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代币法在儿童青少年行为矫正应用的新进展

代币法在儿童青少年行为矫正应用的新进展

代币法在儿童青少年行为矫正应用的新进展
代币法在儿童青少年行为矫正应用的新进展

专业选修课《行为矫正与训练》论文

代币法在儿童青少年行为矫正应用的新进展及其评述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专业:心理系

年级:06级

姓名:李晶

学号:20061801010107(17)

代币法在儿童青少年行为矫正应用的新进展及其评述

【摘要】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心智还未成熟,出现了很多问题行为,需要及时给予行为矫正以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代币法的出现,为青少年儿童的行为矫正提供了有效的策略。本文从代币法的背景、含义、原理、干预过程、注意事项及研究意义等方面介绍了代币法在儿童青少年行为矫正应用的新进展且进行了综合的评述。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代币法行为矫正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心智还未成熟,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情绪波动很大,喜欢独立思考,有着强烈的成人感和自尊心,渴望了解社会,了解人生。然而心理的不成熟使他们叛逆、任性、焦躁、学习散漫,出现了很多问题行为,需要及时给予行为矫正以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代币法的出现,为青少年儿童的行为矫正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一、代币法的背景及相关研究

代币法是心理咨询中常见的一种行为疗法[1]。20世纪初,有些心理学家不满意当时的心理学对心理现象的主观推测,他们就试图使心理学跟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把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一个不承认自己是心理学家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很多人将他的经典条件反射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开端。巴甫洛夫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而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建立了操作条件反射,更推进了行为主义的发展。而行为疗法就是依据行为主义的条件反射与行为学习的原理,消除和纠正异常行为并建立一种新的条件反射和行为的治疗方法。到了20世纪70年代,在整个心理治疗领域中,行为治疗被称为第二种势力,是心理治疗发展史中的第二个里程碑。

代币的方法,一开始主要运用于改善精神病人的行为。1961年艾利翁和艾伦在美国伊利诺州安娜州立医院首创了代币法(token economy)[2]。该疗法通过强化作用来增加患者适宜行为的发生频率。比如,他们用代币物(token)鼓励病人去清洁自己的房间,或帮助厨房做事,或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等等。病人每做好一件事,就得到一定数量的代币物。病人可以拿这些代币物到医院的小卖部去换取香烟、牙膏、糖果等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在1968年Atthowe 和John[3]就采用代币制治疗60个精神病人,大多是慢性退化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余下的一部分患有器质性精神损伤,治疗结果表明,患者在参加集体活动、控制尿床、病友间的合作互助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不足的是,这个实验未采用控制组。随这学科的进步,在采用代币制对不适当行为进行干预时,它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也越来越高。在1977年,Paul 与Lentz[4]进行了一项较为系统的、控制较好的研究。这项研究为期四年,主要比较了代币制与一个内容丰富的环境疗法和医院控制疗法的疗效。总体来说,代币制要优于其他两种疗法。Paul与Lentz 进行了随访调查,发现92.5%的代币制病人适应良好,71%的环境疗法病人和48.4% 的医院控制疗法病人也能适应良好。其中l0%的代币制病人能够独立生活。在2000年LeBlanc和Linda[5]等使用代币制对1名26岁的中度智障男子的社会不适当行为进行干预。此研究的目标行为是不适当的社会交往行为,不适当的性行为,不适当的言语攻击。结果显示,经过代币制和反应代价对被试的行为进行干预,被试的不适当社会行为有所减少,正向

的社会行为例如主动发起谈话,握手等行为可以有很好的增加与维持。

70年代后,代币法逐渐运用于学校教育领域,用来改善课堂上青少年儿童的捣乱行为以及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在2004年Filcheck和Holly[6]等人研究了代币制(以纽扣为代币,如果学生表现出遵守班级纪律,就奖励一个纽扣,学生可以用它去交换想要的强化物)和反应代价(学生表现出违背班级纪律的行为,就扣除一定数量的纽扣)使用这2种方法同时去干预学龄前儿童的课堂行为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Tarbox 和Tarbox[7]等人在2006年使用代币制来增加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的参与行为。结果显示代币行为强化法能有效增加自闭孩子的参与行为并且在撤消强化物之后,良好的参与行为也能持续进行。在我国也有很多相关研究,1995年边玉芳和邵春晖用代币制矫正一小学生课外作业潦草行为使不良行为得以矫正[8],2008年杜卫华和周晖有效地运用代币制增进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童注意力[9]。

代币法实际上是系统运用代币来矫正不良行为的整个过程。代币制在改善青少年儿童行为方面的研究很多,应用非常广泛。如改善青少年儿童上课跑出教室的行为,养成青少年儿童完成作业的习惯,改善青少年儿童上课随意讲话行为,增加青少年儿童的学业性行为,改善青少年儿童的攻击行为,改善青少年儿童咬指甲的行为等,几乎涵盖了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10]。它既可以用于正常学校儿童及各年龄青少年的不良行为的矫正,也可以用于治疗精神病者、弱智儿童[11]。尤其对于学前儿童,行为的习惯还没有形成或者说还没有稳固,通过系统地运用代币制可以比较容易矫正不良行为。

二、代币系统的含义

如果一个刺激本身不具有强化作用,而是通过和一个强化刺激(无条件强化物或被其他已被强化的强化物)相联系才能获得强化力量的,那么这个刺激就称为条件性强化物。凡是能够累积并用来交换其他强化物(后援强化物backup reinforcer)的条件性强化物,称为代币(token)。凡是使用代币作为强化物来进行的行为矫正计划,就称为代币系统(token economy)[12] [13]代币法是在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形成并完善起来的。代币法是指把奖励的结果用虚拟的货币量化,完成了规定的事项就奖励规定数量的代币, 然后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用代币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是实现自己的愿望[14]。

三、代币法的理论基础及原理

代币法的理论基础是沃尔夫和考利斯(1936~1937)用黑猩猩做的一个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考利斯先教一只黑猩猩学会用一种自动贩卖机,令其学会投入一枚币,启动按钮,而后获得葡萄,接着教它使用另一种机器,即拉动一条附有弹簧的拉杆,杆的另一端附有葡萄,猩猩必须用力拉动,才能获得葡萄,等这个动作熟练以后,杆的另一端附有一枚币以代替葡萄,结果发现猩猩会想办法先获得币,然后将币投入自动贩卖机以取得葡萄。后来兑换的标准提高,要用两枚、三枚以上才能获得葡萄,猩猩逐渐地学会了在换取葡萄之前,将代币储存起来的行为。

其主要原理是:

1)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就是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形成特定的“刺激—反应”关系的获得过程。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里,控制变量是实验者所设定和控制的实验变量,即第三变量。在斯金纳操作箱里,只要老鼠“压杠杆”(第三变量),就能取得“食物”,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将这第三变量与我们的目标行为联系在一起。

2)强化,这里主要是指阳性强化,也就是鼓励法。强化是使一个人积极寻求目标行为

或活动的原因。每次完成所指定的行为或没有发生规定禁止的行为,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3)行为自控,人的行为可以自己调控自己,不一定被外界左右。一个人的认知会有相应的行为反映。因此心理学家认为,个体既然可以通过社会学习形成那些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这些行为,反之亦然。人的主观能动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4)消退训练,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当某种行为不得到强化或不被引起重视时,行为就会消退。这种强化是指没有过多的受到重视和批评。如小孩子在班级里调皮捣蛋若不受到老师的过多批评和注意,行为可能就会消退。

总的来说,代币法是结合奖励法、行为塑造法、行为契约法、自我调控于一体的方法。其主要目标是目标行为的出现或某种不良行为的减少或消退,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于提高一个人的持之以恒的能力和对某方面的兴趣产生很大的帮助。在共同协商下,制定了行为契约,只有严格按照契约上的规定来执行,在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的自我调控下,才能塑造新的行为,从而得到奖励,这种奖励又既而对行为的改变以及自身的意志力进行强化,从而最终得到目标行为。

四、代币法的特点

(一)它能在有效行为出现后及时、方便的支付(强化)。

这样就能用它们来连接目标反应与支持强化物之间的长时间拖延。就效果而言,延时强化远逊于即时强化。因为个体常常会追求即时的满足,但社会化的要求又希望一个人能够适应延时强化,而行为干预时常常受条件的限制较难实施即时强化。运用代币制,一方面可以及时授予代币,这一般不受条件限制,另一方面又要求必须过一段时间才能按规定按“菜单”换取代币物。这样就能使个体从追求及时强化过渡到适应延时强化。比如说一般的奖励,往往因为意义较为深远的奖励物不在身边而无法及时进行有效的奖励,也有时为了显示奖励的慎重,非要等待青少年儿童达到预期行为后方才实施奖励。这很容易使青少年儿童刚刚显示出来的一点点上进心被忽视,影响了他们的发展。代币制由于目标行为简单易行,代币可以随身携带或随时给予,能够针对青少年儿童的上进行为及时给子奖励,最大限度的实施正强化措施,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代币能有效地应用于一个群体,它是一种一致的强化物[15]。

矫正对象的人数增多时,用一般的强化和惩罚程序来管理好所有的矫正对象,并且保证矫正计划能一致有效的实施就显得比较困难,而采用代币法来管理就很实用,也方便得多,矫正者可以用很小的努力就可以把代币发放到数量较大的当事人群体中去,因此,代币适合多个体、多行为同时使用。

(三)奖励目标易激发兴趣。

奖励法是对青少年儿童的优良行为作出肯定评价,会使青少年儿童尤其是具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儿童产生畏难情绪,不愿为得到奖励而去模仿对自己来说难度较大的行为。代币制则强调针对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较好的行为进行奖励。矫正者和孩子共同协商,参照孩子的意愿制订目标行为,具有层次性。孩子稍加努力即可获得奖励,容易唤起自尊,激发成功欲。

(四)避免强化物的单调。

奖励法一般通过表扬、发奖品等强化物来实施。奖励内容比较单调,难于满足不同青少年儿童的需要代币制的强化内容看起来很不起眼,只是一些分值。但孩子可以用代币去换取符合他们需要的奖励。这些奖励内容包括消费强化物如吃的东西等、操作强化物如玩玩具等、活动强化物如打球等、占有强化物如拥有一些东西、社交强化物如赞许、拥抱等。由于强化物是矫正者和孩子共同商议的取得了孩子的认可,从而避免孩子可能因对奖励物感到满足而

降低追求强化物的动机。行为干预的方法都十分强调强化的作用,但又要避免单调。仅用某一或某几种强化物很容易使当事人厌倦而减弱激励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若使强化物多样化又很容易造成当事人的分心而干扰正常活动。代币制中使用了“强化菜单”,既做到了强化物的多样化,又避免造成当事人的分心。

(五)有更强的激励作用。

应该说一般的奖励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过它对青少年儿童的刺激往往来自于某一次奖励之前或之后。时间一长,事过境迁,青少年儿童可能对以往的强化逐渐淡忘,故态重现,影响了奖励的效果而代币制所实施的奖励对青少年儿童的刺激就较为长远甚至连续不断。因为它的奖品代币具有累加功能和替换功能,孩子们很愿意通过累计奖品去替换自己喜欢的强化物。所以,他们每次得到奖励,总会憧憬尽快地再得到一次、多次。这样,奖励的刺激一直在他头脑中存在着气督促他的行为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改变。

(六)能在行为操作的整个过程中使用。

当目标行为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和按特定顺序进行时,常常要求在行为操作的整个过程中不间断地予以强化,以促成目标行为的连贯完成,这时运用代币制通常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七)不干扰其他人的活动。在其他人或群体照常活动的情况下,代币制仍然能对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实施奖励系统。如,在组织进行全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可按行为表现和代币制规定给特定对象授予代币,而不影响原教学安排和其他学生的学习。

(八)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责任心和自我评价能力[16]。青少年儿童达成行为目标所得到的奖励方法是通过协商决定的,奖励直接与青少年儿童的愿望相联系,奖励的获得完全依靠青少年儿童自身的努力。这保证青少年儿童行为的自觉自愿,从而有助于保持青少年儿童行为的内在动力。青少年儿童为了实现期望,会更注意自己的行为,养成自我负责的习惯。代币法注重的是青少年儿童与自己的比较,明确自己离目标还有多大距离。青少年儿童能根据切实可见的代币数量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表现,这种评价更多地具有青少年儿童自我参与的成分。

当然,代币法也有不足之处。

第一,组织和指导代币的使用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有可能使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和矫正者不能专心于目标行为的矫正。第二,购买用来兑换的后援强化物需要花费一定的金钱,并需要一定的空间来贮存,也在客观上对其实施增加了限制。第三,大多数自然环境不能为所需求的良好行为提供代币。因此,代币的出现往往成为了行为将会得到强化的信号,从而对目标行为形成了明确的刺激控制。而当一个通过代币系统获得的行为要迁移到自然情境时,通常必须戒掉代币。但是,一旦代币不再出现,目标行为就可能面临消退的危险,这也给其使用造成了局限[17]。

五、代币法对青少年儿童进行行为矫正的步骤

(一)确定目标行为。代币治疗的目的是增加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的期望行为,因此,代币治疗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在治疗中将要强化的期望行为[18]。目标行将会依据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及治疗环境的性质而有所改变。目标行为可以包括教育环境中的学习技能、受管制环境中的社会技能。选择目标行为的主要标准是他们的社会意义及治疗者的自身意义。(二)确定代币。“代币”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实物,要使孩子明白“代币”所代表的价值而且确实对其有吸引力。另外,“代币”要用起来方便、及时,一般可以用计数、计点、铜板、花纹印章、红花、小贴纸、扑克牌、塑料棋子等来记载。根据孩子的表现“代币”可增加可扣除。由于孩子的适宜行为要积累到一定次数才能获得奖励,孩子的动机和持久性可以得到

培养。而且如果孩子不能达标,就要减少代币,不直接对孩子的身心进行惩罚。

(三)确定后援强化物。那些具有直接强化作用的物品或活动称为后援强化物(backup reinforcer)。如,零食、玩具、游戏、看电视等一些特权。要在保证安全、健康的前提下,根据孩子的喜好来选择。先用物质奖励,再用精神奖励,待孩子表现自然、正常以后可以撤消奖励。

(四)确定适当的强化计划。矫正者要依据目标行为的出现分发代币,在代币管制开始前,他们必须确定给予代币强化的计划表。通常,治疗程序将由连续的强化开始,每个目标行为的出现都会得到一个代币。然后,在目标行为比较规律后就要加入间歇强化来维持这种行为。(五)建立代币的兑换率。后援强化物必须以期望行为挣得的代币来购买。因此,每种后援强化物必须都得有价格,用代币兑换它们的比率。矫正者要规定每天挣得的代币的最大数额,并建立相应的兑换率。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矫正者在代币管制开始后必须经常调整兑换率。(六)建立兑换代币的时间与地点。青少年儿童在参与治疗程序时要用一段时间的期待行为积累代币。他们可以定期地用他们的代币兑换后援强化物。兑换的时间和地点要提前计划好。(七)使决定是否采用“反应代价”。反应代价是降低行为发生率的一种技术,是为了使某特定行为不再发生或尽可能少发生,在该行为发生后使行为者失去自己所拥有的部分强化物的一种行为干预方法。如果代币管制的目的只是增加期待行为,没有对抗性问题行为的话,这项代币管制就不用“反应代价”。如果有非期待行为与期待行为相对抗,就要加入“反应代价”。

(八)矫正者的训练和管理。如果代币管制是为改善目标行为,它的实施必须保持一致。这就意味着矫正者必须履行下面的职责:识别所有靶行为中的每种情况,依据正确强化日程表,在靶行为后立即给予代币;识别所有确实的问题行为中的每种情况,当问题行为出现时立即实施反应代价;完整保护好代币以防偷窃或伪造;了解兑换率、兑换时间及相关的兑换规定[18]。

六、用代币法对青少年儿童进行行为矫正的注意事项

针对青少年儿童的特点,为了使代币法能更有效的实施,发挥其预期的功能,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与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共同协商,制定代币系统

1、细化目标行为

在制定代币系统之前,应要明确所希望产生的目标行为,也称为靶行为。但最重要的是在这个靶行为下,应该要将其细化。而不能笼统的说戒烟戒掉了或者每天学英语就得到什么相应的物质奖励。就比如学生经常受到某种刺激而要好好学习,但坚持不了几天,就是因为没有详细规定自己每天应该做什么。

2、寻找他们的生活爱好,灵活运用,确定交换系统

所制定的交换系统必定是能反映受矫正者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或者受矫正者希望得以实现的事情。也就是说所规定的代币系统必须要对受矫正者充满吸引力,使受矫正者能够为了实现愿望而不断努力。但随着代币值的升高,所交换的物品在受矫正者心目中的地位也逐渐升高,受矫正者可以自己选择用少的代币获取小诱惑力的物品,也可以将其积累,以获取自己很想得到的物品。但要避免交换的物品诱惑力过大,以免为将来将行为过度到自然情境增加难度。

有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可能会为寻找不到自己的爱好所在而苦恼,偏好问卷可以帮助来访者识别自己的爱好和喜爱的活动。在确定代币过程中,可以将强化物分为物质的、想象的、言语的等等角度,而不是仅限于物质方面。例如,对想要减肥的人来说,就可以通过想

象减肥后的身材来做奖赏,或者想象自己减肥后在沙摊上尽情享受阳光来做奖赏等等。对于缺乏金钱的来访者来说,可以试着多用想象奖赏代替物质奖赏。

(二)与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达成约定,督促其行为

1、寻找监督对象,保证日常监督

在实施代币制过程中,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往往会缺乏毅力,或认为这只是人为的游戏而不认真对待。因此要让他们明确代币的意义,要得到必须要有付出。寻找他们身边可以代为监督的对象可以增加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实现目标行为的几率。在日常生活中起着监督的作用。并记录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所取得的代币与交换后所剩余的代币。在社会监督下,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也会遵循代币交换系统。但所找的监督对象必须是自己身边的朋友或父母,且能严格要求,督促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行为。

2、共同坚定协议,以增加约束力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在代币交换系统下签上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与矫正者的名字,让他们认为这是具有大家共同遵守的约束力的。因而能更有力的鞭策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转化为内在动力。在共同坚定了协议后,也能为在何时何地交换代币提供保障。在目标行为出现之后,要确保奖赏物应能及时出现,延迟奖赏会使奖赏失效。但也不能在目标行为出现之前就给予奖赏。

(三)代币疗法要与其他教育手段及改变认知水平结合

在矫正过程中,注意通过表扬和鼓励来激发接受校正青少年儿童的自信与自尊。当行为有偏差时应及时教育并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的背后往往有着错误的认知背景,仅注重行为矫正,不注意改变认知水平,治标不治本,会导致前功尽弃。

(四)用后援强化物对儿童进行奖励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满足[19]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每个时期都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需要支配人的行为,而已经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20]。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青少年儿童的需要正是儿童良好表现的积极吸引力,儿童的一切行为也正是围绕这个需要(后援强化物)而进行的,而一旦这个需要得到了完全满足,这个需要对青少年儿童行为也就不再具有约束力所以,用后援强化物奖励青少年儿童最好是部分的满足。尤其是在代币制刚开始实施的初始阶段,对青少年儿童一个良好行为用后援强化物进行奖励时,完全的满足往往导致青少年儿童不再对后援强化物发生强烈的兴趣,甚至不再有兴趣。行为也就不再受这个强化的约束。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在寻找其他的后援强化物作为奖励,给辅导工作带来困难。

(五)代币的价值在制度刚刚建立之初要稳定,获得代币的行为标准不可定得过严,但也要控制奖励节奏。

这里需要所有的矫正者在青少年儿童换取后援强化物时对于代币价值的认同一定要一致,不能出现同一个行为有时奖励有时不奖励的现象。这样有助于在青少年儿童的头脑中建立起一个代币换取奖励的牢固观念,对于代币的价值不会产生怀疑;另外,获取代币行为的标准不能过于严格。多数研究表明,有50 %可能达到的行为标准对儿童最有刺激效果,稍稍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使孩子很有成就感,增强了孩子对纠正不良行为的信心是颇有益的。但也要控制奖励节奏,以免造成行为消退。

(六)奖励必须要及时,慎重使用惩罚

在给与他们代币奖励时,一定要注意良好的行为一出现就要马上给与奖励。根据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目标行为的出现,如果不马上给予强化,就可能造成两种结果:一种是行为的消退;另一种是奖励的不明确,造成奖励行为的泛化,也就是说哪个行为得到了奖励并不是很明确,即使是不好的行为也许同时受到了奖励的强化。如我们每两天给与一次奖励(评定得到的代币数) ,那么青少年儿童的良好行为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也许已经消退了;或是,青少年儿童也不知道具体哪些行为是得到奖励的,造成他们认识上的混乱。所以我们

强调奖励必须及时,如果条件允许每个良好的行为一经出现,马上就给予奖励。最起码,每天都要有一个奖励及惩罚的行为项目清单。这样使他们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获得奖励,那些是获得惩罚。但是一定要慎重使用惩罚。

(七)代币交换系统还需要随时间调整,注重培养其内部动机

1、重视其精神鼓励[16],让他们感受到代币的乐趣

在实行代币过程中,要经常对其进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对他的关心与关注。提高他们对目标行为的兴趣。他们也会认真执行计划,在规定时间地点取得相应强化物。代币过程也会充满乐趣与挑战。

2、阶段性调整代币系统,从外部动机逐渐转化为内部动机。

制作代币法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激励原则使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的目标行为实现,每一个阶段所要求的行为必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的实际情况,阶段性的调整代币系统。在调整过程中,要逐步减少外部强化物,或者将相同物品所对应的代币值增强,以延长其取得强化物的时间,增强其行为时间,最终停止强化物,过渡到自然情境中。同时,也要提高其自我效能感。让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儿童体会到自身发生的可喜的变化,也会提高其内部动机,更持久有效的实现目标行为。

七、使用代币法对青少年儿童进行行为矫正的意义

(一)代币制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心理成熟,特别是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责任心和自我意识。

青少年儿童达成行为目标所得到的奖励方法是通过和矫正者协商决定的,奖励直接与青少年儿童的愿望相联系,奖励的获得完全依靠青少年儿童自身的努力。这保证他们行为的自觉自愿,从而有助于保持他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他们为了实现期望,会更注意自己的行为,养成自我负责的习惯。代币法注重的是青少年儿童与自己的比较,明确自己离目标还有多大距离。青少年儿童能根据切实可见的代币数量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表现,这种评价更多地具有青少年儿童自我参与的成分。

(二)可以帮助儿童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21]

青少年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代币奖励,在以后的消费代币的过程中就会小心翼翼地计算好哪些方面用多少代币,绝对不会出现浪费代币的现象,因为他们深知,代币来之不易。这样,他们就可以从小就能体验到创造价值之艰辛,在以后的生活中则更会珍惜劳动的成果。(三)通过代币的积累,换取某种强化物,可以培养青少年儿童延迟满足的能力和意志力现在的青少年儿童大多集中在意志力薄弱,依赖性强,还有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只要是自己需要的东西或是想要做的事情,必须马上得到满足,也就是即时的满足,稍不如意,马上大发雷霆。通过代币制,他们必须首先学会积累一定数量的代币,用这些代币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由于事先有约定,代币的数量不够时,就不能换取后援强化物,所以自己就不能依靠发脾气来解决问题,必须慢慢积累代币。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得到了提高,意志力得到了培养。

(四)代币法可以使儿童对所建立的目标行为发生兴趣,使儿童逐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19] 儿童通过良好的行为表现获取代币的奖励,在用代币换取自己需要的后援强化物。根据条件反射理论可以得到一个反应系列:良好的行为——代币——自己喜欢或是感兴趣的事物。经过长时间的巩固,必然会形成一个“良好行为——自己需要或是喜欢的事物”的联结,为了获得奖励,儿童必然对良好行为产生兴趣,主动表现出良好的行为。

总而言之,代币法对于青少年儿童的行为矫正是一个高效使用的方法。若在使用中多加

注意,对于青少年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健康心理的形成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Johnny L. Matson and Jessica A. Boisjolia.The token economy for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nd/or autism.a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United States,Available online ,2008(5)

[2]彭弘.辩证行为疗法与情绪调整.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A tthowe JR, JohnM. Prolim inary report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gent reinforcement procedures (Token Economy) on a ChronicPsychiatryWard. Journal ofA bnormal Psychology, 1968, 73:37-43

[4] Paul GL , Lentz RJ. Psychosocial treatment of chronic mental patients with social learning program 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5]LeBlanc LA, Hagopian LP,Kristen A.Behavioral Interventions,2002,15(2):135-143

[6]Filcheck HA,McNeil CB, Laurie https://www.doczj.com/doc/9d15868221.html,ing aWhole- Class Token Economy and Coaching of Teacher Skills in a PreschoolClassroom to Manage Disrup tive Behavior.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2004, 41(3):351-361

[7]Tarbox RSF, Ghezzi PM , W ilson G.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2006,21 (3):155-164

[8]边玉芳,邵春晖.用代币制矫正一小学生课外作业潦草行为的个案研究.心理科学,1995(18)

[9]杜卫华,周晖.代币制增进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童注意力的个案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5)

[10]蒋晓晖.浅谈代币制在中青少年儿童行为改变中的运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6)

[11]吕静.儿童行为矫正手册[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12]郑日昌,江光荣,伍新春.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5.

[13] Jenson, W. R., Sloane, H., & Young, R. (1988). Token economies.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in education: A structured teaching approach.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4]陈立鲜,潘清泉.运用代币制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尝试[J].柳州师专学报,2000,15(1)

[15]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6]董素芳.代币法与幼儿行为激励与矫正.教育导刊,2007(2月下半月)

[17]伍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8]Raymond https://www.doczj.com/doc/9d15868221.html,tenberger著,石林等译.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9]张宝山,张晓光,马秋晖.代币法在儿童行为辅导中的应用.红河学院学报,2004,10(2)

[20]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6:443 - 445

[21]谢全俭,耿培青. 让儿童在积累与消费奖励中成长——浅谈代币奖励法的运用[J].人民教育,2003(21):37—38

行为矫正方案

行为矫正方案 案例介绍: 陈澜是一个11岁男孩, 四年级, 智力正常。他的不适当行为特别表现为上课随便插嘴, 有时站起来离座与人讲话, 严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对陈澜的这种表现, 他的幼儿园老师、小学各任课老师及家长都甚感头疼, 曾想过许多办法试图制止, 但效果不佳。经医院诊断, 系过分活动症。 针对网上这个案例,我尝试运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他的上课随意插嘴行为。 设计方案: 1、确定目标行为: 减少陈澜上课随意插嘴的次数, 保证课堂正常教学。 2、测定基准线: 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在一节课45分钟内记录随意插嘴的次数, 选择不同科目、不同节次的课, 共观察一周,从而计算陈澜平均每节课插嘴的次数。 3、选择强化物: 通过与陈澜家长的交流以及与陈澜本人的沟通,选择一样陈澜感兴趣的东西(在此设定为墙上的五角星)作为强化物。 4、过程与方法: 课后找陈澜亲切谈话, 帮助他认识上课随便插嘴行为不利于维持课堂良好的教学氛围,会打断其他同学的思路,从而增强他减少这一不良行为的意愿(自我控制法),并向他提出老师愿意协助他改变的设计方案,预计分为四个阶段,在协商交流中获得陈澜的同意,然后订立口头契约。与此同时,采用消退法,与各科老师商定,在陈澜上课插嘴时,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但要记录其插嘴次数。 第一阶段(2周): 减少上课插嘴行为,若做到一节课插嘴次数比原本平均每节课插嘴的次数少1次, 可盖1个笑脸章;少2次, 可盖2个笑脸章, 以此类推,;若超过基准线平均数(原本平均每节课插嘴的次数)1次, 则划去一个笑脸, 以此类推。规定集满5个笑脸可换1颗墙上的红星。

第二阶段(4周): 统计第一阶段陈澜平均每节课插嘴的次数,要求保持住第一阶段的平均水平,即可盖1个笑脸章,在此基础上少1次,盖2个笑脸章;少2次, 盖3个,以此类推;而超过平均水平一次,则划去2个笑脸章。集满5个笑脸可换1颗墙上的红星。 第三阶段(4周): 上课插嘴保持第二阶段的平均水平, 即可盖1个笑脸章, 在此基础上少1次,盖2个笑脸章;少2次, 盖3个,以此类推;而超过平均水平一次,则划去2个笑脸章。集满5个笑脸可换1颗墙上的红星。如做到一天不插嘴,给予他帮助老师批作业、管理眼保健操或课间操纪律的机会。 第四阶段为追踪期, 取消强化物: 改用“有时提醒,有时鼓励”的方式,并在全班面前表扬陈澜的进步,从而增强陈澜上课不插嘴的自我控制和管理,改掉上课插嘴的坏习惯。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个案研究报告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个案研究报告 案例介绍 某男孩,独生子,6周岁,非常好动,上课时根本不注意听,要么离开座位搞小动作,要么逗周围的小朋友说话,只有在教师斥责时才稍稍收敛一下,很快又会再犯。根据老师的回忆,之前有其他大学心理系同学到班上做团体心理辅导,在辅导中,这个男孩表现得比较霸道,常常跟其他其他同学抢玩具,难以协调他跟别的其他同学合作,玩建构游戏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很认真的用积木塑料构建房子、桥等各种建筑,他跑到另一个小朋友那桌面前,看了一下,迅速地从他们搭好的房子中拿走两块拱形的积木。这时,另一个小朋友喊了起来:“快放下,是我们的。”可他没理会,就往自己的桌子走去。这时,另一个小朋友一把抓住他的衣服,他一转身拿起积木就向另一个小朋友的头上砸去,嘴里还喊着:“打死你!”这时别桌的小朋友纷纷退开,好像知道他要打人的样子。像这样的问题他发生过许多次。一些小朋友因为他经常打人,不喜欢跟他玩。根据老师的反映,这个男孩在平时表现还好,但是一旦碰到有竞争的游戏或者没法平均分配的东西时,就会表现得很有倾略性,以打、踢、推、咬等方式攻击其他其他同学来占得优势或者抢夺玩具。 我和这名男孩接触的时候,他表现得比较高兴,愿意拿东西和我分享,也缠着我和他一起玩,但是还是表现了比较强的好动性和控制性,要求我按照他的方式玩,一旦我没达到他的要求或者和他意见向左的时候,就会出言顶撞甚至言语威胁,让我比较惊讶。在家庭访谈中得知,这名男孩的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半个月回家一次,所以管教的任务主要落在他妈妈身上。男孩的妈妈说,因为是年纪很大了才得到这个孩子,所以在孩子四岁前对其很纵容,不管合理不合理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使得这位男孩从小就非常霸道,无法无天,常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发脾气摔东西。后来男孩的妈妈听说别人的小孩小时候呗这么娇惯,后来在外面偷钱被人抓住打残废了,心里很慌张,怕自己的小孩以后也会变坏,于是管教变得非常严厉,对他提出的要求合理还是会尽量满足,但是对于他的不合理要求,就会置之不理,对他的一些过激行为,会加以严厉责骂甚至体罚。后来孩子就变得很期待爸爸回家,爸爸回家的时候就会很粘着爸爸,爸爸不管出门到哪里都要跟着,如果看到父亲对其他小孩稍微好一点就会非常不满,一旦要和爸爸分离就大哭大闹。他妈妈说,又要工作又要顾家还要管着小孩,身心疲惫精疲力尽,但是小孩现在和她不亲了,让她有种受挫感。 案例分析 第一,缺少父亲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 以上案例中的这个男孩由于不能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虽然妈妈非常爱孩子,但这种爱毕竟代替不了父亲的爱。研究表明,父母在家庭中本身性别角色的扮演,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孩子处于不理想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产生拒绝认同或认同错误的角色等认同方面不正常的现象,如此往往造成行为上的不协调或是心理方面的不平衡。孩子可从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中,了解两性的互动方式,并认同模仿父母的行为。由于长期远离父亲,缺乏父亲的管教,养成了孩子骄纵的性格,又由于母亲管教前后的巨大反差,使孩子的心灵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反社会行为。 第二,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分析父母家庭教育方式主要分为专制型、宽容型、民主型三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曾调查研究指出,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高分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宽容型和专制型的。反之,父母采取宽容型和专制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其低分组的比例远远超过民主

儿童问题行为论文

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西方语言学院小教班那金玲2009062024 摘要:儿童问题行为是国内外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发生率仍在逐年上升。儿童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对儿童的各种行为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佑,才能够有针时性地实施教育计划。 关键词:儿童;问题行为;对策 一、儿童“问题行为”的概述 “问题行为”又叫做行为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众多概念,涉及到心理、教育、社会、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但可以概述为:是后天形成的、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较有代表性的是左其沛先生的分类,他将问题行为分为四种类型:过失型(如迟到、拖欠作业等);品德不良型(如撒谎、偷窃、拦路抢劫、流氓性等);攻击型(如顶撞师长、故意扰乱课堂、发泄、迁怒等)和压抑型(如胆小、孤僻、逃避、消极、自暴自弃等),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有些具体的行为表现很难严格归人某一个类别中去,也就是说任何分类都难以涵盖所有具体的问题行为。 二、儿童“问题行为”的对策 (一)行为矫正法 对于儿童的问题行为,一般比较注重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最常见的矫正方法有: 1. 正强化法 通俗地说就是奖励,在儿童表现出某一良好行为以后,加以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增加以后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正强化的方法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方法,它可以用于解决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但在运用中教师应该注意:(1)选择和分析需要强化的具体行为,确定哪些行为需要奖励,如何避免强化不适当的行为。如,儿童为了得到表扬将家里的钱交给老师;(2)根据儿童的兴趣。、特点和教育的情境来决定,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强化物,它可以是一种儿童喜欢拥有的东西,可以是儿童喜欢做的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口头称赞、注意和鼓励等;(3)在时间上,强化应该紧跟在行为表现之后;(4)当期望的行为建立和巩固后,应该逐渐淡化和降低外部的奖励和强化,促进行为的自主性和自控性,弓}导外部他人强化向内部的自我强化转化,这往往是教师容易忽视的。 2.负强化法 负强化是指当个体表现出所期望的良好行为时,减少或消除他不喜欢的刺激或情境,以促进该个体以后此种良好行为的出现。例如,对于回家后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儿童,家长可以先剥夺儿童观看他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权利,一旦儿童能够认真做作业了,就允许他观看有关电视节目。 3. 惩罚 惩罚是当个体发生不良行为时,通过给予厌恶刺激,或者减少、消除正强化的方法来减少或终止该行为。为了有效地运用惩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惩罚的时间,惩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惩罚者同儿童的关系,惩罚和正强化的结合 4. 示范法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许多行为可以不直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强化或惩罚来建立或消除,而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教师最好能够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利用电视或多媒体技术,用现场示范、参与示范或角色扮演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榜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案例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案例-智障儿童攻击行为的矫正一、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冯某性别:男出生年月:1996年7月 健康状况:良好智障程度:中度智障原因:难产造成宫内窒息家庭及教养情况:冯某的妈妈是军人,对孩子要求较高,有时会有暴力行为。冯某的阿婆和爸爸较溺爱孩子。 受教育情况:冯某在普小随班就读到四年级,对于知识掌握少,除写字外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在学校一些同学不懂事嘲笑辱骂他,加上课程难度太深无法理解,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发展到逃学厌学的地步。现在天使国际特教学校就读。 二、主要问题行为描述 1、不喜欢集体生活,感到一切都没有兴趣,不愿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和课堂活动,上课时常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并做自我暗示,例如我不喜欢上课,我不愿做作业等。 2、冯某对于与其发生摩擦的同学会进行谩骂,并嘲笑其他有障碍的孩子。如果有人(包括家长和训练人员)阻碍其完成某事,他会大打出手。 3、冯某爱看奥特曼的动画片,有些沉迷其中,喜欢想象并模仿有各种能量的怪兽去破坏他不满意的东西。 4、心里承受能力差,如果遇到难题就会放弃并产生很严重的自责,如“我太笨了,我害妈妈受了一辈子的罪。”

三、确定终点行为 冯某的攻击行为在训练和课堂教学中反复的表现出来,并且严重的影响到正常的康复训练,因此,被看成是严重的行为问题,需要介入一定的干预措施。 终点行为定为:通过矫正,使冯某逐渐减少攻击行为的次数,直至停止攻击行为。 四、问题行为及原因分析 1、生理因素 冯某因难产造成宫内窒息,导致智力受到影响,自我控制能力差并且缺乏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不能很好的表达需求。 2、教育因素 冯某一直在普小就读,但学习能力很差,由于学生较多,教师不能照顾周全。冯某不能完成学业,受到一些同学的歧视,从而造成了学生自信心低下并使冯某形成了攻击行为。 3、家庭因素 由于孩子有缺陷,其爸爸非常自责,觉得对不起孩子,从而产生了过分的爱护和溺爱,放任其不良行为。另外冯某喜欢看奥特曼打斗的碟片,家长没有及时引导,导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模仿。 4、环境因素 冯某来到新学校,第一次离开父母过学校集体生活,比较恐惧和

行为矫正 案例分析

小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姓名:郑宜昌 学号:039 班级:09级应用心理学(1)班 授课老师:严云堂 目录 1.案例导入 2.背景资料 3.问题行为评估和概述 4.矫正目标 5.矫正方案的设计 6.矫正的技术和方法 7.矫正方案实施(细则) 8.矫正结果 9.注意事项 小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导入 小瑞(化名),男,12岁,汉族,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据父母介绍,孩子在上了小学之后,就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行为,让父母摸不着头脑。主要表现有: 1. 脾气暴躁,易激惹,家长不能满足其要求就大哭大闹。 2. 自制能力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并经常撒谎。 3. 逃学早退,有时候连续几周不去上课,近半年来,此类情况表现显著。 4. 不喜欢出门,一个人呆在家里; 在学校的时候,不喜欢群体活动,朋友很少。来访者在其父母的带领下找到咨询师,明显带有不配合的情绪。咨询师观察到,小瑞衣着较得体,只是显得比较拘谨。 二.背景资料 通过访谈,咨询师得知,来访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有车、有房,爸爸是民营企业的职工,妈妈是个体商户。 成长经历:小瑞不到两岁的时候,爸爸下岗。一直以来,父母感情不好,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小瑞4岁之前一直跟着外公外婆生活,上了幼儿园后被父母接回。从小,家人对小瑞就听之任之,要什么买什么,很是溺爱。4岁开始上幼儿园,但时断时续,随意性大。从二年级开始就有无缘无故不到校上课的情况发生,但次数不多,老师也找过其谈话,谈话后行为次数减少。四年级上学期这种情况又开始严重,家长着急生气,加上工作比较忙多日不管他了。到后来,发展为有时连续一个礼拜不去上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瑞的功课落下了很多,本来学习还算中等的学生渐渐成了“特困帮扶对象”。 三.问题行为评估和概述 咨询师针对父母提出来的问题行为对小瑞进行了单独访谈,情况基本属实。通过分析,咨询师认为,脾气暴躁,喜欢大哭大闹属于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自

挑食和偏食儿童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实 践 与 探 索 260 INTELLIGENCE 挑食和偏食儿童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研究生 王冰竹 王 颖 摘 要:本文通过对1例正常儿童挑食和偏食行为的个案研究,分析造成其挑食和偏食行为的原因,探索父母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中所处的地位,探讨对此类儿童挑食偏食行为进行矫正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并为实际工作者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儿童 挑食 偏食 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儿童的行为塑造和改变上,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通过对1名10岁挑食和偏食的儿童实施行为矫正,来探讨对此类儿童的辅导方法及辅导的有效性,为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该研究对象为小茜(化名),独生女,小学三年级,10岁。出生于普通家庭,家里的经济条件一般,家长的文化水平一般。母亲在当地的一家美容院工作,每天工作时间达11个小时,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和管理她的日常生活。父亲是民警,十分宠爱她,对日常生活中她提出的要求都尽力满足。小茜不吃苹果、青菜、煮鸡蛋的蛋黄等常见食物,只喜欢吃西瓜、草莓、薯片、巧克力和冰淇淋等食品。小茜现在体重偏重,母亲对此非常担忧,希望能想办法帮助她改掉挑食和偏食的习惯。 二、研究过程 1、寻找原因及确定矫正方法 通过与小茜及家长的访谈,了解到小茜挑食和偏食的原因是:(1)小茜只吃喜欢的食物,不吃不喜欢的食物,认为对健康没有影响。(2)小茜的父亲没有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认为女儿爱吃什么就是缺什么食物的营养,致小茜养成挑食和偏食的习惯。 通过了解个案挑食和偏食的原因发现:(1)个案觉得“只吃喜欢的食物,不吃不喜欢的食物,对健康没有影响”,说明个案对挑食和偏食的危害没有正确的认知,缺少合理膳食的动机。所以本研究还采用认知行为矫正方法,向个案传授合理膳食的知识,改变其错误的认知。(2)对个案的父亲的错误饮食观念采用认知疗法给予纠正。(3)个案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关,欢喜吃零食。所以本研究决定采用代币制的方法来帮助个案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2、确定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AB 研究设计,先进行1周的观察,此为基线期;然后进行1个月的行为矫正,此为治疗期。通过基线期和治疗期挑食和偏食的次数比较及追踪期的访谈,探讨治疗对个案的有效性。 3、实施矫正过程 第一步:改变个案错误认知。研究者对个案进行了合理膳食知识的传授,让个案了解哪些食物多吃了对身体有害,而哪些食物对身体有益,懂得科学进食。同时让其了解合理膳食能有效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体重过重。 第二步:改变个案父亲的错误认知。首先,研究者让父亲了解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这些营养主要从什么食物中获取,所以在饮食中要注意膳食平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同时还应注意烹调方法,尽量少作油炸食物,以减少营养的损失。其次,让父亲认识到孩子应少吃或不吃易发胖的高脂肪食物,如巧克力、冰淇淋等。最后,教会父亲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个案合理饮食的方法,如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灌输一些营养知识,并且经常带个案到户外活动。 第三步:营造愉快的就餐环境。研究者与个案的家长达 成一致,父母要纠正孩子挑食和偏食的习惯,在孩子吃完东西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全家人在一起,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愉快的就餐环境。 第四步:使用代币制。研究者与个案及其家长一起协商如何使用代币制来帮助孩子逐步养成饭前不吃零食的习惯。家长严格规定餐次和吃饭时间,并让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她产生饥饿感。第1周兑换代币的时间由个案自己决定,可以每天1次,也可以积累足够的代币后向妈妈兑换。从第2周开始,兑换代币的时间为1周1次,规定在每周日09:00向妈妈兑换。 4、结果与评估 个案在观察期间挑食和偏食行为严重,母亲命令她不要挑食和偏食也无济于事。在治疗期,个案的挑食和偏食行为有所减少,不吃的食物的数量也有所减少,其原因是个案能够减少饭前吃零食的次数,养成每天到户外活动的习惯,并且可以通过不挑食得到奖励,及时强化比延迟处罚更为有效。在追踪期,个案的不挑食和偏食的行为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结束治疗后的第1周偏食行为有明显的提高,可能是个案对失去奖励的一种对抗行为,也可能是习惯的养成需要更多的时间。结果证明,结合使用改变认知和代币制2种方法矫正个案挑食和偏食行为是有效果的。 5、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治疗中,家长的协助和支持至关重要,家长不仅承担着观察者的角色,而且还是监督者、指导者和鼓励者。家长对儿童的言语赞扬、亲切拥抱都是很好的强化物。(2)在家庭中,家长的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和观念都时刻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观念。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孩子的问题行为不仅包括该问题行为,还包括家长对这种行为作出的反应。因此,家长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问题行为。(3)选择合适的强化物是治疗的关键。在本研究中,选择个案喜欢却又不能经常得到的画册作为强化物,可以很大程度地强化目标行为。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借此对未来研究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使用代币制进,除要选择合适的强化物之外,还要注意停止使用代币可能出现的问题。建议实施代币制进,一开始使用连续强化,当目标行为有规律地出现时,可以加入间歇强化来维持目标行为,如固定比率程序或可变比率程序。(2)本研究思路可以运用到其他不良行为习惯的治疗上,如不按时上床、睡懒觉等。 参考文献: [1] [美]Raymond https://www.doczj.com/doc/9d15868221.html,tenberger 著,石林等译:《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7。 [2] 张美兰:《利用代币强化物对幼儿进行行为矫正》,《山东教育》,2002,1:106—107。 [3] 林正文:《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5—37。 [4] 尹弘飚、张莉:《生态系统理论下的儿童行为矫正观》,《教育导刊》,2002,6(2):10—12。

行为矫正案例报告

行为矫正案例报告 1、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某某 性别:女 年龄:20岁 情况:因为长期形成拖沓的性格,做很多事情都不及时去完成,所以自己对此一直也特别头疼,想要改掉的动机也比较强烈,经过学习行为矫正课程,也希望在自己拖沓的方面有所改进。 2、矫正程序 2.1定义目标行为 目标行为:对于拖沓行为,进行了挑选出最令其头疼的几个行为,分别是清洗衣服不及时,集合时踩点和睡觉较晚,所以将目标行为定位为每次能及时清洗衣服,集合时可以及时赶到,每天能按时睡觉。 目标行为的操作性定义: 每次换衣服后能在当天晚上12点前清洗(除冬天的外衣和被罩床单可以在一周内清洗),每次集合出门都比卡点时间早十分钟出门,晚上能在12点前睡觉(除考试期间、放假期间和正常上课但当天做作业的日子)。 2.3基线的确定 以两周为基线期(9月6号——9月13号),观察自己两个星期内各项目标行为完成情况,并对每天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完成了就在本子上记上√,没有完成就不打。 时间 行为 1 2 3 4 5 6 7 睡觉√√ 集合√√ 洗衣服√ 由此表可见,一周3项目标行为达到的效果是非常不好的,然后针对每个项目单独说,因为睡觉每天都有,所以每周最好的话应该是有两项,集合有6天,但是洗衣服的话就比较灵活一些,但是最多每周4次,最少2次洗澡,但是有必要的是一周2次,时间不定,但是次数是可以数的。 2.4强化物的选择: 根据其对自身的情况的了解,我觉得一般的物质上的奖励(如好吃的,买东西等)和对自己精神上的(如上网时间的长短和自由情况)都不足以作为强化物来强化我的行为,所以最终决定用代币的方式,若每次达到一个目标行为则奖励自己3

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摘要:儿童问题行为是国内外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发生率仍在逐年上升。儿童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对儿童的各种行为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佑,才能够有针时性地实施教育计划。 关键词:儿童;问题行为;对策 一、儿童“问题行为”的概述 “问题行为”又叫做行为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众多概念,涉及到心理、教育、社会、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但可以概述为:是后天形成的、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较有代表性的是左其沛先生的分类,他将问题行为分为四种类型:过失型(如迟到、拖欠作业等);品德不良型(如撒谎、偷窃、拦路抢劫、流氓性等);攻击型(如顶撞师长、故意扰乱课堂、发泄、迁怒等)和压抑型(如胆小、孤僻、逃避、消极、自暴自弃等),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有些具体的行为表现很难严格归人某一个类别中去,也就是说任何分类都难以涵盖所有具体的问题行为。 二、儿童“问题行为”的对策 (一)行为矫正法 对于儿童的问题行为,一般比较注重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最常见的矫正方法有: 1. 正强化法 通俗地说就是奖励,在儿童表现出某一良好行为以后,加以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增加以后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正强化的方法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方法,它可以用于解决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但在运用中教师应该注意:(1)选择和分析需要强化的具体行为,确定哪些行为需要奖励,如何避免强化不适当的行为。如,儿童为了得到表扬将家里的钱交给老师;(2)根据儿童的兴趣。、特点和教育的情境来决定,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强化物,它可以是一种儿童喜欢拥有的东西,可以是儿童喜欢做的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口头称赞、注意和鼓励等;(3)在时间上,强化应该紧跟在行为表现之后;(4)当期望的行为建立和巩固后,应该逐渐淡化和降低外部的奖励和强化,促进行为的自主性和自控性,弓}导外部他人强化向内部的自我强化转化,这往往是教师容易忽视的。 2.负强化法 负强化是指当个体表现出所期望的良好行为时,减少或消除他不喜欢的刺激或情境,以促进该个体以后此种良好行为的出现。例如,对于回家后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儿童,家长可以先剥夺儿童观看他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权利,一旦儿童能够认真做作业了,就允许他观看有关电视节目。 3. 惩罚 惩罚是当个体发生不良行为时,通过给予厌恶刺激,或者减少、消除正强化的方法来减少或终止该行为。为了有效地运用惩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惩罚的时间,惩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惩罚者同儿童的关系,惩罚和正强化的结合 4. 示范法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许多行为可以不直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强化或惩罚来建立或消除,而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教师最好能够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利用电视或多媒体技术,用现场示范、参与示范或角色扮演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或参考,让学生亲眼看一下在某种情境下不同的行为方法及其不同的效果。如有些学生在交往时因为不知道如何行动而出现退缩行为,就可以用示范或角色扮演的方法来进行辅导。 5. 认知行为矫正法 认知行为矫正法就是通过矫正间题发生者的思想、信念、态度和认知风格等来改变个体

儿童问题行为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 小A是一个10岁男孩,四年级。智力正常。他的不适当行为特别表现为上课随便插嘴,有时站起来离座与人讲话,严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对小A的这种表现,他的幼儿园老师、小学各任课老师及家长都甚感头疼,曾想过许多办法试图制止,但效果不佳。经××医院诊断,系过分活动症。 根据上述情况,尝试用行为矫正技术对小红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设计一个行为矫正方案。

设计方案: 一、确定目标行为:减少小A上课随意插嘴的次数,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 二、测定基准线: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在上课4 5分钟内记录随意插嘴的次数,为求准确性,选择不同节次的数学、语文课,共观察5天,观察数学平均每节课插嘴4~6次,语文约5次。 三、选择增强物:由家庭访问得知,该生很喜爱看课外书,又与该生交谈,知道他更喜欢班内墙上的红星,因此,约定以红星作为增强物。 四、过程与方法:我事先和小A谈话,帮助他进一步认识上课随便插嘴行为的不良后果,增强他减少这一不良行为的意愿,向他说明协助他改变的办法。取得该生的同意后,订立口头契约。 第一阶段,减少数学课插嘴行为,若做到一节数学课插嘴次数比基准期少1次,可得代券1张;少2次,可得代券2张,以此类推,3张代券可换1颗墙上的红星。若超过基准线平均数1次。则罚代券l张,以此类推。时间两周,效果非常显著:处理期第一周即下降到平均每节课3—5次,第二周2—3次。 第二阶段,数学、语文课上同时控制。数学课要求保持第一阶段的平均3~5次,就可得l张代券;若少1次。可得2张代券;超过4次,罚券l张。语文课也以基准期5次为界,减1次奖1张券。超1次罚1张券。其他以此类推,时间4周。结果表明他能够达到预定要求。第三阶段,数学、语文、外语课同时控制。数学插嘴保持第二阶段的

行为矫正疗法个案分析报告

行为矫正疗法个案分析报告 应用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朋俭丰0715******** 一.个案介绍: 我大学同班同学孙某,大四学生,22岁,男,从初中开始接触电脑,网龄10年之久,平时上网爱打网络游戏,以去网吧为主。进入大学后,更多的时间接触电脑,大一因为才进学校还不熟悉环境所以还保持着高中时候的态度,按时上课少去网吧,进入大二开始与同寝室同学邀约打游戏,寝室的网速过慢就一同去网吧,起初也是玩玩到点就回学校,后来频率增加有时还通宵,逃课,玩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泥足深陷,一旦离开了网络,会变得焦虑不安,时刻想着去上网。大四面临毕业,多科成绩挂科,学校辅导员提出如果想拿到最后的毕业证从现在起必须每节课都去上课,补考必须全过,大四的课程不能挂科,如若不行必须重修。 二.理论分析 从精神卫生学角度对沉迷作定义为:一种强烈的渴求并反复地应用某物,以取得满足感(如兴奋、快感)或避免不满足感为特点的精神和生理病理状态。网络游戏沉迷就是网络沉迷中的一种。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已经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学校和家长们对此忧心忡忡,我们不必视网络如“洪水猛兽”,沉迷网络往往会影响正常的学业和课业,并造成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伤害,但曾经有一批电脑高手传授经验时说:“学电脑是从玩游戏开始的。”因此只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努力,我们要尽量将这个开端转变成一个良好的开端,并将网络沉迷的学生引向提高网络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正途。 辅导方法 1.在家里,家长应给予该生积极的关注,家长在生活中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决不能在孩子面前出现任何让孩子觉得你不再信任他的眼神和话语,要给予时刻关注。要适当的选择时机和孩子加强交流,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只有多交流才能更加彼此了解。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偷偷上网事件要给予谅解,有条件最好能尽量多花时间陪孩子,组织一些家庭亲子活动等等,和孩子一起来努力,帮助孩子戒网。多给予鼓励,少打骂。 2.在学校,老师在课外活动中应尽量多安排一些有益的体育活动,帮助他形成固定的业余爱好,组织各类球赛,安排该学生积极参加,使他体验到现实生活其实比网络更丰富多彩,而且有事可做,有成绩可出,进一步增进他的成就感,让他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 3.在学习上,让他多体验学习的快乐。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首先要帮助学生把拉下的功课赶上去,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要多关心他的学习,帮助他在学习上查漏补缺,不要操之过急给学生一个努力的过程。经常找他谈谈心,多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及时给予解决。 4.在班集体中,发挥集体的力量,让更多的同学去关心他,帮助他,在学生自己制订的21天戒网计划中,给予其支持,鼓励其与别的同学加强人际交往,让他树立信心,相信他一定能够自己战胜自己。 5.该学生对计算机这门课有特别浓浓的兴趣,学校这一头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儿童行为矫正技巧(超级保姆版)

儿童行为矫正技巧(超级保姆版) 把《SUPER NANNY(超级保姆,又名BB保你大)》中矫正儿童行为的技巧总结了一下,和大家分享。 超级保姆Jo Frost光顾的家庭都有着令人头疼的小恶霸掌握家里的大局,使得父母似乎无法挽回当家做主的地位。这些小恶霸,在我看到的案例中,最小的一两岁,最大的约十岁。Jo的训练为期三周,前两天自然观察家里的情况,不做干涉;观察以后与父母谈话,并制订时间表和规则表;Jo会亲自指导父母一段时间,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之后Jo会离开几日,通过录像监控家中情况;最后,Jo返回家中再进行一周的指导,指出监控时所发现的问题。 Jo的宗旨是惩恶扬善。惩罚不良行为,赞扬好的行为。惩罚的时候,声调要低沉,使用有威严的语调。而赞扬的时候,声调要提高,可以拍掌,“乖孩子!”“做得好!” 一、思过室技巧(Naughty zone technique): 思过室是一个单独用来惩罚孩子不良行为的房间,房间内布置简单,没有电器和玩具。也可以使用房间的一个角落、一块垫子、家中的楼梯,因此类似的技巧还有“顽皮墙角”(Naughty corner)、“顽皮垫子”(Naughty mat)、“顽皮楼梯”(Naughty step)。步骤如下: 1、之前要预先给孩子警告。 2、如果孩子知道警告还是表现出不良行为,就把他/她带到思过室(或者顽皮墙角等)。 3、蹲下来到孩子的高度,有目光接触,用有威严的声调,解释带他/她到这里是因为他/她的哪些坏的行为。 4、惩罚的分钟数等于孩子的年龄数。如2岁惩罚2分钟,4岁惩罚4分钟。期间忽略孩子试图引起父母注意的行为。 5、时间到时,再次解释孩子的行为,要求孩子道歉。不道歉就继续惩罚。道歉则拥抱,并且要赞扬。这很重要。 二、没收玩具技巧(Toy confiscation technique): 惩罚坏的行为,鼓励好的行为,同时教孩子学会珍惜。 1、告诉孩子只能留下十个玩具,装在自己的小箱子里。 2、设置一个大箱子用于存放没收的玩具。每表现出一次坏的行为,就没收

行为矫正案例

大学生不良行为矫正案例 ——我不想整天唉声叹气 一案例介绍: 主诉:M是某师范学院一名大二学生。M总是喜欢哀声叹气,每天叹气次数特别多,感觉做什么事前都想叹气,因此做事特别没劲,自己也意识到叹气太多了对自己的影响,想改又改不掉,很苦恼! 个人陈述:高中时学习成绩一般,一般考试结束后成绩总不会特别满意,很无奈,我只好叹气了,可是有一次考的特别差,我就接连不断的叹气,感觉叹气叹完了能轻松不少,好像叹气能够减少压力,我是这么觉得的。后来每当考试前我也想叹气,因为想到考完肯定又不理想我就叹气。妈妈说“总叹气总叹气,叹的我都烦!”,叫我改,不过我总是改不了。我也咨询过老师,老师说是我压力太大了,让我放轻松点,不要太大压力,可是没什么效果,高中时期怎么可能没压力呢。后来也就这么不了了之,放任自流了。上了大学后我以为会好一点,谁知道现在反而更加严重,以至于现在每次做什么事前我都要叹气,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也想叹气,每天都在不停的叹气。感觉自己很没劲,特别难受,做什么事都不开心,整天都在不停的叹气中。自己曾经也试图控制过,就是叫自己不许唉声叹气,但是特别难受,而且坚持不了俩天就不行了。 二矫正目标: 此次矫正行为持续时间暂定位2个月,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了解M的不良行为以及行为的具体情况,并和M一起制定矫正计划,由M的室友W进行监督并提醒M。此阶段的目标是使M得问题行为明显减少但多少不限。第二阶

段查看M的计划实行情况,将M叹气的次数降低到每天30次以内并针对矫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起寻找解决办法。第三阶段是将M的问题行为降低至每天10次以内,甚至没有。第四次是追踪,并适时进行支持性厌恶治疗,以维持不良强化物的最低厌恶值,并最终确定没有必要进行支持性治疗。 三问题功能评估 1、行为描述:总是在遇到一点点难题或者自己不顺心的事情时叹气,每天次数不定,一般都会有五十多次,甚至更多。叹气完了以后的确可以舒缓一下压力,但是却再也提不起做事的信心。觉得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2、引入厌恶刺激:用橡皮圈自弹手腕至疼痛,每当当事人无故唉声叹气时就自己拉动橡皮圈直到自己疼痛。 3、选择奖惩物:M喜欢喝奶茶,因此,如果每周咨询结束达到目标时就奖励一杯奶茶。M还喜欢上网,因此,在其中若M出现放弃则惩罚其一周不得上网,若没有达到要求则由W监督一晚上不得上网。 四方案设计 1、时间安排:鉴于对象为学生,所以将时间定在周日下午。平时将由同宿舍的好友进行监督和提醒。 2、使用方法和技术:此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感觉性负强化不断加强导致恶化的,由于唉声叹气是由负强化建立起来的行为一般很难消退,需要结合别的方法。因此,采用厌恶疗法。另外含有强化原理,奖励与惩罚原理等。 五详细矫正过程 1、首先,和M讨论叹气会带来的利弊。叹气可以减少她的压力,但是也让她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对待问题越来越没有信心,甚至更加对自己没有信心。

对儿童问题行为理解及矫正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对儿童问题行为理解及矫正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儿童心理问题也称“儿童问题行为”或“儿童行为障碍”,是指 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 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当行为。 儿童心理问题的类型 1.发展性问题 这类问题多由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功能障碍所引起,如排泄功 能障碍(遗尿、不自主排便、拒绝排便),睡眠障碍(梦靥、夜惊、 经常性头痛,头晕),神经易紧张或生长发育迟缓、发育不良等。 2.情绪方面问题 如情绪抑郁、冷漠、缄默、易幻想或情绪波动剧烈、易激惹;过 分焦虑引起的神经质式的敏感、多疑、多虑、害怕、烦躁不安;过分 依赖父母、老师,或与别的孩子总是关系恶劣,甚至有敌对情绪;对 学校、考试、师生关系等会产生恐怖情绪等。 3.性格方面问题 如显著偏执、怪僻、爱发脾气、急燥、粗暴、性格反复无常、反 抗性强、攻击性强、粗鲁好斗;过分的胆怯、退缩、孤独等。 4.学习与智力方面问题 由于智力低下或智力发展滞后,学习成绩不良、反应迟缓;由于 学习压力过大、教育要求过高而引起厌学、弃学、逃学的行为,视学 习为最大的痛苦;抄袭作业、破坏纪律等。 5.活动过度问题 如异常好动、上课不能安静地听讲、不断地做小动作、注意力分散、维持注意的时间短、极易冲动、忍耐力差、自控能力差、废话多、爱争吵打架等。

6.神经性方面的问题 如总是出现一些毫无意义、反复重复的强迫性行为、或歇斯底里行为;神经性失声,心理性不适;由于精神方面的问题,使得行为过于轻率、活跃,动作言语过多以及精神紧张、无故生气、动作奇特、性格突变等。 7.社会及品德方面的问题 如打人、骂人、破坏、说谎、偷窃;与父母、老师、同学关系恶劣,过度反抗与任性,离家出走等等。 8.习惯性方面的问题 如习惯性允吸手指、咬指甲、晃头、眨眼、玩弄**器以及饮食、睡眠,排泄上的不良习惯,像厌食、睡眠失调等。 问题行为矫正方法 正强化法、负强化法、惩罚、行为契约法、认知行为矫正法、行为契约法

行为矫正案例

小A是一个10岁男孩,四年级。智力正常。他的不适当行为特别表现为上课随便插嘴,有时站起来离座与人讲话,严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对小A的这种表现,他的幼儿园老师、小学各任课老师及家长都甚感头疼,曾想过许多办法试图制止,但效果不佳。经××医院诊断,系过分活动症。我尝试运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他的上课随意插嘴行为。 辅导过程 确定目标行为:减少小A上课随意插嘴的次数,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 测定基准线: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在上课4 5分钟内记录随意插嘴的次数,为求准确性,选择不同节次的数学、语文课,共观察5天,观察数学平均每节课插嘴4~6次,语文约5次。 选择增强物:由家庭访问得知,该生很喜爱看课外书,又与该生交谈,知道他更喜欢班内墙上的红星,因此,约定以红星作为增强物。 详细过程与结果:我事先和小A谈话,帮助他进一步认识上课随便插嘴行为的不良后果,增强他减少这一不良行为的意愿,向他说明协助他改变的办法。取得该生的同意后,订立口头契约。第一阶段,减少数学课插嘴行为,若做到一节数学课插嘴次数比基准期少1次,可得代券1张;少2次,可得代券2张,以此类推,3张代券可换1颗墙上的红星。若超过基准线平均数1次。则罚代券l张,以此类推。时间两周,效果非常显著:处理期第一周即下降到平均每节课3—5次,第二周2—3次。 第二阶段,数学、语文课上同时控制。数学课要求保持第一阶段的平均3~5次,就可得l张代券;若少1次。可得2张代券;超过4次,罚券l张。语文课也以基准期5次为界,减1次奖1张券。超1次罚1张券。其他以此类推,时间4周。结果表明他能够达到预定要求。 第三阶段,数学、语文、外语课同时控制。数学插嘴保持第二阶段的平均水平3次,即可得1张券,其他同上。语文以4次为界,其他同上。外语以3次为界,其他同上,时间4周。 第四阶段为追踪期,取消增强物。改用“有时提醒,有时鼓励”的方式。陈澜插嘴次数仍保持在每节课3~4次,一周平均每节课不超过4次。实际上。从第一阶段开始他就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而且,每次插嘴时间都极短,一经暗示,就能自觉控制,一改过去非要一吐为快、止也止不住的状况。 成果检查与追踪评估:小A上课随意插嘴行为由基准期的数学每周平均每节课4—6次、语文5次。下降到3~4次。从处理第一阶段开始到追踪结束,从数学单课控制开始,到数学、语文、外语3课同时控制,从有强化物到无强化物都能保持这个水平,而且每次插嘴时间极短,自我控制意识大大增强,不至于影响课堂教学。在处理过程中,由于强化水平是事先约定的,而陈澜对此强化物又非常在意,所以他努力以减少自己插嘴行为来获得强化物。换句话说,争得强化物的主动权在他手里,这样,就激发了他控制自己行为的主动性。这也许正是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这一行为行之有效的关键所在。 专家点评 这是一例用行为矫正技术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取得实效的个案记录。此个案的指导者曾赴北京接受过行为矫正疗法的专门培训,又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对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对改变儿童不良行为的辅导方法有比较深入、准确的了解与把握。在指导辅导教师实施辅导的过程中,以下两个操作要点体现了作者的专业功底。 其一,掌握改进目标的分寸。在行为矫正技术中,要求辅导员与受导对象共同制定改进目标,并且改进目标要制定得恰如其分。目标要求过高则可实现概率过低,受导学生容易丧失改进的欲望和信心;改进目标太低则失去或降低了行为改变的意义。在这一运用行为矫正技术辅导受导学生的个案中,辅导员始终坚持与对方一同协商制定行为改变的目标;既不断激发受导学生自我改变的主动性,又注意提醒对方不在过高的热情驱使下,提出不切实际的自我要求。 其二,精心设计强化手段。对儿童进行行为矫正,能否恰当运用强化手段往往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这一个案辅导中,辅导员在指导者的帮助下,不仅十分重视和受导学生共同选择最合适的强

行为矫正的一些方法

行为治疗专家经过实验与临床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方法,现介绍十种儿童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 (一)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是一种逐步去除不良条件性情绪反应的技术。Wolpe 1958年根据条件反射学说,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展了这套完整的行为治疗方法。Wolpe认为恐惧或焦虑不可能与松弛同时并存。它们相互抑制或排斥,而克制焦虑(或恐惧)最有效的反应是肌肉松弛,故以逐步肌肉松弛作为阳性刺激,用于对抗焦虑(恐惧)情绪,建立系统脱敏技术。 适应证:儿童焦虑症、恐怖症、神经性厌食等。 操作方法: 分三个步骤。 1.肌肉松弛训练。 2.设计一个供想象的焦虑(恐惧)层次。 3.将松弛训练与想象层次结合。即首先教病儿学会由头部、颈肩、上肢、躯干至下肢的全身肌肉松弛法,同时根据病儿焦虑(恐惧)程度设计一个等级层次。病儿经过1~2周放松训练,达到几分钟内全身自我放松之后,便可进入系统脱敏程序。治疗开始,让病儿躺在一张睡椅上放松肌肉,并想象第一个最小焦虑(恐惧)情境(物),如体验到焦虑(恐惧),即刻举起一手指作为信号,若无焦虑(恐惧)产生,约7~1O秒钟后,让其放松,并停止想象此情境(物)。每一焦虑(恐惧)层次经过两个程序的想象,不产生焦虑(恐惧),便可进人下一层次。如此,使病儿逐渐经历最小焦虑(恐惧)到最大焦虑(恐惧)的各个层次,基本上能对实际的恐惧情境(物)不再产生焦虑。 (二)实践脱敏性 年幼儿童无法学会自我松弛,也不可能对焦虑(恐惧)情境(物)进行想象,便可采用实践脱敏法(Invivo desensltlzatlon)。适应证:儿童焦虑症、恐惧症。操作方法:将病儿不良情绪分为若干层级,让其逐级暴露于引起焦虑(恐惧)的实际情境或实物前,并在暴露同时,给予阳性刺激(如给吃喜爱的食物),使二者产生桔抗而逐步脱敏。例如,某幼儿怕狗,治疗开始,让他吃糖果的同时,看狗的照片,谈狗的趣事,之后看远处关在笼子里的狗,然后再分次逐渐走近狗笼(或将狗笼移近),直至消除害怕狗的情感反应。

小学三四年级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案例研究

小学三四年级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案例研究从去年接任三年级班主任时起,我就发现班级中行为习惯很差的大多是留守儿童。于是我对本班10个留守孩子,进行跟踪调查研究,试图找出矫正留守儿童不良文明习惯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素养,改善班级乃至学校的学习环境。现在我跟班到四年级,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明显好转了,我的班级管理轻松多了。 【案例1】张某,男。在幼儿园里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思维反应各方面都比同龄的孩子慢。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上课回答问题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连问题都没听清楚;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做作业时,经常拖拉,十次就有九次来不及做;回家后据他奶奶反应,书包一扔,就看 1 动画片,一看就没完没了,影响第二天的上课。 原因分析:他注意力不集中,偶有集中注意的时候也是短暂的,且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转移,多动是该症比较突出的症状之一,“多动”不仅是活动过多,而且活动时动作不协调,学习困难,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定均是症状之一,而且老师反映,他脑子并不笨,比较好动容易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只能屈居下游。 矫治:对孩子适当进行一些手脚协调、左右手协调、手脚与身体其他部位协调之类的活动,对纠正孩子好动行为有明显的效果。我与体育老师沟通,把张某的情况与体育老师讲明后,他在体育课上单独训练多了,左右手的训练多了,左右脚的训练多了,手脚与身体其他部位协调多了。 反思:对于好动的孩子,老师最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和耐 2

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教师可以从他的优点引导,就是肯定他的优点、长处、优势、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张扬其优点,发挥其长处,突出优势,发扬特点,使他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树立搞好学习的信心,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案例2】崔某,男。在调查询问培养语言文明的习惯的最佳途径是什么时,他是这样回答的:经常看些讲文明的书,找一个自己的榜样来模仿,这样就容易有良好的语言文明习惯,但是自己这方面需要努力。 原因分析:这样的学生是由于长期缺失家庭的父母的关爱,但是自己骨子里又想好的学生,由于受自己身边环境的影响,就随波逐流了,朋友们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这样的学生还是能够塑造好的。 3 矫治:我经常找他谈话,把他当作朋友一样来看待,再借一些有用的书给他看,然后鼓励他。孩子慢慢的改掉了不爱学习、爱说脏话的坏习惯,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反思:当一个孩子自身的素质很好时,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只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应当抓住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实时的教育,这样孩子在文明、礼貌和学习方面就不会大幅度的下降,还可能有大幅度提升。 【案例3】刘某,男。一年级成绩就很差,语数经常考不及格,家长要求留级,可是校方不允许,无奈只好收下该生。刚转入我班时,考试成绩在40分左右,多次测验都不及格。上课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几分钟就动桌凳、摇头晃脑,甚至有时还把桌子弄翻了,影响别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时间爱搞“恶作剧”,欺负其他同学;书写很不认真;在家任性、冲动,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