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安全工程专业)

设计课题多媒体教室座椅安全人机设计

系部班级安全与环境工程系XXX 所属专业安全工程

学生姓名 XX 学号 XXX

指导教师 XXX 设计时间 XXX

目录

1.前言 (2)

2.理论依据 (2)

2.1.设计原理 (2)

2.1.1.座姿舒适性的概念 (2)

2.1.2.座椅的设计原则 (3)

2.1.3.座椅尺寸设计 (3)

2.2.国家标准 (4)

3.实测数据 (5)

4.对多媒体教室座椅和其整体布局的评价 (7)

5.多媒体教室座椅的设计 (8)

5.1.座椅的设计 (8)

5.1.1.理论知识 (8)

5.1.2.工作学习座椅设计的原则 (8)

5.1.3.百分点及静态与动态尺寸的选择 (9)

5.1.4.座椅的舒适性设计 (9)

5.1.5.学习工作用椅的优化设计 (12)

5.1.6.课桌的设计 (13)

5.2.座椅颜色的设计 (13)

5.2.1.理论依据 (13)

5.2.2.颜色的选择和设计 (14)

6.媒体教室座椅整体布局的改进 (15)

6.1.整体布局改进设计 (15)

6.1.1.概述 (15)

6.1.2.改进方案与现实方案的对比 (16)

7.结束语 (17)

8.参考文献 (18)

多媒体教室座椅安全人机设计

[摘要] 对我校多媒体教室座椅的人机关系、色彩搭配、整体布置进行了实测和整改设计。运用了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面考虑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因素,考虑其坐姿的舒适性,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合理性,借鉴其他院校多媒体教室座椅的情况,取长补短,使座椅达到安全、舒适、合理、的效果。

[关键词]人机工程人机结合面对比分析坐姿舒适度性合理布局

Safety Seat Multi-media Human-computer Classroom Design [Abstract]:Mult imedia classrooms of our school's human relations chair, color match, the overall layout design of the measurement and improvement. The use of the security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rgonomics and methods, students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to consider the comfort of their postur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uman rationality, drawing on other institutions seat multimedia classroom situation, each other, so that the seat is safe, comfortabl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Key words]: Security person machine project The contrast analyzes

Man machinjmiferface Comfort of sitting Rational distribution

多媒体教室座椅安全人机设计

1.前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优势,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技术而言,多媒体确实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多媒体的应用并不代表课堂质量的提高。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是综合的,教学方式只是里面重要的一条,但是其他因素也不能忽视。从现实的接触看来,实际中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理想。这里面存在很多的问题。诸如:授课速度太快、课堂时间的安排过长、教室里灯光昏暗、桌椅设计不合理等。从人机角度而言我们应该从人(学生)的角度,分析影响课堂质量的因素,研究课堂该如何设计和改进。为了使我们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坐的舒适,上课时不感到疲劳和不适,我们应对多媒体教室的座椅进行设计并对其整体布局进行改进。

2.理论依据

在对于多媒体教室座椅进行人机设计时,我们首先对人体尺寸各参数进行了解课桌椅的设计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最新国家标准为GB/T39762002《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其中应用了人类工程学原理,增列了靠背点高和桌下净空等多项功能尺寸,并增加了学前儿童桌椅、高等学校课桌椅部分的技术要求,充实了分配使用方面的一些规定;课桌椅各型号的身高范围普遍提高7.5cm,桌面高与国际标准一致,座面高比国际标准低20mm 和10mm,从而使标准更加人性化。

2.1.设计原理

2.1.1.座姿舒适性的概念

人坐着时,大腿和上肢的重量必须由座面来支撑,人的骨盆下面有两块小面积的圆骨能支持上身的大部分体重。座面上的臀部压力分布应是在坐骨结节处最大,并由此向外,压力逐步减少,直至与座面前缘接触的大腿下部,此处压力最少。

坐骨下面的座面应近似水平,以使股骨不承受过分的压迫,斗形的座面或座面过于

松软会使股骨趋于向上转动而受力,从而引起不舒适感

2.1.2.座椅的设计原则

1)要把人的坐姿与座椅的样式和尺寸联系起来;

2)座椅的尺寸应适宜于就坐者的人体尺寸;

3)座椅要适于就坐者保持不同姿势的需要和调节坐姿的需要;

4)靠背的结构和形状要尽量减少就坐者背部和脊柱疲劳;

5)座椅上应配有适当质地的坐垫以改善臀部及背部的体压分布。

2.1.

3.座椅尺寸设计

2.1.

3.1.座椅尺寸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人的躯干重量应有坐骨、臀部及脊椎支撑;

2)上身应保持稳定;

3)座位的高度应不使大腿肌肉受压;

4)可以变换或调节坐姿,座面高度应与桌面相配合,尽量减少身体的不舒适感。

2.1.

3.2.座椅的主要尺寸设计

1)座高——是指地面至就坐后面上坐骨支承处的高度。合适的座高应使臀部受力符合要求。

座位过高,则不能使体重正确地压在臀部,而使大腿肌肉受压,而且上、下腿和背部肌肉都会紧张。

座高过低,则会使背部肌肉紧张,久而久之会产生背痛。

因此,座高一般不宜超过小腿高(约为身高的1/4),按中国人的标准,可取为380—450mm。

2)座深——是指座面的前后距离。

座深应使臀部得到全部的支撑,同时,要求座面的前沿不过分伸出,以防止挤压小

多媒体教室座椅安全人机设计

腿,而且座面前沿应离开小腿一定的距离,以保证小腿的灵活性。

一般情况下,座深应取450mm。

3)座宽——应满足臀部就坐所需要的尺度,使人能自如地调整坐姿,一般取400—500mm,,肩并肩坐的排座,座宽应能保证人能自由活动.

因此,座宽应比人的肘间宽稍大一些,530mm的座宽能满足95%人的需要。

4)靠背——应适当的支持腰凹,使腰关节能自由能自由运动,靠背压于腰部的面积愈宽愈好。

因此,靠背的水平形状应适合于腰围,靠背的斜度因工作的不同而要求不同。2.2.国家标准

在设计中要用到的人体有关参数。这些数据主要来自于GB/T 10000—1988和GB/T 13547—1992《工作空间人体尺寸》。所运用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2-1 坐姿人体尺寸单位:mm

表2-2 人体水平尺寸单位:mm

3.实测数据

测量仪器:卷尺

多媒体教室座椅安全人机设计

测量对象:卷尺测得多媒体教室地面与椅子的高度、地面与课桌底板、地面与与课桌面得高度、椅子的尺寸、椅子的角度、桌子的宽度。

测量目的:具体的数据来说明、分析座椅的人机界面的不合理性,从而为下一步改进措施提供有利的依测量数据

本文对媒体教室座椅的数据如下:

座椅的仰度角度为100度

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布局图如下:

4.对多媒体教室座椅和其整体布局的评价

对于我们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的座椅其设计并没有依据人机工程来设计,人做在上面不会感觉到舒适,而且做久了还会使人感到疲劳和不适,从而大大降低了我们上课的效率和积极性。当长时间做在上面是会感到腰酸背痛,还会有臀部和脊椎不适得感觉。我们有大量的课都在多媒体教室上,当多媒体成为了一种很重要的上课工具时,但学生反而会因为座椅的不适从而没使教育变得更好。

多媒体教室座椅的设计存在非常不合理的地方,其宽和坐深并没有是臀部受力舒适,而且其坐高也不合理。人坐着时,大腿和上肢的重量必须由座面来支撑,人的骨盆下面有两块小面积的圆骨能支持上身的大部分体重。座面上的臀部压力分布应是在坐骨结节处最大,并由此向外,压力逐步减少,直至与座面前缘接触的大腿下部,此处压力最少。坐骨下面的座面应近似水平,以使股骨不承受过分的压迫,斗形的座面或座面过于松软会使股骨趋于向上转动而受力,从而引起不舒适感。

座位过高,则不能使体重正确地压在臀部,而使大腿肌肉受压,而且上、下腿和背部肌肉都会紧张。座高过低,则会使背部肌肉紧张,久而久之会产生背痛。

因此,座高一般不宜超过小腿高(约为身高的1/4),按中国人的标准,可取为380—450mm。但学校的坐高有点偏高,长时间做在那,当上完2节课时经常会有背痛的感觉。

学校多媒体教室座椅与课桌的距离有的地方远,有的地方窄,但总体来说还是太宽了。人在上课时,坐在椅子上,肘部经常不能放在课桌上,因而回产生手合肩膀酸痛的感觉。课桌底板一地面的高度也低了点。双膝总会以为感觉底板太低了而往前屈伸从而引发严重不适。

多媒体教室本来就昏暗,多媒体教室又是填鸭式的布局,是人感到多媒体教室更加狭小和昏暗,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变会打不起精神而昏昏欲睡。这样便严重影响了教学

多媒体教室座椅安全人机设计

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5.多媒体教室座椅的设计

5.1.座椅的设计

5.1.1.理论知识

课桌椅的设计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最新国家标准为GB/T39762002《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其中应用了人类工程学原理,增列了靠背点高和桌下净空等多项功能尺寸,并增加了学前儿童桌椅、高等学校课桌椅部分的技术要求,充实了分配使用方面的一些规定;课桌椅各型号的身高范围普遍提高7.5cm,桌面高与国际标准一致,座面高比国际标准低20mm 和10mm,从而使标准更加人性化。

5.1.2.工作学习座椅设计的原则

1)必须能提供坐者有足够的支撑与稳定作用

2)必须能使坐者改变其姿势,但其椅垫必须足以防止坐姿行为中的滑脱现象

3)坐椅座高:正确的座高应使坐者大腿保持水平,小腿垂直,双腿平放在地面上。对工作用椅而言,人体通常需以较直立式姿势且双脚平放于地面,其座高宜比休息用椅稍高。座高宜设定为可调整式的,以适应多数人使用,工作用椅座高为35~50cm.

4)座椅宽度:座宽的设定必须适合于身材高大者,其相对应的人体测量值是臀宽。座宽宜采用较高百分位的女性测量值为设计依据。对于排列成行的座椅,其座宽则应以两肘间的距离为基准,。坐椅座宽宜为38~48cm。本文中讨论的桌椅布局形式利于将座椅设计的更加人性化,可以使用舒适的工作用椅。

5)坐椅座深:学习工作用椅使用者分布很广,其座深可取身材较矮小者人体测量值作为设计依据。椅座深建议为30~40cm。

6)坐椅座面角度:坐在前倾5 度的座面比坐在后倾式者有较少的肌肉伸张,而座面压力分布更为均匀。但应注意防止身体有下滑趋势。

7)座椅座垫:椅垫具有两种重要功能,首先它有助于将坐骨结节和臀部的体重所产生的压力予以分散,若此种压力无法排除则会引起不舒适甚至疲劳感等;其次它使身体采取一种稳定的姿势,将身体凹陷入椅垫并予以支撑。

8)坐垫必须有充分的衬垫和适当的硬度,使之有助于将人体的压力分布于坐骨结节附近。建议座垫前端应比人体膝窝高低约5cm,而且使膝窝感受不出压迫感,座垫前端宜有半径2.5~5cm 的弧度。

9)坐椅靠背:靠背,特别是在腰部的支撑,可降低脊柱所产生的紧张压力。座椅的设计必须提供正确的腰部曲度,使脊柱处于自然均衡状态。成年人腰部前弯曲率厚度约为1.5~2.5cm,纵向弧度约为25cm 半径,中心位置约在座面上方23~26cm处,而腰椎的支撑点位置则应稍高一些,以达到支撑人体背部重量的目的。

10)坐椅靠背角度:为了防止人体坐姿向前滑动和引导腰弯部位(包括骶椎)依靠在靠背上,设计时必须考虑靠背与座垫之间的角度。从人体脊柱形状而言,靠背角度在115 度较为合适,接近自然的腰部形状。

5.1.3.百分点及静态与动态尺寸的选择

实际设计中,桌椅不可能满足一个群体内的所有的尺寸范围,尤其学校中的使用者的尺寸范围更大,因此一般的满足群体内的90%的人就达到了设计要求,也就是第5个百分点和第95 个百分点之间的人群。同时人体尺寸测量数据分为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人体正在运动的尺寸)。一般来说静态尺寸的正负偏差为5mm;动态尺寸的正负偏差为20mm。

5.1.4.座椅的舒适性设计

5.1.4.1.坐姿的生理特点

坐姿是大部分体重由盆骨处坐骨结节和软组织所承担的一种身体位置。坐姿有以下优点:

1)能够满括视觉和稳定性方面的较高要求。

2)相对于站姿而言,消耗的能量更少。

多媒体教室座椅安全人机设计

3)能够减轻下肢的压力。

4)能够减轻对下肢循环的压迫。从生物力学角度考虑,脊椎、上肢、下肢和盆骨都参与了坐姿动作的实现。但是,就本问题而言(或者说从切身体验),我们所感觉的不适区域主要集中在背部,因此我们的研究注意点也很自然的放在脊椎上。

下面主要从脊椎的角度去研究坐姿:

从机能上看:脊椎包含了四个部分:颈椎、胸椎、腰椎、尾椎。两个可动部分:颈椎和腰椎,位于胸椎得上部和下部。腰椎连接着位于骨盆中的骶骨。人直立时,脊椎从正面看是笔直的,从侧面看是弯曲的(从上而下分别形成:颈部凸出、胸部凹陷、腰部凸出的S 型复合弯曲)。腰椎前凸是由于脊椎骨节和椎间盘前厚后薄而形成的。由于骶骨上表面与水平面成一定前倾角,因而在人站立时这种形状的弯曲是必要的。因为腰椎与骶骨的连接部分以及骶骨位于骨盆中,因此转动骨盆必然会影响腰椎的形状。当骨盆前转,腰椎必然前凸以保持躯干的直立。当骨盆后转,腰椎被迫屈服,有时甚至形成后凹。

脊椎的结构

注:α颈椎夹角,β腰椎夹角

当人从站立到坐下时,脊椎的形状是随之变化的。在腰椎和颈椎可动部分,会发生

相应的形变,形变会给椎间盘带来不必要的压迫,引起人不适的感觉。脊椎长期处于形变会发生永久的弯曲,影响人的形体。腰椎是最为关键的一段,因为躯干的主要重量都是由其承担,其在座椅设计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座椅的靠背和坐面之间的角度会直接影响腰椎的β角度:靠背的坐面的夹角越小,β角越大,这样会给椎间盘带来很大的压迫,因此靠背和坐面的夹角最值得我们关注。另外,在书写和看屏幕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时,颈椎的角度也是不断变化的:看屏幕时α角较小,书写时α角较大。长时间会给颈椎和肌肉带来疲劳。

5.1.4.2.如何得到自然的弯曲状态

从上面的分析看来,不正确的坐姿引起人感觉不适主要因素是腰椎和颈椎的夹角(α和β角)的不恰当。如何让脊椎保持自然的弯曲状态(更准确的说是让腰椎和颈椎保持自然的弯曲状态),这就需要从减小α和β角着手。桌面和坐面的相对高度、座面和靠背的角度这是要我们考虑的关键因素。

座椅得设计:

图5-1-4-2(座椅设计图)

多媒体教室座椅的设计关键是靠背和坐面的尽量保证靠背和座面大的仰角。这样的设计

有以下优点:

1)靠背可以承受一定的负荷,减轻对臀部、腰椎和下肢血液循环的压力。

2)身体的后仰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视界,学生不必仰起头来看屏幕,减轻了颈椎的不

多媒体教室座椅安全人机设计

适。

3)靠背和坐面的大仰角可以维持脊椎的正常生理曲线。

4)增加扶手,适当抬高扶手的位置并增大扶手的面积,将扶手改装成简易的课桌,这样学生书写时不必前倾,同时扶手也能承担一部分身体重量,减轻对脊椎的压力。保证坐面一定的有仰角(后仰),以保证人的身体不会下滑。

5.1.5.学习工作用椅的优化设计

图5-1-5(学习工作椅设计图)

上图为优化设计后的学习工作用椅尺寸图,各种尺寸都是在符

合人体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而成的。同现在使用的各种教室

用椅相比(如右图所示),它显然在人体生理结构方面更具优势,

通过对尺寸的定量设计使得使用者使用时更为舒适。例如,靠背的

设计能有效提供支撑力,减少肌肉受力,使使用者学习时的有效时间更长。图中的设计应用了理论知识中提及的各种人体工程学原理以及人体解剖学原理,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理想设计,故对于实际中不同的学习工作场景还需要改进或舍弃一些优化设计。例如,高低可调节的功能、椅座可旋转的功能在座椅密集布置的情况下并不适用,可优先应用其靠背、坐垫的各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需要即可。

5.1.

6.课桌的设计

为了满足使用需要,课桌高度一定要和肘关节的位置相匹配,并且只能在选定椅子的高度以后再进行调整。一般推荐课桌高比坐姿时的肘关节高3~4cm,但此问题可以适当高一点,因为书写动作不是经常进行。课桌太矮会使工作者向前倾,造成腰椎和颈椎弯曲,增加后背和颈部的压力。课桌太高会限制手臂运动,使肩膀向前弯曲或高耸,还会影响脖子,造成肩膀和颈部肌肉疲劳。

学生的书写动作不适很多,因此我们没有必要配备专门的课桌。可以考虑将课桌和座椅。结合起来,将座椅上的扶手改装成课桌(增大扶手面积,适当的倾斜,适当的高度),这样

可以节省空间,学生在书写时没有必要刻意的前倾。

5.2.座椅颜色的设计

5.2.1.理论依据

在色彩设计时现实的色彩搭配,应该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合理地运用色彩,给人以明亮、和谐、美观、舒适的生活、工作及学习环境。。视觉对明暗的适应和颜料的色彩视觉以及色彩辐射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各种色彩都能对人起作用。从色彩的心理作用来分析,色彩的作用可以使房间看起来变得扩大或缩小,给人以“凸出”或“缩进”的印象。如冷色调使空间造成扩大的强烈感觉,因为墙壁石斛向后退缩了,暖色调刚刚相反,给人以向前凸出的感觉。

根据色彩的心理感觉,大致的有视觉、触觉、听觉、情绪感觉等,如表6-1所示。

表6-1色彩心理感受

多媒体教室座椅安全人机设计

5.2.2.颜色的选择和设计

在本文上文中只对座椅的尺寸进行了设计,并未涉及其它如视觉等方面的效果。在设计中既要保证课桌椅单体色彩的美观,还要保证各种色彩在教室环境内协调性。总体来说课桌椅的设计要求色彩明朗、精神饱满、丰富多彩。

普通教室应能满足好动、动作幅度大的学生自由的宽敞空间。利用课桌椅的色彩可相应减少环境的拥挤感。一是利用课桌椅色彩的距离感与感,暖色属前进色,冷色属后

退色;高明度色彩有前进感,低明度色彩有收缩感,前进性的暖色,有膨胀感;后退性的冷色,有收缩感;明度高的色彩有膨胀感,明度低的色彩有收缩感。

综上所述,教室桌椅宜使用“中性色”为主色调,并运用“兴奋色”再提高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饱和度以达到既可以创造愉悦的氛围,又不至于使学生过于兴奋的效果。

通过对50人的调查,发现调查结果如下:

34.00%

54.00%

8.00%

16.00%

24.00%

4.00%

调查结果发现蓝色为最多人喜欢和接受的颜色,因而建议把座椅和课桌的颜色换为蓝色,这样会让人在上课时更加冷静和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注意力从而使人们在学习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媒体教室座椅整体布局的改进

6.1.整体布局改进设计

6.1.1.概述

一般而言,我们所用的教室都是排列规整的布局,笔直的过道,平齐的一排排桌椅,这无疑有利于节省空间、设计成本、建造成本,但也大大限制了教室的功能。另一方面,

多媒体教室座椅安全人机设计

我们自小所习惯的“听”课的方式正逐渐被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所替代,这也要求对教室的布局进行优化设计,使其符合教学的需要。教室的课桌椅必须在一个更大的范围中考虑其设计,也就是说,在设计教室桌椅的同时应着重考虑到教室的布局。这种整体的使用观念必须以我们的实际需要为导向,也就是说要使教室更好的服务于教学需求。6.1.2.改进方案与现实方案的对比

1)右图是我们平时上课最常用的教室布局方式,一排

排整齐的桌椅符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但是,并不适应

现在上课经常需要讨论的现实情况,同时,相邻的两个

人之间距离非常小,不符合大学生的习惯。

下图为我校多媒体教室的布局图片:

图6-1-2(多媒体教室图)

我校的多媒体教室布局与上图设计比较起来就显得严重不足,昏暗的光线再加上座椅布置得相当拥挤,使得本来就昏暗狭小的空间更有一种压迫感。在这样的教室上课对老师和学生的心理都是非常不适得,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右图为改进后的教室的三维图片。这个教室

将是一个高科技化的教室,教室的设计结构也同

样是时尚和现代化的。S形的课桌不但别致而非常有效地解决了原教室布局中存在的问题。这个设计图片为我在网上找到,但其设计可以堪称经典。其不仅能够解决教室座椅拥挤的情况,而且,分散的布置有利于进行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可以进行定量化设计使得人与人讨论使得间距符合理论背景中提到的优化值,这样就可以在尽量减少空间浪费的基础上达到最好的交流效果。最后,错落有致的布局不但视觉上感觉空间开阔,更有实际听讲的效果。平时我们是用的教室布局容易产生前后遮挡的影响。但上图设计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这一影响。特别是如果能和阶梯教室相结合,更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独立使用的椅子,减少了相互影响,是使用者有了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

7.结束语

人机工程学的显著特点是在认真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本身特性的基础上,不单纯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而是将使用“物”的人和所设计的“物”以及人与“物”所共处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在人机工程学中将这个系统称为“人——机——环境”系统。这个系统中,人、机、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着系统总体的性能。此次的课程设计就是运用人机系统设计理论,希望能利用三个要素间的有机联系来寻求多媒体教室座椅这个系统的最佳参数。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们试图将人与座椅进行和谐的结合,使人性化的设计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并力图让我们的座椅坐起来变得更加舒适。同时通过对其座椅的整体布置使教室显得宽敞、明亮,让老师与学生在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更加舒适和效率。

多媒体教室座椅安全人机设计

8.参考文献

[1].阮宝湘,邵祥华编著.工业设计人机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欧阳文昭,廖可兵.安全人机工程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3].孙林岩人因工程中国科技出版社

[4].曹琦主编.人机工程.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5].丁玉兰主编.人机工程学.修订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杨公侠编著.视觉与视觉环境.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7].《环保教室效果图》格致中学网站

[8].《坐姿理论与座椅设计原则及其应用》张福昌等江南大学学报

[9].《人体工程学图解——设计中的人体因素》[美]阿尔文·R·蒂利2001 年03 月第1 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吉林建筑大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人机工程学在轿车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 与分析 名姓 号学 级班安全121班 业专安全工程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马池香

2015年6月19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大幅度提高,随着物质条件的优越,人们对现代化交通工具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加大,比如说轿车,以往,轿车只不过是少数人的特权产物,但是如今,他早就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大家外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且,所扮演的戏份也是越来越大。而轿车的设计,也要充分的的人机工程尤其是安全人机工程的角度来考虑轿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而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也越来越看重这些,所以轿车内的设施与配置的设计与安全人机工程的联系也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 本设计主要针对于轿车,分析人机工程学在轿车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主动与被动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在主动安全系统中,驾驶员与轿车构成了典型的人机系统,其中驾驶员是系统的核心,通过对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应用对轿车进行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操纵装置、仪表显示装置和驾驶视野的设计,从而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目录 第一章人机学的基本理 论 (1) 第二章轿车的显示装置设 计 (2) 2.1显示装置的概 念 (2) 2.2显示器的分类与选 择 (2) 2.3仪表显示器的设 计 (2) 2.3.1仪表显示装 置 (2) 2.3.2表盘的设 计 (3) 2.3.3 字符 ........................................................... 4 2.3.4 指针 ........................................................... 4 2.4信号灯显示装 置 (5) 2.5显示装置的布 置 (6) 第三章控制装置设计的人机分析及改 进 (8) 3.1方向盘的设计分 析 (8) 3.1.1 方向盘的角度设计 ............................................... 8 3.1.2方向盘的位置设 计 (9) 3.1.3方向盘大小的设计 ............................................... 10 3.2变速杆设计分 析 (10) 3.2.1变速杆的形状 ................................................... 10 3.2.2变速杆的高度及位置 ............................................. 11 3.2.3变速杆的操纵角度及位移 .........................................

安全系统工程题库

《安全系统工程》试题 一、填空题 1、安全系统工程得基本内容包括、风险评价与。 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92),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37个小类。这6大类分别就是:危险、危害因素,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与危险、危害因素。 3、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相关性、与。 4、能量逸散构成伤害与损失得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如电压得高低,高空作业得高度等;接触能量得时间与频率,如人在噪声、粉尘环境下作业得时间与次数;,如有毒气体、粉尘与酸液得浓度等;,如人得头部、胸部结构等要害部位。 5、系统由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得结合成得具有得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就是它所从属得一个更大系统得组成部分。 6、所谓事故,就就是人们在进行有目得活动过程中发生得,违背人们意愿得,可能造成人们有目得得活动暂时或永远终止,同时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得。 7、安全系统安全工程就是以为中心,以识别、分析评价与控制为重点,开发、研究出来得安全理论与方法体系。 8、为了系统地识别工厂、车间、工段或装置、设备以及各种操作管理与组织中得,事先将要检查得项目,以提问方式编制成,以便进行系统检查与避免遗漏,这种表叫做安全检查表。 9、安全系统工程得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与________。其核心内容就是________。 10、4M因素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事故树得定性分析就就是对任何事件都不需要分配数值(即基本事件得发生概率或故障率),只对事件分配“”或“”得二值制得分析方法。 12、共同原因分析亦称共同原因故障分析、或共同模式分析,就是分析与分析得补充方法。 13、根据生产事故所造成得后果得不同,有设备事故、、等三种。 14、{X1} {X2,X3} {X1,X2,X4} {X2,X3,X4} 上面为某事件得最小割集,在基本事件中选出结构重要性最大得一个为。 15、根据我国对伤害事故程度得划分标准,死亡就是指其损失工作日为日及以上。 16、危险性预先分析中将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为级。 17、事故树中菱形符号有两种意义:一种就是表示,即没有必耍详细分析或原因不明确酌事件。另一种就是表示,如由原始灾害引起得二次灾害,即来自系统之外得原因事件。 18、原因后果分析就是分析与分析结合在一起得分析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安全系统工程得研究开发式从()开始得。 A、20世纪80年代末 B、20世界7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末 D、20世纪50年代末 2、在危险因素等级中,Ⅳ级表示得含义就是() A、危险得,可能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B、灾难得,会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严重伤亡或财产巨大损失; C、安全得,暂时不能发生事故,可以忽略; D、临界得,偶导致事故得可能,事故处于临界状态,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应该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3、关于最小径集与最小割集说法正确得就是() A、多事件得最小割集较少事件得最小割集容易发生;

最新化工安全工程课程设计

化工安全工程课程设 计

课程设计成果说明书 题目:炼油厂设计和工艺安全设计 学生姓名: XXXXX 学号: XXXXXXXXXX 学院:石油化工学院 班级: A10安工 指导教师:叶继红 浙江海洋学院教务处 2013年1月11日

浙江海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浙江海洋学院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摘要:化工厂的规范设计和安全防范措施直接影响到化工厂功能、作用的发挥及生产运营的安全。本文根据安全设计标准、部门规章、规范等对化工厂选址、总体布局、区域规划及装置和设备等进行平面布置设计;并对生产工艺进行危险性分析、对工艺管道及仪表进行选

型及采用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分析法对化工设备进行安全分析;同时对储罐区的储存设备安全容量、安全布置、装卸工艺等进行分析与设计。 关键词:化工厂;平面布置;化工工艺;储存设备 Abstract:The standard design and safety measures of chemical factory directly affect the function and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the chemical factory. According to the safety design standard, department regulations, standard to design the chemical site, the overall layout, regional planning, fixtures and equipment layout; also the production processes was performed risk analysis, process piping was carried out the selection, and used HAZOP to analyze the safety of chemical equipment; and the storage tank area safety capacity, safety arrangements, handling technology was analyzed and designed. Key words:Chemical Factory ; Overall Layout; Chemical Process ; Storage Tank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现在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下面是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欢迎参考!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角度出发,讨论人、机和人机相互关系的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方式,通过设计使人一机系统的总体性能达到安全、准确、高效、舒适的目的。 机械系统过程的任何阶段都必须有人参与,人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是最活跃、最难把握,同时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由于机械设计违反安全人机学原则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据国外资料统计,生产中有58%一70%的事故是与忽视人的因素有关。因此,机械设计应考虑与人体有关的人体测量参数、人的感知特性、反应特性及人在劳动中的心理特征,以减少人为差错,最大限度地减轻体力、脑力消耗及精神紧张感。 由于生理影响产生的危险。不利于健康的操作姿势、用力过度或重复用力等体力消耗产生的疲劳所导致的危险。 由于心理-生理影响产生的危险。在对机器进行操作、监视或维护时,由于精神负担过重、缺乏思想准备以及过度紧张等原因,造成心理负担过重而导致的危险。 由于人的各种差错产生的危险。受到环境不利因素的干

扰或由于人-机配合、协调不当,使人产生各种错觉而引起误操作所造成的危险。 在机械设计中,根据安全人机学原则,通过减小操作者心理和生理的不利影响,协调好人、机的功能分配和相互作用来改善机器的操作性能和可靠性,从而减少机器使用各阶段的差错概率,以保障安全。机械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分配人机功能。在机械的整体设计阶段,要分析、比较人和机的各自特性,合理分配人机功能。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通过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减少操作者干预或介入危险的机会。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人机功能分配出现向机器转移,人从直接劳动者向监控或监视转变的趋势,向安全化生产迈进。 适应人体特性。在确定机器的有关尺寸和运动时,应考虑人体测量参数、人的感知反应特性以及人在工作中的心理特征,避免干扰、紧张、生理或心理上的危险。 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即在机器上人、机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界面。人、机相互作用的所有要素,如操纵器、信号装置和显示装置,都应使操作者和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清楚、明确,信息沟通快捷、顺畅。 作业空间的布置。这是指显示装置和操纵装置的位置,以及确定合适的作业面。它对操作者的心理和行为可产生直

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1 (2)

SSE-CMM SSE-CMM的内涵 SSE-CMM为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的缩写。中文名称为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SSE-CMM是一个过程参考模型。SSE-CMM的目的不是规定组织使用的具体过程,更不必说具体的方法。而是希望准备使用SSE-CMM的组织利用其现有的过程——那些以其他任何信息技术安全指导文件为基础的过程。本标准的范围包括:涉及整个生存周期的安全产品或可信系统的系统安全工程活动:概念定义、需求分析、设计、开发、集成、安装、运行、维护以及最终退役;对产品开发商、安全系统开发和集成商,以及提供计算机安全服务和计算机安全工程组织的要求;适用于从商业界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安全工程组织。 SSE-CMM(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简介 过去人们在开发安全系统过程中往往只重视产品或系统本身 的标准化问题,但却忽视了开发过程本身的标准化问题。如何提高开发过程的能力,如何使过程本身标准化、规范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概念逐渐被接受,即一个系统或产品的性能取决于其过程能力[1]。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SSE-CMM)的构想是在1993 年4月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提出来的。在美国国家安全局、美国国防部、加拿大通信安全局的号召和推动下,汇聚了超过60 个厂家,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

力对该构想进行了开发实施,并于1996 年10 月出版了SSE-CMM模型的第一个版本,1997 年4 月出版了评定方法SSAM 的第一个版本;1999 年4 月发布了SSECMM和SSAM 的2.0 版本[2]。SSE-CMM模型通过“过程能力”这一指标来对工程队伍的能力进行评估。“过程能力”是通过执行这一过程,所得到的结果之质量的变化范围。其变化的范围越小,执行该过程的队伍越“成熟”。于是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较高,而以高“成熟能力”执行“完善的”过程的工程队伍将有极大可能持续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从而大大降低工程的风险。 SSE-CMM(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理论基础 SSE-CMM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安全工程过程进行管理的途径,将系统安全工程转变为一个完好定义的、成熟的、可测量的过程[3]。安全工程过程研究将系统安全工程过程分为三类:风险过程、工程过程和信任度过程。风险过程研究,即对要实施安全工程的系统进行风险分析,分析各种可能对系统构成威胁的影响因素、系统本身的脆弱性以及如果威胁因素起作用可能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成为风险(Risk)的事件有三个组成部分:威胁(Threat)、系统脆弱(VuInerabiIities)和事件造成的影响(InfIuence)。一般而言,这三种因素必须全都存在才足以构成风险(使风险值大于零)。工程过程研究,即工程队伍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有关系统需求、可应用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等信息,同客户一起识别和定义系统的安全需要,在综合考虑包括成本、性能、技术风险和使用难易程度等各种因素和各种替代方案之后创建出解决方案,然后用该方案指导安全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并对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上海海事大学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基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楼梯设计

摘要:结合安全人机工程学、房屋建筑学等相关知识,在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特 ,对建筑的楼梯设计中楼梯类型、踏步宽度、踢面高度、楼梯宽度、踏步防滑、休息台、楼梯坡度、扶手以及楼梯颜色等进行了安全人机工程分析,并提出了楼梯设计的具体要求和建议。 关键词:安全人机工程学;楼梯设计;安全度;宜人性 Abstract: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safety ergonomics and house architecture,an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habitants and the man-stairs-environment serviceabi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irs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afety ergonomics,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safety ergonomics;stairs design;safety degree;serviceability

目录 第一章研究对象概况 (4) 1.1研究意义 (4) 1.2楼梯组成 (4) 1.3楼梯形式 (4) 1.4楼梯分类 (5) 第二章楼梯各部分的设计要求 (5) 2.1踏步宽度和踢面高度 (6) 2.2楼梯的宽度 (7) 2.3踏步的防滑 (7) 2.4休息台(正平台和半平台)的设计 (8) 2.5楼梯坡度和扶手 (8) 第三章色彩在楼梯设计中的应用 (9) 3.1色彩在梯级上的应用 (9) 3.2色彩在楼梯墙面上的应用 (10) 第四章结论 (11) 4.1设计要求 (11) 4.2备注 (11)

《土木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安全工程专业) 土木建筑学院 二○一五年三月

《土木工程安全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课堂所学土木工程安全管理理论、安全技能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地防范和遏制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课程设计任务 编制土木工程施工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三、基本内容与要求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2)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3)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4)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6)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7)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在给定的课程设计题目中选定1题,6个学生一组,由组长统筹安排,共同完成。 设计成果用A4纸打印并装订成册,包括封面、目录、正文等内容。在封面上写明班级、姓名、学号(格式附后),正文格式应美观有序。 四、课程设计时间 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 五、成绩评定 以学生提交的设计成果质量、学生在设计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

六、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7)《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2008) (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TG D60-2004) (1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 (1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2006) (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等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题目键盘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与设计 学生姓名郑平平学号1115074008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2011级1101班 指导教师王小军 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北区 2013年 12 月 28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1 学生姓名李洋 一、课程设计题目键盘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与改进设计 二、课程设计工作自__ 2013 _年_ 12 月_ 16 日起至 2014_年 1 月 08 日止。 三、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校内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 设计内容 1、对所研究的产品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包括该产品与人体尺寸的匹配,操纵或显示装置的感知、认知分析,操纵机构的宜人性分析,用户视觉感受与使用心理的分析; 2、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现有该产品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3、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进行创新设计) 4、经过分析论证,进行方案的比较、筛选,优化设计方案,并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5、建立三维模型,制作效果图六视图; 6、绘制标准CAD六视图工程图; 7、制作展板,进行效果展示。 设计要求: 1、设计说明书A4幅面,统一采用计算机打印; 2、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参考《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格式及计要求; 3、所有图纸打印幅面A4(工程图、设计草图、效果图6视图、展板),单独装订成册; 4、设计说明书、图册、所有源文件的刻录光盘一并装入资料带,并填写清单; 5、课程设计题目参见选题表及题目清单,每位同学可从中自行选择其中之一,或自拟题目,但必须经过指导教师同意,方可进行; 6、每位同学独立设计,完成所有设计任务。 指导教师王小军系(教研室)工业设计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签名批准日期

系统安全及系统安全工程的定义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安全及系统安全工程 的定义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168-68 系统安全及系统安全工程的定义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系统安全的定义 系统安全是在系统运营的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原理,鉴别危险性并使危险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操作效率、耗费时间和投资费用范围内达到最佳安全程度。 换言之,系统安全就是,某系统在功能、时间、成本等规定的条件下,人员和设备所受到的伤害和损失为最少。 2.系统安全工程的定义 系统安全工程是系统工程的一个分支。它涉及及时识别和控制系统中危险的科学和工程原理的应用。它将数学、物理和有关学科的专门技巧与职业技能结合在一起,连同工程设计和分析的方法和原理,用来

预测、估算和改进系统的安全。 系统安全工程开始于系统设计最初提出要求时,然后是一系列的反馈过程来检查和修订系统的详细要求,设计控制文件,逐步的硬件研制。从系统概念发展到硬件试验阶段,系统安全工程程序始终检查和修正设计,如同新系统的研制。这样,我们知道术语“系统安全工程”是在系统安全范畴内所包括的活动,仅归属于安全工程活动。对于某研究计划,拟实现系统安全工程的目标,要求确定任务。这些任务应包括下列各项: (1)鉴定资源文件。 (2)提供系统安全标准、准则和要求。 (3)准备系统安全大纲实施计划(SSPP)。 (4)检查草图并修改。 (5)提出设计审查的参加人员。 (6)系统安全分析指南。 (7)准备修改活动建议。

电气安全工程课程设计.

浙江工业大学 电气安全工程 课 程 设 计 设计课题电气安全技术 所属专业安全工程 设计者周海龙 指导教师周一飞、阮继锋 完成时间2013年6月10日

目录 1、概述 (2) 1.1 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 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内容 (2) 2.1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设计 (2) 2.1.1三相五线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 2.1.2工地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3) 2.1.3建筑物的防雷系统 (4) 2.1.4建筑物的等电位 (5) 2.1.5施工工地的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5) 2.2机械厂的电气安全设计 (6) 2.2.1TN和TT系统 (6) 2.2.2典型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设计 (9) 2.2.3电动机的绝缘性能的判别 (11) 2.2.4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 (12) 3、总结 (14)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14) 3.2收获体会及建议 (14) 3.3参考资料 (14)

1、概述 1.1 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思路,通过对二个教学项目的实施,使得学生对《电气安全技术》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巩固,具体如下: ●了解施工现场的临时供电系统 ●施工现场用电注意事项 ●了解建筑物采用等电位联接的原理和方法 ●建筑物的防雷 ●《电气安全技术》介绍的高、低电压电器实物认知 ●绝缘垫、绝缘毯、遮拦、指示牌、安全牌的认知 ●工厂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了解电动机的安全性能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控制线路原理及其电路保护 1.2 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电路和系统的设计 ●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 ●实训 2、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内容 2.1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设计 2.1.1三相五线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在三相四线制制供电系统中,把零线的两个作用分开,即一根线做工作零线(N),另外用一根线专做保护零线(PE),这样的供电结线方式称为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三相五线制包括三根相线、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三相五线制的接线方式如图2—1所示。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我校学生公寓洗漱室的改进设计 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姓名,学号: 所属院系: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 指导教师:邓华 1设计目的: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成的人机工程学应用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查问题、探索可能的改进以及更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钻研,开拓进取的精神。扩大学生的学科眼界,延伸课堂教学的空间。 2设计题目:我校学生公寓洗漱室的改进设计

3说明:盥洗台是我们一天当中使用次数最多的地方之一,拥有一个舒适的洗漱环境和平台对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作用很大。通过对我校学生公寓盥洗台的人机学评析,发现其中的不足与不便之处,通过参考文献资料和网络对盥洗台的现状进行改进设计。学生公寓盥洗室的改进设计是整个学生公寓设计中最复杂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学生公寓盥洗室设计能够减轻学生的疲劳与损伤,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带来和谐,愉快的气氛以及更加美好的环境.本文运用人因工程的主要原则与理论,利用真实具体的数据,为学生公寓盥洗室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涉及布局,尺寸,环境,色彩与通风等各个主要方面,充分体现了人因工程的核心“以人为本,提高效率”。 4背景:我们小组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西苑3号楼3区二楼的盥洗室。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西苑的8栋公寓均采用这样的洗漱室。而且也是我们小组日常生活的地方,每天可以接触到,具有一定的说服力。5调研: 1.水龙头数。现在的宿舍是12个水龙头,而通常洗漱室高峰期有14到16 个人同时洗漱。同学们要么与人共用,要么等待。一方面会侵犯别人的个人空间造成心理上不舒服,另外一方面浪费等待时间。90% 同学认为应该增加水龙头数目 2.水槽深度。85%同学觉得水槽深度应该为一个面盆的深度为最佳,15%同学觉得深度要达到半个桶的深度。 3.放刷牙杯子的位置。100%同学同意放水槽上方的凸台。并且要有边缘,以防牙刷、杯子等洗漱用具的掉落。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校园垃圾箱的安全人机工程学评析与改进学生姓名张一凡 指导教师沈玲 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专业名称安全工程 班级 12级(3)班 学号 1216201028 设计时间 2015年6月3日 学生成绩评定:

校园垃圾箱的安全人机工程学评析与改进 (摘要) 校园内设垃圾桶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了调研和考察,发现并总结出了校园垃圾桶存在的主要缺陷,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安全人机工程学相关知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垃圾箱的优化设计提出建议,力图使垃圾箱被更加合理地、高效率地使用,同时使垃圾桶更加醒目、美观、干净卫生,让环保的理念真正深入在校大学生们的心中。 (关键词)校园垃圾箱;宜人性缺陷; 安全人机工程学;人性化设计 1.绪论 1.1校园与环境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在2001年曾指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镇化。事实证明中国近年来的城市化率一直在不断提高,而且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年增长水平。而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多,但是淡水、耕地等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城市的发展对于各种资源带来了很大的需求,也给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从而使生态平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据统计2012年11月—12月期间,国内发生沙尘天气7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起;污染事故18起,因有毒物质的泄漏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占全国安全总事故的3.25%,而死亡人数占全国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2.61%。然而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如何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出发,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是一个重要课题。而作为生态文明主力军的正是我们这一批批还在校园的学生。校园作为一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是很多学子心中理念的摇篮,是很多新式文明的发源地。而只有拥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才能让学子受到良好氛围的熏陶。现在在各个校园的竞争和评比中“和谐社会,绿色校园”已经成了一件重要的致胜法宝。如今,更多的学校正在为打造生态校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安全工程 课程名称安全系统工程 指导教师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安全评价 (3) 1.1安全评价的目的 (3) 1.2安全评价的原则 (3) 1.3安全评价范围 (3) 1.4安全评价内容 (3) 1.5安全评价步骤 (4) 第二章加油站概况 (5) 2.1站内建设 (5) 2.2工艺流程 (5) 2.3安全管理制度 (6) 2.4消防器材配置 (6) 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7) 3.1 加油站固有危险源 (7) 3.2工艺过程中有害因素分析 (12) 3.2.1加油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2) 3.2.2 储油罐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3) 3.3安全管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4) 3.4重大危险源分析 (15) 3.5事故树定性定量分析 (15) 3.6最小割集与最小径集的计算 (16) 3.7顶上事件概率的计算 (17) 3.8结构重要度分析与计算 (17) 3.9概率重要度的计算 (18) 3.10临界重要度分析 (19) 第四章加油站安全对策与措施 (20) 第五章总结 (21)

前言 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安全”是我们国家以至于整个人类发展生存活动中永恒的主题,而就当今世界来看,安全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各行各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关注的首要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34号中第十七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它化学品的单位,应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现平顶山市加油站作为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单位,有必要定期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加油站由安全评价事务有限公司对其危险化学品经营情况进行了评价,并取得了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许可证。今年,为完成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我小组对其进行了安全评价。经过现场勘查,收集有关资料,在对该加油站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价,包括危险因素的辨识与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及安全措施的提出与改进等。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评价人员水平有限,本评价中有不当、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老师与同学批评指正。

宿舍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寝室桌椅的安全人机优化设计 班级:2012级安管1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刘艳宾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院学院

目录 人体参数———————————————————————3 4 5 电脑桌高度的确定——————————————————— 5 6 电脑桌材质和颜色选择——————————————————7 电脑桌标准尺寸—————————————————————8 宿舍电脑桌分析————————————————————9 10 电脑桌设计———————————————————————11 座椅设计理念——————————————————————12 座椅结构————————————————————————13 座椅建模————————————————————————14 座椅渲染效果——————————————————————15 结束语—————————————————————————16 参考文献—————————————————————16

学生公寓电脑桌的人机学分析与设计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寝室电脑桌的尺寸,外形进行分析,结合安全人机工程学中的有关知识,以及人的主要尺寸,对大学生电脑桌进行评估及改进。 关键词:安全人机工程学人体参数舒适安全 人体的主要参数: 表1 人体测量尺寸主要参数如下(CM): 项目百分位 数 男(尺 寸) 女(尺 寸) 尺寸平 均值 坐高50 908 855 881.5 坐姿眼高50 798 739 768.5 坐姿肘高50 263 + 413 251 + 382 654.5 小腿加足高50 坐姿大腿厚 度 95 151 151 151 坐姿膝高95 532 493 512.5 电脑桌的整体要求: 桌面的高度、键盘的抽屉、走线等要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工作习惯。 电脑桌的高度应该适中,根据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可知,电脑桌的高度应以第5百分位至第95百分位的人体尺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系部:安全工程系 专业班级:安理10-25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木拉里 完成日期:年月日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安全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 11/12学年上学期2011年12月19日 专业安全技术管理班级10-25课程名称安全系统工程 设计题目指导教师木拉里 起止时间12.19-12.26周数1设计地点教室 设计目的: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也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安全评价技术》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奠定基础,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环节,掌握《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各安全系统分析方法的应用,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 1、对于给定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制定事故预防措施。 设计进度与要求: 一周完成,要求每个组使用不一样的分析方法。 1、危险源的辨识。 2、系统定性分析。 3、系统定量分析。 4、提出危险控制措施。 5、设计内容完整、计算准确,条理清晰。 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1、《安全系统工程》徐志胜机械工业出版社 2、《安全系统工程》林柏泉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沈斐敏煤炭工业出版社 4、《安全系统工程》曹庆贵煤炭工业出版社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年月日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课程设计评定意见 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评定意见: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评定意见参考提纲: 1.学生完成的工作量与内容是否符合任务书的要求。 2.学生的勤勉态度。 3.设计或说明书的优缺点,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工作能力、表现出的创造性和综合应用能力等。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多媒体教室人机学评析与改进 学校院系云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所属专业 组员及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摘要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它是运用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以及力学等问题研究的学科。本次课程设计针对我校多媒体教室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先通过对教室及其中摆设的尺寸的整体测量,考虑到人体尺寸百分位数,我国成年人人体主要尺寸,作业面设计时的尺寸和人与光环境等,找到存在的人机学问题。把学生、教室、教室环境看做一个系统的三大要素,对照相关标准设计数据使系统三要素形成最佳组合的优化系统,让学生在教室上课时感到更加的舒适和人性化,提高听课率。 【关键词】:人机工程;多媒体教室;人体尺寸;照明度;教学设备

目录 一.引言 (3) 1.1背景 (3) 1.2意义 (5) 1.3研究内容 (6) 1.4方法 (6) 二.多媒体教室的现状 (7) 三.评析 (8) 3.1采光的评析与改进 (8) 3.2多媒体的评析与改进 (9) 3.3教室整体布局的评析与改进 (13) 四. 总结 (16) 五. 心得 (16) 六. 参考文献 (18)

一、引言 1.背景 了解和把握教学的物理环境,可以使人与客观环境获得最佳的匹配,使教学媒体更充分地发挥其功能,从而取得预期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教室 教室是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应根据师生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的需要。从多媒体教室所处的位置、形状、大小、教室内座位的编排、各种教学媒体的安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多媒体教室一般应选择在噪声较小的地方,尽可能离普通教室较远的位置,如选择教学大楼的顶层或同层中靠近楼体边缘的位置,以减少与外界的相互干扰、影响。当然,若对多媒体教室的隔音效果要求不高的话,在选择位置时就可灵活些。 2)多媒体教室形状以矩形为佳,长宽比采用为4:3或5:3较好。室内要有足够的空间高度(3米以上),室内各角落尽可能采用圆弧形,墙壁采用吸音材料以提高音质。 3)教室大小要从多媒体教学的规模大小、使用功能、教学效果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4)多媒体教室地面宜采用阶梯状,地面倾角在10℃~15℃之间。 5)座位编排要科学,否则会影响学生的观看效果。前排座位离屏幕不能太近,一般应在3米以上,以减少屏幕雪花干扰,后排座位离屏幕不能太远,一般应控制在屏幕对角线长的6倍距离范围内,以提高屏幕画面的清晰度。 (2)照明 教学活动要具备必要的照明,通常情况下。教室需有300~500勒克司的照度。多媒体教学中,由于考虑到投影屏幕中画面的亮度、清晰度,教室门窗都要求遮光处理,降低室内光强以提高屏幕画面的对比度。这显然与正常教学要求必要的光照相矛盾,这也是导致目前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多媒体教室宜采用人工光源分别对教师讲台区域、学生区域布光,教师控制台上应安装灯光控制器,以便根据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对光照作相应的控制。需要指出的是,学生长期处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会带来视觉系统的疲劳,

安全系统工程试题库

安全系统工程试题库 系统安全工程 一、选择题 1 ?事故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是从_____________ 到________ 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 A .结果、原因B.原因、结果 C.初始、最终 D.下、上 答案:A 2. 事故树分析时要确定顶事件。所谓顶事件,是指事故树中唯一的、位于顶层的、只 是逻辑门的_________ 的事件。 A .中间 B .输入C.输出D .无关 答案:C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时,要将待分析的事故对象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 A .基本 B .顶C.中间D .特殊 答案:B 4. 在事故树中,导致其他事故发生、只是某个逻辑门的输入事件而不是任何逻辑门的 输出事件的事件,称为________ 。 A .基本事件 B .中间事件C.顶事件 D .底事件 答案:A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绘制事故树时,事件B1和B2同时发生才会引起事件A的发生,反之,有一个不发生,A也不发生,则应使用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A .非门 B .或门C.与或门D .与门 答案:D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绘制事故树时,事件Bl和B2中有一个发生,事件A就会发生,则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A .非门 B .或门C.与或门D .与门 答案:B 7. 在事故树分析中,某些基本事件共同发生可导致顶事件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 称为事故树的__________ 。 A .径集 B .割集C.最小割集 D .最小径集 答案:B &在事故树分析中,某些基本事件都不发生,则导致顶事件不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事故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径集 B .割集C.最小割集 D .最小径集 答案:A 9. 在事故树分析中,已知事故树的某个径集,在此径集中去掉任意一个基本事件后, 就不再是径集(即剩余的基本事件不发生不一定导致顶事件不发生),则这个径集被称 为_____ 。 A .径集 B .割集C.最小割集 D .最小径集 答案:D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应用道化学公司(DOW)的火灾爆炸指数法进行安全评价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数是计算火灾爆炸指数及其他危险分析数据的基本数值。 A .工艺 B .设备C.物质D .单元 答案:C 11. 在火灾爆炸指数法中,物质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中其潜在能 量释放速率的度量,被称为__________ 。 A .物质系数 B .爆炸指数C.工艺系数 D .物质危险 答案:A 12. 火灾爆炸指数法是用火灾爆炸指数(F&EI)作为评价化工工艺过程、生产装置及储罐等的

电气安全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电气安全工程课程 设计

浙江工业大学 电气安全工程 课 程 设 计 设计课题电气安全技术 所属专业安全工程 设计者周海龙 指导教师周一飞、阮继锋完成时间 6月10日

目录 1、概述 (1) 1.1 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 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1) 2、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内容 (2) 2.1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设计 (2) 2.1.1三相五线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 2.1.2工地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3) 2.1.3建筑物的防雷系统 (6) 2.1.4建筑物的等电位 (7) 2.1.5施工工地的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8) 2.2机械厂的电气安全设计 (9) 2.2.1TN和TT系统 (9) 2.2.2典型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设计 (15) 2.2.3电动机的绝缘性能的判别 (17) 2.2.4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 (18) 3、总结 (20)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20) 3.2收获体会及建议 (21) 3.3参考资料 (22)

1、概述 1.1 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思路,经过对二个教学项目的实施,使得学生对《电气安全技术》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巩固,具体如下: ●了解施工现场的临时供电系统 ●施工现场用电注意事项 ●了解建筑物采用等电位联接的原理和方法 ●建筑物的防雷 ●《电气安全技术》介绍的高、低电压电器实物认知 ●绝缘垫、绝缘毯、遮拦、指示牌、安全牌的认知 ●工厂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了解电动机的安全性能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控制线路原理及其电路保护 1.2 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电路和系统的设计 ●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 ●实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