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年级奥数简单数列规律习题与答案(4)

2年级奥数简单数列规律习题与答案(4)

2年级奥数简单数列规律习题与答案(4)
2年级奥数简单数列规律习题与答案(4)

习题四

1.从1开始,每隔两个数写出一个自然数,共写出十个数来.

2.从1开始,每隔六个数写出一个自然数,共写出十个数来.

3.在习题一和习题二中,按题目要求写出的两个数列中,除1以外出现的最小的相同的数是几?

4.自2开始,隔两个数写一个数:2,5,8, (101)

可以看出,2是这列数的第一项,5是第二项,8是第三项,等等.问101是第几个数?

5.如图4-1所示,“阶梯形”的最高处是4个正方形叠起来的高度,而且整个图形包括了10个小正方形.如果这个“阶梯形”的高度变为12个小正方形叠起来那样高,那么,整个图形应包括多少个小正方形?

6.如图4-2所示,把小立方体叠起来成为“宝塔”,求这个小宝塔共包括多少个小立方体?

7.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小明准备发起成立一个趣味数学小组,这时只有他一个人.他决定第二个星期吸收两名新组员,而每个新组员要在进入小组后的下一个星期再吸收两名新组员,求开学4个星期后,这个小组共有多少组员?

8.图4-3所示为细胞的增长方式.就是说一个分裂为两个,再次分裂变为4个,第三次分裂为8个,……照这样下去,问经过10次分裂,一个细胞变成几个?

9.图4-4所示是一串“黑”、“白”两色的珠子,其中有一些珠子在盒子里,问

(1)盒子里有多少珠子? (2)这串珠子共有多少个?

习题四解答

1.解:可以先写出从1开始的自然数列,再按题目要求删去那些不应该出现的数,就得到答案了:

即1,4,7,10,13,16,19,22,25,28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大3.

2.解:仿习题1,先写前面的几个数如下:

可以看出,1,8,15,22,……也是一个等差数列,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数大7.按照这个规律,可以写出所有的10个数:

1,8,15,22,29,36,43,50,57,64.

3. 解:观察习题一和习题二两个数列:

可见两个数列中最小的相同数是22.

4.解:经仔细观察后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3,即公差是3.下面再多写出几项,以便从中发现规律:(表四(4))

再仔细观察可知:

第二项=第一项+1×公差,即5=2+1×3;

第三项=第一项+2×公差,即8=2+2×3;

第四项=第一项+3×公差,即11=2+3×3;

第五项=第一项+4×公差,即14=2+4×3;

…………

由于101=2+33×3;

可见,101是第34项,即第34个数.

5.解:仔细观察可发现,这个“阶梯形”图形最高处是4个小正方形时,它就有4个台阶,整个图形包括的小正方形数为:

1+2+3+4=10.

所以最高处是12个小正方形时,它必有12个台阶,整个图形包括的小正方形数为:

1+2+3+4+5+6+7+8+9+10+11+12=78(个).

6.解:从上往下数,小宝塔共有六层.仔细观察可发现如下规律(表四(5)):

所以六层小立方体的总数为:

1+3+6+10+15+21=56(个).

7.解:列表如下:

4个星期后小组的总人数:

1+2+4+8=15(人).

8.解:列表如下:

一个细胞经过10次分裂变为1024个.

9.解:仔细观察可知,这串珠子的排列规律是:

白 黑 白 黑 白 黑 白 黑 白 黑 白 黑 白 黑 白

1, 1,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①在盒子里有:

4+1+4=9(个).

②这一串珠子总数是:

1+1+1+2+1+3+1+4+1+5+1+6+1+7+1 =1+2+3+4+5+6+7+(1+1+1+1+1+1+1+1)

=28+8=36(个).

三年级奥数找规律数列规律

三年级奥数找规律数列 规律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第4讲找规律(数列规律) 数学故事 通过观察特殊的现象、结论从而总结出普遍适用的规律的方法叫做归纳法.归纳法在学习、 ... 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刘老师就给大家举几个归纳法的例子. 1.古时候人们发现每天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于是总结归纳得出不管过去还是将来都会是这样. 2.一天,刘老师去买葡萄,挑了一串颜色很深的葡萄,尝了一颗发现很甜,就决定买了. 3.公元前216年,迦太基着名军事统帅汉拔尼在坎尼战役中与罗马军队交锋,兵处劣势.但他知 道当地每天午后便东南风骤起,于是调兵遣将,指挥部队紧急转移到上风方向,将午后东南风起时,乘风猛攻.罗马军逆风对阵,风沙迷目,箭矢无力;汉拔尼军风助人势,越战越勇,到天黑歼敌七万余人. 例题 1.找规律,填空: (1)8,15,22,29,36,______,_______,57; (2)97,88,79,70,61,______,_______,34; (3)3,4,6,9,13,18,________,31. 2.找规律,填空: (1)1,2,4,8,________,32,64; (2)______,_______,15,24,35,48,63,80,99; (4)3,5,9,17,33,________,129. 3.找规律,填空: (1)1,2,4,4,7,8,10,16,13,32,______,_______,19,128; (2)1,2,3,3,6,5,10,8,15,13,______,_______,28,34; 4.找规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 (1)(2)

四年级奥数找规律数列数表专题

数列与数表 一、知识与方法归纳 1、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 (1)通项公式:末项=首项+(项数-1) ×公差 (2)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3)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 ×项数÷2 2、本讲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规律较复杂的数列以及简单的数表 二、经典例题 例1.1,100,2,98,3,96,2 ,94,1,92,2 ,90,3 ,88,2,86,1, 84,…,0。请观察数列的规律并回答一下问题: (1)这个数列中有多少项是2? (2)这个数列所有项的总和是多少? 解: 例2. 1,2,3,4, 4, 5, 6, 7,7, 8,9 ,10,…,97, 98, 99, 100.请观察数列的规律并回答一下问题: (1)这个数列一共有多少个数? (2)50在数列中是第几个数? 解: 体验训练1 1, 2, 2, 4, 3, 6, 1, 8, 2, 10, 3, 12,…,100.观察数列的规律,请问:(1)数列中有多少个2? (2)数列中所有数的总和是多少? 解:

例3.有一列数,第一个数是3,第二个数是4,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和的个位数。从这列数中取出连续的50个数,它们的和最大是多少? 解: 例4. 如图所示,将从5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规律填入下面的数阵中,请问: (1)123应该排在第几列?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 (2)第2行、第20列的数是多少? 5 10 15 … 6 11 16 … 7 12 17 … 8 13 18 … 9 14 19 … 解: 体验训练2 将从1开始的自然数按某种规律填入方格表中,请问: (1)66在第几行、第几列? (2)第33行、第4列的数是多少? 解: *例5.如图所示,将自然数有规律地填入方格表中,请问:

四年级奥数-找规律(教案含答案)

第一讲:规律性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从简单问题入手找规律 2、能够利用数论、几何等专题解周期性问题 3、归纳找规律问题的解题思想 知识点拨 一、知识点说明 同学们在探索某一类事物的性质或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时候,经常从观察具体事物入手,通过分析、猜测、验证,找出这类事物的一般属性。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叫做归纳法,或者称之为找规律,很多人也称之为周期问题。 二、考点总结 找规律问题在小升初考试中几乎每年必考,但考题的分值较低,多以填空题型是出现。这是为了考验我们是否能在最短时间里找到数字间的奥秘,即是在考察我们的数感和归纳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和我们日常积累分不开的,正所谓见多识广吧。所以找规律这类题目,需要同学们养成细观察、勤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归纳能力。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提炼思想 找规律是奥数里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很多难题都是靠这种方法解决的,要求我们能够观察数列或数表中每一个数自身的特征(如奇偶性,整除性,是否为质或者合数等等)、相邻数之间的差或商的变化特征(常见的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复合数列等

等),有时候还需要考虑连续多个数之间的和差倍关系,甚至对于某个自然数的余数数列等等,所以同学们要好好的体会这种思想方法,争取在奥数的学习中能够克服难题,取得进步。 例题精讲 模块一、数论部分 【例 1】下面各列数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数,请将它们找出来: (1)3,5,7,11,15,19,23,…… (2)6,12,3,27,21,10,15,30,…… (3)2,5,10,16,22,28,32,38,24,…… (4)2,3,5,8,12,16,23,30,…… 【解析】这四个与众不同的数依次是:15,10,5,16。因为:(1)除了15其余都是质数;(2)除了10其余都是3的倍数;(3)除了5其余都是偶数;(4)相邻两数 之间的差依次是1,2,3,4,5,6,……,成等差数列。注:本题答案不唯一, 只要学生说明白道理就算正确。 【例 2】在下面的一串数中,从第五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四个数字之和的个位数字,那么在这串数中,能否出现相邻的四个数依次是2,0,0,8 ? 1,9,9,9,8,5,1,3,7,6,7,3,3,9,2,7,1,9,9,6,……【解析】运用奇偶性进行分析,这些数的奇偶性依次是:奇,奇,奇,奇,偶,奇,奇,奇,奇,偶,奇,奇,奇,奇,偶,奇,奇,奇,奇,偶,……四个奇数一个偶数循环 出现,而2,0,0,8均为偶数,必定不会出现在相邻的位置上。 【例 3】数列1,1,2,3,5,8,13,21,34,……一共2005项,其中共有多少个是6的倍数? 这串数从第三个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和,所以这是一个菲波那契数列,这串数除以6的余数依次是:1,1,2,3,5,2,1,3,4,1,5,0,5,5,4,3,1,4,5,3,2,5,1,0,1,1,2,3,……,注意:计算余数的时候不用把原数计算出来,可以直接用菲波那契数列的规律计算余数,如前两个数是5,2,则下一个数是(5+2)÷6的余数为1 。余数数列从第一个起,每24个循环一次,每一次循环中有两个数是6的倍数,而2005

最新版小学五年级奥数教程

目录 第一讲奇妙的幻方 (3) 练习卷 (9) 第二讲可能性的大小(游戏与对策) (10) 练习卷 (12) 第三讲图形的面积(一) (13) 第四讲认识分数 (17) 练习卷 (21) 第五讲行程中的相遇(相遇问题) (22) 练习卷 (26) 第六讲公因数与公倍数 (27) 综合演练 (31) 第一讲幻方(第一课时) 【知识概述】 在一个n×n的正方形方格中,填入一些连续的数字,使得所有的横、竖、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这样的正方形方格叫做幻方。幻方一般分为奇数幻方和偶数幻方。(n是几就表示为几阶幻

方)。本讲,我们将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例题讲学 例1在一个3×3的表格内,填入1-9九个数,(不能重复,不能遗漏),使得3个横列、3个竖列和2个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可以怎样填?【和为15】 【思路分析】 这样的3×3幻方,在填写时有一定的规律和口诀: 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左七右三,戴九履一,五为中央。【注:戴指头,履指脚。】 试试填一填吧! 幻方(第二课时) 知识概述: 上一讲中,我们讲述了如何填写3×3的幻方,其实在幻方的知识世界里,像3×3、5×5、7×7……像这样幻方,称之为奇数

幻方,这一讲我们将来学习如何填写五阶幻方。 例题:在一个5×5的方格中,填入1-25这25个数字,使5个横列、5个竖列、2个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先试试看! 看样子,要想顺利填写好这么多的表格,还真的不容易,没有口诀真的不行,下面这个口诀要记牢: 一居首行正中央,依次斜向右上方,右出框时左边写,上出框时下边放,双出占位写下方。29 你能按顺序继续写下去吗?试试看吧! 幻方(第三课时) 根据上讲中的方法,把口诀运用到所有的奇数幻方中,可以继续填写七阶幻方、九阶幻方、十一阶幻方……,本讲,我们继续试着填写七阶幻方和九阶幻方。 【思路点拨】 再来重温一下口诀吧!

三年级奥数详解答案-第六讲-简单数列的规律

第六讲找简单数列的规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许多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数,如: 自然数:1,2,3,4,5,6,7, (1) 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 (2) 某年级各班的学生人数(按班级顺序一、二、三、四、五班排列) 45,45,44,46,45 (3) 像上面的这些例子,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就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其中第1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第2个数称为第2项,…,第n个数就称为第n项.如数列(3)中,第1项是45,第2项也是45,第3项是44,第4项是46,第5项45。 根据数列中项的个数分类,我们把项数有限的数列(即有有穷多个项的数列)称为有穷数列,把项数无限的数列(即有无穷多个项的数列)称为无穷数列,上面的几个例子中,(2)(3)是有穷数列,(1)是无穷数列。 研究数列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其中的内在规律性,以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本讲将从简单数列出发,来找出数列的规律。 例1观察下面的数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①2,5,8,11,(),17,20。 ②19,17,15,13,(),9,7。 ③1,3,9,27,(),243。 ④64,32,16,8,(),2。 ⑤1,1,2,3,5,8,(),21,34… ⑥1,3,4,7,11,18,(),47… ⑦1,3,6,10,(),21,28,36,(). ⑧1,2,6,24,120,(),5040。 ⑨1,1,3,7,13,(),31。 ⑩1,3,7,15,31,(),127,255。

(11)1,4,9,16,25,(),49,64。 (12)0,3,8,15,24,(),48,63。 (13)1,2,2,4,3,8,4,16,5,(). (14)2,1,4,3,6,9,8,27,10,(). 分析与解答 ①不难发现,从第2项开始,每一项减去它前面一项所得的差都等于3.因此,括号中应填的数是14,即:11+3=14。 ②同①考虑,可以看出,每相邻两项的差是一定值2.所以,括号中应填11,即:13—2=11。 不妨把①与②联系起来继续观察,容易看出:数列①中,随项数的增大,每一项的数值也相应增大,即数列①是递增的;数列②中,随项数的增大,每一项的值却依次减小,即数列②是递减的.但是除了上述的不同点之外,这两个数列却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相邻两项的差都是一个定值.我们把类似①②这样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 ③1,3,9,27,(),243。 此数列中,从相邻两项的差是看不出规律的,但是,从第2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其前面一项的3倍.即:3=1×3,9= 3×3,27=9×3.因此,括号中应填81,即81= 27×3,代入后,243也符合规律,即243=81×3。 ④64,32,16,8,(),2 与③类似,本题中,从第1项开始,每一项是其后面一项的2倍,即: 因此,括号中填4,代入后符合规律。 综合③④考虑,数列③是递增的数列,数列④是递减的数列,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列数中,相邻两项的商都相等.像③④这样的数列,我们把它称为等比数列。

奥数简单列举

四年级(第二讲) 简单列举 有些题目,因其所求的答案有多种,用算式不容易表示,需要采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这种根据题目的要求,通过一一列举各种情况,最终达到解答整个问题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用列举法解题时需要掌握以下三点: 1.列举时应注意有条理地列举,不能杂乱无章地罗列; 2.根据题意,按范围和各种情况分类考虑,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3.排除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不断缩小列举的范围。 例1:有1张5元、4张两元和8张1元的汽车票,从中取出9元的汽车票,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随堂练习: 1.有足够的2角、5角两种邮票,要拿出5元钱的邮票,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2.有2张5元、4张2元和8张1元的汽车票,从中拿出12元的汽车票,有几 种拿法? 3.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去涂下面的圆,每个圆涂1种颜色,共有多少种不同 的涂法? 例2: 有1,2,3,4四张数字卡片,每次取3张组成一个三位数,可以组成多少个奇数?随堂练习: 1.用0,1,2,3,四个数字,能组成多少个三位数? 2.用3,4, 5, 6四张数字卡片,每次取两张组成两位数,可以组成多少个偶数?

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和王老师站一排照相,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例3:明明过生日,买回一个大蛋糕,爸爸问:“竖直切两刀最多能切几块?竖直切三刀最多能切几块?竖直切10刀呢?” 随堂练习 1.在下面的长方形纸中画出5条直线最多能把它分成多少块?请你动手画一画 2.一个大饼,切20刀最多能切多少块? 3.在一个圆形纸片上画三条横着的平行线和三条竖着的平行线,最多能把此圆分成多少块? 例四 甲乙丙三个自然数的和是100,甲数除以乙数,或丙数除以甲数,得数都是商5余1,问甲数是多少? 随堂练习: 1.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57,甲数是乙数的3倍多1,乙数又是丙数的3倍多1,求丙数。 2.ABCD四哥数的和是38,A是B的2倍少2,B是C的2倍少2,C是D的2倍少2,求数B 3.一个三位数,它的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多3,百位上的数字又是个位上的数字的平方。又知这个三位数比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乘积的25倍还多202,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例5: 从1到400的自然数中,数字“2”出现了多少次? 1.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数字“1”出现了多少次 2.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完全不含数字1的数共有多少个 3.1×2×3×……×100,这100个数乘积的末尾有几个连续的零?

四年级奥数数列规律总汇

寻找常见数列的排列规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仔细观察数据的特征(对于一些特殊数要有一定的积累,如平方数、立方数),根据数据特征极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找规律。 二、对数列中相邻两个数作差或相除,根据差和商的情况找规律。 三、统筹考虑数列中相邻的三、四个数,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找规律。《奥赛天天练》第1讲,模仿训练,练习2 【题目】: 按规律在“?”处填数。 【解析】: 第(1)小题,仔细观察前三幅图,通过计算可找到规律:上格的数字与左下格数字之差的2倍就是右下格数字,如第一幅图中:(8-6)×2=4。 所以第四幅图中“?”处的数字为:(13-6)×2=14;第五幅图中“?”处的数字为:32-(24÷2)=20。 第(2)小题,仔细观察前两幅图,通过计算可找到规律:中间方格中的数字就等于左、上、右方三角形中三个数字连乘的积,如第一幅图中:1×4×5=2 0。 所以第三幅图中“?”处的数字为:3×5×2=30;第四幅图中“?”处的数字为:56÷(7×8)=1。 《奥赛天天练》第1讲,巩固训练,习题2 【题目】: 将8个数从左到右排成一行,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如果第7个数和第8个数分别是81,131,那么第一个数是多少?

【解析】: 根据题意列出数列(未知数字用方框代替): □、□、□、□、□、□、81、131…… “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倒过来可以推出,这个数列中每个数等于这个数后面两个数的差。如:第8个数等于第7个数与第6个数的和,则第6个数就等于第8个数与第7个数的差,可求出第6个数为:131-81=50。依次倒推,可求出前面5个数。 第5个数为:81-50=31; 第4个数为:50-31=19; 第3个数为:31-19=11; 第2个数为:19-11=8; 第1个数为:11-8=3。 四年级奥数解析(二)找规律巧填数(下) 《奥赛天天练》第1讲,拓展提高,习题1 【题目】: 从下边表格中各数列的规律可以看出:(1)“☆”代表_,“△”代表_;(2)81排在第_行第_列。 【解析】: 观察表格寻找规律,一般包括三个观察方向: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 不难看出这个表格中的数字都是奇数,从左上角开始,沿着右上到左下的方向从小到大依次斜向排列。 解法一:简单枚举。

四年级奥数等差数列练习题-含答案

等差数列巩固练习 求项数、末项练习题 1、在等差数列 2、4、6、8中,48是第几项?168是第几项? 24;84 2、已知等差数列5,8,11…,求出它的第15项和第20项。 47;62 3、按照1、 4、7、10、13…,排列的一列数中,第51个数是多少? 151 4、数列3、12、21、30、39、48、57、66…… 1)第12个数是多少?102 2)912是第几个数?102 5、已知数列2、5、8、11、14……,53应该是其中的第几项? 18 6、在等差数列5、10、15、20中,155是第几项?350是第几项? 31;70 7、在等差数列1、5、9、13、17……401中,401是第几项?第60项是多少? 101;237 8、在等差数列6、13、20、27……中,第几个数是1994? 285

求和练习题 9、6+7+8+9+……+74+75+76=() 2911 10、2+6+10+14+……+122+126+128=() 4160 11、1+2+3+4+……+2016+2017=() 2035153 12、有一个数列:6、10、14、18、22……,这个数列前100项的和是多少? 20400 13、3+7+11+ (99) 1683 14、有从小到大排列的一列数,共有100项,末项为2003,公差为3,求这个 数列的和。 185450 15、求首项是5,末项是93,公差是4的等差数列的和。 1127 16、(2+4+6+……+2000)-(1+3+5+……+1999)=() 1000 17、1+2-3+4+5-6+7+8-9+……+58+59-60= 570

四年级奥数巧数长方形的个数

第4讲巧数长(正)方形的个数 数图形时要有次序、有条理,才能不遗漏、不重复,一般步骤应是: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应用规律。 长方形是用“点”或者“线”来数的,而正方形是用“块”来数的。 数长方形的公式:长边上的线段和×宽边上的线段和 数正方形的公式:1、一个被划分成m×n的小正方形的长方形中共可以数出的正方形的个数是: m×n+(m-1)×(n-1)+(m-2)×(n-2)+…………………………+1×【n-(m-1)】(其中m

分析与解答: 我们先来数一数:只含一个正方形的有9个(即3×3=9);含有4个正方形的有4个(即2×2=4);含有9个正方形的有1个。 通过刚才的数,我们发现图中正方形的个数为1×1+2×2+3×3=1+4+9=14个,以后我们碰到类似的题目可以用这种方法数出正方形的个数。 4、下图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分析与解答: 这道题显然与上题不一样,虽然都是由基本小正方形组成,但长和宽里的个数不一样,即小正方形拼接成了一个长方形,那么方法也要有所改变。先看长边上小正方形的个数,有5个,再看宽边上小正方形的个数,有3个,我们还用数的方法试试,只含有一个小正方形的有3×5=15个,含4个小正方形的有(3-1)×(5-1)=8个,含9个小正方形的有(3-2)×(5-2)=3个,通过刚才的数,我们发现图中正方形的个数为: 3×5+(3-1)×(5-1)+(3-2)×(5-2)=26个 答:图中共有26个正方形。 5 分析与解答: 这道题和前4个题不同,不是横竖规范的分割,这道题意在提醒同学遇到问题不能思维定式,不能按上面所讲的规律求解,我们可以用枚举法找出个数,灵活解决问题,先给图中每个基本图形编上序号。 (1)、6个基本图形中有4个长方形:①、③、④、⑥ (2)、由两个基本图形组成的长方形有3个:②+④、③+⑤、③+④ (3)、由3个基本图形组成的长方形有2个:①+③+⑤、②+④+⑥ (4)、由6个基本图形组成的长方形有1个:①+②+③+④+⑤+⑥ 所以上图中共有长方形:4+3+2+1=10个 答:上图中共有10个长方形。 基础练习:

小学奥数-列举法

列举法 解应用题时,为了解题的方便,把问题分为不重复、不遗漏的有限情况,一一列举出来加以分析、解决,最终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目的。这种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列举法。列举法也叫枚举法或穷举法。 用列举法解应用题时,往往把题中的条件以列表的形式排列起来,有时也要画图。 例1 一本书共100页,在排页码时要用多少个数字是6的铅字?(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把个位是6和十位是6的数一个一个地列举出来,数一数。 个位是6的数字有:6、16、26、36、46、56、66、76、86、96,共10个。 十位是6的数字有:60、61、62、63、64、65、66、67、68、69,共10个。 10+10=20(个) 答:在排页码时要用20个数字是6的铅字。 *例2从A市到B市有3条路,从B市到C市有两条路。从A市经过B市到C市有几种走法?(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作图3-1,然后把每一种走法一一列举出来。 第一种走法:A ① B ④ C 第二种走法:A ① B ⑤ C 第三种走法:A ② B ④ C 第四种走法:A ② B ⑤ C 第五种走法:A ③ B ④ C 第六种走法:A ③ B ⑤ C 答:从A市经过B市到C市共有6种走法。*例3 9○13○7=100 14○2○5=□

把+、-、×、÷四种运算符号分别填在适当的圆圈中(每种运算符号只能用一次), 并在长方形中填上适当的整数,使上面的两个等式都成立。这时长方形中的数是几?(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把+、-、×、÷四种运算符号填在四个圆圈里,有许多不同的填法,要是逐一讨 论怎样填会特别麻烦。如果用些简单的推理,排除不可能的填法,就能使问题得到简捷的解答。 先看第一个式子:9○13○7=100 如果在两个圆圈内填上“÷”号,等式右端就要出现小于100的分数;如果在两个圆 圈内仅填“+”、“-”号,等式右端得出的数也小于100,所以在两个圆圈内不能同时填“÷”号,也不能同时填“+”、“-”号。 要是在等式的一个圆圈中填入“×”号,另一个圆圈中填入适当的符号就容易使等式 右端得出100。9×13-7=117-7=110,未凑出100。如果在两个圈中分别填入“+”和“×”号,就会凑出100了。 9+13×7=100 再看第二个式子:14○2○5=□ 上面已经用过四个运算符号中的两个,只剩下“÷”号和“-”号了。如果在第一个圆圈内填上“÷”号,14÷2得到整数,所以: 14÷2-5=2 即长方形中的数是2。 *例4印刷工人在排印一本书的页码时共用1890个数码,这本书有多少页?(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1)数码一共有10个:0、1、2……8、9。0不能用于表示页码,所以页码是一位数的页有9页,用数码9个。 (2)页码是两位数的从第10页到第99页。因为99-9=90,所以,页码是两位数的页有90页,用数码: 2×90=180(个) (3)还剩下的数码: 1890-9-180=1701(个)

(完整版)小学奥数找规律

小学奥数找规律 一、知识要点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 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 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 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 (2)1,2,4,7,11,(),() (3)2,6,18,54,(),() 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 (2)1,2,5,10,17,(),() (3)2,8,32,128,(),() (4)1,5,25,125,(),() (5)12,1,10,1,8,1,(),() 【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 (2)21,4,18,5,15,6,(),()

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1,4,1,6,1,(),() (2)3,2,9,2,27,2,(),() (3)18,3,15,4,12,5,(),() (4)1,15,3,13,5,11,(),() (5)1,2,5,14,(),() 【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 )(3)1,2,5,13,34,()(4)1,4,9,16,25,36,( ) 练习3:按规律填数。 (1)2,3,5,9,17,(),() (2)2,4,10,28,82,(),() (3)94,46,22,10,(),() (4)2,3,7,18,47,(),() 【例题4】根据前面图形里的数的排列规律,填入适当的数。 (1)(3) 5 10 9 14 7 12 11 16 9 14 13 (2)9 43 71484281649 3 27 12 4 36 36 12

小学奥数图形找规律(四年级)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一般地说,在观察图形变化规律时,应抓住一下几点来考虑问题: ⑴图形数量的变化;⑵图形形状的变化;⑶图形大小的变化; ⑷图形颜色的变化;⑸图形位置的变化;⑹图形繁简的变化. 对于较复杂的图形,也可分为几部分来分别考虑,总而言之,只要全面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抓住规律,解决问题. 板块一 数量规律 【例 1】 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解析】 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圆形 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 【解析】 (方法一)横着看,每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 不变.因为三角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三角形△. (方法二)竖着看,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三角形按照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 “?”处应是三角形△. 【例 2】 观察下面的图形,按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5)(4)(3)(2)(1)? 图形找规律

【解析】本题中,几何图形的变化表现在数量关系上,图中黑三角形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从(2)起,每一个格比前面一个格多两个黑三角形,所以,第(4)个方框中应填七个黑三角形. 【例 3】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补上一幅,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系列。 【解析】观察发现,乌龟的顺序是:头、身→一只脚、背上一个点→两只脚、背上两个点→两只脚、一条尾、背上三个点→三只脚、一条尾、背上四个点,根据这个规律,最后一幅图应该是:→四只脚、一条尾、背上五个点.即: 【例 4】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再补上一幅,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 【解析】第一格有8个圆圈,第二格有4个圆圈,第三格有2个圆圈,第四格有1个圆圈,第五格有半个圆圈.由此发现,前一格中的图减少一般,正好是后一格的图.所以第六格的图应该是第五格图的一半, 即: 板块二旋转、轮换型规律 【例 5】相传古时候一位老人留在人间很多宝盒,里面装着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但是并不是拥有宝盒都可以得到这笔财富,在宝盒的上面设置了密码,只有写出密码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这笔财富,聪明的你你能找出密码吗? ○□☆△○□☆△ △○□☆△○□☆ ☆△○□☆△○□ ()()()()()()()() 【解析】有几种方法可以找出密码: (方法一)后面一排和前面一排比,上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每个图形都向前移动了一格,变成了下一排. (方法二)斜着看,每一斜列的图形是一样的. 所以密码就是:□☆△○□☆△○

五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37周简单列举

五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37周 简单列举 专题简析; 有些题目,因其所求的答案有多种,用算式不容易表示,需要采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这种根据题目的要求,通过一一列举各种情况,最终达到解答整个问题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用列举法解题时需要掌握以下三点; 1,列举时应注意有条理的列举,不能杂乱无章地罗列; 2,根据题意,按范围和各种情况分类考虑,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3,排除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不断缩小列举的范围。

例1 有一张5元、4张2元和8张1元的人民币,从中取出9元钱,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分析;如果不按一定的顺序去思考,就可能出现遗漏或重复的取法。因此,我们可以按照从大到小、从少到多的顺序,先排5元的,再排2元的,最后排1元的,把可以组成9元的情况一一列举出来。 从上面的列举中可以看出;取9元钱共有7种不同的取法。 练习一 1,有足够的2角和5角两种人民币,要拿出5元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2,有2张5元、4张2元、8张1元的人民币,从中拿出12元,有几种拿法?

3,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去涂下面的圆,每个圆涂一种颜色,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法? ○○○ 例2 有1、2、3、4四张数字卡片,每次取3张组成一个三位数,可以组成多少个奇数? 分析要组成的数是奇数,它的个位上应该是1或者3。当个位是1时,把能组成的三位数一一列举出来;321,421,231,431,241,341共6个;同样,个位是3的三位数也是6个,一共能组成6×2=12个。 练习二 1,用0、1、2、3四个数字,能组成多少个三位数?2,用3、4、5、6四张数字卡片,每次取两张组成两位数,可以组成多少个偶数? 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和王老师站成一排照相,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小学四,五年级奥数找规律讲解与答案

第1讲找规律(一) 一、知识要点 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 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 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 【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13。 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 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6,10,14,(),22,26 (2)3,6,9,12,(),18,21 (3)33,28,23,(),13,(),3 (4)55,49,43,(),31,(),19 (5)3,6,12,(),48,(),192 (6)2,6,18,(),162,() (7)128,64,32,(),8,(),2 (8)19,3,17,3,15,3,(),(),11,3.. 【例题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4,7,(),16,22 【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前4个数每相邻的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由此可以推算7比括号里的数少4,括号里应填:7+4=11。经验证,所填的数是正确的。 应填的数为:7+4=11或16-5=11。 练习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0,11,13,16,20,(),31 (2)1,4,9,16,25,(),49,64 (3)3,2,5,2,7,2,(),(),11,2 (4)53,44,36,29,(),18,(),11,9,8 (5)81,64,49,36,(),16,(),4,1,0 (6)28,1,26,1,24,1,(),(),20,1 (7)30,2,26,2,22,2,(),(),14,2

四年级奥数巧妙求和(一)

巧妙求和(一) 专题简析: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需要记住三个非常重要的公式:“通项公式”、“项数公式”、“求和公式”。 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有一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练习: 1,等差数列中,首项=1,末项=39,公差=2,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2,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3,已知等差数列11,16,21,26,…,10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例2:有一等差数列:3,7,11,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练习: 1,一等差数列,首项=3,公差=2,项数=10,它的末项是多少? 2,求1,4,7,10……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 3,求等差数列2,6,10,14……的第100项。 例3:有这样一个数列:1,2,3,4,…,99,100。请求出这个数列所有项的和。 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 (1)1+2+3+…+49+50 (2)6+7+8+…+74+75 (3)100+99+98+…+61+60 例4:求等差数列2,4,6,…,48,50的和。

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 (1)2+6+10+14+18+22 (2)5+10+15+20+…+195+200 (3)9+18+27+36+…+261+270 例5:计算(2+4+6+...+100)-(1+3+5+ (99) 练习: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001+1999+1997+1995)-(2000+1998+1996+1994) (2)(2+4+6+...+2000)-(1+3+5+ (1999) (3)(1+3+5+...+1999)-(2+4+6+ (1998) 例6: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第4项为21,第6项为33,求他的第8项。(1)一个等差数列的第5项是19,第8项是61,求他的第11项。。(2)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3项是10,第7项是26,求他的第12项。(3)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2项是10,第6项是18,求他的第110项。

五年级奥数专题简便运算

五年级奥数专题解小 例题】 例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 解:(1)解法一: ××÷×× =(48×75×81)÷(24×25×27) =(12×4×25×3×81)÷(6×4×25×3×9) =(12×100×3×81)÷(6×100×3×9) =(12×81)÷(6×9) =(2×6×9×9)÷(6×9) =2×9=18 解法二: ××÷×× =÷×÷×÷ =2×3×3=18 (2)×××64 解法一: ×××64 =×××(2×4×8) =×8)××4)××2) =1×1×1=1 解法二: ×××64 =×××(8×8) =×8)××8) 数四则混合运算简算=1×1=1 解法三: ×××64 =(64××× =32××××× =(32××××× =(16×××× =(8××× =(4×× =2×=1 通过第(2)题三种算法,你认为哪一种最简便?你还有没有其它的简便解法? (3)×+× 解法一: ×+× = ×+× =+× =100×=48 解法二: ×+× =×+× =+× =10×=48 (4)×-× =-× =1× = 例2 看一看下面的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1)×+×- (2)--+ 解:(1)×+×-

=×+- =×2- =- = (2)--+ =-- =-- =9- = 例3 计算:++++…++ 分析:从到,前后两个数相差,从到前后两个数相差. 解:++++…++ =+++++++… ++++…++…+ ++…+ =+×5++×5++… +×5+ =+++…+×5+×9 =++= 【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8 (3)++(4)××40 (5)×3×3×8 (6)50×× (7)101×7. (8)×54 (9)--(10)-×(11)+++(12)-- (13)(250+×4 (14)4×7××3×5 (15)(125+×8 (16)775+++225 (17)--7. (18)7×+3× (19)÷15+÷15 (20)×+× (21)×+×+(22)÷38-÷38 (23)++÷(24)÷54+2. 65÷54 (25)×(26)× (27)25××40 (28)×32×25 (29)×+×+× (30)+++ (31)×78×80 (32)×-× (33)×32×25×58

小学三年级奥数找规律(数列规律)

精心整理

第4讲找规律(数列规律) 数学故事 通过观察特殊的现象、结论从而总结出普遍适用的规律的方法叫做归纳法.归纳法在学习、 ... 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刘老师就给大家举几个归纳法的例子. 1. 古时候人们发现每天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于是总结归纳得出不管过去还是将来都会是这样. 2. 一天,刘老师去买葡萄,挑了一串颜色很深的葡萄,尝了一颗发现很甜,就决定买了. 3. 公元前216年,迦太基着名军事统帅汉拔尼在坎尼战役中与罗马军队交锋,兵处劣势.但他知 道当地每天午后便东南风骤起,于是调兵遣将,指挥部队紧急转移到上风方向,将午后东南风起时,乘风猛攻.罗马军逆风对阵,风沙迷目,箭矢无力;汉拔尼军风助人势,越战越勇,到天黑歼敌七万余人. 例题 1.找规律,填空: (1)8,15,22,29,36,______,_______,57; (2)97,88,79,70,61,______,_______,34; (3)3,4,6,9,13,18,________,31. 2.找规律,填空: (1)1,2,4,8,________,32,64; (2)______,_______,15,24,35,48,63,80,99; (4)3,5,9,17,33,________,129. 3.找规律,填空: (1)1,2,4,4,7,8,10,16,13,32,______,_______,19,128; (2)1,2,3,3,6,5,10,8,15,13,______,_______,28,34; 4.找规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 (1)(2) 1 3 17 19 ? 18 3 15 18 27 39 45 7 5 15 21 … 36 15 21 35 44 56 27 15 9 11 13 23 … 31 29 27 25 … ?………… 5.将8个数从左到右排成一行,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之和,如果第7个数和第8个 数分别是81,131,那么第一个数是多少?【思考题】找规律,填空: (1)1,1,2,3,5,8,13,21,______,_______,89; (2)1,2,2,4,8,32,________; (3)1,3,5,11,21,43,______,171. 课堂练习 练习1.找规律,填空: (1)10,13,16,19,______,_______,28; (2)______,_______,76,70,64,58,52,46; (3)1,3,9,________,81,243; (4)1,4,9,16,25,______,49,______. 练习2.找规律,填空: (1)1,2,2,4,4,6,8,8,16,10,32,______,_______,14,128; (2)______,3,16,5,15,7,14,9,13,11,12,________; 练习3.找出数表的规律,把空白的数表填出. 1 2 2 4 3 6 5 10 4 3 13 6 28 9 76 15 练习4.找出图中数表的规律,请根据规律填上“?”处的数 1 2 6 7 … 3 5 8 …… 4 9 ?…… 10 ………… ……………

(完整word版)小学四年级奥数找规律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五讲找规律(一)一、知识要点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 (2)1,2,4,7,11,(),() (3)2,6,18,54,(),() 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 (2)1,2,5,10,17,(),() (3)2,8,32,128,(),() (4)1,5,25,125,(),() (5)12,1,10,1,8,1,(),() 【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 (2)21,4,18,5,15,6,(),() 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1,4,1,6,1,(),() (2)3,2,9,2,27,2,(),() (3)18,3,15,4,12,5,(),() (4)1,15,3,13,5,11,(),() (5)1,2,5,14,(),() 【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

(3)1,2,5,13,34,( ) (4)1,4,9,16, 25,36,( ) 练习3:按规律填数。 (1)2,3,5,9,17,( ),( ) (2)2,4,10, 28,82,( ),( ) (3)94,46,22,10,( ),( ) (4)2,3,7, 18,47,( ),( ) 【例题4】根据前面图形里的数的排列规律,填入适当的数。 (1) (3) 练习4:找出排列规律,在空缺处填上适当的数。 (1) (3) 【例题5】按规律填数。 (1)187,286,385,( ),( ) (2) (2)9437148428164 (2)489276 828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