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概念及特征

1.1 概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简称POPS是指人类合成的,在环境中能够持久存在,并且可以通过食物链(网)在人体内积累,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严重危害的有机化学物质。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其大气、水体及土壤中都能检测到该物质的存在,是越来越突出的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

1.2 特征

1.2.1持久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抗化学分解、抗光解、抗生物降解的

性质,在土壤、水及大气中都难以降解,残留时间较长,一般在水中的半衰期大于 2 个月,在土壤中大于 6 个月[1] 。如二恶英类物质在水中的半衰期为166天到2119 年,在土壤中约17到273 年。

1.2.2生物积累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高度的亲脂性,进入生物体后,在生

物体的脂肪组织中积累,通过周围的一些媒介或食物链富集到食物链上更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最终通过一层层的传递在人体内不断积累,达到中毒的浓度。

1.2.3 半挥发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很多都是具有半挥发性的物质,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挥发,以蒸汽的形式进入大气层,附在

大气的颗粒物上难以被降解,可以远距离的迁移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就连北极圈这种离污染源极远的地方也可以检测到该物质的存在。

1.2.4 高毒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对内脏如肝、肾和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及生殖系统有极大的毒性,而且可以致癌,如可造成先天缺陷、智能降低、癌症、内分泌系统故障和生殖问题等。

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

2.1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

作为农业大国,在我国的上个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环境污

染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大量的生产及使用农药,很多都是含有机氯且在后来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都被列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范围,包括作为杀虫剂使用的滴滴涕、氯丹、六氯苯、氯丹和毒杀芬这五种产品。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中,部分地区还会少量使用这几类杀虫剂。这些有机污染物质可以长久的残留在土壤中,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同时随着农作物的生长而积累在作物果实或秸秆中,最终通过食物链的富集而流向人体。

2.2工业生产中的污染

多氯联苯(氯化联苯;PCBS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的一个大类,它是一组由人工合成,具有多种异构体的有机物质,由于其化学性质较为稳定,而且具有介电的特性,可用为热载体、润滑油、润滑剂及增塑剂等,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封闭的使用在变压器的电容器中,半封闭使用在导热油及稳压器等。在涉及

到PCBs的生产或产生的工厂中,常会因为圭寸存管理不到位或封存时间太长,造成部分电容器腐蚀泄露,从而对存放处的土地及水产生严重污染。多氯联苯是致癌物质,进入人体后常累积于脂肪组织,影响人体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

2.3 无意识的排放无意识排放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指的是二恶英类。在包括做饭在内的所有焚烧、造纸及含氯工业中都有二恶英的排放,如城市中的垃圾焚烧、农业生产中部分地区直接焚烧秸秆,火葬过程,造纸、水泥生产、氯碱和钢铁的制造过程。二恶英虽然在排放地产生,但却可以随着空气的流动造成大范围的污染。

3我国对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工作的开展基础

3.1监测网络系统的形成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环境监测的网络系统,并在相关负责部门及监测中心配备了必要的监测设备,包括原子吸收分析仪、气相色谱仪、色谱- 质谱分析仪、离子色谱仪等一系列大型的分析仪器,具备了基本的监测杀虫剂类的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另外也建立了针对食品污染的监测网络,对食物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残留以及多氯联苯进行监测。但是由于这些高端的大型设备需要大量的投资,成本较高,所以这些监测网络都只是分布在省级以上的测试单位。尤其是对于二恶英的监测,由于其分析技术和成本要求较高,故在我国二恶英的监测力度尤为欠缺。

3.2建立与持久性有机污染有关的环境管理的制度

在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为专项管理才刚起步不久,相

关的环境管理的法规也得以初步建立。主要有针对工业生产中的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针对含有多氯联苯的电容器和变压器等的《防止多氯联苯电力

装置及其废物污染环境的规定》,针对二恶英的排放控制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其他的还有《医疗废物管理条列》《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

3.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

自从展开POPs监测工作以来,我国也形成了部分POPs的分析与测试的方法,但在监测技术和手段上还较为薄弱。大部分监测多氯联苯、六六六等农药的方法通常还是用的上世界八十年代时采用的填充柱气相色谱,不仅费时而且不够精确。只有少部分监测网络中有质谱联用仪等先进设备。

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监测的应对措施

4.1进一步加投入力度,完善监测网络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监测网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现状,我国政府机关应加大建设监测网络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各地市设置监测网点,并且大力培养专业从业人员。尤其对于监测所需设备的配备、仪器开发要落实,保证对持久性有机污染我的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物质基础。在实用性、规范性、整体性为一体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备的监测管理的技术制度,构建完善的管理方案,可以帮助从业人员进行污染源的判定,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可以从制度上、观念上、实践过程中都有章可循。

4.2加强监测技术手段在对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过程中,除了可以以规范性、指导性、实用性和整体性为原则,通过科

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先进的设备和监测手段与技术运用在实际工作之中,还可以加大对与监测的新技术与研制质控产品的研究力度,研发准确、快速、低成本且与国际规范相符合的监测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