性妥当结合点,为中学化学服务于现代化学的发展提供可能途径。

第二、找准课堂教学的切人点。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讲究教学的时机,因此找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尤为重要,我们要学会“借题发挥”。

第四、亲身体验、感触更深。化学来源于生活,必将回归于生活.生活中的化学给了我们活生生的教学资源。善于将生活经验通过合适的教学设计展现在学生面前,将生活中前沿的化学发展渗透于生活的实际发展中,是促进中学化学和现代化学发展的有力途径之一,也是促进现代化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总之,当前国内外中学化学课程正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课程设置上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内容上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与其它科学的相互渗透,充分体现化学科学的生活价值,精心设计适宜学生研究的真实化学问题和化学知识生成情景,逐渐在在中学课程教育中引入和渗透现代化学的发展趋势、理念观点,强调与人文教育、现代化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结合,以全新的思路,构建新的特色中学化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以回应现今中学化学和现代化学的科学发展。

普化-第01章-热化学与能源

第1章热化学与能源 一、判断题: 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3、同一体系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 4、体系的焓值等于恒压反应热。() 5、最稳定单质的焓值等于零。() 6、由于C a C O3分解是吸热的,所以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负值。() 7、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 8、实验测定得到的反应热数据都是恒压反应热。() 二、选择题 1.下列过程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S>0 (B) △H>0 (C) △G<0 (D) △H<0 2.体系对环境作20 kJ的功,并失去10 kJ的热给环境,则体系内能的变化是( ) (A) 30 kJ (B) 10 kJ (C) -10 kJ (D) -30 kJ 三、计算题: 1、某汽缸中有气体1.20L,在97.3 kPa下气体从环境中吸收了800J的热量后,在恒压下体积膨胀 到1.50L,试计算系统的内能变化ΔU。 2、根据Δf H mΘ的值,计算下列反应的Δr H mΘ(298K ) 是多少: (1)4NH3(g)+ 3 O2(g)= 2N2(g)+ 6 H2O(g); (2)CH4(g) + H2O(g)= CO(g)+ 3 H2(g)。

3、(本小题10分) SiC 是高温半导体、金属陶瓷和磨料等不可缺少的原料。现在以硅石(SiO2)和焦炭为原料制备 SiC,反应为: (s)+3C(石墨)===SiC(s)+2CO(g) SiO 2 已知298K时各物质的 (s) C(石墨) SiC(s) CO(g) SiO 2 △f H (298K)/kJ·mol-1 -910.94 0 -65.3 -110.525 S(298K)/ J·mol-1·K-1 41.84 5.74 16.61 197.6 (1)计算在298K时反应的△rG,并判断 298K时能否获得 SiC ? (2)估算在标准状态下生产 SiC 最低温度。

(能源化工行业)化学与能源开发鲁教版

(能源化工行业)化学与能源开发鲁教版

课题第九单元第壹节《化学和能源开发》 马艳红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化学和社会发展》第壹节的。当今社会人类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能够转化为电能,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这些都是学生们熟悉的。但,化石燃料是有限的,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且希望所用的能源来源广泛,产生热量大,没有污染。如何解决这壹矛盾?这需要开发利用新能源。那么什么样的能源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呢?化学在新能源的开发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化学能能够转化为电能吗?这都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学生关心的问题。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更好的认识氢能的开发的意义,知道化学能能够转化为电能;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书,分析氢气作为新能源的局限性引导学生提出改进的氢气的不足之处 投影且解释氢能循环系 统 引出电池 展示电池实物且解剖 设问:电池中的电能是如何产生的呢? 引出化学电池的概念 指导学生完成趣味实验和已经学过的知识壹且联系总结 强化学生环保意识问:材料壹说明了什么? 【幻灯片】材料二 问: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幻灯片】材料三 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地球上的、天然气,石油、 煤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 240年。结合课本66页<地球上化石燃料使用年 限>的图表。 请想象壹下,如果没有新的能源被开发出来,我 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化石燃料储量有限,它们仍曾在什么样的确定 呢? 【追问】化石燃料储量有限,不可再生,且污染 环境,我们的生活又离不开能源,面对这样的问 题,我们怎么办呢? 【再问】请结合生活,想想我们已经开发利用的 新能源有哪些呢? (小结)常见的新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 地热能、潮汐能等 【过渡】新能源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以风 能为例,见见有哪些缺点? 受气候影响较大;不能运输;不能随身携带…… 那么有没有这样壹种新能源能克服这些缺点呢? 【新闻】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 壹颗载人飞行航天器发射成功,将它送上太空的 运载火箭所使用的燃料就是液氢。 氢气作为能源和其他能源相比有什么优点呢?请 结合课本<活动天地>,从三个角度讨论这个问题: 制取氢气的原料 氢气燃烧的产物 氢气燃烧产生的热量。 【小结】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 原料来源广泛,能够由水制得; 放热多; 飞机不能使用,电 灯电话不能使 用…… 污染环境 学生回答:开发新 能源 学生纷纷回答。 播报新闻二 学生小组讨论,回 答 见书,思考 做笔记 观察现象且记录。 指针偏转 踊跃发言 学生很感兴趣的 参和实验且观察 实验 电能,光能,热能 启示:电池不能随 便丢弃,集中处理我国的能源结构

化学与能源(选修交的小论文)

化学与能源 一、内容摘要。 化学与能源从各自诞生之日起就起着相互体现相互促进的作用。通过上学期专业选修发电厂导论和本学期从分子水平看世界的课程的学习,对化学与能源的历史发展时期以及每个时期内二者的内容有了全新的认识。当然,具体而深入的研究还得等大二大三随着学习的深入慢慢进行。现在只能凭着浅薄的知识略谈一二,望老师谅解。 二、关键词:化学能源发展火力发电新能源 三、正文。 (一)化学的发展史和能源化学 古时候,为了他们的生存,在与的种种灾难进行抗争中,发现和利用了火。原始人类从用火之时开始,由野蛮进入文明,同时也就开始了用化学方法认识和改造天然物质。燃烧就是一种化学现象。掌握了火以后,人类开始食用熟食;继而人类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如发现在翠绿色的等铜矿石上面燃烧炭火,会有红色的铜生成。这样,人类在逐步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的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对人类具有的产品。人类逐步学会了制陶、冶炼;以后又懂得了酿造、染色等等。这些有天然物质加工改造而成的制品,成为古代文明的标志。在这些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萌发了古代化学知识。后来在中国出现了炼丹术,到了公元前2世纪的时代,炼丹术已颇为盛行,大致在公元7世纪传到国家,与相融合而形成阿拉伯炼丹术,阿拉伯炼丹术于传入欧洲,形成欧洲炼金术,后逐步演进为近代的化学。16世纪开始,欧洲工业生产蓬勃兴起,推动了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的创立和发展,使炼金术转

向生活和实际应用,继而更加注意物质化学变化本身的研究。1775年前后,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使化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提出近代,突出地强调了各种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其中量的概念的引入,是与古代原子论的一个主要区别。近代原子论使当时的化学知识和理论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成为说明化学现象的统一理论。接着意大利科学家提出分子概念。自从用来研究化学,化学才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 由此可见,化学一开始的产生就是跟能量、能源有着不可磨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了。通过我们专业的发电厂概论的学习我们知道,直到现在,人们主要使用的化石燃料其本质还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产生高温蒸汽,然后利用蒸汽带动汽轮机转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电能,传送给世界上的千万家庭。燃烧,就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当然,实际上的化学能与热能电能之间的转化并没这么简单,我们在转化过程中还得研究如何提高能源转化的效率、如何减少转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如何在循环工作中保证催化剂和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正常运转与保养等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都跟化学密不可分。 此外,除了火力发电,新能源也是与化学同在的一个新世纪的重要课题。之前的新闻中看到科学家们在致力于研究能将水迅速大量分解为氧气和氢气的催化剂,还有的在研究利用生物质能发电,或者垃圾发电,这些都与化学息息相关。而且我国也在发展新能源尤其是生物质能发电的方面有很大进展,全国很多地方电厂都已经引入这一项技术,诸如利用玉米等作物发电等等,已初见成效。相信随着化学这门基础学科的飞速发展,新能源一定能在未来

化学与能源开发

化学与能源开发 第九章第一节化学与能源 课题化学与能源氢气的制法课型新授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知识 与 技能1.知道氢气的制取和收集方法 2.认识氢能是一种理想的能源 过程 和 方法 1.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化学物质的能力 2.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1.通过对氢能是理想的能源的认识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

重点氢气的制法、氢能源 难点氢气的制法、验纯 课 前 准 备教师:有关氢气制取、收集所需药品、仪器 学生:查阅有关氢能源的资料 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课 一、氢气的制取让学生回忆从含氢化合物中制取氢气的方法回忆、书写方程式、交流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二、实验室制取氢气让学生在所回忆的方法中分析、比较、选取适合在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交流、讨论、比较、分析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自己的能力,运用比较的方法作判断 指导学生讨论: (1)如何检验气密性 (2)如何验纯 (3)夹紧导气管上的夹子时,试管中的硫酸的液面为什么会下降?讨论参与讨论,激发积极性,活跃思维,锻炼表达能力 指导学生完成制取氢气并验纯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氢气的制取和验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氢气的贮存、运输、使用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讨论在互相交流中互相学习 三、氢能源大屏幕展示对氢能源的认识交流、分析通过交流分析培养正确看待化学物质的能力 小结 练习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 2.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与前面学习过的制取相似; 3.如何大量、廉价地制取氢气是各国正努力研究的课题。日本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含镍氧化物半导体粉末,将少量这种粉末放入水中,用波长为402nm的可见光照射,能够不断地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在上述过程中,这种氧化物粉末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方程式。 检测 1.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 2.液氢可做推进火箭的燃料,这是因为() A氢气难溶于水B氢气没有颜色 C氢气燃烧时放热多D氢气没有气味 3.若用锌和一种酸反应制出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则发生装置中盛放的酸是 作业 据报纸登载,深圳某商场开业庆典时,店外挂的氢气球因人群拥挤而

化学与能源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第十章化学与能源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1)煤的气化是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焦炭和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答:错,煤的气化是指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2)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和SO2,石油(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因此石油产生的污染比煤炭轻。 答:不确切,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SO2、NO x和CO,石油(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 x和HC,相对而言,石油产生的污染比煤炭轻。(3)汽油的辛烷值分布在0~100之间,并对应于汽油的标号,80号的汽油表示汽油中含有80%辛烷和20%的其他烃类。 答:错,汽油的辛烷值可衡量汽油的抗震性,并对应于汽油的标号,80号的汽油表示该汽油的抗震性相当于80%异辛烷和20%的正庚烷混合物的抗震性。 (4)为了避免含铅汽油对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基叔戊基醚(TAME)取代四乙基铅作汽油添加剂。 答:不确切,甲基叔丁基醚(MTBE)添加剂在某些国家(如美国)已被禁止使用。(5)发展核能是解决目前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北欧和我国政府均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加快核电站的建设。 答:不确切,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基本上停建核电站或提前关闭核电站,北欧国家甚至通过立法,要求在2010年前关闭已有核电站。 (6)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电池主要有铅蓄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等,由于锌、锰元素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因此锌锰电池是无污染电池。 答:错,在生产的锌锰电池时,为了防止电池中锌溶解释放氢气,常在电池糊状液中放入氯化汞。 (7)在燃料电池中并没有发生直接的燃烧反应,它通过原电池原理不断的将燃料直接转变为电能,这种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高,理论上可达100%。 答:正确 2. 填空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我国是以煤消费为主的国家。(2)煤是由古代植物转化而来的,煤的煤化过程包括了植物残骸→腐殖质→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阶段,若根据煤化的程度不同可将煤分为四类,若根据煤炭中硫的含量不同又可将煤分为泥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化学与能源论文

化学与能源论文 核能的利用 摘要 中国作为一个能源大国目前依旧面临着巨大的资源与环境挑战,人均资源匮乏,环境堪忧。化石能源开采殆尽,环境愈加恶劣。我们不应该坐以待毙,应当寻找新能源打破当前困境。 新能源有别于传统化石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安全高效率等优点。而化学新能源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电化学电容器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本文阐述了核能的历史及原理,讨论了核能的优点与广阔应用前景,并且理性的认识和探讨其缺点,希望能为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提供一些建议。

一、核能的历史 简史---------------------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 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钋。 1902年居里夫人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转换公式。 1914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实验,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 1935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得威克发现了中子。 1946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1942年12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1957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 二战后,人类开始将核能运用于军事、能源、工业、航天等领域。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日本、以色

列等国相继展开对核能应用前景的研究。 发展进程--------------- 第一代核电站。核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前苏联建成发电功率为5兆瓦的实验性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发电功率为9万千瓦的Ship Ping Port 原型核电站。这些成就证明了利用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 第二代核电站。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基础上,陆续建成发电功率30万千瓦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水冷堆等核电机组,他们在进一步证明核能发电技术可行性的同时,使核电的经济性也得以证明。 第三代核电站。20世纪90年代,为了消除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负面影响,世纪核电业界集中力量对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进行了研究和攻关,美国和欧洲先后出台了《先进轻水堆用户要求文件》,即URD文件和《欧洲用户对轻水堆核电站的要求》,即EUR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预防与缓解严重事故,提高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第四代核电站。2000年1月,在美国能源部的倡议下,美国、英国、瑞士、南非、日本、法国、加拿大、巴西、韩国和阿根廷共10个有意发展核能的国家,联合组成了“第四代国际核能论坛”,与2001年7月签署了合约,约定共同合作研究开发第四代核能技术。 二、核能发电的原理

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源 重点内容概要 1、热力学基本概念: 系统与环境 (1)定义:人为地(根据研究的需要(如弹式量热器要把反应系统和水合起来作为系统)) 将一部分物质与其余物质分开(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假想的),被划定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系统以外,与系统密切相关、影响所能及的部分称为环境。 (2)按系统与环境有无物质和能量交换分成:封闭系统、孤立系统、敞开系统;若按相的 组成来分为:单相系统和多相系统(第3章分别讲单相和多相离子平衡)。(在使用某些概念定律时要注意其适用的系统类型及原因,比如反应热的测定,根据测定原理要求系统必须使系统与环境之间无能量交换(孤立系统)才能准确。) 状态与状态函数 (1)定义:系统的状态是指用来描述系统的诸如压力(p)、体积(V)、温度(T)、质量(m)和组成等各种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2)状态函数性质:状态一定,其值一定;状态发生变化,其值也要发生变化(不一定所有的状态函数都变,只要有一个状态函数改变,状态就发生了变化);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决定于系统的始态和终态,而与如何实现这一变化的途径无关。 (3)状态函数按其性质分为两类: 广度性质(又称容量性质)——具有加和性,即其量值与系统中物质的量成正比。如:V、m 、U 、S 、G 、H 、热容(C b) 强度性质——不具有加和性。即其量值与系统中物质的量多寡无关。如:压力p、密度ρ、粘度、浓度、摩尔体积、摩尔质量、摩尔分数、摩尔焓、比热容(c)(广度性质除以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任两个广度性质量相除之后就成为强度性质) 过程与途径 (1)系统发生的任何变化称为过程。实现这个过程的具体步骤称为途径。 (2)热力学可逆过程——(定义) 可逆过程特点:系统与环境双复原(定义);是在无限接近平衡的状态下发生的无限缓慢的过程;是最经济、效率最高的过程;是一种理想的过程,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研究意义:一些重要的热力学函数增量只有通过可逆过程求得(物理化学这方面的计算要求高,普化阶段重点理解可逆过程的特点及应用,以及那些公式要求必须满足是可逆过程) 化学计量数和反应进度 对于一般反应∑ = B B B ν B ν——物质B的计量数,反应物取负值,生成物取正值 反应进度ξ定义: B B dn d1- =ν ξ或)] 0( ) ( [1 B B B n n- =-ξ ν ξ 注意理解:ξ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或说 B ν)有关;对于具体的反应与取反应式中哪种物质计算无关。 2、定容热效应、摩尔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弹式量热计是精确测定反应热的装置,测定的是等容热效应q v。 T C m c q b O H V ? + - =} { ) (2 摩尔反应热ξ/q q m =摩尔反应热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或说Bν)有关。 注意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有关的量,在标出时一定要有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化学定律) w q U+ = ?(封闭系统成立) w——包括体积功和非体积功 体积功的计算:恒外压膨胀或压缩w= -p△V 外压不定的膨胀或压缩w=?-21V V pdV (物理化学要求功的计算,普化不是重点) 焓:H = U+PV

化学与能源开发

化学与能源开发 ——问题导思合作探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情景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氢能是未来理想的新能源,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化学电池,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分析化学与能源开发的的密切关系,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认识到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分析氢气用作燃料的优点和尚需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氢气是未来社会最理想的能源,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合作探究“化学能能否转化为电能”,树立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并借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其中,氢气用作燃料的知识和探究实验的方案设计和实施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能源意识强化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再试验探究中,要注意指导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要指导学生合理分工,协作完成,提高效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 教师投影现有化石燃料的储量和使用年限,让学生观察投影,说出自己的感想. 学生甲:化石燃料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该节约能源. 学生乙:光节约现有能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想办法开发新能源。 教师:有哪些能源能够开发和利用? 学生: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潮汐、氢能、核能。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其中的氢能源。请同学们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描述其现象。学生回答问题。 二、讨论交流,认识清洁高效的氢能源。 多媒体展示几种燃料燃烧热值的比较。 教师:根据同学们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几种燃料燃烧热值的比较请大家思考氢气作为能源有哪些优点。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出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用水作原料来制取,有广泛的来源;氢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多媒体展示火箭发射和氢能汽车的图片。 教师: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已用于火箭发射,氢能汽车开始出现,但是同学们在马路上见过多少氢能汽车?氢气作为燃料优点明显,但为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广泛使用呢?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后回答: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消耗电能太多,成本太高,并且不容易储存和运输。 教师:要想使氢气这一理想能源广泛应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67页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其原理及该燃料电池的优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67页多识一点,了解氢气的储存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化学电池中的能量转化。 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验探究。 探究过程为:

化学与能源

第一节化学与能源 一、【学习内容】 请参照教材学习以下内容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常用能源的分类: 不可再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再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能举例说明即可。不可再生主要是指矿产 2.我国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能,大多是通过燃烧 ___________ ,由 __________ 转变而来 的。燃烧化石燃料存在着浪费自然资源、产生大气污染物和能量转化效率低等问题。 点拨:要让学生知道当今世界能源仍主要是化石燃料,其燃烧的产物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3.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为电能的装置。它通过化学反应,消耗某种化学物质,输出电能。常见的 __________________大多是化学电源。 4.用砂子擦去铜片和锌片表面的氧化膜,用导线将铜片和锌片分别连接到电流计的正、负极,然后把锌 片和铜片一起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请回答: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是什么?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形式的能量转化? 5.电池作为电源的优缺点及废弃电池应如何处理? 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注意废旧电池处理的目的是避免污染土壤和水源 (二).氢能 1.氢能源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能源没有应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氢气: (1)药品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3)装置:a 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c 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检验纯度 点拨:有关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应参照制取氧气及二氧化碳的方法。 4.在点燃氢气以前为什么要检查氢气的纯度?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训练】: 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使用含铅汽油,主要是为了() 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B 减少铅资源损耗 C 降低汽油成本 D 避免给环境造成铅污染 2.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 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 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C 防止电池中汞、铜等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 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第46讲 化学与能源专题

第46讲化学与能源专题 (建议1 课时) [考试目标] 1.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及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要点精析] 一、能源的分类 ⑴从使用程度分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矿物燃料)、水力。 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等。 ⑵从能源再生性分 可再生能源:使用后会在短期内重新形成的能源,如: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 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重新产生出来的能源:核能、煤、石油、天然气等 (已探明储量仅用百年)。 ⑶从能源的原有形态是否改变分 一级能源:直接提供能量的能源。如风、水、太阳、煤、石油、天然气燃烧。 二级能源:由一级能源转化形成的能源。如电能、煤气、汽油、酒精等。 ⑷从对环境影响分 绿色能源:在释放能量的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化学污染的能源。如氢能、潮汐能、太阳能。清洁能源: 对环境污染小的能源,如核能、天然气。 不清洁能源:对环境污染大的能源,如煤直接燃烧。 二、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所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1)石油化工——由石油产品和石油气(炼厂气、油田气、天然气)做原料来生产化工产品的工业简称。 (2)分馏——利用沸点不同将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的方法。分馏分为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两种。分馏是一种物理方法。 ①常压分馏——常压下分离出低沸点的烃如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 ②减压分馏——利用外界压强对物质沸点的影响,用降低分馏塔内压强的方法,能使重 油的沸点随压强降低而降低,达到分离的效果 (3)馏分——分馏出来的各种成分。每一种馏分都是混合物。 石油分馏的产品:溶剂油(C5~C630~150℃)、汽油(C5~C11220℃C以下)、煤油(C11~C16 180~310℃)、柴油(C15~C18 200~360℃)、凡士林(C16~ C20 360℃以上)、石蜡(C20~C30360℃以上)、沥青(C30~C40360℃以上)。(4)裂化——将长链烃断裂成短链烃的化学反应。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两种。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特别是汽油的产量。如:

热化学与能源

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 复习思考题解答 1 区别下列概念: (1)系统与环境; (2)比热容与热容; (3)定容反应热与定压反应热; (4)反应热效应与焓变; (5)标准摩尔生成焓与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6)污染型能源与清洁型能源; (7)常规能源与新能源; (8)有序能与无序能。 答: (1)系统:人为地将一部分物质与其余物质分开,被划定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系统以外并与系统有相互作用的部分称为“环境”。 (2)热容的定义是系统吸收的微小热量δQ除以温度升高dT,即C= δQ/dT,其SI单位为J.K-1;比热容的定义是热容C除以质量,即c=C/m,SI单位为J.kg-1.K-l。 (3)定容反应热:在恒容、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热。而定压反应热:顾名思义,恒压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的反应热。 (4)化学反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叫做反应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焓H=U+Pv,△H即焓的增量称为焓变。只有在恒压,只做体积功条件下,反应热q等于焓变△H。 (5)标准摩尔生成焓是指在恒温标准状态下,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时的反应焓变,记作Δf Hθ,mT。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Δr Hθ,m)是指在标准状态时反应的摩尔焓变,它等于同温度下各参加反应物质的标准生成焓与其化学计量数乘积的代数和。 (6)根据能源消费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能源可分为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如煤和石油类能源是污染型能源;水力、电能等是清洁型能源。 (7)常规能源指已广泛应用的能源,现阶段是指煤、石油、天然气和水能等;新能源是目前尚未大规模利用而有待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能源。 (8)无序能指物质内部分子杂乱无章的热运动能;有序能指物质内部分子按一定的顺序有规律的运动能,如电能、化学能等。 2 何为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何关系? 答:对于一般化学反应方程式0=∑νB中,v B B就是B的化学计量数,是量纲为1的量,对反应物取负值,对

化学与能源1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化学与能源的关系………………………… 二、世界能源现状………………………………………… 三、我国能源现状…………………………………… 四、未来能源倾向…………………………………………… 五、化学在能源方面的运用…………………………… 1.煤的合理利用…………………………………… 2.太阳能的化学转化和储存……………………………… 3.生物质能的转换及应用…………………………………… 4.氢能的开发及应用………………………………………… 六、总结和展望…………………………………………

化学与能源 化学在能源中运用 【摘要】: 现代化社会是建筑在巨大的能源消耗上的。所以大力开发和合理利用能源,特别是大力开发新能源,乃人类未来之所系,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大规模耗能型工业体系终将成为过去,代之以节能型和新能源型生产体系。然而要实现这样一个巨大转变,作为化学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因为化学能是我们经常利用的一种能量形式,因此本文将在世界及我国的能源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化学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重要性,另外本文将重点介绍化学在能源中运用,重点介绍化学煤、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氢能等方面的运用。 【关键词】:化学能源运用 一、化学与能源的关系 能源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学过程,能源消费的90%以上依靠化学技术。怎样控制低品位燃料的化学反应,使我们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使能源的成本合理是化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化石能源的转化及综合利用至关重要。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离不开以化学为核心的技术的发展。 二、世界能源现状 一方面全球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保持持续增长,能源结构也发生着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变,尽管这种变化量依然很小。按照国际统计口径,目前全球能源最新数据的统计节点是2011年,当年全球终端能源消费量达到了8918Mtoe(百万吨油当量),相比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增长了90.8%。对应地,当年的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了13113Mtoe,在1973年的基础上增长了114.7%。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世界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但地区差异仍然很大,虽然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但世界石油消费量却没有丝毫减少的趋势。此后,石油、煤炭所占比例缓慢下降,天然气的比例上升。同时,核能、风能、水力、地热等其他形式的新能源逐渐被开发和利用,形成了目前以化石燃料为主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并存的能源结构格局。世界能源资源虽然仍比较丰富,但能源贸易运输压力增大。 三、我国能源现状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能源工业在许多领域已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地方,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对中国的资源情况进行客观详实的分析。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自然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七位,能源资源总量约4万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三位。煤炭保有储量为10024.9亿吨,精查可采储量

专题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缓慢氧化 氧化反应 (放热) 剧烈氧化 (燃烧) 条件: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影响因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氧气的浓度 类型: 一般的燃烧 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爆炸 一般情况下:呼吸,金属生锈,食物腐败变质 自燃: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扩散,达到着火点 专题一 化学 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复习目标】 1.认识常见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3.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4.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及石油加工的主要产品。 【知识要点梳理】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2.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灭火原理和方法: (1)灭火原理:如果破坏燃烧的条件中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主要有三种方法: 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其余其他物品隔离;②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4.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注解】 ①物质燃烧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它是物质本身具有的固有属性,只与本身的性质和颗粒大小有关,一般不随外界条件而改变。不同可燃物的着火点可能不同。灭火只能降低温度,不能降低着火点。 ②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虽然它们的现象不 同,但本质上都是氧化反应。 ③燃烧能否引起爆炸取决于可燃物所处空间大小以及是否有气体生成物产生。 ④并非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引起的,如锅炉爆炸、气球爆炸等就不是化学变化。 二、燃料和能源 1.三大化石燃料:分别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 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2.化石燃料比较 【注解】①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以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 ②根据组成石油的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蒸馏制得到各种不同的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沥青等。 ③天然气俗称沼气、瓦斯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能燃烧。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因此,点燃天然气之前一定要先检验其纯度。 3.化石燃料与环境 (1)煤燃烧时会排放出SO 2等污染物。SO 2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会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4.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为C 2H 5OH ; ①酒精的制取:高粱、玉米和薯类经发酵、蒸馏可制得酒精,属于可再生的能源。 ②性质: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C 2H 5OH+3O 2 2CO 2 +3H 2O 。 ③用途:用做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它属于再生能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酒精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④工业酒精:工业酒精约含96%的乙醇,其中含有少量甲醇。甲醇的化学式为CH 3OH ,有酒的气味,有毒。饮用少量就会使人双目失明,量多时可致人 死亡,因此绝对禁止饮用工业酒精勾兑的白酒。 (2)氢气: (3)其他新能源:可燃冰、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既解决了化石燃料(能源)面临耗尽的危机,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应用示例】 例1.(2012·陕西中考)据《陕西日报》2012年1月20日报道,铜川市某养殖专业户修建的沼气池,日产沼气600立方米,免费供给村民使用。沼气是用稻草、麦秆、人畜粪便等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 产生的。 (1)沼气作燃料利用其 (选填“物理”或“化不同点: 相同点: 所属物质类别相同---混合物 煤主要含碳元素 石油主要含碳、氢元素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11.1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新版鲁教版

11.1化学与能源开发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石 油 B. 煤 C. 天然 气 D. 乙醇 2.目前,循环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从物质转化角度看,循环经济是化学物质循环流动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而传统的工业生产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氢气是未来理想的能源,水是未来氢气之源。理想的氢元素循环如右图所示。氢气是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但近来有研究表明,氢气的大量使用可能会大面积破坏臭氧层。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 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B. 化学反应不仅能为人类提供有用的物质,而且能够消除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C.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废物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D. 在“资源产品废物”的生产过程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下列变化表现为吸收热量的是() A. 镁和盐酸反应 B. 氢气燃烧 C.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D. 氢氧化钠固体投入水中 4.胡锦涛在2009年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上特别强调:“……要注意开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节能环保意识……”。下列做法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用流水漂洗衣 物 B. 在实验中,按任意量取用药品 C. 随意丢弃废旧电 池 D.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5.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nH2O.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可燃冰”不是冰,是化合物 B. 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 C. “可燃冰”是混合物 D. “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6.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天然气 B. 太阳能 C. 石 油 D. 煤 7.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化学与能源

化学与能源 水工31 南熠 一、引言 我的家在陕西省渭河边上的一个发电厂里,离电厂不远就有一个煤场,从小我每天都能看到有货车把煤运到电厂里,然后经过那些神奇的机器的处理,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电,当时我就一直很好奇,其貌不扬的煤是如何变成对于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的电的呢?后来,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学到了能源这个词,也明白了那些货车里拉着的黑色的东西对于人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化石燃料。再后来,当我接触到了化学这门课,我也逐渐解决了小时候的困惑。可以说,从小到大,我都对能源有一种独特的兴趣,在本文中我将从火电厂这一角度切入,谈谈在我眼中化学与能源的关系。 二、目录 1.回答小时候的问题——火力发电厂与化学 2.审视现在——世界能源现状 3.放眼未来——能源开发与化学 三、正文 1、火力发电厂与化学 燃烧是每一个学习化学的人所接触到的第一类化学反应,而火力发电厂,顾名思义,可以说是以燃烧燃料为基础的,自然也就与化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之相应地,每个火力发电厂也都有一个专门的分厂叫作化学分厂,由此可见化学对于火力发电厂之重要。那么化学究竟在火电厂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1)发电原理简介 根据我们在高中时物理学过的电磁感应的知识可以知道,磁通量的改变可以产生电流,发电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发明的。而发电机都是现成的,所以火电厂做的事情实际上是通过燃烧燃料,带动发电机工作从而发电,那么发电机又是怎么通过燃烧燃料被带动起来的呢?心存这一疑惑,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也对这一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A.发电厂三大主要设备 任何一个火力发电厂都是由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以及相应的辅助设备组成的,它们通过管道或线路相连构成生产主系统,即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和电气系统。 B.燃烧系统 燃烧系统主要包括锅炉的燃烧部分和输煤、除灰和烟气排放系统等。在这一系统中,煤由皮带输送到锅炉车间的煤斗,进入磨煤机磨成煤粉,然后与经过预热器预热的空气一起喷入炉内燃烧,将煤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烟气经除尘器清除灰分后,由引风机抽出,经高大的烟囱排入大气。炉渣和除尘器下部的细灰由灰渣泵排至灰场。 在这一过程中,化学起到了一个提供热量的作用,其主要过程为: 2C + O2 —2CO + Q 2CO + O2 —2CO2 + Q 在化学课中,这可能是最简单的方程式之一了,而它却在火电厂的整个发电过程中起到了一个最基础的作用,化学与能源关系之紧密、化学对于生活的作用之重大也由此可见一斑。

化学与新能源

化学与新能源能源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学过程,能源消费的90%以上依靠化学技术。怎样控制低品位燃料的化学反应,使我们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使能源的成本合理是化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化石能源的转化及综合利用至关重要。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离不开以化学为核心的技术的发展。 什么是新能源? 1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合理的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改善和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开发利用主要包括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的科研、实验、推广、应用及其生产、经营活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应当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举的原则,宣传群众,典型示范,效益引导,实现能源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能源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全世界的能源仍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这些化石燃料储量有限,同时它们又是极其宝贵的化工原料,可以从中提炼和加工出各种化学纤维、塑料、橡胶和化肥等化工产品。将这样重要的化工原料作为能源来使用实在可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能源的消耗量愈来愈大。据估计,全世界石油、天然气和煤的储量最多只能供给人类使用一、二百年。因此,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就是探索新能源。目前研究开发的新能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热能与潮汐能 可利用的地热资源是地下热水、地热蒸气和热岩层。地下热水层一般在地下两千多米深处,温度80 C左右。将地下热水降低压力使之变成蒸气(在47.34 kPa 时水80 E沸腾),可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潮汐能利用的是海水涨落造成的水位差。此种能量可以作为动力来推动水轮机发电。地球上潮汐涨落中蕴藏的能量是巨大的,但建造大规模的潮汐电站技术上有很多困难,成本也较高。 2.太阳能 太阳每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约为5X10A22J,相当于目前世界能量消耗的1.3 万倍,可以说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的理想能源。因此,太阳能的收集利用是

化学与新能源

化学与新能源 能源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学过程,能源消费的90%以上依靠化学技术。怎样控制低品位燃料的化学反应,使我们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使能源的成本合理是化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化石能源的转化及综合利用至关重要。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离不开以化学为核心的技术的发展。 什么是新能源? 1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合理的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改善和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开发利用主要包括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的科研、实验、推广、应用及其生产、经营活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应当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举的原则,宣传群众,典型示范,效益引导,实现能源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能源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全世界的能源仍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这些化石燃料储量有限,同时它们又是极其宝贵的化工原料,可以从中提炼和加工出各种化学纤维、塑料、橡胶和化肥等化工产品。将这样重要的化工原料作为能源来使用实在可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能源的消耗量愈来愈大。据估计,全世界石油、天然气和煤的储量最多只能供给人类使用一、二百年。因此,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就是探索新能源。目前研究开发的新能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热能与潮汐能 可利用的地热资源是地下热水、地热蒸气和热岩层。地下热水层一般在地下两千多米深处,温度80℃左右。将地下热水降低压力使之变成蒸气(在47.34 kPa 时水80℃沸腾),可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潮汐能利用的是海水涨落造成的水位差。此种能量可以作为动力来推动水轮机发电。地球上潮汐涨落中蕴藏的能量是巨大的,但建造大规模的潮汐电站技术上有很多困难,成本也较高。 2.太阳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