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热电联产的发展潜力

浅谈热电联产的发展潜力

浅谈热电联产的发展潜力
浅谈热电联产的发展潜力

浅谈热电联产的发展潜力

发表时间:2018-06-19T14:56:19.31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作者:黄颖

[导读] 摘要:热电联产就是生产电能和热能的工艺过程,是联合生产的一种高效能源的生产方式。

(广西四方汇通人才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市 530021)

摘要:热电联产就是生产电能和热能的工艺过程,是联合生产的一种高效能源的生产方式。其是以电站锅炉代替分散的小型供热锅炉,并且以最小的资金,以及环境和资源作为代价,来换取最高的投资效益,能源转换率以及能源设施效能。由此可见,热点联产具有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本文分析了热电联产的优越性,提出了一些建设经验,浅谈了热电联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热电联产;优点;发展

一热电联产概述

所谓热电联产技术就是一种建立在能量阶梯利用概念基础上的,并将供热和发电过程一体化的总能系统。热电联产是生产电能和热能的工艺过程,是联合生产的一种高效能源的生产方式,也是发电厂。热电联产的特点不但表现在调整了热能及电能生产之间的能量,使得其能量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还表现在由于热能供应方式的改变,而带来能量数量利用方面的好处。热电联产和热电分产相比,能够明显的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是全世界非常认可的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以及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重要措施,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率。因此,热电厂以热电联产效率高,以及环保效益好的巨大优势,而不断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热电联产的主要形式分析

2.1核电热电联产形式

热电联产就是将反应堆生产的热能转化为水蒸气,再送往汽轮机发电的同时,利用抽汽或者排汽进行供热。利用汽轮机排汽作为采暖热源的热电联产是核电热电联产的另一种方式,为保证供暖热源的参数,采用排汽压力为0.98Mpa的背压式汽轮机。自核热得来的新汽经过汽轮机做功后进入热网换热器,加热热网水,使热网水达到供暖所要求的温度。

2.2内燃机热电联产系统

由于内燃机的润滑油和气缸冷却放出的热量温度较低,而且该热量份额很大,几乎与烟气回收的热量相当,因而这种采暖形式在供热温度要求高的情况下受到了限制。而该系统中可以将余热回收分为高温余热回收和低温余热回收两种方式。其中,高温余热回收在余热锅炉中进行,用以对外供热,低温余热回收为内燃机冷却系统。

2.3燃气轮机热电联产系统

燃气轮机热电联产系统是通过利用燃气轮机的排气而提供热能,并对外界供热或者制冷。燃气轮机的排气在余热锅炉中加入热水,产生的蒸气可以直接作为生产用气或者居民生活供热。

三热电联产的优点

3.1有效的缓解当地的电量紧张问题

前些年由于很多原因使得电力工业的发展总是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由于长时间受地区的影响,使得电力供应局面非常紧张,直到现在才有所缓解。所以,热电联产的发展能有效的缓解当地电力紧张的被动局面。并且,有些热点厂已经成为当地的重要电源点。另外,热点厂通常都是建设在热负荷中心,且区域热电厂的上网用电量也会在本区域就近消化,而电力系统的大型电厂则要远离输电,从而降低线路的损失率。

3.2节能环保

热电联产的供热方式的最大优势就是节能环保。据专家介绍,热电联产和分散供热相比较,由于用能合理,从而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并且能够节约大量的燃料,这样就能相应的减少一些能源的开采和降低运输费用,另外,还能有效的缓解城市交通运输的紧张状态,降低分散小锅炉以及煤场或灰场的占用土地。

3.3改善环境质量

热电联产能节省大量燃料,锅炉容量大,热效率高,除尘效果好并能高空排放,故能有效地改善环境质量。不但节省了燃料,同时还减少了运煤和运灰渣的汽车尾气污染,对改善环境质量极为有利。

3.4提高供热的质量,促进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分散小型锅炉房由于受设备功能限制和煤质变化的影响,不易保证供热的质量,压力和温度的波动也会影响工艺生产,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居民采暖的小型锅炉房,一般为间接供热,供热时间短,温度低;热电厂集中供热为连续运行,稳定可靠供热质量高。现在不少的城市居民购买住房,先询问是不是由热电厂供热,足可见热电厂的供热方式已深受群众所喜爱。

四热电联产建设经验

4.1科学编制城市热电联产规划

热电厂建设强调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热力规划,并明确没有城市热力规划的热电项目不予审批,所以,现在很多城市和县镇均编制有热力规划。从国家下发的文件也要求各地编制热电联产规划,将热电建设纳入长期发展计划。

4.2提高热电技术设备的装备水平

要想不断的推动热电联产事业,提高热电厂的经济效益以及节能效益,就应当提高热电技术设备的装备水平。(1)推广使用硫化床技术,硫化床锅炉可以烧劣质的煤或者煤矸石,这样就能大大的降低燃烧后的灰渣,节能效果非常显著;(2)采用脱硫除尘的新技术,从而防止热电厂这个节能环保项目再成污染户;(3)大力开发热用户,不断的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热化率。同时,最大限度的开发集中供热市场,从而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4.3因地制宜的发展热电联产

因为各省、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自然条件与基础设施也有很大的不同,客观条件不一样,因此热电联产的发展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建设大型或中、小型工程,区域热电厂、小联片热电厂或自备热电厂均应按具体情况发展。

五热电企业热电联产的发展分析

(1)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行业,它的推行绝对离不开规划以及环保等部门的支持,在很多地方,人们的旧思想

浅谈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趋势的看法

浅谈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趋势的看法 姓名:蒲文柔 学号:2014102080 传统消费金融指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信心不断增强,消费心理不断转变,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良好。同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模式也有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般。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开始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之中。 从蚂蚁金服2016年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趋势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涉及领域十分广泛。目前公众知名度较高的互联网消费平台有:蚂蚁金服的花呗、借呗、微众银行的微粒贷、京东金融的京东白条、分期乐的大学生分期等。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优点 就目前自己接触过的京东白条来看,以点带面,我认为互联网消费金融有以下几大好处: 1.个人申请互联网消费贷款的迅速、便捷。一般申请的数额较小,审批速度、发放速度快,能够十分迅速、便捷的实现消费贷款,拉动大众消费的愿望。一般网络申请消费贷款,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得证明材料的要求。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就京东白条来说,只要准确、真实的填写相关信息,一般都会通过审批。 2.推动着消费方式、消费心理的不断转变,拉动经济的不断增长。网络消费金融平台给大众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消费平台,使大家的消费空间更加宽广。同时它也在不断拉动着潜在消费愿望转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推动着消费方式的更加多元化,不断塑造着一个有着更加开放的消费心理的社会氛围。许许多多有稳定收入

来源并且消费愿望旺盛的消费人群,能够通过网络消费金融平台实现最迫切的消费需求。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建议 但是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而目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没有一个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同时,我国目前征信体系不完善导致发展的低效率;此外,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开发主要表现为线上模式,并且各自所涉及的消费产品的范围还比较局限;最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触角一般只伸各大城市,而 农村地区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状况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因此,我认为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主要解决的便是以上的四大问题。下文是我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 1.加大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相关法律制度的推进。法律作为一种权威的力量,有保障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巨大作用。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而言,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其有序、健康发展的保驾护航的重要力量。对于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的广泛存在的互联网金融诈骗现象,就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言,加强这部分的法律建设更是刻不容缓。 2.完善征信结构、健全征信体系。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相对于欧美等国家发展进程还较为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征信体系的不完善,而征信体系关系到是否应该贷款以及贷款额度大小的重要问题。健全征信体系,完善对于个人的信用考察制度,有利于推动消费贷款的发放,可以极大地推进消费金融的发展。同时,互联网消费金融也会受益匪浅。对于完善征信体系,银行和非银行的传统金融机构应该加大责任力度,同时,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应完善客户信用的评价体系。 3.鼓励探索各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模式,不断开发新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消费需求。就目前而言,线上模式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运行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现状与问题 热电联产是国内外公认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国家有关文件均积极提倡发展热电联产,到目前我国热电联产装机已达16655 万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机的24.02%,占全国发电机组总容量的17.23%,是核电装机1082 万千瓦的15.39 倍,在世界上我国的热电装机容量也是名列前矛。 2011 年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等单位编制《发展热电联产指导意见》,其编制原则:总结“十一五”热电联产发展的经验,结合国家“十二五”热电联产发展思路,以141 号文件为基础,历史文件为参考,结合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的调查研究内容,以科学的和具有前瞻性的态度,合理全面的编写发展热电联产指导意见,指导“十二五”热电联产的发展。 目标: (1)凝汽供热两用机组装机7000 万千瓦。 (2)大中型凝汽机组改供热2000 万千瓦 (3)落实关停小型燃煤锅炉方案,实现代替小锅炉 3 万台,总容量10 万 吨/ 时。 (4)实现节约标煤量7500万吨,减少CO2180 万吨。 一、热电联产的现状 我国电力工业装机中,水电占22.36%,火电占73.43%,核电与风电仅占1% 及3%,发电量中火电点80.81%。 到2010年底为止,中国热电联产的情况:年供热量283760万吉焦,比2009 年增8.74%。 供热机组总容量达16655 万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机容量的24.02%,占全国 发电机组总容量的17.23%。是核电装机1082万KW的^ 15.39倍。

热电厂供热生产情况 (一)热电厂供热设备容量情况截止2010 年底,全国共有电厂供热设备容量16655 万千瓦,同比增长15.15%。 电厂供热机组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等气候比较寒冷的地区以及华北、华东等工业用热需求量比较大的地区。贵州、云南、西藏、江西、青海没有电厂供热机组。 供热机组增幅20%以上的省份是山西、吉林。 (二)热电厂供热量情况2010年,全国电厂供热量280760万吉焦,同比增加22562 万吉焦,增加8.7%, 1、供热量增幅较大的省市为天津30.49 和内蒙26.73%,比较多的省为吉林、黑龙江、山东、北京。 2、江苏省供热量又一次超出山东省,成为全国供热量最大省份。 3、山东省供热机组容量比上一年减少100万千瓦,供热量反而增加6282 万吉焦,系因为有些火电机组改造为热电联产,增加了供热量。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 2007 年热电联产的装机容量比2006 年增加21.42%,而年供热量仅增加 14.13%,说明有些新增加的供热机组,供热能力并未发挥出来。 2008年热电联产的装机容量比2007年增加1492万KW,(增8.71%)但供热量反而比2007年减少9949万GJ (减3.83%)。 2009年热电联产的装机容量比2008增加24.87%,年供热量仅增加3.4%,说明有些新增加的供热机组,供热能力并未发挥出来。 这说明很多新增加的大型热电机组,打着热电联产的旗号,以节能减排的名义新增的生产力,并未发挥作用

浅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概要:面临着网络的普及,日益恶化的网络安全威胁是网民们生畏,那如今的网络技术发野兔没迅猛…… 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威胁、网络安全意识、解决方案 正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球化,信息化网络裂变式高速发展,网络交流的频繁化促使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一些如银行事务,电子邮件、电子商务和自动化办公等事务,但随之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的开放性、互联性、匿名性也给网络应用带来了安全隐患……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致力于解决诸如如何有效进行介入控制,以及何如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分析技术,网络结构安全分析技术,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管理安全分析技术,及其它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策略。 网络安全威胁: 1) 网络窃听:由于在广播网络系统中,每个结点都可以读取网上传送的数据,网络体系结 构允许监视器接受网上传送的所有数据,使得窃取网上的数据或非授权访问变得很容易。 2) 假冒:利用重放数据帧的方法,产生被授权的效果,假冒另一实体进行网络非授权活 动。 3) 数据修改:在非授权和不能检测的环境下对数据的修改,当节点修改加入网中的帧 并传送修改版本时就发生了数据修改》 4) 完整性破坏:破坏数据完整性,包括设备故障或人为有意无意破坏修改系统信息。 5) 服务否认:受到网络攻击使网络设备或数据遭到破坏,并可能产生拒绝某种网络服务 功能的后果。 6)重发:重发就是重复一份保文或报文的一部分,以便产生一个被授权效果, 7)计算机病毒:这是一种人为编制隐藏在计算机中很难别发现且具有破坏能力的程序或代码,能够通过软盘、硬盘、通信连路和其他路径在计算机网络传播额和蔓延。 网络安全技术的分类: 一.虚拟网技术 虚拟网技术主要基于近年发展的局域网交换技术(ATM和以太网交换)。交换技术将传统的基于广播的局域网技术发展为面向连接的技术。因此,网管系统有能力限制局域网通讯的范围而无需通过开销很大的路由器。 网络层通讯可以跨越路由器,因此攻击可以从远方发起。IP协议族各厂家实现的不完善,因此,在网络层发现的安全漏洞相对更多,如IP sweep, teardrop, sync-flood, IP spoofing攻击等 二.防火墙技术 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如链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来实施检查,以决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允许,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 防火墙产品主要有堡垒主机,包过滤路由器,应用层网关(代理服务器)以及电路层网关,屏蔽主机防火墙,双宿主机等类型. 三.病毒防护技术 1) 阻止病毒的传播。 在防火墙、代理服务器、SMTP服务器、网络服务器、群件服务器上安装病毒过

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

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 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热电厂的建设是城市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律的重要措施,是集中供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热电联产事业的发展,特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各地区在指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法律细则和相关地方法规时,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知道发展和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措施。 第二条各地区在指定发展规划时,应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认真贯彻执行"能源节约与能源开发并举,把能源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按照建设部、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城市供热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建城[1995]126号),认真编制和审查城市供热规划。依据本地区《城市供热规划》、《环境治理规划》和《电力规划》编制本地区的《热电联产规划》。 在进行热电联产项目规划时,应积极发展城市热水供应和集中制冷,扩大夏季制冷负荷,提高全年运行效率。 第三条第三条热电来年厂规划必须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以热定电和适度规模"的原则进行,以供热为主要任务,并符合改善环境、节约能源和提高供热质量的要求。 第四条各级计委负责热电联产的规划和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各级经贸委负责热电来年厂的生产管理、热电联产技术该找规划的知道和项目的审批,各级建设部门是城市供热行业管理部门,各级环保部门要依照相关的环保法规对热电联产进行监督。 第五条根据国家能源和环保政策,各地区应根据能源供应条件和优化能源结构的要求,从改善环境质量、节约能源和提高供热质量出发,优化热电联产的燃料供应方案。 第六条在国务院新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出台前,热电联产项目审批暂按以下规定执行: 1. 单机容量25兆瓦及以上热电联产基本建设项目及总发电容量25兆瓦以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报国家计委审批。

互联网发展趋势

互联网2020发展愿景按照欧盟INTERNET2020的研究,未来的互联网是四个相互关联子集的统一体,分别是:人的互联网、实物的互联网、信息&内容的互联网和服务的互联网。以2010年为界,之前的发展主线是信息&内容互联网和人的互联网,在终端和网络基础设施渗透升级驱动下的应用创新。之后,O2O开启了服务互联网的发展主线,并将与物联网一起将互联网发展带入新阶段。这两个十年的划分对互联网意义重大,这就好比电力发明之后,从直流电到交流电的意义。大家都知道,交流电是特斯拉发明的,极大地增强了电力的远程传输能力,使得工厂的构建不需要局限于发电厂附近,从而为广泛的工业化奠定的基础。互联网在第一个十年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数字世界,但如果要把互联网的世界深入到实体世界乃至更远,就需要看第二个阶段的发展了。 2 互联网的第一个十年发展回顾2000-2010年,是信息&内容互联网与人际互联网的良性互动的十年从内容吸引用户、用户消费内容的web1.0到用户吸引用户、用户创造内容的web2.0,互联网进入良性循环,用户快速增长、内容极大丰富。移动互联网丰富了信息&内容消费的场景,而当其天然的位置属性将越来越多的实体世界场景带入数字世界时,我们忽然发现互联网可以连接的不再仅仅是信息、内容和好友了。2008年之前,业界对互联网发展方向的判断大致是web1.0,web2.0到web3.0。但2008年之后,随着智能终端和高速无线网络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尤其是mobile app代表了互联网发展方向。2011年,有人提出SoLoMo的概念,继承和总结了前两段脉络,开启了线上线下融合业态的投资风潮。中国互联网发展与上述脉络基本一致。2007年左右有网民-网友-网商三阶段说,对应门户、QQ和淘宝的崛起和用户行为的变迁。中国移动的梦网在2008年之前是移动互联网代名词,后来迅速衰落,而PC互联网巨头则成功地将影响力移植。2011年至今,O2O获得了持续而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一段 3 互联网的第二个十年的前半段2010-2020年,将是服务互联网与物联网良性互动的十年服务互联网(Internet of Services)指以互联网形式提供各种服务或将各种服务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O2O和云服务分别开启了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的互联网化,但两者向产业链纵深发展时都面临瓶颈,物联网将线下世界转化为数字信息映射到线上,打开了企业运作的黑匣子,为服务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生活侧服务互联网-O2O及其发展。O2O的最初形态是电子优惠券。过去几年,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传统服务拥抱该模式,市场不断垂直细分,比如打车、旅游、餐饮、美甲、家政、摄影、教育等;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环节可实现线上运营,比如不仅在线买票还可在线选座、不仅在线购买产品还可在线设计产品,等等。最初,正如web1.0把传统媒体的内容搬上网一样,服务和产品本身并未变化。现在,C2B其实是重复web2.0的故事,只不过从用户创造内容变成了用户定义服务&产品。然而与改变内容生产方式相比,改变服务&产品的生产方式要困难得多生产侧服务互联网-云服务及其发展。云就是互联网。最初,云只改变了传统软件的开发、部署、使用和维护方式。后来,更多新特征[1]重塑了整个企业经营环境,使其可以快速扩展价值网络、灵活管理商业生态和内部流程。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以云服务形式提供,不仅包括Iaas、Paas和Saas,还包括Daas数据即服务、BPaas业务流程即服务等。基于移动云的BYOD服务则把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与企业流程灵活结合。但是,还有很多商业网络所涉的要素、流程和关系未被数字化,这既是生产侧服务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潜在空间,也是现实障碍物联网终于等到了用武之地。物联网1999年就提出来了,最初形态是RFID,目前RFID在零售供应链的渗透率也不足20%,后来被称为机器通信M2M。长期以来物联网被视为一个遥远的愿景。2012年,情况忽然不同了,思科、德国和GE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强调物联网的重要性。(注:最近思科14亿美元收购了成熟领先的物联网平台Jasper)万物互联的独到之处在于将“流程(Process)置于四大要素之首。这个概念类似于工业4.0中的端到端集成,也就是从底层采集数据的物联网到顶层交付最终价值的服务物联网全程打通。所以,这两个概念都是跨越了生产侧和消费侧的。工业互联网则局限在生产侧,

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

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康艳兵 张建国 张扬 摘要: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一种公认的节能环保技术,目前我国的热电联产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在回顾分析我国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市场发展现状,并分析了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市场潜力。分析结果表明,大力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将可在“十一五”末形成1亿吨标准煤以上的节能能力,从而为推动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做出更大贡献。进一步分析了挖掘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能潜力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热电联产,集中供热 一、前言 热电联产是热能和电能联合生产的一种高效能源生产方式。以燃煤方式的热电联产和热电分产进行比较,为产出同样数量的热力和电力,热电联产方式可以比热电分产可以节约1/3左右的燃煤(仅从热源角度进行比较,未比较二者的热网损失),综合效率可由50%提高到75%(如图1所示)。 图1燃煤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的能源效率比较 目前,我国的热电联产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2006年,我国单台6MW 及以上的供热机组装机容量已经增长到80.48GW ,占全国同容量火电装机容量的 18%左右。从中长 期看,我国未来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有效促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将为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和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我国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政策回顾 我国政府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出台了一 25 (电力) 50 (热力) 75 77 100 ηh =50% ηe =25% ηh =65% ηe =33% 75% 50% 热电联产 热电分产

陈宏彬浅析网络娱乐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陈宏彬浅析网络娱乐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2016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浅析网络娱乐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etwork entertainment is analysed 学院:文学院 专业班级:新闻学1202 姓名:陈宏彬 学号: 指导教师:吴甜讲师 完成时间: 2016年3月 28日 二〇一六年三月

论文题目:浅析网络娱乐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专业:新闻学 学生:陈宏彬签名: 指导教师:吴甜签名: 摘要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在网络上播出的娱乐节目就是网络娱乐节目,但其实不然,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网络娱乐节目与电视娱乐节目在平台、定位、营销模式等许多方面都存在不同之处。网络娱乐节目的出现不到十年时间,最初只是少量的网站进行尝试,并没有大规模的发展,但随着2013年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各大视频网站为了应对高价的版权费,纷纷大力投资网络娱乐节目,一时间网络娱乐节目迅速发展壮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蓬勃发展中,仍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其中诸如植入式广告严重、对明星人物依赖较大等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网络娱乐节目;版权保护;同质化;

Titl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homemade drama Major: Journalism Name: Chen Hongbin Signature: Supervisor: Wu Tian Signature: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people there has been a misunderstanding, think that as long as the entertainment programs broadcast on the network is the network of entertainment, but it's not, careful analysis we found that the network entertainment program and TV entertainment programs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platform, positioning, marketing model there are differences. The emergence of network entertainment in less than ten years, the original is only a small amount of website to try, and no large-scale development, but as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2013 countries, major video sites in response to the high price of royalties, have to invest heavily in the network of entertainment, at that time the network entertainment to grow rapidly. But it is undeniable that in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still has exposed many problems. Among them, such as product placement is serious, depend on larger issues such as the star characters are worth further discussing. Keywords: Network entertainment; copyright protection efforts increased; homogenization

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总体状况和政策

摘要: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总体状况,发展特点、已达到的水平、发展趋势、设备制造简况,热电联产对改善环境的贡献,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电力法》修订和电力体制改革对热电联产的影响和《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执行情况与国外发展热电联产的优惠政策以及建议制订促进热电联产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 关键词:热电联产节能环保方针政策 一、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总体状况 1、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简史 (1)热电联产的兴起与发展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在一些工业内,建设了区域热电厂,由于当时缺乏热电建设经验。基建计划不落实,热负荷误差很大,致使一些热电厂的经济效益未能充初期。 从1953年到1967年期间,正是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初期,也是各地电网发展的初期。一般是城市建筑密度低。热网投资大,工业热负荷为主,民用采暖热负荷很少,而工业热负荷一般是提出的偏大偏早,投产后热负荷很长时间上不来。热电的热化系数几乎均大于1,因而实际经济效益不高。这一时间由于以供工业为主,绝大多数热电厂选了抽汽机组,以保证供汽供电。这一时间新投产6000千瓦及以上的供热机组容量占火电机组总容量的20%,居世界第2位。 (2)1971-1980年期间 在1971年-1975年期间,由于中央政策和其他影响,工业布局分散,没有中长期的工业建设和城市规划,因而制订热电厂的发展规划没有基础,只能在短期计划中做些安排。1976年-1980年仍然没有相对稳定的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但后期国民经济恢复发展较快,热电厂建设开始增加,投产供热机组97.5万千瓦,占新增火电装机6.8%,但公用的供热机组只占23%,也就是说该阶段自备热电厂的比重增大了。 (3)“六五”计划时期热电联产建设开始新发展 1981年以后,中央提出到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提高到小康水平的宏伟战略目标,在能源政策上提出了节约和开发并重方针,在节约能源上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鼓励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中设置了节能机构,国务院建立了节能办公会议制度,国家计委在计划安排上专列了“重大节能措施”投资,支持热电厂项目建设。 “六五”和“七五”期间原国家能源投资公司节能公司共参与节能基建热电项目291个,总容量688万千瓦(其中小热电221万千瓦),总投资91.6亿元,其中节约基建投资52.6亿元。1998年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原电力部、建设部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热电联产事业的健康发展,以计交能(1998)220号文印发《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若干规定》,文件提出了考核热电企业的新标准。为适应燃料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的发展,2000年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以急计基础(2000)1268号文印发《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加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和有关方针政策性内容。 2、我国热电联发展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经过50年来热电建设的经验积累,目前已形成一条中国式的热电联产发展道路。 (1)以前热电厂的建设主要是在已有的工业区内搞热电联产,代替目前分散运行的小锅炉,因而热负荷比较落实,资金易于筹集,建成后能较快的形成供热能力,发挥出较好的经济效益。改革开放各省市都建设一批开发区,为统一解决入住企业供电供热问题,各开发区都将热电厂做为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基础设施,因而又促进热电联产的新发展。 (2)热电厂建设强调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热力规划,并明确没有城市热力规划的热电项目不予审批,因而现在很多城市和县镇均编制有热力规划。将热电建设纳入长期发展计划。

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

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趋势 从现状来看,“互联网+”处于初级阶段,是个都在热谈但是没有落实的理论阶段。各领域针对“互联网+”都会做一定的论证与探索,但是大部分商家仍旧会处于观望的阶段。从探索与实践的层面上,互联网商家会比传统企业主动,毕竟这些商家从诞生开始就不断用“互联网+”去改变更多的行业,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可循,可以复制改造经验的模式去探索另外的区域,继而不断的融合更多的领域,持续扩大自己的生态。 互联网+真正难以改造的是那些非常传统的行业,但是这不意味着传统企业不做互联网化的尝试。很多传统企业都在过去几年就开始尝试营销的互联网化,多是借助B2B、B2C等电商平台来实现网络渠道的扩建。更多的线下企业还停留在信息推广与宣传的阶段,甚至不会、不敢或者不能尝试网络交易方面的营销,因为他们找不到合适的方案来解决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的冲突问题。还有一些商家自搭商城,但是成功的不是太多。但是自创品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经营的服装及零食等商家已经摸索出了一条电商之路。 与传统企业相反的是,当前“全民创业”时代的常态下,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些项目从诞生开始就是“互联网+”的形态,因此它们不需要再像传统企业一样转型与升级。“互联网+”正是要促进更多的互联网创业项目的诞生,从而无需再耗费人力、物力及财力去研究与实施行业转型。可以说,每一个社会及商业阶段都有一个常态以及发展趋势,“互联网+”提出之前的常态是千万企业需要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后面的发展趋势则是大量“互联网+”模式的爆发以及传统企业的“破与立”。 本文尝试结合互联网线上线下的常态,做一个“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预测,希望对正在关注“互联网+”的朋友有所启发。 趋势一:政府推动“互联网+”落实 “互联网+”是全国性的,就如“三个代表”一样,各地政府都会提出建设主方案,然后招标或者外包给能够帮助企业做转型的服务型企业去具体执行。在今后长期的“互联网+”实施过程中,政府将扮演的是一个引领者与推动者的角色。 一是发现那些符合政策并且做的好的企业并立为标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挖掘那些有潜力的企业,在将来能够发展成为“互联网+”型企业,算是案例。

浅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浅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金融、社会和人们生 活的各个领域,网络金融、网上购物消费、网络银行等电子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 其是加入WTO,经过网络革命洗礼的外资银行,进驻中国市场后开始在电子化、网络化 方而捷足先登。件随着网上银行、网络证券等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 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但与此同时,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积极有效地的应对全球金融 服务提供的挑战,又不失时机的抓住机遇,建立网络金融的发展新战略,是摆在我国金融业界的新问题。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客户持续增长 面对着风起云涌的第三方支付公司、P2P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平台大举进军金融服务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零售业务。银行除了不断完善电子银行和网上商城等平台外,不少 银行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新模式。2011年全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达到781万亿元,注 册用户数达到4.34亿户,是美国总人口的1.4倍,目前仍逐年增长。 (二)业务品种不断完善 银行业在占领和巩固电子商务市场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如果仅仅把业务停留在支付、结算等领域是远远不够的。某国有大行同时上线两大电子商务平台“善融商务个人平

台”、’‘善融商务企业平台”。这二大平台不仅为客户搭建交易平台,还为客户提供支付结算、托管、担保和贷款融资等全方位服务,有望创新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信贷融资的新模式。银行创建的电子商务平台不仅有利于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银行了解客户全面、真实的信息和数据,可以不断完善批量化信贷业务的数学模型,提高小微企业和零售贷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范职业操守不良带来的道德风险。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完善和开拓互联网金融的业务领域。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创设小微企业互联网交易平台,企业在网上提出贷款申请和财务数据,银行据此进行评分,通过线上和线下互动,企业在无抵押、无担保情况下就可能获得贷款融资。(三)交易成本的降低 网络金融的发展,客户对原有的传统金融分支机构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则是利用银行提供的网上银行进行交易,网络交易无须面对面、无须等待,这样在客户服务方面,金融机构所需的不再是原有的柜台人员,而是一套完善的、使用方便快捷的软件设施,如POS机,ATM机,网上银行及客户终端等,这样不仅可以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随时随地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标准化和规范化所提供的服务,不仅提高了银行的服务质量,还大大降低了柜面的压力,提高了客户的金融交易需求。 二、我国互联金融发展的前景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互联网的普及范围不断扩大,我国的金融行业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形成的革命性的冲击,代表这一个新的

我国热电联产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热电联产的现状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8-08-02T14:36:23.1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作者:汤拥华曹新聪 [导读] 摘要:热电联产具有燃料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程度低等优势,代表了先进能源结构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成为了许多发达国家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方式,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京能集团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046021) 摘要:热电联产具有燃料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程度低等优势,代表了先进能源结构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成为了许多发达国家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方式,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次研究从我国热电联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阐述了相关工作的发展方向、发展措施及注重要点,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关键词:热电联产;现状;发展 引言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世界各国都纷纷开始探索先进的能源结构。热电联产,是指在同一电厂中将供热和发电联合在一起,可实现热能与电能的联合高效生产,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阶段,许多国家都将热电联产作为节约能源与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在德国、英国、丹麦和荷兰等发达国家,热电联产机组占同容量火电机组比例已超过60%,各级管理部门还制定了许多相关扶持政策,包括为热电项目减免税收、缩短热电资产的折旧年限、对热电项目给予低息贷款等等。近年来,我国热电联产工作推进较快,并为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文章阐述了我国热电联产工作的现状,并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促进热电联产发展的有效措施及注重要点。 1我国热电联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我国热电联产工作的现状描述 目前,我国已建成6MW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约2300台,总装机容量超过7000万kW,热电联产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9%,并承担了全国约80%的工业供热和约30%的民用采暖供热。现阶段,我国的热电联产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其一,企业自备电厂。提供生产所用的工业蒸汽并兼顾企业自身用电,通常情况下规模较小、分布分散。其二,国有热电厂。相比而言规模较大,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等。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自备电厂由于其较高的经济与环保投入发展较为受限,国有热电厂的大容量供热机组越来越多。 1.2我国热电联产工作的存在问题 首先,由于国家政策对热电比的要求,我国热电联产机组平均容量小,热效率相对也较低。其次,热负荷数据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投入运行后以纯凝工况运行为主。第三,较低的热价导致热电厂以电补热,而燃料价格的不断提高又压缩了自身的利润空间。最后,大容量热电联产机组立项决策分析阶段的工作程序和标准尚未规范。 2热电联产建设经验与技术发展趋势 2.1热电联产建设经验 2.1.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争取各方支持 为促进热电联产事业的发展,国务院、国家计委及有关部门制订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涉及能源、城建、环保、电网、交通运输、水源、银行和各热用户等多方面的关系。因此,必须由有权威的地方综合部门领导协调。 2.1.2加强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1)做好前期工作。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完善和形成了关于前期工作的一系列政策、规定,使热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与评审走向规范化。强调和加强了热力规划的编制工作,认真落实热负荷。坚持“以热定电”,合理确定装机方案,确定工程采用“招标方式、专家评审、层层把关”的模式,引入竞争机制。(2)加强建设期管理、缩短工期、降低造价。(3)加强运行管理和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1.3因地制宜发展热电联产 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气候和自然条件与基础设施也有很大不同,客观条件确定了热电联产的发展一定要依据每个工程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建设大、中、小型工程并举,区域热电厂、小联片热电厂和自备热电厂均应按具体情况发展。 2.2热电联产发展趋势 2.2.1大型供热机组的比重增加 目前已有北京、沈阳、吉林、长春、郑州、邯郸、秦皇岛和太原等中心城市安装有200、300MW大型抽汽冷凝两用机组在运行,在城市集中供热方面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一些城市为适应工业与民用热负荷的增长,代替50~60年代建设的小型供热机组,正建设单机100、140MW 的大型供热机组。 2.2.2推广循环流化床锅炉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可以燃用劣质燃料,这就为一些地区有劣质燃料而销售困难的情况带来希望,推广循环流化床锅炉,然用当地劣质燃料和含硫较高的煤,有利煤炭工业发展。目前我国已有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近200台,在126个电厂中运行。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也有22台在运行,最大的为410t/h,正在向大型化发展。 2.2.3城市发展热、电、冷联产 随着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暖范围已突破数年前中央的规定范围,由北方向南方一些地区扩展,在南方的一些省、市由于银行、宾馆、饭店、商场和文体设施等公用建筑的增加,人民居住条件的变化,对空调制冷的需要也日益迫切,为此一些地区已发展一批以热电厂为热源的集中供热与制冷系统,溴化锂制冷负荷的增加,使热电厂的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2.2.4在条件适合的地区利用现有工业锅炉发展 热电联产我国目前有单台容量大于10t/h的工业小锅炉29.4万蒸t/h,如果将其中的1/3改造为热电联产将装供热机组8GW,这将对缓解电力紧张,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将给建设单位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2.2.5现有中低压凝汽机组改造为热电联产 我国目前尚有9.3GW小型凝汽机组,煤耗高、热效率低,需进行技术改造。现在一些有条件的中小机组已结合当地的热负荷需求改造为供

互联网发展趋势

浅谈互联网发展趋势 【摘要】互联网是二十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对于互联网,我们的未知远大于已知,更大的发展和影响在未来;如何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关键字】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新变化世界互联网发展特点意见“十一五”以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信光缆规模已经是全世界最大,互联网网民人数居世界第一,乡镇互联网开通率已达100%,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互联网网民总数达4.57亿,手机网民总数为3.03亿,网站数量为191万,网页数量达到了600亿,网络出口带宽达到1098G。基于信息和交易的互联网服务成为新的增长点,通信运营企业纷纷加快创新转型,互联网企业迅猛成长扩大,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总市值已超过万亿元人民币。 这些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面进步。我国互联网管理工作卓有成效,经受住了一系列重大事件的严峻考验,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当前,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世界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出现一些

新的特点:一是传统互联网加速向移动互联网延伸;二是物联网将广泛应用;三是“云计算”技术将使网民获取信息越来越快捷。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演变,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在信息形态方面,信息传播形式以文字为主向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态转变;二是在应用领域方面,我国互联网正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延伸,互联网开始逐步深入到国民经济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三是在服务模式方面,互联网正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四是在传播手段方面,传统互联网也正在向移动互联网延伸,手机上网成为新潮流。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和把握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发展为契机,推动服务和技术的发展,提升信息服务能力。 对此结合产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趋势,我有四点意见: 一是进一步加快宽带网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国纷纷推出国家宽带计划,推进宽带到用户的普及应用,如有的国家提出,宽带技术与一个世纪前的电一样,是经济增长、就业、全球经济和创造更多美好生活的基石。尽管我国近些年的宽带网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因此我们要加快光纤到户、到楼的建设,推动宽带产业的发展。 二是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移动通信的发展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网络随时随地可接入的便利性使得移动终端成为新的媒体资源,比如手机搜索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之一,下一步智能

燃气热电联产发展的优势和主要影响因素

燃气热电联产发展的优势和主要影响因素 天津市正式被列入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急需将节能减排的工作纳入天津市“十二五”规划,为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天津市正在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节能降耗减排力度,将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和无燃煤区划定工作,严格控制新增燃煤总量和新建燃煤锅炉供热设施。 天津市的能源结构正在向有利于环保和高效的趋势发展,建设清洁、高效、低污染、低排放的分布式天然气能源站,地热和地源热泵供能系统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对天津市的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1、燃气热电联产的优势 1.1 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相比较 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相比较,最大的优点是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我国的电力工业一直发展大机组、大电厂、和大电网。因为发电机组容量越大,发电效率越高,单位千瓦的投资越低。由于长期以来电力工业的主体是以燃煤作为燃料的火力发电,正是因为这样的大集中模式是发电过程中排出的热量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被白白排放到大气中;在加上输电过程中的线路损失,就使得终端使用电力的一次能源效率很低。 对于凝汽式火力发电厂,能量总损失约为60-70%(包括锅炉效率、汽轮机内效率、汽机和发电机损失、冷却水热损失等),发电效率只有30-40%,其中能量损失最多的是凝汽冷却水源,一般是通过冷却塔将能量发散至大气中,这部分能量品位低数量大,约占燃料总能量的45-55%。 在传统发电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热电联产,即把电厂排热的一部分回收,并通过热力网输送给用户哦,从而大大提高了一次能源效率。热电联产的基本目的,是将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后的蒸汽或适当提高汽轮机尾部蒸汽压力,满足对外供热的需求。通过这种废热利用,热电厂的总能量利用率可提高70-85%。 若从热电分产考虑,供热热源的能量利用率主要取决于锅炉热效率,若考虑锅炉热效率在60-80%之间变动,则热电分产的综合能量利用率约为45-60%,则热电联产比热电分产能量利用率可提高25%左右。这是国家鼓励发展热电联产的基本依据。 天然气热电联产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效益,也是提高天然气利用经济性的一条途径。只有提高天然气的利用率,同时产生高附加值的产品,才可能提高天然气利用的经济效益。 1.2 燃气热电联产的利用效率高 从能源利用角度讲,天然气的利用方式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 供热或发电。然而,天然气无论是单纯用于供热还是发电均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从供热角度讲,通过燃烧天然气加热媒质(水)来供热,能量的利用率太低。这是因为,天然气燃烧的最高温度可达2000℃以上,而通常制热所需的温度仅在200℃~300℃,甚至50~70℃,悬殊的温差,带来极大的能量损失;如利用天然气发电,则有成本高的问题,我国天然气的价格比较昂贵,按同比热值计算,天然气的价格是煤炭价格的4 倍以上,专门建造天然气电站用于发电,目前尚不能为一般用户所接受。 能否利用天然气这种能源,既供热,又发电,实现热电联产,实践表明,利用天然气实现热电联产不仅在理论和技术上完全可行,而且大大提高了天然气的利用效率与效益,是合理使用天然气的极佳方式。 天然气热电联产技术方式是对天然气发电机组进行余热利用,发电机排烟管排出的废气温度高达560℃,通过热复用装置(废气锅炉)吸收废气的热能,同时把发电机排烟温度控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发展始于冷战时期,在60年代末期由于美苏之间的全球争霸,为了预防核战争对本国通信系统的影响,美国开始研究如何防止核打击。这也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理念——在遭受一次核打击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并保持通信不被中断。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陆军网络APRANET——先进网络基础结构,这个网络与传统的通信网有很大的差别。传统通信网的发展经过了磁石、步进、纵横最后发展到程控,直到现在的ISDN、BSDN、ATM等等移步转移模式这样一个宽带网络的发展趋势,再下一步可能就是NTN这种互联网络结构。 首先,互联网是没有中心的,互联网的结构是无中心的结构,这也是为了当初一个最基本的目的,没有任何一个打击能够把它的中心控制部门摧毁,它的每一个结点、每一个连接点在遭受打击之后都能够与其他结点迅速恢复并进行通信。 第二,互联网的寻址方式是全球寻址,也就说它的地址资源是在全球进行统一的配制的。现在大家所使用的互联网是IPV4的网络,这个网络现有的地址总数大概在40多亿个。互联网是由美国开发演进而产生出来的,所以网上地址资源、地址资源的分配实际上也是由所美国所控制的。现在美国所拥有的IP地址总数有20多亿,近30亿个,占全球的74%左右。中国现在拥有非常少的地址资源,也就5000万左右,只占1%多一点。 互联网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是军方的一个系统,然后演进并逐步扩大它的应用。开始是四家大学进行互联,然后扩展到13个点,形成了10个美国国内辅根服务器放置地点。在此之后互联网尽管应用于教育和科研部门,但它的快捷性和便利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部门包括许多政府部门应用起来。在商业部门开始参与之后,互联网商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联邦调查局曾在1984年进行过一次调查,要求美国所有参与互联网的研究机构和当时与互联网互联的机构就以下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美国把互联网推向全世界,它对美国的安全、发展会有什么影响,会有哪些不利方面,大家的建议是什么。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筹备前后我们也曾与美国互联网的机构和美国一些研究互联网TCP/IP协议的专家进行沟通,他们也谈到这件事,很多人提出了建议,其中就包括互联网建立之后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如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象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这些事情在当时都有预见。在综合平衡各种意见之后,美国政府决定还是把互联网商业化,推向全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思维和贡献,美国对互联网在全球的应用、对网络为全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美国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把它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意志力植入到了互联网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最基础的寻址方式,因为互联网的地址资源关系到整个互联网的发展空间。现在,地址资源由ICANN这个组织进行全球分配,ICANN是全球域名和数字资源分配的机构,这个机构是美国专门成立的,它的前身是IANA,是专门成立起来用于全球互联网资源分配的。美国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把互联网控制起来。那它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呢,这是美国和别的国家思维不一样的地方,它提出互联网是无国界、无管理、无法律、无政府的,是民间产生的一个网络。ICANN是一个民间组织,民间组织的特点是尽管有政府部门的参与,但政府只被当作是一个政府咨询委员会,不起决定作用,由ICANN理事会的19名成员决定全球网络地址资源分配政策。通过这一点,它就可以把全球地址资源的政策掌握在自己手里。ICANN与美国商务部签订协议,由美国商务部授权它进行互联网地址的分配,ICANN在互联网管理方面制定的任何政策都必须经过美国商务部的同意。通过这一点就可以避免其它政府通过联合国或其它政府间组织去呼吁在互联网上各国应该平等的这类倡议,同时又把全球的地址资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对于这一点我们和世界各国都很清楚。所以从98年、99年开始在接入互联网、应用互联网之后,全球普遍要求对当时的IANA进行改革。原来ICANN的所有理事全部由美国人担任,现在则由五大洲的网民投票推举理事,中国科学院的钱华林研究员在去年6月23日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