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实验室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Na2CO3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滤纸、烧杯、药匙、___。

(2)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___,使用前要___。

(3)需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____g。

(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是偏高,偏低还是不变?

A.加水时超过刻度线___,

B.溶解后未冷却到室温就转入容量瓶___,

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___,

D.定容时仰视___,

E.上下颠倒摇匀后液面低于刻线___。

(5)若实验室中要用浓度为16mol/L的浓硫酸配制480mL2.0mol/L的稀硫酸,则需要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mL。

【答案】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温度、容积检漏 5.3 偏低偏高不变偏低不变 62.5

【解析】

【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

装瓶,分析误差时可根据c=n

V

判断。

【详解】

(1)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初步摇匀、定容、摇匀、装瓶可知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缺少的仪器: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

(2)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刻度线、容积;容量瓶带有瓶塞,为防止使用过程中漏液,使用前应查漏;

(3)配制500mL 0.1mol/LNa2CO3,需要 Na2CO3的质量为:0.5L×0.1mol/L×106g/mol=5.3g;

(4)A.加水时超过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

B.溶解后未冷却到室温就转入容量瓶,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

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对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

D.定容时仰视,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

E.上下颠倒摇匀后液面低于刻线,属于正常操作,溶液浓度不变;

(5)若实验室中要用浓度为16mol/L 的浓硫酸配制480mL 2.0mol/L 的稀硫酸,应选择500mL 容量瓶,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物质的量不变得:

16mol/L×V=500mL 2.0mol/L,解得V=62.5mL。

【点睛】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常见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根据c=n

V

可知,一定物质的量浓

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若n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2.用无水Na2CO3固体配制230mL0.1000mol·L-1的溶液。请回答:

(1)在配制过程中不必要的玻璃仪器是___。

A.烧杯 B.量筒C.玻璃棒 D.胶头滴管 E.容量瓶

(2)定容时的操作: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__,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3)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

A.称取相同质量的Na2CO3·10H2O固体进行配制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量瓶外,继续用该未清洗的容量瓶重新配制

【答案】B 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ACD

【解析】

【分析】

(1)配制溶液在烧杯中溶解,需要玻璃棒搅拌,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需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

(2)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3)结合

n

c

V

及不当操作可知,n偏小或V偏大均使所配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

【详解】

(1)配制230mL0.1000mol/L的Na2CO3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等,使用的仪器为: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250mL的容量瓶;不必要的玻璃仪器是量筒,故答案为:B。

(2)定容时,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故答案为: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3)A. 称取相同质量的Na2CO3?10H2O固体进行配制,n偏小,所配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A正确;

B.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V偏小,所配的Na2CO3溶液浓度偏大,B错误;

C.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V偏大,所配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C正确;

D. 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量瓶外,继续配制,n偏小,所配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D正确;故答案为:ACD。

【点睛】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过程中误差分析:①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有少量流出,n减小,c 偏小;②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n减小,c偏小;③定容时,水加多了,用胶头滴管吸出,n减小,c偏小;④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V增大,c偏小;⑤定容时,俯视刻度线,V减小,c偏大;⑥仰视刻度线,V增大,c偏小;⑦溶液未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并定容,V减小,c偏大。

3.(1)有相同物质的量的 H2O 和 H2SO4,其质量之比为_____,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把 3.06 g 铝和镁的混合物粉末放入 100 mL 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并得到标准状况下 3.36 L H2。

计算:①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为_____。

②该合金中镁的质量为_________。

③反应后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假定反应体积仍为 100 mL)。

(3)由 CO2与 CO 组成的混和气体对 H2的相对密度为 20,则混和气体中 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 CO 的质量分数为_____。

【答案】9:49 1:1 1:4 0.06 mol 1.44 g 3.0 mol·L-1 75% 17.5%

【解析】

【分析】

【详解】

(1)n (H2O)= n (H2SO4) ,m (H2O):m (H2SO4)= n (H2O)×18:n (H2SO4)×98= 9:49;

N H(H2O) :N H(H2SO4)= n (H2O)×2:n (H2SO4)×2=1:1; N O(H2O) :N O(H2SO4)= n (H2O)×1:n (H2SO4)×4=1:4;

(2)设镁的物质的量为xmol,铝的物质的量为ymol,二者混合物的质量为

3.06=24x+27y;根据化学反应的计量系数比:Mg~2HCl~H2,2Al~6HCl~3H2,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下3.36 L,n (H2)=0.15mol,列式x+1.5y=0.15,解方程x=0.06 mol,y=0.06 mol,故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该合金中镁的质量为0.06×24=1.44g,反应后溶液中Clˉ(盐酸恰好反应完全,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镁和氯化铝)的物质的量

=0.06×2+0.06×3=0.3mol,溶液体积100mL,Clˉ的物质的量浓度c=n

V

=3.0 mol·L-1;

(3)由CO2与CO组成的混和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20,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0g/mol,设1mol混合气体中有xmol CO,CO2ymol,故

x+y=1,28x+44y=40,则x =0.25mol,y =0.75mol,同温同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混和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75%,CO的质量分数=0.25×28/40=17.5%

4.现有含有少量NaCl、 Na2SO4、Na2CO3等杂质的NaNO3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①②③中均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3)溶液3经过处理可以得到NaNO3固体,溶液3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为了除去杂质,可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

(4)实验探究小组在实验中需要用到456 mL1 mol?L-1的HNO3溶液,但是在实验室中只发现一瓶8 mol?L-1的HNO3溶液,该小组用8mol?L-1的HNO3溶液配制所需溶液。

①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包括________、_____mL量筒、烧杯、________、胶头滴管等。

②该实验中需要量取8mol?L-1的HNO3溶液________mL。

③下列实验操作中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

A.取用8mol?L-1的HNO3溶液溶液时仰视量筒刻度线

B.量取用的量筒水洗后未进行任何操作

C.8mol?L-1的HNO3溶液从量筒转移至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并全部转移至烧杯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E.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未进行任何操作

【答案】BaSO4 BaCO3过滤 Na2CO3 HNO3 500mL 容量瓶 100 玻璃棒 62.5 AC 【解析】

【分析】

由实验流程可知,加入过量的Ba(NO3)2,生成BaSO4、BaCO3沉淀,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最后所得溶液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最后进行蒸发操作可得固体NaNO3。

【详解】

(1)加入过量的Ba(NO3)2,Na2SO4、Na2CO3和Ba(NO3)2反应生成BaSO4、BaCO3沉淀,故答案为:BaSO4; BaCO3;

(2)①②③中均进行的分离操作是分离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故答案为:过滤;(3)溶液3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可除去Na2CO3,最后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硝酸钠,故答案为:Na2CO3;HNO3;

(4)①实验室只有500mL的容量瓶,则本实验需要配制的溶液体积为500mL,另外需要用量筒量8mol/L的HNO3溶液倒在烧杯中加水溶解,同时需要玻璃棒搅拌,转移到容量瓶中时也需要玻璃棒引流,最后还需要用胶头滴管定容,整个实验需要的玻璃仪器包括

500mL容量瓶、100mL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故答案为:500mL 容量瓶;100;玻璃棒;

②设需要量取8 mol?L-1的HNO3溶液VmL,则8 mol?L-1×V×10-3L=1 mol?L-1×500×10-3L,解得:V=62.5mL,故答案为: 62.5 ;

③A.取8mol?L-1的HNO3溶液时仰视刻度线,液面在刻度线上方,即浓硝酸的体积偏大,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A正确;

B.量取用的量筒水洗后未进行任何操作,会稀释浓硝酸,即浓硝酸的体积偏小,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低,故B错误;

C.量筒量取浓硝酸后,不应该水洗,否则浓硝酸的体积偏大,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C正确;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液面在刻度线上方,溶液体积偏大,导致浓度偏低,故D错误;E.定容后,除容量瓶振荡摇匀,不能再加水定容,这样做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E错误;故答案为AC。

5.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Ⅰ)现实验室要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

(1)如图是某市售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数据。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 mol·L-1。

(2)某同学用该浓盐酸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过计算可知,需要用量筒量取浓盐酸 ____ mL。

②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

③若配制过程遇下列情况,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会:(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A.量取的浓盐酸置于烧杯中较长时间后配制______。

B.转移溶液前,洗净的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___。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_____。

(Ⅱ)实验室使用浓盐酸、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并用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该反应放热)。已知: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氯气和氢氧化钙在温度较高时会生成副产物氯酸钙。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三个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哪位同学的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副反应的发生?_____。

(2)上述装置中,甲由A 、B 两部分组成,乙由C 、D 、E 三部分组成,丙由F 、G 两部分组成。从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中选出合理的部分(按气流从左至右的流向)组装一套较完善的实验装置(填所选部分的字母)_____。

(3)利用(2)中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若用12 mol·

L -1的浓盐酸200 mL 与足量二氧化锰反应,最终生成的次氯酸钙的物质的量总小于0.3 mol ,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_____(假定各步反应均无反应损耗且无副反应发生)。

(Ⅲ)已知HClO 的杀菌能力比ClO -强。25℃时将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气一氯水体系,该体系中Cl 2、HClO 和ClO -的物质的量分数(a )随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分析,欲使氯水的杀菌效果最好,应控制的pH 范围是__,当pH=7.5时,氯水中含氯元素的微粒有___。

【答案】11.6 8.6 胶头滴管、100 mL 容量瓶 偏低 无影响 偏低 甲 F B E 浓盐酸逐渐变稀,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且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盐酸不能全部反应生成氯气,故生成的Ca (ClO )2少于0.3mol 2~6 HClO 、ClO -、Cl -

【解析】

【分析】

(Ⅰ)(1)根据1000c=M

ρω计算浓度;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

(Ⅱ)(1)要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就要控制反应的温度。

【详解】

(Ⅰ)(1)根据1000c=M

ρω计算盐酸的浓度,有1000 1.1636.5%c=/11.6/36.5

mol L mol L ??=; (2) ①根据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需要量取的盐酸的体积0.1L 1/V=

0.00868.6L 11.6/mol L L m mol L ?==; ②量取盐酸的时候需要量筒;稀释浓盐酸,需要玻璃棒、烧杯;转移时,需要100mL 容量瓶,玻璃棒、烧杯;定容时,需要胶头滴管;则还需要的仪器有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③A、浓盐酸易挥发,置于烧杯后,较长时间配制,盐酸挥发,溶质减少,溶液的浓度偏低;

B、容量瓶中存在蒸馏水,由于定容前,需要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因此之前存在的蒸馏水,对浓度无影响;

C、俯视刻度线,定容时,水会少加,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Ⅱ)(1) 氯气和氢氧化钙在温度较高时会生成副产物氯酸钙,所以必须要控制反应温度,甲装置有冰水浴,可以较好地控制副反应的发生;

(2)F装置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来控制反应的速率,B装置有冰水浴可以较少副反应的发生,E 装置可以做到尾气吸收,答案为F B E;

(3)MnO2只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虽然反应的进行,浓盐酸浓度降低,不与MnO2反应,所以生成氯气的值小于理论值,答案为浓盐酸逐渐变稀,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且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盐酸不能全部反应生成氯气,故生成的Ca(ClO)2少于0.3mol;

(Ⅲ)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所以HClO的浓度越大,杀菌效果最好,根据图像pH最好为2~6之间;当pH=7.5时,根据图像,氯水中没有Cl2,韩律的微粒有HClO、ClO-以及与水反应生成的Cl-。

【点睛】

(Ⅲ)第二小问是易错点,很容易忽略Cl-;不要忘记,Cl 2+H2O HCl+HClO,有Cl-生成。

6.Ⅰ.为了制备氯气,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实验室里常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取少量的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 2H2O。

(1)用“双线桥法”标明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

(2)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

(3)草酸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_____KMnO4+H2SO4+H2C2O4 = MnSO4+K2SO4 +CO2↑+H2O。

Ⅱ.盐酸广泛应用在稀有金属的湿法冶金、漂染工业、金属加工、无机药品及有机药物的生产等领域中。HCl极易溶于水,工业上用HCl气体溶于水的方法制取盐酸。

(1)用密度为1.2 g/mL,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250mL 3mol/L的稀盐酸,需要用量筒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

(2)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导致最终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

A.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实验前,容量瓶中有少量残留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转移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答案】 1:2 2 3 5 2 1 10 8

62.5 C

【解析】

【分析】

Ⅰ.(1)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 2H2O中,Mn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2价,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

(2)该反应中,Cl元素部分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HCl既是还原剂,还有酸性作用;

(3)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C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4价,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

Ⅱ.(1)根据c=1000ρω

M

计算出需要浓盐酸的浓度,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

变计算需要浓盐酸体积;

(2)分析操作对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n

V

进行误差分析。

【详解】

Ⅰ.(1)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 2H2O中,Mn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2价,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2)反应中MnO2是氧化剂,HCl是还原剂,且HCl部分起酸性作用,根据氧化产物Cl2的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1:2;

(3)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C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4价,其转移电子总数为10,根据转移电子守恒知,KMnO4的计量数是2、H2C2O4的计量数是5,再根据原子守恒得方程式为2KMnO4+3H2SO4+5H2C2O4 =2 MnSO4+1K2SO4 +10CO2↑+8H2O;Ⅱ.(1)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g/cm3的浓盐酸,物质的量浓度

c=1000 1.236.5%

36.5

??

=12mol/L,设需要浓盐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规律得:

250mL×3mol/L=12mol/L×V,解得V=62.5mL;

(2)A.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则浓盐酸的体积偏低,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A错误;

B.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B错误;

C.定容时俯视,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C正确;

D.转移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容量瓶内溶质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可用K2Cr2O7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r2O7

+14HCl(浓)=3Cl2↑+2CrCl3 +2KCl+7H2O,当转移0.6mole-时被氧化的HCl为_____mol

(2)同温同压下,相同物质的量的SO2气体和SO3气体,其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密度之

比为_________

(3)①向溴化钠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Cl 2、Br 2、I 2三种单质氧化性强弱的关系是______。

③下列海产品中可以考虑用于工业上大量地提取碘的是________。

①贝壳 ②紫菜 ③鱼 ④海带

(4)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①氧气;②空气;③氮气;④二氧化碳中完全燃烧,燃烧后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

【答案】0.6mol 1:1 4:5 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 Cl 2+2NaBr=Br 2+2NaCl Cl 2>Br 2>I 2 ④ ③<②<①<④

【解析】

【分析】

(1)先分析方程式中转移电子与发生氧化反应消耗HCl 的关系,然后计算转移0.6mole -时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

(2)根据n=A N N 及m

m M ρV V ==计算; (3)①活动性强的可以把活动性弱的置换出来,根据Br 2的水溶液显橙色分析;

②根据同一主族的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分析;

③根据海产品的成分分析;

(4)根据题意结合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可以使各个产物在镁原子个数相同的情况下来比较质量的大小。

【详解】

(1)在反应K 2Cr 2O 7 +14HCl(浓)=3Cl 2↑+2CrCl 3 +2KCl+7H 2O 中,每转移6mol 电子,会有6molHCl 被氧化产生Cl 2,则当转移0.6mole -时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0.6mol ;

(2)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关系式n=A

N N 可知:气体的分子数的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所以同温同压下,相同物质的量的SO 2气体和SO 3气体,其分子数之比为1:1;在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根据气体的密度定义式m m M ρV V =

=可知: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摩尔质量成正比,所以在同温同压下, SO 2气体和SO 3气体的密度比ρ(SO 2):ρ(SO 3)=64g/mol :80g/mol=4:5;

(3)①由于活动性Cl 2>Br 2,所以向溴化钠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会发生反应:

Cl 2+2NaBr=Br 2+2NaCl ,反应后产生的Br 2的水溶液显橙色,因此看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

②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所以Cl 2、Br 2、I 2三种单质氧化性强弱的关系是Cl 2>Br 2>I 2;

③①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①不符合题意;

②紫菜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维生素,②不符合题意;

③鱼主要成分为蛋白质,③不符合题意;

④海带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钾的形式存在,④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④;

(4)Mg燃烧的有关反应方程式为:2Mg+O2 2MgO; 3Mg+N2Mg3N2;

2Mg+CO2 2MgO+C,可假设镁的物质的量是1mol,比较Mg燃烧后生成的固体增加的质量;1molMg在O2中燃烧质量增加1molO原子的质量16g;在N2中燃烧质量增加

1 3molN2的质量

28

3

g;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既有MgO、也有Mg3N2,所以增加的质量在

28

3

g~16g之间;在CO2中燃烧质量增加1molO和0.5molC原子的质量,16g+6g=22g,可见等质量的Mg在四种情况下质量增加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③氮气<②空气<①氧气<④二氧化碳,Mg的质量相等,增加的质量越大,则反应后得到的固体质量越大,所以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①氧气;②空气;③氮气;④二氧化碳中完全燃烧,燃烧后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③<②<①<④。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成分的判断、物质活动性比较及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的知识。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判断物质的活动性及反应现象,对于镁带在不同条件下燃烧产物质量比较,可假设Mg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根据产生的物质的组成确定增加元素及其质量,增加的质量越多,反应后得到的固体质量就越大,难点是判断镁在空气中的产物质量,学生只要明确空气的成分和发生的反应可判断其质量的范围值,应注意解答的规范化。

8.我国某些地区曾出现过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防止疫情蔓延,必须迅速进行隔离,并对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禽舍、工具等进行消毒。资料显示:禽流感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如氢氧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次氯酸钠(NaClO)属于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2)用加热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禽舍,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对受污染工具的消毒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用NaClO溶液浸泡

b.用NaOH溶液浸泡

c.用水冲洗即可

(4)配制用的0.5L 0.2mol.L-1的NaCl溶液,需用天平称取固体NaCl________。若在实验室中配制此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 ____________________、量筒和玻璃棒。【答案】盐 +1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a、b 5.9 g 500mL容量瓶、烧杯【解析】

【分析】

(1)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2)高锰酸钾分解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3)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具有消毒的作用;

(4)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所需要仪器分析。

【详解】

(1)次氯酸钠由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类物质。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x+(-2)=0,解得x=+1,故填:盐,+1;

(2)高锰酸钾分解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2KMnO4 K2MnO4 + MnO2 + O2↑;

(3)由题意可知:禽流感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如氢氧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所以对于被污染的工具可以在氢氧化钠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用水冲洗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故填:ab;

(4)配制0.5L 0.2mol.L-1的NaCl溶液,需用固体NaCl:0.5L×0.2mol/L×58.5g/mol=5.9g,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烧杯和500mL容量瓶等,故填:

5.9g;500mL容量瓶、烧杯。

9.(1)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28L,质量为51g。其中CO2的质量为

_____g,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2)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体积比为______,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

(3)在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除S外其它物质均为气体):

A.2H2S+O2=2H2O+2S↓ B.2H2S+3O2=2H2O+2SO2

C.C2H4+3O2=2H2O+2CO2 D.C4H8+6O2=4H2O+4CO2

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分别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___________;符合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

___________(填写反应的代号)。

【答案】44 20% 40.8g/mol 2:1 8:3 1:2 D A

【解析】

【详解】

(1)假设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 mo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有

x+y=

28

22.4

=1.25, 28x+44y=51,解x=0.25,y=1,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一氧化碳的物

质的量分数为0.25

1.25

=20%,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51

1.25

=40.8g/mol;

(2) 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体积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即为34:17=2:1,原子个数之比等于(2×4):(1×3)=8:3,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17:34=1:2;

(3) 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四个反应的气体体积取决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变化,A中体积变小,由于产生固体硫,所以气体密度减小;B中气体体积变小,密度变大;C中气体体积不变,密度不变;D中气体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符合题意的为D和A。

10.已知19.2gCu与过量的200mL5mol/L 稀硝酸充分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产生NO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反应后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答案】3Cu+8H++2NO3-=3Cu2++2NO↑+4H2O 4.48L 0.6mol 4mol/L

【解析】

【分析】

(1)根据离子方程式的拆写原则,硝酸和硝酸铜拆为离子,结合电荷守恒书写;

(2)先计算19.2g铜的物质的量,再结合反应方程式确定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由反应可知被还原的硝酸和生成的NO的物质的量,最后根据N元素守恒计算溶液中含有的NO3-的

物质的量,根据c=n

V

计算反应后NO3-的物质的量浓度。

【详解】

(1)Cu与稀硝酸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在该反应中,硝酸和硝酸铜是易溶的强电解质,拆为离子,其余物质仍然用化学式表示,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2)19.2g铜的物质的量n(Cu)=19.2g÷64g/mol=0.3mol,由反应可知,0.3molCu消耗

0.8molHNO3,则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关系可知被还原的硝酸和生成的NO均为0.2mol,则生成NO的体积V(NO)=0.2mol×22.4L/mol=4.48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3mol金属Cu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则0.3mol金属铜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6mol,在200mL5mol/L 稀硝酸中含有NO3-的物质的量是n(NO3-)=5mol/L×0.2L=1mol,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为0.2mol,被还原的硝酸变为NO气体,则溶液中剩余的NO3-的物质的量

n(NO3-)=1mol-0.2mol=0.8mo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是c=

0.8

0.2

n mol

V L

=4mol/L。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明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原子守恒的方法来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与转移电子数目的关系解答,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Ba(OH)2是一种强碱,可用于测定天然气中CO2的含量。

(1)请写出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吸收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某课外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操作测定Ba(OH)2·nH2O中n的值。

①称取5.25g试样(含有杂质)配成100mL溶液。配置溶液中用到的仪器有天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胶头滴管。若配制过程中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蒸馏水,则所得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②用30.00mL 1mol·L-1盐酸与上述Ba(OH)2溶液反应,消耗该Ba(OH)2溶液100.00mL(杂质不与酸反应),则该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③另取5.25g试样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杂质不分解),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3.09g,则Ba(OH)2·nH2O中n=__________。

【答案】CO 2+Ba 2++2OH -===BaCO 3↓+H 2O 100mL 容量瓶 玻璃棒 烧杯 偏小 0.15mol/L 8

【解析】

【详解】

(1)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吸收CO 2气体生成BaCO 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Ba 2++2OH -===BaCO 3↓+H 2O ;

(2)①称取5.25g 试样(含有杂质)配成100mL 溶液,需要经过溶解、转移并定容,其中溶解时需要玻璃棒和烧杯,转移时需要玻璃棒引流,定容时需要容量瓶和胶头滴管,则配置溶液中用到的仪器有天平、100mL 容量瓶、玻璃棒、烧杯和胶头滴管;若配制过程中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蒸馏水,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则所得溶液的浓度将偏小;

②设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 ,则1mol·

L -1×0.03L=cmol/L×0.1L×2,解得:c=0.15,该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 ;

③5.25g 试样中含有Ba(OH)2的物质的量为0.15mol/L×0.1L=0.015mol ,含有水的物质的量为

5.25g 3.09g 18/mol

g =0.12mol ,所以1:n=0.015mol :0.12mol ,解得n=8。

12.(1)0.3mol NH 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与__________________个H 2O 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

(2)在9.5g 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0.2mol Cl -,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由CO 和CO 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L ,质量为12g ,此混合物中C 和O 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 。

【答案】2.408×1023 24 4∶7

【解析】

【分析】

(1)根据N=nN A 结合氨气、水分子结合计算;

(2)先根据化合物与氯离子间的关系计算氯化物的物质的量,根据M=

m n

计算其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以g/mol 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从而确定该金属的原子量; (3)设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 、y mol ,根据二者总体积、总质量列方程计算解答,然后根据C 、O 守恒分析。

【详解】

(1) 0.3 mol NH 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为0.3mol×N A /mol×4=1.2N A ,要使H 2O 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则H 2O 分子数目为N(H 2O)=1.2N A ÷3=0.4N A =2.408×1023个;

(2)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与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由于Cl -的物质的量为0.2mol ,则该氯化物的物质的量是0.1mol ,所以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M=m 9.5g =n 0.1mol

=95g/mol ;当摩尔质量以g/mol 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5,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35.5×2=95,所以该金属元素的相对

原子质量为24;

(3)设混合气体中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 、y mol ,则: x+y=

6.72L 22.4L/mol

=0.3mol ,28x+44y=12g ,解得x=0.075mol ,y=0.225mol ,则此混合物中含有C 原子与O 原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n(C):n(O)=(0.075mol +0.225mol ):(0.075mol +2×0.225mol )=4:7,根据n=

A N N 可知混合气体中C 、O 原子个数比为4:7。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注意对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公式的理解,并结合物质的微粒结构进行灵活运用,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13.某同学为了探究氯化铵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mL 2mol/L 的NH 4Cl 溶液。该同学应用天平称量NH 4Cl 固体的质量为____g 。

(2)有以下仪器: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等玻璃仪器。

①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100 mL___________;

②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

(3)该同学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了有关氨气的性质实验。

①写出A 处氯化铵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写出B 中盛放的是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

③氨水(氨气溶于水)中滴加酚酞现象是溶液变为________色;

④检验氨气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10.7 容量瓶 检查是否漏水 2NH 4Cl+Ca(OH)2

CaCl 2 + 2NH 3↑ + 2H 2O 干燥剂 红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

【解析】

【分析】

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原理:2NH 4Cl+Ca(OH)2

CaCl 2 + 2NH 3↑ + 2H 2O ,用碱石灰干燥,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详解】

(1)NH 4Cl 溶液的物质的量:n c?V 2mol /L 0.1L 0.2mol ==?=,NH 4Cl 固体的质量:m n?M 0.2mol 53.5g /L 10.7g ==?=,应用天平称量10.7gNH 4Cl 固体,故答案为:10.7。

(2)①配制100mL2mol/L 的NH 4Cl 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

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

②带有玻璃塞的仪器均需要检漏,所以在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故答案为:检查是否漏水。

(3)①A处氯化铵与熟石灰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 +

2NH3↑ + 2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 + 2NH3↑ + 2H2O。

②氨气中含有少量水蒸气,用碱石灰干燥,所以B中盛放的是碱石灰其作用是干燥剂,故答案为:干燥剂。

③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溶液显碱性,则在氨水中滴加酚酞试液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红。

④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氨气与氯化氢结合生成氯化铵固体,则氨气遇到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会产生白烟,故答案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m g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受热分解产物进行探究,并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验证(查阅资料得知:三草酸合铁酸钾热分解的气体产物中含有CO和CO2)。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按气流方向各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____;(填接口代号,装置可重复使用)

(2)反应开始前依次进行如下操作:组装仪器、_______、加药品、通氮气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反应结束后的操作包括:①停止通氮气②熄灭酒精灯③冷却至室温。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观察到第一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产物中有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能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气体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5)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B中的残留物含有FeO和Fe2O3。

(6)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

①将装置B中完全分解后的残留物置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的x 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KI-淀粉溶液,充分反应后,用y 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为______。

【答案】cabdeghfab 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③① 排净装置中的空气,使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CO 2 D 中黑色固体变红、第二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 4溶液后,溶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5Fe 2++MnO 4-+8H +=5Fe 3++Mn 2++4H 2O 56yv 1000m

×100% 【解析】

【分析】

(1)本套装置依次是样品受热分解、检验CO 2、除去剩余CO 2、干燥气体、使CO 反应转化为CO 2并进行检验,按照气流方向连接装置时要注意流进的导管要插入液面以下,按此原则连接导气管;

(2)连接好各装置进行实验,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待充分冷却后再停止通氮气,即按②③①进行;

(3)反应开始前通氮气,可排净装置中空气,以免氧气、二氧化碳对实验干扰,同时还能使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4)第一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二氧化碳,D 中黑色固体变红、第二个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中有一氧化碳;

(6)①用KMnO 4溶液滴定Fe 2+,滴定终点溶液变成粉红色,则滴定终点为: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变成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KMnO 4溶液将Fe 2+氧化成Fe 3+,自身被还原为Mn 2+,所以离子方程式为:5Fe 2++MnO 4-+8H +=5Fe 3+ +Mn 2++4H 2O ;

②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2Fe 3++2I -=2Fe 2++I 2;I 2+2S 2O 32-=2I -+S 4O 62-,所以可得反应关系式Fe 3+~S 2O 3-,则n (Fe 3+)=n (S 2O 32-)。然后根据m = n ·M 计算出样品中含有铁元素的质量,最后

根据()

3m(Fe )m +样品×100%计算。 【详解】

(1)本套装置依次是样品受热分解、检验CO 2、除去剩余CO 2、干燥气体、使CO 反应转化为CO 2并进行检验,装置连接序号为BACEDA ,按照气流方向连接装置时要注意流进的导管要插入液面以下,导气管连接顺序为cabdeghfab ;

(2)进行实验首先是组装仪器,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要加入药品,同时要注意排除空气成分的干扰,然后进行实验,故反应结束后的操作正确的顺序为②③①;

(3)加热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分解,检验其分解产物,为排除空气成分的干扰,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同时要把分解产生的物质最后要全部排出,所以通入氮气,排净装置中的空气,使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4)第一个装置的澄清石灰水作用是检验CO 2气体的产生。CO 具有还原性,将CuO 还原为Cu ,同时产生CO 2,所以能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 气体生成的实验现象是D 中黑色固体变红、第二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①固体中含有FeO 、Fe 2O 3,固体用酸溶解反应后得到Fe 2+、Fe 3+,Fe 2+具有还原性,被KMnO 4溶液氧化为Fe 3+,KMnO 4被还原产生无色的Mn 2+,所以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

后一滴KMnO 4溶液后,溶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 2++MnO 4-+8H +=5Fe 3++Mn 2++4H 2O ; ②在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2Fe 3++2I -=2Fe 2+ +I 2;I 2+2S 2O 32-=2I -+S 4O 62-,所以可得关系式Fe 3+~S 2O 3-,则n (Fe 3+)=n (S 2O 32-),n (Fe 3+)=n (S 2O 32-)=yV×10-3 mol ,m = n ·M= yV×10-3 mol×56 g/mol=5.6yV×10-2 g ,则样品中含有铁元素的质量分数()3m(Fe )m +样品×100%=25.6yV 10g m?g -?×100%=56yv 1000m

×100%。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涉及装置的连接、仪器的应用、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物质含量的测定等,是一道综合能力很强的题目,题目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15.如图A ~E 是中学化学常用的五种仪器: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使用时需首先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___(填标号)。

(2)下列实验操作中,使用到仪器C 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b .分离水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c .分离水和泥砂的混合物

d .提纯Fe(OH)3胶体

(3)某化学兴趣小组实验过程中,需要480 mL0.5mol·L -1 NaOH 溶液。

①除上述提供的仪器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所示,转移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准确称量9.6gNaOH

b .溶解时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

c.在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加水至刻度线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答案】CE b 烧杯、玻璃棒转移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 ac

【解析】

【分析】

(1)有活塞或塞子的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检漏;

(2)仪器C为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3)①配制480 mL0.5mol·L-1 NaOH溶液,需要的仪器有:500mL容量瓶、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②转移操作中要使用玻璃棒引流;

③根据c=n

V

分析判断。

【详解】

(1)A为圆底烧瓶,B为量筒,C为分液漏斗,D为胶头滴管,E为500mL容量瓶,有活塞或塞子的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捡漏,则以上装置中只有分液漏斗和500mL容量瓶有塞子,答案选CE;

(2)仪器C为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且分层的液体混合物;

a.水和酒精任意比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不符合题意;

b.水和四氯化碳不互溶且分层,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符合题意;

c.水和泥砂不互溶,但泥沙不是液体,一般使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c不符合题意;d. Fe(OH)3胶体与水混合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一般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3) ①配制480 mL0.5mol·L-1 NaOH溶液,需要的仪器有: 500mL容量瓶、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除上述提供的仪器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②转移操作中要使用玻璃棒引流,故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转移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

③a.配制480 mL0.5mol·L-1 NaOH溶液需要使用500mL容量瓶,需要溶质的质量

=0.5L×0.5mol/L×40g/mol=10g,称量9.6gNaOH,溶质的物质的量偏低,则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故a符合题意;

b.溶解时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冷却后溶液的体积会减小,则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故b 不符合题意;

c.在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则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符合题意;d.加水至刻度线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静置后液面会恢复到刻度线,对配制溶液浓度无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c。

高考化学 常见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常见题型解题技巧 ——计算题 1、守恒法 多数计算题是以化学反应为依据,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微观粒子、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变化关系,又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的电荷数、电子得失数、微粒个数都是守恒的。在有关的多步反应、并行反应、混合物的综合计算等问题中,如能巧用这些守恒规律,可使难度较大和计算过程繁杂的题目达到解题思路简明、方法简单、步骤简化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质量守恒法 例1把过量的铁粉加入到FeCl3和CuCl2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称得不溶物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求混合物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解析:设混合物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x,FeCl3物质的量为y Fe + CuCl2 = Cu+FeCl2Fe + 2 FeCl3 = 3 FeCl2 xmol xmol xmol y/2mol ymol 反应后所得不溶物为铜粉和过量的铁粉。按题意,反应中与FeCl3和CuCl2反应而消耗的铁粉的质量与置换出铜粉的质量相等。按此等量关系用代数法求解。 56(x+y/2)=64x ∴x:y=2:7 (2)摩尔守恒法 这是利用某种原子(或原子团)反应前物质的量等于转化为各种产物中所含该原子(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例2(1994年高考24题)38.4m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10—3mol B、1.6×10—3mol C、2.2×10—3mol D、2.4×10—3mol 解析:此题的隐含条件是“随着铜与硝酸反应,硝酸越来越稀,因而产生的气体有NO2和NO”。根据N原子守恒(不考虑NO2聚合成N2O4)有: nHNO3=nCu(NO3)2 + nNO2+nNO =nCu×2 + n总气体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 1.①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②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③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 ④在相同条件下,在5.6g氮气中应添加___________g氨气所组成的混合气体与16g氧气所占的体积相等。 【答案】1:2 2:1 3:1 2:3 5.1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根据m=nM可知,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17g/mol:34g/mol= 1:2 ; ②根据n=m M 可知,同质量的氨气与硫化氢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g/mol: 17g/mol=2:1;相同 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二者体积之比为2:1,所含氢原子数目之比为(2?3):(1?2)=3:1; ③假设H原子为3mol,氨气为1mol,硫化氢为1.5mol,二者体积之比为 1mol: 1.5mol=2:3; ④氮气物质的量n= 5.6g 0.2mol 28g/mol =,氧气物质的量n= 16g 32g/mol = 0.2mol,则氨气物 质的量为=0.5mol-0.2mol=0.3mol ,氨气的质量为0.3mol?17g/mol=5.1g。 2.实验室可用铜和浓硫酸加热或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 (1)如果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希望能控制反应速度,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写字母)。 (2)若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3.36 L(标准状况)二氧化硫,如果已有40%亚硫酸钠(质量分数),被氧化成硫酸钠,则至少需称取该亚硫酸钠 ______ g (保留一位小数)。 (3)某热电厂上空大气中所含二氧化硫严重超标,现对该区域雨水样品进行探究。首先用pH 试纸测定雨水样品的pH,操作方法为______,测得样品pH约为3;为进一步探究由SO2所形成酸雨的性质,将一定量的SO2通入蒸馏水中,配成pH为3的溶液,然后将溶液分

高考化学专题: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高考化学专题: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1. 下图是某同学用500 mL 容量瓶配制0.10 mol·L - 1 NaOH 溶液的过程: 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 ( )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2. 若20 g 密度为ρ g·cm - 3的Ca(NO 3)2溶液中含有2 g Ca(NO 3)2,则溶液中NO -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ρ400 mol·L - 1 B.20ρ mol·L -1 C. 50ρ41 mol·L - 1 D. 25ρ41 mol·L - 1 3. 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 ) A B C D 甲 物质的粒子数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固体的体积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乙 阿伏加德罗常数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 固体的密度 溶液的体积 好使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溶液中c (Na + )=2c (SO 2- 4) B.a 2 mol >沉淀的物质的量>0 C .沉淀的物质的量=a 2 mol D .原浓硫酸中H 2SO 4的物质的量>a 2 mol 5. 3 g 镁铝合金与100 mL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硫酸盐17.4 g ,则 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1 mol·L - 1 B .1.5 mol·L - 1 C . 2 mol·L -1 D .2.5 mol·L - 1

6.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完全溶解,得到的Cu(NO3)2和Mg(NO3)2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则a与b的关系为() A.a=b B.a=2b C.2a=b D.a=5b 7.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 g,在该溶液中加入0.1 mol·L-1 Ba(OH)2溶液300 mL,反应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4 mol·L-1B.0.3 mol·L-1 C.0.2 mol·L-1D.0.1 mol·L-1 8.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w= 35a 22.4Vρ×100%②c= 1 000a 22.4V③若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 0.5w④若上述溶液中再加入0.5V mL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H+4)>c(Cl-)>c(OH-)>c(H+)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9.右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B.t1~t2℃,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在t2℃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降至t2℃时,有晶体析 出 10.36.5 g HCl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 mol·L-1 B.所得溶液中含有N A个HCl分子 C.36.5 g 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W=36.5 c/(1 000ρ) 11.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4 g A和4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4 mol C和32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把1 mol Na和1 mol Mg分别投入到等量且过量的盐酸中,分别得到溶液a和b,则溶液a和b的 质量关系为m a________m b。 (3)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的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的计算专题讲练附答案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的计算专题讲练附答案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高一化学-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专题讲 练 一讲:1n:先求中介n,再求最终问。 解题六关键2式:关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所体现出的有关粒子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3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 二练: (一)选择题 1.(2 式)有BaCl 2和NaCl 的混合溶液aL ,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 Ba 2+离子完 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 3溶液,使Cl —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H 2SO 4、ymolAgNO 3。 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 +)(为()。 A .(y-2x )/a B .(y-x)/a C .(2y-2x)/a D .(2y-4x)/a 2. (1n)在标准状况下,将 VL 气体A (摩尔质量为Mg ·mol -1)溶于水中,所得溶液密 度为dg ·cm -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 ?+mol MV Vd 2240+mol MV Vd 22401000?式(化学式)]将 1L0.2mol/LNaCl 溶液和1L0.2mL/LNa 2SO 4溶液混合,若溶液的体积 变为二者体积之和,则混合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 A .0.2mol/LB .0.3mol/LC .0.6mol/LD .0.8mol/L 4.[3恒(电荷守恒)或2式(化学式)易]某溶液中含K 2SO 4和Fe 2(SO 4)3,测得溶液 中K +的浓度是 ·L -1,Fe 3+的浓度为·L -1,则溶液中SO42-的浓度为()。

高考化学 物质的量 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 物质的量 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在实验室里,用足量的浓盐酸与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反应(不加热),来制取氯气。 反应:2KMnO 4+16HCl=2KCl+2MnCl 2+5Cl 2↑+8H 2O (1)“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 。 (2)若生成2.24L 标准状况时的氯气,请计算(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①理论上需要多少克KMnO 4参加反应?________。 ②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多少?________。 【答案】 6.32g 0.2 mol 【解析】 【分析】 (1)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数目等于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数目分析,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2)先计算Cl 2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方程式中KMnO 4、HCl 与Cl 2之间的反应转化关系计算。 【详解】 (1)在该反应中,Mn 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KMnO 4中的+7价变为反应后MnCl 2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得到5个电子,Cl 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HCl 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Cl 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2个电子,电子得失最小公倍数是10,所以KMnO 4、MnCl 2前的系数是2,HCl 前的系数是10,Cl 2前的系数是5,根据原子守恒,KCl 的系数是2,这样反应中有6个Cl 原子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所有Cl 原子都是由HCl 提供,因此HCl 前的系数为10+6=16,结合H 原子反应前后相等,可知H 2O 的系数是8,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为: ; (2)在标准状态下, 2.24LCl 2的物质的量n(Cl 2)=m V 2.24L V 22.4L /mol =0.1mol 。 ①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0.1molCl 2时,参与反应的KMnO 4的物质的量为0.1mol×25 =0.04mol ,则参与反应的KMnO 4的质量m(KMnO 4)=0.04mol×158g/mol=6.32g ; ②由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知,HCl 被氧化后生成Cl 2,因此根据Cl 元素守恒可知: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n(HCl)氧化=0.1mol×2=0.2mol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

高中一年级化学物质的量计算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一、 物质的量 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在国际上摩尔这个单位是以12g 12 C 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标准的,即1 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12 g 12 C 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约为6.02 × 1023 个。 二、摩尔 1. 概念: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 2. 符号:mol 。 也就是说,如果在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有的粒子数与12 g 12 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相同,则它的物质的量为1 mol ,而这个数值(粒子数)我们就叫它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三、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把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 1.993 × 10-23 g 求: 12 g 12 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解:2323 -1002.610993.1g 12?≈?=g 碳原子数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 N )之间的关系: 注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任何物质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N A )个微粒。1.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质子、电子、中子 等。不是用于宏观物质如:l mol 人、1 mol 大豆都是错误的。 2. 使用物质的量单位——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粒子的名称,不能笼统地称谓。1 mol 氧、1 mol 氢就是错误的。只能说:l mol 氧分子或1 mol 氧原子。 3. 只要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物质,所含微粒数相同,反之也成立。

根据表中已知条件进行计算,将结果填入表中空格: 物质微粒物质质量1个微粒实际质量所含微粒数目物质的量12C 12 g 1.993 3 × 10-23 g 6.02 × 1023 1 mol Fe 56 g 9.3 × 10-23 g 6.02 × 1023 1 mol O232 g 5.32 ×10-23 g 6.02 × 1023 1 mol Na+23 g 3.82 × 10-23 g 6.02 × 1023 1 mol 据表可得出什么结论? 1 mol 任何粒子集合体都约为 6.0 2 × 1023个粒子;而 1 mo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 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三、摩尔质量 1. 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2. 符号:M 3. 单位:g ? mol -1或 g / mol 。 4. 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当堂检测 1. 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B.0.5 mol H2O 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1.5 N A C.1 mol H2O 含有的 H2O 分子数目为N A D.0.5 N A个 C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0.5 mol 【解析】32 g O2为 1 mol,氧原子数为 2N A,A 错误; 0.5 mol H2O 中原子数为 0.5 × 3 ×N A,B 正确;1 mol H2O 中含有 H2O 分子数为N A,C正确;0.5N A个 CO2分子的物质 的量为 0.5 mol,D正确。 2. 下列关于相同质量的 O2 和臭氧(O3)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分子数之比为 1﹕1

高考化学复习方法

高考化学复习方法 "在理科综合的科目中,化学的地位至关重要。作为一个理科考生,即便不能凭化 学提分、增彩,也绝对不能让化学成为自己的'软肋'".从分值的分布来看,物理120分,化学100分,生物80分,理、化、生满足6:5:4的比例;从题目的难易程度来看,化学的难度系数比物理要偏低,也就是说,化学的得分相对于物理来讲要容易些;从 题型的设计以及考查知识点的连续性来看,化学学科相对稳定。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想向同学们传达这样的意思:要让化学成为水桶原理中最长的 那块木板,因为化学成绩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讲,化学学科绝对不 能称为你的"软肋".接下来我们就高考化学复习方法对同学们提一些具体的建议:那就是,"重基础,重概念,重方法,重规范,重精炼。"重基础,要烂熟于心从最近几年 高考理科综合的化学试题来看,所考查的知识点均按照高考说明的要求,并没有出现 偏题,怪题,难题,考查的大多是平时反复练习的基础知识。所以,第一阶段的复习,考生更应该明确自己的复习要点,即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对每一单元的基础知识要 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够灵活运用,对化学原理的适用条件要进一步明确。化 学方程式、物质的常见性质要烂熟于心,只有基础知识掌握熟练了,才能在下一步的 复习中如鱼得水,再攀新高。 重概念,彼此区分不混淆 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概念较多,而考查对概念的理解也是高考的热点。所以,通 过第一轮的复习,要进一步理解化学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尤其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 要挖掘。既要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更要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例如: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共价键、离子键、、化学键;无机反应类型和有 机反应类型等。 重方法,提高速度和效率 守恒法、查量法、平均法、极限法、图像法、转化法等是化学计算中经常考查的内 容之一。可以这样来理解,高考试题中的计算题。绝大部分是重在考查同学的化学思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及答案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I.配制0.5 mol/L的NaOH溶液时,如果只存在下列问题,溶液的浓度如何变化?(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低于刻度线,其结果_____________; (2)定容时观察刻度线仰视,其结果_____________。 II.(1)实验室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下列装置中选择实验室制备氨的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将编号字母填入空格处,下同);为了得到纯净的氨,请在下列试剂中选择干燥氨的试剂:_____________。装置有: A B C D E F G H NaHCO溶液e.碱石灰 试剂有:a.NaOH溶液b.澄清石灰水c.浓硫酸d.饱和3 f.品红溶液g.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答案】偏大偏小 2NH4Cl+Ca(OH)2Δ 2NH3↑+CaCl2+2H2O A e 【解析】 【分析】 根据n=cV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V比理论值大时,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详解】 I.(1)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低于刻度线,水偏小,其结果偏大; (2)定容时观察刻度线仰视,视野随水位到达刻度线时,实际加水过量,其结果偏小。II.(1)实验室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Δ 2NH3↑+CaCl2+2H2O。 (2)实验室制备氨是固固加热型装置,即发生装置为A;为了得到纯净的氨,氨气为碱性气体,干燥氨的试剂具有吸水性,且不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可选e。 2.以下涉及的物质中A、B、C都是化合物;请注意各小题之间可能有的联系。 (1)一定条件下,9.80g NH4Br跟3.60g的某钙盐A恰好反应,生成了4.48L(标准状况)气态产物B和固体产物C。标准状况下,B气体的密度为0.76g/L,氮的质量分数为82.35%,其余是氢。试求B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 。 (2)25℃、101.3KPa时,气体摩尔体积为24.5L/mol. 该状况下,1体积水(密度为1g/cm3)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教学案

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掌握有关计算的基本题型。 能力培养: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在溶液计算中,贯彻守恒的思想。 科学方法:演绎推理法,比较分析法。 重点、难点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6种基本类型是重点;电荷守恒、建立参比的基本解题方法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引入】今天我们复习物质的量浓度。 【提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是什么?请写出它的计算公式。 学生活动 回答:1L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板书:c=n(mol)/V(L) 【再问】溶液的组成还常用什么来表示? 回答:也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板书:a%=m(溶质)/m(溶液)×100% 【提问】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c=n/V,我们能够联想起哪些有关的计算思想?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思考,讨论,回答: (1)在公式计算中,已知任何两个量,可以求得第三个量。 (2)还可以根据物质的量联系溶质的质量、气体溶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及微粒数目等。 (3)当溶质的量一定时,浓度和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浓度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4)根据n=cV,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但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所取溶液的体积成正比。 【评价】同学们说的都很正确,不过,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 回答:溶液是均匀稳定的体系。 【板书】类型1 代入公式的计算 【投影】填空: 思考,完成练习。

【强调】体积必须以升(L)为单位进行计算。如果题目给的体积为mL,则必须进行换算。 【提问】为什么醋酸的[H+]小于其酸的浓度? 回答:醋酸为弱酸,[H+]=ca, 因此,[H+]小于酸的浓度。 【板书】类型2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提问】在进行换算时,根据那个不变的量来推导计算公式?请写出计算公式? 回答:溶液中溶质的量是不变的,分别用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于是得到如下方程: m=cVM=1000Vρa % 【强调】在此公式中,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分数(a%)、溶质的摩尔质量(M)和溶液密度(ρ),已知任何三个量,可计算第四个量。 【投影】练习:63%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 mol· L-1,溶液的密度为______。 思考,完成练习。 答案:1.4 g·mL-1 【板书】类型3 稀释问题 【提问】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不变的量和变化的量是什么?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回答:不变的量是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变化的量是水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此,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n=c1V1=c2V2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易错知识点(三) 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计算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易错知识点(三) 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计算 【易错分析】 高考化学计算的特点是主要考查学生知识建构的整体性和灵活应用的能力,综合性较强;试题整体的计算量不大,更多的是对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性质的理解,试题不会做数学游戏、审题绕圈子,还化学计算的本来面目;把实验操作、生产实践和化学计算综合起来,或者通过图表、报刊文献等背景呈现方式、力求题型出新,体现化学学科对计算的要求,更体现对计算综合能力的考查;考试方式的变化决定了化学计算应该降低难度。化学计算复习对策化学计算题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维,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推理、数形变换等。化学计算常要根据量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但建立教学模型的前提应该是先建立正确的化学概念、弄清概念的涵义,即找出计算依据。只有对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建立起来的算式或数学表达关系才能正确,才能顺利解答计算题。 【错题纠正】 例题1、(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 x的化学式,可利用离子交换和滴定地方法。实验中称取0.54g的FeCl x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OH-用0.40 mol·L-1的盐酸滴定,滴至终点时消耗盐酸25.0mL。计算该样品中氯的物质的量,并求出FeCl x中x的值(列出计算过程)。 (2)准确称取2.26gNaClO2粗品,加入盛有20.00mL刚煮沸并冷却过的水、足量10%的稀硫酸和30.00mL质量分数为40%的KI溶液(足量)的碘量瓶中,立即密封并摇晃碘量瓶至试样完全反应,再加入淀粉作指示剂用浓度为3.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已知整个过 程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 2 ClO+4I-+4H+=2I 2 +Cl-+2H2O, 2-2-- 22346 I+2S O=S O+2I ),若三 次平行实验测得消耗的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30.00mL,则粗品的纯度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使用的水未煮沸,则测定结果会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解析】(1)由题意可得下列关系式:FeCl x—xCl——xOH——xHCl,则n(Cl) =n(Cl—) = n(OH—) = n(HCl) =0.0250L×0.40mol·L-1 = 0.01 mol,m(Fe) = 0.54g – 0.10 mol×35.5g·mol-1 =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主要有: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平均法、守恒法、极值法、关系式法、方程式叠加法、等量代换法、摩尔电子质量法、讨论法、图象法(略)、对称法(略)。 一、差量法 在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温度改变(升高或降低),使溶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溶质(或饱和溶液)质量的差量;每个物质均有固定的化学组成,任意两个物质的物理量之间均存在差量;同样,在一个封闭体系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尽管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物质的量、固液气各态物质质量、气体体积等会发生变化,形成差量。差量法就是根据这些差量值,列出比例式来求解的一种化学计算方法。该方法运用的数学知识为等比定律及其衍生式: a b c d a c b d == --或c a d b --。差量法是简化化学计算的一种主要手段,在中学阶段运用相当普遍。常见的类型有:溶解度差、组成差、质量差、体积差、物质的量差等。在运用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相相同,差量物质的物 理量单位要一致。 1.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 ,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 2.5g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用冷却结晶法提纯KNO 3,先在100℃时将KNO 3配成饱和溶液,再冷却到30℃,析出KNO 3。现欲制备500g 较纯的KNO 3,问在100℃时应将多少克KNO 3溶解于多少克水中。(KNO 3的溶解度100℃时为246g ,30℃时为46g ) 3.某金属元素R 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 ,相同价态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金属元素R 的化合价为多少? 4.将镁、铝、铁分别投入质量相等、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所得各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的镁、铝、铁三种金属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 (A )Al >Mg >Fe (B )Fe >Mg >Al (C )Mg >Al >Fe (D )Mg=Fe=Al 5.取Na 2CO 3和NaHCO 3混和物9.5g ,先加水配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加9.6g 碱石灰(成分是CaO 和NaOH ),充分反应后,使Ca 2+、HCO 3-、CO 32-都转化为CaCO 3沉淀。再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可得20g 白色固体。试求: (1)原混和物中Na 2CO 3和NaHCO 3的质量; (2)碱石灰中CaO 和NaOH 的质量。 6.将12.8g 由CuSO 4和Fe 组成的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滤出不溶物,干燥后称量得5.2g 。试求原混和物中CuSO 4和Fe 的质量。 二、十字交叉法 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的命题,即二组分的平均值,均可用十字交叉法,此法把乘除运算转化为加减运算,给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 十字交叉法的表达式推导如下:设A 、B 表示十字交叉的两个分量,AB —— 表示两个分量合成的平均量,x A 、x B 分别表示A 和B 占平均量的百分数,且x A +x B =1,则有:

备战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经典题及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经典题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打√或×? ①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__________ ②标准状况下,11.2 LCH4和C2H4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__________ ③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__________ ④1mol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__________ ⑤标准状况下,5.6L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5N A__________ ⑥1.6g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O原子数目为0.1N A__________ ⑦常温常压下,8g O2含有的电子数为4N A__________ ⑧常温常压下,22.4L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O原子数目为2 N A__________ ⑨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 A__________ ⑩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__________ ?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__________ ?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__________ 【答案】√√ × √√√√ × × √ × × 【解析】 【分析】 运用n=m/M、V=n×V m、n= V/ V m等公式的应用转换,先求出物质的量,然后求出分子的总个数,在根据这个分子中含有多少个相关微粒。 【详解】 ①标准状况下,22.4L氩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个氩气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故22.4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说法正确; ②标准状况下,11.2 LCH4和C2H4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11.2L/(22.4L/mol)=0.5mol,1个CH4分子中、1个C2H4分子中都含有4个H原子,所含H原子的个数为0.5N A ×4=2N A,故标准状况下,11.2 LCH4和C2H4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说法正确; ③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2.24L/(22.4L/mol)=0.1mol,所含分子数为0.1N A,故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说法错误; ④1mol的CO和N2混合气体的分子数为N A,1个CO分子中和N2分子中都含有14个质子,故1mol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说法正确; ⑤标准状况下,5.6LC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5.6L/(22.4L/mol)=0.25mol,1个CO2分子中含有2个O原子,故标准状况下,5.6L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5N A说法正确; ⑥1.6g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物中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1.6g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O原子数目为0.1N A说法正确; ⑦常温常压下,8g O2的物质的量为8g/( 32g/mol)=0.25mol,1个O2分子中含有16个电子,故8g O2含有的电子数为4N A说法正确; ⑧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故常温常压下,22.4LNO2和CO2的混合气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物质的量浓度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量浓度 一、单项选择题 1.已知某饱和溶液的①体积、②密度、③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④溶质的摩尔质量,要根据溶质的溶解度计算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上述条件中必不可少的是( ) A.②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xx·广州模拟)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的KOH溶液,蒸发溶剂,恢复到原来温度,若质量分数变为2a%,则物质的量浓度变为( ) A.等于2cmol·L-1 B.大于2cmol·L-1 C.小于2cmol·L-1 D.在c2cmol·L-1之间 3.配制100mL0.1mol·L-1Na 2CO 3 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4.(xx·广州模拟)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的pH=1,其中 c(Al3+)=0.4mol·L-1,c(S)=0.8mol·L-1,则c(K+)为( ) A.0.15mol·L-1 B.0.2mol·L-1 C.0.3mol·L-1 D.0.4mol·L-1 5.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1,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 B.ω= C.ω=

D.c= 6.配制250mL0.10mol·L-1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所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 7.(xx·无锡宜兴一中改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5.85gNaCl晶体溶入100mL水中,制得0.1mol·L-1NaCl溶液 B.将1体积cmol·L-1硫酸溶液用水稀释为5体积,得到0.2cmol·L-1硫酸溶液 C.将25g无水CuSO4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浓度为1mol·L-1 D.将wga%的NaCl溶液蒸发掉g水,得到4a%的NaCl溶液 8.(xx·合肥一中)现有VL浓度是0.5mol·L-1的盐酸,欲使其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一倍,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 ) A.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11.2L B.加入10mol·L-1盐酸0.1VL,再稀释至1.5VL C.将溶液加热浓缩至0.5VL D.加入VL1.5mol·L-1盐酸混合均匀 9.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时,下列错误操作可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读数 B.稀释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对所配得的溶液的浓度无影响的是( ) A.使用蒸馏水洗涤容量瓶后未进行干燥 B.固体样品溶解于水后立即转移到容量瓶 C.转移溶液时,少量溶液溅出容量瓶 D.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二、非选择题 11.(1)下图是某医院病人输液使用的一瓶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标签,请认真观察标

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计算

高一化学第一章计算能力题专项训练 一:单项选择: 1、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的是() A.将40gNaOH溶于1L水所得的溶液B.将80gSO3溶于水并配成1L的溶液 C.将0.5mol/LNaNO3溶液100ml 加热蒸发掉50g 水的溶液 D.含K+2mol 的K2SO4溶液2L 2、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2H6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3、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14%的KOH 溶液,若将其蒸发掉50g水后,其溶质质量分数恰好扩大一倍,体积变为62.5ml,则浓缩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2.2mol/L B.4.0mol/L C.5.0mol/L D.6.25mol/L 4、标准状况下的aLHCl(g)溶于10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a /22.4 mol/L B.ab/22400 mol/L C.ab/(22400+36.5a ) mol/L D.1000ab/(22400+36.5a) mol/L 5、在标准状况下,与12gH2的体积相等的N2的() A.质量为12g B.物质的量为6mol C.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为12mol 6、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2 和O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总数B.氧原子数C.氮原子数D.质量 7、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3.44L,质量为20g。此混合气体中C和O 两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A.3:4 B.4:3 C.2:1 D.1:2 8、20gA 物质和1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C物质、3.6gD 物质和0.2molE 物质,则E 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A.100 g/mol B.108 g/mol C.55 g/mol D.96 g/mol 9、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 mol/L 的硫酸铜溶液,现选用500mL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

高考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 化学计算主要包括以下类型:①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③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④有关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⑤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⑥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⑦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⑧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⑨以上各种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 常见题型为计算选择题,计算填空题、实验计算题、计算推断题和综合计算题,而计算推断题和综合计算题,力求拉开学生的层次。 一、化学计算的基本类型与解题策略 1.有关化学量与化学式的计算 有关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粒数间的换算 推断 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考查热点分子式(化学式)、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 确定 相对原子质量 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 有机物的通式 掌握基本概念,找出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 解题策略加强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结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在常规解法和计算技巧中灵活选用 2.有关溶液的计算 有关溶质溶解度的计算 有关溶液浓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考查热点有关溶液pH的计算 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有关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计算,关键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理清相互关系

一般可采用守恒法进行计算 有关溶液pH及离子浓度大小的计算,应在正确理解水的离子积、 解题策略 pH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解题时,首先明确溶液的酸(碱)性,明确c(H+)或c(OH-) 3.有关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 考查热点各物质反应速率间的换算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加强对速率概念、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 解题策略将等效平衡、等效转化法等分析推理方法与数学方法有机结合,在采用常规解法的同时,可采用极值法、估算法等解题技巧 4.有关氧化还原、电化学的计算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确定及量的计算 转移电子数、电荷数的计算 考查热点电极析出量及溶液中的变化量的计算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其他典型计算 解题策略关键在于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运用计算技巧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考查热点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计算 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充分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的有 解题策略关守恒关系 搞清各解题技巧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读懂题目,正确选择 6.有关综合计算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用无水Na2CO3固体配制230mL0.1000mol·L-1的溶液。请回答: (1)在配制过程中不必要的玻璃仪器是___。 A.烧杯 B.量筒C.玻璃棒 D.胶头滴管 E.容量瓶 (2)定容时的操作: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__,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3)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 A.称取相同质量的Na2CO3·10H2O固体进行配制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量瓶外,继续用该未清洗的容量瓶重新配制 【答案】B 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ACD 【解析】 【分析】 (1)配制溶液在烧杯中溶解,需要玻璃棒搅拌,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需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 (2)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3)结合 n c V 及不当操作可知,n偏小或V偏大均使所配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 【详解】 (1)配制230mL0.1000mol/L的Na2CO3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等,使用的仪器为: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250mL的容量瓶;不必要的玻璃仪器是量筒,故答案为:B。 (2)定容时,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故答案为: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3)A. 称取相同质量的Na2CO3?10H2O固体进行配制,n偏小,所配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A正确; B.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V偏小,所配的Na2CO3溶液浓度偏大,B错误; C.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V偏大,所配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C正确; D. 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量瓶外,继续配制,n偏小,所配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D正确;故答案为:ACD。 【点睛】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过程中误差分析:①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有少量流出,n减小,c 偏小;②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n减小,c偏小;③定容时,水加多了,用胶头滴管吸

高中化学计算公式

高中化学公式 1. 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2)物质的量(mol) (3)气体物质的量(mol)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 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物质的量浓度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不变) 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即c(浓)·V (浓)=c(稀)·V(稀)] (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3.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

(1)基本公式: ① ② (2)相同温度下,溶解度(S)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关系: (3)温度不变,蒸发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 (4)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 4.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 (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 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2)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混):(混) 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的混合气体。 (3)已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另一气体A的密度之比D(通常称作相对密度): 则 5.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1)某物质X的化学反应速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