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早恋问题的现状与分析(C证)

小学生早恋问题的现状与分析(C证)

小学生早恋问题的现状与分析(C证)
小学生早恋问题的现状与分析(C证)

小学生早恋问题的现状与分析

序号:189 姓名:陈丹学校:鹤山市沙坪街道越塘小学

摘要: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孩子们的生理发育越来越早,有的小学三、四年级的女生已开始来了初潮。但是由于年龄关系,其心理尚处于稚嫩、朦胧状态,如果家长和老师此时未能及时给予孩子们以合理、恰当的指导和关爱,就很容易使孩子们出现“情感转移”,步入早恋的误区。本文就早恋的问题说明其现在的一种发展状态,并且剖析其原因,对家长和老师正确处理早恋提供参考。

关键字:小学生早恋情感转移生理发育

记得在我读书时谈起学生早恋似乎还指的是高中生,但是随着生活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孩子们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们,他们接受各方面信息的渠道广泛又通畅,于是校园早恋现象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并出现了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初中校园里,男女生写情书、约会、网上说爱,已经不足为奇,甚至势头汹涌,不可遏制。可是有次我有个篮球队学生训练时心不在焉,旁边的学生说他失恋了,后来我了解发现,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居然也懂得谈情说爱、写情书。

一、小学生早恋的现状

现在的学生对家长和老师的信任程度越来越低,对教师和家长的意见总是持怀疑态度甚至抵触情绪,我们称之为“逆反心理”。尤其是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明显的表现出自我封闭的倾向。然而对陌生人,尤其对异性却表现出了强烈的交流愿望,非常轻易甚至“令人费解”的就可以对对方产生情感依赖,而在众多的案例中,对方多是社会闲散人员甚至有些是社会不良青年,但往往这些并不为女生们所熟知甚至未曾试图去思考和接触这些问题,致使这些问题成为交往的隐患,也使得许多幻想着“纯情”交往的女生幻想最终破灭,甚至产生一些有悖于初衷的令人遗憾的结局。

处在同一社会,学在同一校园,朋友之间,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本属自然,然而,与异性交往却成为师长关注、学生敏感的焦点话题,由此而引发的“早恋”

的争执也“无果而终”。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学生的“交友”问题成为一个“课题”,尤其是女生,也成为家长担心、老师操心的一个群体。

二、小学生为何会如此关注和倾心于早恋

1与异性交往是少男少女的青春权利。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生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内骤然巨增的激素使他们产生了渴望接近异性的需要和愿望。例如许多青少年都有这样的感受和困惑:“不知为什么,我经常注意一个男孩(女孩),我特别想和他(她)接近。跟她(他)谈话或者交流心情感觉特别轻松和愉快。”家长和教师要知道,这种渴望并不是错误的、下流的,它像吃饭、睡觉、出生和死亡一样普通、自然,是一个人心智发育正常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异性交往是少男少女的青春权利。

2青春期特有的年龄特征和学校集体生活环境的矛盾冲突,促使青少年尤其是女生转移交往视线。

2.1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尤其是女生会产生“私人心灵空间”的需要,这种空间是“封闭的”却又是“沟通”的。

属于青春期女孩儿的小秘密,她们既希望这个空间是“安全”的,却同时又有其中的“秘密”与人交流,有人同享的愿望。而女生之间极易产生嬉笑、轻视或者传播的情形,使得女生之间的友谊极不稳定,女生之间的交往变得矛盾尖锐。对于父母跟教师,青少年更加忌讳将这些“幼稚、可笑甚至有些犯罪感”的东西告诉他们,深怕招致“教训”。所以这些“私人空间”大多不愿意为同伴知晓,更不愿告诉师长,向异性倾吐成为需要,寻找“可谈之人”成为其与异性交往的原因之一。

2.2青少年强烈的嫉妒心理和攀比心理,表现在交往上成为与异性交往的“动力”之一。

青少年有着强烈的攀比欲和嫉妒心,女生尤甚。“周围的许多同学都是成双入对的,可是我还没有男(女)朋友,我常常被一些同学嘲笑。我是不是应该也交一个男(女)朋友。”有些学生把有没有异性的注意当作能否获得他人肯定的标识,有些女生之间关系紧张,由于看到某些(个)异性与对方接触,也当作

一种“较量”表现出强烈的嫉妒心理,发誓自已一定要“超过”对方,从而过分注意与异性交往;有些女生因为喜欢某一个男生而得不到对方的“青睐”,便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异性身上,并刻意在对方面前“炫耀”等等,这些多是处于青春期的女生一些不健康的异性交往心理造成的。

2.3贪图享乐,寻求庇护,情感转移和影视文化的宣传是许多少女走近异性的直接原因。

学生时期是相对清贫的时期,多数独生子女家庭溺爱造成的高消费、高浪费的习惯,使得其往往对有限的消费资金感到窘迫,而许多不良人员正是瞄准了这一点;同时独生子女娇纵的不良习惯,经常使得同学之间关系紧张,也常有“欺软怕硬”的事情发生,有时,一个“男朋友”,往往能给许多人心理上造成一点儿压力,因此,取得一个异性的庇护,成为一些常常感觉在同学中地位“低下”的女生的“腰杆”;而现时期许多描写校园纯情的影视文化,更给了青少年一个浪漫想象的题目,尤其影片中多是肯定“校园爱情”的场景和“白马王子”的形象,使得众多本已处在人生幻想鼎盛时期的少女们,更是对此趋之若骛;而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分明的界限,多数只重视满足子女的吃穿,缺少与子女交流的习惯,使得自小心灵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的青少年更希望有人能去注意她,爱护她,关心她,但往往又多是注意表面的东西和情感的满足,所以,偶尔一次“倾心而谈”往往使得她们“感受”颇深而陷入“情网”。

三、关于解决小学生早恋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1从理论思想上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和疏导

1.1要端正交往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与异性交往要多注意汲取对方在学习、品质和个性发展上的优秀的东西,旨在加强沟通,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要摒弃那些不健康的消极的交往动机,思无邪,交往自然就会落落大方。

1.2要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广泛接触,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分清良莠。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异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还失之偏颇,给自己的安全带来隐患。

1.3关系要疏而不远,正确把握交往的心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

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如果我们在交往中发现有不良倾向,要调整自己的态度,使交往回复到正常状态,或者暂时断绝接触,给自己和对方冷静的空间。

1.4社会交往应在积极的环境中进行,要谨慎对待不明身份人员的交往请求,尤其要克服网络、笔谈等虚拟交往环境中那些虚构、浪漫的语言,避免安排单独见面,发现对方有不良倾向,要果断中止交往。

2在实际操作中正确引导小学生走出早恋误区。

2.1提高认识,着重疏导,不可盲目地批评和粗暴地扼杀。

早恋通常意义上是指发生在生活、经济上还不能完全独立,同时又比法定结婚年龄小很多的青少年这一特定群体里的恋爱行为。我国教育界普遍认为,发生在中小学生中的早恋是一种不成熟的、不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的行为,对于这种现象应该加以积极疏导和限制。因为青少年处于身体尤其是性发育的关键时期,而由此产生的这种朦胧的性意识是直接指向异性的,所以,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只能是积极疏导和适当限制,而不是盲目地批评和粗暴地扼杀。否则很可能造成孩子逆反心理或恐惧心理,导致不能正确处理和异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以后的恋爱、婚姻埋下了隐患。

“单纯地表示好感其实不值一怪”,很多老师如是说,这样的交往不像成人般复杂。但在小学生的头脑中那种朦胧的两性概念,却能导致他们做出“出格”的行为。因此,面对小学生“早恋”行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家长都应该加以恰当的引导,告诉他们什么是健康的“爱”。

2.2家校联合,加强沟通,生活和感情上给予尊重和关爱。

老师和家长往往把孩子发生早恋视作洪水猛兽,批评训斥是家常便饭,辱骂痛打也大有人在。青少年学生的人格还处于相对不完善阶段,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骂、学习的压力都会成为他们幼小心灵的天平向同龄异性倾斜的动力。因此,对于孩子发生的早恋行为,老师和父母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对孩子的训斥和打骂,而是应该反省自身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否经常和孩子沟通,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尊重和温暖。当孩子把老师和家长当作自己的朋友,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他交流时;当老师和家长成为孩子亲密的朋友,成为他们信赖的人,能理智地帮助他们分析利弊时,早恋就会渐渐地远离他们身边。

2.3开展活动,友爱互助,积极倡导同异性的健康交往。

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的“单相思”,这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的共同经历,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所以,我们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不能把学生的这种思想倾向过早地定义为早恋。一般情况下,这些学生当初仅仅表现为交往过密而已。但是,由于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把他们视作大逆不道、伤风败俗,过分严厉的批评和苛刻的责骂,一下子就会把孩子吓坏。在他们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下,老师和家长的行为往往促成了孩子的早恋。因此,在早恋问题的处理上既要提高警惕,又不能失之过严。

预防早恋现象的发生,应该是开展针对性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积极倡导孩子们同异性伙伴之间的健康交往。有很多事例以及调查结果表明,广泛的、有距离的同异性伙伴的交往有助于满足他们对于异性的专注与好奇,从而转移他们“早恋”的倾向。

2.4通力合作,净化环境,创造适合他(她)们健康成长的氛围。

在着重对学生进行疏导的前提下,还应该联合社会有关部门,对诱发学生早恋的一些因素进行查封和堵截。譬如,不良的影视产品、黄色淫秽网站等,都对学生或多或少地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影视节目中过多的青年男女的恋爱镜头对学生早恋的发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青少年时代不仅仅是学科学、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他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恋爱”往往是在单纯与好奇地模仿影片中的“酷仔”、“靓妹”中开始的。所以,抵制不良影视产品,防止它们对青少年学生产生毒害是当务之急,这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职责,更是全社会的神圣使命。现在的孩子是在网络时代里成长的。由于他(她)们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辨析判断能力比较欠缺,所以,他们往往经受不住一些黄色网站以及淫秽图片的诱惑,过早地闯进了伊甸园。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界应督促、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净化他(她)们的生活环境,让本不应该干扰他(她)们的烦恼远离他(她)们,让少男少女们的心灵永远保存清澈与纯净。

总之,学会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一堂必修的“社会课”,期间需要逐步树立良好的交往意识,培养健康的交往心理,同时,学校和家长也不要视异性交往为虎

狼,要以正确的心态来看待异性交往。倡导学生健康的广泛的交往,积极组织开展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各种健康的交往环境,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淡化学生对异性交往的好奇。并积极教育和提醒学生注意交往的尺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人际范围内进行交往。

参考文献:

[1]杜鹃,马岚.关于正确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3).

[2]李志宏.中学生早恋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1993,(1).

[3]申丽华.齐“湮”取“导”—中学生异性间情感疏导.【J】;辅导员,2002,(12).

[4]解家桐.安全穿越“青春的雷区”.【J】;同学少年,2002,(4).

[5]韩湘.众眼看早恋.【J】;世界中学生文摘,2005,(7).

早恋问题

对中学生早恋应做好预防疏导 早恋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早恋形成的原因和特点。青少年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旨意朦胧:他们对于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仅仅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第二,内心矛盾:既想接触又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悦和恐惧并存。第三,变化无常: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第四,选择差异:在行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但也有的青少年很公开,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俨然像一对情侣。在关系程度上,大多数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隐秘的感情。有的则除了谈论感情以外,甚至发生性关系。在年龄喜好上,女孩儿喜欢比较成熟的男性。男孩儿喜欢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儿,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早恋的类型可以归纳为8种:爱慕型、好奇型、模仿型、从众型、愉悦型、补偿型、逆反型、病理型。 从生理方面看,青少年早恋的背后隐藏着人类原始的生育本能。当前人类的性成熟和实际可能生育后代之间,出现了时间上的明显差距。表现为性成熟早,生育活动晚。我们必须正视性成熟和性本能冲动在青少年心理和行为上产生影响的事实,清醒地认识早恋的实质。 从心理方面看,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生理的变化,性心理也必然发生复杂的变化。中学阶段正是十三四岁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人生经历了“第二次诞生”,心理接受了第二次“断乳”。中学生的性生理的萌发与逐渐成熟,引起了性心理的变化。对两性关系感到神秘、敏感、奇妙。情绪情感变得热烈而又脆弱,再加上分析判断能力欠缺,自我克制能力不强,因此,有些青少年学生易受社会上某些不良影响的侵袭和不良意识的诱惑。有的学生看了有关异性生理的书刊,由此浮想联翩;有的男生为博得女生好感,热衷于扮演“保护人”角色,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有的女生随着令人羞涩初期的来潮,在经过一段惊喜、害羞、彳旁徨的心理过程之后,产生了一种朦胧的交友渴望。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到学生由于进入青春期,不但产生了青春期的新奇感,他们开始注意异性,亲近异性,容易产生爱慕和追求的情感,出现了一系列的思想问题。如果这个时期得不到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产生早恋现象就不足为奇。

一例青春期早恋的案例分析

一例青春期早恋的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是一例关于一个高中男生因给女同学写情书被拒绝,被其他同学知道后议论纷纷,自尊心受到打击,产生自卑情绪出现心理问题而前来求助。心理咨询师经过摄入性会谈收集其基本资料,进行有效的心理测验,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与求助者及其母亲商定了咨询方案,制定咨询目标,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调整不合理信念,经过8次治疗,他在情绪和行为上已经从根本上有了改变,在人际交往、生活、学习等方面也逐步恢复了以前的状态,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浩浩,男,17岁,高二学生,汉族,无宗教信仰,目前与父母同住。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独生子,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幼时生长发育好,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从小就是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父母也是尽量满足其要求,从不让做任何家务。在班级里,又能帮助其他同学,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各方面表现都好,并担任班干部。父母关系好,均从事教育工作,为人精明能干都是工作单位的优秀工作者;爷爷奶奶对其也十分宠爱,小时候经常带他出去玩,遇到邻居就夸他如何聪明。家人平时对浩浩要求很高,从5岁开始学下棋,并经常参加围棋比赛,曾在市级围棋比赛上拿过奖,从小不爱说话,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得尽善尽美。 3.精神状态: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焦虑易紧张,言行一致,人格较稳定。 4.身体状态:近一个月睡眠较差。来访前体检各项指标均正常,未发现躯体疾病。 5.社会功能:人际关系紧张,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下降 6.心理测验结果:(1)SAS:标准分55,轻度焦虑;(2)SDS: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现状分析

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是广大语文教师最苦恼的。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可令人惋惜的是,小学语文作业也同样存在着高耗低效现象:学生写了大量的日记、作文,结果写不出一篇象样的作文;做了大量的基础知识练习,结果做不了基础性的考试题目;学了大量的课文,却读不懂一些浅显的文章。这,难道不是语文作业一种悲哀的结果吗?冷静地分析一下,这种现象与课后作业的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遇到了一个类似笑话的事例:有一个作业让学生写“间谍”的反义词,学生因百思不得其解而向老师求教,老师经过讨论也不知怎样解答,学生突然说,这个词没有办法写反义词,老师你能给“总书记” 写个反义词吗? 这种事例不常见,但也不是个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迫使我们反思一些课后作业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科学性。课后作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课后作业是指课文后的作业(教材),而广义的课后作业除包括狭义的课后作业,还包括配套作业本内的作业、各种检测作业(如考试卷)、教师自己设计的各种练习、作文及各种练笔。本文单就广义的课后作业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前不久,我们对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一、作业繁多琐碎 教师人为地把语文知识割裂成无数个知识点,生怕哪一“点”没有练到,哪一“点”练得不够,从而导致习题繁多、琐碎、复杂化。小学语文课后作业习题繁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量大,二是题型多。据我们调查,某校三年级的语文课后作业平均每天有8 道题,四年级的语文课后作业平均每天有10 道题,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被全部占用。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陷入了繁琐的误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怕哪一点没有问到,哪一点没有讲到,将课文肢解得七零八碎;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一方面教师生怕哪一“点”没有安排作业,而另一方面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所用的时间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至于题型,则普遍越来越多,越来越古怪,单是句子的练习就有20 多种题型,甚至出现了按给定 的标点符号写句子这样的题型。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习题琐碎,主要表现在忽视汉语整体性、写意性的特点,随意化整为零,追求不必要的精细,综合训练太少,无思维价值的单项训练太多。这从那些断章取义的填空题和似是而非的选择 题、判断题中可见一斑。 与琐碎相关联的是把原本简单明了的问题复杂化。例如,我们在四年级的课后作业本上发现有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写出带点的词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① A. 我又白跑了一趟。B. 奶奶的头发全白了。②A. 小松鼠说这河很深。B. 这篇课文内容太深,不容易懂。试问,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谁不理解“白”“深”的意思,谁不会运用这两个词?现在硬要学生用书面语言解释一番,反而把问题复杂化了,把学生给难住 了。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过于繁琐,对学生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二、作业机械死板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有时显得过于机械。据我们调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机械抄写。许多教师把机械重复的抄写当作巩固生字的唯一法宝,学过生字后总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每个生字抄写几遍或者十几遍。如果发现学生将生字写错,有的教师甚至罚学生抄写一百遍。 导致学生把大量时间用于抄写生字词语。 二是机械记忆。学完一篇课文后,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词语解释、句子的含义,个别教师甚至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的段落大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有些教师虽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去背

青少年早恋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青少年早恋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早恋”现象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是一件让教师、家长深感困惑和棘手的事情。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青少年早恋具有尝试、模仿、攀比等心理特征,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和负面影响。要预防和正确处理青少年早恋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正确引导、积极避免,并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本文试从心理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早恋心理特征应对策略 [正文] 关于早恋,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现代汉语大词典》把早恋解释为过早的恋爱。所谓“过早”是从年龄的角度上来说的,主要是针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而言。一般把早恋认为是处于青春期或青春期以前的少年过早地对异性产生爱慕的感情并以恋爱的方式进行交往的现象,因而早恋又俗称“牛犊恋”。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下,青少年早恋现象迅速蔓延开来,人数不断增加并逐渐趋向低龄化,而且有的学生已不再满足于互递情书和浪漫的约会,而是发展到了“租室而居”的程度。因此,了解青少年早恋的心理特征,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早恋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早恋的心理特征 早恋行为是青少年青春期性萌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渴望通过接近异性来获得某种情感体验的反应。这种朦胧的性意识并不等同于与异性同学互的正常交往,也不等同于成年人对异性的追求。它是青少年青春期生理发育条件下的产物,并由此引起心理上的波动和变化,具备某些共同的心理特征。 1.尝试心理与模仿心理并存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青春期普遍提早,女子大体从10岁至11岁左右开始到13岁,男子大体从11岁至12左右开始到14岁,第二性征出现,引起性意识觉醒。因此,青少年所处的年龄段正是性成熟的高峰期。在性成熟的生理作用下,青少年尝试通过与异性的交往走进异性生活的天地,以满足其对异性的生理结构和情感世界所产生的好奇心和神秘感。而网络、影视、书刊等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人化的情感戏、罗曼蒂克式的爱情故事,不可避免地向青少年灌输一些零零碎碎的爱情观念或者性观念,这使得青少年超脱现实地模仿才子佳人、英雄美女的故事,并乐此不疲。 2、愉悦心理与矛盾心理并存 作为一种文化观念,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美与真、善处于联想的串联体系中,在理想化的真善美观念的诱使下,青少年对美的外貌容易产生真、善的联想,从而产生视觉上

早恋对我们的影响研究性学习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早恋对我们的影响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一: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总汇——中学生早恋现象 研究性学习项目结题报告 中学生早恋现象 赵臣国王鑫罗小露潘心萍柳芳莫晓颖唐健凌邦洲袁宗琨(贵州省贵定一中20XX届 高一(10)班551300) 指导教师:彭才真 活动小组:活动时间:20XX.11.23-20XX.2.1 活动形式:1.上网调查访问 2.查阅有关方面的书籍资料 3.上网找资料 4.访问专家 5.调查并访问相关人员 主要渗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 课时:8个课时 1.活动目标:

通过调查,分析贵定高中生早恋的原因,了解高中生早恋导致的影像,以引导当代学生心理变化的过程及保持正确的心理观。 学会利用上网,访问调查的方式来收集所获得的信息 用调查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高中生早恋的原因,得出结论 学会信息交流和分享,大胆向他人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形式良好的学习态度 2.课题选择由来: 在今天,中学生早恋现象非常普遍,以前中学生谈爱是极为少见的,但是,现在这样的现象是很常见的,所以,中学生早恋的现象也就成为了人们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为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以“中学生早恋现象”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希望可以让中学生知道早恋对我们的利与弊 3.课题研究资料整理和分析: 课题的定位是分析高中生早恋的原因,因此必有大量的调查,首先通过访问当事人,再次访问他们的父母,上网收集资料。其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收集数据资料,二.是进行整理分析。 4.活动设计 4.1准备阶段:制订开题报告书 确定课题研究日程,首先从早恋同学开始,了解中学生

早恋原因 4.2任务分工: 赵臣国:结题报告 潘心萍,柳芳:调查早恋现象者的情况 王鑫,罗小露:走访并调查早恋者的父母 唐健,凌邦洲:咨询相关方面的老师或专家 莫晓颖,袁宗琨:收发调查问卷及数据处理4.3课题资料整理,结题 整理小组课题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4.4成果展示 将课题研究资料袋进行整理后展出 5.重要结论 从以上调查中我们得出当代中学生对于异性交往的看法,也从另一角度揭示了社会对于早恋的态度,以及老师家长该如何帮助自己孩子度过这一“特殊时期”,首先,男女同学处于花 季的年龄,对异性存在朦胧感,这是客观存在也是无法刻意去避免的,可以说,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学生本身就不应该对此过于敏感,对于异性交往要从正常心态对待,相处之间应该大方,而家长和老师更不必紧张,而是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与异性关系,这样孩子就会在日常生活中更积极主动,乐观的与周围同学相处,我们必须认清早恋现象的

中学生早恋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学生早恋问题及解决办法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一直是令家长老师无比头疼的问题,其实要想解决这个 问题首先要具体的分析这个问题然后采取一个合适的渠道来解决。 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要先来给此问题一个合适的定位,它既不是猛虎也不是毒蛇,对只是青春期的孩子的青春的萌动,爱情的向往,是人类情感的萌发,是一种最美好的感情。只要有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加以合适的引导,自然青春期的孩子们能够平稳的度过“青春期”,这些有关青春的回忆也必然能够成为孩子的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在“早恋”由一种自然情感到一种成为家长老师心目中的“瘟疫”过程中,其实,家长和老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很多时候,是家长老师对待孩子的青春期的正常的青春期现象表现出来夸大的不合理的过激反应。很多时候孩子们在老师家长口中所谓罪大恶极的早恋行为不过就是一种稍显亲密的异性交往,它的危害性并不是像家长老师想的那么严重,或者说它不是绝对的存在着危害性的事情,是家长老师对待这个事情的态度扩大了青春期对爱情渴望或者好奇这个事情的严重性,或者说是家长老师对待此事的态度已经严重的妖魔化了这件事情。本来只是掠过湖面的清风,被老师家长渲染成了一阵可怕的龙卷风。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这种草木皆兵的态度影响了孩子对自己此时的行为以及心理的合理定位与认知。孩子当有了青春的懵懂对异性产生了好感等微妙的前所未有的情感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细细的品味感受这种情感就被老师家长的态度吓了不知所措,以为自己的心理产生了问题,作了十几年的乖孩子,突然成了一个家长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成了一个需要管教教育的坏孩子,此时,孩子不但在经受着情感转变期的不知所措,还要面对家长老师的陌生的态度,这个时候,孩子们会产生迷茫感,负罪感,甚至无法面对自己的家长,渐渐就开始拒绝和父母进行交流,出现郁郁寡欢,成绩下降等症状。在这个时候,家长老师直接发现的现象就是孩子的成绩下降了,然后一切问题的原因都被简单的赋予了一个简单的答案,就是这个你早恋的结果,早恋必然会导致成绩的下降,事实说明了一切的问题,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青春的萌动被判了死刑,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对自己的行为不再有负罪感,因为孩子会认为:你们心中我早就不是好孩子了,我也不愿意在听话了。孩子与家长老师开始进入了对抗的阶段。而这些也被家长老师简单的概括为孩子的逆反行为,而此时,老师家长应该做的其实是好好研究一下孩子逆反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 家长老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除了有没有加以合理引导外,还有就是对孩子感情世界的疏忽。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本来应该是孩子得到的关注更加多了,孩子应该更有被关注的感觉了,其实并不是,现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家长为了生活为了孩子的未来,需要面对着巨大的工作压力甚至是生存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的关心与交流自然是不够的,甚至已经到了几乎没有了的情况。而青春期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在看我,我需要关注,需要欣赏。当孩子得不到来自父母师长的关注的时候,他会从自己周围的人那里获取关注,此时一个欣赏自己的异性在他心中变得非常重要,而青春期的孩子们的确也更多的去关注了异性。更愿意去欣赏异性,着本市一种最正常最自然不过的人类情感,他是美好的,也是不存在功利心的,但是他也是和爱情无关的,但是孩子们此时已经没有分辨的能力,或许他们也就已经不愿去好好分析,他们只是沉

中学生早恋心理咨询案例分析.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三合初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 咨询员: 咨询时间: 来访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年级: 表现出的问题: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也非常突出。据调查表明,某年级的88个学生中。有早恋经历的多达30人。初三年级的某个班竟有50%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进入早恋角色。在咨询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早恋的人数不仅增多,而已年龄逐渐提前,初一、初二的学生也常常陷入早恋的困惑中。现列举几个案例来分析中学生早恋的特点。 案例一 Xxx,一个初三年级的女生,在过15岁生日时,邀请了十几位同学作客。文艺委还唱了一首Xxx最爱听的歌来助兴。X望着文艺委,听着他娓婉动听的歌声,联想到文艺委平时对她的热情和主动帮助,突然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特殊感受。从那儿以后,她一看到文艺委便不知所措,她想见他,又怕见他。并且,她认为文艺委也处处久留心自己。王X在咨询电话中说:“我能感受到他常常注视着我,比如上体育课我跑步时,下课我与别人讲话时等,他都在看着我。他既然对我好,为什么不向我表白呢?他是不是不好意思开口呢?” 案例二 赵x,男,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前段时间,自己觉得与同班的一女生相爱了。那时,他们常常形影不离,一起上学,放学一块回家,好象有说不完的话,一到星期天,他们就千方百计从家里跑出来,逛公园、看电影、滑旱冰等等。不管干什么,只要两人在一起都觉得特别开心。但不知为什么,过段时间后,两人在一起似乎没什么话可说了,一块玩也没什么兴致了。因此,赵X问:“我和他是不是真有爱情呢?” 案例三 王XX,某中学初三女生,语文、数学、理化各门成绩均好,但外语较差。一拿到外语书就头痛,害怕。妈妈为她着急,便托人给女儿请了一位外语系毕业的高材生做家教。开始,王××对老师持排斥态度,但几次辅导课下来王XX对外语有了兴趣。老师讲得清楚、有趣,王XX学得认真起劲,外语水平提高很快。他们经常相互夸奖,辅导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不久,这位家庭教师告诉王XX他非常喜欢她,将来一定要娶她。王XX又惊、又怕、又喜。她想:虽然自己不成熟,但他已经成熟了,于是便学着成年人的样子做了他的恋人,不料几天前,王××被父母发现怀孕了。她又悔、又恨,追悔莫及! 案例四 陈X,男,某校高二学生。其班主任是一位精明能干的青年女教师,她不仅课讲得好,还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该班经常大出风头,班上的学生都很喜欢她、敬佩她,但陈X似乎与别人不一样,他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凡是她讲的课,陈X总是拼命预习,踊跃发言,只为听到她的表扬。她在作文上的批语,陈x总是反复翻看,直到倒背如流。他常常模仿她的字体,常常独自回忆她的音容笑貌。还寻找一切机会问她问题。在陈x眼里,她是世上最完美的女性。陈x也为此陷入苦恼之中,老师比自己大十几岁,这种感情一旦被别人发现,别人会怎样看待自己呢? 案例五 杜X,男,某校初二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在班上,杜X属于不起眼的学生。前几天,班主任在下班的路上,看到他与一位同班的女生在冷饮

对小学四年级语文作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对小学四年级语文作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张巧玲 时间:2011年8月30日-2011年10月30日。 内容摘要本调查对来自崆峒区文武学校和西郊学校小学四年级的100名学生进行了有关语文作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孩子认为老师留的作业还是适量的。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作业量,调查 一、前言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和家长的强烈愿望,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那么,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这一问题,应该多了解来自孩子的呼声,从而对今后的实践工作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调查目标及方法 国家教育部门明令:学校要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60分钟以内。那么,孩子们认为有没有真正的“减负”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对崆峒文武学校学校和西郊学校这两所学校的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作业量情况开展了调查。 三、调查对象及问卷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12道试题,1-9题为选择题,10-12为简答题。1-3题和第10题内容为学生作业量情况、4-5题和第11题内容为学生作业内容难易程度、7-9题和第12题内容为学生对做作业的态度。为了增加调查的可信度,我们采用不记名答卷的方法。为了使受调查的学生具有普遍客观性,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对崆峒文武学校和西郊小学这两所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张,收回100张,其中文武学校50张,西郊学校50张。 四、问卷分析 我侧重分析学生的作业量情况,也就是1-3题和第10题,问题如下: ( )1.你感觉老师布置的作业多吗? A .很多 B.适量 C .很少 ( )2.你能按时完成作业吗? A.按时 B.偶尔拖欠 C.常常拖欠 ( )3.你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是:

中学生“早恋”心理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早恋”心理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中学生“早恋”现象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是一件令教师、家长深感困惑和棘手的事情。本文试从心理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一、中学生“早恋”的成因 中学阶段学生身心最大的特点是生理上的蓬勃发展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随着生理的发育和成熟,中学生的性心理已由“异性疏远期”发展到“异性接近期”,并逐渐向“两性恋爱期”发展。男女同学之间不再象青春初期(小学阶段、初中低年级阶段)界限分明,相互躲避,大多表现出一种接近异性的心理。他们开始精心修饰自己,重视自己的形象。许多学生在精美笔记本、文具盒贴满青春偶象的照片。他们常用一种欣赏的心情和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异性的言谈和行为;自己也总想以各种方式引起异性的注意。一些容貌俊美、举止优雅,或在文体、学业等方面有特长的同学更为引起异性的注意。这种男女生之间彼此愿意接近,互相吸引的心理,是青春期性心理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真象歌德所说:“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至真至纯。”所以,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的两性间的自然吸引为基础而产生的爱慕之情是天经地义,自然而美好的。 但是,中学生生理、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特别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阶段,思想还不够成熟。因而,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需要,缺乏健康的异性交往心理,把异性吸引误认为爱情,过早地把那种爱慕之心发展为恋爱,产生“早恋”。他们往往因一句动听的话、一封友好的信、一个爱慕的眼神、一次美好的交往而动情,开始谈情说爱;或者在情感的冲动下,主动以写信、传条子、约会等方式向异性表示“爱情”。 当然,“早恋”心理及行为的发生不只是由其生理因素,还有其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开放,文化娱乐的多样化,大众传播中性、婚恋内容的剧增,同龄人的互相感染式影响,都促进中学生的性心理的早熟和性意识的强化。

青少年早恋问题分析

青少年早恋问题分析 学期刚过了一半,我发现他俩有点不对劲,穿着讲究了, 无心工作,成绩也明显下降。有同 学告诉我,他俩“谈上”了。这还了得,干部带头违反校规谈恋爱! 我急忙采取果断措施:首 先,把他俩从靠近的座位上远远调开;另外,给他俩下了禁令, 今后不许单独接触。我还在 班上有意放“风”,试图造成群众压力。我的目的好像达到了, 再也不见他俩在学校接近了。 青少年在青春期,无论是在生理或心理方面,还是在 思想或身体方面,都在发生 急剧变化。由于性意识的增长,异性之间产生爱慕之情, 这是很自然的。这时候,男生喜 欢在女生面前逞“英雄”,有女生在场干事情特别卖力; 女生爱在男生面前 搔首弄姿,好表现自己;男女之间的关心和热情也在增加。 作为教师、家长对这种现象不必 过于大惊小怪,更不必紧张起来,而加以粗暴干涉,“围追堵截”。 我前段工作失败是因为 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他俩的“隔离”使其产生了逆反心理,加深了他俩的孤独感, 增强了他们接近的欲望。另外,粗暴的干涉会促使被指责 者的交往由公开转入秘密,反而 使他们在交往中产生神秘感和反抗压力的快感,结果, 往往事与愿违。 首先,我找了小郑和小陈。主动承认责任, 他们也主动承认了自己前段态度不好。通 过谈心,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气氛融洽了。 但我不急于追问他俩交往细节,只是用委婉 的、朋友式的话语指出:“男女同学的交往是可以的, 但应注意交往的方式和分寸,不能影 响学习,而应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他俩表示愿意接 受我的意见。我又特别跟小郑进行了女同学必须“自尊、自爱、 自重、自强”的教育。由于 敞开了思想,他俩的包袱解除了,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又重新高涨起来。 其次是争取家长的配合。我经常与小陈和小郑的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家访工作,这不 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了解家庭对学生的影响, 同时还能沟通教师与家长的思 想感情,密切师生关系。我分别同双方家长深谈, 并订下“三不两要”的口头规定,即对孩 子不打、不骂、不限制自由,要关心,要过问。家长配合得很好。 再次,我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课,班会课的主题是: “男女同学怎样交朋友?”

早恋的利弊个人案例分析---

中学生早恋的利弊案例分析 铁力市第一中学李锋 所谓早恋,就是过早的恋爱。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及社会规范来说,中学生谈恋爱属于早恋,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经济生活尚未独立。恋爱的目的是两性结合成婚,这需要经济上独立生活上自立而且有能力承担家庭责任,中学生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二是谈恋爱的年龄与法定最低婚龄(男22岁,女20岁)相差甚远。 早恋会恋危害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早恋对中学生的学习干扰极大,早恋容易使中学生产生越轨行为,甚至早恋有可能导致犯罪。 引起早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部分因自然发育因素引起的早恋性兴奋和萌芽有关。不可否认,现在中学生早恋或具有早恋的倾向越来越多。早恋之所以发生,大部分的原因是孩子缺乏足够的情感关注,或缺乏与父母在心理和感情上的沟通。有心理学工作者申明,如果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足够的爱,他一定会处理好与异性交往的关系,早恋更不会发生。还有一部分是因身边的环境而变得孤独和空虚引起的。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1. 家庭因素。 随着现代的离婚率增长,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越来越多,在这种家庭里生长的孩子由于缺乏母爱或父爱,在与异性的接触中会产生愉快的心理,这是他们在家里从没有体会过的。这样与异性的交往就会频繁,从而发生早恋的情绪。或有些父母没有离异的,在生活上也有严谨的作风,但由于严谨的思想太浓,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也不善于和子女沟通,思想保存在封建时期。他们动不动就说教、呵斥,甚至动手,孩子在家中没有发言权,容易引起其心理不平衡和压抑。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与父母之间不再是无话不谈,沟通和交流减少,心理距离越拉越大,认为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便在同龄人种寻找知音。而异性之间有

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调查报告10031

关于纳雍一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 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以点代面,真实、客观地了解我县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发现与总结轻负担高质量的成功经验,分析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为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合理地制订和落实“减负增效”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查内容、对象 1、本次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涉及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1)学生课外作业情况; (2)教辅材料购买及使用情况; (3)午间、下午课后与双休日补课情况; (4)家庭为学生聘请家教辅导情况; (5)日常考试、测验情况;(6)课堂练习的质量、来源、完成情况; (7)学校有关“减负增效”制度的执行情况及自我评价; (8)对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实施情况的评价。 2、调查的对象是全校的全体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一至六年级部分学生、家长和校长、教导主任。采用观察、问卷、座谈、访谈等方法进行。 三、调查过程 (一)深入学校实地调查 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观察学生活动、召开一、二年级学生座谈会、对教师和领导个别访谈、察看学生回家作业记录本以及对336位学生家长问卷调查等了解情况。 (二)深入课堂了解课堂作业 深入学校,对常态下的课堂教学在课堂练习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课堂练习的难度、练习当堂完成情况、练习题主要来源等内容进行调查。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减负增效”工作的有效做法 1、建立“减负增效”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能充分认识到制度管理是落实“减负增效”要求的保障,为此,大部分学校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确保减负增效目标的实现。另外,学校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教学质量目标达成的制度,保障教学工作有章可依、进展有序。 2、优化作业管理,提高作业有效性。学校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规范作业管理入手,开展作业设计实践研究,探索控制作业总量的方法和途径,在可行性和有效性方面提供了一些实践经验。 3、开展考试命题研究,实施综合学业评价。学校能重视考试命题管理,力求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发挥考试(查)对学生学科学习、教师日常教学的导向作用,避免教师过度挖掘教材和拓展教学内容。

青春期早恋问题及引导措施

青春期早恋问题及引导措施 一、现状及成因 1、现状:日趋低龄化,行为举止“越轨”频繁,且无所顾忌,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危害巨大。 2、成因: (1)根本原因是青春期生理的提前迅速发育与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 (2)好奇心强、受外界影响比较大。这也是由人的学习功能决定的。 (3)个体意识增强,高估个人心理条件,刻意“模仿”、“超越”成年人。 (4)现代网络技术增加了各种信息交流的不确定性,难以掌控。 二、教育原则 1、正视问题发生的必然性及普遍性,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冷静的处理解决。 2、充分保护青少年的自尊心,消除“罪恶感”。 3、要充分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4、师生关系定位中,始终要体现“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与指导。 三、引导措施 1、在入学早期就开展“性别”教育,强调性别的区别及健康交往的行为标准。结合网络上曝光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在班会上开展讨论,确立是非标准。 2、引导学生积极健康交流。既要鲜明的体现性别的区别,又要使不同性别的学生积极健康交往,让青少年在积极健康的交往中体会到正确交往的愉快。同时给那些阳光积极的青少年更多的展现机会,强化正确交往的愉快。 3、想尽一切办法营造积极舆论导向。坚持定期开展性别与交往方面的教育,与理想教育、责任教育相结合,形成系统。 4、家校联合,明确分工。老师负责此问题所涉及的思想及科学理论方面的教育,家长负责生理及心理的细节指导。 5、一般不与有问题倾向的青少年摊牌,一旦摊牌,必须集中一段时间深入交流。结合当事人的一系列具体表现,共同探讨人生问题。此时不必遮遮掩掩,由个人问题入手,归结于人生问题。给他以人生智慧,避免误入歧途,使其成熟的更加健康。

早恋心理辅导的要点

早恋心理辅导的要点 案例 多年前,我与她是同班,她是班里气质最好的女生,文静中有几分成熟的美,她与我同桌,学习成绩也比我好,当我有不明自的问题,请教她时,她总是认真热情地解答,她的性格开朗,脸上总是挂着美丽的笑,她笑得很美,有时候,我会为她的笑容想入非非。 也许是同桌,彼此交流得多了,也就产生了好感,于是,我主动地提出想与她交朋友。当时我们还是高二年级的学生,“爱情”过早地闯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开始了“约会”,放学后,我们会躲到河边的柳荫下,开心地聊些不着边际的话题,这样的日子过了一段后,我们的交往被同学发现了,很快全校老师和家长也都知道了。 我们都很害怕,在别人眼里,我们是坏孩子,甚至是“下流”的人,其实,我们只是觉得在一起很开心,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更不像别人想像的那样。 由于学校和家里的压力加上社会舆论,我和她终于“分手”了,后来,我被母亲送往外地的亲戚家读书,她也就从此没有了音讯。也许她已经成了那次“早恋”的牺牲品,我呢?案例分析 早恋是青春期性萌动的结果,异性相吸本无可厚非,但是没有成熟的果子,过早地品尝一定是苦涩的。此个案文字间虽然没有过多地描述自己内心的痛苦,但从他的经历中,可以感受到一个中学生面对多方面的压力所承受的心灵重创。 正如案例中最后说到的“也许她已经成了那次早恋的牺牲品,我呢?” 他在事隔那么多年后,想到自己的早恋,或许有诸多感慨,但是,他不会庆幸自己曾“早恋”,使自己相当长地陷入“阴影”中,被阴郁困扰。 咨询要点 (1)了解产生早恋的原因。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营养状况普遍良好,身体发育加快,性成熟的时间提前,性意识开始萌芽并躁动,使他们过早有**体验的强烈要求。 由于青春期的来临,在心理上渴望独立自主,一旦摆脱家庭的束缚,则会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跃跃欲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生活,使男女同学接触机会增多,而在交往过程中,不免互相爱慕,引起早恋。 由于社会生活的开放性、丰富性、信息量的增大,同学们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描写恋爱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诱惑力和感染力很大,引起他们的联想和模仿的愿望;理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爱情教育的缺乏,造成不少同学不求上进,道德观念薄弱和恋爱问题上的无知。 很多同学把异性之间的好感、友谊当作爱情来对待,更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异性友谊无立足之地,异性同学之间接触多一些,就会被人哄成“恋爱”,当事人有时就被逼上梁山;学校领导和老师,在男女同学交往上设置种种限制,对突破限制的同学横加指责。结果:“禁果分外甜”,限制反而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好奇,找机会尝试恋爱的滋味;考人中专的学生,认为毕业后分配到农村,难找到合适的对象,现在有合适的就要抓住。 有的同学外貌漂亮,生性浪漫,认为青春的幸福就在于花前月下的私语,为了追求这种幸福,会轻易地和别人恋爱,但也有的同学只是为了好玩和猎奇谈恋爱,后来弄假成真。(2)斩断恋情。正像建立恋爱需要两厢情愿一样,结束早恋也应是双方同意,这样才能不留后患。主动提出结束早恋的一方要用坚定的意志,果断而恰当的方法,斩断恋情。可以与对方在适当的地方,在理智的情况下作深人的谈话。 谈话中,你要首先肯定对方在恋爱过程中对自己的爱护、帮助和关怀,然后告诉对方早恋的危害和学习的重要性,劝其把爱情之火熄灭,把爱的种子珍藏在心底,把精力用在自己

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家庭作业:想说爱"你"不容易 【内容摘要】: “轻负高质“引领下,家庭作业布置的多少及质量更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作业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加强各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家庭作业存在有着其必要性,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家庭作业的布置形式、布置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着重针对家庭作业布置的现状、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家庭作业现状原因对策 我们先来看看某班2013年9月2日的数学家庭作业:(周末) ◆《每课一练》第2 页 ◆《小灵通》第2页 ◆数学口算第2页 ◆数学概念抄10遍 一、家庭作业布置现状: 家庭作业是学生根据老师的布置和要求,在课外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家庭作业是一有效的教学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家庭作业,从以上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中,我们不难分析出我国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的现状:

对于数学家庭作业布置的现状,我做了一个小调查,我们一起来看看: 从表里可以看出,认为作业较多的有56人;希望家庭作业较少的有66人,适中的有33人。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认为作业量偏多,而希望作业量适中偏少。有56人希望家庭作业难易适中,有34人希望偏难些。也就是说有大部分人希望作业能具有一定难度,而不要太过于简单。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7.3%的同学光是完成书面作业就用去了1—3小时;而有77.9%的同学希望能将书面作业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以留有更多的课余时间供自己支配,当然这中间还包括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时间。 我们还发现,有75.5%的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少于8小时,其中40.7%的同学甚至在7小时以下。而报纸上说,中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少也应保证在8小时以上。美国一家大学的睡眠研究专家表示,长期睡眠不足累积下来的结果,可使人的智商下降,最后濒临弱智。再现实点说,如果前一天晚上睡眠不足,第二天上课必然会打瞌睡,从而影响听课效率。所以,我们希望老师们能适当体谅一下我们这些莘莘学子的苦处,少布置些作业,就像不少同学说的那样:“少做作业多睡觉!” 二、造成家庭作业布置现状的原因: 1、布置家庭作业一致,没有区分。 布置作业时,任课教师一般是按中等生的情况来布置作业的。对于好学生,教师认为虽然这些学生即使今天的家庭作业不做也已经会了,但多做几遍总不是坏事,同样不会减少他们的作业。而对于后进生,中等生能在40分钟内完成的作业,他们可能要6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另外,家庭作业布置以后,往往是第二天交回学校相应的学科老师进行检查。如果学生进行了差异化的作业,那么同样地增加了老师的批改难度,所以教师一般都更愿意布置一致性作

家长如何正确处理青少年早恋问题

家长如何正确处理青少年早恋问题 1.家长对待孩子的早恋问题切忌态度粗暴、方法简单。如果发现孩子陷入早恋,孩子 对所爱慕的对象魂不守舍时,家长不能用讥讽、责骂甚至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不能偷 看孩子的信件、跟踪监视孩子,更不能冲向学校或对方家中,弄得满城风雨,这样做只会 适得其反。 2.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由于双方家族是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 了极力阻挠。但来自家庭的压迫并没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 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当出现干 扰恋爱双方爱情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一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早恋现象时,往往会马上想办法把他们拆散,这样处理,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可能使他们的关系更加牢固。因此,建议家长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别太心急,而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处理。 3.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很多孩子之所以早恋,是因为他们缺少爱,所以拼命地寻求爱。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生意或事业,很迟回家或很少回家,甚至常年在外,孩子得不到 关爱;有的家长夫妻关系亮起红灯,冷战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孩子成了替罪羊;有的家 长很少和孩子沟通,一张口就是成绩长成绩短,孩子心烦意乱。 当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取爱的时候,他们就会转而在其他人身上寻找爱,这时早恋 就产生了。因此,当孩子早恋的时候,家长不应该一味指责孩子,而应该反思一下:我给 了孩子多少爱? 正确冷处理 孩子对所爱慕的对象魂不守舍时,家长不能用讥讽、责骂甚至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更不能冲向学校、对方家中,或向邻里诉苦,弄得满城风雨。最好的办法是理解孩子,体贴 孩子,运用“冷处理”的办法。 委婉地表明你的期望 无论如何不要落下学习,综合素质也能够继续发展,并表明你对孩子的信任,相信他她 会处理好恋爱和学习的关系。这种信任会让孩子对你感激而不是怨恨;并往往会促使他们 开始像一个“大人”一样思考。 帮助孩子转移情感 可以引导孩子把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紧张的学习和健康的课余爱好上去,多关心国家大事,多参加集体活动,多谈一些文学名着、哲理文章,多想想自己的进步,想想将来的事业, 想想将来在复杂的社会里如何开拓和进取。

早恋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早恋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案例内容陈述多年前,我与她是同班,她是班里气质最好的女生,文静中有几分成熟的美,她与我同桌,学习成绩也比我好,当我有不明自的问题,请教她时,她总是认真热情地解答,她的性格开朗,脸上总是挂着美丽的笑,她笑得很美,有时候,我会为她的笑容想入非非。也许是同桌,彼此交流得多了,也就产生了好感,于是,我主动地提出想与她交朋友。当时我们还是高二年级的学生,“爱情”过早地闯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开始了“约会”,放学后,我们会躲到河边的柳荫下,开心地聊些不着边际的话题,这样的日子过了一段后,我们的交往被同学发现了,很快全校老师和家长也都知道了。 我们都很害怕,在别人眼里,我们是坏孩子,甚至是“下流”的人,其实,我们只是觉得在一起很开心,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更不像别人想像的那样。 由于学校和家里的压力加上社会舆论,我和她终于“分手”了,后来,我被母亲送往外地的亲戚家读书,她也就从此没有了音讯。也许她已经成了那次“早恋”的牺牲品,我呢? 案例分析 早恋是青春期性萌动的结果,异性相吸本无可厚非,但是没有成熟的果子,过早地品尝一定是苦涩的。此个案文字间虽然没有过多地描述自己内心的痛苦,但从他的经历中,可以感受到一个中学生面对多方面的压力所承受的心灵重创。 正如案例中最后说到的“也许她已经成了那次早恋的牺牲品,我呢?” 他在事隔那么多年后,想到自己的早恋,或许有诸多感慨,但是,他不会庆幸自己曾“早恋”,使自己相当长地陷入“阴影”中,被阴郁困扰。 咨询要点 (1)了解产生早恋的原因。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营养状况普遍良好,身体发育加快,性成熟的时间提前,性意识开始萌芽并躁动,使他们过早有**体验的强烈要求。 由于青春期的来临,在心理上渴望独立自主,一旦摆脱家庭的束缚,则会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跃跃欲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生活,使男女同学接触机会增多,而在交往过程中,不免互相爱慕,引起早恋。 由于社会生活的开放性、丰富性、信息量的增大,同学们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描写恋爱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诱惑力和感染力很大,引起他们的联想和模仿的愿望;理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爱情教育的缺乏,造成不少同学不求上进,道德观念薄弱和恋爱问题上的无知。 很多同学把异性之间的好感、友谊当作爱情来对待,更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异性友谊无立足之地,异性同学之间接触多一些,就会被人哄成“恋爱”,当事人有时就被逼上梁山;学校领导和老师,在男女同学交往上设置种种限制,对突破限制的同学横加指责。 结果:“禁果分外甜”,限制反而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好奇,找机会尝试恋爱的滋味;考人中专的学生,认为毕业后分配到农村,难找到合适的对象,现在有合适的就要抓住。 有的同学外貌漂亮,生性浪漫,认为青春的幸福就在于花前月下的私语,为了追求这种幸福,会轻易地和别人恋爱,但也有的同学只是为了好玩和猎奇谈恋爱,后来弄假成真。 (2)斩断恋情。正像建立恋爱需要两厢情愿一样,结束早恋也应是双方同意,这样才能不留后患。主动提出结束早恋的一方要用坚定的意志,果断而恰当的方法,斩断恋情。可以与对方在适当的地方,在理智的情况下作深人的谈话。 谈话中,你要首先肯定对方在恋爱过程中对自己的爱护、帮助和关怀,然后告诉对方早恋的危害和学习的重要性,劝其把爱情之火熄灭,把爱的种子珍藏在心底,把精力用在自己的学业和个性的完善上。 也可用书信的方式,因为书信比起面谈有较大的缓冲余地,措辞也能更冷静、得体。但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要防止引起对方的误会,以尽快使对方心悦诚服为目的。

关于小学生家庭作业情况的调查报告01

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作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虽然“减负”呼声喊了很多年,但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家庭作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依然沉重。这可能是因为近几年随着就业压力、升学压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城乡差距的加大,使农村少年儿童的学业压力变得越来越重。根据教育部规定,小学1-3年级学生每天作业量应在30分钟之内完成,4-6年级在60分钟内完成。初步的调查发现,无论是平日还是周末,小学生在写作业时间上严重超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强烈愿望,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农村小学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有了哪些改进,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学生对家庭作业又有哪些新的意见和建议呢?为了解上述情况,我对周至县九峰镇千户小学学生的家庭作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理论依据 1、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包括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知智力、自然主义智力和存在主义智力等。 2、元认知理论。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菲拉威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的家庭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管理、调节和监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启示是:部分家庭作业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有些家庭作业则需要家长参与或同学合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适应团队的能力。 3、新课标关于作业的新理念。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和简单延伸,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