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修3-1 第一章第二节 电荷相互作用规律教学设计

选修3-1 第一章第二节 电荷相互作用规律教学设计

选修3-1 第一章第二节 电荷相互作用规律教学设计
选修3-1 第一章第二节 电荷相互作用规律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作业模板

备注:字体统一为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教师可根据所写内容自行调整表格宽度。

《电荷》教学设计

《电荷》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电荷》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 移动。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学生现状分析 初二学生初次学习物理,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入门,加上电学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同学们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不够强,尤其是女同学这方面的能力更加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实验、实例等手段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将学生探究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结合起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运用游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合作学习等方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娱乐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通 过学生在墙壁上挂气球比赛,激趣引课;通过教师用丝绸、毛皮分别摩擦过的玻 璃棒和橡胶棒吸引纸屑以及学生用头皮摩擦过的塑料钢笔套吸引纸屑让学生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及带电体具有的性质;通过演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间的作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间的作用以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间的作用引导学生归纳分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验电器接触不同情况下的玻璃棒、橡胶棒认识其作用、原理。构建“参与式教学”与“探究性活动”相结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教学过程

[探讨]给具体实例,图例,请学生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 [引导]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是直观和表面的信息,有没有更深层次的信息?或者我们将得到的信息稍稍处理一下,能否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呢?思考,回答 断开1mol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形成1molH-Cl键能放出431kJ的能量; 计算 1molH2和1molCl2反应得到2molHCl要放出183kJ的能量 [分析]给出反应热的定义 [质疑]Q是什么?H又是什么?△H又是什么? [分析]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两类 分析反应热之前,弄清楚两个概念:环境和体系[板书]放热反应:体系环境 H △H < 0为“-” Q > 0 [结论]△H 和Q的角度不同,△H从体系的角度 Q从环境的角度思考 回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阅读书本 回答: 自己分析:吸热反应 体系环境 H △H>0为“+” Q< 0 [提问]看看两幅图分别表示什么反应,这一段差值表示什么? A B 回答: A图表示方热反应,△H<0 B图表示吸热反应,△H>0 差值表示反应热。 [提问]考考大家一个有难度的问题:预测生成 2molHF 和2molHCl时,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多?并说出你的理由?思考,回答:生成HF放出的热量多。因为F2比Cl2活泼能量高,而HF比HCl稳定,能量低,所以如此。 [评价]非常好,同学知道从物质活泼性和稳定性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非常好。 [提问]如何验证你们的预测呢?这里老师提供键能的数据。 [分析]我们可以从反应热的角度判断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这是反应热的一种应用。计算,结论:的确生成等物质的量的HF 放出的热量多 第二课时 [提问]石墨能否自动转化为金刚石?如果要达到目的,需要采用什么办法? [讲解]反应热还有其它的应用:计算燃料的用量回答:不能;需要加热 H Cl H Cl H H H H Cl Cl Cl Cl ++ 436 kJ/mol 243kJ/mol 431 kJ/mol 能量

1.2-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练习题解析

1.2 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步练习 同步测控 1.(双选)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是( ) A .真空中两个带电球体间的相互作用 B .真空中任意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 C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D .真空中两个带电体的大小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则可应用库仑定律 2.(单选)两个半径均为1 cm 的导体球,分别带上+Q 和-3Q 的电量,两球心相距90 cm ,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 .现将它们碰一下后,放在两球心间相距3 cm 处,则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变为( ) A .3000 F B .1200 F C .900 F D .无法确定新 课 标 第 一 网 3.(单选)已知点电荷A 的电荷量是点电荷B 的2倍,则A 对B 的作用力大小跟B 对A 的作用力大小的比值为( ) A .2∶1 B.1∶2w w w .x k b 1.c o m C .1∶1 D.不一定 4.(单选)两个点电荷相距为d ,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 ,保持两点电荷电荷量不变,改变它们之间的距离,使之相互作用力大小为4F ,则两点电荷之间的距离应是( ) A .4d B .2d C .d /2 D .d /4 5.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A 和B (A 、B 均可视为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两处,二球间的库仑力为F ,若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小球C 先和A 接触,再与B 接触,然后移去C ,则A 、B 间库仑力应为________;若再使A 、B 两球接触后放回原处,则它们的库仑力为________. w w w .x k b 1.c o m 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库仑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计算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就可以使用公式F =k q 1q 2 r 2 B .两个带电小球即使距离非常近,也能用库仑定律 C .相互作用的两个点电荷,不论它们的电荷量是否相同,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一定相等 D .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各减为原来的一半,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减为原来的一半新课标第一网 2.设星球带负电,一电子粉尘悬浮在距星球表面1000 km 的地方,若将同样的电子粉尘带到距星球表面2000 km 的地方相对于该星球无初速度释放,则此电子粉尘( ) A .向星球下落 B .仍在原处悬浮 C .推向太空 D .无法推断 3.A 、B 、C 三个塑料小球,A 和B ,B 和C ,C 和A 之间都互相吸引,如果A 球带正电,则( ) A .B 、C 球都带负电 B .B 球带负电, C 球带正电 C .B 、C 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另一个不带电 D .B 、C 球都不带电 4.将一定量电荷Q 分给A 、B 两绝缘导体小球,要使两球相隔一定距离时有最大的作用力,则A 球电荷量q 应为( ) A.Q 3 B.Q 2 C.23Q D.45 Q 5.A 、B 两个点电荷间距离恒定,当其他电荷移到A 、B 附近时,A 、B 之间的库仑力将( ) A .可能变大 B .可能变小 C .一定不变 D .不能确定 6.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带正电的点电荷,其电荷量Q 1>Q 2,点电荷q 置于Q 1,Q 2连线上某点时,正好处于平衡,则( )

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教学重点 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 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教学用具: 投影仪 学习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1: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 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 2:反应热,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符号:ΔH ,单位:kJ/mol 或kJ?mol-1 ?H为“-”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 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 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 度?体系还是环境? 放热反应ΔH为“—”或ΔH〈 0 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由_____________组成;对人体安全的电压_____________。 答案: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不高于36V 小明在厨房里帮妈妈煮粥。妈妈说:待锅里的水烧开后,改用小火 ,盖上锅盖,让锅内的水微微沸腾,就能将粥煮好。小明发现,在此过程包含很多热学知识,请你就此场景说出两个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 示例:粥(液体)沸腾时有水汽化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粥(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2)粥(液体)沸腾后闻到米香,这是扩散现象; (3)粥(液体)沸腾时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只要答对其中任意两条即可) 3如图所示,是模拟“云和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酒精灯加热湿沙.加快水的汽化 B .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C .烧杯里的“白雾”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 .盘子里放冰块使水蒸气降温.液化成小水珠 4.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夏天,吃冰棒解热利用了熔化吸热 B.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C.用久的白炽灯内壁变黑是钨先升华后凝华的结果 D.北方的冬天,人们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5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凝华 6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6所示,其中错误.. 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7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18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图16 图17 图18

新课程教学设计 探究电荷相互作用规律

探究电荷相互作用规律 作者:永不止步0012 发表日期: 2011-10-08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公式表达,知道静电力常量。 2.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库仑扭秤的实验原理。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让学生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再得出库仑定律;让学生体验物理来源与生活。 2. 体会理想模型的建立、等量电荷巧妙分配原理等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库仑在定量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科学家的科学思想、方法、态度、毅力 教学重点:库仑定量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对库仑定律成立条件的理解 教学用具: 视频,多媒体课件,手摇式感应起电机,自制泡沫小球,细线,球形导体球,铁架台,毛皮,橡胶棒

设计思路: 本节课分三个步骤进行,定性实验演示(学生观察与思 考)---------视频播放库仑用扭秤实验发现规律的过程(学生感悟与体会)----------库仑定律的应用(学生思考并作答) 教法:实验、提问、启发引导式 学法:亲身体会,合作探究 新课教学: 一、历史回顾 人类很早就发现了电现象,但是为什么2000年后才定量研究? 一是当时社会没有对电力提出要求;二是还没有电荷量的概念,也没有定义电荷的单位;三是没有精密测量电荷的工具。说明科学、社会、技术三者相互影响,互相促进。 二、互动与探究过程 问题情景一:电荷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猜想一下,电荷间相互作用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同学们讨论后回答,并相互补充。 学生:1. 距离2. 电荷量3. 带电体的形状等 1. 定性探究: 问题情景二:如果你是一名物理学家,你准备如何做实验定性探究? (1) 你认为实验应采取什么方法? 学生:控制变量法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教案设计 (4)

教案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 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3. 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渐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 2. 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会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通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 教学难点:焓变,△H “+”与“-”。 三、教学过程 引言:在我们所学过的化学反应中,有的化学反应是为了制取某些物质的,比如:实验室制取H2:Zn + H2SO4 = ZnSO4 + H2↑,而有的化学反应是为了利用化学反

应所释放的能量,比如:炭的燃烧和氧炔焰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所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1. 反应能量变化与反应热 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所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相等的,在产生新物质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即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两个基本定律。 (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形式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3) 反应类型 放热反应:即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如:燃料的燃烧、中和反应、生石灰与水化合、金属和酸的反应、铝热反应等都是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即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如:H2还原CuO的反应,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aCO3分解等大多数分解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静电场电荷的相互作用教案

静电场·电荷的相互作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掌握两种电荷; (2)定性了解两种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3)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两种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 3.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模型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点电荷,研究真空中静止点电荷间互相作用力问题——库仑定律。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真空中点电荷间作用力大小的计算及方向的判定——库仑定律。 2.真空中点电荷间作用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遵从牛顿第三定律,是难点。 三、教具 1.演示两种电荷间相互作用 有机玻璃棒、丝绸、碎纸片、毛皮、橡胶棒(2支) 2.定性演示相关物理量间关系 铝箔包好的草球、表面光滑洁净的绝缘导体、绝缘性好的丝线、绝缘性好的支架、铁架台。 四、主要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人类从很早就认识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例如我国在战国末期就发现了磁铁矿有吸引铁的现象。在东汉初年就有带电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文字记载,但是人类对电磁现象的系统研究却是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才逐渐开展起来的,到十九世纪才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 电磁学及其应用对人类的影响十分巨大,在电磁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能生产和利用,是历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世界能力的飞跃,打开了电气化时代的大门。 工农业生产、交通、通讯、国防、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在当前出现的新技术中,起带头作用的是在电磁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新技术领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为了正确地利用电,就必须懂得电的知识。在初中我们学过一些电的知识,现在再进一步较深入地学习。 2.教学过程设计 (1)研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一: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放于碎纸片附近观察橡胶棒吸引碎纸片情况。 提问一:为什么橡胶棒会吸引碎纸片? 答:橡胶棒与丝绸摩擦后就带电了,带电物体会吸引轻小物体。 提问二:注意观察带电橡胶棒吸引碎纸片情况,会发现被橡胶棒吸起的纸片中,较大的纸片先落下来,这是为什么? 答:带电体在空气中不断放电,使它带电量不断减少,因而吸引轻小物体的力也相应减小,所以较大纸片先落下来。 教师总结: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叫做正电荷与负电荷。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后,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有机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物体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带电越多,吸引力就越大,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它们电量的绝对值相等,一个电子电量e=1.6×10-19C。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量要么等于电子(或质子)电量,要么是它们的整数倍,因此,把1.6×10-19C称为基元电荷。

1.2探究电荷相互作用规律(学)

1.2探究电荷相互作用规律 实验探究:探究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 1.基本知识 (1)实验表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一定和电荷间的距离成反比.( ) (2)实验中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是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的.( ) (3)通过实验,可以确定两个带电体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两带电体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 ) 3.探究交流 用软纸在两张透明塑料片上摩擦,然后把它们相互靠近,会发现两张塑料片相互排斥. 反复实验几次,说明它们相互排斥的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 两张塑料片相互排斥,是由于摩擦后塑料片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作用力的 图1-2-1

大小与两塑料片的距离有关,还与摩擦产生的电荷量的多少有关. 电学中的第一个定律——库仑定律 1.基本知识 (1)定量研究的三大困难 ①作用力 小,没有足够精密的测量器具; ②电量没有 ,无法比较电荷的多少; ③带电体上电荷的分布不清楚,难以确定相互作用的电荷之间的 . (2)库仑的研究解决了三个难题 ①为了测量微小的作用力,库仑发明了 . ②为了使物体的电量按实验的要求改变,库仑根据 原理,实现了电量的成倍变化. ③库仑根据电荷在金属球表面上均匀分布的特点,把金属球的电荷想象成点电荷,解决了测量带电体之间的距离问题. (3)库仑定律 ①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 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跟它们的 与 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r 的 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 . ②表达式F =k q 1q 2 r 2.式中k 是 ,k 的大小等于 . ③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 2.思考判断 (1)库仑定律可以适用于任何带电体之间库仑力的计算.( ) (2)点电荷就是带电量很少的带电物体.( ) (3)库仑定律是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 ) 3.探究交流 实际带电体在什么情况下可看成为点电荷? 【提示】 只要在测量精度要求的范围内,带电体的形状、大小、电荷分布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可忽略时,实际带电体可视为点电荷. 点电荷和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 【问题导思】 1.点电荷有哪些特点?它类似于力学中哪个模型? 2.库仑定律是否适用于均匀带电的球? 1.点电荷是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形状的理想化的模型.类似于力学中的质点,实际中并不存在. 2.一个带电体能否看做点电荷,是相对于具体问题而言的,不能单凭其大小和形状确定.例如,一

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 所有的燃烧反应② 酸碱中和反应③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 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晶体Ba(OH)2?6?18H2O与NH4Cl②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 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 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25℃101KPa可以不标注)。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精)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带电体可看成是点电荷 2.了解电荷的相互作用,并能应用库仑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知道元电荷是实验得出的最小电量,元电荷e=1.60×10-19C (二)能力训练点 由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介绍元电荷时适当扩展,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库仑定律库仑力 2.难点 库仑定律的定性演示 3.疑点 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的确定 4.解决办法 讲清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说明库仑力符合力的特征,遵守牛顿第三定律,说清K的单位由公式中各量单位确定,其数值则由实验确定。为定性演示库仑定律,应使带电小球表面光滑,防止尖端放电,支架应选绝缘性能好的,空气要干燥(采用红外线灯照射空气)。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玻璃棒,丝绸,系有丝线的包有铝箔的泡沫塑料小球,红外线灯,库仑扭秤模型或挂图。 五、学生活动设计 本课学生活动主要集中体现在两处: 1.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定性分析,两带电体间的作用力大小与距离及带电体的带电量有关。 2.应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习。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经过本课的讲授使学生知道点电荷、元电荷、库仑力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及其适用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实际复杂问题进行简化、抽象的思维能力及如何建立物理模型,渗透物质可分的思想,适当介绍粒子研究的物理学进展。 (二)整体感知 库仑定律是本课的核心,是静电学中的重要知识,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氢原子结构模型的依据。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创设情景 [提问]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包有铝箔的小球,会发生什么情况?让学生猜想,并要求说明理由。 2.实验探索 演示1演示上述提问内容,结果先吸引,而铝箔与带电玻璃棒接触后再排斥。这是由于两者接触后带有同种电荷的带电体间发生相互排斥作用的缘故。 [引导]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那么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练习第一章教案资料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第一章综合验收与检测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已知胆矶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kJ,又知胆矶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Q?5fO(s) === CuSQ(s)+5H 20(1) △ H=+Q kJ ? mol 1则Q、Q的关系为() A. Q1 Q C. Q 1 =Q2 D. 无法确定 3. 下列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可用:H + (aq) + OH —(aq) = H 20(1) , △ H= —57.2kJ/mol表示的 是() A .含有1molH 2SO4的浓硫酸与含有1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 B. 1mol/L 的盐酸10mL 与1mol/L 的NaOH15mL 混合 C. 0.1 mol/L的醋酸溶液与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D. 1mol/L的盐酸10mL与1mol/L的氨水15mL混合 4. 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 ) A.C + H 2O ==CO + H I2 △ H= +131.3 kJ ? mol -1 B. C(s)+ H 2O(g)== CO(g) + H 2(g) △ H= +10.94 kJ -mol -1 C. C(s)+ H 2OQ)== CO(g) + H 2(g) △ H= +131.3 kJ -mol -1 D. C(s)+ H 20(g)== CO(g) + H 2(g) △ H= +131.3 kJ -mol -1 5.根据下面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I mol H的井临斷罢“ 彪威I mol H(□的共价锥 議莎石越'二怎 A ?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释放能量 B ?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吸收能量 1 C. 1 mol H 2跟2 mol O2反应生成1 mol H 2O 一定释放能量245 kJ D. 2 mol H 2(g)跟1 mol O 2(g)反应生成2 mol H 20(g)释放能量490 kJ 6.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 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1 A. 2CH4(g) + 4O 2(g) == 2CO(g) + 4H 20(1) △ H= +890 kJ ? mol -1 222.5kJ 热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

【提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这个支点和杠杆是什么呢 【讲解】对,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所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下面让我们一同进入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 【板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 【回忆】通过必修二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有能量的变化。那么常见的能量变化形式有哪些 【学生】阅读本章引言回答:热能、电能、光能等 【过渡】当能量以热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你能列举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吗 【回答】放热反应如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吸热反应如大多数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等 【质疑】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有的放热、有的吸热为什么说“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以物质的变化为基础的” 【回忆】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那么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提问】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能量是如何变化的能否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量变化的原因 【回答】水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所以要吸收能量 【分析】虽然力的种类和大小不同,但是本质都一样,就是形成作用力时要放出能量;破坏作用力时要吸收能量,即物质的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 【探究】给出具体实例,图例,请学生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 【引导】在化学反应H 2 +Cl 2 =2HCl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何 【投影】 【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从两个角度来考虑:1、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与能量有什么关系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的大小 【图像分析】1molH 2和1molCl 2 反应得到2molHCl要放出183kJ的能量;断开1molH-H 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形成1molH-Cl 键能放出431kJ的能量; 【讲解】1、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包含两个过程: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释放出能量,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带电体可看成是点电荷 2.了解电荷的相互作用,并能应用库仑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知道元电荷是实验得出的最小电量,元电荷e=1.60×10-19C (二)能力训练点 由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介绍元电荷时适当扩展,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库仑定律库仑力 2.难点 库仑定律的定性演示 3.疑点 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的确定 4.解决办法 讲清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说明库仑力符合力的特征,遵守牛顿第三定律,说清K的单位由公式中各量单位确定,其数值则由实验确定。为定性演示库仑定律,应使带电小球表面光滑,防止尖端放电,支架应选绝缘性能好的,空气要干燥(采用红外线灯照射空气)。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玻璃棒,丝绸,系有丝线的包有铝箔的泡沫塑料小球,红外线灯,库仑扭秤模型或挂图。 五、学生活动设计 本课学生活动主要集中体现在两处: 1.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定性分析,两带电体间的作用力大小与距离及带电体的带电量有关。 2.应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习。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经过本课的讲授使学生知道点电荷、元电荷、库仑力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及其适用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实际复杂问题进行简化、抽象的思维能力及如何建立物理模型,渗透物质可分的思想,适当介绍粒子研究的物理学进展。 (二)整体感知 库仑定律是本课的核心,是静电学中的重要知识,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氢原子结构模型的依据。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创设情景 [提问]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包有铝箔的小球,会发生什么情况?让学生猜想,并要求说明理由。 2.实验探索 演示1 演示上述提问内容,结果先吸引,而铝箔与带电玻璃棒接触后再排斥。这是由于两者接触后带有同种电荷的带电体间发生相互排斥作用的缘故。 [引导]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那么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 演示2 让带电玻璃棒在不同距离上靠近悬挂的带电小球,观察小球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不同的情况(课本图1-1) 这说明了什么?

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一、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知识要点 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电荷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元电荷e=_____C,电子电荷计为_____。 4、库仑定律:F=_____,其中k=____,叫做______。 5、当电荷的___和___对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 略不计时,它就可以看成_____。 随堂练习 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C、元电荷就是质子 D、物体所带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远小于它们的距离时,可将这两个带电体看成点 电荷 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点电荷 3、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量大小之比为1∶7,相距为r,将两者相互接触后又放回原来的位置,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可能变为原来的() A、4/7 B、3/7 C、9/7 D、16/7 4、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原来有两个小球带电量相等,相互间的引力为F,用第三个不带电的小球依次接触两个小球后再走,则原来两个带电小球间的相互吸引力变为() A、F/2 B、F/4 C、F/8 D、3F/8 5、真空中固定着A、B两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它 们间的距离为10cm,现将另一个点电荷C放到 AB边线上距A2cm处,则C恰好处于平衡状态, 则AB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之比Q A∶Q B=__ _。 6、5个元电荷的电量是___C,16C的电量等于___个元电荷。 7、两个大小相同均带负电的小球,分别用等长的绝缘细线悬挂起来,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小球的质量一定相等 B、两小球的电量一定相等 C、两小球间的库仑力大小一定相等 E、两小球所受悬线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8、如图所示,两个重力均为mg的带电小球A和B,用绝 缘线1和绝缘线2悬挂,已知A、B间的库仑力大小恰好 为mg,两小球带异种电荷,则绝缘线1的张力为___, 绝缘线2的张力为___。 9、真空中固定着A、B两个点电荷相距10cm,A的带电 量Q A=+2×10-8C,B的带电量Q B=+8×10-8C,现引入 点电荷C,电量Q C=+4×10-8C,则C处于距A___cm, 距B___cm处时,C电荷即可平衡,若改变电荷C的电 荷量,则C的平衡状态___(填“不变”或“改变”)。 10、真空中固定着A、B两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其电量分别为Q1和Q2,且Q1<Q2,若将另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置于Q1和Q2的连线上某点,它恰可平衡,则对q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是正电荷 B、一定是负电荷 C、所处位置距Q1较近,距Q2较远 D、所处位置距Q2较近,距Q1较远 答案: 1、BD 2、C 3、CD 4、C 5、1∶16 6、8×10-19,1020 7、ACD 8、2mg,0 9、10/3,20/3,不变10、C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图中的母女两人用手接触一个带电体时,身体带上了电,头发上的电荷相互排斥,她们的头发便竖立起来。 这一节我们来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所遵从的规律。 1、关于元电荷和点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 .元电荷一定可看成点电荷 C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也可能看做点电荷 D .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 2、下列各图中A 球系在绝缘细线的下端,B 球固定在绝缘平面上,它们带电的种类以及位置已在图中标出。A 球能保持静止的是( ) 3、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之比为1 ∶7,相距为r (r 远大于小球半径),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它们间的库仑力可能为原来的( ) A .47 B .37 C .97 D .167 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 、B 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相隔一定的距离,两球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大小为F 。今用第三个完全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C 先后与A 、 B 两个小球接触后移开。这时,A 、B 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是( A .F 8 B .F 4 C .3F 8 D .3F 4 5、两个可自由移动的点电荷分别放在A 、B 两处,如图所示,A 处电 荷带正电Q 1,B 处电荷带负电Q 2,且Q 2=4Q 1,另取一个可以自 由移动的点电荷Q 3,放在直线AB 上,欲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则( ) A .Q 3为负电荷,且放于A 左方 B .Q 3为负电荷,且放于B 右方 C .Q 3为正电荷,且放于A 与B 之间 D .Q 3为正电荷,且放于B 右方 6、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小球各用长为L 的丝线悬挂在同一点,当两球分别带电量+q 1

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教案

《燃烧热能源》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内容:本节位于《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二节,本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燃烧热,其中突出了对燃烧热定义的介绍,并引导学生从诸多因素出发讨论选择燃料的标准,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结合燃烧热的利用介绍了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化石燃料的利弊以及能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燃烧热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燃烧热概念及相关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统计学生对该知识点的了解情况,然后进行教学过程。(若有预习检测,就利用其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学生的 情况来进行上课精讲部分的调整。)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列举一部分燃烧反应,要求学生观察其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然后从中提出燃烧热的概念。(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引入本节课的重难点——燃烧热) [板书]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一、燃烧热 1.定义:在 25 ℃、101 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问题] 解释H2的燃烧热为285.8 kJ / mol所表示的含义:

H2(g)+1/2O2(g)=H2O(l)ΔH=-285.8kJ/mol 实验测得25oC,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 [讨论]你是如何理解燃烧热的定义的?(5’) (1)条件:25 ℃、101 kPa (2)可燃物的用量:lmol (3)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 H2燃烧生成H2O(l),S生成SO2 (4)单位:kJ / mol (5)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以1mol可燃物为配平标准,其余可出现分数。 [板书]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到人们研究燃烧热的意义,增强学生处理课本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燃烧热的定义: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 [探究] 分析教材中表1-1,讨论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试举例说明 [提示] 可根据物质的燃烧热、燃料的储量、开采、储存的条件、价格、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综合考虑。 [板书]3.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利用优化设计P11有关燃烧热的计算的例子,给学生讲解这部分内容,并得到一个结论:Q放=n×▏ΔH▕(ΔH表示燃烧热))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利用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那么怎样合理的利用这些物质的燃烧,这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能源问题。 [板书]二、能源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能源的定义及分类。 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及柴草等等。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

《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教案

《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2. 了解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 掌握库仑定律,并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计算; 能力培养: 1.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2.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重 点: 1. 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守恒定律; 2. 掌握库仑定律,并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计算; 难 点: 1.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守恒定律; 2.掌握库仑定律,并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计算; 关 键: 1.教师进行恰当的举例来让学生实际感受; 2.讲清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的实质,使学生了解二者的实质; ※※※※※※※※※※※※※※※※※※※※※※※※※※※※※※※※※※※※※※※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内容? 2.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研究了热学,下面我们研究一下电学。 ◆新授课: 一.电荷的基本知识: 1. 起电方式: (1)摩擦带电: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 (2)感应带电:电子的转移——电子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外一个部分。 (3)接触带电:电量平分规律——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电量平分 C Q 91109-?=与C Q 92105-?=接触后各自带有C Q Q 1921107-?==; C Q 91109-?=与C Q 92105-?-=接触后各自带有C Q Q 1921102-?==; 2.元电荷:C e 19106.1-?=;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外一部分。 二.库仑定律: 1. 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 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 公式:221 r Q Q k F =,229/109C m N k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