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广告翻译

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广告翻译

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广告翻译
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广告翻译

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广告翻译

(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江苏南京210098)

广告在商业化时代的作用举足轻重,广告翻译是商品进军国际市场的主要手段。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视角研究广告翻译是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广告译者应以读者为中心,考虑受众的视野期待和审美情趣,唤醒读者的想象和欲望,从而达到促销目的。

标签:接受美学;广告翻译;读者中心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商品开始在世界市场上流通,全球的商品经济竞争愈演愈烈。推销本国产品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广告宣传。如今,中外企业都面临着商务广告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即广告翻译的问题。广告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能否打动读者是广告翻译成功与否的标志。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做好广告翻译以达到预期效果。

2接受美学简论

接受美学(Aesthetics of Reception)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文学美学思潮。其代表人物有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尧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接受美学将读者提升到突出重要的地位,把文学史看成“读者

的文学史”,认为“文学作品从根本上是注定为接受者而创作的”。其主要观点有:

读者中心论:一部作品生命的长短取决于读者的接受。尧斯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不是被动的因素或单纯做出反应的环节,它本身便是一种再创造历史的力量。在接受活动开始之前,任何读者已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视野”,即“对每部作品的独特的意向”,又称对某类作品的“前理解”(pre-understanding)。这一阅读前的意向和视野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取舍标准、决定了他阅读中的选择与重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态度与评价。

审美经验论: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头脑中已有一系列自觉或不自觉的准备,如审美经验、生活经验和鉴赏能力等。当新作品唤起读者对同类或有关作品的过去的审美经验时,读者会把过去的经验视界和眼前的作品所体现的新视界做出想象的对比。审美经验使人产生一种潜反射的审美态度,如读者在生活中接触到大量的人物事件,在阅读中发现有虚假现象就会自然的产生一种抵制接受,形成与作品的审美意象对峙的观点。

召唤结构说:阅读是读者想象性再创造的过程。一部作品的本文“为读者唤起熟知的来自较早本文的期待和规则的世界,那样,这些较早的本文就被改动、修正、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 翻译美学是一个翻译与美学联姻的新学科。古代文学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意义自不待言。翻译美学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的赏析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中国文学翻译提供借鉴。 一、陶渊明与《桃花源记》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不断,社会十分黑暗。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以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寄托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民的同情。《桃花源记》中的语言质朴自然,精炼,文笔简洁优美。 二、审美主体翻译家方重与林语堂 方重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译有《乔叟文集》、《理查三世》及《陶渊明诗文选译》等。林语堂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到海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 三、《桃花源记》英译评析及其美学意义再现 就审美客体而言,刘宓庆将其分为形式系统即审美符号集和非形式系统即审美模糊集两大部分。其中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和句段中的审美信息,而审美模糊集则包括“情”与“志”和&ldqu;意”与“象”的两部分审美信息。就《桃花源记》的翻译而言,文章将选取审美符号集的词语层和审美模糊集中的“意”与“象”部分进行两个译本的研究,评析其审美的再现途径。 1.词语层。“有审美价值的用词显然是经过原语作者精心选择的,通常符合以下标准,也是我们的审美依据,即准、美、精。“准”是指用词表达了原意和适应了语境,“美”指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精”指翻译时用词应该精练,无拖沓”。《桃花源记》中有一段对桃花林的描述,原文如下: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精)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 摘要: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具有不确定性,读者在对文本的诠释过程中起主体性作用。在此,接受美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接受角度看,译者翻译的只是他头脑中的文本,即是译者和文本对话、达到视域融合的结果。译者对文本未定因素和空白的具体化,是语符—意象化中译者再创造的根源。另外,译者不同于普通读者,他必须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的意义,此时译语文本的隐含读者作用于译者语言符号的选择。意象—语符化过程实际上是译者创造性运用译语的过程。 关键词:接受美学文学翻译译者主体创造性 一、引言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翻译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解、表达和校对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翻译活动都是与译者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的。译者的主体创造性表现在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具体特性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作为翻译实践中的主体因素,连接着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有两种最有代表性的理解:一种是传统译论中所当作负面因素论述的“主观介入”,要求译者要服务好原作者,又要服务好读者;一种是比较文学所涵盖的译者“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家埃斯卡皮提出来的,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这两种理解有一个共同点,即是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介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们都不曾解释译者再创造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译者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再创造的两个阶段进行了探讨,来说明创造性是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二、接受美学简介 接受美学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联邦德国,其主要理论代表是尧斯(Jauss)与伊瑟尔(Iser)。 尧斯是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其著作《文学史向文学理论的挑战》首次全面地提出了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建立起以读者的阅读活动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尧斯认为,首先,文学的目的为读者,离开了读者,就没有文学。其次,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地作出反应的环节。这就是说,阅读作品的过程并不是作家与作品单向地向读者灌输形象与意义,而读者只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读者对作品意义有着独特的理解与阐释,其接受是阐释性的接受。而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本身,不只是作者所赋予的,或作品本身所囊括的,还包括读者阅读所增补和丰富的。所以一部文学作品能够不断在它的读者中激起新的回响。在他看来,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并非永恒不变的,而是在读者的阅读中才逐步得到实现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系统是一个无穷延伸的可变曲线,一个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参与的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动态实现过程。在这一系统中,尧斯突出了历来被忽视的读者(接受主体)参与价值创造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能获得现实的存在与生命。 伊瑟尔是接受美学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伊瑟尔把文学作品看成是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文本与读者之间一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伊瑟尔指出,文

电影名中的翻译与接受美学鉴赏

电影名中的翻译与接受美学鉴赏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影响观众理解电影名的文化因素主要有:一是由读者以往的审美经验所构成的文学解读视野,即“个人期待视野”;二是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经验所构成的文学解读视野,即“公共期待视野”。这两者是接受美学的核心,也是让观众接受一部电影的重要环节。许多成功的译名文本,都是以读者为中心,用未定性的文本,让读者进行具有个人特色的具体化解读,从而实现文本的再创造。比如《魂断蓝桥》这一经典片名,“蓝桥”这一意象源于中国古代“尾生抱柱”的故事,相传尾生与一个美丽的姑娘相约于兰峪水上的“蓝桥”见面,尾生如约而至,姑娘却久等不来,水涨桥面,尾生抱柱而死于桥下。由此,人们把相爱的男女一方失约,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断蓝桥”。这一片名对中国古代典故进行吸收、转换和化用,体现了文本间性,扩大了电影片名研究的视野,深化了观众对电影片名的理解,符合中国人的生死观和爱情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广大中国观众才对该片名口耳相传。它不仅能构建出生死别离、情人间阴阳两隔的凄惨意境,而

且能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另一方面,“蓝色”在西方文化里代表忧郁、抑郁,这种东西方文化融合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名的内涵,并积极地影响到观众和读者的期待视野。因此,不同的民族,其民族心理、审美取向都有很大差异。翻译时必须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不能忽略民族的接受心理。 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试比较第67届奥斯卡最佳电影《Forrest Gump》和第85 届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电影《Lincoln》两部电影的中文翻译:前者译为《阿甘正传》———这一译名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翻译原则,降低了原电影名在翻译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了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影片的史诗性及趣味性融为一体,既保留了原名中的Gump的音“甘”,又套用了鲁迅先生的名著《阿Q正传》。该译名借用了中国文学的经典形象,利用文本的不确定性呼唤观众的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1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诞生于德国,它最主要的两个代表 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该学派是在西方文论、美学的研究由19世纪以 作者创作为重点转向20世纪以作品文本,又由文本逐步转向文本的接 受者为重点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并深受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 人物的现代阐释学的影响。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 是文学研究中一个必要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张在研究文学和文 学史时,必须重点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孙淑芬,2007,12)在接 受美学理论体系中有几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未定性”(indeterminacy)、“空白”(blanks)、“偏见”(prejudice)、“期待视域”(horizonofexpectations)及“视域融合”(fu-sionofhorizons)等。对这些概念的清晰把握对理解接受美学理论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定性”在伊瑟尔看来,是指文学文本中作描 述的现象与真实世界里的事物之间准确对应关系的缺失。(姚斯、霍 拉勃,1987)而文学作品里的“空白”指的是“各语义单位之间存在 着连接的‘空缺’,以及对读者习惯视界的否定会引起心理上的‘空白’”(朱立元,2004:179)。正是这些“未定性”和“空白”,使 得文学文本成为一种被伊瑟尔称作的“召唤结构”(theappealingstructure)。它激发、诱导读者运用他们的理解力和 想象力确定这些“未定性”,填补“空白”,由此在阅读过程中形成 各自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重构文学作品中的情景。读者由于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观察角度、文学爱好、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的 不同,总是带着一定的“偏见”进入文学作品的。也就是说,读者无 法完全客观地,从一种纯粹的透明的状态开始对作品进行理解,他们 的理解总是受到一定的历史、社会及个人因素的制约。伽达默尔把 “偏见”分成两种:一种是“合法的偏见”,它是由历史所赋予的, 具有正面价值,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另一种是“盲目的偏见”,它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接收的见解,往往会妨碍正确理解的现实。

傅雷翻译风格分析

傅雷讲稿 一.神似说 傅雷先生有一句座右铭: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 重神似不重形似也是他翻译思想中的核心部分" 傅雷曾指出:译书的标准应该是这样,假设原作者是精通中国语文的,译本就是他使用中文完成的创作。傅雷还提倡,再创造的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无生硬拗口之病。 但当时新文化所推崇的白话文仍处于有待完善的阶段,跟外国语文,在丰富变化上面差得太远,只能达意,不能传情不足以表达原文的内容和形式"为了再现原作生动的内容!时空的差异和语境的不同,傅雷认为,非杂揉各地方言不可,不妨使用旧小说套语和文言关键在于如何调和,使风格不致破碎。傅雷创造性地采取了在白话文中加入方言、行话、文言和旧小说套语等办法来转达原文的风格和神韵,使之水乳交融,语言流畅。 傅雷的神似说的内涵,是以美学理论和艺术哲学原理作指导,在大量优秀的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集众家神似说之大成,神似说也成为中国翻译思想史上继信达雅说之后的又一伟大理论。 傅雷先生的神似翻译理论,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求信本质,同时也是创新。有人说神似理论超越并颠覆了中国传统翻译界遵循的求信理念,更加客观地给出了翻译现象的本质,理论意义重大"第一,神似翻译理论是中国翻译标准观念的质的飞跃,是对求信观念的颠覆和超越。”“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神似说提倡在尊重译本与原作的背景差异前提下,放弃了对原文翻译绝对遵从,在翻译时要做到“得其精而忘粗”在其内而忘外就使中国的翻译标准观出现从案本到求信之间的明显转变,颠覆和超越了主导中国翻译界的求信观念。 二.傅译风格的主要特点行文流畅,用词丰富,色彩变化 1.行文流畅 傅雷在《翻译经验点滴》中说:琢磨文字的那部分工作尤其使我长年感到 苦闷"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西方人的距离多么远"他们喜欢抽象,长于分析; 我们喜欢具体,长于综合"要不在精神上彻底融化,光是硬生生的照字面搬 过来,不但原文完全丧失了美感,连意义都晦涩难解,叫读者莫名其妙"这 不过是求其达意,还没有谈到风格呢"原文的风格不论怎么样,总是统一的, 完整的;译文当然不能支离破碎" 东西方文字之间无论是在句法,构词,修辞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距,翻 译旨在用本国的文字表达外国译者的意思,但是决不是将外国文字生硬 地转化为本国文字那样简单"译者要打破原文的结构,语法,句法,修辞等 等,先取其意,然后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在符合原文风格的前提下,用流畅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国内外星罗棋布的翻译研究中,大部分成果是关于文学翻译从而开展的。在翻译美学理论的结构中,翻译者的审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的审美活动对译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评价。译者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为了达成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会表现出其主观能动性,包括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对审美的创造性。美学注重的是读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体现出了读者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就是为读者而创作的,而“真正”的读者是美学意义上的读者,此类读者在本质上影响了作品的存在,因为每部作品的艺术生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读者的接受来决定其长短。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组成部分,至关重要,国内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都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怎样成功、完美的做好文学翻译。 在文学翻译中,美学视角逐渐得到了关注,改变了传统的翻译观,翻译美学也因此为翻译研究拓展了

全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待,因为其包括了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翻译,比如:论述文、叙述文等,不同的体裁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决定了在对其翻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的侧重点和策略,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也完全一样。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视域下对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与散文这两种文体的翻译进行探讨,比较和分析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及对其制约影响的因素,为促进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提供参照。 一、诗歌翻译的美学问题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且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其以抒发情怀的方式,高度凝练,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可称之为是文学的灵魂,在文学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虽然诗歌的语言简洁,但并涵盖了丰富的喻意。中国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读者品读之后,意境依然存在且深远,其音韵、意境、风格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完美融合才构成一部统一的古诗,只有掌握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成功的翻译中国的诗歌。要翻译出一部好的译作,就需要让这部作品不但有表现形式,还要具有精神气韵,保持原文的音形意这三个方面的美。

浅谈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d12823099.html, 浅谈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 作者:费丹妮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0期 摘要:翻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艺术活动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感功能,不管是从理 论还是到实践,人们总会研究在不同语言背后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美感功能。在对文学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人们总会注意美学,本文通过对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进行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探索对翻译美学的可能性。 关键词:翻译;接受美学;比较美学 作者简介:费丹妮,1993年生,女,汉族,辽宁省西丰市人,辽宁大学英语口译专业在 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1 前言: 对文学的翻译是翻译研究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关翻译的著作,从国内到国外可以说是多的数不胜数,其中绝大部分的成果都是对文学翻译进行的研究。如何准确的翻译文学,不管是从翻译理论到实践,每个人的研究角度都略有不同,对文学翻译都提出了许多建议。其中,翻译美学是文学翻译中最近几年非常热门的话题之一,翻译美学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了翻译学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通过对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进行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探索对翻译美学的可能性。并且对这些年在国内外的翻译美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且简单的进行了概括,使得文学翻译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欣赏品。 一、翻译中的接受美学 对文学进行翻译时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转述,不能只进行静态翻译,应该将动静相结合,将作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个情况下,翻译人员要建立一个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联,是这个关联贯穿整个翻译之中。对于接受美学的理论起源是对原作者的作品和读者对作品的欣赏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分析,通过理论价值的体现能提高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的价值。从而研究文学翻译可以进行自身的独白以及让读者与文本能够进行对话,提供了一个在文学翻译上的新思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把原作品只是进行简单的语言转换,这不代表完成了翻译,在此之后,读者的参与、阅读才是关键,读者对能够接受和感悟译者的作品是决定着该作品翻译的是否成功。在此之后,翻译人员必须虚心接受读者对翻译作品的反馈从而将翻译作品进行修改、完善,让翻译作品完成得更完美。对文学进行翻译不是主要目的,作品是给读者 阅读的,只有读者能够接受才是该作品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读者在对作品进行的审美评估也决

接受美学观照下的翻译策略选择

接受美学观照下的翻译策略选择 接受美学;读者;异化;归化 一、接受美学影响下的读者研究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它直接受哲学诠释学的影响,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德国诞生,70年代达到高潮,逐渐成为德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并很快风行整个欧美文艺理论界。它传入美国后,很快促 成了读者反应理论的形成,使之成为当今美国最为活跃的文艺批评流派之一。80年代中期,接受美学传入我国,激发了文学理论界的巨大热情,而且,其影响已远远超出文学理论界,渗透到人文学科的各领域,可以说“从马克思主义者到传统批评家,从古典学者、中世纪学者到现代专家,每一种方法论,每一个文学领域,无不响应了接受理论提出的挑战”[1]。 接受美学的代表是由五位教授组成的 康士坦茨学派,其中姚斯和伊塞尔最为突出,二人被称为接受美学的“双子星座”。接受

美学的突出特征是,它强调读者在阅读和接受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作用,认为读者的参与在阅读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历史本质不仅在于艺术家对作品的创造,更在于读者对它的接受。正如姚斯所指出的:“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使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 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2] 接受美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接受研究;另一类是效应研究[3]。前者以姚斯为代表,关注读者及其审美经验,从文学史的角度在宏观上强调了读者的意义;后者以伊赛尔为代表,着重研究文本及其作用,从微观认识上专注于读者与具体作品的关系。正如伊赛尔所说:“今天的所谓接受美学,其内部并不像这一名称所显示的那样一致,这一概念掩盖了两种不同的方向。……反应

傅雷的翻译理论

傅雷的翻译理论 1.选材的标准 傅雷在选择原文时,首先考虑的是选择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及读者需要的作品。 2.理解、表达与读者 傅雷认为,要忠实读者必须忠实于原著。如何做到忠实原作主要应做到两点:第一,理解要“化为我有”。傅雷认为,首先要事先熟读原著,不厌其烦,尤为要著。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要求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译。第二,表达要“传神达意”。傅雷曾说过:“领悟为一事,用中文表达为又一事”。如何做到“传神达意”应该做到以下三点:(1)进行中文写作。傅雷曾说过:“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那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译文的流畅与完整,都可以兼筹并顾,不至于再有以辞害意,或以意害辞的弊病了。”(2)务必反复修

改。傅雷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为座右铭,以极其严肃的态度从事文学翻译。他认为,“翻译工作要做得好,必须一改再改三改四改,文字工作总难一劳永逸,完美无疵”。(3)重视译文其它附件部分,诸如索引、后记、注解和译文序等对于“传神达意”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和形式。 3.美学观——“神”与“形”的和谐 (1)“重神似不重形似”。“翻译应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将中国古典美学运用于翻译理论,借助绘画和诗文领域里的“形神论”来探讨文学翻译的艺术问题。傅雷说过:“要求传神达意,铢两悉称,自非死抓住字典,按照原文句法拼凑堆砌所能济事。”“意在强调神似,不是说可以置形式不顾,更不是主张不要形式。”“神”依附于“形”,而“形”是“神”的外壳,“形”与“神”是一个

浅谈接受美学

浅谈接受美学 摘要接受美学是由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所提出的概念,该理论对于研究文学理论及文学翻译有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要理解该理论是非常难的,文章的目的就是对接受美学进行初步的介绍,以求能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接受美学。 关键词接受美学;姚斯;伊瑟尔;翻译 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提出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s)这一概念,和以往翻译关注的焦点不同,接受美学不以作者或者作品为中心,转而将读者或者受众作为出发点,去解释翻译现象,接受美学属于一种读者反应,是“文本与译文的对话”(贺微)。姚斯认为,一个作品的完成需要由读者阅读这一步骤的实现。 文章的目的便是介绍接受美学,因此全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总体上对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作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将谈到接受美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将对接受美学的概念理论进行相关的介绍,主要谈谈姚斯和伊瑟尔两位学者的观点;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总结。 一、历史背景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的文学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提出了接受美学,在当时德国盛行美学的大背景下,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美学研究应当“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过程。”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反应,反对历史客观主义。该理论经历了海德格尔(Heidegger)、伽达默尔(Gadamer)等人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研究是接受美学的基础。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也对接受美学的产生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是,在后期发展中,美国的费希(Fish)将接受美学发展成了“读者决定一切”,这样的结果是走了极端的,该说法过分强调读者的地位,并不是读者与文本之间辩证的关系。 二、概念介绍 姚斯的接受理论将历史辩证的思想加入到了读者中心论中,而解俄国形式主义忽略历史,社会学理论忽略文本他希望能够和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姚斯借鉴了科学的哲学观,试图用研究科学的常规方法来研究翻译,他用“期待视野”的方说法来描述读者用来评价文学文本的标准。姚斯认为,文本地位第一的说法是错误的,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不就是肯定所有时期所有读者的反应是一样的,一篇文章不是孤立的,他在不同时期对不同读者的影响是不同的,正确的研究方法应当历史辩证的以读者为中心进行。 姚斯所提出接受美学是基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伽达默尔曾经提出,“所有对过去文献的传译应当由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对话引起,我们所试图要理解的文本应当建立在文化环境所制约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的“远景(perspective)”应当包括它与历史的关系”(Selden Raman)。与此同时,我们对于过去的研究也不能脱离了现在的客观事实,过去与现在是辩证的,姚斯认为作者应当直接面对他当时生活环境中的“普遍预期”,他指出,“接受”就是读者利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文本进行再创造,文本会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读者所接受。任何作品的价值在于被读者所接受,但是读者受到客观历史事实的制约,也不能随便的对

换个角度看文学翻译

换个角度看文学翻译 书评人: 中西方翻译理论都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中西方美学各自的主要特征都对各自译论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文与质的统一观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中国传统译论不仅借鉴了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思想和审美范畴或形态,还沿用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方法论。然而,多年来,中国的翻译研究虽然借用了美学的理论理想和审美范畴,却多停留在用于译论的表述上。一旦涉及翻译批评,尤其是文学翻译研究,主要还是以从语言文学的角度研究为主,重点对比原文与译文在语言处理上的优劣高下,很少有人从美学角度系统地进行比较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奚永吉的新著《文学翻译比较美学》就填补了这一空白。 作者奚永吉曾在1992年出版过一本《翻译美学比较研究》,是我国首部翻译美学专著,他从语言美、想象美和风格美三个方面论述文学翻译中的美学因素。1995年,台湾出版了刘宓庆的《翻译美学导论》,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中国译学的特殊意义,构建现代翻译美学的基本框架。奚永吉的这部新作是我国第三部翻译美学专著,比起前两部来,又有很大的突破,作者不再简单地罗列评价一些文学翻译作品的美学因素,也不大量阐述美学理论。而是“力求从比较美学的角度,立足于本国古今文论、诗论、曲论、画论中的美学原理,力求将此书写成一部论述文学翻译比较美学而不是评述翻译优劣的书”。 这使人想起比较文学中的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就不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而是把翻译文学作品作为既成事实加以接受,不对其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判断,而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与分析。文学翻译的比较美学研究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不拘泥于表层结构和形态,不注重译作语言质量之高下,而是对译品所蕴含的代表不同文化系统的审美特征,乃至于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所持有的不同审美理论和思维方式做出美学价值上的判

10 接受美学与英语旅游景点翻译

接受美学与英语旅游景点翻译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有不同的社会背景的不同国家的游客走到一起,给当代的旅游行业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析了在英语旅游景点翻译中对译文读者“期待视野”的考虑和原文中“未定性”的填补,从而对如何提高旅游翻译质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到不同的国家领略异国风情,观赏美景的同时,也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旅游目的地之一,同时也将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旅游活动中,由于游客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他们往往通过语言翻译彼此进行交流沟通。英语已成为国际旅游中最普遍使用和大众普遍接受的交际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文化背景、历史、地理、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心理特点、思维方式、民俗及文学艺术,等等。然而,就旅游翻译活动中景点名称的翻译现状而言,虽然翻译的质量已大为提高,低级的翻译错误已大大减少,但现实中国外民众对我们旅游翻译的认可度、接受度仍不高。接受美学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这对旅游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如何提高旅游翻译质量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又“接受理论”,它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现象学和阐释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姚斯和伊瑟尔理论中所采用的一些重要的概念范畴,诸如“期待视野”、“效果史”、“未定点”等均是从海德格尔(Heidegger)的“先在结构”、“理解视野”和伽达默尔(Gadamer)的“视野融合”等概念范畴衍化而来的(王岳川,1998)。姚斯认为,任何一个读者,

最新 接受美学及其对典籍翻译的-精品

接受美学及其对典籍翻译的 一.与接受理论 最先谈到读者问题的应该是波兰现象学家、美学家因加尔登。虽然他是在《解剖学》中谈的,但其观点还是很有一定意义的。他的观点跟上面描述的接受美学的理论中的与读者相关的观点相似,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首先会形成自己的一个态度,在这个态度的基础上去看作品的特征结构。从另一角度分析就是从读者阅读作品并确定作品结构中确定作品被读者所表现的世界。当然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受读者解读的影响。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要素都充满了读者在阅读期间所产生的“杂质”。这些“杂质”是主观性的。 美学思潮诞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的联邦德国,其代表人物有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姚斯和批评家、美学家伊泽尔。上述两位代表人物认为,研究美学的集中点应该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由此可看出,美学在诞生之初就强调读者的地位,引入“期待视界”的概念,解释读者在接触文学作品或者典籍之前在其内心已经存在一种潜在的期待。这种期待是随着个人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书籍的经验而慢慢产生的一种心理结构。“期待视界”的里理论要求在翻译典籍的过程中,应该以读者为中心,从读者的各方面出发,比如观念、接受程度、理解程度等等。 接受理论的主旨主要体现在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的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通过这段话我们能理解作品和读者理解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必然存在,但是这种差异会在作品本身和读者自身体验两者之间慢慢减小。法国文学批评家查尔斯·奥古斯汀·圣伯夫说:“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从这句话就可看出圣伯夫所持观点为,对于一个好的作者需要对读者有所启发。圣伯夫还认为要想很好的了解一部作品的意义,必须得了解这部作品的作者的相关信息,比如性格、职业、成长环境等等。那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要想使典籍英译达到最大的效果,作为翻译者,对于典籍的著者的了解是比不可少的。那此时这位翻译家就有一个作者转变为一个读者,而且是一位忠实的读者——忠实于他要翻译的作品的全部。 二.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理论中有一观点为反对历史客观主义。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之前的历史研究要随着历史的变化不断的变化。毕竟作为人其认识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经验是不断丰富的。其实,接受美学反对历史客观主义这一历史观是在狄尔泰、海德格尔等人的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再者,马克思的也是其哲学基础。接受美学家们很多效仿马克思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商品,来分析作者、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把他们的关系放在一个发展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去考察,而非一成不变。另外,接受美学还借鉴了本文理论等概念,发展出自己的观点——结构思想和历史思想融合。作品的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 接受美学理论是专向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阅读和对译作的创作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讨林语堂文学创作与翻译,对当今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具有借鉴意义。从1935年的《吾国与吾民》,到1964年的《逃往自由城》和1967年的《中国绘画理论》,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全是英文书:其中包括论述、散文、诗词、小说和传记,其中有翻译也有创作。从宏观的角度看,林语堂在海外的这个时期,他本人就象征了“翻译”。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翻译的化身。因此林语堂的翻译不仅是文字上的功夫,而是通过人际关系作多样性的活动,把中国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辗转传给西方读者,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欣赏。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阅读,读者在对文本的阐释中起主体作用。在翻译过程中,文本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译者的前理解;译者对翻译过程中的创作自由度是有限的,须以原文文本为依据;译者还要相信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体现了可以读者为中心的特色,但忠实依然是他翻译的核心,在忠实与可读性之间做到了平衡与和谐。 任何文本的翻译都涉及文本的接受,译者是特殊的读者。因此,以文本接受为研究对象的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无疑具有解释力。然而,由于翻译与文本接受,译者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差异,接受理论不能机械地套用于翻译研究。我们认为应在深刻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在翻译研究领域合理运用接受理论,避免陷入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接受理论告诉我们: (1)翻译文本可视为源语文本的意义潜势与译者前理解或期待视野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存在所谓终极性译本。 (2)作为文本的召唤结构,源语文本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不应随意填补。当不得不对这些空白和未定性进行具体化时,应注意具体化的恰当性。 (3)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并非其中心或主宰。 (4)译本读者在翻译文本的接受与效应史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对具体翻译活动的影响却不是决定性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将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翻译研究应当渐渐从传统的原著中心论向读者中心论转移。读者是译文的审美主体,他们在阅读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译文的信息,而是以其固有的审美意识积极地参与。读者是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翻译时若不顾读者的欣赏习惯与心理,就会失去读者。而失去读者的译作,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接受美学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特色可以归纳为:译者的创作与翻译的动机、文本的选择与理解和翻译策略。 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也离不开其特定的环境,个人与环境互动产生其生命意义。林语堂塑造个人生命意义的过程离不开他的环境和时代。青少年个性和社会属性的形成首先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研究林氏的翻译活动,首先要清楚他从事翻译活动的原因。林语堂年轻的时候已经具有要对自己的命运作主的意识。因为要让自己的人生产生意义,翻译正好是他最便捷的选择。因为要掌握命运,结果他掌握了语言和翻译这个语言技能。因为要以语言为切入点,他在语言学习方面便格外勤奋,如饥似渴地阅读英文和中文书籍,于是他成为中英两种语言的行家。一个出色的译者,掌控文本的能力可以简单描述为:(1)译出语的接受能力;(2)译入语的产出能力;(3)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的转换能力。这种常识性的论断是不需要怎么怀疑的。实际上,早在1933年,林语堂本人在“论翻译”一文中也做了大致相同的论述。谈自己的写作经验,他认为作文的原则是晓畅,即通俗、流畅。林语堂的散文并不讲究整体构思,也不理睬章法或写作规则的权威。林语堂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千姿百态。结构大多很随便,也找不出起伏、勾色、呼应等的痕迹,只流动着自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

外语翻译:对译者翻译风格的几点思考.doc

外语翻译:对译者翻译风格的几点思考 [摘要]所谓翻译就是基于原作品的意思进行再创造,在这种再创造的过程中,翻译的主体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翻译风格带入作品中,从而会出现同一原作有不同韵味的译文。本文阐述了译者如何在保持原作原汁原味的情况下,运用自己的翻译风格,强化原作所表达的意思,使译文与原作达到高度的统一。 关键字:原作;译者;翻译风格 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是增强促进人们社会交流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翻是指对交谈的语言转换,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转换。翻译者处在翻和译之间,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译者的文化素质,甚至是思维情感都会影响到其对原作的理解,而译者的语言习惯、语言能力及采用何种译法都会影响到译文的效果。长久以来,翻译界都以严复的信、达、雅作为衡量译文好坏的标准,译者们也以此来规范自己的翻译风格,以求将原作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更好地呈现出来。 一、何为译者风格

所谓翻译就是基于原作品的意思进行再创造,在这种再创造的过程中,翻译的主体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翻译风格带入作品中,从而会出现同一原作有不同韵味的译文,这种不同韵味,即为译者风格。从广义上讲,译者风格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主要是语言运用的特点。由于译者之间不同的文化素质及语言习惯,其译作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比如译者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的翻译,就有多种风格:Study well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这种翻译风格就比较规整,符合英语语言及语法特点;而Good good study,and day day up 这种翻译形式虽然是典型的中国式英语,但是已经作为来自中国的外来语,在西方广泛流传及被认可,也是别具风格的。 二、译者风格的多样性 从理论上讲,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等量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等量即为等值,译者的任务就是使译作在内容、文体及风格上与原作保持高度一致。但是傅雷曾经说过:即使是最优秀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翻译时只能尽量缩短这个距离,过则求其勿太过,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可见,在多数情况下,译文也只能做到与原作相似,而做不到完全一致。 (一)不同的翻译方法反映出不同的译者风格

从美学视角看文学翻译-最新资料

从美学视角看文学翻译 、引言 近年来,翻译作为一门较新的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翻译的发展也就更加突飞猛进。2006 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置了翻译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标志着翻译作为独立的学科出现,促进了翻译专业的发展。对于翻译方面的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理论的研究层出不穷。文学翻译也是广为关注的话题之 。从美学的视角进行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而这也是我国文学翻译的一个特色,因为中国文学与美学的关系源远流长。此外,中国浩瀚的文学宝库也需要走向世纪,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瑰宝是我们新一代翻译学者的使命。 二、理解一文学翻译的基础 文学翻译是一种立足于原作的再创作,是用语言创造的艺术,不仅仅是事物的概念和情节的记述,而且要具备能够吸引读者的艺术意境,即通过艺术的形象使译作读者体会到与原作读者 相同的阅读美感和艺术享受(邓景茹:2010,135-137)。译者 审美的主体)在翻译原作(审美客体)过程中的关键是要对原作进行充分地理解,在此基础上把握原作的物质层面(文学符号系统)和精神层面(审美过程),即通过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最终满足审美要求,再现原作的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

阐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的普遍研究,其核心是理解。阐释学循环理论认为只有理解了整体,才能理解局部;只有理解了局部,才能理解整体。理解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被理解对象内部与整体的关系,即语言层面与审美层面的关系;被理解对象与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审美客体与主体及其审美意识之间的关系;理解者的先见与理解者的整个活动之间的关系。施莱尔马赫认为对文学作品而言,阐释学的三种关系演变为:单个语言单位与整个语篇之间的关系;文本与译者心理状态的关系;文本所属的种类与类型的关系。 现象学对20 世纪的西方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标志着一种方法和思维态度,它的核心是通过阅读产生对作品的重构。这种重构的基础是文学作品本身的存在形式,效果体现在作品的审美价值。它的代表人物英加登将阅读分为三种:前审美阅读、审美阅读和后审美阅读。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以现象美学和阐释美学为基础,并吸收了布拉格结构主义理论家穆卡洛夫斯基的“空白论”思想,对“读者反映论”产生了巨大影响。它 的代表人物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 表现性语言,包含了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而这个不确 定性与空白即是文本的召唤结构。 因此文学翻译的译者要在对原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审美意境,并给译文的读者留下一定的空间,再现原作的永恒魅力。

从接受美学观点看翻译中译者的作用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从接受美学观点看翻译中译者的作用 姓名:吴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黄振定 20050501

中文摘要 翻译是人类进化史上最复杂的活动之一,它是原作者、原文、原文读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动态作用的统~体。伴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翻译研究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从最初的只言片语式的经验之谈到现在层出不穷的各种翻译观点,人们对翻译活动这一认识越来越深刻,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并且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观点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是,纵观中西翻译史,传统的翻译研究在“对等”、“忠实”观念的束缚下,着重于语言层面的转换分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研究,几乎完全忽视了翻译活动中译者的重要作用。然而真正系统的对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却是出现在上世纪末,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性作用逐渐凸显。对于如此复杂多变的翻译活动,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过程中译者的作用加以专门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据,探讨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全文共分为四大章。 众所周知,接受美学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和伊塞尔为代表的康斯坦次学派提出来的,它基于阐释学和现象学,完成了文学研究的中心以文本到读者的转变,完善了对“作者一作品一读者”体系的研究。因此,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接受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翻译过程中的接受美学观。按照接受理论的观点,翻译过程中译者面临两次接受过程,第一次接受过程是译者本身与原作之间的交流,译文读者与译文的交流和对话是第二次接受活动,这只有在翻译完成之后才能实现。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读者的存在,预测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情趣。因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给读者阅读,让读者接受。因此,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是明显的,他不仅充当原作的特殊读者,而且还要考虑目的语读者以及关注他们的需求以及接受能力。 有关翻译与译者之间的关系在第二章中得到论述。由于中西翻译实践都是从宗教作品的翻译开始的,出于对宗教作品的敬仰,从一开

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_刘凤梅

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 刘凤梅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摘要:本文认为,翻译活动主要是一个由原作、译者、译作、读者组成的翻译)))作品)))接受的过程,翻译的起点和指归都是读者的接受。翻译活动应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0、译文/召唤性结构0的创设及跨文化接受的/历史效果0。并且,从接受美学的批评角度审视翻译作为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显示的特征,可以为翻译活动规律的界说规定一个较为合理的逻辑起点和较为完整的/解读空间0。 关键词:翻译接受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历史效果 Abstract:The author of the paper thinks that translation i n a process of reception from the ori ginal work to the translator,the trans-lated version and to the reader.The final aim i s the reception of the reader.T hus the expectancy of the reader and the appeal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ed vers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a translation.The paper attemp t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revealed in the complet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from a reader-response perspective,thus providing a reasonable reading room for translation. Key words:translation reception expectancy appeal structure 美国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5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系统6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观点,认为文艺活动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组成,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形成创作)))作品)))接受3个环节主客体的双向交流过程。由自然、社会、人构成的世界是作家创作的源泉,作家对世界审美的把握形诸作品本文。作品本文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意义,成为联结作者和读者之间跨时空精神交流的纽带。没有读者阅读的作品本文,产生不了任何效果,所以,读者是复活作品本文的终端接受者。作品通过影响读者,进而影响了世界。 笔者以为,翻译活动同样是一个由原作、译者、译作、读者组成的翻译)))作品)))接受的双向互动过程。译者是原作的读者,即接受者;又是原文的阐释者,即二度创作者。翻译的出发点和指归都是读者。人类行为理论家弗米尔指出,决定翻译目标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0是话语的接受者,即/译者心目中有自己特定文化世界知识、希求和交际需要的文本的接受者0,并将翻译定义为/在目标环境中为目标目的和目标读者而生产的目标情境中的文本0。 因此,读者意识应贯穿翻译的全过程。从接受美学的批评角度审视翻译作为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显示的特征,可以为翻译活动规律的界说规定一个较为合理的逻辑起点和较为完整的/解读空间0。 一、关照译作读者的/期待视野0 翻译研究的重心经历了从作者到文本,再从文本到读者的转移过程。接受美学认为,作品在未被读者阅读的时候只是束之高阁的文本,只有进入读者视域,成为把玩和欣赏的对象,由读者填补留下的空白,才产生意义。任何本文都具有未定性,都是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本文只是作品的一部分,构成文学作品的/一极0。读者的阅读,将本文所展示的开放的图式结构完成,使其未定性得以具体化,构成作品的/另一极0。正如伊泽尔在5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6中所说,/作品本身显然既不能等同于本文,也不能等同于具体化,而必定处于两者之间的某个地方。0由于不同读者社会阅历、文化修养、/期待视野0等差异,同一作品具有了不同的阐释意义。 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