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7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3.7电热器学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导学目标1、熟悉常见电热器,明白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2、理解电流通过导体发出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焦耳定律;3、初步学会运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导学教材【一】常见电热器及其工作原理1、常见电热器有、、、、、、、、。
2.常见电热器的制成原理。
〔1〕电流通过各种导体时,会使导体的温度升高,这种现象叫电流的。
〔2〕常见的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___________制成的加热设备。
3.从能量的转化看,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过程实质上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4、电热器的要紧组成部分是________,它是由电阻率,熔点的电阻丝绕在绝缘体上制成的。
5、电流的热效应的利与弊。
〔1〕利:污染、热效率、操纵和调节。
〔2〕弊:导线像其他电器一样发热会损耗,导线外的绝缘层会加速,甚至会烧毁绝缘层而引发;【二】研究电热大小的妨碍因素1、实验器材:甲、乙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甲>R乙〕,两只平底烧瓶〔带橡皮塞,内插玻璃管〕,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假设干,煤油。
2、猜想:〔1〕电热的多少可能跟有关。
(2).3、实验设计:按图1连接好电路图。
〔1〕合上开关,通电3分钟,可发明甲烧瓶中的玻璃管内的煤油上升的高度比乙中要大。
结论:电热的多少跟电阻有关,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热量越。
〔2〕当玻璃管的液面降回到原来的高度后,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通电3分钟,比较甲瓶〔或乙瓶〕在前后两次实验中管内煤油升高的高度。
实验发明:第二次管内液柱升高的更多。
结论:电热的多少跟电流有关,当电阻和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热量越。
〔3〕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
4、英国物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电热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定量关系,发明了用他名字命名的焦耳定律。
【三】电热的计算——焦耳定律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跟成正比,跟成正比,跟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