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2017—2018高三联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广州市2017—2018高三联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广州市2017—2018高三联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广州市2017—2018高三联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广州市2017— 2018高三联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 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回答 1――2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据此完成3―― 4题。

A. 山顶昼雨多 B .河谷盆地夜雨多

C.河谷盆地昼雨多

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4.造成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热力环流

B.太阳辐射

C.植被状况

D.地形起伏 50公里,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

A.地下水 B .海水 C

7?图中新月形沙丘( )

A.缓坡大致朝向东方 B C.陡坡风力大于缓坡 D

D .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

地 )

.河流水 D .雨水 ? 1-4月移动速度快 ?缓坡降水多于陡坡

我国南方某市(纬度约21.5 ° N )的小黄家准备在某楼盘中间位置买房,楼高

42米,楼层高3米,楼间距30米,楼 后有一停车场。完成 8—— 9题。

E 北

43 M

30* 7.小黄的爷爷不想买太高的楼层 甲 乙

T ,又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 ,那么小黄家最好买(

A.2楼

B.5 楼

C.8 楼 8.小黄的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个停车位 ,现在只有

D.10 楼

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 ,最好选择( A.甲车位 B. 乙车位 C. 丙车位 D. 丁车位 F 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

图”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

伸 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读图回答 5――7题。 5?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 )

A.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 B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

C.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地表 6?图中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停车

14. 该大陆是( )

A.非洲大陆

B. 亚欧大陆

C. 南美大陆 15. 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 地形 C. 洋流10——

11

A.甲一①、乙一② B .甲 一③、乙一②

C.甲一②、乙一③ D .甲一②、乙 一①

11. 造成甲、乙两地一

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

12. 甲地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处于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

B. 位于西高止山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C.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少

D.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多

13. 图中①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1月均温,②表示11?4月降水量,③表示

7月均温

,

D. 澳大利亚大陆

D. 纬度位置

下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下右图为“风力统计曲线图”,其中两条对应左图中甲、乙两地,读图完成 题。 10.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读印度半岛东西向自然带剖面图,回答 12―― 13题。

F 图为沿某大陆34°纬线所做的气候要素变化曲线(①表示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 1、2、3、4、5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年代由老到新。据图完成 17题。

1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地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B. 该地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

C. 该地地貌主要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

D. 该地的地质构造为:甲处是背斜,乙处是向斜

17 ?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

A.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图示意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数 (0 ——14岁)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

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据此回答 18―― 19题。

下图示意1982―― 2006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水平区域分异特征。其中I 、川为植被指数上升区,H 为植 被指数稳定区,"为植被指数下降区。据此完成 20―― 21题。

20. n 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 )

A.荒漠、草原

B. 森林、草原

C.山地针叶林

D. 针阔混交林

21. 川区域植被增加主要因为( )

A.生态退耕

B.人口外迁

C.冰雪融水增加

D. 降水显著增加

16 15岁一

18. 在人口红利期,我国( )

A.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大 B C.人口增长缓慢,抚养比下降 D 19. 进入人口负债期,我国应( )

.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 ?

老龄化严重,就业比上升

①适时调整生育政策 ②渐进式推迟退休年龄

③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F 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

22. 据图分析得出()

A.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大豆加工

B.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

C.该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冬季 洞里萨湖走东南亚最大淡水湖,通过东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走湄公河的天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 1 万平方千米以上,平均水深在

10米以上。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船舶吃水 4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达湖区周围的 各省省会。据此回答 23――24题。

mm ? tr

轟 23 ?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湄公河的水位 B ?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不发生变化 C.洞里萨河终年流向大致是西北一东南 D ?该地区通航最佳时间是 11月一一次年4月 24.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船舶吃水 4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达湖区周围的各省省会。通航最佳时间是 A.全年 B . 1?6月 C 下图为某地锋面气旋示意图,据此完成 25 5?10月 26题。 11月?次年4月 £例

2山豚

I r_ ■ ■ ■ M ■ rw F3 ■ -11

25. 此时( ) A.甲丙两地多阴雨天

B C.丙丁两地气流上升 D 26. 甲地当前的风向可能为( ①东北风 ②西北风 ③东南风

A.①② B .③④ C .乙地气温高于甲地 .丁地风力大于乙地 ④西南风 .①③ D .②④

22题。

aoo

TOO

Ano

soo

4CO

wo

200

LOO o

S S 7 H 9 10 11 12 (J|)

30.造成图中滇池古湖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信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 .地质运动和地貌变化

C.湖泊富营养化,污染严重 D .降水和径流的季节性变化

近年来,漂流逐渐受到人们尤其是热衷户外运动的年轻人的青睐。图是安徽南部皮筏漂 31 .皮筏漂流( )

A.方向为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B .速度约为6千米/小时

C.落差约为150米 D .起点到丙附近河段水位逐渐降低

32. 据图分析该河段适合发展漂流的有利条件有( )

A.河流水量大,水流平缓 B .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C.结冰期短,大多数时间可漂流 D .位于山区,没有洪涝灾害

F 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 27——28

题。

海拔G 心 弓750

5 S00

6 250 S 000 A 7fi0

M S(X)

____ 4

IOO 经度CE) 28 30 32 34 36蚌度

5 f>00

5蛊旳

s non

海拔Cm ) □观iffi 们 ------ 变化J Q 养

27.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

A.自北向南增高 B ?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 ?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28.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 .降水 C .热量 D .坡向

滇池是云贵高原上一个呈南北向断裂作用形成的湖泊, 其中10米、100米古湖岸线分别指高于现代湖岸线 历史上其湖岸线发生明显变迁。

10、100米的古湖岸线。读图回答

图是滇池湖岸线变迁示意图, 29——30题。 29.通过湖岸线的对比可以推断

1⑷米古汹岸

10

100米古湖岸线以内

A.东岸坡度大于西岸 C.湖西岸径流速度较快 B .古城海拔高于呈贡

D .湖西岸降水量较小

土闍貝::1!帕g 月冷 it S|1 — 1 -1 立 口 f t !-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