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通信技术考试试题2.(DOC)电子教案

现代通信技术考试试题2.(DOC)电子教案

现代通信技术考试试题2.(DOC)电子教案
现代通信技术考试试题2.(DOC)电子教案

现代通信技术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15.国际电信联盟的英文缩写是( C )。

A.IEEE B.ISO C.ITU D.IEC

1.16.下列( C )不属于有线通信。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红外线D.光纤

1.17.通信网上数字信号传输速率用( E )来表示,模拟信号传输速率用

( C )来表示。

A.bit B.byte C.Hz D.dB E.bit/s F.byte/s G.volt/s 1.18.光纤通信( C )的特点正适应高速率、大容量数字通信的要求。

A.呼损率低B.覆盖能力强C.传输频带宽D.天线增益高2.21.PCM30/32基群方式属于( B )。

A.FDM B.TDM C.WDM D.SDM

2.22.在30/32路PCM中,一复帧有( D )帧,一帧有( B )路时隙,

其中话路时隙有( A )路。

A.30 B.32 C.18 D.16 E.14 F.12

2.23.在30/32路PCM中,每帧的时间为( B )us,每个路时隙的时间为( C )

us,每个位时隙为( E )us。

A.100 B.125 C.3.9 D.3.125 E.0.488 F.0.39

2.24.在时分复用通信中,在接收端产生与接收码元的时钟频率和相位一致的时

钟脉冲序列的过程称为( A )。

A.位同步B.载波同步C.帧同步D.群同步

2.25.在正交调幅(QAM)中,载波信号的( A )和相位被改变。

A.振幅B.频率C.比特率D.波特率

2.26.检错法中,为了检验多位差错,最精确、最常用的的检错技术码是( D )。

A.奇偶校验码B.方阵码C.恒比码D.循环冗余校验码3.19.电话网采用的是( A )交换方式。

A.电路B.报文C.分组D.信元

3.20.在数字交换网中,任一输入线和任一输出线之间的交换是( B )。

A.时分交换B.空分交换C.频分交换D.波分交换

3.21.在话路设备中,( B )完成话务量集中的任务。

A.用户电路B.用户集线器C.数字用户电路D.信号设备3.22.智能网的基本思想是( C )。

A.实现标准通信B.网络功能模块化

C.业务控制和交换分离D.有效利用现有网络资源

3.23.用ATM构成的网络,采用( B )的形式。

A.电传输,电交换B.光传输,电交换

C.电传输,光交换D.光传输,光交换

4.25.LAN通过FR网络在网络层处的互联采用( D );LAN通过FR网络

在数据链路层的互联采用( C );

A.帧中继终端B.帧中继装/拆设备C.网桥D.路由器

4.26.( C )协议是Internet的基础与核心。

A.PPP B.MPOA C.TCP/IP D.SIP 4.27.TCP/IP的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 D )。

A.第7层B.第6层C.第6-7层D.第5-7层

4.28.若IP地址为202.38.249.17,则属于( C )类地址。

A.A B.B C.C D.D E.E

4.29.IPv6将IP的地址空间扩展到了( D )位,有效地解决了IPv4地址空

间被迅速耗尽的问题。

A.32 B.64 C.96 D.128

5.19.微波是频率在( C )范围内的电磁波。

A.3MHz-3GHz B.30MHz-30GHz

C.300MHz-300GHz D.3-3000GHz

5.20.目前,远距离越洋通信和电视转播大都采用( C )通信系统。

A.异步卫星B.准同步卫星C.静止卫星

5.21.卫星通信的多址方式是在( D )信道上复用的。

A.基带B.频带C.群带D.射频

5.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无线固定接入的是( D )。

A.多路多点分配业务B.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C.直播卫星系统D.无线寻呼系统

二.填空题

1.11.按传输信道,可将通信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种。

1.12.衡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指标是(有效性)和(可靠性)。

1.13.数字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具体用(误码率)和(误比特率)表述。

1.14.根据噪声在信道中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加性噪声)和(乘性噪声)

两类。

2.27.在数字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信号也会受噪声干扰,当信噪比恶化到一定程

度时,应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再生中继)的方法除去噪声,从而实现

长距离高质量传输。

2.28.采用均匀量化存在一些缺点:如编码位数多,加大了编码复杂性,且使率

提高,对信道有更高的要求,此外还会造成(大信号)信噪比有余,而(小信号)信噪比不足。

3.24.本地电话网的端局与长途出口局之间,一般以(星型)网结构连接。

而不同地区的长途局之间,以(网状)网结构连接。

3.25.ATM传递方式以(信元)为单位,采用(异步时分)复用方式。

3.26.ATM交换结构应具有(空分交换)、(信头变换)和排队3项基

本功能。

5.23.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受点的信号一般是直射波、(反射波)、(绕

射波)、散射波和地表面波的合成波。

5.24.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取决于(收发天线架设的高度)。

5.25.在工程上,通常以大地作为参考标准平面,把磁场方向与大地平面相平行

的电磁波称为(水平)极化波。

5.26.卫星通信多址方式中包括FDMA、TDMA、(CDMA )和(SDMA )

4种方式。

三.名词解释题

四.解答题

1.2. 简述点对点通信系统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点对点通信的基本模型包括: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受信者。

信息源:把代传输的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发送设备: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信道:传递信息的通道;

接收设备:把从信道上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信息接收者可以接收的信息;

受信者:将复原的原始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

1.3.简述现代通信系统模型功能中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现代通信系统的功能模型有:(1)接入功能模块、(2)传输功能模块、

(3)控制功能模块、(4)应用功能模块。

(1)接入功能模块:将消息数字化并变换为适于网络传输的信号,即进行信源编码;

(2)传输功能模块:将接入的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变为适于传输的信号形式;

(3)控制功能模块:由信令网、交换设备和路由器等组成,完成用户的鉴权,计费与

保密;

(4)应用功能模块:为网络运营商提供业务经营,包括智能网业务,定位信息,资源

共享等。

1.5. 试述通信网各基本要素的功能。

(1)传输:完成信号的传输;

(2)交换:根据寻址信息和网络控制指令,进行链路连接或信号导向,使通信网网中的多对用户建立信号通路;

(3)终端:将输入信息变换为易于在中传输的信号,用于发送和接收用户信息。1.6. 简述电信网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电信网分为业务网和支撑网。

1.业务网:用于向公众提供诸如语音、视频、数据、多媒体等业务。

(1)传送网:在不同地点的各点之间完成信息传递;

(2)交换网:完成对接入交换节点的传输链路的汇集,转接持续和分配;

2.支撑网:支持电信网的应用层、业务层和传送层的工作,提供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

控制和管理功能。

(1)信令网:控制电信网中各种通信连接的建立和拆除,并维护通信网的正常运行。

(2)数字同步网:用于保证数字交换局之间、数字交换局与数字传输设备之间的信号

时钟同步,并使通信网中所有数字交换系统和数字传输系统工作在

同一个时钟频率下;

(3)电信管理网:控制和管理整个电信网。

2.2.点对点数字通信系统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收发信端的变换过程、模拟信号数字化以及数字基带信号的特性。

(2)数字调制与解调原理。

(3)信道与噪声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抗干扰编码与解码,即差错控制编码问题。

(5)保密通信问题。

(6)同步问题。

2.3.试述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

(1)传输质量高、抗噪声性能强

(2)抗干扰能力强

(3)保密性好

(4)易于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5)数字信号可压缩

(6)设备体积小、重量轻

2.5.简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为:抽样、量化、编码。

(1)抽样:在时间上将模拟信号离散化;

(2)量化:把模拟信号的连续幅度变化为有限数量且有一定间隔的离散值;

(3)编码:按照一定的规律,把量化后的信号编码形成一个二进制数字码组输出。

2.6.试述脉冲编码调制(PCM)的概念。

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完成A/D变换,称为脉冲编码调制(PCM),简称脉码调制。

2.7.试述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和语音编码的目的。

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为提高数字通信传输的有效性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措施,将信号

源中的多余信息去除,形成一个适合于传输的信号;

语音编码的目的:在保持一定算法复杂度和通信延时的前提下,利用尽可能少的信道

容量,传送质量尽可能高的语音。

2.10.复用技术与复接技术有何区别?其网络资源分配有何特点?

数字复用与复接都是数字通讯的扩大容量的方法。

数字复用是从基群编码方式上,提高速率达到扩容;

数字复接是是把这些编码利用时分复用,进行传输,达到扩容;

2.11.试述时分复用的基本应用条件以及典型应用。

基本应用条件:定时、同步

典型应用:固定电话网

2.12.试述同步的概念及其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同步:使系统收、发两端在时间上和频率上保持步调一致。

提高数字通信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减少误码,若同步丢失(或失步)将会使整个系统无法工作。

2.13.什么是数字复接?ITU推荐的数字速率系列有哪两类?

数字复接是按照一定的规定速率,从低速到高速分级进行的,其中某一级的复接是把一定数目的具有较低规定速率的数字信号,合并成为一个具有较高规定速率的数字信号。

ITU推荐的数字速率系列有:北美和日本采用的1.544Mbit/s(即24路PCM)

中国和欧洲采用的2.048Mbit/s(即30/32路PCM)

2.14.什么是基带传输?数字信号传输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哪些?

基带传输:不搬移基带信号的频谱直接进行传输的方式。

数字信号传输的主要技术内容:(1)采用数字复接技术

(2)采用再生中继技术

(3)扩大频带宽度,提高通信容量

2.15.试述数字传输中对传输码型的基本要求。

(1)传输信号的频谱中不应有直流分量;

(2)码型中应包含定时信息(以利于定时信息的提取);

(3)码型变换设备简单可靠;

(4)码型具有一定的检错能力;

(5)编码方案对发送消息类型不应有任何限制。

2.17.简述多进制数字调制的特点。

(1)在码元速率相同条件下,可提高信息速率;

(2)在信息速率相同条件下,可降低码元速率,提高传输可靠性;

(3)在接收机输入性噪比相同条件下,多进制系统的误码率比相应的二进制系统要高,设备复杂。

2.18.试述QAM、GMSK、OFDM等现代调制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应用场合。

QAM:具有能充分带宽、抗噪声能力强。常用于数字微波通信。

GMSK:具有正交信号的最小频差,恒定的包格,为GSM移动通信的标准解调方式。

OFDM:各路子载波已调信号有重叠;各路已调信号严格正交;每路子载波的调制机制。用于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无线局域网。

3.1.简述电信业务网的基本分类情况。

(1)电话网

(2)移动通信网

(3)数据通信网

(4)智能网

(5)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6)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3.2.试述电话通信的一般过程及电话通信网的构成。

通信过程:语音(话机送话器)电信号(话机受话器)语音

电话通信网的构成:(1)用户终端(电话机)

(2)交换机

(3)通信信道

(4)路由器及附属设备

3.5.试述交换的基本功能及交换节点的基本组成。

交换的基本功能:

接口功能:用户接口和中继接口,分别将用户线和中继线终接到交换网络。

连接功能:可实现任意入线和任意出线之间的连接(物理连接或虚拟连接)。

控制功能:实现信息自动交换的保障;分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方式。

信令功能:使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交换节点设备和传输设备协同运行。

交换节点的基本组成:(1)交换网络

(2)通信接口

(3)信令单元

(4)控制单元

3.6.分析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基本过程。

电路交换:呼叫建立、信息传送、连接释放

分组交换:将所接收的分组暂时存储下来,在目的方向路由上排队,当可以发送信息时,再将信息发送到相应的路由上而完成转发。

3.7.试比较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的优缺点。

虚电路方式:适用于交互作用,不仅及时,传输较为可靠,而且网络而开销小;

数据报方式:适用于传输单个分组构成时,不具交互作用的信息,对传输要求不高。

3.8.数字交换功能包含哪几层含义?

?同一条PCM复用总线的不同时隙之间进行交换;

?在不同PCM复用总线的同一时隙之间进行交换;

?在不同PCM复用总线的不同时隙之间进行交换。

3.10.简述帧中继的基本概念。

?帧中继(Frame Relay,FR)是一种新型的传送网络,采用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和可变长的帧的快速分组技术,可处理突发性信息和可变长度帧的信息,非常适用于局域网互联。数据信号在网络上的传输或交换都基于OSI网络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或帧层),故称为帧中继。

※※3.11.简述ATM交换的基本概念。

ATM采用异步时分复用方式,实现了动态分配带宽,可适应任意速率的业务;固定长度的信元和简化的信头,使快速交换和简化协议处理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传输处理能力,使实时业务应用成为可能。

3.15.简述信令系统中的信令基本类型。

(1)按信令传输方式分类

随路信令

公共信道信令(共路信令)

(2)按信令的功能分类

监视信令

选择信令(地址信令)

音信令

维护管理信令

(3)按信令的传送区域分类

用户线信令

局间信令

(4)按信令的传送方向分类

前向信令

后向信令

3.16.简述No.7信令系统的结构及其主要应用。

No.7信令系统属于局间计算机的数据通信系统。计算机间数据通信系统采用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描述,故No.7系统功能结构描述也参照OSI参考模型,采用分层格式。No.7信令系统从功能上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公用的消息传递部分;适用于不同用户而各自独立的用户部分。

(2)No.7信令系统的主要应用:

传送电话网的局间信令;

传送电路交换数据网的局间信令;

传送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局间信令;

在各种运行、管理和维护中心传递有关信息;

传送移动通信网中与用户移动有关的控制信息;

在业务交换点和业务控制点间传送各种数据信息;

支持各种类型的智能业务。

4.1.简述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指通信双方(或多方)按一定协议(或规程),以数字信号(也可是模拟信号)为载体,完成数据传输的过程或方式。

特点:

?数据通信过程不需人的直接参与,为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采用严格统一的传输控制规程(通信协议)。

?数据通信的传输速率极高,可同时处理大量数据。

?数据通信要求误码率≤10-7~10-9,可靠性要求高,必须采用严格的差错控制技术。

?数据呼叫具有突发度高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

?数据通信业务的实时性要求比音视频业务低,可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传输信号。4.2.简述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数据终端设备(DTE)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

?传输信道

?数据链路

4.3.如何区分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如何区分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1)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

?异步传输方式:以字符为单位传输,在发送每一个字符代码时,在前面加上一起始位,长度为一个码元长度,若极性为“0”,表示一个字符的开始;后面加一终止位,若极性为“1”,表示一个字符的结束。

?同步传输方式:以固定的时钟节拍来发送数据信号,在一个串行数据流中,各信号码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即同步);收发双方要保证比特同步,字符同步通过同步字符(SYN)来实现。

(2)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

?并行传输:数据按其码元数可分成n路(通常n为一个字长,如8路、16路、32路等),同时在n路并行信道中传输,信源可将n 位数据一次传送到信宿。需多条信道、通信线路复杂、成本较高,但传输速率快且不需外加同步措施,就可实现通信双方的码组或字符同步,多用于短距离通信。

?串行传输:数字流以串行方式在一条信道上传输,即数字信号序列按信号变化的时间顺序,逐位从信源经过信道传输到信宿。

4.4.简述数据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

?带宽

?信号传播速度

?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

?最大传输速率

?码元传输速率(波特率Baud)

?吞吐量:信道在单位时间内成功传输的信息量,单位bit/s。

?利用率:吞吐量和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之比。

?延迟:可分为传输延迟和传播延迟。

?抖动:延迟的实时变化。

?差错率:常用比特差错率、码元差错率和分组差错率。

4.6.简述计算机通信网的基本特点与主要类型。

基本特点:

?数据快速传送

?资源的共享

?可靠性高

?均衡负载

?分布式处理方式

?机动灵活的工作环境

?方便用户,易于扩充

?性能价格比高

基本类型:

(1)局域网

?局部区域网(LAN)

?高速局部网(HSLN)

?计算机化分支交换网(CBX)

(2)城域网

(3)广域网

4.11.基础数据网的业务主要有哪些?

X.25数据网(分组交换业务)、数字数据网(DDN业务)、帧中继网、ATM(快速分组交换业务)。

4.12.简述X.25网的构成及其特点。

1. X.25网的特点:

?增加了差错控制,减少了误码,提高了传输质量。

?增加了路由控制,增加了通信的可靠性。

?增加了流量控制,可实现不同速率终端间的通信。

?采用分组交换,可实现分组复用,提高线路利用率。

?按数据量而不是按通信时间计费。

?采用动态统计时分复用方式,线路利用率较高,但通信协议开销较大。

2. X.25网的组成:

(1)分组交换机(PS)

(2)分组装拆设备(PAD)

(3)集中器(PMX)

(4)网管中心(NMC)

4.13.简述数字数据网的基本特点及其节点类型。

基本特点:

(1)透明的传输网

(2)同步数据传输网

(3)传输速率高

节点类型:

(1)2M节点:DNN的骨干节点,负责执行网络业务的转换功能;

(2)接入节点:为DNN各类业务提供接入功能;

(3)用户节点:为DNN用户提供接口,并进行必要的协议转换。

4.14.帧中继的基本业务包括哪两类?帧中继网中有哪几种用户接入方式?

类别:

(1)永久虚电路(PVC)业务

(2)交换虚电路(SVC)业务

接入方式:

局域网(LAN)接入方式

终端接入方式

专用帧中继网接入

4.15.简述ATM的主要技术特点。

异步传送模式(ATM )技术是面向连接的、在光纤大容量传输媒介环境下新的高速分组传送方式,集电路传送和分组传送两种优点为一体,用于宽带网内传输、复用和交换信元,支持高质量的语音、图像和高速数据业务。

4.17.什么是CSMA/CD技术?简述其工作原理。

CSMA/CD又可称为随机访问或争用媒体技术,其讨论网络上多个站点如何共享一个广播型的公共传输媒体问题。由于网络上每一站的发送都是随机发生的,不存在用任何控制来确定该轮到哪一站发送,故网上所有站都在时间上对媒体进行争用。

?CSMA/CD的基本原理为:欲发送信息的工作站,首先要监听媒体,以确定是否有其他的站正在传送;若媒体空闲,该工作站则可发送。CSMA/CD采用了监听算法和冲突监测。为减少同时抢占信道,监听算法使得监听站都后退一段时间再监听,以避免冲突。

※※4.19.简述以太网互联设备的功能作用。

(1)中继器:用于连接网络间的媒介部分,从一个网络段上接收到信号后,将其放大并重新定时后传送到另一网络,可防止由于电缆过长和连接设备过多而造成的信

号丢失和衰减。

(2)网桥:具有过滤功能,能对输入的数据帧进行分析,根据信宿的媒介访问地址(MAC 地址)来决定数据的传送。

(3)路由器:主要的网络节点设备,工作在OSI 模型的网络层,具有互连多个子网、网络地址判断、最佳路由选择、数据处理和网络管理功能,可提供不同网络类

型、不同速率的链路或子网接口。

(4)网关:用于连接具有不同工作协议的主机设备,能通过在各种不同协议间的转换,实现网络间的互连。

(5)信道业务单元/数据业务单元(CSU/DSU):从以太网到广域网,帧格式和信号类

型都不同,CSU/DSU可完成帧格式

和信号类型的转换。

4.22.试分析IP网络服务的特点。

(1)不可靠的服务

(2)无连接的服务

(3)尽力投递的服务

4.31.试归纳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1)拨号接入

电话线上网

ISDN上网

ADSL上网

Cable Modem上网

(2)以太网接入

(3)无线接入

GPRS

LMDS

无线局域网

5.1.简述无线信道的基本特征。

(1)带宽有限

(2)干扰和噪声影响大

(3)在移动通信中存在多径衰落。

5.4.什么是多址接入?简述常用的多址技术及其各自的工作原理。

在无线通信中,一个信道只容纳一个用户进行通话;许多同时通话的用户,可以共享无线媒体;用某种方式可区分不同的用户,即为多址方式。解决多址接入的方法称为多址接入技术。

(1)频分多址(FDMA)技术

FDMA原理:将给定频谱资源按频率划分,把传输频带划分为若干较窄且互

不重叠的子频带(或称信道),每个用户分配到一个固定子频带,按频带区

分用户;将信号调制到该子频带内,各用户信号同时传送;接收时分别按频

带提取,实现多址通信。

(2)时分多址(TDMA)技术

TDMA原理:TDMA是在给定传输频带的条件下,把传递时间分割成周期

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帧或时隙均互不重叠)。各用户在同

一频带中传送,用户收发各使用一个指定的时隙,时间上互不重叠。

(3)码分多址(CDMA)技术

CDMA原理:当以不同的互相正交的码序列来区分用户并建立多址接入时,

称为码分多址(CDMA)方式。

(4)空分多址(SDMA)技术

SDMA原理:空分多址(SDMA)利用不同的用户空间特征(用户位置)区

分用户,从而实现多址通信的方式。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可构成空间上用户

的分割。

5.5.什么是扩频通信?扩频通信有何特点?

扩展频谱通信(简称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信号所占有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需的最小带宽;频带的扩展是通过一个独立的码序列来完成,并用编码及调制的方法来实现的,与所传信息数据无关;在接收端则用同样的码进行相关同步接收、解扩及恢复所传信息数据。

特点:

?信息的频谱扩展后形成宽带传输;

?相关处理后恢复成窄带信息数据。

5.6.试述扩频通信系统各工作方式的基本原理。

(1)直接序列扩频方式(DS)

扩频:基带信号的信码是需传输的信号,通过速率很高的编码序列进行调制,将其频谱展宽;对频谱展宽后的序列进行射频调制,

其输出则是扩展频谱的射频信号,经天线辐射出去。

解扩:在接收端,射频信号经混频后变为中频信号,与本地的发端相同的编码序列进行反扩展,将宽带信号恢复成窄带信号。解扩

后的中频窄带信号经普通信息解调器进行解调,恢复成原始的

信息码。

(2)跳变频率扩频方式(FH)

载波频率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按某种序列进行跳变,即在工作频率

范围内,在一个伪随机码(PN)码的控制下,载频的频率按PN码的

规律不断地变化。跳频是以躲避干扰来提高信噪比。

(3)跳变时间扩频方式(TH)

已调载波在PN 码的控制下,伪随机地在一帧的不同时隙内以时发信

号形式发送;由于在时隙中传送的突发信号速率要比原信号高,从而

达到扩频的目的。

(4)混合式扩频方式

若系统仅用单一方式不能满足要求时,往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工作

方式,如:FS/DS,DS/TH,FH/TH。

※※.5.7.什么是OFDM技术?简述其工作原理。

概述: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属多载波调制。其基本思想: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

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且各子载波并行传输。

工作原理:OFDM系统中,各子载波的产生和接收都由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完成,极大地简化了系统的结构。为提高频谱利用率,而使各子

载波上的频谱相互重叠,且使这些频谱在整个符号周期内满足正

交性,从而保证接收端能够不失真地复原信号。

5.9.简述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微波中继方式的分类。

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的微波站分为终端站、分路站和中继站。

微波站由微波天线、射频收发模块、基带收发部分、传输接口等部分组成。

5.11.简述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各自的作用。

?同步卫星系统是利用定位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进行通信的系统,原则上只需要三颗同步卫星即可基本覆盖地球。

?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由地球站、通信卫星、控制与管理系统部分组成。

(1)地球站

?地球站是卫星通信系统的地面部分,用户通过地球站接入卫星线路进行通信,一般包括天线、馈线设备、发射设备、接收设备、信道终端设备、天线跟踪伺服设备、电源设备等。

(2)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的基本作用是无线电中继。主体是通信装置(星上系统),主要包括转发器和天线。通信卫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转发器,每个转发器能够同时接收和转发多个地球站的信号。

(3)控制与管理系统

?该系统包括跟踪遥测及指令系统和监控管理系统,其任务是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控制其准确进入轨道上的指定位置。

5.12.简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及其分类。

概念:卫星移动通信是在全球或区域范围内,以通信卫星为基础为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等)提供各种通信业务的通信方式,主要解决陆地,海上和空中各

类目标相互之间,以及与地面公用网间的通信任务。

分类:(1)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2)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3)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5.13.试述无线接入的基本概念。

从公用电信网的交换节点到用户终端之间的传输设备采用无线方式的、为用户提供固定或移动的接入服务的技术。

5.14.简述固定无线接入的分类及其应用特点。

(1)窄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以低速电路交换业务为特征。

(2)中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由基站控制器、基站和用户单元组成。

(3)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基于分组交换,主要提供视频业务,从最初提供的单向广播

式业务发展到提供双向视频业务。

5.15.简述无线个域网(WPEN)的概念与常用技术。

?无线个域网(WPAN)是指能在便携式消费类电器和通信设备之间进行短距离特别连接的网络。其中“特别连接”的含义为:一是指设备既能承担主控功能,又能承担被控功能的能力;二是指设备加入或离开现有网的方便性。

WPAN的常用技术

?蓝牙(Bluetooth)技术

?超宽带(UWB)技术

?红外线传输(IrDA)

?家用射频(Home RF)

6.11.什么是GPRS业务?举例说明GPRS的应用。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是一种以全球手机系统(GSM)为基础的数据传输技术,可说是GSM的延续。它是以封包(Packet)式来传输的。它突破了GSM网只能提供电路交换的思维方式,只通过增加相应的功能实体和对现有的基站系统进行部分改造来实现分组交换。

应用:GPRS的典型应用是在手机已有语音信道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专用的移动数据通道,手机能同时进行数据通信和语音通信。

7.3.简述光传输系统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光传输系统由光端机(光发送机和光接收机)、电端机(电发射端机和电接收端机)、光中继器、掺饵光纤放大器、备用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

光发送机:将PCM设备送来的电信号进行电—光转换,并处理为满足一定要求的光信号后送入光纤传输。

光接收机:把光纤传输后脉冲幅度被衰减、宽度被展宽的微弱光信号变为电信号,并放大、再生,恢复出原来的信号。

电发射端机: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完成PCM编码,并按时分复用的方式把多路信号复接、合群,从而输出高比特率的数字信号。

电接收端机:完成与电发射端机的相反变换。

光中继器:补偿光能量的损耗,恢复信号脉冲的形状,延长光信号传输距离。

掺饵光纤放大器:可直接接入光纤传输链路中作为在线放大器,或作为中继器取代光-

电-光中继器,实现光-光放大。

辅助系统:保证信号可靠传输及整个光传输网的管理、运行和维护。

备用系统:保证通信系统的通畅。

五.分析题

5.17.试对UWB技术与蓝牙技术进行比较。

传输方式:

蓝牙:采用基于传统正弦载波的高速跳频传输方式。

UWB:发射的是由信息和用户地址码共同控制脉冲起点的冲激脉冲串。每秒可达数百万脉冲,其波形的特殊性,低占空比和超短脉冲宽度使得多径信号的影响大大降低,比蓝牙技术更适合多径环境复杂的城区和室内无线通信。

传输距离:

蓝牙:10m到100m

UWB:产品通信距离有10m,1km和10km以上,可用于室内通信、组成大范围蜂窝网和无线自组式网络。

传输速率:

蓝牙:速度较低

UWB: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更适合未来的无线多媒体业务的需要。

抗干扰能力:

蓝牙:弱

UWB:相同平均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抗干扰能力极强。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比较。

电路交换

优点:1.信息传输时延小2.信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在数据信道上进行“透明”传输,交换机对用户的数据信息不存储、处理,交换机在处理方面的开销比较小,对用户的数据信息不用附加控制信息,使信息的传送效率较高 3.信息的编译吗和代码格式由通信双方决定,与交换网络无关。

缺点:1.网络的利用率低2.线路的利用率低3.限不同速率、不同代码格式、不同控制方式的相互直通4.无呼损。

报文交换:

优点:1.不同的终端接口之间可以相互直通2.无呼损3.利用动态的复用技术,线路的利用率较高。

缺点:传输时延大,而且变化的范围比较大2.利用“存储-转发”,所以要求交换系统有较高的处理速度和大的存储能力3.实时性较差。

分组交换

优点:1.可以对不同的接口终端进行匹配 2.网络轻载情况下,传输时延较小,且比较稳定3.线路利用率高4.可靠性高5.经济效益好

缺点:1.网络系统附加了大量的控制信息,对于报文较长的信息传输率低2.技术实现复杂

现代通信原理期末考试A卷

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部考试试卷A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原理 使用班级:无线网专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共3页,共五道大题 空白答题纸4页 请在答题纸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成绩无效(如果无答题纸,此内容可以删除。但不允许试卷、答题纸都有答题,不便存档。) 一、 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具体可用信道的信息传送速率来衡量,传输速率越高,系 统有效性就越好。一般数字通信系统传输速率有三种定义方法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消息传输速率。 2. 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可用差错率来衡量,常用码元差错率又称_________ 和信息差错率又称为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3. 通信系统没有固定的分类方法,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分类,如按传输信号的性质 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按工作方式不同又可分为___________通 信、半双工通信和_________________通信。 4. 模拟调制是指用来自信源的模拟基带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某个参数,使该基带 信号被“装载”到这个高频载波上。根据载波受控参数的不同,调制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调相三种。 5. 角度调制是将调制信号附加到载波的相角上。角度调制已调信号的频谱不是调制 信号频谱在频率轴上的线性搬移,而是使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 化。因此,角度调制也称为非线性调制,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两种。 6. 一个实际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尽管进行了精心设计,要使其性能完全达到理想 要求也是十分困难的。为了克服码间串扰或减小其影响,可以对基带系统进行 实验测量和调整。用实验法测量基带传输系统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法,而对系统性能的调整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器进行。 7. 数字调制是用载波信号的某些离散状态来表征所传送的数字信息,也称数字调制

最新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07)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即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的美国学者是()。 【选项】 A.法约尔 B.古立克 C.厄威克 D.德鲁克 【答案】B 【解析】古利克将法约尔有关管理过程的论点加以展开,提出了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取其每种职能英文词的首字而称作POSDCoRB,即Planning(计划)、Organising(组织)、Staffing(人事)、Directing(指挥)、Coordinating(协调)、Reporting(报告)、Budgeting(预算)。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 2.【题干】与私人产品相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的特点是()。 【选项】 A.排他性、可分割性 B.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C.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D.非排他性、可分割性 【答案】B 【解析】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 公共管理所提供的服务常常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私人产品具有可分割性、排他性特点,可以用价值计算、价格衡量。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概述 3.【题干】罗伯特·欧文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的方向其实很多的,不过大家所知道甚少,笔者就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该专业的考研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研方向中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分为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对于学校而言,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例如: 0809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1 物理电子学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3 系统工程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我找了以下专业方向以供大家参考,共十二大类。其中有些是与物理、机械、光电、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交叉的学科,但电信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 1电路与系统 2集成电路工程 3自动控制工程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5通信与信息系统 6信号与信息处理 7电子与通信工程 8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9光电信息工程 10物理电子学 11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 1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1.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学科概况 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电路与系统学科理论逐步由经典向现代过渡,同时和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科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边缘、交叉学科,如新的微处理器设计、各种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硬件实现等。 电路与系统专业排名是

最新省委党校考试现代管理学试题(精)

一、辨析题 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过程中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错。 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管理,从最基本的意义来看,一是指挥劳动;二是监督劳动。由于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对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也就存在着两重性:一种是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管理自然属性;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管理社会属性。这就是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性质。它是马克思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一自然属性 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而体现出的性质。由共同劳动的性质所产生,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 (二社会属性 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而体现出的性质。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社会制度所决定,是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的职能。 因此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呈正比例关系。 错。 管理幅度是指管理幅度也称管理跨度,是指一名领导者直接领导的下级人员的人数。 管理层次是指组织机构中按垂直隶属关系划分的等级。一般说,组织机构中的层次越多,权力越集中,组织越严密,但也容易造成机构重叠,拉长了高层领导同基层的

距离,不利于信息快速有效的传递。因此,任何组织机构的层次也应是有限的、适当的。 在管理组织机构中,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呈反比例关系,即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就少;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就多。在企业管理机构的设计和建立中如何处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管理单位规模大小与处理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管理单位规模比较大、管理的安全问题比较复杂,则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幅度应小一些,管理层次就多一些。 ②领导与下属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强弱领导和下属的安全工作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较强,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较高,则管理幅度可大一些,管理层次可少一些。 ③授权程度领导者善于将权力授予下属,而自己亲自处理的问题就相对减 少。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幅度就可大一些,管理层次就可少一些。 ④信息传递的畅通程度如信息传递方式适当、手段先进、传递渠道畅通、上下级意见能及时交流、左右关系能协调配合,则管理幅度就可大一些,管理层次就可少一些。 按管理者职责可划分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错。 按照管理者的职责,可将管理者分为一般管理者和管理的领导者。 而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是按照管理者所处的位置和层次划分的。 管理机构设计要坚持精简效能原则 对。

现代通信原理_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关于信号接收机的门限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使用包络检波器就存在门限效应; B、所有非相干解调器都存在门限效应; C、所有相干解调器都存在门限效应; D、使用包络检波器不存在门限效应。 2.关于衰落,下述正确的是()。 A、对多径传播,到达接收点的信号相位和总强度均随机变化; B、对频率不敏感; C、选择性衰落对不同边带的扰动不一样; D、高频时的选择性衰落比低频严重。 3.对于SSB调制技术而言,下述正确的是()。 A、传输带宽比AM和DSB减少一半; B、信道利用率降低一半; C、同等条件下比AM和DSB更节省功率; D、在军用短波通信中有广泛应用。 4.用单音f(t)=cosωm t对载波C(t)=cosω0t进行调频,若J0(βFM)=0,则其调制效率为()。 A、0; B、50%; C、100%; D、不确定。 5.对二进制频带传输系统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SK、PSK、DPSK的抗衰落性能均优于ASK; B、FSK、PSK、DPSK的最佳判决门限比ASK容易设置; C、接收机的输入信噪比增加,解调的误码率一定下降; D、ASK、PSK、DPSK的频带利用率均高于FSK。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信息传输速率一般分为和,前者的单位是“波特”,后者的单位是“比特/秒”。 2.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可分为两类,即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3.将连接和的各种物理媒体称为,将包含信号变换所需的部件和电路的传输 媒介称为,在这种信道中,根据其涵盖的范围不同常可分为和。 4.在实际使用的物理信道中,传输函数如果对信号的影响是固定的,这类信道称为;如 果传输函数随时间随机快变化,则称为。 5.是调频和调相的统称,其特点是直 接调频法的主要优点是在实现线性调频的要求下,可以方便地获得较大的。缺点是。故需要采用来稳定中心频率。 6.PCM通信系统中,接收端重建的信号与发送端原始信号肯定不同,主要原因是存在,PCM 通信系统中采用非均匀量化的目的是使输入信号与量化噪声之比。 7.一相位不连续的二进制FSK信号,发“1”码时的波形为Acos(2000πt+θ1),发“0”码时的波形为 Acos(8000πt+θ2),码元速率为400波特,则该FSK信号的最小传输带宽为Hz。 8.将N路频率范围为0.1~4KHz的语音信号用FDM方式进行传输,则采用AM和SSB调制方式 时N路语音信号的最小传输带宽将分别为KHz和KHz。

湘潭大学全日制电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湘潭大学全日制电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基本的管理知识,掌握解决涉及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工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专门人才,具有独立承担解决在电能生产、传输、分配、控制、检测、保护及其使用过程中的工程实际问题,从事各类电气新设备的开发、设计、研制以及设备运行与维护更新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 二、学制: 学制三年,学习年限为两至四年,最短不少于两年,最长不超过四年。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少于三年为提前毕业,长于三年为推迟毕业。提前毕业者必须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相关规定。 三、研究方向: 1.新型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及应用 主要研究新型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安全换流技术、新型调制策略、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电磁兼容设计、开关器件的工作特性和失效机理等,解决线性扰动、换流死区、输入/输出不平衡、非线性特性的影响,提高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并将矩阵变换器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柔性分频输电系统、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等的开发研究中。 2.电力传动控制技术 主要研究新型交流调速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器、矢量控制技术、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等;研究开关磁阻电机及其他特种电机驱动控制。 3.新能源发电系统与技术 主要研究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系统;展开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风电机组

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考试原题)

现代管理学习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107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通过管理提高效益,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表明管理学是一门( ) A.软科学 B.硬科学 C.应用性学科 D.定量化学科 2.在生产力系统中,作为独立的实体要素的是( ) A.科学 B.技术 C.管理 D.生产者 3.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低层需要是(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社交需要 4.布莱克和穆顿认为,领导者应客观地分析企业内外条件,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把自己的领导方式改造成为( ) A.任务型管理方式 B.中间型管理方式 C.战斗集体型管理方式 D.乡村俱乐部型管理方式 5.管理关系主要是指人们在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断变化着的(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财的关系 C.人与信息的关系 D.人与物的关系 6.人们的行为所要达到的道德结果的主观意图是( ) A.道德手段 B.道德责任 C.道德目的 D.道德品质 7.建立在权威与服从关系基础上,表现为一种权力支配关系的是( ) A.法律手段 B.经济手段 C.行政手段 D.思想教育手段 8.具有“压制个人目标,使组织目标凌驾于个人目标之上”特征的是( ) A.传统管理 B.现代管理 C.目标管理 D.组织管理 9.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 ) A.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B.以监督控制为中心 C.以岗位设置为中心 D.以人员编制为中心 10.职能型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点是实现了( ) A.管理现代化 B.管理专业化 C.统一指挥 D.统一领导 11.组织理论上把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幅度小的结构称之为( ) A.直式结构 B.扁平结构 C.直线结构 D.矩形结构 12.合理安排、使用和调配人员的基本依据是( ) A.人事选拔 B.人事监督 C.人员培训 D.人员考评 13.现代人事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 A.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B.健全人事分类制度 C.加强人事培训工作 D.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

现代通信原理考试试题

(20分)填空 1、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通常用_________和________衡量,FSK 系统指标具体用______ _和_ _______衡量,FM/PM系统具体指标用______ 和______ _衡量。 3、PCM量化可以分为和。在线性PCM中,抽样频率为8 KHZ,对双极性信号编码时编码器输出码元速率为72 KB,则量化信噪比为_______dB。 4、ΔM信号携带着输入信号的_______信息,Σ—ΔM信号携带着输入信号的_______信息,PCM信号携带着输入信号的_______信息,。 5、窄带高斯噪声的一维随机包络服从_________ 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p(x)= ;OOK信号加窄带高斯噪声的 一维随机包络服从分布。 6、在0—-T时刻内高度为A的矩形信号,与之相匹配的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h(t)图形为,传递函数H(ω)= ,最大输 出信噪比r 0max = ,最大信噪比出现的时刻t o =。 7、门限效应是;用示波器观察眼图的方法步骤是(1), (2)。 8、二进制代码 1011000000000000101的差分码 是;HDB3码是 +1 。 9、在ΔM系统中,输入信号f(t)=Acosω k t,抽样速率为f s ,量化台阶为δ, 要求系统不出现过载现象,而且能正常编码,输入信号f(t)的幅度范围应 为。 10、信道带宽为6 MHz,信号功率与噪声谱密度之比为6 MHz,则信道最大传输速率为,当信道带宽B趋向无穷大时,则信道最大传输速率为。 二、(15分)已知语音信号的最高频率fm为4kHz,幅度范围为(-5.120V,+5.120V),采用13折线法对其进行PCM,试回答计算下列问题:

现代管理学试题和答案

现代管理学试题和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管理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 001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对私人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是(A) A.私人管理是相对封闭的管理 B.私人管理凭借的是政治权威 C.私人管理的每一项活动都有助于公共利益 D.私人管理应以社会责任为要务 2.与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相比较,古典管理理论的重要特点之一是(A) A.注重对纪律的研究 B.强调民主参与管理 C.注重对人的行为的研究 D.强调人性激发的管理 3.1981年,美籍日裔管理学家威廉、大内通过对美、日企业管理模式比较研究,提出了着名的(C)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 4.不同的决策规则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决策规则是(B) A.简单多数规则 B.全体一致规则 C.相对多少规则 D.绝对多少规则 5.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美国学者切斯.纳德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A) A.权威接收理论 B.人际关系理论 C.科层组织理论 D.竞争战略理论

6.在人事职位分类中,工作性质不同,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工作难易程度基本相同,从属于不同职业系的职位序列成为(B) A.职级 B.职等 C.职称 D.职类 7.人事考评中,考评者对某一类人员笼统、机械、僵化的主管认识影响考评结果而形成的误差,称为(C) A.暗示效应偏差 B.晕轮效应偏差 C.刻板印象偏差 D.近因效应偏差 8.美国心理学加和行为科学家埃德加.沙因认为,没有一种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人的管理方式,这种观点来源于(C)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复杂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9.按照领导四分图理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重视组织效率但忽视人的情感和需要的领导方式是(C) A.低组织低关心 B.低组织高关心 C. 高组织地关心 D.高组织高关心 10.领导方式理论认为,全力控制在最高一级,但授予中下层部分权利、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形成一种“主仆般”信任关系,这种领导方式为(B) A.专职一权威式 B.开明一权威式 C. 协商式 D.群体参与式 11.按照领导作风理论、将权力定为于职工个人手中,采取俱乐部式的领导行为,这种领导作风属于(C) A.权变式领导作风 B.协商式领导作风

2016现代电路理论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现代电路理论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 一、(10分)解:∵u 1=R 1i 1, u 2=u 2(i 2?βi 1) ∴w t = u 1 τ i 1 τ +u 2 τ i 2 τ d τt ?∞(2分) = [R 1i 12 τ +t ?∞R 2i 22 τ ?βR 1i 1 τ i 2(τ)]d τ 当i 1i 2≤0时,如果W(t)≥0此二端网络是无源的。 当i 1i 2>0时 若R 1i 12 τ +R 2i 22 τ ?βR 1i 1 τ i 2(τ)≥0时 则2 R 1R 2i 1 τ i 2(τ)?βR 1i 1 τ i 2(τ)≥0 解得2 1R 2?βR 2≥0时(5分) 总有W(t)≥0则可得到R 1≥1 4β2R 2 综上所述:当R 1≥14β2R 2时,此二端网络是无源的;而当R 1≤1 4β2R 2时,总能找到某一i 1、12信号,使得w(t)<0,故,此二端网络是有源的。(3分) 二、解:当u =cos(ωt)时,由i =4u 3?3u 得 i =4 cos(ωt ]3?3cos(ωt)(5分) 即输出信号是余弦信号,但频率信号是原来信号的三倍,此线性电阻相当于一个倍频器。(5分) 三、解:R 与C 是并联阻抗,z =R 2 1+SR 2 C H s =v out (s)in =z 1= R 21+SR 2C R 21+SR 2C +R 1+SL

= 1 LC S 2+ R 1 L +1 R 2 C S +(1+R 1 R 2 )1 LC 可见这是一个二阶低通滤波器。(5分) W P 2 =(1+R 12)1 W P =R 1+12=R 1R 2C +L 2 S R W p =12 W R 1W P 2 =12S R 1R 1+R 2=R 12(R 1+R 2)?12=?R 12(R 1+R 2) S L W P =1S L W P 2=1S L 1 =?1 S R 1 Q = S R 1W P ?S R 2W P Q = R 112?S R 1R 1R 2C+L =R 112?R 112R 2C = R 12(R 1+R 2)?L R 1R 2C +L ?1 S L Q = S R 2W P ?S L W P Q =?12?S L R 1R 2C+L +S L R 2LC =?12?L R 1R 2C +L +1 S C Q =S C W P ?S C W P = 12?S C R 1R 2C+L +S C R 2LC =?12+R 1R 2C R 1R 2C +L +1 =12+L R 1R 2 C+L ?1=?1 2+L R 1R 2C+L (10分) 四、解由题设计的条件可知:在ω=2rad/s,A ≥50db ∴n ≥ log (100.1A ?1) 2log ω = log (105?1)2log 2 ≈8.3(5分) ∴n 应取9, 该滤波器的阶数为9阶。(5分) 五、解(1)f s =8khz s =2s 1?z ?1?1=2f s 1?z ?1?1=1.6×104 1?z ?1 ?1 H s = 3.2×1071?z ?1 1+z 1.62× 108(1?z ?11+z ?1)2+1071?z ?11+z ?1 +108 = 3.2×(1?z ?2) 36.6?31.2z +34.6z ≈0.0874(1?z ?2) 1?0.853z +0.945z (8分) (2)f s =128khz

现代管理学考试试题资料

第一部分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协调对象较少、协调范围较小、问题症结暴露充分条件下,应使用的协调方法是( B ) A.酝酿协商B.建议说明 C.思想教育D.冷处理 2.合理安排、使用和调配人员的基本依据是( D ) A.人事选聘B.人事监督 C.人员培训D.人员考评 3.在非确定型决策中,从各个较低收益或较高损失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收益最高或损失最小( D ) A.乐观准则B.等概率准则 C.遗憾准则D.悲观准则 4.z理论认为,人的因素对于成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强调实行( C ) A.临时雇佣制B.短期雇佣制 C.长期雇佣制D.终身雇佣制 5.下列组织结构形式中,最基本又最简单的是( A ) A.直线型组织结构B.职能型组织结构 C.矩阵型组织结构D.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6.管理者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的有机统一体是( D ) A.管理行为B.管理责任 C.管理意识D.管理人格 7.罗伯特?欧文对管理理论的突出贡献是首次提出了( D ) A.例外管理原则B.计件工资制度 C.标准化理论D.关心人的哲学 8.赫茨伯格把公司的工作条件、同事关系、监督、工资等称之为( B ) A.政策因素B.保健因素 C.管理因素D.激励因素 9.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D ) A.开展心理革命B.制定标准定额 C.挑选第一流的工人D.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10.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显著特征是( C ) A.以人为本B.民主管理 C.高度集权D.分权管理 11.在生产力系统中,作为独立的实体要素的是( D ) A.科学B.技术 C.管理D.生产者 12.所谓“日本管理经验”,其主要内容就是日本企业在管理中非常注重运用( D ) A.经济手段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D.思想教育手段 13.下列指挥方式中,具有灵活高效特点的是( C ) A.会议指挥B.书面指挥

吉大19年5月《现代通信原理》作业考核试题1答案

吉大18年9月《现代通信原理》作业考核试题-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4 道试题,共16 分) 1.某数字信号的码元传输速率为1200波特,当它采用四进制传输时,其信息传输速率为多少()bit/s。 A.4800 B.1200 C.3600 D.2400 正确答案:D 2.关于数字调制描述不准确的是()? A.数字调制是用载波信号的某些离散状态来表征传送的信息,在接收端对载波信号的离散调制参量进行检测 B.数字调制也有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基本形式 C.和模拟调制原理上没有区别 D.和模拟调制原理有根本区别 正确答案:D 3.对于低通模拟信号而言,为了能无失真恢复,理论上对于抽样频率有什么要求()? A.采样频率大于等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 B.采样频率大于等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一倍 C.采样频率小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 D.采样频率小于等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一倍 正确答案:A 4.对于多进制,例如在八进制(M=8=23)中,若码元速率为1200 B,则信息速率为()。 A.3600 b/s B.800 b/s C.1600 b/s D.6400 b/s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4 道试题,共16 分) 1.抽样定理的分类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A.根据信号是低通型的还是带通型的,抽样定理分低通抽样定理和带通抽样定理; B.根据用来抽样的脉冲序列是等间隔的还是非等间隔的,抽样定理分均匀抽样定理和非均匀抽样定理 C.根据抽样的脉冲序列是冲击序列还是非冲击序列,抽样定理分理想抽样定理和实际抽样定理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BC 2.下面属于数字通信系统研究的基本问题的是()。 A.A/D,D/A变换 B.数字基带信号的特性 C.数字基带传输原理 D.数字调制与解调原理 正确答案:ABCD 3.调制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是()。 A.把基带信号转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已调信号 B.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以提高信道利用率 C.改善系统搞噪声性能 D.以上全不对 正确答案:ABC 4.通信的三要素描述包括()。 A.信源 B.信道 C.信宿 D.信息 正确答案:ABC 三、判断题(共17 道试题,共68 分) 1.接收设备:与发送设备的相反,从接收信号中恢复出相应的原始基带信号。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信号的最佳接收是指在不改变信道和噪声的条件下,如何使正确接收信号的概率最大,使错误接收的概率减到最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由连续谱和离散谱构成是2PSK与2DP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的一个特点。 A.错误

09现代通信原理中期考试(试题+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2100990 课程名称 现代通信原理 考试时间 11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成绩 得分 阅卷教师签字: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D D C D B B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A D A A A C A C 21 22 23 24 25 D B A B C 1、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为( ) A. 误码率 B. 频带利用率 C. 信号带宽 D. 信息速率 2、下列属于码元速率的单位的是( ) A. Baud B. bit/s C.Baud/s D. A 和B 3、信号经过调制后,送到信道中传输的通信方式,称之为 A.数字通信 B.模拟通信 C.基带传输 D.频带传输 4、以下不能无限制地增大连续信道容量的方法是无限制地 A.提高信噪比 B.减小噪声功率 C.提高信号功率 D.增大传输带宽 5、设单音已调制信号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属于SSB 波形是 A . B . C . D .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6、设某HDB3码序列为+1-100-1+100+1-1000-1+100-1,在接收端正确恢复出的 数字序列为()。 A.110011001100011001 B.100000000011001001 C.110001000100001001 D.100000000100001001 7、下列关于眼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眼图中,最佳抽样时刻应选择在“眼睛” 张开的最大处 B.眼图中斜边的斜率越小,对定时误差就越灵敏 C.在抽样时刻,眼图上下两分支的垂直宽度都表示了最大信号畸变 D.眼图直观地表明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能评价一个基带系统的性能好坏 8、下列哪一种信号的传输带宽与AM信号传输带宽相同。 A.基带信号 B. 双边带信号 C.单边带信号 D.残留边带信号。 9、以下关于单极性不归零数字基带信号说法正确的是()(T是码元间隔) A.在其功率谱1/T频点能提取位同步信号 B.在其功率谱1/T频点不能提取位同步信号 C.在其功率谱2/T频点能提取位同步信号 D.在其功率谱1/2T频点能提取位同步信号 10、下列哪个描述不符合数字通信的特点 A.抗干扰能力强 B.可以时分复用 C. 易加密 D.占用信道带宽窄 11、如果一个线性系统的输入随机过程是高斯的,那么线性系统的输出服从: A.均匀分布 B.高斯分布 C.瑞利分布 D.莱斯分布 12、根据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奈奎斯特带宽是()(T是码元间隔) A. 1/2T B.1/T C. 1/4T D. 1/3T 13、选用()传输形式,无码间干扰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频带利用率最高 A.理想低通 B.余弦滚降 C.直线滚将 D.升余弦 14、设x(t)为调制信号,调频波的表示式为,则FM调制方式 的瞬时角频率偏移为: A. B. C. D. 15、不论是调制系统,接收端只要进行相干解调都需要 A.载波同步 B.网同步 C.位同步 D.群同步 16、窄带噪声的同相分量n c(t)和正交分量n s(t)它们都具有如下的性质: A.低通 B.带通 C.带限 D.高通 17、符号集为a、b、c、d,它们相互独立,相应概率为1/2,1/4,1/8,1/8,其中包 含信息量最小的符号是: A.a B.b C.c D.d 18、设α=1的升余弦滚降无码间干扰基带传输系统的输入是16进制码元,其码 元速率为600Baud,则该系统带宽为 A. 2400Hz B.1200Hz C.600Hz D.300Hz 19、设传输的数据序列为01100100000011000010,线路编码采用HDB3码,V 符号表示破坏符号,B为满足极性交替规律的非零符号,括号中表示前一

电子信息专业考研方向和A、B类的学校排名以及各专业的简介

电子信息专业考研方向和A、B类的学校排名 以及各专业的简介 文章里详细介绍了各个方向研究的内容.前景和要求。并列出了各名牌高校的排名希望对你有帮助~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的方向其实很多的,不过大家所知道甚少,笔者就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该专业的考研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研方向中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分为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对于学校而言,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例如: 0809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1 物理电子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我找了以下专业方向以供大家参考,共二大类。其中有些是与物理.机械.光电.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交叉的学科,但电信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

1电路与系统2集成电路工程3自动控制工程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5通信与信息系统6信号与信息处理7电子与通信工程8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9光电信息工程10物理电子学11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1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1.电路与系统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学科概况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电路与系统学科理论逐步由经典向现代过渡,同时和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科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边缘.交叉学科,如新的微处理器设计.各种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硬件实现等。 电路与系统专业排名是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2电子科技大学A+3东南大学A+4北京邮电大学A+5复旦大学A+6清华大学A7华中科技大学A8北京大学A9西北工业大学A10南京大学A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12重庆大学A13天津大学A14浙江大学A15上海交通大学A16西安交通大学A17安徽大学A18华南理工大学A B+等(28个):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

现代管理学考试试题教学文稿

现代管理学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协调对象较少、协调范围较小、问题症结暴露充分条件下,应使用的协调方法是 ( B ) A.酝酿协商 B.建议说明 C.思想教育 D.冷处理 2.合理安排、使用和调配人员的基本依据是 ( D ) A.人事选聘 B.人事监督 C.人员培训 D.人员考评 3.在非确定型决策中,从各个较低收益或较高损失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收益最高或损失最小( D ) A.乐观准则 B.等概率准则 C.遗憾准则 D.悲观准则 4.z理论认为,人的因素对于成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强调实行 ( C ) A.临时雇佣制 B.短期雇佣制 C.长期雇佣制 D.终身雇佣制 5.下列组织结构形式中,最基本又最简单的是 ( A ) A.直线型组织结构 B.职能型组织结构 C.矩阵型组织结构 D.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6.管理者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的有机统一体是 ( D )

A.管理行为 B.管理责任 C.管理意识 D.管理人格 7.罗伯特?欧文对管理理论的突出贡献是首次提出了 ( D ) A.例外管理原则 B.计件工资制度 C.标准化理论 D.关心人的哲学 8.赫茨伯格把公司的工作条件、同事关系、监督、工资等称之为 ( B ) A.政策因素 B.保健因素 C.管理因素 D.激励因素 9.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 D ) A.开展心理革命 B.制定标准定额 C.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D.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10.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显著特征是 ( C ) A.以人为本 B.民主管理 C.高度集权 D.分权管理 11.在生产力系统中,作为独立的实体要素的是 ( D ) A.科学 B.技术 C.管理 D.生产者 12.所谓“日本管理经验”,其主要内容就是日本企业在管理中非常注重运用( D ) 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思想教育手段 13.下列指挥方式中,具有灵活高效特点的是 ( C ) A.会议指挥 B.书面指挥

现代通信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6年11月2日星期三 3 2-1平稳随机过程 (t)的自相关函数为 R ( ) 2e 试求: ⑴(t)的功率谱密度P ( ) ;(2) (t)的平均功率S 和直流功率S 0 ; ⑶(t)的方差 解:⑴由于 W = 2严 o 耳何而严 O 屛 2x3 _ 12 亦+ 型=詔+9 ⑵i(r)的平均功率S = R ⑨=2异河 直流功率耳"(哄汕| M =0 (4 £ ⑵的方差 - S-5^-2-1- 2 输出为x(t),若已知h(t)的能量为E h ,求x(t)的功率。 解:设凤。的傅立叶变换为丹(刀,则E 厂「 XW 的功率为I 匸¥円(力『妙二#匸 冈刀|诂二罕 at 2-3设一低通滤波器的冲激响应为 h(t) e (t 0),在其输入端加上零均值白噪声 X(t) 的自相关函数R X ()(),试求滤波器输出过程 丫(t)的下列参数: ⑴数学期望a Y ;⑵功率谱密度R <();⑶自相关函数 R Y ():⑷总平均功率 S Y 。 鯉:h(t)=直v (r >0) HO)= ------------- (1 ) dj =0 * iJy = (0) = 0 I (二)盘『(亦=£(存 ¥ & 9) = 1 f ?(劲=&⑷)円9)「二 ~~T a + 0 (3)戶H ◎ 严,f 禺㈢= J-严I m + 少 la ⑷务=Jt r (O) = 4- 1某信源集包含1024个符号,各符号等概出现,且相互统计独立。现需经由带宽为 6KHz 的信道传输该信源发送的一系列符号,并要求信道输出端信噪比不小于 30dB 。试求: 2-2已知平稳高斯白噪声的双边功率谱密度为 n °,经过一个冲激响应为 h(t)的线性系统后

现代通信原理考试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2008 学年第 2 学期 通信原理 期末考试试卷 ( 2008 年 6 月 27 日)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1、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共36分,每空1分) 1.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可将通信系统分为 传输和 传输。按传输媒介,通信系统可分为 和 两类。 2.八进制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率为10-5,信息速率为6 kbit/s ,则码元速率为 ,接收端在 秒时总共约能收到10个错误码元。 3.在VSB 系统中,为了不失真地恢复信号,其传输函数H(ω)应满足 。 4.某调频波8()10cos[21010cos4000]s t t t ππ=?+,则已调信号功率为 ,调制指数为 ,信号带宽为 。 5.采用压扩技术可以 。 6.实际抽样方式一般有 和 。 7.在对数PCM 中,采用非均匀量化的目的是 ,其代价是 。 8.m 序列是由带 的移位寄存器产生的、周期最长的一种序列。若移位寄存器为4级,则其周期为 。 9.评价基带传输系统性能的一种定性而方便的方法是在接收端观察 。 10.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接收端采用均衡器的目的是 。衡量均衡器的均衡效果的两个准则是: 准则和 准则。 11.对于频带为B Hz 的四进制数字基带系统,其无码间干扰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为 ,最高频带利用率为 。 12.2FSK 信号中,f 1=10 kHz ,f 2=12 kHz ,码元周期为1 ms ,则信号的带宽为 。 13.为了解决BPSK 相干解调中恢复载波时的相位模糊问题,可采取 措施。 14.MSK 的主要特点是:是频差 的2FSK ,包络恒定,在相邻码元交界处 连续变化。若初始相位为0,则1011的MSK 信号的最终相位为 。 15.在2ASK 、2PSK 、16PSK 、64QAM 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 ,有效性最好的是 。 16.衡量位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有 、 以及 。 17.一个码组若要能检测2个错码,同时纠正1个错码,则最小码距应为 。 18.对于(7,4)线性分组码,纠错编码器输入信号的信息速率为28 kbps ,则输出信号的信息速率为 。 19.数字通信系统中,采用差错控制编码的目的是 。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三版课后 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1 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 1-1 模型中的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无线电广播中,信息源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乘的声音;在电视系统中,信息源的具体内容为从影像转换而成的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二者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 1.2 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数字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可以取连续值。他们的区别在于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可数的 1.3 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缺点: 1.抗干扰能力强; 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 3.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音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 4.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的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5. 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小,功耗低; 6. 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缺点:占用信道频带较宽。一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 4KHZ 带宽,一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1.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数字通行系统的模型见图1-4 所示。其中信源编码与译码功能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进行模数转换;信道编码和译码功能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加密与解密的功能是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数字调制和解调功能是把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高频处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同步的功能是在首发双方时间上保持一致,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