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爱武阁寨村古建筑群研究

博爱武阁寨村古建筑群研究

博爱武阁寨村古建筑群研究
博爱武阁寨村古建筑群研究

博爱武阁寨村古建筑群研究*

谷东方

【摘要】摘要:在全面考察武阁寨村遗留明清时期11座(组)42栋建筑的基础上,对该村的古建筑群从建造时间、平面布局、梁架结构、建筑装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该村古建多数建于清代中期,属于地方性的四合院布局,主要有五架无廊式、六架前檐廊式、七架前后廊式三类梁架类型,装饰本着少而精的实用原则进行修饰。继而探讨了其建筑思想。武阁寨村古建筑风格朴实严谨,承载着历史与技艺,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覃怀地区古建筑的一个代表。

【期刊名称】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3(029)001

【总页数】15

【关键词】关键词:武阁寨;明清古建;祠堂;民居;四合院

一、前言

武阁寨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南缘,北望太行,南临沁河,交通便利,田亩辽阔,农业耕作历史久远。据该村现存东魏时的《义桥碑》①即《武德于府君等义桥石像之碑》,东魏武定七年(549)刻制,高180厘米,宽80厘米。碑首题“武德于府君等义桥石像之碑”。据道光五年刊本的《河内县志》载,该碑为清乾隆壬申年(1772)武阁寨村民“掘井得古碑”,时存本村汤帝庙,现亦存该村。碑文记载怀州长史于子建等官吏与杨膺寺等众多寺庙修建义桥、“运石立碑敬镌图像”。发起造桥者及施主为众多的寺庙僧人,文中提到七座寺庙,即杨膺寺、金城寺、雍城寺、恒安寺、荀□寺、、朱营寺、管令寺等。诸寺咸施材木、构造桥梁、因以杨膺寺为发善之源,而认为桥主。碑的造型仿造像碑,

古建筑群消防保护设计

古建筑群消防保护设计 【关键词】古建筑群,火灾,消防保护 【摘要:古建筑是文化遗产的直接载体,是精神和文化财富,具有很高的研究和鉴赏价值,但目前国内很多古建筑群的消防安全现状十分令人担忧,本文借用上甘棠古建筑群消防方案来共同探讨古建筑群的消防建设。 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博大久远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就是文化遗产的直接载体,是我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物质、精神和文化财富,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具有不可再生性。然而很多因素却威胁着古建筑的安全,火灾便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如被广大藏胞尊为神圣佛地的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拉卜楞寺大经堂,于1985年4月7日因灯烛引发大火,连同正在展出的1000多件极为珍贵的文物、经卷、珍宝等均被毁于一旦,供4060名僧众诵经的大经堂变成了废墟;2003年1月19日,有600多年历史的湖北省武当山遇真宫荷叶主殿共236平方米的建筑不到3小时便被大火烧毁;甘肃省的拉卜楞寺,兰州市的城隍庙戏楼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笔者有幸参与了湖南省古建文物消防保护方案设计,就上甘棠古建筑群消防规划和建设来共同探讨古建筑的消防建设。 古建筑存在的火灾危险隐患 1.平面布局的先天不足 上甘棠村是典型的封建社会中聚族而居形成的村落,基本上毗连建造,庭院相连、建筑与建筑多为过廊相通,防火间距严重不足,现代消防车根本无法靠近和通行。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扩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扑救,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2.古建筑耐火等级低,可燃物多 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耐火等级为三、四级,耐火性能极差。木质结构历经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日晒风吹雨淋,造成建筑木质腐蚀、干燥、疏松,含水量远远低于一般自然干燥的含水量,木材的燃点逐渐降低,极易燃烧,有些古建筑及建筑构件表面还有大量的油漆和彩绘,大大增加了古建筑的火灾荷载。 3.灭火设施严重不足 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古建筑很少考虑消防设施,后期为了保护古

文物保护协议书范文

文物保护协议书范文 红岩乡文物保护管理协议书 红岩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 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南府发(xx)20号文件关于公布县级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__精神,为了更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 __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 __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特与签订此协议: 一、甲方职责: 定期不定期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向乙方传达上级文化文物部门对文物保护的信息,如文物出现不安全因素,将视其情节追究乙方法律责任,乙方在保护管理文物时如有问题或困难,可以向甲方提出申请,甲方应给予协助。甲方每年给乙方管理费100元。 二、乙方职责:

负责对辖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全权保护,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破坏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设施。配合甲方依法开展的各类文物保护检查工作;如发现盗墓、盗挖瓦当等现象,应及时向甲方汇报,如有意外发生,要立即采取措施并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告甲方;落实防火、防盗、防坍塌等安全防范措施;负责管理、保护好文保单位的标志说明,保持干净、整齐。 三、此协议书一式二份,乡人民政府、村各执一份,本协议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代表签名:(公章) 乙方签名: 二○一一年月日 1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合同书 项目名称:江永县上甘棠古建筑一期维修工程 项目所在地:湖南省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

合同签订日期: 工程业主单位(甲方):江永县文化局工程施工单位(乙方): 江永县上甘棠古建筑一期维修工程合同书 工程业主单位:江永县文化局(以下简称甲方)工程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 上甘棠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甘棠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一重要文化遗产资源,因风雨侵蚀和年久失修,腐朽严重。现急需对部分公共建筑进行维修,甲乙双方就本维修工程施工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工程地点: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 二、工程内容:1、维修工程包括步瀛桥、忠厚祠、前芳寺、九母庙、一单门、五单门、四单门、九单门、南槽门、北槽门; 2、改造工程包括12号铺面房改造、五单门北侧铺面房改造; 3、排水沟整修及其他房屋零修工程。

中国古建筑常识

古建常识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概述 中国古建筑从原始社会开始,即以木构架为其主要结构方式,在这历史长河中,一脉相承。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平面布局、立面形式、构造方式、建筑风格诸方面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可谓千姿百态、千变万化、流光异彩。 木架建筑如此长期、广泛地被作为一种主流建筑类型加以使用,必然有其内在优势。这些优势大致是: 1.取材方便 2.适应性强木架建筑是由株、梁、檀、枋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的,墙并不承重,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因此民间有“墙倒屋不塌”之谚。 3.较强的抗震性能 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使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方面具备很多的潜力。 4.施工速度快 5.便于修缮、搬迁 中国古建筑有其完整的木构架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以抬梁式、穿斗式为主。 抬梁式木构架至迟在春秋时代就初步完备了,后经不断提高,产生一套完整比例和做法。此种木构架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檀条,梁上在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跟。当柱上采用斗拱是,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这种木结构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穿斗式木架构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檀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檀条方向,在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框架。这种木框架广泛应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区。 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斗拱的应用。所谓斗拱是在方形坐斗上用若干方形小斗与若干弓形的拱层迭装配而成的组合部件。斗拱至迟在周朝初期已有在柱上安置坐斗,承载横枋的方法。至汉朝,成组斗拱已大量用于重要建筑中,斗拱形式不止一种。经过两晋、南北朝到唐朝,斗拱式样趋于统一,并用拱的高度作为梁枋比例之基本尺度。后来匠师们将这种基本尺度逐步发展为更周密的模数制,就是宋《营造法式》所称的“材”。“材”分八等,而每等“材”又分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宽。根据建筑类型先定材的等级,然后构件的大小、长短和屋顶的举折都以“材”为标准决定。至明清,模数制在大式建筑中变为以斗口为基本权衡单位,在小式建筑或无斗拱大式中以柱径为基本权衡单位。 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筑,由于等级制的关系,只有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允许在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装斗拱。斗拱最初用以承托梁头,枋头,还用于外檐支承出檐的重量,后来才用于构架其它节点上,而出檐深度越大,斗拱层数就越多。斗拱具有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因而以斗拱层数的多少表示建筑物的重要性。 二、明清建筑的主要形式 我国现存的古建筑实物中,明、清建筑站着相当大的数量,它们是我国文物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合同书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合同书 项目名称:江永县上甘棠古建筑一期维修工程项目所在地:湖南省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工程业主单位(甲方):江永县文化局 工程施工单位(乙方): 合同签订日期:

江永县上甘棠古建筑一期维修工程合同书 工程业主单位:江永县文化局(以下简称甲方) 工程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 上甘棠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甘棠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一重要文化遗产资源,因风雨侵蚀和年久失修,腐朽严重。现急需对部分公共建筑进行维修,甲乙双方就本维修工程施工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工程地点: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 二、工程内容:1、维修工程包括步瀛桥、忠厚祠、前芳寺、九母庙、一单门、五单门、四单门、九单门、南槽门、北槽门; 2、改造工程包括12号铺面房改造、五单门北侧铺面房改造; 3、排水沟整修及其他房屋零修工程。 三、工程造价、取费及审计依据: 1、工程造价:按实结算。 2、工程量:以乙方提供的工程量签证单,经甲方签证为准。 3、有关费率的计取:按原湖南省修缮工程一级企业标准以定额直接费用为基数计取,其费率如下: ①综合费22.42% ②利润7% ③其他直接费2.5% ④远地施工增加费2.35% ⑤税金3.348% ⑥人工工资单价62.00元/工日

4、定额采用1996年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全国统一房屋修缮工程预算定额》古建筑明、清分册为依据。 5、工程材料甲、乙双方共同采购,价格以甲方签证为准。 四、承包形式:包工包料 五、工程质量:优良 六、开、竣工日期:本工程于年月日正式开工,要求2010年月日前竣工。(如遇天气、材料不能及时供应或不可抗力等原因不能施工,工期则相应顺延) 七、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工程开工前,甲方尽量为乙方提供施工方便、做好“三通(通电、通水、通路)”,协助搞好施工人员暂住等事宜,其三通费用由甲方承担,人员暂住费用由乙方承担。 2、施工中,甲方派驻同志为工地代表,乙方派驻同志为工地代表,以便于双方及时沟通情况,处理现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甲方代表并对施工的工程量和隐蔽工程及时进行签证。 3、在维修施工中,乙方应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文物保护法规,严格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坚持使用原来的传统材料和工艺,保存原来的形制结构和外观现状,恢复历史风貌,如乙方在施工中不按有关技术要求施工,或其质量不合格;甲方有权责令乙方立即停工、返工,其停、返工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均有乙方自行承担。 4、施工中,如甲方需变更原约定的修缮内容,由业主、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洽商,并报原申报机关备案或批准;但由此造成的误工等损失均有甲方承担。 5、在拆除腐朽构件时,乙方应做到轻、细、准,即轻拆、

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城市标志性建筑排行榜

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城市标志性建筑排行榜 2010-05-17 22:28:04 来源: 中国排行榜网 核心提示: 由中国排行榜网(https://www.doczj.com/doc/9d11568846.html,)与中国排行榜研究中心联袂推出“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城市标志性建筑排行榜”,该榜单是根据各建筑物的建造特质、综合特点(建筑物的历史背景、建筑物的时代文化导向、建筑物的设计风格、建筑物的世界影响力等)进行综合评估。 标志性建筑,也称地标建筑,标志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最少的笔画来唤起对于它的记忆,就像埃及金字塔、悉尼歌剧院、巴黎埃菲尔铁塔、天坛祈年殿等世界上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一样。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标志性建筑与普通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标志建筑是整个城市中所有建筑的主角。标志性建筑除了外形具有创新性外,在功能上应该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标志性建筑不仅要体现地理区域优势,建筑本身还应该是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在市场运作方面,标志性建筑应该是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的一个平台;从功能方面来说,标志性建筑要引导一种新的活力,要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要能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当前城市发展的水平下,标志性建筑(群)代表的不仅是建筑本身,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思潮的体验。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之所以能称之为标志,也绝不仅仅是因为建筑本身,更是环境、文化、教育氛围等各方面的合力,是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地域的经典。 由中国排行榜网(https://www.doczj.com/doc/9d11568846.html,)与中国排行榜研究中心联袂推出“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城市标志性建筑排行榜”,该榜单是根据各建筑物的建造特质、综合特点(建筑物的历史背景、建筑物的时代文化导向、建筑物的设计风格、建筑物的世界影响力等)进行综合评估以及网络调查,评定出“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城市标志性建筑”,排行榜单如下: 一、北京天安门城楼 入榜理由:随着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1421年),明北京城正式建成。其规模宏伟而壮丽,外城包着内城南面,内城裹着皇城,皇城又包着紫禁城,全城形成一“凸”字形。承天门属皇城中的重要建筑,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当时只不过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承天之门寓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之意,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于天”的,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为尊。 明天顺元年(1457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毁,当时没能立即恢复,直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这次重建,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形制。此后,明代180年间虽有修建,但都未作较大变动。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承天门又毁于战火。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大规模重建并更名承天门为“天安门”。后来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1952年的两次大规模修缮,1970年的重修,基本保持了顺治时改建的形制。1970年重修后的天安门比原来的天安门高了83厘米,通高为34.7米。

五泉山古建筑群鉴赏

五泉山古建筑群鉴赏 一·五泉山园林建筑群悠久的历史渊源 史书记载,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抗击匈奴经由此地。传说星夜行军来到山下时,已经人马疲惫,苦于干渴无水。霍将军性急用马鞭卓地而泉出,连卓五鞭,遂成五泉。 在林木苍郁,清泉环绕,鸟语花香的园林内,分布着一组组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依山就势,参差错落。具有观赏和使用双重价值的古建筑,是构成五泉风光的重要部分。 五泉山明清建筑以寺院为主。最早的一座叫崇庆寺,始建于元,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清乾隆、同治年间两次毁于战火,唯寺内“金刚殿”幸存于今。金刚殿建在2.15米的高台上,平面呈长方形。由前后廊、殿堂、左右山墙、钟鼓楼几部分组成。廊宽3.1米,长19.8米,有四根朱红色大廊柱。大殿面阔三间,宽约15米;进深一间,5.5米。屋顶为单檐歇山式,屋角起翘,山脊有绿色琉璃装饰,煌辉耀眼。斗拱为一斗两踩二十一升式,饰彩绘图案。大殿有隔扇门四扇,门阔四米。整个大殿显得雄伟、沉重。殿前院里,有明槐一棵,身围五公尺,高十五公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 酒仙祠:位于西龙口,崇庆寺西北侧。始建于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清代两次毁于战火,光绪年间重修。分东西两院:东院为酒仙祠,供李白、刘伶;西院为三圣殿、供关羽、张飞、岳飞。当年院内还有奸臣秦桧的铁铸跪像。 嘛尼寺:明初建,喇嘛教寺庙。位于西龙口“惠泉”西侧山腰,浓荫之中。同治元年毁于火,十三年重修。寺院屋舍分别取号迎绿、飞黛、听松、拜云、听泉,十分雅致;悬楼.命名瞰霞、延月;楼下洞门取名依依径、仄仄门、曲曲亭、重重院、叠叠洞等。 文昌宫:明洪武年始建,后毁于战火。光绪丙戌年(1886年)重建。位于全山建筑中轴线最上层。大殿座落在高台上,原供文昌帝君;下台为宫院,两层建筑。上层为三面悬楼,中间是魁星阁。原五泉书院设在此宫。 武候祠:祀诸葛武候祠宇。始建于明,光绪初年重修。殿前悬楼名日“一览楼”。

湖南地域建筑文化

湖南古村落特点 之上甘棠村一、湖南古村落概况 湖南地处三湘四水之间,从湘北洞庭湖滨的张谷英村,到湘南谢沫河畔的 上甘棠村;从湘东井冈山麓的,到湘西武陵山下沱 江边的吊脚楼,一座座古老的村落,一片片斑驳陆 离的古老民居,散布在广阔的田野和山岭之间,仿 佛在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它曾经辉煌的历史。 湖南地区地域文化建筑分区根据其建筑风格可 大致分为处于湘江中下游流域的湘东地区、处于湘 江上游流域的湘南地区、处于资水上游流域的湘西 南地区、沅江中上游流域的湘西地区、沅江下游流 域的湘北地区五大块。湖南的古村落古民居作为中 国古村落古民居建筑中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组成部 分,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建筑的选址和布局: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 谐。 2、建筑的形式:呈现出稳定性、封闭性、创造 性和多样性,同时也表现出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精 神。

3、建筑的内涵:浸润着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精神。 二、上甘棠村建筑文化 (一)、地理位置 上甘棠村位于湘南地区,距江永县城西南25公里,目前,村内至今仍保存200多幢明清朝代的古民居。该村也是湖南省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千年古村落。 湘南地区是指湘江上游流域的湘江、潇水、 春陵水地区,该区自然地理环境几乎全属于雪 峰山脉、湘赣边境山脉所形成的山地丘陵区。 主要包括湘江上游领域,即郴州、永州和衡阳和株洲的南部等地区。湘南地区古村落大致有以下特 点: ?封火山墙以人字形为主; ?墙承重结构,建筑材料用砖、土坯砖和当地盛产 的汉白玉、红砂岩; ?单体平面以“一字形”为主,横向天井和竖向天井 相结合发展; ?入口为装饰中心,多用花窗和轩棚出檐,成为整个房屋的视觉中心,是 此区域房屋最大的特色。 ?重装饰,尤以入口及廊步空间为主 要装饰区, ?装饰中心区。

世界上最大的古建筑群

1 世界上最大的古建筑群?中国故宫 2 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中国赵州桥 3 世界上最高的大楼?阿联酋迪拜塔 4 世界上最长的拱桥?中国朝天门大桥 5 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日本青函隧道 6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中国青藏铁路 7 世界上最长的古建筑?中国长城 8 世界围地最大的城墙?中国明代南京石头城 9 世界最长的运河?中国京杭大运河 10 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中国雅鲁藏布江 11 世界高峰最多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12 世界空气最稀薄之地?珠穆朗玛峰

13 世界最高最年轻的高原?中国青藏高原 14 世界最长的运河?中国京杭大运河 15 世界最低的盆地?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 16 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17 世界最的的海洋?太平洋 18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19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20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21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22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23 世界上最年轻的海?红海

24 世界上最淡的海?波罗地海 25 世界上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26 世界上最大的湖?里海 27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28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里海 29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 30 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30 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 32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33 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 34 世界上货运量最大的国际运河?苏伊士运河 35 世界上最高落差的瀑布?安赫尔瀑布

36 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伊瓜苏瀑布 37 世界上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 38 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 39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40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41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42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43 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梵蒂冈 44 世界上民族语言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 45 世界上海岸线最长国家?澳大利亚 46 世界上岛屿最多是国家?印度尼西亚

白马寨明清古建筑群资料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专业(系) 班级(届)2010级2班 完成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3) 英文摘要、关键词 (4) 引言 (5) 古民居建筑的特性 (6) 国内外对古今建筑的态度 (6) 保护古民居建筑的重要性...............................................(6-7)保护古民居建筑的必要性.. (7) 第一章、丰城传统民居的历史概况·······································(7-8) 一、丰城的区域概况···················································(7-8) 二、丰城传统民居的基本特点 (8) 第二章、丰城传统民居的演变历程·······································(9-12) 一、丰城传统民居时代变迁的具体表现···································(9-11) 二、丰城传统民居演变变迁的原因·······································(11-12)第三章、合理应对民居演变和保护古民居建筑群的意义·····················(12-13) 一、合理应对民居演变带来的挑战·······································(12-13) 二、保护古民居建筑群对现代的历史意义 (13)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明清以来丰城民居的演变历程研究——以白马寨明清古建筑群为例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的速度加快,政府也意识到了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性,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不能无序发展,不能形成千城一面或千村一面的景象,必须保护好我们现存拥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和包含其中的各种建筑文化,本文旨在通过介绍丰城典型地区民居建筑发展概况,找到形成破坏古建筑景观的较显著的原因,然后分析保护好古建筑群及其相关村落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文化发展以及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丰城民居演变白马寨古建筑群

南京古建筑群

南京古建筑群 在已经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中,被列为“国保”的南京古建筑,只有八处,分别是南京城墙、栖霞寺舍利塔、瞻园、甘熙宅第、七桥瓮、蒲塘桥、朝天宫、杨柳村古建筑群。 其中最美、最重要、建筑价值和历史价值最高的古建筑,应该就是栖霞寺舍利塔。 栖霞山舍利塔的前身是一座木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是隋文帝杨坚仁寿年间为了供奉佛舍利,而在全国各地起建的一百多座舍利塔之一。 瞻园 瞻园园虽不大,却颇具特色,是江南名园之一。瞻园坐北朝南,纵深127米,东西宽123米,全园面积251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园林绿化面积15500平方米。园内有乔灌木810株,竹类面积400平方米。 瞻园以山石取胜,假山是全园的主景和骨干,全园有南、北、西三座假山。以西部土堆假山为制高点,岁寒(或“三友”)亭、扇面亭隐黔在香樟、女贞等常绿乔木中。 朝天宫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这里建造城墙,并设置冶铸作坊制造兵器,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冶铸作坊,并聚集了一定的固定人口,从而形成了原始城邑。后人遂称此山为“冶山”。把

朝天宫所在的山称作冶山,城墙合围的城市叫冶城。冶城是南京最早的城邑之一。 朝天宫是江南地区文庙建筑的典范,基本上保留了明代宫殿式体制。朝天宫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七万平方米,是江南地区现存最大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朝天宫其布局中为文庙,东为府学,西为卞壶祠。朝贺天子礼仪表演是南京市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在中国著名的明史专家指导下,按照明朝的程式编排的。共有6场11项程序,即驾幸、进表、传制、进见、乐舞升平、还宫。演员阵容达250人,其中文武舞百戏、丹陛大乐和中和韶乐等,声势浩大,气势磅礴。

2011年工作总结暨2012年工作打算

江永县文化局(文物局、新闻出版局、版权局)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2011年,我局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文化(文物、新闻出版、版权)工作会议精神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紧紧围绕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强县战略和县委、政府工作大局,按照年初提出的工作计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团结奋进,锐意创新,全县文化事业呈现繁荣稳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打造中国最具有文化品位的小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一是队伍理论素养不断提高。我局以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坚持开展集中学习制度,认真学习传达省市关于文化文物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理论素养。二是队伍素质不断增强。通过开展对外交流、举办培训班、选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市各类培训班或跟班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工作发展的新需求。三是工作使命感不断强化。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我局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不断强化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文化遗产保护亮点凸现,成效显著。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扎实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是加强项目申报,成功申报桐口村古建筑群、兰溪瑶族古建筑群、千年石窟女寺桃川雄山寺等9处为省保单位,允山玉井古窑址申报国保单位已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审,正

报国务院公布。同时争取省发改委将上甘棠环境整治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并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是有序推进国保单位上甘棠古建筑群保护与管理。积极“跑部进厅”,去年争取国家文物局资金260万元,今年1-2月实施了上甘棠村古建筑群一期维修项目,完成了步瀛桥、前芳寺、九母庙、忠厚祠、门楼、商铺等6大项目、13个小项目的维修工程。推动上甘棠古建筑群二期维修项目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今年到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争取二期维修资金270万元,即将启动维修。正在聘请专家编制三期维修方案。并精心策划、包装项目,争取省政府、省市发改委重视,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上甘棠村“十二五”保护规划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十二五”规划立项,并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同时将湖南省首家村级博物馆——上甘棠博物馆纳入规范化管理。三是完善文保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投入经费2万余元,对新增的9处省保单位,制作了标识牌,完成了“四有档案”编制工作。对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聘请了看守员,签订了安全责任状,并加大文物安全执法力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文物安全。四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力度。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宣传力度,在文化遗产日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我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习俗”传承人胡美月、胡欣代表永州市,赴台参加“守望家园——第二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展览。不断健全我县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体系,认真制作申报文本,申报兰溪“洗泥节”省级非遗项目、何静华、胡美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六是做好

古建筑设计的三大展现手法

古建筑设计的三大展现手法 古建筑设计要尊重历史经典 在古建筑照明设计方面颇有经验的远景古建筑设计公司任见指出,“尊重经典、表现经典”是中国古建筑照明设计最核心的展现手法,古建筑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在全面了解世界各地古建筑物的基础上,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风格、结构特征、饰面材料、装饰图案以及建筑所处的环境,抓住照明的重点部位,远景设计院以突出重点同时兼顾整体效果的多元空间立体照明设计方法,以充分展示古建筑设计经典艺术风采。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文化一种形式上的体现,每一种建筑模式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涵义的表达。比如说,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人住宅的高度、形式,甚至是屋顶的颜色、装饰都有相应的规定,不能逾越、不能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古建筑设计,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读懂建筑,要以敬佩的姿态去表现经典远景古建筑设计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ss。 古建筑照明设计要以虚衬实 从照明设计理念来看,中国古建筑设计和现代建筑照明设计的着力点不同。远景古建筑设计公司认为,现代建筑多为三维塑像体形式,因此,为建筑做照明就是往建筑物本身投光,以此来塑造建筑,建筑的夜景是以实体型的形态体现;而中国古建筑则有所不同,它大多是以庭院为基本单元,由院子组合而构成建筑群,因此照明需要表现的对象是院子,但院子只是一个空间,表现院子要通过对围合院子的此类古建筑进行照明设计,尽管建筑被照亮,但所要塑造的却不是它们自身,而是被它们围起来的庭院。也就是说,照亮的是实体的建筑,表现的却是“虚”的庭院。可见,“以虚衬实”是古建筑照明设计需要领悟的另一手法。 古建筑设计避免常用“沟边”手法 目前很多国内古建筑照明设计方案,经常采用“勾边”的照明方法,把建筑的轮廓用亮线勾出来。而知名照明设计师任见认为,这样的手法表现出的美学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轮廓灯的效果突出的是灯的本身,而不是要表现的建筑,轮廓照明表现力比较差,建筑的层次、细节、色彩等很多内容都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任见表示,采取泛光照明的方式来做古建筑照明设计会更好,能够更有效地表达建筑。 优秀成功案例:黄龙溪古镇打造、三台郪江古镇改造、聚龙小镇打造、天回镇古镇规划设计等。

中国古代三大著名建筑

中国古代三大著名建筑 一、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万里长城已被视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闻名于世界。 长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修筑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当时的秦、赵、魏、齐、燕、楚等诸侯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和自卫,都兴建了长城。秦兼并六国后,为防范北方匈奴的突袭,于公元前213年发起了修筑长城的巨大工程,把秦、燕、赵、魏的原有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建。整个工程共征用民工30万人,连续花了l0多年方告完成,建成了西起甘肃临洮(今岷县),沿着黄河到内蒙临河,北达阴山,南到山西雁门关,东抵辽东的长城,全长达3000多公里。由于长城工程极其艰巨,民工境况非常悲惨,故留下了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故事。 汉代除重修秦长城外,又修筑了内蒙古河套南的朔方长城,以及凉州西段长城。凉州西段长城北起内蒙古居延海(今额济纳旗境内),沿额济河,经甘肃金塔,西到安西、敦煌、玉门关进入新疆。整座长城“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构成了一个严整的防御体系。 汉以后的北魏、北齐、隋、金等朝代都对长城进行过部分修建,到了明代则进行了全面的重修。明代所修的长城西

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边,全长约6700公里(一万三干多华里)。整个重修过程前后达100多年,可见工程的浩大和艰巨。其中,山西以东的长城采用内部夯土,外面用砖石砌筑的方式,山西以西的长城全用夯土筑成。整座长城上又建有很多关城,关城都建在地势险峻的要地,著名者有嘉峪关、居庸关、山海关等。其中嘉峪关是现存长城关城中最完整的一处。它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气势雄伟,布局周密,结构严谨,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相传,在修建这座雄关时,不但设计和建造技艺高超,而且连用料的计算也非常精确。在关城建成之后,仅剩了一块砖,这块砖被后人放在重关的小楼上,作为纪念。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重修的,以前的长城则只剩下一些遗迹了。 绵延万余里的长城穿越在崇山峻岭、急流、溪谷等险峻的地段之上,工程之艰巨是难以想象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磅礴气概和聪明才智,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测量、规划设计、建筑技术、工程管理以及军事技术的高超水平。 二、故宫 故宫坐落于北京城的中心,占地1087亩,合72万多平方米,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建筑传统和独待风格。 故宫始建于1406年,是明代永乐皇帝由南京迁都北京

武当山古建筑群的资料

武当山古建筑群的资料 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座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武当山古建筑群筑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当山,坐落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又名太和山,古时称“玄岳”、“太岳”。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经赞叹此山“玄岳出于五岳之上”。面积312平方公里,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四周有72峰耸立,24水环流,危岩奇洞深藏,白云绿树交映,蔚蔚壮观。武当山是唐代以来中国道教的发祥地,有规模宏大的道教古建筑群。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在宋朝也有所建设,元代进一步扩大修建规模,在明朝达到修建的鼎盛时期。明朝永乐皇帝亲自主持修建,动用数

十万民工,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历时12年,建成了9宫,9观,36庵堂,72岩庙的大规模道教建筑群,成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加强思想统治的史证。武当山古建筑群是由明代皇帝亲自策划、派人修建、派人管理的。现存建筑规模之大、规制之高、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在中国道教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上也属罕见。武当山古建筑群总体规划严密,主次有序。选择建筑位置,注重周围环境,讲究山形水脉,聚气藏风,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现存的有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和玉虚宫、玉龙宫遗址以及大量庵堂、祠堂、岩庙等,共有古建筑200余栋,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其中紫霄宫高18米,宽30米,进深12米,面积为350多平方米。众多的建筑中,用才广泛,有木构、铜铸、石雕等,都达到了极高的技艺水平。金殿是一座明代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顶端一个面积约160平方米的石筑平台正中,其余全部构件在北京用铜铸成后,于明朝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经运河转长

文物保护协议书

文物保护协议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文物保护协议书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文物保护,协议书,篇一,文物保护,管理,协议书,红岩乡,人民,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谈判技巧中查看更多范文。 篇一:文物保护管理协议书 红岩乡文物保护管理协议书 红岩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 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南府发(20XX)20号文件关于公布县级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通知精神,为了更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特与签订此协议: 一、甲方职责: 定期不定期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向乙方传达上级文化文物部门对文物保护的信息,如文物出现不安全因素,将视其情节追究乙方法律责任,乙方在保护管理文物时如有问题或困难,可以向甲

方提出申请,甲方应给予协助。甲方每年给乙方管理费100元。 二、乙方职责: 负责对辖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全权保护,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破坏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设施。配合甲方依法开展的各类文物保护检查工作;如发现盗墓、盗挖瓦当等现象,应及时向甲方汇报,如有意外发生,要立即采取措施并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告甲方;落实防火、防盗、防坍塌等安全防范措施;负责管理、保护好文保单位的标志说明,保持干净、整齐。 三、此协议书一式二份,乡人民政府、村各执一份,本协议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代表签名:(公章) 乙方签名: 二○一一年月日1 篇二: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合同书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合同书 项目名称:江永县上甘棠古建筑一期维修工程 项目所在地:湖南省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 合同签订日期: 工程业主单位(甲方):江永县文化局工程施工单位(乙方): 江永县上甘棠古建筑一期维修工程合同书 工程业主单位:江永县文化局(以下简称甲方)工程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

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介绍一下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我一直以为像福建民居什么的肯定是列在重要古建筑群里面,没想到三大古建筑群都在北方:曲阜孔庙、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为什么长城不算呢…… 这三个我去过两个,就是没去过孔庙。俺来分享一些资料吧,让喜欢古建的朋友们再来领略 一下经典的美! 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祭祀孔子的庙宇,东经116°58’30”----北纬 35°36’42”。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据称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 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 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承德市。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距离北京230公里。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

挖掘大明宫古建筑群特色

挖掘大明宫古建筑群特色 建筑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时代生产力和人们审美情趣结合的产物。 唐代是中国古代建筑成熟时期,这时期的建筑,在继承两汉以来成就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建筑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这个体系由都市建筑、宫殿建筑、佛教建筑等方面组成。就唐代宫殿建筑而言,大明宫、兴庆宫和华清宫最具代表性,有着鲜明且彼此不同的文化特征。 唐大明宫地处唐长安城东北的龙首原前沿,地势高旷。从考古发掘可知:大明宫的平面北部呈梯形,南部呈东西长方形。宫城内除了三座正殿———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外,另外还有门下盛中书盛翰林院、御史台、命妇院等近臣、机要官署建筑。同时唐玄宗还置“左右教坊于蓬莱宫侧”。宫城以丹凤门至紫宸殿为中轴线,中轴线上建有三座主殿,在中轴线两侧建有对称的殿阁楼台。宫城的中部有太液池,太液池周围诸殿是皇帝后妃居住之地。而宫城东西又对称地辟有专门供皇族游赏的园林佳区———内苑。这种建筑组群方式,使大明宫有着明显的建筑分区———即皇帝办公议事的办公区,供皇族居住的居住区以及游乐区。办公区内的宫殿庄重典雅,居住区又沿太液池而建,而游乐区又以园林为主。这种既有区域的明确区分,又构成统一整体的布局,主从分明、左右对称的建筑组群方式,反映了盛唐建筑师独具匠心的设计风采,更体现出我国唐代皇宫建筑以正殿为主而又突出皇宫园林特色的文化特征 。 唐大明宫在平面布局上有着显著特点:三座主殿,把用于皇帝会见外国使节,举行国家庆典等重大活动的场所含元殿建在最前面,其后是日朝宣政殿和常朝紫宸殿,这种排列方式既符合实际需要又能体现封建等级观念;把举行国宴和游乐活动的主殿———麟德殿置于太液池西岸的高旷之地,距左银台门和翰林院仅90多米,这样,既便于参加饮宴的文武百官、皇族贵戚出入,又能突出皇族权威,同时也使饮宴的喧闹之声不影响办公和居祝由此可见大明宫在平面设计上,既体现出封闭性的“空间”艺术布局,也反映出统治者高高在上的统治思想。

中国建筑文化三大特色(李先逵)

中国建筑文化三大特色 李先逵 内容提要 创造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建筑之路,应当认真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华加以汲取。中国建筑文化有三大基本特色,一是深沉高迈的文化哲理,对建筑名称包含强烈文化意义,从哲学高度理解建筑本质,应用阴阳数理哲学表现艺术美学精神,创造独具一格的礼制建筑;二是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坚持以人为出发点的设计原则,亲近人的尺度营造空间环境,注重建筑环境的教化功能,强调建筑组群有机整体性,表现了“院落文化”的群体意识;三是“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人居环境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适应,广泛应用风水学说指导建筑选址规划,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山水城市,崇尚“中和美”的环境美学观,创造了极富特色的自然式中国园林艺术,把“意境美”的追求作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最高审美理想。中国建筑师应加深中国建筑文化修养,融入时代精神创造新的建筑理论。 关键词:中国建筑文化特色理论创新 在当今丰富多采的中国现代建筑创作舞台上,凡严肃的负责的中国建筑师都无不在思考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建筑之路。这是一条艰辛的路。它需要把传之欧美的现代建筑文明同源之本土的传统建筑文化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富于个性特色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随国门打开,当代西方现代建筑各种思潮理论、流派如洪水般涌入,虽然仍需要更深入地熟悉,“食洋”求化,但至今已不觉新鲜了。相反,在“食古”的另一方面,由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对中国文化传统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否定传统文化的余波未尽,暗流潜行,尤其在不少中青年建筑师中,崇洋甚于鉴古。在当今的建筑创作中,之所以欧陆风盛行,盲目模仿、抄袭西方现代建筑风格大行其道,原

因固然复杂,但鄙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研究自己本土历史建筑文化的思想倾向,却是一大重要原因。此外,在如何学习传统建筑文化精神上也存在模糊的观念,认为传统建筑作为一种古典的形式已经过时,提继承发扬传统的创作不能体现时代精神等等。不少对传统理解的片面性在于只看到外表形式的学习,而没有体味到更实质的学习是在对建筑本质内涵的认识。也就是说,对中国建筑传统的认识应该从建筑文化学的观点,从建筑观的高度,从建筑哲学原理的把握上去加以阐释和理解。从这个角度分析,笔者认为相比西方古典建筑文化而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应当有以下这样三大基本特色,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新的审视,以吸取其合理的营养。 一、深沉高迈的文化哲理 从艺术本质来看,建筑艺术如同音乐艺术一样,富于抽象的寓意性,以特有的符号语言表达一定的情绪和感受,所以,它们属于一种象征主义艺术,用这样的象征手法来映射人类的思想意识。如西方古典主义建筑中,用罗马式风格表现庄严,用希腊式风格表现公正等等。虽然其中也反映出一定的文化意义,但较之数千年一以贯之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底蕴来,却是失之浅表。由于中国文化哲学的早熟,使之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灌注和培育则比其它建筑体系显得格外的悠久、自觉、深刻、成熟,因而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文化哲理更加突出,更具普遍性。从宫殿、寺庙建筑直至普通民居、小品园林,莫不充满丰富多姿而又深沉高迈的哲学意识,其建筑形态表象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思维理念、心理结构以及人生观和宇宙观的体验,从而更加深刻地体现着建筑的本质。言其中国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实为历史的验证,绝非夸张之辞。正如英国伟大的哲学家李约瑟博士所指出的,中国建筑精神在于:“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自然不在话下,城乡中不论集中的,或是分布于田庄中的住宅也都经常地出现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这的确颇有见地。 中国建筑文化哲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举其大要可列陈数端。首先,在对建筑的名称上,就可看出强烈的文化意义。如称建筑群中位

四石邮村古建筑简介

四:石邮村古建筑简介 据普查,石邮村现保留有大量古建筑,其中明代民居29栋,面积3750平方米;清代民居17栋,面积2840平方米;明建西位祠堂400平方米;清代东位祠堂300平方米;清代傩神殿140平方米;清代师善堂350平方米;明代古井5口、水塘7口;清代碑记一块;明代牌坊7座(包括遗址);私塾9所。 1、傩神殿:石邮傩舞各种仪式的举办地,面积170 m2。 2、护堡小河:共二条,堡中各有1000米,贯穿石邮东西。 3、吴根应居屋:为清代建筑,一厅四房的砖木结构,占地80m2。 4、孝行坊、贞烈坊、文魁坊、贞元坊、世科第五座牌坊遗址。 5、吴三林厅堂:明代所建三厢进厅堂,面积320 m2,共有房间18间,现由吴三林、吴树林、吴小林、吴六娇、吴万文、吴万武、吴万春、吴学仔、吴根应、吴文林10户村民居住。 6、罗勇厅堂:明朝建,面积150 m2,房间8间,现由黎广辉、罗时弟、罗勇3户村民居住。 7、登隽坊:明朝所立牌坊,现留门楼。 8、西位祠堂:吴氏祠堂,占地400 m2。 9、东西位花寝: 10、新屋里厅堂:清吴廉相公所建,建筑面积640m2,当时共有房间38间,号称“九厢进”厅堂。现经改建为房间22间,由吴泉孙、吴炳泉、吴水泉、吴金泉、吴长泉、吴细贵、吴润泉、唐根根8户村

民居住。 11、“世沐恩光”牌坊:明正德年间所建牌坊。 12、周传福厅堂:为清代一道士先生所建二厢进厅堂,面积为160 m2,共建房间8间,现由周传福、吴学良、罗建其3户村民新建。 13、周助亻女厅堂:明朝所建,面积110 m2,房间4间,现由村民周助亻女、吴求仔居住。 14、七厅堂:建于明朝三厢进厅堂,共有房间14间,面积360 m2,现由吴万贵、吴胜明、吴应传、吴世进、吴世勇五户村民居住。 15、西边巷古井:明朝所建古井,下方上圆,深约7米。 16、曾家厅堂:为清一曾姓郎中所建二厢进厅堂,面积120 m2,房间6间,现无人住。 17、吴求仔厅堂:清代所建二厢进厅堂,面积150 m2,房间10间,现由吴求仔居住。 18、吴保根厅堂:清代所建三厢进厅堂,因多年失修,仅留一偏厅,面积50 m2,现由村民吴茂泉做猪栏。 19、吴飞厅堂:清代所建三厢进厅堂,因第四次反围剿工农红军驻扎石邮村时,被国民党的飞机轰炸,该屋仅留上厅堂,面积120 m2,房间5间,现由吴飞居住。 20、琴城书院:共有清代二栋建筑,一为学堂,一为私塾先生住,面积180 m2,现由吴胜华、吴炳文、吴胜富,吴胜军居住。 21师善堂:清代所建道观,建筑面积350 m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