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通市二模考试《赵犨传》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聊斋志异·赵公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聊斋志异·赵公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聊斋志异·赵公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聊斋志异·赵公传》原文及翻译聊斋志异原文:赵公,湖广武陵人,官宫詹,致仕归。
有少年伺门下,求司笔札。
公召入,见其人秀雅,诘其姓名,自言陆押官,不索佣值。
公留之,慧过凡仆。
往来笺奏,任意裁答,无不工妙。
主人与客弈,陆睨之,指点辄胜。
赵益优宠之。
诸僚仆见其得主人青目,戏索作筵。
押官许之,问:“僚属几何?”会别业主计者约三十余人,众悉告之数以难之。
押官曰:“此大易。
但客多,仓卒不能遽办,肆中可也。
”遂遍邀诸侣,赴临街店。
皆坐。
酒甫行,有按壶起者曰:“诸君姑勿酌,请问今日谁作东道主?宜先出资为质,始可放情饮啖;不然,一举数千,哄然都散,向何取偿也?”众目押官。
押官笑曰:“得无谓我无钱耶?我固有钱。
”乃起,向盆中捻湿面如拳,碎掐置几上,随掷遂化为鼠,窜动满案。
押官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
顷刻鼠尽,碎金满前,乃告众曰:“是不足供饮耶?”众异之,乃共恣饮。
既毕,会直三两余,众秤金,适符其数。
众索一枚怀归,白其异于主人。
主人命取金,搜之已亡。
反质肆主,则偿资悉化蒺藜。
仆白赵,赵诘之。
押官曰:“朋辈逼索酒食,囊空无资。
少年学作小剧,故试之耳。
”众复责偿。
押官曰:“某村麦穗中,再一簸扬,可得麦二石,足偿酒价有余也。
”因浼一人同去。
某村主计者将归,遂与偕往。
至则净麦数斛,已堆场中矣。
众以此益奇押官。
一日赵赴友筵,堂中有盆兰甚茂,爱之。
归犹赞叹之。
押官曰:“诚爱此兰,无难致者。
”赵犹未信。
凌晨至斋,忽闻异香蓬勃,则有兰花一盆,箭叶多寡,宛如所见。
因疑其窃,审之。
押官曰:“臣家所蓄,不下千百,何须窃焉?”赵不信。
适某友至,见兰惊曰:“何酷肖寒家物!”赵曰:“余适购之,亦不识所自来。
但君出门时,见兰花尚在否?”某曰:“我实不曾至斋,有无固不可知。
隋书-赵煚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隋书-赵煚传阅读答案附翻译隋书·赵煚传赵煚①,字贤通,天水西人也。
【高中文言文阅读】《赵咨传》阅读答案及翻译赵咨传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
父畅,为博士。
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
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官所赵咨传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
父畅,为博士。
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
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官所诛,咨乃谢病去。
太尉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
举高地,累迁敦煌太守。
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盗皆惨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
由此益知名。
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
之官,道经荥阳,敦煌曹?,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
?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之东海。
谒咨毕,辞归家。
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
视事三,以疾自乞,征拜议郎。
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交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后汉书·赵咨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听子孙改之听:听从,听便。
B.诏书切让让:责备C.咨乃谢病去谢:谢罪 D.所犯无状,干暴贤者干:冒犯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12、各句中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送至亭次,望尘不及B.咨恐母惊惧C.居贫,朝夕无储 D.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1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⑥②④⑤14、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咨少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荐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申胥谏许越成吴国国王夫差便告诉各位大夫说:“我还对齐国有大的企图,我就同意越国的求和,你等不要违背我的意愿。
如果越国已经改过,我(对它)还有什么要求呢?如果它不悔改,(等我从齐国)回来,我挥师讨伐它。
”申胥劝道:"不能同意求和啊。
越国不是诚心和吴国和好,也不是害怕我们的军队的强大。
(他们的)大夫文种有勇有谋,(他)将把(我们)吴国在股掌之上玩得团团转,来实现他的愿望。
他本来就知道君王您喜欢逞威斗腔,所以说婉转驯服地言辞,来纵容国王您的心志,使您沉浸在征服中原各国的快乐中,来让你自己伤害自己。
使我们的军队困顿疲惫,民众流离失所,而日益憔悴,然后他们安全地收拾我们的残局。
而越王信用好爱惜民众,四方百姓都归顺他,年年谷物按时节成熟,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在我们还能够(跟他们)打仗的时候,是小蛇的时候不摧毁它,成为大蛇将怎么办?”吴王说:“大夫你干嘛长越国的威风,越国能够足以成为大患吗?如果没有越国,那我春秋演习向谁炫権我的军队啊?”便同意了越国的求和。
将要盟约时,越王又派诸稽郢砌词说:“要认为盟誓有用吗?上次盟誓时涂在嘴上的血还没干呢,足以保证信用啊。
要认为盟誓没用吗?君王家的军队的威式降临便能使唤我们,干吗要看重鬼神而看轻您自己的威力啊。
"吴王便同意讲和,空有讲和没有盟誓。
敬慎议和亲敬是齐国人。
汉朝七年,王信叛变,高帝亲自去攻打他。
到晋阳听到信与匈奴联合准备一起进攻汉朝,高帝非常愤怒,派人到匈奴侦探。
匈奴把精兵和肥壮的牛马都隐蔽起来,只显现一些老弱的士兵和牲畜。
十多个派去的人都回来报告说,可以攻打匈奴。
高帝又派敬去匈奴查看,敬回来报告说:“两国交战,这应该是夸耀并显示自己的长处,现在我去到那里,只见到一些老弱残兵,这一定是他们故意露出短处,埋下伏兵以出奇制腔。
我认为匈奴不能攻打。
”这时候汉朝兵马已经走过句注山,二十多万兵马都已经出发,高帝大怒,骂敬说:“你这齐国的俘虏!凭借嘴巴子得到官位,现在又用荒谬的话来诅咒我的部队。
课外古诗文《宋史赵赞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赵赞字元辅,幽州蓟人。
父延寿,尚兴平公主,至枢密使、忠武军节度。
赞仕周。
世宗南征,初遣赞率师巡警寿州城外,俄命为淮南道行营左厢排阵使。
世宗归京,留赞与诸将分兵围寿春,赞独当东面。
诸将战多不利赞独持重自秋涉冬未尝挫衄及受迢移军尺椽片瓦悉辇而行城中人无敢睥睨者会吴遣骁将鲁公绾帅十余万众溯淮奄至,跨山为栅,阻肥水,俯瞰城中。
时大军已解围,赞与大将杨承信将轻骑断吴人饷路,又独以所部袭破公绾军,为流矢所中。
世宗再征寿春,命造桥涡口,以通濠、泗。
令骑帅韩令坤董其役,俾赞副之。
属霖雨,淮水涨溢,濠人谋乘轻舟焚其桥,赞觇知之,设伏桥下。
濠人果至,赞令强弩乱发,杀获甚众。
及世宗移兵趣濠以牛革蒙大盾攻城,赞亲督役,矢集于胄,虽被重伤,犹力战,逐拔其羊马城。
世宗诏褒美之。
淮南平,以战功多,授保信军节度。
赞入视事,尽去苛政,务从宽简,居民便之。
宋初,加检校太师,预平维扬。
岁余,改镇廷州,受密旨许以便宜行事。
将及州境,乃前后分置步骑,绵绵不绝,林莽之际,远见旌旗,所部羌、浑来迎,无不慑服。
乾德六年秋,以赞为邠州路部署。
开宝二年,太祖将讨晋阳。
车驾薄城下,分军四面,赞扼其西偏。
并人乘晦潜犯赞垒,赞率众击之,久而方退,弩矢贯足。
太祖数劳问,赐良药傅之。
太宗即位,进封卫国公。
太平兴国二年,来朝,未见而卒,年五十五。
赠侍中。
赞颇知书,喜为诗,容止闲雅,接士大夫以礼,驭众有方略。
其为政虽无异迹,而吏民畏服,亦近代贤帅也。
(节选自《宋史•赵赞传》)译文:赵赞宇元辅,幽州蓟人。
父赵延寿,娶了兴平公主,官至枢密使、忠武军节度使赵赞在后周为官。
世宗南下征伐,先派遣赵赞率领军队巡视警戒寿州城外,不久任命(赵赞)为淮南道行营左厢排阵使。
世宗返回京城,留赵赞与诸将分兵国困寿春,赵赞独自负责东面。
诸将作战大多不利唯独赵赞谨慎稳重,自秋到冬不曾挫败。
到接受诏命转移军队时,零碎的木料砖瓦,都装车运走,城中的人没有敢轻视他的。
才初仕梁,梁武帝好文学,才以文才见称,遂擢为秘书郎。
才勤于职守,尽心竭力,故所得赏赐,皆以奉母。
迁侍郎,仍以勤敏称,于是帝赐金带,以示宠异。
入隋,以文学之才,被太子召为洗马。
才以谨慎自持,敬慎其事,故太子深器之。
才历仕三朝,历官数十,然始终谦虚谨慎,未尝有过。
尝有谏诤之言,必待帝前而后发,故帝常嘉其忠直。
才虽才高八斗,然不以才傲物,与人交,必先自谦,故人皆乐与之交。
才好施与,家虽贫,而周济亲友,不吝啬。
每有赈灾之役,必率先捐助,故人皆称其仁爱。
才好游历,足迹遍及山川名胜,每至一处,必著文以记其事,故所著文章,多记其游历所见。
才好琴,善鼓琴,每有宾客,必命鼓琴以娱之。
才鼓琴,声音悠扬,如泉石之鸣,如丝竹之韵,令人听之忘忧。
才亦善书法,尤以草书见长,笔势奔放,犹如龙蛇飞舞,人皆称其为书圣。
才于文学,尤精于《春秋左氏传》。
才研究《春秋左氏传》,细究其义,深得春秋之旨。
尝有疑义,必遍考群书,以求真谛。
才又善辨析,遇有争论,必究其根本,然后决断。
故才于文学,有很高的造诣。
才居官,清正廉洁,不贪不占。
尝有馈赠,必谢绝不受。
才居官,深得民心,人皆称其贤。
才居官,亦以勤勉著称,每有政事,必亲自处理,不假他人之手。
才居官,亦以仁爱为本,常以仁爱之心,化解民怨,故人皆称其仁。
才居官,虽位高权重,然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才居官,亦以学问自娱,常以诗书自娱,故人皆称其博学。
才居官,亦以诗书自励,常以诗书自励,故人皆称其有德。
才居官,历仕三朝,官至侍中,然始终谦虚谨慎,未尝有过。
才居官,虽位高权重,然始终以民为本,以仁爱为怀,故人皆称其贤。
才卒于隋,享年八十有六。
才卒,帝哀悼之,赠太保,谥曰文贞。
才之才学,光照千古,其德行,亦为后世所传颂。
赵才者,真乃一代英豪也!。
新唐书·赵犨[chōu]传•赵犨,陈州宛丘人,世为忠武军牙将。
犨资警健,儿弄时好为营阵行列,自号令指顾,群儿无敢乱。
父叔文见之,曰:“是当大吾门。
”稍长,喜书,学击剑,善射。
会昌中,从伐潞[lù]州,收天井关,又从征蛮,忠武军功多,迁大校。
•黄巢[cháo]入长安,所在盗兴,陈人诣节度府,请犨为刺史,表于朝,授之。
既视事,会官属计曰:“巢若不死长安,必东出关,陈其冲也。
”乃培城疏堑,实仓库,峙[zhì]藁[gǎo]薪,为守计。
民有赀[zī](同“资”)者悉内之,缮[shàn]甲兵,募悍勇,悉补子弟领兵。
巢败,果东奔。
贼将孟楷以万人寇项,犨击禽之。
僖[xī]宗嘉其功,迁累检校司空。
•巢闻楷死,惊且怒,悉军据溵[yīn]水,与秦宗权合兵数十万,缭[liáo](缠绕)长壕五周,百道攻之。
州人大恐,犨令曰:“士贵建功立名节,今虽众寡不敌,男子当死地求生,徒惧无益也。
且死国,不愈生为贼乎?吾家食陈禄,誓破贼以保陈,异议者斩!”众听命。
引锐士出战,屡破贼。
巢益怒,将必屠之,乃起八仙营于州左,僭象宫阙,列百官曹署,储粮为持久计。
宗权输铠仗军须,贼益张。
犨小大数百战,胜负相当,故人心固,乃间道乞师于朱全忠。
未几,汴[biàn]军至,壁西北,陈人思奋,犨引兵急击贼,破之。
围凡三百日而解。
•中和五年,擢彰义军节度使。
巢虽败,宗权始炽,略地数千里,屠二十余州,唯陈赖犨独完,以功检校司徒,加泰宁、浙西两节度,皆在陈并领之。
龙纪初,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忠武军节度,仍治陈州,流亡踵还。
与弟昶[chǎng]至友爱,后将老,悉以军事付之,乃卒,赠太尉。
•犨悉忠力以孤城抗贼,巢卒败亡。
然附全忠,亦赖其力复振,故委输调发助全忠,常先它镇云。
•9.B•冲:交通要道•10.D•①写技艺高超•②写有远见•⑥写和弟弟非常友爱•11.D•原文“犨小大数百战,胜负相当”,应该是“胜负差不多”,而非“胜多负少”•12.翻译•(1)民有赀者悉内之,缮甲兵,募悍勇,悉补子弟领兵。
宋史·赵晁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带译文宋史赵晁传阅读原文赵晁,真定人。
初事杜重威为列校。
重威诛,属周祖镇邺中,晁因委质麾下。
周祖开国,擢为作坊副使。
慕容彦超据兖州叛,以晁为行营步军都监。
兖州平,转作坊使。
晁自以逮事霸府,复有军功,而迁拜不满所望,居常怏怏。
时枢密使王峻秉政,晁疑其轧己。
一日使酒诣其第,毁峻,峻不之责。
世宗嗣位,改控鹤左厢都指挥使、领贺州刺史。
从征刘崇,转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本州团练使兼行营步军都指挥使。
军至河内,世宗意在速战,令晁倍道兼行。
晁私语通事舍人郑好谦曰:“贼势方盛,未易敌也,宜持重以挫其锐。
”好谦以所言入白,世宗怒曰:“汝安得此言,必他人所教。
言其人,则舍尔;不言,当死!”好谦惧,遂以实对。
世宗即命并晁械于州狱,军回始赦之。
及征淮南,改虎捷左厢、领阆州防御使,充前军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又为缘江步军都指挥使时李重进败吴人于正阳以降卒三千人付晁晁一夕尽杀之世宗不之罪。
寿春平,拜检校太保、河阳三城节度、孟怀等州观察处置等使。
恭帝即位,加检校太傅。
宋初,加检校太尉。
未几,以疾归京师,卒,年五十二。
太祖甚悼之,赠太子太师,再赠侍中。
晁身长七尺,仪貌雄伟,好聚敛,处方镇以贿闻。
以周初与宣祖分掌禁军,有宗盟之分,故太祖常优礼之,再加赠典焉。
子延溥。
延溥,周显德中,以父任补左班殿直。
宋初,为铁骑指挥使。
开宝初,太祖亲征晋阳,太宗守京邑,延溥以所部为帐下牙军,转殿前散员指挥使。
九年,改铁骑都虞候。
(选自《宋史赵晁传》,有删改)宋史赵晁传阅读题目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充前军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又为缘江步军都指挥使/时李重进/败吴人于正阳/以降卒三千人付晁/晁一夕尽杀之/世宗不之罪B.充前军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又为缘江步军都指挥使/时李重进败吴人于正阳/以降卒三千人付晁/晁一夕尽杀之/世宗不之罪C.充前军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又为缘江步军都指挥使/时李重进/败吴人于正阳/以降卒三千/人付晁/晁一夕尽杀之/世宗不之罪D.充前军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又为缘江步军都指挥使/时李重进败吴人于正阳/以降卒三千/人付晁/晁一夕尽杀之/世宗不之罪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嗣位”指继承君位。
《隋书·赵芬传》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隋书·赵芬传》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赵芬,字士茂,天水西人也。
父演,周秦州刺史。
芬少有辩智,颇涉经史。
周太祖引为相府铠曹参军,历记室,累迁熊州刺史。
抚纳降附,得二千户,加开府仪同三司。
大冢宰宇文护召为中外府掾,俄迁吏部下大夫。
芬性强济①,所居之职,皆有声绩。
武帝亲总万机,拜内史下大夫,转少御正。
芬明习故事,每朝廷有所疑议众不能决者,芬辄为评断,莫不称善。
后为司会,申国公李穆之讨齐也,引为行军长史,封淮安县男,邑五百户。
复出为淅州刺史,转东京小宗伯,镇洛阳。
高祖为丞相,尉迥与司马消难阴谋往来,芬察知之,密白高祖。
由是深见亲委,迁东京左仆射,进爵郡公。
开皇初,罢东京官,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
未几,以老病出拜蒲州刺史,加金紫光禄大夫,仍领关东运漕,赐钱百万、粟五千石而遣之。
后数年,上表乞骸骨,征还京师,赐以二马轺车,几杖被褥,归于家,皇太子又致巾帔。
后数年,卒。
上遣使致祭,鸿胪监护丧事。
子元恪嗣,官至扬州总管司马,左迁候卫长史。
少子元楷,与元恪皆明干世事。
【注】①强济:精明干练。
译文:赵芬,字士茂,是天水西人。
父亲赵演,是秦州的`刺史。
赵芬年少的时候就口才敏捷,能说会道,阅读了大量的经史书籍。
周太祖引荐他做了相府的铠曹参军,又做了记室之官后,多次被提升官职到熊州刺史。
他安抚招纳投降归附的人,总共收得两千户,然后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职。
大冢宰宇文护召他做了中外府掾,不仅他又升官到吏部做下大夫。
赵芬秉性精明干练,在任何职位上,都有好的声誉和功绩。
武帝亲自处理各种重要事务,授予他内史下大夫的官职,并正式转为少御。
赵芬明了熟悉前朝旧事,每每朝廷有大家不能决断的有争议的事,赵芬经常为大家评议裁断,没有人不称道叫好的。
后任司会之职,申国公李穆之讨伐齐的时候,他又被引荐做了行军长史,封他为淮安县男爵,食邑五百户。
后来又出京为淅州刺史,转任东京小宗伯,镇守洛阳。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新五代史-赵犨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赵犨,其先青州人也。
犨幼与群儿戏道中,部分行伍,指顾如将帅,虽诸大儿皆听其节度,其父叔文见之,惊曰:“大吾门者,此儿也!”及壮,善用弓剑,为人勇果,重气义,刺史闻其材,召置麾下。
累迁忠武军马步军都虞候。
王仙芝寇河南,陷汝州,将犯东都..,鲜引兵击败之,仙芝乃南去。
已而黄巢起,所在州县,往往陷贼。
陈州豪杰数百人,相与诣忠武军,求得犨为刺史以自保,忠武军表.犨陈州刺史。
已而巢陷长安,犨语诸将吏曰:“以吾计,巢若不为长安市人所诛,必驱其众东走,吾州适当其冲矣!”乃治城池为守备,迁民六十里内者皆入城中,选其子弟,配以兵甲,以其弟昶、玥为将。
巢败,果东走,先遣孟楷据项城,昶击破之,执楷以归。
既而秦宗权以蔡州附巢,巢势甚盛,乃悉众围肇。
陈人恐,犨语其下曰:“吾家三世陈将,必能保此。
尔曹男子,当于死中求生,建功立业,未必不因此时。
”陈人皆踊跃。
巢栅城北三里为八仙营,起宫阙,置百官,聚粮饷,欲以久弊之,其兵号二十万。
陈人旧有巨弩数百皆废坏后生弩工皆不识其器瑚创意理之弩矢激五百步人马皆洞以故巢不敢近,围凡三百日,犨食将尽,乃乞兵于梁。
梁太祖与李克用皆自将会陈,击败巢将黄邺于西华,巢乃解围去。
梁太祖入陈州,犨兄弟迎谒马首甚恭。
然犨阴识太祖必成大事,乃降心屈迹,为自托之计。
以梁援己恩,为太祖立生祠..,朝夕拜谒。
以其子岩尚太祖女,是谓长乐公主。
黄巢已去,秦宗权复乱淮西,陷旁二十余州,而陈去蔡最近,犨兄弟力拒之,卒不能下。
后巢、宗权皆败死,唐昭宗即以陈州为忠武军,拜攀节.度使..。
犨已病,乃以位与其弟昶,后数月卒。
(节选自《新五代史·卷四十二》)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陈人旧有巨弩数百/皆废坏后/生弩工皆不识其器/玥创意理之/弩矢激五百步/人马皆洞/以故巢不敢近/B.陈人旧有巨弩数百/皆废坏/后生弩工皆不识其器/玥创意理之/弩矢激五百步人马/皆洞/以故巢不敢近/C.陈人旧有巨弩数百/皆废坏/后生弩工皆不识其/器玥创意理之/弩矢激五百步/人马皆洞/以故巢不敢近/D.陈人旧有巨弩数百/皆废坏/后生弩工皆不识其器/玥创意理之/弩矢激五百步/人马皆洞/以故巢不敢近/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都,就是下文提到的长安,唐朝尊崇长安为上京、尊崇洛阳为神都,也就是东都和西都。
《宋史·赵逢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赵逢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宋史·赵逢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赵逢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赵逢字常夫,妫州怀戎人。
性刚直,有吏干。
父崇事刘守光为牙校。
后唐天祐中,庄宗遣周德威平幽州,因诛崇。
逢尚幼,德威录为部曲,令与诸子同就学。
及德威战没胡柳陂,逢乃游学河朔间。
久之西游,客凤翔李从曮门下。
从曮卒侯益领节制逢又依之汉乾被中益入为开封尹表逢为巡官逢不乐乃求举进士。
是岁,礼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司徒翊典贡举,擢登甲科。
解褐授秘书郎、直史馆。
周广顺中,历左拾遗、右补阙,皆兼史职。
世宗嗣位,迁礼部员外郎、史馆修撰。
显德四年,改膳部员外郎、知制诰。
逾年,转水部郎中,仍掌诰命。
恭帝即位,赐金紫。
宋初,拜中书舍人。
太祖征泽、潞,逢从行。
次河内,闻李筠拥兵入寇,又虑太行艰险,乃妄言坠马伤足,留于怀州。
驾还京,有密旨除拜,逢当草制,又称疾不入。
太祖谓宰相日:“此人得非规避行役者耶?”对日:“诚如圣言。
”遂贬房州司户。
会恩,量移汝州司马。
乾德初,召赴阙,授都官郎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判馆事。
二年,改判昭文馆。
未几,充枢密直学士,加左谏议大夫。
蜀平,出知阆州。
时部内盗贼攻州城,逢防御有功。
贼既平,诛灭者仅千家。
妻朱氏病死京师,诏给葬事。
代还,迁给事中,充职。
六年,权知贡举。
太祖征太原,以逢为随军转运使,铸印赐之。
会发诸道丁壮数十万,筑堤壅汾水灌晋阳城。
逢白太祖乞效用,即命督其版筑。
时方盛暑,逢于烈日中亲课力役,因而遘疾,舆归京师。
开宝八年,卒。
逢扬历清近,所至有声,然伤惨酷,又言多诋讦,故缙绅目之为“铁橛”。
大中祥符三年,特诏录其子极为三班借职。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九》)译文:赵逢字常夫,是妫州怀戎人。
性情刚毅正直;有为官的才干。
他的父亲赵学侍奉刘守光做牙校。
《宋史·赵密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赵密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宋史·赵密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赵密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赵密字微叔,太原清源人。
政和四年,用材武试崇政殿,授河北队将,戍燕。
高宗以大元帅开府,檄统先锋援京师。
建炎元年,从张俊讨任城寇李昱,俊轻骑先行,遇伏,密奔射毙数人,乃脱。
擢阁门祗侯。
俊置靖胜军,以密统之。
平赋董青、赵万、徐明等,累功转武节郎、左军统领。
金兵陷扬州,士民随乘舆渡江,众数万,密露立水滨,麾舟济之。
苗傅之变,破赤心军于临平。
金人犯明州,俊遣密及扬沂中与殊死战,败之,进武功大夫,升统制。
绍兴元年,李成、马进扰江、淮,俊复遣密大破之,成、进皆北遁。
赐金带,转亲卫大夫、康州刺史,总管泾原马步军.平张莽荡,寻诏入卫。
十年,金犯亳、宿,从俊营合肥,出西路,时水潦暴涨,涉六昼夜始达宿,与敌遇,败之。
明年,敌分兵犯滁、濠,密进击之,且命张守忠以五百骑出全椒县,伏篁竹闻,敌疑,宵遁。
密引兵出六丈河,断其归路,又败之。
进中卫、协忠大夫,和州团练、防御使。
寻拜宣州观察使,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主管侍卫步军。
海寇朱明暴横,密授张守忠方略曰:“海与陆异,穷之则日月相持,非策之善,要在拊定之耳。
”守忠用其计,明降。
进定江军承宣使、崇信军节度使,以年老转太尉,拜开府仪同三司。
明年,领殿前都指挥使,献本军酒方六十六所,积钱十万缗,银五万两助军用,诏奖之。
上疏告老,以万寿现使奉朝请。
隆兴二年,进少保致仕.俄报金复犯准,诏密再为殿前都指挥使。
初,敌声言航海,朝论选从官视舟师,撤禁旅防守,密不为动,迄如所料。
和议成,罢为醴泉使。
乾道元年九月,致仕。
卒,年七十一,赠少傅。
译文:赵密字微叔,太原清源人。
政和四年,因为有才能而且勇武被推举在崇政殿参与考核,表现优异被授予河北队将一职,驻守在燕京一带。
《赵禼传》文言文翻译1. 文言文赵母训子的解释原文: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竟不食其膳。
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
译文:赵武孟起初以耕种狩猎为事业,他曾经捕获肥美的动物来给母亲,(他)母亲哭着说:你不读书却耕种狩猎,如果这样下去我是没有希望了!竟然不吃饭.武孟深受感动勤学苦读,所以知识渊博对经史了解深刻,中了进士,官拜右台侍御史.资:钱,资产书:写或:有时食:吃望:希望尝:曾经遂:于是,就遗:献,给望:希望2. 文言文《冯奉世传》的翻译冯奉世字子明,上党郡潞县人,后来迁徙到杜陵。
他的祖先冯亭,是韩国上党郡郡守。
秦国攻打上党,堵住了太行山中的通道,韩国守卫不住,冯亭就把上党城献给赵国并且为之防守。
赵国封冯亭为华阳君,和赵国大将赵括一起抵御秦国,在长平战死。
冯氏宗族从此分散各地,有的留在潞县,有的在趟地。
在赵地的成为官吏将军,官吏将军的儿子们又做了代国的相。
到秦灭亡六国以后,而冯亭的后代冯毋择、冯去疾、冯劫都作了秦国的将相了。
汉朝兴起以后,文帝时候冯唐很出名,他就是代国丞相的儿子。
到武帝末年,冯奉世因为是良家子弟而被选任作郎官。
昭帝时候,按照他的功劳的大小和所排次序补任武安县的长宫。
被免官时,年纪已有三十多岁了,才学习《春秋》,钻研其微言大义,读兵法,明晓其内容和实例,前将军韩增上报任命他做军司空令。
本始年间,随军队攻打匈奴。
战争结束后,又做了郎官。
在此之前,汉朝数次派遣使节出使西域,大多都辱没使命不称其职,有的贪污,有的被外国刁难侮辱。
这时乌孙国很强大,有攻击匈奴的功劳,同时西域诸国刚刚与汉朝和好,汉朝正准备善待他们,想趁机安抚这些国家,就挑选可以出使外国的人。
前将军韩增推荐冯奉世以卫候的身份持使节护送大宛等国的宾客回国。
到伊脩城,都尉宋将说莎车国人和其他一些国家一起攻杀了汉朝所任命的莎车王万年,还杀了汉朝使者奚充国。
《隋书·赵才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隋书·赵才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隋书·赵才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隋书·赵才传》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赵才,字孝才,张掖酒泉人也。
才少骁武,便弓马,性粗悍,无威仪。
周世为舆正上士。
高祖受禅,屡以军功迁上仪同三司。
配事晋王,及王为太子,拜右虞候率。
炀帝即位,转左备身骠骑,后迁右骁卫将军。
帝以才藩邸旧臣,渐见亲待。
才亦恪勤匪懈,所在有声。
岁余,转右候卫将军。
及辽东之役,再出碣石道,还授左候卫将军。
时帝每有巡幸,才恒为斥候,肃遏奸非,无所回避。
在途遇公卿妻子有违禁者,才辄丑言大骂,多所援及。
时人虽患其不逊,然才守正,无如之何。
十年驾幸汾阳宫,以才留守东都。
十二年,帝在洛阳,将幸江都。
才见四海土崩,恐为社稷之患,自以荷恩深重,无容坐看亡败,于是入谏曰:“今百姓疲劳,府藏空竭,盗贼蜂起,禁令不行。
愿陛下还京师,安兆庶,臣虽愚蔽,敢以死请。
”帝大怒,以才属吏。
旬日,帝意颇解,乃令出之。
帝遂幸江都,待遇逾昵。
时江都粮尽,将士离心,内史侍郎虞世基多劝帝幸丹阳。
帝廷议其事,才极陈入京之策,世基盛言渡江之便。
帝默然无言,才与世基相忿而出。
字文化及弑逆之际,才时在苑北,化及遣席德方矫诏追之,才闻诏而出,德方命其徒执之,以诣化及。
化及谓才曰:“今日之事,只得如此,幸勿为怀。
”才默然不对。
化及忿才无言,将杀之,三日乃释。
以本官从事,郁郁不得志。
才尝对化及宴饮,请劝其同谋逆者一十八人杨士览等酒,化及许之。
才执杯曰:“十八人止可一度作,勿复余处更为。
”诸人默然行至聊城遇疾俄而化及为窦建德所破才复见虏心弥不平数日卒时年七十三。
节选自《隋书》译文:赵才,字孝才,是张掖酒泉人。
赵才年青时骁勇英武,擅长骑马射箭,性情粗悍,但没有庄重的仪容举止。
北周时担任舆正上士。
高祖受禅即位后,赵才因多次建立军功升迁为上仪同三司。
宋史·赵玭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宋史·赵玭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赵玭,澶州人。
家富于财。
晋天福中,以纳粟助边用,补集贤小史,调濮州司户参军。
刺史白重进以其年少,欲试以事,因以滞狱授之。
玭为平决,悉能中理。
重进移刺虢、成二州,连辟为从事。
会契丹构难,秦帅何重建献地于蜀,孟知祥署高彦俦秦州节度,成为支郡,因署玭秦、成、阶等州观察判官。
周显德初,命王景帅兵讨秦凤。
彦俦出兵救援,未至,闻军败,因溃归。
玭闭门不纳,召官属谕之曰:“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
我辈安忍坐受其祸?去危就安,当在今日。
”众皆俯伏听命。
玭遂以城归朝。
世宗欲命以藩镇,宰相范质不可,乃授郢州刺史,历汝、密、泽三州刺史。
建隆中,入为宗正卿。
乾德初,出为泰州刺史。
二年,改左监门卫大将军、判三司。
玭狂躁幸直,多忤上旨,太祖颇优容之。
尝廉得宰相赵普私市秦、陇大木事,潜以奏白,然惧普知,因称足疾求解职。
五年春,罢使,守本官。
自是累献密疏,皆留中不出,常疑普中伤。
六年,诣阙,纳所授告命,诏勒归私第。
又请退居郓州,不许。
玭不胜忿,逾年,伺普入朝,马前扬言其短。
上闻之,召玭及普于便殿,面质其事。
玭大言诋普贩木规利,上怒,促令集百官逐普,且谕其事。
王溥等奏玭诬罔大臣,普事得解。
上诘责玭,命武士挝之,令御史鞫于殿庭。
普为营救,得宽其罚,黜为汝州牙校。
太平兴国三年卒,年五十八。
(选自《宋史·赵玭传》)【参考译文】赵玭,澶州人。
家里富有钱财。
后晋天福年间,因为交纳粮食资助边防之用,补为集贤小史,调为濮州司户参军。
刺史白重进认为他年轻,想用处理事务来试用他,因而把拖延的案件交给他处理。
赵玭判案,都能切中事理。
白重进调任虢州、成州二州刺史,连续征召他为从事。
正逢与契丹结成冤仇,秦帅何重建把地盘献给蜀,孟知祥安排高彦俦为秦州节度使,成州成了支州,因此安排赵玭任秦州、成州、阶州等州观察判官。
赵犨传
赵犨,他的祖先是天水人。
他小时候就有非凡的智慧,童年时,和邻里小孩在道边玩耍,常常做排兵布阵的游戏,他自任统帅,指挥有法,好像早就熟悉似的,小孩们都听从他的指挥,没有人敢搞乱行列。
他的父亲看着他,认为他非同寻常,说:“是我家的千里马啊,一定会振兴我家。
”唐会昌年间,壶关作乱,随父亲北征,收复了天井关。
不久,随王师征伐蛮夷,俘杀了很多人。
本地道府记录他的功绩,升任为马步都虞侯。
等到黄巢攻陷了长安,天子到了蜀,中原无主,人心骚动。
于是陈州数百人相率向许州连帅请求,希望赵犨知军州事。
主帅上报情况,于是天子下诏,让赵犨代理陈州刺史。
上任后,他对将吏们说:“黄巢这个贼人的暴虐,遍及四方,如果他不被长安市民杀掉,就必定会率残党东下。
何况黄巢和忠武长期是仇敌,侵犯我们的疆土,势在必然。
”于是派人增筑墙垣,疏通壕沟,充实仓库,蓄积柴草。
又招聚勇猛之士,安置在手下。
以二弟赵昶为防遏都指挥使,以三弟赵翊为亲从都知兵马使,都分别统领精兵。
黄巢在长安,果然被王师四面围困,粮尽人饥,企图东逃,先派骁将孟楷直入项县,赵犨率兵攻打他们,贼众大败,俘杀将尽,活捉孟楷。
黄巢贼党全军从东面赶来,陈州人感到恐惧。
赵犨怕众心离异,就向众人扬言说:“现在贼众围逼,众寡不均,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在死中求生,又怕什么?!你们只需看我破贼,敢有不同意见的杀掉!”因此众人无不踊跃争先。
不久,打开城门和贼军交战,每战都获胜,贼众更加愤怒。
蔡州人提供武器给他们,军队什么都不缺。
共包围陈州三百天,大小几百次战斗,虽然军粮快吃完了,但人心更加稳定。
赵犨于是令从小路送羽毛书信给梁太祖求援兵,梁太祖素来赞赏赵犨的勇敢果断,于是答应了。
解除了重圈。
龙纪元年三月,又因平定黄巢、蔡州的功劳,随即加平章事,充忠武军节度使,仍以陈州为治所。
从此中原平静,唐皇帝又回到长安,陈州、许州流亡的百姓,背着婴孩回到家乡,赵犨设法招抚,人们都感激他。
赵犨兄弟三人,当时因相处和睦受到称颂。
一天,想到二弟赵昶同心王事,共立军功,就下令把全部军州事务交付给赵昶,于是上表请求退休。
几个月后,卧病不起,死在陈州官舍,终年六十六岁。
(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赵犨传》,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