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教育结合阶段性思维在临床中的运用

健康教育结合阶段性思维在临床中的运用

健康教育结合阶段性思维在临床中的运用

健康教育结合阶段性思维在临床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8-09-27T14:16:12.7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作者:王辉芝[导读]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优质护理工作的全程

王辉芝

(江苏省丹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丹阳212300)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优质护理工作的全程。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维持生命和没有病痛的水平上,而是需要不断地保持和促进健康,新的护理模式要求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病人的需求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护理实践中。

【关键词】健康教育患者护理

1、教育目标明确:主要集中在帮助病人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2、教育组织严密:专业人员组成健康教育小组负责制订医院健康教育政策,协调和改进“健康教育组”的教育计划,评价教育效果,编制教育资料,购置并协调各病区教育器材的使教育资源丰富。

3、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对卧床病人则采取一对一的床旁辅导,技能演示,角色扮演,病人现身说法,小组宣教。

4、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由过去只单纯侧重卫生知识传播的“卫生宣教”转变为传播与教育并重的护理健康教育。

4.1目标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卫生知识传播转变为行为危险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

4.2策略从单纯信息传播转变为传播与教育并重;

4.3方法从单纯的传播材料制作转变为材料制作与指导、评价并重;

4.4范围从面向医院转变为与面向社区、社会相结合,从单纯对有病者的服务转变为同时面向病人家属及全体人群,体现了点面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特点。

5健康教育的原则

5.1科学性原则:护士应该科学地将专业知识和保健知识变为人们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知识,并正确进行传授。注意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才能保证教育效果。

5.2整体性原则:在教育内容上注意将疾病防治、心理教育和行为干预相结合;在教育对象上注意病人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5.3实效性原则: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接受并获得教育效果。

5.4阶段性原则:要求护士根据病人的疾病发展或健康人的身心发展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

5.5程序性原则:护理健康教育必须贯彻护理程序。

6护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6.1口头讲解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方法,该法分为3种形式,即主动、被动和沟通.

6.2图文宣传指采取专栏、宣传卡片、图文相册等书面形式(健康教育处方),将教育内容交给病人自己阅读,该方法适合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病人。

6.3视听材料播放指利用电视、幻灯、投影及广播等进行教育,适合于宣传带有共性的健康教育内容。

6.4实物教育应用一种模型真实地向病人展示、讲解,教会疾病预防方法及自我保护措施。 7结果

实践表明,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8讨论

病人到医院就医的目的 , 就是为了解除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和威胁 , 许多病人都希望对自己所患疾病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 特别是对所患疾病的原因和诱因及预防措施能有较多的了解 , 这时病人对医护人员的嘱咐和要求特别重视 , 护理人员要及时利用医院这种特殊环境和病人求医的迫切心态 , 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指导 , 病人最乐意接受的方法是结合病情进展的不同时期进行教育并希望家属参与学习。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健康教育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水平,确保教育有效落实,让病人得到真正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张振路.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南.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0.

[2]林芬.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3):260-261.

[3]魏静.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267-268.

[4]刘霞.护理学论文撰写中的几个问题.实用护理杂志,2003,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