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中国文化对《源氏物语》的影响

关于中国文化对《源氏物语》的影响

关于中国文化对《源氏物语》的影响
关于中国文化对《源氏物语》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源氏物语》影响文献综述

摘要:《源氏物语》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被誉为古典文学的高峰,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对日本的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文化上的表现更为突出。本文将从文学、思想、艺术、风俗等四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探究汉文化对《源氏物语》的影响。

关键词:源氏物语汉文化影响白居易

《源氏物语》创作于11 世纪平安时代中期,以贵族公子光源氏追逐女色的爱情生活作为明线,以他的政治生活为暗线,通过人物一生的活动来揭示当时社会的罪恶,写出一部平安朝贵族的衰落史。中日自古以来就有很深的渊源,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制度、礼仪、建筑、经济等方面,在文学作品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同时作者紫式部从小就对汉文典籍怀有兴趣并且深有造诣, 这也是她能成功创作这部巨著的基础。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他们的理论成果和看法做一些总结,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近几年来有关中国文化对《源氏物语》影响的文献,选择其中16篇综述如下:

一、汉文学对《源》的影响

提起《源氏物语》中和汉文化有关的方面,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文学。因此很多文献资料都就文学方面的影响做过详细研究。

王彦彦(2001)就叶渭渠先生提出的“和魂汉才”观点,对《源》中引用《长恨歌》、中国佛教与日本神道教的融合、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物语的社会公用等方面的做了讨论研究。总结出:紫式部是立足于日本民族的特性,对外来的汉文化做了充分而又有所选择的吸收借鉴,从而形成一种以“和魂汉才”为主导的文学复合体。[1]

叶渭渠(1995)认为《源》深受白居易影响。文学观上,都是真实和浪漫结合;文学思想都带有儒、释、道杂糅的色彩;思想上都是运用讽喻手法映射社会现实;作品结构都分为两大部分;人物塑造方面,都表现了对君王爱情悲剧的同情。因此他认为唐文学对《源》的创作影响巨大。文章对白居易《长恨歌》做了细致的研究。[2]

刘瑞芝(2005)认为白居易的“狂言绮语”观在平安中期被日本文人所接受,逐渐成为重要的思潮。狂狂言绮语观是白居易信奉佛教以来的理念,日本文人从白居易的诗文中找到了这个观点并使它成为物语精神的基底以及物语作为文学评价的逆说作用。文人利用狂言绮语观对《源》在日本文学批评史上做出了两个极端的评价:“紫式部坠地狱说”与“紫式部观音化身说”。我认为这个新角度的提出拓宽了研究领域,让人欣喜。[3]

严立群(2007)从体裁、文字和与《红楼梦》比较等角度,全面的总结了《源》中引用典籍、诗歌,以及主旨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对其影响。以《源》近800首和歌作为总结,认为日本和歌深受中国诗歌的影响,在形式上仿照中国五言、七律诗的体式,在内容上承袭了中国诗歌的几大意境,将四季变化,人情冷暖融入到和歌的写作中。他指出,在体裁方面,《源》颇似唐代的传奇、变文和

宋元的话本,采取散文和韵文结合形式。共有的象形文字即汉字对日本文学也有重大影响。[4]

武远萍(2007)一改中日文学观相似或相同的观念,认为中国文学作品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因而具有强烈说服性。但《源》更多的是作为一部爱情作品,即使隐约流露出的政治上的争夺,起因也是爱情。但作者依然承认《源》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5]

孙晓琴(2007)详细的列举了《源》对中国典籍的引用情况。包括《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战国策》《礼记》《论语》《史记》《汉书》以及白居易、刘禹锡、陶渊明的诗句。[6]

此外,张安琪、白杨青等,都总结了白居易对此书的巨大影响,前者所列6条大体可以概括其研究成果不再赘述。

二、汉思想对《源》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思想上对日本文学的浸润也很突出,而思想恰恰是文学的灵魂。下面主要从我所看的文献中关于宗教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

叶渭渠(2007)认为《源》是吸收我国儒佛道文学思想而达到交融的最好的典范。首先,儒学思想对《源》的影响表现在文学观念重真实、重主情,但是这是日本本土文化淡薄儒教伦理思想的改造结果。其次,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佛教对其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无常与出家、宿命因果和救济、心性三方面。《源》中对宿命和无常的表现极为突出但是神道思想仍是主体,表现为尊重人的自然情意。作品里的主人公大多选择出家,赞扬佛道,但是他们大多留恋人世繁华选择爱情世界。他还提出佛教的心性和神道的自然本位说结合创造出了“物哀”的审美理念。[7]此篇文章对儒教佛教的分析很透彻,但是把道教和佛教并列在了一起。我认为作者可以把道教提出来再论述一下。

王彦彦(2001)也认为日本将佛教与本土宗教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佛教观。作者认为紫式部立足于神道思想肯定现世之真,追求的是此岸之真。她对人世的繁华也并不是持否定之意而是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无常”观念从中国传入日本,但又发生变异。日本由于其自然、生活方式的不同对无常的理解变化为“人生之所以无非幻影空花是因为人生变化多端,非人自身可以认知预见。”《源氏物语》中贯穿全书的那种淡而隽永的哀伤无奈之感对日本人来说不是消极颓废,而是富有审美情趣的表现。[1]

张哲俊(2007)从中日好色观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好色观念对日本文学的影响。表述为:《源》是日本“好色”文学代表作之一,日本文学的“好色”一词源于中国,“既包括了中国文学中好色的意义又指男女之间心灵与情感的深层交流,指男子具有吸引女人的风度气貌和才华”。并证明了好色观在日本的正面性源自于中国文学对好色观一定意义上的肯定。此外他也认为《源》存在着儒家道德批判的因素,但是主导思想是佛教,而且是以佛教摆脱了“好色”的道德框架。[8]这篇论文立意很新颖,使读者的思维境界得到了拓宽。

武德庆(2008)认为“汉学”是培育日本文化和文学的母体,他认为汉传佛教滋养了日本重母思想,日本传统文化中“恋母情结”极为浓厚。以佛学为基础兼有老庄哲学的出世归隐思想对日本文人影响也很大。[9]而杜鹃[2008]通过对《红》和《源》中的母性原型探究,从母亲角色、花园意象和神话原型三个层面对《源》中的母性精神做了全面分析,总结出中日民族的传统人格特征都具有较

明显的母性倾向。[10]把这两篇文章联系起来看,我们还是可以从侧面推断出佛教对《源》的影响。

丁莉(2009)从“唐意识”和“和意识”的宏观角度分析了《源》中唐朝思想的对日本判断标准和价值体系的影响,例如在对重大事件进行判断时,唐的先例往往成为重要的依据和标准。一方面中国作为绝对性规范的意象不可侵犯,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动摇和解体。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唐”基础上建立“大和魂”。这是对“和”的自我认同的寻求,也是《源》的“唐意识”和“和意识”的重要特点。[11]

以上是我在综述中挑选出来的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大体概括了汉唐思想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我认为还可以在道教上深入一下。期待学者们更多的著作。

三、汉艺术对《源》的影响

汉唐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繁荣达到顶峰的时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而工艺技术、礼仪文化、绘画书法、民族风俗等五彩纷呈。日本和中国渊源已久,早在汉武帝时期日本就曾遣使来华,东汉光武帝授予“汉倭奴国王金印”给日本。唐朝是我国文化政治、经济、佛教、文化发展的大繁荣时期。日本平安朝(794 - 1192 年) 是日本本国文化在吸收唐文化的基础之上得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艺术等方面上打上了唐朝的烙印。我查看了一些文献,虽然此方面的影响很明显,但是并没有很多学者对此作过深入的研究。

鞠斌(2010)在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方面分析了唐文化对《源》的影响。音乐和舞蹈成为平安时期宫廷节日里必展示的内容。《源》中有很多关于音乐的描写,例如作品第八回中的《春莺啭》是唐高宗命白明达仿造莺声作此曲后成为日本皇室保留节目。还有很多乐曲如《青海波》《广陵散》《喜春月》等。书法和绘画也有很多记述。紫式部在书中所写内容表明相较于假名书法,还是汉字书法更美,更能体现人物身份的高贵。[12]

叶渭渠(2010)通过展现一幅幅平安时代的“大和绘”从更加专业的角度表现了唐绘对日本绘画的影响。日本“国宝”《源氏物语绘卷》是日本“大和绘”的代表作,反映了日本绘画接受唐代绘画的深刻影响。人物姿态高贵、典雅和凝重,透露出贵族男子和古典美人的神韵。绘画中的女性面容丰满、一副多福相,是中国唐代杨贵妃式的理想美人形象。[13]虽然文献资料不多,但是作品中对中国艺术的吸收是显而易见的。古代日本贵族的生活不外乎和歌舞、琴棋书画有关,对汉艺术的吸收是必不可少的。

四、汉风俗对《源》的影响

中国的民间风土人情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在《源》中也有所体现。无论是在服装、节日、娱乐、装饰、熏香、织物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一直持续至今。

武远萍(2007)指出了《源》中出现的节日有许多和中国的节日相似或者相同。第一为人日,我国古代把正月初七叫做人日,以七菜为羹,《源》第十九回写到正月初七要做七菜粥。第二为五月五日,《源》中也有对端午节射箭、骑马比赛的描写,端午演变成了贵族的宫中活动日。第三是七夕。第四是除夕,《源》中有驱魔的习俗,和中国类似。综上所列,可以看出平安时期的日本与中国文化联系制之紧密。[5]

顾鸣塘(2009)以“锦”的意象为中心,指出锦不仅仅是一种华贵的丝织物,

同时也含有特殊的符号和象征意义。中国织锦早在汉末就东传日本,平安时期纬锦传入日本。《源》锦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分列如下:以衣“锦”为代表,来象征荣华富贵;用“锦”字来比喻绚烂璀璨的自然景色、华丽多彩的服饰衣物;紫式部还让书中人物说出心理感受,将心爱的人或实物比作美锦,以示珍视。甚至皇室贵族阶层也有以唐锦为尚的心理。[14]本文的角度比较新颖,从“锦”这一物品探究《源》,很值得欣赏。

丁莉(2009)认为在《源》中多次出现的唐物,既是权利和财富的象征,也是过时、不协调和疏远的象征。同时她也指出了《源》中在室内装饰对汉文化的借鉴。《须磨》卷中写到“源氏公子的居处觉得很像中国式样。四周风物,清幽如画。一切简单朴素,别有风味”。[11]

鞠斌(2010)列举了绢绸、服饰、熏香、书写纸、家具等生活文化在《源》中的体现。唐装是日本上层的奢侈品和流行时尚。熏香深受宫廷男女的喜爱。进口到日本的中国纸成为宫中皇帝、大臣、嫔妃等上层人物的专用物品。另外他还提到了围棋和蹴鞠等娱乐项目。[12]作者的总结较为全面。

卜晓镭(2010)的研究角度也很新颖。她通过对《源》中的熏香研究与之对应的调香人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平安时代,焚香、用香熏衣、室内燃香等表现出熏香对日本贵族的重要性。平安时代随着季节的更替共制六种熏香——梅香、荷叶、侍从、菊花、落叶、黑方。作者随之对《源》中赛香会一节加以分析,根据各人所调之香探究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15]作者的着眼点很有趣味,也体现了熏香作为审美对象在《源》中的作用。

五、总结

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可谓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对《源》的影响也不仅仅是在这几个方面。通过对以上综述发现大量前人在中国文化和《源》关系方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是李光泽也指出,“从研究成果来看,大多偏重于宏观性,缺乏微观细致的研究,从内容上来看,重复较多,缺乏新意和新的研究角度。表面对比居多,缺乏深入性研究。”[16]

在我看来,关于中国文化对《源》的影响上,文献资料还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源氏物语》与白居易及其诗歌的影响方面的论文,主要找出白诗在《源氏物语》中的引用之处,从而说明白诗及白居易本人对紫式部创作的深远影响,并指出两者的相同点或不同点。缺乏深入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细部的研究。另外关于艺术、风俗等对《源》的研究也比较少,处于罗列现象阶段且角度单一。期待更多学者在此方面深入的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彦彦. “和魂汉才”———《源氏物语》对汉文化的吸收三明高等专科学校校报 2001(12):64-68

[2]叶渭渠. 中国古代文学意识——儒佛道日本学刊 1995(1):85-101

[3]刘瑞芝. 论白居易的狂言绮语观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2005(3):136-142

[4]严立群. 从《源氏物语》看中日文化交融的渊源理论与创作 2007(2):150-154

[5]武远萍. 中国文化在《源氏物语》中的体现林区教学 2007(12):18-19

[6]孙晓琴. 从《源氏物语》看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山东文学 2007(09):59-60

[7]叶渭渠. 中日古代文学交流的历史经验日本研究 2007(04):4-8

[8]张哲俊. 《源氏物语》与中日好色观的价值转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7(06):26-31

[9]武德庆. 试论“汉学”对日本文化和文学的浸润与涵养武汉大学学报2008(9):551-555

[10]杜鹃. 《红楼梦》和《源氏物语》母性原型探迹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8(4):17-22

[11]丁莉. 权威、大和魂与血乳交融——平安朝物语作品中的“唐意识”与“和意识”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9(02):30-37

[12]鞠斌. 《源氏物语》与汉唐文化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4):23-26

[13]叶渭渠. 寻找日本绘画中的中国脉络(组图) 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14]顾鸣塘. 另一种功用: 再论《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中的“锦”红楼梦学刊 2009(04):131-146

[15]卜晓镭. 闻香识人——有关《源氏物语》熏香的分析研究淮阴工学院学报2010(04):36-38

[16]李光泽. 《源氏物语》在中国的研究综述山东大学 11-46

附:《源氏物语》译本:

林文月译《源氏物语》《中外文学》社出版1978年第一版

丰子恺译《源氏物语》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0年12月第一版

殷志俊译《源氏物语》远方出版社出版1996年6月第一版

梁春译《源氏物语》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叶渭渠译《源氏物语图典》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郑民钦译《源氏物语》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姚继中译《源氏物语》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林少华彭飞译《新源氏物语》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

王烜译《源氏物语》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8月1日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摘要?道教是我国 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自他产生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若从它的前身方仙道?黄老道算起时间久更长了?它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医学、养身学、气功学、以及民族关系、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此外?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 这两个方面?道教对此影响颇深。关键词?道教传统文化影响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在其创建和 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不少传统文化,使这些文化成为它思想源泉的一部分。道教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表现在它的思想来源上多样性它对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都采取了兼收 并蓄的态度?所以道教留下来的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 大集合、大杂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又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过巨大而又复杂的影响。第一对古代政治历史的影响。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有许多封建王朝大力提倡道教?用道教的教义作为封建统治的思想武 器?所以道教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封建统治者关系是十分密

切的。许多古代的农民起义也是与道教的思想密切相关?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就是利用道教经典中的某些思想作为他们的思想武器?来指导农民起义?此后利用道教的教义起义的农民战争也有很多。所以道教对我们国家下层社会中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十分广泛和深远的。第二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我国的许多道教学者?例如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成玄英等这些都为我国古代文化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贡献?特别是道教长期与佛教思想?儒家思想之间的碰撞?排斥到最后的不断融合?兼容并须的发展过程?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而且道教的许多劝善书以及大量戒律都包含了许多伦理道德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是为我国古代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第三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影响。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艺术著作中都有道教的影子?道教的主要目的在于羽化成仙?而这种思想也反映在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著作中?成为文学著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古代以这种思想而创作的诗、词、赋、小说等题材的作品数量众多?伟大的唐代诗人李白就是这其中的主要代表?其部分诗也被称为神仙诗。此外有关道教的雕塑、石刻、建筑都各具特色?由此可见都道教对我国古代艺术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同时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四对我国医学发展的影响。道教为了实现长生不死?从一开始便十分重视炼

谈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谈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 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价值观念;“以儒济世”;儒学未来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层层扩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 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 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 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 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 “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 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 “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 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 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 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

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教与流行于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不同,它是唯一根植于本国、发源于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它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确实受过佛教的影响,但主流是中国的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道教信仰的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世间的个人可以脱胎换骨,直接超凡入仙,不必等死后灵魂超度。这是它与别的宗教信仰的根本不同之点。道教的产生也很特别,它不是某一教主在短期内创立起来的,而是逐步积累、多渠道汇合而成的,它正式产生于东汉后期,然而孕育过程很长,上限极难具体确定。道教前期分为丹鼎与符两大派。符派以符水治病、祈福禳灾为主要宗教活动内容,组织上多系民间道教,如汉末的五斗米道与太平道。魏晋以后,太平道被镇压,五斗米道转化为上层天师道。南北朝时又分为南北天师道。丹鼎派侧重清修炼养,又有内丹与外丹之别。唐代李氏皇朝与老子李耳联宗,推崇道教。宋代真徽二宗迷恋道教,并开始组织编撰《道藏》。金元之际,道教进入鼎盛时期,全国形成南北两大教派。南方为正一教,由张天师后世子孙掌教,中心在江西龙虎山,活动以符为主。北方有王重阳在金代创立全真教,炼养性命兼融儒释。其弟子丘处机见重于元太祖,掌管天下道教,使全真教盛极一时。明代正统、嘉靖、万历时期,道教亦很发达,巨大规模的《道藏》陆续编成。此后直至清末,道观虽不断修建,然而道教逐步丧失了理论上的创造力,走身衰减。然而道教的思想影响却在民间不断扩展起来。 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生命为中心的。 一、“有形皆含道性”的生命平等观 道教是重视生命的宗教。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太平经》说:“要当重生,生为第一。”南朝时的《三天内解经》说:“真道好生而恶杀。长生者,道也;死坏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 然而,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的根本途径在于得道成仙。道教所要得的“道”,即是“自然”;而“道”的自然性,最根本的就在于其生命,在于化生万物;因此,“道”就是生命本体。老子《道德经》把“道”称为“天地母”,赋予“道”以生命,又明确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道”生天地以及人和万物。《老子想尔注》明确地说:“生,道之别体也。”所以,道教追求生命并不是通常那种单纯地追求长生不死,而是要在追求“道”的生命本体的过程中,实现人的长生不死。在道教看来,自然 界的一切都是由“道”的生命本体化生而来,而且都含有“道”的生命本体,因而都是一种生命;各种生命虽然形式并不相同,但就生命本体而言,是一致的;各种形式的生命都是“道”的生命本体的体现。因此,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不仅人与人之间的生命是平等的,而且人与动植物的生命以及天地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道教不仅在宇宙论上讲天地万物与人的同源、同根性,而且,还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从本体论上讲天地万物与人皆有道性。梁陈时的宋文明对道性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明确提出“一切含识皆有道性”,认为人以及有心识的动物均有道性。唐代著名道士潘师正在《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则更为明确提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认为天地间

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题: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答: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传播,流淌 成一条长长的历史河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习惯于按时代或者朝代来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不 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烙印着不同时代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学总 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亦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国古代文学沉淀至今,所产生的价 值便在于向后人展示中华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淀,同时也是在发扬高尚 的人格,渊博的精神,以及浩大的智慧。同时文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悟记载,是人 类社会发生蜕变的基础,是人类思想得以进步的基石。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中心,开创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不得不说,中国几千... 中华民族有着 自己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传播,流淌成一条长长的历史 河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习惯于按时代或者朝代来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烙印

着不同时代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学总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亦 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国古代文学沉淀至今,所产生的价值便在于向后人展示中华 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淀,同时也是在发扬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精神,以 及浩大的智慧。同时文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悟记载,是人类社会发生蜕变的基础, 是人类思想得以进步的基石。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中心,开创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不得 不说,中国几千年历史以来,儒、释、道三家学说对中国历史的变衍起到了不可估量 的作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占据正统地位,一方面从思维角度束缚 了国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在行为举措上规范了国人的动向。这不仅是价值的体现, 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谈到我国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便不得不将其与西方的文学、文化进行比较, 必须承认的是,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化逐渐开始西式化转变。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不同图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哲学的基础儒家提出做人的理想应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甚至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也有人格修养的原则,即“内圣外王”。这尤其是儒家历代的志士仁人的道德理想。如汉初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兴盛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

关键时期,应增强我们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报效国家。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胸怀浩然之气,昂扬奋发,平治天下正,是对自己修养的重视,使得自强不息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特色。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屡经患难而不倒。我们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在国内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思路,在国外需要我们去争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大,大学生作为将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应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于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逾挫逾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唯有如此方能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当一个人处于贫穷凄寒的境地又能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价值时,安贫乐道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能鼓励我们在挫折中保持信心,乐观旷达,藐视苦难,充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能从挫折中走向成功。 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的学习态度——《论语》中孔子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论述涵盖多个方面。如在修身做人方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者。”意思是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讲道德的

儒道互补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道家之比较谈儒道互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主要内容:中国文化概括的特点: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儒道互补。天人合一强调人的行为,最高的是天道;内圣外王强调人生理想,人生道路的选择与设计,内圣即如何做人,外王泛指建功立业,内圣是基础,外王是扩展;儒道互补是从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结构来概括的。 儒为主导,道为民间。几千年来,儒道两家思想决定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理念。儒家的建树在于伦理道德,道家在于哲学思维。儒家主张刚强有为,道家主张柔弱不争;儒家主张热情豪情,道家主张沉静低调;儒家具有忧患意识,道家具有反思精神。二者无所谓优劣高下,见人见智,形成了相反相成的文化机制,这种文化机制就是儒道互补。儒道作为中国两大主干,儒道互补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 一、儒道文化差异 儒道有差异,才能形成互补。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老子偏重自然,进行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考,老子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概念。 孔子偏重社会,着重于人与人的关系思考,建立伦理学。孔子以“仁”为儒家最高范畴,以“仁”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破解社会危机。孔子的思想对社会伦理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价值观念不同。孔子是人文主义取向,追求道德完善,强调积极进取,儒家倡导积极人生,主张用世,也有超然心态和矛盾心态;

老子以自然主义为取向,超越世俗;道家倡导超然通达,也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更多是以批评者形象出现。 儒家的超然和道家的入世情怀慢慢被人遗忘了,孔孟和老庄的本来面目被窜改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儒道的误解: 儒家积极有为,道家消极无为? 实际上,老子、孔子都有治国安邦的理想,只不过在治国的理念上不同。孔子主张发挥政府和领导人的意志和作用,老子主张淡化政府和领导人的作用,以无事的态度作大事。这并非消极,“不争”是顺其自然,仍是积极有为,只不过方式呢不同而已。孔子是直线思维,老子是逆向思维。 道家是逃避现实。很多人把道家等同于隐士,把隐士等同与逃避现实的人。此说不妥。实际上,他只是喜欢低调,不张扬。老子主张退出是在功成名就之后。隐士之隐是为求志,并没有放下天下。庄子即隐士,隐士待时,存身之道。 道家不关注现实,没有忧患意识。儒家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道家也有忧患意识。二者关注的方面不同。道家追求自然,崇尚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对人文明进步的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反思,也是忧患意识。对人类有着终极关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看到文明发展的负面,不得不令人惊叹。 二、儒道互补的历史演进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优秀作文示例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优秀作文示例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华五千年,传统文 化十分丰富。诸子百家和历代众多名家的著作是传统文化,各地民风民俗是传统文化,人 们的思维方式也可以是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融铸了大量的本土文化和外来文 化的要素,形成了保罗天地、蕴含人生的科学体系,并且历久不衰,至今仍以顽强的生命 力发展着、绵延着和创造着,因此我觉得弘扬传统文化,意义十分重大。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自身道德品质的完美、完善。目前,人们总是感觉到一种很矛 盾的现象,即一方面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而另一方面却是社会上一些人的人文 精神、文化品格的衰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与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轻视文化、贬低文 化甚至反文化的现象以及缺乏人文教育有关。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在今天显得尤为 重要。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积极的东西,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借鉴。诸子百家的 一些言论,在如今的做人、为政、管理等方面都可以运用。儒家思想在现今的经济学上也 有所应用,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很大,李约瑟博士曾说过:“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还有历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文 化传统,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当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不是一味的盲从,我们也必须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不 断的总结反思,吸取优点,摒弃错误,一句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受到封建 思想的影响而遗留下的种种恶习,我们应该摒弃,一些消极的思想,我们不能继承。 近年来,人们开始意识到要保护古建筑,而不是以牺牲古迹来换取城市面貌的现代化,有的地方还成立了孔子学会,这些都说明了人们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 作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我 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继承下去,并且不断的创新、发展。 作文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的精彩内容如下: 把根留住 中国在逐渐强大,打开大门引进了许多新鲜的事物。中国已经跟随着世界的潮流,走 在了风头浪尖。的确,我们跟上了别人的步伐,而我们民族的根呢?似乎又失去了…… 中国古代有无数的传世名作。诸子百家,竞相争鸣;唐诗宋词,流芳千古;四大名著,熠熠 生辉……这些都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可如今呢?“美女作家”“少年作家”层出 不穷,一篇篇穿着华丽外衣的文字活跃在文坛。而一些作家,辛辛苦苦创作了半生也还是

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建文)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渊源,而且对现代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是提升中国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是建设现代文明的基本条件,是促进世界走向大融合的思想源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具有强大的遗传性,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为建设今天中国的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基础和客观依据,它对现实社会产生着充分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卓越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珍惜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抢救保护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卓越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青年一代首先要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理念,不仅要自觉从书本上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要懂得中华传统民俗、习惯,既要懂得民族的现实,又要更多地了解民族的历史,懂得民族的精神实质和民族的利益所在。说到底,只有继承和弘扬卓越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华民族的资源得到更为十足和有效的发挥与利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地球村中发出更为响亮的声音,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传统文化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 中国卓越的传统文化多与王朝政治或社会梦想相关联。一部陈旧老书,一部古代文学经典,披散着历史的灰尘,脱落于现代社会,特别是易中天、于丹等当代大家以古人圣贤道理为原料,深人浅出地将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社会及其生活紧密结合,使老百姓入心人胃,并给大众生活

道家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老子主张无为,庄子崇尚自然,他们的思想不但造就了道家流派,在百家争鸣时代大放异彩,甚至成为汉代初期的统治思想。由道家思想衍生的道教,作为中国古代三大教派,从古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道家思想对社会现实与政治生活的影响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命题,“无为而治”意味着减少政治决策中的主观主义和盲动主义,尊重事情本身发展的规律,也往往实际上意味着给被统治者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先秦道家为人们勾画了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社会,与世隔绝、没有压迫、路不拾遗,这对于人们的思想是一种美好的设想,带给百姓希望。 3、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道家思想并不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相反却比较赞赏隐逸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性质。 二、道家思想对中国自然宇宙观及人与自然关系观念的影响。 1、道家强调顺其自然,尊崇自然规律,提倡自然无为,这也就是要求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先秦道家以“自然”之“道”作为宇宙和世界的本原,用非神力的“道”来解释世间万物的运动变化。 三、道家思想对个人立身处世修身养性的影响

1、庄子主张逍遥的人生观,提出“无待”、“无己”“坐忘”“心斋”,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清心寡欲,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以及求得生存。 2、道家强调顺乎“自然”之性的养生之道,其立身处世讲究与世无争,其修身养性讲贵生重己,逍遥自适。 四、道家思想对审美观和文学艺术的影响 老庄认为素朴最美,因此不论是在文学上还是美术上都提倡归于自然,用一种对自然的大气来创作。同时,越是朴素自然的越是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五、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道家思想家主张“以柔克刚”,提出矛盾的对立,相反相成,相互转化。认为事物的转化有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量变的不是发展观,而是循环往复的。这不仅仅对于统治者还是知识分子,甚至是百姓都学会用辩证法来看待一件事。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内容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认在我们小组看来,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期待的重要保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一个国家如果只注重硬实力的发展,不注重软实力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难以持久。只有二者协调发展,国家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文化软实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充分认识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将会在全球化中坐失良机。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洪流冲击受到排挤.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

建立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如果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灵魂,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化的活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精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时间的洪流不断地向前,国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终将有一天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去继承、去发扬。但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过多少了解呢?对此,我们小组在校内进行了一次比较详尽的问卷调查。 一、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而在此次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的同学其实根本不重视这一次的问卷调查,由此也可见现在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继承意识的淡薄。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也发现,许多同学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只有大体上的一种模糊的认识。这里列举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一)被冷落的国粹—京剧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思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我校大学生中流行音乐盛行,歌星、超女大受欢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化也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能不能在同学们的心中站稳脚跟,他们是否有心去感受和体会国粹的魅力?京剧的发展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博大精深值得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论文题目: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一定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因此,了解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影响意义

引言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 1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1.1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1.2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第二,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第三,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第四,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2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1民族影响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的关系

题目:试问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的关系 指导老师: 学院:专业: 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宗教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包容的,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的融合以及促进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各个教派有其特有的思想体系与思辨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关键字:传统宗教儒家道家佛家融合影响促进 正文: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

却有其归元。由学术系统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佛教典籍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另一重要内容即是“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此外还有天命观,把天视为主宰一切的权威,并把它作为思想体系的终极依据,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张天人可以互相感通,强调在人事活动中去体认天命,强调人事有为。“在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上也总结了不少经验。 儒家真正精华的是关于学习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强调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巩固所掌握所学的知识要“学

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学习资料

如何看待 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影响在世界多级化、经济全球化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相互激荡的局面,以仁爱、孝悌、忠信、和

平、谦恭、中庸、因循、团聚、勤俭、自强等为美德的统治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儒家传统思想,民间道义,和祖祖辈辈沉淀的文化素质饱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呢?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砥柱,我们的所作所为关乎国家的命运。 首先要做到包容,而非排外。应以开放,宽容的文化态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客观地审视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里有益于自己的成分。充分地吸收外来文化不仅不会使我国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断,而且会大大促进自身文化传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中华文化是一种具有巨大包容性的文化体系,包容性正是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华文化不该排斥其他的文化,而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外国文化服务于中华传统文化。例如西方的许多节日,感恩节,情人节,圣诞节等,之所以同学们接受,是他们可以补充或强化很多我国原有节日给我们的欢乐和满足。我们也看到,中国更重视自己的中秋节,七夕节,和除夕夜了。在物质精神同样受重视的今天,外来文化的冲击也许正对传统文化起到补充的作用。 另外,要保护传统文化。可以改变的是文化的形态,但不可改变的是文化的精髓。面对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可以看到国家和大众中不乏保护传统文化的声音,当人们用怀疑的眼光看80后时,看到的是天安门前挺拔的受检身姿,“道,德”是我们传承的文化,是随着血液继承下来的做事准则,相信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传

论道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论道教对中华文化影响 摘要:道家文化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源流之一,积淀丰厚,影响深远,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道家文化崛起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之世,伴随与中国封建社会。以“道为基本原则,认为天地万物均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即道法自然;作为两千年来中国思想文化道路上的佼佼者,不但影响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演进,尤其对于中 国文化的发展推进作用毋庸置疑。 关键词:道家文化中华文化影响 说道道教,我是很愿意做一个道教的居士的,长袍衣,挽发髻,持拂尘。因为在我自己的感觉中,信奉佛教的和尚太过于拘泥于清规戒律,自小从各方面接触到的和尚的印象就是念经,嘴里说着普度众生,当然这并不是说佛教的理念有多么夸大,相反,佛教中的仁慈心也是我很崇拜的,但对我自己来说,相比于道教,佛教徒总是少了那么一些潇洒,不过我想潇不潇洒他们信教之人是不会在意的,可对我这世俗之人,道教多的那一点脱俗、潇洒,我却很崇拜。而在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中老师也讲到了道家文化,那么我就想在这里思考下道教文化对我们中或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关联。 道教,一个有着多神崇拜的宗教,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当你想细细品味时,又多出了一些神秘,可能这种神秘感来自于宗教本身给人的感觉。而当说起他的相关性,郭沫若和鲁迅都曾做过评价。郭沫若曾经过:“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墨家店早已被吞并了,孔家店仅存了一个招牌。”[ 鲁迅更是作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学论断:“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可见道家文化在中华文化整个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之大,影响至深。学术就如此,对民间的影响那可以说是更大。比起儒家早已崩坏的纲常,佛家仅剩的轮回因果,道家的信仰则被民间同化,至今流行。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将就几个方面老说明道家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影响和渊源。 一、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流传千年的文学艺术,侧面说明影响深刻) 在道教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儒释之间产生了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另一方面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从而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内在融合与发展。除此之外,中国的宗教文化也曾经对中国的文学有着重要影响。古代以道教神仙为题材的作品,数量甚多。如《封神演义》、《韩湘子全传》等。除了仙怪题材,以自然为寄托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道教一直以“道法自然“为修养准则,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必须遵循“道”以“自然”的法则才能到达和谐。中国文人的抒情对象更多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是更宏大的存在——自然。写的总是:乘风破浪、江山如画、春花秋月、飘絮落红……在艺术领域中,道教对中国音乐、书画建筑等形式及其精神,均有重要影响。如音乐上,由于道教音乐是为道教宗教活动服务的,又蕴藏着浓厚的道教哲理,与群众的习俗关系密切,为人们所欢迎,不仅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也保留了不少历代已经失传的宫廷音乐曲调和各地民间音乐的曲调,是今天人们发掘和研究中国古典音乐重要方面。建筑上,如武当山现存的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词、岩庙。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 二、民间习俗,政治生活(上下不同的阶层来说明到家的影响较大) 一个民间,一个政治,从这两个方面,可以说是道教对两个阶层都有着说道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如今有很多学校开展古典诗文诵读活动,内容基本上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并以儒家的典籍为主,旨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丰富思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的热销,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这些专家学者拉近了普通百姓与深奥莫测的古代典籍的距离。虽说对于丹、易中天等人的论述众人褒贬不一,但我觉得其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这些学者毕竟唤起了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如此说来,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了,由此可见,诵读千古美文不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

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这句话同时也是清华、北大两座高校的校训。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一,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傲然屹立。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志存高远“志”是指某种坚定的信念,是对某种价值目标的宏愿和决心,同时也是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立之事。”“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二、刻苦坚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刻苦并非心血来潮、一曝十寒,而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古人特别注重“守志”,强调志向的一贯性、稳定性和坚定性。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梁启超说:“人之大患,莫甚无恒。”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弘毅坚忍的性格。 三、乐观进取《论语》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语,表现出乐观进取的精神。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靠着上述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奋发进取,战天斗地,百折不回。这种精神成就了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文明绵延不断,生生不息。“厚德载物”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宽广仁厚、兼容并包的精神特质。也主要是儒家思想,既仁爱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的影响

摘要 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文化的发展与积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传统文化对科技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封建性、专制性、宗法性和保守性也制约着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的创新。另一方面,它又对科技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本文从解析传统文化入手,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及阻碍因素,指出了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挑战。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着新的科学、新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产生和发展起着有益的导向作用,中国的科技发展也势必在未来的时代取得成功。 关键词:传统文化科技制约推动影响

前言 1.概述 1.1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人民创造的一切。传统,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世代相传相继。所谓“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而广义的文化是指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形成较稳定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精神的表现,称为民族魂或民族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世代相传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心志、文化、艺术、制度等等,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创造的文化的综合,它代表和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心灵和智慧。由于它具有被社会所接受的认同性和稳定性,它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又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 1.2科学技术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

农业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学内容

农业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是在农业社会里形成的,无不带有农业文化的特征。在最近几年的文化讨论中,人们似乎忽视了这个问题,在种种的文化热中,农业文化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是同农业文化的地位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的。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是认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缺少对农业文化的认识,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困难的。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争论。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已浸染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其精华部分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任何一个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中国人,不可避免的要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追求,高度哲理化的政治之道,以伦理为本位的政治规范,重视治术与策论的政治经验积累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倾向。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凝聚力。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首倡的“大一统”思想,在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过程中,始终起到特殊作用。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相对于中国近、现代文化而言的,主要是指辛亥革命以前的二千多年中,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 经济形态是一切文化产生的根源,中国传统行为文化正是封建农业经济形态下的必然产物。儒家、道家、墨家所倡导的行为文化尽管种类繁多,却无一不受到农业经济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正是由于农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才产生了中国特有的行为文

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内容摘要】: 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实际上,中国有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教。在中国几千年发展的历史中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化的特征和精神。本文将从中国宗教的起源,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宗教在当今社会发展现状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诞生、影响、发展现状 【正文】: 一:中国宗教的起源 中国目前存有的三大宗教为儒教、道教和佛教。自从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教思想后,到了魏晋时期,儒教这个说法便流传开来,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是最能体现中国宗教特色的宗教之一,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佛教作为唯一的外来宗教,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两汉之际,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 二: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教是儒家思想的宗教界的一种说法,实际上儒家思想能不能定义为一种宗教学姐还有争议,因此本文将这一部分略讲,重点讲道教和佛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道教的玄妙思想、神仙境界、奇异方术、逍遥精神、贵生伦理渗透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道教的自然情怀、浪漫主义深深影响着传统文艺的审美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道教对国人的性格心理、伦理道德和民族凝聚力的塑造是无与伦比的。道教上善若水、以柔克刚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心理;道教阴阳协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决定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方式;道教奉行“知常容,容乃公”的准则,形成了宽容谦让、包容开放的民族性格,促使中华文明经久不衰。 佛教在印度于公元十三世纪初消亡,在中国却作为大乘佛法而得以弘扬和发展。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并且和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不同的是,佛教更关心芸芸众生的酸甜苦辣、生离死别,因此受到更多人的推崇。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线突出的标志。佛教还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大量的佛教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清规戒律、相对、绝对、觉悟、意识等等深深影响的国人的思想。 三:宗教在当今中国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推崇无神论,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许多中国人不再有宗教信仰。因此在当今中国社会,很难见到宗教在西方国家那样普遍。然后新中国仍然推重宗教信仰自由。所以仍有许多宗教人士活动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有支持社会主义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