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盟的智慧城市战略和实践

欧盟的智慧城市战略和实践

欧盟的智慧城市战略和实践
欧盟的智慧城市战略和实践

欧盟的智慧城市战略和实践

欧洲的智慧城市更多关注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交通、医疗、智能建筑等民生领域的作用,希望借助知识共享和低碳战略来实现减排目标,推动城市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智慧城市。

欧盟在其新能源研究投资方案中,为“智慧城市”建设投资110亿欧元,选择25~30个城市发展低碳住宅、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提升能源效率,应对气候变化。这些城市包括哥本哈根、赫尔辛基、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斯德哥尔摩、曼彻斯特等。

欧盟还重点支持未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领域的研究,鼓励城市与企业界伙伴组成团队申请欧盟资助,研究如何整合性地管理城市能源流(energy flows),包括交通、水、垃圾处理、建筑供暖与制冷系统等。

2007年10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区域科学中心、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机构合作,从智慧经济、智慧人群、智慧治理、智慧生活、智慧移动、智慧环境等六个维度,通过一系列要素指标来衡量典型欧洲中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力。据其发布的《欧洲中等城市智慧城市排名》报告,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卢森堡、丹麦的奥胡斯(Aarhus)、芬兰的图尔库(Turku);丹麦和芬兰位居榜单前列的城市较多,城市总体的智慧化程度较高。《欧洲中等城市智慧城市排名》报告还首次正式提出了智慧城市愿景及发展目标。

2009年11月,欧盟提出2011-2015年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信息通信技术与可持续的低碳经济、信息通信技术与研究创新、高速开放的互联网、在线市场与接入创新、国际信息通信技术竞争及其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公共服务和信息通信技术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作用。其构建内容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社会的发展需要由一种绿色的理念指导,这种理念在社会发展中的外在表现就是“可持续性”、“低碳性”、“环境友好性”等;二是信息通信技术在这一发展中应该起的作用,以及如何突破、改进目标应用发展中的瓶颈。

2010年,欧洲各国500 多名市长和代表在欧盟总部签署《市长盟约》,承诺努力节能减排,力争2020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 年的基础上减少20%以上。

2010年5月,欧盟委员会出台《欧洲2020年战略》,将“欧洲数字化议程”确立为欧盟促进经济增长的七大旗舰计划之一,旨在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应用和广泛普及,取得稳定、持续和全面经济增长。同时提出未来三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实现智慧型增长。智慧型增长意味着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强化知识创造和创新,发挥信息技术和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城市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

2011年6月21日,欧盟能源委员公布“欧盟新智慧城市与社区行动”报告(EU's new Smart Cities and Communities Initiative)。报告指出,现在是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最好时机。无论城市还是工业部门,都希望找到综合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便为居民提供清洁、安全与价格合理的能源。

欧洲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比较侧重于某一领域的智能试点应用,并未发布城市的整体规划。以下是欧洲两个智慧城市案例。

(一)斯德哥尔摩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2009年“年度智慧城市”奖获得者。由美国智囊机构“智能社区论坛”颁发的这一奖项表明,该城市在智能交通、宽带部署、创造和维持知识型劳动力的能力、数字包容性、城市创新能力、市场营销与宣传能力等领域均有优秀表现。

2009年,欧盟委员会将斯德哥尔摩命名为欧洲第一个绿色首都。理由是斯德哥尔摩的城市发展整体构想提出,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到2050年成为不依赖矿物燃料的城市。

1.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是智慧斯德哥尔摩最重要的应用领域。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与IBM合作,采用IBM 的流分析技术,从近15000辆出租车驾驶室内的全球定位系统中收集实时信息,帮助斯德哥尔摩改善整体交通和通勤状况。此外,该系统还帮助收集和分析货车、交通流量、运输系统、污染检测、天气信息等数据,从而寻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可靠途径。

斯德哥尔摩2006年开始试用智能交通系统,到2009年交通堵塞降低25%,交通排队所需时间降低50%,城市污染下降15%,新增4万人每天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出租车收入增长10%。

2.优质、均等的基础设施惠及全民

20世纪90年代初,瑞典放开了电信服务市场。斯德哥尔摩市政府于1994年成立了一家名为Stokab的公司,负责建设整个市政区光纤网络。Stokab公司用遍布全市的光纤传输基础设施为相互竞争的400多家运营商提供基础的传输服务,为所有运营商提供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这种模式,使得该市通信成本远低于让运营商各自建立网络的成本。

Stokab建立传输基础设施后,斯德哥尔摩市政府于2007年宣布一项四年内投资7220万美元,开发供市民使用的电子服务的计划。目前该城市已在提供一系列便民的在线服务。

(二)阿姆斯特丹

荷兰阿姆斯特丹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提出了可持续的生活,可持续的工作,可持续的交通,可持续的城市空间四大战略。

1.可持续的生活战略

阿姆斯特丹拥有40万户居民,是荷兰最大的城市。居民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3%。通过智能化的节能技术,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城市居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该市Geuzenveld地区,电网管理者为超过500户家庭安装智能电表和能源反馈显示设备,

促使居民更加关心自家的能源使用情况并学会制定家庭节能方案。这项举措帮助这些家庭节省能源8%以上,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则降低近9%。

2.可持续的工作战略

阿姆斯特可持续的工作战略的内涵在于建立智能化大厦,降低商业工作领域的能源消耗。

位于阿姆斯特丹世贸中心附近、总建筑面积接近4万平米的ITO Tower大厦是可持续工作的示范性、实验性项目。该大厦主要通过智能传感器技术,智能物业管理系统,智能电源插座等智能设备降低工作区能耗,提升绿色能源的使用效率。

3.可持续的交通战略

主要是在港口电站配备电源接口,为传统交通工具提供清洁能源。阿姆斯特丹的Ship To Grid 项目为轿车、公车、卡车、游轮等交通工具提供清洁能源。其中的智能电话支付系统和清洁能源发电体系都是阿市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创新型技术。阿姆斯特丹港口的73个靠岸电站中,现已配备154个电源接口,可为使用电源动力的游船与货船充电。这样可以减少柴汽油和其他不可生能源的使用量,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4.可持续的公共空间战略

2009年6月启动的气候大街(Climate Street)项目,主要是对后勤部门、公共空间和商户进行智能化改造。包括,垃圾运输、回收使用清洁能源车辆,街道照明使用可随行人数量调节的智能照明系统,大量使用太阳能发光设备,为商户安装智能电表和能源反馈装置等。这些技术措施提高了街区的电源使用率,改善了当地的环境,也让很多商户有了节约能源、废物回收的意识。

阿姆斯特丹建设智慧城市的背后,有着担忧当地日益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的诉求。阿姆斯特丹面积219平方公里,仅占荷兰国土面积的0.5%,而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荷兰全国的33%。若按目前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25年,阿姆斯特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每年635万吨,较2006年增长25%以上。通过实施可持续的智慧城市战略,阿姆斯特丹预计可将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635万吨这个基础上降低60%,实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安防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深度应用 刘跃卫

浅谈安防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深度应用刘跃卫 发表时间:2019-11-07T16:50:23.0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作者:刘跃卫1 刘丽2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 1身份证号码:41112319860809XXXX;2身份证号码:41112319880315XXXX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为了破解“城市病”困局,智慧城市应运而生。在国家政策引领和支持下,我国各省市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纵观这几年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可以说相当程度上是由安防系统发展过来的,从城市公共安全防控延伸到交通、环保、医疗、教育、国土治理和监测。可以说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安防。 关键词:安防;大数据;智慧城市 引言 安防大数据作为智慧城市大数据时代的核心基础,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权重最高的大数据类型。服务于“社会安全立体化、行业安全智能化、民生安全常态化”的安防大数据通过各种形式的建设应用已从安全防护角度逐步延伸到了智慧城市大数据安全基础全生命周期中。在目前各地开建的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等项目中,安全感知网络已从常规的前端设备安全互联、后端平台安全边界设计发展到以智能设备物联网感知大数据、人脸识别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应用相切换。由此带来的这些应用现状正越来越凸显安防大数据本身的多维度安全防护之重要性。 1智慧城市下的安防大数据何去何从 视频图像数据是智慧城市数据的重要来源。视频监控系统可视化管理的手段在智慧城市的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其运行过程中产生了的海量数据,随着视频监控摄像机及物联感知设备覆盖广度、密度增大,视频图像及其他物联网数据量呈指数上升。这些数据呈现以下特点: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包括视频、图片等结构化数据以及视频结构化信息、地理位置信息、过车记录、RFID物联网等结构化数据。第三,价值密度极低,但数据价值高。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仅仅是其中一两秒的数据,但从这一两秒的数据里往往能提取到目标对象的行为记录甚至是直观的画面。第四,产生速度极快,一座中型城市一天产生的视频数据就能够达到PB级。在视频监控业务中,当前依然主要依靠人工看视频为主,公安领域曾经轰动全国的周克华案,先后调动逾万警力查看了5000小时视频,海量监控录像回放查找给许多安防监控管理人员带来了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挑战,同时存在错看、漏看的问题。安防大数据已经来临,依靠人眼去检索、查看所有视频图像数据已经不太现实,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视频图像模糊查询、快速检索、精准定位、预测预防,提升视频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效能,是安防大数据的应用方向。 2安防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疑难 2.1数据整合问题 不同来源的大数据,分别存储于相互独立的系统中,将这些数据集中于统一的平台是安防大数据实施的基础性工作,但行业、部门壁垒是最大障碍。即使是公安内部的视频数据,各省、地市也互不相通,想采集集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集中后,如何找到这些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也是难点。 2.2数据挖掘、分析算法的成熟度问题 对于安防数据中最重要的视频数据,对其进行智能视频分析和挖掘是很困难的事情。目前,除了车牌识别、人数统计等算法较为成熟外,对视频进行事件分析、人脸识别、摘要等技术都还没达到大规模的商用水平,这也极大地制约了安防大数据的实施。 2.3时效性问题 安防大数据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现有安防系统内以事后查看、分析为主的数据(特别是视频数据)应用形式,还要增加以事前预警、实时处理,这对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实时性要求很高。这种时效性就决定了视频安防大数据的高运算量、高传输带宽的要求。 2.4信息安全与用户隐私问题 安防行业,特别是公安行业对数据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这也是造成数据的区域隔离的重要原因。同时,在利用安防大数据上,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目前主要采用数据脱敏的办法。当务之急就是将安防数据安全级别需要有明确的分级定义,不能一味强调安全而各自封闭,否则必将导致安防大数据分析成为无源之水。 2.5视频图像数据挖掘的难点 一副图像或者一段视频可以有无数角度的标签属性去描述,什么才是我们需要的属性?这与我们需要得到的目的密切相关,这就需要公安图像侦察人才来归纳总结。识别算法开发难,由于是平面图像,因此特征的识别主要原理就是看图像区域中的轮廓、颜色、纹理与特征库进行比较。但是在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监控角度的摄像头中显示出的轮廓都不相同,因此无法做到识别。大规模数据处理难,即使做到了识别算法,但是如果要通过数据处理服务器的形式对大规模的视频进行结构化处理,这个建造成本巨大,其能源的耗费也不切实际。 3安防大数据驱动智慧城市应用升级 3.1大数据促成智慧城市应用从传统信息化转向情报化 智慧城市除了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往往还要兼顾灾难事故预警、安全生产监控等方面对图像监控的需求,并考虑报警、门禁等配套系统的集成以及与广播系统的联动。所以,智慧城市注定是一个大的数据集合体,对数据的精准分析和高效利用也就至关重要。尤其在平安城市的建设中,事后查看到事前预警已成为公安、交通等各重点行业用户的迫切需求,但长期以来,视频的清晰度以及各项基础、分析技术的发展都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随着高清技术的应用以及IT架构、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依靠大数据分析技术,能从大量非结构化的视频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使事前预警成为现实,使得城市管理者得以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工作。 3.2从单维度应用向多源信息融合应用 安防行业随着视频技术的不断创新,业务模式的不断深入,行业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已不再是视频的简单查看和单一维度数据的检索应用,安防行业逐渐开启了“视频+”时代。大华多维大数据解决方案即以视频提取人、车、物、行为等结构化数据核心,同时融合城市数

2019年智慧城市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19年智慧城市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19年4月

目录 一、行业发展趋势 (3) 1、未来5年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增速将超18% (3) 2、智慧交通已入黄金期 (3) 3、智慧城市投资额面临爆发式增长,“叠加效应”凸显 (4) 4、政策刺激,利好不断 (4) 二、公司发展战略 (5) 1、推动高精度地图的发展 (5) 2、推动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 (5) 3、推广智慧停车业务 (6) 4、开展智慧展馆业务 (6) 5、推动更多智慧城市的项目落地 (7) 三、公司经营计划 (8) 1、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业务 (8) 2、基础测绘业务 (8) 3、智慧城市业务 (9) 四、风险因素 (9) 1、客户集中度风险 (9) 2、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10) 3、子公司管理经营和业绩风险 (11)

一、行业发展趋势 1、未来5年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增速将超18% 近年来,我国一直将智慧城市以及新型智慧城市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进行推进,无论在政策还是在发展规划方面,都给予了相关领域的大力扶持。预计未来在国家“智慧社会”、“数字强国”等战略的引导下,政府、社会资本都在积极进入,新型智慧城市相关领域的建设投资规模还将保持较快增长水平。 据IDC预计,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预计达到208亿美元,同比将增长20.2%,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的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支出市场。同时,据IDC预测,到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投资规模将达到346亿美元,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7%。 2、智慧交通已入黄金期 智慧交通已入黄金期: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指出,2016年至2018年,拟重点推出103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根据已复批的建设计划,到2020年,我国的轨道交通将达到8500公里,意味着“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进入高峰期。 相应地,智能交通将与新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相配合,智慧交通体系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自“十二五规划”以来,智能交通行业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15年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超过700

智慧城市研究的模型构建及方法思考

智慧城市研究的模型构建及方法思考 1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殊性 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底,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1.27%,“十二五”期间还将持续提高,中国将进入城市社会。未来10年~25年的时间将是中国社会整体变迁期,在这期间还将有数亿农村人口迁入城市。这一巨大变迁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从时间进程看,中国城市化率从新中国成立时的10%到2011年超过50%,第一阶段的发展(从10%到20%)花了约50年,到1998年达到30%;而近十几年实现了第二段的发展(从30%到50%),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而且还在继续。这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与安全、城市规划和管理等提出了严峻挑战。从空间形态看,千万人口级超大城市快速崛起,除直辖市以外,广州、深圳、苏州、成都、哈尔滨等均已超过1000万人口。北京、上海、同城的广佛将发展成3000万人口的城市。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巨型城市群成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广东省在成为全球工厂的过程中,也成为全国人口最多和城市社会问题最复杂、最尖锐的省份。 一方面,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持续的快速工业化,其进程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时代类似,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问题表征也相似;另一方面,中国的工业化是与全球化、信息化交织发展的,与欧美国家从工业社会经信息技术革命进入后工业社会相比较,有着不尽相同的特殊性。我国工业化快于城市化的问题特征显著。在数量上走入城市社会的中国,将带着尚未解决的一系列城乡问题,继续面对更多、更严峻的新问题,不断走向更深刻的变革之路。一个美好的城市一定是生态良好的城市,它既包括自然的生态,也包括人文的生态。规划师们有必要结合资源条件紧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殊性,信息化、全球化等背景特殊性做深刻的思考。 2 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全球普遍的信息化浪潮,也是发达国家进入服务业主导的后工业社会的主要动力。信息化使人与人的联系越来越依赖于电子通信和因特网,减少面对面的接触需求,进而降低空间集中的必须性,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形态的网络化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城市自然空间的地理、物理限制已经被彻底打破,人们的虚拟活动也不再受国家和城市边界的限制,城市空间与时间出现分离,城市的等级结构转向节点特征的网络结构。同时,通讯技术

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

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 ——专访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 专委会副主任、知名信息化专家王汝林 文/《中国信息界》记者李卫忠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一股挡不住的热流。在这种快速发展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刊记者就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对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委会副主任、知名信息化专家王汝林进行了采访。 本刊记者: 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发展现状与水平? 王汝林: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我国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战略选择,更是提升我国城市载体功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要求的有效措施。 智慧城市的建设,符合十八大关于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决策,顺应了人民群众要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新要求,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所指出的那样:“智慧城市的一个检验标准,就是要让老百姓感受到城市更有智慧,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生活。”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6月,全国310多个地级市、150多个县级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170多个地级市、40多个

县级市完成了数字城市建设并投入使用,全国累计开发了设计国土、规划、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两千多个应用系统,这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精细化程度。在此基础上,全国已有95% 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 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约230 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设智慧城市,计划投资规模近万亿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确定并公布了共计193个智慧城市区、镇试点名单。 至于你问到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水平,我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建设处在起步期、效果处在探索期和价值处在开发期。所以说智慧城市建设任重道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当前智慧城市发展实际来看,由于人们对于智慧城市的认识不一致,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对智慧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的看法往往不同。智慧城市犹如一个泥团,在不同人手里会被捏成肥瘦不一的泥人。本刊记者: 请您谈谈城镇化进程中的哪些问题可以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解决? 王汝林: 这个问题涉及到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应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当前,理论界鲜有研究,政策上也还缺乏衔接和协调。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广乾研究员所指出的:“这可以说是国家战略层面的一个缺陷”。 由于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不清晰,缺乏一个明白的边界和理性的解析,因此,极易造成重复开发、重复建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单志广 一、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持续迅猛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就相继启动和开展了智慧城市相关建设行动。2008年11月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的概念,进一步激发了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外在建的智慧城市数量大约有200个。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于2000年启动了“智能城市”建设;新加坡于2006年启动“智慧国2015计划”;韩国在2006年确立了u-Korea 政策并提出了u-City计划,首尔、釜山、仁川等6个地区已成为u-city示范区;日本2009年推出“i-Japan战略2015”,2010年启动了横滨市、丰田市、京都市和北九州市等四个试点;2009年美国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2010年10月澳大利亚政府启动了“Smart Grid,Smart City”示范工程,等等。目前,国外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以技术试验、区域小范围或城市局部地区试点、行业特色应用为主,其中欧盟与东亚的智慧城市进展较快。欧洲的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在构建绿色低碳的城市环境以及交通、医疗等民生服务领域

的作用。日本、韩国在数字化城市(e-city)和泛在城市(u-city)概念的基础上发展了智慧城市(i-city)的内涵。建设智慧城市已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改进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宽带化、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和发展,全国各地也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很多城市都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并着手开始规划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2月底,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数量多达150多个,初步估算投资规模将超过一万亿元。其中,在2012政府工作报告或者“十二五”规划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共41个,副省级城市10个,直辖市中除重庆之外,北京、上海、天津均提出了智慧城市相关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在41个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级以上城市中,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所占数量比重较高,同时,中部的武汉城市群、长株潭经济圈等也积极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从这41个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有35个城市人均GDP在4000美元以上,其中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的城市有19个。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和信息化水平先进城市的发展共识,已成为众多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发展智慧城市的战略意义

我眼中的智慧课堂

我眼中得智慧课堂 本学期我校进行了大胆得教学改革,全面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一步步得模仿、探索实践中,我对智慧课堂有了进一步得认识,我眼中得数学智慧课堂应当就是这样得: 智慧课堂应就是快乐得课堂,鲜活得素材,生动得课件,平等得对话,多元得评价,会使学生迈步在愉快得求知道路上。 智慧课堂应就是活动得课堂,独具匠心得教学活动,将引领着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不断体验着数学知识得神奇魅力。 智慧课堂应就是生活得课堂,以多彩得生活为学习背景,用真实得问题激起学习欲望,让学生走进生活,体会“生活就就是数学,数学就就是生活”。 智慧课堂应当就是反思得课堂,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就是开启智慧得金钥匙。智慧课堂应适时引导学生反思解决问题得策略,反思数学思想方法,反思“错误”得原因,从而优化思维能力,养成良好得思考习惯,提高用数学分析研究与解决问题能力. 智慧得课堂应当就是合作得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就是课堂得命脉,要营造平等、民主、与谐、轻松得课堂气氛,给学生搭建自主合作学习得平台,莫再让她们“戴着镣铐跳舞”。让她们明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勇于交流,勇于展示,共同成长。教师当好帮助者、引导者,发动机,助燃器,为她们“推波助澜”. 反思我得数学课堂,孩子们能真正沉浸在愉快得学习氛围里么?一个多月以来,借着智慧课堂教学得东风,大部分孩子在小组活动中展示自己,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积极展示个性,展示风采.从她们亮晶晶得双眸里,从她们高举得小手上,从她们自信得神态上,从她们红扑扑得小脸上,我瞧到了快乐与满足,我也从她们得快乐里找到了自己得快乐! 但就是,不能否定,还有部分孩子得基础很差,对数学得兴趣不浓,数学领悟能力也不强,她们能真正地体会到数学得乐趣吗?她们能真正融入智慧课堂中来么?她们会不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只有大胆得往前走,并坚实得走好每一步,才能寻求到答案。让每个孩子都能真正享受到学习得快乐,就是智慧课堂教学得不懈追求! 一、树立新得教学理念 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师角色—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导演、教练、裁判、心理医生、辅导专家). 3、学生角色—课堂主角、学习主人、探究者。

智慧城市研究之二——数据中心专题

智慧城市研究之二——数据中心专题 电科智能研究院 2014年11月 (一)说明 继《“智慧城市”的剖析——概念、政策及演进》之后,专题研究数据中心。 选择数据中心,而非原先设定的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形态,源自市场的需求和管理者的思考。数据中心能把抽象的智慧城市具体化,是智慧政务、智能交通、智慧水务、智慧医疗等的枢纽所在,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落地所在。 在前一篇中,关键厘清了信息化与智慧城市的历史衔接,提出了“金字工程”后的“智慧工程”的观察与分析。本篇拟解决的主题分为“一面一点”,“面”上宏观观察智慧城市进展、解析数据中心形态,“点”上挖掘中心技术关键项。前者不求全面但求准确,后者则在阐述深度上拿捏分寸。 此为专题研究,而非技术方案。章节安排如下:

(二)智慧城市的进展 从最新政策、典型公司、国外思路、数据中心四个角度展开。 1.最新政策 2014年8月29日,发改委联合科技部、公安部、交通部、住建部等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迄今为止最明确、最具体的指导意见。在上篇分析中提出的金字工程与智慧工程的衔接问题得到政策面的破解,初步构筑了金字工程与智慧工程的桥梁,为信息化1.0向2.0的跨越提供了初步支撑。 一定程度上,这是地方争抢效应的结果。在整合了各行业主管部门力量后,预计高层还会陆续出台更具体的规范政策。原住建部等单独的行业试点示范预计将会被整合。地方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路径会得到一定的引导。 目前,智慧城市的责任主体还是地方政府,具体牵头是各地信息化主管部门,高层则以部际协调机构进行宏观指导并控制补贴资金,部分业内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并先期开拓市场。 虽然地方政府是建设主体,但不具备全部资源。只有在擅长各业务条块的公司协助下,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中,方能逐步走向成熟! 2.典型公司 当前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公司众多,原各信息化从业公司全可归属其中。值得跟踪关注的领先公司包括:中兴通信、易华录、中国电信、中国电科、阿里巴巴、华为等等。具体介绍及分析此处不详细展开。 反观自身,主攻方向选择了“大交通”。这或许想通过“行业属性”增强竞争力。行业属性当然重要,没有行业积累,谈不上其他。但信息才是当前行业建设的牛鼻子,交通应站在“信息”之上。或许是考虑云化的冲击下,信息系统集

智慧城市发展论文

中小型智慧城市建设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为基础,包含了众多领域,各个领域之间有机互联,互为整体,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如火如荼,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多种举措稳步推进。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医疗系统智能电网发展前景 一、发展背景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公布,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智慧发展、五化融合。2014年8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八部委文件精神,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以人为本,务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突出为民、便民、惠民,推动创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向城市居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避免重建设、轻实效,使公众分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二)因地制宜,科学有序。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城市地理区位、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产业特色、信息

化基础等,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综合条件较好的区域或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不断总结经验,再逐步扩大建设范围和领域,有序推动智慧城市发展,避免贪大求全、重复建设。 (三)整合资源,统筹协调。进一步依托云计算中心及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等系统性软硬件设施,整合政企各方现有的软硬件资源,统筹协调,减少不必要的资源重复及浪费,不断优化流程,提升效率。 (四)市场为主,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管理方式、推进模式和保障机制。鼓励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注重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投资和运营,杜绝政府大包大揽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五)可管可控,确保安全。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落实责任机制,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和保护个人信息的力度,加强要害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确保安全可控。 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发展智慧城市的战略

我国发展智慧城市的战略 从技术战略角度看待智慧城市,城市化如何与信息化互动发展与协同,已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热点问题。从技术战略角度看,目前正进入“智慧城市”试点的前夕,我国必须紧跟技术发展的轨迹以免落后和被淘汰。 第一,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信息化、电子政务、三网融合、物联网、低碳生活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下一个目标。 信息化与互联网正在改变城市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运行模式、物质文化生活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正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潮流。随着近期城市化和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正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障碍,需要跨越式地提高城市发展的创新性、有序性和持续性。如果说目前的互联网、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只是部分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那么智慧城市建设将在更大程度上、更宽范围内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是智慧城市的固有属性决定的。未来若干年,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规格、档次将在互联网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有这些都呼唤“智慧城市”的出现,这使得它同时成为“信息化”、“电子政务”、“三网融合”、“物联网”、“低碳生活”建设的下一个目标。 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突破口,是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决定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温总理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要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智慧城市建设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成长的一个重要发展契机,将会带动一大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把这一主题列为培育和发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范畴,将会使国家和民众都受益,堪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对于宏观经济而言,将促进产业链升级和提高获利能力,催生出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银行、智慧电网、智慧政府、智慧学校、智慧农业、智慧环保、智慧建筑和跨行业智慧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直接拉动作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扩大内需、拉动出口增长堪称是一匹黑马。据有关专家预测,相关产业可带动至少1万亿的消费,为我国GDP 带来新的增长点。 第三,由智慧城市所推动的智能产业及其网络虚拟空间的兴起,为我国在城市基础设施之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更为后续新兴产业创造了条件,必将引发智能产业的升级。IBM智慧地球战略已被多数美国人接受,被认为与当时克林顿政府利用互联网革命把美国带出经济低谷具有许多共同之处。IBM的“智慧地球”宣言和各发达国家的布局,或许已经拉开了这场跨越式发展的序幕。如果我们不缜密考虑、认真对待,不在智能产业兴起之际夺得先机,很可能由互联网产品的消费者再次沦为智慧城市相关技术的消费者,再次处于被动局面。 第四,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条件。我国正处在信息化和城市化的大发展时期,已拥有年总产量超过20亿只(5000多种品种规格)

浅谈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谈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16-01-04T14:26:59.4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作者:任凤梅 [导读] 新疆印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做好我国现阶段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工作,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提升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任凤梅 新疆印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逐渐成为区域政府有关部门较为关注的问题。所谓的智慧城市是在智能城市和数字城市之后的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状态,也是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城镇化深度结合的产物。智慧城市的发展对于变革居民生活方式、转型城市经济、社会管理以及环境保护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但是,受到各种发展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活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选择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发展水平,为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智慧城市;发展建设;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已经经历了信息城市和数字城市等阶段,并朝着智慧化城市迈进。但是,智慧城市的发展作为较为复杂的一项工程,属于更新发展理念、革新信息技术、创新建设以及管理模式等。[1]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较多的难点。做好我国现阶段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工作,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提升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分析 (一)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从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来分析,智慧城市属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创新产物,也是以物联网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对城市经济、自然以及社会系统实施智能化改造的成果,主要表现为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融合。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能够通过高新技术和技术创新来实现。进行智慧城市的发展能够保证高技术产业规模得以壮大,逐渐提升这种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2]而且智慧技术对于一个城市的服务业和工业发展也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从而保证传统企业的组织、技术以及服务模式都能够实现创新发展,以较大的限度来提升传统企业的发展生产力,保证城市经济从“人口、经济红利”转变成通过“信息和知识实现创新发展”的大方向。 (二)贯彻并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要想保证经济社会实现永续发展,就要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城市经济朝着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以及低碳发展方向迈进,从而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主要的地位,将其融入到经济建设之中,从根本上促进生产空间高效集约、生活空间适度宜居。贯彻并落实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以及低碳发展的本质所在就是要尽可能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转变为资源友好型、环境节约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是以3S、物联网以及云计算作为核心技术支撑,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会带动区域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空间,还能够引导信息和软件服务业、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以及经济增长点。 二、我国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属于较为系统、复杂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能够发挥出政府所具有的先导作用,从而能够达到规划统一、循序渐进的发展目的。还要能够引导技术、资金以及人才等要素实现有效配置。受到市场竞争机制、成本预算约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建设效率相对低下。[3]而且社会群众对于智慧城市的发展内涵特征、战略意图的理解存在偏差,从而导致在实际建设中存在“过度重视项目、建设、模仿,轻视规划、应用、研发”等问题。“信息孤岛”要想能够实现整合,存在较大的难度,单纯地通过技术手段来进行城市治理难以实现。 1、传统建设思路影响严重 我国过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都是由政府部门引导下开展,相关部门通过建设工程设计来取代艺术设计,这种现象必然导致当前城市建设出现“过度统一”的局面。智慧城市建设属于创造性的发展层面,在全球范围之内都缺少可以参照的模式。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很容易出现继续使用传统建设思路和建设经验的现象,导致发展路径过度依赖,让城市的发展以及创新受到约束,从而诱发智慧城市的建设出现功能重复、大同小异、城市之间难以形成互补关系。 2、缺乏市场导向引导 个别地方政府过度追求智慧城市发展的形象以及政绩效益,希望通过巨资来购买信息量化效果显著的基础设备,通过产品技术所具有的领先性来凸显项目建设所具有的成效,但是,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市场发展的需求,让群众普及推广以及应用开发受到影响。配套制度和设施的缺位导致一些在本市具有发展前景的智慧城市项目不具有实际意义,设备无法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而且,传感器标签、物联网产品等产物成本相对较高,导致智慧应用难以实现进一步推广。在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不断提升的影响下,先进设备的使用周期逐渐缩短、更新速度开始提升,市场需求若得不到重视,必然导致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相对较低。 3、缺乏自主研发能力 要想实现智慧城市的顺利建设,就要能够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产物的支撑。但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领域中,我国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对外技术依存度相对较高,很多关键核心技术的都掌握在他国手中。一些智慧技术的研发周期相对较长、投入资金较多、风险较好,从而导致抄袭和模仿成为很多企业选择的发展技术路线。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对我国自出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产生负面影响,让相关产品和技术面临着较多的安全漏洞,导致我国现阶段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较多的挑战。 (二)智慧城市发展措施 1、以满足市场需求作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 市场需求作为推动智慧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有关部门要能够充分重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利用自由竞争、价格杠杆等方式来创造个性化、多样化的应用市场,并且推动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4]首先,要能够确定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发展中的定位,并且从根本上处理好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关系。政府有关部门要能够从根本上摆脱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不良思想,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发展机制来引导智慧城市建设来满足需求发展;其次,还要能够强化企业在市场发展中主体地位,并引导企业参与到智慧项

智慧城市研究

目录 一、概念 (2) 二、理念起源 (3) 三、特征 (4) 四、发展 (5) 五、平台技术 (6) 参考文献 (6)

一、概念 智慧城市(英语:Smart City)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意念,集成城市的组成系统和服务,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关于智慧城市的具体定义比较广泛,目前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同的定义是,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强调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的方法论应用,构建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城市可持续创新生态。 智慧城市通过在人力和社会资本,以及在交通和信息通讯基础设置上的投资来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和高生活质量,并且通过参与式的管理对上面的资源及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一些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城市也越来越突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比如欧盟启动了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的Living Lab计划,致力于围绕市民需求将城市建设为各方共同参与的开放创新空间,比如维也纳大学对城市体系评价的

六个指标,即智慧的经济、智慧的运输业、智慧的环境、智慧的居民、智慧的生活和智慧的管理等六个方面。[1]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信息技术、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热点问题。 二、理念起源 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源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这一理念,此前类似的概念还有数字城市等。2008年11月,恰逢2007年-2012年环球金融危机伊始,IBM在美国纽约发布的《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主题报告所提出的“智慧地球”,即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 具体地说,“智慧”的理念就是透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的状态,通过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交通系统、建筑物和油气管道等生产生活系统的各种物体中,使其形成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相联,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集成,而后透过超级电脑和云计算将物联网集成起来,即可实现。此后这一理念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并作为应对金融海啸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发展智慧城市被认为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 基于国际上的智慧城市研究和实践,“智慧”的理念被解读为不仅仅是智能,即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在于人体智慧的充分参与。推动智慧城市形成的两股力量,一是以

智慧课堂实施方案

九中智慧课堂实施细则 一、前言 为了解决制约教学改革的瓶颈问题,加快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保证课改工作顺利通 过深水区,引领我校课堂在信息化全新环境下走向服务学生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实现让教育充满智慧,课堂充满活力,学习充满兴趣的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人 格成长,做有思想、有灵魂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特色学校。经广泛学习、研究、论证,学校决定 实施构建智慧课堂实践探索活动,特制定实施细则。 二、课堂现状分析 自2009年我市实施区域课堂教学改革以来,九中以课改先行者的姿态始终致力于课堂的创新 实践。先后经历了统一模式,整体推进和实施多元模式,构建自主课堂等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以自 学为前提,以小组为单位,以展示为核心,以导学案为线路图,以评价为手段,以交流为平台。通过 独学、对学、群学,实现了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使得“自主、合作、探究”成为 一种新的常态。尤其是经过2012年全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现场会和2013年全省课堂教学改革博览会的现场展示活动,我校的课改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师生的课堂表现得到了省市领导、专家和市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中国教师报》、《黑龙江日报》、《今日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多家媒体相继报道我校课改工作,在龙江大地引发了广泛关注。但是当课改走进深水区,我们的课 堂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学生的自主学习还处在比较低的层次上,学生深度学习活动还缺乏丰富的学习 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个性化学 习体现不明显,师生互动的信息渠道不够畅通。随着我校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课堂上各种信息基 础设施、高速的网络环境的建成以及丰富的学习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我校成为了 可能,也为新课堂建设创造了全新的、现代的环境,一场新的、更大的课堂革命正在九中人的心中孕育、成长。 三、指导思想 智慧课堂是我校实施智慧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基于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教师利 用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创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 学生智慧学习为目标,以智慧课堂建设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1

智慧政府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智慧政府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不断推动时代进步与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催生着新的信息科技革命。目前,全球信息技术创新持续加快,以云计算、云存储为代表的新兴网络技术正在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大潮;物联网技术在促进各单元互联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加广泛的信息量,知识经济进一步凸显,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范围深入城市管理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国正处于在全球信息化进程中从被动应对向自主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信息基础设施已较完备,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各级政府纷纷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升到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给予人才、资金、行政协调上的支持。由此判断,我国已经具备在以物联网等为特征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中争得发展机遇的实力,应科学谋划、抢前布局,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以信息化、智慧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一、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在上次互联网热潮中,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具体到区域的信息化建设,即是数字城市。可以认为数字城市的核心是用当时可提供的数字化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并且统一处理城市各方面信息。它为调控、监管、预测城市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而且描述了城市今后的发展方向。武汉市最早在我国提出建设数字城市,西安、北京等城市进行了这方面的建设。 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为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全面物联和有效整合创造了条件,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相继提出建设“智慧国家”、“智慧城市”、“智慧新区”的发展战略。新加坡提出到2015年建成“智慧国”的计划。深圳要打造“智慧深圳”,浦东新区提出建设“智慧浦东”,滨海新区提出“建设智慧新区”任务,武汉、沈阳、宁波等地也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 二、智慧城市分析框架 按照智慧城市一般概念,可将其建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基础设施、智慧政府、智慧经济与智慧社会。 信息化首先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发展首先要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骨干光纤、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实施三网融合等信息资源整合,以点到面推进传感器布局,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向智慧化的转变。 智慧政府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抓手。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高效电子政务系统,逐步形成统一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数据库系统与信息网络平台,提高政府信息的利用水平和政策科学制订水平,促进城市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 智慧经济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实体。要跟踪信息化最新技术,掌握物联网、第二代互联网等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先进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得出完整技术图谱,突破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物联网等新技术对新区工业、服务业、农业的渗透与带动升级。 智慧社会建设是智慧城市的落脚点。在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推广使用物联网等技术,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的智慧化管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便利程度。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向智慧化发展的前提与条件,所谓的经济智慧化更多涉及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以及由此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与升级,智慧社会是信息技术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而智慧政府建设则对上述三方面都有涉及,并且是政府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建设好智慧政府,可以确定城市未来发展方面,带动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以政府采购等手段直接促进智慧经济发展,以规划或实施方案等方式引导微观经济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 国外现状 国外智慧城市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新加坡首次提出“智慧岛”计划,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快速地发展,社会水平不断进步,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智慧城市建设。21世纪初期,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均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实践,全球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其中,欧洲和亚洲是智慧城市建设开展较为积极的地区。

国内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的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42.99%上升至2015年的56.1%。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每年还将有1000多万人口进入城市。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城市病”,城市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的矛盾不断突出。如何解决城市发展的突出矛盾,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不断深化城市功能以提高利用效率成为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重大难题,而城市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的重要方式。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结合的最佳模式,将充分发挥产业辐射作用,带动整个经济的转型。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萌芽期和推进期。2010年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节点,在此之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处于萌芽阶段。继2010年宁波市在政府的全面推动下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其他城市纷纷效仿,智慧城市在我国的建设风生水起,不少城市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甚至有些地区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武汉、株洲、佛山等。截止2016年初,全国已经有597个智慧城市相关试点。 2016年,我国将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等八大技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主要方向。“十三五”期间,26部委将共推100各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 根据《2015年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我国智慧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有:无锡、上海、北京、杭州、宁波、深圳、珠海、佛山、厦门、广州等。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市整体智慧化程度较低,建设能力及落地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中智慧城市的建设也表现出区域差异,华南地区与华东地区发展良好,而东北、西北、西南等相对偏远区域,发展较为落后。智慧城市在各省份、各领域的发展也不尽相同。 中投顾问的《2016-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研究表明,如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全面展开,推进速度较快的已进入建设阶段,其它城市也开始进行规划与设计等。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有的城市可能需要2-3年时间,而有的城市可能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但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当前,我国正在通过“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