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广东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广东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广东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高一级期中考语文考试答案

1.C.“由近观到远眺”分析错误,“看”字领起的七句,先写远望万山、层林、漫江,后写近观百舸、鹰、鱼,应是“远眺到近观”。“由点到面”分析也不正确,应是“由面到点”。

2.C.无借代手法,自己要像“山”“海”那样接纳贤才。

3.B.“户庭无尘杂”指的是门庭没有世俗琐事,而非家里没有一点尘土杂物。

4.C.颈联两句应该是“分别从空间、时间着笔”。

5.D.把酒祭江”有两个含义:一则表达词人壮志难酬的郁闷;二则呼应开篇,表现对古代英雄的仰慕。

6.C. “元嘉草草”中的元嘉是指元嘉帝,是刘裕之长子刘义隆也就是他继承人的年号(皇帝登基时使用的封号);而封狼居胥,则是指霍去病打败匈奴后“封狼居胥山而还”的事件,这里是指刘义隆听取彭城太守王玄谟陈北伐之策,非常激动,说:“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有封狼居胥意”谓有北伐必胜的信心,因宋文帝急于事功,轻启兵端,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弄得国势一蹶而不振了。作者在这里意在提醒南宋朝廷要做好北伐的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免蹈历史覆辙。

7.B.“富有现实主义色彩”错误,应该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8.D.“二者连用,在古代特指儒将周瑜”错,“羽扇纶巾”并不是特指儒将周瑜。

9.C.(1)身不由己:自己的行动不能由自己做主。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此处突出因苏东坡性格太具魅力,人们控制不住地被他吸引,为他倾倒,用“不由自主”更合适。(2)不修边幅: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重在突出随便,不拘小节。蓬头垢面:形容头发很乱、脸上很脏的样子。重在突出境遇之差。根据前文“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日子”可知,用“蓬头垢面”更合适。(3)停止:不再进行。停滞:指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从苏东坡的人生际遇看这里用“停滞”更合适。(4)失色:失去本来的色彩或光彩。失重:失去原有的重量、分量。此处因前文有“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所以用“失色”更好。

10.A.根据前文“有了……”后面接“才让……”更恰当,排除B、D两项;根据语段第一句“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可知,应先说才华,再说气度,排除C项,故选A项。

11.A.

12.古诗文默写

(1)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2)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4)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5)万类霜天竞自由

13. C.“其内涵始终保持不变”,从材料二中“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等,可知差序格局的内涵并非没有变化。

14. A.B项“阐明并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新特点”错误,从材料二最后一段只是说“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并没有阐明并分析其呈现出的新特点。C项,“其目的都是印证费孝通理论的正确性”理解有误,材料二主要说明差序格局的特点,目的并不是印证费孝通理论的正确性。D项,根据材料三最后一段可知,差序格局理论可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中,这是《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得以丰富的很好的例证。而且“只要……就……”这种充分条件的关系在此处也是错误的。 15. D.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第三段都提到了以“己”为中心 ,A项,由“身”到“家”到“国”到“天下”,符合材料一第二段的表述。B项,“众星共之”展现的就是以“己”为中心。C项,由“一人”到“鸡犬”,符合材料二第三段的表述。D项,体现的是一种公正精神。故选D。

16. B.“本文开篇从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角度进行写景”表述有误,开篇写景的片段中没有从味觉角度写景。故选B。

17. ①描绘出白洋淀优美的风景,渲染出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使小说更具有画面感和意境美,给人留下审美的空间与回味的余地。②通过对水生嫂及荷花淀环境的描写为人物提供了背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衬托出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美好的形象。体现出作者对白洋淀及白洋淀人们的热爱。③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和主题更加广阔而深邃。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白洋淀人如此美好,更能激发人们对破坏这幸福生活的日寇的仇恨。(每点2分)

18. ①有对丈夫抗日爱国热情的赞许和自豪。②有对丈夫没有和自己商量、自作主张的轻微责备。③有对丈夫离家的依恋。(每点2分)

19. A句子译为: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文辞,提拔为河西尉,杜甫没有接受任命,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20. C“中宗”是庙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是谥号。

21. D文中未提到“志向高远”“不屑与崔宗之等人为伍”,“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与原文不一致,原文“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皇帝想要封官赏赐,是贵妃阻止。

22(1)(1)“窃”,私下;“沟壑”,山谷;“伏惟”,伏拜;“之”,我。

译为:(我)私下担心自己早晚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

(2)“素”,一向;“耻之”, 把这件事当作耻辱;“摘”,选取。

译为:高力士一向亲贵,把这件事当作耻辱,就选取(摘录)他的诗句来激怒杨贵妃。

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李邕看重他的才能,自己先主动去见他。杜甫应考进士没有考中,困居于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文辞,提拔为河西尉,杜甫没有接受任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颂,于是过高地自己称扬自己,并且对天子说:“从臣的祖先杜恕、杜预以来,继承儒学保又官位已有十一代了。到(祖父)杜审言时,以擅长文章显扬于中宗的时代。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起开始写作,将近四十年了,但仍衣不蔽体,常依附他人而生活。臣私下常害怕流离转徙,死于山沟荒野,希望天子哀怜我。如果陛下能让我继承祖先的旧业,改变地位低下的长时间的屈辱,那么臣的著作,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但是文章的深沉蕴积、抑扬有致,随时而作,才思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还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下,陛下能忍心舍弃吗!”

李白,字太白,他的祖先在隋末因为获罪被迁居西域,神龙初年,才逃回,客居巴西。天宝初年,李白前往拜见贺知章。知章看了他的文章,叹息说:“你是天上下凡的仙人。”知章向玄宗说了这些情况,玄宗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世之事。李白当即奉奏一篇。皇帝下令赏赐食物,并且亲自为他调羹,又下诏让李白在翰林院供职。李白还是与酒友在闹市上酗酒,皇帝坐在沉香亭,情意有所感,想让李白写文章,就召李白进宫,而李白当时已醉。(他)酒稍醒,拿起笔就写成了一篇文章,(文章)词句婉丽真切没有任何宿构。帝很爱李白的才能,屡次宴请会见。李白曾侍奉皇帝,喝醉了,让高力士脱靴。高力士一向显贵,就把这当作耻辱,就断章取义摘录李白的诗来激怒杨贵妃。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就加以阻止。李白自知自己不被皇帝身边的人所容纳,就更加放荡不羁,恳求回乡,皇帝赏赐金钱放他回去。李白游历四方,曾乘船和崔宗之从采石到金陵,穿着官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23.D.“圆也中秋/缺也中秋”是指月圆中秋是亲人团聚的时候,也是思乡思亲的时候,九月初九是月缺时,诗人也像中秋时一样,思念家乡和亲人。无论什么时候,浓浓的乡愁和对父母的思念之情都萦绕在诗人的心头。

24. ①借景抒情,营造氛围。诗歌选取了能够表现乡愁的意象,炊烟、候鸟、枯叶、新

月等,组成一幅幅画面,处处营造思乡的氛围。②运用想象,虚实结合。诗歌开头、结尾实写,看到炊烟、明月,通过饮酒表达自己的浓浓乡愁。中间虚写,展开想象,引出回忆,写父母对自己的思念,更是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思念。③刻画形象,抓住细节。诗歌抓住典型细节对形象加以描绘,先写母亲坐在炕边,轻推摇篮,哼着催眠曲,眉头深锁,白发满头;

再写父亲弯着脊背劳作,双手布满老茧,默默饮酒,把慈爱、朴实、辛劳、忧愁的父母形象刻画得具体可感。④语言生动,表现力强。诗歌语言自然流畅,饱含深情,运用了叠音词例如“绵绵”的乡愁、“明明灭灭”的新月等。句式整齐,多处运用对偶句式,富于表现力。⑤运用比喻手法,“炊烟是一缕乡愁”,让“乡愁”这种无形的不可触摸的情感透过“炊烟”展现出来,它“挥不去”“载不动”,情感真挚动人。(答出三点即可)

25. D.“喻示诗人已到暮年,又逢深秋,加之疾病缠身而心灰意冷的心境”错误。诗句

意思是我虽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觉得病情渐有好转。

26. 从意象特点看,两首诗写的“云”都是一片(或单独)、飘往远方的(或远、飘浮);现代诗中的“云”多了纯洁、轻盈的特点。

从情感上看,古诗用一片远在天际的云表达了游子漂泊天涯、远离故土的孤寂;现代诗 用一片纯洁、轻盈、飘往远方的云表达了渴望超越现实、自由自在的超然。

27.

你可曾透过窗子看云

一半被屋檐遮去

另一半

住进心里

你的亦或我的

28. 写作(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