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学习方法

高考学习方法

我全身心地热爱过魔兽世界,处理玩和学习的关系也是我高中三年的焦点问题。高二和高三上学期我夜里逃出去玩通宵的此数加起来有三位数(现在手腕上还有握鼠标的老茧)。但是去年高考我还是把握住了,高考635。 ”
----这是他说的

后来我找到了他,他告诉我一些方法,虽然只剩最后10天了,但我觉得还是把方法贴出来,给大家都看看,希望能帮到你们,哪怕只是一点点。o(∩_∩)o...

根据你的成绩,我觉得最后这段时间的总体思路就是一个:把基础题里能拿的分尽量拿下。
高考有70%是基础题,而从你的成绩里可以看出来,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都有大量的基础题还拿不到分。至于语文和生物,能保持这样就可以了,换句话说,就是语文和生物的提高要比其它科难。
数学
先说数学吧,我的数学两次省统测都没上90。后来我发现,后面那些大题一般分两问或者三问。最后一问肯定难,但是第一问或者前两问都是基础题,只要对这个知识点的主要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一般都在课本例题里了),一个大题拿6-8分不成问题。仔细一算,其实只要每个大题做对前一半或2/3,选择题和填空题保证错两个以内,数学基本就能110-120了。当然,这是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但是你可以借鉴这种思路,就是把目光放在那些简单题上,然后去努力掌握典型方法。
最典型的例子是数列,数列题一般会比较难,技巧性很强。但是第一问就是让你用那种最基础的数列方法来做,什么错位相减、倒序相加,还有求数列通项的一般方法。只要你专门花一两天,完全可以把这些基本方法掌握,而这些题又是固定的,这样就能明明白白的得到几分了。

数学考点是非常固定的,甚至每个知识点在试卷中的分值和位置都比较固定,所以一定要有的放矢。你仔细分析自己每次考试,哪个知识点是那种容易拿分,但是你又几乎每次都拿不到的?差哪个点的知识就专门花时间补哪个点,只要想着把这里补好就可以了,不要同时还担心其他缺漏的地方,因为能补上一点是一点,补起一点分数就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几分。

我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那我就用我的经历来说吧。
第二次统测过后,我发现每次考试都有一个复数题,一般是选择或者填空,5分,但是我每次都拿不到,所以我就专门花了一天去看复数。其实只要把复数运算法则学会,这种题就是送分的。这样我一下提高了5分,做往年的高考真题可以上90了。
接着又通过做高考真题发现自己对概率掌握得很差,其实概率题也不难,只要掌握那些基本方法就好。于是我又花了两

天时间专突概率,两天之后,只要不遇到怪题,概率我已经能拿满分了。数学提高到了大概95-100这个样子。
接下来我把目光投向了极限,这部分占了不少分,但是并不会考太难。我买了一本《极限、数列专项突破》,里面有大量的高考题和模拟题。我根本不去看那些难的怪的,就只做里面最简单的。也就两三天吧,极限基础方法我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
之后是比较难熬的一段,我花了一个星期搞数列,因为数列是高考重点,比较难。但是不乏简单题,我就盯住了数列大题的第一问或者前两问。不管问老师、同学还是自己总结,用这一个星期我做了大量的数列题,有时候看见高考数列大题的第一问不用思考就能知道大概要怎么做了,有一个套路的。至于最后一问就要看发挥了。
我在高考前选择专项突破的最后一项是解析几何。这是我掌握得最差的,但是这属于难题,分也不多,所以我只求能拿几分拿几分,不奢求。看出来了吗?我是从最简单的,最容易拿分的地方下手,要是到后面时间不够了,放过的也只是那些本来就不太容易拿分的题。抱着能拿几分拿几分的态度,到最后其实能拿不少分。
最后在高考前专项突破这段日子,我一直保持每天各种题型都做一点。数学一定要靠做题,这是真理。听得懂是假的,听不听得懂是老师的水平问题,会不会做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保持题感很重要。

英语
我从高二开始就没听过英语课,也没交过英语作业,到现在还分不清什么是非谓语动词那些乱七八糟的,但是我高考考了133。我的英语完全是语感型的,因为背得多,读得多,所以有些题只要读完就觉得哪个选项不顺口。我给你一个英语的建议,由于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我还是只能用我的经历来说了。
(1)单词。其实高考英语考语法的并没有多少,真正考的多的是词汇。包括单词和词组以及一些固定用法。只要你有很大量的词汇,那么就能读懂题,也就能做得八九不离十。尤其对于完形和阅读理解,完形考实词占大多数,只要选项里的词认识就基本会做了;阅读更是,你一定也和我一样每次读阅读都有很多词不认识吧?一旦遇到生词,就好像劈竹子劈到梗上一样,流畅的阅读过程马上被阻断了。
词汇要靠平时积累,包括玩游戏和看电影我都非常注意里面的英语。但是现在时间紧迫,如果精力实在有限,我建议最好的记单词的方法是,不要记那些生词了,只复习你以前记过的词。因为很多单词见到了觉得似曾相识,但是就是想不起来它的意思,这种事很亏的,还影响考试情绪。所以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复习以前那些记过的

单词,保证一旦在考试中见到,马上就能想起是什么意思。这种方法是下策,但是很有用。而且记以前记过的单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不会把人搞得很疲惫,可以很容易地做到。
(2)阅读速度。这是非常关键的一项,高考阅读有一半是在考阅读的速度。快速阅读要三方面同时保证:词汇量,注意力,还有技巧。词汇量不多说了。注意力其实是最关键的,做阅读的时候转笔、摇头、颠腿这些动作都会分散注意力,一定要戒掉。我做阅读的时候手除了手指翻页,没有其它任何多余的动作,注意力可以完全集中在我眼镜盯着的那一行。这是三年来练出来的,虽然不听课,但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每天做三篇阅读的习惯,每一篇都要求注意力完全集中,限定时间。技巧虽然并不怎么重要,但是还是值得说一下。五篇阅读有一篇是科技文对吧?这篇阅读有点长,读完就浪费了很多时间。看到这篇时,先读题目,从题目中回到文中找关键词,一个题也许就是考那一句话。运气好的话,这篇阅读有可能在2分钟内搞定。还有个无厘头的技巧,当你对某个题实在没有头绪,或者某一篇阅读实在没时间读,只能选择蒙的时候,蒙那个最长的选项,命中率稍微高一些。


理综
理综提高的方法和数学差不多,只要你能很好地体会我上面说的数学提高的方法,灵活运用到理综上就OK了。
总结一下,数学和理综提高的两个关键点:
一:死抓基础题,把那些能拿下的简单题尽量拿下;
二:分点突破,一定要具体到某一个很特定的知识点,就是那种本来能拿分但是这部分基础知识又没有掌握好的。只要能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来进行突破,你将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分就那么几分几分的往上走,清晰无比,我先声明,这是一篇技术贴,此法对于课改区效果不错。由于是课改,所以可以肯定高考卷子基本没什么差别---更加注重考学生的能力及思维,就是所谓的素质,所以出现偏难怪的题目几率不大,有好的做题思路,文综考好点基本不难,其他的就不敢保证咯。好了,废话不多说。(由于是原创,只是对原来的稿子做了部分修改,因为涉及具体的解题,所以有点多,想学好文综的兄台可以花时间看看)

所有高中生在学习上做的所有付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高考。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只说说一个学生想的。许多同学认为,要想高考考得好,就必须到重点高中去,省级的自然好,不过要是国家级的,那就更爽歪歪啦~当然,做梦有时会梦到到了世界级的,因为那学生学习氛围好,老师更好,是理想的学习地方。这并不是盲目崇拜,可以说这是很健

康的想法。但是能去那种学校的学生毕竟少数,就像能煮到美女的哥们一样,可~是,难道说去不了就不要活了了??当然不是!!要不其他学校开了干嘛?!乱收费啊??但是话说回来,在一个不算好的学校(首先要面对现实)要想读好真的不容易,可也不是不可能。我们儿没想考北大,考清华,但能力好一点的冲一冲本一,次之的冲一冲本二还是可以的。这不仅需要决心,更需要学习技巧!老师老说学习要勤奋,要刻苦,他丫的就差点希望我们儿们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免了,但其实每个同学都知道,光花时间是永远不够的!!一个学生如果每天狂做练习,不懂就问老师,会把自己搞得很累,弄不好老师都会烦,老问有耐心的老师也还不要紧,要老问没耐心的,那就要命咯!所以拥有自己的答题技巧对于学习来讲是重要的,这就像打架时别人用手,你用菜刀一样,虽然不代表你吃定别人了,但至少有胜算,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聪明的学生懂得运用自己的小聪明去寻找解题技巧,然后在做上一些优质习题,考起来的成绩自然就不会差。有些同学听到这就不满意了,我就是笨,我就是不聪明,那又怎么样??但如果现在有现成的的解题技巧你愿不愿意学呢??我想大多想考大学的同学还是愿意学的嘛,关键就是那些技巧有没有用,别等会没用,那还不如花那时间去嗨皮一下是不是。高考其实就是一场赌博,赌赢了就晋级成功了,输了还可以复读嘛!其实你也可以把这看做一场赌博,赌赢了,你就学到东西了,学到了就帮你多考几分,甚至几十分。赌输了最坏也就是浪费你一点时间,也许这点时间对你来说只是课余的一点聊天时间。下面我就针对具体的学习技巧,应该说是解题技巧谈谈解题思路

要想考好,主要就是在以下两方面做好

一、生活上(没开玩笑):1、晚上要有足够的睡眠,要不,这会直接影响你第二天的听课效率,第二天的第二或第三节课你铁定的犯困!这可是我最惨痛的教训了,我就搞不懂,学校怎么老把数学和英语放第二三节,因为每到那时就是我流口水的时候,所以数学和英语就考了班级起码前倒三哀,哀!2、要有生活规律,每天固定时间读书学习。这很重要,我当初就是每天固定做一套文综卷的,一年下来把03~08年全中国的高考文综卷全QJ了,收获颇丰。3、(最重要)良好的心态。一是学习心态,每一次考完了都定要及时寻找考得好和应该拿的分数却没拿到的原因。课改后的高考出现偏、难、怪的题目的几率不高,拼的就是谁能把会做的题目的分数都拿到。二是感情生活啦。高一高二要找男女朋友的赶快找

,不找白不找。到高三后就别找了,又没时间,又没精力,找了也白找。这不处理好对学习影响很大。
二、学习上(重点):学习上的主要以答题为主,因为高考说白了就是一个答题过程,你要做的就是在限定的答题时间内把题目尽量做对,记住是作对,而不仅是做完。这需要技巧,平时的积累,考试时的运气!所以高考的时候喊你妈去哪座大庙去烧两炷香保佑你一下,呵呵。

首先是平时的做题习惯。平时的的做题习惯会直接影响高考的成绩。这就要求平时要有针对高考有利的做题习惯:1、书写工整,而非美观,当然能做到美观更好的啦。2、按点答题,这也很重要,你说,哪个改卷老师愿意把分数给写了一堆浆糊的人。3、先想好答题要点再答,要点先答,废话要少,答案点要多。4留点空间等会后面想到了没地方答。总结起来就是如下格式:1、**************;(空点间隙)2、***************(空点间隙)3、*********** ……-

这下,就是具体学科了

语文:语文最好拿分也最好拉分的就是作文,所以如果你没有好的文笔,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作文套路,而语文议论文的作文是最好拿分的,这需要训练。学会模式后如果你没有什么好的文笔,高考作文基本上会在52~55之间,不会高也不会低。大体模式如下:第一段排比句(或其他优美修辞语句)+亮明中心论点(前提不离题),第二段分论点1(总论点的侧面分析及论证分论点的确立),第三段过渡引入(论点与论据间的衔接与过渡)+论据概述(论证部分的中心内容)+论据分析(揭示论据的含义,奠定分析、深化论点的基础(重要))+过渡引申(论据与论点间的过渡与衔接),第四段分论点与题目的关系总结,第五段分论点2,第六段过渡引入(论点与论据间的衔接与过渡)+论据概述(论证部分的中心内容)+论据分析(揭示论据的含义,奠定分析、深化论点的基础(重要))+过渡引申(论据与论点间的过渡与衔接),第七段分论点与题目的关系总结,第八段反面论证,第九段总结呼应手段优美语句深化主题。这是理论,下面给大伙结合一下实际:

分析论点——毅力是攀登智慧高峰的手杖。
过渡引入——很多人都有美好的理想和为之奋斗的热忱,但他们缺乏毅力,开始是天天撒网捕鱼,不久便于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索性将网抛进垃圾箱里,而海底的珍珠只是可梦想而不可得了。
论据概述——有地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位仙女幽居净舍,凡人难得一见。一天,仙女听到一陈悦耳的敲门声,正想稍等片刻再去开门,可那敲门声很快就停止了。几天之后,又有人敲门,

灰心的仙女懒得去开,那人却直敲不停。仙女终于被他打动了,第一次开了门。
分析论据——这段动人的故事中,第二位敲门者终于达到了目的。他比第一个人多了什么?毅力,只有毅力!没有毅力,成功只是虚幻,虎头蛇尾的奋斗也是徒劳。
过渡引申——如果人类没有毅力,我们也许至今还住在山洞里过着原始人的生活呢,然而,我们的社会毕竟在飞速发展。
深化论点——人们用毅力和着血汗,筑起了建设的丰碑。 虽然很土,但很好用。
语文其他的话就只有要踏实去念了,小技巧只有诗歌和阅读了。以后有机会的话会慢慢讲的-

数学和英语没有什么建设性意见哈,抱歉
重点来啦!!
文综:哈哈,文综是技巧最多的一门,其他门我不敢保证,文综课改后的题目可以说地理地图熟,历史基本史实和时间段熟,政治知识点熟的同学,只要知道答题技巧,文综的成绩决不可能少于230,掌握程度好的基本可以到250~270。
什么,不信?-看看,看看啊~

地理:地理只有四种类型题,自然题,社会区位题,自社杂交题,还有一种很讨厌的知识点题,这种题目没看书就是不会,在怎么努力的想也不会,。打个比方,问你秦岭淮河的分界线,你没看过书就是不会,就算把屎尿都憋出来了也是不会。但是其他的三种就好办了,所有题目皆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来回答。自然无非是水、气、土、地、生、资、灾,社会经济最常见的就是原、燃、土、癖、历、政、交、市、劳、技及宗教、军事、旅游等等和一些题目中具体的对象。地理基本所有的题目基本是从这些答案中演化出来。特别是关于社会区位的题目,简直就是脑残题,不信你随便出一组题目出来,拿原、燃、土、癖、历、政、交、市、劳、技来套,不拿90%以上的分数你抽我!(当然了,拿这个分数前提是你必须要知道我的思路细化哈)而且不相信得你可以拿着这个问你的老师。当初我高三的时候每周都参加文综补课不是我文综差,是我想向各大知名高中的知名教师验证我的答题思路,结果很不错,在细化答案方面完善了很多答案点。知道这些,剩下就是细化和熟练了。你不要以为这些东西很少,要是某人真想了解,我会让你知道他生的蛋有多少!!地理改革后的三本必修及三本选修会考到的内容总结起来总共就是十几张纸而已,知道了地理能考不好??

历史:在文综三科中,同学们可能属历史最薄弱,因为很多同学认为,如果说地理算是有点技巧思路的话,那么历史好像根本无术可循,好像怎么答都行,打个比方,历史里面有种类型题叫特点题,打个实际的比方比

,如问你这个学生有什么特点,你基本就讲不清楚,貌似什么都能答,又似什么都答不了。知道为什么吗?那是因为你没有答题方向,不知道该答什么。很少有老师有魄力说全中国高考所有的历史题只考哪些类型题,今天,我就冒天下之大不韪给我说了,可能你们看不懂哈,当然了,看懂了就没我什么事了嘛呵呵。第一种类型题:信息提取归位题(说白了就是材料归纳题,分值挺大,基础拿分题)大体类型是给你一段材料,叫你根据这段材料做某些事这种题又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叫白痴型,说白了就是抄材料,基本没什么考能力,会识字就会做,而第二种是上升型,就属于考能力的了,因为要将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上升一下,事件归位背景内容归位实质等等,并且还需要你答题时的语言尽量使用高级词汇,什么意思,就是装逼的意思,答案要装作很高级的样子。因为这种题目基本都是出现在第一问,所以,改卷老师会从这道题中开始对这个学生的能力进行判断,不出意外的话,都是按中等分打(比如一道题有十分,中等分就是3~5)打个比方,比如高考有一道题诗这样的:东部地区GDP占中国经济的60%,中部占30%,西部占10%,请问这体现了什么? 75%的学生会说东部经济发达,西部经济落后。这是大部分同学的能力范围,更高层次能力的学生会答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样的学生大约占20%,最高层次的学生能透过现象讲到中国二元经济的高差距性,并且得出有待调节的结论。好,装逼成功。所以,要想高考文综考到高分并不容易!!但是,我告诉你,这也不是不可能!第二种类型题:特点题。这种题演变的问法也很多,比如什么这事跟那事有什么区别、异同点、对比啦等等(分值小就好,大了与原因影响题不相上下)就像上面说的一样,叫你说一下特点,说不清楚一样。第三种类型题:认识/评价/启示/理解…题,这种题一般出现在最后一题,问法不一,但是答题思路相同(分值不大,属于拉分题)第四种类型题:原因/影响题,又称背景意义题(分值最大,属于拉分题)这种题最难答,平常没什么答题方法的同学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该往什么方面答,很茫然。但是,思路技巧,很快就看到答案咯。所有的题目除了考史实(史实没读真的就没办法了,我也是地球人,没办法让你不读都会,但是如果你对象势力答题法掌握了,即使不会,也能答出个部分,有机会这后面讲)都可以归结为这四类题之一,而这四类题又都有技巧可解。打个比方,高三的同学都要学选修《历史重大改革》(课改区哈),拿这里面的孝文帝改革影响讲,课本有提及,但

很散,而且又不全,高考中由于是选考,要考到分值又大,少则8分,多则12,课本中的点都答也拿不了70%,但要按我的技巧:内容+势力展开(原因影响题解法)可全拿下。孝文帝改革影响可以看做1孝文帝 2汉化 3改革 ,其中孝文帝为一势力,由孝文帝可推出其背后势力定有4鲜卑族,因为是迁往洛阳,所以5洛阳也是背后势力之一,洛阳在北方,所以6北方也是,北方在中国,所以7中国也是,中国在世界,所以世界……想说也是是吧??错!!范围大于势力限制(与题目有关的势力)可以答,没分!!题目的相关势力及背后势力找完,剩下就是共性势力8后代,所以答案为:1、孝文帝成为少数民族伟大的政治家;2、汉化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3、孝文帝改革为后世提供了改革经验;4、改革促进鲜卑族封建化过程,加速其发展;5、使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促进其大繁荣大发展;6、促进了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同时也使得北方民族大融合;7、鲜卑文化融入汉文化为中华民族增加了新鲜血液,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进步;8、为后世隋唐的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搞定!!一题下来,基本上用的都是技巧,所以好的答题技巧够重要吧!

政治:政治可以沿用历史的势力思路和地理的全面思路,要知道,高考考的,课本基本上没有完全的答案。打个比方,课本在《经济生说》这一册中提及企业要想经营成功要有三个条件:(我这里简写)战略、技术、诚信。大家发现没有,课本上给出的这都是针对企业的,高考要出现这题,答案铁定还有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劳动者层面等等,这就是地理全面思路和历史势力思路的体现!!再说个,政治里考的政治学知识无非就是party的,和国家的,遇到省委就是party,就是那么几句话中选一句仍进去,遇到省go-vern-ment的就把国家的东西扔进去,搞定! 政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答题思路,高考考来考去其实就那么些答案,这些东西我都弄好了,有人想了解的话再说。

今天我就先给你们结合高考卷讲一些具有绝对杀伤力的东西,不然你们还以为我在忽悠你呢!文综三科里,历史最难,这里我就先针对具体的高考卷给关心这帖子的兄台说说如何搞定高考历史题。下面我就拿09年全国高考文综来做例子让大家学学怎样虐待高考卷。
(这是具体题目:看不清楚的自己去找题目)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

口,或按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 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收并不再是go-vern-ment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go-vern-ment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表4 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
经济恢复时期
11.70%
“一五”时期
10.60%
“二五”时期
10.70%
1963-1965年
6.70%
(不好意思啊,我不会弄表格,所以没办法给你们复制原题,不过,也没什么大事,如果觉得看不清楚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找一下原题,然后再看我的解答就好了)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摘自jiabao.wen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go-vern-ment工作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8分)
以下就是根据我的思路来进行答题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14分)
(这里声明一下,一下提及的许多解题技巧你们可能还很陌生,也有些可能不懂。虽然我把解题技巧给出来了,但是能根据我给出的方向就可以进行虐题的哥们还是很少的,因为知道了解题方向还需要知道怎么运用才行,所以有想进一步了解的兄台,我们可以交流下)
首先由题目可知这是特点题和原因题,这种类型的题目基本前一问可以为后提供答案对象。特点又分为前特点和后特点,所以要分点答。至于特点题的答题思路就是从以下十一个方面来,但不一定每个方面都有答案,有时一个方面也囊括了两个

或者以上的答案点。内容、方式、性质、时间、空间、背景、领导、结果、目的、最、局限。之后的变化原因就要使用原因的答题思路即1号内容答题法,一号内容就是那些所谓的好学生的答题思路了,说白了就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对外、军事、宗教等等展开,然而,一号内容真正具有杀伤力的不是这些点,而是这些点的细化展开,说白了就是知道如果题目需要用一号内容来答题需要答一个大点里的哪些小点,举个例子,问政治上的,你得能知道包括那些细化答案点,这些也就是我所谓的高考会考到的答案点,记住,是答案点,因为高考就是根据答案点来给分的。剩下的就是根据具体特点的对象势力来答。至于一号内容的各方面包含哪些答案点以及二号内容和对象势力法(包括哪些共性的对象势力以及怎么找具体的势力)我就先不说了,总的留一点吧。好以上就是开始的题目分析,现在就是具体解题

答:
两税法前的特点(特点思路展开):1、内容上:征收税目多样化(征收赋税、调发力役…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得出)2、方式上:a所征物品以实物为主,兼有货币。b收税标准多样化(在此之前,历代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按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这句话得)3、领导上(就是具体的针对对象):以自耕小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控制自耕小农…或按人口,或按户头得出)4、目的上:限制土地兼并,维护封建小农经济(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得出)后面也是同理上升得出,就不在后面括号写了

两税法后的特点(特点思路展开):1、内容上:税目单一化2、方式上:a货币逐渐成为税收主体。3、领导上:土地资产成为征税对象。4、目的上:不再过度限制土地兼并。5、最上:打破社会阶层的界限,贵族不再拥有特权。

原因:1号内容+具体对象势力 1、政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2、经济:a统一货币为税收对象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便于管理使用。b生产力高度发展使得农业产量大大提高 + 两税法的对象:3、对统治者(主体):增加稳定财政收入4、对小农经济:无法遏制土地兼并,在佃农经济关系下,维护小农经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10分)、

答:
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中期略有起伏。经济恢复时期最高,八大后时期达最低。

这道原意有前文,所以原因要根据前面所问的趋势来回答,而造成这个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时代背景,所以就需要依据当时具体的大背景史实来

回答,所以这题主要是考察史实的影响,总结一下那个时段的大题史实(我不太记得了,所以只能有个大概顺序):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一五计划时期、抗美援朝、三大改造、二五计划时期、大跃进人民公社和左倾思想、与苏联断交、三年自然灾害、八大后调整巩固、

主要原因:1、建国初期经济破坏严重,经济恢复需要农业支持,农业税高。
2、抗美援朝后勤消耗大,税高。
3、一五计划期间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经济恢复良好,农业哺育工业负担减轻。
4、三大改造完成,农业发展,税低。
5、二五计划时期和大跃进人民公社时期重合,税高。
6、八大后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以及与苏联断交,三年自然灾害、农民困难使得国家税收降低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8分)

首先判断得出这道题属于第四种类型题,而第四种类型题的解法就是……呜呜呜,又要大出血了……碰到这种题要先讲总点,再说背景,然后是根本原因,根本过程,根本影响,加上启示,这样一道题下来就很完整,改卷老师就找不到扣分的理由,好下面就是答案解析:
认识:1、总点:这个中国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举充分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功绩和切实贯彻民本思想的体现

2、背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经济不断发展给与此举以经济上的支持
3、根本原因: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b国家三农政策的重大作用

4、根本影响:a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型 b有利于提高农民积极性,保护国家粮食安全 c有利于协调城乡二元经济共同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稳固的和谐社会。

5、启示:我们要始终不渝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饭和党的领导

好了,怎么样,这样结合真正的高考卷讲的够清楚了吧。下面给你们附上了标准答案,兄台们自己掂量一下如果这是你们答的,这道题目可以拿几分,我估计加分都不为过!!!

标准答案:37.(1)特点: 两税法实施以前,以自耕小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以征收实物为主; 两税法实施以后,逐渐以土地为主要征收依据,以征收货币为主
原因:土地兼并趋势难以遏止,小农破产,租佃关系成为普遍现象;生产区域性特征日益显著,商品经济不断发展;go-vern-ment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保证财政收入.
(2)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反复.
主要原因: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加上抗美援朝等需要,农业税比例较高,随后,国家采取重点发展工业的政策,需要农业的支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时期,受高指标和浮夸风等因素影响,农业税比例略有上升。此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农业生产以恢复和稳定为主,农业税比例明显降低。
(3)取消农业税是party和go-vern-ment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革,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标志着国家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由重视积累,优先发展到关注民生,共享改革成果,由重视城市建设到强调城乡统筹发展;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


今天在这里再发一个解析,问什么要叫解析呢,因为他是解析嘛,哈哈,等于没说!因为这道高考题是没有答案的,前些天我一补课的学生问我,我缕了一下思路,今天写一下就给一起当解决变态题给发了。这道题的评分标准有说跟没说样,看着就火大,不信你们可以去网上看一下具体答案。下面是题目:
(09全国卷2历史第二题)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国粹学》(1902年)
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
—— 邓实:《国学讲习记》(1905年)
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则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赢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 ——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

(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州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12分)

这道题非常的奇怪,答案势力点都不能根据材料得出,但可以判断得出这道题是24杂交题,所以要根据特点来做评论,这也就要求答两点,一个特点,一个评论。这就要结合所学了,具体的史实我可能不太记得了,因而我就只能大概写一下

文艺复兴的特点:内容上: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核心。方式:恢复对学问的兴

趣。性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时间:15世纪。空间:欧洲。背景: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领导:资产阶级。结果: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目的: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局限:不是完全提倡复古,而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亚洲古学复兴特点:内容:中华古学复兴。方式:挖掘人文特点及地域特色。性质:民族资产阶级的救亡运动。时间:20世纪始。空间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区域。背景:民族危机加深。领导:民族资产阶级。结果:宣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目的: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法。局限:未能产生实质性影响,一定程度上造成文化守旧主义
然后根据特点说一下他的异同点,这个我就不写了,大家直接去特点上找就可以了,找完整合一下就可以了。这样特点就完成了。
然后再进行评价,首先对文艺复兴来说:总点: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传播,达到运动效果。背景和根本原因就是二号内容,影响去特点上面找。(可能大家不知道二号内容,我这里就不说了,如果有机会的话,在qq上说)
其次对亚洲古学复兴来说:总点: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影响力不够。背景特点上面找,根本原因有两块对时代来讲(民族危机和时代)和对提倡复兴的这个群体来讲(局限性)
对他们共同的评价用启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力量以及运动的策略和坚决性对于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亚洲复兴只是学习欧洲的做法,并为有欧洲当时的阶级基础,故其效果影响就存在差异性,不过也不能因此否定它的作用


我看了看09年全国卷的地理题也挺**的,我就奇怪还有这么出题的,三道题其实就是一道大题的展开,这是够抽筋的,估计出卷子的这个老师也要被问候个够呛,课改区的题目自然和社会应该是64开或者55开的。看完这题,怕一些兄台也想问就索性把地理的答题思路也写了一下,这个我就简单些,但根据思路还是可以答完整的,以下是我的思路题目大家区网上找,地理题图片较多,麻烦:
(1)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
原因:水:尼罗河流域大部分位于北半球。气:流域内主要补给降水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而北半球的雨季出现在夏季,故短期补给大,水量充足;北半球干季降水少,故径流水量少。土:北半球水域流经区地表下渗少。
(2)分两点回答,势力展开:对青尼罗河来说:因为尼罗河包括两分支:由于罗河尼大部分处于北半球,在北半球枯水期时,青尼罗河也处于枯水期。对白尼罗河来说:故补给主力要以

流经南半球的白尼罗河为主,北半球枯水期为南半球的雨季,所以白尼罗河的水量多。
(3)水:为周边提供农业灌溉用水。气:由于季节变化大,故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农业生产是按照其季节变化来确定的。洪水期后开始农业生产,枯水期为生长收获季节。土:洪水期河流对两岸的泛滥形成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地:河流定期泛滥有利于造成冲积平原,便于耕作。灾:河流的泛滥的不确定性可能造成下游人民财产损失以及农作物破坏
好了,写完了,保留了一些核心思想,总的给自己留一点点利用价值吧,呵呵,有打算深入了解的哥们可以交流一下开不败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写,准确地说不知道用怎样的文字把这一年的心情完整地串起来,让它们如绚丽的水晶不失原味地挂在那儿,让你们分享,让你们明白。
写下这个热的要命的八月的第一个字的时候,我突然注意到窗外成片绽放着许多不知名的小花,红的,黄的,粉白的,花花绿绿地漾在一起,满目漂亮的色彩。天啊,这些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这样如火如荼的势头应该不会只有几天的时间吧。
我不知道这一年里这些花儿是不是也是这样漂亮地开放着,如果是,我想我应该感谢它们。我嗅得出空气里有许多甜美的味道,有一个很美丽的词突然冒出来:花开不败!
花开不败。
花开不败啊!
我想我终于可以平静下来,告诉你们这一年里发生的许许多多故事,我想无论将来再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年里的点点滴滴、滴滴点点,我是再也不会忘记了。
高三开始的前一个星期,开了一次家长会。
那是一次很严肃的家长会,一次没有人缺席、甚至没有人迟到的家长会。老师在那次会议上调动了家长们几乎所有的情感。高三的重要性自是不用多言的,所谓“成也高三,败也高三”,无论过去孩子多么辉煌,也无论他们多么失败,班主任那么一个瘦弱的小姑娘,竟然靠在讲台边上一讲就是斗志昂扬的两个小时,无非是让我们相信,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奇迹或恶果,都会在这一年里戏剧般地粉墨登场。
学校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班级、年级,甚至在区里、全市的排名位置,精心制作了一张高一高二的各科成绩排名表。现在想起来,我不得不承认,那张表真是做得太精致了。每一门成绩的总分、标分名次,与年级里的均分对比情况,甚至还有精心设计的由此得出的成绩走势图,最后还附带综合名次的具体分析。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一张纸,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父亲是阴着脸从学校里回来的,情况如我所估计的一样不容乐观:年级排名190名。可怕的位置。


“还有希望的。老师说的,什么都是有可能的。”父亲说他是相信我的,然而我却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再相信自己一次。可是,已经没有退路了。我们是过了河的卒子,不能回头。
我惟有扬鞭策马,奋起直追,才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
11年漫漫的准备期,终于到了要拉开战幕,拼命一战的时刻了。我必须和我的散漫、不负责任的过去说再见。
我在已输得一败涂地的情况下仓促应战,然而战斗已经开始了,躲都躲不掉。
高三真的很不一样。
如果说高三的题海战术的可怕还没有在这位恶魔登场伊始显露出来的话,那么高三所带来的改变首先是在心理上的。你的脑子中始终会有一根弦紧紧地绷在那儿,它无时不在,无刻不在。上枯燥的英语课,你的思绪悠悠然地飘到窗外浮想联翩的时候;做计算量大得要命的纯属练耐心的“超级低级”数学题,你动了一丁点儿想参考一下别人答案的念头的时候;深夜12点强迫自己坐在桌前背长得绕舌的“人民民主专政”涵义,背得脑袋如小鸡啄米一般的时候,那根弦“嘣”的就来了个震耳欲聋:“高三了,怎么能这么堕落!”然后,整个人一激灵,紧跟着心脏的狂跳不止,马上强打精神,继续应战。
在高三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几乎每个人都踌躇满志地跃跃欲试,每个人都魄力异常地非复旦交大不进,我在床头贴上一张“杀进复旦”的特大标语,在每天早起和入睡前都大喊几遍,以增加自己那点少得可怜的信心。所有的梦想都在高考的压力下抽象成了自己认定的那座神圣学府,当时一听到关于复旦的任何消息,就立即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仿佛所有的东西都在那所学堂耀眼的光环下黯然失色。
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过190名的分数和复旦的巨大差距,周围的同学似乎也没有意识到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可怕阵势。我们固守着心中的梦想,祥林嫂般地嚷嚷着“我要××”,那种心理和由此制造的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是不到高三的人所不能体会的。
来自高三的第一个真正的较量很快来临了。
第一学期的期中测验,一次我们认为已经准备好却被杀得惨不忍睹的考试。我们的排名就如同老师先前所预言的那样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班里许多从前就名不见经传的同学如同一匹匹的黑马,一下子让大家大跌眼镜。起起浮浮,蹿上滑下之间,许多人开始变得实际起来。北大的校门的确艺术得够格,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那儿感受高雅的,粥少僧多的尴尬让每个高三学生在现实和梦想的巨大落差前狼狈不已。
我是那极少数仍抱着幻想

不放的人。请注意我用的是“幻想”一词,也就是那种在当时看来是觉得不可能实现的事,按理说,我这种在高一高二不争气地徘徊在二三百名之间,而在高三已过去四分之一,却仍是保持小幅盘长势头的人对复旦这样一所全国顶尖的学府是不应该再产生任何幻觉的。可是天晓得我当时怎么就会有如此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固执地抱着“每考一次,前进50”的念头,痴痴地盘算,傻傻地得意。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正是由于当初自己那种吓人的乐观,才有了执著下去的动力,才使绝对不可能的事逐渐地一步步实现出希望的曙光。
用残酷的事实去挫败年轻人原来就不堪一击的脆弱的自信,是高三向我们抛出的第一道杀手锏。
心理防线的牢固程度是能否在这场战争中战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执著得有些傻气的劲头竟有如此大的魔力,只是一味地坚持“复旦”那个守了11年的抽象名字,我甚至没有意识到要用什么样的代价去交换这个儿时就有的美丽的概念,只是紧紧地跟着它,一遍遍地默念它。
我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用自己的狂妄换来了一丁点儿的优势,其实我没有意识到,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我去找班主任谈了一次,那个长得娇小可爱的女人味十足的老师一见我就柔柔地说:“这次考得不错,下次保持,华政可以冲一冲。”我到现在还想不通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斩钉截铁,胆大妄为:“我要考复旦。”一向淑女气十足的老师竟也掩饰不住得张开了“O”字形的嘴巴,好在她很快顾及到我的感受,继而柔柔地说:“那你可要再努力一些啊。不过,有希望的,有希望的。”我傻傻地咧开嘴笑。桌上有一束玫瑰开得正艳,红得像要滴出水来,朝气蓬勃地向上舒展着。阳光斜斜地射进来,照得初秋的办公室里一阵暖意。
现在想起来,那个老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给了我多大的动力。且不说她的话里到底有多少肯定的成分,但那句“有希望的”却如同一盏明亮的花灯,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始终不远不近地悬在我的脑子里,连带着那天桌上玫瑰香甜的味道,让我觉得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开始变得越来越平淡,越来越简单,单一的重复。
每天早晨,我气喘吁吁地冲进那间坐得扑扑满的教室,放书包,拿练习,开始演算。那一日一日相似却又不太相同的日子现在想来已经抽象成了总是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纸,黑板上一直擦不干净的公式、习题,老师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叮咛和永远漂浮在空气里的窸窸窣窣的粉笔屑。
男生们的头发总是乱蓬蓬地一根

根杵在那儿,女孩子们所有漂亮的衣服都被简化成了整齐划一的清一色的校服。我们偶尔也会从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乱七八糟的纸堆里抬起目光涣散的眼睛,瞅一眼黑板上新近抄写出的交多少钱,买什么书之类的歪歪斜斜的通知。日子就这样在平平淡淡的点滴中流走。
班里同学的幽默细胞在这种单纯的环境中被训练得异常尖锐,任何一点细枝末节的小事一旦被抓住了,就立即被夸张地扩大再扩大,然后引来全体的轰动。某作家的一篇关于“放狗屁/放狗屁/放狗屁”的文章,竟然引来了全班同学拍桌子笑、拆桌腿敲打的疯狂举动。老师说,这是一种高三综合症的表现。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单一了,因此,任何一点儿能激得起涟漪的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快乐。


高三的体育课是学校规定的惟一不能被侵占的课,男生们经常在体育课上打篮球打到毛衣都能拧出水来,女生们则在一边踢毽子、跳皮筋,逍遥快活。
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后的短暂时光被我们定为“游戏日”。我们绞尽脑汁拼命地往学校带东西玩。有一种“弹硬币”的小儿科游戏特别受到我们的青睐。弄几个一角、一元的硬币放在桌上,用几块橡皮搭起来做球门,不管男生女生全趴在桌上大叫大笑,煞有介事地玩得不亦乐乎。我自己也搞不明白,已经举行过成人仪式的我们怎么会这样的容易满足,笑起来怎么就这样歇斯底里。
“玩的时候就拼命地玩,学习的时候就拼命的学习。”是我们高三生信奉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越来越小,我们已经没有什么时间了。老师向我们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我们没有像别的书上学的同学之间那样的勾心斗角,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快快乐乐的。无论多么苦,多么无聊,我知道,至少还有和我站在同一条战壕里的兄弟。没有那种在学校里装着玩,在家拼命用功的学生,因为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准备那些虚伪的东西,没有人愿意那样做,坦白地说,是不屑去做。
后来有一天,不知是谁在教室里插了一捆新鲜的百合,粉白的那种香水百合,一整个秋季,教室里始终萦绕着百合恬静的味道。我们就不经心地在淡淡的甜香里一日复一日地演算,没有人去刻意注意那捆恬然的百合,但它和它的味道却真真实实地深深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准确地表达那一阶段自己的感受,可能是“踏实”吧。我依旧在每天早起和晚睡的时候大喊一句“杀进复旦”,但却不再一遍有一遍地将“复旦”挂在口头了。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将梦想收藏在心底,用各自的方法尽最

大的可能努力着,进步和荣誉这些缥缈的东西都是我们不能抓住的,只有这一天一天实实在在的日子是我们可以看到并握有的。我看得见我的同学们和我自己在这一天天质朴的日子中真实的努力,我的成绩就在这种踏实感中稳步攀升,一点一点不快也不慢地前进。这种感觉,现在想起来,真是很好。
高三第二学期的日子较之第一学期的平静有了较大的改变,增添了许多躁动与不安的成分,第一轮对知识的梳理和第二轮对综合题的系统掌握已经告了一个段落,第三轮紧张的考试和题海战术的轰炸接踵而至。
那真是一段难以形容的日子。课表改成了“语语数数外外+1+1自修自修”这样可怕的形式。
老师上课时不再帮我们概括什么,只是发下一沓一沓的各科模拟卷当堂测验。我不知道老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考卷,每一区的每种卷子我们都要做一遍、分析一遍,再抽查一遍。还有别的市的,全国的各类统考卷,以及历届的高考卷,甚至连那些不知名的学习报上的怪试题也被老师无一遗漏地搜罗下来给我们做。一节课的就小测验,两节课连在一起的就大测验,全年级统一的自修课就模拟考。所有的考卷都是算分的,老师来不及批的小测验就让同学们互相交替着批。分数于是成了这个冬春交替的忽冷忽热季节里最刺激人又最不值钱的东西。
那真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
自己的实际分数和原先所设想的是一个刺激,别人的分数和自己的分数一比较又是一个刺激,而几次分数排成的总趋势则是最大的刺激,我在这一天几个的刺激中渐渐变得异常麻木,刀枪不入,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再重头收拾旧山河”,在惨不忍睹的失败中锻炼和血吞牙的勇气和毅力,变得越来越沉稳,越来越坚强。那是高三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日子。
考试和分析成了生活中全部内容。算时间做卷子、订正、分析,根据错题在做练习,反反复复、复复反反。我们将“今天回去做N张卷子”改成“今天回去把这本书做掉”,将睡觉的时间一拖再拖,将叫醒的闹钟越拨越早。
每天背N个单词,每天做N张考卷,每天完成N份订正。
计划表上涂得密密麻麻,每完成一样就用彩笔划去一样。那一道一道触目惊心的杠杠和考卷上红艳艳的大叉叉,滴零滴做地洒满了每一个黄昏和早晨,铺满了学校和家庭那条惟一看得见漂亮花朵的小路,像山一样高的发黄的纸页,浸在发霉的空气里缓缓地挪动。有时候在家背书背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书都想扔到窗外去,可是,只要默念几遍“复旦”马上就会平静下来。我载着沉重的脑袋、空白的心,甘心情愿地埋在那间

要馊掉的屋子里一遍遍地“之乎者也,abcd”。执著啊执著,我不明白我这么一个散漫惯了的人怎么会一下子变得这么正襟危坐,感天动地。?
到如今,我坐在空调房里惬意地整理着高三一年的书籍,仍是佩服自己当时的毅力和勇气,几大本密密麻麻写满批注的笔记,半米高的每张都仔仔细细做,仔仔细细订正和分析的考卷,还有一本字典一样厚16开的数学经典习题,每道题竟都有四五种解法,被看了不下十遍以上。在那个冷得要命的冬日和气候怪异的春天里,我用皱裂的双手粗糙的笔迹一个字一个字,一道题一道题地编制着心中那个神圣又惟一的梦想,我想这就是高三所带给我的影响与改变吧。
成长是憧憬和怀念的天平,当它倾斜得颓然倒下时,那些失去了月光的夜晚该用怎样的声音去抚慰。
——高晓松
老狼的歌我很喜欢,在那一段日子里,老狼让我安静,让我释然。我想如果要用一个人的歌声去给我的高三配乐,老狼的,很合适。平静下藏着波澜的声音。
我带着190名的耻辱,用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情和现实作最后的搏斗。我仔细审视了一下手中的砝码,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努力。我想,每个曾经拼搏过的高三生体味过这种拦截掉所有退路的狭隘的美丽,都是在用心感受最后的心情里的那种悲壮情怀。
填志愿是一件要命的事情,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让人受不了。
“保守,保守,再保守些。”成了填志愿的首要原则。
我的处境有些令人绝望。全家上下的那点可怜的背景不足以引起任何能人慈爱的眷顾,自己的成绩又软弱得没有一点呐喊的能力。纵是大半年的努力换来了年级前80名的稍稍靠前的位置,但在前几年190的阴影和复旦这道高不可攀的门槛前也变得怅然无力起来。
最后,甚至连校长也发话了:“你考复旦,只有30%的希望。要考虑清楚啊。”
那几日我的神经变得空前脆弱起来,在难以企及的梦想和相对保险的退步中飘忽不定,犹豫不决。
于是,我选择放弃,我不敢让复旦如同一个美丽的童话一样仅仅存于口头,我不敢用不自信的鸡蛋去碰一下那块坚硬无比的石头。我无法忍受万一失败所带来的那种从天堂到地狱的绝望。我在全票赞成的欢呼声中,颤颤抖抖地写下了那所我想也没有想过的学校的名字,任“背叛”的字眼在脑中炸开。
交掉表格后,我一个人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偷偷地跑到复旦的校园里去坐了一个下午,去哀悼我梦想的破灭。复旦真漂亮啊。铺天盖地的杜鹃安静地在校园里醉人地开放。恰到好处地映衬着如我想象中的肃穆、神圣的复旦校园。我的眼泪一

下子流下来。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一个做了12年的梦就这样被一张薄薄的纸所彻底打碎,我不甘心高三这一年来日日不顾一切的拼搏就这样被一句“保险”理由而葬送。我知道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复旦在我心中那种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是真的以高分进了其他学校的任何一个系,那种遗憾又岂是坐到复旦门口去大哭一场所能派遣的呢?
我知道那一个燥热无比的星期天下午,对我而言以为着一种执著意念的胜利。现在,想起来,那一个下午的宁静美丽的复旦,帮助我做出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多么重要的决定。
最后,我终于做出了属于我自己的决定——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下要回了我的那张志愿表,郑重地在表格上工工整整地填上了“复旦大学”那四个令我激动的大字。那真是我12年来写得最舒服的、最漂亮的四个字,这四个字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凭自己的意愿所做出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是最体现我人生最初分量的一个决定。
我要我所要的,纵使是在现实面前被撞得头破血流,纵使是在高考场上输得一败涂地,这是我自己做出的选择。
正如学生,败在考场上。
接下来的日子就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书写的地方了。
拿到复旦的通知书后终于还是忍不住去看了那间熟悉的教室。五楼南边走廊向里走的最后一间屋子。高三一年的青春从这里流走。讲台上的玻璃瓶里意外地插着一束淡紫色的勿忘我,嫩绿的小碎花瓣零星地点缀其中,轻轻地在风里摇曳。
高三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的一点一滴,也正如一朵一朵姹紫嫣红的小花,开在每个人的心里。也许不是每朵花都美丽得惊天动地,不是每朵花都香艳得惊世骇俗,也并非每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但那些花儿的确真真实实地在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绽放过一回,也确确实实留下过一些花开的甜香。这些花儿的影子连同高三带给我们的,是今天我们用来看世界的一双成熟的眼睛,这份刻骨铭心会影响着我们今后在人生路上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决定。
花儿开过了。我们承认也好,忽略也好,只要花开,就会不败。
等你在清华
——给面临高考的你们



作者简介:李莉,女,毕业于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高考成绩
601分,现为清华大学建筑系学生。
只要我站着,我就以全世界最美的姿势站着。

高考过去快两年了,我现在想起来已有些遥远的感觉。虽然不能算是个十足意义上的高考成功者,但是高考毕竟是我人生意义上的第一次战斗,而且只是我人生奋斗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对于高考,现在还有些我认为比较珍贵的东西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