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doc

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doc

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doc
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doc

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

示-

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如刘润清教授所指出的:学生如何学外语,教师如何教外语,中间涉及何种心理过程,值得深入研究。社会心理语言学是一门新兴语言学边缘学科,是一个由语言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互相启发的交叉学科。心理学与语言学结合产生了心理语言学,使人们开始注意习得语言和使用语言时的心理过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心理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与大脑的关系,研究记忆、言语知觉(speech perception)、概念及其它心理过程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研究社会和心理因素对语言的运用有什么影响。英语教学中强调以应用为中心,重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这与心理语言学在研究外语教学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学习者的能力是一致的。乔姆斯基把人类学习语言的才能叫做语言习得机制。人类是具有一种天赋的学习语言的质体,人脑可以对信息加工,归纳。儿童在讲话的过程中,一方面注意观察,另一方面进行记忆,通过思维,慢慢得出一些规则。这一点告诉我们,语言学习就是要进行创造性的模仿,要从小在交际中不断运用和磨练。

一、心理语言学的定义及其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Charles Osgood 和Thomas Sebeok 于1954 年写的《心理语

言学:理论与研究问题调查》标志着心理语言学的诞生。心理语言学或语言心理学是认知科学的分支。它综合了心理学和语言学。其任务是发现语言如何在理解,产出和习得三个心理过程中作用的。实验心理语言学关注语言理解和产出的过程,而发展心理语言学就关注语言的习得。

心理语言学把语言学习当做从理解到最终产出的心理过程。英语教学关注如何吸收,理解最后产出英语。显然这两方都关注语言的习得,理解和产出。心理语言学把语言学习过程与其他各种心理学理论联系起来,帮助教师理解语言学习的本质,分析学生和教材的特点,然后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相反,语言教学提供真实的数据来支持心理语言学更深的研究,并作为试金石检验研究成果的价值。

二、少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少儿时期是一个人语言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少儿时期学期外语具有一定优势:第一,这一时期少儿大脑发育迅速,听觉器官和发音器官相应成熟,能分辨和模仿成人的语言,具备了语言迅速发展的生理基础;第二,这一阶段的少儿,好奇心强,对自己周围的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愿意接受新知识。英语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和新鲜的,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第三,处于这个时期的少儿能够接受渗入语言中的不同思想、文化、历史和传统等,因此英语学习中文化差异对他们影响较小。第四,这个阶段的少儿模仿能力强,机械记忆能力强、喜欢表现、不怕出丑和出错。英语学习需要大胆的尝试、交流,成年人往往害怕出错、出丑,因而羞于开口;而少儿在学习英语时,较少因害羞、胆怯而不愿开口,大多数少儿愿意积极开口说英语,乐于开口讲所学到的语言以及参与各项活动,不怕犯错误。但同时少儿学习

(完整word版)英语教学论

英语教学论 第一份 1.第2题 提倡该教学法的英国学者亚历山大把教学活动总结概括为:提出情景,学习语言;听说领先,反复操练;书面练习,巩固结构。 A.语法翻译法 B.直接法 C.情景法 D.听说法 答案:C 2.第3题 该教学法的得名主要是由于它主张在外语教学时外语词语应该同它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直接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直接的,它不需要通过翻译作为中介。 A.语法翻译法 B.直接法 C.认知法 D.交际法 答案:B 3.第4题 根据韩礼德对语言的交际功能的分类,如果一个播音员正在播天气预报,这时候他使用的语言主要具有___功能。 A.工具 B.个人 C.想象 D.描述 答案:D 5.第6题 该教学方法把目标语(外语)看成是一个规则系统,这一系统能在文本和句子中了解到,并与母语的规则和意义有联系 A.语法翻译法 B.直接法 C.情景法 D.听说法 答案:A 6.第7题 该教学法的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不但要培养学习者懂得语言的结构,而且还要使他们知道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对什么样的对象得体地使用语言。 A.认知法 B.交际法 C.全身反应法 D.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答案:B

该教学法的创始人Asher认为目标语的大部分语言结构以及数以百计的词汇项目都可以通过教师技巧地使用祈使句来教授。 A.认知法 B.交际法 C.全身反应法 D.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答案:C 12.第17题 英国学者Palmer指出学习语言有三个过程,即接受语言输入,通过重复操练记住并在实际练习中使之变为个人技能。很明显,行为主义的习惯形成理论是该教学法的语言学习观 A.语法翻译法 B.直接法 C.情景法 D.听说法 答案:C 13.第19题 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___的公式,即“刺激——反应”模式。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结构主义语言学 C.功能主义 D.转换生成 答案:A 第二份 1.第1题 在该教学法中,学生使用目标语完成社会中出现的各类任务。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通过语言互动进行交际;在大量的听、说、读和写的活动中使用语言和语言运用策略交流,最终培养起用目标语在社会活动中做事的能力。因此,可以说,该教学方法强调通过使用目标语互动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A.认知法 B.交际法 C.全身反应法 D.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答案:D 2.第5题 在该教学法的课堂里,准交际活动是为真实交际作准备而设计的教学活动。准交际活动可以是句型操练、对话等项目,目的是对外语中的句型和结构进行训练,为交际活动作好准备。 A.语法翻译法 B.直接法 C.交际法

浅谈英语课的课堂管理

浅谈英语课的课堂管理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自终对课堂实行有效的管理。有效的管理就是完成教学与教学评价的两项任务,即促动任务和维持任务,如何做到这个点,作者就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阐述。 一,教学管理中的促动功能 促动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里创设对教学起促动作用的组织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课堂内个人和集体的合理需要,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动学生的学习。 1. 形成尊师爱生、团结协作的师生关系和互帮互学、和睦相处的学习关系,促动师生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建立尊师爱生、团结协作的师生关系是课堂管理的首要。首先,作为一名教师你要让学生尊重你、信任你。你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你的评价态度,你必须有一定的课堂艺术魅力去吸引学生,让学生认可你,相互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在新学期给高一新生上的第一节课上我就这样阐述: Boys and girls , you are very clever . In our school , you will realize your dreams . I am sure I am not only your teacher but also your friend . I will love you as I love my own child . I hope you will love me as your own mother . We will understand and help each other . And we will have no regret at least .这样以心对心地实行交流会获得学生对你的信任。 在教学中教与学相长,在学生能吸取丰富知识的同时,教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学到他们自身所缺乏的东西,这样为和睦相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 培养良好的课堂风气,促动学生遵从课堂规范。 课堂气氛是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占某些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能够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所以,教师的管理艺术在此就要得以体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又是参与者。所以,教师的领导方式、移情、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焦虑都会影响课堂气氛,教师的领导方式,我想最好采用民主型。即:(1)和集体共同制定计划和作出决定,(2)在不损害集体的情况下,乐意给个别学生以协助、指导和援助,(3)尽可能鼓励集体活动,(4)给予客观的表扬和批评。教师的移情是教师将自身的情绪或情感投射到学生身上。感受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与学生相似的情绪性反应,作为老师都知道语言具有情感功能,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和记忆以及课堂的驾驭都起积极的作用。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亲切的话语都会影响着课堂风气。 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或过低,所制定的任务要使学生接受,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使他们充满自信。教师的焦虑也会影响课堂风气,只有教师焦虑适中,才会激起教师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二,教学管理中的维持功能 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使指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始终保持在课业上,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1、课堂管理使学生适合环境的变化。 这就要牵涉到课堂纪律的问题,人们对课堂纪律的理解不径相同,有人持的是权威主义纪律观,有人持的是放任主义纪律观,但是,我们将其定义为是对学生课堂行为的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放一段英语录像让

《英语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Syllabus for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19400070、课程总学时45学时(25/20)、周学时3(2/1)、学分:2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 1.课程性质 《英语教学论》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一门必修课程,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引导英语师范生学习课程教学改革新理念, 树立交际语言教学观;学习语言学、心理学、二语习得等外语教学理论和外语学习理论,学习不同的英语教学法思想,掌握英语课堂交际语言教学技能;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教学和反思教学能力,逐步提高对英语教学的认识能力,为师范生将来从事英语教育事业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 适用于英语教育专业。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I.教学目的:通过《英语教学论》课程的学习,帮助英语师范生具有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和职业规范与师德,掌握一定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外语学习理论,了解交互性语言教学的课堂教学理论基础,培养英语教学实践经历和反思教学的的能力,促进师范生在学术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II.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多媒体讲授英语教学理论、教学流派、课程标准和教学原则等知识后,组织师范生进行小组为单位的教学内容演示等教学实践活动,

提高师范生对英语教学本质的认识,使他们一定的理论高度,具备反思教学的可 持续发展的能力,逐步完善自己的英语教学能力。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在第6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学生已经学习了英语专业的一 些基础课程以及一些相关的通识课之后才开设,本门课程的开设对巩固和提高英 语教师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会起到积极作用。它既能够优化教育理论课程,如心 理学、教育学等,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对所学英语专业知识的把握程度及综合运 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1.Paul Davies, Eric Pearse 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 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舒白梅,《现代外语教育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推荐参考书: 1.Claire Kramsch: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2.Diane Larsen-Freeman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edition 2002年。 3.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4.H. G. Widdowson: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5.Jane Aronl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6.Ur, Penny.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年。 7.顾日国, 《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8.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少儿英语教师课堂用语

少儿教师课堂用语 课堂步骤课堂英语组织中文 问候/热身1)Let’s begin our class, ok? 让我们开始上课,好 吗? 2)Let’s start our class. 让我们开始上课吧。 3)Let’s start now. 让我们开始吧。 4)Hello, boys and girls. 大家好。 5)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 g, everyone. 早上好/下午好/晚上 好。 6)How are you today? 你们好吗? 7)What day is it today? 今天星期几? 8)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今天天气怎样? 9)What’s the date today? 今天几月几号? 10)Stand up, please. 请起立。 11)Sit down, please. 请坐下。 12)Let’s warm up. 让我们一起热身活动。 13)Are you ready? 准备好了吗? 14)Do you want to sing a song? 你们想唱支歌吗? 15)Do you want to play a chant? 你们想来个律动吗?

16)Please look at me and listen to me carefully. 请看着并且认真听我说。 17)I’ll teach you sentence by sentence. 我会一句一句地教你们。 18)Let’s do it together, ok? 让我们一起来吧。 考勤/点名1)Is everyone here? 每个人都在这儿吗? 2)Is anybody absent? 有人缺席吗? 3)When I call your name, please say“Yes!”. 当我叫到你的名字时, 请回答“yes”。 4)Who’s absent?/ Who’s away? 有谁今天缺勤了? 5)Don’t be late next time. 下次别迟到了。 6)Try to be on time. 下次准时点儿。 7)Go back to your seat, please. 请回到你的座位上。 复习1)What did we learn in the last lesson? 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呢? 2)Let’s review. 让我们复习。 3)Who can tell me what we did in the last lesson? 谁能告诉我上节课学了什么? 新课引入1)I’ll teach some new oral English. 我会教你们一些新口语。 2)We’ll going to do something new. 我们讲学习一些新东西。 3)Let’s learn a new story. 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

小学英语“课堂组织”的12种教学技巧

小学英语“课堂组织”的12个教学技巧 1、声音控制法 声音控制法指教师通过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来引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例如,当教师从一种讲话速度变到另一种速度时,已分散的注意力会重新集中起来。在讲解中适当加大音量,也可以起到加强注意和突出重点的作用。我们常做的高低声游戏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2、表情控制法 丰富的表情变化也可以起到控制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教师的表情表达对学生的暗示、警告和提示,也可以表达期待、鼓励、探询、疑惑等情感。教师面部表情、头部动作、手势及身体的移动也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沟通师生间的交流,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3、停顿吸引法 适当的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产生明显的刺激对比效应。喧闹中突然出现的寂静,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来说,停顿的时间以三秒左右为宜。这样的停顿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停顿时间不可过长,长时间停顿反而会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 4、目光注视法 教师的目光注视可以在学生中引起相关的心理效应,产生或亲近或疏远或尊重或反感的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学可以巧妙地运用目光注视来组织英语课堂教学。如开始上课时,教师用亲切的目光注视全体同学,使学生情绪安定下来,愉快地投入学习。再如,课上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用目光注视提醒学生注意听讲等。 5、情感暗示法 情感在课堂组织教学中,发挥着动力的作用。如果学生对老师、对课堂缺乏情感,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并在成功中产生新的学习动机。 6、姓名举例法 在英语单词或课文教学中,教师常常运用人物名字作主语进行造句或创设情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单词或课文的理解。如果发现有的同学走神、做小动作、低头看其它书籍等,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运用这位学生的名字作主语造句或创设情境。这样既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增加英语教学的真实性,又可以起到提醒学生的作用,可谓妙趣横生、一箭双雕。 7、短暂休息法

英语教学论_课程

(一)《英语教学论》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 Section I: Basic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Questions 1—10 are based on this part. Directions: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nd write your answers in the brackets. 1. Which is true of the Natural Order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 A. The Natural Order, consists of Listening to a great deal of meaningful language input, then Speaking, then Reading to a great deal of meaningful input, and finally Writing. B. The Natural Order, consists of Speaking to a great deal of meaningful language input, then Listening, then Reading to a great deal of meaningful input, and finally Writing. C. The Natural Order, consists of Listening to a great deal of meaningful language input, then Speaking, then Writing to a great deal of meaningful input, and finally Reading. D. The Natural Order, consists of Reading to a great deal of meaningful language input, then Speaking, then Listening to a great deal of meaningful input, and finally Writing. 2. Which is true of authenticity? () A. Language is simplified in some way for the convenience of learners of the language. B. An authentic text is one that has been written specially for language students. C. Authenticit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includes the use of authentic materials, designing authentic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the teacher speaking authentically to the students. D. It is not close to the sort of thing one would do in real life. 3. Reading is () A. Reading is recognizing the written words in a text. B. Reading is the ability to articulate the words and pronounce them correctly. C. Reading is an active process. It constantly involves guessing, predicting, checking and asking oneself questions. D. Reading is the ability to remember words only. 4. Pre-listening activities may serve several purposes except () A. they can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listening expectations. B. students use the information or language they acquired to do something else. C. pre-listening activities can activate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about the topic. D. they can arouse studen ts’ interest in learning. 5. In ______stage, students are given the opportunities to use the newly presented language items in a controlled framework. This may be done by drills, or by repeating parts of the dialogue presented in the first stage. This stage is intended to develop accuracy skills. () A. practice B. presentation C. production D. preparation 6. A child watches cartoon on TV. Please choose why people listen in this situation. () A. to extract information B. to maintain social relations C. to be entertained D. to study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longs to live presentation?()

少儿英语教学课堂用语

少儿英语教学课堂用语 一、问候(或点名)用语 1. Hi! Everybody!嗨,大家好! 2. Hello! 你们好! 3. Good morning/ afternoon/Evening! 早上/下午好晚上好 4.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class/everyone/boys and girls/Children! 同学们,上午/下午好! 5. Let’s have a roll call. 我们点名(*点名时尽量和每个孩子都说一句话) everybody here 大家都在吗 7. How are you 你们好吗 Fine, thank you .我很好,谢谢你。 8. Nice to meet/see you. 很高兴见到你们. Glad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Nice to see/meet you again. 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很高兴再次见到你们! 9.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Bobo. 你叫什么名字我叫Bobo。 Now, let me introduce myself.现在我介绍一下我自己。 10. Are you Andy Yes, I am .你是安迪吗是的,我是。你是安迪吗 11.Where is AndyI am here.安迪在哪里我在这里。 12. Give me a big hug .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13. You look so pretty today! 你今天看上去真漂亮!

14.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今天天气怎么样啊 It’s sunny/rainy/cloudy/windy/snowy today. 今天阳光灿烂/雨天多云有风/下雪。 15. Happy Children’s Day.儿童节快乐! 16. Merry Christmas Day.圣诞节快乐! 17. Happy Mid-Autumn Day. 中秋快乐! 18. Happy birthday to you! 祝你生日快乐! 19. Happy New Year! 新年快乐! 20. Happy Teachers’Day! 教师节快乐! 二.课堂组织用语。 1. Class begins!上课。 2. Now let’s begin our class/Lesson.上课。 3 . Time is up. It’s time for class.时间到了,该下课了。 4. Well, that’s the end of our class.下课。 5. Be quiet! 安静!安静! 6. Silence, please. 安静! 7. Stand up, please. 起立! 8. Sit down, please. 坐下! 9. Sit up/well. 做好! 10. One, two, three, four , four ,four. (做好的前提语) 11. No playing.不要玩。

小学英语课堂纪律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英语课堂纪律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课堂管理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和保证,课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管理的全局,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少问题。 小学英语课堂纪律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一、课堂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一些小学英语课堂上,一方面是老师在声嘶力竭地范读、带读、讲解、维持纪律,另一方面是仅有小部分学生在听讲,其他学生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打打闹闹,有的在看卡通画。而在一些小学英语课堂上,当老师组织一些小组合作活动时,表面上同学们都在积极参加,场面积极活跃,但实际上除了少数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在认真参加活动外,不少学生却很投入做着一些与活动无关的事情。 这些行为都会妨碍该学生本人的学习,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小学生生性比较好动,注意力的可持续时间短,注意力易分散。有位教育学家曾说:“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窗户,意识中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 因此,一旦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就很难集中在一定对象上,就可能出现这些违纪行为。其次是学生缺乏上课的热情,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这也是造成学生违纪行为,无法专心上课的原因之一。再次是教师方面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可能出现教学不当。 例如,教师因备课不充分,在学案的执行环节上无法很好地连接,致使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产生问题行为。教

师管理不当:教师常对个别不良行为作出过分激烈的反应,对学生滥用惩罚等。除了以上因素外,教师的威信也是十分重要的。假如一个老师丧失了威信,他将得不到学生的尊重,当然他的课大家自然也就不爱听了。一位教师之所以会丧失威信与他的日常行为有关。比如课上遇到学生表现不好不加以制止和引导,一遇到问题就求助于班主任,都会导致教师的威信降低。 二、有效规范课堂纪律的措施 我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措施来达到有效规范课堂纪律的目的。 1.教师要树立“心中要有火力点”的意识 每一个班都有一、两个较调皮的学生,也就是这个班的火力点,找准、控制好这个火力点也就控制好了这个班,就能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的方法来规范纪律。如果教师能抓住典型,对班级里最调皮难管的学生进行重点引导,解决了难点,剩下的问题解决起来就不难了。 2.注视法 “无声胜有声”,在课堂上发现有学生不守纪律时,教师可采用注视的方式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发挥眼神的作用,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教师在注视的时候突然停止讲课,学生也会观察到周围气氛的变化,然后会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课堂行为。 3.暗示法 用暗示的方式来控制纪律的方法叫暗示法。如走近学生、敲敲桌子或拍拍学生,暗示其注意;或走到正在自由说话的学 生旁边,放高音量;目光移开不守纪律的学生然后说:“有几 个小朋友没看老师的表情,是不是很难看呀?” 4.提问法 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精力不集中时,用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老

华中师大《英语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英语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 Ⅰ. True or false. Directions: Judge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Write a T in the brackets after a true statements and an F before a false statements. 1. Language is a logical system. 2. Language is capable of producing new forms and meanings. 3. Minimal pairs are pairs of words that differ only in one sound. 4. The ways in which words follow one another and are related to one another is called the syntagmatic dimension of language, the dimension of “chaining” or “sequencing”. 5. In general, a rising intonation is seen as being more impolite that a falling one. 6. Conscious knowledge of rules does not help acquisition according to Krashen. 7. The goal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s to produce over-users of monitor. 8. Krashen believes that adults are better language learners, while children are better language acquirers. 9. For Krashen, the affective filter is the principal sourc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0.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is presumed by Krashen to be the result of the learned system, operating free of conscious grammar. 11. One function of a language can only be expressed by one structure. 12. A normal lesson should have the all the stages discussed in this unit and the stages should be in fixed order. 13. Usually a lesson should focus on practicing one single skill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develop that skill successfully. 14. The stages of a lesson overlap. 15. At each stage of the lesson, activities focus on all four skills. 16. Lesson plans are useful only before the lesson. 17. If the teacher uses the same techniques, some students may not have the chance to learn in the way that suits them best. 18. There is no one absolutely correct way to draw up a lesson plan and each teacher will decide what suits him or her best, but all good lesson plans give a clear picture of what the teacher intends to do in the lesson. 19. In order to keep students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 it is important to include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and techniques in the lesson. 20. It is enough to introduce a range of different activities into a lesson to keep th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 21. A real good lesson plan should be long and complicated with detailed lesson notes. 22. Time can be saved by deciding on a format which suits you and then keeping a

少儿英语教学课堂管理

少儿英语教学课堂管理 一、以情唤情。 课堂上学生出现思想不集中,低声讲话或做小动作,在所难免,这是学生阶段生理心理特征所决定的。主要的还是缺乏一个"情"字。以情感人,以情管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譬如,当教学进入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必须以愉悦欢快的心情去引导学生;当教学转入基调哀愁悱恻时,教师必须以沉郁凄凉的心情感染学生;当教学要求严密的科学性和清晰的条理性时,教师的心情则应平正、舒快;当教学呼唤思维逻辑严密,或深沉,或激昂,教师的心情也必须随之严肃、振奋。这些情感借助教材和一定教学手段,传示给学生,它会像磁石般吸引住学生。另一方面,对学生处理,更少不了一个"情"字领先,从语意到行为都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在关爱他,使其主动配合教师的课堂管理。 二、轻敲响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声音的音质、音量、声调、语音和节奏等加以组合变换,把声音的声、色、情融为一体,运用到语气上,用含蓄的方法对学生出现的违纪行为进行诱导和影响。响鼓不用重锤,学生听到教师"弦外之音",从而领会到教师的意图和良苦用心,于是做出知心、知情、知理的反映,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这种办法既巧妙地解决了那个学生自己的问题,又不至于影响其他人的注意力。 三、目光暗示。人眼为窗,可以传情传神。教师课堂上视野所及,可以眉目传情,促进学生专心听讲。偶尔有学生面朝窗口,思想"跑马",教师可运用目光注视,将自己的愿望、态度、思想感情和言语迅速传递给学生。淡漠、严厉、责备的目光使学生触目知错,立即醒悟;热情、慈祥、赞许的目光使学生触目会意,精神振奋。教师不论是提出问题、指导自学、启发释疑或小结强化,都要用期待的目光,尽可能去平视或环顾大多数,切不可老是两手扶案,目无学生。也不能只站在教室一隅,视线顾此失彼。尤其要不时地环视前后左右,特别是后排的左右两角,对潜能生,更应予以满腔热情的关注。 四、动作指引。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能传达管理信息,是课堂上师生互相感知的意识信号。如教师的手势具有状物、言志、召唤、传情的特殊本领,可以成为辅助课堂管理的非语言的外部表现形式,可以导引学生意识,可以把自己的意图、教学的宗旨和学生的接受意向牵引到一起,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按照教师启示的思路去学习,去领悟,去融会贯通,并有所创造。教师的面目表情也有一定的潜在控制作用,表示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表示满意的微笑和赞许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热诚与喜爱,可以达到移情传神的功效。甚至教师的站态,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和行间巡视等体态活动,也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课堂教学管理的作用。 五、冷却制动。在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教师应冷静分析,泰然处之,予以"冷处理"。比如上课铃响后,你夹着书本信心十足地走进教室,却发现教室里十分混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打斗疯玩。即使他们看到老师来了,有的还沉浸在

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的策略研究 当前我国中小学进入课程改革的新的阶段,我们小学英语的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进行之中。课堂教学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就必须对我们的课堂管理进行必要的策略研究。自从十七世纪夸美纽斯创造出“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来,课堂管理就客观地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但长期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对这个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至少在理论上还未给它以应有的地位,加以独立的研究。课堂管理是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它的目的是及时处理课堂内发生的各种事件,保证教学秩序,把学生的活动引到认知活动上来。新课程改革,我们的课堂需要管理的艺术,从教者必须在管理艺术和策略方面开展研究。通过对我们小学英语课堂管理艺术与策略的研究,为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探索有效的课堂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的问题 (一)小学英语的课堂管理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对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教学改革新思潮的冲击下,学生主体地位逐渐确立,教师的“讲课”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注重学法指导成为新教学法的重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课堂管理问题已相当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英语听、说和读,而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2.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的特点 首先,教师要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积极和学生进行交往,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教师的威信,这样在课堂管理中学生就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服从管理。 其次,课堂上要加强师生的交流和互动。无论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心智的开启,能力的发展,还是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赖于课堂活动中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课堂管理正是通过不断调节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促进课堂交流。所以,促进课堂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师生互动,有利于课堂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第三,通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班级课堂管理特色的形成。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把课堂管理纳入评价体系,并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结合起来,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把课堂之外的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全方位地培养有利于课堂管理的教学环境,课堂管理必能很快上路,并始终保持较高水准。 (二)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1、制度性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做成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制度先行。我们小学英语课堂管理,也必须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使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在课堂的教与学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秩序有方向地开展,创设一个和谐课堂。 2、目标原则

英语教学论

外国语学院成人教育英语教育 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指导书 《英语教学论》 课程教学指导书 吴曼蕾编写 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二0一二年九月

课程介绍 《英语教学论》是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英语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训练英语教学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英语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教学工作能力,能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和新一轮教学改革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初步形成对语言及语言学习本质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的外语教学观,认识本课程中英语教学的性质及其发展演变过程,了解二十一世纪的英语课程改革,把握英语课程的理念,理解英语课程的性质及目标,掌握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对语音、词汇、语法教学,听说读写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教学等问题有所把握。本课程还注重英语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导并帮助学生把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对外语教学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科学的正确态度,为其今后成为具备一定教学实践能力的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做好准备。 《英语教学论》是研究英语教学规律的一门科学。“教学论”的含意是指一种理论“法则”(law) 或“体系”(system),而不是狭义的单纯指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英语教学论研究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及其规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教学理论; 2、基本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3、英语课外活动、教学手段和测试手段。 本自学指导书主要是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王蔷主编的《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而写的,并在此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增减。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便于学生们自学及教师们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和面授内容。该门课程的学时分配如下:总学时72,讲授20学时,自学52学时。面授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这门课程是考试课程。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应独立完成并按时交给教师批改。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有不当之处,望使用该书的教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完整如何控制英语课堂纪律

完整如何控制英语课堂纪 律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浅谈有效的控制英语课堂纪律 摘要: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英语课堂要落实课堂常规,运用奖惩机制,调控课堂教学,以创造一个有序的英语教学环境。 关键词:课堂纪律教学质量英语 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然而在我们的日常英语教学中,却时常缺少这种保障。纪律问题是困扰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其表现为, 在一些小学的英语课堂上, 一方面是教师在声嘶力竭地范读、带读、讲解、维持纪律, 另一方面是仅有小部分学生在听讲, 其他的学生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打打闹闹, 有的在看卡通画, 有的在打磕睡。在另外一些小学英语课堂上, 当教师组织一些小组合作活动时, 表面上同学们都在积极参加, 场面积极活跃, 但实际上除了少数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在认真参加活动外, 为数不少的学生却在很投入地做着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别的事情。 英语课堂上出现的种种困扰,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学科原因:首先是学科地位。与其他学科相比, 小学英语不仅是一门小学科, 更是一门新学科。除了一些发达地区的小学外,小学英语在很多学校仍是不被重视的学科, 有些地区则把英语当技能课来看待, 甚至只是把英语课作为点缀。 一些发达地区的小学也是三年级才学英语,一、二年级都是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以至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英语不是主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英语课的看法、导致学生对小学英语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其次是学科特点。小学英语具

如何管理小学英语课堂纪律

如何管理小学英语课堂纪律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所以 教师总要想尽法子让课堂活跃起来。然而,我们普遍面临的一 个问题就是“大班教学”的纪律整顿。这个问题尤其让小学英语 老师头痛。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想用各种好玩有 趣的游戏活动来活跃气氛,可是却发现有时一动起来,就难以 收住纪律,全班一下子乱成了“一锅粥”。如何解决这个“纪律整顿”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如何管理课堂纪律这个课题不仅是在小学,在初中同样存在。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也时常会用 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来活跃气氛,的确是一动起来,就难以收 住纪律。如何解决这个“纪律整顿”的问题,一直是我这么多年 在教学中思考的问题。我崇尚用纪律或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 人的理念。学生年龄小,每个班都40多人,家长、孩子都不重视,都认为是“副科”,更为烦恼的是,还不能跟小学生们讲道理,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毕竟中考和高考离他们还太遥远。 许多老师都为课堂纪律大伤脑筋,下面就简要谈谈我平时如何 管理课堂纪律的方法和策略。 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在第一堂课宣布我的奖惩规定,(有时还可以和孩子们签“君子协定”)其中就有关于课堂纪律 的规定。在管理课堂纪律这一块,我实行“一人犯法,株连九族”

的政策,这样做既规范了孩子们的行为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意识。我把全班按座位分组,每节课都进行评比。铃声一响,老师进来时,坐得端正的、安静的那组,可以加一分,只要有一人没做好的那组都不能加分。上课过程中哪个组有同学违反纪律,给其他组加一分,这样做不用老师批评,这个违反纪律的同学就会成为本组同学的众矢之的,他就不好意思再违反纪律了,老师根本不用动手,也不要动嘴,孩子们自己会管理自己,因为小学生毕竟年龄小,争强好胜的心理都很强。做游戏时,孩子们都很活跃,特别是让他们站起来表演动作时,许多孩子忍不住会彼此打打闹闹,但只要我一声令下: One!Two!Three!孩子们就会异口同声回答:Four!Four!Four!刚刚还是异常活跃的课堂立马就安静了下来,因为动作慢的那组加不了分。 教有定法,教无定法。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管理自己的课堂,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有效和无效之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