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译之增译法

翻译之增译法

翻译之增译法
翻译之增译法

增译

(一)增译及其特点

增译,即增加式全译,指从全文出发根据逻辑、句法、修辞的需要在译文中增加一些必要的语言单位的全译方法。按增译使用的频率大小排列,增加的语言单位有词、短语和小句。

由于双语的思维方式、语言文字结构以及习惯表达方法的差异,翻译中有时会增加补充某些必要的词量来衔接语义,填补可能出现的语义空缺或短欠,使译文语义更加明确,合乎汉语习惯表达,达到和原文相似的某种修辞效果。增译可以把原文中隐含的成分或内容,尤其是一些与原文的背景有关的信息,用明显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但对意义并无增加,而是增加信息的凸显度。

(二)增译原则

增译不是无中生有地随意增加语言单位,而是增加原文中虽无其形但有其意的一些语言单位。为使译文更加通顺达意,所增补的语言单位必须是在修辞、结构或语义上必不可少的,增补后并无蛇足之感。增译必须是最小限度的,切不可增加过多而把全译变成了阐译。

增译的原则:增形而不增意。

(三)增译方法

1.语法性增译

原语与译语的语法关系的差异决定了译语表达中要增加某些语言手段以反映原作内容,以词语增加为主。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在其构词、句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比如英语中无量词,而汉语则拥有丰富的量词表达,英语动词一般有严格的时态之分,运用动词的形态变化突出“时”和“态”的不同,而汉语动词没有形态上的变化,句子是通过词汇手段表示“时”(如用可做状语的词)和“态”(如用助词“着、了、过”)。英语中复数概念的表达也是通过名词词形的变化来表示的,而汉语则不然,必须添加某些词汇手段来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1)表数性增译

英语名词有单复数之分,见于词尾的变化,汉语名词的复数则主要依赖于词汇手段,其次才是语法手段。因此英语的复数概念意义汉译时,要据具体的情况增加表示复数概念的词。

(1)添加表示概数的词。原作用了表示概数的语法形式,汉译则用表示概数的词,如“一些、许多、各种、几个、大量、批、们、各”等。看例:

[1] You must know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before you use it.

原译:在使用前,你必须弄清楚这种材料的各种特性。

试译:使用前必须弄清材料的各种特性。

[2] The moving parts of a machine are often oiled that friction may be

greatly reduced.

机器的各个可动部件常常涂上润滑油,以减少摩擦。

两例分别增加了表示复数概念的词“各种”、“各个”,不仅语义同原文相似,而且表达更加自然贴切。

(2)添加表确数的词。原作的内涵,既可用实指,也可用虚指,汉译有时则多用实指,添加表确数的词。如:

[3] You may wonder why the magnet’s poles point north an south.

你会感到好奇,为什么磁铁的两极会指南北呢?

the magnet’s poles根据地学只是加了数词“两”。

(3)汉字叠用,表示英语的复数概念。如:

[4] When the plants died and decayed, they formed layers of organic

materials.

原译:植物腐烂时,它们就形成了一层层的有机物。

试译:植物腐烂,形成了一层层的有机物。

[5] Gas and dust clouds, spinning because the galaxy is spinning, collapse

due to gravitational attraction and form stars.

气体和尘埃云随着星系旋转,由于引力作用缩成了一颗颗恒星。

两例选用了汉语的特殊方式“叠词”,表达了原文的复数意义,还反映了事物一些形状特征,译文形象生动。

2)表量性增译

英语是无量词的语言,少数名词可作表量手段,多数情况下,数词可直接加在名词前面,无需量词。汉语计量时不论物量还是动量,通常要加量词。所以,汉译是需要增补量词。如:

[6] The words “velocity”and “speed”are considered as synonyms unless

they are used in technical books.

原译:“速率”和“速度”这两个词,如不是用在技术书中,可以认为是同义词。

试译:“速率”和“速度”两个词在非技术书籍中视为同义词。

[7] Upon gaining two electrons the alpha particle becomes a helium atom.

α粒子获得两个电子后变成了氧原子。

[8] Aluminum is said to be the thirteenth element in the periodic table.

铝是周期表第十三号元素。

前两例增译数量词“两个”,使语气更加完整,表达更加清晰。另外,翻译英语的序数词时,也要补出量词,例8应汉语表达之需增加了量词“号”。

3)表时性增译

英语有丰富的时态变化,汉语没有,译文要反映动作发生的时间,就增加各种时间助词或副词。如:

[9] Our transmitter is sending out a series of short pulses.

原译:我们的发射机正在发射一系列的短脉冲。

试译:我们的发射机正在连续发射短脉冲。

[10] The high-altitude plane was and still is a remarkable bird.

这种高空飞机过去时现在仍然是很好的飞机。

例9为现在进行时,译文增加“正在”,再现了原文的时间概念。例10用了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的并列谓语,was and still is译为“过去时现在仍然是……”,虽然加了词,但取得了意似。

4)表态性增译

英语被动句用的多,有的译成主动句才符合汉语习惯,在被主转换时,有时要补出主语或施事者。英语有很多泛指人称的被动句没有出现施事,汉译时则需补出泛指意义的事,以使句子完整。如:

[11] It was found that luciferin is not a single compound.

人们发现,虫荧光素并不是单一化合物。

[12] Many methods of bleaching had been developed by trial and error and

tradition.

通过试验,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人类创造了许多漂白方法。

翻译英语祈使句时,可相应的增加“要、请、应该、千万、一定、务必”等词。如:

[13] When the machine is in operation, do keep away from it.

机器运转时,千万不要靠近!

[14] Name five different kinds of matter.

请列举出五种不同的物质。

5)具体化增译

英语表达有时抽象,使用抽象词,汉语表达有时具体,汉译时常以实的形式表达需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英语中某些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和由动词或形容词派生的抽象名词,单独译出意思不够明确,汉译时可根据上下文,在其后添加适当的词语,如“状态、工作、过程、作用、方式、情况、问题、部分、领域、系统”等,使其含义变得更具体一些。如:

[15] The various types of machine tools overlap a great deal in their fields

of application.

各种机床的应用范围存在着大量的重叠现象。

[16]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can be traced in term of

these fabrication methods.

场效应晶体管的发展过程可以在这些制造方法中寻踪。

[17] At low frequencies, the DC resistance of a given conductor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its AC resistance.

低频情况下,给定导体的直流电阻与其交流电阻实际相同。

例15中overlap为不及物动词,其具体化为名词“重叠现象”,添加“现象”一词使语义更加具体连贯。后两例的development和frequencies都是名词,翻译时在其后加上适当的名词,使其含义更加具体直观。

6)非谓性增译

非谓性动词以短语或复合结构出现,多含有附加意义,尤其是分词短语、分词独立结构和不定式短语在句中做状语或定语时往往含有比较含蓄的时间、原因、条件、方式、结果、让步和伴随等意义,字面上又表示不出来,就需加词。如:

[18] The chief difficulty to be overcome in aviation is that of renewing

supplies of petrol while in the air.

航空要克服的主要难题是空中加油的问题。

[19] Hydrogen burns in air or oxygen, forming water.

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便形成水。

例18的不定式短语to be overcome含有“将来”之意,加“要”能准确表达其义。例19分词短语forming water表示前后承接关系,译文增加“便”把前后句意连接起来,表达更为连贯。

7)结构性增译

为了使语言简练,避免重复,或因表达的习惯使然,或因某些结构上的要求,有时一个英文句子可省略一个或多个句子成分,汉译时通常将其表达完整,否则就不符合汉语的习惯或含义不明。

(1)还原式增译

英语中也有省略,所省略部分可能是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和状语,也可能是谓语的一部分或全部主要成分,省略句极富于变化,翻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还原词语。

[20] All bodies consist of molecules and molecules of atoms.

物体由分子构成,分子又由原子构成。

[21] Like charge repel each other, but opposite charges attract.

原译:相同的电荷互相排斥,但相反的电荷却互相吸引。

试译: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

例20原文省略了并列成分的谓语动词,要使译文的结构完整,含义明确,不补出则不成句。例21原文第二个小句省去了状语each other,译文中补出,与前文对应。

(2)列举式增译

列举事物时,英语很少使用概括性词语;分述事物时,也很少使用分述性词语,汉语则相反,汉译时,可能增加概括性词语和分述性词语,这种增译主要用于列举性表达。如:

[22] The frequency, wave length, and speed of sound are closely related.

声音的频率、波长和速度三者密切相关。

[23] The principal functions that may be performed by vacuum tubes are

rectification, amplification, oscillation, modulation, and detection.

原译:真空管的五大主要职能是:整流、放大、振荡、调制和检波。

试译:真空管有五大职能:整流、放大、振荡、调制和检波。

[24] There are four main ways of joining together sheets of metal: by bolts

or by rivets, by soldering and by welding.

连接金属板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用螺栓,二是用铆钉,三是用钎焊,四是用熔焊。

例22和例23分别增加了表示概括性的词语。句中有几个成分并列时,可据并列成分数量的多少,增加对应的数词,并在其后加上“个”、“者”、“大”、“种”、“方面”、“领域”等词。例24增加的是分述性词语,加词后的译文层次鲜明,不加则显得干涩不够连贯。

2.逻辑性增译

英汉语逻辑有共同之处,也有相别之处,原文若照直译出,汉语逻辑上有时不通,应据需要,添加适当的语言单位,以显原作的隐含之意。

1)事理逻辑性增译

科学文章阐明事理,探讨问题,描述过程,因双语的逻辑与语言对应的方式不同,同一逻辑形式在原语中说的通,在译语中国如法炮制,可能就行不通,需添加一些语言手段,才能符合逻辑事理。如:

[25] Atomic cells are very small and very light as compared to ordinary dry

cells.

和普通干电池相比原子电池体积小,重量轻。

[26] Speed and reliability are the chief advantage of the electronic

computer.

速度快,可靠性高,是电子计算机的两大优点。

例25原文仅用连个并列形容词small和light做谓语,指明原子电池的特性

“小”和“轻”,在原语里可以理解,直译过来则概念不清,增加“体积”和“重量”,表达更为准确。例26,Speed and reliability译为“速度快,可靠性高”准确传达了原文的含义,逻辑更加严密。

2)语言逻辑性增译

词语在原作中组合合理,对等译出,不加语言手段可能不通不畅。另外,各成分之间,句子之间,有时加词才能显出层次,理出条理,明确关系。

(1)关联词配对出现。复句的关联词有时讲求配对,有时不讲究,应根据译语的复句表达习惯处理,该加时就加。如:

[27] Electricity is produced if acids react more with one metal than the

other.

酸与一种金属的反应如果强于另一种金属,则产生电流。

[28] An object, once in motion, will keep on moving because of its inertia.

物体一旦运动,就会因惯性而持续运动。

[29] Force is measured in pounds, no matter how it is produced.

不论力是如何产生的,都可以用磅计算。

英语习惯用一个关联词来表达各成分之间、句子之间的关系,汉语则不然,关联词多成对使用,这样才能使语气连贯,主从句的关系一目了然。如上述三例的“如果……则(就)”、“一旦……就”、“不论……都”,类似的还有“如果……那么”、“虽然……但是”、“不仅……而且”等。

(2)关联词添加。英汉语句法结构不同,英语往往在小句的基础上通过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介词短语等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原因、条件、让步”等状语意义,还有一些无连接词的并列句,只用一定的标点符号来分开,因此翻译是必须注意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和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与关联,根据其所暗含的意义、关系增加相应的关联词语。如:

[30] Most of the vapor turns to liquid in the condenser and returns to the

flask.

原译:大部分蒸汽先在冷凝器中转化为液体,然后再回到烧瓶中去。

试译:大部分蒸汽经冷凝器聚为液体,再回到烧瓶中。

[31] White or shining surfaces reflect heat: dark surfaces absorb it.

白色或发亮的表面反射热,而黑暗的表面吸收热。

例30中and连接两个并列动词谓语,实际表示前后承接关系,增加关联词使原文所表达的含义更加清晰准确,符号科技文体的要求。例31是无连接词并列句,两句之间的语气暗含对比和转折,所以译文增加了连词“而”。

3.修辞性增译

修辞手段使用不同,文章水平可见高低,内容精,形式美,再讲究修辞,译笔一定会出彩。

1)重复性增译

构句手段的重复也是一种增译,汉语中重复较英语多,因为英语可用不同的词代替该重复的地方,如代词、助动词等,汉语则一字一音节,容易重复,重复旨在使译文句子结构匀称完整,表达明确具体。如:

[32] The heart can be safety opened and its valves repaired.

心脏能安全地打开,其瓣膜能安全地修复。

[33] The 12 months of the year were divided into units of 30 or 31 days,

except that in non-leap years the month we call February had only 28 days.

分译法

翻译技巧第六节分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和表达习惯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翻译中既保留原文结构,又忠实于原文意思往往会有困难。当二者不可兼得时,往往改变原文结构,保留原文意思。为达到这一目的,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分译法,即把原文的某个成分从原文的结构中分离出来,译成另一成分。例如英文句子We tried in vain to persuade her to give up her wrong idea. 可以分译为“我们尽力劝说她放弃错误的观|点,但是没有成功”。原文中的in vain是介词短语作状语,意思是“徒劳地(做某事)”,如果该句翻译为“我们徒劳地尽力劝说她放弃错误的观点”,不仅意思含糊,而且句子也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把它分译出来,意思清楚,句子流畅。 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存在分译的问题。处理分译的原则是,把原文中较长的句子成分,或者不易安排的句子成分分出来另作处理,一般译为短语或独立结构。分译得当可以使译文在意思上忠实原文,结构上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确。就分译成分的结构而言,分译大体可以分为单词的分译、短语的分译和句子的分译三种情况。 一、英语单词的分译 单词分译指的是把原文中的一个单词译成一个独立成分、从句或并列成分。 (一)单词词义分译 英语有些单词一个词里包含几个语义成分。译成汉语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对等词,将其词义一下全部表达出来。这种情况下,汉译时可采用分译法分译英语原文,将其语义成分分布到几个不同的词语上。例如: (1)The little girl twirled mechanically a ribbon of her cap around one of her fingers. 这个小女孩老是把帽子上的一段绸带在手指上绕过来,绕过去。 此句中mechanically分作三处译出,即“老是”,绕“过来”,绕“过去”,使译文生动,意思完整。 (2)The maidservant inspected the dressing-table for dust with her hand. 女仆用手抹抹梳妆台,看看有没有灰尘。 此句中inspected也是分作三处译出,即“抹抹”、“看看”、“有没有”。这种译法既能把原文译透,又能使译文通顺。 (二)单词搭配分译 英语句子中有些词语间的搭配关系,汉译时要按照汉语习惯,打破原文的结构,将有关词语分别译出。例如: This young man had such a kindly, smiling, tender, gentle, generous heart of his own. 这个年轻人心地善良,性格温柔,气量又大,为人又乐观。 此句中heart一词被译为“心地”、“性格”、“气量”和“为人”四个词,来与前边的五个形容词搭配。 单词搭配分译一般可细分为: 1. 主谓搭配分译 (1)Their wealth enables them to do everything. 他们有钱,什么事都能干。 (2)The small village boasts a beautiful lake. 这个小村庄有个美丽的湖,人人以此为自豪。 2. 动宾搭配分译 (1)Our armies had outrun our supplies at that time. 那时我们的军队发展壮大太快,给养供应不上。 (2)I always avoid the temptation to think about that matter 我总是克制自己,不去想那件事。 3. 状语与中心词的搭配分译 (1)Some young people relentlessly tear at the flowers they see. 有些年轻人看见花就摘,一点也不爱惜。 (2)He passes his hands lovingly about the smooth skin of a silver birch or the rough shaggy bark of a pine.

第三章 常用翻译技巧

第三章常用翻译技巧 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翻译能力,一般而言,大致有下述8种基本技巧:1) 选词用字(Diction)2) 增词法(Amplification)3) 省略法(Omission)4) 转换法(Conversion)5) 重复法(Repetition)6) 语序调整(Inversion) 7) 正说反译,反说正译(Negation)8) 长句拆译(Division) &分清主从(Subordination)。 3.1 选词用字 简而言之就是“choice of words” (选词用字),就是说,在理解原文时,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行文用字、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对一些词或短语的理解必须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敲,找出它们的内涵意义(connotation),再在译文中选用恰当的词汇使表达准确而通顺,符合译文习惯。 例1.Neat people buy everything in expensive little single portions. 译1:爱整洁的人经常买贵的、小的单一的东西。× 译2:办事讲究的人买什么都注重少而精,愿买贵的。√ 例2.They want quality, but at a budget price. 译1:他们需要质量,但却要预算价格。× 译2:他们又要货好,又要价格合算。√ 例3.On Taiwan there was little grace and less give between the two sides. (1)“little grace”和“less give”:“几乎没有优雅”、“更少的给予”?言不达意且文脉不通。 (2) 必须推敲它们在此上下文中的具体意义:既然是政治谈判,所谓“优雅”不就是“讲礼貌、讲客气”、“give”不就是“让步、妥协”之意吗? (3) “less”一词更须注意,它是前面“little”的比较级,说明“give”比“grace”更少。译文如下: 在台湾问题上,双方几乎没有多少客气可讲,更谈不上让步了。 例4. Whichever way you choose to visit Zhengzhou , you will reach here quickly and enjoy a comfortable stay, because Zhengzhou has a wide range of accommodation to suit all budgets and tastes… 文中“stay”“tastes”二字极其通俗,而“budgets”却又十分抽象。如何在译文中用符合行业规范的词语表达值得推敲。直译“逗留”“预算”“口味”均不合适,读者无法接受。根据上下文语义,结合目前流行的说法,“下榻”、“档次”、“品味”译得恰到好处。

翻译方法之增译法、减译法、重复法

翻译方法之增译法、减译法、重复法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既可能要将词义进行转换,有可能要在词量上加以增减。 ?有的时候,为了明确、强调或生动,也需要将一些关键性的词加以重复。 ?什么叫增译法?我们可以这样确定它的定义:为了使译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与风格,并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必须按意义上(修辞上)和句法上增加一些词语,这就叫做增译法。?一、根据意义(修辞)上的需要 ?二、根据句法上的需要 一、根据意义(修辞)上的需要 ?(一)增加动词 ?(二)增加形容词 ?(三)增加副词 ?(四)增加名词 ?(五)增加表示名词复数的词 ?(六)增加表达时态的词 ?(七)增加语气助词 ?(八)增加量词 ?(九)增加根据上下文需要及反映背景情况的词 ?(十)增加概括词 ?(十一)增加承上启下的词 (一)增加动词 ?根据意义的需要,可以在名词前后增加动词。 ?如: In the evening, after the banquets, the concerts and the table tennis exhibitions, he would work on …… Practice ?They talked for almost eight hours, through dinner and well into the night. ?My work, my family, my friends were more than enough to fill my time. (二)增加形容词 ?With what enthusiasm the Chinese people are building socialism! 中国人民正在以多么高涨的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啊! ?O, Tom Canty, born in rags and dirt and misery, what sight is this! (Mark Twain) 出生在破烂、肮脏和苦难中,现在这番景象却是多么煊赫啊!

常用翻译技巧之必备增译法省译法

专心翻译 做到极致 常用翻译技巧之必备增译法省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因为口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译员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3) 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译物主代词)

翻译技巧英语笔译技法——正反译法

【翻译技巧】英语笔译技法——正反译法 由于国家、历史、地理、社会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正说和反说时有很大差异,尤其英语在否定意义的表达上更为复杂,有时形式否定而实质肯定,或形式肯定而实质否定。在两种语言互译时,原文中正说的句子可能不得不处理成反说,或是用反说表达更为合适。反之亦然。翻译中,这种把正说处理成反说、把反说处理成正说的译法,就称为正反译法。 正反译法是翻译技巧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属于引申和修辞范围。 笼统的说,英语句子中含有“never”、“no”、“not”、“un-”、“im-”、“in-”、“ir-”、“-less”等否定词以及否定前缀或后缀的单词,以及汉语句子中含有“不”、“没”、“无”、“未”、“甭”、“别”、“休”、“莫”、“非”、“勿”、“毋”等否定词的即为反说,不含有这些否定词的即为正说。 但实际操作时,正说和反说的界限又变得极为模糊,例如“correct”可以翻译成“正确”(正说),也可以翻译成“没有毛病”(反说)。因此,到底译文要采用正说还是反说,就完全要看译文语言的惯用表达和上下文的语气语态了。 在正反译法中,英译汉正转反(正说反译法)和汉译英反转正(反说正译法)是最为重要的两种正反译法。 英译汉正转反 英语中有些否定概念是通过含有否定意义或近似否定意义的词来表达的,虽然形式是肯定的,但这类词大多是某些肯定词所引申或变化出来的反义词,或经过长期历史演变而引申出其他否定词义,即所谓的“含蓄否定词”或“暗指否定词”,这类词在译成汉语时,需要变成汉语的否定词组,必要时还需要作词类转换。 1、名词 —含蓄否定名词主要有:shortness / shortage(不够;不足)、lack(缺乏;没有)、absence (不在)、failure(未能;不成功)、defiance(不顾;无视)、denial(否认;否定)、exclusion (排除)、freedom(不;免除)、refusal(不愿;不允许)、loss(失去)等。 Shortness of time has required the omission of some states. 由于时间不够,没能访问那些国家。 Behave yourself during my absence. 我不在时要规矩点。 We were perplexed by his failure to answer the letter. 他何以不回信,我们大惑不解。 2、动词或动词短语 —英语中常见的含蓄否定动词包括:refuse(不愿;不肯;无法)、lack(缺乏;没有)、defy(不服从;不遵守;不让)、forbid(不许)、stop(不准;别)、ignore(不理;不肯考虑;无视;不顾)、hate(不愿意)、miss(没听清楚;没赶上)等。

值得珍藏的翻译方法_

常用翻译技巧总结 个人认为,翻译题很重要!考研是个充实自己的过程,只要你还需要英语,就离不开翻译,所以大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首先个人推荐一本书,XDF唐静老师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我听过他的课,他的方法很实用,感觉很象下面介绍的第四种方法。 翻译题里考察三方面内容: 1、专有名词(如operational research expert)、习惯用法(如depend on) 及多义词的翻译(如school、set的多义) 2、一般性翻译技巧:包括词义选择,词序调整,词性转换和增词法 等等 3、具体句型(定从、状从、主从、宾从、表从、同位从、强调结 构、并列、比较、倒装、插入、被动、否定等) 其中2、3是大考点,具体内容可在论坛下XDF的翻译笔记来看,在此不赘述。 可看出,应对翻译题的主要武器是翻译技巧,下面正式进入正题(常用方法、被动语态译法、形容词译法、举例详解) 一、常用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

应该用得更加熟练。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翻译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1) 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2) 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3) 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翻译技巧练习及答案:增译法及反正法

一、增词法 1. "Nobody could count on his restraint or rationality, " he said. 谁也不能指望他会采取克制或讲道理的的态度 2.My work, my family, my friends were more than enough to fill my time. 我干工作,我做家务,我有朋友来往,这些占用了我的全部时间 3.He regarded the National Day edition of that paper as a collector's item. 他把国庆节那份报纸视为收藏的珍品 4.They lingered long over his letter. 他们反复看了他的来信 5.Stephen came out of the hot mill into the damp wind and cold wet streets, haggard and worn. 史蒂芬面容憔悴,精疲力竭,从闷热的工厂走出,到了凄风苦雨的街上。 6.There had been an ease of international tension. 国际紧张局势过去有所缓解。 二、反正法 7.If he had kept his temper, the negotiation would probably have been a success.

如果他没发脾气,这次谈判可能就成功了。 8. The two teams tied.两队不分胜负 9. His answer is beside the mark.他的回答文不对题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之五:正反译法

译国译民 专心翻译 做到极致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之五:正反译法 正译法和反译法: 这两种方法通常用于汉译英,偶尔也用于英译汉。所谓正译,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同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所谓反译则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反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正译与反译常常具有同义的效果,但反译往往更符合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因此比较地道。如: (1) 在美国,人人都能买到枪。 In the United States, everyone can buy a gun. (正译) In the United States, guns are available to everyone. (反译) (2) 你可以从因特网上获得这一信息。 You can obtain this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正译) This information is accessible/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反译) (3)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新主意。 Suddenly he had a new idea. (正译) He suddenly thought out a new idea. (正译) A new idea suddenly occurred to/struck him. (反译) (4) 他仍然没有弄懂我的意思。 He still could not understand me. (正译) Still he failed to understand me. (反译) (5) 无论如何,她算不上一位思维敏捷的学生。 She can hardly be rated as a bright student. (正译) She is anything but a bright student. (反译) (6) Please withholdthe document for the time being. 请暂时扣下这份文件。(正译) 请暂时不要发这份文件。(反译)

2016考研:认识英语翻译中的“分译法”

2016考研:认识英语翻译中的“分译法” 提起“分译法”这个学术名词,很多考研的小伙伴可能感到陌生。其实,这是一种翻译中的灵活处理方法,在具体情境中有具体的使用情况。一起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吧。你会发现,“分译法”一点也不陌生,你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使用过了呢。 一、单词分译 单词分译是指把原文中的一个单词拆译成一个小句或句子。采用单词分译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句法上的需要,由于一些单词的搭配、词义等方面的特点,直译会使句子生硬晦涩,翻译腔十足,而把某个单词分译却能使句子通顺,且不损伤原意;二是为了修饰上的需要,如加强语气,突出重点等。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都可以分译。 【例句】We recognize that China’s long-tern modernization program understandably and necessarily emphasizes economic growth. 【译文】我们意识到,中国的长期现代化建设以发展经济为重点,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 【解析】将句中understandably和necessarily两个单词分译成两个句子,使中文表达更通顺、更明确。 二、短语分译 短语分译是指把原文中的一个短语分译成一个独立的句子。英语常用短语做修饰语,而汉语常用短句做修饰语,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把短语摘出来单独翻译。名词短语、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通常都可以分译成句。 【例句】Invitingly green Angle Island, once a military installation, contains meandering trails and picnic spots ideal for a day’s excursion. 【译文】迷人的天使岛郁郁葱葱,小径蜿蜒,是一日游的理想野餐场所。但在过去它是一个军事基地。 【解析】contains meandering trails被译为一个单独的句子“小径蜿蜒”,打破了原句的顺序和结构,更简洁、更符合汉语逻辑。 三、句子分译 英语中有些句子的结构十分奇怪复杂,其主谓宾等成分在翻译成汉语时无法对号入座,这时就需要从整体入手,打乱安排,重新分译。句子分译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 1、简单句的分译 【例句】Daybreak comes with thick mist and drizzle. 【译文】黎明时分,大雾弥漫,细雨蒙蒙。 【解析】将一个句子分译成几个短句,不仅简洁,而且意境全出来了。 2、并列复合句的分译 英语并列复合句常常在分句连接处加以切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 【例句】The entire cable-car system recently got an overhaul after more than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之一增译法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之一:增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因为口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译员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3)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译物主代词) (5)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 the com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 (增译连词) 1

最新【翻译技巧】英语笔译技法——正反译法

1 【翻译技巧】英语笔译技法——正反译法 2 由于国家、历史、地理、社会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正3 说和反说时有很大差异,尤其英语在否定意义的表达上更为复杂,有时形式否定而实质4 肯定,或形式肯定而实质否定。在两种语言互译时,原文中正说的句子可能不得不处理5 成反说,或是用反说表达更为合适。反之亦然。翻译中,这种把正说处理成反说、把反6 说处理成正说的译法,就称为正反译法。 7 8 正反译法是翻译技巧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属于引申和修辞范围。 9 10 笼统的说,英语句子中含有“never”、“no”、“not”、“un-”、“im-”、11 “in-”、“ir-”、“-less”等否定词以及否定前缀或后缀的单词,以及汉语句子中12 含有“不”、“没”、“无”、“未”、“甭”、“别”、“休”、“莫”、“非”、13 “勿”、“毋”等否定词的即为反说,不含有这些否定词的即为正说。 14 15 但实际操作时,正说和反说的界限又变得极为模糊,例如“correct”可以翻译成16 “正确”(正说),也可以翻译成“没有毛病”(反说)。因此,到底译文要采用正说还17 是反说,就完全要看译文语言的惯用表达和上下文的语气语态了。 18 19 在正反译法中,英译汉正转反(正说反译法)和汉译英反转正(反说正译法)是最20 为重要的两种正反译法。 21

22 英译汉正转反 23 24 英语中有些否定概念是通过含有否定意义或近似否定意义的词来表达的,虽然形式25 是肯定的,但这类词大多是某些肯定词所引申或变化出来的反义词,或经过长期历史演26 变而引申出其他否定词义,即所谓的“含蓄否定词”或“暗指否定词”,这类词在译成27 汉语时,需要变成汉语的否定词组,必要时还需要作词类转换。 28 29 1、名词 30 —含蓄否定名词主要有:shortness / shortage(不够;不足)、lack(缺乏;没31 有)、absence(不在)、failure(未能;不成功)、defiance(不顾;无视)、denial 32 (否认;否定)、exclusion(排除)、freedom(不;免除)、refusal(不愿;不允33 许)、loss(失去)等。 34 Shortness of time has required the omission of some states. 由于时间不够,35 没能访问那些国家。 36 37 Behave yourself during my absence. 我不在时要规矩点。 38 39 We were perplexed by his failure to answer the letter. 他何以不回信,我40 们大惑不解。 41 2、动词或动词短语 42

英语翻译的十大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因为口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译员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一、增译法 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①、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②、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③、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④、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译物主代词) ⑤、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 the com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 (增译连词) ⑥、这是我们两国人民的又一个共同点。 This is yet another common point between the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增译介词) ⑦、在人权领域,中国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In the field of human rights, China opposes the practice of the big oppressing the small and the strong bullying the weak.(增译暗含词语) ⑧、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增译注释性词语) 二、省译法 这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增译法的例句反之即可。又如: ①、You will be staying in this hotel during your visit in Beijing. 你在北京访问期间就住在这家饭店里。(省译物主代词) ②、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here.

增译法Amplification

第三讲增译法(Amplification) 例1.You got a prejudice all right----against a race that’s black.That’s why I called you white racist that night.But when you deal with a black person,I don’t feel any bad vices. 你这个人确有偏见。你(结构性增补)对整个(语义性增补)黑人种族抱有偏见(结构性)。那天晚上,我说你是个白人种族主义者,道理就在这里。但是当你跟一个具体的(语义性)黑人打交道时,我倒不(修辞性增补)觉得你有什么恶意。 例2.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Actually the earth had no roads to begin with,but when many men pass one way,a road is made. 增译法定义: 为了使译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与风格并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必须增加一些在修辞上,语法结构上,语义上或语气上必不可少的词语。 一.翻译省略成分引起的增译 (一)翻译为避免重复而出现的省略成分的增译 例1.Histories make men wise;poets witty;the mathematics subtle;natural philosophy deep.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例2.She makes a good teacher,as she has a good student. 她原先是个好学生,现在是个好教师。 (二)翻译由于英语语法规则而出现的省略成分时的增译 We suggest that the test(should)be done by12o’clock. 我们建议这项实验应在12点之前完成。 二.语义修辞上需要的增译 1.增加动词 例1.He seized the chance for peace between them. 他抓住了实现他们和解的机会。 例2.Testing is a complicated problem,so be careful. 进行测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此,得格外仔细。 2.增加名词 例1.他的科学著作在英语国家中得到广泛阅读。 His scientific works were widely read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例2.领导人对两国关系非常关心。 Our leaders have taken intere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bilateral relations. 英语中有许多抽象名词,这词若直译,不能给人予具体明确的含义。因此,汉译时要加上“性”,“作用”,“反应”,“方法”,“现象”,“心理”等措词。 tension紧张局势 readability可读性 complexity复杂局面 lightheartedness轻松愉快的心境 敌对情绪(行为)hostility 转化过程transformation 嫉妒心理jealousy 傲慢态度arrogance 例3.Much of our morality is customary. 我们大部分的道德观念都有习惯性。 例4.The doctor will get more practice out of me than out of other ordinary patients. 医生从我身上得到的实践经验,会比从其他普通病人身上得到的多。 3.增加形容词

英语长句的翻译方法

长句的翻译方法 1.顺序翻译法 (1)The problem is that the last gerention or so we’re come to assume that women should be able, and should want, to do everything that by tradition men have done at the same time as prettywell everything that by tradition women have done.问 题是,在过去二十年时间里,我们已经认定, 妇女们应该能够且应该想做男人们想做男人们 传统上所做的一切,而同时也能够做得跟妇女 们传统上所做的一切同样好。 2. 逆序翻译法 (1)It therefore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at, if students are not to waster their opportunities, there will have to be much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courses and advice. 因此,如果要使学生充分利用(上大学)的机会,就得为他们提供关于课程的更为详尽的信息,作更多的指导。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3. 分译法 翻译英语句子时,有时我们可以把原文的句子结构整个保存下来或只作稍改变即可,但在不少情况下则必须将原来的句子结构作较大的改变。把原文的一个简单句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这叫分译法。使用分译法,可以把原句中的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一、把原文中单词译成句子 (一)副词 1.They tried vainly to blame us for the breakdown in the truce talk. 他们试图把和谈的罪名加在我们头上,但没得逞。 2.The Chinese seemed justifiably proud of their economic achievements. 中国人似乎为他们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而自豪,这是合乎情理的。(副词分译) 3.Not surprisingly, he was constantly receiving complaints from all of them about his not giving value for money.毫不奇怪,他经常受到来自他们 之中的种种埋怨,说他光拿钱不干活。 4.Characteristically, Mr. Smith concealed his feelings and watched and learned. 怀特先生没有表露自己的感情,只是察言观色,心领神会,他的特点就是这样。 (二)形容词 1.That region was the most identifiable trouble spot. 那地区是个麻烦的地方,这是大家最容易看得出来的。(形容词分译) 2.She is grateful for his defense.他为她挺身而出,她很感激。 3.The guest was pleased by the distinction but not overwhelmed. 来宾对这种破格礼遇感到高兴,但没有受宠若惊。 4.Suddenly the door bursts and Gorge appears, dirty, disheveled, and bed ragged, with a nasty cut on his chin.突然,门开了,乔治出现了。他十分肮 脏,衣冠不整,浑身是泥,下巴严重划伤。 5.The elements are less reserved and distinct. 宇宙各种元素并不像以前那么含蓄,也不像以前那么截然不同。 (三)名词 1.He shook his head and his eyes were wide , then narrowed in indignation . 他摇了摇头,两目睁得圆圆的,接着又眯成一 条线,脸上露出了愤怒的神色。(名词分译)2.It was our mistake to have kept nagging you.我们老是唠叨着催你,是我们不对。 3.The truth is I have someone in my mind some time but I’ve been postponing telling my parents. 实际情况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已经有了心上人,不过我一直拖着,没有告诉父母。 4.I wanted to laugh at their harmlessness.它们无法作恶了,我真想放声大笑。 二、把原文中的短语译成句子 1.I wrote four books in the first three years , a record never touched before . 我头三年写了四本书,打破了以往的记录。(名词短语分译) 2.She had such a kindly , smiling , tender , gentle , generous heart of her own. 她心地厚道,性格温柔可疼,器量又大,为人又乐观。(单词搭配分译) 3.And in their further disputes she always returned to his point ,”Get me a situation –we hate each other , and I am ready to go .” 从此以后他们每拌一次嘴,她就回到老题目, 说道:“给我找个事情,反正咱们你恨我,我嫌 你,我愿意走。”(修辞需要词语分译)4.Because of their origions in the public school system , these institutions do respond to the needs and desires of the community . 由于社会学院源自公立教育体系,它们必须按照社区的需求去做。(介词短语分译) 5.To compare the weight of different types of objects , we should have to weigh equal volumes of each . 要比较两种不同物体的重量,就必须取同样的 体积进行称量。(不定式短语分译) 6.Handsome young men must have something to live on, as well as the plain. 美男子和凡夫俗子一样,也要有饭吃,有衣穿。 7.Please reply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您要是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